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1769A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Google Patents
多辊式多级轧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71769A CN1371769A CN01125219A CN01125219A CN1371769A CN 1371769 A CN1371769 A CN 1371769A CN 01125219 A CN01125219 A CN 01125219A CN 01125219 A CN01125219 A CN 01125219A CN 1371769 A CN1371769 A CN 1371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ior framework
- outer frame
- side outer
- roll
- suppor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2—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14—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having counter-pressure devices acting on rolls to inhibit deflection of same under load; Back-up rolls
- B21B13/147—Cluster mills, e.g. Sendzimir mills, Rohn mills, i.e. each work roll being supported by two rolls only arranged symmetric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plane passing through the working 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在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中,通过尽可能抑制轧机刚性的降低来提高板厚控制能力。在上内机架8的顶侧上,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设置于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从而形成了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各两点上利用这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而将上内机架8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此外,在下内机架9的底侧上,两个压下缸17、18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从而形成了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各两点上利用这两个压下缸17、18的摇板而将下内机架9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上的下侧支承机构。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多辊式多级轧机,尤其是涉及其中装有一组轧辊的机架被分成装有上半组轧辊的上内机架与装有下半组轧辊的下内机架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所述上、下内机架被安装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中。
近年来,用户对通过轧制各种材料而制成的板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用户希望很精确地控制板厚。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整体单座式20辊轧机在板厚精度方面是不错的,因为工作辊的偏移小且轧机刚度高。但是,由于整体机架造成工作辊辊缝的几何尺寸关系较小,很难进行空轧过板并且很难在轧材破裂事故出现时除去半轧废板,这是不利的。为了解决机架一体式20辊轧机的上述问题,有人已经提出了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其中,装有一组轧辊的机架被分成安装有上半组轧辊的上内机架和安装有下半组轧辊的下内机架,上、下内机架被安装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中。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50-24902中公开了这类轧机、所述轧机具有能够增大工作辊辊缝的结构。此外,在国外,例如在“生产技术论文集”(1993)中也如上所述地提出了具有类似结构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在所述轧机中,上、下内机架被等分开,上内机架分别在两个点上由操作侧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支撑。
不过,传统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具有这样的缺点,即由于机架被分,所以轧机刚性低而以至降低了板厚精度。
就是说,在日本专利公开号50-24902所述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中,上、下内机架被等分开,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各自在一个经过穿行路线调节机构的中心点上支承上内机架的顶侧,而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各自在一个经过压下缸的中心点上支承着下支承上内机架的底侧。因此,上、下内机架容易在水平方向上变形,结果造成机架因通过四个设置在顶侧和底侧上的支承轴承而作用的轧机反作用力(水平力)而开口。开口使支承轴承水平移动,从而造成上、下工作辊离开板材。因此,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在轧机刚性方面低,从而降低了板厚精度。
在“生产技术论文集”(1993)所述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中,尽管上内机架顶侧分别在两点上由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支承,但是它与日本专利公开号50-24902所述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一样,其上、下内机架被等分开并且下内机架的底侧分别在一个点上由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支承。因此。存在着轧机刚性因开口大而降低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中,没有进行因开口而使轧机刚性最佳化的设计。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架分体式多辊轧机,它通过尽可能抑制轧机刚性降低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出色。
(1)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
如上所述地,通过在操作侧和驱动侧上由各两点而不是一点地支承上、下内机架,可以使由轧制力分量引起的上下两侧的支承轴承的位移量很小,轧机刚性的降低可以得到抑制。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2)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当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被定义为所述上内机架刚性/下内机架刚性时,如此形成机架部,即垂直刚性比可以成为1.02-1.18。
如上所述地,通过在操作侧和驱动侧上由各两点而不是一点地支承上、下内机架,可以使由轧制力分量引起的上下两侧的支承轴承的位移量很小,轧机刚性的降低可以得到抑制。此外,通过在上述前提条件下将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设定为1.02-1.18,与在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为1时的情况相比,上、下内机架的总刚性可以提高,结果,上、下内机架的刚性降低可得到抑制。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3)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下内机架的高度比上内机架的高度高。
如上所述地,通过在操作侧和驱动侧上由各两点而不是一点地支承上、下内机架,可以使由轧制力分量引起的上下两侧的支承轴承的位移量很小,轧机刚性降低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在上述前提条件下使下内机架的高度大于上内机架的高度,与上、下内机架的高度相同时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上、下内机架的总刚性。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4)在上述第(3)项中,上内机架与下内机架的高度比最好为0.72-0.98。
这样一来,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变为1.02-1.18。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5)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下内机架在穿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内机架在穿行方向上的宽度。
如上所述地,通过在操作侧和驱动侧上由各两点而不是一点地支承上、下内机架,可以使由轧制力分量引起的上下两侧的支承轴承的位移量很小,轧机刚性降低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在上述前提条件下使下内机架的宽度大于上内机架的宽度,与上、下内机架的宽度相等时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上、下内机架的总刚性。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6)在上述第(5)项中,上内机架与下内机架的宽度比最好为0.72-0.98。
由此一来,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变为1.02-1.18。因此,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良好的且稳定的轧制。
图面简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多辊式多级轧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沿图1的线II-II的平面截取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3是举例表示在20辊轧机的支承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情况的视图。
图4表示机架分体式20辊轧机的上内机架变形(机架开口)。
图5表示传统的机架分体式多级轧机的上内机架的简化模型。
图6表示本发明内机架的一个模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沿图7的线VIII-VIII的平面截取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沿图9的线X-X的平面截取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11是轧机第二实施例的内机架的模型图。
图12表示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及其高度比之间的关系。
图13表示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及其总的刚性特性之间的关系。
图14表示上、下内机架的高度比及其总的刚性特性之间的关系。
图15表示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及其宽度比之间的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辊;2-第一中间辊;3-第二中间辊;4-支承轴承;5-上辊组;6-下辊组;8、8A、8B-上内机架;9、9A、9B-下内机架;10、11-外机架;15、16-穿行线调节机构;17、18、20-压下缸;
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以下将参见附图来说明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多辊式多级轧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沿图1的线II-II的平面截取的多辊式多级轧机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内机架都在操作侧与驱动侧上各在两点上支承于外机架上。
参见图1、2,本发明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包括设置在穿行线PL上方的上辊组5、设置在穿行线PL下方的下辊组6、用于安放上辊组5的上内机架8、用于安放下辊组6的下内机架9、用于安放上、内机架8、9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上、下辊组5、6分别具有一个工作辊1、第一中间辊2、第二中间辊3和支承轴承4。工作辊1的数量可以是上、下内机架各有一个,第一中间辊2的数量可以是上、下内机架各有两个,第二中间辊3的数量可以是上、下内机架各有三个,支承轴承的数量可以是上、下内机架各有四个。如上所述,这个多辊式多级轧机的实施例是机架分体式20辊多级轧机。
在上内机架8的顶侧上,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这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形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两点上把上内机架8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此外,在下内机架9的底侧上,两个压下缸17、18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压下缸17、18的摇板构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两点上把下内机架9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下侧支承机构。
与尺寸相同的单座式20辊轧机相比,传统的机架分体式20辊轧机的轧机刚性降低了,这是因为内机架被分开了。以下,参见图3、4来说明刚性降低的一个因素。
图3是举例表示在20辊轧机的支承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情况的视图。在图中,符号A-H表示各支承轴承4的位置。在这些支承轴承中,位于上下侧的位置A、D、E、H的支承轴承4承受了60%的轧制反作用力。在位置A、D、E、H上的支承轴承4的轴的承载方向近似于水平,机架因这些负荷而在水平方向上变形。
图4表示机架分体式20辊轧机的上内机架变形(机架开口)。由于机架是分体的,所以由承受60%轧制反作用力的在位置A、D、E、H上的支承轴承4引起的机架变形变大。这个现象被称为机架开口。在下内机架9上可以出现相同情况。
因机架开口造成的支承轴承4水平移动造成上、下工作辊的位置离开板材。因此,在机架分体式轧机中,与整体单座式20辊轧机相比,更大机架开口的出现降低了轧机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致力于以下事实地进行了研究,即在位置A、D、E、H上的支承轴承4的轴的水平方向力造成机架开口,从而加速了轧机刚性的降低,本发明人研究了能够有效抑制内机架变形的支承位置及内机架比例,结果,因发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
在这里,考虑了由在上内机架8的位置A、D上作用于支承轴承4的轧制力造成的内机架8的开口。图5表示传统的机架分体式多级轧机的上内机架的简化模型,在中央有一个限制点。图6表示本发明内机架的一个模型,在穿行方向的前后端上都有限制点,而不是在图5所示的中央点上。
考虑到在位置A处的支承轴承4中位移δAx、δAy(在位置D、E、H处的支承可以说也是一样的),容易估计到,在传统轧机中,在穿行方向的前后端上产生于内机架顶侧的位移δ1影响了位移δAx、δAy,因此,传统轧机中的位移δAx、δAy与本发明相比变大了。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在位置A、B、C、D处的支承轴承4在x、y方向上的位移δIJ是已知的,则可以获得在各位移δIJ与工作辊垂直位移ΔIY之间的以下直线关系,因此,如果知道了在位置A、B、C、D处的支承轴承4在x、y方向上的位移δIJ,则可以利用该关系计算出作为总和Δ地工作辊轴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Δh。
Δ=αIX×δIX+αIY×δIY (1)
其中是αIJ是比例常数。
下标I表示支承轴承(A-H)的位置,下标J表示方向(x,y)。
具体地说,在上内机架中的工作辊轴位移Δht是由公式(2)算出的,而在下内机架中的工作辊轴位移Δhb是由公式(3)算出的。
Δht=ΔAy+ΔBy (2)
根据位置对称性,C、D组合可以替换A、B组合。
Δhb=ΔHy+ΔGy (3)
根据位置对称性,E、F组合可以替换G、H组合。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上、下内机架的总垂直刚性K。
K=P/(Δht+Δhb) (4)
可以从公式(1)-(4)中了解到,与限制点如图5所示地位于中央位置的情况相比,在限制点位于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两个位置上的情况下,就是说总共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四个点上,如图6所示地,位移δIJ可以被减小到一个较小值,因而,工作辊的垂直位移Δh可以被抑制为一个小数值,从而提高了轧机的垂直刚性。
至于图6模型中的限制点,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内机架8侧的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和在下内机架9侧的压下缸17、18的摇板可以起到限制点(支承机构)的作用。换句话说,由工作辊1、1施加的分辊力在上工作辊1中经过上内机架8和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地被传给外机架10、11并在下工作辊1的情况下经过下内机架9和压下缸17、18地被传给外机架10、11。此外,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和压下缸17、18具有保持上、下工作辊水平高度即保持穿行线不变的功能,这是因为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和压下缸17、18可以调节其重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机架分体式多级轧机中,可以尽可能地抑制轧机刚性降低并且可以进行在板厚控制能力方面出色的稳定轧制。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参见图7、8,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参见图9、10。在图中,等同于图1、2所示的那些部件由相同标记表示。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于操作侧和驱动侧的每一侧来说,作为下内机架的限制点地将压下缸设置在两个位置上,即总共四个位置上。但可以考虑到有这样一些情况,即从经济特征以及两侧之间协调性的角度出发,很难将压下缸布置在四个位置上。图7、8的第二实施例和图9、10的第三实施例是在考虑了上述观点的情况下制定的,一个压下缸被设置在穿行方向的中央位置上,通过改变上、下内机架的比例而获得了最佳垂直刚性,从而改变了垂直刚性比。
首先,说明图7、8所示的实施例。
参见图7、8,上辊组5被安装在上内机架8A中,下辊组6被安装在下内机架9A中。上、下内机架8A、9A被安放在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10、11中。在上内机架8A的顶侧上,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这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构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两点上把上内机架8A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此外,在下内机架9A的底侧上,压下缸20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压下缸20的摇板构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中心位置的一点上把下内机架9A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下侧支承机构。
设上、下内机架8A、9A的宽度都为W,上、下内机架8A、9A的高度分别为ht、hb,上、下内机架8A、9A的宽度W彼此相等,下内机架9A的高度hb比上内机架8A高度ht的大δhb。轧机具有上、下内机架8A、9A的高度比ht/hb为0.72-0.98的机架比例。这等同于上、下内机架8A、9A之间的垂直刚性比(上内机架刚性/下内机架刚性)变为1.02-1.18。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上、下内机架8A、9A的宽度W等同于第一实施例的上、下内机架8、9的宽度,上、下内机架8A、9A的高度ht、hb之和等于第一实施例的上、下内机架8、9的高度ht、hb之和。就是说,整个轧机尺寸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样。
在上、下内机架8A、9A的宽度W如上所述地彼此相等的情况下,在下内机架9A中的上述位移δ1可以减小并且下内机架9A的垂直刚性可以通过把下内机架9A的高度增大δhb地达到上内机架8A高度而提高,从而调节刚性比。此外,通过调节上、下内机架高度比而决定上、下内机架的高度尺寸,可以进行确保浪费少且经济的刚性的机架设计。
此外,由于上、下内机架的宽度W彼此相等,所以,本实施例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当维修内机架与外机架之间的衬板时,与其中上、下内机架的宽度比改变的下述实施例相比,可以轻松地抽出内机架。
以下说明图9、10所示的实施例。
参见图9、10,上辊组5安装在上内机架8B中,下辊组6被安装在下内机架9B中。上、下内机架8B、9B被安放在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10、11中。在上内机架8B的顶侧上,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这两个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构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前后两侧的两点上把上内机架8B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此外,在下内机架9B的底侧上,压下缸20被设置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10、11之间,压下缸20的摇板构成了用于各自在相对穿行方向而言的中心位置的一点上把下内机架9B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和驱动侧的外机架10、11上的下侧支承机构。
设上、下内机架8B、9B的宽度为Wt、Wb,上、下内机架8B、9B的高度分别为ht、hb,上、下内机架8B、9B的高度ht、hb是一样的,下内机架9B的宽度Wb比上内机架8B宽度Wt的大(图9、10的虚线部),轧机具有上、下内机架8B、9B的宽度比Wt/Wb为0.78-0.94的机架比例。这等同于上、下内机架8A、9A之间的垂直刚性比(上内机架刚性/下内机架刚性)变为1.02-1.18(以后说明)。
如上所述,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可以通过改变上、下内机架8B、9B的宽度比来调节,在下内机架9B中的上述位移δ1可以减小,可以提高下内机架9B的垂直刚性。
以下,参见图11-图15来说明图7、8的第二实施例与图9、10的第三
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轧机内机架的模型图。穿行线调节机构15、16的摇板限制了上内机架8A,在工作辊中心的压下缸10的摇板限制了下内机架9A。上、下内机架8A、9A的宽度是一样的。
图12是其横坐标为图11所示模型的上、下内机架刚性比且其纵坐标为上、下内机架的高度比的曲线图。内机架的宽度是一样的,即Wt=Wb。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是通过用工作辊轴的垂直位移Δht、Δhb除以轧制力而算出的,而垂直位移Δht、Δhb是用公式(2)、(3)而根据包括上、下辊组的各开口部在上、下内机架中的位移δIJ出的,所述位移δIJ是用三维无限元法(FEM)算出的。
Kt=P/PΔht (5)
Kb=P/Δhb (6)
如图12所示,可以看到,由于上、下内机架的限制点不同,所以上内机架的刚性大于下内机架的刚性,就是说,当上、下内机架的高度相同即高度比为1时,刚性比约为1.2。可以了解到,为了抑制工作辊位移,当没有改变内机架宽度时,提高内机架高度是有效的。但是,考虑到轧机安装建筑物的高度、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总的内机架高度(ht+hb)最好被固定为一个固定值,通过组合ht、hb来决定最佳的机架比例。
在这里,进一步具体说明最佳比例。
图13是其横坐标为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Kt/Kb且其纵坐标为此时上、下内机架的总刚性K与当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Kt/Kb为1时的上、下内机架的总刚性K0之比α的曲线。
每个符号的含义与以下公式有关
α=K/K0 (7)
K0=P/2Δht0=P/2Δhb0 (8)
无论刚性为K或K0,内机架的高度ht+hb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从图13中看到,当上、下内机架的刚性保持为1.02-1.18时,整个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α表现为大于1.0025,在保持一定内机架高变ht+hb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佳的机架比例。
以下,说明实现最佳机架比例的条件。
由于当上、下内机架宽度不变时,在上、下内机架比例与上、下内机架刚性比之间存在线性一对一对应关系,所以可以轻松地获得上、下内机架高度比与总的上、下内机架刚性比α之间的关系。
图13是其横坐标为上、下内机架高度比ht/hb且纵坐标为当时的上、下内机架总刚性与当上、下内机架高度比ht/hb为1时的上、下内机架总刚性之比。可以从图中看到,当上、下内机架高度比保持为0.72-0.98时,总的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α表现为大于1.0025,在保持一定内机架高度ht+hb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佳的机架比例。
另一方面,即使上、下内机架高度ht、hb彼此相同,也可以通过使机架宽度不一致而使刚性相同。
图15是其横坐标为上、下内机架刚性比且其纵坐标为宽度比的曲线图,其中上内机架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的各两点上,施加轧制力的压下缸如第三实施例所示地设置在操作侧与驱动侧上。上、下内机架的高度相同,即ht=hb。计算是在与图12的计算相同的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以从图15中看到,上、下内机架的刚性比Kt/Kb可以通过将上、下内机架的宽度比设定为0.78-0.94而被设定为1.02-1.18,因此,可以确定轧机安装空间有限情况下的最佳机架比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将内机架顶侧支承在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由穿行线调节机构的摇板构成,用于将内机架底侧支承在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由压下缸的摇板构成。但相反地,上侧支承机构可以由压下缸的摇板构成,下侧支承机构可以由穿行线调节机构的摇板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同效果。
此外,尽管参照20辊轧机地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用于12辊轧机而获得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机架分体式多级轧机中,可以通过尽可能抑制轧机刚性降低而进行具有良好板厚控制能力的稳定轧制。
Claims (6)
1.一种多辊式多级轧机,它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
2.一种多辊式多级轧机,它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当上、下内机架之间的垂直刚性比被定义为所述上内机架刚性/下内机架刚性时,如此形成机架部,即垂直刚性比可以成为1.02-1.18。
3.一种多辊式多级轧机,它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下内机架的高度比上内机架的高度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其特征在于,上内机架与下内机架的高度比为0.72-0.98。
5.一种多辊式多级轧机,它包括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一条穿行线上方的轧辊的上内机架、一个用于安放一组设置于该穿行线下方的轧辊的下内机架以及用于安放上、下内机架的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所述多辊轧机包括: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上内机架的顶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上侧支承机构,所述上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上内机架的顶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一个用于在相对穿行方向的前、后侧的各两点上将下内机架的底侧支承在操作侧外机架与驱动侧外机架上的下侧支承机构,所述下侧支承机构被布置在该下内机架的底侧上并且位于操作侧外机架和驱动侧外机架之间;下内机架在穿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内机架在穿行方向上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辊式多级轧机,其特征在于,上内机架与下内机架的宽度比为0.78-0.9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3165/2001 | 2001-02-20 | ||
JP2001043165A JP3603033B2 (ja) | 2001-02-20 | 2001-02-20 | クラスター式多段圧延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1769A true CN1371769A (zh) | 2002-10-02 |
CN1247331C CN1247331C (zh) | 2006-03-29 |
Family
ID=1890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252197A Expired - Lifetime CN1247331C (zh) | 2001-02-20 | 2001-08-31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25701B2 (zh) |
EP (1) | EP1232806B1 (zh) |
JP (1) | JP3603033B2 (zh) |
KR (1) | KR100433768B1 (zh) |
CN (1) | CN1247331C (zh) |
DE (1) | DE60130629T2 (zh) |
TW (1) | TW52343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9413A (zh) * | 2009-11-05 | 2011-05-11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CN101676041B (zh) * | 2008-09-16 | 2012-11-21 | 王宇 | 上、下剖分整体辊箱式20辊轧机及其更换轧辊的方法 |
CN113646100A (zh) * | 2019-04-04 | 2021-11-12 | 日本森吉米尔公司 | 多辊轧机及多辊轧机中的分割式支承轴承组装轴的更换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154A1 (de) * | 2002-01-22 | 2003-07-31 | Sms Demag Ag | Mehrrollenwalzgerüst |
KR100667749B1 (ko) * | 2002-10-18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임시 결함 관리 영역을 사용한 결함 관리 방법, 그 장치및 그디스크 |
CN100393435C (zh) * | 2006-07-14 | 2008-06-11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轧机的辊型稳定垫块 |
US7765844B2 (en) | 2007-12-20 | 2010-08-03 | Intergrated Industrial Systems, Inc. | Prestressed rolling mill housing assembly with improved operational features |
US9003854B2 (en) | 2011-06-16 | 2015-04-14 | I2S, Llc | Split housing cluster mill designed for temper and cold rolling |
EP2803427A4 (en) * | 2012-01-12 | 2016-01-06 |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 REDUCTION DEVICE FOR CASTORS |
KR101511957B1 (ko) * | 2014-04-14 | 2015-04-14 | 태창기계공업(주) | 클러스터형 다단 압연기 |
KR102045645B1 (ko) | 2017-12-26 | 2019-11-15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압연기의 워크롤 정렬 이상 진단방법 |
WO2021149747A1 (ja) * | 2020-01-22 | 2021-07-29 | 日本センヂミア株式会社 | 多段圧延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24902A (zh) | 1973-07-04 | 1975-03-17 | ||
DE4402398A1 (de) * | 1994-01-27 | 1995-08-10 | Froehling Josef Gmbh | Vielwalzengerüst in Ständerbauweise vorzugsweise mit direkter hydraulischer Anstellung |
JP3174457B2 (ja) * | 1994-05-17 | 2001-06-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連鋳直結熱間圧延設備およびその圧延方法 |
DE29780451U1 (de) * | 1997-09-04 | 2000-05-11 | Zhao, Linzhen, Zhengzhou, Province Henan | Hochgenaues Walzwerk mit zweidimensionaler Biegungssteuerung |
GB9820787D0 (en) | 1998-09-25 | 1998-11-18 | Kvaerner Metals Davy Ltd | Roll position control in cluster mills |
-
2001
- 2001-02-20 JP JP2001043165A patent/JP36030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13 EP EP01118841A patent/EP123280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13 DE DE60130629T patent/DE6013062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27 TW TW090121033A patent/TW52343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8-28 KR KR10-2001-0051993A patent/KR10043376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8-31 CN CNB011252197A patent/CN124733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31 US US09/943,356 patent/US672570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6041B (zh) * | 2008-09-16 | 2012-11-21 | 王宇 | 上、下剖分整体辊箱式20辊轧机及其更换轧辊的方法 |
CN102049413A (zh) * | 2009-11-05 | 2011-05-11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CN102049413B (zh) * | 2009-11-05 | 2014-06-18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US8794045B2 (en) | 2009-11-05 | 2014-08-05 | Mitsubishi-Hitachi Metals Machinery, Inc. | Cluster-type multistage rolling mill |
CN113646100A (zh) * | 2019-04-04 | 2021-11-12 | 日本森吉米尔公司 | 多辊轧机及多辊轧机中的分割式支承轴承组装轴的更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23430B (en) | 2003-03-11 |
CN1247331C (zh) | 2006-03-29 |
JP2002239608A (ja) | 2002-08-27 |
EP1232806B1 (en) | 2007-09-26 |
KR20020068246A (ko) | 2002-08-27 |
EP1232806A2 (en) | 2002-08-21 |
DE60130629T2 (de) | 2008-06-26 |
JP3603033B2 (ja) | 2004-12-15 |
EP1232806A3 (en) | 2004-10-06 |
DE60130629D1 (de) | 2007-11-08 |
KR100433768B1 (ko) | 2004-06-04 |
US20020152787A1 (en) | 2002-10-24 |
US6725701B2 (en) | 2004-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7331C (zh) | 多辊式多级轧机 | |
CN1022807C (zh) | 型钢轧制法及轧制设备 | |
CN1368409A (zh) | 板材用轧机的轧制方法及板材用轧制设备 | |
CN1213817C (zh) | 轧机及轧机改造方法 | |
CN1286638C (zh) | 用于压机的滑块导向装置 | |
CN1872439A (zh) | 新型20辊轧机 | |
CN1535795A (zh) | 超级研磨机、超级研磨方法、滚动件和滚动轴承 | |
CN1840253A (zh) | 一种配合连续可变凸度轧机工作辊辊型曲线的支撑辊 | |
CN1911546A (zh) | 一种热轧板形控制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50541C (zh) | 轴向移动式轧机 | |
CN100335189C (zh) | 轧机、轧辊轴承箱的松动消除装置 | |
CN1282829C (zh) | 混合式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柱轴承 | |
CN2911002Y (zh) | 一种复合式无级差可调支座 | |
CN1056792C (zh) | 楔横轧台阶轴轧齐楔形模具 | |
CN104078529B (zh) | 沟槽加工工具、及使用其的沟槽加工装置 | |
CN102192120B (zh) | 限位弧型滑轨摆盘直轴柱塞泵 | |
CN2277839Y (zh) | 摆动辗压机滚动球头式摆头 | |
CN111310099B (zh) | 一种板带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 | |
CN101062575A (zh) | 划线装置 | |
CN1153636C (zh) | 钣材无钉续铆机构 | |
CN21607634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 |
CN118536294A (zh) | 一种适用于高低拱桥的合理拱轴线优化设计方法 | |
CN201120644Y (zh) | 高度可调型木工支架 | |
CN206445257U (zh) | 一种稳定雕铣机 | |
CN1817721A (zh) | 9部件四边形肢脚步行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