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1890A -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1890A
CN1451890A CN03109853A CN03109853A CN1451890A CN 1451890 A CN1451890 A CN 1451890A CN 03109853 A CN03109853 A CN 03109853A CN 03109853 A CN03109853 A CN 03109853A CN 1451890 A CN1451890 A CN 1451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face
flange portion
bearing device
axi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5841C (zh
Inventor
皆见章行
平野秀和
圆井则雅
国分邦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1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58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8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4Special methods of manufacture; Running-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24B41/065Steady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 B24B5/0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extern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36Process for making bearing or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9/49639Fluid b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36Process for making bearing or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9/49643Rotary bearing
    • Y10T29/49645Thrust b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2/00Turning
    • Y10T82/25Lathe
    • Y10T82/2593Work 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在研磨为该液力轴承装置的结构元件的轴向元件时能够有效提高圆周速度,且能够防止出现离心旋转以改进研磨效率和工作效率,同时改善产品的质量。使用一对板元件在作为液力轴承装置的一个结构元件的轴向元件的两端以面接触方式对其进行支撑,同时使该轴向元件绕其轴心旋转。在一研磨石上对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进行研磨,同时使用一支撑元件支撑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而且,以面接触方式与该轴向元件的凸缘部分接触的板元件在其接触面的旋转中心的预定区域内形成有至少一个转出部分。此外,该板元件与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由一弹性元件弹性支撑。

Description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所述液力轴承装置用于装配在信息技术装置,例如磁盘装置(例如HDD或FDD)、光盘装置(例如CD-ROM,CD-R/RW,或DVD-ROM/RAM),以及光磁盘装置(例如MD或MO)中的主轴电机,用于装配在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BP)、条形码阅读器等等中的扫描电机,或用于例如轴流风机的电气设备中的小尺寸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普遍知道,已经提出以较低费用获得不仅具有高的转动精确度,还具有较高转速、较低噪音等等性能的以上所列的每种电机。作为定义这些所需性能的一个因素,电机的轴承支撑轴日益得到重视。因此,近年来,作为这样一种轴承的具有可满足对上述性能的要求的杰出特性的液力轴承装置的应用得到了研究,且已寻求开发这种液力轴承装置使其付诸实践应用。
例如,待安置于磁盘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HDD)的主轴电机内的液力轴承装置包括径向轴承部分,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使一轴向元件可旋转地保持在径向,止推轴承部分,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使该轴向元件可旋转地保持在推力方向。使用一种液力轴承装置作为它们每一个的轴承部分,该液力轴承装置具有一槽(液动压力产生槽)用于在其轴承表面产生液动压力。
在此情况下,该径向轴承部分的液动压力产生槽形成于该轴承元件(member)或外壳的内周边表面,或形成于该轴向元件的外周边表面。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凸缘部分的轴向元件的情况下,该止推轴承部分的液动压力产生槽形成于该凸缘部分的每一个相对的端面或面对这样一个端面的表面(例如该轴承元件的端面或该外壳的底面)。
此外,在这种主轴电机中,近年来一直希望能够具有较高的转动精度以获得信息记录密度的提高和电机转速的提高。为满足这样一种要求,还需要安装在该主轴电机中的液力轴承装置具有较高的转动精度。
为改进该液力轴承装置的转动精确度,重要的是调节其中产生液动压力的径向轴承间隙和止推轴承间隙。为适当地调节该间隙,需要对与每个轴承间隙有关的液力轴承装置的结构部件进行作用,尤其是与该轴向元件形成每个轴向轴承的该轴向元件。由此,在处理或制作该轴向元件时对形成轴向元件的每个轴承间隙处的部分进行作为精加工的所需的研磨。
更具体地,如图10所示,轴向元件2包括一轴向部分2a和凸缘部分2b,它们被制成一个整体。在该轴向元件2的外围侧具有一轴承元件(未示出)。此外,在该轴向元件2a的外围表面和该轴承元件之间形成一径向轴承间隙。此外,在该凸缘部分2b的远端面2b1(在该轴向部分2a临近一侧的端面)和轴承元件之间形成一止推轴承间隙,且在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自该轴向部分2a的远侧的端面)和该外壳的内底面(未示出)之间还形成另一止推轴承间隙。
在此情况下,在制作该轴向元件2的过程中,与该轴承元件形成径向轴承间隙的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接受研磨。为研磨该外围表面,迄今,已广泛应用以下示例方法。
如图11所示,传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形成于轴向元件2上的轴向部分2a的远端面2a4的中心和在该轴向元件的凸缘部分的近端面2b2的中心分别穿中心孔2bc,以及将一对锥形居中元件41分别安装于该中心孔2bc内,以使该轴向元件2夹在居中元件41之间。
在此情况下,通过将一轴向旋转运动从该居中元件41传递至该轴向元件2,同时挤压外围表面上的研磨石完成研磨。
然而,当进行研磨同时由各个居中元件41从其相对端分别支撑该轴向元件时,由于以下原因,有可能不仅引起研磨效率的下降,而且还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即,在该轴向元件2作旋转运动时,由于例如居中元件41和中心孔2bc的接触面小的事实,轴向元件2的圆周速度几乎不能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提高(例如限于大约100rpm)。
在具有如此中心支撑的研磨中,当中心位置偏移时,轴向元件在旋转时可能会引起离心旋转。结果,轴向元件的质量可能会降低因为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可能会被沿倾斜方向研磨,或者该轴向元件的圆度可能会偏离期望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考虑上述因素的情况下得出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该液力轴承装置在研磨轴向元件的步骤中,能够充分提高该轴向元件的圆周速度,且能够防止该轴向元件产生离心旋转,以便除了改进结果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外,还能提高研磨效率和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中,为获得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制造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该液力轴承装置包括一轴向元件,该轴向元件具有在其轴向部分一端上的凸缘部分,一径向轴承部分,其通过在径向轴承间隙产生的液动压力作用以非接触的方式沿径向支撑该轴向部分,和一止推轴承部分,其通过在止推轴承间隙产生的液体的液动压力作用以非接触的方式沿径向支撑该凸缘部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一对板元件以面接触的方式沿该轴向元件的轴向在其两端支撑该轴元件,使该轴向元件绕其轴心旋转,以及在研磨石上研磨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同时由一支撑元件支撑该轴向部分的该外围表面。
这里,“使用一对板元件以面接触方式在该轴向元件的两端支撑该轴向元件”的意思是由一个板元件,例如背板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撑该轴向元件的凸缘部分的近端面(即该轴向部分的远端上的凸缘部分的端面),以及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远端面由另一个板元件,例如压力板以面接触方式支撑,以使该轴向元件在板元件的适当的压力下夹在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这样一种结构,由一对板元件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撑的该轴向元件的相对的端面,使得每个端面和对应板元件之间的接触面与传统中心支撑方法的接触区域相比变宽,且该端面和对应板元件之间的滑动几乎不会发生,得到用于获得较大挤压力的较佳的接触状态。由此,在向该轴元件传递围绕其轴心的旋转运动的情况下,该轴向元件的圆周速度可得到充分提高,从而使研磨效率和工作效率得到改进。此外,该轴向元件的相对端被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撑,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通过中心支撑被支撑。因此,在该轴向元件旋转时,几乎不会产生离心旋转,从而有利于高精度地研磨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这里,用于支撑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的支撑元件几乎可沿轴向置于该轴向元件的中部。在此情况下,以挤压研磨石的形式沿轴向对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进行研磨是有利的。此外,支撑元件的个数并非被具体限定。然而,较佳地,可将一个或两个支撑元件分别放置为面向该研磨石的位置(即接收来自该研磨石的压力的位置)。
在此情况下,待与该轴向元件的凸缘部分面接触的板元件(即在该轴向部分的远端的凸缘部分的端面)较佳地可包括在该接触面的旋转中心内定义的一预定区域上的转出部分。即,当在研磨步骤之前进行切割该轴向元件的端面的切割的步骤时,在该轴向元件旋转运动时,该轴向元件的端面的外围部分的圆周速度相当高。由此,可使用一切割工具来进行适当的切割。在此情况下,另一方面,该端面的旋转中心的圆周速度相当低,从而无法进行充分的切割。切割完成后,在该轴向元件的端面(具体的,该凸缘部分的端面)的旋转中心附近引起一不期望的突出部分。为避免这一不利情况,如上所述,可向在该板元件的旋转中心上定义的待与该凸缘部分的端面面接触的至少一个预定区域提供一转出部分以防止在该端面上形成的突出部分在切割时与该板元件接触,从而获得适当的面接触状态。
较佳的,将该板元件的与该凸缘部分面接触的接触面的外径d定义为小于该凸缘部分的外径D。与将该板元件的接触面设定为几乎与该板元件的接触表面的凸缘直径相同的尺寸的情况相比,由于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支撑力的提高,这种结构使接触表面几乎不会滑动,同时,轴向部分侧的端面的支撑状态具有不同。因此,可从该轴向元件的相对端以好的平衡性和好的稳定性对其加以支撑。
在上述的装置结构中,较佳的,上述板元件与该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可被一弹性元件弹性支撑。在此情况下,该板元件与该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较佳的可包括,例如金属板或具有高刚度的板。这样,该弹性元件的适当的弹性变形使该板元件的接触部分在该接触部分的整个范围内开始与凸缘部分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且不会在其间出现任何间隙。当对该凸缘部分的面接触支撑的状态得到稳定后,则变得有可能以高精度对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进行研磨。
此外,该支撑元件较佳的可沿其轴心方向支撑该轴向元件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由此,由该支撑元件沿轴心的方向在一宽范围均匀承受来自研磨石的压力,以便有可能以高精度研磨该外围表面而不会使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发出卡塔卡塔声或振动。
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除研磨该外围表面的步骤外,在进一步的研磨该轴向部分一侧的凸缘部分的一个端面和在该轴向部分的远端的凸缘部分的另一个端面时,最好在研磨该轴向部分侧的端面之前研磨该轴向部分远端的端面。结果,该轴向部分远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被首先以高精度研磨,然后由该支撑元件支撑该磨光的端面,同时研磨该轴向部分侧的凸缘部分的另一端面,使得该凸缘部分的两个端面均能以高精度被研磨。另一方面,当首先研磨该轴向部分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时,在该轴向部分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不能被有效地使用,即使该端面通过研磨以高精度被精加工,因为在研磨该轴向部分远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的步骤中未涉及该精加工的端面。因此,如上所述,当先研磨该轴向部分远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时,可有效使用该研磨端面,结果得到研磨操作的适当顺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的示意性的正视图。
图2为示出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的结构元件配置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3为一部分放大的正视图,示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作一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的结构元件的主要部分。
图4为一示意性的正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作一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图5为一示意性的正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制作一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图6为一示意性正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制作一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图7为示出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备的轴向元件的精确性的示意图。
图8为一垂直剖面正视图,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造的液力轴承装置的结构。
图9为一示意性的垂直剖面正视图,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液力轴承装置用于主轴电机中的状态。
图10一正视图,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备的一单独的轴向元件。
图11为一示意性的正视图,示出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典型的传统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图1-6为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中进行滑动步骤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一示出液力轴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放大的剖面正视图。
首先,为便于说明,将在说明该制作方法中进行研磨步骤的状态之前详细描述一液力轴承装置的结构。
如图8所示,该液力轴承装置1主要包括在其端部具有开口部分7a的一闭锁式圆柱外壳7,固定于该外壳7的内部周围的柱形轴承座套8,安装于该轴承座套8的内部周围上的轴向元件2,以及固定于该外壳7的开口部分7a的密封元件10。
外壳7可以由软金属材料例如黄铜制成具有周边部分7b和底部7c的柱形。此外,例如,可在该底部7c的待被提供作为该底部7c的内底面7c1的止推轴承面的区域内形成一螺旋形液动压力产生槽(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该周边部分7b和底部7c被提供作为该外壳7内的单独的结构元件。待被提供作为底部7c的一盖元件通过使用黏着剂等固定被固定于该周边部分7b的一个开口内,与此同时堵住该周边部分7b的其他开口。或者,可将该周边部分7b和底部7c制在一起。
该轴向元件2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该轴向元件2包括一轴向部分2a,和在该轴向部分2a的下端与其整体形成或单独形成的一凸缘部分2b。此外,在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内形成一孔2a1和一锥形表面2a2。该锥形表面2a2具有一预定的锥形角以从其下端至上端逐渐降低其直径,同时以连续方式紧靠该柱形表面2a2在其上形成该轴向元件2a的柱状表面2a3。
上述轴承元件8由一种多孔的材料等等,尤其是主要包括铜的烧结金属制成。由此,在该轴承元件8种形成有若干孔隙,从而可在这些孔隙中浸入润滑油以提供含油的轴承。此外,在该轴承元件8的内部周围表面8a,形成上和下径向轴承表面R1和R2。此外,在表面R1和R2之间插入一间隔部分R3,用于沿轴向分隔这些表面R1和R2。每个轴承表面R1和R2具有一箭尾形的液动压力产生槽(未示出)。而且,该间隔部分R3面向该轴向部分2a的孔2a1,该间隔部分R3和孔2a1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大于该径向轴承间隙。此外,该轴承元件8的底面8c具有一待被提供为推力轴承表面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形成有螺旋形等等形状的液动压力产生槽(未示出)。
该密封元件10为环状且通过压力固定和/或黏着剂等等被固定于该外壳7的开口部分7a的内部周围表面。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该密封元件10的内部周围表面10a为柱状,且该密封元件10的下端面10b与该轴承元件8的上端面8b毗邻。此外,该密封元件10的内部外围表面10a面对该轴向部分2a的锥形表面2a2,其间具有一预定的间隙。在这些彼此面对的元件之间,形成一密封空间S。该空间S作为沿该外壳7的向上的方向逐渐扩大的锥形空间。
以下将描述在用于制作上述液力轴承装置1的方法中的研磨步骤,具体的,是研磨为该液力轴承装置1的结构元件的轴向元件2的步骤。
在该轴向元件2中,如图1所示,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a2(该轴向部分2a的远侧的端面)开始与被作为一个板元件的压力板11的远端面(以下称为第一远端面)11a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此外,在该轴向元件2中,该轴向部分2a的远端面2a4开始与被作为另一个板元件的压力板12的远端面(以下称为第二远端面)12a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在此情况下,所提供的背板11为一圆柱体。该背板11的第一远端面11a的形状为轮廓为圆形的平面。同样的,上述压力板12的形状也是柱形,且其第二远端面12a的形状为轮廓为圆形的平面。
此外,在研磨时,该轴向元件2与背板11和压力板12一起绕该轴心Z旋转,如图中的箭头A所示,使得该轴向元件2夹在背板11和压力板12之间。在此情况下,绕该轴心Z的旋转驱动力被从该背板11和/或压力板12提供给该轴向元件2,且绕该轴心Z的握力(压力)被从该压力板12提供给该轴向元件2。
在这些情况下,在该轴向元件2中,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即沿轴向邻接几乎在该轴向部分2a中间的孔2a1形成的一大直径-非锥形部分2ax的外围表面)由该支撑元件(底板)13支撑。研磨石14从关于该支撑元件13的轴心Z的相对侧开始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几乎整个长度接触,其中该研磨石14的研磨面几乎延伸经过该轴向部分2a的整个轴向长度。
由此,具有足够圆周速度的圆周运动(例如大约1500rpm)被传递至该轴向元件2a,同时由该支撑元件13支撑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而不会引起不期望的离心旋转,从而允许由研磨石14以高精确度研磨该外围表面。
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该背板11的第一远端面11a的外径小于在该轴向元件2上形成的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外径D。此外,在该第一远端面11a的旋转中心的预定区域上形成一圆形转出部分(凹进部分)11b。
由此,在这一研磨步骤之前研磨该轴向元件2时,由于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旋转中心的圆周速度低,在该近端面2b2的中心上形成一突出的部分2bx,如图3所示。该突出的部分2bx被容纳于该转出部分11b的内部空间,使得能够保证在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和该背板11的第一远端面11a之间的适当的面接触状态。这样,正如上述描述,可在该压力板12的第二远端面12a内形成一转出部分。
图4为一示意图,示出当用于研磨步骤中的该研磨设备的支撑元件13和背板11不同于上述描述时,研磨操作的情况。在该图中,与图1-3中所示的结构元件相同的结构元件具有与前者相同的参考标号,且在以下的描述中将省去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该支撑元件13沿与其轴心Z平行的方向的长度被定义为关于该轴向元件2的轴向部分2a的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或更多,例如四分之三。因此,该支撑元件13开始沿该轴心的方向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的面积接触。该支撑元件13不必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在该支撑元件13的尖端的整个区域接触。或者,该支撑元件13可具有若干部分用于部分地接触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然而,在此情况下,从该支撑元件13的一端的接触部分至其另一端的接触部分的接触区域沿轴心方向应为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
此外,如图所示,被提供为与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面接触的接触部分的金属板11x通过一弹性元件11y被弹性保持在该背板11的基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1由橡皮、松香等等制成。从而,通过该弹性元件11y的适当的弹性变形,使板11x保持与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紧密接触的状态,从而可获得以稳定的面接触支撑的状态。
图7为在研磨自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完美平整度的偏移量后,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研磨和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研磨(如上所述)的关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圆度(μm)的比较结果的图形表示。顺便说一下,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测试件(轴向元件2)由不锈钢(HV580)制成,且总长度为18mm,轴向部分直径为4.5mm,凸缘部分直径为7mm,凸缘部分厚度为1.5mm。所使用的研磨石为铝基研磨石。在附图所示的图中,从在图1中所示的上述研磨操作的状态下得到的结果获得由标记“X(叉)和符号“A1”表示的特征线。此外,从在图4中所示的研磨操作的状态下得到的结果获得由标记“O(圈)和符号“A2”表示的特征线。在此情况下,术语“平整度”的意思是在该测量表面的最突出的部分和最凹进的部分之间的垂直间隔。此外,术语“圆度”的意思是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完美几何圆的偏移量。
根据该图,弹性元件11y安装在背板11上,如图4所示,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的面积由支撑元件13沿该轴心的方向支撑,以使其难以受到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平整度的影响。由此,几乎不会在该轴向元件2的径向出现卡塔卡塔声(振动)。结果,可以理解能够以高精度研磨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换句话说,当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平整度为3μm或更小时,该处理使该轴向部分2a的圆度至少为0.5μm或更小。另一方面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不放置弹性元件的情况下由该支撑元件13支撑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五分之一或更少。在此情况下,当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平整度为2.5μm或更多时,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的圆度大约为1μm或更多。在此情况下,为以高精度获得期望的圆度,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平整度应为1.0μm或更少。
另一方面,如下进行对该轴向元件2中该凸缘部分2b的远端面2b1(面向轴向部分2a的端面)及其近端面2b2的研磨。
首先,如图5所示,在该轴向元件2上形成的该轴向部分2a的远端面2a4由一尖端-支撑板15支撑,同时一旋转运动通过与一旋转滚轮(未示出)的互锁被传递至轴向元件2,该旋转滚轮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2a接触。此外,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即紧邻孔2a1的相对侧形成的每个大直径非锥形部分2ax,2ax)由一支撑元件(底板)16支撑,同时以研磨石17按压接触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以进行研磨操作。
由此,在对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的研磨操作结束后,如图6所示,该凸缘部分2b的近端面2b2被一近端保持板18保持,同时通过与一旋转滚轮(未示出)的互锁将一旋转运动传递至该轴向元件2,所述旋转滚轮如上所述与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接触。此外,由一支撑元件(底座)19支撑该轴向部分2a的外围表面,同时以研磨石20按压接触该凸缘部分2b的远端面2b1,以便进行如上所述的研磨操作。
完成上述每个步骤后,对该轴向元件2进行精加工,然后使其与其他结构部件合并,接着进行每个预定的处理,例如润滑和采样以得到液力轴承装置1,作为上述参考图8的成品。此外,如这样的成品的液力轴承装置1可被用作制成电机的一个结构元件。
即,将用于如图9所示的信息技术装置的主轴电机30用于一磁盘驱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HDD)。该主轴电机30具有一盘毂31,安装在上述液力轴承装置1的轴向元件2上,以及电机定子32和电子转子33通过沿径向等的间隙彼此相对。该定子32安装在壳体34的外围,该转子33安装在该盘毂31的内部周围。用于该液力轴承装置1的外壳7连接于该壳体34的内部周围。在该盘毂31中,容纳有一个或多个磁盘D1。然后,通过给定子32加电,定子32和转子33之间激发的磁力将一旋转运动传递至该转子33,使该盘毂31和轴向元件2整体地一起旋转。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被一研磨石研磨,同时该轴承元件被一对板元件从该轴向元件的相对端沿轴向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撑,以使该轴向元件绕其轴心旋转,且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由该支撑元件支撑。由此,与传统的中心支撑相比,在该轴向元件的两端和两个板元件之间的接触面变宽,同时在该两个端面和两个板元件之间几乎不会出现滑动。由此,可使用一大的握力将该轴向元件插入两个板之间,从而将一旋转运动传递至该轴向元件。由此,当该轴向元件绕轴心旋转时,该轴向元件使该圆周速度能够得到充分提高,使得研磨效率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在旋转该轴向元件时,几乎不会出现离心转动,从而有可能以高精度研磨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
此外,至少对于待与该轴向元件的凸缘部分面接触的板元件,该转出部分可形成在其接触表面的旋转中心的预定区域上。在此情况下,即使在研磨时在该轴向元件的端面(具体的,该凸缘部分的端面)的旋转中心的附近形成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也会逸入该转出部分的内部空间,以防止与该板元件接触,从而确保适当的面接触状态。
此外,该板元件的接触面的外围直径可以小于该凸缘部分的外围直径D。在此情况下,与该板元件的接触面的直径几乎等于该凸缘直径的情况相比,因为放大待被作用于该接触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握力,在该接触表面几乎不可能出现滑动。此外,来自轴向部分侧的端面的支撑状态的差异降低。由此,有可能支撑该轴向元件的相对端同时保持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板元件与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可由该弹性元件弹性支撑,以允许该弹性元件的适当的弹性变形。由此,该板元件的接触部分开始以面接触的方式与该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的整个区域接触,而没有空隙。对该凸缘部分的面接触支撑状态变得稳定,使得有可能以高精确度研磨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
此外,该轴向元件的外围表面可被配置为使得该轴向元件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被该支撑元件沿轴心方向支撑。由此,来自该研磨石的压力可被沿轴心方向广大的支撑元件均匀承受。可以高精度研磨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且几乎不会发出卡塔卡塔声或出现振动。
此外,如上所述,当除了研磨该轴向元件的外围表面的步骤之外,还包括研磨该轴向部分侧的凸缘部分的端面和该轴向部分的远侧的凸缘部分的另一端面时,可在研磨该轴向部分的端面之前,研磨该轴向部分远侧的端面。在此情况下,可以高精确度研磨该轴向部分远侧上的凸缘部分的端面,接着研磨该轴向部分侧凸缘部分的端面,同时以支撑元件支撑该精加工的端面。结果,有可能以高精度研磨该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侧的凸缘部分和远侧的两个端面。

Claims (6)

1、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所述液力轴承装置包括一轴向元件,在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一端具有凸缘部分,一径向轴承部分,用于通过在径向轴承间隙产生的流体的液动压力作用以非接触的方式沿径向支撑该轴向部分,和一止推轴承部分,用于通过在止推轴承间隙产生的流体的液动压力作用以非接触的方式沿止推方向支撑该凸缘部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一对板元件以面接触的方式在该轴向元件的两端沿其轴向支撑该轴向元件;
使该轴向元件绕其轴心旋转;以及
在一研磨石上研磨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同时使用一支撑元件支撑该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其中,以面接触方式与该轴向元件的至少凸缘部分接触的板元件在该板元件的接触表面的旋转中心的预定区域内具有一转出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其中
开始以面接触的方式与该凸缘部分接触的板元件的接触表面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该凸缘部分的外径D。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其中
该板元件与该凸缘部分的接触部分由一弹性元件弹性支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其中
所述支撑元件沿轴向支撑该轴向元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围表面的三分之二或更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研磨该轴向部分侧上的凸缘部分的一个端面和该轴向部分的远侧上的凸缘部分的另一端面,其中
在研磨该轴向部分侧上的端面之前研磨该轴向部分远侧上的端面。
CNB031098533A 2002-04-15 2003-04-11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858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12083A JP3990181B2 (ja) 2002-04-15 2002-04-15 動圧型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12083 2002-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890A true CN1451890A (zh) 2003-10-29
CN1285841C CN1285841C (zh) 2006-11-22

Family

ID=2924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9853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85841C (zh) 2002-04-15 2003-04-11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99372B2 (zh)
JP (1) JP3990181B2 (zh)
KR (1) KR100952627B1 (zh)
CN (1) CN12858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7986A1 (ja) 2004-09-08 2006-03-16 Ntn Corporation 動圧軸受装置用軸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0973B2 (ja) * 2004-09-08 2011-01-12 Ntn株式会社 動圧軸受装置用軸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080292228A1 (en) * 2004-09-08 2008-11-27 Nobuyoshi Yamashita Shaft Member for Fluid Lubrication Bearing Apparatuses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200582A (ja) * 2005-01-18 2006-08-03 Ntn Corp 動圧軸受装置
JP4924064B2 (ja) * 2007-01-30 2012-04-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外形研削装置におけるワーク保持機構および外形研削装置
JP4504391B2 (ja) * 2007-03-14 2010-07-14 Ntn株式会社 動圧型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00382B2 (ja) * 2007-06-01 2012-08-15 Ntn株式会社 流体軸受装置用軸部材の製造方法
JP3142766U (ja) * 2008-04-14 2008-06-26 サンアロイ工業株式会社 円柱状又は円筒状の研削体の支持用治具
JP6621575B2 (ja) * 2013-08-29 2019-12-18 Ntn株式会社 流体動圧軸受装置用軸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5206082A1 (de) * 2015-04-02 2016-10-0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chleifmaschine
JP6197831B2 (ja) * 2015-06-05 2017-09-2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の製造方法
CN105458860A (zh) * 2015-12-24 2016-04-06 福建省金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石板单板双向磨边装置
JP6757219B2 (ja) * 2016-09-27 2020-09-16 Ntn株式会社 流体軸受装置用軸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流体軸受装置
JP7458232B2 (ja) * 2020-04-08 2024-03-29 株式会社Subaru 転削用回転保持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1611A (en) * 1969-07-25 1971-06-01 Babcock & Wilcox Co Tailstocks
US4195448A (en) * 1978-05-15 1980-04-01 Raycon Corporation Two-point contact steady rest follower
KR920000541B1 (ko) * 1985-07-29 1992-01-16 가부시끼가이샤 우에다 기겐 원주형(圓住形) 피가공물의 연삭장치
JPH10193202A (ja) * 1996-12-27 1998-07-28 Nippon Seiko Kk 心押し台
DE19756610A1 (de) * 1997-12-18 1999-07-01 Junker Erwin Maschf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leifen von Werkstücken mit zum Schleifen zeitparaller Feinstbearbeitung
JP2958337B2 (ja) * 1998-01-20 1999-10-06 斉藤精機株式会社 円周研削機における被研削材の支持装置
JP3936527B2 (ja) * 2000-08-23 2007-06-27 Ntn株式会社 動圧型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99372B2 (en) 2004-10-05
KR100952627B1 (ko) 2010-04-15
CN1285841C (zh) 2006-11-22
US20030213128A1 (en) 2003-11-20
JP2003307221A (ja) 2003-10-31
KR20030082398A (ko) 2003-10-22
JP3990181B2 (ja) 200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5841C (zh) 用于制作液力轴承装置的方法
CN1730958A (zh) 动压流体轴承装置、电机及盘驱动装置
CN1770600A (zh) 无刷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260485C (zh) 动压轴承装置及配备该动压轴承装置的马达
CN1482373A (zh) 动压轴承装置
CN1203261C (zh) 止推板的制造方法和用于流体动力轴承的轴的制造方法
CN1246600C (zh) 动压流体轴承装置
CN1766356A (zh) 动压轴承装置
CN1910377A (zh) 动压轴承装置
CN1267653C (zh) 流体动力轴承及制造方法、主轴马达和记录磁盘驱动装置
JP2008202642A (ja) 流体軸受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軸受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45897B2 (ja) 動圧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303334C (zh) 圆锥型动压轴承装置及其制法和记录盘片驱动装置
JP2006071062A (ja) 動圧軸受
CN1853051A (zh) 流体轴承装置
CN1702339A (zh) 动态轴承装置
WO2003100780A1 (en) Spindle motor axial bias using stator magnet offset
CN1268857C (zh) 动压气体轴承电动机
JP2746830B2 (ja) 動圧空気軸受装置およびその動圧発生用溝の作製方法
JP2006077863A (ja) 動圧軸受装置用軸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4391B2 (ja) 動圧型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00382B2 (ja) 流体軸受装置用軸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642416B2 (ja) 動圧軸受装置用の軸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5127525A (ja) 動圧軸受装置
JP2006207787A (ja) 動圧軸受装置用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