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4753A -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4753A
CN1394753A CN02123162A CN02123162A CN1394753A CN 1394753 A CN1394753 A CN 1394753A CN 02123162 A CN02123162 A CN 02123162A CN 02123162 A CN02123162 A CN 02123162A CN 1394753 A CN1394753 A CN 139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image
mentioned
zone
paper tap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3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1357C (zh
Inventor
赤岩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928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519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928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5194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9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4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13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3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式打印装置及该带式打印装置的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为能粘贴将纸带宽度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作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生成确保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

Description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打印装置及该带式打印装置的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可以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内的纸带,准备有宽度、底色、底花纹、材质(质感)等不同的多种多样的纸带。因此,用户,从该多种多样的纸带中选择所需要的一种将其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内,将所需的打印图象打印在所安装的纸带上,并将该打印图象的一部分作为标签。
在现有的这种带式打印装置中,不能设定为反复粘贴多种类型的纸带,而是始终只以云所安装的一种纸带为对象进行打印图象的云编辑、生成和打印。因此,不能生成综合地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多种多样的纸带的标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从而能够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标签的带式打印装置的图象生成方法以及标签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生成和打印用于生成综合了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的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标签的带式打印装置。
为达到上述第1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1形态,提供一种至少在第1纸带上打印至少与其宽度对应的第1打印图象的带式打印装置的图象生成方法。
本发明第1形态的图象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为能粘贴将纸带宽度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作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然后,生成确保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
按照该图象生成方法,在第1纸带上打印与其宽度对应的第1打印图象的纸带打印装置中,作为生成第1打印图象的方法,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特意地设定与纸带宽度小于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对应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并生成可确保该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因此,接着,通过在第1纸带上打印第1打印图象,可以将第1打印图象的一部分作为标签,并可以在第1标签(的第1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上粘贴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构成的标签(第2标签),因而可以得到(作为粘贴的合成结果的)新的标签(合成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多种多样的纸带类型中选择与第1纸带的类型不同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所以,还可以通过这种添加而进行第1打印图象的编辑和生成,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纸带而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
上述第1打印图象,最好具有多个段落,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多个段落中的至少一个段落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段落,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时将多个段落中的至少一个段落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将至少一个段落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段落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1打印图象,最好具有多个行,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至少一行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行,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时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承担多个行中的至少一行,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将至少一行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的行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1打印图象,最好具有由多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字符串中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第1打印图象具有由多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时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承担字符串中的至少一部分,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至少将字符串的一部分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字符串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1打印图象,最好具有多个字符,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多个字符中的至少一个字符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字符,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时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承担多个字符中的至少一个字符,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至少将一个字符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字符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最好包括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包含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区域和双重框形态内的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包含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区域和双重框形态内的区域。即,通过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使其外廓(第2打印图象的轮廓:纸带为非透明基底时粘贴的第2标签的外廓)看上去好象是第2打印图象的外框。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附加了外框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指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标记图象。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指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标记图象,所以,当进行了打印时,可以由该标记图象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而很容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即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将图象合成后的合成标签。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最好设定为多角形的区域,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指示上述多角形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作为上述标记图象。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多角形的区域,所以,通过使第1打印图象具有指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
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用点线或实线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的轮廓图象作为上述标记图象。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通过使第1打印图象具有用点线或实线指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的轮廓图象,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
上述标记图象,最好配置成当粘贴了第2打印图象时隐蔽在其下面。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由于将上述标记图象配置成当粘贴了第2打印图象时隐蔽在其下面,所以在可以用标记图象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同时可以通过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而隐蔽在其下面,因而可以使标签的外观更加优美。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例如角标记或轮廓线等标记图象配置在稍微靠第2打印图象的实际的角或轮廓线的内侧,则不仅能够更可靠地指明粘贴区域而且由于位于内侧因而可以配置成当粘贴了第2打印图象时隐蔽在其下面。
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最好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使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整个区域内及比其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由该配色的边界线指明。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通过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及比该区域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第1打印图象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可以利用颜色的不同指明边界线。这里,在后者的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配色的情况下,由于是预定的部分(规定部分),所以与前者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一样,也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此,与上述的角标记或轮廓线等一样,可以设计成将其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的下面等(具有所谓隐蔽的优点)。
图象生成方法,最好还备有在打印上述第1打印图象之前生成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步骤。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由于可以在打印上述第1打印图象之前生成第2打印图象,所以能在生成第1打印图象后不间断地生成,因而易于生成。
图象生成方法,最好还备有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显示合成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后的合成图象的步骤。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显示将第2打印图象合成在第1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的合成图象,所以即使实际上并不生成标签(第1标签、第2标签、合成标签)也仍可以通过显示整个(合成)图象而进行确认。因此,通过在生成第1标签或生成第2标签之前进行这种确认(显示),可以减少形成不合本意的图象时的标签(纸带)的浪费,并可以通过编辑和修改而在确认后生成。
上述第1纸带和上述第2纸带,纸带的类型最好不同。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由于第1纸带和第2纸带的纸带类型不同,所以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因而可以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
上述第2纸带,最好是透明基底的纸带。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当在第1标签所打印的第1打印图象上粘贴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第2纸带(第2标签)而生成合成标签时,如果第2纸带是透明基底的纸带,则可以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上直接看到打印在其上的第2打印图象,即使其外侧(第2纸带的纸带基底部分:透明部分)重叠在第1打印图象上其下面也仍能看清。在该图象生成方法中,由于第2纸带是透明基底的纸带,所以设定在第1打印图象区域内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可以是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区域,根据第2纸带的纸带基底是透明的这一特色,可以生成有效地利用第1打印图象内的区域的标签。
为达到上述第1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2形态,提供一种标签生成方法,该标签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能粘贴将纸带宽度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作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生成确保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1纸带上,并生成打印了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第1标签;将上述第2纸带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内;将上述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2纸带上;然后,生成打印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第2标签。
按照该标签生成方法,将确保了作为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而生成第1标签,并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第2纸带上而生成第2标签,然后,通过将第2标签的第2打印图象粘贴在第1标签的第1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合成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多种多样的纸带类型中选择类型不同的纸带作为第1纸带及第2纸带,因而还可以通过这种添加而进行第1打印图象和第2打印图象的编辑和生成,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而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
为达到上述第2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3形态,提供一种带式打印装置,该标签生成装置包括:第1纸带安装装置,安装具有第1纸带宽度的第1纸带作为第1打印图象的打印对象;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用于粘贴将具有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生成确保了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及第1纸带打印装置,将所生成的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1纸带上。
按照该带式打印装置,可以安装具有第1纸带宽度的第1纸带,并在将第1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用于粘贴具有小于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的第2打印图象的区域,生成确保了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并将其打印在第1纸带上。因此,可以将第1打印图象的一部分作为标签(第1标签),并可以将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构成的标签(第2标签)粘贴在该第1打印图象内所确保了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上,从而可以得到新的标签(合成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多种多样的纸带类型中选择与第1纸带类型不同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即,在对打印在第1纸带上的第1打印图象进行编辑和生成的时刻,也可以添加另外的第2纸带的第2打印图象(第2标签)并进行编辑和生成,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而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此外,如果按照与第1纸带所对应的第1打印图象相同的方式生成和打印第2纸带所对应的第2打印图象,则也可以进一步将另外一个纸带(第3纸带)的第3打印图象(第3标签)合成(粘贴)在第2纸带的第2打印图象上。
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最好具有对上述第1打印图象进行编辑的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从对上述第1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1纸带编辑模式分级地切换为对上述第2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2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指示的换带指示装置,并当进行了上述换带指示时,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可以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在可以对第1打印图象进行编辑的同时,可以进行用于从对第1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1纸带编辑模式切换为对第2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2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指示,并当进行了上述换带指示时,可以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此,可以在考虑了第1打印图象的编辑状态后通过进行换带指示而分级地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同时可以设定各种第2打印图象区域。
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段落的换段落指示的换段落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换段落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上述新的段落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段落设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进行用于在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段落的换段落指示,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换段落指示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新的段落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新段落)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段落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的行的换行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换行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上述新的行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行设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进行用于在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的行的换行指示,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换行指示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新的行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新的行)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的行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指定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串的一部分的范围的字符串范围指定的字符串范围指定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还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字符串范围指定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根据上述字符串范围指定所指定的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字符串范围设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进行用于指定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串的一部分的范围的字符串范围指定,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该字符串范围指定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所指定的字符串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指定范围的字符串区域)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字符串(加边字)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此外,在字符串范围指定装置中,还包含所谓的光标指示器,可以通过指定起点(最初的字符)和终点(最后的字符)而进行范围指定。
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指定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字符的字符指定的字符指定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字符指定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根据上述字符指定所指定的字符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字符设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进行用于指定第1打印图象内的一个以上的字符的字符指定,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该字符指定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所指定的字符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指定范围的字符区域)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字符(加边字)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此外,在字符指定装置中,也包含所谓的光标指示器。
最好还备有在上述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决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的第2纸带打印字符尺寸决定装置,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根据所决定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调整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的字符尺寸调整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决定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并能根据该字符尺寸调整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所以,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时,可以使该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和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达到良好的均衡,因而能使粘贴后的(合成)标签的外观更加优美。
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最好具有进行用于指示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变为带外框的图象的外框指示的外框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还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外框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沿其外周除去规定宽度部分后的内部区域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外框设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进行用于指示将第1打印图象变为带外框的图象的外框指示,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该外框指示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从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沿其外周除去规定宽度部分后的内部区域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即,这时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是比第1打印图象区域窄(小)了规定宽度部分的区域,所以,当在该区域上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时,其外廓(第2打印图象的轮廓:纸带为非透明基底时粘贴的第2标签的外廓)看上去好象是第2打印图象的外框。因此,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指定范围的字符区域)的设定,并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附加了外框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还具有在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进行从上述第2纸带编辑模式返回上述第1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解除指示的换带解除指示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在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进行从第2纸带编辑模式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解除指示,所以,只要是设定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之后,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将第2纸带编辑模式解除并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此外,在设定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也可以进行自动解除(自动换带解除),上述两种方式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根据换带前的第1打印图象的编辑状态自动进行选择。
上述换带解除指示,最好按照与上述换带指示相同的操作进行。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由于换带解除指示可以按照与换带指示相同的操作进行,所以每次只需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对第1纸带编辑模式和第2纸带编辑模式进行切换。
上述第1纸带安装装置,最好构成为可以安装上述第2纸带并具有对从上述第1纸带更换为第2纸带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第2纸带安装检测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将第2纸带安装在已安装了第1纸带的同一个纸带安装装置内,并且还可以检测从第1纸带更换为第2纸带的情况,所以,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确认已进行了纸带的更换,以便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第2纸带上。
最好还备有显示上述第1打印图象及在其区域内设定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且通过指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显示第1打印图象区域及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且可以通过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可以与其他区域辨别开来)而进行显示,所以能够在打印第1打印图象等之前对其进行确认。此外,所谓通过指明(可以辨别)而进行显示,例如可以采用黑白翻转显示之类的显示方法使其本身发生变化,也可以如后文所述,当生成已指明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时直接对其进行显示。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可以在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进行用于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定的区域指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很容易地在显示画面内用区域指定装置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区域指定。此外,对于这时的区域指定,例如可以采用由光标(所谓的十字光标等都包括在内)等指定起点和终点并将以连接该两点的直线作为对角线的长方形作为指定区域、或依次指定多角形区域的各角而进行区域指定、或通过对区域内的各象点进行累积(例如每当对各象点进行指定时使黑白翻转并例如将以黑象点表示的区域作为指定区域)而进行指定等各种区域指定装置。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从多种类型的纸带中指定上述第2纸带的类型的第2纸带类型指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从多种类型的纸带中指定第2纸带的类型,所以,可以考虑第2纸带的类型、即其宽度、底色、底花纹、材质(质感)等而生成第1打印图象,同时,如果所选定的第2纸带的类型与纸带宽度相适应,则可以根据该类型设定第2纸带宽度及第2打印图象的宽度,或者,如果是长度已定的纸带类型,则也可以设定第2打印图象的长度,因而能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得到简化。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最好具有决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由于可以决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所以可以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具有该轮廓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当指定了透明基底的纸带作为上述第2纸带时,最好将连接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外缘的线决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当在第1纸带(第1标签)所打印的第1打印图象上粘贴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第2纸带(第2标签)而生成合成标签时,如果第2纸带是透明基底的纸带,则可以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上直接看到打印在其上的第2打印图象,因而即使其外侧(第2纸带的纸带基底部分:透明部分)重叠在第1打印图象上其下面也仍能看清。因此,在该纸带打印装置中,当指定了透明基底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时,可以将连接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外缘的线决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按照这种方式,在粘贴合成时应考虑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可以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区域,因而可以生成有效地利用第1打印图象内的区域的标签。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当指定了底色为非透明的纸带作为上述第2纸带时,最好将表示粘贴打印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上述第2纸带的区域的外廓的线决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当指定了底色为非透明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时,将表示粘贴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上述第2纸带(第2标签)的区域的外廓的线决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所以,为了便于恰当地粘贴非透明的第2纸带,可以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在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最好设定为将上述轮廓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最好具有输入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长度的长度输入装置及输入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的宽度输入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输入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将轮廓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所以,基本上只要决定了长度和宽度即可设定区域,这里,可以输入长度和宽度的至少一个。例如,在根据纸带类别等预先判明或已设定了宽度方向等情况下,如能输入长度,则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此外,例如当多段落的文档图象为整体图象时,如将其中的规定段落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则通过在设定了该段落的长度方向的基点的状态下输入其长度,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另一方面,例如当根据纸带类别等预先判明或设定了长度时,如能输入宽度,则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此外,例如当多段落中的1个段落或单一段落的多行的文档图象为整体图象时,如将其中的规定的行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则通过在设定了该行的宽度方向的基点的状态下输入其宽度,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
上述宽度输入装置,最好具有输入上述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输入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可以输入第2纸带宽度,所以,通过预先设定与第2打印图象宽度的关系,可以根据所输入的第2纸带宽度设定第2打印图象的宽度。
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最好备有对上述第1打印图象附加用于在打印后指明作为粘贴区域而确保了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明功能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对第1打印图象附加用于在打印后指明作为粘贴区域而确保了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明功能,所以,在打印后可以利用区域指明功能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而很容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即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将图象合成后的合成标签。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最好设定为多角形区域,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最好具有以可打印的方式将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或指示从上述各角位置沿各规定方向偏离规定距离的位置的角标记配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角标记配置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多角形区域。因此,通过将指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配置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此外,也可以配置成将角标记从各角位置沿规定方向偏离,如预先设定了偏离方向及其距离,则同样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另外,例如,可以采用如向区域的外侧偏离配置则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时很容易对照着角标记的内侧进行粘贴、相反如向内侧偏离则可以将角标记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或非透明的第2标签的纸带基底)的下面等粘贴标签(生成将图象合成后的合成标签)时用的各种设计方案。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最好具有以可打印的方式将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或从上述轮廓线向区域内部偏离了规定宽度的轮廓线的至少一种轮廓线的点线或实线配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轮廓线配置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将指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或从轮廓线向区域内部偏离了规定宽度的轮廓线的至少一种轮廓线的点线(虚线、单点锁线、双点锁线等)或实线配置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这里,后者的配置向内部偏离了规定宽度的轮廓线的情况,由于是预定的宽度(规定宽度),所以与前者的(配置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的情况一样,也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此,与上述的角标记的情况一样,可以设计成将其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的下面等(具有所谓隐蔽的优点)。
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最好具有使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及比其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从而指明边界线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区域内配色装置。
按照该最佳的形态,通过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及比其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第1打印图象区域内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可以利用颜色的不同指明边界线。这里,在后者的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配色的情况下,由于是预定的部分(规定部分),所以与前者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一样,也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此,与上述的角标记或轮廓线等一样,可以设计成将其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的下面等(具有所谓隐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带式打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与图1的带式打印装置对应的开盖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图1的带式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A~4D是表示打印图象及由其构成的标签的例的说明图。
图5A~5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图6A~6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图7A~7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图8A~8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图9A~9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图10A~10D是表示另一例的与图4A~4D相同的说明图。
最佳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带式打印装置。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带式打印装置的整体及将开闭盖打开时的外观结构,图3是其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带式打印装置1,由装置壳体2形成外壳,并在装置壳体2的前部的上表面备有由各种输入键构成的键盘3。在后部的上表面,在其左部装有开闭盖21,在其右部配置着显示器4。
另外,如图3所示,作为基本结构,备有具有键盘3和显示器4并进行与用户的接口的操作部11、具有打印头(感热头)7和走纸部120并安装在凹部6内的用于在带盒C的打印用纸带(以下简称为「纸带」)T上进行打印的打印部12、打印后进行纸带T的切断的切断部13、具有各种传感器并进行各种检测的检测部14、具有各种驱动器并驱动各部电路的驱动部270及对带式打印装置1内的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00。因此,在装置壳体2的内部,除打印部12、切断部13、检测部14等以外,还装有图中未示出的电路基板。在该电路基板上,除电源单元外,还安装着驱动部270和控制部200的各电路等,电源单元,连接着图中未示出的AC转接器的连接口或可从外部拆装的镍镉电池等电池。
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用户将带盒C安装在凹部6内之后,一边通过显示器4确认输入、编辑结果,一边由键盘3输入所需的字符等(文字、数字、符号、简易图形等字符)的打印信息,并当指示打印时,由走纸部120从带盒2送出纸带T,并由打印头7在纸带T上进行所需的打印,完成打印的部分,随时从纸带排出口22送出到外部。当完成所需的打印时,走纸部120,将纸带T输送到包含空白部分的纸带长度的位置,然后停止其输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打印部12内,在开闭盖21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凹部6,并在将该开闭盖21打开的状态下对凹部6进行带盒C的拆装,在带盒C内,在盒体51的内部安放着一定宽度(4.5mm~48mm左右)的纸带T和色带R,此外,还形成着一个用于使配置于凹部6内的打印头单元61插入的贯通孔55。另外,为了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等的纸带T的类别,在背面设有多个小孔,并在凹部6内设置着检测该孔的有无的微动开关等纸带识别传感器142,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检测纸带T的类别。
纸带T,具有在背面形成粘结面并用剥离纸覆盖该面的结构。纸带T和色带R,以在贯通孔55的位置上彼此重合的状态运行,同时只将纸带T向外部排出,而色带R则在内部卷绕。
在打印头单元61内,装有由感热头构成的打印头7,在已将带盒C安装在凹部6内的状态下,打印头7与从带盒C的贯通孔55露出的色带R的背面接触。然后,通过对打印头7进行发热驱动,在纸带T的表面上打印所需的字符等。此外,在装置壳体2的左侧部,形成使凹部6与装置外部连通的纸带排出口22,用于切断送出的纸带T的纸带切断器132临接于纸带排出口22。另外,在凹部6内,还设有与所安装的带盒C的被驱动部啮合的驱动轴62、63,以输送电机121为驱动源,并通过这两个驱动轴62、63进行带盒C内的纸带T及色带R的输送,并以与其同步的方式驱动打印头7,从而进行打印。此外,打印结束后,继续进行纸带T的输送,直到将规定的切断位置输送到纸带切断器的位置为止。
另外,在输送电机121的前端,固定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形成有检测开口的圆盘,并以面向其检测开口的方式设置着一个具有光敏器件等的转速传感器141,用于检测输送电机121的转速并通知控制部200。
切断部13,备有纸带切断器132、在打印任意长度等的情况下以手动方式使纸带切断器进行切断动作的切断按钮133、在定长打印等情况下以自动方式使纸带切断器132进行切断动作的切断电机131。按照这种方式,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模式设定,可以进行手动/自动的切换。因此,当为手动切断时,在打印结束的时刻,用户,通过按下配置在装置壳体2上的切断按钮133,即可使纸带切断器132进行动作,并按所需的长度将纸带T切断。而当为自动切断时,在结束打印并输送一定的空白部分纸带后使其停止,同时驱动切断电机131,进行纸带T的切断。
检测器14,备有上述的转速传感器141、纸带识别传感器142。根据实际情况,在结构上也可以将这些部件省去。
驱动部270,备有显示器驱动器271、打印头驱动器272、电机驱动器273。显示器驱动器271,根据从控制部200输出的控制信号,按照其指示驱动操作部11的显示器4。同样,打印头驱动器272,按照控制部200的指示驱动打印部12的打印头7。此外,电机驱动器273,具有驱动打印部12的输送电机121的输送电机驱动器273d、驱动切断部13的切断电机131的切断电机驱动器273c,并同样按照控制部200的指示驱动各电机。
操作部11,备有键盘3和显示器4。显示器4,在横向(X方向)约6cm×纵向(Y方向)4cm的长方形形状的内侧,具有可显示96象点×64象点的显示图象数据的显示屏面41,并在用户从键盘3输入数据而生成和编辑字符串图象数据等、或观察确认其结果、或从键盘3输入各种指令及选择指示等情况下使用。
在键盘3上,除包含字母键群、数字键群、及用于调用和选择外文的外文键群等的字符键群31以外,还配置着用于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群32等。如果是可输入日语的装置类型,则在字符键群31中还包含平假名和片假名等日文字母键群。
在功能键群32中,除指示打印的「打印」键外,还包含当选择汉字变换(在机型为日语对照型的情况下)的功能时用于选择所显示的选择分支的「选择」键、删除光标位置的字符或在各种功能的操作中取消操作的「删除」键、用于移动指示接着输入的字符位置或作为操作对象的位置的光标K的「光标」键(「↑」、「↓」、「→」、「←」)等。
另外,还包括后文所述的用于换带指示的换带键、用于外框指示的外框指示(图文框)键、用于换段落指示的换段落键、用于换行指示的换行键等。
此外,当然与一般的键盘一样,这些键输入,可以按每个键输入以单独设置的键进行输入,也可以通过与移位键等组合而用较少的键进行输入。如图3所示,键盘3,将各种指令及数据输入到控制部200。
控制部200,备有CPU210、ROM220、字符发生器ROM(CG ROM)230、RAM240、外围控制电路(P CON)250,相互间通过内部总线260连接。ROM220,除存储由CPU210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控制程序区域221外,还具有存储包含色变换表和字符修饰表等的控制数据的控制数据区域222。CG ROM230,存储着带式打印装置1中所准备的绘图字符、符号、图形等字模数据(主要包含轮廓字形、还包含一部分位图数据),根据用于特定字符等的代码数据输入,输出对应的字模数据。
RAM240,即使通过电源键的操作而将电源切断,也能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备用电路接受电源的供给,以保持所存储的数据,该RAM242,除各种寄存器群241、存储用户从键盘3输入的字符等文本数据的文本数据区域242、存储显示屏面41的显示图象数据的显示图象数据区域243、存储打印图象数据的打印图象数据区域244、存储描绘登录图象数据的描绘登录图象数据区域245外,还具有打印历史数据区域246及其他的色变换缓存区等各种变换缓存区域247等,并作为用于控制处理的作业区域使用。
在P CON250中,组装着由门阵列和定制LSI等构成的用于补充CPI210的功能并处理与外围电路的接口信号的逻辑电路。作为PCON250内的功能,例如,还组装着进行各种计时的计时器251等。因此,P CON250,与检测部14的各种传感器及键盘3连接,并将来自检测部14的上述各种检测信号及来自键盘3的各种指令及输入数据等直接或进行加工后输出到内部总线260上,同时以与CPU210联动的方式将从CPU210等向内部总线260输出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直接或进行加工后输出到驱动部270。
接着,根据上述结构,CPU210,按照ROM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P CON250输入各种检测信号、各种指令、各种数据等,对来自CGROM230的字模数据、RAM240内的各种数据等进行处理,并将控制信号通过P CON250输出到驱动部270,从而对带式打印装置1进行整体控制,即进行打印的位置控制及显示屏面41的显示控制等,同时控制打印头7并在规定的打印条件下在纸带T上进行打印等。
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了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纸带从而能够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标签的标签生成方法,所以,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在该标签生成方法中,基本上,是将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第1纸带上而生成第1标签,将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第2纸带上而生成第2标签,并通过将第2标签粘贴在第1标签上而将第2打印图象与第1打印图象合成,从而生成具有合成图象的合成标签。
例如,当生成图4C所示的合成标签L0时,将图4A所示的纸带宽度(第1纸带宽度)为24mm的白底色纸带作为第1纸带T1,将图4B所示的纸带宽度(第2纸带宽度)为18mm的淡蓝底色纸带作为第2纸带T2,将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而生成第1标签L0a,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第2纸带T2上而生成第2标签L0b,并通过将第2标签L0b粘贴在第1标签L0a上而将第2打印图象G2与第1打印图象G1(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合成,从而生成具有合成图象的合成标签L0。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打印图象G1的生成时刻,就要(考虑)添加粘贴在其上的第2标签L0b的第2打印图象G2。即,在本实施形态的标签生成方法中,该第1打印图象G1的图象生成方法的特征还在于,第1打印图象G1,如图4A所示,具有「●红色轮和」的文字(字符)串图象G11、表示长方形区域A2的轮廓线的轮廓图象G12、「和●黄色轮」的文字串图象G13。这时的轮廓图象G2,是用于指明粘贴第2标签L0b的第2打印图象G2的粘贴区域(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标记图象,在第1打印图象G1的生成时刻设定并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生成将该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作为轮廓图象G12指明的第1打印图象G1。
作为用于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具体程序,根据其每时每刻的情况可以有各种程序,所以,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为尽可能按各种程序进行设定,设置进行从第1纸带T1用的编辑状态即第1纸带编辑模式切换为第2纸带T2用的编辑状态即第2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指示的换带键,并根据进行了该换带键的操作(按下:换带指示)时的第1打印图象G1的编辑状态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因此,由于在考虑了第1打印图象G1的编辑状态之后操作换带键(进行换带指示),所以可以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能设定各种第2打印图象区域A2
在图4A~4D中,在上述例的情况下,用户,首先将第1纸带宽度为24mm的白底色第1纸带T1(的带盒C)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1内,开始时例如输入文字串「●红色轮和和●黄色轮」,用光标将「●红色轮和」与「和●黄色轮」之间指定为文字插入模式,并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在该位置上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从而可以输入(编辑)第2打印图象G2用的文字串「●蓝色轮」。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按下换带键的时刻,将进行类别检测后得到的小于第1纸带T1的纸带宽度(第1纸带宽度)的纸带宽度选择分支作为第2纸带T2的纸带宽度(第2纸带宽度)的候选分支并显示在显示器4的显示屏面41上,所以,用户可以选择并指定任意的纸带宽度。
这里,在上述的例中,可以选择18mm的纸带宽度。此外,在完成第2纸带宽度的选择(指定)后,带式打印装置1,将显示出催促输入纸带长度的画面,所以,用户应按数值输入长度。用户,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选择(指定)第2纸带宽度并输入第2纸带长度(在图示的例中为36mm),在输入第2打印图象G2用的文字串「●蓝色轮」后,再次按下换带键,即可将第2纸带编辑模式解除,并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
用户,可以在显示器4的显示屏面41上显示出将第2打印图象G2也包含在内的整个图象(将第2打印图象G2合成在第1打印图象G1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的合成图象),并进行整体(合成图象)的编辑,在该编辑后,通过操作(按下)打印键,即可在第1纸带T1上打印上述第1打印图象G1并生成第1标签L0a。接着,将第2纸带宽度为18mm的淡蓝底色的第2纸带T2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1内,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通过按下打印键,即可在第2纸带T2上打印上述第2打印图象G2并生成第2标签L0b。然后,将第2标签L0b的第2打印图象G2的粘贴在第1标签L0a的第1打印图象G1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并生成合成标签L0。
另外,在打印第1打印图象G1时,也可以在轮廓图象G12内打印其尺寸信息(例如,如图所示的宽度和长度等),因而不仅可以指明轮廓而且可以指明具体的尺寸。此外,由于可以检测作为第2纸带T2而安装的纸带的类别,所以能够根据检测结果确认已更换了纸带,以便在第2纸带上打印第2打印图象,在这种情况下,当作为第2纸带T2与所选定的不同时,还可以对该情况进行差错报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所采用的标签生成方法中,可以从多种多样的纸带类型中选择类型不同的纸带作为第1纸带T1及第2纸带T2,而且还可以通过上述的添加而进行第1打印图象G1和第2打印图象G2的编辑和生成,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纸带而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L0。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情况下,用于生成第1标签L0a的带式打印装置1和用于生成第2标签L0b的带式打印装置1是同一个装置,所以,利用同一个带式打印装置1,不仅可以通过对第1纸带T1打印第1打印图象G1而生成第1标签L0a,而且可以生成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G2的第2标签L0b,同时,还可以通过将其粘贴于第1标签L0a而生成合成标签L0。
另外,在生成第1标签L0a后,将所安装的第1纸带T1更换为第2纸带T2,所以,第1标签L0a的生成与第2标签L0b的生成彼此间是先后进行,因而纸带的安装装置和打印装置也都同时只使用一个,因此,如果兼用同一个装置,则可以分别只设置一个。此外,由于在纸带更换工序之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所以可以在更换纸带等操作(作业)前将其生成,因此,可以在生成第1打印图象G1后不间断地生成,因而很容易生成。此外,由于可以显示将第2打印图象G2合成在第1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的合成图象,所以即使实际上不生成标签(第1标签、第2标签、合成标签)也仍可以通过显示整个(合成)图象而进行确认。因此,通过在生成第1标签L0a或生成第2标签第2标签L0b之前进行这种确认(显示),可以减少形成不合本意的图象时的标签(纸带)的浪费,并可以通过编辑和修改而在确认后打印生成。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标签生成方法中,该第1打印图象G1的图象生成方法的特征还在于,在第1打印图象G1的区域内特意地设定与具有小于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T2对应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从而生成确保了该区域A2的第1打印图象G1。因此,接着,通过在第1纸带T1上打印第1打印图象G1,可以将第1打印图象G1的一部分作为第1标签L0a,并可以在第1标签L0a(的第1打印图象G1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上粘贴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G2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T2构成的第2标签L0b,因而可以得到(作为粘贴的合成结果的)新的标签(合成标签)L0。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多种多样的纸带T的类型中选择与第1纸带T1的类型不同的纸带T作为第2纸带T2,所以,还可以通过这种添加而对第1打印图象G1进行编辑和生成,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纸带而生成色彩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L0。此外,如果以与对第1纸带T1的第1打印图象G1相同的方式生成和打印对第2纸带T2的第2打印图象G2,则也可以进一步将另一纸带(第3纸带)的第3打印图象(第3标签)合成(粘贴)在第2纸带T2的第2打印图象G2上(参照图9A~10D)。
另外,作为用于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具体程序,在图4A~4D中,上述程序,可以说是①「生成除第2打印图象外的整个第1打印图象后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以下简称为「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除此以外,还有②「在第1打印图象的生成过程中当临近第2打印图象的位置时(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然后接着生成第1打印图象的其余部分的程序」(以下简称为「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
具体地说,在前者的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中,输入「●红色轮和和●黄色轮」,确保插入到「●红色轮和」与「和●黄色轮」之间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输入第2打印图象G2用的「●蓝色轮」,而在后者的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中,在输入了「●红色轮和」的时刻,通过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然后输入第2打印图象G2用的文字串「●蓝色轮」,接着,在通过换带键而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将换带解除)后,输入「和●黄色轮」。
另外,在上述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或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中,可以在通过输入宽度和长度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后生成第2打印图象G2,也可以将与其对应的区域确保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此外,在两种情况下,也可以先只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在安装第2纸带后(更换纸带后)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因此,第1标签L0a的生成与第2标签L0b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各自的带式打印装置。
另外,作为在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之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的程序,还有③「生成将第2打印图象也包含在内的整个图象(相当于合成图象)并进行将其一部分作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范围指定的程序」(以下简称为「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即,在图4A~4D的例中,也可以在输入「●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后,用光标等对「●蓝色轮」的文字范围进行范围指定,然后,通过按下换带键,将「●蓝色轮」作为第2打印图象G2并将其区域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
另外,这时的文字范围指定及换带指示(按下换带键),例如,可以一边按下换带键一边同时通过移动光标而进行范围指定等操作。可以先进行文字范围指定、也可以先进行换带指示,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文字范围指定(文字串范围指定)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所指定的文字串范围(上例的「●蓝色轮」的文字范围)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所指定范围的文字串区域)A2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文字串(加边字)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此外,作为范围指定,包括光标等的所谓拖动操作及指定起点(最初的文字)和终点(最后的文字)的范围指定等。
另外,无论是先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确保,还是在该确保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当第2打印图象G2是文字串图象时,区域的宽度(或第2纸带宽度)和各文字的高度都是彼此相关的,而且区域的长度、文字串的长度(文字数)和文字宽度也彼此相关,所以,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下,在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确保和第2打印图象G2的输入并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的时刻(换带解除时刻),决定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尺寸。因此,也可以根据所决定的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尺寸调整第1打印图象内的文字尺寸。
例如,在与图4A~4D中的上述例相同的情况下,如图5A~5D所示,生成根据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串「●蓝色轮」的文字尺寸调整了第1打印图象G1的文字尺寸后的第1打印图象G1,将其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作为第1标签L0a(参照图5A),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第2纸带T2上并作为第2标签L0b(参照图5B),并对照着第1标签L0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进行粘贴,从而可以生成将第2打印图象G2合成在第1打印图象G1上的合成图象的合成标签L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生成调整了文字尺寸(在图示的例中为同一尺寸)的合成标签L1。即,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决定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尺寸,并根据该尺寸调整第1打印图象G1内的文字尺寸,所以,当粘贴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L1b)时,可以使该第2打印图象G2内的字符尺寸和第1打印图象G1内的字符尺寸达到良好的均衡,因而能使粘贴后的合成标签L1的外观更加优美。
另外,在图4A~4D和图5A~5D的上述例的图象生成方法中,第1打印图象G1,具有由多个文字构成的文字串,第2打印图象区域A2,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G2时承担文字串中的至少一部分(上述例中的「●蓝色轮」),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T2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至少将文字串的一部分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G2,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加边文字串(加边字)的(合成)标签L0或L1(用的第1打印图象G1)。即,虽然图5D示出用现有的「文字加边」功能生成的标签Ld1,但在上例的图象生成方法及标签生成方法中,如图5C所示,通过精心地选择第2标签L1b的类型(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可以生成外观更加优美具有「加边文字」的(合成)标签L1。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将文字串「●蓝色轮」作为第2打印图象G2并将其区域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但当然例如也可以仅将「●」、「轮」等仅作为一个文字(字符),也可以将分散的多个文字、例如「●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中的3个「●」、「轮」、或表示「红色」、「黄色」及「蓝色」的文字串部分等生成为第2打印图象。此外,例如当第2纸带T2的底色为非透明色时,可以通过将分散的多个文字(这里使用3个「●」为例)的每一个生成为各自的标签(3个第2标签)并粘贴在各自的区域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用透明基底的第2纸带T2生成第2标签时,也可以将分散的多个字符(分散的「●」)打印在该第2纸带T2上并生成第2标签而直接进行粘贴(合成)。
另外,当指定单独的文字或分散的多个文字时,与上述的文字串的情况一样,也可以采用①~③的任何一种程序。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例如为输入「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后插入3个「●」的程序。在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中,例如为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输入「●」、在第1纸带编辑模式中输入「红色轮和」、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输入「●」、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后输入「蓝色轮」、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输入「●」、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后输入「和黄色轮」的程序。
另外,在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中,为在输入「●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后用光标等对3个「●」进行文字指定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进行文字指定、也还可以先进行换带指示,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进行用于指定第1打印图象G1内的1个以上的文字的文字指定,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该文字指定及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所指定的文字范围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指定范围的文字区域)的设定。
另外,在上述例的图象生成方法中,第1打印图象G1,具有多个文字,第2打印图象区域A2,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G2时承担多个文字中的至少一个,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T2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至少将一个文字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G2,因此,可以生成具有外观优美的加边的文字(加边字)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另外,在图5A~5D中与上述例一样,在该例中,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下,在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确保和第2打印图象G2的输入并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的时刻(换带解除时刻),决定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尺寸,因此也可以根据所决定的第2打印图象G2内的文字尺寸调整第1打印图象内的文字尺寸,当粘贴了打印第2打印图象G2后的第2标签L1b)时,可以使该第2打印图象G2内的字符尺寸和第1打印图象G1内的字符尺寸达到良好的均衡,因而能使粘贴后的合成标签L1的外观更加优美。
另外,在各例中,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操作(按下)换带键,随着每次操作可以反复切换为第1纸带编辑模式→第2纸带编辑模式(解除换带)→第1纸带编辑模式→第2纸带编辑模式(解除换带)→第1纸带编辑模式→……,所以,一旦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将第2纸带编辑模式解除(解除换带)并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换带解除指示与换带指示通过同一操作(按下换带键)进行,所以每次只需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对第1纸带编辑模式和第2纸带编辑模式进行切换。此外,在设定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也可以进行自动解除(自动换带解除),上述两种方式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根据换带前的第1打印图象的编辑状态自动进行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例中,仅将文字串「●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中的「●蓝色轮」部分作为第2打印图象G2并将其区域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但也可以将文字串「●红色轮和●蓝色轮和●黄色轮」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G2。在这种情况下,在第2打印图象以外的部分中没有图象,所以,在粘贴了第2打印图象G2的状态下,当第2纸带T2为非透明时,其外廓起着外框的作用。
例如,使用上述例中的短文字串作为一例,当使文字串(整体)为「●红色轮」而将该文字串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G2并使用第1纸带宽度为12mm的白底黑字(色带R为黑色:黑墨水的带盒C)的第1纸带T1及第2纸带宽度为9mm的绿底红字(绿色纸带T与红色色带R的组合带盒C)的第2纸带T2时,可以生成如图6C所示的合成标签L2。即,虽然图6D示出用现有的「外框」功能生成的标签Ld2,但在本例的图象生成方法及标签生成方法中,如图6C所示,通过精心地选择第2标签L2b的类型(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可以生成外观更加优美的具有「外框」的(合成)标签L2。
另外,在外框例的情况下,在第2打印图象G2以外的部分中没有图象,所以第1打印图象G1仅有表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轮廓的轮廓图象G12。因此,与上述程序①~③的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相当的程序为,(i)「在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及(ii)「生成第2打印图象后设定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中的任何一种程序。此外,更具体地说,通过在操作外框指示键(外框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可以进行内容为根据所粘贴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的外廓实现所谓的外框(与其相当或更复杂的修饰形式)的「换带设定外框」指示。在这种功能的情况下,对操作顺序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在操作外框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也可以在操作外框键后操作换带键、或操作换带键后再操作外框键。
例如,在上述(i)的程序中,首先,同时或按规定顺序操作外框键和换带键而指示换带设定外框,接着,通过选择(指示)纸带宽度和输入长度,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然后,输入文字串「●红色轮」并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另一方面,在上述(ii)的程序中,在输入文字串「●红色轮」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后,指示换带设定外框,接着,通过指定纸带宽度和长度,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然后,在这两种情况下,在这之后(从安装了第1纸带T1的状态起)通过按下打印键而将第1打印图象G1(轮廓图象G12)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生成第1标签L2a(参照图6A),然后,安装第2纸带T2(更换纸带),并在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后按下打印键,即可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第2纸带T2上并生成第2标签L2b(参照图6B)。因此,将第2标签L2b的第2打印图象G2粘贴在第1标签L2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轮廓图象G12)内,即可生成合成标签L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代式打印装置1中,可以进行用于指示将第1打印图象G1变为带外框的图象的外框键的操作(外框指示),并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该外框指示及换带键的操作(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即当指示了换带设定外框时,将从第1打印图象G1的区域A1沿其外周除去规定宽度部分后的内部区域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换句话说,在本例的图象生成方法中,第2打印图象区域A2,设定为从第1打印图象G1的区域A1沿其外周除去规定宽度部分后的内部区域。即,这时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是比第1打印图象G1的区域窄(小)了规定宽度部分的区域,所以,通过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T2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使其外廓(第2打印图象的轮廓:纸带为非透明基底时粘贴的第2标签的外廓)看上去好象是第2打印图象G2的外框。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附加了外框的(合成)标签L2(用的第1打印图象G1)。
另外,在图4A~6D的上述各例中,是将单一段落的单一行的文档图象作为整体图象时的例,但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可以处理多段落和多行,所以,以下说明与其对应的例。
首先,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操作(按下)换段落键,可以进行用于在该时刻的光标位置的前面将新段落设置在(插入到)第1打印图象G1内的换段落指示。因此,通过在操作该换段落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可以进行内容为将指定的段落分配给所粘贴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的「换带设定段落」指示。在这种功能的情况下,对操作顺序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在操作换段落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也可以在操作换段落键后操作换带键、或操作换带键后再操作换段落键。即,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换段落键操作(换段落指示)和换带键操作(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可以将新的段落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新段落)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段落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例如,如图7A~7D所示,当作为整个带基使用第1纸带宽度为24mm的白底黑字(白底色纸带T与黑色色带R的组合带盒C)的第1纸带T1并使用将由4个段落构成的整体图象中的第2、第4段落的文档图象作为第2打印图象G21、G22的第2纸带宽度为18mm的黑底白字(黑底色纸带T与白色色带R的组合带盒C)的第2纸带T2时,可以生成如图7C所示的合成标签L3。即,虽然图7D示出用现有的「文字加边」功能生成的标签Ld3,但在本例的图象生成方法及标签生成方法中,如图7C所示,通过精心地选择第2标签L3b的类型(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可以生成外观更加优美的具有「加边段落」的(合成)标签L3。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的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中的任何一种程序。
例如,如果是①,则在「『ABCD』『EFGH』『IJKL』」(『 』表示各行,「」以其整体表示各段落等)的段落图象(第1段落图象)G11之后已准备好「『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的段落图象(第3段落图象)G13的状态下,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设定在(插入到)第1段落图象G11与第3段落图象G13之间并生成第2打印图象G21,在第3段落图象)G13之后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2并生成第2打印图象G22。
例如,当由用户在用光标指定了第3段落图象G13的开头的「あ」的状态下指示换带设定段落时,在第3段落的开头的「あ」之前、即第1段落的末尾的「L」与第3段落的开头的「あ」之间插入新的段落并由第2纸带T2承担,所以,接着,可以由用户通过指定纸带宽度和长度而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同时输入「『abcd』『efgh』『ijkl』」并生成(准备)第2打印图象G21。同样,当在用光标指定第3段落图象G13的后面的状态下指示换带设定段落时,在该处(即末尾)插入新的段落并由第2纸带T2承担,所以,可以由用户通过指定纸带宽度和长度而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 2,并可以输入「『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サシスセソ』」而生成(准备)第2打印图象G22。
接着,在这之后(从安装了第1纸带T1的状态起)通过按下打印键而将第1打印图象G1(包含轮廓图象G12)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生成第1标签L3a(参照图7A),然后,安装第2纸带T2(更换纸带),并在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后按下打印键,即可将第2打印图象G2(G21、G22)打印在第2纸带T2上并生成第2标签L3b1、L3b2(参照图7B)。因此,将第2标签L3b1、L3b2的第2打印图象G2(G21、G22)粘贴在第1标签L3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内,即可生成合成标签L3。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新的段落插入到光标指定位置的前面,但也可以采用插入到光标指定的后侧的方式。
另外,如果是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则在第1纸带编辑模式中生成第1打印图象G1后,根据换段落指示而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设定为新段落的区域,同时生成第2打印图象G21,并根据换段落指示而返回到第1纸带编辑模式(解除换带)。接着,同样,在第1纸带编辑模式中生成第1段落图象G3后,根据换段落指示而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在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2设定为新段落的区域,同时生成第2打印图象G22,并根据换段落指示而返回到第1纸带编辑模式。在这之后(从安装了第1纸带T1的状态起),可以打印第1打印图象G1而生成第1标签L3a,并在换带后打印第2打印图象G2(G21、G22)而生成第2标签L3b1、L3b2,将第2标签L3b1、L3b2的第2打印图象G2(G21、G22)粘贴在第1标签L3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内,即可生成合成标签L3。
另外,在上述①或②的程序中,可以在输入宽度和长度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后生成第2打印图象G2(G21、G22),也可以在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后将与其对应的区域确保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此外,在两种情况下,也可以先只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在安装第2纸带后(更换纸带后)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因此,第1标签L3a的生成与第2标签L3b(L3b1、L3b2)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各自的带式打印装置。另外,这里,使用了类型相同的第2纸带T2生成第2打印图象G21、G22(的标签),但也可以使用类型不同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T21、T22等,分别打印第2打印图象G21、G22并生成第2标签L3b1、L3b2。
另外,当可以在整个纸带上对打印图象进行负片打印时,作为第2纸带T2也可以使用与第1纸带T1相同的白底黑字进行负片打印,从而打印第2打印图象G21、G22并作为第2标签L3b1、L3b2。此外,在利用负片打印的情况下,如使用透明基底黑字(透明纸带T与黑色色带R的组合带盒C)的第2纸带T2,则即使利用负片打印方式连续打印第2打印图象G21、G22,也仍是透明基底,因而即使直接粘贴在第1标签L3a所包含的位置上也仍能看到第3段落图象G3,所以也无需将其切断即可作为第2标签L3b。
其次,如果是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则开始时的准备工作是,在第1纸带编辑模式中输入全部的「『ABCD』『EFGH』『IJKL』」的第1段落、「『abcd』『efgh』『ijkl』」的第2段落、「『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的第3段落、「『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サシスセソ』」的第4段落,在对第2段落和第4段落进行范围指定后,通过按下换带键,即可生成与按上述①或②的程序生成的各标签相同的第1标签L3a、第2标签L3b、合成标签L3。
如上所述,在上述例的图象生成方法中,第1打印图象G1,具有多个(在上述的例中为4个)段落,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G2(G21、G22)时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承担多个(4个)段落中的至少一个(在上述的例中为2个),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G2(G21、G22)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T2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将至少一个(2个)段落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G2,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段落的合成标签L3用的第1打印图象G1。
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也如以上的图4A~4D的说明等中所述,用户,可以在显示器4的显示屏面41上显示出将第2打印图象G2(G21、G22)也包含在内的整个图象(将第2打印图象G2合成在第1打印图象G1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的合成图象)并进行整体(合成图象)的编辑,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这时的显示,还能以与其他区域辨别开来的方式显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及该区域内的第2打印图象G2)。具体地说,通过模式切换,可以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的第2打印图象G2进行黑白翻转显示(因此,进行这种显示时的影像,与图7C相同)。这里,之所以能够进行模式切换,是因为打印时如按图4C进行打印、即当生成和打印已指明了第2打印图象G2的第1打印图象G1时即使不用上述的显示功能也可以只通过直接显示第1打印图象G1而能以与其他区域辨别开来的方式显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及该区域内的第2打印图象G2)。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由于可以按照上述任何一种方法而以与其他区域辨别开来的方式显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以能够在打印第1打印图象G1等之前对其进行确认。
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为了在采用上述的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等情况下更加方便地使用显示屏面41所显示的整个(合成)图象的影像,不仅可以进行光标等的拖动操作及指定起点和终点的范围指定,而且可以对任意区域进行区域指定。具体地说,可以采用由光标(所谓的十字光标等都包括在内)指定起点和终点并将以连接该两点的直线作为对角线的长方形作为指定区域的长方形区域指定、依次指定多角形区域的各角而进行区域指定的多角形区域指定、及通过对想要指定的区域内的各象点进行累积(例如每当对各象点进行指定时使黑白翻转并将以黑象点表示的区域作为指定区域)而进行指定的任意形区域指定等各种区域指定方法。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当由用户切换区域指定模式时,将显示出上述各区域指定的选择分支,所以用户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这里,上述各点(各象点)的指定,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想要指定的点(象点)上并进行操作(按下)移位键的操作,但只要是取得目的相同的结果的操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各种区域指定装置在显示屏面41内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A2进行区域指定。
同时,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操作(按下)换行键,可以在该时刻的光标位置的前面进行换行(设置新行)并进行用于进入新行编辑的换行指示。因此,通过在操作该换行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可以进行内容为将指定的行分配给所粘贴的另一纸带(第2纸带)的「换带设定行」指示。在这种功能的情况下,对操作顺序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在操作换行键的同时操作换带键,也可以在操作换行键后操作换带键、或操作换带键后再操作换行键。即,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换行键操作(换行指示)和换带键操作(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可以将新的行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所以,通过这些操作,可以转移到第2纸带编辑模式并进行第2打印图象区域(新行)的设定。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的行的(合成)标签(用的第1打印图象)。
例如,如图8A~8D所示,当作为整个带基使用第1纸带宽度为36mm的白底黑字的第1纸带T1并使用将由6行构成的整体图象中的第5行的文档(文字串)图象作为第2打印图象G2的第2纸带宽度为6mm的黑底白字的第2纸带T2时,可以生成如图8C所示的合成标签L4。即,虽然图8D示出用现有的「文字加边」功能生成的标签Ld4,但在本例的图象生成方法及标签生成方法中,如图8C所示,通过精心地选择第2标签L4b的类型(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可以生成外观更加优美的具有「加边行」的(合成)标签L4。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的①「插入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程序」、②「在生成过程中(通过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生成第2打印图象的程序」、③「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进行范围指定的程序」中的任何一种程序。但是,关于这一点,与图4A~7D中的上述例基本相同,因而可以很容易地类推,所以将其说明省略。按照任何一种程序,在生成第1打印图象G1并进行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设定及第2打印图象G2的生成后,从安装了第1纸带T1的状态起,通过按下打印键而将第1打印图象G1(包含轮廓图象G12)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生成第1标签L4a(参照图8A),然后,安装第2纸带T2(更换纸带),并在通过按下换带键而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后按下打印键,即可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第2纸带T2上并生成第2标签L4b(参照图8B),将第2标签L4b的第2打印图象G2粘贴在第1标签L4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内,即可生成合成标签L4。
另外,对本例来说,在上述①或②的程序中,可以在输入宽度和长度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后生成第2打印图象G2,也可以在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后将与其对应的区域确保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此外,也可以先只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在安装第2纸带后(更换纸带后)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因此,第1标签L4a的生成与第2标签L4b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各自的带式打印装置。另外,当可以在整个纸带上进行负片打印时,作为第2纸带T2也可以使用与第1纸带T1相同的白底黑字进行负片打印,从而打印第2打印图象G2并作为第2标签L4b。此外,也可以使用透明基底黑字的第2纸带T2,
如上所述,在上述例的图象生成方法中,第1打印图象G1,具有多个行(在上述的例中为6行),并设定为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G2时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A2承担多个行(6行)中的至少一行(在上述的例中为第5行),所以,通过将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将第2打印图象G2打印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第2纸带T2上而进行粘贴(合成),可以将至少一行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G2,因此,可以生成外观优美的具有加边的行的合成标签L4用的第1打印图象G1。
其次,在图4A~8D的上述各例中,将第2标签粘贴在第1标签上,可以说是由双层标签生成合成标签,但通过更多层的粘贴可以生成色彩更加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所以,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例如,图9A~9D所示的例,可以说是图8A~8D中的上述例的应用例,其文字串的内容相同。在本例中,首先,作为整个带基使用第1纸带宽度为48mm的白底黑字的第1纸带T1。此外,虽然将第1、2行及第5、6行分配给第2打印图象G2(G21、G22),但作为各自不同的纸带T(第2纸带T2),将第1~2行的第2打印图象G21打印在第2纸带宽度为12mm的绿底红字的第2纸带T21上并生成第2标签L5b1,同时使用第2纸带宽度为18mm的黑底白字的第2纸带T22生成承担第5、6行的第2打印图象G22的第2标签L5b2。与图8A~8D的例相比,其不同点在于,使构成第2打印图象G2的部分为多个并分别为不同的第2纸带,关于上述各点,与图7A~7D等所述相同因而可以类推,所以不再进行特别的说明。但是,在本例中,将第2打印图象G2中的第2打印图象G22的标签(第2标签)作为合成标签生成。
即,将承担着2行(第5~6行)的第2标签L5b2的第2打印图象G22中的下一行作为第3打印图象G3,使用第3纸带宽度为6mm的白底黑字的第3纸带T3生成打印了第3打印图象G3的第3标签L5b2b,同时将确保了用于粘贴第3打印图象G3的第3打印图象区域A3(包含其轮廓图象G222)的第2打印图象G221打印在第2纸带T22上并生成第2标签L5b2a,将第3标签L5b2b的第3打印图象G3粘贴在该第3打印图象区域A3内,即可作为合成标签的(合成)第2标签L5b2。然后,将其与作为同一层的标签(第2标签)生成的第2标签L5b1一起粘贴在第1标签L5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内,即可生成合成标签L5。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的①、②、③的任何一种程序。如上所述,在①或②的程序中,也可以先只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将确保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包含轮廓图象等)的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在安装第2纸带后(更换纸带后)再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在下文中,将该程序用作最易于理解的程序进行说明。
即,首先,按照上述①或②的程序,先不进行第2打印图象G2(G21、G22)的生成,而是将确保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A21、A22)(包含轮廓图象G11、G13)的第1打印图象G1打印在第1纸带T1上并生成第1标签L5a(参照图9A)。然后,如图9B所示,安装第2纸带T21(更换纸带),生成第2打印图象G21并将其打印在第2纸带T21上而生成第2标签L5b1。接着,安装第2纸带T22(更换纸带),并与第1标签L5a一样,只确保作为对第2打印图象来说的下位打印图象即第3打印图象G3的粘贴区域的第3打印图象区域A3,生成确保了该第3打印图象区域A3(包含轮廓图象G222)的第2打印图象G22并将其打印在第2纸带T22上而生成第2标签L5b2a。然后,安装第3纸带T3(更换纸带),生成第3打印图象G3并将其打印在第3纸带T3上而生成第3标签L5b2b。在该时刻,已生成了应准备的所有标签(第1标签L5a、第2标签L5b1、第2标签L5b2a、第3标签L5b2b),所以,如图9C所示,将其依次粘贴在已确保了的规定粘贴区域内,即可生成将整体合成后的合成标签L5。
另外,也可以根据该时的情况适当地采用其他程序生成合成标签L5。例如,上述的第3打印图象G3,也可以与第2打印图象G22同时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确保(设定)第3打印图象区域A3之后生成第3打印图象G3,也可以在生成第3打印图象G3后根据该图象确保(设定)第3打印图象区域A3,也可以生成使其包含第3打印图象G3的第2打印图象G22并通过对该第3打印图象G3的部分进行范围指定而确保(设定)第3打印图象区域A3。此外,也可以首先生成直到与图9C相当的整个图象,通过对其中的第2打印图象G21的部分进行范围指定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同样,通过对第2打印图象G22的部分进行范围指定而确保第2打印图象区域A22,然后,先不打印第2打印图象G22,而是在该时刻进一步对第3打印图象G3的部分进行范围指定并确保(设定)第3打印图象区域A3。
如上所述,在上述例的图象生成方法(及标签生成方法)中,可以在第1标签上粘贴第2标签而生成双层标签,并能进一步实现多层化(在上述的例中为3层),因此,可以生成色彩更加鲜艳且外观优美的合成标签。
另外,在上述各例中,换带解除指示与换带指示为同一操作(按下换带键),每进行一次该同一操作,即可对第1纸带编辑模式和第2纸带编辑模式进行切换,但在图9A~9D所述的例中,可以同时考虑的纸带(标签)的(层)数也可以为3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即当在第2标签的第2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进一步确保粘贴由另一纸带(第3纸带)构成的第3标签的第3打印图象的第3打印图象区域并以同样方式生成3层的合成标签时,与上述的操作不同,除换带键的操作(换带指示)以外可以另外设置换带解除键并进行操作(换带解除指示),每当进行换带指示时,可以按第1纸带编辑模式→第2纸带编辑模式→第3纸带编辑模式→…(进一步的下位纸带编辑模式)进行切换,每当进行换带解除指示时,可以按(进一步的下位纸带编辑模式)→…第3纸带编辑模式→第2纸带编辑模式→第1纸带编辑模式进行切换。因此,开始时(进行打印等之前)也生成第3打印图象等的下位打印图象并用显示画面等确认整体(合成结果)的图象,然后,在更换纸带的同时,依次打印各层的打印图象并生成各层的标签。
同时,在图4A~9D中如上所述,通过将第2打印图象粘贴在用作整个带基的第1标签的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所确保了的第2标签的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即第2打印图象区域上,可以按图象进行合成并生成合成图象的标签即合成标签。这种情况,意味着如果是作为整体图象只有一部分图象不同的标签则仅通过重贴该不同的部分即可生成。此外,一旦粘贴后(合成后),除了更换或在其上继续粘贴等以外,如预先在可以预料到的范围内准备着多种类型的第2打印图象的标签,则可以在任意的时刻选择该多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并生成合成了该第2打印图象的合成标签。
例如,如果是图4A~6D和图8A~8D的例,则当变更和准备着各种第2打印图象的内容及其打印对象的第2纸带T2的类别等时,可以很容易生成各种内容和各种意向的不同的合成标签。此外,如果是图7A~7D或图9A~9D的例,则对2个第2打印图象G21、G22的每一个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所以,可以生成色彩更加艳丽的(不同)的合成标签。
例如,在图9A~9D中,合成标签L5,是记载了所谓「通知」的标签,第2打印图象G21,可以说是表示通知发出方(部门),但当在同一住址内有其他部门(例如苹果林旅馆及配楼等)因而有可能从该部门发出同样的通知时,如只改变该第2打印图象G21的部分(打印了该图象部分的第2标签L5b1)(例如改为苹果林旅馆配楼等),则其他仍可同样使用,因而可以很容易生成通知发出方不同的合成标签。同样,第2打印图象G22,可以说是活动名及集合场所等的通知,当为其他活动时,只需改变该部分(打印了该部分的第2标签L5b2=L5b2a+L5b2b),即可很容易地生成与该时刻的活动相符的合成标签。
另外,在图4A~9D的上述例中,可以说是着眼于承担各部分的标签不同的情况,使用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纸带,并选择和指定各纸带而使该不同的部分引人注目(即,使其好像是加了外框或围边等),但在如上所述的应用中,有时也有不想指明只变更一部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与图9A~9D的例对应的图10A~10D所示,作为第2纸带T2或第3纸带T3,也可以通过选择透明基底黑字的纸带T而生成各标签(第1标签L6a、第2标签L6b1、第2标签L6b2a、第3标签L6b2b)的相互间的边界线并不引人注目的合成标签L6(但在图10A~10D中为便于后文的说明,示出了边界线)。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的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按下换带键的时刻,在显示器4的显示屏面41上将显示出进行类别检测后得到的小于第1纸带T1的第1纸带宽度的纸带宽度选择分支作为第2纸带T2的纸带宽度的候选分支,用户可以选择并指定任意的纸带宽度,但不仅是第2纸带宽度,在小于第1纸带宽度的条件下,也可以选择还包括其底色、底花纹、质感等的纸带类别。此外,对于这时的纸带类型,不仅可以装在带盒C内供给,而且还可以安装具有规定长度的纸带片(短片),并可以包含在可选择的纸带类别内。
另外,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可以从多种类型的纸带中选择第2纸带T2的类型,所以可以考虑第2纸带T2的类型、即其宽度、底色、底花纹、质感等而生成第1打印图象G1,同时,如果所选定的第2纸带T2的类型与纸带宽度相适应,则可以根据该类型设定第2纸带宽度及第2打印图象G2的宽度,或者,如果是长度已定的纸带类型,则也可以设定第2打印图象G2的长度,因而能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得到简化。
另外,如上所述,当可以根据换带指示(第2纸带编辑模式)选择第2纸带的纸带类别时,最好备有决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的装置(或决定该轮廓的步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决定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所以能够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具有该轮廓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
这里,当生成将打印了第2打印图象的第2纸带(第2标签)粘贴在第1纸带(第1标签)所打印的第1打印图象上的合成标签时,如果第2纸带是透明基底的纸带,则可以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上直接看到打印在其上的第2打印图象,因而即使其外侧(第2纸带的纸带基底部分:透明部分)重叠在第1打印图象上其下面也仍能看清。即,在换带时可以选择第2纸带的纸带类别的情况下,当所选定(指定)的第2纸带的类型例如为透明基底时,由于纸带基底是透明的,所以即使粘贴在第1标签上其下面也仍能看清,所以应确保的区域可以在打印在其上的第2打印图象本身的轮廓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连接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外缘的线决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按照这种方式,在粘贴合成时应考虑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可以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区域,因而可以生成有效地利用第1打印图象内的区域的标签。
另一方面,当指定了底色为非透明的纸带作为第2纸带时,最好将表示粘贴打印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第2纸带(第2标签)的区域的外廓的线决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因此,为了便于恰当地粘贴非透明的第2纸带,可以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在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
另外,例如在图10A~10D的例中,对照着图9A~9D的例,分别使用了第2纸带宽度为12mm、18mm的透明基底的第2纸带T21、T22,但如果是透明基底的纸带,则实际的占有范围为有色(黑字)的文字部分,所以,也可以采用使用(打印)同一尺寸的文字而具有稍宽一些(例如分别为18mm、24mm)的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T21、T22。此外,例如在第2标签L6b1上,实际的有色部分为文字部分,所以,如果沿着其外缘(即连接各文字的轮廓外侧端缘的线)描绘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则为复杂的轮廓,但在图示例的区域设定上,如果设定为将该轮廓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则实际上能够充分地实现区域的有效利用。
因此,例如在图10A~10D的例中,可以将表示粘贴打印了图示的第2打印图象G21(2行的文字串图象)的第2标签L6b1的区域(长方形的区域)的外廓的线设定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的轮廓。但是,当如上所述使用基底透明但稍宽的第2纸带宽度时,最好也设定为相同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的轮廓。在这种情况下,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为比粘贴第2标签L6b1的区域(长方形区域)小(窄)了一圈儿且将有色部分的外缘(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包括在内的长方形区域。即,当第2纸带为透明基底时,是连接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的轮廓(线)=有色部分的外缘的线,当第2纸带为非透明基底时,是表示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的轮廓(线)=第2标签的外廓的线,但如果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设定为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的轮廓(线)包括在内的长方形区域,则两者都同样按长方形区域处理,图10A~10D中所述的例,正是按这种方式处理的例,因此,可以按照与图9A~9D的例相同的方式生成。以上对第2打印图象G21侧(第2标签L6b1侧)进行了说明,但第2打印图象G22侧(第2标签L6b2侧)也是同样的。
另外,对于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将其轮廓(线)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这一点,由于与图4A~10D相同,所以可以按照与上述的例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图象生成和标签生成。即,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将轮廓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所以基本上只要决定了长度和宽度即可设定区域。例如,在根据纸带类别等预先判明或已设定了宽度方向等情况下,如能输入长度,则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此外,例如当多段落的文档图象为整体图象时,如将其中的规定段落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则可以将宽度方向规定为与整体图象相同或比整体图象的宽度稍窄的规定宽度,所以,通过在设定了该段落的长度方向的基点的状态下输入其长度,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
另一方面,例如当根据纸带类别等预先判明或设定了长度时,如能输入宽度,则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例如在将单一段落或定长打印的图象作为整体图象时,如将应在规定的长度(定长)内的多个行中的规定的行整体作为第2打印图象,则可以将长度方向规定为与整体图象相同或比整体图象的长度稍短的规定长度,所以,通过在设定了该行的宽度方向的基点的状态下输入其宽度,即可完成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设定。此外,也可以输入第2纸带宽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输入第2纸带宽度,所以通过预先设定与第2打印图象宽度的关系,可以根据所输入的第2纸带宽度设定第2打印图象的宽度。
另外,在图4A~4D等的上述例中,在完成第2纸带宽度的选择(指定)后,带式打印装置1,将显示出催促输入纸带长度的画面,用户可以按数值输入其长度,但也可以在生成第2打印图象G2后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并可以输入与该第2打印图象G2对应的前空白和后空白的长度。此外,对于宽度方向,也可以不从纸带宽度的选择分支进行选择和指定,而是进行数值输入。另外,也可以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长度和宽度或上下左右的空白等进行数值输入,不仅可以从一开始就直接进行数值输入,而且可以在开始时例如显示标准值或上次值等的缺省值的数值然后对该数值进行增减。
另外,按照上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决定(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长度和宽度,在上述的例中,都是通过操作换带键(换带指示)而从第1纸带编辑模式切换为第2纸带编辑模式后的时刻进行设定,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再次操作换带键而返回第1纸带编辑模式(解除换带)的时刻进行设定。
另外,在决定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A2的宽度和长度的时刻,可以决定行数或1行的文字数,所以,与以上的图5A~5D所述一样,在图6A以后的例中,也可以根据所决定的第2打印图象内的文字尺寸调整第1打印图象内的文字尺寸。此外,当没有输入与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的文字时(例如没有输入按最小的文字尺寸输入的行数或文字数时等),使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和长度优先,可以说与定长打印的情况一样,可以对没有输入的情况(例如「行数超出」或「文字数超出」等)进行差错报警,也可以使行数或文字数优先而对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和长度进行调整。而在后者的情况下,当采用调整后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和长度时,如没有在第1纸带宽度的范围内进行输入、或没有在按照第1标签(的第1打印图象)设定的定长打印等的范围内进行输入,则同样可以进行差错报警。
另外,当生成合成标签时,只要通过设定而确保了第2打印图象区域,用户就可以一边进行位置调整一边进行粘贴(合成),所以,虽然并不是说在打印后的第1标签的第1打印图象区域内必须指明该区域,但如指明则是很方便的。所以,最好对第1打印图象附加打印后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明功能,因此,在打印后可以利用该区域指明功能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而很容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即,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将图象合成后的合成标签。
在图4A~9D所示的例中,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为长方形的粘贴区域,并通过附加以实线表示出该长方形的轮廓线的轮廓图象G12等将区域指明功能附加于第1打印图象,通过将该轮廓图象与其他部分一起打印,可以在打印后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但作为区域指明功能的附加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所以,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首先,有一种以上述的长方形轮廓线为主而将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配置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方法。由于采用轮廓线,所以不仅适用于规定形状的区域,而且还适用于由包括多角形的曲线构成的任意形状的区域。此外,作为轮廓线,不仅可以是实线,而且还可以是虚线、单点锁线、双点锁线等点线(参照图10C)。另外,也可以利用点线或实线指示比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窄了一些的区域的轮廓线、即从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向内侧(区域内部)偏离了规定宽度(所谓小了一圈儿)的轮廓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是预定的宽度(规定宽度),所以与前者的(配置实际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的情况一样,也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同时可以设计成将其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的下面等(具有所谓隐蔽的优点)。
另外,作为可以与上述的采用轮廓线的方法分别独立采用的(可以同时应用于多角形的情况的)方法,在将第2打印图象设定为多角形区域时,通过将指示多角形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标记图象)配置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例如,如果是图10A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A2,则由于是四角形,所以只要配置4个角标记Me,即可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A21。此外,采用这种方法时的角标记Me,也可以配置成从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角的位置沿规定方向偏离,如预先设定了偏离方向及其距离,则同样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另外,例如,可以采用如向区域的外侧偏离配置则当粘贴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时很容易对照着角标记的内侧进行粘贴、相反如向内侧偏离则可以将角标记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或非透明的第2标签的纸带基底)的下面等粘贴标签(生成将图象合成后的合成标签)时用的各种设计方案。
另外,作为可以与上述轮廓线或角标记等独立或同时采用的方法,通过使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与(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可以利用颜色的不同指明边界线。此外,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任意形状的区域。对于比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窄了一些(规定部分)的区域也可以应用,在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配色的情况下,由于是预定的部分(规定部分),所以与前者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一样,也可以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因此,与上述的角标记或轮廓线等一样,可以设计成将其隐蔽在第2打印图象(打印了该图象的第2标签)的下面等。
另外,作为指明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方法,也可以将第2打印图象本身配置在第1纸带的第1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打印在第2纸带(第2标签)上的第2打印图象重叠地粘贴在第1纸带(第1标签)所打印的第2打印图象上而生成合成标签。此外,已完成的合成标签(换句话说,已粘贴了第2标签的第2打印图象的合成标签)的第2打印图象本身,也可以构成新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即,如以上的图9A~9D等中所述,当生成仅第2打印图象部分不同的各种合成标签时,除一开始就生成使该部分不同的方法外,也可以利用已生成的合成标签并通过重贴第2打印图象部分或在其上重叠地粘贴而生成新的合成标签。
例如,如图4D所示,当具有一个将通过在第2纸带宽度为18mm的黄底色的第2纸带Ts上打印黑字的「●白色轮」而生成的第2纸标签L0s粘贴在第1纸带宽度为24mm的白底色的第1纸带T1(第1标签L0a)上的合成标签Ls时,如将第2标签L0s剥离而粘贴图4B中所述的第2标签L0b,则可以生成图4C所述的合成标签L0。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如图所示),如在轮廓图象G12内打印着其尺寸信息(宽度和长度等),则当将以前的第2打印图象(这里为第2标签L0s)剥下时,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应生成(应粘贴)的新的第2打印图象(即第2标签L0b)的尺寸,因而是很方便的。此外,当具有上述的合成标签Ls时,将第2标签L0b重叠地粘贴在第2标签L0s上,也可以生成合成标签L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在第2打印图象的一部分(例如端部)上也可以含有尺寸信息(尺寸标记)Ms(在图示的例中为「18  36」)。此外,作为尺寸信息,除图4A的「纸带宽18mm长36mm」和上述的「18  36」外,也可以是「W18×L36」等,还可以用指示纸带类别的编号等表示。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仅给出了当为多段落、多行时使段落优先的例,但也可以不管段落而先设置行。例如可以应用于将行配置在纸带宽度的(图中的)上侧使其横贯图4A~图6D或图8A~图10D的例的长度方向然后再将图7A~7D的多个段落配置在其(图中的)下侧、或将这种段落和行的混合结构的整个图象作为新的大的段落并在其前后进一步设置新的(大)的段落等的任意配置的整体(合成)图象及其标签的生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主要说明了以文字串(字符串)为对象进行编辑和打印等各种处理的例,但与各段落、各行、各文字串、各文字等一样,只要可以构成作为基础的第1打印图象,则也可以是外文或任意登录、任意生成的图形等,也可以是其混合的形式。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热敏方式的带式打印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于喷墨方式及其他的带式打印装置。除这些以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以上是本发明的最佳形态的说明,对本领域内的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Claims (39)

1.一种带式打印装置的图象生成方法,至少在第1纸带上打印至少与其宽度对应的第1打印图象,该图象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为能粘贴将纸带宽度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作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然后,生成确保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段落,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包括将上述多个段落中的至少一个段落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行,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包括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至少一行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具有由多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包括将上述字符串中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具有多个字符,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包括将上述多个字符中的至少一个字符分配给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包含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区域和双重框形态内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指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标记图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多角形的区域,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指示上述多角形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作为上述标记图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具有用点线或实线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的轮廓图象作为上述标记图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标记图象配置成当粘贴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时隐蔽在其下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步骤,包括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为使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整个区域内及比其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由该配色的边界线指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在打印上述第1打印图象之前生成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显示合成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后的合成图象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纸带和上述第2纸带,纸带的类型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纸带,是透明基底的纸带。
16.一种标签生成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为能粘贴将宽度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在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第2打印图象区域作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粘贴区域;生成确保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1纸带上,并生成打印了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第1标签;将上述第2纸带安装在带式打印装置内;将上述第2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2纸带上;然后,生成打印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第2标签。
17.一种带式打印装置,备有:第1纸带安装装置,安装具有第1纸带宽度的第1纸带作为第1打印图象的打印对象;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设定用于粘贴将具有小于上述第1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作为打印对象的第2打印图象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生成确保了所设定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第1打印图象;及第1纸带打印装置,将所生成的第1打印图象打印在上述第1纸带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具有对上述第1打印图象进行编辑的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进行用于从对上述第1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1纸带编辑模式分级地切换为对上述第2纸带进行编辑用的第2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指示的换带指示装置,并当进行了上述换带指示时,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可以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进行用于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段落的换段落指示的换段落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换段落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上述新的段落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段落设定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进行用于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上设置新的行的换行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换行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上述新的行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行设定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进行用于指定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串的一部分的范围的字符串范围指定的字符串范围指定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还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字符串范围指定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根据上述字符串范围指定所指定的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字符串范围设定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进行用于指定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字符的字符指定的字符指定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字符指定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根据上述字符指定所指定的字符范围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字符设定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在上述第2纸带编辑模式中决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的第2纸带打印字符尺寸决定装置,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根据所决定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调整上述第1打印图象内的字符尺寸的字符尺寸调整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编辑装置,具有进行用于指示将上述第1打印图象变为带外框的图象的外框指示的外框指示装置,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还具有当同时或按规定顺序进行了上述外框指示及上述换带指示的两种操作时将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沿其外周除去规定宽度部分后的内部区域设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换带外框设定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还具有在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后进行从上述第2纸带编辑模式返回上述第1纸带编辑模式的换带解除指示的换带解除指示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换带解除指示,按照与上述换带指示相同的操作进行。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纸带安装装置,构成为可以安装上述第2纸带,上述第1纸带安装装置,具有对从上述第1纸带更换为第2纸带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第2纸带安装检测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显示上述第1打印图象及在其区域内设定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且通过指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而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可以在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进行用于设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定的区域指定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从多种类型的纸带中指定上述第2纸带的类型的第2纸带类型指定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装置,具有决定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当指定了透明基底的纸带作为上述第2纸带时,将连接上述第2打印图象内的非透明色部分的外缘的线决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当指定了底色为非透明的纸带作为上述第2纸带时,将表示粘贴打印了上述第2打印图象的上述第2纸带的区域的外廓的线决定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
34.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将上述轮廓包含在内的长方形区域,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轮廓决定装置,具有输入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长度的长度输入装置及输入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宽度的宽度输入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输入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宽度输入装置,具有输入上述第2纸带宽度的第2纸带宽度输入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打印图象生成装置,备有对上述第1打印图象附加用于在打印后指明作为粘贴区域而确保了的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区域指明功能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设定为多角形区域,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具有以可打印的方式将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各角位置的角标记或指示从上述各角位置沿各规定方向偏离规定距离的位置的角标记配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角标记配置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具有将指示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的轮廓线或从上述轮廓线向区域内部偏离了规定宽度的轮廓线的至少一种轮廓线的点线或实线以可打印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区域内的轮廓线配置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带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指明装置,具有使上述第2打印图象区域内及比其窄了规定部分的区域内的任何区域内与上述第1打印图象的其他区域具有不同的配色从而指明边界线的第2打印图象区域区域内配色装置。
CNB021231621A 2001-06-26 2002-06-26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像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3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92830A JP3551940B2 (ja) 2001-06-26 2001-06-26 テープ印刷装置の画像作成方法並びにラベル作成方法
JP2001192834A JP3551941B2 (ja) 2001-06-26 2001-06-26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192834/01 2001-06-26
JP192830/01 2001-06-26
JP192834/2001 2001-06-26
JP192830/2001 2001-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4753A true CN1394753A (zh) 2003-02-05
CN1231357C CN1231357C (zh) 2005-12-14

Family

ID=2661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316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357C (zh) 2001-06-26 2002-06-26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像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666593B2 (zh)
CN (1) CN1231357C (zh)
HK (1) HK105308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0601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2062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eiko Epson Corp テーププリンタ
US6896428B2 (en) * 2002-08-14 2005-05-24 Printronix, Inc. Printer read after print corre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363041B2 (ja) * 2003-01-15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プリンタ
JP2004216833A (ja) * 2003-01-17 2004-08-05 Seiko Epson Corp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14524A (ja) * 2003-06-27 2005-01-20 King Jim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862271B2 (ja) * 2005-03-31 2012-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ラベル作成装置
US20080025778A1 (en) * 2006-06-07 2008-01-31 Akira Ito Tag-label producing apparatus
GB0706788D0 (en) * 2007-04-05 2007-05-16 Dymo Nv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US20120242693A1 (en) * 2009-12-11 2012-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mage synthesis device and image synthesis program
JP6380317B2 (ja) * 2015-09-29 2018-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9928578B1 (en) 2016-03-30 2018-03-27 Descartes Labs, Inc. Using boundary maps to refine imagery
JP7022713B2 (ja) * 2019-03-25 2022-02-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バーコード印刷システム、バーコード印刷方法及びバーコード付き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US20200392378A1 (en) * 2019-06-17 2020-12-17 Richard William Schofield Adhesive tape with strip to help locate and lift the leading edg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7354618B2 (ja) 2019-06-28 2023-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
JP7380144B2 (ja) * 2019-11-29 2023-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編集装置
CN114055965A (zh) 2020-07-30 2022-02-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打印设备及其创建打印标签的方法
JP2022071408A (ja) * 2020-10-28 2022-05-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編集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編集処理方法
JP2022154991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1670A (en) * 1975-07-31 1982-03-2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merging information on storage media
JP2536322B2 (ja) * 1991-03-28 1996-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プ印字装置
JPH0872323A (ja) * 1994-09-06 1996-03-19 Brother Ind Ltd 図形入力可能なテープ印字装置
GB2318094A (en) * 1996-10-14 1998-04-15 Esselte Nv Tape cassette with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DE59810024D1 (de) * 1998-04-23 2003-12-04 Esselte Nv Banddruckgerät und Bandkassette
JP3731364B2 (ja) * 1999-01-21 2006-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491461B1 (en) * 1999-03-31 2002-1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tape cartridge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ape cartridge, and tape cutting device
US6550994B2 (en) * 2001-07-20 2003-04-22 Pitney Bowes Inc. System for printing information on a mailing mediu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0601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3660601B (zh) * 2012-09-25 2016-01-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66593B2 (en) 2003-12-23
HK1053088A1 (zh) 2003-10-10
CN1231357C (zh) 2005-12-14
US20020197090A1 (en) 200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1357C (zh)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像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CN1254388C (zh) 条带架
CN1200818C (zh) 带式打印设备及方法、切断设备及方法以及配置有切断设备的带式打印设备
CN1228191C (zh) 纸带打印装置和方法
CN1204000C (zh) 狭带盒及狭带打印机装置
CN1231858C (zh) 字符处理方法
CN1200814C (zh) 打印记录材料容器的识别
CN1168610C (zh) 打印图像制作方法、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打印装置
CN1840351A (zh) 打印/加工系统及控制方法、打印/加工装置、程序
CN1078539C (zh) 打印机
CN1088329A (zh) 带式打印装置
CN1200819C (zh) 字符输入装置和配有其的带打印装置及字符输入方法
JP4882812B2 (ja)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CN1248031A (zh)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CN1156776C (zh) 收件人地址印刷方法及装置和地址标签作成方法及装置
KR20050010472A (ko) 테이프 인쇄장치, 라벨 작성방법, 테이프 인쇄장치의데이터 처리방법, 인쇄 시스템, 인쇄 시스템의 라벨작성방법 및 기억매체
CN1775538A (zh)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286174A (zh) 一种带式打印装置以及带式打印方法
CN1241791C (zh) 印刷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标签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28774A (zh) 打印介质和制带装置
CN1131786C (zh) 胶带印刷装置
CN1183490C (zh) 图象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724263A (zh) 字符信息处理方法、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219650C (zh) 带印刷装置及其数据输入处理方法
CN1626346A (zh)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记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530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