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1340A - 氧化钛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氧化钛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1340A
CN1371340A CN 00812283 CN00812283A CN1371340A CN 1371340 A CN1371340 A CN 1371340A CN 00812283 CN00812283 CN 00812283 CN 00812283 A CN00812283 A CN 00812283A CN 1371340 A CN1371340 A CN 137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oxide
gas
titanium tetrachloride
titanium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8122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333C (zh
Inventor
田中淳
鹿山进
富川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37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1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3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01G23/07Producing by vapour phase processes, e.g. halide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0Agglomera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Abstract

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氧化钛微粒,是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进行高温氧化的办法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分别将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预热到500℃或以上的高温之后,供入反应管内使之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该微粒状氧化钛是凝集少的微粒,且分散性优良。

Description

氧化钛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与相关申请的关系
本专利申请,是根据美国法典第119条(e)项(1)的规定主张按照美国法典第35卷第111条(b)的规定,于1999年9月15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第60/153957号的申请日,基于美国法典第35卷第111条(a)项的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气相法得到的粒子状的、特别是微粒状的氧化钛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以四氯化钛为原料的凝聚粒子少的分散性优异的微粒状氧化钛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微粒状氧化钛,特别是超微粒状氧化钛在工业上的应用领域极广,用途遍及紫外线屏蔽材料或硅橡胶中添加的添加剂、光触媒等许多方面。‘氧化钛’虽然在日本工业标准(JIS)中被称做‘二氧化钛’,但作为通用名也可以使用‘氧化钛’。以下,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使用该简略的用语。
例如,在化妆料或衣料等的领域中,用于屏蔽紫外线的用途近些年来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作为屏蔽材料,从安全性高来考虑,多使用超微粒状的氧化钛。为了实现屏蔽,紫外线的吸收和散射两项功能是必要的,而超微粒状的氧化钛同时就具有该两项功能。
氧化钛具有吸收约40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使电子激励的性质。在吸收了紫外线的氧化钛微粒中发生的电子和空穴,当到达表面后,就会与氧气或水化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具有使有机物分解的作用,故在把氧化钛应用于化妆料的情况下,一般地说要预先对氧化钛的超微粒施行表面处理。此外,为了利用氧化钛的因光激励而产生的光催化反应可以使用微粒状的氧化钛。此外,在以使紫外线散射的目的而使用氧化钛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次粒子直径约80nm的超微粒状的氧化钛。一般地说,超微粒的一次粒子直径,虽然没有明确地规定,但是通常对约0.1微米以下的微粒才称作超微粒。
氧化钛,一般地说可以用以四氯化钛或硫酸钛为原料在亲水性溶媒中加水分解的液相法,或者在使四氯化钛之类的挥发性原料气化后,在气体状态下,在高温氧气或水蒸气之类的氧化性气体进行反应的气相法制造。例如,在特开平1-145307号公报中就公开了把挥发性金属化合物和水蒸气中的任何一方的流速设定为5m/秒以上来制造球状金属氧化物超微粒的方法。
一般地说,用液相法制造的二氧化钛的粉末,存在着凝集激烈的缺点。因此,在用于化妆料等的氧化钛的情况下,必须使氧化钛强力地破碎或粉碎,归因于粉碎等的处理的磨耗物的混入或粒度分布的不均一性,产生了触感不好等的问题。
此外,即便是用气相法制造的二氧化钛的情况下,若用现有的气相法,尽管可以得到超微粒状的氧化钛但是只能得到粒状生长的氧化钛粒子,要想得到微粒状的,就必须使氧化钛强力破碎或粉碎,因而也存在与液相法同样的问题。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集极其少的微粒状特别是超微粒状、且分散性极其优异的氧化钛。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说的微粒状氧化钛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那些问题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在气相法中采用分别对原料气体和氧化性气体进行预热的方法,成功地得到了分散性极其优异的氧化钛的微粒。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高温氧化来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预热到500℃或以上的温度之后,供给反应管使之进行反应,制造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微粒状氧化钛,特别是制造BET比表面积为5m2/g~200m2/g,进而制造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0m2/g的微粒状氧化钛。
在这里,预热后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可以以10m/秒或以上的流速供给反应管。
此外,把预热后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供给反应管,在反应管内的温度超过600℃的高温条件下、使之滞留3秒或以下,优选为1秒或以下,更优选为0.5秒或以下的时间进行反应。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高温氧化来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其特征在于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预热到500℃或以上,将预热后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以10m/秒或以上的流速供给反应管,在反应管内的平均流速为5m/秒或以上,反应管内的温度超过600℃的高温条件下可以使之滞留3秒或以下,优选在1秒或以下,更优选0.5秒或以下的时间进行反应。
上述各个制造方法,优选在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预热到500℃以上后,将预热后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供给反应管,在反应管内产生湍流。
此外,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用同轴平行流喷嘴供给反应管内,而且,该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的内径为5+0nm或以下。
此外,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可以含有10%~100%的四氯化钛。
此外,预热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的温度,可以在800℃或以上。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其特征在于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微粒子,优选BET比表面积为5m2/g~200m2/g超微粒,更优选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0m2/g的超微粒,而且,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2.2微米或以下。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其特征在于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优选BET比表面积为5m2/g~200m2/g,更优选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0m2/g,而且,由下述罗辛-拉姆尔(Rosin-Rammler)公式得到的分布常数为1.7或以上。
R=100exp(-bDn)
(式中,D表示粒径,b为常数)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上述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
此外,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会从参看附图的以下的说明中了解清楚。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具备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反应管的概略模式图。
图2是在实施例2中得到的氧化钛的TEM照片。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超微粒氧化钛,是通过在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为原料的气相法中,使用氧气或水蒸气或含有它们的混合气体(以下,称‘氧化性气体’)进行高温氧化来制造。但是,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在导入反应管之前必须分别预热到500℃或以上。
在本发明中,希望以10m/秒或以上的流速,优选以30m/秒或以上的流速将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导入反应管内,此外,在反应管内,于高温度条件下,理想的是使气体进行滞留、反应的时间(以下,有时也称‘高温滞留时间’)为3秒以内,优选1秒以内,更为优选0.5秒以内使这些气体进行反应。如果这样进行制造,则可以得到分散性极其优异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微粒状氧化钛,特别是可以制造BET比表面积为5m2/g~200m2/g,进而可以制造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0m2/g的超微粒状氧化钛。采用气相法至今所制造的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均低于10m2/g。
在本发明中,作为分散性的指标,采用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对粒度分布的测定程序说明如下。
对向氧化钛0.05g中加入纯水50ml和10%六偏磷酸钠水溶液100μl得到的浆液,照射超声波(46KHz,65W)3分钟。把该浆液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株)岛津制作所SALD-2000J)分析,测定粒度分布。如果这样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粒度分布直径D90的值小,则可以判断为对亲水性溶媒显示出了良好的分散性。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的粒度均一性很好。在本发明中,对于粒度的均一性,用罗辛-拉姆尔(Rosin-Rammler)公式,规定其分布常数(n)。以下,简单地对罗辛-拉姆尔公式进行说明,至于其详细情况,记载于陶瓷工学手册((社)日本陶瓷协会编第1版)第596~598页中。
罗辛-拉姆尔公式用以下的公式(1)表示。
R=100exp(-bDn)    (1)式中,D表示粒径,b为常数,R是比D(粒径)还大的粒子的个数对于全部粒子的百分比,n为分布常数。
在这里,若令b=1/Den,则公式(1)就可以改写成公式(2)
R=100exp{-(D/De)n}    (2)其中,De被称作粒度特性数,n被称作分布常数的定数。公式(1)中的常数b是可以从粒度特性数De,即对于筛上残留物(筛上粒径)为36.8%(R=1/e=0.368)的粒子直径和分布常数n根据上式(b=1/Den)推导出来的常数。
由公式(1)或(2),可以得到下述公式(3)。
Log{log(100/R)}=n log D+C    (3)其中,C表示常数。若根据上述公式(3),把它们的关系画在给x轴加上logD,给y轴加上Log{log(100/R)}的刻度的罗辛-拉姆尔(RR)线图上,则大体上将变成为直线。该直线的斜率(n)表示粒度的均一性的程度,n的数值越大则可以判断为粒度的均一性就越优良。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直径D90理想的是2.2微米或以下,用罗辛-拉姆尔公式得到的分布常数n理想的是1.7或以上。
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被作为利用各种组合物的颜料或光催化剂效果的粒子成分而加入,具体地说,可以在化妆料、衣料、紫外线屏蔽材料或硅橡胶等的各种产品的添加剂中使用。
下面,对氧化钛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用气相法制造一般的氧化钛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用氧气或水蒸气之类的氧化性气体,在大约1000℃的反应条件下使四氯化钛氧化就可以得到微粒状氧化钛。
气相法中的粒子的生长机理,大致有2种,一种是CVD(化学气相生长),另一种借助于粒子的碰撞(合体)或烧结形成的生长。为了得到符合本发明的目的的超微粒状的氧化钛,不论哪一种机理的生长时间都必须缩短。就是说,在前者的生长中,可以通过提高预热温度以提高化学反应性(反应速度)等来抑制生长。在后者的生长中,则可以通过在CVD结束后迅速地进行冷却、稀释等,以极力缩短高温滞留时间,来抑制由烧结等造成的生长。
在本发明中,发现在采用氧化性气体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高温氧化来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通过分别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预热到500℃或以上的高温的方法,就可以抑制CVD的生长,得到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氧化钛微粒。
此外,本发明的氧化钛微粒,由不定形或非球状微粒构成,与在现有技术中给出的在特开平1-145307号公报中公开的那种球状粒子不同(参看在实施例2中得到的氧化钛微粒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照片)。
含有作为原料的四氯化钛的气体,理想的是该气体中的四氯化钛浓度为10容量%~100容量%,优选为20容量%~100容量%。若将四氯化钛浓度为10容量%或以上的气体用作原料,由于均一核的发生增多或者反应性增高,故难于形成由CVD占优势的机理生长成的粒子,因而可以得到粒度分布狭窄的粒子。
此外,稀释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中的四氯化钛的气体,应选择那些不与四氯化钛进行反应,而且不会被氧化的气体。具体地说,作为理想的稀释气体可以举出氮气、氩气等。
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的预热温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都必须在500℃或以上,优选是在800℃或以上。但是,虽然各自的气体的预热温度差越小越好,但是取决于待制造的粒子的大小,预热温度差可以在不超过300℃的范围内选择,如果预热温度低于500℃,由于均一核的发生少而且反应性低,故所得到的粒子状氧化钛的粒度分布就会变宽。另一方面,上述预热温度只要低于下述的反应温度即可。
将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导入到反应管内时的流速,理想的是在10m/秒或以上,因为通过加大流速,可以促进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向反应管导入的导入温度若在500℃或以上,由于在混合的同时完成反应,故可以促进均一核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将形成由CVD占优势的机理生长出来的粒子的区域缩短。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使得已经导入到反应管内的气体可以充分地进行混合那样地向反应管内导入原料气体。虽然只要气体可以充分地混合,对反应管内的气体的流动状态并没有什么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例如,发生湍流的状态。另外,存在涡流也可。当存在上述的预热温度差时,就会发生导入到反应管内的气体的湍流或涡流,是令人满意的。
另外,作为将原料气体导入到反应管内的喷嘴,可以采用提供同轴平行流、斜交流、十字流等的喷嘴,但并不限于此。一般地说,同轴平行流喷嘴与提供斜交流或十字流的喷嘴比较,虽然混合的程度有某种程度劣化,但由于构造简单,故在设计方面用起来很理想。
例如,在同轴平行流的情况下,向内管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但是,从气体混合的观点看,内管直径理想的是在50mm或以下。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得完全地进行气体的混合,故已导入到反应管内的气体的流速,速度大是理想的,特别理想的是,平均流速在5m/秒或以上。如果反应管内的流速在5m/秒或以上,则可以充分地进行反应管内的混合,由CVD支配而生长成的粒子的发生少,不会产生粒度分布宽的粒子。
反应管内的反应是发热反应,反应温度是比所制造的超微粒氧化钛的烧结温度还高的高温。尽管存在反应装置的散热,在反应后,只要不进行急冷,所制造的氧化钛的微粒就会发生烧结,变成长大的粒子。在本发明中,反应管内的超过600℃的高温滞留时间为3秒或以下,优选为1秒或以下,特别优选为0.5秒或以下,优选然后进行急冷。
作为使反应后的粒子急冷的手段,可以采用向反应后的混合物内导入大量的冷却空气或氮气等的气体,或者喷雾状地喷水的手段等。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的氧化钛的制造中使用的具备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反应管的概略模式图。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用预热器2预热到规定的温度,从同轴平行流喷嘴部分1的内管向反应管3导入。氧化性气体,用预热器2预热到规定的温度,从同轴平行流喷嘴部分1的外管向反应管3导入。另外,在本发明中,每一个预热器2的温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导入到反应管内的气体混合并进行反应后,用冷却气体进行急冷,然后,被送往袋状过滤器4捕集微粒状氧化钛。
实施例
以下,用实施例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将含有浓度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N意味着标准状态,即0℃、760mmHg。以下与此相同)的气体预热到1000℃,将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10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49m/秒、60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反应使用图1所示的那种反应管,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为20mm,向内管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反应温度为132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10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变成为0.3秒或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微粒状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是BET比表面积为14m2/g的微粒。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0.8微米,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2.8。另外,n值,在RR(罗辛-拉姆尔)线图中,把在激光衍射中所得到的3点数据D10、D50、D90作为R=90%、50%、90%画了出来,可以从这3点的近似直线求得。
<实施例2>
将由四氯化钛8.3Nm3/小时和氮气6Nm3/小时混合而成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预热到800℃,将由4Nm3/小时的氧气和15Nm3/小时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氧化性气体预热到9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50m/秒、38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为2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反应温度为120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8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为0.2秒或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微粒状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是BET比表面积为78m2/g的微粒。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1.4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2.1。
此外,作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观测图2的TEM照片所示的那种非球状或不定形状的粒子。
<实施例3>
将由四氯化钛4.7Nm3/小时和氮气16Nm3/小时混合而成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预热到1100℃,将由20Nm3/小时的空气和25Nm3/小时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氧化性气体预热到10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92m/秒、97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2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在反应温度125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13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为0.2秒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微粒状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是BET比表面积为115m2/g的微粒。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微粒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2.1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1.8。
<比较例1>
分别将浓度为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的气体预热到400℃,将由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85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26m/秒、40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2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在反应温度为68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5.6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为0.3秒或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粒子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是BET比表面积为8m2/g的粒子。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11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1.1。
该值与实施例1比较一次、二次粒子直径均大,而且,粒度分布变宽了。
<比较例2>
分别将浓度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的气体预热到1000℃,将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10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5.4m/秒、23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6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在反应温度为132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10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变成为0.3秒或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粒子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是BET比表面积为8m2/g的粒子。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2.3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1.6。
该值与实施例1比较一次、二次粒子直径都大,而且,粒度分布变宽了。
<比较例3>
分别将浓度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的气体预热到1000℃,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10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49m/秒、32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2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反应温度为132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14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变成为2秒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粒子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是BET比表面积为8m2/g的粒子。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1.8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2.0。
该值与实施例1比较一次、二次粒子直径都大,而且,粒度分布变宽了。
<比较例4>
分别将浓度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的气体预热到1000℃,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10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49m/秒、60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20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反应温度为132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1.6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为0.3秒或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粒子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是BET比表面积为9m2/g的粒子。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4.2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1.4。
该值与实施例1比较一次、二次粒子直径都大,而且,粒度分布变宽了。
<比较例5>
分别将浓度100%的气体四氯化钛11.8Nm3/小时的气体预热到400℃,把8Nm3/小时的氧气和20Nm3/小时的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预热到500℃,用同轴平行流喷嘴,分别以流速46m/秒、40m/秒导入到反应管内。但是,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直径定为15mm,向内管内导入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
反应管的内径是100mm,反应温度为550℃下的管内流速按计算值计为5.3m/秒。反应后,使得反应管内的高温滞留时间为0.3秒以下那样地向反应内导入冷却空气,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制造的袋状过滤器捕集所制造的粒子粉末。
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是BET比表面积为7m2/g的粒子。此外,对于所得到的氧化钛粒子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15微米,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得的罗辛-拉姆尔公式中的n值为0.9。
该值与实施例1比较一次、二次粒子直径都大,而且,粒度分布变宽了。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高温氧化来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通过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预热到500℃或以上的高温之后,供给反应管使之进行反应,可以得到微粒状且分散性优良,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微粒状氧化钛,特别是BET比表面积为5m2/g~200m2/g,进而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0m2/g的超微粒状氧化钛。
此外,本发明的微粒状氧化钛,由于粒度分布陡峻且对亲水性溶媒的分散性优良,故不需要破碎工序或只需使用极其轻微的设备即可,故是一种在工业上面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的微粒状氧化钛。
本发明还可以用其它不偏离其本质的特定的实施方案来实施。因此,在本实施方案的所有内容都是例示性的,并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与其说由上述说明给出,倒不如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给出,因此,属于权利要求的均等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全部都包含在本发明内。

Claims (12)

1.一种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高温氧化来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分别使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预热到500℃或以上的高温之后,供给反应管使之进行反应,制造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氧化钛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以10m/秒或以上的流速将分别预热到500℃或以上高温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供给反应管内的方法进行所述的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反应管内,在反应管内的温度超过600℃的高温条件下,使所述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滞留3秒或以下的时间进行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管内的气体的平均速度为5m/秒或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后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被供入反应管内产生湍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用同轴平行流喷嘴供入反应管内,而且,该同轴平行流喷嘴的内管的内径为50mm或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含有10~100%的四氯化钛。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氧化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所述的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的温度均为800℃或以上。
9.一种氧化钛,其特征在于其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而且,90%累计重量粒度分布粒径D90为2.2微米或以下。
10.一种氧化钛,其特征在于其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而且,由下述罗辛-拉姆尔(Rosin-Rammler)公式得到的分布常数为1.7或以上,
R=100exp(-bDn)
式中,D表示粒径,b为常数。
11.一种氧化钛,其特征在于是用上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12.一种氧化钛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从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氧化钛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氧化钛。
CNB008122830A 1999-08-30 2000-08-28 氧化钛、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钛组合物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3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353999 1999-08-30
JP243539/1999 1999-08-30
JP243539/99 1999-08-30
US15395799P 1999-09-15 1999-09-15
US60/153,957 1999-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1340A true CN1371340A (zh) 2002-09-25
CN1157333C CN1157333C (zh) 2004-07-14

Family

ID=2653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2283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333C (zh) 1999-08-30 2000-08-28 氧化钛、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钛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231186A4 (zh)
CN (1) CN1157333C (zh)
AU (1) AU755976B2 (zh)
CA (1) CA2383334C (zh)
WO (1) WO200101602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6661B (zh) * 2004-03-25 2013-05-21 Showa Denko Kk 含鈦之鈣鈦礦型化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03663550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63552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63553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63549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93684A (zh) * 2013-12-09 2014-04-02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34C (zh) * 1999-09-27 2004-07-14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微粒状氧化钛、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钛组合物
US7449166B2 (en) 1999-09-27 2008-11-11 Showa Denko K.K. Particulate titanium 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CN1606474B (zh) 2001-12-21 2012-09-19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高活性光催化剂粒子、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WO2003074426A1 (en) 2002-03-06 2003-09-12 Showa Denko K. K. Ultrafine particulate titanium oxide with low chlorine and low rutile cont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US20060074173A1 (en) * 2002-03-20 2006-04-06 Hisao Kogoi High purity titanium 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RU2344994C2 (ru) 2003-12-03 2009-01-27 Дегусса Аг Порошкообразный диоксид титана, полученный пламенным гидролизом
WO2005071704A2 (en) 2004-01-22 2005-08-04 Showa Denko K.K. Metal oxide dispersion, metal oxide electrode film, and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WO2005092796A2 (en) * 2004-03-25 2005-10-06 Showa Denko K.K. Titanium-containing perovskite compound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4743481B2 (ja) * 2004-03-25 2011-08-10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チタン含有ペロブスカイト型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016718A2 (en) 2004-08-11 2006-02-16 Showa Denko K.K. Fine particulate titanium di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JP5311707B2 (ja) * 2004-08-11 2013-10-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微粒子二酸化チタンの製造方法
CN101006015B (zh) * 2004-08-11 2012-04-25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微粒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100854984B1 (ko) * 2004-08-11 2008-08-28 쇼와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미립자 이산화티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과 용도
TWI314919B (en) 2005-02-28 2009-09-21 Showa Denko Kk Fine particulate titanium di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s thereof
JP2006297351A (ja) * 2005-04-25 2006-11-02 Showa Denko Kk 光触媒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97350A (ja) * 2005-04-25 2006-11-02 Showa Denko Kk 光触媒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49297A1 (de) * 2007-10-12 2009-04-23 Kronos International, Inc.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itandioxid
DE102007049296A1 (de) * 2007-10-12 2009-04-16 Kronos International, Inc. Mehrstufig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itandioxid
JP5107304B2 (ja) * 2009-06-08 2012-12-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酸化チタン粒子
JP5682929B2 (ja) * 2009-08-24 2015-03-11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酸化チタン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92883A (en) * 1963-06-10 1967-11-29 Laporte Titanium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oxides
DE1259851B (de) * 1965-04-15 1968-02-01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norganischen, festen Produkten durch Gasphasenreaktion
US3560152A (en) * 1965-11-26 1971-02-02 Nat Lead Co Vapor phase produc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pigments
US3615202A (en) * 1969-11-28 1971-10-26 David R Ster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itanium dioxide
JP3170094B2 (ja) * 1993-04-08 2001-05-28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酸化チタンの製造方法
US5508015A (en) * 1994-07-15 1996-04-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gglomer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TiO2
US5759511A (en) * 1996-08-26 1998-06-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nular scrubs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titanium dioxide pigment
JP3656355B2 (ja) * 1997-03-10 2005-06-0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塩素含有量の少ない微粒子酸化チタン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6661B (zh) * 2004-03-25 2013-05-21 Showa Denko Kk 含鈦之鈣鈦礦型化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03663550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63552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63553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63549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93684A (zh) * 2013-12-09 2014-04-02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63549B (zh) * 2013-12-09 2016-02-10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3693684B (zh) * 2013-12-09 2016-02-10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63550B (zh) * 2013-12-09 2016-07-06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33C (zh) 2004-07-14
EP1231186A4 (en) 2006-06-07
EP1231186A1 (en) 2002-08-14
AU755976B2 (en) 2003-01-02
CA2383334A1 (en) 2001-03-08
CA2383334C (en) 2005-11-01
AU6732700A (en) 2001-03-26
WO2001016027A1 (fr) 2001-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333C (zh) 氧化钛、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钛组合物
KR101233703B1 (ko) 산화 티타늄 졸, 그 제조 방법, 초미립자상 산화 티타늄, 그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US7410690B2 (en) Ultrafine mixed-crystal oxid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CN1726170A (zh) 热解二氧化硅及其分散体
DE10109484A1 (de) Oberflächenmodifizierte, dotierte, pyrogen hergestellte Oxide
CN1157334C (zh) 微粒状氧化钛、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钛组合物
US6544493B1 (en) Ultrafine particulate titanium 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of
Barkhade et al. Optical properties of Fe doped TiO2 nanocomposites synthesized by sol-gel technique
CN1703372A (zh) 具有低氯和低金红石含量的超细微粒氧化钛及其生产方法
CN1398240A (zh) 超微粒子混晶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221475C (zh) 含氧化钛的微粒子状氧化物复合体、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JP4155750B2 (ja) 高純度酸化チタ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24758B2 (en) Particulate titanium 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US7449166B2 (en) Particulate titanium oxi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CN1267339C (zh) 无机复盐氨解法制备纳米级氮化钛的方法
JP2008273832A (ja) 高純度酸化チタ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13643B2 (ja) 酸化チタン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ncy et al. STRUCTURAL, OPT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JP4812213B2 (ja) 微粒子状酸化チタ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