CN1452588A - 手工致动的泵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手工致动的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2588A
CN1452588A CN00819591.9A CN00819591A CN1452588A CN 1452588 A CN1452588 A CN 1452588A CN 00819591 A CN00819591 A CN 00819591A CN 1452588 A CN1452588 A CN 1452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assembly
poppet
piston
fing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9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2467C (zh
Inventor
M·G·尼古博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ICKERBOCKER DISPENS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KNICKERBOCKER DISPENS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ICKERBOCKER DISPENSING Inc filed Critical KNICKERBOCKER DISPENS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452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2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4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4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16Piston pumps the outlet valve having a valve seat located downstream a movable valve element controlled by a pressure actuated controll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61Pump priming means
    • B05B11/1063Air exhausted from the pump chamber being discharged into the container during priming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指操作的泵组件,它包括一泵体(60、160),该泵体具有一支承一外壳体(62、162)和一内壳体(66、166)的底部(64、164),并且在其间形成一压缩室(68)的一第一部分。一活塞(82)具有一环形凸缘,并且具有一由提升头座形成的活塞出口。提升头(98)由内壳体(66、166)容纳,并且通过一弹簧(104)施压离开底部,与提升头座配合。提升头(98)和内壳体(66、166)形成一内腔室(100)。一周边通道(74)与压缩室(68)连通,并且包括一单向阀(76)。内腔室(100)设有一通风(110),以便在提升头(98)运行期间使其在环境压力下运行。

Description

手工致动的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手工操作的泵组件,该泵组件被分类为蓄压泵,用以在高压下分配产品。泵组件包括:一压缩室,该压缩室用于加压待分配产品;以及一减压阀,该减压阀基本上在环境大气下运行,用以控制通过泵的一活塞出口释放产品。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现有技术的手工操作的手持式泵组件,它们可用于分配多种产品,例如个人护理和医药用液体、芳香产品等等。这种泵包括一外壳本体和一可滑动的活塞,它们共同形成一用于接纳和分配产品的压缩室。本体以及容纳在本体中的内部构件由一转台保持。本体底部中的一入口借助一浸渍管与待分配产品连通。一传统的喷射致动器与活塞的一出口连通以利于泵的运行,并且提供一用于由操作者按需要分配产品的机械机构。
通过一第一单向阀——通常位于或靠近本体入口与浸渍管的联接处——来控制待分配产品从容器内部进入本体的压缩室的方向流。一第二单向阀可使待分配产品从压缩室通过活塞出口并进入致动器的供应通道。最后,通过致动器的一排放孔将产品分配出来。
在从压缩室释放待分配产品之前,最好使泵达到一特定的压力,以确保分配出排放孔的产品展现一致和相同的喷射特征。例如,某些喷射需要由相同尺寸的颗粒构成,诸如处在狭窄的颗粒尺寸范围内的颗粒,以便适当地分配产品。最好还在致动器的单次致动期间分配特定剂量的产品。为了实现所期望的剂量和颗粒尺寸要求,泵组件的构造和功能需要精确设计的内部构件,这些内部构件必须在泵组件的运行期间得到精确的控制。由于本体、活塞、弹簧、阀体等确定了压缩室的构造和运行压力,这些构件对于控制泵组件的功能相当重要。
产品分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作为待分配产品的主要载体的低挥发性溶剂的使用逐渐增加,以及采用粘性更大的凝胶型液体,用于分配这类产品的设计要求更为苛刻。更具体地说,与包括易于在排放时转化成蒸汽的溶剂的产品相比,低挥发性溶剂和粘性凝胶型液体需要更高的排放压力,以利于其适当分配。在克服该问题并利于由此引起的喷射构造的控制的尝试中,许多现有技术的泵组件使用单个弹簧来致动活塞并且对一第二单向阀施压。一旦致动器致动活塞,单个弹簧迫使该活塞后退到其最初静止位置并保持第二单向阀关闭,直至达到一理想的运行压力。
其它现有技术的设计使用一用于返回活塞的第一弹簧和一独立于活塞对第二反向阀施压的第二弹簧。双弹簧设置的优点是可以独立调节第二单向阀弹簧,以利于活塞阀在一期望的运行压力下打开。在两种情况下,第二单向阀和弹簧(诸弹簧)都容纳在本体的压缩室内,并且受到压缩室内产生的运行压力的影响。通常将弹簧(诸弹簧)(或其它已知的传统施压元件)设置对第二单向阀施压使之抵靠一活塞阀座。压缩弹簧并因而移动第二单向阀离开其相关阀座所需的压力数量将确定泵组件的运行压力。弹簧的构造因而将确定产品通过排放孔从本体移出的压力。当产品被第二单向阀释放时,弹簧压力转化成一作用在该产品上的较高的反作用力,并克服弹簧的偏置。
应予理解的是,为使泵组件适当地分配液体,最初必须清洗组件的泵部分以将容纳在压缩室内的任何空气除去——这个最初的清洗步骤通常被称为泵的“充注”。在最初由操作者揿压致动器时,必须排出容纳在本体的压缩室内的任何空气,以借助浸渍管将产品虹吸入本体的压缩室。通过揿压致动器,使活塞向本体底部移动,藉此压缩弹簧以及任何容纳在压缩室内的空气。压缩空气有助于第一单向阀保持在一关闭位置中。压缩空气还在第二单向阀上产生打开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压缩空气产生的力决不会达到高得足以克服第二单向阀的弹簧关闭力的压力。出于该原因,现有技术的泵使用一小肋或位于压缩行程端部附近的其它机械装置来破坏本体的内部零件与活塞之间的密封,并且使压缩空气逸出压缩室。使用两种方法以使压缩空气逸出压缩室。第一种方法是使空气从活塞周围逸出,这会导致剩余产品沿逸出路径干燥并卡住活塞。第二种方法是使空气从浸渍管下方逸出,这将导致空气和待分配产品在管内来回往复,同样是不甚理想的。
由于第二单向阀和弹簧占据了本体内部的空间,因此这些构件在泵的充注操作期间影响了空气的压缩,并因而影响了第二单向阀的运行。这同样意味着:在活塞往复移动时,可将借助浸渍管虹吸入本体的产品沿相反方向回推通过系统。空气和产品的这种来回运动降低了泵的效率,并且使运行系统所需的力增加。另外,增加了为去除容纳在压缩室内的空气所需的行程数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与现有技术的泵组件设计相关的上述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个采用构件数量较少的泵组件,该泵组件可以有效地充注和运行,同时仍可确保泵组件具有较高的分配效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提升头,该提升头在环境压力下运行,以使提升头的功能基本上不会受到待分配产品在压缩室内流动或循环的影响。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个不沿产品分配流动路径设置或与该路径连通的弹簧,以使弹簧不会被妨碍和妨碍或干扰待分配产品的流动,从而增加泵组件的压缩效率,还使“充注”泵组件所需的行程数量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简单、成本更低、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喷射泵组件,该泵组件为低挥发性溶剂、水基产品、乙醇基和/或其它配方提供相同的喷射特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组件,该泵组件具有大约在120至250ml之间的产品分配量、大约在5.5至7.5lbs之间的致动力以及大约在100至170psi之间的压缩室的内部运行压力。
根据本发明,手工致动的泵组件可以分配范围广阔的产品。根据本发明,高效的内部容积和充注系统使手工致动的泵组件可以理想地与个人护理品、药物、芳香等一起使用。根据本发明,手工致动泵的主要结构构件位于压缩室的外面,藉此在诸表面移入完全致动位置时,使面朝内的表面之间的极小间隙形成压缩室。泵组件的这种设计有助于泵组件的充注和正常运行。
除了从浸渍管下方或在压缩位置周围以外,通过排放孔或通过提升头和圆筒形内壳体之间形成的密封排出俘获的空气也可以完成充注。在分配凝胶或含水量高的产品时,或者在采用一长浸渍管时,通过浸渍管充注的现有技术的分配系统遇到了困难。如上所述,在压缩活塞周围充注的泵组件会由于产品残渣的干燥而具有阻塞或卡住的趋势。
在正常运行期间,根据本发明,由于压缩室直径与活塞行程长度的比值,泵组件将具有一较高的运行压力。对于大约130psi左右的运行压力来说,本发明的手工致动泵的运行压力比现今在市场上出售的传统泵高出约30%。本发明的高压缩设计的又一优点是在每次分配行程期间实现均匀一致的喷射。另外,通过将弹簧和阀构件定位在压缩室的外面可使内部容积的变化减小。最后,构件的改进轮廓使产品基本上不受限制地从压缩室流动到排放孔。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指式泵装置,它包括:一用于容纳待分配的所需产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在一端处封闭,并且具有一喷口,以利于待分配产品的分配;一泵体,该泵体具有一支承一外壳体和一内壳体的底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在其间至少部分地形成一压缩室;一支承所述泵体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容器的喷口密封配合;一活塞,该活塞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泵体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泵体沿所述外壳体滑动,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唇缘,该环形唇缘用于提供与泵体的密封配合,所述活塞设有一提升头座,该提升头座形成一活塞出口;一连接所述活塞出口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一排放出口,该排放出口与所述活塞出口连通,以利于产品的排放;一由所述内壳体容纳的提升头,所述提升头通过一弹簧加压而离开所述泵体的所述底部,并与所述提升头座配合,以使所述活塞出口常关,并且防止产品流过其中,所述提升头、所述底部和所述内壳体形成一内腔室,所述内腔室设有一通风口,该通风口在所述提升头运行期间允许所述内腔室与容器内部连通,以使内腔室在环境压力下运行;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可使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向所述压缩室;以及一浸渍管,该浸渍管使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容器的底部,以利于通过泵组件虹吸待分配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承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的容器的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的一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的泵组件处于静止位置,它不带有固定于其上的一顶盖、一致动器、一外罩、一衬垫或一浸渍管;
图3是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的泵组件处于静止位置,它带有固定于其上的一致动器、一外罩、一衬垫和一浸渍管;
图4是图3的改进的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的泵组件处于一部分揿压位置,其中提升头已经从提升头环形座充分移动,以开始分配产品;
图5是图3的改进的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了泵组件的完全揿压位置;
图6是图3的改进的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的泵组件处于一部分返回位置,其中提升头被施压抵靠提升头环形座,以便在改进的泵组件的返回行程期间促使产品被吸入压缩室;
图7是本发明的用于改进的泵组件的泵体的一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图;以及
图8是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的泵组件处于静止位置,它带有附连于其上的一致动器、一外罩、一衬垫和一浸渍管。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易受多种实施例的影响,但说明书和附图揭示了两种作为本发明示例的特定形式。为便于说明,在正常运行位置中叙述采用本发明的泵组件,结合该位置使用以下术语,例如:上部、下部、水平等。然而,应予理解的是,可以用除所述位置以外的方向来制造、储存、运输、使用并销售采用本发明的泵和构件。
首先请见图1,现在将提供涉及与现有技术结合使用的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10的简要说明。在附图中可以看到,容器12通常是一个封闭的塑料容器,它具有一个形成在容器顶面上的喷口(图中未详细示出)喷口设有一外部螺纹(图中未示出),并且具有一形成在其中的孔或开口,以便与容器12的内部连通。容器12容纳一期望数量的液体、流体或待分配的其它产品14。待分配产品14通常借助一浸渍管16从容器12的一内部空间或区域供应到泵组件10的一入口。如同本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的那样,当容器大致处于一竖直方向时,浸渍管16的底端通常浸没在液体或产品中,如图1所示。下面将提供涉及浸渍管16的功能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泵组件10设有可拆卸的盖子或外罩18,所述盖子或外罩容纳一可相对于外罩18移动的可揿压致动器20,以利于泵组件10的致动,下面是涉及该揿压的用途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如果需要的话,可将一可拆卸的罩盖或顶盖22包在或套在致动器20上,以防止无意中使其致动。顶盖22是中空的壳元件,并且通常具有一周边,该周边与从外罩18的顶面延伸的一中空环形裙部24摩擦配合。作为本技术领域中传统且众所周知的顶盖特征,无需提供涉及该顶盖的进一步详细叙述。
现在请参见图2-6,现在将提供涉及本发明的改进的泵组件10的一第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同在图3-6中可以看到的那样,例如,外罩18的底部设有一环形底部凸缘26,该凸缘被定位成与容器12的配合凸缘表面(图中未详细示出)邻接。另外,外罩18设有一中心通孔28,该中心通孔沿改进的泵组件10的一纵向轴线L贯穿外罩18。外罩18的底部的一面朝内的表面29设有一内螺纹30(或其它传统的保持凹部、唇缘或机构),用以与设置在容器12的喷口上的一配合外螺纹(或其它配合的传统保持凹部、唇缘或机构)啮合。外罩18还设有一大致位于中央的、径向向内延伸的水平外罩环形凸缘32,该凸缘使外罩18的底部与环形裙部24隔开。如同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那样,外罩环形凸缘32利于改进的泵组件10的多种构件的保持。
致动器20的顶面设有一手指凹部34,该手指凹部的形状或轮廓最好利于其与操作者的食指配合。这种形状或轮廓特征在本技术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无需提供涉及该特征的进一步说明。致动器20还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环形侧壁36,该侧壁的直径略小于外罩18的环形裙部24的内径,以使致动器20的环形侧壁36相对于环形裙部24移动,例如,移入和移出由外罩18的环形裙部24包围的空间,而且不会在这两个构件之间产生过度的摩擦或接触。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环形侧壁36的面朝外的表面与环形裙部24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具有相对滑动,以便在致动器20向外罩18致动或揿压时利于引导该致动器。这种滑动利于将致动器20保持在其正确的直立分配方向中。
致动器20的内部形成一内部纵向中心孔38,该中心孔38则与一横向的径向孔40连通。横向的径向孔40终止于形成在致动器的外表面中的一开口处,该开口被插入元件42密封或封闭。插入元件42具有一形成在其中的排放孔44。排放孔44利于待分配产品14分配出致动器并进入外界环境。插入元件42接纳在横向的径向孔40中,插入元件42的外周缘与形成横向的径向孔40的一内壁摩擦配合,以使插入元件42永久保持在其中。位于插入元件42的底部的一面朝内的表面与容纳在径向孔40中的一中心支柱46的面朝外的平直端面配合。支柱46的端面具有多条传统的径向向内的槽48,这些槽通向形成在支柱46的端面中央的传统的混合室(未单独标号)。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多条径向向内的槽48和混合室也可以位于插入元件42的面朝内的底面上,并由该底面支承,以代替支柱46,用以配合支柱46的大致平直的端面。混合室与排放孔44直接连通,用以通过排放孔44将彻底混合和/或旋转的待分配产品14分配出来。由于这种分配设置在本技术领域中是传统且众所周知的,因此无需提供涉及该设置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外罩18的外罩环形凸缘32与转台52的环形凸缘50配合(例如见图3),并且还支承一垫圈或衬垫58。垫圈或衬垫58设有一中心孔,并且在外罩18固定于容器12时可以使转台52的环形凸缘50受压抵靠外罩18的外罩环形凸缘32。当外罩18固定于容器的喷口时,外罩18的外罩环形凸缘32和垫圈或衬垫58将转台52的环形凸缘50夹在它们之间。这种夹插设置在本技术领域中是传统且众所周知的。
转台52的一环形侧壁54延伸通过一设置在外罩环形凸缘32中的中心孔,环形侧壁54基本上与外罩18的环形裙部24平行延伸,并且与其隔开一足够大的距离,以使致动器20的环形侧壁36容易地接纳在其间,并且在致动器20的运行期间不会受到侧壁54的过度干扰。转台52的一顶部自由端部设有一环形保持边缘56,该保持边缘首先径向向内延伸,然后沿纵向轴线L朝外罩18的底部向下延伸一较短的距离。下面将提供涉及保持边缘56的用途的进一步详细说明。转台52的环形侧壁54的面朝内的表面上设有一环形唇缘59(见图2),以利于泵体60的保持,后面是涉及该唇缘的用途的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2的进一步细节可以看到,泵体60包括一圆筒形外壳体62,该壳体与泵体60的底部64相连,以形成一单个整体式构件或结构。一圆筒形内壳体66与泵体60的底部64整体相连,并且该圆筒形内壳体66被定位成与圆筒形外壳体62同心、但与其隔开。泵体60的外表面支承一环形小块69,该小块被定位成与转台52的环形唇缘59配合,并且将泵体60固定在转台52上。泵体60的下部设有一圆筒形延伸部70,该延伸部具有一形成在其底部端面中的入口孔72。如同本技术领域中的传统做法那样,浸渍管16的一第一端摩擦接纳并保持在入口孔72中。
入口孔72借助一纵向通道74与圆筒形内壳体66的外表面与圆筒形外壳体62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形成的压缩室68的一第一部分连通。纵向通道74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平行延伸但径向隔开。沿纵向通道74定位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一受控保持在一罩笼78内的金属球76。罩笼78可以限制球76的来回运动,以利于单向阀的打开和关闭。当球76与环形球座80(见图6)隔开时,该单向阀允许产品沿纵向通道74流动。如同在图3-5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球76通常靠在环形球座80上,以切断流过纵向通道74的产品。在将浸渍管16插在入口孔72内之前,金属球76被迫进入入口孔72,并且通过环形球座80推入罩笼78,然后球76被永久保持在该处并用于操作单向阀
应予理解的是,球76通常通过重力保持在由环形球座80形成的开口上方的密封位置中,以防止压缩液体被迫后退入浸渍管16。在致动器的致动期间,即在泵的充注或产品的分配期间,压缩室内产生的压力还可用来保持球76,使其密封配合抵靠于环形球座80。下面是涉及该过程的用途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活塞8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本体60内,并且活塞82可相对于本体60滑动。活塞82的一第一下端84设有一环形密封唇缘86,该唇缘的外周长略大于外壳体62的内部尺寸,以便在环形密封唇缘86与外壳体62的内表面之间提供一密封配合。在活塞82的运行期间,如同下面将详细叙述的那样,压缩室86内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迫使活塞82的环形密封唇缘86与圆筒形外壳体62的面朝内的表面密封配合。位于环形密封唇缘86附近的活塞82的外表面设有一环形肩部88,该环形肩部邻接转台52的环形保持边缘56,以使活塞82的至少第一下端84受控保持在泵体60内。
活塞82通常是中空构件,它具有一从第一下端84向一第二远端90略微倾斜的外部侧壁。一活塞出口92形成在活塞82的第二远端90的附近。位于活塞出口92附近的活塞82的第二远端90设有一直径减小的环形圆筒侧壁94,该侧壁的尺寸为可摩擦接纳在致动器20的中心孔38内,并且在活塞82的第二远端90与致动器20之间提供牢固的保持配合。限定活塞出口92的活塞82的环形表面形成提升头座96。活塞出口92通常被一细长的、大致呈圆柱形的提升头98的一肩部106封闭,该提升头借助一弹簧104受压抵靠于提升头座96。当圆柱形提升头98在泵组件的致动期间变成与提升头座96隔开时,活塞出口92打开,并且使待分配产品14从压缩室68流到致动器20的中心孔38,下面将提供涉及该过程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压缩室68的一第一部分形成在圆筒形内壳体66和圆筒形外壳体62之间。压缩室68的一其余第二部分形成在活塞82的面朝内的表面与提升头98的外表面之间。活塞82的中空内部尺寸略大于圆筒形内壳体66的外径,活塞82和/或圆筒形内壳体66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一槽(诸槽),以便在与活塞82相对于圆筒形内壳体66的位置无关的情况下,使压缩室68的第一部分与压缩室68的其余部分始终连通。
圆柱形提升头98容纳在由圆筒形内壳体66形成的一中央腔室100内。提升头98是一实心的、细长的、大致呈圆柱形的元件,它支承靠近其一第一下端的一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的尺寸与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表面具有一略微过盈的滑动配合。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在泵组件的运行期间以密封方式沿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表面滑动,并且保持提升头98相对于泵组件10的纵向轴线L对准。提升头98借助一容纳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中的弹簧104被压入一常关的位置,以使提升头98的肩部106邻接形成在活塞82上的提升头座96,以切断通过活塞出口92的流体。如同可以在图2中看到的那样,例如,提升头98具有一锥形或更小的等直径附属件108,该附属件延伸通过活塞出口92,并利于提升头98在泵组件的运行期间相对于出口92保持适当对准。
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的底部容纳有弹簧104,该底部设有一通风口110,该通风口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与容器12的内部空间之间提供连通,以使内腔室通风,从而使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处于环境压力。在泵组件10运行期间,通风口110防止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中产生超压或真空。与附属件108相对的提升头98的最下部设有一圆筒形延伸部112,该延伸部接纳弹簧104的一端,并且进一步利于提升头98和弹簧104之间的正确对准和配合。
在本发明的较佳形式中,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下部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块或其它突起114,以便在提升头98的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与小块或其它突起114配合时,释放压缩室68中的剩余压力,使其通过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向下流动,并且通过设置在底部64中的通风口110流出,进入容器12的内部空间。应予理解的是,小块或其它突起114形成在靠近提升头98的行程端部的位置处的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表面上,例如当提升头在圆筒形内壳体66中大约移动了正常工作行程的95%至98%以后,因而不会显著损害压缩室68的泵送效率。
突起或小块114的使用对于“充注”在制造过程之后通常容纳在泵组件的压缩室68内的空气十分有用。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流体,即使在致动器20的完全压缩行程之后,压缩空气通常也不会产生足以压迫提升头肩部106使之离开提升头座96的压力,并藉此使压缩空气排出压缩室68,进入致动器20的中心孔38。根据本发明,如果致动器20基本上被完全揿压,而提升头肩部106仍未受压而离开提升头座96以藉此打开活塞出口92,则一旦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与小块或突起114配合,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与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形成的密封中的裂口将立即释放空气。通过中央腔室100运送释放的空气,并将其运出通风口110。然而,在致动器20的返回行程中,一旦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越过小块或突起114并再次与圆筒形内壳体66建立密封,就会在压缩室68中形成虹吸作用,并且借助浸渍管16和通道74向压缩室68虹吸一定数量的待分配产品14。被虹吸的产品最终将流入压缩室68,通常是不可压缩流体的产品将在足够数量(例如四个)的充注行程之后以其原有分配方式致动提升头98。
应予理解的是,在泵的正常运行期间,如果不允许置换空气进入容器12内部并替换分配产品14的容积,一旦大部分待分配产品被喷掉,容器12将被逐步抽空,最后向内变形和/或缩塌。为了缓和该问题,沿本体60的外表面或转台52的面朝内的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槽116。通常通过活塞肩部88与环形保持边缘56的配合使该槽116与外界环境密封,以便在其间提供密封。一旦活塞82被充分揿压,活塞82的外表面与环形保持边缘56略微隔开,以使环境空气沿活塞82的外表面和保持边缘56的周围流动,并且沿位于本体60的外表面与转台52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的槽116向下流动,以替换刚才被致动器20分配的产品的容积。该通风口116还可以在与外界周围环境基本相同的压力下保持容器内的压力。
既然提供了涉及本发明的泵组件的基本构件的详细说明,现在将叙述涉及泵组件的致动的详细说明。
最初,通过外罩18的螺纹30与设置在容器12的喷口的外表面上的一配合螺纹或其它传统保持机构的啮合,将泵组件10首先安装在容纳待分配流体14的期望容器12的喷口上。一旦发生该种情况,泵组件的浸渍管16将浸没在待分配产品14中,以使浸渍管的入口位于容器12的底部附近。现在泵组件10已准备好致动。
在需要致动时,操作者将他或她的食指放在手指凹部34上,并且沿图3的箭头A的方向揿压致动器20,以使致动器20沿纵向轴线L朝外罩18向下施压。致动器20的揿压导致活塞82的揿压,这致使环形密封唇缘86沿圆筒形外壳体62的面朝内的表面以密封方式向本体60的底部64滑动。该作用使容纳在压缩室68内的待分配产品14受到压力,也就是说,应当注意液体通常是不可压缩的。随着待分配产品的压力逐渐增加,这种压力增加会使球76受压抵靠于环形球座80,并藉此防止任何产品沿浸渍管16向下逸出。如上所述,活塞82的面朝内的表面与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外的表面隔开足够的距离,以使待分配产品14在与活塞82的位置无关的情况下在其间连续流动。一旦压缩室68内的压力增加到足够的压力,例如约为130psi的运行压力,待分配产品14产生的压力将克服弹簧104的压力,并且迫使提升头98向下到达内腔室100的底部64,以抵制弹簧104的作用。该运动导致弹簧104被压缩,以使提升头肩部106与提升头座96分离,并藉此建立通过活塞出口92的产品流动路径,如图4中可以看到的那样。
一旦提升头肩部106与提升头座96隔开足够的距离,待分配产品14将快速通过活塞出口92,并且向上流过中心孔38、径向孔40、向内的槽48,并且以从致动器20产生基本均匀的喷雾通过排放孔44分配出产品。在致动器沿箭头A的方向进一步向下运动期间,活塞82继续迫使待分配产品14通过致动器20流出,直至活塞82的环形唇缘86邻接本体60的底部64,如图5所示。一旦泵组件处在其完全揿压的位置,泵体60的底部64的面朝内的表面的轮廓紧贴地接纳活塞82的环形密封唇缘86的面朝内的表面或轮廓,并且基本上是其镜像,藉此使仍残留在压缩室68中的待分配产品14的数量最少,例如通过该设置使压缩室的容积最小。从图5中可以清楚的是,压缩室68的容积明显减少,先前储存在压缩室68中的待分配产品14的大部分已经被致动器20的致动行程所分配。
应予理解的是,当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见图5)与形成在圆筒形内壳体66的下部附近的小块或突起114配合时,其间的密封被破坏,通过内腔室100运送大多数残留的待分配产品或泵组件的最初充注期间的空气,并且将其运出通风口110,以迅速释放压缩室68产生的压力。
一旦完成致动行程,就释放操作者的手指致动压力,例如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手指凹部34。然后,弹簧104立即沿图6的箭头B的方向朝活塞82的提升头座96施压于提升头98并使其抵靠在该阀座上,以迅速关闭活塞出口92,并藉此防止待分配产品14进一步流动。由于提升头98沿箭头B的方向受压,弹簧104还加压于活塞82和致动器20,使其向上离开外罩18。在泵组件10的返回行程期间,附加的待分配产品14被虹吸吸入形成在浸渍管16的第二端中的入口。被虹吸的待分配产品14沿浸渍管16流动,并且使球76移离球座80,以使待分配产品14沿纵向通道74通过其中。
应予理解的是,罩笼78受控保持球76,例如打开该单向阀但保持球76,以使球76由于重力作用落回到球阀座80,然后完成泵组件的返回行程以关闭该单向阀。如同图3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待分配产品14继续沿纵向通道74流入积聚并储存待分配产品14的压缩室68。一旦弹簧104沿箭头B的方向使提升头98偏置足够的距离,以使活塞82的肩部88邻接环形保持边缘56,则使球76再次停留在球阀座80上,藉此防止进一步流动,并且可以在再次揿压致动器20时对压缩室86加压。
请参考图7和8,现在将讨论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由于第二实施例在许多方面与第一实施例非常相似,因此将详细讨论第二和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外罩18、致动器20、球76、活塞82、提升头98和弹簧104在两个实施例中是相同的,因而通常不再提供涉及这些零件的进一步详细讨论。
图7中可以容易地看出两个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差异。第一个差异是泵体60形成两个分离构件,即,第一构件包括与泵体160的底部164构成一体的圆筒形外壳体162,以形成一整体式构件或结构,而圆筒形内壳体166是一个完全分离的构件。泵体160的内部具有三个截然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直径,即,位于泵体160的底部附近的一第一较小直径部分177、位于泵体160的敞开端附近的一第三较大直径部分179和位于较小直径部分177和较大直径部分179之间的一第二中等直径部分178。圆筒形内壳体166的圆筒形下部180的尺寸与泵体160的第二中等部分178具有一过盈配合,例如一英寸的几千分之几左右,以使圆筒形内壳体166可以相对于圆筒形外壳体162同心,因而一旦与泵体60配合,可以受控保持该内壳体。
第二个差异是泵体160的下侧壁部分设有一孔184,一旦圆筒形内壳体166接纳在泵体160的底部164的内径中,该孔184将被定位成与圆筒形内壳体166的侧壁中形成的通风口110重合。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风口110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与容器12的内部空间之间提供连通,以使内腔室通风,从而使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处于环境压力下,并且防止在泵组件10的运行期间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中产生超压或真空。
第三个差异涉及金属球76的保持。根据该实施例,在装配期间,首先将金属球76放置在泵体160中,并且在圆筒形内壳体166被放置在泵体160的底部164的内径中之前由第一较小直径孔177接纳。然后,一旦圆筒形内壳体166接纳在泵体160的底部164的内径中,圆筒形内壳体166的底部181起到止动件的作用,以防止金属球76移出第一较小直径孔177,藉此消除先前的实施例中的对罩笼78的需要。
第四个差异涉及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相对于入口孔72和第一较小直径孔177的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具有一纵向轴线,该纵向轴线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重合,而入口孔72和容纳金属球76的孔各自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平行延伸,但相对于纵向轴线L偏移。根据第二实施例,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以及入口孔72和第一较小直径孔177都具有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重合的纵向轴线。
泵体160的外表面支承一环形小块69,该小块被定位成与转台52的环形唇缘59配合,并且将泵体160固定于转台52。泵体160的下部设有一圆柱形延伸部70,该延伸部具有一形成在其底端面中的入口孔72。如同本技术领域中的传统做法那样,浸渍管16的一第一端摩擦接纳并保持在入口孔72内。
入口孔72借助一纵向通道74与圆筒形内壳体166的外表面和圆筒形外壳体162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形成的压缩室68的一第一部分连通。纵向通道74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平行延伸、但径向隔开。金属球76在泵体160的第一较小直径部分内来回移动,并且形成一单向阀。当球76与环形球座80隔开时,该单向阀可使产品沿纵向通道74流动。与先前的实施例一样,球76通常靠在环形球座80上,以切断流过纵向通道74的产品。
一活塞8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泵体160内,并且活塞82可相对于泵体160滑动。活塞82的一第一下端84设有一环形密封唇缘86,该唇缘的外周长略大于外壳体62的内部尺寸,以便在环形密封唇缘86与外壳体162的内表面之间提供一密封配合。在活塞82的运行期间,压缩室86内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迫使活塞82的环形密封唇缘86与圆筒形外壳体162的面朝内的表面密封配合。位于环形密封唇缘86附近的活塞82的外表面设有一环形肩部88,该环形肩部邻接转台52的环形保持边缘56,以使活塞82的至少第一下端84受控保持在泵体160内。
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压缩室68的一第一部分形成在圆筒形内壳体166与圆筒形外壳体162之间。压缩室68的一其余第二部分形成在活塞82的面朝内的表面与提升头98的外表面之间。活塞82的中空内部尺寸略大于圆筒形内壳体166的外径,活塞82和/或圆筒形内壳体166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一槽(诸槽),以便在与活塞82相对于圆筒形内壳体166的位置无关的情况下,使压缩室68的第一部分与压缩室68的其余部分始终连通。
圆柱形提升头98容纳在由圆筒形内壳体166形成的一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内。提升头98是一实心的、细长的、大致呈圆柱形的元件,它支承靠近其一第一下端的一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的尺寸与圆筒形内壳体66的面朝内的表面具有一略微过盈的滑动配合。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在泵组件的运行期间以密封方式沿圆筒形内壳体166的面朝内的表面滑动,并且保持提升头98相对于泵组件10的纵向轴线L对准。提升头98借助一容纳在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中的弹簧104被压入一常关位置,以使提升头98的肩部106邻接形成在活塞82上的提升头座96,以切断通过活塞出口92的流体。
在本发明的较佳形式中,圆筒形内壳体166的面朝内的下部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块或其它突起114,以便在提升头98的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102与小块或其它突起114配合时,释放压缩室68中的剩余压力,使其通过位于中央的内腔室100向下流动,并且通过设置在底部164中的通风口110和孔184流出,进入容器12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形式,压缩室具有一在0.225和0.275英寸之间的最大横向尺寸或直径,最好是约为0.250英寸的直径,而活塞具有一在0.275和约0.325英寸之间的行程长度,最好是约为0.300英寸的活塞冲程长度。这导致压缩室直径与活塞行程的比值在约4至5和约2至3之间,便于实现约130psi左右的运行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在致动器20向外罩18揿压期间,由于任何原因,如果手指致动压力不连续的话,一旦通过活塞出口92建立流动,则弹簧104将立即沿图6的箭头B的方向朝提升头座96加压提升头98,并使其抵靠在该阀座上。这种加压作用迅速关闭活塞出口92,并藉此防止待分配产品14进一步流过其中。
根据本发明,通向压缩室68的通道74沿一第二纵向轴线LP延伸,该纵向轴线LP相对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L偏移,但基本上与其平行延伸。该设置利于中央腔100的底部64与容器12的内部空间通风,以使中央腔100在环境压力下运行,或达到除压缩室的运行压力以外的其它压力。
由于可以对上述手工操作的泵组件作出某些改变,因此在不背离本文涉及的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上的说明书或附图所示的所有主题应当仅仅被解释为图示本发明概念的示例,并且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5)

1.一种手指式泵组件,它包括:
一泵体,该泵体具有一支承一外壳体和一内壳体的底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在其间至少部分地形成一压缩室;
一支承所述泵体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一用于便利其与容器的一喷口配合的机构;
一活塞,该活塞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泵体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泵体沿所述外壳体滑动,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唇缘,该环形唇缘用于提供与泵体的密封配合,所述活塞设有一提升头座,该提升头座形成一活塞出口;
一连接所述活塞出口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一排放出口,该排放出口与所述活塞出口连通,以利于产品的排放;
一由所述内壳体容纳的提升头,所述提升头通过一弹簧加压而离开所述泵体的所述底部,并与所述提升头座配合,以使所述活塞出口常关,并且防止产品流过其中,所述提升头、所述底部和所述内壳体形成一内腔室,所述内腔室设有一通风口,该通风口在所述提升头运行期间允许所述内腔室在环境压力下运行;以及
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可使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向所述压缩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头具有一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以利于提升头沿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滑动密封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头设有一提升头肩部,该提升头肩部用于配合形成活塞出口的所述提升头座,所述提升头具有一附属件,该附属件延伸通过所述活塞出口,以利于所述提升头对准所述活塞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接纳在所述内壳体中的所述提升头的一端支承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所述弹簧的一第一端配合,以利于所述提升头沿所述手指式泵组件的一纵向轴线定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连接一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外罩相连,所述外罩的自由远端支承一环形裙部,该环形裙部延伸离开所述外罩的一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具有一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的一自由端部设有一环形保持边缘,该环形保持边缘用于将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设有一环形侧壁,该环形侧壁与所述外罩的所述环形裙部配合,以利于所述致动器沿所述泵组件的一纵向轴线致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设有一环形凸缘,所述转台设有一配合环形凸缘,所述外罩的所述环形凸缘和一垫圈将所述转台的所述环形凸缘夹在其间,以利于所述手指式泵组件与一期望容器密封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一与所述排放孔连通的中心孔,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壳体侧壁,该壳体侧壁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中心孔摩擦配合,将所述活塞连接到所述致动器,并且利于待分配产品从所述活塞供应到所述排放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块,一旦提升头沿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的移动基本完成,可便于释放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释放的压力通过内腔室排放并通过设置在泵体底部的通风口排出。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外表面与所述转台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条槽以使压力均等,一旦手指式泵组件与一容器相连并运行,该槽可以防止连接手指式泵组件的容器变为至少局部排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基本上与泵组件的一纵向轴线平行延伸,但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径向隔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阀沿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所述通道定位,所述阀包括受控保持在罩笼内的一球体,所述球体通常停留在一球阀座上,以防止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动,并且在所述泵组件的虹吸作用期间,将所述球体从所述阀座移动以允许产品流过其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浸渍管连接通道入口,以利于从容器底部虹吸待分配产品。
15.一种手指式泵组件,它包括:
一泵体,该泵体包括一外壳体和一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在其间至少部分地形成一压缩室;
一支承所述泵体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一用于促使其与容器的一喷口配合的机构;
一活塞,该活塞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泵体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泵体沿所述外壳体滑动,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唇缘,该环形唇缘用于提供与泵体的密封配合,所述活塞设有一提升头座,该提升头座形成一活塞出口;
一连接所述活塞出口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一排放出口,该排放出口与所述活塞出口连通,用以利于产品的排放;
一由所述内壳体容纳的提升头,所述提升头通过一弹簧施压成与所述提升头座配合,以使所述活塞出口常关,并且防止产品流过其中,所述提升头和所述内壳体形成一内腔室,泵体形成的一通风口在所述提升头运行期间利于所述内腔室和容器内部之间的连通,以使内腔室在环境压力下运行;以及
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可使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向所述压缩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头具有一环形密封及引导表面,以利于提升头沿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提升头设有一提升头肩部,该提升头肩部用于配合形成活塞出口的所述提升头座,所述提升头具有一附属件,该附属件延伸通过所述活塞出口,以利于所述提升头对准所述活塞出口;
接纳在所述内壳体中的所述提升头的一端支承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所述弹簧的一第一端配合,以利于所述提升头沿所述手指式泵组件的一纵向轴线定向。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连接一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外罩相连,所述外罩的自由远端支承一环形裙部,该环形裙部延伸离开所述外罩的一底部;
所述转台具有一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的一自由端部设有一环形保持边缘,该环形保持边缘用于将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台;以及
所述致动器设有一环形侧壁,该环形侧壁与所述外罩的所述环形裙部配合,以利于所述致动器沿所述泵体的一纵向轴线致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设有一环形凸缘,所述转台设有一配合环形凸缘,所述外罩的所述环形凸缘和一垫圈将所述转台的所述环形凸缘夹在其间,以利于所述手指式泵组件与一期望容器密封配合。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一与所述排放孔连通的中心孔,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壳体侧壁,该壳体侧壁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中心孔摩擦配合,将所述活塞连接到所述致动器,并且利于待分配产品从所述活塞供应到所述排放孔。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块,一旦提升头沿所述内壳体的面朝内的表面的移动基本完成,可便于释放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释放的压力通过内腔室排放并通过设置在泵体底部的通风口排出。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外表面与所述转台的面朝内的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条槽以使压力均等,一旦手指式泵组件与一容器相连并运行,该槽可以防止连接手指式泵组件的容器变为至少局部排空。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基本上与泵组件的一纵向轴线平行延伸,但与泵组件的纵向轴线径向隔开。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阀沿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所述通道定位,所述阀包括受控保持在罩笼内的一球体,所述球体通常停留在一球阀座上,以防止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动,并且在所述泵组件的虹吸作用期间,将所述球体从所述阀座移动成允许产品流过其中。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式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浸渍管连接通道入口,以利于从容器底部虹吸待分配产品。
25.一种手指式泵组件,它包括:
一用于容纳待分配的所需产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在一端处封闭,并且在一相对端处具有一喷口,以利于待分配产品的分配;
一泵体,该泵体具有一支承一外壳体和一内壳体的底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在其间至少部分地形成一压缩室;
一支承所述泵体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容器的喷口密封配合;
一活塞,该活塞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泵体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泵体沿所述外壳体滑动,所述活塞具有一环形唇缘,该环形唇缘用于提供与泵体的密封配合,所述活塞设有一提升头座,该提升头座形成一活塞出口;
一连接所述活塞出口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一排放出口,该排放出口与所述活塞出口连通,以利于产品的排放;
一由所述内壳体容纳的提升头,所述提升头通过一弹簧施压而与所述提升头座配合,以正常关闭所述活塞出口,并且防止产品流过其中,所述提升头和所述内壳体形成一内腔室,泵体形成的一通风口在所述提升头运行期间利于所述内腔室和容器内部之间的连通,以使内腔室在环境压力下运行;
一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单向阀,该单向阀可使产品沿所述通道流向所述压缩室;以及
一浸渍管,该浸渍管使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容器的底部,以利于通过泵组件虹吸待分配产品。
CN00819591.9A 1999-05-26 2000-05-26 手指式泵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2624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320,067 US6186368B1 (en) 1999-05-26 1999-05-26 Manually actuated pump assembly
PCT/US2000/014550 WO2001092146A1 (en) 1999-05-26 2000-05-26 Manually actuated pump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2588A true CN1452588A (zh) 2003-10-29
CN1262467C CN1262467C (zh) 2006-07-05

Family

ID=2668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959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2467C (zh) 1999-05-26 2000-05-26 手指式泵组件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186368B1 (zh)
EP (1) EP1305254B1 (zh)
JP (1) JP2004516398A (zh)
CN (1) CN1262467C (zh)
AT (1) ATE307087T1 (zh)
AU (2) AU5723800A (zh)
BR (1) BR0015885A (zh)
CA (1) CA2410998A1 (zh)
DE (1) DE60023356T2 (zh)
ES (1) ES2250149T3 (zh)
MX (1) MXPA02011686A (zh)
WO (1) WO20010921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3212A (zh) * 2012-11-02 2015-09-09 先科材料有限公司 浸渍管组件以及制造浸渍管组件的方法
CN105899437A (zh) * 2013-11-26 2016-08-24 安格斯公司 用于分配系统的配件和配件适配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17120B2 (en) * 1995-01-27 2000-03-1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Liquid jet pump
US6921004B1 (en) * 2000-05-26 2005-07-26 Michael G. Knickerbocker Manually actuated pump assembly
CN1267164C (zh) * 2001-06-15 2006-08-02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用于药物流体的给药的分配器
US20160326869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Ge Energy Oilfield Technology, Inc. Piston Design for Downhole Pulser
JP2017064591A (ja) * 2015-09-29 2017-04-06 株式会社丸一 噴霧機構の封止構造
WO2017196295A1 (en) * 2016-05-09 2017-11-16 Cummins Inc. Pressure regulator plunger with an integrated check valve
FR3092014B1 (fr) * 2019-01-30 2022-07-29 Aptar France Sas Distributeur de produit fluide recharge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4001B1 (zh) * 1967-01-28 1974-06-20
CA1008825A (en) * 1974-03-28 1977-04-19 William E. Warren Pump assembly for an atomizing piston pump
US4051983B1 (en) 1975-11-19 1993-12-14 Calmar Inc. Pump sprayer having pump priming means
JPS5736273Y2 (zh) * 1975-12-09 1982-08-11
US4189064A (en) * 1978-06-01 1980-02-19 Diamon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umps sprayer
US4986453A (en) 1989-05-15 1991-01-22 The Pittway Corporation Atomizing pump
ES2024106A6 (es) 1990-03-29 1992-02-16 Monturas Sa Dispositivo de compresion para bombas de aspiracion.
FR2665733A1 (fr) * 1990-08-07 1992-02-14 Valois Perfectionnement d'une pompe-doseuse a precompression permettant d'en ameliorer le rendement par admission precoce dans la chambre de pompe.
DE4035663A1 (de) * 1990-11-09 1992-05-14 Pfeiffer Erich Gmbh & Co Kg Austragvorrichtung fuer medien
FR2721285B1 (fr) * 1994-06-20 1996-08-02 Oreal Pompe manuelle à précompression pour la pulvérisation d'un liquide et ensemble de distribution équipé d'une telle pompe.
US5664706A (en) * 1994-10-13 1997-09-09 Bespak Plc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liquid in aerosol spray form
US5655688A (en) * 1994-10-19 1997-08-12 Aptargroup, Inc. Atomizing pump with high stroke speed enhancement and valve system therefor
US5702031A (en) * 1995-06-20 1997-12-30 Emson, Inc. Dispensing pump with priming feature
US5579958A (en) * 1995-10-12 1996-12-03 Su; Cheng-Yuan Liquid sprayer
US5626264A (en) * 1996-08-09 1997-05-06 Calmar Inc. Precompression pump sprayer
JP3731192B2 (ja) * 1997-03-24 2006-01-05 伸晃化学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用のポンプ機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3212A (zh) * 2012-11-02 2015-09-09 先科材料有限公司 浸渍管组件以及制造浸渍管组件的方法
CN105899437A (zh) * 2013-11-26 2016-08-24 安格斯公司 用于分配系统的配件和配件适配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99437B (zh) * 2013-11-26 2018-01-23 恩特格里斯公司 用于分配系统的配件和配件适配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245609B2 (en) 2013-11-26 2019-04-02 Entegris, Inc. Fitment and fitment adapter for dispen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2467C (zh) 2006-07-05
MXPA02011686A (es) 2004-03-02
EP1305254A4 (en) 2003-08-06
EP1305254A1 (en) 2003-05-02
AU2000257238A1 (en) 2002-02-28
DE60023356D1 (de) 2006-03-02
AU5723800A (en) 2001-12-11
EP1305254B1 (en) 2005-10-19
US6186368B1 (en) 2001-02-13
WO2001092146A1 (en) 2001-12-06
BR0015885A (pt) 2003-04-08
JP2004516398A (ja) 2004-06-03
AU2000257238B2 (en) 2005-03-03
ATE307087T1 (de) 2005-11-15
CA2410998A1 (en) 2001-12-06
DE60023356T2 (de) 2006-07-13
WO2001092146A9 (en) 2002-08-29
ES2250149T3 (es) 200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53C (zh) 活节式活塞泵
CN1106995C (zh) 定量套头和安装有该定量套头的分配装置
USRE35683E (en) Method of vacuum packaging substances, in particular cosmetic 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side variable-capacity containers closed by dispenser members, that prevent ingress of air,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dispensers obtained thereby
CN103930219B (zh) 一种液体分配装置
KR101146999B1 (ko) 단일 실리콘재 펌프로 작동되는 버튼식 화장품 용기
CN1262467C (zh) 手指式泵组件
US8591207B2 (en) Pump with side inlet valve for improved functioning in an inverted container
CN1726090A (zh) 手动计量泵
US5163588A (en) Atomizing pump dispenser for water based formulations
US20040211481A1 (en) Method of filling a reservoir with fluid, a fluid-filler system, and a filler source
KR20040062629A (ko) 둘 이상의 물질을 분배하기 위한 약제 분배 펌프
CN100411957C (zh) 用于液体或糊状产品的给料器
JPH081171B2 (ja) 計量分配ポンプ
WO2006118445A2 (en) Dispensing device
JPS6069269A (ja) 蓄圧型分配ポンプ
US6634872B1 (en) Suction pump
US20040026461A1 (en) Electronic micro-pump
CN1207174C (zh) 具有周边释放方式的分配器
CN101068728A (zh) 用于分配液体产品的非排气泵及相关的分配器
JP2007515286A (ja) 流体ディスペンサ部材
CN1302968C (zh) 泵及装有该泵的容器
CN1747792A (zh)
KR102111972B1 (ko) 역립상태에서도 화장액이 분사되는 화장액 용기
CN1184011C (zh) 以固定量喷射流体的手动操作喷雾泵
KR102419788B1 (ko) 내용물 정량토출, 누출방지 및 잔량압출이 가능한 자바라식 에어펌프 디스펜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