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1591A -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1591A
CN1441591A CN 02105343 CN02105343A CN1441591A CN 1441591 A CN1441591 A CN 1441591A CN 02105343 CN02105343 CN 02105343 CN 02105343 A CN02105343 A CN 02105343A CN 1441591 A CN1441591 A CN 144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ft
mentioned
paper
roller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53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8108C (zh
Inventor
滨田政孝
神坐修
中山元昭
桧垣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ecar Co Lt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cecar Co Lt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ecar Co Lt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cecar Co Ltd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1053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8108C/zh
Publication of CN144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1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1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1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传送机构由旋转驱动的驱动辊和与该驱动辊压接的从动辊形成,该传送机构将底稿传送到用于读取底稿的压板玻璃上,设置有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与从动辊的外周面接触,伴随该从动辊的旋转,将附着于从动辊的外周面上灰尘去除。另外,在传送机构的下游侧附近的供纸导向机构的部分上,形成用于使供纸通路内的灰尘掉落其内的凹部。由此,防止下述情况,该情况指附着于传送的底稿上的污物,或供纸通路中的灰尘掉落到压板上,在读取图像中,产生黑色条纹,可获得良好的读取图像。

Description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设置于传真机或数字复印机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逐张地将底稿供向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
背景技术
一般,传真机或数字复印机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底稿传送机构采用下述所谓的纸张通过读取方式,在该方式中,将设置于读取压板下方的读取机构固定,该读取压板设置于底稿传送通路的途中,在以一定速度,在读取压板上传送底稿的同时,读取底稿图像。
在过去的纸张通过读取方式的底稿传送机构中,通过与驱动电动机连接而旋转的驱动辊,与和该驱动辊滑动接触的从动辊的一对辊,夹持底稿,对其进行传送,该驱动辊采用摩擦系数较高的软质的橡胶等,以便提高底稿的传送性能。另外,将底稿逐张分离的分离机构一般为下述方式,其中通过与底稿滑动接触,供给该底稿的供纸辊,以及与该供纸辊压接的分离部件,送出一张底稿,阻止第二张以后的底稿,借助供纸辊和分离部件,与底稿的摩擦系数的差别,将其分离。多数情况,该供纸辊也采用摩擦系数较高的软质的橡胶材料。
在通过软质的橡胶材料,形成这种驱动辊或供纸辊时,由于底稿与从动辊或分离部件滑动接触,故产生辊的碎屑。该碎屑的一部分直接附着于传送底稿上,掉落附着于读取压板上,一部分附着于与驱动辊滑动接触的从动辊的周面上而堆积,附着于所传送的底稿上,携带到读取压板上。因此,这是造成在读取图像中产生黑点或黑色条纹的原因。
特别是,由于从动辊与驱动辊,或底稿滑动接触而旋转,故不仅附着驱动辊的碎屑,而且附着底稿的纸粉或底稿的墨、调色剂、铅笔的黑铅等灰尘,它们附着于传送底稿并携带到读取压板上,造成了读取图像有较大的黑色条纹。
另外,上述辊的碎屑或将底稿夹持于辊之间进行传送时所产生的纸粉等的灰尘在供纸通路中滚落,堆积于压板上。该情况也是造成读取图像的黑色条纹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过去是将粉尘去除部件(刷)压靠于传送底稿面上,去除附着于底稿面上的辊碎屑或污物。
但是,在这样的方案中,由于粉末去除部件(刷)与纸的底稿面滑动接触,故产生下述问题,即产生新的纸粉,并且由于底稿的墨、调色剂、铅笔的黑铅等,会将底稿弄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防止下述情况,即附着于所传送的底稿上的污物,或供纸通路中的灰尘掉落到压板上,在读取图像中,产生黑色条纹等,可获得良好的读取图像。
本发明涉及下述方案,其中上述传送机构由实现旋转驱动的驱动辊,以及与该驱动辊压接的从动辊形成,该传送机构将底稿传送到用于对底稿进行读取的接触玻璃上,并设置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与上述从动辊的外周面接触,伴随上述从动辊的旋转,将附着于该从动辊的外周面上的灰尘去除。
另外,在传送机构的下游侧附近的供纸导向机构的部分上,形成凹部,该凹部用于使供纸通路内的灰尘掉落到其内。
由于上述方案,本发明防止下述情况,该情况指附着于传送到压板上的底稿上的灰尘,或供给通路中的灰尘掉落到压板上,在读取图像上,产生黑色条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搭载于图像读取装置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供纸电动机M1的驱动传递系统;
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供纸电动机M2的驱动传递系统;
图6(a)~图6(e)以示意方式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单面模式的底稿的传送状态;
图7(a)~图7(f)以示意方式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双面模式的底稿的传送状态;
图8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之1);
图9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之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搭载于图像读取装置上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图,图2为表示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在图1中,标号10表示搭载于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上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按照从装置主体1的接触玻璃2顶面通过的方式,传送底稿。该装置主体1通过接触玻璃2,对传送的底稿,照射来自灯等的光源3的光,其反射光通过反射镜4反射,通过CCD等的读取机构,对其进行光电转换,读取底稿图像。即接触玻璃2的上面构成装置主体1的读取部。另外,装置主体1包括接触玻璃5,该接触玻璃5具有可放置比如书籍等物的较厚的底稿等的面积,实现开闭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在放置于接触玻璃5顶面上的底稿上,使由光源3或反射镜4等形成的光源机构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由此,可通过接触玻璃5读取底稿的图像。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包括供纸盘15,该供纸盘15可放置多张底稿;供送部11,该供送部11逐张地将供纸盘15上的底稿分离,将其朝向接触玻璃2供送;传送部12,该传送部12使底稿沿接触玻璃2顶面通过;排出部13,该排出部13接纳从接触玻璃2顶面通过的底稿,将其排出;排纸盘16,该排纸盘16接纳已从该排出部13排出的,已读取图像的底稿。另外,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包括转回部14,该转回部14在排出部13,将从接触玻璃2顶面排出的底稿转回,将其再次送入供送部11,供送到接触玻璃2顶面。在这里,底稿盘15按照以某种程度的角度倾斜,在排纸盘16的上方确保空间的方式设置。
设置于供纸盘15上的底稿由限制其侧部的侧边导向17限制,其前端由止动件60限制。另外,供纸盘15以所放置的底稿的前端侧15a为支点,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
供纸部11由下述部分构成,该部分包括可升降的抽出辊18,该抽出辊18下降,与供纸盘15上的底稿的最顶面接触,抽出底稿;供纸辊19,该供纸辊19供给由抽出辊18抽出的底稿;由分离垫20形成的分离机构,该分离垫20仅仅使最上面的一张底稿通过,阻止第二张以后的底稿的供给;抵押辊对21,其碰到通过分离机构,分离为一张的底稿的前端,将其对齐,然后将其送向下游侧,由此该供纸部沿供纸通路25,供给底稿。
传送部12包括一对传送辊22,该对传送辊22在接触玻璃2的上游侧,将底稿供向接触玻璃2;一对传送辊23,该对传送辊23在下游侧,从接触玻璃2,排出底稿,沿传送通路26,传送上述底稿,该传送通路26由主体1侧的接触玻璃2和上升导向件6与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侧的辅助导向件26a形成。
排纸部13和转回部14共同具有排纸盘16侧的一部分,设置有将底稿排向排纸盘16的排纸辊对24。该排纸辊对24将在下面进行描述,该排纸辊对24按照下述方式控制,该方式为:在双面模式时,在夹住底稿的后端侧,沿反向使其旋转,将底稿转回,将其送向供纸部13,此外排纸辊对24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排纸从动辊24b与排纸驱动辊24a离开,从而在从转回部14,通过供纸部13和传送部14而循环的底稿的前后端错开时,可没有障碍地传送。
另外,在排纸部13和转回部14的共同部分,设置将底稿送向供纸部13的挡板29。该挡板29按照形式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平时,其通过偏置弹簧(图中未示出)朝向下方偏置,在将底稿沿排纸通路27,送向排纸辊对24时,允许从排出的底稿的前端向上方上抬的底稿的通过,通过排纸辊对24将底稿转回时使其位于下方,将排纸通路27堵塞,将底稿送向转回通路28。
排纸通路27由排纸上导向件27a和排纸下导向件27b形成,该排纸上导向件27a以延伸方式设置有与接触玻璃2相对设置的辅助导向件26a,该排纸下导向件27b通过树脂与排纸盘16成整体成形,该转回通路28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与挡板29的底稿导向内面连续设置的转回下导向件28b和转回上导向件28a,将底稿送向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即转回通路28与供纸通路25按照在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汇合的方式形成,在该汇合位置,以延伸方式设置有将底稿引入到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的聚脂薄膜28c。
如图3所示,在供纸下导向件25b上,紧接在阻挡驱动辊21a之后,设置有接纳部(凹部)30,该接纳部30用于使底稿的纸粉或辊的碎屑等污物掉落其内,另外,紧接在设置于传送通路26的接触玻璃2的靠近自己一侧的传送下导向件26b的传送从动辊22b的后面,也设置有用于使底稿的纸粉或辊的碎屑等的污物掉落的接纳部(凹部)31。设置于各导向件中的接纳部防止今后产生下述情况,该情况指在辊夹持底稿,对其进行传送时所产生的底稿的纸粉,或辊的碎屑掉落到供纸通路上,通过底稿,将其携带到接触玻璃2上。
阻挡从动辊21b与传送从动辊22b在多数场合,由树脂材料形成,在该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上,设置清洁相应的辊周面的第一板32,以及第二板33。该第一板32按照下述方式设置,其一端固定在供纸上导向件25a的底稿传送面的相反面,其另一端与阻挡从动辊21b的周面接触。另外,第二板33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其一端固定于装置盖的一部分10b上,其另一端的前端与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接触。
第一板32,第二板33中的任何一个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从与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其与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接触,由此,可刮落附着于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上的污物。另外,这样的清洁机构不仅设置于从动辊上,而且还可设置于阻挡驱动辊21a和传送驱动辊22a的周面上。
各板32,33通过对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进行清洁,防止出现下述情况,该情况指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上的污物附着于底稿上,将其携带到接触玻璃2上。特别是下面所述的,由于按照在夹持底稿的状态,将其抽出到下游侧的辊(传送辊对22)的方式,对该抵押辊对21的驱动进行控制,故防止因附着污物的量较多,将污物携带到接触玻璃2上,并且附着于辊上的污物不会将底稿面弄脏。
此外,板32,33由弹性的膜部件形成,以便不会发生其前端由于安装公差等与辊周面不相接触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板(弹性膜部件)对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进行清洁,但是也可设置如图8所示的刷40或图9所示的旋转刷41,以便代替该板。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按照与阻挡从动辊21b和传送从动辊22b的周面接触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清洁机构进行了描述,但是,显然,本发明还包含下述方案,即根据供送机构的方案或所采用的辊的材质等,按照与阻挡驱动辊21a和传送驱动辊22a的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该清洁机构。
下面根据图4和图5,对各辊的驱动方案进行描述。另外,自动底稿传送装置10按照通过可正反向运转的供纸电动机M1和传送电动机M2,驱动各辊的方式形成,图5表示供纸电动机M1的驱动传递系统,图6(a)~图6(e)表示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传递系统。
首先,在供纸电动机M1的驱动传递系统中,如图4所示,供纸电动机M1的正转驱动通过同步皮带T16由滑轮P16向滑轮P36传递,滑轮P36的驱动按照齿轮Z17、齿轮Z19、安装于供纸辊19的驱动轴上的齿轮Z18的顺序传递,供纸辊19沿供给底稿的方向旋转。在供纸辊19的驱动轴上,设置有滑轮P18,还通过张设于其与设置于抽出辊18的轴上的滑轮P11之间的同步皮带T2,将驱动传递给抽出辊18。另外,支承抽出辊18的升降臂18a的一端侧安装于供纸辊19的驱动轴上,伴随该驱动轴的供纸方向的旋转(供纸电动机M1的正转驱动),升降臂旋转,抽出辊18下降,抽出辊与底稿接触,此时,通过弹簧离合器A,弹簧离合器B的作用相对升降臂18a,供纸辊19的驱动轴处于空转状态。此时,阻挡驱动辊21a通过同步皮带T3连接,该同步皮带T3张设于设在其驱动轴上的滑轮P28,和与滑轮P36同轴设置的滑轮P22上,但是,其在设置于滑轮P28内的单向离合器OW1的作用下,不旋转。
供纸电动机M1的反向驱动从滑轮P16,通过同步皮带T16,从滑轮P16传递给滑轮P36,从与滑轮P36同轴设置的滑轮P22,通过同步皮带T3,传递给安装于阻挡驱动辊21a的轴上的滑轮P28,使阻挡驱动辊21a沿供纸方向旋转。此时,还向供纸辊19的驱动轴,传递供纸电动机M1的反向驱动,通过沿逆时针方向,使升降臂18a旋转,使抽出辊上升,但是,供纸辊19在设置于其内部的单向离合器WO2的作用下,不旋转。已上升的升降臂与限制部件(图中未示出)接触,因弹簧离合器C的作用,相对升降臂18a,供纸辊19的驱动轴处于空转状态。
接着,如图5所示,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传递系统从设置于其驱动轴上的滑轮P26,通过同步皮带T4,将驱动力传递给滑轮P46,从与滑轮P46同轴设置的滑轮P42,通过同步皮带T5,将驱动力传递给安装于排纸驱动辊24a的轴上的滑轮P48,使供纸驱动辊24a实现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另外,通过同步皮带T4,传递给滑轮P46的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从与滑轮P46同轴设置的滑轮P33,通过同步皮带T6,分别传递给安装于传送驱动辊22a、23a的轴上的滑轮P31、P32,使传送驱动辊22a、23a旋转。
此外,设置有作为使排纸辊对24离开的驱动源的压接螺线管SOL。该压接螺线管SOL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通过对该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ON),其使排纸从动辊24b,移动到与排纸驱动辊24a压力接触的位置,通过解除上述励磁(OFF),在沿使排纸从动辊24b与排纸驱动辊24a离开的方向偏置的偏置弹簧的作用下,使排纸从动辊24b移动到与排纸驱动辊24a离开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底稿盘15上沿底稿供给方向,设置有多个传感器S1、S2、S3,伴随该多个传感器S1、S2、S3的ON-OFF状态,检测放置于底稿盘上的底稿的长度。另外,由伴随导向件17的移动量,输出发生变化的电位器(图中未示出),检测放置于供纸盘15上的的底稿的宽度方向,根据该底稿宽度的检测结果,与多个传感器S1、S2、S3检测到的底稿长度,判断底稿尺寸。
另外,在对底稿进行导向的通路中,分别设置有检测到底稿放置于供纸盘15上的空载传感器S4,检测在供纸通路25上供给的底稿的端部的阻挡传感器S5,设置于接触玻璃2的靠近自己一侧,检测底稿的端部的前端传感器S6,检测从接触玻璃2排出的底稿的端部的排出传感器S7。
各传感器S1~S7与对装置整体的驱动进行控制的CPU连接,根据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驱动上述的各电动机M1、M2,对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
下面对由上述结构形成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的底稿传送控制动作进行具体描述。另外,根据需要,参照以示意方式表示底稿的传送状态的图6(a)至图6(e)~图9。
首先,对底稿的单面进行读取的单面模式进行描述,如果空载传感器S4处于ON状态,即检测到底稿已放置于供纸盘15上,则正向驱动供纸电动机M1,供给第一张底稿D1。此时,使抽出辊18和供纸辊19沿底稿传送方向旋转,但是,抵押辊对21在单向离合器OW1的作用下,不旋转。
接着,如果阻挡传感器S5检测到已供送的底稿的前端,则从该检测,经规定时间后,暂时停止供纸电动机M1。当供纸电动机M1停止时,底稿的前端与抵押辊对21的夹持部接触,形成弯曲部,将底稿的前端对齐,消除偏置(参照图6(a))。
在该供纸电动机M1暂时停止后,使供纸电动机M1反向驱动,并且驱动传送电动机M2,接着,对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此时,抽出辊18上升到与底稿离开的位置,借助单向离合器OW2的作用,中断供纸辊19的驱动,沿底稿传送方向,使抵押辊对21的阻挡驱动辊21a旋转。
通过上述电动机M1、M2的旋转驱动,将底稿D1,从供纸通路25传送到传送通路26,在前端传感器S6检测到底稿D1的前端的通过后,经过规定时间,使供给电动机M1停止,传送电动机M2暂时停止(参照图6(b))。接着,如果接收来自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的读取传送信号,则再次驱动传送电动机M2。通过读取机构,对底稿D1的外面(单面)进行副扫描处理,对其进行读取。此时,使按照其前端堵塞排纸通路27的方式设置的止动件29的前端上抬,将底稿D1传送到排纸盘16上。
在送出底稿D1后,如果阻挡传感器S5检测底稿D1的后端的通过,则确认在供纸盘15上,是否具有下一底稿,在供纸盘15上具有底稿的场合,按照与第一张底稿D1相同的方式,开始第二张底稿D2的供给动作。
在第二张底稿D2供给时,与前一底稿的场合相同,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正向驱动,抽出辊18、供纸辊19旋转,使底稿D2与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接触,消除偏置(参照图6(c))。接着,使供纸电动机M1反向驱动,从前端传感器S6检测下一底稿的前端,经过规定时间后,使供纸电动机M1停止驱动,传送电动机M2也停止。在这里,底稿D2的前端位置处于停止于接触玻璃的靠近自己一侧的状态,另外,第一张底稿D1的后端侧由排纸辊对24夹持,从而其停止(参照图6(d))。
然后,如果接收来自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的读取传送信号,则再次驱动传送电动机M2。通过上述读取机构,对底稿D2的外面进行副扫描处理,对其进行读取。在第二张底稿D2的读取过程中,将第一张底稿D1排到排纸盘16上(参照图6(e))。
如果阻挡传感器S5检测到底稿D2的后端通过,则确认空载传感器S4是否检测到下一底稿的存在,在存在的场合,与第二张底稿D2相同,开始第三张底稿D3的供给动作。之后,只要空载传感器S4检测到底稿的存在,对底稿D4、D5、…,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对于最后的底稿,从排出传感器S7检测最后的底稿的后端,经排到排纸盘16上所需要的时间后,停止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解除压接螺线管SOL的励磁,全部底稿的处理结束。
下面对读取底稿两面的双面模式进行描述。如果通过空载传感器S4检测到在供纸盘15上,放置有底稿,则对于第一张底稿D1,与单面模式相同,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正向驱动,使抽出辊18、供纸辊19旋转,使底稿与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接触,消除偏置,在前端传感器S6检测到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反向驱动与传送电动机M2的正向驱动而传送的底稿D1的前端后,使供纸电动机M1、传送电动机M2临时停止,底稿D1处于其前端位置在接触玻璃2的靠近自己的一侧停止的状态。此时,对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使排纸辊对24实现压接(参照图7(a))。
另外,如果接收来自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的读取传送信号,则通过沿正向驱动传送电动机M2,使底稿的外面在接触玻璃2上传送,通过读取机构,对其进行副扫描处理,对其进行读取,将在接触玻璃2上进行了读取处理的底稿D1送向排纸通路27。
将按照其前端将排纸通路27堵塞的方式设置的挡板29的前端上抬,将送向排纸通路27中的底稿D1传送到排纸盘16上。在该传送状态,如果从排纸传感器S7检测底稿D1的后端后,经过通过挡板29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则使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停止,由排纸辊对24夹持底稿D1的后端侧,该底稿D1停止(参照图7(b))。
此后,沿反向驱动传送电动机M2。由此,排纸驱动辊24a反向驱动,使底稿D1转回,伴随底稿的通过,沿移动到将排纸通路27堵塞的位置的挡板29的底稿导向面,由转回通路28,对该底稿进行导向。由阻挡传感器S5,检测由转回通路28导向的底稿D1的前端,然后,在抵押辊对21的夹持部,形成弯曲部,消除偏置,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反向驱动的传送电动机M2停止(参照图7(c))。
另外,反向驱动供纸电动机M1,以便再次供给底稿D1。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反向驱动,阻挡驱动辊21a沿供纸方向旋转,在经过确实将底稿D1的前端夹持在抵押辊对21上的时间后,解除压接螺线管SOL的励磁,使排纸从动辊24b向下方移动,使其与排纸驱动辊24a离开,正向驱动传送电动机M2。
沿供纸通路25,使底稿反转,供给该底稿,如果前端传感器S6检测其前端,则传送电动机M2在规定时间后,停止,并且停止供纸电动机M1。然后,根据来自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的读取传送信号,再次驱动传送电动机M2,通过读取机构对底稿D1的内面进行副扫描处理,对其进行读取。此时,传送到排纸盘16上的底稿D1的前端侧与再次供给的底稿D1的后端侧在包括排纸辊对24的排纸通路27与转回通路28的共同部,实现错开,但是由于排纸辊对24处于离开的状态,故可无妨碍地进行传送(参照图7(d))。
此后,当阻挡传感器S5检测到底稿D1的后端时,对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使排纸辊对24实现压接,如果从排纸传感器S7检测底稿D1的后端后,经过底稿的后端通过挡板29所需要的时间,则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停止,底稿D1的后端侧由排纸辊对24夹持,使该底稿D1停止(参照图7(e))。
然后,对于底稿D1,为了以按照页的顺序对齐的方式将其排到排纸盘16上,反向驱动传送电动机M2,通过转回通路28,使底稿D1的前端与抵押辊对21的夹持部接触,消除偏置,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反向驱动,沿供纸通路25,使其反转,对其进行传送,通过前端传感器S6的底稿D1的前端检测,停止供纸电动机M1的驱动。
另外,正向驱动传送电动机M2,解除压接螺线管SOL的励磁,将底稿D1传送到接触玻璃2上,但是在这里,由于未对底稿D1进行读取扫描,故其不停止在接触玻璃2的靠近自己一侧,而传送到排纸通路27中。
在将该底稿D1传送到排纸通路27中的过程中,如果阻挡传感器S5检测底稿D1的后端,则对压接螺线管SOL进行励磁,将排纸辊24压接,确认供纸盘15的底稿的有无,在具有下一底稿D2的场合,与第一张底稿D1相同,开始第二张底稿D2供给动作。第二张底稿D2的供给控制的步骤与第一张底稿D1的场合相同,通过供纸电动机M1的正向驱动,抽出辊18、供纸电动机19旋转,使底稿D2与抵押辊对21的夹持点接触,消除偏置(参照图7(f))。另外,反向驱动供纸电动机M1,沿供纸通路25,传送底稿D2,在读取第二张底稿D2的过程中,将第一张底稿D1排到排纸盘16上。
之后,第二张底稿D2通过与第一张底稿D1相同的控制步骤处理,只要空载传感器S4检测到底稿的存在,则对底稿D3、D4、…,进行相同的处理。
此外,对于最后的底稿,从排出传感器S7检测最后的底稿的后端后,经过排到排纸盘16所需要的时间后,停止传送电动机M2的驱动,解除压接螺线管SOL的励磁,结束全部的底稿处理。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板,该板与设置于接触玻璃的上游侧的各辊对的辊周面接触,沿与辊的旋转方向相对的方向,使板的前端与辊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该板,刮落附着于辊的周面上的污物,防止附着于辊的周面上的污物附着于底稿上,从而携带到接触玻璃2上。由此,没有接触玻璃上的污物造成的黑色条纹,可获得良好的图像。
另外,由于紧接在接触玻璃的上游侧的辊的后部,设置有凹部,底稿的纸粉,或辊的碎屑等的污物会从该凹部,朝向供纸通路之外掉落,故污物不滚落到接触玻璃上。
此外,由于紧接在各辊的后面,设置有该凹部,故可在此处,将由辊对,以滑动方式传送时所产生的纸粉,或辊的碎屑等去除到导向件之外。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包括放置底稿的排纸盘;分离供纸机构,该分离供纸机构将该供纸盘上的底稿分离,供给该底稿;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来自上述分离供纸机构的底稿,朝向底稿读取部传送;供纸通路,该供纸通路将底稿,从上述供纸盘,送向上述底稿读取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机构由实现旋转驱动的驱动辊,以及与该驱动辊压接的从动辊形成,设置有与上述从动辊的外周面接触的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伴随上述从动辊的旋转,将附着于该从动辊的外周面上的灰尘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洁机构的前端具有板状弹性部件,该板状弹性部件与该从动辊的外周面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洁机构为与该从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刷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洁机构为刷状的旋转件,该旋转件与上述从动辊的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传送机构的下游侧,设置有传送辊对,该传送辊对从传送机构,接收底稿,将底稿传送到上述底稿读取部;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在上述传送辊对夹持底稿的前端侧后,停止上述传送机构的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机构由抽出辊、供纸辊和分离部件形成,该抽出辊与上述供纸盘上的最上边的底稿接触,抽出该底稿,该供纸辊供给已由该抽出辊抽出的底稿,该分离部件与该供纸辊实现压接,阻止底稿的通过,上述供纸通路由供纸导向机构形成,该供纸导向机构使来自上述供纸盘上的底稿的内外面反转,将其送向上述读取部。
7.一种自动底稿传送装置,该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包括供纸盘,该供纸盘放置有底稿;分离供纸机构,该分离供纸机构将该供纸盘上的底稿分离,供给该底稿;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将由该分离供纸机构供给的底稿朝向底稿读取部传送;供纸导向机构,该供纸导向机构将底稿,从上述供纸盘,送向上述底稿读取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传送机构的下游侧附近的供纸导向机构的部分,形成凹部,该凹部用于使上述供纸通路内的灰尘掉落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机构由抽出辊、供纸辊和分离部件形成,该抽出辊与上述供纸盘上的最上边的底稿接触,抽出底稿,该供纸辊供给已由该抽出辊抽出的底稿,该分离部件与该供纸辊压接,阻止第二张以后的底稿的通过,上述供纸导向机构形成供纸通路,该供纸通路将来自上述供纸盘上的底稿内外面反转,将其送向上述底稿读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设置于上述传送机构和上述读取部之间,将底稿运送给上述底稿读取部,在该运送机构的下游侧附近的供纸导向机构的部分,形成用于使上述供纸通路内的灰尘掉落其内的缺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导向机构由设置于供纸通路的内侧的内侧导向部件和设置于上述供纸通路的外侧的外侧导向部件形成,在该内侧导向部件上,形成上述凹部,在该外侧导向部件上,形成上述缺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底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送机构由旋转驱动的驱动辊与和该驱动辊压接的从动辊形成,另外设置有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与上述从动辊的外周面接触,去除附着于该从动辊的外周面上的灰尘。
CN 02105343 2002-02-26 2002-02-26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6810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5343 CN1268108C (zh) 2002-02-26 2002-02-26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5343 CN1268108C (zh) 2002-02-26 2002-02-26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1591A true CN1441591A (zh) 2003-09-10
CN1268108C CN1268108C (zh) 2006-08-02

Family

ID=2776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5343 Expired - Lifetime CN1268108C (zh) 2002-02-26 2002-02-26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8108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4206C (zh) * 2004-09-21 2008-04-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出装置
CN100429917C (zh) * 2005-09-22 2008-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65803C (zh) * 2004-03-09 2009-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1448057B (zh) * 2007-11-26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读取装置
CN102131035A (zh) * 2010-01-06 2011-07-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42039B (zh) * 2008-11-21 2013-09-1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5803C (zh) * 2004-03-09 2009-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0384206C (zh) * 2004-09-21 2008-04-2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出装置
CN100429917C (zh) * 2005-09-22 2008-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48057B (zh) * 2007-11-26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读取装置
CN101742039B (zh) * 2008-11-21 2013-09-1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2131035A (zh) * 2010-01-06 2011-07-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503039B2 (en) 2010-01-06 2013-08-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2131035B (zh) * 2010-01-06 2014-11-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8108C (zh)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9269C (zh) 供纸机
CN1264067C (zh) 底稿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1291383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0525368C (zh) 稿件图像扫描装置
CN1194272C (zh) 成象设备
JP501292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5539693B2 (ja) A3用紙スキャン機能を備えたa4スキャナー及びこのスキャン方法
CN1272181C (zh) 利用摆动齿轮的纸传送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JP3436638B2 (ja) 原稿供給装置
JP3130032U (ja) 給紙装置用駆動ローラ組立体
CN1470958A (zh)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CN1268108C (zh)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CN1638418A (zh) 自动文件传输设备
JP407271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1010050A (ja) 画像読取装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01772B2 (en)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JP488312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253365C (zh) 纸张传送装置
CN100338533C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18732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59183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1373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KR20050052923A (ko) 스캐닝장치 및 그 기어손상방지방법
CN1893519A (zh) 双面自动文档进给装置及双面文档进给方法
CN1225538A (zh) 传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