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6801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6801B
CN1966801B CN2006101598499A CN200610159849A CN1966801B CN 1966801 B CN1966801 B CN 1966801B CN 2006101598499 A CN2006101598499 A CN 2006101598499A CN 200610159849 A CN200610159849 A CN 200610159849A CN 1966801 B CN1966801 B CN 1966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base plate
food tray
shuttle axle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98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6801A (zh
Inventor
宫崎耕太郎
梅田和俊
加藤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6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6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6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68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底板部;设于该底板部下侧的油盘;设于所述底板部内部的旋梭;一端部连接所述旋梭的梭轴;设于所述底板部的内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梭轴的梭轴支承部;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梭轴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油盘壁面上的开口部以及安装在油盘上且形成将所述开口部堵塞的形态的送风机构,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有从所述油盘的底壁向底板部突出的分隔纵壁,所述分隔纵壁具有位于所述旋梭与所述梭轴的连接部的遮蔽壁部,该遮蔽壁部构成为遮断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旋梭的送风,利用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送风。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设于底板部下侧的油盘上的送风机构来对驱动旋梭旋转的梭轴进行冷却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曲折缝缝纫机等各种缝纫机中,在机壳部的前端部设置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在底板部的内部设置由旋梭和驱动该旋梭旋转的梭轴等构成的旋梭机构。在这种缝纫机中,利用旋梭的梭尖将从安装于针杆下端的缝针的孔眼中延伸出的面线钩住,形成面线环,通过使面线与底线绞合而形成线迹。
所述旋梭具有收纳梭心套的内梭和可旋转地支承内梭的外梭。在所述缝纫机中设置有向外梭内周面供油的梭子供油机构,以使旋梭在高速运转时也不会被烧坏。
该梭子供油机构,将设于机壳部的油箱的润滑油经由梭轴内部形成的油路和外梭形成的油路向外梭内周面供给。
日本特许公开平成11年第221389号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旋梭驱动装置,在从缝纫机的框架向前方延伸的筒状底板部的内部设置有:旋梭、与该旋梭连接的梭轴、驱动该梭轴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与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处在同一轴线上的冷却风扇。利用该冷却风扇对驱动电机及梭轴进行冷却。
在上述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旋梭驱动装置中,采用了所述冷却风扇在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后再对梭轴进行冷却的结构。因此,对梭轴的冷却效率差,底板部也会发热。从冷却风扇送来的风越过驱动电机及梭轴一直到达旋梭,会使线迹形成时的面线及底线因送风而摇摆,存在不能形成线迹、产生所谓的跳针等对形成线迹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形成线迹造成不良影响、能高效率地冷却来自梭轴的发热且可防止底板部发热的缝纫机。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底板部;设于该底板部下侧的油盘;设于所述底板部内部的旋梭;一端部连接所述旋梭的梭轴;设于所述底板部的内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梭轴的梭轴支承部;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梭轴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油盘壁面上的开口部、安装在油盘上且形成将所述开口部堵塞的形态的送风机构,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有从所述油盘的底壁向底板部突出的分隔纵壁,所述分隔纵壁具有位于所述旋梭与所述梭轴的连接部的遮蔽壁部,该遮蔽壁部构成为遮断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旋梭的送风,利用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送风。
采用这种构成,由于利用送风机构向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送风,因此,即使梭轴高速旋转使该梭轴因与油封等滑动而发热,也能高效率地使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及所述梭轴冷却。并且,因送风机构的风朝向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故可减少向梭轴一端部的旋梭的送风,不会对形成线迹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曲折缝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为油盘部分的左视图。
图3为底板部及油盘部分的纵剖左视图。
图4为油盘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应用在曲折缝缝纫机上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曲折缝缝纫机1具有底板部2、从该底板部2的右端部立设的柱部3以及从柱部3的上端与底板部2相向地向左方延伸的机壳部4。该曲折缝缝纫机1被固定在作业台9上。
机壳部4配设有缝纫机主轴(未图示)、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及旋转挑线机构(未图示)等。缝纫机主轴沿左右方向配置,缝纫机电机(未图示)驱动该缝纫机主轴旋转。针杆上下驱动机构使下端部安装着缝针7的针杆6进行上下运动。旋转挑线机构驱动旋转挑线杆5,使其与针杆6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进行旋转。
针板8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部2上表面的左端部。在底板部2的内部设置由旋梭20和梭轴16等构成的旋梭机构15。旋梭20配置在针板8的下侧,梭轴16驱动该旋梭20旋转。
在所述底板部2的下侧设置有油盘10,用于存积作为废油的、向多个滑动部供给过的润滑油。
参照图3说明所述旋梭机构15。
底板部2下侧的梭轴支承部(底板部2的一部分)2b、2c通过轴承17、18可旋转地支承着所述梭轴16。外梭21与梭轴16的后端部(一端部)连接。
该外梭21可旋转地支承着内梭22。该内梭22收纳有保持梭心的梭心套,但图中未示出。
在所述梭轴16上安装着带有齿轮齿的皮带轮23,在该皮带轮23和固接于下轴的皮带轮之间张设着同步皮带24。缝纫机电机进行驱动时,缝纫机主轴和下轴旋转,通过同步皮带24使梭轴16同时进行旋转。旋梭20跟随梭轴16的旋转与针杆6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进行旋转,在加工布上形成线迹。
下面简单地说明向旋梭20供给润滑油的梭子供油机构26。
如图3所示,在梭轴16的后端部分的内部形成有截面呈圆形的轴内供油通道16a。外梭21形成有与内周面(未图示)连通的梭内通道21a。在梭轴16的旋梭20侧的端部和同步皮带24的正后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制的油封27。
轴内供油通道16a的前端部与形成于所述梭轴支承部2b的外部油路2d连通着。该外部油路2d可供油箱(未图示)供给的润滑油通过。
来自油箱的润滑油经由外部油路2d到达轴内供油通道16a,到达轴内供油通道16a的润滑油通过旋梭20的梭内通道21a最终到达外梭21的内周面。如图3所示,在梭轴支承部2b、2c的下侧设置有金属板28,用于将向旋梭供油的梭子供油机构26的循环路径盖住。
下面说明对梭轴16进行冷却的梭轴冷却机构30。
在油盘10左端部的底壁10a上形成有比该底壁10a高的矩形的底壁抬高部10b。在该底壁抬高部10b上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10c。
使用多根螺钉32将作为送风机构的冷却用电动风扇31安装在油盘10的底面外侧,形成从下侧将所述开口部10c堵塞的形态。在该电动风扇31的下侧设置具有细小网眼的网构件33及板构件34。
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油盘10的左端部分且前端部分,在开口部10c的周围形成有俯看大致呈L字状的分隔纵壁10d。该分隔纵壁10d以从油盘10的底壁10a向底板部2突出的形态与油盘10一体形成。
该分隔纵壁10d具有遮蔽壁部10e。该遮蔽壁部10e是该分隔纵壁10d的一部分,是左右方向(与梭轴16正交的方向)的分隔纵壁。该遮蔽壁部10e位于旋梭20与梭轴16的连接部的附近。
在该遮蔽壁部10e的上端部设置有例如橡胶制的密封构件35。该密封构件35将该遮蔽壁部10e与所述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之间密封。
如图2、图4所示,在油盘10的左侧壁10f上形成有多个圆形的排气孔10g,用于将底板部2和油盘10的内部空气排出。
下面说明如此构成的梭轴冷却机构30的作用及效果。
开始缝制时,电动风扇31启动,梭轴16及旋梭20以高速进行旋转。梭轴16因受到一对油封27的滑动阻力而发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轴承17、18传递给框架2a及金属板28。
因所述电动风扇31启动,故直接向所述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送风。该风与金属板28相碰而使该金属板28冷却,高效率地吸去金属板28的热量。该风从油盘10的排气孔10g向外部吹出。
由于所述风高效率地吸去金属板28的热量,因此,可高效率地冷却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以及作为发热源的梭轴16。
由此,采用本实施例,将梭轴冷却机构30作成了如下结构: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油盘10的壁面上的开口部10c以及安装在油盘10上并形成将所述开口部10c堵塞的形态的电动风扇31,利用该电动风扇31向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送风。采用这种构成,即使梭轴16高速旋转使该梭轴16因与油封27等滑动而发热,也能高效率地使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及该梭轴16冷却。并且,因电动风扇31的风朝向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故可减少向梭轴16后端部的旋梭20的送风,不会对形成线迹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底板部2和油盘10不会发热,在作业者从油盘10的下侧转动手而将梭心套从旋梭20中取出时,即使与底板部2及油盘10接触也不会感觉到热,可提高作业性。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在梭轴16下方的油盘10的底壁10a上形成开口部10c,将由电动风扇31生成的风吹到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因此,来自电动风扇31的风直线性地对梭轴支承部2b、2c进行冷却,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在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上设置有将梭子供油机构26的循环路径盖住的金属板28,因此,能高效率地通过该金属板28使梭轴支承部2b、2c整体冷却。
采用本实施例,在开口部10c的周围形成有从油盘10的底壁10a向底板部2突出的分隔纵壁10d,并且,该分隔纵壁10d具有位于旋梭20与梭轴16的连接部附近的遮蔽壁部10e。由此,在缝制时即使从高速旋转的旋梭20中飞散出润滑油,也能利用遮蔽壁部10e将该飞散的润滑油遮断,能可靠地防止润滑油进入电动风扇31。并且,因遮蔽壁部10e将从电动风扇31送来的风遮断,故可减小对旋梭20送风的影响,使线迹形成时的面线及底线更加稳定,能可靠地避免对形成线迹造成不良影响。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设置有将所述遮蔽壁部10e与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35,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润滑油进入电动风扇31,并能消除送风对线迹形成的不良影响。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在油盘10的左侧壁10f上形成有将底板部2和油盘10的内部空气排出的多个排气孔10g,因此,冷却使用过的热风不会停留在油盘10内,可迅速地从排气孔10g排出,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在将油盘10的底壁10a局部性抬高而形成的底壁抬高部10b上形成有开口部10c,因此,向滑动部供给过的存积在油盘10中的废油不会流入电动风扇31,可保护电动风扇31。
下面说明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局部性变更的变更形态。
1)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油盘10的底壁10a上设置了开口部10c,但也可在油盘10的左侧壁10f上形成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中设置冷却用电动风扇31,使从该电动风扇31送来的风通过弯曲的通风道直接从下方向底板部2的梭轴支承部2b、2c供给。
2)也可在油盘10的底壁10a上形成排气孔10g。
3)本发明中,送风机构由电动风扇31构成,但也可采用从压缩机导入压缩空气的构成。
4)也可将电动风扇31配置成从油盘10的内部将开口部10c堵塞的形态。
5)本发明中,设置了用于将梭子供油机构26的循环路径盖住的金属板28,但也可不设置金属板28。也可在金属板28上设置孔,使来自电动风扇31的风直接吹到梭轴支承部2b、2c上。
6)对将本发明应用在曲折缝缝纫机1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平缝缝纫机等各种缝纫机的梭轴冷却机构上。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包括:底板部;设于该底板部下侧的油盘;设于所述底板部内部的旋梭;一端部连接所述旋梭的梭轴;设于所述底板部的内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梭轴的梭轴支承部;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梭轴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形成于所述油盘壁面上的开口部、安装在油盘上且形成将所述开口部堵塞的形态的送风机构,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有从所述油盘的底壁向底板部突出的分隔纵壁,
所述分隔纵壁具有位于所述旋梭与所述梭轴的连接部的遮蔽壁部,该遮蔽壁部构成为遮断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旋梭的送风,
利用所述送风机构向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送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梭轴下方的所述油盘的底壁上形成所述开口部,
将由所述送风机构生成的风吹到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盘的壁面上形成有将所述底板部和油盘的内部空气排出的排气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盘的底壁上形成有比该底壁高的底壁抬高部,
所述开口部形成在该底壁抬高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向所述旋梭供给润滑油的梭子供油机构,
在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上设置有将所述梭子供油机构的循环路径盖住的金属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将所述遮蔽壁部与所述底板部的梭轴支承部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
CN2006101598499A 2005-11-18 2006-10-30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6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3738 2005-11-18
JP2005333738A JP2007135874A (ja) 2005-11-18 2005-11-18 ミシンの釜軸冷却機構
JP2005333738 2005-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6801A CN1966801A (zh) 2007-05-23
CN1966801B true CN1966801B (zh) 2011-11-16

Family

ID=3807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98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6801B (zh) 2005-11-18 2006-10-30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35874A (zh)
CN (1) CN1966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6078A (ja) * 2007-06-29 2009-01-1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冷却装置
JP2009100900A (ja) * 2007-10-23 2009-05-14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釜機構
CN114934357A (zh) * 2022-06-10 2022-08-23 浙江多乐缝纫机有限公司 缝纫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879A (en) * 1994-07-14 1996-08-20 Sara Lee Corporation Lint barrier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369589A (zh) * 2001-02-09 2002-09-18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梭壳冷却装置
CN1384237A (zh) * 2001-05-01 2002-12-11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879A (en) * 1994-07-14 1996-08-20 Sara Lee Corporation Lint barrier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369589A (zh) * 2001-02-09 2002-09-18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梭壳冷却装置
CN1384237A (zh) * 2001-05-01 2002-12-11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9378A 2003.01.21
JP特开2003-236284A 2003.08.26
JP特开平10-113492A 1998.05.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6801A (zh) 2007-05-23
JP2007135874A (ja) 2007-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9310B (zh) 缝纫机
CN1966801B (zh) 缝纫机
CN1187489C (zh) 缝纫机的冷却装置
CN215251356U (zh) 扁平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风冷装置
KR20140089068A (ko) 공기조화기
TWI406990B (zh) Sewing machine of the oil pump
EP1423565B1 (en) Dryer
CN101509182B (zh) 缝纫机
CN101845727B (zh) 缝纫机
CN209774279U (zh) 电磨机
CN105526693B (zh) 环境调节装置
KR102075504B1 (ko) 집진기가 구비된 커피 로스팅기
JP2006087634A (ja) ミシンの給油装置
JP5620092B2 (ja) 島設備の台間装置
CN103604166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850319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2004113283A (ja) ミシンの冷却装置
CN219995747U (zh) 一种转筒式粮食连续干燥设备
CN108799165A (zh) 一种具有多方位转向功能的风机
CN218991923U (zh) 循环风扇
EP1905876B1 (en) High spee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a floss blowing an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CN220789031U (zh) 一种缝纫机布料循环传送装置
JP2011125368A (ja) 島設備の台間装置
JP5208913B2 (ja) 島設備の台間装置
JP3120998U (ja) インテリヤ球体回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