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0996B - 电磁线圈 - Google Patents

电磁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0996B
CN110580996B CN201810595932.3A CN201810595932A CN110580996B CN 110580996 B CN110580996 B CN 110580996B CN 201810595932 A CN201810595932 A CN 201810595932A CN 110580996 B CN110580996 B CN 110580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positioning
hole
hole part
magnet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59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0996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59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0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0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0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0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0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引线,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导磁体以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3设有通孔部;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设于所述通孔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与所述通孔部过盈配合,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能减少引线在受到外界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引线与线圈本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磁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磁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线圈大都由导磁体和线圈本体组成,在线圈本体完成注塑之后,将导磁体套设于线圈本体以增强电磁线圈的驱动力,线圈本体通过引线与外界电源联通为电磁线圈提供电能。
电磁线圈的引线通常只固定于线圈本体,与导磁体并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在外界对引线有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引线与线圈本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为可靠的电磁线圈,能减少引线在受到外界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引线与线圈本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电磁线圈,包括:
线圈本体;
引线,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
导磁体;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3设有通孔部;
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设于所述通孔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与所述通孔部过盈配合,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线圈,增加了定位件,该定位件与导磁体固定连接,并且,定位件设有通孔部,引线穿设于通孔部与外界电源连接,引线与通孔部过盈配合,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线圈能减少引线受到外界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引线与线圈本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线圈的结构意义图;
图2为图中电磁线圈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定位件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缺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未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电磁线圈的第三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电磁线圈的第四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中第二定位件3的第三定位部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1中第二定位件3的第四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部分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3中:
1.线圈本体 11.第一引线 12.第二引线 2.导磁体 21.缺口部 211.第一侧壁部2111.第一凸起部 212.第二侧壁部 2121.第二凸起部 213.缺口底部 22.引出部 23.第一卡孔部 24.第二卡孔部 3.定位件 31.通孔部 311.第一通孔部 312.第二通孔部 313.第三通孔部 314.第四通孔部 32.第一凹槽 33.第二凹槽 34.第一定位部 35.第二定位部36.第三定位部 361.第一卡接部 3611.第一限位部 362.第二卡接部 3621.第二限位部37.第四定位部 371.第三限位部 372.第四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上、下等是以图中各零部件位于图中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不应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同理,“第一”、“第二”等用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部件,不表示顺序,更不应理解为某种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6,其中: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线圈的结构意义图;图2为图中电磁线圈的定位件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定位件3的剖面图;图4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缺口部2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3未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3后视图;
请具体参考图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主要由线圈本体1、导磁体2定位件3以及引线组成,导磁体2设置于线圈本体1外,以达到在相同功率下,增大电磁线圈的驱动力的目的,引线包括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第一引线11和第二引线12与外界电源联通为电磁线圈提供电能,定位件3设有通孔部31,第一引线11与第二引线12穿设与定位件3的通孔部31,并且第一引线11、第二引线12与通孔部31过盈配合,定位件3同时与导磁体2固定连接,能避免引线受到外界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请具体参考图2,具体的,定位件3为软性材料,可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在定位件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另外,定位件3设置有贯穿其的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
导磁体2设置于线圈本体1外,其具有聚集线圈本体1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导磁体2在其边缘位置,设有缺口部21,缺口部21包括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壁部211以及第二侧壁部212,以及设置于底部的缺口底部213。
第一引线11穿过第一通孔部311,第二引线12穿过第二通孔部312,再将第一凹槽32以及第二凹槽33分别沿着第一侧壁部211、第二侧壁部212压入,从而将定位件3与导磁体2固定连接,在定位件3加工时,应确保定位件3与导磁体2配合后,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与第一侧壁部211、第二侧壁部212相同高度的地方,至少有部分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的距离大于第一侧壁部211、第二侧壁部212的距离,这样,由于定位件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可以使得定位件3与导磁体2过盈配合而将两者固定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引线11、第二引线12限定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即,第一引线11穿过的通孔部为第一通孔部311,第二引线12穿过的通孔部为第二通孔部312,同理,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限定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即,与第一凹槽32配合的缺口部21的侧壁为第一侧壁,与第二凹槽33配合的缺口部21的侧壁为第二侧壁,另外,定位件3除了设置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的形式,还可以只设置第一通孔部311,此时,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穿设于第一通孔部311。
请具体参考图4,为了增加定位件3与导磁体2之间的过盈量,使得定位件3与导磁体2之间的结合强度更加可靠,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在第一侧壁设置第一凸起部2111,在第二侧壁设置第二凸起部2121,第一凸起部2111沿着第一侧壁的表面凸起,第二凸起部2121沿着第二侧壁的表面凸起,第一凸起部2111以及第二凸起部2121的设置,可以减少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同一高度之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导磁体2与定位件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定位件3与导磁体2之间的过盈量,使得定位件3与导磁体2之间的结合强度更加可靠,当然,也可以只设置第一凸起部2111和第二凸起部2121中的一者。
此外,请具体参考图3,定位件3还可以设置成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的深度逐渐增加的形式,具体的,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的深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定位件3的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3深度最深的一端靠近缺口底部213,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随着定位件3随着第一侧壁部211以及第二侧壁部212的压入,定位件3和导磁体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大,结合强度也越来越高。
为确保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使用效果,引线与通孔部之间也是过盈配合的,即,当定位件3设有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时,第一引线11与第一通孔部311过盈配合,第二引线12与第二通孔部312过盈配合,当定位件3只设有第一通孔部311时,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与第一通孔部311过盈配合,若引线直接穿过通孔部,定位件3对引线的压力较大,造成装配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具体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定位件3还可以设为分体式,即,定位件3包括第一定位部34以及第二定位部35,第一定位部34与第二定位部35固定连接形成定位件3,具体的,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可同时注塑形成,也可以分别注塑形成。
当定位件3只设置有第一通孔部311时,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都包含有第一通孔部311的一部分,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34包含第一通孔部311的部分和第二通孔部312包含第一通孔部311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第一通孔部311。
当定位件3设有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时,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都包含有第一通孔部311以及第二通孔部312的一部分,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34包含第一通孔部311的部分以及第二通孔部312的部分和第二定位部35包含第一通孔部311的部分和第二通孔部312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第一通孔部311和第二通孔部312。
请具体参考图6,第一定位部34设有沿其表面突出的凸部,第二定位部35与第一定位件3的凸部相配合的位置设有沿第二定位部35表面凹陷的凹部,凸部与凹部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定位部34与第二定位部35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对凸部以及凹部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另外,第一定位部34设置凹部,第二定位部35与第一定位件3的凹部相配合的位置设置凸部,或,在第一定位部34同时设置凸部和凹部,在第二定位部35与之相对的地方,设置凹部和凸部,也可实现本实施例想要的技术效果。
通孔部31还设置有凸筋结构,凸筋沿通孔部31的周向全部或部分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不对凸筋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凸筋可仅设置一条,也可设置多条,凸筋结构的设置,可增加通孔部与引线之间的过盈量,从而使得引线与通孔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
请参考图7至图13,其中: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定位件3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电磁线圈的第三定位部36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电磁线圈的第四定位部37的结构示意图;11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第二种定位件3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中第二定位件3的第三定位部36的主视图;图13为图11中第二定位件3的第四定位部37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7中电磁线圈的部分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述,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主要由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主要由线圈本体1、导磁体2定位件3以及引线组成,导磁体2设置于线圈本体1外,以达到在相同功率下,增大电磁线圈的驱动力的目的,引线包括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第一引线11和第二引线12与外界电源联通为电磁线圈提供电能,定位件3设有通孔部,第一引线11与第二引线12穿设于定位件3的通孔部31,并且第一引线11、第二引线12与通孔部31过盈配合,定位件3同时与导磁体2固定连接,能避免引线受到外界拉扯等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具体的,定位件3为软性材料,可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定位件3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61以及第二卡接部362,另外,导磁体2还设有第一引线11穿过的第三通孔部313以及供第二引线12穿过的第四通孔部314。
导磁体2设置于线圈本体1外,其具有聚集线圈本体1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导磁体2设有第一卡孔部23以及第二卡孔部24。
第一引线11穿过第三通孔部313,第二引线12穿过第四通孔部314,再将第一卡接部361穿过第一卡孔部23,第二卡接部362穿过第二卡孔部24,从而将定位件3与导磁体2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卡接部361和第二卡接部36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卡孔部23以及第二卡孔部24的距离,由于定位件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故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361、第二卡接部362能分别穿过第一卡孔、第二卡孔,待撤去外力后,定位件3恢复形变,从而使得定位件3和导磁体2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另外,第一卡接部361设有沿其周向凸出的第一限位部3611,第二卡接部362设有沿其周向凸出的第二限位部3621,定位件3还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71以及第四限位部372,第三限位部371可以限制第一卡接部361穿入第一卡孔部23的最大深度,第四限位部372可以限制第二卡接部362穿入第二卡孔的最大深度,撤去外力后,第一限位部3611能限制第一卡接部361从第一卡孔部23穿出的最大深度,第二限位部3621能限制第二卡接部362从第二卡孔穿出的最大深度,第一限位部3611、第三限位部371以及第二限位部3621、第四限位部372的共同作用,实现定位件3与导磁体2的固定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引线11、第二引线12限定第三通孔部313以及第四通孔部314,即,第一引线11穿过的通孔部为第三通孔部313,第二引线12穿过的通孔部为第四通孔部314,同理,第一卡接部361、第二卡接部362限定第一卡孔部23以及第二卡孔部24,即,与第一卡接部361配合的孔为第一卡孔部23,与第二卡接部362配合的孔的侧壁为第二卡孔部24,另外,定位件3除了设置第三通孔部313以及第四通孔部314的形式,还可以只设置第三通孔部313,此时,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都穿过第一通孔部311。
请具体参考图14,为了方便第一引线11和第二引线12穿过定位件3的通孔部3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导磁体2还设置有引出部22,引出部可设置为在导磁体2边缘设置缺口的形式,也可以在导磁体2上设置单过线孔,双过线孔等其他形式。
为确保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使用效果,引线与通孔部之间也是过盈配合的,即,当定位件3设有第三通孔部313以及第四通孔部314时,第一引线11与第三通孔部313过盈配合,第二引线12与第四通孔部314过盈配合,当定位件3只设有第三通孔部313时,第一引线11以及第二引线12与第三通孔部313过盈配合,若引线直接穿过通孔部31,定位件3对引线的压力较大,造成装配困难。
请具体参考图8、图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定位件3还可以设为分体式,即,定位件3包括第三定位部36以及第四定位部37,第三定位部36包括第一卡接部361以及第二卡接部362,第四定位部37包括第三限位部371以及第四限位部372,第三定位部36与第四定位部37固定连接形成定位件3,具体的,第三定位部36和第四定位部37可同时注塑形成,也可以分别注塑形成。
请具体参考图11,当定位件3只设置有第三通孔部313时,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都包含有第三通孔部313的一部分,第一定位部34和第二定位部35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34包含第三通孔部313的部分和第二通孔部312包含第三通孔部313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第三通孔部313。
请具体参考图8,当定位件3设有第三通孔部313以及第四通孔部314时,第三定位部36和第四定位部37都包含有第三通孔部313以及第四通孔部314的一部分,第三定位部36和第四定位部37固定连接,第三定位部36包含第三通孔部313的部分以及第四通孔部314的部分和第四定位部37包含第三通孔部313的部分和第四通孔部314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第三通孔部313和第四通孔部314。
请具体参考图10,第三定位部36设有沿其表面突出的凸部,第四定位部37与第三定位部36的凸部相配合的位置设有沿第三定位件3表面凹陷的凹部,凸部与凹部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第三定位部36与第四定位件3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对凸部以及凹部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另外,也可以在第四定位部37设有沿其表面突出的凸部,第三定位部36与第四定位部37的凸部相配合的位置设有沿第四定位件3表面凹陷的凹部,凸部与凹部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第三定位部36与第四定位件3的固定连接,或,在第三定位部36同时设置凸部和凹部,在第四定位部37与之相对的地方设置凹部和凸部,也可实现本实施例想要的技术效果。
另外,请具体参考图12、图13,在本实施例中,凸部并不一定需要独立设置,凸部也可以与第一卡接部361和/或第二卡接部362固定连接,此时,凹部也不再是凹槽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缺口的形式,当然,凸部可设置于第四定位部37,此时,凹部设置于第三定位部。
通孔部31还设置有凸筋结构,凸筋沿通孔部31周向的全部或部分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不对凸筋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凸筋可仅设置一条,也可设置多条,凸筋结构的设置,可增加通孔部与引线之间的过盈量,从而使得引线与通孔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

Claims (8)

1.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本体;
引线,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
导磁体;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通孔部;
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设于所述通孔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与所述通孔部过盈配合,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设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导磁体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包括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以及缺口底部,所述缺口部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过盈配合将所述定位件与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部设有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侧壁部设有第二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部包括第一通孔部,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部,或,所述通孔部包括第一通孔部以及第二通孔部,所述第一引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部,所述第二引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深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凹槽部以及所述第二凹槽部深度最深的方向靠近所述缺口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凸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过盈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部和/或所述第二通孔部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筋。
6.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本体;
引线,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
导磁体;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通孔部;
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设于所述通孔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与所述通孔部过盈配合,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件设有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卡孔部以及第二卡孔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插入所述第一卡孔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插入第二卡孔部,将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通孔部包括第三通孔部,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部,或,所述通孔部包括第三通孔部以及第四通孔部,所述第一引线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部,所述第二引线穿过所述第四通孔部;
所述第三通孔部和/或所述第四通孔部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设有引出部,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二引线穿过所述引出部后穿设于所述通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设有凸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凹部,和/或,所述第三定位部设有凹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插装于所述凹部以将所述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固定连接。
CN201810595932.3A 2018-06-11 2018-06-11 电磁线圈 Active CN110580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5932.3A CN110580996B (zh) 2018-06-11 2018-06-11 电磁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5932.3A CN110580996B (zh) 2018-06-11 2018-06-11 电磁线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0996A CN110580996A (zh) 2019-12-17
CN110580996B true CN110580996B (zh) 2023-06-23

Family

ID=6880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5932.3A Active CN110580996B (zh) 2018-06-11 2018-06-11 电磁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099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8205U (zh) * 2014-07-16 2015-01-07 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160A (ja) * 2000-07-14 2002-01-31 Kyocera Mita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US6807282B2 (en) * 2000-08-08 2004-10-19 Namiki Seimitsu House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ype actuator device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for and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KR100788343B1 (ko) * 2002-03-26 2007-12-27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필드코일 어셈블리의 리드선 연결구조
JP2007131233A (ja) * 2005-11-11 2007-05-31 Advics:Kk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電磁弁
CN101916690B (zh) * 2010-08-19 2012-09-05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CN101950711B (zh) * 2010-10-22 2013-03-20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4514909A (zh) * 2013-09-27 2015-04-15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及其导磁组件
CN107946142B (zh) * 2017-12-08 2020-08-28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的接线端子与线圈骨架之间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8205U (zh) * 2014-07-16 2015-01-07 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0996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7934B2 (en)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EP2905842A1 (en) Terminal and terminal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9075472A (zh) 插塞接触件
CN109004452A (zh) 防松脱的输入与输出连接器
CN203707915U (zh) 定子绕组的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定子、电机
CN110580996B (zh) 电磁线圈
US9479023B2 (en) Terminal housing for motor and motor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80331344A1 (en) Energy storage arrangement, contac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nergy storage arrangement
EP2965387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0270203B2 (en) Adapter housing with socket for waterproof mounting a power supply to an appliance
CN105518938A (zh) 压装元件、电气/电子构件
CN205212087U (zh) 一种屏蔽罩锁扣连接结构
CN205752716U (zh) 具有高强度及防emi功能的连接器
US20200266570A1 (en) Orientation device
CN210007044U (zh) 按扣式连接器
CN102362394B (zh) 连接件的嵌合结构及使用该连接件的嵌合结构的电气设备
US3448429A (en) Combined cord connector and strain relief with receptacle
KR20090007816A (ko) 전선연결용 커넥터
US20140187102A1 (en) Receptacle unit
CN209908945U (zh) 一种接头连接结构
WO2017159391A1 (ja) インダクター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3424A (ko) 모터의 회전자 구조체
CN203814081U (zh) 插拔模块壳体
CN102117989B (zh) 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CN210806110U (zh) 插头连接器的壳体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