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9133A - 阴极射线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阴极射线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9133A
CN1359133A CN01139393A CN01139393A CN1359133A CN 1359133 A CN1359133 A CN 1359133A CN 01139393 A CN01139393 A CN 01139393A CN 01139393 A CN01139393 A CN 01139393A CN 1359133 A CN1359133 A CN 1359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grid
lens
vertical direction
electr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9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3015C (zh
Inventor
长谷川隆弘
木宫淳一
大久保俊二
织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59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9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30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30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51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convergence of a plurality of beams by means of electric field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50Electron guns two or more guns in a single vacuum space, e.g. for plural-ray tube
    • H01J29/503Three or more guns, the axes of which lay in a common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48Electron guns
    • H01J2229/483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coupled to electrodes, e.g. potentials
    • H01J2229/4837Electrical arrangements coupled to electrodes, e.g. potent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tentials applied
    • H01J2229/4841Dynamic potentials

Landscapes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装置所采用的电子枪组件的主透镜是由第6栅极G6、第7栅极GM1、第8栅极GM2、以及第9栅极G9构成。在从主透镜至阴极侧中,在第5栅极G5和第6栅极G6之间,形成非对称透镜,该透镜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电子束的透镜作用具有不同的非对称性,并且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该非对称透镜使相对于中心束的非对称性与相对于边束的非对称性不同。

Description

阴极射线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极射线管装置,特别涉及降低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和对边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之间的差别,以在整个画面上获得均匀的清晰度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背景技术
一字形自会聚方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一列配置的发射3电子束的一字方式的电子枪组件。该电子枪组件的主透镜的性能由透镜倍率或球面像差系数等透镜常数来表示,特别通过这两个常数可大致决定该透镜的性能。
这些透镜常数表示其值越小透镜性能越好。即,这些透镜常数越小,电子束可以聚焦得越小,可以在画面上形成更小的束点。因此,能够获得高清晰度。
作为提高透镜性能的方法之一,提出将主透镜区域沿管轴方向扩大,假设将主透镜大口径化的包括电场扩张型主透镜的电子枪组件的建议。该电场扩张型主透镜扩大构成主透镜的电极的间隔(透镜间隙),通过将至少一个中间电极设置在这些电极间来构成。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仅靠电子枪组件的透镜性能不能在整个画面上获得良好的清晰度。即,从电子枪组件发射的电子束通过偏转磁轭产生的偏转磁场被偏转到整个画面。但是,偏转磁场为了使三束电子束在整个画面上被大致会聚成一点,而具有例如桶形和枕形失真的磁场分布形状。
该偏转磁场的失真使到达荧光屏的电子束的束点形状失真为不期望的形状。即,画面周边部的束点有因聚焦力不足产生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高亮度的中心部和因过聚焦产生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低亮度的污点。这成为使画面的清晰度恶化的原因。
作为解决偏转磁场的失真造成的束点失真的方法,提出所谓的动态聚焦方式的电子枪组件的建议。该电子枪组件包括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的非对称透镜,以便与偏转磁场产生的束点的失真相抵消。
该非对称透镜具有用垂直方向弱的聚焦力来对聚焦在画面周边部的电子束进行聚焦的透镜作用,以便改善画面周边部上形成的束点的污点。画面周边部的束点对于水平方向以大致最佳状态被聚焦。因此,设计非对称透镜,使得相对于水平方向来说与主透镜的透镜强度的变化相抵消,并用最佳状态使聚焦力维持一定。
构成主透镜的各电极的边束通孔偏心形成,以便使三束电子束在画面上大致静态地会聚成一点。由此,形成主透镜的电场失真,使边束静电偏转。因此,主透镜内的边束的轨道相对于电子枪组件的中心轴倾斜。
因此,穿过边束通孔的边束受到主透镜的透镜作用的距离比中心束长一些。因此,边束与中心束相比被过聚焦。由此,在画面上产生污点。这成为使清晰度恶化的原因。
特别是在画面周边部中,从主透镜至荧光屏的像点距离比画面中央部长。由此,使作用于中心束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和作用于边束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之差增大。因此,到达画面周边部的边束被大幅度地过聚焦,形成产生污点的束点。因此,画面周边部的清晰度明显恶化。这在使用多个中间电极,将主透镜区域大幅度扩大结构的电子枪组件中更加显著。即,为了提高透镜性能而将使电场扩张型主透镜越大口径化,越导致大幅度的清晰度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可以降低作用于中心束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和作用于边束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之差,在整个画面上获得均匀良好的清晰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方案1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电子枪组件和偏转磁轭,该电子枪组件包括产生由中心束和配置在该中心束两侧的一对边束组成的三束电子束的电子束产生部、以及将从该电子束产生部产生的电子束聚焦在荧光屏上的主透镜部,而偏转磁轭将从所述电子枪组件发射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偏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透镜包括:施加第1电平的聚焦电压的聚焦电极;施加比第1电平高的第2电平的阳极电压的阳极电极;以及施加所述第1电平和所述第2电平的大致中间电平电压、并且配置在所述聚焦电极和所述阳极电极之间配置的至少一个中间电极;
所述聚焦电极在与所述中间电极对置的第1端面上有分别使电子束通过的三个电子束通孔;
所述电子枪组件包括非对称透镜部,该非对称透镜部对电子束作用的透镜作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非对称性,并且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
所述非对称透镜部被形成在从所述聚焦电极的所述第1端面向所述电子束产生部侧距所述第1端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孔径以下的距离位置上,并且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非对称性与对边束作用的非对称性不同。
在下列附图中将提出本发明的附加目的和优点,根据说明将使这些目的和优点更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了解这些目的和优点。通过下文中展示和特别指出的实施例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包含于说明书中并构成为其一部分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下进行的一般叙述和优选实施例的详细叙述都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中应用的电子枪组件结构的垂直剖面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的各栅极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5A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中采用的第2栅极的与第3栅极对置面构造的平面图;图5B是示意地表示该第2栅极构造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中采用的第6栅极的杯状电极端面上形成的三个电子束通孔形状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中采用的第5栅极的杯状电极端面上形成的三个电子束通孔形状的平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子枪组件中的通过主透镜的中心束轨道和边束轨道的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的光学模式的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对边束作用的透镜的光学模式的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子枪组件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子枪组件的各栅极的连接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例如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有包括屏盘1和被一体地接合在该屏盘1上的锥体2的真空外壳10。荧光屏3(靶)配置在屏盘1的内表面上。该荧光屏3包括分别发出蓝(B)、绿(G)、红(R)光的带状或点状的三色荧光层。荫罩4被与荧光屏3相对着安装。该荫罩4在其内侧有许多孔。
一字形电子枪组件7被配置在相当于锥体最细部的管颈5的内部。该一字形电子枪组件7沿管轴方向Z向荧光屏3发射沿水平方向一列配置的三束电子束6B、6G、6R(即,中心束6G和其两侧的一对边束6B、6R)。该一字形电子枪组件7通过使构成主透镜部的低电位侧的栅极和高电位侧的栅极的边束通孔的中心位置相互偏心,在荧光屏3的中央部中使三束电子束进行自会聚。
偏转磁轭8被安装在锥体2的外侧。该偏转磁轭8产生使从电子枪组件7发射的三束电子束6B、6G、6R向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偏转的非均匀的偏转磁场。该非均匀的偏转磁场由枕形的水平偏转磁场和桶形的垂直偏转磁场形成。
从电子枪组件7发射的三束电子束6B、6G、6R一边向荧光屏3进行自会聚,一边被聚焦在与荧光屏3上对应的荧光层上。而且,这三束电子束6B、6G、6R通过非均匀的偏转磁场沿荧光屏3的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进行扫描。由此,显示彩色图像。
该阴极射线管装置中采用的电子枪组件7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配有各自灯丝HR、HG、HB的阴极KR、KG、KB。这些阴极K(R、G、B)沿水平方向H被一列配置。
该电子枪组件7包括第1栅极G1、第2栅极G2、第3栅极G3、第4栅极G4、第5栅极G5(第1聚焦电极)、第6栅极G6(第2聚焦电极)、第7栅极GM1(第1中间电极)、第8栅极GM2(第2中间电极)、第9栅极G9(阳极)、以及屏蔽杯C。阴极K和9个栅极沿电子束的行进方向Z被以该顺序来配置,被一对绝缘支撑体14和15支撑固定。屏蔽杯C被焊接固定在第9栅极G9上。
如图1所示,在绝缘支撑体14的附近,配置电阻器100。该电阻器100的一端连接到屏蔽杯C。该电阻器100的另一端连接到用于获得各栅极和管外导通的芯柱部500的某个芯柱管脚400上,并在管外被接地。
如图4所示,电阻器100包括在其中间部用于对电子枪组件7的栅极供给电压的电压供给端子101和102。电压供给端子101和102被分别连接到第7栅极GM1和第8栅极GM2。对第7栅极GM1和第8栅极GM2供给通过内部导电膜110、屏蔽杯C和第9栅极G9供给的阳极电压以规定的比例分压所得的电压。
第1栅极G1至第6栅极G6被连接到管颈端部熔接的芯柱部500的某个芯柱管脚400上,通过这些芯柱管脚400从外部供给规定的电压。
如图4所示,对各阴极KR、KG、KB施加将约120V的直流电压与图像对应的视频信号VR、VG、VB重叠所得的电压。
第1栅极G1被接地。第2栅极G2和第4栅极G4在管内连接,并且从阴极射线管外部施加一定的加速电压Vc。该加速电压Vc是约700V左右的直流电压。
第3栅极G3和第5栅极G5在管内连接,并且从阴极射线管外部供给一定的第1聚焦电压Vf1。该第1聚焦电压Vf1是相当于阳极电压Eb的约20至40%的电压,例如是6至9kV的直流电压。
对第6栅极G6从阴极射线管外部供给在与第1聚焦电压Vf1大致相同的第2聚焦电压Vf2上重叠与偏转磁轭产生的偏转磁场同步的交流电压分量Vd所得的动态聚焦电压(Vf2+Vd)。第2聚焦电压Vf2与第1聚焦电压Vf1同样,是相当于阳极电压Eb的约20至40%的电压,例如是6至9kV的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分量Vd是与偏转磁场同步变化的300至600V左右的电压。
对第9栅极G9和屏蔽杯C通过管颈内壁上涂敷的内部导电膜110从阴极射线管外部供给阳极电压Eb。该阳极电压Eb是约25kV左右的直流电压。
对第7栅极GM1通过电阻器100的电压供给端子101供给阳极电压Eb的约40%的电压。对第8栅极GM2同样通过电阻器100的电压供给端子102供给阳极电压Eb的约65%的电压。
如图2所示,各阴极K(R、G、B)沿水平方向H被分别以约5mm的等间隔一列配置。第1栅极G1至第9栅极G9具有分别通过从各阴极发射的三束电子束6(R、G、B)的三个电子束通孔。
即,第1栅极G1为薄的板状电极,例如包括直径1mm以下的小直径的电子束通孔。
第2栅极G2是薄的板状电极,包括比第1栅极G1上形成的孔径大一些的、例如直径1mm以下的圆形的电子束通孔。该第2栅极G2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与该第3栅极G3的相对面上,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栅极G2-S,使得可包围圆形的偏转磁轭G2-H。
第3栅极G3通过粘结在第2板状电极来形成。与第2栅极G2相对的板状电极包括比第2栅极G2还大一些的、例如直径约2mm左右的圆形电子束通孔。与第4栅极G4对置的板状电极包括大直径、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圆形的电子束通孔。
第4栅极G4是厚的板状电极,包括大直径、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圆形的电子束通孔。
第5栅极G5由一个厚的板状电极和沿管轴方向Z延伸的一个杯状电极构成。与第栅极G4对置的板状电极包括大直径、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圆形的电子束通孔。
与第6栅极G6对置的杯状电极G5T的端面如图7所示,包括沿垂直方向V延伸的具有长轴的纵长形状的电子束通孔。在该杯状电极G5T中,通过中心束的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CV与通过边束的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SV尺寸相同。在该杯状电极G5T中,中心束通孔的水平方向直径CH与边束通孔的水平方向直径SH尺寸相同。
第6栅极G6由在管轴方向Z上长的一个杯状电极和一个厚的板状电极构成。与第5栅极G5对置的杯状电极G6B的端面(第2端面)如图6所示,包括沿水平方向H延伸的具有长轴的横长形状的电子束通孔。在该杯状电极G6B中,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VC比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VS的尺寸小。在该杯状电极G6B中,中心束通孔的水平方向直径HC与边束通孔的水平方向直径HS相同。
由此,在第5栅极G5的杯状电极G5T和第6栅极G6的杯状电极G6B之间形成具有对电子束作用的透镜作用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有不同的非对称性的非对称透镜部。该非对称透镜部是相对于垂直方向V具有发散作用,而对水平方向H具有聚焦作用的4极透镜。该4极透镜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
第6栅极G6的与第7栅极GM1相对的板状电极G6T的板面(第1端面)包括大直径、例如直径4.34mm的三个电子束通孔。如图8所示,板状电极G6T的端面至杯状电极G6B的端面的间隔G6L在板状电极G6T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孔径G6D(=4.34mm)以下,例如为3.6mm。
第7栅极GM1和第8栅极GM2由厚的板状电极构成。构成第7栅极GM1的板状电极包括直径大、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电子束通孔。构成第8栅极GM2的板状电极包括直径大、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电子束通孔。
第9栅极G9由一个厚的板状电极和一个筒状电极构成。与第8栅极GM2对置的厚的板状电极包括直径大、例如直径4至6mm左右的电子束通孔。
屏蔽杯C的其端面与第9栅极G9的筒状电极的端面对接焊接。
第1栅极G1和第2栅极G2以0.5mm以下的非常窄的间隔对置配置。第2栅极G2至第9栅极G9分别以0.5mm至1mm左右的间隔对置配置。
在上述结构的电子枪组件7中,阴极K、第1栅极G1和第2栅极G2构成形成电子束的电子束形成部。第2栅极G2和第3栅极G3构成对电子束形成部形成的电子束进行预聚焦的预聚焦透镜PL。第3栅极G3至第5栅极G5还构成通过预聚焦透镜对预聚焦的电子束进行预聚焦的子透镜SC。
第5栅极G5和第6栅极G6由通过随着电子束的偏转量变动的动态聚焦电压Vd来改变透镜强度,并且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透镜强度不同的非对称透镜部即4极透镜QL构成。该非对称透镜部在相对于垂直方向V上具有发散作用,而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聚焦作用。
第6栅极G6至第9栅极G9由将通过4极透镜QL的电子束最终聚焦在荧光屏上的电场扩张型的主透镜ML构成。
即,阴极K(R、G、B)被分别内装的灯丝H(R、G、B)加热,成为容易发射热电子的状态。此时,第2栅极G2上施加的约700V的加速电压Vc产生的电场到达各阴极K(R、G、B)的表面。在到达阴极表面K(R、G、B)的电场超过约120V的阴极施加电压时,从阴极表面发射电子。
第1栅极G1控制第2栅极G2的电场,以便使电子束穿过从第1栅极G1至第9栅极G9的各自形成的规定尺寸的电子束通孔的大致中心。由此,通过仅穿过第1栅极G1的偏转磁轭的电子来形成电子束。该电子束以穿过从第2栅极G2至第9栅极G9之间形成的各电子透镜的大致中心来形成。于是,电子束形成部具有形成对以主透镜为首的各电子透镜送入电子束的作用。
电子束在第2透镜G2附近形成交叉后发散,但通过由第2栅极G2和第3栅极G3形成的预聚焦透镜PL被预聚焦。预聚焦的电子束通过第3栅极G3、第4栅极G4、以及第5栅极G5形成的子透镜SL被进一步聚焦。
预聚焦的电子束通过第6栅极G6、第7栅极GM1、第8栅极GM2、以及第9栅极G9形成的主透镜ML最终被聚焦在荧光屏上,在画面上形成束点。
第2栅极G2和第3栅极G3形成的预聚焦透镜PL通过第2栅极G2的与第3栅极G3对置形成的横长的凹槽G2-S具有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相对强的聚焦作用的非对称分量。由此,可极大抑制对电子束作用的变形的偏置磁场的影响,入射到主透镜ML的电子束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有长直径的横长的剖面形状。
如图2所示,第6栅极G6的与第7栅极GM1侧对置的板状电极G6T以其边束通孔的中心轴与中心束通孔侧偏心规定量d来形成。由此,边束在穿过荫罩时被静电偏转,以便与中心束进行会聚。
此时,如图8所示,边束倾斜入射到主透镜ML。因此,边束受主透镜ML的透镜作用的距离LS比中心束的其距离LC长。因此,边束受主透镜ML的聚焦作用比中心束强。其结果,边束与中心束相比较,有过聚焦的倾向。
在使电子束聚焦在画面中央部的无偏转时,在第5栅极G5和第6栅极G6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例如,相对于第5栅极G5上施加的第1聚焦电压Vf1为6kV来说,第6栅极G6上施加的第2聚焦电压Vf2为7kV),使第6栅极G6为比第5栅极G5高的电位。由此,在第5栅极G5的与第6栅极G6对置面上形成的纵长的电子束通孔和第6栅极G6的与第5栅极G5对置而上形成的横长电子束通孔之间形成的非对称透镜、即四极透镜QL与上述同样,相对于水平方向H具有聚焦作用,而在垂直方向V上具有发散作用。
因此,通过预聚焦透镜PL的非对称透镜作用而具有横长的剖面形状的电子束在入射到主透镜之前,受到通过该四极透镜QL形成纵长的剖面形状的透镜作用。最终,在画面上可以形成大致圆形的束点。
偏转磁轭被配置在电子枪组件附近位置,画面被配置在距电子枪组件远的位置上。因此,电子束在偏转磁轭产生的偏转磁场中依然保持横长倾向,成为不易受到偏转磁场影响的状态。
在四极透镜QL中,对中心束作用的非对称透镜作用与对边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不同。即,在第6栅极G6的杯状电极G6B的端面上形成的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比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大。因此,对四极透镜QL的边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比对中心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弱。
这是因为在四极透镜QL中,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垂直方向V的聚焦力和水平方向H的聚焦力之差比对边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垂直方向V的聚焦力和水平方向H的聚焦力之差大。即,如图9所示,对中心束作用的四极透镜QL具有在水平方向H上相对强的聚焦作用,而在垂直方向V上具有相对强的发散作用。相反,如图10所示,对边束作用的四极透镜QL具有在水平方向H上相对弱的聚焦作用,而在垂直方向V上具有相对弱的发散作用。
如图9所示,中心束穿过预聚焦透镜PL而有横长倾向后,在穿过四极透镜QL时受到有纵长倾向的透镜作用。该中心束通过主透镜ML以最佳状态聚焦在画面上。由此,在画面上可获得大致圆形的束点。
相反,如图10所示,边束穿过预聚焦透镜PL而有横长倾向后,在穿过四极透镜QL时受到相对弱的非对称性的透镜作用。即,对于水平方向H来说,边束在四极透镜QL中与中心束相比受到欠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对于垂直方向V来说,边束在四极透镜QL中与中心束比较,受到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
穿过四极透镜QL的边束倾斜入射到主透镜ML上。由此,边束穿过主透镜ML内部的距离比中心束长。因此,边束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通过主透镜ML受到比中心束强的聚焦作用。即,边束通过主透镜ML受到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
对于水平方向H来说,四极透镜QL产生的欠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和主透镜ML造成的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相互抵消,使边束与中心束同样以大致最佳状态被聚焦。
对于垂直方向V来说,边束通过四极透镜QL产生的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和主透镜ML产生的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被过聚焦。但是,该过聚焦倾向被如下改善。即,用于形成四极透镜QL的第6栅极G6的杯状电极G6B从板状电极G6T的端面隔开G6L(=3.6mm)的距离来配置。该距离G6L比板状电极G6T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孔径G6D短,是形成主透镜的电场通过板状电极G6T的电子束通孔至杯状电极G6B能够充分浸透的距离。电场可浸透与电子束通孔大致距离相同的电极内。杯状电极G6B上形成的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比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小。因此,对于垂直方向来说,对边束作用的主透镜的聚焦力与对中心束作用的主透镜的聚焦力比较相对较弱,有聚焦不足倾向。该聚焦不足倾向与上述的过聚焦倾向抵消。
因此,在画面中央部中,边束和中心束无论水平方向H还是垂直方向V都以最佳状态被聚焦,可以获得良好的束点。
在将电子束聚焦在画面周边部的偏转时,通过对第6栅极G6施加动态聚焦电压,随着电子束的偏转第6栅极G6的施加电压比无偏转时上升,第5栅极G5和第6栅极G6的电位差进一步变大。由此,第5栅极G5和第6栅极G6之间形成的四极透镜QL具有比无偏转时更强的透镜作用。
该四极透镜QL与无偏转时同样,相对于水平方向H具有聚焦作用,而对垂直方向V具有发散作用。该四极透镜QL的读边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与无偏转时同样,比对中心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弱。
同时,通过使第6栅极G6的施加电压上升,来使第6栅极G6、第7栅极GM1、第8栅极GM2、以及第9栅极G9间的电位差比无偏转时小。由此,使通过这些栅极形成的主透镜ML的透镜强度变弱。即,主透镜ML与无偏转时比较,其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的聚焦作用变弱。
向画面周边部偏转的电子束相对于垂直方向V来说,因偏转磁轭产生的变形的偏转磁场而被过聚焦。但是,该偏转磁场产生的垂直方向V的过聚焦作用通过四极透镜QL的发散作用、以及比主透镜ML的无偏转时下降的聚焦作用可以相互抵消。由此,在画面周边部中,就垂直方向来说,可以在没有污点的最佳状态下获得聚焦的束点。
另一方面,就水平方向H来说,向画面周边部偏转的中心束由于四极透镜QL的过聚焦作用和比主透镜ML的无偏转时下降的聚焦作用相抵消,所以可以维持与无偏转时相同的聚焦状态。由此,在画面周边部中,就水平方向来说,可以在没有污点的最佳状态下获得聚焦的束点。
如上所述,对边束作用的四极透镜与对中心束作用的四极透镜相比非对称性弱。因此,就水平方向H来说,向画面周边部偏转的边束与中心束相比受到欠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而对于垂直方向来说,向画面周边部偏转的边束与中心束相比受到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
由于边束倾斜入射主透镜ML,所以在主透镜ML中受到比中心束强的透镜作用,即受到过聚焦作用。边束通过具有非对称性弱的四极透镜QL在水平方向H上受到欠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所以可以与主透镜ML产生的过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相抵消。
因此,使主透镜ML和四极透镜QL的平衡维持稳定。因此,画面周边部上形成的中心束和边束的束点在水平方向H以最佳状态被聚焦,可以获得没有渗透的束点。
边束在垂直方向上通过主透镜ML的电场浸透而受到欠聚焦倾向的透镜作用,与无偏转时同样,与过聚焦的透镜作用相抵消。因此,在画面周边部中,中心束和边束的束点以最佳状态被聚焦。
于是,根据该阴极射线管装置,使中心束和边束上分别作用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之差降低,可以在整个画面区域获得均匀优良的清晰度。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即,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第6栅极G6的板状电极G6T用于使边束静电偏转,该边束通孔的中心轴以规定量d偏心在中心束通孔来形成的情况,而如果是将入射到主透镜前的边束进行静电偏转的构造,那么在偏转之处,不一定在上述位置。
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将第4栅极G4上形成的边束通孔的中心轴向中心束通孔侧偏心规定量d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作为第1中间电极的第7栅极GM1和作为第2中间电极的第8栅极GM2供给通过电阻器来分压阳极电压Eb所得的电压,但并限于此,不在意通过电阻器供给电压的电极的数目和电极的种类。
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将第4栅极G4与第7栅极GM1及管内连接,对这些栅极通过电阻器100来分压阳极电压Eb所得的电压的构造。
如以上说明,根据该阴极射线管装置,由于使电子枪组件的透镜性能提高,所以可应用在聚焦电极和阳极之间至少包括一个中间电极的电场扩张型的主透镜。由于使中心束和边束会聚,所以相对于中心束以大致平行于管轴的方向来入射到主透镜来说,边束相对于管轴倾斜入射到主透镜上。在用管轴方向上扩大的实际的透镜区域的电场扩张型主透镜的情况下,与中心束相比,使对边束作用的区域变长。因此,在边束以最佳状态来设定而聚焦在画面上的情况下,边束被过聚焦,产生污点。
对此,在该电子枪组件中,在主透镜的阴极侧,配置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聚焦作用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发散作用的非对称透镜(四极透镜)。形成该非对称透镜的在主透镜侧的栅极上形成的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比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小。因此,四极透镜的对边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比对中心束作用的非对称的透镜作用弱。即,非对称透镜的对边束作用的透镜作用与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相比较,水平方向有相对弱的聚焦力,而垂直方向具有相对强的聚焦力(相对弱的发散力)。
因此,就水平方向来说,边束通过非对称透镜的相对弱的聚焦力可以与主透镜产生的过聚焦的透镜作用相抵消。中心束通过非对称透镜和主透镜被聚焦为最佳状态。由此,可以同时使对边束和中心束作用的主透镜和非对称透镜的透镜作用达到平衡,可以降低聚焦力的差别。
对于垂直方向来说,中心束受到非对称透镜的相对强的聚焦力的透镜作用,有助于主透镜产生的过聚焦。非对称透镜从与聚焦电极的中间电极对置的板状电极的端面至阴极侧被配置在小于与该板状电极端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孔径相当的距离位置上。电场可浸透到与电子束通孔的孔径大致相同距离左右的电极内。因此,形成主透镜的电场通过形成非对称透镜的聚焦电极的板状电极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向位于聚焦电极的阴极侧的杯状电极浸透。杯状电极上形成的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比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直径小。因此,就垂直方向来说,与对中心束作用的主透镜的聚焦力相比,对边束作用的主透镜的聚焦力相对较弱。因此,聚焦力的下降可以使中心束轨道在主透镜内倾斜产生的主透镜的过聚焦作用、以及非对称透镜的相对强的聚焦作用相抵消。
即,通过在形成非对称透镜的电极上形成的边束通孔和中心束通孔的孔径之差,来抵消因边束倾斜入射到主透镜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过聚焦。通过将非对称透镜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形成主透镜的电场浸透到构成非对称透镜的电极的电子束通孔,来抵消垂直方向的过聚焦。
在构成非对称透镜的电极上形成的中心束通孔和边束通孔的水平方向直径相同。因此,即使形成主透镜的电场浸透到构成非对称透镜的电极内,在对边束和中心束作用的主透镜的各自的聚焦力上也不产生差。
因此,在画面周边部中,可抑制因边束被过聚焦而产生的束点的污点,可以防止清晰度的恶化。
由此,可以降低对中心束和边束分别作用的透镜作用的聚焦力之差,可以将中心束和边束以最佳状态聚焦在画面上,可以在整个画面区域上获得大致均匀的束点。
因此,在整个画面区域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特性,可以获得均匀优良的清晰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容易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改善。因此,概括地说,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上述示出并说明的代表性的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价物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进。

Claims (12)

1.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电子枪组件和偏转磁轭,该电子枪组件包括产生由中心束和配置在该中心束两侧的一对边束组三束电子束成的三束电子束的电子束产生部、以及将从该电子束产生部产生的电子束聚焦在荧光屏上的主透镜部,而偏转磁轭将从所述电子枪组件发射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偏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透镜包括:施加第1电平的聚焦电压的聚焦电极;施加比第1电平高的第2电平的阳极电压的阳极电极;以及施加所述第1电平和所述第2电平的大致中间电平电压、并且配置在所述聚焦电极和所述阳极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电极;
所述聚焦电极在与所述中间电极对置的第1端面上有分别使电子束通过的三个电子束通孔;
所述电子枪组件包括非对称透镜部,该非对称透镜部对电子束作用的透镜作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非对称性,并且与电子束的偏转同步来改变透镜强度;
所述非对称透镜部被形成在从所述聚焦电极的所述第1端面向所述电子束产生部侧距所述第1端面上形成的电子束通孔的孔径以下的距离位置上,并且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非对称性与对边束作用的非对称性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焦电极在所述电子束产生部侧的第2端面上有三束电子束分别通过的三束电子束通孔;
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各自的三束电子束通孔由中心束通孔和一对边束通孔构成;
所述第1端面的边束通孔的中心轴比所述第2端面的边束通孔的中心轴更接近中心束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非对称透镜部的至少一个电极具有三束电子束通过的中心束通孔和一对边束通孔;
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孔径与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孔径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束通孔的垂直方向孔径比边束通孔的垂直方向孔径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电压相当于所述阳极电压的20至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组件包括在其附近配置的电阻器;
对所述中间电极来施加通过所述电阻器将所述阳极电压进行电阻分压的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组件包括对从所述电子束产生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预聚焦的预聚焦透镜部;
所述预聚焦透镜部对电子束作用的透镜作用具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不同的非对称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焦透镜部在垂直方向上比水平方向上具有更强的聚焦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预聚焦透镜部的至少一个电极有通过三束电子束的圆形的三束电子束通孔,并且在各个所述电子束通孔的周边上有沿水平方向延长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组件包括在其附近配置的电阻器,以及对通过所述预聚焦透镜部的电子束再次进行预聚焦的子透镜部;
对构成所述子透镜部的至少一个电极来施加通过所述电阻器将所述阳极电压进行电阻分压的电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透镜部的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非对称性比对边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非对称性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透镜部的对边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垂直方向的聚焦力和水平方向的聚焦力之差比对中心束作用的透镜作用的垂直方向的聚焦力和水平方向的聚焦力之差小。
CNB011393939A 2000-10-13 2001-10-15 阴极射线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30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13854 2000-10-13
JP313854/00 2000-10-13
JP2001273826A JP2002190260A (ja) 2000-10-13 2001-09-10 陰極線管装置
JP273826/01 2001-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9133A true CN1359133A (zh) 2002-07-17
CN1233015C CN1233015C (zh) 2005-12-21

Family

ID=2660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93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3015C (zh) 2000-10-13 2001-10-15 阴极射线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46381B2 (zh)
JP (1) JP2002190260A (zh)
KR (1) KR100432058B1 (zh)
CN (1) CN123301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5452B (zh) * 2003-10-30 2010-06-16 应用材料公司 电子束处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2520A (ja) * 2004-05-10 2005-11-17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陰極線管
US7315113B2 (en) * 2004-10-12 2008-01-01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Color cathode-ray tub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1745A (ja) * 1984-04-04 1985-10-24 Hitachi Ltd カラー受像管
KR910009989B1 (ko) * 1988-04-20 1991-12-09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칼라 수상관 장치
JP2905224B2 (ja) * 1988-11-02 1999-06-14 株式会社東芝 陰極線管
JP3576217B2 (ja) 1993-09-30 2004-10-13 株式会社東芝 受像管装置
KR960012227A (ko) * 1994-09-14 1996-04-20 엄길용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BR9700437A (pt) 1996-03-22 1997-11-04 Lg Electronics Inc Sistema de eletrodo dinámico de 4 pólos em eletrodo de pré-foco em canhão de elétrons para tubo colorido de raios catódicos
JPH10199443A (ja) * 1997-01-10 1998-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陰極線管装置
JPH11144641A (ja) * 1997-09-05 1999-05-28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TW440885B (en) * 1998-03-13 2001-06-16 Toshiba Corp Cathode-ray tube
JP2000077008A (ja) 1998-06-17 2000-03-14 Nec Kansa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2000082417A (ja) * 1998-07-10 2000-03-21 Toshiba Corp 陰極線管
KR20000009416A (ko) * 1998-07-24 2000-02-15 김영남 인라인형 전자총을 구비하는 칼라음극선관
JP2000156178A (ja) * 1998-11-20 2000-06-06 Toshiba Corp 陰極線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5452B (zh) * 2003-10-30 2010-06-16 应用材料公司 电子束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190260A (ja) 2002-07-05
CN1233015C (zh) 2005-12-21
US6646381B2 (en) 2003-11-11
KR100432058B1 (ko) 2004-05-22
KR20020029622A (ko) 2002-04-19
US20020043921A1 (en) 200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85C (zh) 有低动态调整电压的阴极射线管
CN1050690C (zh) 动态聚焦电压减小了的彩色显像管
CN1061463C (zh) 电子枪和阴极射线管
CN1143354C (zh) 静电四极透镜施以减低的动态聚焦电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58103C (zh) 改善聚焦的阴极射线管
CN1233015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02550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23043C (zh) 彩色显象管装置
CN1030847A (zh) 具有一字排列式单透镜电子枪的彩色显象管
CN1162891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02551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74001C (zh)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CN1135598C (zh) 阴极射线管
CN1147914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5324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30302A (zh) 采用四极透镜的彩色显示系统
CN1082715C (zh) 彗形像差减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320591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29162C (zh) 阴极射线管
CN108271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电子枪中的聚焦电极
CN1197112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51278C (zh) 电子枪组件及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27708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589489A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KR100805150B1 (ko)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