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6074A -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以及便携式情报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以及便携式情报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6074A
CN1386074A CN01802323A CN01802323A CN1386074A CN 1386074 A CN1386074 A CN 1386074A CN 01802323 A CN01802323 A CN 01802323A CN 01802323 A CN01802323 A CN 01802323A CN 1386074 A CN1386074 A CN 1386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clamped nipple
type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2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55C (zh
Inventor
金田正一
京野恒夫
上田稔
藤森文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399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973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63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650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6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6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在所说的接线柱上设有在固定嵌入有隔膜的外壳的开放端相反侧由接线柱向外壳外侧伸出的片簧的端子接头,在片簧的突出侧将有作为衬垫的弹性材料插入外壳的开放端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同时,将片簧压接在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上,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或者,在隔膜的安装侧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的接头,而且,还设有将与音圈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的在平板部设置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的片簧端子接头,将从隔膜引向外壳外部的音圈导线向隔膜安装侧的反向侧拉伸,并将该音圈导线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上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分+、-极进行电路连接,使隔膜的安装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相对安装在机器筐体内部的呈逆向型构造。

Description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以及便携式情报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主要作为振动发生体并具备发出声音、蜂鸣音功能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改良、对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进行改良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以及对装备有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移动电话等便携式情报机器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结构一般如图36所示,以筒形外壳10为载体,由与集电杆13呈一体化的磁铁11、和与集电杆13间隔有磁隙G并使磁铁11和集电杆13保持一体的框架12组成了磁性回路。另外,此磁性回路用薄板状弹簧14a、14b来支撑,并将其安装在外壳10的内部,同时,在音圈16的内侧面安装有隔膜15,将此音圈16插置在集电杆13与框架12间的磁隙G处,隔膜15铺设在外壳10开放端10a的框内,接着,将端子接头58a、58b装配在从外壳10的侧壁突起的接线柱10d处,同时端子接头58a、58b与音圈16电路连接。
这种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在结构上通过对音圈16施加电流和磁铁11的磁场作用,以低频信号使支撑磁性回路的弹簧14a、14b产生振动,以高频信号使隔膜15发出声音或蜂鸣声。
由于上述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在动作中伴随着振动,且为了确保音圈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情报机器内部的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使用了从与音圈电路连接的端子接头引出的韧性软线。这种韧性软线虽然本身耐振,但当其与端子接头间的接点或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接点受到负载时,存在有在各接点容易断线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就振动发生构造的电路连接有以下提案:通过偏心砝码从振动发生构造主体斜引出片簧,使片簧与供电板压接从而保证振动发生构造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特开平11-136901号);或者通过将片簧与安装在结构主体外侧的弹性押压体相连从而与供电板压接,以达成振动发生构造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特开2000-78790号)。
但是,上述通过片簧进行的电路连接,必须在正确的位置安装振动发生构造从而使振动发生构造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保持相对间隔。特别要注意的是,当与安装在构造主体外侧的弹性押压体相连的片簧过度压接时,可能会导致由于片簧陷入弹性押压体而发生接触不良。
而且,如图36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通过将隔膜15安装侧面向便携式机器本体的外壳,罩壳18面向上述电路底板的板面,端子接头58a、58b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来使其装配在移动电话等机器的内部。
上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为了使质量较重的磁性回路振动并得到加速度,调制由磁性回路产生的泄漏磁通量的振动频率形成交流磁场,当此交流磁场从隔膜15的安装侧流出便携式情报机器外部时,可能会对机器外部的磁性记录标度板等产生影响。
为了防止由交流磁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在移动电话等机器内部采取以下装配方法:即在隔膜15安装侧的相反侧,将泄漏磁通量少的罩壳18的安装侧面向机器本体的外装外壳,将隔膜15侧面向电路底板的板面。
然而,仅仅将上述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逆向安装,由于将音圈16的导线8a、8b焊锡在端子接头58a、58b的一侧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处于相对位置,故焊锡点会妨碍到端子接头58a、58b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的电路连接。
鉴于以上问题,首先希望在不使用韧性导线的情况下确保音圈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电路的通畅。
第二,更希望在上记电路通畅之后,也能够解决上述泄漏磁通的问题。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良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即通过将作为振动发生装置的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压接形成电路连接的接点构造,使之能够在确保与电路底板间保持相对间隔的情况下进行电路连接;同时,将作为发声装置的多余的振动量传递到电路底板或外装外壳上,以防止共振、防止因冲击的产生使内部装置损坏。
另外,也提供了能够防止外装外壳内部的漏音、以提高音质的改良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
在这基础上,还提供了能够确保与电路底板间的相对间隔,并简单地组装的改良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
本发明着眼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是将隔膜的安装侧面向电路底板的板面,其相反侧面向机器本体的筐体操作盘侧,来抑制由交流磁场带来的影响;并使端子接头能与电路底板供电板电路连接,使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能简单地安装在机器内。
本发明提供的包括移动电话在内的便携式情报机器,其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将其端子接头牢固地安装在外壳的接线柱上,且在确保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电路连接的基础上,使装置整体能简单的组装;同时,即使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作为振动、声音、蜂鸣音的发声装置装配在包括移动电话在内的便携式情报机器上,也能抑制如前文所述的由交流磁场带来的影响。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是以筒形的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此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在音圈内侧面设置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同时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由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置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电路连接;该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有以下特征:接线柱上设置的端子接头是由片簧形成的,并通过将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压接,确保与电路底板的电路连接。
因此,本发明在不使用韧性导线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音圈与电路底板导电晶体间电路的通畅。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是以筒形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在音圈的内侧面设置有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同时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由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置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电路连接,并且,将此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进行电路连接,并装配在外装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接线柱上设有在固定嵌入有隔膜的外壳的开放端相反侧由接线柱向外壳外侧伸出的片簧的端子接头,在片簧的突出侧将有作为衬垫的弹性材料插入外壳的开放端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同时,将片簧压接在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上,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弹性材料压缩成一定的厚度作为衬垫,从而能够设定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与电路底板板面间的相对间距,同时端子接头的片簧被压缩变形使其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紧密连接,能够确保电路连接。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在接线柱上设置有从安装根侧向斜外方向突出、先端部向上侧弯曲略呈“レ”字状的片簧的端子接头,将此片簧在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上弹性压接,从而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形成电路连接。
这样,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定位安装相配合,通过片簧的圆弧状弯曲变形的接点,达到在不损伤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的情况下进行电路连接。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除了设置具有端子接头的接线柱外,还设置了具有从外侧覆盖外壳的侧壁的侧壁部、和覆盖在外壳的各开放端的环状伸出凸缘部的弹性材料的轴套,将覆盖在外壳的一侧开放端上的伸出凸缘部作为衬垫插入电路底板的板面间,同时将覆盖他侧开放端的伸出凸缘部包围放音孔并兼作绝缘材组装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这样,能够简单装配弹性材料,并能通过端子接头的片簧来进行电路连接;而且由于能够将由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电路底板及外装外壳上,故在伸出的各凸缘部上即可防止共振和音响的泄漏,发挥其优良的音响特性并防止因受到冲击而导致的内部装置损坏。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其设有在侧壁部的外周有突起部的轴套的同时,还设有具能够与此轴套的突起部相嵌合的阻挡缘的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使轴套的突部与凹部相嵌合,并将含有轴套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用阻挡缘固定在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
这样,能够使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保持一定的相对间距,并能够简单地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安装固定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在外壳侧壁的外周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并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多个弹性材的突起部,同时,在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设置含有能够与外壳突起部相嵌合的凹部的阻挡缘,通过外壳的突起部与凹部的嵌合,用阻挡缘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固定于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
这样,即使通过设于外壳侧壁的突起部,也能使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保持一定的相对间距,并能够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简单地安装固定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将覆盖在外壳的一侧开放端的弹性材作为衬垫插入外壳的一侧开放端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同时,将覆盖在他侧开放端的绝缘材兼作为放音孔的围材,并组装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这样,在外壳侧壁设置突起部的同时,将由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电路底板及外装外壳上,并用衬垫、绝缘部来防止共振和音响的泄漏,以发挥其优良的音响特性,并防止因受到冲击而导致的内部装置损坏。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在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相对的面内,设有带环形突条的弹性材,该突条被压缩变形,使弹性材作为衬垫插入外壳一侧开放端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
这样,可以保证突条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的接触面积在较小的同时,还能使双方紧密接触,以达到防止共振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中,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适于安装在移动电话内部。
这样,可以构成具有优质的电路组成、良好的音响特性、和耐冲击性的移动电话。
本发明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是以筒形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此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同时,在音圈内侧面设置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并将该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隔膜的安装侧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的接头,而且,还设有将与音圈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的在平板部设置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的片簧端子接头,将从隔膜引向外壳外部的音圈导线向隔膜安装侧的反向侧拉伸,并将该音圈导线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上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分+、-极进行电路连接,使隔膜的安装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相对安装在机器筐体内部的呈逆向型构造。
像这样易于安装在机器内部的装置,由于在机器内部能够将磁通泄漏量较多的隔膜安装侧面向电路底板的板面安装,故可以抑制交流磁场对磁性记录标度板的影响,另外,由于将音圈导线焊接固定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故不会妨碍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供电板之间的电路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在中央设有用于将接线柱分为+极、-极的微缝,并将引向外壳外部的音圈导线通过该接线柱的微缝,并从隔膜的安装侧拉向相反侧,同时,该音圈导线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分+、-极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进行电路连接。
这样,就能够在短距离的条件下稳定地配置音圈导线,以确保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的电路连接。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将端子接头安装于接线柱的构造是:在外壳侧壁面上设有由面向中央内侧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天板部和底板部、由天板部和底板部长距离伸出的两侧板构成的+、-极用接线柱,同时,在中央部配置呈“コ”形的镶嵌板,并由与该镶嵌板的一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弯成与之平行的用于连接导线的平板部、和从该镶嵌板的他端向斜下方延伸的片簧拉出的弯曲成上弦状的用于连接导电晶体的接点部形成了端子接头;将接线柱的天板部插入用于连接导线的平板部与镶嵌板一侧端部之间,并将镶嵌板与接线柱凹部相嵌合,而且,通过将用于连接导电晶体的接点部从接线柱的底板部突起,并用两侧板部来支撑的嵌入型构造。
这样,仅仅将镶嵌板面向凹陷部并压入就可以牢固地将端子接头安装在接线柱上。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通过以下的嵌入构造将端子接头安装于接线柱在端子接头上:即,设置带有从外侧缘突起的突齿的镶嵌板的一侧端部向两侧延伸的弹簧托臂,同时,间隔有相当于各弹簧托臂板厚的间隙,并将与接线柱天板部相对的承架设置在两侧板部的内面,并将此弹簧托臂嵌入接线柱的天板部与两侧板的承架之间,其中突齿被弹性压缩固定在两侧板的内面。
这样,进一步加固了端子接头与接线柱间的连接。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以下述的嵌入构造使端子接头装配在接线柱上,即,在端子接头上设置有翼板,此翼板自片簧上呈上弦状弯曲的接点部的先端向内侧弯曲,向接线柱的两侧板方向延伸,同时,伴随翼板部的片簧的弹压变形,在两侧板内面设置能够起阻挡支撑作用的承架,并将接点部以可以弹性变位的方式来组装。
这样,伴随接点部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的压接,端子接头能够发生弹性变位,同时,承架压住翼板从而对导电晶体保持足够的压接力,因此通过端子接头能够确保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的电路接触。
另外,本发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所说的端子接头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接触的突条,此突条沿接点部的圆弧方向在板面中央设置。
这样,由于即使接点部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有强烈的接触力也不会产生变形,故能够进一步加强导电晶体与端子接头间的电路连接。
本发明的包含移动电话等的便携式情报机器中,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作为能够产生振动、声音、蜂鸣音的装置来装配。
这样,由于将磁通泄漏量多的隔膜安装侧面向电路底板的板面来安装,故此便携式情报机器可以抑制由交流磁场引起的影响。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运用于移动电话内部的示意图,图2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3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1从隔膜侧观察的套有轴套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平面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侧面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正面图,图6是表示图3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背面图,图7是表示图3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底面图,图8是图3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在A-A线的断面图,图9是图3中轴套的平面图,图10是图3中轴套的正面图,图11是图3中轴套沿图9B-B线观察所得的断面图,图12是图3中轴套沿图9的C-C线观察所得的断面图,图13是图1中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片簧压缩实例的说明图,图14是图1中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片簧其他形式压缩实例的说明图,图15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1并套有其他类轴套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从隔膜侧观察的平面图,图16是图15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正面图,图17是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背面图,图18是部分显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1配置有突起部的外壳的正面图,图19是显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其他形态有关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安装构造说明图,图20是与图18及图19所示实际运用例有关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安装构造的说明图,图21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内部构造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底面图,图23是图21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侧面图,图24是图21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5是作为实例将如图21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装配在移动电话等机器内部的安装构造说明图,图26是显示图21中设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外壳上接线柱的底面图,图27是显示图21中设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外壳上接线柱的断面图,图28是显示图21中设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外壳上接线柱的正面图,图29是显示图21中设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外壳上端子接头的侧面图,图30是图29中端子接头的平面图,图31是图29中端子接头的左矢图,图32是图29中端子接头的底面图,图33是显示图21中设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外壳上接线柱与端子接头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4是图21中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接线柱的端子接头的说明图,图35是图21中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接线柱的端子接头接点构造的说明图,图36是一向以来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内部结构到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1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装配在移动电话内部时的示意图。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将其直接与供电板连接)及后文提及的端子接头17的片簧17a以电路连接,另外,外周以后文提及的弹性材轴套3包围并设置在外装外壳4内部。同时,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位于轴套3的内部。
如图2所示,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是以在外壳10内部具有以下构造:以在两侧设有开放端10a、10b的筒形外壳10为载体,在其内部由用于产生磁性的磁铁11、夹住磁铁11并相对设置的框架12、及集电杆13构成磁性回路,并通过薄板状的弹簧14a、14b将框架12的外周部12a夹住的双悬挂构造来支撑。
另外还具有以下构成:镶嵌在外壳10开放端10a的隔膜15、安装在隔膜15内侧的音圈16、在外壳10侧壁10c向外侧突出的接线柱10d设置有与+、-极连接用的端子接头17,音圈16通过导线(图中未示)与各端子接头17电路连接,而且,将散布设置有多个放音孔18a、18b…的罩壳18镶嵌固定在外壳10的开放端10b处。
在这些构成中,磁铁11和集电杆13通过与框架12的凹部12b的重叠安装组成内磁型部件。各弹簧14a、14b插入外周端设置在外壳10侧壁10c上的内侧端部10e、10f中,从而使弹簧14a、14b固定在外壳10的内部。而且,隔膜15插入外周边设于外壳10开放端10a的内侧端部10g上,并固定安装。
+、-极连接用的端子17是由含有磷铜、钛铜等导电性物质的金属薄板弯曲形成的,在安装的根部向外壳10的斜外方突出,并在其分成两股的端部设置有反向上弯起呈“レ”状的片簧17a。由于外壳10是由树脂成形的,将端子接头17插入接线柱10d上,并通过音圈16的导线最终连接到接点部17b。
轴套3是由橡胶、硅等弹性材料构成的。作为轴套3,如图3至图8所示,除接线柱10d处装有端子接头17外,还设有覆盖在外壳10侧壁10c外侧的侧壁部30、覆盖在外壳10各开放端10a、10b的环状伸出凸缘31、32。在轴套3中,由于伸出凸缘部31、32呈环状结构,故挡住设有放音孔18a、18b…的罩壳18的内面和隔膜15的中央部。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轴套3中设有由接线柱10d向外突出的开口部33。另外,在侧壁部30的外周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环状突起34、35,在与电路底板板面相对的伸出凸缘31上设环状突条36,且在此基础上,如后文提及的由于伸出凸缘32被外装外壳的内部竖起的挤压缘压住,使得与环状突条36相同的突条37能够设置在伸出凸缘32上。
作为电路底板2,如图1所示,设有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与其他各类所需的回路用部件电路连接的导电晶体20设置在其板面上的装置。在此电路底板2的板面上,还设有与配置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罩壳18上的放音孔18a、18b…相连通的多个通气孔21a、21b…。
作为外装外壳4,是由上壳部40和下壳部41组成的。其中,在上壳部40装有放音孔42a、42b…,而且在上壳部40的内侧还设有被轴套3套住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阻挡缘43,该阻挡缘43上设有能够与轴套3突起部34相嵌合的凹部44,并与轴套3的圆周方向相对应,等间距地设置多个。
另外,在上壳部40内侧设有能够阻挡轴套3的伸出凸缘32的阻挡缘45。此阻挡缘45的设置可以设计成与轴套3的伸出凸缘32相对应的环状竖立起的缘。另外,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在装有阻挡缘43的同时,还设置能够从侧面固定接线柱10d的挡块46。在下壳部41中,通过承接缘47的设置来固定安装电路底板2。
通过这些部件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装配在外装外壳的内部时,首先,将接线柱10d从开口部33向外部突出,使轴套3套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外侧。接着,将被轴套3套住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装配在由设置在上壳部40内侧的多个阻挡缘43和挡块46所划定的空间内。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组装中,由于将轴套3的突起部34嵌入阻挡缘43的凹部44中,故可以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简单地固定设置在上壳部40的内侧。另外,通过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固定,由于包含轴套3的突条37在内的伸出凸缘32被环状的阻挡缘45挤压,故在被设有上壳部40的放音孔42a、42b…的内侧面包围的同时,作为与阻挡缘45紧密连接的绝缘材能够防止由上壳部内侧产生的漏音。
相对于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设置在内侧的上壳部40,与将电路底板2安装在内侧的下壳部41固定嵌合。由此,在端子接头17的片簧17a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相压接的同时,包含轴套3的突条36在内的伸出凸缘31也与电路底板2的板面相压接。
通过这种压接,使得包含轴套3的突条36在内的伸出凸缘31被压缩并保持在规定的厚度,由此作为衬垫能够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与电路底板2的板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对间距。同时,端子接头17的片簧17a被压缩变形,并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保持紧密的连接,从而形成电路连接。
在此基础上,由于轴套3是弹性材,且各个伸出凸缘31、32能够防止由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电路底板2及上壳部40,故能够防止共振并发挥良好的音响特性,而且还可以防止内部机器因冲击受到损伤。特别是,通过保持轴套3的突条36与电路底板2板面之间的小面积紧密接触,能够防止共振的发生。
作为端子接头17,由于设有将安装的根部向外壳10的斜外方突出、并且其端部反向上弯起呈“レ”状的片簧17a,并由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阻挡缘43固定位置相结合,通过该圆弧状变形弯曲的接点可以保持电路连接的同时,也不损伤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
端子接头17如图13所示,通过在接线柱10d内部设置片簧17a的运动空间10h,能够使片簧17a弯曲变形。如图14所示,片簧17a还可以弯曲变形移向接线柱10d的侧面。
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作为轴套3的突部34、35设置在侧壁30上,并沿圆周方向形成连续的环状,但也可以如图15~图17所示,在圆周方向将其一部分38、39切除并与侧壁30形成一个面,由此,可以使得从接线柱10d起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整体宽度缩小。
另外,代替轴套3,如图18所示,通过在侧壁10c外侧面固定嵌入弹性材的突起5,并可以沿圆周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多个突起5的外壳10。此突起5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如图19所示,通过与上壳部40内侧设置的阻挡缘43的凹部44相嵌合来固定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
使用突起5时,如图19所示,将套在外壳10的一侧开放端10a的橡胶、硅等弹性材料6作为衬垫插入外壳10一侧开放端10a与电路底板2板面之间的同时,也将套在他侧开放端10b的橡胶、硅、以及其他材质的绝缘材7作为兼用放音孔42a、42b…的围环组装在上壳部40的内侧。
而且,如图18及图19所示的实施例,通过将弹性材的突起5嵌入固定在侧壁10c的外侧面,并在圆周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3个左右的外壳10,仅仅将突起5与阻挡缘43的凹部44相嵌合来固定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位置的话,也能够防止伴随振动所产生的共振以及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上下移动。
因此,如图20所示,如果通过片簧17a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间的电路连接,即使在外壳10的开放端10a、10b与电路底板2板面之间没有插入弹性材、或在外装外壳4的内侧没有装配绝缘材,也适用于作为对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安装结构。
上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在把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阻挡缘43竖直设置在上壳部40内侧的结构,但此阻挡缘43也可以竖直装配在电路底板2的板面上。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1至图35对实施例2予以详细说明。为了便于说明,特设定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装配方向,即与机器本体筐体控制器的相对侧为上方,与电路底板板面的相对侧为下方。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1的基本形态如图21所示,以筒形外壳10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13呈一体化设置的磁铁11、和与集电杆13隔有磁隙G并将磁铁11和集电杆13保持为一体结构的框架12组成了磁性回路,此磁性回路由薄板状弹簧14a、14b的双悬挂构造来支撑,并安装在外壳10的内部。
另外,在音圈16的下侧安装有隔膜15,此音圈16插置在集电杆13与框架12之间的磁隙G处,隔膜15铺设在外壳10的开放端10a的框内,同时,音圈16的导线8a(8b)与从外壳10侧壁向外突出的接线柱24b的端子接头9a(9b)进行电路连接,并将设有多个放音孔18a、18b…的罩壳18套在外壳10的开放端10b上。
此时,作为端子接头9a(9b)(以下各接头的相同构成部分以单一符号表示),在隔膜15的安装侧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图中未显示)电路连接的接点部19,在罩壳18的安装侧设有与音圈16的导线8a电路连接的平板部22。
装配的端子接头9a、9b,如图22至图24所示,将由隔膜15向外壳10的外部引出的音圈(图中未显示)导线8a、8b再从隔膜15的安装侧向相反方向引伸,在罩壳18的安装侧将音圈16的导线8a、8b与端子接头9a、9b的平板部22分+、-极进行电路连接。
这样构成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在作为移动电话等机器的本体来装配时,如图25所示,使罩壳18的装配侧与机器外装外壳4的上壳部40相对,使隔膜(图中未显示)的安装侧在上壳部40间与能够装配在下壳部41的电路底板2的板面相对,由此构成安装在外装外壳4内的逆向型装置。
在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将泄漏磁通量少的罩壳18的安装侧面向外装外壳4的上壳部40,泄漏磁通量多的隔膜安装侧面向电路底板2的板面,由此安装在机器内部,这样能够抑制交流磁场从外装外壳4的上壳部40漏向外部,进而防止交流磁场对磁性记录标度板等的影响。
同时,由于音圈16的导线8a、8b各自被焊锡固定在与外装外壳10的上壳部40相对的罩壳18的安装侧的端子接头9a(9b)平板部22的+、-极,焊锡的部分不会妨碍端子接头9a(9b)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在接头19处的电路连接
这样的构造如图22至图24所示,在中央设有微缝23,在外壳10的侧壁设置分+极和-极用的接线柱24a、24b。对于此接线柱24a、24b,在使音圈导线8a、8b通过微缝23向空隙9的安装侧拉伸的同时,分+、-极分别与端子接头9a、9b的平板部22电路连接。
这种导线的配置结构,通过微缝23能够在短距离内稳定地将音圈16的导线8a、8b与端子接头9a、9b电路连接。
关于从隔膜15连续的导线的引出侧,如图26所示,可以将呈圆弧状弯曲的倒棱面部25设置在与微缝23的内侧相连的外壳10的外周侧。通过此倒棱面部25,可以防止通过微缝23引向罩壳18的拉伸导线8a、8b的绝缘膜受到损伤。
隔膜15如图22所示,各自形成有固定在外壳10的外周部26a、和可装配音圈的中央部26b,并将音圈导线8a、8b通过外周部26a与中央部26b的法兰从接缝引出,并接成一体。
这样的导线构造,使得音圈的导线8a、8b能够配置在外周部26a的外侧,由此音圈导线8a、8b则不会与装配在外壳10的内部的磁性回路接触,从而防止导线发生断线。
接线柱24a(24b)如图27及图28所示(以下各个接线柱的相同构成部分以单一符号表示),是由面向中央内侧的凹陷部27、划分凹陷部27上下的天板部28及底板部29、从天板部28及底板部29长距离伸出的划分凹陷部27左右的两侧板部48、49构成的。
端子接头9a(9b)可以是磷铜、钛铜等导电性金属薄板弯曲形成。此端子接头9a(9b)如图29至图32所示,是由在中央配置有呈“コ”形的镶嵌板50、与镶嵌板50的一侧端部保持一定间隙(即立板51)并平行设置弯曲导线连接用的平板部22、从镶嵌板50的他端侧向斜下方延长的片簧52起呈上弦状弯曲的导电晶体连接用接点部19形成的。
端子接头9a(9b)如图33所示,将呈“コ”状的镶嵌板50从桥形板53a侧向接线柱24a、24b的凹陷部27中压入,将接线柱24a(24b)的天板部28夹在导线连接用的平板部22与镶嵌板50的上端部53b之间,并使镶嵌板50嵌入凹陷部27的内侧,同时导电晶体连接用接点部19由接线柱24a(24b)的底部板29突起,用两侧板48、49来支撑。
根据端子接头9a(9b)的镶嵌结构,如图34所示:由于在镶嵌板50的上端部53b及下端部53c与凹陷部27的天板部28及底板部29压接的同时,也将接线柱24a(24b)的天板部28插入固定在导线接续用的平板部22与镶嵌板50的上端部53b之间,故仅仅将镶嵌板50向凹陷部27压入,就能够牢固地将端子接头9a(9b)固定在接线柱24a(24b)上。
同时,在安装时,使接点部19从接线柱24a(24b)的底板部29突出,并用两侧板48、49来支撑,这样端子接头9a(9b)就不会向外突出,而被收纳在接线柱24a(24b)的内部,因此能够简单的对装置整体进行组装。
另外,如图30及图33所示,在端子接头9a、9b中设有多个向外侧突起的突齿54a、54b,从镶嵌板50的上端侧53b向两侧延伸设置弹簧托臂55a、55b。对此,接线柱24a(24b)如图28及图33所示,在两侧板48、49的内侧面设置与天板部28相对并间隔有相当于弹簧托臂55a、55b板厚的承架56a、56b。
这些构成部件中,通过将端子接头9a(9b)的弹簧托臂55a、55b嵌入接线柱24a(24b)的天板部28与两侧板48、49的承架56a、56b之间,并将突齿54a、54b弹性压缩固定在两侧板48、49的内侧,使其能够进一步牢固地将端子接头9a(9b)固定安装在接线柱24a(24b)上。
另外,端子接头9a(9b)的翼板部57设计为从片簧52起弯曲成上弦状的接点部19的先端部向内侧弯折,并沿接线柱24a(24b)的两侧板方向延伸。对此,伴随片簧52的弹性压缩变形,在接线柱24a(24b)的两侧板48、49的内侧设置能够阻挡承接端子接头9a(9b)的翼板部57的承架56c、56d。
这样,如图35所示,伴随接点部19与电路底板2导电晶体20的压接,端子接头9a(9b)在能够进行弹性变位的同时,通过将承架56c、56d作为限制器来押住翼板部57,从而保证对导电晶体20有足够的压力,以确保通过端子接头9a(9b)的电路连接。
而且,翼板部57的承架56c、56d与弹簧托臂55a、55b的承架56a、56b背靠背成为一体。另外,在端子接头9a(9b)的嵌入安装时,沿两侧板48、49的下端在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接点部19的突出样态和位置的翼板部57的承架56e、56f(参考图28及图33)。
除上文所提及的外,端子接头9a(9b)中,在接点部19的板中央沿圆弧方向设置有能够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接触的突条59。此突条59作为筋板能加强接点部19的强度,使接点部19即使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有强烈接触,也不会产生变形,由此进一步加强端子接头19与导电晶体20的电路连接。
装配有这种端子接头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中,将隔膜15的安装侧面向电路底板2的板面,其相反侧面向外装外壳4的控制板,装配在机器内部,由此抑制交流磁场流出外装外壳4,防止对磁性记录标度板等的影响。
同时,端子接头9a(9b)能够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构成电路回路并简单地安装在机器内部,而且,通过将端子接头9a(9b)牢固地装配在外壳10接线柱24a(24b)上,能够确保与电路底板2的导电晶体20的电路连接,便于装置整体的组装。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及表现方法仅仅是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不排除将限定的用语及表现方法使用于与上述发明的形态相同或其中一部分相同的场合。
特别是,关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组装方向,是以与机器本体外装外壳的上壳部的相对侧为上方向,与电路底板板面的相对侧为下方向进行说明的,但这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接线柱的天板部和底板部等的表现也是如此。因此,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 范围,其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变更。
产业上的使用
如上所述,与本发明有关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及包括移动电话等在内的便携式情报机器,由于是由片簧来形成端子接头的,故装配在便携式情报机器内部时会被压缩变形,并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紧密连接组成电路回路,同时,由于其可以简单地组装在机器内部,故本发明适用于包括移动电话等的便携式情报机器。

Claims (16)

1.一种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是以筒形的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此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在音圈内侧面设置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同时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由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置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线柱上设置的端子接头是由片簧形成的,为了确保与电路底板的电路连接,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压接。
2.一种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是以筒形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在音圈的内侧面设置有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同时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由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置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电路连接,并且,将此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进行电路连接,并装配在外装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接线柱上设有在固定嵌入有隔膜的外壳的开放端相反侧由接线柱向外壳外侧伸出的片簧的端子接头,在片簧的突出侧将有作为衬垫的弹性材料插入外壳的开放端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同时,将片簧压接在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上,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接线柱上设置有从安装根侧向斜外方向突出、先端部向上侧弯曲呈勾状的片簧的端子接头,将此片簧在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上弹性压接,从而使端子接头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形成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除了设置具有端子接头的所说的接线柱外,还设置了具有从外侧覆盖外壳的侧壁的侧壁部、和覆盖在外壳的各开放端的环状伸出凸缘部的弹性材料的轴套,将覆盖在外壳的一侧开放端上的伸出凸缘部作为衬垫插入电路底板的板面间,同时将覆盖他侧开放端的伸出凸缘部作为放音孔的围环并兼作绝缘材组装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在侧壁部的外周有突起部的轴套的同时,还设有具能够与此轴套的突起部相嵌合的阻挡缘的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使轴套的突部与凹部相嵌合,并将含有轴套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用阻挡缘固定在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侧壁的外周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并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多个弹性材的突起部,同时,在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设置含有能够与外壳突起部相嵌合的凹部的阻挡缘,通过外壳的突起部与凹部的嵌合,用阻挡缘将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固定于外装外壳或电路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将覆盖在外壳的一侧开放端的弹性材作为衬垫插入外壳的一侧开放端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同时,将覆盖在他侧开放端的绝缘材兼作为放音孔的围材,并组装在外装外壳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相对的面内,设有带环形突条的弹性材,该突条被压缩变形,使弹性材作为衬垫插入外壳一侧开放端与电路底板的板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2~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适于安装在移动电话内部。
10.一种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是以筒形外壳作为载体,由与集电杆一体化的磁铁、与集电杆间隔有磁隙并将磁铁和集电杆保持为一体的框架组成磁性回路,在外壳内部安装有对此磁性回路起支撑作用的薄板状弹簧,同时,在音圈内侧面设置隔膜,将此音圈插入在集电杆与框架间的磁隙处,并将该隔膜铺设在外壳开放端的框内,另外,在外壳侧壁向外突起的接线柱上设有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与音圈通过在外部引出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隔膜的安装侧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电路连接的接头,而且,还设有将与音圈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的在平板部设置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的片簧端子接头,将从隔膜引向外壳外部的音圈导线向隔膜安装侧的反向侧拉伸,并将该音圈导线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上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分+、-极进行电路连接,使隔膜的安装侧与电路底板的板面相对安装在机器筐体内部的呈逆向型构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央设有用于将接线柱分为+极、-极的微缝,并将引向外壳外部的音圈导线通过该接线柱的微缝,并从隔膜的安装侧拉向相反侧,同时,该音圈导线在隔膜安装侧的相反侧分+、-极与端子接头的平板部进行电路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说的端子接头安装于接线柱的构造是:在外壳侧壁面上设有由面向中央内侧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天板部和底板部、由天板部和底板部长距离伸出的两侧板构成的+、-极用接线柱,同时,在中央部配置横置的U形镶嵌板,并由与该镶嵌板的一侧保持一定的间隙并弯成与之平行的用于连接导线的平板部、和从该镶嵌板的他端向斜下方延伸的片簧拉出的弯曲成上弦状的用于连接导电晶体的接点部形成了端子接头;将接线柱的天板部插入用于连接导线的平板部与镶嵌板一侧端部之间,并将镶嵌板与接线柱凹部相嵌合,而且,通过将用于连接导电晶体的接点部从接线柱的底板部突起,并用两侧板部来支撑的嵌入型构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的嵌入构造将端子接头安装于接线柱在端子接头上:即,设置带有从外侧缘突起的突齿的镶嵌板的一侧端部向两侧延伸的弹簧托臂,同时,间隔有相当于各弹簧托臂板厚的间隙,并将与接线柱天板部相对的承架设置在两侧板部的内面,并将此弹簧托臂嵌入接线柱的天板部与两侧板的承架之间,其中突齿被弹性压缩固定在两侧板的内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述的嵌入构造使端子接头装配在接线柱上,即,在端子接头上设置有翼板,此翼板自片簧上呈上弦状弯曲的接点部的先端向内侧弯曲,向接线柱的两侧板方向延伸,同时,伴随翼板部的片簧的弹压变形,在两侧板内面设置能够起阻挡支撑作用的承架,并将接点部以可以弹性变位的方式来组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端子接头设有与电路底板的导电晶体接触的突条,此突条沿接点部的圆弧方向在板面中央设置。
16.一种包含移动电话等的便携式情报机器,其特征在于其将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记载的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作为能够产生振动、声音、蜂鸣音的装置来装配。
CNB018023231A 2000-08-08 2001-08-03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7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9926/2000 2000-08-08
JP2000239926A JP4997366B2 (ja) 2000-08-08 2000-08-08 電磁誘導型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39926/00 2000-08-08
JP63137/01 2001-03-07
JP63137/2001 2001-03-07
JP2001063137A JP4665089B2 (ja) 2001-03-07 2001-03-07 電磁誘導型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並びに携帯電話等を含む携帯用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6074A true CN1386074A (zh) 2002-12-18
CN1172755C CN1172755C (zh) 2004-10-27

Family

ID=2659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3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755C (zh) 2000-08-08 2001-08-03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07282B2 (zh)
EP (1) EP1308220B1 (zh)
KR (1) KR100486080B1 (zh)
CN (1) CN1172755C (zh)
WO (1) WO2002011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4032B2 (ja) * 2003-06-30 2010-09-01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回路基板実装構造
CN1883227B (zh) * 2003-11-14 2012-07-11 楼氏电子亚洲有限公司 包括rfid电路的电声换能器
JP4215624B2 (ja) * 2003-11-20 2009-01-28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音響装置
JP2005318227A (ja) * 2004-04-28 2005-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WO2005115047A1 (ja) * 2004-05-20 2005-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携帯用電子機器
JP2006013666A (ja) * 2004-06-23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4196114B2 (ja) * 2004-07-01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6217287A (ja) * 2005-02-03 2006-08-17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多機能変換器
FR2911745B1 (fr) * 2007-01-22 2009-02-27 Sagem Comm Dispositif d'ecoute amplifiee a assemblage rapide
TWI331084B (en) * 2008-05-12 2010-10-01 Asustek Comp Inc In-mold decor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055359B2 (en) * 2008-05-13 2015-06-09 Hosiden Corporatio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ing device
KR100943974B1 (ko) * 2009-04-22 2010-02-26 주식회사 예일전자 감각신호출력장치
US20120292401A1 (en) * 2011-05-18 2012-11-22 Nuventix Inc. Power Delivery to Diaphragms
WO2013009962A2 (en) * 2011-07-12 2013-01-17 Strata Audio LLC W dome speaker
KR101340654B1 (ko) * 2012-07-20 2013-12-10 주식회사 이엠텍 측면 접촉부를 구비하는 음향변환장치
US10985633B2 (en) 2014-06-10 2021-04-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Vibrational energy harvester with amplifier having gear assembly
US10734877B2 (en) 2014-06-10 2020-08-04 The Regents Of The Unversity Of Michiga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transducer
JP6222185B2 (ja) * 2015-08-11 2017-11-01 Tdk株式会社 圧電発音体
CN106998124B (zh) * 2017-05-11 2019-01-22 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气腔-电子联合广义共振式气动发电装置
CN107396264B (zh) * 2017-08-22 2020-0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10580996B (zh) * 2018-06-11 2023-06-23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线圈
JP7228465B2 (ja) * 2019-05-20 2023-02-24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3592B2 (ja) * 1996-02-20 2004-02-03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ペイジャー用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BR9709837A (pt) * 1996-06-21 1999-08-10 Sanyo Electric Co Gerador de notificação por vibração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ões portátil no qual o gerador é usado
JPH10117460A (ja) 1996-10-09 1998-05-06 Hosiden Corp 振動モータ
CN1162041C (zh) * 1997-02-28 2004-08-11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包括用来封闭换能器后部容积的封闭件的电声换能器
DE69934119T2 (de) * 1998-07-06 2007-09-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Moriguchi Schall-/ schwingungsgenerator
JP3187031B2 (ja) * 1998-08-28 2001-07-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磁振動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駆動機器
US6628798B2 (en) * 1999-04-13 2003-09-30 Nec Tokin Corporation Vibration actuator having three vibration modes
EP1045613B1 (en) * 1999-04-14 2005-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riving circuit, electro-mechanical-acoustic transducer, an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JP2001225010A (ja) * 2000-02-14 2001-08-21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多機能型発音体
CN1362895A (zh) * 2000-02-17 2002-08-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形成声音还原设备并形成振动产生设备一部分的电声变换器的装置
JP2001259525A (ja) * 2000-03-23 2001-09-25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電磁誘導型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86080B1 (ko) 2005-04-29
WO2002011904A1 (fr) 2002-02-14
EP1308220A1 (en) 2003-05-07
US6807282B2 (en) 2004-10-19
EP1308220A4 (en) 2005-06-15
US20020153983A1 (en) 2002-10-24
CN1172755C (zh) 2004-10-27
EP1308220B1 (en) 2013-05-22
KR20020043623A (ko) 200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755C (zh) 电磁诱导型传动装置及其安装构造
CN1177653C (zh) 震动驱动器
CN1259153C (zh) 振动型传动装置
CN1160870C (zh) 震动扬声器
US7869617B2 (en) Speak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67308C (zh) 扬声器
CN1273226C (zh) 多功能振动传动装置
CN109391883A (zh) 显示设备
CN104702081A (zh) 音圈电机
CN1726739A (zh) 使用振动膜的骨振动扬声器和具有它的移动电话
CN1512818A (zh) 电声变换器和电子设备
CN102036147A (zh) 扬声器用阻尼器及具有该扬声器用阻尼器的扬声器
CN207340149U (zh) 全方位发声式音箱
KR20100117896A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 구조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832635A (zh) 扬声器装置
CN210641017U (zh) 发声器件
CN102450034A (zh) 压电发声体
CN1575040A (zh) 扬声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67712U (zh) 一种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6118014U (zh) 一种扬声器
CN1814356A (zh) 振动致动器
CN103987005B (zh) 扬声器装置
CN1387351A (zh) 扬声器
CN1459991A (zh) 带有内置式直流电机的扬声器
US10827278B2 (en) Spea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