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3669A -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3669A
CN1433669A CN 02100776 CN02100776A CN1433669A CN 1433669 A CN1433669 A CN 1433669A CN 02100776 CN02100776 CN 02100776 CN 02100776 A CN02100776 A CN 02100776A CN 1433669 A CN1433669 A CN 1433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mycorrhizal fungi
stem
noble dendrobium
myce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0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顺星
陈晓梅
宋经元
肖培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 02100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33669A/zh
Publication of CN1433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3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所用的小菇属4种真菌分别为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 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 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先分别培养菌根真菌和石斛苗,再将菌根真菌与石斛苗共生栽培。采用该项新技术,可大大缩短石斛的生长周期;提高石斛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该项技术栽培方法简单、投资少、不施任何肥料和农药,生产出的石斛为绿色产品。

Description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菌根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它包括本发明所用的菌根真菌、菌根真菌的培养、石斛由原球茎发育至苗及其继代培养、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和对石斛的促生长效果及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的石斛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和金钗石斛(D.nobile),现商品通称石斛。石斛为我国兰科(Orchidacea)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多年来,由于产区药农的过度采挖,使得这两种植物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濒临灭绝,均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石斛植物种子细小,萌发困难,同时无性繁殖系数低,加上特殊的生活环境,给此类药材大面积栽培带来很大困难。虽然科学工作者及药农采取了组织培养及人工栽培等方法繁殖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但组培无菌苗移入自然条件下成活率低、易染杂菌,而人工栽培生长缓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它们的繁殖困难问题,无法提供大量产品供药用。根据兰科植物与真菌形成菌根结构的特点,我们自1987年开始从事自养型兰科药用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利用菌根真菌在石斛、白芨等药用植物种子萌发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自1992年以来对兰科菌根真菌在石斛等兰科药用植物苗生长中进行了应用,我们从野生的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根中已经分离获得多种内生真菌,并对石斛种子萌发与内生真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可以解决石斛繁殖及成活率低、栽培生长缓慢和周期长、有效成分含量低和药效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是先分别培养菌根真菌和石斛苗,再将菌根真菌与石斛苗共生栽培。能够完成本发明的菌根真菌是一种小菇属(Mycena)真菌,具体为: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 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等4种。上述4种真菌分别可从铁皮石斛、天麻、墨兰和花叶开唇兰获得,这4种真菌于2002年1月14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保藏,保藏编号为0685、0689、0688和0687。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述技术的步骤方法如下(除有特殊说明外,本发明中所述的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
1、菌根真菌的培养
将上述的菌根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分别转接于PDA平皿中,于25℃恒温培养12d,分别在菌落边缘打孔成菌片,并以小碎块接入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菌根真菌的液体培养为:
培养基的配制:葡萄糖2.5%;KH2PO4 0.15%;K2HPO4 0.1%;MgSO40.15%;天然物:麦麸3%(煮汁)。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培养条件:培养基pH5.6;三角瓶摇床培养瓶装量50%;转速120转/分钟;23℃培养30天收获。发酵罐培养接种量10%,其余参数同上。发酵培养结束时收获发酵物,用匀浆机打碎菌体及发酵物备用。
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为:
培养基的配制:阔叶树锯末∶麦麸∶玉米粒=1∶1∶0.5,加水量为原料的150-200%。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待菌丝从培养基顶部长入底部时(2个月左右)取出备用。
本发明可以采用上述4种菌根真菌中的任选一种,也可以是由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菌种组成。
2、石斛由原球茎到形成苗及其继代培养
以1/2MS(Murashige and Skoog 1968)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石斛原球茎增殖时附加萘乙酸(NAA)0.2mg/L、吲哚丁酸(IBA)0.2mg/L、细胞分裂素(KT)0.2mg/L;原球分化苗时附加IBA 0.5mg/L,KT 0.5mg/L;再生植株生长时附加NAA 0.5mg/L、IBA 0.5mg/L、KT 0.2mg/L;苗的继代基本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附加180g/L马铃薯提取液,20g/L蔗糖,8g/L琼脂。
3、菌根真菌与石斛苗共生栽培
(1)石斛栽培基质
蛭石∶砂子(4∶1)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或泥炭土∶砂子(5∶1)或泥炭土∶砂子∶蛭石(4∶1∶2),以泥炭土∶砂子∶蛭石=4∶1∶2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为佳。
(2)石斛与菌根共生栽培方法
栽培工具各种硬质材料的托盘或花盆,立体栽培;硬质材料包括木制、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等。在其容器的基部平铺一层2-3cm厚的基质,其上平铺3-5cm厚的小鹅卵石或小碎砖,其逢间用栽培基质填实。株行距各4-8cm栽培3-5株一丛的石斛苗,栽前每一株或一丛苗根的基部放置少量粉碎至0.5-1cm大小的湿栎树(山毛榉科Fagaceae)树叶,其上再放以上备好的液体菌根真菌2ml或固体菌根真菌约1.5g。使石斛的根与菌接触,用栽培基质将苗埋好,覆盖基质厚度视石斛幼苗的高度而定,一般2-3cm厚。栽后浇放置至室温的水。
(3)栽培条件
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露天栽培遮阳网遮阴,环境温度为18-25℃,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空气温度夏天应控制在25℃以下,冬天应控制在18℃以上,每天光照10h,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避免直射光;照度2000Lx。
(4)石斛的收获
石斛栽后6-15个月收获,收获时可连根取出洗净栽培基质,阴干或60(C以下烘干。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技术,石斛生长周期可由传统栽培的5-7年缩短到1至2年;产量提高20%;与不接菌根真菌栽培的石斛苗(对照)相比,本发明使石斛苗中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含量提高至接近野生石斛含量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本实施例采用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一次后,分别转接于PDA平皿中,25℃恒温培养12d时,用φ8mm的打孔器分别在平皿中的菌落边缘打孔成菌片,分别以小碎块接入下列培养基。
2、菌根真菌的培养
菌根真菌的液体培养:培养基的配制:葡萄糖2.5%;KH2PO4 0.15%;K2HPO4 0.1%;MgSO4 0.15%;天然物:麦麸3%(煮汁)。高压灭菌后接入上述真菌。
培养条件:培养基pH5.6;三角瓶摇床培养瓶装量50%;转速120转/分钟;温度:23℃;培养30天收获。发酵罐培养接种量10%,其余参数同上。发酵培养结束时收获发酵物,用匀浆机打碎菌体及发酵物备用。
3、石斛原球茎分化及植株生长培养基
石斛为通过组织培养得到的原球茎分化形成的苗,石斛苗株高0.7-1cm。以1/2MS(Murashige and Skoog 1968)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促进石斛原球茎增殖时附加的最佳激素配比为NAA(萘乙酸)0.2mg/L,生长素IBA(吲哚丁酸)0.2mg/L,细胞分裂素(KT)0.2mg/L;原球茎分化苗时附加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BA0.5mg/L,KT0.5mg/L;再生植株生长时附加的激素配比为NAA0.5mg/L,IBA0.5mg/L,KT0.2mg/L。
4、石斛苗的准备
石斛为通过组织培养得到的原球茎,之后获得的石斛无菌苗,苗株高1.5-2.5cm。将石斛苗转入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基本培养基组成为1/2MS培养基,180g/L马铃薯提取液+20g/L蔗糖,琼脂8g/L,pH6.0。121℃高压灭菌30分钟。每瓶接5-8株苗,培养温度23℃,每日光照10小时,光强为100Lx。培养至株高3.5-5.0cm以上的壮苗(50-60天后)即可进行栽培。
5、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1)石斛栽培基质:蛭石∶砂子(4∶1)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或泥炭土∶砂子(5∶1)或泥炭土∶砂子∶蛭石(4∶1∶2)。
(2)石斛菌根栽培方法
栽培工具为18cm高的各种硬质材料的托盘或花盆,立体栽培;硬质材料包括木制、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等。在其容器的基部平铺一层2-3cm厚的基质,其上平铺3-5cm厚的小鹅卵石或小碎砖,其逢间用栽培基质填实。株行距各5cm栽培3-5株一丛的石斛苗,栽前每一株或一丛苗根的基部放置少量粉碎至0.5-1cm大小的湿栎树(山毛榉科Fagaceae)树叶,其上再放以上备好的液体菌根真菌2ml或固体菌种1-1.5g。使石斛的根与菌接触,用栽培基质将苗埋好,覆盖基质厚度视石斛幼苗的高度而定,一般2-3cm厚。栽后浇放置至室温的自来水即可。
(3)栽培条件
一般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露天栽培遮阳网遮阴均可采用菌根栽培方法栽培石斛。石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3℃,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最忌夏秋中午前后的直射光,栽培地需架设遮阳网。石斛生长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土壤不宜积水。但其空气温度夏天应控制在25℃以下,冬天应控制在18℃以上。每天光照10h,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避免直射光;照度2000Lx。
(4)石斛的收获
石斛一般栽后6-15个月收获,收获时可连根取出洗净栽培基质,阴干或60(C以下烘干。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本操作条件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
1、本实施例用的菌根真菌为石斛小菇、紫萁小菇、兰小菇和开唇兰小菇。
2、采用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制:阔叶树锯末∶麦麸∶玉米粒=1∶1∶0.5,加水量为原料的150-250%(重量比)。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待菌丝从培养基顶部长入底部时(2个月左右)取出备用。
比较例
菌根真菌对石斛苗的促生长效果
菌根真菌显著促进石斛苗的生长,小菇属菌根真菌促进石斛幼苗生长,接菌栽培的石斛比对照植株节间明显膨大,接菌的石斛的鲜重和干重较不接菌的均有提高,一般提高10%-25%。与不接菌根真菌栽培的石斛苗(对照)相比,该项技术使石斛苗中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含量提高至接近野生石斛含量水平。上述结果为在菌根真菌促进石斛苗生长作用基础上,为今后菌根真菌在石斛大规模栽培中应用,保证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上述可以显然看出,本发明有如下优点:小菇属这4种真菌对石斛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采用该项新技术,石斛生长周期可由传统栽培的5-7年缩短到1至2年;产量提高20%;与不接菌根真菌栽培的石斛苗(对照)相比,该项技术使石斛苗中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含量提高至接近野生石斛含量水平,从而保证了菌根共生后石斛药材的质量,为今后菌根真菌应用于石斛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该技术栽培方法简单、投资少、不施任何肥料和农药,生产出的石斛为绿色产品。

Claims (9)

1、一种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采用小菇属4种真菌: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 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中的任选一种或由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其主要步骤及条件如下(所涉及的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
(1)菌根真菌的培养
将上述的菌根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分别转接于PDA平皿中,于25℃恒温培养12天,分别在菌落边缘打孔成菌片,并以小碎块接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发酵或接入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其中所述的菌根真菌的液体培养为:
培养基的配制:葡萄糖2.5%;KH2PO4 0.15%;K2HPO4 0.1%;MgSO40.15%;天然物为麦麸3%(煮汁),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培养条件:培养基pH5.6;三角瓶摇床培养瓶装量50%;转速120转/分钟;23℃培养30天;发酵罐培养接种量10%,其余参数同上;发酵培养结束时将发酵物用匀浆机打碎菌体及发酵物备用;
其中所述的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为:
培养基的配制:阔叶树锯末∶麦麸∶玉米粒=1∶1∶0.5,加水量为原料的150-250%,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待菌丝从培养基顶部长入底部时取出备用;
(2)石斛由原球茎到形成苗及其继代培养
以1/2MS(Murashige and Skoog 1968)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石斛原球茎增殖时附加萘乙酸(NAA)0.2mg/L、吲哚丁酸(IBA)0.2mg/L、细胞分裂素(KT)0.2mg/L;原球茎分化苗时附加IBA 0.5mg/L,KT0.5mg/L;再生植株生长时附加NAA 0.5mg/L、IBA 0.5mg/L、KT 0.2mg/L;苗的继代基本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附加180g/L马铃薯提取液,20g/L蔗糖,8g/L琼脂;
(3)菌根真菌与石斛苗共生栽培
(a)石斛栽培基质
蛭石∶砂子=4∶1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或泥炭土∶砂子=5∶1或泥炭土∶砂子∶蛭石=4∶1∶2;
(b)石斛菌根共生栽培
在硬质材料的盆中立体栽培,其容器的基部平铺一层石斛栽培基质,其上平铺一薄层小鹅卵石或小碎砖,其缝间用栽培基质填实,按株行距栽培一丛的石斛苗,在苗根的基部放置少量粉碎的湿栎树(山毛榉科Fagaceal)树叶,其上再放以上备好的液体菌根真菌2ml或固体菌根真菌1.5g,使石斛的根与菌接触,用栽培基质将苗覆盖2-3cm厚,浇放置至室温的水;
(c)栽培条件
采用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露天栽培遮阳网遮阴,环境温度为18-25℃,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照度2000Lx;
(d)石斛的收获
连根取出洗净栽培基质;阴干或60℃以下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斛栽培基质为泥炭土∶砂子∶蛭石=4∶1∶2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工具为各种硬质材料的托盘或花盆,立体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材料包括木制、不锈钢、塑料、玻璃或陶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基部平铺石斛栽培基质为2-3cm厚,其栽培基质上平铺的小鹅卵石或小碎砖为3-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株行距为各4-8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的湿栎树叶大小为0.5-1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的水为放置至室温的自来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斛的收获为栽培后的6-15个月。
CN 02100776 2002-01-25 2002-01-25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Pending CN14336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0776 CN1433669A (zh) 2002-01-25 2002-01-25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0776 CN1433669A (zh) 2002-01-25 2002-01-25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3669A true CN1433669A (zh) 2003-08-06

Family

ID=2762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0776 Pending CN1433669A (zh) 2002-01-25 2002-01-25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33669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1055C (zh) * 2004-07-10 2007-02-21 许继宏 石斛集约化高效率墙体栽培方法
CN100510061C (zh) * 2005-05-31 2009-07-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菌根真菌诱导子提高液体培养铁皮石斛原球茎质量的方法
CN100510062C (zh) * 2005-05-31 2009-07-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铁皮石斛原球茎固体培养的菌根真菌诱导剂
CN101180949B (zh) * 2007-12-20 2011-06-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
CN101518262B (zh) * 2009-03-20 2011-08-17 温州医学院 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0615A (zh) * 2010-12-10 2011-08-17 梁经军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种植菌根化生产方法
CN102919278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斛小菇f35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02919277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斛小菇f48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05724209A (zh) * 2016-02-22 2016-07-06 云南兰京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石斛栽培基质
CN106818104A (zh) * 2016-12-09 2017-06-13 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专用生物肥及其应用
CN107211855A (zh) * 2017-06-12 2017-09-29 胡柳新 君子兰的种植方法
CN109793010A (zh) * 2019-03-14 2019-05-24 华侨大学 一种促进铁皮石斛生长的液体复合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66341A (zh) * 2022-06-07 2022-07-22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南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菌根真菌在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中的应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1055C (zh) * 2004-07-10 2007-02-21 许继宏 石斛集约化高效率墙体栽培方法
CN100510061C (zh) * 2005-05-31 2009-07-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菌根真菌诱导子提高液体培养铁皮石斛原球茎质量的方法
CN100510062C (zh) * 2005-05-31 2009-07-0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铁皮石斛原球茎固体培养的菌根真菌诱导剂
CN101180949B (zh) * 2007-12-20 2011-06-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
CN101518262B (zh) * 2009-03-20 2011-08-17 温州医学院 一种促进兰花菌根共生体形成的诱导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0615A (zh) * 2010-12-10 2011-08-17 梁经军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种植菌根化生产方法
CN102919278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斛小菇f35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02919277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斛小菇f48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05724209A (zh) * 2016-02-22 2016-07-06 云南兰京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石斛栽培基质
CN106818104A (zh) * 2016-12-09 2017-06-13 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专用生物肥及其应用
CN107211855A (zh) * 2017-06-12 2017-09-29 胡柳新 君子兰的种植方法
CN109793010A (zh) * 2019-03-14 2019-05-24 华侨大学 一种促进铁皮石斛生长的液体复合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66341A (zh) * 2022-06-07 2022-07-22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南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菌根真菌在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035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0496223C (zh) 菌根真菌在金线莲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
CN1961652A (zh) 菌根真菌在石斛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
CN101669430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
CN106190862B (zh) 菌渣发酵基质、羊肚菌菌种培养基质及其制法
CN102934586B (zh) 一种低碳高产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246273A (zh) 北方保护地栽培双孢菇方法
CN1433669A (zh)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CN106146179B (zh) 一种利用双孢蘑菇堆料水浸提液培养双孢蘑菇菌种的方法
CN1247695A (zh) 无污染的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无土栽培装置
CN110679389B (zh)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CN109348991A (zh) 一种适合在寒地林下生长的羊肚菌及其栽培方法
KR100483333B1 (ko) 발효톱밥을 이용한 꽃송이버섯 재배방법
CN106577226A (zh) 一种草莓专用育苗基质
CN102283090A (zh) 红盖鳞毛蕨孢子繁殖方法
CN1433670A (zh) 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
CN1432268A (zh) 一种风沙、干旱、盐碱地区地栽香菇技术
CN107114093A (zh) 一种天麻栽培技术
CN101138322A (zh) 杜鹃兰组培根状茎菌根化育苗技术
CN108371090A (zh) 菌根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
CN115606449A (zh) 一种羊肚菌和香菇同棚轮作栽培方法
CN110150010B (zh) 一种沃柑无病容器苗的培育方法
CN117204269A (zh) 一种羊肚菌-天麻套、轮作的仿野生立体生态种植方法
CN111742784A (zh) 一种猪苓与天麻一体化的栽培方法
KR100203516B1 (ko) 공생균을 이용한 원예용 난속 식물의 재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