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078A -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1078A
CN1401078A CN01802892A CN01802892A CN1401078A CN 1401078 A CN1401078 A CN 1401078A CN 01802892 A CN01802892 A CN 01802892A CN 01802892 A CN01802892 A CN 01802892A CN 1401078 A CN1401078 A CN 1401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sting
signal intensity
test portion
special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2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394C (zh
Inventor
権丈纪子
龟井明仁
河村达朗
濑冈正刚
高桥三枝
田中宏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1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1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23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3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01N33/54386Analytical elements
    • G01N33/54387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 G01N33/54388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based on lateral flo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50/00ICT programming tools or databas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informatics
    • G16B50/30Data warehousing;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50/00ICT programming tools or databas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informatics

Abstract

为提供减少前界现象、本底及杂质的影响,能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简便、迅速且正确地定量或定性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预先按包含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生成与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有关的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试料的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从而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

Description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定量或定性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家庭及地区等医疗的充实及紧急性较高的临床检查等的增加,普遍希望开发出即使没有临床检查专家在场,也能迅速简便而且正确地实施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作为现有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已知的有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分析、利用受体的受体分析及利用互补核酸配置的杂交的核酸探针分析等多种方法。上述方法根据其特异性的高低,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检查至各种领域。
在作为一种免疫分析方法的色谱分析法中,比如,利用在由非溶化(固定)多孔性载体或微粒子充填型载体形成的基体中使特异结合物质与液状试料接触,利用在基于毛细现象的浸透力的作用下,液状试料沿基体浸透的现象,分析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是否存在(参照日本国专利第2504923号、日本国专利第2667793号、特公平7-78503号、特开平10-73592号、特开平8-240591号各公报)。
具体地说,首先,使由通过肉眼与光学方法等可任意探测的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分析对象物发生特异结合反应。这样,使上述分析对象物通过上述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在上述基体中被固定化的结合材料发生结合。这样,根据在上述基体中被固定的上述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示踪量,最终分析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是否存在。
由于由应用该色谱分析法的基体构成的载体的表面积较大,可以固定大量的特异结合物质,因而引起特异结合反应的反应分子之间的冲撞频度大于液相中的反应的场合。因此,上述色谱分析法在测定敏感度与测定时间方面有利。
然而,上述的色谱分析法,第1,存在一个被称为前界现象的问题。其主要是一个在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浓度较高的场合下发生的问题。所谓前界现象,是一种针对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强度不能单义决定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现象。
具体地说,在试料中分析对象物过剩的场合下,与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分析对象物及未与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分析对象物(单体)在基体中存在。这样,与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分析对象物及单体分析对象物与被固定在基体中的结合材料(第2特异结合物质)竞争,发生特异结合反应。这样,作为单体的分析对象物与结合剂结合,与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分析对象物有时通过毛细现象在浸透力的作用下超越检测部,从该检测部流出。这样,与结合材料结合的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量将减少,基于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不能与被包含在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正确对应。
因此,在试料中分析对象物过剩的场合下,根据示踪量被特定的分析对象物的量将异常小,许多场合下不能正确把握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存否及浓度。
为消除这种前界现象的影响,正确测定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等,提出了通过把试料稀释成各种浓度,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下的试料的多个信号,确认分析对象物是否以高浓度存在的设想。然而存在着必须采用多个反应容器,测定工序复杂,造成分析装置大型化及复杂化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由前界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迅速,简便且正确的定量或定性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第2,上述的现有的光谱分析法存在一个由本底产生的影响的问题。其主要是一个在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浓度较低的场合下发生的问题。所谓本底是不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所表现出的行为。比如,在对来自特异结合物质等的非特异吸附以及显色的信号进行测定场合下的试料自身的显色等所引起的信号强度与分析对象物自身的信号强度相加,其结果是测定敏感度下降。即原本底的信号强度被认为是零,与此相反,受在对来自特异结合物质等的非特异吸附以及显色的信号进行测定场合下的试料自身的显色等的影响,本底的信号强度大于零。
比如,在发生非特异吸附的场合下,为降低上述非特异吸附,通过在反应区涂布表面活性剂或密封材料等进行前期处理,添加试料,然后把反应区洗净。然而,即使实施上述操作,仍然会存在某种程度的非特异吸附,难以完全消除由本底所产生的影响。
此外,对于比如作为临床检查的试料要求频度较高的全血,在使其自身显色后的试料展开的免疫色谱分析的场合下,由检测部的显色所产生的信号与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相加后,将包含由本底所产生的信号。因此,在试料中的着色成分由于试料的流动而超越检测部之前,即从检测部流出之前,要想只探测出由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是困难的。为此,在可以无视来自本底的信号之前,有必要等待信号的探测结果,因而存在一个测定时间较长的问题。
与此相对,为降低由本底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离心分离等的试料前期处理,通过过滤等除去试料中所含有的着色成分,或者对探测波长进行探讨等各种方法。然而,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又会带来诸如操作复杂化,色谱分析仪内的试料展开性恶化,以及检测部内的信号强度减弱等新问题。
除此之外,虽然还有通过免疫色谱仪或外部测量仪扫描,读取本底自身的信号强度与检测部的信号强度之差的方法,但易造成测定装置的大型化及复杂化。
此外,作为特异结合分析方法中的共同的问题点,还可举出试料中的杂质所产生的影响。所谓杂质系指试料中所含有的分析对象物之外的不纯物等物质。杂质与具有与分析对象物同样行为的物质(比如与分析对象物的构造类似的物质等)或分析对象物结合,妨碍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的特异结合反应。因此,由实际检测部根据示踪剂探测出的信号强度来自分析对象物及杂质与特异结合物质的特异结合反应。这样,杂质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特异结合分析方法下的定量或定性结果。
为降低由杂质所带来的影响,在通过前期处理,除去试料中的杂质的场合下,操作较复杂。此外,虽然也有选择只能与分析对象物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作为特异结合物质的方法,但许多场合下,由于分析对象物的原因,选择这种特异结合物质的本身是困难的。
于是,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由本底或杂质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简便、迅速且正确的定量或定性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a)按预先包含分析对象物的各种试料,生成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数据库的工序:
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上述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b)准备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与上述试料对应的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的工序;
(c)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的工序;
(d)在上述工序(c)后,基于上述测定模式,在基于上述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达到饱和之前的期间内,对上述信号强度至少测定2次的工序;
(e)利用在上述工序(d)中得到的至少2个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确定的工序。
理想的是,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是具有上述极大值的场合下,上述测定模式至少在时间t1及t2(tm≤t1<t2≤ts)分别对信号强度A1及A2进行测定,而且在上述时间ts对信号强度As进行测定,在上述工序(e)中,利用上述信号强度A1及A2的变化以及上述信号强度As,基于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再理想的是,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是没有上述极大值的场合下,上述测定模式至少在时间t3及t4(t3<t4<ts)对信号强度A3及A4进行测定,在上述工序(e)中,基于上述信号强度A3及A4的变化以及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再理想的是,在上述工序(c)中,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并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
再理想的是,上述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包括制作包含在上述工序(b)之前,点着上述试料的试料点着部,以及,对第2特异键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可对来自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试验条的工序(X),在上述工序(d)中,通过在上述试料点着部将上述试料点着,利用毛细现象使上述试料流入上述检测部,来使与上述第1特异键合物质键合后的分析对象物与上述第2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
再理想的是,在上述工序(d)中,利用上述示踪剂对上述信号强度进行测定。
再理想的是,在上述工序(X)中,在上述试料点着部与上述检测部之间,设有具有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键合物质的保持部。
而且,可以在上述工序(d)中,沿着上述试验条上的上述试料的浸透方向在上述检测部对上述信号强度进行连续测定。
而且,可以在上述工序(d)中,根据表示上述浸透方向的位置与上述信号强度的关系的检量线,决定上述信号强度。
再理想的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异键合分析装置,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1)包括下述数据库的存储部,该数据库按包含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至少包含
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2)试验条,其包括用于点着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的试料点着部以及对特异键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可对来自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3)第1探测器,其探测上述信号;
(4)控制器,其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依据上述测定模式由上述探测器探测上述信号,决定上述信号的强度;
(5)解析部,其利用上述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确定。
理想的是,上述特异结合分析装置,还包括用于探测对至上述试料点着部的试料的点着的第2探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的工序图。
图2是表示来自采用了特定浓度试料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曲线图。
图3是表示信号强度的饱和值与分析对象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表示来自采用了特定浓度试料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曲线图。
图5是表示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率与分析对象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中采用的试验条一例的概略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一例的构成概念图。
图8是表示检测部附近的上述浸透方向的位置与上述信号强度的关系(分布状况)的检量线。
图9是表示来自采用了特定浓度试料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曲线图。
图10是表示信号强度的饱和值与hCG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实施方式
A.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特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
其特征在于:配有
(a)按照包括预先想定的分析对象物的各种试料,
生成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的数据库的工序: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上述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b)准备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与上述分析对象物对应的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的工序、
(c)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工序、
(d)在上述工序(c)后,基于上述测定模式,在基于上述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达到饱和之前的期间内,对上述信号强度至少测定2次的工序、
(e)利用在上述工序(d)中得到的至少2个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特定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在探测试料中含有的分析对象物在特异结合反应中所显示的信号,对上述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测定时,为解决上述的前界现象及本底的问题,预先生成包括来自各种试料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等的数据库。这样,在实施试料的定量时,根据该试料的种类等,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信号的测定模式,实施实际信号测定,此外基于信号的测定值及上述数据库,对上述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特定。
这里,本发明下的试料是分析对象物被包括并被预测的液态试料。比如可举出尿、血清、血浆、全血、唾液、泪液、髓液、及乳头等的分泌液等。对于粘液、体组织及细胞等固状物、凝胶状物及溶胶状物,可以通过缓冲液、抽出液或溶解液等液体进行悬浊或溶解处理,配制成试料。
此外,本发明中的分析对象物可以是含有具有能与该分析对象物进行特异结合的特性的特异结合物的物质。比如可以举出具有抗体或抗原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多肽、糖蛋白质、多糖类、复合糖脂质、核酸、效应分子、受体分子、酶及抑制剂等。更具体地说,可举出α-胎蛋白、癌胎儿性抗原(CEA)、CA125及CA19-9等肿瘤标记、β2-微球蛋白(β2m)及铁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糖蛋白质或复合糖脂质、雌二醇(E2)、雌三醇(E3)、人体绒毛性腺刺激激素(hCG)、黄体形成激素(LH)及人体胎盘催乳激素(hPL)等各种激素、HBs抗原、HBs抗体、HBc抗原、HBc抗体、HCV抗体及HIV抗体等各种病毒抗原或病毒抗体、各种变应原及与此对应的IgE抗体、麻醉性药物、医疗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病毒及肿瘤相关的多核苷酸结构性核酸等。
接下来,本发明中的特异结合物质可以是能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特异结合的物质,比如可举出抗体、抗原、糖蛋白质、多糖类、复合糖脂质、核酸、效应分子、受体分子、酶及抑制剂等。
在本发明中,最好采用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及第2特异结合物质,使被示踪的上述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上述第2特异结合物质通过分析对象物被结合。根据这种方法,比如把第2特异结合物质固定到某处后,通过只在被固定的部分中对上述示踪剂所产生的信号进行探测及测定,便可以适宜地实施本发明的方法。
因此,从高特异性观点出发,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抗体。此外最好采用单克隆抗体。
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没有必要一定要采用相同的物质。此外,在分析对象物没有多个同一表位的场合下,作为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最好采用针对不同的表位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异性的物质。不过,在分析对象物具有多个同一表位的场合下,作为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可以采用同一的特异结合物质。此外,也可以不采用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利用示踪剂对分析对象物本身进行示踪。
此外,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特异结合反应中,也可以使与分析对象物具有相同行为的物质或被示踪的物质与分析对象物共同存在。这样,可以实施利用竞争反应的定量,前界现象的回避也可被期待。
此外,在试验条以外实施分析对象物与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结合的场合下,最好采用未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其它已被示踪的特异结合物质发生反应。通过预先使分析对象物与非示踪特异结合物质发生反应,可以减少与被示踪的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分析对象物的量。因此,可以实施利用竞争反应的定量,前界现象的回避也可被期待。
此外,也可以采用与生成不同于被保持在基体内的特异结合物质的示踪剂的信号的示踪剂结合后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在该场合下,可以选择由检测部5读取的信号,可以实施利用竞争反应的定量,前界现象的回避也可被期待。
本发明采用的示踪剂,只要是能任意探测出其存在的物质便可以。可以举出比如自然状态下用肉眼可以见到的示踪剂,利用光学滤光镜可以见到的示踪剂,或通过附加紫外光等的刺激,促使产生荧光可见到的示踪剂等的直接示踪,以及通过添加基质等展开试剂,探测出可视信号的示踪剂等的间接示踪。
在直接示踪中,可以举出含有染料溶胶、金属溶胶或着色胶乳粒子等的细微着色粒子或荧光物质的粒子。另一方面,在间接示踪中,可以举出碱性磷酸酶及辣根过氧化物酶等酶类。直接示踪由于不添加其它试剂也可生成可被探测出的信号,因而可以在瞬间得到分析结果,此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最好采用它。其中,在采用胶体金等着色粒子的场合下,由于着色粒子较细微,因而可以使被示踪部分集中在小区域内或以小体积集中。
这里,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边参照图1所示的工序图,边对本发明作以说明。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的工序图。
首先,在工序(a)中,按照包括预先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种试料,生成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的数据库: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特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这里,所谓饱和值系指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所得到的该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由于在特异结合反应中,各同类反应物互相接触后,慢慢地进行,因而如果经时性测定信号强度,则所得到的信号强度将依次变化。因此,由于特异结合反应是平衡反应,因而形成最终的平衡状态后,信号强度几乎不变化。换言之,所谓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是平衡状态下的信号强度的终端值。
被包括在上述数据库内的定量信息可由比如图2~5所示的曲线图表示。
比如,在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过剩的场合下,虽然最初来自分析对象物的信号强度随时间成比例(按一次函数)增加,但由于未与特异结合物质结合的剩余的分析对象物的原因,信号强度将慢慢降低(前界现象)。这样,如图2所示,采用特定浓度p的试料,制成表示由特异结合反应引起的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曲线图。此外,也有的部分象试料q那样不发生前界现象,最终显示出与试料p相同的信号强度。图2所示的曲线图中包括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接下来,由于根据图2可查出获取信号强度的饱和值的时间,因而可制成表示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与信号强度的饱和值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图3)。根据图3也可以看出,在分析对象物的浓度较高的试料中发生前界现象。
另一方面,在比如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较少的场合下,利用特定浓度为r的试料,制成表示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的图4中所示的曲线图。该曲线图虽然包括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但不能获得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因此,也包括上述数据库内不存在上述极大值的信息。因此,根据图4,由于来自分析对象物的信号强度根据分析对象物的浓度按比例增加,所以如图5所示,制成表示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率与分析对象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此外,在图2~5中,虽然把对信号强度连续监视测定后的信号强度作为检量线表示,但也可以在任意的多个时间内测定信号强度,用线把各测定点连接起来,从而得到检量线。
通过按上述方法生成数据库,在为特异结合分析供应试料时,可以预知该试料可表现出的行为等,通过针对该行为的测定模式,可根据最低限度的测定次数,避免上述的前界现象及本底等的影响。尤其是,在试料浓度较高的场合下,通过后述的第1测定模式,可避免由前界现象所引起的误测定。此外,在试料浓度较低的场合下,虽然在特异结合反应开始后经过较长时间后,本底将逐渐减少,但如果等待,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可采用后述的第2测定模式进行迅速正确的测定。
因此,在接下来的工序(b)中,准备包括实际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与该试料对应的适当的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
这样,在基于用于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反应(工序(c))的所决定的测定模式,基于上述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达到饱和之前的期间内,对上述信号强度至少测定2次(工序(d))。接下来,利用在上述工序(d)中得到的至少2个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与信号强度的饱和值对应的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浓度)(工序(e))。
这里,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把上述测定模式主要分为2种模式。第1测定模式用于对能产生前界现象的试料进行测定,第2测定模式用于对不能产生前界现象的试料的信号强度进行测定。这样,前界现象的有无可与上述数据库中极大值的有无对应。
(i)第1测定模式
根据第1测定模式,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具有上述极大值,能产生前界现象的场合下,至少在时间t1及t2(tm≤t1<t2≤ts)分别对信号强度A1及A2进行测定,而且在上述时间ts中对信号强度的饱和值As进行测定,在上述工序(e)中,利用上述信号强度A1及A2的变化(变化率,差值及其正负等)以及上述信号强度的饱和值As,基于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比如图2),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具体地说,根据图3,作为针对上述信号强度的饱和值As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存在浓度CA和CB2种。由于确认出图2的检量线p所示的上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率{(A2-A1)/(t2-t1)}以及差(A2-A1)为负值的场合下,将发生前界现象,因而可以把上述信号强度的饱和值As与图3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确定到CB上。
此外,如图2的检量线q所示,如果试料具有与检量线p相同的信号强度饱和值As,而且不发生前界现象,则上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率{(A2-A1)/(t2-t1)}以及差(A2-A1)将为正值,不会发生前界现象,因而可以把图3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确定到CA上。
接下来对第1测定模式作以详细说明。在上述试料中存在过剩的分析对象物,发生前界现象的场合下,存在其信号强度的变化持续为负值的时间带。因此,通过对信号强度变化的正负(方向)的查明,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前界现象。信号强度变化的正负可以通过对信号强度的变化率及差值的求算查明。
信号强度的差值可以根据在不同的时间内,比如至少在测定时间t1及t2下测定2次的信号强度A1及A2(A2-A1)求出。此外信号强度的变化率可以根据在不同的时间内,比如至少在测定时间t1及t2(tm≤t1<t2≤ts)下测定2次的信号强度A1及A2{(A2-A1)/(t2-t1)}求出。信号强度的变化率可以采用最小平方法等的直线回归法求出。
因此,在第1测定模式中,为查明信号强度变化的正负性,至少要测定2次以上的信号强度。因此,对于被测定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在由数据库(图3)特定的浓度有多个的场合下,如果信号强度的变化是正向,则判断出是信号强度的变化持续为负向的时间带,即不发生前界现象,在被特定的多个浓度中,把低浓度特定为分析对象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如果信号强度的变化是负向,则判断出是信号强度的变化持续为负向的时间带,即发生前界现象,在被特定的多个浓度中,把高浓度特定为分析对象物的浓度。
此外,在利用信号强度的变化方向对是否发生前界现象进行判断的场合下,有必要在信号强度持续处于变小的期间内对信号进行测定。为此,最好在信号强度达到极大值后,在达到饱和值以前的时间t1及t2(tm≤t1<t2≤ts),根据被测定的至少2个信号的强度判断信号强度的变化。
即在第1测定模式中,有必要根据比如由计时器计数的经时时间,至少实施1次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的饱和值的信号测定,并至少实施2次用于获取信号强度的变化的信号强度的测定,共计3次。比如,根据图2所示的数据库,由于在从被点着至2分~3分后的时间带内,信号强度持续地减小,因而为求出信号强度的变化,在该时间带内至少测定2次信号强度。这样,为求出饱和值,从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特异结合反应达到饱和后,至少测定1次信号强度。此外,由于测定时间随分析对象物及特异结合物质而异,因而最好生成与上述条件对应的多个数据库。
(ii)第2测定模式
另一方面,根据第2测定模式,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没有上述极大值,不发生前界现象的场合下,至少在时间t3及t4(t3<t4<ts)对信号强度A3及A4进行测定,在上述工序(e)中,基于上述信号强度A3及A4的变化(变化率及差值)以及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比如图5),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制成表示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率与分析对象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后,可计算出由图4的检量线r表示的上述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率Ax(={(A4-A3)/(t4-t3)}),根据图5把分析对象物的浓度决定为Cc
接下来对第2测定模式作以详细说明。在试料中不存在过剩的分析对象物的场合下,尤其在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较低的场合下,信号强度在达到饱和值之前只经时增加。因此,通过在达到饱和值之前的较早的时间带内对信号强度的测定,可以测定出信号强度的变化(差值或比率等)。反之,由于时间经过之后,信号强度的本底将减小,因而在其前后,要从测定出的信号强度中减去源自本底的信号强度是困难的。此外,本底消失之前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因此,在第2测定模式中,不管本底消失与否,至少测定2次信号强度。
即在利用信号强度的变化,计算分析对象物的浓度时,最好在特异结合反应实质已结束,信号强度达到饱和值之前结束测定。所获得的信号强度除了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所发生的特异结合反应外,还受到杂质及本底的影响。因此,在特异结合反应开始后的较早的时间带内测定的信号强度之差成为来自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强度之差,可与本底及杂质的影响相抵消。
这样,与第1测定模式相同,信号强度的差值可以根据在不同的时间内,比如至少在测定时间t3及t4(t3<t4<ts)测定2次的信号强度A3及A4(A4-A3)求出。此外信号强度的变化率可以根据在不同的时间内,比如至少在测定时间t3及t4测定2次的信号强度A3及A4{(A4-A3)/(t4-t3)}求出。信号强度的变化率可以采用最小平方法等的直线回归法求出。
上述本发明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具有特定构造的试验试剂用的试验条实施。
因此,本发明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最好包括在上述工序(b)之前,制作包括用于点着上述试料的试料点着部以及对第2特异结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探测出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检测部的试验条的工序(X),在上述工序(d)中,通过在上述试料点着部内将上述试料点着,利用毛细现象使上述试料流入上述检测部,使与上述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后的分析对象物与上述第2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反应。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上述试验条作以说明。图6是本发明中采用的试验条一例的概略斜视图。本发明中的试验条1是由比如产生毛细现象的基体2形成的片状试验片,在其一端点着液态试料后,通过毛细现象按照箭头方向向另一端浸透并展开。
试验条1配有试料点着部3、保持部4、检测部5。试料点着部3是在基体2上试料被点着的区域。保持部4是被设置在试料点着部3与检测部5之间,被点着的试料流入的区域,包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然而,在采用预先示踪的试料的场合下,不形成保持部4也可以。检测部5是试料经过保持部4流入的区域,第2特异结合物质作为结合剂被固定化。
因此,作为构成上述基体的材料,只要是构成分析对象物及特异结合物质被展开的区域的材料便可,比如可举出多孔性载体,凝胶载体或微粒子充填型载体等。
其中,最好采用硝酸纤维素。由于硝酸纤维素具有即使不预先经过敏化处理,也能与蛋白质结合的固有能力,因而优于纸张等其它基体材料。把抗体等特异结合物质直接涂布到硝酸纤维素上后,可以可靠地固定化,完全没有必要实施将会妨碍特异结合物质所具有的特异结合能力的化学处理。在比如基体材料是纸张的场合下,为使抗体固定,有必要实施采用CNBr、羰基二咪唑或氯化トレシル等的化学结合。此外,由于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具有各种大小气孔的硝酸纤维素片,因而可以根据试料的流量等必要条件,容易地选择基体材料。在采用硝酸纤维素片的场合下,从强度及拿放的观点出发,最好采用由硝酸纤维素片与在上述硝酸纤维素片的背面贴合塑料片等的衬片形成的复合片。这种复合片通过比如在衬片上形成硝酸纤维素薄膜,便可容易地制造。
为在保持部4上保持第1特异结合物质,把比如包含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液状物涂布到基体2的规定区域内,干燥后即可。这样保持部4即使处于干燥状态,试料在基体2上浸透并展开,流入保持部4内后,保持部4将湿润,第1特异结合物质可在基体2上自由移动。
在检测部5内使第2特异结合物质固定化后,该第2特异结合物质最好将被固定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封闭起来,降低至基体2的非特异吸附。封闭过程可以通过涂布比如蛋白质(比如牛的血清白蛋白、乳蛋白质等)、聚乙烯醇或乙醇胺或它们的组合等实施。
因此,在工序(d)中,在试料点着部3内将上述试料点着后,上述试料通过毛细现象流入检测部5内,与第1特异结合物质结合后的分析对象物与被保持在检测部5内的第2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反应。
此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在试料点着部3内点着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之前,预先与第1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然后在试料点着部3内点着试料。这种在试验条1之外与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发生反应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也可以不与示踪剂结合。此外,在基体2内的保持部4中包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场合下,也可以在试验条以外采用与生成不同于该示踪剂的信号的示踪剂结合后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此外,在试验条之外使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试料预先发生反应的场合下,也可以不设置包含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保持部4。
到达检测部5的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发生特异结合。这样,分析对象物通过第2特异结合物质被固定在检测部5上。比如,作为被由胶体金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抗hCG单克隆抗体与作为通过分析对象物hCG被固定在检测部5上的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抗hCG单克隆抗体结合。
这里,最好即使试料越过检测部5,试料也能继续流动并展开。为此,将足够量的试料在试料点着部3中点着,比如未参与结合反应的多余部分的被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超越检测部5移动,利用试料本身通过检测部5被冲洗。因此,在试验条1上,在试料被展开的基体2的末端部,可以设置用于吸收从检测部5流出的试料的吸收部。作为构成吸收部的材料,只要是具有能通过检测部5对分析对象物以外的试料进行充分冲洗的吸收能力的都可以。比如,可举出玻璃纤维滤纸GA200(东洋株式会社生产)等。设置上述吸收部后,由于未反应物随试料的流动一道被冲洗掉,因而在特异结合反应后,无需实施未反应物的分离操作,便可以通过检测部5探测出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
因此,在本发明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中,由分析对象物与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测定可以在实施特异结合反应的区域的任何位置上实施。然而,从精度的观点出发,最好通过在检测部5内,或者在包括检测部5的较大的区域内实施信号强度测定,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或定性。
这样,在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在包括检测部5的区域内探测信号强度的分布状况,根据信号强度的分布状况可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或定性。
B.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接下来,对可用于实施上述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作以说明。通过采用该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可以更适宜地实施上述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特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
其特征在于:包括
(1)包括数据库的存储部,该数据库按照包括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至少包括
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特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2)试验条,包括用于点着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的试料点着部和对特异结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探测出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检测部、
(3)第1探测器,用于探测上述信号、
(4)控制器,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根据上述测定模式由上述探测器探测上述信号,决定上述信号的强度、
(5)解析部,利用上述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此外上述特异结合分析装置最好还包括用于探测至上述试料点着部的试料点着的第2探测器。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作以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一例的构成概念图。
图7所示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包括光源10、作为第1探测器的光检测器11、包括存储部9a和控制器9b及解析部9c的计算机9、试验条1。还设有作为用于探测至试料点着部3的试料点着的第2探测器的测定开始探测器8。
在计算机9的存储部9a中,根据包括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至少包括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结合特性的特异结合物质之间的特异结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以及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此外,在上述存储部9a中,还包括把上述特异结合反应开始时或试料点着时等的规定时间设为零时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这样,计算机9通过控制部9b,根据所用试料的种类等,并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基于所决定的该测定模式,在特异反应或信号探测开始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向光检测器11发出探测命令。这样,光检测器11对探测出的信号的强度进行认知。然后解析部9c利用认知后的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试料中分析对象物的量。因此,计算机9具有计时器的功能。
光源10对检测部5进行光照,光检测器11探测来自检测部5的反射光。光源10在测定中可以持续地对检测部5的周围进行光照,也可以只在信号强度测定所必需的时间内进行照射。
此外,测定开始探测器8配有第1电极6及第2电极7,测定试料点着部3的导电率,并基于导电率的变化探测至试料点着部3的试料的点着。在试料点着前,对干燥状态下的试料点着部3的导电率及试料点着后湿润状态下的试料点着部3的导电率进行预先测定,把所获得的测定值作为测定开始信息存储到测定开始探测器8内。这样,把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在试料点着部3点着,试料点着部3从干燥状态转为湿润状态后,第1电极6及第2电极7监视的试料点着部3的导电率发生变化后,通过参照导电率的变化及测定开始信息,测定开始探测器8探测出试料在试料点着部3被点着。
此外也可以:计算机9的存储部9a把干燥状态的导电率与湿润状态的导电率作为测定开始信息予以存储,解析部9b参照实际的导电率变化及测定开始信息,使控制部9c开始实施测定。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的运作方法作稍详细的说明。虽然至试料点着部3的试料的点着最好在把试验条1安装到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内后实施,但也可以把试料已点着的试验条1安装到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内。
测定开始探测器8探测出试料点着后,计算机9把探测出试料点着的时间设为0,使计时器(图中未示出)开始计时,对光源10及光检测器11进行控制,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测定一次信号强度。
光源10向包括检测部5的区域照射规定波长(比如520nm)的光,光检测器11对该反射光进行探测。测定波长也可以选用与检测部5中的试料及示踪剂的显色相适应的波长。
这里,作为信号,只要是由示踪剂产生影响的反应生成的可探测出的信号即可,比如,可由荧光光度计测定的荧光、可由荧光光度计测定的发光、可由检测部5中的目视判定或用色差计测定的显色等都可以。在该场合下,在检测部5中,对反射光、荧光或发光的强度等进行探测。
对于该信号的探测,也可以在与试验条1上的试料的浸透(前进)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一边使试验条1的位置与光源10及光检测器11的位置发生相对变化,一边连续实施。可以使试验条1或光源10中的任意一方在与试料的浸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也可以使二者共同移动。
光检测器11把探测出的信号传送给计算机9。计算机9内的解析部9c通过解析来自光检测器11的信号,对信号强度进行解析。解析部9c基于解析后的信号强度,对被存储在存储部9a内的数据库中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及信号强度的变化率等进行解析。
这里,图8表示用于表示上述检测部附近的上述浸透方向的位置与上述信号强度的关系(分布状况)的检量线。该检量线通过一边对试验条1或光源10扫描,一边在基体2上照射来自光源10的光,并通过计算机9对由光检测器11探测出的反射光进行解析而生成。在该检量线上,纵轴表示检测部5附近的信号强度,横轴表示试验条1中试料在浸透方向上的位置(相对试料点着部3的距离)。对于该检量线的高度h,可以作为基于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强度予以测定。此外,也可以把该检量线的面积S作为基于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的强度。
此外,在后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试验条1或光源10扫描,对包括检测部5的区域内的反射光进行连续测定,获取信号强度。因此,比如在上述检量线上,用直线把从检测部5至试料点着部3附近的上流侧部分的信号强度与其相反侧的下流侧部分的信号强度连接起来。这样,从检测部5中的最高值的高度中减去直线的高度后所求出的高度h及检量线与直线围成的面积S便成为基于从检测部5中的信号强度中减去来自本底的信号强度后的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这样在测定信号强度后,即使试料是全血等的着色试料,也可以不受本底的影响及来自杂质的影响,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或定性。
此外,也可以把检测部5以外的基体2上的任意位置上的信号强度假设成来自本底的信号强度,将该信号强度减去。作为来自本底的信号强度,可以选择比如处于检测部5附近的信号强度中的最小值。
除上述方法之外,如果对比如检测部5等的信号强度测定部位固定,不移动实施特异结合反应的区域或测定装置,实施信号强度的测定,则可以简单地构成小型的测定装置,可以降低成本,可提高普及率。
以下,虽然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用尿作为试料,用人体绒毛性腺刺激激素(hCG)作为试料中含有的分析对象物。此外,作为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采用了参与同hCG的组合反应得到的抗hCG单克隆抗体,作为示踪剂采用了胶体金。由于在第2特异结合物质与通过分析对象物结合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中作为示踪剂的胶体金被结合,因此在检测部5中,可以利用来自胶体金产生影响的反应的信号,正确实施对hCG的定量或定性。
工序(a)
首先,为通过工序(a)生成数据库,制作了包含由具有图6所示构造的硝酸纤维素形成的基体2的试验条1。在保持部4中,保持了作为由具有与hCG免疫学结合特性的胶体金示踪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抗hCG单克隆抗体(a-hCG)。具体地说,在基体上涂布a-hCG后使其干燥。此外,在检测部5中也涂布作为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a-hCG,使其干燥,并使a-hCG固定化。
作为包含预先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准备了具有各种hCG浓度的6种尿液。hCG的浓度设为100(IU/L)、500(IU/L)、1000(IU/L)、1500(IU/L)、2000(IU/L)或2500(IU/L)。
这样,利用图7所示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通过测定开始探测器8探测至试料点着部3的尿液的点着,对由检测部5中的特异结合反应所获得的信号强度进行了测定。对于上述6种尿液,求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上述特异结合反应开始后上述饱和值被求出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极大值被求出的时间tm,如图9所示。
hCG的浓度为1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21表示。hCG的浓度为5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22表示。hCG的浓度为10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23表示。hCG的浓度为15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口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4表示。hCG的浓度为20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25表示。hCG的浓度为2500(IU/L)的尿液的信号强度以●表示,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曲线26表示。
在尿液的hCG浓度较低的场合下,信号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后信号强度达到了饱和。被示踪的a-hCG与在保持部4内结合后的hCG在检测部5内被依次展开,信号强度随时间增加,然后,hCG与作为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a-hCG的特异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信号强度达到了饱和。
根据曲线21,尿液的hCG浓度为100(IU/L)的场合下,由于7分钟后,特异结合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因而信号强度的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是7分钟。此外,根据曲线22,23,24,在尿液的hCG浓度为500(IU/L)、1000(IU/L)、1500(IU/L)的场合下,分别在8分钟后特异结合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ts=8分钟)。
与此相对,在尿液中hCG的浓度较高的场合下,信号强度随着时间而增加,一定时间后变小,然后达到饱和。信号强度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被认为是由于未与被示踪的a-hCG结合的hCG在反应系统内过剩所致。即在尿中的hCG浓度较高的场合下,在一开始,被示踪的a-hCG与在保持部4内结合后的hCG在检测部5内被依次展开,信号强度随时间增加。然而由于未与被示踪的a-hCG结合的hCG在反应系统内过剩,因而与被示踪的a-hCG结合后的hCG与未与被示踪的a-hCG结合的hCG竞争,与在检测部5内被固定化的a-hCG发生特异结合反应,其结果是,来自由检测部5探测出的示踪剂产生影响的反应的信号强度下降。这样,当hCG与作为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a-hCG发生的特异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信号强度达到了饱和。
根据曲线25,由于在尿液的hCG浓度为2000(IU/L)的场合下,2分钟后,信号强度达到极大值(tm=2分钟),其后信号强度降低,3分钟后特异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而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为3分钟。此外根据曲线26,由于在尿液的hCG浓度为2500(IU/L)的场合下,1.5分钟后,信号强度达到极大值(tm=1.5分钟),其后信号强度降低,5分钟后特异结合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因而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为5分钟。即上述场合被确认是一个存在极大值,信号强度的变化为负值的区域。
这样,由于上述试料中含有发生前界现象的试料,因而接下来,求出信号强度的饱和值与hCG浓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根据图9,由于使尿液滴到试料点着部3上10分钟后信号强度达到饱和值,因此图10所表示的是尿液滴下10分钟后测定的信号强度与hCG浓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图10,与信号强度的饱和值40000对应的hCG浓度是点A所示的1200(IU/L)及点B所示的2500(IU/L)2个。从中还可看出,具有2500(IU/L)浓度的尿液发生前界现象。即在该场合下,由于尿液中存在过剩的hCG,因而未与由胶体金示踪的a-hCG结合的hCG同已与由胶体金示踪的a-hCG结合的hCG在与在检测部5内被固定化的a-hCG发生的特异结合反应中竞争,由在检测部5内被结合的胶体金示踪的a-hCG的量减少,胶体金产生影响的信号强度下降,由检测部5探测出的信号强度未反映出尿液中的hCG量。
按上述方法,生成了图9及图10所示的数据库。
工序(b)
接下来,从被验者提取尿样1作为试剂,对被验者的尿液中的hCG浓度进行了测定。由于该hCG是能发生前界现象的分析对象物,因而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了针对上述尿液的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
即由于认为尿样1具有发生前界现象的可能性,因而把信号强度饱和值的获取时间ts设为8分钟,把信号强度的极大值的获取时间tm设为2分钟,决定了在满足tm≤t1<t2≤ts的时间t1(=2分钟)和t2(=3分钟)及ts(=8分钟)测定信号强度(第1测定模式)。
工序(c)
把在工序(b)中提取的尿样1滴落到安装在图7所示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内的试验条1的试料点着部3上,通过毛细现象,上述尿样向保持部4以及检测部5浸透。此时,作为尿样1中的分析对象物的hCG被预期在保持部4内与由胶体金示踪的a-hCG发生特异结合,并与在检测部5中被固定化的a-hCG发生了特异结合。
工序(d)
基于在上述工序(b)中决定的第1测定模式,在基于上述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达到饱和之前的期间内,在时间t1(=2分钟)及t2(=3分钟)测定信号强度,分别为49900(A1)及40900(A2)。此外,在时间ts所测定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为40000(As)。
工序(e)
根据在工序(d)中得到的信号强度,通过(A2-A1)/(t2-t1)=(49900-40900)/(2-3)=-9000,得知信号强度的变化是负值。另一方面,根据图10,与信号强度的饱和值40000对应的hCG浓度是1180(IU/L)及2500(IU/L)。这里,由于信号强度的变化是负值,因而决定了hCG浓度为2500(IU/L)。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可以降低由分析对象物引起的前界现象和本底及杂质的影响,能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迅速、简便、正确地实施定量或定性。
此外虽然在上述中为特定分析对象物的量采用浓度单位,但表示分析对象物的量的单位并不局限于浓度。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意单位作为表示量的单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不限于采用了色谱分析的分析方法,也可以在使含有分析对象物的试料与特异结合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直接特异结合反应的免疫比浊法中使用。
此外,如果采用本发明涉及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特异结合分析装置,不仅在医院,即使在一般家庭等也能容易且简便地进行尿检查等。

Claims (11)

1.一种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a)按预先包含分析对象物的各种试料,生成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数据库的工序:
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上述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b)准备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与上述试料对应的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的工序;
(c)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的工序;
(d)在上述工序(c)后,基于上述测定模式,在基于上述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强度达到饱和之前的期间内,对上述信号强度至少测定2次的工序;
(e)利用在上述工序(d)中得到的至少2个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确定的工序。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是具有上述极大值的场合下,
上述测定模式至少在时间t1及t2(tm≤t1<t2≤ts)分别对信号强度A1及A2进行测定,而且在上述时间ts对信号强度As进行测定,
在上述工序(e)中,利用上述信号强度A1及A2的变化以及上述信号强度As,基于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3.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b)中的试料通过上述数据库判断出是没有上述极大值的场合下,
上述测定模式至少在时间t3及t4(t3<t4<ts)对信号强度A3及A4进行测定,
在上述工序(e)中,基于上述信号强度A3及A4的变化以及上述数据库中的上述关系,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
4.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c)中,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并使上述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
5.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制作包含在上述工序(b)之前,点着上述试料的试料点着部,以及,对第2特异键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可对来自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试验条的工序(X),
在上述工序(d)中,通过在上述试料点着部将上述试料点着,利用毛细现象使上述试料流入上述检测部,来使与上述第1特异键合物质键合后的分析对象物与上述第2特异键合物质发生特异键合反应。
6.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d)中,利用上述示踪剂对上述信号强度进行测定。
7.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X)中,在上述试料点着部与上述检测部之间,设有具有被由示踪剂示踪的第1特异键合物质的保持部。
8.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d)中,沿着上述试验条上的上述试料的浸透方向在上述检测部对上述信号强度进行连续测定。
9.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d)中,根据表示上述浸透方向的位置与上述信号强度的关系的标准线,决定上述信号强度。
10.一种特异键合分析装置,其根据由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1)包括下述数据库的存储部,该数据库按包含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至少包含
由上述分析对象物与针对该分析对象物具有特异键合特性的特异键合物质之间的特异键合反应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的饱和值或变化与上述分析对象物的浓度的关系、
上述信号强度的经时变化以及
上述特异键合反应开始后上述饱和值被获取的时间ts及上述信号强度的极大值被获取的时间tm
(2)试验条,其包括用于点着包含分析对象物的试料的试料点着部以及对特异键合物质进行实质性固定并可对来自特异键合反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3)第1探测器,其探测上述信号;
(4)控制器,其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上述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依据上述测定模式由上述探测器探测上述信号,决定上述信号的强度;
(5)解析部,其利用上述信号强度,基于上述数据库,对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量进行确定。
11.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特异键合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探测对至上述试料点着部的试料的点着的第2探测器。
CNB018028926A 2000-12-26 2001-12-25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823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94294 2000-12-26
JP394294/2000 2000-12-26
JP194081/2001 2001-06-27
JP2001194081 2001-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1078A true CN1401078A (zh) 2003-03-05
CN1182394C CN1182394C (zh) 2004-12-29

Family

ID=26606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892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2394C (zh) 2000-12-26 2001-12-25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00128A1 (zh)
EP (1) EP1347299B1 (zh)
JP (1) JP3726082B2 (zh)
CN (1) CN1182394C (zh)
DE (1) DE60117699T2 (zh)
WO (1) WO20020522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277A (zh) * 2010-03-31 2013-04-24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利用免疫色谱法的测定法、免疫色谱测试条和用于免疫色谱法的测定试剂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691A (zh) * 2001-09-28 2004-04-14 ���µ�����ҵ��ʽ���� 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和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AU2002367180A1 (en) * 2001-12-27 2003-07-15 Arkray, Inc.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method
EP1496361B1 (en) * 2003-07-07 2006-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munoassay method and immunoassay system using a Fourier transformation to judge the occurrence of zone phenomena.
EP1496362B1 (en) * 2003-07-09 2006-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US7439079B2 (en) * 2005-04-29 2008-10-2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ssay devices having detection capabilities within the hook effect region
JP4581898B2 (ja) * 2005-08-05 2010-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試験片測定装置
US7829347B2 (en) 2005-08-31 2010-11-0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iagnostic test kits with improved detection accuracy
WO2008105814A2 (en) 2006-08-22 2008-09-04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Miniturized lateral flow device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roteins or nucleic acids
EP1909206A1 (de) 2006-09-11 2008-04-09 Roche Diagnostics GmbH Messbereichserweiterung chromatografischer Schnellteste
JP5026090B2 (ja) * 2007-01-09 2012-09-12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免疫クロマト試験片の測定装置
JP4860489B2 (ja) * 2007-01-09 2012-01-25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免疫クロマト試験片の測定方法
JP2011522521A (ja) 2008-05-05 2011-08-04 ロスアラモス ナショナル セキュリティ,エルエルシー 高度に単純化された側方流動ベースの核酸サンプル調製および受動的流体流動制御
US8993344B2 (en) 2009-08-07 2015-03-31 Arkray,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prozone phenomenon, analysis method, device for detecting prozone phenomenon, and analysis device
WO2012133615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検体不添加サンプルを操作不適サンプルと判定できるイムノ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基づく検出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テストストリップ
CA2856304C (en) 2011-04-20 2017-05-16 Mesa Tech International, Inc. Oscillating amplification reaction for nucleic acids
JP6300676B2 (ja) * 2014-07-30 2018-03-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分析方法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WO2016072307A1 (ja) * 2014-11-07 2016-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CN106053779B (zh) * 2015-04-14 2019-06-14 爱科来株式会社 测定方法和测定系统
US10895535B2 (en) * 2015-06-24 2021-01-19 Konica Minolta, Inc.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ing chip and measuring kit used for the same
US10921260B2 (en) 2015-10-09 2021-02-16 Hamamatsu Photonics K.K. Optical measuring device
MX2018009241A (es) * 2016-01-27 2018-11-09 Undercover Colors Inc Dispositivo portatil para detectar una sustancia diana en un liquido.
KR102593221B1 (ko) * 2017-09-08 2023-10-24 알프레사 파마 가부시키가이샤 분석 장치 및 분석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5980B2 (ja) * 1985-06-05 1994-05-11 東亜医用電子株式会社 体液成分の測定方法
JP2763614B2 (ja) * 1989-09-26 1998-06-11 東亜医用電子株式会社 免疫凝集による抗原または抗体の濃度判定方法
JP3127611B2 (ja) * 1992-09-10 2001-01-2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抗原抗体反応におけるプロゾーン判定方法及び分析方法
US5569608A (en) * 1995-01-30 1996-10-29 Bayer Corporatio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analytes on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s
JPH1138006A (ja) * 1995-06-27 1999-02-12 Dainabotsuto Kk 検査方法及び検査用キット
AUPN527995A0 (en) * 1995-09-07 1995-09-28 Agen Biomedical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quantification of an analyte
JP3645023B2 (ja) * 1996-01-09 2005-05-1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方法、検量線の作成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分析装置
FI107080B (fi) * 1997-10-27 2001-05-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ittauslaite
JP2000221195A (ja) * 1999-02-03 2000-08-11 Toshiba Iyo System Engineering Kk プロゾーン判定方法、それ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277A (zh) * 2010-03-31 2013-04-24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利用免疫色谱法的测定法、免疫色谱测试条和用于免疫色谱法的测定试剂盒
CN103069277B (zh) * 2010-03-31 2016-03-30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利用免疫色谱法的测定法、免疫色谱测试条和用于免疫色谱法的测定试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47299B1 (en) 2006-03-08
CN1182394C (zh) 2004-12-29
US20030100128A1 (en) 2003-05-29
DE60117699T2 (de) 2006-10-19
EP1347299A4 (en) 2004-04-28
EP1347299A1 (en) 2003-09-24
JP3726082B2 (ja) 2005-12-14
JPWO2002052265A1 (ja) 2004-04-30
DE60117699D1 (de) 2006-05-04
WO2002052265A1 (fr) 200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2394C (zh)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
CN1175269C (zh) 生物传感器
CN1675536A (zh) 微芯片、制造微芯片的方法、以及检测成分的方法
CN1628247A (zh) 过滤型蛋白芯片
CN101065671A (zh) 传感器装置
CN1781022A (zh) 用于进行现场测试的膜条生物传感器系统
CN1473270A (zh) 生物传感器及测定方法
CN1362970A (zh) 对雌激素受激亮氨酸氨基太酶的单克隆抗体
CN1279357C (zh) 生物传感器及使用它的血液成分分析方法
CN1514243A (zh) 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的方法、装置和标记物及检测试剂盒
CN1489691A (zh) 特异结合分析装置和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JP4972295B2 (ja) 免疫分析方法及びバイオチップ
CN106918708A (zh) 一种用于检测胰岛素的竞争法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试剂盒
CN105823880A (zh) 一种利用钩状效应拓展检测范围的生物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CN1262841C (zh)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CN1256590C (zh) 利用着色颗粒的定量非仪器免疫测定及装置
CN112940114A (zh) 一种抗真菌1,3-β-D-葡聚糖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12326973A (zh) 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786710A (zh) 检体分析微流体芯片及其方法
KR101548284B1 (ko) 신규한 시료 내 검출대상물의 검출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검출키트
CN1967228A (zh) 用于检测氯霉素残留的免疫传感电极的制作方法
CN207396501U (zh) 一种半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层析试纸条
CN108333345A (zh) 双模拟酶信号放大的多鸡细胞因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CN1218183C (zh) 一种参比免疫层析检测抗原浓度的方法
US20150276728A1 (en)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sis kit for simultaneously detecting or quantitating multiple types of target substan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