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7402A - 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 Google Patents

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7402A
CN1367402A CN02101707A CN02101707A CN1367402A CN 1367402 A CN1367402 A CN 1367402A CN 02101707 A CN02101707 A CN 02101707A CN 02101707 A CN02101707 A CN 02101707A CN 1367402 A CN1367402 A CN 1367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area
reflectanc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398C (zh
Inventor
仲野阳
蛇口广行
菅原清三
秋元丈美
河地和彦
冈村安雄
铃木一彦
川田贞夫
草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uropean and southern European Refco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7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7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3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4Electromagnetic shiel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隔着液晶层45相对配置,并且在所述液晶层45一侧的面上至少具有给定结构的电极7、7的一对衬底1、31中,在第一衬底1上,设置至少覆盖显示区域3的导电性反射膜2;在所述第一衬底1中,把所述反射膜2的面积S1与所述电极7中与所述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

Description

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反射膜或电磁屏蔽膜等导体膜和电极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背景技术
图12表示了单纯矩阵驱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结构是:一对透明的长方形衬底220、221,在它们之间夹着密封材料222,形成一个整体。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衬底220通常被称为上衬底,衬底221通常被称为下衬底。如图12所示,当使衬底221在跟前,衬底220在后面,把两者横着立起来时,使衬底220比衬底221高,而且,使衬底221比衬底220的横向宽度更宽,使衬底220和衬底221的各底边部分和右侧面部分别对齐之后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把向上超出衬底221的部分作为衬底220的伸出端部223,把向左超出衬底220的部分成为衬底221的伸出端部224。
而且,在衬底220、221之间,沿着衬底220、221的重叠部分的角部,把树脂制的密封材料222夹装在衬底220、221之间。该密封材料222由以下所述部分构成:沿着衬底220、221的重叠部分的周边部分,配置为近乎矩形环状的环状部222a;在衬底220、221的右侧面的中央部分上,向着衬底220、221的右侧面,以彼此分开的状态,几乎平行地引出形成,并在衬底220、221的右侧面一侧形成了液晶的注入部226的延长部222b、222b;为封闭该注入部226而设的密封部222c。另外,在从注入部226稍向内侧的地方,设有由与注入部226的宽度同样长的树脂所形成的线状防护构件227,它夹在衬底220、221之间,与衬底220的右侧面几乎平行。
在密封材料222的内侧的衬底220、221的对置面上,分别平行地形成多个长方形的显示用电极,使在衬底220上形成的多个显示用电极223b和在衬底221上形成的多个显示用电极224b以90度角对置,并把它们配置为矩阵形状,在密封材料222的内侧,形成比环状密封材料222还窄一些的矩形的电极形成区域230。
该显示用电极223b、224b由铟锡氧化物(以下称为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
在所述衬底220的伸出端部223中,在衬底221一侧的面上,排列形成从所述多个显示用电极223b引出的引出电极223a…,同时在所述衬底221的伸出端部224中,在衬底220一侧的面上,排列形成从多个显示用电极224b引出的引出电极224a。并且,这些引出电极223a、224a用于安装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用IC等。
而且,虽然在衬底220、221的对置面一侧,除了电极层,还层叠了外层和方向性膜,并且如果是用于进行彩色显示的结构,还要设置滤色器,但是在本例的说明中,省略了这些部分的说明。
在衬底221(下衬底)的外面一侧的近乎整个面上,形成由蒸镀Al等构成的金属反射膜231,该金属反射膜231,只在与所述电极形成区域230对应的部分上形成金属反射膜,同时在其周围的与所述衬底221的引出电极形成区域对应的部分中,形成金属反射膜的未形成部231b。
在制造这样的衬底220时,在形成金属反射膜231、引出电极223a、显示用电极223b后,在形成方向性膜的工序中,因为有必要在印刷用滚子和印刷用的金属台之间挤压衬底220,所以衬底220被牢牢地压在印刷用金属台上。
而且,在其后的工序中,为了搬运衬底220等,有必要从金属台上剥离衬底220。因此,通过位于其四角上的顶针等,把衬底220从金属台上剥离。
可是,在从金属台上剥离该衬底220的工序中,由于带电电荷导致的放电,而使该显示用电极223b受损,在显示区域中产生了显示缺陷,变成了次品。
本发明人在追寻引发该放电的原因时发现,在方向性膜印刷工序中,利用印刷用滚子来滚压衬底220和金属台,使它们紧密接触,通过提高衬底220和金属台之间的接触率,当在下面所述的工序中为了搬运而剥离衬底220时,该衬底220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而且,如图8所示,该衬底220的带电电位因批量的不同而不同,在其带电量的值较高时,发生放电的可能性较高。
而且,本发明人为了检测所述放电,尝试设有EMI(electromagneticinduced)探测器,通过测量由于放电导致的电磁波,在确定产生过程的同时,还考虑带电模型,据此,来确定其原因。这样一来,因为衬底220带电,所以在从金属台上剥离时,只有与顶针接触的部分附近的衬底220与金属台分开,衬底220自身发生弯曲,形成衬底220的中央部分与金属台接触的状态,因此,在显示用电极223b、223b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产生放电。
总之,查明了导致静电破坏的原因。
而且,本发明人锐意追求所得到的结果是:位于由于衬底背面产生的静电引起的静电放电而受损的部位的相邻电极间的电位差,随着反射膜和与该反射膜不重叠的部分的电极面积的比率而变化。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1.  防止发生静电放电;
2.  防止产生由静电放电所导致的电极缺陷;
3.  防止静电放电所导致的显示缺陷的产生;
4.  提供能防止所述缺陷产生的基体;
5.  提供没有所述显示缺陷的液晶显示装置;
6.  提供能防止所述缺陷的电子仪器。
为实现以上所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基体中,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衬底上,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镀层;隔着绝缘膜,呈膜状对该镀层形成的多条配线;
把所述导电镀层的面积S1与所述配线中与所述导电镀层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并且在所述液晶层一侧的面上,在至少具有给定结构的电极的一对衬底中,在第一衬底上,设有至少覆盖显示区域的导电性反射膜;
在所述第一衬底中,通过把所述反射膜的面积S1与所述电极中与所述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在0.001以下,就能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电子仪器中,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衬底上,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电磁屏蔽膜(导电镀层);对该电磁屏蔽膜隔着绝缘膜形成的多条膜状配线;
通过在所述电磁屏蔽膜的面积S1和所述配线中与所述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中,把它们的面积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就能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比较理想的是把所述比率S2/S1设置为0.0001以下。
而且,在本发明中,更理想的是:使所述配线(电极)完全与所述导电镀层(电磁波屏蔽膜或反射膜)重叠。
在本发明的基体中,通过把衬底上的各配线中的任意的一根中与所述导电镀层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导电镀层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就能抑制由制造工序中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各配线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在配线间防止发生放电,能降低由放电引起的、产生显示缺陷的产品数相对于全部产品数的比例即不良发生率,从而起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作用。
具体而言,当把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时,由(发生由于静电放电而导致的显示缺陷的单元数)/(制造的全部单元数)所表示的次品率能达到3%以下。
在此,所谓的配线缺陷并不局限于配线的不良,而是指因静电放电对配线周围的结构造成影响,而不能表现所需性能的状态。
而且,因为通过把该比率S2/S1设置为0.0001以下,就能把次品率控制在0.5%,所以更好。
另外,通过使所述配线(电极)完全与所述导电镀层(电磁波屏蔽膜或反射膜)重叠,即通过使S2=0,就能使起因于静电放电的显示缺陷所导致的次品率为0%,所以更好。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把衬底上各电极中的任意的一个中与所述反射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所述反射膜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就能抑制由制造工序中产生的静电所引起的各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防止在电极间发生静电放电,并能防止产生了由静电放电引起的显示缺陷的产品数相对于全部产品数的比例即次品率的上升,从而能起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作用。
具体而言,当把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时,由(发生由于静电放电而导致的显示缺陷的单元数)/(制造的全部单元数)所表示的次品率能达到30%以下。
在本发明的电子仪器中,通过把衬底上的各配线中的任意的一根中与所述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电磁屏蔽膜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就能抑制由制造工序中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各配线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防止在配线间发生放电,能降低由静电放电引起的产生显示缺陷的产品数相对于全部产品数的比例即次品率,能起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作用。
根据所述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不用改变制造工序本身和制造时的各种条件,通过设置配线(电极)中与所述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和导电镀层(反射膜、电磁屏蔽膜)的面积S1,不需改造制造设备等,就能防止配线(电极)间的放电,降低放电导致的次品率,从而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在此,在配线(电极)中与所述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是指:在俯视图中,与导电镀层不重叠的部分,是不对着该导电镀层的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公共衬底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公共衬底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2中的公共衬底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3中的公共衬底的俯视图。
图7是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公共衬底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方向性膜印刷工序中各批的带电电位的偏差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面积比(S2/S1)与次品率(%)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的电子仪器的实施方式4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电子仪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符号。
1—下方衬底,2、2’—反射膜(导电镀层),3、3A、3B、3C、3D—显示区域,4、34—显示电极,5—端子部,6、6’—引出配线,7、37—电极(配线),11—外层膜,12—形状复制膜,21—滤色器层,31—上方衬底,35—电极,41—外层膜,42、43—方向性膜,44—密封材料,45—液晶层,46—段衬底,47—公共衬底(基体),20—电磁屏蔽膜(导电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公共衬底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同一公共衬底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放大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反射型单纯矩阵型的液晶显示置,在图中符号1是第一衬底,2是反射膜,3是显示区域。
本液晶显示装置基本上是在一对由玻璃衬底等构成的衬底1、31之间夹着由STN(超螺旋向列)液晶等构成的液晶层45。
如图1所示,公共衬底(基体)47的结构如下:在下方衬底(第一衬底)1上与上方衬底31相对的面上,隔着形状复制膜12,按顺序层叠形成反射膜2(导电镀层)和由红(R)、绿(G)、蓝(B)等彩色象素和遮光层(黑色矩阵)构成的滤色器层21,在其上隔着外层膜11形成多个电极7(配线),在其上又形成方向性膜43。该公共衬底(基体)47是对应图12所示的下衬底221的构成要素。
同样,段衬底46的结构如下:在上方衬底(第一衬底)31上与下方衬底1相对的面上,隔着外层膜41,形成了多个在与下方衬底1的显示电极4正交的方向上的电极37,在其上形成了方向性膜42。该段衬底46是对应于图12所示的上衬底220的构成要素。
把分开相对配置的这对玻璃衬底,即公共衬底47和段衬底46通过密封材料44贴在一起,通过在围着这对衬底46、47所夹着的成为显示区域3的部分形成的密封材料44所包围的单元内,填充液晶45,形成液晶层。
另外,在液晶层45内,为了使液晶单元的单元间隙均匀化,配置了由二氧化硅、聚苯乙烯等构成的多个球状间隔团,虽然在所述衬底31的外侧设有偏振片、相位差板等光学元件,但是在附图中并未显示这些。
反射膜2由能反射光的银和铝等构成,从上方衬底一侧31(观察者一侧)入射的太阳光等外来光,透射过液晶层45,被反射膜2反射,再次透射过液晶层45、上方衬底31,出射到外部,完成显示。
反射膜2的设置范围,不只是显示区域3,还包括后面将描述的其外侧的引出配线6、端子部5重叠的位置,关于设有该反射膜2的范围将在后面讨论。
如图1所示,滤色器层21由红(R)、绿(G)、蓝(B)的着色层和相邻的为着色层遮光的遮光层(黑色矩阵)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电极4和显示电极34交叉的部分是象素,对应于各象素,配置了红、绿、蓝的着色层中任何的着色层,用显示红、绿、蓝的三个象素能形成一个显示。外层膜11(平坦化膜)由有机膜等构成,是用来使形成了滤色器层21的下方衬底的表面变平坦。
方向性膜42、43由聚酰亚胺等方向性高分子构成,并且配合未外加电场时液晶层45的定向状态,用布在其表面沿着给定方向摩擦后形成的。
在下方衬底1、上方衬底31在液晶层45一侧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ITO(铟锡氧化物)等构成的电极(配线)7、37,通过在该电极7、37外加给定的电压,使液晶的定向状态改变,通过在光学上识别它,完成显示。
电极7、37,在显示区域3中,作为显示电极4、34形成了分别正交的带状,这些显示电极4、34交叉的部分成为象素,采用了从外部按各象素驱动液晶的方式。
显示电极4在显示区域3的内部形成带状,其端部通过位于显示区域3外侧的引出配线(电极)6与位于显示区域3外侧的各端子部(电极)5相连。这些显示电极4、引出配线6、端子部5构成电极7。
引出配线6、6…,例如,宽度尺寸W1为70μm,间隔尺寸P1为20μm。
如图3所示,显示区域3中多个显示电极4、4…分为四块,分别与集中在不同的部位的端子部5、5相连。
总之,位于图3中右端的显示区域3A中的显示电极4、4…分别通过位于图下方的引出电极6、6…,与位于下方衬底1的右下角的端子部5、5…相连。同样,位于图3中从右数第二个显示区域3B中的显示电极4、4…分别通过位于图上方的引出电极6、6…,与位于下方衬底1的右上角的端子部5、5…相连。
同样,位于图3中从左数第二个显示区域3C中的显示电极4、4…分别通过位于图下方的引出电极6、6…,与位于下方衬底1的左下角的端子部5、5…相连。同样,位于图3中的左端的显示区域3D中的显示电极4、4…分别通过位于图上方的引出电极6、6…,与位于下方衬底1的左上角的端子部5、5…相连。
下方衬底1上的电极7,通过位于显示区域3外侧的端子部5由各向异性导电材料构成的密封材料44,与上方衬底31的电极35相连。在位于该上方衬底31上的显示区域外的电极35和上方衬底31的电极37上,分别安装了为各衬底的显示区域4、34提供信号的驱动电路,各区动用电路和各透明电极是连接导通的。
这样,通过采用如下结构即:设置在下方衬底1的四角的端子部5、5,通过由各向异性导电材料构成的密封材料44、上方衬底31的电极35,与驱动电路向连,就不再需要图12所示的下方衬底221上设置的延出端部224,能只把驱动电路连接(安装)到上方衬底上,不但能使液晶显示装置小型化,还能使在衬底上安装驱动电路变得简单。
下面,说明设有反射膜2的范围。
如图3、图4所示,虽然反射膜2被一直设置到显示区域3的外侧位置,但是,该范围是根据和电极7的关系而设置的。
总之,反射膜2的面积S1,应该设置为满足一下条件:对于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7…中任意的一根中与该反射膜2在俯视图上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这些面积的比率即S2/S1在0.001以下。
在图4中,作为该电极7中与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一个例子,对于具有位于衬底1的最外侧的引出配线6的电极7,显示了成为S2的区域。总之,在该例子中,在穿过图3的显示区域3A的电极7中,与反射膜2部重叠的部分的长度最长,总之,由电极7的宽度W1和总伸长的乘积定义的区域S2的面积最大,即表示相对于反射膜的面积的比率S2/S1是最大的。
因此,如果图中所示的S2满足所述的条件,显示区域3A的其他电极7、7…全部满足所述条件。
同样,在显示区域3B、3C、3D中,设置设有反射膜2的范围,使在所有的电极7、7…中,面积S2的值满足所述条件。
在此,在下方衬底1的显示区域3的外侧,如图3所示,设有不与穿过显示区域3的电极4相连的虚设电极所在的区域D。因为存在于该区域D中的虚设电极被认为与存在于显示电极4、4之间的静电放电无关,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它没必要满足所述S2/S1的条件,被从所述条件中排除了。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把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 7…中任意一根中与所述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所述反射膜2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在公共衬底47的制造工序中,对于形成了形状复制膜12、反射膜2、外层膜11、电极7的下方衬底,在进行下一工序即方向性膜43的印刷时,把成为公共衬底47的下方衬底1装在金属台上,用该金属台和印刷用滚子挤压下方衬底1后,能抑制从金属台上剥离下方衬底1时产生的静电所导致的各电极7、7…之间的电位差。
由此,能在为了方向性膜43的印刷的下一工序而把下方衬底1从金属台上剥离时,防止在各电极7、7…之间产生静电放电。因此,能使起因于放电的电极7、7…破损(配线缺陷)或外层膜11绝缘不良等导致的产生显示缺陷的次品率在3%以下。
在此,所谓次品率用发生了起因于静电放电的显示缺陷的单元数与全部制造的单元数的比来表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不用改变制造工序和制造时的各条件,只把反射膜2向显示区域的外差延伸,总之,只通过设置反射膜2相对于下方衬底的形成为制,不用改造制造设备,就能防止电极7、7…之间的放电,能降低静电放电导致的次品率,从而提高成品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反射膜2的轮廓为矩形,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符合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3所示,在各显示区域3A、3B、3C、3D中,使各电极7和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长度统一,或对于各电极7、7,能降低S2/S1的比率的标准离差。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电极7相对于反射膜2的配置。对除此之外的构成要素使用了同一符号,并且省略了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公共衬底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公共衬底47中,反射膜2相对于该下方衬底1的配置与图3、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略有不同,如图5所示,在各电极7、7中,引出配线6’、6’与反射膜2完全重叠。
总之,在各电极7、7中与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只有端子部5、5。可以通过在各引出配线6’、6’中,例如把各宽度W1设置为50,实现这一布局。
而且,反射膜2的面积S1,应该设置为满足一下条件:对于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7…中任意的一根中与该反射膜2在俯视图上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这些面积的比率即S2/S1在0.0001以下。
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比,该电极7中与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中,只有端子部5的部分被规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的S2。总之,在该例子中,在穿过图5的各显示区域3A、3B、3C、3D的电极7、7中,把与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全部设置为相等。即把相对于反射膜2的面积的比率S2/S1的值全部设置同样的0.0001。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但取得了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还通过把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7…中任意的一根中与所述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所述反射膜2的面积S1的比率即S2/S1设置在0.0001以下,在公共衬底47的制造工序中,对于形成了形状复制膜12、反射膜2、外层膜11、电极7的下方衬底,在进行下一工序即方向性膜43的印刷时,把成为公共衬底47的下方衬底1装在金属台上,用该金属台和印刷用滚子挤压下方衬底1后,能抑制从金属台上剥离下方衬底1时产生的静电所导致的各电极7、7…之间的电位差。
由此,能在为了方向性膜43的印刷的下一工序而把下方衬底1从金属台上剥离时,进一步防止在各电极7、7…之间产生静电放电。因此,能使起因于放电的电极7、7…破损或外层膜11绝缘不良等导致的产生显示缺陷的次品率在0.5%以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使引出配线6’、6’…的宽度小于实施方式1的值,把面积比率S2/S1设置为0.0001,但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反射膜2的形状,从而改变该面积比率S2/S1的值。
实施方式3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反射膜2相对于下方衬底1的配置。对除此之外的构成要素使用了同一符号,并且省略了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公共衬底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公共衬底47中,设置为反射膜2与下方衬底1具有大致相同的面积,如图6所示,各电极7、7与反射膜2完全重叠。
即设置为:在各电极7、7…中,没有与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总之,在各电极7、7中,不存在不对着反射膜2的部分。
而且,反射膜2的面积S1,应该设置为满足一下条件:对于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7…中任意的一根中与该反射膜2在俯视图上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这些面积的比率即S2/S1为0。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但能取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还通过把下方衬底1上的各电极7、7…中任意的一根中与该反射膜2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设为0,使相对于所述反射膜2的面积S1的比率S2/S1为0,在公共衬底47的制造工序中,对于形成了形状复制膜12、反射膜2、外层膜11、电极7的下方衬底,在进行下一工序即方向性膜43的印刷时,把成为公共衬底47的下方衬底1装在金属台上,用该金属台和印刷用滚子挤压下方衬底1后,能抑制从金属台上剥离下方衬底1时产生的静电所导致的各电极7、7…之间的电位差。
由此,能在为了方向性膜43的印刷的下一工序而把下方衬底1从金属台上剥离时,完全防止在各电极7、7…之间产生静电放电。因此,能使起因于放电的电极7、7…破损或外层膜11绝缘不良等导致的产生显示缺陷的次品率为0%。
并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和其基体,但是如图7所示,还能采用没有滤色器层21的结构。
实施方式4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4。
图10表示了本发明的电子仪器的一个例子,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电子仪器的层叠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仪器,是用于计算机等的衬垫型数据输入装置100,如图10、11所示,形成了电极结构,并且,有通孔的传感器衬底102和在单面有配线结构的传感器衬底102的反面一侧设有用于屏蔽电磁波的电磁屏蔽膜20的第一衬底即印刷电路板(以下,用PCB表示)120,使用了隔着绝缘层接合在一起的层叠衬底。
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板构成,如图11所示,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表面上,平行形成了多个X电极112,在背面,平行形成了多个Y电极113。如图11所示,所述X电极112和所述Y电极113配置为矩阵状,彼此交叉,在该交叉部分,形成输入点。
在该数据输入装置100中,在所述输入点,通过改变X电极112和Y电极113之间的静电电容,进行坐标信息的输入。
如图11所示,在与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X电极112平行的边缘部分上,形成了与所述Y电极113的端部117相对的虚设电极114。而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Y电极113平行的边缘部分上,形成了与所述X电极112的端部116相对的虚设电极113a。
而且,在所述Y电极113的端部117和虚设电极114相对的区域内,形成贯穿传感器衬底102的通孔135;同样,在所述X电极112的端部116和虚设电极113a相对的区域内,形成贯穿传感器衬底102的通孔136。
另外,如图11所示,在与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X电极112平行的边缘部分的通孔135外侧,形成了构成排气通路的纵向通路的气孔102a。
而且,如图11所示,在传感器衬底102的表面边缘部分,一体形成地线118。如图11所示,所述地线118的端部露在层叠衬底的外部,成为框架地线115。所述框架地线115是用来代替接地部的。
并且,为了提高分辨率,所述Y电极113的线宽最好比X电极112的线宽宽。并且,所述传感器衬底(树脂板)102的厚度最好在250~800μm。
如图11所示,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之上,例如,层叠了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保护膜106,在下侧也层叠了同样的保护膜。
如图11所示,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表面一侧(图中的上方)的成为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表面一侧绝缘层的保护膜106上与X电极112平行的边缘部分,形成了构成所述排气通路的纵向通路的一部分的气孔124a和包围了所述纵向通路、并且向外伸出的伸出部124。另外,在所述保护膜106上,在与所述通孔136相对的位置形成凹孔125,它使所述X电极112的端部116露出;在与所述通孔135相对的位置和凹孔125,它使与所述Y电极113的端部117相对的虚设电极114露出。
另一方面,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的背面一侧设置的成为绝缘层的保护膜上,在与所述通孔136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了切孔,它使传感器衬底102的虚设电极113a露出;在与所述通孔135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了圆孔,它使Y电极113的端部117露出;把从该圆孔到传感器衬底102上设置的气孔102a的下方的位置连续形成排气通路的横向通路。
在该保护膜的下面形成地线层。通过在PET等绝缘板上粘结或印刷Cu箔或Ag类胶,形成该地线层。所述切孔是与圆孔或所述切孔连续形成的。在地线层的下面,形成接合层。另外,所述接合层的材料最好用热熔粘结剂等。并且,该接合层是在PCB120的表面或传感器衬底102一侧的所述地线层的表面上,通过印刷法等形成的。
如图11所示,成为第一衬底的所述PCB120是只在背面(图中的下方)形成了配线结构的单面衬底。如图11所示,在所述PCB120的背面,在与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虚设电极113a和Y电极113的端部117相对的部分上,形成了凸台182。在所述凸台182的位置形成了通孔123。即如图11所示,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结构(i)、(ii)、(iii)…和所述PCB120一侧的凸台(i)、(ii)、(iii)…,通过通孔135和123,分别相对;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结构①、②…和所述PCB120一侧的凸台①、②…,通过通孔136和123,分别对置。
而且,在所述PCB120的背面,形成了由所述凸台182延伸出来的配线结构,在其全面上设有电磁屏蔽膜20。安装了IC等电子元件,它们与所述配线结构连接并导通。
所述电磁屏蔽膜20为例如Al等的金属,它屏蔽从位于数据输入装置100的背面一侧的电子元件发出的电磁波,是用来维持该数据输入装置100的动作稳定性的,在整个PCB120上形成了该屏蔽膜。在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把传感器衬底102、印刷电路板120、电磁屏蔽膜20分开后加以描述。
如图11所示,对于把所述传感器衬底102和所述PCB120层叠,通过粘结层粘结而成的层叠体,从所述传感器衬底102的通孔135和136填充了导电材料。
该导电材料是导电性树脂,可以使用在例如环氧树脂和苯酚或聚酯类的热硬化性树脂中混入了Ag等导电性填充剂的物质。在图11所示的传感器衬底102的表面上形成了通孔135和136的位置,填充所述导电材料。
而且,通过所述导电材料,传感器衬底102的X电极112以及Y电极113的端部与PCB120背面的凸台182导通,形成层叠衬底。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输入装置100,是在所述层叠衬底的保护膜106的上面,层叠数据输入时手指直接接触的表面板后得到的。
在具有该结构的数据输入装置100中,操作者通过在表面板上,用手指轻轻摩擦滑动,所述传感器衬底102上形成的X电极112和Y电极113中,从X电极112指向Y电极113的电力线的一部分被操作者的手指吸收。由此,被Y电极113吸收的电力线减少,发生静电电容变化的现象。根据随着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传感器衬底102的电流输出值,检测手指所在的坐标位置。
在这样的数据输入装置100中,因为Y电极113没有与电磁屏蔽膜20不重叠的部分,所以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3一样,S2/S1的值为0。在此,电磁屏蔽膜20对应于反射膜2’,Y电极113对应于电极7。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100中,能取得与所述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总之,通过把Y电极113中的任意的一根中与电磁屏蔽膜20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电磁屏蔽膜20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为0,能抑制由制造工序中产生的静电引起的Y电极113、113之间的电位差,防止发生放电,能使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破损等导致的发生配线缺陷的次品率为0%。
实施例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以下所述的那样,通过使面积比率S2/S1变化,来测定这时的次品率。
实施例1
首先,作为实施例1,制造了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同等的结构。在该实施例1中,把面积比率S2/S1设置为0.001以下。
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如以下所述。
相当于S1的反射膜2的尺寸:4.3cm×3.6cm
S2的一部分即引出配线6中最长的,即,在显示区域3c中最外侧的引出导线6中,如图3所示,斜着的引出导线6a的尺寸为155μm×长度0.36cm。
在图3中,在左右方向上的引出导线6b的尺寸为70μm×长度1.1cm。
端子部5的尺寸为50μm×0.3cm。
实施例2
接着,作为实施例2,制造了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同等的结构。在该实施例2中,把面积比率S2/S1设置为0.0001以下。
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如以下所述。
相当于S1的反射膜2的尺寸:4.3cm×3.6cm
S2的一部分即电极7中端子部5的尺寸为:50μm×0.3cm
实施例3
接着,作为实施例3,制造了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3同等的结构。在该实施例3中,反射膜2覆盖了衬底1的全部。
比较例
而且,作为比较例,制造了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反射膜2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在该比较例中,图3所示的结构中,只在显示区域3设有反射膜2,并且引出配线的尺寸变大,面积比率S2/S1设置为0.0013。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如以下所述。
相当于S1的反射膜2”的尺寸:3.8cm×3.0cm
S2的一部分即引出配线6中最长的,总之,在显示区域3c中最外侧的引出导线6中,如图3所示,斜着的引出导线6a的尺寸为155μm×长度0.36cm。
与图3所示的同样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引出导线6b的尺寸为70μm×长度1.1cm。
端子部5的宽度尺寸为50μm×0.3cm。
把具有所述实施例1~3和比较例的结构的单元各制造4000个,测定了这时的次品率。
次品率用(发生了由静电放电导致的显示缺陷的单元数)/(制造的全部单元数)。
把该结果表示在图9中。
由该图表可知,如果是S2/S1的值为0.0013左右的比较例,次品率为30%左右;如果是S2/S1的值为0.001的实施例1,次品率下降到3%;如果是S2/S1的值为0.0001的实施例2,则次品率下降到0.5%;如果是S2/S1的值为0的实施例3,则次品率下降到0%。
据此,根据本发明的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通过把衬底上的各电极(配线)中的任意的一根中与反射膜(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与反射膜的面积S1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或0.0001或0,就能抑制由制造工序中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各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防止在电极间发生放电,能防止由静电放电引起的产生显示缺陷的产品数相对于全部产品数的比例即次品率的增大,从而起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作用。

Claims (9)

1.一种基体,其特征在于:
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衬底上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镀层和隔着绝缘膜对该镀层形成的呈膜状的多条配线;
把所述导电镀层的面积S1与所述配线中与所述导电镀层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比率S2/S1设置在0.0001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全部与所述导电镀层重叠。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并且在所述液晶层一侧的面上,在至少具有给定结构的电极的一对衬底中,在第一衬底上,设有至少覆盖显示区域的导电性反射膜;
在所述第一衬底中,把所述反射膜的面积S1与所述电极中与所述反射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在0.001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比率S2/S1设置在0.0001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全部与所述反射膜重叠。
7.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衬底上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电磁屏蔽膜,和隔着绝缘膜对该电磁屏蔽膜形成的呈膜状的多条配线;
把所述电磁屏蔽膜的面积S1与所述配线中与所述电磁屏蔽膜不重叠的部分的面积S2的比率S2/S1设置在0.001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比率S2/S1设置在0.0001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全部与所述电磁屏蔽膜重叠。
CNB021017077A 2001-01-15 2002-01-14 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3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07042A JP3880317B2 (ja) 2001-01-15 2001-01-15 基体、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1007042 2001-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7402A true CN1367402A (zh) 2002-09-04
CN1176398C CN1176398C (zh) 2004-11-17

Family

ID=1887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170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398C (zh) 2001-01-15 2002-01-14 基体、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仪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880317B2 (zh)
KR (1) KR100452539B1 (zh)
CN (1) CN1176398C (zh)
TW (1) TWI243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5455B1 (ko) 2002-08-19 2009-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408440B2 (ja) * 2015-08-07 2018-10-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6062A (ja) * 1992-02-04 1993-08-27 Sony Corp 液晶パネル
JP3866815B2 (ja) * 1996-03-27 2007-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用基板、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H10161146A (ja) * 1996-11-29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726493B2 (ja) * 1998-05-21 2005-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874948B2 (ja) * 1998-11-30 2007-01-31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43929B (en) 2005-11-21
KR20020061511A (ko) 2002-07-24
JP2002217587A (ja) 2002-08-02
KR100452539B1 (ko) 2004-10-12
CN1176398C (zh) 2004-11-17
JP3880317B2 (ja) 200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109C (zh) 液晶显示器
CN1251055C (zh) 防眩触摸板
CN1199534C (zh) 电路基板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317586C (zh) 背光组件与具有此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122866C (zh) 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电光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88731C (zh) 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96327C (zh) 电光装置,电子机器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72797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75312A (zh)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构造方法
CN1523427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14624A (zh) 触摸面板和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356723A (zh) 半导体芯片安装基板、电光装置、液晶装置、电致发光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52522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5574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81010A (zh) 显示装置和错位检查方法
CN159524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37503A (zh) 滤色镜基板、设置有该滤色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滤色镜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351321A (zh) 电光装置、其检查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717710A (zh) 电极布线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444059A (zh) 滤色器基片与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TWI537660B (zh) 電泳顯示裝置
CN1721957A (zh) 液晶显示屏板及其生产方法
US20150124182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touch panel
CN1819171A (zh) 信号传输薄膜、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9612A (zh)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 SOUN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LPS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LONDON, U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214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S. Sander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UNAN OUWEICHI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 SAND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8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808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USA

Patentee after: European and southern European Refco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S. Sander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