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8031A -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48031A CN1248031A CN99119111.0A CN99119111A CN1248031A CN 1248031 A CN1248031 A CN 1248031A CN 99119111 A CN99119111 A CN 99119111A CN 1248031 A CN1248031 A CN 1248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mentioned
- printing
- high density
- ba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3—Cutting of ta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提供当根据轮廓字形或点阵对基础图像进行打印时可以得到更美观的打印图象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通过一面使打印头和打印对象物沿规定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一面将打印对象的图象打印在打印对象物上,得到打印图象。生成将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按照与将基础图象作为打印对象进行打印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相同的打印尺寸,将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作为打印对象,以规定方向上的m倍的点密度进行打印。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配置一个以上的要素图象而生成的图象进行打印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一般说来,为了对将文字、数字、符号、简易图形等字符或将其排列后的字符串作为要素图象的图象进行打印,必须从存储规定字形数据的ROM等读出与各字符的文本(代码)数据对应的字形数据,根据该字形数据将上述文本数据(所对应的字符代码)变换为字符图象数据,并将该字符图象数据配置在存储器的规定区域内,从而生成构成整体图象的整体图象数据。
作为用于上述处理的字形(数据),已知有以象素(点)的集合表示各字符图象并由预定尺寸的点阵(位标志)规定了的点字形(位模式字形)、或以轮廓线表示各字符图象并由形成该轮廓线的若干个基准点(基点)的坐标之间的连接线(直线/曲线)的属性等规定了的轮廓字形等。
在点字形中,由于其尺寸是固定的,所以,为了能美观地打印各种尺寸的字符(图象),必需准备与该尺寸适应的各种字形数据,因此,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将变得很庞大。为了在仅有规定尺寸的(点)字形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将字符图象等的要素图象放大和配置后的图象(放大图象),特别是为了对字符图象等进行放大,必需将原字符图象的一个象素点置换成多个象素点。而在缩小图象的生成中,必须对象素点进行抽选处理。
并且,在上述情况下,由于曲线部呈锯齿状排列,所以,接着必须按原曲线进行将该部分的空白点与象素点置换的处理、即所谓的平滑处理等,以便使曲线部变得平滑,但所得到的图象很难达到根据下述的轮廓字形生成时的美观程度。
轮廓字形,是由轮廓线的坐标和属性等定义的,所以只须按照尺寸将字符代码变换成字符图象就可以得到所需尺寸的字符图象的点阵。即,由于通过计算对用作基准的字形数据进行放大、缩小的变换,所以,只须按照其尺寸配置变换后的图象数据,即可生成美观的放大/缩小图象。
因此,在将作为要素图象具有字符图象等的整体图象放大/缩小后作为用于打印的基础图象进行打印时,即当必需将字符图象的要素图象放大/缩小后进行配置时,通常使用轮廓字形。此外,在需要进行上述处理的打印装置中,一般都备有轮廓字形的ROM等。
但是,对于上述的整体图象,有时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例如,在整体图象内,作为要素图象,不仅包含可以根据轮廓字形从字符代码变换的字符图象,而且作为点阵登录在某些情况下还包含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的外文登录或描绘登录的图象。因此,当想要得到这样的整体图象的放大图象时,通常也不能够对通过从字符代码根据轮廓字形进行变换而直接放大后的要素图象进行配置。
如上所述,当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一般(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时,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放大图象等图象(基础图象),必须根据点阵(包括点字形)生成。即,当通过放大/缩小等生成基础图象时,在将由点阵构成的各要素图象放大/缩小并进行配置后,必须进行平滑处理,或者,在将各要素图象放大/缩小后,必须先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再进行配置。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如上所述,即使进行平滑处理等,也很难得到根据轮廓字形生成时那么美观的图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即使对将除可根据轮廓字形从字符代码变换的字符图象等以外还具有作为要素图象以点阵字形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的整体图象的尺寸变更后的基础图象进行打印时也可以得到更美观的打印图象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1形态,提供一种图象打印方法,一面使打印头和打印对象物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规定方向相对移动,一面将图象打印在上述打印对象上,从而得到打印图象。
本发明第1形态的图象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生成将通过配置至少1个要素图象而生成的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按照与直接打印上述基础图象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的打印尺寸相同的打印尺寸,以上述规定方向上的上述m倍的点密度打印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2形态,提供一种图象打印装置,一面使打印头和打印对象物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规定方向相对移动,一面将图象打印在上述打印对象物上,从而得到打印图象。
本发明第2形态的图象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将通过配置至少1个要素图象而生成的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及高密度打印装置,按照与直接打印上述基础图象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的打印尺寸相同的打印尺寸,以上述规定方向上的上述m倍的点密度打印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一般说来,之所以需要进行所谓的平滑处理,如上所述,是由于曲线部有时呈锯齿状排列,但如果在规定方向上放大到m倍后进行平滑处理并以m倍的密度对其进行打印,则在同等的打印尺寸上可以得到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打印图象。在本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中,当即使对将作为要素图象除可根据轮廓字形从字符代码变换的字符图象等以外还具有以点阵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的整体图象的尺寸变更后的基础图象即需要平滑处理的基础图象进行打印时,也能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并将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作为打印对象,以规定方向上的m倍的点密度进行打印,从而与现有的方法和装置相比,可以得到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美观的打印图象。
上述方法,最好还备有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
上述图象打印装置,最好还备有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高密度打印决定装置。
按照上述最佳形态,可以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用于得到更美观的打印图象的高密度打印。
更为理想的是,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包含通过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对上述基础图象的整体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
更为理想的是,上述高密度打印决定装置,包括通过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对上述基础图象的整体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高密度打印模式设定装置。
按照上述最佳形态,可以通过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对上述基础图象的整体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
生成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步骤,最好包含以下步骤:生成上述基础图象;生成将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的放大基础图象;对上述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
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最好具有: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上述基础图象;放大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将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的放大基础图象;平滑处理装置,对上述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
按照上述最佳形态,通过生成基础图象、生成将其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规定方向的放大基础图象并对上述规定方向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可以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生成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步骤,最好是通过将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各自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并当不是根据轮廓字形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点尺寸进行放大时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该至少一个的各放大后的图象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然后,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与其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最好具有: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生成装置,通过将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各自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并当不是根据轮廓字形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点尺寸进行放大时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该至少一个的各放大后的图象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及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配置装置,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与其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按照上述最佳形态,当对基础图象的各要素图象分别将其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但不是根据轮廓字形进行的放大和变换时,例如当对以点阵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的要素图象进行放大时,进一步通过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各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并对与各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从而可以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对于可以通过从字符代码根据轮廓字形变换而生成的要素图象,可以通过根据该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变换生成与其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而在这这种情况下,由于易于生成美观的图象,所以平滑处理也就没有特别的必要了。即,进行或是不进行平滑处理都可以。此外,即使可以根据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变换而生成,但由于一旦作为要素图象进行变换和保存后已经将其变成点阵,所以,当对其进行了放大时,也与不能根据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变换时一样,仍然必需进行平滑处理。
上述打印对象物,最好是带式的。
按照各形态的该最佳形态,由于用于打印作为打印图象而生成的部分图象的打印对象物是带式的,所以,可以应用于带式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根据附图所作的下述详细说明,将会十分清楚。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的带式打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带式打印装置的盖打开并取出带盒后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图1的带式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带式打印装置的总体控制的概括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放大打印时的作为打印图象的整体图象的说明图。
图5B是放大打印时的作为打印图象的部分图象(分割图象)的说明图。
图6A是从字符代码对字符图象进行了一般变换时的变换区域的说明图。
图6B是从字符代码对字符图象进行了放大变换时的变换区域的说明图。
图6C是从字符代码对放大字符图象的一部分进行了部分变换时的变换区域的说明图。
图6D是一般打印时的打印图象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象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将部分变换处理与各处理结果的图象同时示出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虚拟轮廓规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部分变换轮廓配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轮廓字形的一例的数据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各数据的规定内容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高密度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图15C是示意地表示图14的高密度打印处理的原理的点图象的影像图。
图16是表示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18A是表示进行高密度打印时的打印结果一例的打印影像图。
图18B是图18A的打印影像的局部放大图。
图19A是与图18A相对应但不进行高密度打印时的打印结果的一例的打印影像图。
图19B是图19A的打印影像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以及采用了该装置的带式打印装置。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带式打印装置的总体及开闭盖打开时的外观结构,图3是其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带式打印装置1,由上下分开的装置壳体2形成外壳,在装置壳体的前部面板上备有由各种输入键构成的键盘3,在后部面板上装有开闭盖21,并配置显示器4,使其面向开闭盖右部的窗口。
另外,如图3所示,作为基本结构,备有:操作部11,具有键盘3和显示器4,用于进行与用户的接口作业;打印部12,具有打印头7和走带部120,并在安装在凹槽6内的带盒5的带T上进行打印;切断部13,用于切断打印后的带T;检测部14,具有各种传感器,用于进行各种检测;驱动部270,具有各种驱动器,用于驱动各部的电路;及控制部200,用于控制带式打印装置1内的各部。
因此,在装置壳体2的内部,除打印部12、切断部13、检测部14等以外,还容纳着图中未示出的电路衬底。在该电路衬底上,除电源单元外还安装着驱动部270和控制部200的各个电路等,并与图中未示出的AC转接器连接口或可从外部拆装的镍-镉电池等电池进行连接。
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用户将带盒5装入凹槽6内之后,一面由显示器4确认输入和编辑结果,一面用键盘3输入所需文字等(文字、数字、符号、简易图形等字符)的打印信息,而当指示打印时,由走带部120将带T从带盒5送出,并由打印头7在带T上进行所需的打印,打印完成的部分随时从带排出口22向外部送出。当所需打印完成后,走带部120将带T输送到带有一段空白部分的带长位置,然后停止其输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打印部12内,在开闭盖21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带盒5的凹槽6,在将该开闭盖21开启的状态下可将带盒5相对于凹槽6进行装卸。
在带盒5内,在带盒外壳51内部装有一定宽度(4.5mm~48mm左右)的带T和色带R,另外,还形成用于使配置在凹槽6内的打印头单元61插入的贯通孔55。此外,为能识别宽度不同的带T的类别,在背面设有多个小孔,并在凹槽6内设置着检测该孔的有无的微动开关等的带识别传感器142,由此,即可检测带T的类别。
带T的结构为,在背面形成粘合面,并用剥离纸将其覆盖。带T和色带R,以在贯通孔55的位置彼此重合的状态移动,同时只将带T排出到外部,而色带R则卷绕在内部。
在打印头单元61内,装有由热敏头构成的打印头7,在已将带盒5安装在凹槽6内的状态下,打印头7与从带盒5的贯通孔55露出的色带R的背面接触。然后,通过使打印头7发热驱动,将所需的文字等打印在带T的表面上。
另外,在凹槽6内,还设有用于检测环境(周围)温度并进行通报的热敏电阻等的周围温度传感器143,在检测周围温度后通报给控制部200。此外,在装置壳体2的左侧部,形成一个使凹槽6与装置外部连通的带排出口22,用于切断送出的带T的切带器132,面对带排出口22设置。
在凹槽6内,还设有与装入的带盒5的被驱动部啮合的驱动轴62、63,将输送电机121作为驱动源,由这两个驱动轴62、63进行带盒5内的带T及色带R的输送,并且,与其同步地驱动打印头7,从而进行打印。而当打印完成后,继续进行带T的输送,直至将规定的切断位置输送到切带器132的位置为止。
另外,与打印头7的表面靠紧地设置着一个热敏电阻等打印头表面温度传感器144,用于检测打印头7的表面温度并通报给控制部200。此外,在输送电机121的前端,固定着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形成有检测开口的圆盘,并以面对该检测开口的方式设置着具有光敏传感器等的转速传感器141,用于检测输送电机121的转速并通报给控制部200。
切断部3,备有:切带器132;切断按钮133,当进行任意长度的打印时,以手动方式使切带器132进行切断动作;及切断电机131,当进行规定长度的打印时,以自动方式使切带器132进行切断动作。因此,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根据模式设定进行手动/自动的切换。
因此,当手动切断时,在打印完成的时刻,用户通过按压配置在装置壳体2上的切断按钮133,使切带器132动作并在所需长度处将带T切断。而当自动切断时,在打印结束后送出带一段空白部分,并在其停止的同时,驱动切断电机131,以进行带T的切断。
检测部14,备有上述的转速传感器141、带识别传感器142、周围温度传感器143、打印头表面温度传感器144。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将上述的传感器省略的结构。
驱动部270,备有显示器驱动器271、打印头驱动器272、电机驱动器273。
显示器驱动器271,根据从控制部200输出的控制信号,按照其指示驱动操作部11的显示器4。同样,打印头驱动器272,根据控制部200的指示驱动打印部12的打印头7。
另外,电机驱动器273,具有驱动打印部12的输送电机121的输送电机驱动器273d、驱动切断部13的切断电机131的切断电机驱动器273c,并同样根据控制部200的指示对各电机进行驱动。
操作部11,备有键盘3和显示器4。显示器4,在横向(X方向)约6cm×纵向(Y方向)4cm的长方形形状的内侧,具有可显示96点×64点显示图象数据的显示屏面41,可在用户通过从键盘3输入数据而生成和编辑字符串图象数据等打印图象数据、或观察确认其结果等、或从键盘3输入各种指令和选择指示等时使用。
在键盘3上,除包括字母键群311、符号键群312、数字键群313及用于调用和选择外文的外文键群315等字符键群31以外,还配置着用于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群32等。而在适用于日文输入的类型的情况下,还设有平假名和片假名等的假名键群314。
在功能键群32内,包含电源键321、用于指示打印动作的打印键322、用于文本输入时的数据确定、换行及选择画面的各种模式的选择指示的选择键323、用于指定打印图象数据的打印色或中间色(混合色)的颜色指定键324、用于设定字符色和背景色的颜色设定键325、以及分别将光标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或移动显示屏面41的显示范围的4个光标键330(上箭头键330U、下箭头键330D、左箭头键330L、右箭头键330R)。
在功能键群32内,还包含:取消键326,用于取消各种指示;移位键327,用于变更各键的作用、或对描绘登录图象数据进行修正等;影像键328,用于在文本输入画面、选择画面和打印画面数据的显示画面(影像画面)之间进行相互切换;比率变更(图象缩放)键329,用于变更打印图象数据和显示在影像画面上的显示图象数据的大小比率;及字形键331,用于设定所制作的标签的各种字形。
当然,与一般的键盘一样,这些键输入,可以按每个键输入单独设键进行输入,也可以通过与移位键327等组合而用少量的键进行输入。这里,为易于理解,假定具备与上述相当的键。
如图3所示,键盘3,将如上所述的各种指令和数据输入到控制部200。
控制部200,备有CPU210、ROM220、字符发生器ROM(CG-ROM)230、RAM240、外围控制电路(P-CON)250,相互间通过内部总线260连接。
ROM220,除用于存储由CPU210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控制程序区域221外,还具有用于存储包含颜色变换表和字符修饰表的控制数据的控制数据区域222。
CG-ROM230,用于存储在带式打印装置1内准备着的文字、符号、图形等字形数据,并当供给了对文字等进行特定用的代码数据时,输出对应的字形数据。
RAM240,即使由于电源键321的操作而将电源切断,也能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备用电路接受电源的供给,以便保持所存储的数据,该RAM240,除各种寄存器群241、存储由用户从键盘3输入的文字等文本数据的文本数据区域242、存储显示屏面41的显示图象数据的显示图象数据区域243、存储打印图象数据的打印图象数据区域244、存储描绘登录图象数据的描绘登录图象数据区域245外,还具有打印历史数据区域246和其他的颜色变换缓冲区等各种变换缓冲区域247等区域,作为用于控制处理的作业区域使用。
在P-CON250内,装有由门阵列及专用LSI等构成的用于补充CPU210的功能同时处理与外围电路的接口信号的逻辑电路。例如,作为P-CON250内的功能,还组装有进行各种计时的定时器251等。
因此,P-CON250,与检测部14的各种传感器及键盘3连接,并将来自检测部14的上述的各种检测信号及来自键盘3的各种指令或输入数据等以其原有状态或加工后取入到内部总线260,同时,通过以与CPU210联动的方式将从CPU210等输出到内部总线260的数据或控制信号以其原有状态或加工后输出到驱动部270。
CPU210,按照上述结构,根据ROM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P-CON250输入各种检测信号、各种指令、各种数据等,对来自CG-ROM230的字形数据,ROM内的各种数据等进行处理,并通过P-CON250向驱动部27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进行打印的位置控制及显示屏面41的显示控制等,同时,通过控制打印头7而在规定的打印条件下在带T上进行打印等,对带式打印装置1进行总体控制。
其次,参照图4说明带式打印装置1的总体控制处理流程。当通过接通电源等开始处理时,如该图所示,首先,为了恢复到上一次切断电源时的状态,对带式打印装置1进行将所保存的各控制标记复原等初始设定(S1),然后,显示上一次的显示画面作为初始画面(S2)。
图4中的在这之后的处理、即是否有键输入的判断转移(S3)及各种中断处理(S4),是概括地示出的处理。实际上,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初始画面显示(S2)结束后,允许键输入中断,并在产生键输入中断之前保持原来的状态(S3:否),当产生任何键输入中断时(S3:是),转移到各种中断处理(S4),在该中断处理结束后,再次进入键输入中断等待状态(S3:否)。
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中断处理进行主要处理,所以,如果生成了作为打印对象的打印图象数据,则用户通过在任意时刻按压打印键322,即可产生打印键中断并起动打印处理,进行该打印图象数据的打印。即,打印前的操作步骤,可由用户任意选择。
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当按压用于选择指示各种控制模式等的功能键群32的功能键时,产生与该功能键对应的中断并起动与其对应的中断处理,将与该选择指示对应的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器4的显示屏面41上。在显示着各种选择画面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光标键330,可以翻转显示该选择画面所显示的控制模式等多个选择分支中的任何一个,当在该状态下按压选择键323时,即可选择该翻转显示的选择分支。
因此,以下,以后文的进行所述的放大打印的情况为例,说明带式打印装置1的选择动作。
例如,在图4所示的上述键输入中断等待状态(S3:否)下,如按压字形键331,则产生字形键中断并起动各种字形选择处理,将各种字形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屏面41上,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光标键330,可以翻转显示例如「打印字形」选择分支,然后,当按压选择键323时,即可选择「打印字形」选择分支,接着显示出「打印字形」的选择画面(以下,将从光标键330的操作到选择键323的操作简称为「进行选择」)。
在显示着「打印字形」的选择画面的状态下,如果从各种选择分支中例如选择「放大打印」(作为其他选择分支,有「一般打印」等),则设定为放大打印模式,并显示出放大比率n的设定画面。在该状态下,通过按压数字键群313中的任意的数字键,即可输入放大比率n。
在该状态下,当例如按压数字键「4」时,输入4作为放大比率n,并显示出放大比率n=4,如取消时,在按压取消键326后以新的数字键输入,当放大比率n=4满意时,通过按压选择键323,可以确定地设定为放大比率n=4,在各种字形选择处理结束后,显示作为基准画面的文本输入画面,然后返回键输入中断等待状态(S3:否)。
以下,参照图5A、5B和图6A~6D,说明在后文所述的放大打印的情况下生成的打印图象数据的影像与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
当放大比率n=1(即一般打印)时,安装可打印一般(基准)尺寸的字符串「AB.....」的带宽为Tw的带T(的带盒5),当例如设定放大比率n=4进行打印时,如图5A、5B所示,如果能将上述字符串「AB.....」分割成4个带T打印,则可以打印按n=4倍放大后的整个字符串。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A~6D所示,如假定为保存例如以一般的基准尺寸从字符代码变换(一般变换后)的字符「A」的数据(点阵数据)所需的变换区域的尺寸为(横(长度)×纵(宽度)=)1倍×1倍(设基准尺寸为1时的比率)(参照该图A),则为了保存按放大比率n(例如n=4)变换后的数据,需要n倍×n倍(=16倍)的变换区域(参照图6B)。
与此不同,例如,仅使纵向尺寸为一般变换的1倍,其所需的变换区域的尺寸就只有上述(该图B的)情况的1/n倍(参照图6C),所以,可以节约与其相当的存储容量。即,与变换字符图象的整体时(图6B)相比,如果能对其一部分(1/n)的图象(部分图象)进行变换(部分变换),则可以节约与其相当的存储容量。
当然,如果能以与一般变换时相同的尺寸(1倍×1倍)进行部分变换,则可以进一步节约存储容量,如后文所述,假如能使作为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而确保的区域尺寸与一般变换时的尺寸相同(1倍×1倍),则也可以节约存储容量。但是,在带式打印装置的情况下,在字符图象的上下通常都设有规定的空白,而且,例如在图6D所示的打印情况下,在横向变换1次的方式可以加快整体处理,所以,在下文中,如上所述(该图C),按确保n倍×1倍的变换区域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图5A、5B中,如果将图5A的放大图象G0按图5B所示分割为4个分割图象G1~G4并将其分别打印在带宽为Tw的4个带T上,则作为结果可以打印整个放大图象G0。在这种情况下,当例如将分割图象G1作为后文所述的第1次打印对象范围进行打印时,只需准备分割图象G1的数据即可。即,为打印第1个带T,并不需要其他分割图象G2~G3的数据。
另外,也可以考虑例如作为装饰等的一部分而只打印任意1个分割图象的情况。即,作为结果,也可以考虑例如仅需要分割图象G2而不需要其他分割图象的情况。假定有上述要求时,例如当输入并确定了上述的放大比率n=4时,下一步应转移到可以选择设定是否需要n=4倍的放大图象的整体(G1:第1/4个~G4:第4/4个的全部)及当只需要一部分时所需要的是哪一部分的分割图象等的显示画面,并且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
当如上述的例所示不需要放大图象的全部时,作为该部分图象只需生成该放大图象中的必要部分(例如第1次打印时的分割图象G1)的数据即可。此外,在这种(例如生成分割图象G1的)情况下,其中作为进行变换和配置的字符图象,也只需根据字符代码对放大后的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的数据进行变换(部分变换),所以不需要用于不必要部分的图象数据的存储容量,因而能节约存储容量。
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如上所述,可以在「打印字形」的选择画面上从多个选择分支中选择「一般打印模式」或「放大打印模式」等。而且,在选择并设定了放大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当包含将放大图象的全部作为图象生成范围(相当于装入了其宽度可打印整个放大图象的带T的情况等)等条件的全变换条件(其他条件如后文所述)的至少一个不成立时,作为用于变换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应设定进行变换后仅能得到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的变换模式(部分变换模式)。即,放大打印模式,从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方面来看,是放大图象模式,因而包含在部分变换模式内。
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除上述放大打印(放大图象)模式以外,还可以设定部分变换模式所包含的各种模式。例如,不管带宽Tw和放大比率n(或缩小比率)如何,作为上述「打印字形」,包含着仅将整体图象(包括上述放大图象)的一部分作为部分(分割)图象打印的「部分打印模式」(部分图象模式)、在对存储着的多个字符数据(文本数据)群进行变换和配置后将可生成的多个图象的每一部分合成打印的「合成打印模式」(合成图象模式)、用于设定后文所述的高密度打印的「高密度打印模式」等。
另外,在作为「打印字形」的选择画面的上一级的各种字形的选择画面中,可以选择「显示字形」,并能生成放大/缩小/分割(部分)/合成后的部分图象,作为显示图象进行显示。即,例如,如果设定放大显示模式,则从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方面来看,与上述放大打印模式一样,是放大图象模式,因而包含在部分变换模式内。此外,分割(部分)显示模式,与上述部分打印模式一样,相当于部分图象模式,合成显示模式,与上述合成打印模式一样,相当于合成图象模式,这些模式也包含在部分变换模式内。除在选择画面上设定以外,例如可以通过上述的图象缩放键329的操作设定放大显示(放大图象)模式等,也可以通过各种功能键的操作进行设定。
例如,通过设定上述的部分打印模式或部分显示模式等部分图象模式,并只设定其图象生成范围,即可生成部分图象。在这时的全变换条件中,包含着将整体图象的全部作为图象生成范围的条件。即,只要不将整体图象的全部设定为图象生成范围,全变换条件就不能成立,因此,通过根据要求对字符图象进行部分变换,可以不需要用于不必要部分的图象的存储容量,因而能节约存储容量。
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设定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的同时,设定按部分图象生成时的图象生成范围,并按照所设定的变换模式根据轮廓字形对生成整体图象时所配置的字符图象中的在图象生成范围内包含其一部分或全部的各字符图象进行变换和配置,从而可以生成部分图象。以下,将以进行放大打印的情况为例,更具体地说明部分图象的生成。
首先,参照图7说明打印处理。如上所述,这里,设定为放大比率n=4,所以进行所谓的放大打印。
当用户按压打印键322时,如上所述,产生打印键中断并起动打印处理,如图7所示,首先,根据来自图3等所示的上述带识别传感器142的通报信号(检测信号),取得带T的类别(S101)。由此,可判明所装入的带T的带宽Tw等,所以得到了图5所示的上述分割图象G1~G4等的尺寸、即部分图象的纵向尺寸等。当带T的带宽Tw只有一种等而不需要取得带T的类别时,可将该处理(S101)省略。
当带类别的取得(S101)结束时,接着,取得按如上所述方式设定的放大比率n(在前述的例中,n=4)(S102)。在设定了一般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由于设定为放大比率n=1,所以,这时可取得该放大比率n=1。
当放大比率n的取得(S102)结束时,接着,在图3所示的上述打印图象数据区域244内确保字符图象的变换区域(S103)。这里,如上述图6C所示,确保横向为一般(基准)尺寸的n=4倍的尺寸、纵向为基准尺寸的1倍的尺寸、即n(=4)倍×1倍的变换区域。
当确保固定尺寸的变换区域而不管放大比率n如何时,可采用预先确保的方式,而无需在这里进行确保步骤,因此也可以将本处理(S103)省略。此外,如后文所述,在将字符图象变换后直接保存在下述的打印图象生成区域内时,本处理也可以省略。
另外,在下文中,为进行更一般的说明,将变换放大比率n的1个字符图象时的该尺寸(字符尺寸)表示为(横×纵=)nh倍×nv倍。即,这里,假定要确保其尺寸能够保存基准尺寸的nh倍×nv倍的1个字符图象的一部分(纵向1/nv倍)的数据的变换区域(nh(=4)倍×(nh×1/nh)倍=4倍×1倍)。
当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的确保(S103)结束时,接着,以与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同样的方式,在图3所示的上述打印图象数据区域244内确保打印图象生成区(S104)。这里,是确保其尺寸能够依次生成图5B所示的上述分割图象G1~G4的区域。即,应确保这样的生成区域,其横向尺寸为在各字符图象的前后各附加了按基准尺寸的nh(=4)倍配置的字符间的空白的一半的尺寸×字符数(例如上述的字符串「AB.....」的字符数)的尺寸,纵向尺寸为可以在带宽Tw上打印的(即可以配置基准尺寸的nv倍的字符图象的1/nv((nh×1/nh)倍=1倍)的)尺寸。
另外,当以与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同样的方式确保固定尺寸的生成区域时,也可以将本处理(S104)省略。而在将字符图象变换后直接保存在打印图象生成区域内时,也可以将图3所示的上述打印图象数据区域244全部作为打印图象生成区域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预先确保打印图象生成区域,所以可将本处理省略。
当打印图象生成区域的确保(S104)结束时,接着,设定第1次(最初)的打印范围(S105)。这里,将图5B所示的上述分割图象G1的范围设定第1次的打印范围。
当第1次打印范围的设定(S105)结束时,判断是否是高密度打印(是否设定了高密度打印)(S106),但因关于高密度打印将在后文中说明,所以,这里按未设定高密度打印(S106:否)进行说明。
当不是高密度打印(S106:否)时,接着,生成所设定的范围内的部分图象即图5B的分割图象G1的数据(S107)。关于该图象生成处理(S107),也在后文中参照图8及其后面的附图说明,所以,这里仅将图5B的分割图象G1的图象作为打印图象生成。
当图象生成处理(S107)结束时,接着,将所生成的打印图象(这里是分割图象G1)打印在带T上(S108)。
当打印图象的打印(S108)结束时,接着,判断整个打印范围、即预定的分割图象G1~G4的全部打印是否结束(S109),这里,由于只是分割图象G1的打印结束,而整个打印范围尚未结束(S109:否),所以,接着将分割图象G2的范围设定为下一次的打印范围(S111)。
当下一次(这里是第2次)的打印范围设定(S111)结束时,进行与第1次时相同的处理(S106~S107~S108),然后,再次判断整个打印范围是否结束(S109),因仍未结束,(S109:否),所以,接着将分割图象G3的范围设定为下一次的打印范围(S111)。按同样的步骤,打印分割图象G3(S106~S111),并在分割图象G4的打印结束后(S106~S108),再次判断整个打印范围是否结束(S109),因整个打印范围已经结束(S109:是),所以打印处理(S10)全部结束(S110)。
在上述的例中,打印范围设定、即图象生成范围的设定是自动进行的,但在画面显示中,也可以使用户能将作为整体图象的部分图象的图象生成范围指定为任意的范围。
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作为字符图象变换模式的部分变换模式内包含放大图象模式,在其全变换条件中包含将放大图象的全部作为图象生成范围的条件。即,在将放大图象作为整体图象的放大图象模式中,当不需要该放大图象的全部时(全变换条件不成立时),只须将该放大图象中的必要部分作为部分图象生成即可。因此,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通过只对放大后的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变换(部分变换),可以不需要用于不必要部分的图象的存储容量,所以,能节约存储容量。
以下,参照图8说明图象生成处理(S107)。但是,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如上所述,当不仅作为打印图象而且还作为显示图象生成图象时,都可以按部分图象生成整体图象的一部分或全部,而这时的图象生成处理也相同(按子程序起动同样的处理),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再区别打印和显示,而仅按生成在生成范围内的图象(部分图象)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图象生成处理(S20:由S107等调用(起动))中,首先,进行生成范围的各字符图象的布局设定(S201)。即,这里,通过对在图象生成区域内包含其一部分或全部的各字符图象考虑(计算)放大比率n,设定包含部分图象内的尺寸和配置区域的布局(S201)。在图5A、5B的例中,对「A」和「B」等各字符图象设定包含其尺寸和配置区域的部分图象内的布局(例如,在图7所示的上述第1次打印范围设定后,分割图象G1内的布局)(S201)。
在图5B的分割图象G1~G4等的例中,将各字符「A」和「B」等全部作为部分变换的对象,但作为其他例,例如当第1行为「ABCDE」、第2行为「FGHIJ」、第3行为「KLMNO」、......时,如果第1行「ABCDE」全部包含在分割图象G1内、第2行「FGHIJ」的上一半包含在分割图象G1内、下一半包含在分割图象G2内、第3行「KLMNO」全部包含在分割图象G2内,则对第1行「ABCDE」的全部字符图象进行全变换,对第2行进行部分变换,对第3行进行全变换。当然,由于各行的字符图象的字符尺寸彼此不同等,所以,当分割图象G1与分割图象G2的划分处与上述不同时,应进行与其相应的全变换或部分变换。
当生成范围(部分图象)的各字符图象的布局设定(S201)结束时,接着,设定第1次(最初)的对象字符(S202)。这里,首先,将「A」设定为最初的对象字符。
当第1次的对象字符设定(S202)结束时,判断是否可以对该对象字符图象的数据进行全变换和全配置、即全变换条件是否成立(S203)。
首先,作为一个条件,在全变换条件中,包含关于作为对象的各字符图象的在部分图象的生成中需要该字符图象整体的数据、且可以将字符图象整体的数据配置在该字符图象的数据配置区域内的条件。因此,根据布局设定(S201)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当为在部分图象数据的生成中不需要该字符图象的全部数据时,或当不能将字符图象整体的数据配置在配置区域内时,全变换条件不成立(S203:否)。
即,当上述全变换条件不成立时,即使从字符代码对字符图象整体的数据进行变换也是无效的,所以,通过只对所配置的必要部分的数据进行部分变换(后文所述的部分变换处理(S205)),可以节约存储容量。
另外,作为另一个条件,在全变换条件中,包含关于各字符图象的可以根据该字符代码对该字符图象的整体进行变换并保存在变换区域(例如,当进行图7所示的上述打印时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内的条件。因此,当不能在变换区域内根据字符代码对字符图象的整体进行变换时,全变换条件不成立(S203:否),所以,通过只对可变换的部分进行部分变换(后文所述的部分变换处理(S205)),可以节约存储容量。
即,例如,由于通常仅按频繁使用的字符图象的尺寸确保变换区域,所以,没有必要确保只用于保存频度低的放大后字符图象的多余的区域等,因而可以节约存储容量。此外,当保存其尺寸超过该变换区域尺寸的字符图象时,对其进行部分变换即可,由于其频度低,所以对总体的处理速度也不存在特殊的问题。
根据是否可以进行上述的全变换和全配置(全变换条件成立)的判断(S203),当判定为可以进行全变换时(S203:是),接着,通过基于轮廓字形的全变换处理(S204),在变换区域(例如打印时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内对该对象字符进行全变换,并根据布局设定(S201)的结果,将对象字符的字符图象的整体配置在该配置区域(例如上述打印时的打印图象生成区域内的配置区域)内(S206)。
另一方面,如图5B中的上述分割图象G1~G4等例所示,当不能进行全变换或不能进行全配置(全变换条件不成立)时(S203:否),接着,通过基于轮廓字形的部分变换处理(S205),在变换区域内只对该对象字符的必要部分进行部分变换,并根据布局设定(S201)的结果,将字符图象的一部分(必要的部分)配置在该配置区域内(S206)。
当对象字符的字符图象的配置(S206)结束时,接着,判断全部字符的配置是否结束,即当例如进行图5B所示的上述分割图象G1(第1次生成范围)的图象生成时,判断字符串「AB.....」的字符的全部配置是否结束(S207),这里,仅是最初的「A」结束,而全部字符尚未结束(S207:否),所以,接着将「B」设定为下一个对象字符(S208)。
当下一个对象字符「B」的设定结束时(S208),接着,以与对第1次(最初)的对象字符同样的方式,进行是否能全变换和全配置的判断(S203)~全变换处理(S204)或部分变换处理(S205)(图5B的例中为部分变换处理(S205))~字符图象的配置(S206)~全部字符是否结束的判断(S207),当全部字符尚未结束时(S207:否),设定下一次的对象字符(S208),并进行同样的循环处理(S203~S206),当全部字符已经结束(S207:是)时,图象生成处理(S20)全部结束。
如上所述,在该图象生成处理(S20)中,从字符代码对与作为变换对象的单一的字符代码对应的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变换并保存在变换区域(例如上述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内,然后将其配置在对应的配置区域(打印图象生成区域)内,所以,只需按照作为变换对象的字符代码数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生成部分图象。
另外,如上所述,在将字符图象变换后直接保存在打印图象生成区域内时,字符图象的配置(S206),由于在其前面的全变换处理(S204)或部分变换处理(S205)中直接进行,所以可以省略。此外,这时的全变换条件,由于与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无关,所以变成是否能进行全配置(S203)。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与作为变换对象的单一的字符代码对应的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直接变换并保存在对应的配置区域内,所以能够节约存储能量,同时,只需按照作为变换对象的字符代码数反复进行该操作,即可生成部分图象。
另外,当进行一般打印时(例如,如上述图6D所示的打印时),按照图8的处理,对全部字符进行全变换处理(S204),但也可以将必要的部分作为字符图象的整体而对部分图象进行部分变换处理(S205)。在同样的意义上,也可以将是否能进行全变换和全配置的判断(S203)及全变换处理(S204)省略,而对全部字符进行部分变换处理(S205)。
另外,在上文中以打印处理中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及打印图象生成区域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进行显示处理时,可以在图3所示的显示图象数据区域243内确保同样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及显示图象生成区域。当然,也可以将字符图象变换后直接保存在显示图象生成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显示图象数据区域243全部作为显示图象生成区域使用。
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当在部分图象的生成中设定包含配置在该部分图象内的各字符图象的尺寸和配置区域的布局并设定放大打印模式等部分变换模式时,根据轮廓字形从字符代码对各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变换并配置在部分图象生成区域内的配置区域,从而可以在规定的部分图象生成区域内生成美观的部分图象,此外,由于只对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部分变换,所以能节约存储容量。
这里,如上所述,如果将部分变换处理(S205)的部分变换范围作为字符图象的整体,则可以代替全变换处理(S204),在图象生成处理(S20)中也可以将全变换处理(S204)省略而只进行部分变换处理(S205),所以,在下文中,将有关全变换处理(S204)的说明省略,而详细说明部分变换处理(S205)。
如图9所示,在部分变换处理(S30:由S205等调用(起动))中,首先,当根据用于变换作为变换对象的单一字符代码的轮廓字形对该字符图象的整体进行变换时,将进行虚拟处理时的该字符图象的整体轮廓线规定为虚拟轮廓线(S301)。
即,如上所述,轮廓字形,以轮廓线表示各字符图象并由形成该轮廓线的若干个基准点(基点)的坐标和连接它们的连接线(直线/曲线)的属性等规定(参照图12和图13)。因此,这里,例如当对图中所示字符「A」的字符图象G31进行展开时,将进行虚拟处理时的该字符图象的整体轮廓线规定为虚拟轮廓线(S301)。
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在虚拟轮廓规定处理(S40:由S301等调用(起动))中,为规定虚拟轮廓线,读入用于展开作为展开对象的单一字符图象(例如「A」的字符图象G31)的轮廓字形(S401),并按布局所设定的字符图象尺寸对轮廓字形中所包含的轮廓坐标进行变换(定标:S402),然后结束处理(S403)。即,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将以往的一般展开(全变换)的字符图象的轮廓线规定为虚拟轮廓线。
如图9所示,当虚拟轮廓规定处理(S301)结束时,接着,仅将虚拟轮廓线中的在作为展开对象的单一字符图象中作为必要部分的部分变换范围内所包含的轮廓线判断为实际轮廓线,并配置形成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象素(S302)。例如,如图示字符「A」的字符图象G32所示,仅将在部分变换范围内所包含的轮廓线判断为实际轮廓线,并配置形成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象素。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在部分变换轮廓配置处理(S50:由S302等调用(起动))中,首先,当根据规定虚拟轮廓线的轮廓坐标及属性将形成虚拟轮廓线的虚拟轮廓象素的各个象素配置在变换区域(例如上述的字符图象变换和保存区域)内或直接配置时,计算出配置区域(例如上述的打印图象生成区域或显示图象生成区域)上的位置坐标(S501)。即,根据在规定虚拟轮廓线的定标处理后形成轮廓线的若干基点的坐标和连接它们的连接线(直线/曲线)的属性等数据,计算出各基点间的轮廓线的象素(虚拟轮廓象素)的点位置,作为位置坐标。
当虚拟轮廓象素的各象素的位置坐标计算(S501)结束时,首先,设定最初(第1次)的对象轮廓象素(S502),判断该象素是否在部分变换范围内,即是否是作为部分图象所需要的象素(S503),如果是所需要的象素(实际轮廓象素)时(S503:是),则对该象素进行描绘(象素的配置)(S504),而当不是实际轮廓象素时(S503:否),不进行处理(即不进行配置),然后,对全部虚拟轮廓象素判断是否已结束(S505)。
当全部虚拟轮廓象素尚未结束时(S505:否),设定下一次的对象轮廓象素(S506),对所设定的该对象轮廓象素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循环处理(S503~S505),当全部虚拟轮廓已结束时(S505:是),部分变换轮廓配置处理(S50)全部结束(S507)。另外,也可以不是预先对所有的虚拟轮廓象素的各个象素进行虚拟轮廓象素的各象素的位置坐标的计算(S501),而是对每一部分进行。即,首先,对最初的一部分进行,并在进行了上述的各项处理(S502~S506)之后,对下一个部分进行同样的处理,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操作,最终即可对所有的虚拟轮廓象素的各个象素计算出位置坐标,因此,可以节约用于该计算结果的存储容量。
如上所述,在该部分变换轮廓配置处理(S50)中,为了配置实际轮廓象素,根据规定虚拟轮廓线的轮廓坐标和属性,对形成虚拟轮廓线的虚拟轮廓象素的各个象素计算其位置坐标,对各象素判断位置坐标是否是部分变换范围内的坐标,将判定为是部分变换范围内的坐标的虚拟轮廓象素作为形成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象素,并配置在该位置坐标所指示的位置,所以,可以配置形成字符图象的部分变换图象的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象素。
如图9所示,当部分变换轮廓配置处理(S302)结束时,接着,将象素配置在由(例如图示字符「A」的字符图象G32的)实际轮廓象素包围的部分内,从而生成由包含实际轮廓象素的配置象素构成的图象数据,作为字符图象的部分变换图象(例如图示字符「A」的部分变换图象G33)(S303),至此,部分变换处理(S30)全部结束(S304)。
如上所述,在该部分变换处理(S30)中,为了对作为展开对象的单一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展开,将根据轮廓字形对字符图象的整体进行展开(全变换)时的轮廓线规定为虚拟轮廓线,并仅将虚拟轮廓线中的包含在部分变换范围内的轮廓线判断为实际轮廓线,然后配置形成该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象素,并通过将象素配置在实际轮廓象素所包围的部分内而生成字符图象的部分变换图象,从而可以根据轮廓字形只对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部分变换。
并且,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在设定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的同时,设定按部分图象生成时的图象生成范围,并按照所设定的变换模式根据轮廓字形对生成整体图象时所配置的字符图象中的在图象生成范围内包含其一部分或全部的各字符图象进行展开和配置,从而可以生成部分图象。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用轮廓字形,所以能生成美观的部分图象。此外,如将一个以上的部分变换模式中的任何一个设定为字符图象的变换模式,则当需要字符图象整体等的全变换条件不成立时,由于只对字符图象的必要部分进行展开(部分变换),不需要用于不必要部分的图象的存储容量,所以能节约存储容量。
可是,上述的整体图象,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例如,当作为整体图象的要素图象(包括字符图象等)包含外文登录或描绘登录的的要素图象时,由于这些图象通常是按点阵登录的,所以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因此,当想要得到放大图象时,也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直接对(通过轮廓坐标变换等)放大后的要素图象进行变换和配置。因此,其部分图象也必然地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
如上所述,当不能根据轮廓字形生成一般(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时,为了获得放大图象等所需的图象(基础图象),正如上面对现有技术所说明过的,必须根据点阵(包括点字形)生成。即,当通过放大/缩小生成所需的图象(基础图象)时,在将由点阵构成的各要素图象放大/缩小并进行配置后,必须进行平滑处理,或者,在各要素图象放大/缩小后,必须先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再进行配置。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如上所述,即使进行平滑处理等,也很难得到根据轮廓字形生成时那么美观的图象。
因此,为了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与以往相比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美观的打印图象,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如上所述,备有可在打印字形选择画面上选择的「高密度打印模式」。
具体地说,在显示着上述「打印字形」的选择画面的状态下,当从各种选择分支中选择「高密度打印」时,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并显示出高密度比率m的选择画面,因而可输入高密度比率m。另外,该高密度打印模式,可以与上述的一般打印模式或放大打印模式重复设定。当与前者重复设定时,设定放大比率n=1,当与后者重复设定时,可以设定放大比率n=设定值(在上述的例中为n=4),并设定高密度比率m。
在显示出高密度比率m的选择画面的状态下,如从1、2、3、4、6各选择分支例如选择「2」,则作为高密度比率m输入「2」。另外,以与上述放大比率n同样的设定方式按压数字键群313中的数字键,也可以将任何一个选择分支作为输入高密度比率m输入。
当输入高密度比率m(例如m=2)时,显示出高密度比率m=2,如取消时,在按压取消键326后重新进行选择,当高密度比率m=2满意时,通过按压选择键323,可以确定地设定为高密度比率m=2,在各种字形选择处理结束后,显示作为基准画面的文本输入画面,然后返回键输入中断等待状态(S3:否)。
上述高密度比率m,与打印头(热敏头)7、带T的输送速度、与由用于驱动打印头7的驱动部270的打印头驱动器272施加的选通脉冲及其分割脉冲相关联地进行设定。
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备有用作打印头7的具有256点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根据由转速传感器141监视的走带速度及可在带T的带宽Tw上打印的点数等,可以设定最多可达6个(1、2、3、4、6中的任何一种)的分割脉冲数。
当例如可在带宽Tw方向上进行256点的打印时,按照走带速度,通过供给1个选通脉冲施加2个分割脉冲,可以由第1个分割脉冲打印256点中的第奇数个的128点,由下一个分割脉冲打印第偶数个的128点。即,可以打印128点×2次=256点。同样,有时也可以按256点×1次、64点×4次等进行256点的打印。
另外,同样,例如当可在带宽Tw方向上进行192点的打印时,可以进行192点×1次(以下,将点和次省略)、96×2、64×3、48×4、32×6的打印。
当例如可在上述带宽Tw方向上进行192点的打印时,如设定高密度比率m=2,则当带T在走带方向上移动1个点的距离时打印192点2次,即在移动半个点的距离上打印192点1次,因此,走带方向的打印点密度为m=2倍。
以下,参照上述的图7,说明打印处理,这里特别是说明高密度打印。如上所述,这里,设定放大比率n=4及高密度比率m=2,所以,将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放大到(横(走带方向)×纵(带宽方向)=)nh倍×nv倍=4倍×4倍,并将该放大后的放大图象作为基础图象,进一步,生成使走带方向放大到m=2倍(即,将整体图象放大到(nh×m)倍×nv倍=(4×2)倍×4倍=8倍×4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因而可以进行m=2倍的高密度打印。
如上所述,当用户按压打印键322时,产生打印键中断并起动打印处理,当带类别的取得(S101)~第1次打印范围设定(S105)的处理结束时,判断是否设定着高密度打印模式(S106)。
这里,当没有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S106:否)时,如上所述,进行图象生成处理(S107)~打印图象的打印(S108)~判断整个打印范围是否结束(S109)~下一次打印范围设定(S111)~判断是否进行高密度打印(S106)的循环处理,当设定着高密度打印模式(S106:是)时,进行高密度打印处理(S112)~判断整个打印范围是否结束(S109)~下一次打印范围设定(S111)~判断是否进行高密度打印(S106)的循环处理,当整个打印范围已结束(S109:是)时,打印处理(S10)全部结束(S110)。
从该图可以清楚看出,如果可以按每个打印范围(分割图象)设定是否进行高密度打印,则可以进行遵循着该设定的打印。
以下,参照图14详细说明上述高密度打印处理(S60:由S112等调用(起动))。如该图所示,在将高密度打印处理(S60)起动后,首先,取得高密度比率m(这里,m=2)(S601),然后进行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602),在对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进行高密度打印后(S603),本处理(S60)结束(S604)。
在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高密度打印(S603)中,如上所述,对将整体图象放大到(nh×m)倍×nv倍=8倍×4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进行m=2倍的高密度打印,每当带T在走带方向上移动半个点的距离时打印192点1次。
因此,在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602)中,生成将通过配置1个以上的要素图象生成的基础图象的横向(走带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例如m=2)倍的高密度基础图象。例如,生成使将上述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放大到nh倍×nv倍(例如4倍×4倍)的基础图象(放大图象)的横向的点尺寸(nh=4倍)放大到m(=2)倍后的((nh×m)倍×nv倍=8倍×4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一般说来,之所以需要进行所谓的平滑处理,如上所述,是由于曲线部有时呈锯齿状排列,但如果在规定方向(这里是走带方向)上放大到m倍后进行平滑处理并以m倍的密度对其进行打印,则在同等的打印尺寸上可以得到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打印图象。
例如,如图15A~15C所示,当形成某个任意图象G10的一部分的曲线部轮廓线的象素点的坐标为相对于纵向和横向中的规定一方(规定方向)的1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2个点时(参照该图A),如果将上述规定一方的点尺寸放大到2倍,则相对于规定方向上的2个点的变化将使另一方变化2个点(参照该图B)。
在这种情况下,如进行这样的平滑处理、即相对于规定方向上的最初的1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相对于下一个点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即,相对于规定方向上的每1个点的2次变化使另一方为每次1个点合计为2个点的变化(相当于该图B中增加了象素g1等),则曲线部的轮廓线将变得光滑。
如果以规定的一方为2倍的点密度对按如上所述的方式生成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G11(参照该图B)进行打印,则在作为其结果的打印图象G12(参照该图C)上,将打印成相对于(由半个点的象素g1s)规定的一方的最初的半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相对于下一个半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并按规定方向的1个点的打印尺寸描绘出光滑的曲线部。另外,从各个点(各象素)实际上是按半个点重复进行打印的结果来看,在表面上好象是半个点,这里,在图中以简化的形式示出半个点的打印情况。
另外,同样,当例如形成曲线部轮廓线的象素点的坐标为相对于纵向和横向中的规定一方(规定方向)的1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3个点时(参照该图A),如果将上述规定一方的点尺寸放大到2倍,则相对于规定方向上的2个点的变化将使另一方变化3个点(参照该图B)。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以这种方式进行平滑处理、即相对于规定方向上的最初的1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相对于下一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2个点,即总计使另一方变化3个点(相当于该图B中追加了象素g2和g3等),则曲线部的轮廓线将变得平滑。
如果以规定的一方为2倍的点密度对按如上所述的方式生成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G11(参照该图B)进行打印,则在作为其结果的打印图象G12(参照该图C)上,将打印成相对于(由半个点的象素g2s和g3s)规定的一方的最初的半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1个点、相对于下一个半个点的变化使另一方变化2个点,并按规定方向的1个点的打印尺寸描绘出光滑的曲线部。
如上所述,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当即使对将作为要素图象除可根据轮廓字形进行展开的字符图象等以外还具有以点阵字形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的整体图象的尺寸变更后的基础图象、即需要平滑处理的基础图象进行打印时,也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后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并按照与打印基础图象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相同的打印尺寸以规定方向上为m倍的点密度对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进行打印,从而与现有的方法和装置相比,可以得到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美观的打印图象。
另外,在带式打印装置1中,根据是否设定了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是否进行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用于得到更美观的打印图象的高密度打印。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将高密度打印模式与放大打印模式重复(设定),但当与一般打印模式重复时,只要使放大比率n=1,即,使基础图象为例如上述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的nh倍×nv倍=1倍×1倍(使其与整体图象的尺寸相同),即可按照基本相同的处理进行高密度打印,因此,与不设定高密度打印的情况相比(参照图19A、19B),同样可以得到具有更光滑的曲线部的美观的打印图象(参照图18A、18B)。
以下,参照图16详细说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70:由S602等调用(起动))。如该图所示,在将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70)起动后,首先,生成基础图象(S701),并生成将其规定方向(这里是走带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规定方向放大基础图象(S702),在对该规定方向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S703)后,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70)全部结束(S704)。由此,可以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另外,在上述的例中,当作为要素图象具有以点阵字形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时,同样,一旦生成点阵形式的基础图象(S701)后,便可生成将其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规定方向放大基础图象(S702),并对该规定方向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S703),但当在要素图象内包含可根据轮廓字形展开的字符图象等时,在这些字符要素图象的的展开中,也可以使用轮廓字形。
即,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所示,在将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80:由S602等调用(起动))起动后,首先,对全部要素图象判断是否可根据轮廓字形展开(S801),当可能时(S801:是),为进行图8所示的上述图象生成处理(S20),变更规定方向(这里是走带方向)的放大倍率(S821)。例如,在上述的例中,基础图象是基准尺寸的整体图象的nh倍×nv倍=4倍×4倍,高密度比率为m=2,所以,将放大倍率的设定变更为(nh×m)倍×nv倍=8倍×4倍。
当规定方向的放大倍率变更(S821)结束时,接着,按该设定进行上述的图象生成处理(S20)(S822),在通过适当的平滑处理(S823)(可省略)生成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后,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80)全部结束(S810)。由此,可以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另一方面,当在全部要素图象中的一部分内包含着不能根据轮廓字形展开的要素图象时(S801:否),接着,根据与各要素图象有关的规定数据(字形或所登录的点阵等),并考虑(计算)所设定的放大倍率(nh×m)倍×nv倍=8倍×4倍,设定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中的各要素图象的尺寸及配置区域等的布局(S802)。
当各要素图象的布局设定(S802)结束时,接着,设定第1次(最初)的对象要素图象(S803),然后,判断是否是可进行轮廓展开的要素图象(S804)。
当不能对该对象要素图象进行轮廓展开时(S804:否),即当例如是以点阵登录的要素图象(或基于点字形的图象)时,通过基于点阵的放大处理,生成将基准尺寸的要素图象放大到(nh倍×m)倍×nv倍(例如8倍×4倍)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S805),在进行平滑处理(S807)后,按照布局设定将其配置在规定的配置区域内(S808)。
另一方面,当可以对该对象要素图象进行轮廓展开时(S804:是),即当是基于轮廓字形的要素图象时,根据轮廓字形对放大到(nh倍×m)倍×nv倍(例如8倍×4倍)的要素图象进行展开,从而生成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S806),在进行平滑处理(S807:可省略)后,按照布局设定将其配置在规定的配置区域内(S808)。
当对象要素图象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的配置(S808)结束时,接着,判断全部要素图象的配置是否已结束(S809),当尚未结束时(S809:否),设定下一次的对象要素图象(S811),并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是否可进行轮廓展开的判断(S804)~根据点阵或轮廓字形生成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S805或S806)~平滑处理(S807)~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的配置(S808)~全部要素图象是否结束的判断(S809)的循环处理,当全部要素图象已结束时(S809:是),高密度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80)全部结束(S810)。
如上所述,在该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处理(S80)中,当对基础图象的各要素图象分别将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而不根据轮廓字形进行了放大和展开时,例如,当对以点阵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要素图象进行了放大时,进一步,通过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各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并对与各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从而生成将基础图象的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另外,对于可通过根据轮廓字形进行展开而生成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的要素图象,可以根据其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展开,从而生成与其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易于生成美观的图象,所以平滑处理也就没有特别的必要了。即,进行或是不进行平滑处理都可以。此外,即使可以根据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展开从而生成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但由于一旦作为要素图象展开后已经将其变成点阵,所以,当对其进行了放大时,也与不能根据轮廓字形进行放大和展开的要素图象一样,仍然必需进行平滑处理。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以带式打印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打印具有以点阵存储的要素图象的图象,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打印装置和其他装置的图象打印。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即,当即使对将作为要素图象除可根据轮廓字形展开的字符图象等以外还具有以点阵字形登录的外文登录图象等的整体图象的尺寸进行变更后的基础图象进行打印时,也可以得到更美观的打印图象。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的说明,但从业人员应该知道,可以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各种变更。
Claims (12)
1.一种图象打印方法,一面使打印头和打印对象物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规定方向相对移动,一面将图象打印在上述打印对象物上,从而得到打印图象,该图象打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生成将通过配置至少1个要素图象而生成的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按照与直接打印上述基础图象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的打印尺寸相同的打印尺寸,以上述规定方向上的上述m倍的点密度打印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象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还包含通过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对上述基础图象的整体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生成上述基础图象;生成将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的放大基础图象;对上述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通过将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各自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并当不是根据轮廓字形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点尺寸进行放大时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该至少一个的各放大后的图象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与其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对象物,是带式的。
7.一种图象打印装置,通过一面使打印头和打印对象物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规定方向相对移动一面将图象打印在上述打印对象物上,从而得到打印图象,该图象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将通过配置至少1个要素图象而生成的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m(m为2以上的自然数)倍的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及高密度打印装置,按照与直接打印上述基础图象时得到的打印图象的打印尺寸相同的打印尺寸,以上述规定方向上的上述m倍的点密度打印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决定是否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高密度打印决定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象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决定装置,包括通过设定高密度打印模式决定对上述基础图象的整体进行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的生成及上述m倍的点密度的打印的高密度打印模式设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具有: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上述基础图象;放大基础图象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将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的放大基础图象;及平滑处理装置,对上述放大基础图象进行平滑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生成装置,具有: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生成装置,通过将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各自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点尺寸放大到上述m倍并当不是根据轮廓字形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规定方向的上述点尺寸进行放大时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内的该至少一个的各放大后的图象进行平滑处理,生成与上述基础图象的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及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配置装置,对上述至少1个要素图象的上述与其分别对应的高密度打印要素图象进行配置,以使其符合于上述高密度打印基础图象。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象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对象物是带式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6363/98 | 1998-08-10 | ||
JP22636398A JP3736127B2 (ja) | 1998-08-10 | 1998-08-10 | 画像印刷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8031A true CN1248031A (zh) | 2000-03-22 |
Family
ID=1684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19111.0A Pending CN1248031A (zh) | 1998-08-10 | 1999-08-10 |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47860B1 (zh) |
JP (1) | JP3736127B2 (zh) |
CN (1) | CN124803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6634A (zh) * | 2020-05-20 | 2021-11-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有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CN113715525A (zh) * | 2020-05-20 | 2021-11-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有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CN118269498A (zh) * | 2024-06-04 | 2024-07-02 | 珠海恒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热敏打印机纵向分辨率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4514C (zh) * | 2000-10-19 | 2006-09-1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打字带盒及打字带单元 |
JP4383205B2 (ja) * | 2004-02-26 | 2009-12-16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構成体、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
DE102009059956B4 (de) | 2008-12-25 | 2021-01-21 | Brother Kogyo K.K. | Bandkassette und Banddrucker |
WO2010073600A1 (en) | 2008-12-25 | 2010-07-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ape printer |
CN105398240B (zh) | 2009-03-31 | 2018-06-2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盒 |
EP2414167B1 (en) | 2009-03-31 | 2016-11-3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
WO2011001487A1 (en) | 2009-06-30 | 2011-01-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
EP2845743B1 (en) | 2009-12-16 | 2018-01-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ape cassette |
CN102481794B (zh) * | 2009-12-28 | 2014-12-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盒 |
US8693051B2 (en) * | 2010-09-24 | 2014-04-08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High density ink-jet printing on a transparency |
US9056485B2 (en) | 2010-11-23 | 2015-06-16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Color medical imaging on film |
US8699107B2 (en) | 2010-11-23 | 2014-04-15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High density ink-jet printing on a transparency in a cielab colorspace |
US8482586B1 (en) | 2011-12-19 | 2013-07-09 | Graphic Products, Inc. | Thermal printer operable to selectively print sub-blocks of print data and method |
US8553055B1 (en) | 2011-10-28 | 2013-10-08 | Graphic Products, Inc. | Thermal printer operable to selectively control the delivery of energy to a print head of the printer and method |
US8477162B1 (en) | 2011-10-28 | 2013-07-02 | Graphic Products, Inc. | Thermal printer with static electricity discharg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59882A (en) * | 1977-06-30 | 1979-07-03 | R. C. Sanders Technology Systems, Inc. | High quality printer |
JPS5738165A (en) * | 1980-08-18 | 1982-03-02 | Seiko Epson Corp | Serial dot printer |
JPH0698789B2 (ja) | 1984-08-07 | 1994-12-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リアルドツトプリンタ |
JP2586579B2 (ja) * | 1988-06-02 | 1997-03-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ット印字装置 |
DE4030424A1 (de) * | 1990-09-26 | 1992-04-02 | Bosch Gmbh Robert | Druckbegrenzungsventil, insbesondere fuer hydraulische kraftfahrzeug-bremsanlagen |
JPH04187459A (ja) * | 1990-11-21 | 1992-07-06 | Brother Ind Ltd | ドットプリント方式 |
-
1998
- 1998-08-10 JP JP22636398A patent/JP37361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8-04 US US09/368,132 patent/US624786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8-10 CN CN99119111.0A patent/CN12480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6634A (zh) * | 2020-05-20 | 2021-11-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有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CN113715525A (zh) * | 2020-05-20 | 2021-11-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有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CN113696634B (zh) * | 2020-05-20 | 2023-02-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有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
CN118269498A (zh) * | 2024-06-04 | 2024-07-02 | 珠海恒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热敏打印机纵向分辨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0052594A (ja) | 2000-02-22 |
JP3736127B2 (ja) | 2006-01-18 |
US6247860B1 (en) | 2001-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8031A (zh) | 图象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 |
CN1231858C (zh) | 字符处理方法 | |
CN1254388C (zh) | 条带架 | |
CN1228191C (zh) | 纸带打印装置和方法 | |
CN1394753A (zh) | 带式打印装置及其图象生成方法和标签生成方法 | |
CN1168610C (zh) | 打印图像制作方法、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打印装置 | |
CN1709703A (zh) | 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及存储介质 | |
JP2008021248A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印刷プログラム | |
JP2007282205A (ja) |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 |
CN1647938A (zh) | 胶带打印装置和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程序及存储媒体 | |
CN1183490C (zh) | 图象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 |
CN1775538A (zh) | 点字信息处理装置、点字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 |
CN1591456A (zh) | 带打印系统、带打印方法及带打印程序 | |
CN1340776A (zh) | 收件人地址印刷方法及装置和地址标签作成方法及装置 | |
JP2011143648A (ja) | テープ印字装置、ラベル作成方法及びラベルを作成する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 |
CN1241791C (zh) | 印刷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标签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028774A (zh) | 打印介质和制带装置 | |
JP2007136831A (ja) | 印刷画像作成方法、印刷画像作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 |
CN1213378C (zh) | 文本管理方法及文本管理装置 | |
CN1252559A (zh) | 文字输入装置 | |
JP5234028B2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印刷制御方法 | |
CN1218743A (zh) | 胶带印刷装置 | |
CN1219650C (zh) | 带印刷装置及其数据输入处理方法 | |
JP2010206647A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画像と文書が合成された合成ラベルの作成方法、合成ラベルの作成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 |
JP2007288772A (ja) |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267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