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7858A - 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7858A
CN1377858A CN 01115213 CN01115213A CN1377858A CN 1377858 A CN1377858 A CN 1377858A CN 01115213 CN01115213 CN 01115213 CN 01115213 A CN01115213 A CN 01115213A CN 1377858 A CN1377858 A CN 1377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matrix material
caking agent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52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896C (zh
Inventor
成来飞
徐永东
张立同
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011152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96C/zh
Publication of CN1377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7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8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SiC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进行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选择与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稳定且具有良好润湿性能的粘接剂,采用热压使粘接剂在复合材料孔隙中渗透而形成梯度咬合,即可直接进行复合材料之间的粘接,也可进一步采用扩散焊或摩擦焊进行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粘接。本发明具有粘接强度高、抗热震、抗老化,工艺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SiC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进行SiC基复合材料之间及SiC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粘接方法。适用于不同制备工艺,不同增强体种类和不同增强体形式的SiC复合材料之间及其与金属的粘接。通过改变粘接剂,也适用于氧化物基和其它非氧化物基复合材料之间及其与金属的粘接。
SiC基复合材料是新一代超高温热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SiC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粘接仍然是限制其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关陶瓷基复合材料粘接的专利技术很多,但均集中在粘接剂材料、粘接层结构和制备方法方面,而且粘接都是在制备结束后进行的,粘接强度主要来自化学反应结合。为了缓解复合材料与粘接层及金属的热膨胀失配,粘接层总是多层的。这不仅使粘接工艺复杂,而且直接导致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强度低,抗热震性能差,在高温下容易扩散老化而失效。
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CVI(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化学气相渗透),PIP(Polymer precursor impregnation & pyrolysis,先驱体浸渍热解),RB(Reaction bonding,反应烧结)和HP(Hot press,热压烧结)。增强体可能是连续纤维,也可能是短纤维或颗粒。连续纤维可能是碳纤维,也可能是碳化硅纤维。无论何种SiC基复合材料,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存在一定的孔隙率。如果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复合材料的开口孔隙率,使粘接剂直接渗透到开口孔隙中,将显著提高粘接强度和抗热震性能,降低高温老化失效倾向,同时简化粘接工艺。
控制复合材料开口孔隙率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具有较高开口孔隙率时停止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待完成粘接过程后继续完成复合材料制备(见附图1);另一种是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复合材料粘接部位的孔隙率,待制备结束后进行粘接(见附图2)。控制孔隙率可以使粘接剂更好地润湿渗透进入孔隙的一定深度,使粘接剂像树根和牙神经一样植入复合材料。控制孔隙率的粘接主要依靠机械咬合和化学键合,粘接剂与复合材料之间只要求有良好的润湿性能,而不要求发生化学反应。
CVI和PIP工艺制备SiC基复合材料温度低,制备过程不会对粘接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可以在进行粘接后继续进行致密化。CVI和PIP工艺可以方便地控制孔隙率,实现粘接部位的孔隙率梯度,因而复合材料也可以在制备结束后进行粘接。
采用热压工艺不仅可以降低粘接剂的渗透温度,缓解粘接剂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失配,而且可以加速粘接剂的渗透过程,防止粘接剂与复合材料之间不利的化学反应与扩散。如果进行复合材料之间的粘接,只需将粘接机置于复合材料之间,直接进行热压即可(见附图3)。由于粘接剂与复合材料之间存在热膨胀失配,热压后粘接界面上残留的粘接剂层越薄越好。如果进行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粘接,则需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通过热压实现粘接剂与复合材料的粘接,热压后复合材料表面留下一定厚度的粘接剂层。第二步是用热压扩散焊或摩擦焊的方法实现粘接剂与金属的粘接(见附图4)。无论是进行扩散焊还是摩擦焊,粘接剂和金属表面都需进行加工和处理。
为了防止粘接剂与复合材料界面的高温老化失效,加速粘接剂的渗透过程和增加渗透深度,提高粘接强度,粘接剂应满足两个条件:(1)粘接剂与复合材料之间不能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2)粘接剂与复合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Ni与SiC基复合材料之间除了存在一定的化学键合外不存在明显的界面反应,但Ni与SiC基复合材料之间的润湿性较差。在Ni中加入一些活性元素如Ti等,可以使Ni在SiC表面润湿良好。因此,Ni合金是SiC基复合材料一种较理想的粘接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三个核心环节:(1)SiC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控制;(2)与SiC基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稳定且润湿性良好的粘接剂选择;(3)粘接剂的热压渗透。
由于粘接剂与SiC基复合材料依靠渗透形成的梯度咬合和一定的化学键合实现粘接,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粘接强度高;(2)抗热震性能好;(3)高温稳定性好;(4)粘接工艺简单。
附图1给出了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粘接部位孔隙率梯度进行粘接的方法,图中1-粘接剂、2-致密化复合材料。
附图2给出了利用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复合材料进行粘接,然后进行复合材料致密化的方法,图中1-粘接剂、2-致密化复合材料、3-低密度复合材料。
附图3给出了通过热压渗透在具有孔隙率梯度的复合材料之间进行粘接的方法,图中1-粘接剂、2-致密化复合材料。粘接完成后,粘接界面上留下的粘接剂层很薄,而两侧形成了梯度渗透区。
附图4给出了通过热压渗透在具有孔隙率梯度的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图中1-粘接剂、2-致密化复合材料、4-金属、5-石墨垫。首先进行SiC基复合材料与粘接剂的粘接。为了保证粘接剂与金属的粘接,粘接剂层应进行加工和处理。粘接剂与金属的粘接可以采用热压扩散焊,也可以采用摩擦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C/SiC与C/SiC复合材料的粘接(附图5)
图中1-Ni合金粘接剂、2-致密化C/SiC复合材料、3-低密度C/SiC复合材料。低密度C/SiC的孔隙率为20~25%,致密化SiC的孔隙率为15~18%,试件为圆环形。将低密度C/SiC试件与Ni合金组合在一起,置于热压炉中,在真空介质中进行热压渗透。热压温度为1250~1350C,压力为30MPa,时间为5~15分钟。粘接完成后,再将试件置于化学气相(CVI)炉中进行致密化,沉积所用的先驱体为一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MTS),沉积温度1000℃,时间20~50h,气氛压力为3kPa,H2气流量200~350ml·min-1,H2与MTS的摩尔质量比大于10。实施例2:C/SiC与Ti合金的粘接(附图6)
图中1-Ni合金粘接剂、2-具有孔隙率梯度的致密化C/SiC复合材料、4-Ti合金、6-石墨芯模、7-石墨外模、8-石墨压环。将试件与Ni合金组装于石墨模具中,然后在真空热压炉中进行渗透粘接。热压温度为1250~1300℃,压力为20MPa,时间为5~10分钟。控制热压工艺,使试件粘接面上留下1.5mm左右厚的Ni合金层。经过加工后,Ni合金层的厚度为1mm。对Ni合金层进行表面去污处理后,将试件与Ti合金环组合在一起,在真空热压炉中进行扩散焊接。热压温度为850~1000℃,压力为30MPa,时间为60~120分钟。

Claims (7)

1、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选择与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稳定且具有良好润湿性能的粘接剂,采用热压使粘接剂在复合材料孔隙中渗透,实现复合材料之间及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梯度咬合粘接,提高粘接强度及抗热震与抗老化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VI或PIP工艺制备SiC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复合材料的孔隙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密度或在粘接部位具有梯度孔隙率的SiC基复合材料进行渗透粘接,提高粘接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与SiC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稳定且具有良好润湿性能的粘接剂,改善粘接的抗老化性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热压促进粘接剂的渗透,降低渗透温度,缩短渗透时间,改善粘接的抗热震性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热压进行复合材料之间的粘接时,使粘接界面上的粘接剂层最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步法进行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粘接,即采用热压渗透进行复合材料与粘接剂的粘接,然后采用扩散焊或摩擦焊进行粘接剂与金属的粘接。
CNB011152133A 2001-04-04 2001-04-04 SiC基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38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52133A CN1173896C (zh) 2001-04-04 2001-04-04 SiC基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52133A CN1173896C (zh) 2001-04-04 2001-04-04 SiC基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858A true CN1377858A (zh) 2002-11-06
CN1173896C CN1173896C (zh) 2004-11-03

Family

ID=466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52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3896C (zh) 2001-04-04 2001-04-04 SiC基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96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630C (zh) * 2003-08-29 2007-03-21 波音公司 用于接头的方法和密封剂
CN1314626C (zh) * 2004-07-27 2007-05-09 西北工业大学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
CN100418651C (zh) * 2006-10-18 2008-09-17 合肥工业大学 SiC复合导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95588A (zh) * 2022-06-28 2022-09-23 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陶瓷基复材与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及控制胶层厚度的夹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630C (zh) * 2003-08-29 2007-03-21 波音公司 用于接头的方法和密封剂
CN1314626C (zh) * 2004-07-27 2007-05-09 西北工业大学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
CN100418651C (zh) * 2006-10-18 2008-09-17 合肥工业大学 SiC复合导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95588A (zh) * 2022-06-28 2022-09-23 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陶瓷基复材与金属材料的粘接方法及控制胶层厚度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96C (zh) 2004-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7504B (zh) 碳/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JP3971903B2 (ja) SiC繊維強化型SiC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7535461A (ja) 炭素繊維強化のセラミックの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MX2007010273A (es) Metodo para elaborar una parte de material compuesto con una matriz ceramica y parte resultante.
CN113045326B (zh) 一种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98223A (zh) 一种夹层结构c/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3824A (zh) 一种无残余应力均质耐高温型SiCf/SiC涡轮整体叶盘的制备方法
CN108069726B (zh) 一种C/C-TiC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JP5773331B2 (ja) セラミックス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2299865A (zh) 一种改性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0003B (zh) 高效反应熔渗工艺快速制备高性能航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平板构件的方法
CN106588064B (zh) 碳/碳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焊料及连接方法
CN113735604B (zh) 航空发动机热结构件用多层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377858A (zh) SiC基复合材料及其与金属的粘接方法
CN109851382A (zh) 一种C/C-T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原位反应法制备该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255571C (zh) 碳-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48595A (zh) 一种混合渗剂、用途及反应熔渗制备方法
Tong et al. Liquid infiltration joining of 2D C/SiC composite
CN109095929B (zh) 一种碳陶刹车盘制备方法
JP4537669B2 (ja) 炭化ケイ素基接合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3237074A (ja) セラミックスと金属の複合体および複合化方法
CN112552067A (zh) 一种C/C-SiC-CuSnTi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335899A (ja) 熱膨張係数を連続的に変化させた金属−セラミックス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77113A (zh) 一种SiC粘结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764B (zh) 一种二维纤维布增强碳化硅-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