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0391A -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0391A
CN1430391A CN02118811A CN02118811A CN1430391A CN 1430391 A CN1430391 A CN 1430391A CN 02118811 A CN02118811 A CN 02118811A CN 02118811 A CN02118811 A CN 02118811A CN 1430391 A CN1430391 A CN 1430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tate machine
time slot
incid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18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坤
薛又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0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用户单元的第三层协定,其是对应于一有限状态机,该有限状态包含有一单独的时槽撷取状态。任何由闲置状态转变至其他状态时均需建立一传输通道,并在转变至其他相关状态前先转变至该时槽撷取状态。当处于该时槽撷取状态时,该用户单元的第三层协定所对应的状态机等待该传输通道建立时所传递的确认讯号。

Description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状态机(state machine),尤指一种包含一单独的时槽撷取状态(slot seizing state),并且应用于一符合个人接续通讯系统(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规格的通讯装置的状态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已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PACS)结构及传输层(layer)的部分功能示意图,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结构及传输层的完整描述详细地定义于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空中接口规范(PACS Air interface Rev.A andJ-STD-014-1998)中,而下列所述参照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空中接口规范。一标准符合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环境10包含有一个以上的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SU)12,其是经由无线传输的方式与一个以上的基站(Radio Port,RP)14进行连通,然后,基站14再与一基站控制站(Radio PortController Unit,RPCU)16进行通讯传输,而基站控制站16是用来控制基站14,并接收基站14所传输的讯号,以及将讯号传输至基站14。此外,基站控制站16还连接于一更广泛的通讯网路(未示出),例如电话网路(telephone network)之类的通讯网路。接口A是一空中接口(airinterface),其中基站14与基站控制站16之间所传输的无线通讯信号是跨越该接口A。一般而言,目前无线通讯协定大部分是采用三层式(three-tier)的结构,其中第一层(layer 1)是一实体层(physical layer),用来实际连接两通讯装置,而第一层的接口跨越接口A而仅延伸至基站控制站16。接口P提供基站控制站16与基站14之间所需的连线,而接口16依据不同的操作方式而有不同的传输特性。用户单元12以及基站控制站16两边均有相对应的状态机以进行第二层(layer 2)的通讯,同样地,第三层(layer 3)的结构亦与第二层相似而在用户单元12以及基站控制站16两边设有相对应的状态机。基站14是扮演第一层的角色而非第二、第三层,亦即经由基站14而实体跨越两接口A、P。
请参阅图2,图2为已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用户单元20的简单功能方块图。用户单元20包含有一处理器22用来执行一软件模块(softwaremodule)24,而软件模块24包含有一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26,其是依据用户单元20所使用的硬件而不同,亦即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26随着用户单元20的不同操作方式而改变,一驱动程序(driver)30用来提供一通用接口以存取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26,一第一层协定31,一第二层协定32,一第三层协定33,一人机接口(man machine interface,MMI)34,以及公用程序(utility)35。公用程序35可提供计时器(timer),计时器管理,以及存储器管理之类的功能。人机接口34负责控制一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display,LCD)28以及处理自一键盘装置(keypad)27所输入的讯号,所以,人机接口34是用来提供用户单元20所需的使用者接口(user interface)。第三层协定33则支援人机接口34以提供相关认证(authentication),保密性(例如编码及解码),紧急发话(emergency call),以及其他额外服务。第二层协定32则支援第三层协定33以提供传呼(alert)服务、频道存取、同步处理、多路复用/去多路复用(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处理、讯号撷取(segmentation)、及讯号混合(assembly)等功能。第一层协定31则支援第二层协定32以提供与基站14通讯所需的实体链结,然后进一步与基站控制站16完成实体链结以便进行后续通讯传输。
请参阅图3,图3为已知用户单元40经由第三层进行传输的方块图。用户单元40包含有一第三层协定43,一人机接口44,一第二层协定42,以及多个计时器41,用户单元40则与一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之间进行讯号传输。第三层协定43与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之间使用无线通讯的方式,然而,实际上是经由第二层协定42与一第一层协定(未示出)的协助,因此,若以第三层协定43的观点来看,第三层协定43是直接与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进行通讯,亦即直接传送讯号至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并直接接收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所输出的讯号。同样地,对第三层协定43而言,其是直接与人机接口44以及第二层协定42传输讯号。此外,第三层协定43可设定多个计时器41,且当任一计时器41达到一预定值而完成计时工作时,该计时器41输出一提示讯号以通知第三层协定43。
请参阅图4,图4为已知第三层协定的有限状态机制(finite state model)的示意图。对于运作稳定且可预测输出结果的操作而言,该第三层协定的执行机制可视为一有限状态机50s,其是依据一事件触发而从一状态转变至另一状态,并且在状态转换前进行一些相关程序及操作。有限状态机50s中最主要且基本的状态为闲置状态(null state)50,其对应于没有与基站控制站16建立任何通信链路(traffic channel),并且正等待任何有效的触发事件产生,该有效触发事件使有限状态机50s由闲置状态50转变为另一状态以进一步处理该有效触发事件,举例来说,第二层协定42产生一事件用来表示用户单元40必须进行注册基站控制站16的操作,因此,有限状态机50s转变至一等待终端注册状态(terminal registration pending state)56,并等待与基站控制站16之间完成确认注册的程序。另外两种型态的事件为一来话检测(incoming call detection)事件以及一非紧急发话(non-emergency callorigination)事件,前者是另一使用者正尝试发话给用户单元40,而后者是人机接口44指出该用户单元40的使用者正尝试发话给另一使用者。该来话检测事件以及该非紧急发话事件中,任一事件均会使状态机50s先转变至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radio call identifier pending state)51,并等待接收由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所传输的对应该通话的验证码(identifier),而在接收到该验证码后,状态机50s依据该用户单元40是否为发话端而转变至一来话状态(incoming call present state)52或是一发话起始状态(call initiated state)53。在来话状态52中,状态机50s等待该用户单元40的使用者回答该来话,并提示该使用者有一来话产生,例如使一电话产生振铃,而当该使用者拿起该电话后,状态机50s则会转变为一来话已接状态(call received state)57。在来话已接状态57中,用户单元40将该使用者已接听该电话的讯息告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并等待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确认该讯息是否收到,而当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告知用户单元40已收到该讯息后,状态机50s则转变至一稳定状态(stable state)59。同样地,在发话起始状态53中,状态机50s等待由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传送来的连接确认讯号以确定该发话已送出,当状态机50s接收到该连接确认讯号后,状态机50s亦转变至稳定状态59,请注意,仅有当状态机50s处于稳定状态59时,两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声音或影像)才会进行。当该使用者挂断该电话时(可由人机接口44得知),状态机50s转变至断线要求状态(disconnect request state)54,用户单元40将通话已终止的讯息告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并等待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确认该讯息已收到,而当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完成确认后,状态机50s回复至闲置状态50。此外,由于紧急发话的性质不同于一般非紧急发话,因此该紧急发话与非紧急发话必须分开进行处理,当检测到一紧急发话时,状态机50s由闲置状态50转变至请求紧急发话状态(emergency call request state)58,而当处于请求紧急发话状态58时,用户单元40等待该紧急发话注册至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且当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确认该紧急发话后,状态机50s转变至发话起始状态53。
每一次状态机50s由闲置状态50转变为另一状态时,状态机50s均会要求用户单元40与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之间建立一通信链路,而该建立通信链路的步骤称为时槽撷取(slot seizing),而且任何形式的通话,例如发话,受话,以及用户单元40的终端注册程序均会需要时槽撷取的步骤。然而,已知技术并没有特别地提供时槽撷取的程序,而时槽撷取的程序不应该在闲置状态50中被执行,由于闲置状态50是明确地对应于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43x与用户单元40之间没有建立任何通信链路的状况,所以,时槽撷取的程序必须分别地在闲置状态50以外的每一状态中被执行,例如在等待终端注册状态56、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51、以及请求紧急发话状态58中执行,然而,若在闲置状态50中分离该时槽撷取的程序却会因此造成不必要的复杂度,并且造成其他状态除了原先所对应的相关处理程序外,又加入了时槽撷取的程序而混淆了原先处理程序所对应的事件,因而极易造成有限状态机50s在执行时产生错误,并且不易检测出造成错误的实际原因以加以修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一单独的时槽撷取状态的有限状态机,并使该有机状态机能包含有定义更明确的状态,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包含有一处理器以及一程序码,用来执行一包含有多个状态的有限状态机,以及产生各个状态之间的转变,该有限状态机包含有:
一闲置状态,用来对应于一注册事件,一发话事件,以及一来话检测事件;
一时槽撷取状态,用来对应于一传输通道的建立,当该注册事件,去话事件,以及来话事件的任一事件产生该传输通道的建立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闲置状态转变至该时槽撷取状态;
一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用来对应于一通话验证码的等待,当该传输通道建立且产生一非紧急发话事件或该来话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
一等待终端注册状态,用来对应于该无线通讯装置的注册,当建立该传输通道且产生该无线通讯装置的注册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等待终端注册状态;以及
一请求紧急发话状态,用来对应于一紧急发话服务的请求,当建立该传输通道且产生一紧急发话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请求紧急发话状态;
其中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时槽撷取状态且一第一定时器达到一第一预定值时,该有限状态机启动一第二计时器并转变至该闲置状态,以及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闲置状态且该第二定时器达到一第二预定值时,该有限状态机持续尝试进行注册直到完成注册为止。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结构及传输层的部分功能示意图。
图2为已知个人接续通讯系统的用户单元的简单功能方块图。
图3为已知用户单元经由第三层进行传输的方块图。
图4为已知第三层协定的有限状态机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户单元的功能方块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三层协定的有限状态机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闲置状态的程序流程图。
图8A,图8B,图8C是图6所示的时槽撷取状态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用户单元60的功能方块图。用户单元60是应用于一个人接续通讯系统(PACS)的装置,其包含有一处理器62用来执行一软件模块64而提供用户单元60所需的功能,而用户单元60还使用一键盘装置67作为一使用者输入装置,以及一液晶显示装置68作为输出装置,其中键盘装置67及液晶显示装置68均受软件模块64控制。虽然本实施例没有在图5所示的功能方块图中明确显示,但是用户单元60的所有元件,例如处理器62,软件模块64,键盘装置67,以及液晶显示装置68等均适当地设置于一壳体中(例如移动电话外壳)。软件模块64包含有一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66,其依据用户单元60所使用的硬件而变化,亦即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66随着用户单元60的不同操作方式而改变,一驱动程序70用来提供一通用接口以存取即时操作系统核心码66,一第一层协定71,一第二层协定72,一第三层协定73,一人机接口74,以及公用程序75。公用程序75可提供计时器(timer),计时器管理,以及存储器管理之类的功能。人机接口74则负责处理自液晶显示装置68以及键盘装置67所输入的讯号,所以,人机接口74用来提供用户单元60一使用者接口。第三层协定73支援人机接口74以提供认证,保密(例如编码及解码),紧急发话,以及其他额外服务。第二层协定72则支援第三层协定73而提供警示服务,频道存取,同步处理,多路复用/去多路复用处理,讯号撷取,以及讯号混合等功能。第一层协定71支援第二层协定72而提供与基站控制台(未示出)通讯所需的实体链结以进行通讯传输。
用户单元60中,大多数的硬件及软件在已知技术中均已披露,然而,用户单元60与已知技术最主要的不同处为第三层协定73。请参阅图6及图5,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三层协定73的有限状态机制80s的示意图。第三层协定73所对应的有限状态机73s是应用该有限状态机制80s,而无论运作于哪一时刻,有限状态机73s会处于一预先定义于有限状态机制80s中的状态,特别的是,有限状态机制80s特别定义了一闲置状态80以及一时槽撷取状态81。每当有限状态机73s由闲置状态80转变至其他状态时,均会先转变至时槽撷取状态81。当处于闲置状态80时,用户单元60的第三层协定73并没有与一相对应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建立任何传输通道,同时等待任何注册事件,发话事件,或来话检测事件的触发而转变至时槽撷取状态81。当处于时槽撷取状态81时,第三层协定73等待与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建立传输通道,然后依据当初触发有限状态机73s进入时槽撷取状态81的事件,而由时槽撷取状态81转变至另一相对应状态。对时槽撷取状态81而言,有限状态机73s下一步可以转变至一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一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或是一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从上述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以及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中,有限状态机73s则可再转变至有限状态机制80s所定义的其他状态。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以及经由上述状态所转变的其他状态的运作方式与已知技术相同。简而言之,当处于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时,状态机73s等待由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所传送的通话验证码,而该通话验证码是一通讯设备对一通讯网路进行通讯连结时所需的数据,用来确认彼此之间的通讯。状态机73s会由于第二层协定72所传送的一注册事件而自时槽撷取状态81转变至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而状态机73s亦由于非紧急发话事件或来话维持事件两者之一而自时槽撷取状态81转变至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且当处于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时,状态机73s等待用户单元60与该基站控制站完成注册操作,此外,状态机73s亦由于一紧急发话事件而自时槽撷取状态81转变至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
对于状态机制80s的其他状态而言,当处于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且收到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所传送的通话验证码后,状态机70s依据用户单元60是否为发话端而转变至一来话状态85或是另一发话起始状态87。当处于来话状态85时,状态机70s等待使用者回话,并且同时警示该使用者有来话产生,而当该使用者回应该来话后,状态机70s转变至来话已接状态86。当处于来话已接状态86时,用户单元60将使用者已回话的讯息通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并等待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回传确认收到该讯息的讯号,而当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收到该讯息并通知用户单元60后,状态机70s则转变至稳定状态88。同样地,当处于发话起始状态87时,状态机70s等待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所传来的确认连接讯息,该讯息表示用户单元60与基站控制站之间已完成相关通话建立的程序,然后状态机70s转变至稳定状态88。请注意,只有当状态机70s处于稳定状态88时,使用者之间的讯息(语音或数据)传递交换才能顺利进行。当状态机70s由人机接口74得知使用者已切断通话时,状态机70s转变至断线要求状态89,亦即用户单元60将通话中断的讯息告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并等待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回传确认收到该讯息的讯号,而当用户单元60接收到该确认事件后,状态机70s则转变至闲置状态80。此外,当检测到用户单元60产生紧急发话时,状态机70s则由闲置状态80转变至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当处于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时,用户单元60等待基站控制站回应一通话验证码以确认该紧急发话,且当该通话验证码完成确认后,状态机70s则转变至发话起始状态87。
时槽撷取状态81是本发明状态机制80所披露的特别状态,并且闲置状态80必须经由适当修正以支援时槽撷取状态81,请同时参阅图7,图6以及图5,图7为图6所示的闲置状态80的程序流程90。当处于闲置状态80时,状态机73s等待一LQM_L3_REG事件90a,一MMI_L3_CALL_REG事件90b,一LQM_L3_ALERT事件90c,或是一第二计时器完成计时事件90d。LQM_L3_REG事件90a是由第二层协定72产生,用来指出用户单元60必须进行注册至一基站控制站的操作,亦即产生一注册事件。第二计时器完成计时事件90d指出第二计时器75s已经完成计时工作,亦被视为产生一注册事件。MMI_L3_CALL:REG事件90b是由人机接口74产生,用来指出使用者正尝试发话,即是说产生一发话事件,而该发话可以是一非紧急发话或是一紧急发话。而LQM_L3_ALERT事件90c是由第二层协定72产生,用来指出有一来话发生,亦即产生一来话检测事件。
上述事件90a,90b,90c,90d均需要建立个别的传输通道,而该传输通道的类型则依据相对应事件而不同。在步骤91a时,状态机73s设定通话类别为CT_REG,表示注册操作必须执行,例如事件90a或90d所产生的注册事件。步骤91b时,状态机73s决定90b所产生的发话事件是否为一紧急发话或非紧急发话,如果该发话是一紧急发话,则进行步骤92b,且设定通话类别为CT_EMER。相反地,则进行步骤93b,该使用者正尝试产生一非紧急发话,并且设定通话类别为CT_ORG。在步骤91c时,设定通话类别为CT_TERM,用来指出用户单元60是一终端,亦即一来话的接收端,并回应产生一来话检测事件,如步骤90c所示。通话类别是用来提供第二层协定72与基站控制站建立适当通信链路所需信息,因此在设定通话类别之后,状态机73s传送命令给第二层协定72以建立相对应通信链路(步骤95),亦即所谓的L3_LQM_NORMAL_TC_REG基础内建指令(command primitive),其用来传递设定通信链路类别的通话类别参数,然后,状态机73s于步骤96启动第一计时器75f,并紧接着转变至时槽撷取状态81。
请同时参阅图8A,图8B,图8C,图5及图6。图8A,图8B,图8C是图6所示的时槽撷取状态81的程序流程图。当处于时槽撷取状态81时,状态机73s会等待步骤110,130,150,或170所产生的任何事件,并依据该事件触发而执行相关程序,然后状态机73s转变至其他状态或是回到时槽撷取状态81,而各事件以及相关操作均编号说明如下。
110:产生一LQM_L3_TC_READY事件,其由第二层协定72产生,用来将一通信链路已成功建立的讯息告知第三层协定73,进行步骤111;
111:停止第一计时器75f,当第二层协定72没有即时回应闲置状态80所执行的建立通信链路指令时,例如图7中步骤95所示的L3_LQM-NORMAL_TC_REQ基础内建指令,第一计时器75f中断状态机73s运作。当第二层协定72即时接收到第二层协定72所产生的回应讯号时,状态机73s就不再需要第一计时器75f,并进行步骤112(如图8B所示);
112:通信链路是否建立以进行注册用户单元60的操作?即是说,通话类别是否于闲置状态80中设定为CT_REG?若是,进行步骤113,否则,进行步骤115;
113:用户单元60正注册该基站控制站,并传递一请求注册的讯息至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进行步骤114;
114:启动一等待注册计时器75r,假如请求注册的操作持续过久而仍未即时完成,注册计时器75r会完成计时操作而使状态机73s转变至等待终端注册状态83;
115:用户单元60是否为发话端?即是说,该通话类别于闲置状态80是设定为CT_EMER或CT_ORG两者其一?若是,则进行步骤118,否则,进行步骤116;
116:用户单元60正接收一来话,并传递一讯息至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用来告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一来话检测警示(incoming cal detectionalert)讯息,进行步骤117;
117:启动一等待通话验证码计时器(RCID pending timer)75i,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没有即时回应一通话验证码,该通话验证码是对应于步骤116中的用户单元60,状态机73s则转变至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
118:用户单元60是发话端,且该发话是否为一紧急发话?即是说,该通话类别在闲置状态80是否设定为CT_EMER?若是,则进行步骤121,否则进行步骤119;
119:将用户单元60想要发话的讯息告知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进行步骤120;
120:启动一等待注册计时器75r,且状态机73s转变至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82;
121:将用户单元60想要产生一紧急发话的讯息告知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进行步骤122;
122:启动一请求紧急发话计时器75e,若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没有即时回应步骤121所产生的紧急发话请求,则请求紧急发话计时器75e完成计时的操作,并使状态机73s转变至请求紧急发话状态84;
130:第一计时器已完成计时,即是说基站控制站无法即时回应闲置状态80中所执行的建立通信链路请求,因此通信链路则被认为建立失败,进行步骤131(如图8C所示);
131:该尝试建立的通信链路是否用来让用户单元60进行注册操作?即是说,该通话类别于闲置状态80中是否设定为CT_REG?若是,则进行步骤132,否则,进行步骤133;
132:注册操作正开始被执行,启动第二计时器75s,其会触发一第二计时器完成计时事件(如图7所示的事件90d)以于稍后再重新进行用户单元60的相关注册程序,状态机73s同时转变至闲置状态80。请注意,一旦第二计时器75s已完成计时,且状态机73s同时处于闲置状态80时,该第二计时器完成计时事件90d会造成状态机73s在完成启动第一计时器75f后转变至时槽撷取状态81。如上所述,状态机73s在闲置状态80与时槽撷取状态81之间持续不停地相互转变,直到用户单元60成功地建立一进行注册程序的通信链路为止。
133:注册操作并没有正在执行,用户单元60是否正尝试要发话?即是说,该通话类别于闲置状态80是否设定为CT_EMER或CT_ORG其一?若是,则进行步骤134,否则,状态机73s转变至闲置状态80;
134:用户单元60正尝试要发话,该发话是否为一紧急发话?即是说,该通话类别于闲置状态80是否设定为CT_EMER?若是,则进行步骤135,否则,进行步骤137;
135:传递一基础内建指令至第二层协定72以请求建立一通信链路,用来处理该紧急发话,进行步骤136;
136:启动第一计时器75f,若对应紧急发话的建立通信链路请求无法即时被处理,则状态机73s会回到时槽撷取状态81。如上所述,状态机73s会持续不断地尝试建立一紧急通信链路以处理该紧急发话,直到完成建立紧急通信链路为止;
137:发话并非紧急发话,所以仅将该发话无法完成的讯息告知人机接口74,且状态机73s会转变至闲置状态80;
150:第二层协定72将无法与基站控制站建立所需通信链路的讯息告知第三层协定73,进行步骤151;
151:停止第一计时器75f,而第一计时器75f是用来处理第二层协定72无法即时产生回应的状况;
170:人机接口74将使用者取消通话的讯息告知第三层协定73,进行步骤171;
171:停止第一计时器75f,而此时无论该通信链路是否建立已不重要,且第二层协定72也不再需要产生任何进一步的回应,进行步骤172;
172:传递一指令至第二层协定72以指示第二层协定72释放通信链路,而且必须确保基站控制站的第三层协定所对应的状态机与用户单元60所对应的状态机73s同步,然后状态机73s回到闲置状态80。
与已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状态机制提供一种独特的时槽撷取状态,其是明确地用来单独处理通信链路建立程序,而已知标准的闲置状态则经由适当修正以配合本发明披露的时槽撷取状态,且任何需要产生通信链路的事件均使状态机转变至该时槽撷取状态,因此本发明状态机制可提供定义更明确的状态,并恰好地划分不同操作而对应至其适当状态,结果不但可使除错更容易,并且使程序设计更简单而同时提供执行更稳定的程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包含有一处理器以及一程序码,用来执行一包含有多个状态的有限状态机,以及产生各个状态之间的转变,该有限状态机包含有:
一闲置状态,用来对应于一注册事件,一发话事件,以及一来话检测事件;
一时槽撷取状态,用来对应于一传输通道的建立,当该注册事件,去话事件,以及来话事件的任一事件产生该传输通道的建立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闲置状态转变至该时槽撷取状态;
一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用来对应于一通话验证码的等待,当该传输通道建立且产生一非紧急发话事件或该来话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等待通话验证码状态;
一等待终端注册状态,用来对应于该无线通讯装置的注册,当建立该传输通道且产生该无线通讯装置的注册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等待终端注册状态;以及
一请求紧急发话状态,用来对应于一紧急发话服务的请求,当建立该传输通道且产生一紧急发话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由该时槽撷取状态转变至该请求紧急发话状态;
其中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时槽撷取状态且一第一定时器达到一第一预定值时,该有限状态机启动一第二计时器并转变至该闲置状态,以及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闲置状态且该第二定时器达到一第二预定值时,该有限状态机持续尝试进行注册直到完成注册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中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时槽撷取状态,并且于建立该传输通道前产生一结束通话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转变至该闲置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中该有限状态机在转变至该闲置状态之前停止该第一计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中该有限状态机自该闲置状态转变至该时槽撷取状态前会先启动该第一计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中当该有限状态机处于该时槽撷取状态,且于一注册事件之后接收到一传输通道建立失败事件时,该有限状态机启动该第二计时器,并转变至该闲置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中该有限状态机在转变至该闲置状态之前停止该第一计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其是遵循个人接续通讯系统所定义的通讯协定。
CN02118811A 2002-01-03 2002-04-28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Pending CN1430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683,470 2002-01-03
US09/683,470 US6606498B2 (en) 2002-01-03 2002-01-03 State model for a wireless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391A true CN1430391A (zh) 2003-07-16

Family

ID=2474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18811A Pending CN1430391A (zh) 2002-01-03 2002-04-28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606498B2 (zh)
CN (1) CN14303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7078A (zh) * 2010-11-04 2013-05-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定义在软件及应用控制管理对象中状态转换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10575T2 (de) * 2002-08-28 2007-10-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Wilmington System zur verwaltung von drahtlosen funkbetriebsmittel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automaten
US7406314B2 (en) * 2003-07-11 2008-07-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having a transition state for transitioning from monitoring to duplex connected states and method
US7471948B2 (en) * 2003-09-29 2008-12-30 M-Stack Limite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87826B2 (en) * 2006-07-14 2010-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states
US8976035B2 (en) 2013-03-14 2015-03-1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motion of a portable container and providing human perceptible indicia based on the sensed mo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5735A (en) * 1993-12-02 1995-12-12 Motorola,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with local mobility for a subscribed unit
US5812951A (en) * 1994-11-23 1998-09-2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009326A (en) * 1995-11-14 1999-12-28 Telecordia Technologies, Inc. Anchor radio system based handover
EP0895435B1 (en) * 1997-07-29 2004-09-29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Analysis of neighbouring cells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7078A (zh) * 2010-11-04 2013-05-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定义在软件及应用控制管理对象中状态转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06498B2 (en) 2003-08-12
US20030125009A1 (en) 200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996B (zh) 通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430391A (zh) 无线装置的状态机制
US7155200B2 (en) Radio apparatus and link loss recovery method
CN112367714A (zh) 一种会话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686542B (zh)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EP2173110B1 (en) A realizing method for re-answering call
CN102665298B (zh) 在前后台方式设计中无线通讯模块多种返回状态处理方法
JP2004266437A (ja)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ボタン電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1116435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70451C (zh) 带有发信者确认功能的移动电话
CN1013840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内数据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11092998A (zh) 一种电话紧急呼叫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CN1076939C (zh) 具有性能标志系统和基本交换系统的通信交换系统
CN1369178A (zh) 禁止对有多模式通信能力的装置进行指定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JP3164095B2 (ja) 個人情報送受信機能付き携帯電話機
CN107438235A (zh) 来电转接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30815B (zh) 一种核电站通知系统、核电站通知方法、装置以及工控机
JP3125616B2 (ja) パーソナル移動通信装置
TW515211B (en) State model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107401C (zh) 用户无线访问系统及发端电话号码显示方法
JP2007281866A (ja) 電話システム
CN1642207A (zh) 在呈现业务中实现普通电话点击拨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14885314A (zh) 基于蓝牙设备的虚拟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788319B2 (ja) 回線接続処理装置
JP2001189948A (ja)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