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7051A -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7051A
CN1437051A CN02142733A CN02142733A CN1437051A CN 1437051 A CN1437051 A CN 1437051A CN 02142733 A CN02142733 A CN 02142733A CN 02142733 A CN02142733 A CN 02142733A CN 1437051 A CN1437051 A CN 1437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nozzle
liquid
distributo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2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0392C (zh
Inventor
权赫珍
孙海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7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7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03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3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1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3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control volume of flow, e.g. with adjustable pass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分配设备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该设备包括一液晶容器和一喷嘴。该液晶容器盛装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该喷嘴设置在液晶容器的下部。该喷嘴有一主体部分、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分配液晶的排放部分、和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保护分配部分的保护部分。该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至少与排放部分一样长的长度。

Description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分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由于排放液晶的喷嘴受损而导致液晶扩散并从液晶分配设备中滴落的液晶分配设备。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液晶在喷嘴周围结块的液晶分配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出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笔记本计算机,因此,对用于这些便携式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效高的装置中的平板显示装置的需求相应增多。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已积极研发出平板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场致发光显示器(FED)、真空荧光显示器(VFD)。在这些平板显示装置中,LCD因其目前的产量大、驱动方案高效和画质优良而最引人注目。
LCD是一种利用液晶的各向异性在一屏幕上显示信息的装置。如图1所示,LCD1包括下衬底5、上衬底3和形成于下衬底5与上衬底3之间的液晶层7。下衬底5是一驱动装置阵列衬底。多个象素(图中未示)形成于下衬底5上,而一驱动装置如薄膜晶体管(TFT)形成于每一个象素上。上衬底3是一滤色器衬底,其上形成有用来再现真实色彩的滤色层。另外,分别在下衬底5与上衬底3上形成一象素电极和一公用电极。在下衬底5和上衬底3上形成一校准层,以均匀校准液晶层7的液晶分子。
下衬底5和上衬底3通过一密封材料9贴附在一起,液晶层7形成于其间。另外,液晶分子通过形成于下衬底5上的驱动装置重新取向,以控制透过液晶层的光量,由此显示信息。
LCD装置的制造方法可分为驱动装置阵列衬底工序、滤色器衬底序和液晶盒法,驱动装置阵列衬底工序用来在下衬底5上形成驱动装置,滤色器衬底工序用来在上衬底3上形成滤色器。以下参照图2描述这些方法。
首先,通过驱动装置阵列衬底工在下衬底上序排布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以限定象素区,而接至栅极线和数据线这二者的薄膜晶体管形成于每一个象素区上(S101)。而且,通过该驱动装置阵列工序,形成接至该薄膜晶体管以根据通过该薄膜晶体管施加的一个信号驱动液晶层的一个象素电极。
同时,通过滤色器工序,在上衬底3上形成再现真实色彩的R(红)G(绿)B(蓝)滤色层和一公用电极(S104)。
另外,下衬底5和上衬底3上分别形成校准层,然后摩擦该校准层,以表面锚定(anchoring)(即,前倾角(pretilt angle)和校准方向)下衬底5与上衬底3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S102和S105)。之后,将用于保持盒间隙恒定和均匀的间隙衬垫材料分散在下衬底5上。然后,将密封材料施加到上衬底3的外部,通过压缩将下衬底5与上衬底3贴附在一起(S103、S106和S107)。
另一方面,下衬底5和上衬底3由一种较大面积的玻璃衬底制成。也就是说,这种大玻璃衬底包括有多个其上形成有驱动装置如TFT和滤色层的单元板面积。为了制造单一的一块液晶单元板,可将所装配的玻璃衬底切割成一块块单元板(S108)。之后,通过液晶注入口将液晶注入空的液晶单元板中(S109)。通过密封液晶注入口,完成充填有液晶的液晶单元板,并且检验每一块液晶单元板(S110)。
如上所述,通过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此时,通过压差促使液晶注入。图3示出一种用来将液晶注入液晶板中的设备。如图3所示,将一盛装有液晶的容器12置于一真空室10内,将液晶板置于容器12的上方。真空室10接至一真空泵,以保持真空状态。另外,将一移动液晶板的装置(图中未示)安装在真空室10内,以将液晶板从容器12的上方移动到液晶的表面,以令液晶板的注入口16与液晶14相接触(该方法称为液晶浸渍注入(dippinginjection)法)。
当真空室10内的真空通过将氮气(N2)引入到真空室10中而释放,以使液晶板1的注入口接触液晶时,借助液晶板中的压力与真空室的压力之间的压差,液晶14通过注入口注入到液晶板中。在液晶完全填入液晶板1中之后,用一密封材料密封注入口16,以密封该液晶层(该方法称为液晶真空注入法)。
但是,在液晶浸渍注入法和/或真空注入法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将液晶注入液晶板1中的时间较长。通常,液晶板中驱动装置阵列衬底与滤色器衬底之间的缝隙宽度非常窄,其数量级为微米级,因此,每一单位时间注入液晶板中的液晶量非常之少。例如,在15英寸液晶板15的制造过程中,要花8小时才能完成液晶的完全注入,由于液晶注入时间长而导致液晶板制造过程时间延长,由此降低了制造效率。
第二,在以上液晶注入法中的液晶损耗增大。容器12内盛装的液晶中,仅有少量液晶注入到液晶板10中。另一方面,当液晶暴露在空气中或某种气体中时,液晶会因与气体反应而受到污染。因此,当容器12中盛装的液晶14用于注入多个液晶板时,注入完成之后会废弃剩余的液晶,由此增加了液晶板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它基本上避免了因已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分配设备,它用来将液晶直接滴落到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液晶板面积的较大面积玻璃衬底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分配设备,它防止了液晶滴加量的不恒定,或者防止了因外力使喷嘴变形或损坏而导致的液晶滴加到非所需的其它区域上。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分配设备的喷嘴结构,它防止了由于喷嘴受到外力而损坏所导致的液晶结块现象。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描述,并且根据说明书的描述,它们一部分变得很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学会。通过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得以实现和得到。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和概括性描述的那样,一种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一液晶容器,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一喷嘴,设置在液晶容器下部,该喷嘴包括一主体部分、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的用以分配液晶的排放部分、和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保护排放部分的保护部分,其中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的长度至少与排放部分的长度相同。
在另一方面,一种液晶分配设备的喷嘴结构包括:一主体部分;一排放部分,它从主体部分的一个表面伸出,液晶通过该排放部分而进行分配;和一保护部分,它从主体部分的该表面伸出以保护排放部分,其中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的该表面伸出的长度至少与排放部分的长度相同。
在另一方面,一种用来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液晶的装置;用来随液晶的滴落将液晶分配到衬底上的装置;用来保护分配装置免受损坏的保护装置。
在另一方面,用来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一液晶容器,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一设置液晶容器的壳体;一喷嘴,设置在液晶容器的下部,该喷嘴包括一主体部分、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分配液晶的排放部分、一保护壁,其以长于排放部分的距离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围绕排放部分的周围以保护排放部分、和一形成于排放部分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氟树脂;一针片(needle sheet),设置在液晶容器与喷嘴之间,该针片具有一排放孔,通过该排放孔排放液晶;一针部件,设置在液晶容器中,且中上下移动,针部件的一端在其向下移动时接触针片以阻止液晶流过针片的排放孔,针部件在向上移动时与针片相分离;一弹簧部件,用以将针部件向下偏压;一电磁线圈系统,用以在启动电磁线圈系统时产生一电磁力以使针部件向上移动;一气体源,用以在针部分向上移动时提供一气压以令液晶通过喷嘴。
应理解的是,前面总的描述和下面详细的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欲用它们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的简要说明
所包括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且包括在本说明书内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这些附图中:
图1是示出一普通LCD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传统LCD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在传统LCD制造方法中液晶注入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本发明的液晶滴加法制造的典型LCD的示意图;
图5是一流程图,它示出根据液晶滴加法制造LCD的典型方法;
图6是示出液晶滴加法的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图7A与7B是示出本发明典型液晶分配设备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滴加液晶时图7A与7B的本发明液晶分配设备结构的示意图;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7A与7B典型液晶分配设备的喷嘴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液晶分配设备的另一个典型喷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示于附图中。
为了解决传统液晶注入法如液晶浸渍法或液晶真空注入法的问题,近来提出了一种液晶滴加法。这种液晶滴加法是一种用来形成液晶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液晶直接滴加到衬底上,并且通过在衬底的组装过程中将衬底压在一起使所滴加的液晶扩散到整个板上以形成液晶层,而不是通过利用液晶板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压差将液晶注入整个单元板中形成液晶层。根据以上的液晶滴加法,液晶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滴加到衬底上,从而能够迅速地在较大面积的LCD中形成液晶层。另外,可以令液晶损耗达到最小,因为直接滴加的是所需量的液晶,因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4是示出这种液晶滴加法的基本概念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液晶滴加法中,将液晶滴加到下衬底105上,然后组装分别有一驱动装置和一滤色器的下衬底105和上衬底103。另外,也可将液晶107滴加到形成有滤色器的衬底103上。也就是说,液晶既可以形成于一TFT(薄膜晶体管)衬底上也可以形成于一CF(滤色器)衬底上。但是,在组装衬底时,优选需将滴有液晶的衬底置于下方位置。
此时,将密封材料109施加到上衬底103的外部,由此,使上衬底103和下衬底105随着上衬底103与下衬底105受到压制而贴附在一起。同时,液晶滴107因压力而扩散开,由此在上衬底103与下衬底105之间形成均匀厚度的液晶层。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液晶滴加法,在组装液晶板101之前,将液晶107滴加到下衬底105上,然后,通过密封材料109将上衬底103和下衬底105贴附在一起。
图5示出一种利用以上液晶滴加法制造LCD的方法。如图所示,分别采用TFT阵列工序和滤色器工序使驱动装置如TFT和滤色器层形成于上衬底上和下衬底上(S201和S202)。TFT阵列工序和滤色器工序基本上类似于图2所示传统方法中的那些相应的工序。在具有多个单元板面积的玻璃衬底上执行这些工序。将这种液晶滴加法用于制造LCD,尤其可以充分地利用具有1000×1200毫米2或更大面积的玻璃衬底,这比传统制造方法中采用的玻璃面积大得多。
在分别形成有TFT层与和滤色器层的下衬底和上衬底上,形成和磨擦校准层(S202和S205)。将液晶滴加到下衬底上的液晶单元板区域,并且将密封材料施加到上衬底上的液晶单位板区域的外部区域上(S203和S206)。
之后,将上衬底与下衬底设置成相互面对,并且借助密封材料压制成相互贴附在一起。通过这种压制,液晶滴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板上(S207)。通过这种方法,形成有液晶层的多个液晶单元板区域形成在组装好的大玻璃衬底(贴附在一起的上衬底和下衬底)上。然后,将组装好的玻璃衬底处理、切割成多个液晶单元板(S208)。检验所得到的液晶单元板,由此完成LCD板的制造过程(S208和S209)。
以下描述用图5所示的液晶分配法制造LCD的方法与用图2所示传统的液晶注入法制造LCD的方法的不同之处。首先,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是滴入液晶而另一种是注入液晶,且制造较大面积LCD时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此外,在图2制造LCD的注入法中,液晶通过一注入口注入,然后用一密封材料密封注入口。而采用图5制造LCD的滴加法,液晶是直接滴加到衬底上,从而无需注入口的密封过程。另外,在图2的注入法中,在液晶注入过程中,板与盛装在容器内的液晶相互接触,由此污染了板的外表面。这样,需要一个清洁衬底的过程。而采用图5的液晶分配法,液晶直接滴加到衬底上。因此,板不会被液晶污染,因而也就无需清洁过程。所以,用这种液晶分配法制造LCD的方法比用液晶注入法更为简单,由此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在用该液晶分配法制造LCD的方法中,应当控制液晶的滴加位置和液晶以形成理想厚度的液晶层。由于液晶层的厚度与液晶板的盒间隙密切相关,所以应当仔细控制液晶的滴加位置和滴加量,以防液晶板出现次品。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特定量液晶滴加到预定位置上的分配设备。
图6示出用本发明的液晶分配设备120将液晶107滴加到衬底105(较大面积的玻璃衬底)上的一般化结构。如图所示,液晶分配设备120设置在衬底105之上方。虽然图6中未示,但是需将所要滴加到衬底上的液晶盛装在液晶分配设备120内。
通常,液晶107作为液滴滴加到衬底上。衬底105沿X和Y方向以一预定的速度移动,同时液晶分配设备120以一预定的时间间隔排放液晶。因此,滴加到衬底105上的液晶107通常沿X和Y方向以一预定间隔排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衬底105固定,而使液晶分配设备120沿X和Y方向上移动以便以一预定间隔滴加液晶107。但是,液晶滴形状可能会因液晶分配设备120的移动而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在液晶的滴加位置和滴加量上出现误差。所以,优选使液晶分配设备120固定而使让衬底105移动。
图7A是一剖视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液晶分配设备。图7B是一分解的透视图。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种液晶分配设备120。
如图所示,一圆柱状液晶容器124安装在液晶分配设备120的壳体122内。该盛装液晶107的液晶容器124可以用聚乙烯制成。另外,壳体122用不锈钢制成,用以封装液晶容器124。通常,由于聚乙烯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所以易于将它制成各种理想的形状。由于液晶107盛装在其中时聚乙烯不会与液晶107相互反应,所以聚乙烯可用于液晶容器124的制造。但是,聚乙烯的强度低,从而其易于因外部冲撞或其他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例如,当聚乙烯用作制造液晶容器124的材料时,液晶容器124可能变形以致液晶107无法滴加在准确的位置。因此,容器124应当装在不锈钢或其他具有更高强度材料制成的壳体122内。虽然图中未示,但是可在液晶容器124的上部上形成接至一外部供气单元的输气管。通过该输气管,将一种惰性气体如氮气从供气单元充入未填充液晶的部分。这样,气压压迫所要分配的液晶。
在壳体122的下部上,形成一开口123。当液晶容器124封装在壳体122内时,形成于液晶容器124的下端部上的凸起物138插入该开口123内,从而使液晶容器124接至壳体122。另外,凸起物138接至第一连接部分141。如图所示,在凸起物138上形成一螺母(内螺纹部分),而在第一连接部分141的一侧形成一螺栓(外螺纹部分),从而通过螺母和螺栓将凸起物138与第一连接部分141相互连接在一起。当然,应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和以下的描述中,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或结构。
在第一连接部分141的另一侧形成一螺母,而在第二连接部分142的一侧形成一螺栓,从而使第一连接部分141与第二连接部分142连接在一起。针片14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分141与第二连接部分142之间。将针片143插入第一连接部分141的螺母中,然后当插入和拧入第二连接部分142的螺栓时,针片143结合在第一连接部分141与第二连接部分142之间。在针片143上形成一排放孔144,盛装在液晶容器124内的液晶107穿过排放孔144经第二连接部分142而排放。
将一喷嘴145接至第二连接部分142。喷嘴145用于滴加盛装在液晶容器124内的少量液晶。喷嘴145包括:一支撑部分147,它包括一接至第二连接部分142一端处螺母的螺栓,用以将喷嘴145与第二连接部分142连接在一起;一排放口146,它从支撑部分147上伸出,用以将少量液晶以液晶滴的形式滴加到衬底上;和一保护壁148,它形成于支撑部分147的外部,用以保护排放口146。
一从针片143的排放孔144上延伸出的排放管形成于支撑部分147内,该排放管接至排放口146。通常,喷嘴的排放口146直径非常小,以细微地控制液晶滴加量,排放口146从支撑部分147上伸出。因此,当将喷嘴145连接至第二连接部分142或从第二连接部分142卸下时,喷嘴145可能受外力作用。例如,如果排放口146发生变形或损坏,当将喷嘴145接至第二连接部分142时,排放口146的直径和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因而,也就无法精确控制滴加到玻璃衬底上的液晶。另外,液晶通过受损的部分喷出,也可能致使液晶滴加到不需要滴加液晶的位置。排放口146的破损甚至会导致液晶无法完全滴落。特别是,如果由于排放口146的破损而导致液晶滴朝向密封区域(施加密封材料且上衬底与下衬底由此贴附在一起的区域)溅射,那么当两个衬底贴附在一起时,在液晶溅射的区域周围的密封材料招到破损,由此导致液晶板上出现瑕疵。
用来保护排放口146的保护壁148防止了喷嘴145的排放口146受到破坏。也就是说,如图所示,具有一预定高度的保护壁148形成于排放口146周围,以防外力破坏排放口146。
针136插入液晶容器124中,针136的一端与针片143相接触。更具体地说,与针片143相接触的针136的该端部成圆锥状,以便可插入针片143的排放孔144,从而关闭排放孔144。
另外,弹簧128安装到位于液晶分配设备120的上壳体126中的针136的另一端上,以使针136朝向针片143偏压。磁棒132和间隙控制单元134在针136之上相互连接。磁棒132由磁性材料如铁磁材料或软磁材料制成,圆柱形螺线管线圈130安装到磁棒132外侧上,以包围磁棒132。螺线管线圈130接至一电源单元(图中未示),用以向其供电,由此随着螺线管线圈130上通电而在磁棒132上产生磁力。
针136和磁棒132最初设置成相互以一预定的间隔(x)距离分开。当从电源单元150向螺线管线圈130供电以在磁棒132上产生磁力时,由于产生磁力的结果,使得针136与磁棒132相接触。当供电操作停止时,针136通过弹簧128的弹力返回最初位置。通过针的上下移动,以使形成于针片143上的排放孔144打开或关闭。根据螺线管线圈130的供电状态,针136的端部和针片143反复相互接触。这样,针136与针片143相接触的那一端部和针片143可能会因其反复接触引起的反复撞击而损坏。因此,有必要优选选用抗撞击的材料如硬质金属制成针136的该端部和针片143,以防这二者因撞击而导致的损坏。而且,在这种典型结构中,针136应当用磁性材料制成,以与磁棒132磁吸引。
图8示出这种液晶分配设备120,其中针片143的排放孔144因针136的向上移动而打开。随着针片143的排放孔144的打开,供给液晶容器124的气体(优选为氮气)压缩其中的液晶107,以使液晶107开始通过喷嘴145滴落。液晶107的滴加量取决于排放孔144的打开时间和压在液晶107上的压力。通过针136与磁棒132之间的距离(x)、螺线管线圈所产生的磁棒132的磁力、以及安装在针136上的弹簧128的弹力来确定打开时间。磁棒132的磁力可以根据安装在磁棒132周围的螺线管线圈130的绕数或供给螺线管线圈130的电量来控制。针136与磁棒132之间的距离x可以由间隙控制单元134来控制。
而且,虽然图中未示,但是螺线管线圈130也可以安装在针136周围而不是安装在磁棒132周围。这种情况下,针136由磁性材料制成,因此,针136在螺线管线圈130通电时发生磁化。所以,针136将向上移动以与棒132接触,因为棒132是固定的而针136可上下移动。
图9A和9B提供图7A中部分A的放大图。这里,图9A是一透视图,图9B是一剖视图。如图所示,保护壁148形成于喷嘴145的排放口146周围,其与排放口146的高度相同或更高。在一典型结构中,排放口146伸出的距离大约是保护壁148伸出距离的0.8倍。因此,可以防止因将喷嘴145连接到连接工具之类的装置上或从其卸下过程中而导致的排放口146的变形或损坏。
而且,喷嘴145的尺寸(直径)由于保护壁的原故而增大。通常,喷嘴145的尺寸非常小。这样,在喷嘴145接至第二连接部分142或与其分开时,它非常难以控制。但是,如果因在本发明中通过形成保护壁148而增大喷嘴145的尺寸,那么改善了喷嘴的可使用性,由此便于连接和分开喷嘴145。
虽然保护壁148可以用任何能够保护排放口146免受外力损坏的材料制成,但是,使用具有高强度的不锈钢或其他硬质金属是优选的方案。
另外,如图9B所示,具有与液晶有较高接触角的材料如含氟树脂150施加到喷嘴145的排放口146周围。接触角是液体在固体材料表面上保持热力学平衡时所限定的角度。液体的接触角是表示固体材料表面上吸湿度的量度。通常,喷嘴145由具有低接触角的金属制成。但是,这种金属具有高吸湿度(即,高亲水性)和高表面能量。这样,液晶非常易于在金属上散落。另外,如果液晶通过这种金属制成的喷嘴145而滴加,那么在喷嘴145排放口146的端部将不会形成液滴状液晶(液滴形状意味着接触角大),而是液晶在喷嘴145的表面上散开。随着反复进行液晶滴落,液晶会在喷嘴145的表面上扩散开并且结块。
液晶在喷嘴145的表面上的扩散现象使得准确的液晶滴加成为不可能。如果通过控制排放口打开的时间和压在液晶上的气压来控制通过喷嘴145的排放口146排放的液晶量,那么会有一些液晶在喷嘴145的表面上扩散开。因此,液晶的实际滴加量将小于通过排放口146排放的液晶量。当然,可以将这一在该表面上扩散开的液晶量作为一项考虑因素来控制排放量。但是,要想计算出喷嘴145表面上扩散开的液晶量是不可能的。
而且,由于因反复滴加操作而在喷嘴145上导致形成结块的液晶可能会在后续被加到通过排放口146排放的液晶中,由此会使比预期量更大的液晶滴加到衬底上。也就是说,液晶的滴加量是不规律的或者是不可预期的,因为金属一液晶界面有低接触角特性。
相反,如果在喷嘴145上形成具有较高接触角的含氟树脂膜150,特别是形成于喷嘴145的排放口146周围,那么通过排放口146排放的液晶107形成一近乎完美的液滴形状,而不是在喷嘴145周围扩散开。因此,液晶可以以一预期的量精确地滴加到衬底上。
含氟树脂膜150是一种特氟隆涂敷膜。可优选采用三种基本形式的特氟隆,即,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丙烯(FEP)、和聚氟烷氧基(PEA)。而且,可以将有机化合物添加到这些基本形式中。用浸渍或喷涂法使含氟树脂膜150形成于喷嘴145表面上。在图9B中,含氟树脂膜150仅仅形成在排放口146周围,但是它可以施用于包括保护壁148在内的整个喷嘴145。含氟树脂具有很高的接触角,并且具有各种优良性能如耐磨损、耐热和耐化学腐蚀。因此,采用含氟树脂膜150能够有效防止因外力导致的喷嘴145变形和损坏。
当然,应理解的是,这种分配设备或喷嘴结构可以根据本发明变换。例如,可以采用如图10中所示的倾斜排放口。而且,如在此引入以作参考的韩国专利申请第9122/2002和10617/2002号中所披露的那样,可以采用没有壳体的容器。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安装保护壁,并且在液晶分配设备的喷嘴上形成含氟树脂膜,因此,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首先,由于在喷嘴的排放口周围形成保护壁,因此可以在将喷嘴连接或分开时防止排放口变形和损坏。另外,也可以防止因排放口的变形或损坏造成的液晶滴加产生次品。第二,可以通过保护壁防止当上衬底和下衬底贴附在一起时因排放口的变形导致的液晶喷向密封区域,并且防止了因所喷射的液晶导致的密封区域破损。第三,在喷嘴的排放口周围形成含氟树脂膜,由此使得适量液晶滴加到衬底上。第四,含氟树脂膜形成于排放口周围和整个喷嘴上,以增大喷嘴的强度,由此喷嘴不会受外力影响。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中作各种修改和变换。这样,假定这些修改和变换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意欲使本发明覆盖这些修改和变换。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
一液晶容器,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
一喷嘴,设置在液晶容器的下部,该喷嘴包括一主体部分、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分配液晶的排放部分、和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保护排放部分的保护部分,
其中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至少与排放部分一样长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液晶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液晶容器下部且在喷嘴上的连接件,用以将喷嘴接至液晶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其中保护部分是形成于排放部分周围的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其中保护部分从下表面伸出比排放部分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晶分配设备,其中排放部分从下表面伸出的长度是保护部分伸出长度的0.8倍。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形成于喷嘴上的含氟树脂膜。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晶分配设备,其中含氟树脂膜基本上形成于喷嘴整个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晶分配设备,其中含氟树脂膜是用浸渍法或喷涂法中的一种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针片,设置在液晶容器与喷嘴之间,该针片具有一排放孔,液晶通过该排放孔排放;和
一针部件,设置在液晶容器内,该针部件可在液晶容器中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之间移动,当针部件移至下游位置时,针部件的一端与针片相接触以阻止液晶流过针片的排放孔,当针部件移至上游位置时,针部件与针片分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偏压部件,用以将针部件朝向下游位置偏压;
一电磁线圈系统,用以在该电磁线圈系统起动时产生将针部件移动到上游位置的电磁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液晶分配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气体源,用以提供一气压,以令液晶在针部件位于上游位置时通过喷嘴。
13、一种液晶分配设备的喷嘴结构,包括:
一主体部分;
一排放部分,从主体部分的一个表面上伸出,液晶通过该排放部分得到分配;和
一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的该表面上伸出,用以保护排放部分,
其中保护部分从主体部分上伸出至少与排放部分一样长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喷嘴结构,其中保护部分是形成于排放部分周围的一个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喷嘴结构,其中保护部分从该表面上伸出的长度比排放部分的长度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喷嘴结构,其中排放部分从该表面上伸出的长度是保护部分伸出长度的大约0.8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喷嘴结构,进一步包括一至少形成于排放部分的含氟树脂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喷嘴结构,其中含氟树脂膜基本上形成于主体部分、排放部分和伸出部分的整个外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喷嘴结构,其中含氟树脂膜是用浸渍法和喷涂法中的一种形成的。
20、一种用来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
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的盛装装置;
用来将液晶作为液晶滴分配到衬底上的分配装置;
用来保护分配装置免受损坏的保护装置。
21、一种用来将液晶分配到一衬底上的液晶分配设备,包括:
一液晶容器,用来盛装所要分配到衬底上的液晶;
一壳体,其中设置有液晶容器;
一喷嘴,设置在液晶容器的下部,该喷嘴包括一主体部分、一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用以分配液晶的排放部分、一形成于排放部分周围且从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伸出的长度大于排放部分长度的用以保护排放部分的保护壁、和一形成于排放部分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氟树脂;
一针片,设置在液晶容器与喷嘴之间,该针片具有一排放孔,液晶通过该排放孔排放;
一针部件,设置在液晶容器内,该针部件可在液晶容器中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之间移动,当针部件移至下游位置时,针部件的一端与针片相接触以阻止液晶流过针片的排放孔,当针部件移至上游位置时,针部件与针片分开。;
一弹簧部件,用以将针部件朝向下游位置偏压;
一电磁线圈系统,用以在该电磁线圈系统起动时产生将针部件向上移动的电磁力;和
一气体源,用以提供一气压,以令液晶在针部件位于上游位置时通过喷嘴。
CNB02142733XA 2002-02-09 2002-09-13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3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07772A KR100511350B1 (ko) 2002-02-09 2002-02-09 노즐의 보호가 가능한 액정적하장치
KRP20027772 2002-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7051A true CN1437051A (zh) 2003-08-20
CN1320392C CN1320392C (zh) 2007-06-06

Family

ID=2765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7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392C (zh) 2002-02-09 2002-09-13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511350B1 (zh)
CN (1) CN1320392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584A (zh) * 2010-12-07 2012-07-04 塔工程有限公司 喷嘴头
CN103424937A (zh) * 2012-05-21 2013-12-04 塔工程有限公司 液晶排出喷嘴组件
CN109689221A (zh) * 2016-09-01 2019-04-26 Ntn株式会社 液体涂布单元及液体涂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2083B1 (ko) * 2002-02-20 2005-11-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일체화된 니들시트를 가진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05180B1 (ko) * 2002-02-20 2005-08-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노즐세정장치를 구비한 액정적하장치 및 액정적하방법
KR100511351B1 (ko) * 2002-02-20 2005-08-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32084B1 (ko) * 2002-02-27 2005-11-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469508B1 (ko) * 2002-02-22 2005-02-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스프링의 장력조정에 의해 액정적하량을 제어가 가능한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11352B1 (ko) * 2002-02-27 2005-08-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적하장치 및 액정적하량 제어방법
KR100518268B1 (ko) * 2002-03-21 2005-10-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노즐에 홈이 형성된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841622B1 (ko) * 2002-03-21 2008-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696449B1 (ko) * 2005-12-19 2007-03-19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전자기유도방식의 액정토출펌프
KR101116135B1 (ko) 2009-12-10 2012-03-07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액정 적하 제어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6585A (en) * 1988-05-31 1990-10-30 Gangemi Ronald J Infusion apparatus
JP2943309B2 (ja) * 1990-10-29 1999-08-30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ノズル装置
JPH0679213A (ja) * 1992-09-04 1994-03-22 Tosoh Corp ディスペンス用ノズル
US5713873A (en) * 1993-10-18 1998-02-03 Marlene J. Mash Hypodermic needle assembly
JPH08122122A (ja) * 1994-10-24 1996-05-17 Fujikura Rubber Ltd 定量ディスペンサ
AU726244B2 (en) * 1996-01-11 2000-11-02 Duoject Medical Systems Inc. Delivery system for pharmaceuticals packed in pharmaceutical vials
JP3393534B2 (ja) * 1997-05-16 2003-04-07 タツモ株式会社 処理液供給ノズルシステム
JP2001075105A (ja) * 1999-09-02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散布ノズ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ビーズ分散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584A (zh) * 2010-12-07 2012-07-04 塔工程有限公司 喷嘴头
CN103424937A (zh) * 2012-05-21 2013-12-04 塔工程有限公司 液晶排出喷嘴组件
CN103424937B (zh) * 2012-05-21 2018-01-12 塔工程有限公司 液晶排出喷嘴组件
CN109689221A (zh) * 2016-09-01 2019-04-26 Ntn株式会社 液体涂布单元及液体涂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67996A (ko) 2003-08-19
KR100511350B1 (ko) 2005-08-31
CN1320392C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4376C (zh) 液晶分配设备
CN1320392C (zh)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US765996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ensing apparatus with nozzle cleaning device
CN1320397C (zh) 有补偿单元间隙的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00340910C (zh) 具有液晶余量确认功能的液晶分配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324379C (zh) 具有由控制弹簧张力产生的控制滴落量功能的液晶分配设备
KR100532083B1 (ko) 일체화된 니들시트를 가진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18269B1 (ko) 복수의 액정적하기를 이용한 액정적하방법
CN100343741C (zh) 液晶分配设备
JP3895669B2 (ja) ノズル保護手段を備えた液晶滴下装置
CN1492272A (zh) 具有喷嘴保护装置的液晶分配设备
KR100511351B1 (ko) 액정적하장치
CN1324378C (zh) 用多个液晶分配装置进行液晶分配的方法
CN100340909C (zh) 液晶分配装置
KR100841624B1 (ko) 대용량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32084B1 (ko)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518268B1 (ko) 노즐에 홈이 형성된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841618B1 (ko)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832294B1 (ko) 액정적하장치
KR100798321B1 (ko) 액정적하장치
KR20030076081A (ko) 액정의 잔량측정용 저울이 구비된 액정적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L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LG. PHILIP LCD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Philips LCD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