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5239A -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5239A
CN1395239A CN02126389A CN02126389A CN1395239A CN 1395239 A CN1395239 A CN 1395239A CN 02126389 A CN02126389 A CN 02126389A CN 02126389 A CN02126389 A CN 02126389A CN 1395239 A CN1395239 A CN 1395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back shaft
moveable part
yok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6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5295C (zh
Inventor
池田直人
东原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9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5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52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52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驱动器,其包括:支撑基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包括基底部分、从基底部分伸出的支撑轴、以及一对磁轭,该对磁轭分别从基底部分的两侧边缘沿着与支撑轴相同的方向伸出,且以支撑轴在它们之间而彼此相对定位,磁轭具有安装磁铁的相对表面;以及可移动部分,其支撑在支撑基部的支撑轴上,以便可以绕着支撑轴的轴线转动且在支撑轴的轴向上滑动,其上固定光轴基本上与支撑轴的轴向重合的物镜,且包括在对透过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至少一对在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其中磁铁、磁轭、基底部分、以及支撑轴构成了磁路。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驱动器以及包括其的盘片驱动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其中可移动部分可转动并可滑动地支撑在支撑轴上的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记录和再现记录在盘型记录介质,如光盘上的盘片驱动装置是公知的。这种盘片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其沿着盘型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且用激光照射盘型记录介质。
这种光学拾取器设置有包括物镜的物镜驱动器,且在对盘型记录介质进行信号记录和再现时通过物镜驱动器执行聚焦控制和寻轨控制,由此将透过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光点聚焦到记录轨道上。
对于物镜驱动器,公知一种所谓的轴向滑动型物镜驱动器,其中可移动部分支撑在支撑轴上,以便可以绕着其轴转动且在轴向上可滑动,并且通过使可移动部分相对于盘型记录介质移动来实现聚焦控制和寻轨控制。这种轴向滑动型物镜驱动器的优点在于,可移动部分在支撑轴上的重平衡较好,寻轨方向上的抗震性能优异,不容易出现可移动部分由其自身重量引起的在寻轨方向上相对于支撑轴偏移,此外,运行条件下的歪斜较小。
但是,现有技术的轴向滑动型物镜驱动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一对内部线圈、一对磁铁以及一对外部线圈设置在关于支撑轴的相对两侧,部件数量较多,因此难以减小尺寸,且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法减小物镜驱动器以及包含它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尺寸,同时保证物镜驱动器具有优良特性。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镜驱动器,其包括:支撑基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包括基底部分、从基底部分伸出的支撑轴、以及一对磁轭,所述对磁轭分别从基底部分的两侧边缘沿着与支撑轴相同的方向伸出,且以支撑轴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定位,该磁轭具有安装磁铁的相对表面;以及可移动部分,其支撑在支撑基部的支撑轴上,以便可以绕着支撑轴的轴线转动且在支撑轴的轴向上滑动,其上固定一光轴基本上与支撑轴的轴向重合的物镜,且包括在对透过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至少一对在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其中磁铁、磁轭、基底部分、以及支撑轴构成了磁路。
由于作为物镜驱动器中磁路组件的磁轭不需要位于磁铁内部,因此有可能设法做到减小物镜驱动器的尺寸且保证其具有优良的灵敏度。
优选地,该物镜驱动器还包括:形成为大致环形形式的磁性元件,其包含一对外径最大的突出部分,在该对突出部分之间具有中间部分,且配装到可移动部分上,该对突出部分分别被朝向磁铁的中心区域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将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因此,在可移动部分沿着聚焦方向或寻轨方向移动的所有情况下,由该磁性元件产生一种使可移动部分朝着其中性位置移动的力,因此可移动部分通过最少必要数量的零件而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适当地保持在其中性位置上。
此外,只有当大致为环形的磁性元件设置为可配装到可移动部分的预定构型时,才有可能适当地、可靠地将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因此,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可能达到减少制造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每个磁轭都设置设置有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遮盖部分遮盖磁铁的在垂直于支撑轴轴向且垂直于磁轭连接方向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表面。由于磁铁端部发出的磁力线通过遮盖部分返回到磁铁,因此,可以抑制磁漏,且可以达到提高物镜驱动器驱动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物镜驱动器还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罩盖,其位于支撑基部的基底部分相对可移动部分的相对侧,且遮盖可移动部分,其中该罩盖在物镜一侧的末端边缘向可移动部分一侧弯曲形成弯曲部分。因此,指向盘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侧的泄漏的磁力线通过该弯曲部分吸收,并且可以消除磁漏对再现操作与记录操作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再现与记录效果。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其中配装到盘片承载台上的盘型记录介质由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用激光通过物镜驱动器中的物镜照射盘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物镜驱动器包括:支撑基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包括基底部分、从基底部分伸出的支撑轴、以及一对磁轭,所述一对磁轭分别从基底部分的两侧边缘沿着与支撑轴相同的方向伸出,以支撑轴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定位,该磁轭具有配装磁铁的相对表面;以及可移动部分,其支撑在支撑基部的支撑轴上以便可绕着支撑轴的轴线转动且在支撑轴的轴向上滑动,其上固定有光轴基本上与支撑轴的轴向重合的物镜,且包括在对透过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至少一对在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其中磁铁、磁轭、基底部分、以及支撑轴构成了磁路。
由于在磁铁内侧不需要磁轭作为设置在盘片驱动装置中的物镜驱动器中的磁路组成元件,因此能够通过物镜驱动器的尺寸减小而减小盘片驱动装置的尺寸,以确保优良的物镜驱动器灵敏度,且提高盘片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地,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形成为大致环形形式的磁性元件,其包含一对外径最大的突出部分,在二者之间具有中间部分,且配装到可移动部分上,该对突出部分分别被朝向磁铁的中心区域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将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因此,在可移动部分沿着聚焦方向或寻轨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由磁性元件产生一种使可移动部分朝着其中性位置移动的力,因此可移动部分通过最少必要数量的零件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适当地保持在其中性位置上。
而且,只有当大致为环形的磁性元件设置为可配装到可移动部分的预定构型时,才有可能适当地、可靠地将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因此,通过减少零部件数目有可能达到减少制造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每个磁轭都设置带有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遮盖部分遮盖磁铁的在垂直于支撑轴轴向且垂直于磁轭连接方向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表面。由于磁铁端部发出的磁力线是通过遮盖部分返回到磁铁的,因此,可以抑制磁漏,且可以达到提高物镜驱动器驱动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罩盖,其位于支撑基部的基底部分关于可移动部分的相对侧,且遮盖可移动部分,其中该罩盖在物镜一侧的末端边缘向可移动部分一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分。因此,朝向盘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侧的泄漏的磁力线通过该弯曲部分吸收,并且可以消除磁漏对再现操作与记录操作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再现与记录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以示例方式示出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的示例的附图,通过下面说明书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变得清晰明白。
                        附图说明
图1到1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与盒式盘一同示出的盘片驱动装置的总透视图;
图2是盘片驱动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总透视图;
图3是示出盖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物镜驱动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物镜驱动器的放大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去除罩盖的物镜驱动器的放大平面图;
图6是配装罩盖的沿着图5的线VI-VI取得的剖视图;
图7是配装罩盖的沿着图5的线VII-VII取得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磁力线分布的概念视图;
图9与10示出沿着可移动部分的寻轨方向的操作情况,其中图9是示出可移动部分在方向T1上转动情形下的放大平面图,而图10是示出可移动部分在方向T2上转动情形下的放大平面图;
图11与12示出沿着可移动部分的聚焦方向的操作情况,其中图11是示出可移动部分在方向F1上移动情形下的放大剖视图,而图10是示出可移动部分在方向F2上移动情形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13示出加速灵敏度测量的试验结果;
图14是示出物镜驱动器的改进实施例的概念图;以及
图15是说明物镜驱动器的另一改进实施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实施例。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能够对直径约为64mm的盘型记录介质(磁光盘)再现的盘片驱动装置,以及其中提供的物镜驱动器。
盘片驱动装置1包括设置在薄盒状壳体2中的所想要的组成部件与机构,并且壳体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的载入/弹出口2a(参见图1与2)。用于打开或关闭载入/弹出口2a的门3支撑在壳体2上(参见图1),且当盒式盘100载入壳体2或从壳体2中弹出的时候操纵门3以打开载入/弹出口2a。
盒式盘100包括一个平的盒体101,其中可旋转地包含有直径约为64mm的盘型记录介质102(参见图1)。
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操纵键4设置在壳体2的预定位置上(参见图1)。例如,通过操作操纵键4执行再现、工作中止、改变音量、由壳体2中弹出盒式盘、各种编辑功能等等。
在壳体2中设置底板5(参见图2)。未示出的驱动电机(主轴马达)设置在底板5的大致中心部分的下侧上,且盘片承载台6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底板5设置有配置孔5a,而盘片承载台6通过配置孔5a伸出到底板5的上侧(参见图2)。
丝杆7与导杆8彼此平行设置在底板5的下侧上(参见图2)。在与底板5的配置孔5a相应的位置上,支撑一光学拾取器9,使得光学拾取器9能够沿着配装到盘片承载台6上的盘型记录介质102的径向移动。
光学拾取器9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基底10上的所需部件。在光学拾取器9中,可移动基底10的一个端部与丝杆7螺纹啮合,而可移动基底10的两个端部都可滑动地支撑在导杆8上。通过丝杆7旋转,光学拾取器9在盘型记录介质102的径向移动,同时由导杆8导引。
物镜驱动器11包括支撑基部12以及由支撑基部12支撑的可移动部分13(参见图3到7)。
支撑基部12包括基底部分14、磁轭15以及支撑轴16,磁轭15分别由基底部分14的两侧边缘向上弯曲,而支撑轴16从基底部分14的大致中心部分向上伸出。
磁轭15包括主表面部分15a、和遮盖部分15b,遮盖部分15b从主表面部分15a的纵向两侧边缘相对向内弯曲,而接合突出部分15c设置在遮盖部分15b的上侧并与遮盖部分15b相连。定位突出部分15d设置在主表面部分15a的下端部且在内表面侧上。
磁铁17分别地固定在磁轭15的内表面上。磁铁17在他们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具有相同的磁极,且它们在支撑轴16一侧的表面均为S磁极(参见图5)。磁铁17的外表面(facing surface)为N磁极。
磁铁17通过例如粘接分别配装到磁轭15的内表面。通过支撑基部12的定位突出部分15d磁铁17在垂直方向上定位。每一块磁铁17的与配装到磁轭15的表面相垂直的两表面被遮盖部分15b遮盖(参见图3)。
可移动部分13包括配装到线轴18上的必需元件。
线轴18由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主体部分19和从主体部分19突出到前侧的透镜托架部分20。
主体部分19包括:上表面部分19a;分别从上表面部分19a的两侧边缘向下突出的侧表面部分19b;以及从上表面部分19a的后边缘向下突出的后表面部分19c。而平衡器装配部分19d从后表面部分19c的下边缘突出到后侧。向下突出的支撑管部分19e设置在上表面部分19a的大致中心部分(参见图6与7)。
侧表面部分19b的内侧表面的前半部分19f倾斜成随着越来越接近前侧面而向外偏移,且厚度增大到形成前侧肋19g那么多(参见图5)。此外,侧表面部分19b的内侧表面的后半部分19h倾斜成随着越来越接近后侧而向外偏移,且厚度增大到形成后侧肋19i那么多(参见图5)。
透镜托架部分20设置有通孔20a,而三个透镜夹持突出部分20b设置在通孔20a周边边缘上。
圆柱形的平衡器21配装到线轴18的平衡器装配部分19d上(参见图4与6)。
物镜22以从其周边被三个夹持突起部分20b压紧的状态夹持在线轴18的透镜托架部分20上。
线圈主体23配装到线轴18的上表面部分19a的下表面上(参见图4到7)。线圈主体23具有如下的结构,其中成对的寻轨线圈25分别配装到聚焦线圈24的两个侧面部分24a上,聚焦线圈24以其轴向垂直设置的方式呈大致棱形的形式缠绕。聚焦线圈24的侧面部分24a中,前侧部分24b倾斜成随着越来越接近后侧而向外偏移,而后侧部分24c倾斜成随着越来越接近前侧而向外偏移(参见图4与5)。
位于前侧的寻轨线圈25分别配装到聚焦线圈24的前侧部分24b上,而其前端部分从聚焦线圈24的前端向前突出。位于后侧的寻轨线圈25分别配装到聚焦线圈24的后侧部分24c上,而其后端部分从聚焦线圈24的后端向后突出。由于聚焦线圈24的侧面部分24a如上所述是倾斜的,因此寻轨线圈25处于沿聚焦线圈24的前侧部分24b或后侧部分24c倾斜的状态。
由线性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磁性元件26配装到线轴18的支撑管部分19e上(参见图4到7)。磁性元件26为后侧开口的大致环形,且一对外径最大的突出部分26a形成在磁性元件26的左、右两侧,且其间具有中间部分。磁性元件26配装到支撑管部分19e上,使得突出部分26a相应于聚焦线圈24的前侧部分24b与后侧部分24c之间的位置定位(参见图5)。
通过插入支撑管部分19e中的支撑轴16,可移动部分13支撑在支撑轴16上,使得可以在支撑轴16的轴向滑动且可以绕着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参见图3、5、6与7)。支撑轴16的轴向是聚焦方向,沿着该方向执行对盘型记录介质102的聚焦控制,而绕着支撑轴16轴线的方向是寻轨方向,沿着该方向执行对盘型记录介质102的寻轨控制。
在可移动部分13支撑在支撑轴16上的情形下,磁铁17对置地直接定位在线轴18的侧表面部分19b的外侧(见图7)。在可移动部分13支撑在支撑轴16上的情形下,挠性印制线路基板27的一端部27a配装到线轴18上,而挠性印制线路基板27的另一端部27b配装到支撑基部12的基底部分14上。配装到线轴18上的挠性印制线路基板27的一端部27a与聚焦线圈24以及寻轨线圈25电连接,而安装到基底部分14的挠性印制线路基板27的另一端部27b与用于操纵物镜驱动器11的驱动电路(未示出)连接。
在可移动部分13支撑在支撑轴16上的情形下,寻轨线圈25从聚焦线圈24前端向前突出的部分25a对应于位于磁轭15前侧上的遮盖部分15b定位,而寻轨线圈25从聚焦线圈24后端向后突出的部分25b对应于位于磁轭15后侧上的遮盖部分15b定位。
用于遮盖可移动部分13的罩盖28配装到支撑基部12上。罩盖28包括顶板部分29以及从顶板部分29左、右两侧向下突出的侧板部分30,他们由磁性金属材料一体构成。罩盖28中,在顶板部分29与侧板部分30延续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接合孔28a。顶板部分29的前边缘形成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29a。
通过支撑基部12的接合突出部分15c分别与接合孔28a接合而将盖板28配装到支撑基部12(参见附图7)。
现在,在下文将描述盘片驱动装置1的工作情况。
当将盒式盘100插入壳体2的载入/弹出口2a的时候,盘型记录介质102配装到盘片承载台6上,并操纵操纵键(再现按键)4,盘型记录介质102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而伴随盘片承载台6的旋转而旋转。随着盘型记录介质102的旋转,光学拾取器9的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发射出激光,且激光通过物镜22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10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参见图6)。
照射盘型记录介质102的信号记录表面的激光作为返回光入射到光学拾取器9的光检测器(未示出)上,且进行光电转换以再现信息信号。此时,通过向聚焦线圈24供给电流来实现聚焦控制,并通过向寻轨线圈25供给电流来实现寻轨控制,由此将激光光点聚焦到盘型记录介质102的记录轨道上。
在聚焦控制时,可移动部分13在支撑轴16的轴向上工作,以使通过物镜22照射的激光光点聚焦到盘型记录介质10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在聚焦控制时,可移动部分13绕着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以使通过物镜22照射的激光光点聚焦到盘型记录介质10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
在物镜驱动器11中,当可移动部分13随着电流流经聚焦线圈24或寻轨线圈25而沿着支撑轴16的轴向工作或绕着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时,形成穿过磁铁17、磁轭15、基底部分14以及支撑轴16而返回到磁铁17的磁路。
在物镜驱动器11中,磁轭15设置有遮盖部分15b,而且从磁铁17前端部或后端部发出的磁力线通过遮盖部分15b返回到磁铁17(参见图8中的A)。因此,可以抑制磁漏,且可达到提高物镜驱动器11驱动效率的目的。
在寻轨控制时,可移动部分13绕支撑轴16的轴线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寻轨线圈25处于沿着聚焦线圈24的前侧部分24b或后侧部分24c倾斜的状态,因此在转动状态中位于前、后侧的一侧上的寻轨线圈25近似于平行磁铁17的状态(参见图9与10)。因此,一侧上的寻轨线圈25位于磁力线密度大的位置上,使得寻轨方向上的驱动效率增大。此时,聚焦线圈24一侧上的前侧部分24和一侧上的后侧部分24c也近似平行于磁铁17的状态,使得聚焦方向上的驱动效率增大了。
在寻轨控制时,根据流经寻轨线圈25的电流中的垂直流经相应于磁铁17中心部分的各部分的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可移动部分13在寻轨方向上转动,并且通过垂直流经寻轨线圈25的从聚焦线圈24突出的部分25a、25b的电流会产生一个与可移动部分13转动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在物镜驱动器11中,寻轨线圈25中的部分25a、25b相应于磁轭15的遮盖部分15b定位,并且磁力线的方向由遮盖部分15b偏转,以至在可移动部分13转动方向上产生驱动力(参见图8中的B)。因此,产生了在该方向上的驱动力,其有助于可移动部分13转动,由此可以提高寻轨方向上的驱动效率。
当在物镜驱动器11内进行聚焦控制或寻轨控制时,如上所述,可移动部分13相对于支撑轴16工作。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可移动部分13的侧表面部分19b设置有厚度和刚度增大了的前侧肋19g与后侧肋19i,因此可以防止在可移动部分13工作时产生谐振。
图9与10示出了在寻轨方向上可移动部分13的工作情况。
图9示出执行寻轨控制且可移动部分13在方向T1上运动的情形。由于寻轨线圈25在使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T1运动的方向上被供给电流,因此可移动部分13从其中性位置沿着方向T1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可移动部分13中产生一个沿着方向T2的力,其中磁性元件26的突出部分26a沿着该方向被朝着磁铁17形成的磁力线中心区域牵拉。因此,当中止供给寻轨线圈25使其沿着方向T1移动的电流时,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T2转动,从而回到中性位置上(参见图5)。
图10示出了执行寻轨控制且可移动部分13沿方向T2运动的情形。由于寻轨线圈25被供给以使得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T2运动的电流,因此可移动部分13从其中性位置沿着方向T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可移动部分13中产生沿着方向T1的力,其中磁性元件26的突出部分26a沿着该方向T1朝着磁铁17产生的磁力线的中心区域被牵拉。因此,当中止向寻轨线圈25供给使其沿着方向T2移动的电流的时候,可移动部分13会沿着方向T1转动,而回到其中性位置(参见图5)。
图11与12示出了可移动部分13在聚焦方向上的移动情形。
图11示出了执行聚焦控制且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F1运动的情形。由于向聚焦线圈24供给使得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F1运动的电流,因此可移动部分13从其中性位置沿着方向F1移动;此时,在可移动部分13中产生一个沿着方向F2的力,其中磁性元件26的突出部分26a沿着该方向F2朝着磁铁17产生的磁力线中心区域被牵拉。因此,当中止向聚焦线圈24供给使其沿着方向F1移动的电流的时候,可移动部分13会沿着方向F2移动,而回到其中性位置(参见图7)。
图12示出了执行聚焦控制且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F2运动的情形。由于向聚焦线圈24供给使得可移动部分13沿着方向F2运动的电流,因此可移动部分13从其中性位置沿着方向F2移动;此时,在可移动部分13中产生一个沿着方向F1的力,其中磁性元件26的突出部分26a沿着该方向F1朝着磁铁17产生的磁力线中心区域被牵拉。因此,当中止向聚焦线圈24供给使其沿着方向F2移动的电流的时候,可移动部分13会沿着方向F1移动而回到其中性位置(参见图7)。
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在可移动部分13从其中性位置沿着聚焦方向或寻轨方向运动的情况下,由安装在线轴18支撑管部分19e上的磁性元件26产生一个用于将可移动部分13朝着中性位置运动的力,因此通过最少的必要数量零件,使可移动部分13适宜地保持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的中性位置上。
此外,通过简单地将线性磁性元件26形成为预定形状并将其配装到线轴18,可以适当并可靠地将可移动部分13保持在中性位置上。因此,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实现减少制造成本的目的。
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在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磁铁17内侧不需要磁轭作为物镜驱动器11磁路的组成元件。因此,能够减小尺寸并且保证优良的灵敏度。
图13示出了针对根据本发明物镜驱动器11以及根据现有技术的三种物镜驱动器的聚焦加速灵敏度与寻轨加速灵敏度的测量试验结果。根据现有技术的三种物镜驱动器,一种与物镜驱动器11同样为轴向滑动型,一种可移动部分通过导线支撑在固定部分上的类型,以及一种可移动部分通过片簧支撑在固定部分上的类型。聚焦加速灵敏度与寻轨加速灵敏度以每单位伏特(V)加速度(G)给出;值越大,则可承受力越大,而且灵敏度越好。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器11具有优良的灵敏度,且聚焦灵敏度与寻轨灵敏度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尽管在上面描述了其中两个寻轨线圈25分别配装到聚焦线圈24的两侧部分24a上的物镜驱动器11,但是一个寻轨线圈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聚焦线圈24的两侧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良好灵敏度和保证正确工作,寻轨线圈25必须设置在相对于聚焦线圈24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如图14与15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零件具体形状和结构仅仅是本发明实施的具体示例而已,并且不能将它们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范围的局限。

Claims (16)

1.一种物镜驱动器,包括:
支撑基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包括基底部分、从所述基底部分伸出的支撑轴、以及一对磁轭,所述一对磁轭分别从所述基底部分的两侧边缘沿着与所述支撑轴相同的方向突出,且以支撑轴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定位,所述磁轭具有安装磁铁的相对表面;以及
可移动部分,其支撑在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支撑轴上,以便可以绕着所述支撑轴的轴转动且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滑动,其上固定光轴基本上与所述支撑轴的轴向重合的物镜,且包括在对透过所述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至少一对在所述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
其中所述磁铁、所述磁轭、所述基底部分、以及所述支撑轴构成了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为大致环形形式的磁性元件,其包含一对外径最大的突出部分,且该对伸出部分之间具有中间部分,并配装到可移动部分上,所述对突出部分分别朝向所述磁铁的中心区域被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将所述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轭设置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所述遮盖部分遮盖所述磁铁的在垂直于所述支撑轴轴向且垂直于所述磁轭连接方向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器,还包括: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罩盖,其位于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基底部分关于所述可移动部分的相对侧,且遮罩所述可移动部分,
其中所述罩盖在物镜一侧上的末端边缘向所述可移动部分一侧弯曲,从而形成弯曲部分。
5.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其中配装在盘片承载台上的盘型记录介质由驱动电机旋转,并且所述被旋转的盘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用通过物镜驱动器的物镜的激光照射,
所述物镜驱动器包括:
支撑基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包括基底部分、从所述基底部分伸出的支撑轴、以及一对磁轭,所述一对磁轭分别从所述基底部分的两侧边缘沿着与所述支撑轴相同的方向突出,且以支撑轴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定位,所述磁轭具有安装磁铁的相对表面;以及
可移动部分,其支撑在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支撑轴上,以便可以绕着所述支撑轴的轴转动且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滑动,其上固定光轴基本上与所述支撑轴的轴向重合的物镜,且包括在对透过所述物镜照射到所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至少一对在所述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
其中所述磁铁、所述磁轭、所述基底部分、以及所述支撑轴构成了磁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
形成为大致环形形式的磁性元件,其包含一对外径最大的突出部分,在该对伸出部分之间具有中间部分,且配装到可移动部分上,所述对突出部分分别朝向所述磁铁的中心区域被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将所述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轭设置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所述遮盖部分遮盖所述磁铁的在垂直于所述支撑轴轴向且垂直于所述磁轭连接方向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罩盖,其位于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基底部分关于所述可移动部分的相对侧,且用于遮罩所述可移动部分,
其中所述罩盖在物镜一侧的末端边缘向所述可移动部分一侧弯曲,从而形成弯曲部分。
9.一种物镜驱动器,其包括:
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基部,其包括沿物镜光轴方向突出的支撑轴、以及至少一对分别配装磁铁的磁铁配装部分;以及
可移动部分,其可转动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包括所述物镜、在对透过所述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在所述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
其中所述支撑轴、所述磁铁、以及所述磁铁配装部分构成了磁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镜驱动器,还包括:
环形磁性元件,用于弹性地夹紧所述可移动部分,
其中一对分别突出到所述磁铁侧的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磁性元件以所述可移动部分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的部分处,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分别被朝向所述磁铁的中心区域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和寻轨方向上将所述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镜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铁配装部分包括近似U-形的磁轭,其关于所述磁铁相对于所述聚焦线圈与所述寻轨线圈设置,以便与所述磁铁形成接触,且所述磁轭遮罩所述磁铁的至少主表面以及一对侧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镜驱动器,还包括: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其设置成遮罩所述聚焦线圈、所述寻轨线圈、以及所述磁铁,
其中所述遮盖部分相对于所述物镜的一端朝向所述基部侧弯曲。
13.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其中被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用通过物镜驱动器的物镜的激光照射,
所述物镜驱动器包括:
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基部,其包括沿物镜光轴方向突出的支撑轴、以及至少一对分别配装磁铁的磁铁配装部分;以及
可移动部分,其可转动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包括所述物镜、在对透过所述物镜照射到盘型记录介质上的激光进行聚焦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聚焦线圈、以及在所述激光寻轨控制时被提供以驱动电流的寻轨线圈,
其中所述支撑轴、所述磁铁、以及所述磁铁配装部分构成了磁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
环形磁性元件,其用于弹性地夹紧所述可移动部分,
其中一对分别突出到所述磁铁侧的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磁性元件以所述可移动部分在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相对的部分处,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分别被朝向所述磁铁的中心区域吸引,由此在聚焦方向与寻轨方向上将所述可移动部分保持在中性位置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铁安装部分包括近似U-形的磁轭,其关于所述磁铁相对于所述聚焦线圈与所述寻轨线圈设置,以便与所述磁铁形成接触,且所述磁轭遮罩所述磁铁的至少主表面以及一对侧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还包括: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遮盖部分,其设置成遮罩所述聚焦线圈、所述寻轨线圈、以及所述磁铁,
其中所述遮盖部分相对于所述物镜的一端朝向所述基部侧弯曲。
CNB021263892A 2001-06-14 2002-06-14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52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0226/2001 2001-06-14
JP2001180226A JP4395694B2 (ja) 2001-06-14 2001-06-14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5239A true CN1395239A (zh) 2003-02-05
CN1195295C CN1195295C (zh) 2005-03-30

Family

ID=1902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638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5295C (zh) 2001-06-14 2002-06-14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94748B2 (zh)
JP (1) JP4395694B2 (zh)
CN (1) CN1195295C (zh)
DE (1) DE10226638A1 (zh)
MY (1) MY136702A (zh)
SG (1) SG1250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4488C (zh) * 2003-12-30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光学拾取器的致动器和使用其的光学记录/再现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5245B2 (ja) * 2001-10-19 2006-10-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3228860A (ja) * 2002-02-01 2003-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874680B2 (ja) 2002-03-19 2007-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853458B2 (ja) * 2007-10-31 2012-01-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13069389A (ja) * 2011-09-26 2013-04-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444A (en) * 1980-06-16 1982-01-1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driving device
US4504935A (en) 1983-02-14 1985-03-12 U.S. Philips Corporation Electrodynamic focus and radial slide drive for an optical disc system
KR900004619B1 (ko) * 1985-10-23 1990-06-30 가부시기 가이샤 히다찌 세이사꾸쇼 대물렌즈 구동장치
JPH0750528B2 (ja) * 1987-06-25 1995-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EP0486275B1 (en) * 1990-11-14 1997-05-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jective lens driver
JP2641815B2 (ja) * 1991-07-22 1997-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EP0625779B1 (en) * 1993-05-18 2000-11-29 Nec Corporation Actuator for an optical head
JP2984526B2 (ja) * 1993-08-31 1999-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279024B2 (ja) * 1993-10-30 2002-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11161984A (ja) * 1997-11-28 1999-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319797B2 (ja) * 2001-11-12 2009-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4488C (zh) * 2003-12-30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光学拾取器的致动器和使用其的光学记录/再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36702A (en) 2008-11-28
CN1195295C (zh) 2005-03-30
JP2002373432A (ja) 2002-12-26
US20030007430A1 (en) 2003-01-09
US7194748B2 (en) 2007-03-20
SG125071A1 (en) 2006-09-29
JP4395694B2 (ja) 2010-01-13
DE10226638A1 (de) 200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69C (zh) 用于光拾取器的驱动器
CN1088230C (zh) 适用于多种光盘的光头装置
CN1181476C (zh) 物镜驱动设备
CN1143279C (zh) 光学传感器物镜的传动装置
CN1195295C (zh)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CN1126350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波器以及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302471C (zh)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CN1577525A (zh) 光学头和光盘驱动器
CN1855250A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78316C (zh)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CN1697040A (zh) 盘驱动单元以及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CN1794349A (zh) 光学头致动器以及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197978A (zh) 光学读取装置
CN1622208A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848256A (zh) 光学拾取致动器和具有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925027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读取头、光盘装置和振动抑制方法
CN1609966A (zh) 光拾取致动器及其支撑部件、光记录/再现设备
CN1115673C (zh) 双轴致动件及记录和/或再现光盘的装置
CN1311446C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盘装置
JP2004110971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301012A (zh) 驱动物镜的装置
CN1256724C (zh) 可多轴驱动的近场光记录播放装置
CN1306496C (zh) 利用音圈电机的超小型激光头多轴驱动装置
CN1162173A (zh) 光学拾取装置及其致动器
US7900222B2 (en) Optical pickup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