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4237A -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4237A
CN1384237A CN 02124676 CN02124676A CN1384237A CN 1384237 A CN1384237 A CN 1384237A CN 02124676 CN02124676 CN 02124676 CN 02124676 A CN02124676 A CN 02124676A CN 1384237 A CN1384237 A CN 1384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achines
air
motor
gear
electric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246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7489C (zh
Inventor
大岛贞男
伊藤文夫
岩田寿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4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4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4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工业用缝纫机1上设置的冷却装置,在缝纫机停止工作时也能有效地冷却缝纫机。工业用缝纫机1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6、由马达6旋转的上轴16、与上轴16一起旋转的下轴20、将下轴20的旋转传递到梭轴30上的齿轮27、28。另外冷却装置还具有容纳齿轮27、28的齿轮箱21,在齿轮箱21内填充有润滑油。冷却装置还具有向齿轮箱21送风的电风扇34,该电风扇34配置在齿轮箱21的正左侧。电风扇34由控制装置7根据检测器12、检测器15、温度传感器33的信号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缝纫机运转的高速化,缝纫机内部的温度及各机构的温度上升。为此,设有用于冷却各机构及缝纫机内部的装置,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平7-1365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的冷却装置。该缝纫机的冷却装置的结构是,在与驱动缝纫机的马达连动旋转的主轴(上轴)上安装冷却风扇,通过送风通路将空气流供给到油盘。该空气流冷却油盘内的润滑油,冷却的润滑油向缝纫机内的各机构供给。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冷却装置中,在主轴停止的缝纫机停止工作中,冷却风扇不产生空气流,不能对缝纫机内部及各机构进行冷却。另外,由于通过送风通路输送空气,在送风中途空气变暧,润滑油的冷却效率降低,随之而造成缝纫机内部及各机构的冷却效果差。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在缝纫机停止工作的过程中对缝纫机内部及各机构进行有效地冷却。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例如如图1~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马达驱动各部分的缝纫机;形成空间部的基座部(例如基座8、下罩13);配置在所述空间部、贮留润滑油的箱体(例如齿轮箱21或油箱106);通过动作在所述空间部内引起强制对流的送风装置(例如电风扇34或电风扇134、气泵)。
在所述发明的第一方面中,送风装置可以独立动作及送风,因此,即使缝纫机的其它驱动系统停止工作,即缝纫机停止缝纫操作,也可以在空间部产生强制对流。由于是在空间部配置箱体,因此可以通过强制对流对箱体散热以冷却箱体。另外,通过散去箱体的热,也可以散去润滑油的热,使润滑油冷却。由此,在本发明中,即使缝纫机的缝制工作停止,也可以通过送风装置对空间部、箱体及润滑油进行冷却。
在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扇产生的风是通过送风通路输送的,但在本发明中,由于送风装置在空间部引起强制对流,同时在空间部配置箱体,因此送风装置产生的风与箱体接触,能够有效地散去箱体的热。
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例如如图1~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箱体(例如齿轮箱21)中容纳有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到缝纫机的所述各部分的传动机构(例如齿轮27、28),所述送风装置配置在所述箱体附近,朝向所述箱体送风。
在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传递马达动力的传动机构配置在箱体内,当马达动作时箱体与传动机构同时发热,由于送风装置配置在箱体附近对箱体送风,可以直接冷却发热的箱体。即,在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扇产生的风是通过送风通路输送的,但在本发明中,送风装置配置在箱体附近,送风装置产生的风可以直接吹箱体,因此可以高效率地散去箱体的热。不言而喻,由于送风装置相对马达独立地动作,即使马达停止工作也能对箱体进行冷却。此外,例如与在箱体内填充有空气的情况进行比较,由于润滑油填充在箱体内,在冷却箱体时也有效地冷却了传动机构。即,在本发明中,可以有效地冷却易发热的传动机构及箱体。另外,基本上,传动机构在马达的动力驱动下滑动,并由此使传动机构发热。
所述发明的第三方面,例如如图5~图6所示,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例如电风扇134)配置在基座部,以便从所述基座部外侧向所述空间部送风。
在所述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由于送风装置从基座部外侧向空间部送风,基座部外的气体(即外部气体)流入空间部。从而,即使空间部的温度较高,箱体也可由低于空间部温度的外部气体进行冷却。即,与只在空间部内产生强制对流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冷却箱体或空间部。
所述发明,例如如图5~图6所示,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与缝纫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轴(例如梭轴30)连动、通过配置在所述空间部的流动通路(例如供给软管109、第二供给软管113及第三供给软管114)将润滑油从所述箱体供给到缝纫机供给部位(例如梭装置105)的供给机构(例如柱塞泵110)。
在所述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利用送风装置引起的强制对流,可以在冷却油箱的同时冷却润滑油。借助于供给机构,冷却的润滑油,还可以向润滑油供给部位供给,润滑油也可以冷却供给部位。另外,供给机构与缝纫机的运动轴(例如运动轴由主要用于缝制的马达驱动。)连动。
所述发明的第五方面,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或所述流动通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前面。
在所述发明的第五方面中,在送风装置的前面至少配置油箱和流动通路中的一个,从而,送风装置生成的风直接吹向油箱或流动通路。因此,可以有效地散去油箱或流动通路的热,也进一步有效地冷却了润滑油。正因为润滑油的冷却效率高,使润滑油所供给的部位的冷却效率也较高。
所述发明的第六方面,例如如图1~图6所示,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部(11)的工作台(3);安装成可以相对工作台起伏、在立起的状态堵住所述开口部、在倾倒的状态使所述开口部打开的缝纫机本体(2);对所述缝纫机本体倾倒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例如检测器12);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对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例如控制装置7)。
在所述发明的第六方面中,由于检测机构检测出缝纫机的倒伏,而控制机构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送风装置,例如,当缝纫机本体相对基座倾倒时,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使送风装置停止工作。再例如,维修缝纫机时操作者可以将缝纫机本体放倒,并通过控制使设于基座部的送风装置停止工作,操作者就可以安全地进行维修。
所述发明的第七方面,例如如图1~图6所示,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空间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机构(例如温度传感器33),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对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例如控制装置7)。
在所述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是由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空间部的温度且控制装置根据检测温度对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例如,空间部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以驱动送风装置,或者,当空间部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温度时,控制机构可以通过控制使送风装置停止工作。因此,当空间部的温度上升,控制装置使送风装置动作,使要冷却的箱体或空间部被冷却。空间部的温度下降,控制机构使送风装置停止工作,不再对不需冷却的箱体或空间部冷却,因此,可以抑制送风装置的电力消耗,也可以抑制箱体或空间部过热或过冷。
所述发明的第八方面,例如如图1~图4所示,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出所述马达停止工作的检测机构(例如检测器15);使所述送风装置从所述停止检测机构检测起动作规定时间、并且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所述送风装置停止工作的控制机构(例如控制装置7)。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送风装置从马达停止工作起动作直到经过规定时间,因此可以在马达停止后对箱体进行冷却。即马达停止工作、传动机构虽然不再发热,但不久传动机构及箱体又会变为高温状态,这时由于送风装置动作,可以有效地散去传动机构或箱体的热。由于经过规定时间后电风扇停止工作,在传动机构或箱体充分冷却后送风装置停止工作,可以抑制送风装置的电力消耗。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的工业用缝纫机的正面视图,局部透视显示;
图2是从上方显示上述工业用缝纫机的视图,缝纫机本体向后倾倒;
图3是剖开地表示设置在上述工业用缝纫机上的齿轮箱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上述缝纫机的冷却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基座部内的空间部分的正面视图;
图6是上述另一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基座部内的空间部分的底面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①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②及③的流程图。
发明的实施形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首先,对构成一实施例的设有缝纫机冷却装置的工业用缝纫机进行概要说明。如图1~图4所示,工业用缝纫机1包括:缝纫机本体2、可以将缝纫机本体2起伏地支撑在上面的工作台(支撑台)3、构成缝制等的驱动源的马达6、控制工业用缝纫机1的电气系统整体的控制装置(控制机构)7、以及与控制机构7相连的电源开关14。
电源开关14由操作者操作并对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进行电源的切断及连接。
缝纫机本体2由在上面具有平坦面的基座8、在该基座8上的右端侧立起的纵向筒部9,以及从该纵向筒部9的上部与基座8基本平行延伸的臂部10构成。另外,在臂部10的左端部,将针5固定在下端的针杆4向下方延伸出。
在工作台3上,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基座8的较大的开口部11。缝纫机本体2相对于固定在沿该开口部11侧部延伸的工作台3上的水平支轴22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进行缝制时,如图1所示,缝纫机本体2相对于工作台3呈立起的状态,开口部11由基座8封闭。在进行维护时,缝纫机本体2从图1所示的状态以该支轴22为中心旋转到倾倒的位置,即相对工作台3旋转到向后倒伏的图2的状态。在缝纫机本体2倾倒的状态,开口部11未被基座8封闭而呈开放的状态。另外,在工作台3上,设有可以对缝纫机本体2变为倾倒状态进行检测的检测器(即,检测机构)12,该检测器12在缝纫机本体2呈倾倒状态时启动(ON)动作,控制装置输出启动信号。
在工作台3的下面,安装有向下方突出的下罩13。该下罩13从下方覆盖开口部11,在开口部11中,即在立起状态的基座8的下方具有由该下罩13围成的空间(空间部)。
在基座8下方,在位于该空间部内的位置,配置有左右延伸的下轴20、箱状的齿轮箱(箱体)21等。
空间部,即为由工作台3、基座8及下罩13围成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由基座8及下罩13的构成称基座部。
在纵向筒部9的上部内固定有马达6。马达6与控制装置7相连并由该控制装置7控制。在马达6上还设有检测马达6的工作·停止的检测器(停止检测机构)15。该检测器15在马达6开始工作时启动,对控制装置7输出启动信号,马达6停止工作时,对控制装置7输出关闭(OFF)信号。另外,马达6的驱动轴(未图示出)直接与上轴16相连,该上轴16在臂部10内左右延伸着。该上轴16由马达6旋转,将马达6的动力传递到针杆4,使其上下运动。
固定在该上轴16上的皮带轮17与固定在所述下轴20上的皮带轮19上挂着皮带18,由此,马达6通过上轴16和皮带18使下轴20旋转。
所述齿轮箱21设有轴承23、24及油封25、26,在缝纫机本体2立起的状态,位于工作台、基座8、下罩13围成的空间部内。下轴20可自由旋转地插入轴承23、24及油封25、26,下轴20左右贯通齿轮箱21。
在齿轮箱21内,下轴20上固定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轮27(构成传动机构)。齿轮28被固定在齿轮箱21内梭轴30的在图1、图3中的右端部上,梭轴30可自由旋转地插入设置在齿轮箱21的油封31及轴承32中。因此,当下轴20在马达6的驱动下旋转时,马达6的动力由齿轮27、28传递到梭轴30,使其旋转。该梭轴30在图1的左端部,设有梭子(未图示),通过梭轴30的旋转,可以使梭子与针杆4一同旋转。
齿轮箱21内,由油封31构成密闭的空间,齿轮箱21内填充有润滑油。由于下轴20、梭轴30及齿轮27、28相对其它部件滑动,填充润滑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滑动部分的磨损及变热。
在如上构成的工业用缝纫机1中,缝纫机的冷却装置由齿轮箱21、检测器12、检测器15、润滑油、温度传感器(即温度检测机构)33、电风扇34、基座部(即基座8及下罩13)等构成,控制装置7也兼作冷却装置的控制系统。为提高工业用缝纫机1特别是齿轮箱21的散热效果,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具有如下的构成。
首先,在齿轮箱21的外表上,形成相互平行的构成左右延伸的突条的多个叶片(散热片)21a、21a……。在齿轮箱21上还固定着安装部件35,电风扇34固定在该安装部件35上。在齿轮箱21的左方,电风扇34配置在靠近齿轮箱21的部位。电风扇34为公知的马达驱动风扇,由具有多个叶片的风扇(图中未示出)和使该风扇驱动旋转的马达(图中未示出)等构成,其中,该叶片通过旋转可产生从齿轮箱21的左方向着齿轮箱21、即平行于叶片21a、21a的突条方向的风的流动,电风扇34相对马达6独立工作。
温度传感器33配置在靠近齿轮箱21的下罩13内,更具体地说是配置在电风扇34的左方。温度传感器33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并与控制装置7相连。该温度传感器33检测下罩13内的温度(即基座内的空间部的温度),并将响应温度的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7输出。
控制装置7基本上具有CPU(未图示)及存储器(未图示)等,同时,成为具有与检测器12、检测器15、温度传感器33、电源开关14、马达6、电风扇34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接口(未图示)的公知的计算处理单元。因此,控制装置7根据来自检测器12、检测器15、电源开关14的信号,可以对马达6及电风扇34进行控制。
下面,对利用控制装置7的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控制方法①
在图7中,操作者对电源开关14进行开启(ON)操作(S1),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与电源连通。接通电源后,控制装置7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S4)。接收动作信号的电风扇34动作,向齿轮箱21送风,从而在叶片21a和21a之间引起强制对流。由此,齿轮箱21被冷却。在操作者对电源开关14进行关闭(OFF)操作后,使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的电源切断,电风扇34停止工作(S2)。在此,在对电源开关14进行关闭操作之前,电风扇34连续地工作,但在电风扇34工作过程中、操作者等将缝纫机本体2倾倒时,检测器12开启动作,将该开启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S3)。接收开启信号的控制装置7将停止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使电风扇34停止工作(S2)。然后,在操作者将缝纫机本体2立起时,由检测器12将关闭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S3),接收关闭信号的控制装置7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并使电风扇34动作(S4)。此外,缝纫机本体2倾倒、电风扇34停止工作后,当操作者一旦将缝纫机本体2立起而从对电源开关14进行的关闭操作变为开启操作时,控制装置7就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以使电风扇34良好地工作。
在控制方法①中,当操作者维修工业用缝纫机1时,使缝纫机本体2倾倒,但由于缝纫机本体2倾倒时电风扇34停止工作,操作者不需切断工业用缝纫机1的电源就可以安全地进行维修。
控制方法②
图8中,操作者对电源14进行开启操作(S11)后,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地与电源连通。然后,操作者通过踩踏板等,就可使马达6动作(S12)。马达6的动作使检测器15进行开启动作(S14),开启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接收开启信号的控制装置7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S15)。接收动作信号的电风扇34动作,向齿轮箱21送风。操作者通过松开踏板等使马达6停止工作(S17)时,检测器15关闭(S18),并将关闭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在此,在接收关闭信号之前,控制装置7使电风扇受到连续驱动。因此,接收关闭信号的控制装置7将停止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S19)。接收停止信号的电风扇34停止工作。此外,控制装置7在电风扇34工作过程中接收来自检测器12的开启信号时,即,当缝纫机本体2倾倒时(S16),电风扇34停止工作。另外,操作者踩踏或放松踏板可使马达6动作或停止工作,但按照程序,控制装置7可以使马达6动作或停止,控制装置7在使马达6动作时也使电风扇34动作,在马达6停止工作时,电风扇34也停止。
如上所述,马达6动作时,由于齿轮箱21内的下轴20、梭轴30及齿轮27、28滑动,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及齿轮箱21发热,但在控制方法②中,马达6工作的过程中,即在齿轮箱21发热期间,电风扇34的送风使齿轮箱21被冷却。由于在马达6停止时电风扇34也停止工作,因此,可以抑制电风扇34的电力消耗。
控制方法③
在控制方法③中,控制装置7内设有计时用的计时器36。与控制方法②相同,操作者在对电源开关14进行开启操作而使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接通电源。然后,操作者通过踩踏板等使马达6动作,马达6的动作使检测器15开启,开启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接收开启信号的控制装置7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接收动作信号的电风扇34动作并向齿轮箱21送风。然后,操作者通过松开踏板等使马达6停止工作时,检测器15关闭,将关闭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7。与控制方法②不同之处如图8的虚线所示,接收关闭信号的控制装置7由计时器36开始计时。控制装置7从开始计时经过规定时间(S21)后计时结束。控制装置7在结束计时之前使电风扇34受到连续驱动。因此,当计时结束时,控制装置7将停止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接收停止信号的电风扇34停止工作。此外,控制装置7在电风扇34工作过程中接收来自检测器12的信号时,也就是说,在缝纫机本体2倾倒时,电风扇34可以停止工作。
如上所述,马达6动作时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及齿轮箱21发热,但在控制方法③中的马达6的工作过程中,电风扇34动作,使齿轮箱21被冷却。另外,即使马达6停止工作,在某些情况下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也会维持在高温状态,但因电风扇34仍连续地工作,因此,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被冷却。然后,由于在规定时间后电风扇34停止工作,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被充分冷却后,电风扇34停止工作,因此,可以抑制电风扇34的电力消耗。
控制方法④
在工业用缝纫机1整体接通电源时,控制装置7根据温度传感器33输出的显示温度的信号来判断下罩13内的温度。齿轮箱21内的下轴20、梭轴30及齿轮27、28的滑动使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温度上升,下罩13内的温度也上升,在控制装置7判断下罩13内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时,将动作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接收动作信号的电风扇34动作。在控制装置7判断下罩13内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之前,电风扇34连续驱动。在控制装置7判断下罩13内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时,将停止信号输出到电风扇34。接收停止信号的电风扇34停止工作。另外,使停止工作的电风扇34动作时的温度与使工作中的电风扇34停止时的温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此外,控制装置7在电风扇34动作过程中接收来自检测器12的开启信号时,可以使电风扇34停止工作。
如上所述,马达6动作时,会使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及齿轮箱21发热,下罩13内的温度上升,但在控制方法④中,是在齿轮箱21内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时,电风扇34才动作,以对齿轮箱21进行冷却。另外,冷却齿轮箱21使下罩13内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时电风扇34才停止工作,以使齿轮箱21变为自然散热状态。这样,由于在下罩13内的温度达到要冷却温度时,电风扇34才动作,而下罩13内的温度未达到要冷却的温度时,电风扇34不工作,因此,可以在抑制电风扇34电力消耗的同时抑制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过热或过冷。
下文将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电风扇34不与上轴16连动,且相对马达6独立地动作或停止。因此,即使马达6停止工作,也就是工业用缝纫机1停止工作,电风扇34也可以连续地工作。这样,即使马达6停止工作,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也会处于维持高温的情况,然而因马达6即使停止了工作电风扇34也会继续工作地向齿轮箱21连续地送风,从而可对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进行冷却。
此外,由于电风扇34配置在齿轮箱21的正左方,电风扇34产生的风直接吹入齿轮箱21,齿轮箱21及齿轮箱21内的各部件的散热效果好。另外,叶片21a、21a与电风扇34的送风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所以电风扇34吹出的风可以在21a、21a之间高效率地流动。因此,可以高效地散去齿轮箱21的热量。
第二实施例
下面,对作为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缝纫机进行说明。
首先,对构成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与图1~图4所示的工业用缝纫机1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具有代替电风扇34及安装部件35的电风扇134(图5等所示)及螺栓135、135、…(图5等所示)。因此,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工业用缝纫机1相同的构成元件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首先,详细说明基座部内的空间部。图5是表示基座部内的空间部的正面视图,下罩13的局部被剖开地显示。另外,图6是表示基座部内的空间部的底面视图,电风扇134用假想线表示且下罩13的局部被剖开地显示。
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下罩13的内表面,形成有将基座部内的空间部分分成左右二个室(即梭子室101及送风室102)的隔壁103。该隔壁103在前后方向较长,并设置成由下罩13下侧的内表面向上方突出。隔壁103左方的室为梭子室101,右方的室为送风室102。另外,在缝纫机本体2立起的状态下,在隔壁103的上部与基座8之间具有间隙,在隔壁103上方,梭子室101与送风室102连通。此外,齿轮箱21在缝纫机本体2立起的状态下,位于送风室102内。温度传感器33配置在送风室102内(换句话说,配置在齿轮箱21或油箱106附近),来检测送风室102的温度。
从齿轮箱21向左方延伸的梭轴30的左端部(即,另一端部)插入第二齿轮箱104中。梭轴30相对第二齿轮箱104自由旋转。在梭轴30的另一端,固定有伞齿轮(未图示)。另外,相对梭轴30略呈垂直配置的梭子驱动轴116从第二齿轮箱104向梭子室101延伸,梭子驱动轴116相对第二齿轮箱104自由旋转。在第二齿轮箱104内,梭子驱动轴116上固定有第二伞齿轮(未图示),该第二伞齿轮与梭轴30的伞齿轮啮合。因此,梭轴30的旋转借助于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可以带动梭子驱动轴116的旋转。另外,在第二齿轮箱104内还填充有润滑油。
梭子驱动轴116的前端设有梭装置105。在第二实施例中,由梭轴30旋转的梭装置105称为所谓的垂直梭子。即,梭装置105相对工作台3自由旋转地安装,同时,具有固定在梭子驱动轴116上的外梭子、相对工作台3固定的内梭子、相对内梭子可自由拆卸的线轴壳及线轴,梭装置105固定在梭子室101内。外梭子被梭子驱动轴116驱动,并在内梭子的周围旋转。卷绕底线的线轴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线轴壳内,线轴壳容纳在内梭子内。通过梭轴30及梭子驱动轴116的旋转,使针杆4同期地上下运动,外梭子旋转。由此,梭装置105与针5协同操作,在被缝制物上形成逢迹。
在隔壁103的右方,即,送风室102内配置有油箱106。该油箱106安装在基座8上。油箱106由金属或塑料构成。油箱106与通向给油口的给油软管107相连。因此,操作者等从给油口补充润滑油时,润滑油通过给油软管107贮留在油箱106内。
另外,油箱106还与通向浮子壳体(未图示)的软管108连通。该浮子壳体上插有浮子。润滑油从油箱106供给到浮子壳体内,浮子由润滑油浮起。因此,浮子根据贮留在油箱106内的润滑油的余量(即,根据贮留在油箱106内的润滑油的油压)而在浮子壳体内沉浮,由此,操作者可以把握油箱106内的油的余量。另外,浮子壳体内,通向上轴16(图1所示)的滑动部(即,与其它部件接触、上轴16旋转的滑动部位)的软管与浮子壳体连通。因此,贮留在油箱106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浮子壳体供给到上轴16的滑动部。从而,润滑油可以在上轴16的滑动部防止磨损及升温。
另外,油箱106还与通向柱塞泵110(即,后述的泵壳111)的供给软管109连通。柱塞泵110包括固定在齿轮箱21右部的泵壳111、在泵壳111内固定在梭轴30上的偏心部件(未图示)、通过该偏心部件的旋转而进退的柱塞(未图示)。此外,该柱塞泵壳111与通向油量调整机构112的第二供给软管113连通。因此,在该柱塞泵中,偏心部件与梭轴30一起旋转时柱塞在柱塞泵壳111内作进退运动,当柱塞后退时,润滑油从油箱106通过供给软管109吸入到泵壳111内。当柱塞前进时,润滑油从泵壳111内朝向油量调整机构112流出。
油量调整机构112与通向梭装置105的第三供给软管114连通。此外,油量调整机构112还与通向油箱106的环流软管115连通。因此,从柱塞泵110通过第二给油软管113送往油量调整机构112的润滑油通过第三供给软管114流出到梭装置105(更详细地说,是外梭子与内梭子接合的滑动部位),同时,通过环流软管115流入油箱106。该油量调整机构112调整第三供给软管114或环流软管115的开度。由此,油量调整机构112可以对流入梭装置105的润滑油的油量相对全部油量(即由柱塞泵110送给油量调整机构112的润滑油的油量)的比例进行调整。
流入梭装置105的润滑油,从梭装置105流入梭子室101,使润滑油贮留在梭子室101的底面。通过将润滑油供给到梭装置105,可以防止梭装置105磨损及升温。此外,在缝制时产生的丝头由梭装置105飞出而贮留在梭子室101的底面。
基座内的空间部被如上所述地构成,当马达6动作时,上轴16旋转,下轴20旋转,梭轴30以及梭子驱动轴116也旋转。因此,上轴16相对其它部件或机构滑动,在梭装置105中外梭子与内梭子相对滑动,在齿轮箱21内下轴20、梭轴30及齿轮27、28相对其它部件滑动,以及在第二齿轮箱104内梭轴30、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也滑动。这样,滑动的部件及机构(例如梭装置105、齿轮箱21内的部件及机构、以及第二齿轮箱内的部件及机构等)发热,使基座部内的空间部的温度升高。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电风扇134从下罩13外向空间部送入外部空气,通过在空间部引起强制对流,向位于空间部内的部件或机构送风。由此使位于空间部内的部件或机构散热,以对空间部进行冷却。
具体地说,电风扇134被如下地设置。即,在下罩13的下面,形成有从下罩13外侧通向送风室102的贯通孔。将该贯通孔堵住,并通过螺栓135、135将电风扇134固定在下罩13上。
电风扇134为公知的电动风扇,由具有通过旋转产生强制对流的多个叶片的风扇136、旋转驱动该风扇的马达137等构成,并相对于马达6独立地动作。该电风扇134设置成由下向上地送风,通过上述贯通孔将外部空气送入空间部。另外,从底面看去(或者从平面看去、即朝着电风扇134的送风方向看),电风扇134重叠在油箱106、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的局部上。这样,由工作的电风扇134送出的风直接吹向油箱106、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因此,可以在使油箱106散热且使其内的润滑油冷却的同时,使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散热,并对各软管内流动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再有,由电风扇134送出的风,通过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之间,吹到基座8的里面(即形成空间部的上面)。吹到基座8里面的风在其里面扩散。由此,在基座8的里面产生朝向油箱106上部的对流,风吹到油箱106中,使油箱106及其内部的润滑油冷却。此外,还产生从基座8里面朝向齿轮箱21的对流,风吹到齿轮箱21上,同时也在叶片21a与21a之间流动,使齿轮箱21以及其内的部件和机构冷却。
此外,通过从电风扇134向送风室102内送风,可以提高送风室102内的内部压力。从而,送风室102的内部压力高于梭子室101的内部压力,产生从送风室102朝向梭子室101的对流。即通过隔壁103上方的间隙,风流向梭子室101。因此,风吹到位于梭子室101内的梭装置105上,使该梭装置105冷却。另外,风从送风室102流向梭子室101,从梭装置105飞出的润滑油及丝头等不会飞向送风室102。因此送风室102不会由润滑油及丝头污染,可以减轻清扫送风室102的劳动强度。
另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工业用缝纫机具有控制装置7、电源开关14、检测器12、检测器15及温度传感器33。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代替电风扇34,电风扇134与控制装置7相连,与使用电风扇34的情况相同(即,控制方法①~④中的任一方法),电风扇134由控制装置7控制。
在第二实施例中,电风扇134不与上轴16连动,并相对马达6独立地动作或停止。即使马达6停止工作,即工业用缝纫机停止缝制作业,电风扇134也可以继续工作。因此,即使马达6停止工作,基座内的空间部(以及位于空间部内的各部件或机构(例如梭装置105、齿轮箱21、油箱106、齿轮27、28、下轴20、及梭轴30等))维持在高温状态的情况下,电风扇134在马达6停止时仍继续工作,继续向空间部送风,对空间部及各部件或机构进行冷却。
另外,即使在工业用缝纫机的动作中位于空间部的各部件发热,通过利用电风扇134将油箱106、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冷却到正常状态,可以使供给到梭装置105的润滑油的温度大致恒定。供给到梭装置105的润滑油的粘度也大致恒定,利用这样的润滑油,能可靠地润滑梭装置105。因此使梭装置105的缝制工作可靠。
通过冷却油箱106、给油软管107、软管108以及供给软管109,也可以对供给到梭装置105或上轴16的滑动部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因此,可以抑制梭装置105或上轴16的滑动部升温。特别是在润滑油冷却梭装置105的同时又由电风扇134对流以进行冷却,使梭装置105的冷却效果非常好。
另外,由于电风扇134从下罩13外侧向空间部送风,因此对空间部的冷却效果非常好。
此外,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及设计变型。
例如,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不仅适用于上述工业用缝纫机、平式连锁缝缝纫机、钮扣眼缝纫机、平缝缝纫机、家庭用缝纫机等其它缝纫机。
容纳在齿轮箱21内的部件不限于齿轮27、28以及下轴20和梭轴30的局部,也可以是用于传递马达6动力的曲柄机构或凸轮机构、传递马达6的动力并使送布牙在上下方向运动的上下送布机构、传递马达6的动力并使送布牙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水平送布轴、以及使送布机构具有送布运动的送布轴等。另外,控制装置7如可控制上述的马达6或电风扇34或电风扇134,可以为专用的逻辑回路。
另外,齿轮箱21的与电风扇34相对的表面上,可以形成由多个平行配置的叶片构成的叶片列。
此外,在基座8的里面最好形成构成突条的肋或叶片。
另外,在油箱106或齿轮箱21的表面,也可以设有佩尔蒂埃元素。佩尔蒂埃元素具有通过电流在其上流过可以从油箱106或齿轮箱21的表面吸热的功能,通过电风扇34或电风扇134将风送到佩尔蒂埃元素上,可以散去佩尔蒂埃元素的热。从而提高油箱106或齿轮箱21的散热效果。
电风扇34或电风扇134是引起强制对流来进行送风的,但如为相对马达6独立动作及送风的话,也可以用气泵等代替电风扇34或电风扇134。与气泵相比,电风扇的尺寸较小,而且不需要压缩空气设备,因此利于缝纫机的小型化,同时也可以提供静音缝纫机。
此外,借助于柱塞泵110可以从油箱106向梭装置105供给润滑油,但也可以与梭轴30连动地将润滑油供给梭装置105,因此,代替柱塞泵110,也可以是牙布斯康(ヤブスコ)泵或涡旋式泵等供给机构。
发明的效果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一方面,送风装置可以相对其它驱动系统独立地动作,因此,即使缝纫机的其它驱动系统停止工作,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可以在空间部产生强制对流。另外,由于是在空间部配置箱体,因此可以通过强制对流对箱体及箱体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送风装置配置在箱体附近,送风装置产生的风直接吹向箱体,可以高效率地散去发热箱体或传动机构的热。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三方面,即使空间部的温度较高,由于是由送风装置将比空间部温度低的外部气体送到空间部,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冷却箱体或空间部。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四方面,利用送风装置引起的强制对流,可以在冷却箱体(油箱)的同时冷却润滑油。借助于冷却的润滑油,还可以对润滑油供给部位进行冷却。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送风装置产生的风直接吹向箱体或流动通路,因此可以有效地散去箱体或流动通路的热,还可以有效地冷却润滑油。由于润滑油的冷却效率高,可以有效地冷却供给润滑油的供给部位。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控制机构根据检测出缝纫机的倾倒情况来控制送风装置,例如,控制机构可以控制成,当缝纫机本体相对基座8倾倒时使工作的送风装置停止工作。因此,即使在基座部设置送风装置,操作者也可以安全地进行维修。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七方面,由于控制装置根据空间部的检测温度对送风装置进行控制,例如,空间部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以驱动送风装置,当空间部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温度时,控制机构可以通过控制使送风装置停止工作。因此,可以抑制润滑油或空间部的过热或过冷。
按照所述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从马达停止工作到经过规定时间后送风装置动作,因此可以在马达停止后对箱体、传动机构或空间部进行冷却。

Claims (8)

1.一种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马达驱动各部分的缝纫机;形成空间部的所述缝纫机的基座部;
配置在所述空间部、贮留润滑油的箱体;
通过动作在所述空间部内引起强制对流的送风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中容纳有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到缝纫机的所述各部分的传动机构,
所述送风装置配置在所述箱体附近,朝向所述箱体送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配置在基座部,以便从所述基座部外侧向所述空间部送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由缝纫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轴连动、并通过配置在所述空间部的流动通路将润滑油从所述箱体供给到缝纫机的规定供给部位的供给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或所述流动通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前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开口部的工作台;
安装成可以相对工作台起伏、在立起的状态堵住所述开口部、在倾倒的状态使所述开口部打开的缝纫机本体;
对所述缝纫机本体倾倒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
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对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空间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机构;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对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出所述马达停止工作的检测机构;从所述停止检测机构检测起使所述送风装置动作规定时间、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所述送风装置停止工作的控制机构。
CNB021246769A 2001-05-01 2002-04-29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4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314/2001 2001-05-01
JP2001134314 2001-05-01
JP2001212259A JP2003019379A (ja) 2001-05-01 2001-07-12 ミシンの冷却装置
JP212259/2001 2001-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4237A true CN1384237A (zh) 2002-12-11
CN1187489C CN1187489C (zh) 2005-02-02

Family

ID=2661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467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489C (zh) 2001-05-01 2002-04-29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19379A (zh)
CN (1) CN1187489C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217B (zh) * 2004-03-05 2011-06-01 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 带有油封结构的缝纫机
CN1966801B (zh) * 2005-11-18 2011-11-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676728B (zh) * 2004-03-29 2012-03-28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缝纫机
CN101333739B (zh) * 2007-06-29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CN102535051A (zh) * 2010-09-30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下盖及缝纫机台板
CN101509182B (zh) * 2008-02-12 2012-10-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3614870A (zh) * 2013-12-18 2014-03-05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供油系统
CN105463720A (zh) * 2015-12-21 2016-04-06 嵊州市意海电机配件厂 一种绣花机
CN107794648A (zh) * 2016-09-06 2018-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94238A (zh) * 2019-01-07 2019-04-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机油冷却装置
CN109706651A (zh) * 2019-03-13 2019-05-0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散热装置
CN109989194A (zh) * 2017-12-30 2019-07-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冷却控制系统
CN112083038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自燃试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351672T3 (da) * 2017-01-24 2020-08-17 Sanko Tekstil Isletmeleri San Ve Tic As Nåleholder til symaskine omfattende en nålekøleanordning og fremgangsmåde til afkøling af en nål
CN109449731B (zh) * 2018-09-20 2019-09-20 深圳市大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快脉冲光纤激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0741A (en) * 1943-04-12 1946-05-21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Sewing machine
US4587912A (en) * 1985-03-21 1986-05-13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Sewing machine lubrication system
JP2000233093A (ja) * 1998-12-16 2000-08-29 Juki Corp ミシンの噴霧給油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217B (zh) * 2004-03-05 2011-06-01 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 带有油封结构的缝纫机
CN1676728B (zh) * 2004-03-29 2012-03-28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缝纫机
CN1966801B (zh) * 2005-11-18 2011-11-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333739B (zh) * 2007-06-29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CN101509182B (zh) * 2008-02-12 2012-10-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2535051A (zh) * 2010-09-30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下盖及缝纫机台板
CN103614870A (zh) * 2013-12-18 2014-03-05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供油系统
CN103614870B (zh) * 2013-12-18 2016-03-16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供油系统
CN105463720A (zh) * 2015-12-21 2016-04-06 嵊州市意海电机配件厂 一种绣花机
CN107794648A (zh) * 2016-09-06 2018-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7794648B (zh) * 2016-09-06 2021-02-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989194A (zh) * 2017-12-30 2019-07-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冷却控制系统
CN109989194B (zh) * 2017-12-30 2021-06-2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冷却控制系统
CN109594238A (zh) * 2019-01-07 2019-04-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机油冷却装置
CN109706651A (zh) * 2019-03-13 2019-05-0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散热装置
CN109706651B (zh) * 2019-03-13 2021-01-26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散热装置
CN112083038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自燃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489C (zh) 2005-02-02
JP2003019379A (ja) 2003-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7489C (zh)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CN219287978U (zh) 一种用于电厂设备的节能散热装置
CN1170053C (zh) 用于润滑空冷四冲程发动机的系统
CN1869310A (zh) 缝纫机
CN1662744A (zh) 密闭式压缩机
CN1310403C (zh) 电机壳体
CN1008876B (zh) 把引线插入印刷电路板的设备和方法
CN110985981A (zh) 一种用于道路照明的降温效率高的路灯
CN102337963A (zh) 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和使用该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作业机械
KR20050052011A (ko) 밀폐형 압축기
CN21092432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倾斜角度的计算机散热底座
KR20150009750A (ko) 자동차용 캠축 내면의 버 제거장치
CN1966801B (zh) 缝纫机
TW202000003A (zh) 聯合收穫機之動力部構造
CN20597947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led路灯
CN1904182A (zh) 缝纫机的底线保持装置
CN211802758U (zh) 一种石油钻头清洗装置
CN113305093A (zh) 半导体清洗设备中的清洗槽及半导体清洗设备
CN208128731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降温装置
JP2006087634A (ja) ミシンの給油装置
CN1456734A (zh) 缝纫机的润滑脂供给机构
CN212095550U (zh)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的润滑装置
CN212123898U (zh) 一种便捷式透光led灯罩加工用冷却成型装置
CN115765318B (zh) 一种防爆电机
CN214273942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卧式油气混输双螺杆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