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001C -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 Google Patents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4001C
CN1274001C CNB031200958A CN03120095A CN1274001C CN 1274001 C CN1274001 C CN 1274001C CN B031200958 A CNB031200958 A CN B031200958A CN 03120095 A CN03120095 A CN 03120095A CN 1274001 C CN1274001 C CN 12740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ntioned
lens
pair
electr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0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7215A (zh
Inventor
上田康之
助野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7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7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40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0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50Electron guns two or more guns in a single vacuum space, e.g. for plural-ray tube
    • H01J29/503Three or more guns, the axes of which lay in a common pl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01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permanently, e.g. welding, gluing or rive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1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ical wires or c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Abstract

沿着电子束行进方向顺序配置3个阴极、控制电极、加速电极、第1聚焦电极、第2聚集电极、第3聚集电极、第4聚集电极、最终加速电极和屏蔽罩电极。屏蔽罩电极上设置一对隔板状电极使其从垂直方向夹着电子束通过孔,利用该隔板状电极与最终加速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生成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而且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四极透镜。因此由第4聚集电极和最终加速电极形成的主透镜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聚焦力之差即使不怎么大,就合成上述四极透镜和主透镜的合成透镜来说,变成水平方向的聚焦力强而垂直方向的聚焦力弱的透镜。

Description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 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为了在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而构成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使用于该彩色显象管装置的电子枪。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彩色显象管装置构成是,由具有屏板和与该屏板接合的漏斗管构成的外壳,从配置于漏斗管的颈管内的电子枪发出的3条电子束,随安装在漏斗管外侧的偏转装置发生的水平和垂直偏转磁场而偏转,通过一边水平垂直扫描一边向与屏板内面的阴罩板对的形成的荧光屏射出,显示彩色图象。
这种彩色显象管装置中所用偏转装置的磁场,一般地说,形成在屏幕上集中3条电子束的自会聚的构成,水平偏转磁场畸变成枕形状,垂直偏转磁场畸变成桶形状。因此,通过偏转磁场的3条电子束,分别在水平方向受到发散作用,而且垂直方向受到聚焦作用。
随着偏转角度增加的电子束轨道延长,为了上述这种自会聚磁场,特别是荧光屏面周边部分明显出现象散现象,电子束点在水平方向安置长轴变为横长扁平状剖面形状,发生水平图象分辨率下降这样的课题。该课题随着近年来这种屏板的平面化、偏转角的扩大,逐渐变得显著。
因此,为了在荧光屏面上扫描分辨率高的图象,需要用电子枪预先缩小水平方向点径。
众所周知,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尝试,在与最接近电子枪的最终加速电极对置位置的聚集电极,连同电子枪的偏转量增加,施加增加电压(动态电压)的技术。因此,随着偏转量增加,削弱主透镜电场的作用,能够校正象散现象控制电子束点形状。
而且,日本专利第3040272号中提出,调整各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形状和方向,而且规定施加到各电极上的电压条件,使主透镜的聚集力,在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要强,因此将加到上述聚集电极上的动态电压降低到很低的值,谋求电压电路小型化的技术。
尽管,一般说来,大家都知道,电场透镜其口径越大,球面象差减低,得到点直径越小,因此期望进一步提高图象分辨率。
作为利用电极构造实现该考虑方面,还有日本特公平2-18540号公报中公开的OLF(Over Lapping Field:重叠视场)透镜。该OLF透镜是由与RGB三色电子束对应的3个分离透镜构成,使该3个透镜的一部分重叠。
图1是表示用于形成该OLF透镜的电极构成剖面图。
如该图所示,在管轴方向互相间隔地设置的聚焦电极101、最终加速电极102、和与最终加速电极102连接的屏蔽罩103构成主圆柱体电极。
聚焦电极101和最终加速电极102是由在分别包围3条电子束水平方向成为长扁平筒状的筒状外周电极101A、102A;在筒状外周电极彼此对置端面的后退位置,具有配置成与电子束几乎垂直通过的3个非圆形孔101B1、101B2、101B3的校正电极板101B和同样具有非圆形孔102B1、102B2、102B3的校正电极板102B构成。
该校正电极板101B、102B是担当分别生成与3条电子束对应的3个主透镜电场的任务。
这样,分别在形成主透镜的聚焦电极101和最终加速电极102的筒状外周电极101A、102A,通过向里后退配设校正电极板101B、102B,使最终加速电极102的高电位深深侵入聚焦电极101内部,而且,变成使聚焦电极101的低电位深深侵入最终加速电极102内部。其结果,有效地扩大了各个主透镜的透镜口径,能够缩小荧光屏上的点径。
但是,由于把主透镜作为OLF透镜发生下面二个问题。
第1个问题是难以给主透镜的聚集力添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差别的问题。
在OLF透镜的场合,如上述一样,将3个透镜的一部分重叠起来,这3个透镜相互干涉,因而OLF透镜成了非轴对称的三维构造。
于是,OLF透镜与现有电子枪主透镜比较,存在透镜设计变得非常复杂的问题。
即,在现有的电子枪主透镜方面,由于使构成它的最终加速电极及其前段聚集电极的圆筒形剖面形状、和3个电子束通过孔孔径和大小一致,容易调整3个透镜的聚集作用,但是在OLF透镜方面,因为其电场透镜是由聚焦电极101、102的开口形状、校正电极板101B、102B的位置、以及其电子束通过孔101B1~101B3、102B1~102B3的孔形等多个参数来决定。
这样,在电场透镜的透镜设计困难的场合,不容易给主透镜添加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聚集力之差(以下,本说明书中称为HV差),限制主透镜HV差的设计自由度。因此,使电子束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点径一致变得困难起来,为了尽量提高图象分辨率,增大主透镜口径的意思是变薄。
并且,作为上述动态电压技术的应用,用更低的值办成外加动态电压以电压回路的小型化为目标的场合,必须确保主透镜具有一定以上的HV差,然而如上述那样OLF透镜的场合,因设计上困难,难以获得要求的HV差,难以实现。
第2个问题是电子束偏差着落,产生色偏移问题方面。
关于该第2问题,利用图2详细说明。构成OLF透镜的3个电场透镜201、202、203涉及生成OLF透镜的筒状电极开口形状、校正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的形状,如图2所示,为了增大透镜口径,如果增加3个电场透镜201、202、203的重叠区204,外侧的电场透镜201、203在筒状电极的形状等方面就受到限制,因而外侧电场透镜201、203的中心不得不顺序向中央的电场透镜202的中心方向移动,难以缩小外侧电场透镜201、203的中心与中央电场透镜202之中心的间隔S。
这样,要是间隔S缩小的话,假设,因为电子束在荧光屏205上的聚集为左右对称,设计电子束使其通过各电场透镜的有效透镜中心,而且,荧光屏205的荧光点206间隔(间距)为一定的话,为了在阴罩207上聚集3条电子束,就需要增大荧光屏205与阴罩207的间隔Q地设计。可是,这样间隔Q一增大,在荧光屏205与阴罩207之间就引进地磁,因该地磁使电子束的束轨道离开规定位置,形成电子束偏差着落,产生色偏差,同时荧光屏周边的图象分辨率恶化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获得更高图象分辨率,由OLF透镜构成主透镜的结果,即使是主透镜的HV差减少的电子枪,也具有容易补足该减少后的HV差的构造,同时没有电子束偏差着落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显象管装置,包括:屏板,在内侧具备荧光屏;电子枪,向荧光屏射出多条电子束;其中,上述电子枪具备以下构成:多个阴极部,一字排列式排列;主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筒状电极,排列在由上述阴级部射出的多条电子束的行进路上,形成主透镜电场;上述一对筒状电极,各在从其开口部后退的位置具备至少一个校正电极板而形成重叠视场透镜,该重叠视场透镜形成主透镜;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多条电子束行进路上,形成从上述主透镜形成的位置向荧光屏侧配设的、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而且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四极透镜。
使这样在内部设置校正电极的筒状电极2个对置,生成OLF透镜作为主透镜,而可以增大各透镜的口径,因此就能够降低球面象差,缩小荧光屏上的点径。
例如,因为由该OLF透镜构成的主透镜,即使认为HV差不大的这种场合,也对主透镜在荧光屏侧形成水平方向有聚集作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HV差校正用四极透镜,所以能够制成水平方向的聚焦力强,垂直方向的聚焦力弱的透镜。这样,通过设于主透镜后段的四极透镜,能够适当补足主透镜的HV差,因而能使电子束聚焦最佳,能够在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
并且,因为用OLF透镜形成主透镜,即使不能缩小各电子束间的间隔,借助于位于其后段的四极透镜也能调整电子束起动·聚焦,因而不需要扩大荧光屏与阴罩的间隔,因该部分的地磁影响而引起的电子束偏差着落问题也不会发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另外的目的、优点和特点,从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现有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OLF透镜构成)的构成剖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因增大主透镜口径而需要增大阴罩与荧光屏间距离的图。
图3是本发明彩色显象管装置的一部分切除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概略剖面图。
图6A、图6B是表示第3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形状的图。
图7是表示第4电极内部的校正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形状的图。
图8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电子枪的屏蔽罩上设置的隔板型电极的外观立体图。
图9A、图9B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电子枪的电场透镜的透镜作用图。
图10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子枪概略剖面图。
图11A表示上述第2实施例电子枪的最终加速电极屏蔽罩电极侧的电子束通过孔形状,图11B表示屏蔽罩电极最终加速电极侧的电子束通过孔形状。
图12A、图12B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电子枪的电场透镜的透镜作用图。
图1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电子枪的概略剖面图。
图14A、图14B是分别表示用于形成OLF透镜的聚焦电极变形例的部分切除立体图和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枪和彩色显象管装置。
首先,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色显象管装置。
图3是表示彩色显象管1构成的部分切除剖面图。
如该图所示,本发明的彩色显象管装置1具有由屏板2和漏斗管3构成的外壳,屏板2的里面,形成涂布兰、绿、及红荧光体的荧光屏4。而且,在与荧光屏4对置的漏斗管3颈管5内装有一字排列式电子枪6。并且,按照输入信号,由电子枪6射出与上述各色荧光体相应的电子束7,通过由沿着颈管5与漏斗管3的边界面设置的、由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构成的偏转装置9引起的偏转磁场中,向垂直·水平方向偏转规定量,穿过阴罩8上形成的开孔到达荧光屏4。
以下,详细说明有关上述彩色显象管装置1中具备电子枪6的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电子枪6的局部切除立体图,图5是从垂直方向看图4的电子枪6时的概略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电子枪6顺序排列一字排列配置的3组阴极11a、111b、11c(参照图5)、内装这些阴极的控制电极12、加速电极13、第1聚焦电极14、第2聚焦电极15、第3聚焦电极16、第4聚焦电极17、最终加速电极18、和屏蔽罩19而成。这些电极用图未示出的绝缘性支架支持,使相互的位置关系不会偏移。
在控制电极12、加速电极13、第1聚焦电极14和第2聚焦电极15上,分别与RGB电子束对应,设置大致圆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
并且,在第3聚焦电极16的第2聚焦电极15一侧的面上,如图6A所示形成横长矩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16a、16b、16c,在第3聚焦电极16的第4聚焦电极17一侧的面上,如图6B所示形成纵长矩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16d、16e、16f。
并且,在第4聚焦电极17的第3聚焦电极16一侧的面上,形成与图6A所示形状相同的横长矩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17a、17b、17c,该电极17的最终加速电极18一侧上,具有一个开口部17d。
进而,第4聚焦电极17内部具备有如图7所示非圆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17e、17f、17g的板状校正电极20。该校正电极20设在第4聚焦电极17的最终加速电极18一侧的端部稍稍后退的位置。
最终加速电极18,在第4聚焦电极17一侧和屏蔽罩19一侧,分别具有一个开口部。进而,最终加速电极18内部具备有与图7同样的非圆形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18a、18b、18c的板状校正电极21。该校正电极21设在最终加速电极18从第4聚焦电极17一侧的端部稍稍后退的位置。第4聚焦电极17和最终加速电极18分别使开口部对向配置,采用给最终加速电极18施加比第4聚焦电极17还高的电压的办法,在两电极间形成OLF透镜。
并且,在屏蔽罩电极19的最终加速电极18一侧的端部,设置如图8所示剖面?字状的隔板型电极22。该隔板型电极22至少顶端侧(最终加速电极18侧)的一部分位于最终加速电极18的开口部18d内。
最终加速电极18和屏蔽罩电极19通过电阻器23进行电连接,最终加速电极18通过电阻器24接地。
如以上构成的电子枪6中,给加速电极13和第2聚焦电极15施加一定的聚焦电压。并且,给第1聚焦电极14和第3聚焦电极16施加一定聚焦电压Vfoc1,给第4聚焦电极17施加由规定的聚焦电压Vfoc2出发并随电子束偏转角度的增大逐渐上升的动态电压Vd。这里,对聚焦电压Vfoc1和聚焦电压Vfoc2来说,在电子束不偏转的状态下,有Vfoc1>Vfoc2的关系。
并且,给屏蔽罩电极19施加一定的高电压Va。要是给该屏蔽罩19电极施加一定的高电压Va的话,就给最终加速电极18施加由电阻器23对高电压Va分配电位的分配电压Vb。
就本实施例的电子枪而言,在电子束不偏转的状态,规定加速电极13和第2聚焦电极15的外加电压为500V、Vfoc1为7.2kV、Vfoc2为5.2kV、Va为29.5kV。并且,电阻器23、24的电阻值假设总电阻值为1~2GΩ,设定其比率,使最终加速电极18的电压Vb变成26kV。
这样,给各电极施加上述电压的话,在加速电极13与第1聚焦电极14之间生成预聚焦透镜,因此,要调整入射到后述的主透镜的电子束发散角。并且,第1聚焦电极14与第2聚焦电极15、第2聚焦电极15与第3聚焦电极16生出的电透镜是单电位型透镜,具有辅助上述预聚焦透镜的预备聚焦这样的作用。
如上述一样在电子束不偏转的状态(Vd=0)下,以Vfoc1>Vfoc2的关系,给第3聚焦电极16和第4聚焦电极17分别施加Vfoc1、Vfoc2,电子束随着提高其偏转角度,按照施加于第4聚焦电极17上的动态电压,该第4聚焦电极17的电位比第3聚焦电极16的电位逐渐升高,在两电极16、17间发生四极透镜(轴非对称电场透镜。另外,为了区别后述的主透镜与后段的四极透镜,以下把该电极116、17间生成的四极透镜叫做?第1的四极透镜)。
该第1的四极透镜增大电子束的偏转量,随动态电压的施加,第4聚焦电极17的电位升高到比第3聚焦电极16的电位还高时,对通过那里的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就有聚焦作用,在垂直方向就有发散作用的透镜作用。因此,可使因上述自聚焦偏转磁场引起的电子束水平方向的发散和垂直方向的聚焦相抵消。
并且,利用施加动态电压,使第4聚焦电极17的电位接近最终加速电极18的电位,因而两电极17、18间生成主透镜的透镜作用削弱。因此电子束的偏转量增加直到荧光屏的轨道变长的场合,其聚焦力削弱了。
所以,借助于这些四极透镜和主透镜的2个电场透镜,就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够保持最佳聚焦状态,能够生成不随电子束雾状部变化的电子束点。
因此,能够在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比较高的图象分辨率。
而且,在第4聚焦电极17与最终加速电极18之间,将3个电场透镜的局部重叠起来,形成OLF透镜,其具有这3个电场透镜相互干涉生成的非轴对称的三维构造。关于该OLF透镜的形成原理,上述日本特公平2-118540号公报中有详细叙述,因而这里说明从略。
另外,该OLF透镜的形状,由筒状电极的开口形状、校正电极的位置、校正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的孔形状等来决定。
并且,在电子束不偏转的状态下,在最终加速电极18与屏蔽罩电极19之间,生成对RGB三色电子束共用的一个第2的四极透镜,该四极透镜在其一字排列方向的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在一字排列的方向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
关于这些第1的四极透镜、主透镜和第2的四极透镜的透镜作用,利用图9A、图9B进行说明。另外,图9A是只表示无偏转时的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所生成的电场透镜之中的第1的四极透镜、主透镜和第2的四极透镜的平面图,图9B是图9A的侧面图。
如图9A所示,在该电子枪6内,生成分别与RGB三条电子束30a、39b、30c对应的3个第1的四极透镜31a、31b、31c;构成OLF透镜的主透镜的3个电场透镜32a、32b、32c;3条电子束共用的第2的四极透镜33。
与图9B合并可知,第1的四极透镜31a、31b、31c在水平方向具有发散作用,与此相反,主透镜的电场透镜32a、32b、32c和第2的四极透镜33,在水平方向具有聚焦作用。
第1的四极透镜31a、31b、31c和电场透镜32a、32b、32c在垂直方向具有聚焦作用,与此相反,第2的四极透镜33,在垂直方向具有发散作用。
如图9A所示,借助于第2四极透镜33的透镜作用,对中央电子束30b来说,位于两侧的电子束30a、30c向着中央的电子束30a偏转,因此,呈现静态聚焦的效果。
这样用第2四极透镜33作为调整静态聚焦的优点可以举出以下二点。
第一点是,由于也可以不只用主透镜32a、32b、32c来调整静态聚焦,所以能减轻要求复杂性设计的主透镜设计负担。因此,可以重视透镜口径、HV差、RGB间聚焦均匀性等功能的设计。
第二点是,能够消除上述的第2问题,即作为主透镜采用OLF透镜的场合下,伴随设计大口径主透镜的地磁影响引起的电子束偏差着落的问题。
该问题就是因为构成OLF透镜的电场透镜之中,图9A中所示的外侧电场透镜32a、32c的中心与中央电场透镜32b的中心之间隔S缩小而发生的,但是在本实施例的电子枪6中,两侧的电子束30a、30c不是由电场透镜32a、32c弄弯,而是由第2四极透镜33弄弯,所以即使主透镜的间隔S缩小,外观上,电子束是等同于变成比间隔S还要大的间隔Sv并通过主透镜上的。
所以,实质上间隔S不变,然而能够防止因增大阴罩与荧光屏的间隔时的地磁影响造成的电子束偏差着落的弊病。
并且,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电子枪中,由于相对主透镜在荧光屏一侧,形成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第2四极透镜33,所以采用OLF透镜作为主透镜,即使HV差不那么大,即使在极端的场合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形成同等聚焦力,对第2四极透镜和主透镜组合的合成的透镜而言,变成水平方向的聚焦力强、垂直方向的聚焦力弱的透镜。
因此,借助于这些第1的四极透镜、主透镜和第2的四极透镜的3个电场透镜的作用,能够保持水平方向最佳的聚焦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也能生成不会伴随电子束雾状部的电子束点,同时由于采用OLF透镜引起电子束点形状缩小,能够增加现有电子枪在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更高的图象分辨率。
进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枪中,通过屏蔽罩电极19与最终加速电极18之间静电电容的设计,给第4聚焦电极17施加动态电压时,也给最终加速电极18叠加动态电压,可以削弱第2的四极透镜的透镜作用。例如,假设电极17与18之间的静电电容为C1,电极18与屏蔽罩电极19之间的静电电容为C2,就用C1与C2的比率决定叠加到电极18上的动态电压,C1相对C2增大程度增加,C1=C2的场合,动态电压的一半叠加到电极18上。
这样,由于随着偏转角增加,使第2的四极透镜33减弱,随着电子束偏向屏幕周边,聚焦向负方向运动,所以不需要使偏转线圈的偏转磁场枕形失真变强,能够获得可以减轻偏转象差的效果。
(第2实施例)
接着,说明有关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子枪。
本实施例的电子枪也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同样,在从主透镜到阴极一侧,也生成在水平方向有发散作用、在垂直方向有聚焦作用的第1四极透镜,同时在从主透镜荧光屏一侧,生成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第2四极透镜。
本实施例的电子枪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不同点是,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如图5和图8所示,在设置隔板型电极22的屏蔽罩电极19与最终加速电极18间生成第2四极透镜,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最终加速电极18的屏蔽罩电极19一侧设置板状电极41,同时在屏蔽罩电极19的最终加速电极18一侧设置板状电极42从而生成第2四极透镜。
图10是表示本第2实施例的电子枪40构成的概略剖面图。该图中,对于与图5中示出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相同标号的部件,因为相同构成,其说明省略。并且,外加的电压或电阻器的电阻值也与电子枪6同样。
并且,该电子枪40的最终加速电极18的板状电极41上,如图11A所示在垂直方向形成纵长矩形的电子束通过孔41a、41b、411c。同样,在屏蔽罩电极19的板状电极42上,如图11B所示在水平方向形成横长矩形的电子束通过孔42a、42b、42c。
并且,设定板状电极41的中央电子束通过孔41b与两侧电子束通过孔41a的中心间距离为Sq1,设定在板状电极42的中央电子束通过孔42b与两侧电子束通过孔42a的中心间距离为Sq2时,按照设定Sq1<Sq2的关系,对置的电子束通过孔的中心轴偏心。
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子枪中,最终加速电极18与屏蔽罩电极19之间生成的第2的四极透镜不是3条电子束共用的电场透镜,而是由3条电子束各自对应地分开的3个独立的电场透镜构成。并且,设定电子束通过孔的中心间距离Sq1与Sq2的关系为Sq1<Sq2,通过两侧电子束通过孔41a、41c中心轴的电子束由于偏心使其不能通过了侧的电子束通过孔42a、42c的中心轴,因而能够获得使两侧的电子束向中央电子束方向弯曲的效果。
至于该效果,利用图12A、图12B进行说明。另外,图12A是只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电子枪40的电场透镜之中的第1的四极透镜、主透镜和第2的四极透镜,图12B是图12A的侧面图。
如图12A所示,该电子枪40中,生成与RGB三条电子束50a、50b、50c分别对应的3个第1的四极透镜5a、51b、51c,和构成OLF透镜的主透镜的3个电场透镜52a、52b、52c,和与3条电子束分别对应的第2的四极透镜的3个电场透镜53a、53b、53c。水平方向排列生成第1的四极透镜51a、51b、51c,3个电场透镜52a、52b、52c及3个电场透镜53a、53b、53c。
如图12A所示,第1的四极透镜51a、51b、51c在水平方向有发散作用,与此相反,主透镜的电场透镜52a、52b、52c和第2的四极透镜53a、53b、53c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并且,如图12B所示,第1的四极透镜51a、51b、51c和电场透镜52a、52b、52c在对垂直方向有聚焦作用,与此相反,第2的四极透镜的电场透镜53a、53b、53c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主透镜两侧电场透镜52a、52c的透镜中心的两侧电子束50a、50c从第2四极透镜两侧的电场透镜53a、53c的透镜中心向外侧偏离并通过。所以,由于两侧电场透镜53a、53c的透镜作用,如图12A所示,对中央的电子束50b位于两侧的电子束50a、50c朝着中央电子束50b偏转,因此,呈现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同样的静态聚焦效果。
并且,两侧的电子束50a、50c不是由电场透镜52a、52b、52c弄弯,而是由第2的四极透镜两侧电场透镜53a、53c弄弯,因而即使主透镜的电场透镜间距离S缩小,外观上,电子束是等同于变成比间隔S还要大的间隔Sv并通过主透镜上的。
所以,实质上间隔S不变,因而不会发生因增大阴罩与荧光屏的间隔时的地磁影响造成的电子束偏差着落的问题。
另外,在其它效果方面,也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同样,其说明省略。
(第3实施例)
接着,说明有关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子枪60。
图13是表示本第3实施例的电子枪60构成的概略剖面图。本图中,对于与图5中示出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相同标号的部件,因相同构成其说明省略。并且,外加的电压或电阻器的电阻值也与电子枪6同样。
如图13所示,本第3实施例的电子枪60,对于图5中示出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不同点是在第4聚焦电极17与最终加速电极18之间设置筒状中间电极61。
中间电极61在第4聚焦电极17侧和最终加速电极18侧各自具有1个开口,其中央部设置板状的校正电极62,其具有与图7同样的非圆形电子束通过孔。并且,中间电极6和最终加速电极18通过电阻器63电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中,主透镜由第4聚焦电极17、中间电极61和最终加速电极18生成,与第1实施例的电子枪6同样,在从主透镜到阴极一侧,也形成在电子束无偏转的时候在水平方向有发散作用、而且在垂直方向有聚焦作用的第1四极透镜,同时在从主透镜到荧光屏一侧,也形成水平方向有发散作用、而且垂直方向有聚焦作用的第2四极透镜。
电阻器63的电阻值要这样设定,使其中间电极61的电位变成10~13kV。
如上述一样,第3实施例的电子枪60中,由第4聚焦电极17、中间电极61、最终加速电极18的3个电极构成主透镜。该主透镜是沿管轴方向扩大的一种透镜。所以,构成主透镜的电场透镜跟第1实施例电子枪的主透镜比较,能够进一步增大有效的透镜口径。
另外,本实施例主透镜的透镜作用与图5中示出的第1实施例电子枪6同样,因而其说明省略。并且,其它效果方面也同样,其说明省略。
本实施例的电子枪60中,由3个电极构成主透镜,但为了增大透镜口径,由3个以上电极构成主透镜也无妨。
并且,上述各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形成OLF透镜的电极,虽然示出了在圆筒状外部电极的内部附设形成如图7所示的3个非圆形电子束通过孔的平板状校正电极,然而该电子束通过孔的形状或大小在能形成OLF透镜的范围,根据需要也可以变更,并且外部电极的开口部形状也不限于扁平椭圆形状,有时也可以稍许变形。
并且,就是整体形成筒状的外部电极和内部的校正电极也没有关系。图14A是表示这种场合的OLF透镜形成用聚焦电极70构成的局部切除立体图,图14B是其中央部分的纵剖面图。
这种聚焦电极,例如,通过用压力加工等,把有底的筒状部件的底部挤入内部作为校正电极板,其上形成电子束通过孔71a、7b、71c的办法也很容易形成。
虽然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完满地说明了本发明,应该注意的是,各种改变和修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除非这样的改变和修饰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否则都将被认为包括在其中。

Claims (12)

1.一种彩色显象管装置,包括:
屏板,在内侧具备荧光屏;
电子枪,向荧光屏射出多条电子束;
其中,上述电子枪具备以下构成:
多个阴极部,一字排列式排列;主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筒状电极,排列在由上述阴极部射出的多条电子束的行进路上,形成主透镜电场;上述一对筒状电极,各在从其开口部后退的位置具备至少一个校正电极板而形成重叠视场透镜,该重叠视场透镜形成主透镜;
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多条电子束行进路上,形成从上述主透镜形成的位置向荧光屏侧配设的、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而且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四极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在上述主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筒状电极之中的上述阴极部侧的筒状电极上,施加有将随着上述3条电子束的偏转角度的增大、电位逐渐上升的动态电压进行叠加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形成四极透镜,其具有水平方向使上述多条电子束向着中央电子束会聚这样的透镜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形成上述多条电子束通过的一个共用电场透镜,作为上述四极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形成分别与上述多条电子束对应的独立电场透镜作为上述四极透镜,各独立电场透镜的中心间距离比在此入射的电子束彼此距离还要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一对主透镜形成用的筒状电极之间,同轴上配置另外的筒状中间电极;其中,主透镜由上述一对主透镜形成用的筒状电极和上述中间电极构成,在上述中间电极上,施加有比在上述一对筒状电极的荧光屏侧的筒状电极上施加的电压还要低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一对主透镜形成用的筒状电极之中,上述荧光屏一侧的筒状电极是最终加速电极,该最终加速电极跟上述四极透镜形成用一对电极的阴极一侧电极合用;上述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由上述最终加速电极和从该最终加速电极到荧光屏一侧设置的屏蔽罩电极构成;
其中,利用上述最终加速电极与上述屏蔽罩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构成上述四极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屏蔽罩电极,在其最终加速电极一侧平面上具备直立设置的一对隔板状电极,使其从垂直方向挟着电子束通过孔,而且在上述最终加速电极伸长;
这里,上述屏蔽罩电极是使上述一对隔板状电极的至少顶端侧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最终加速电极的开口部内的状态下配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最终加速电极在上述屏蔽罩电极一侧的端部具备在垂直方向有多个纵长矩形电子束通过孔的第1电极板,同时上述屏蔽罩在与上述第1电极板对置的端部具备在水平方向有多个横长矩形电子束通过孔的第2电极板;
其中,上述第2电极板的多条电子束通过孔水平方向的中心间距离比上述第1电极板的多条电子束通过孔水平方向的中心间距离要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最终加速电极和上述屏蔽罩电极通过电阻器进行连接;通过该电阻使得电压下降,从而使得最终加速电极的电位比屏蔽罩电极的电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其特征是,
在上述多条电子束的行进路上配置在与上述阴极侧的筒状电极对置的位置,还具有与上述主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筒状电极之中阴极一侧的筒状电极合作形成四极透镜的聚焦电极;在电子束无偏转的状态,上述四极透镜在水平方向具有发散作用,而且在垂直方向具有聚焦作用。
12.一种配备于彩色显象管装置内,向该彩色显象管的屏板内侧形成的荧光屏射出多条电子束的电子枪,包括:
多个阴极部,一字排列式排列;
主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筒状电极,排列在由上述阴极部射出的多条电子束的行进路上,形成主透镜电场;上述各筒状电极,在从其开口部后退的位置具备至少一个校正电极板;
四极透镜形成用的一对电极,在上述多条电子束行进路上,形成从上述主透镜形成的位置向荧光屏侧配设的、在水平方向有聚焦作用而且在垂直方向有发散作用的四极透镜。
CNB031200958A 2002-02-01 2003-01-30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0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141/02 2002-02-01
JP2002025141A JP3975764B2 (ja) 2002-02-01 2002-02-01 電子銃及び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JP25141/2002 2002-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7215A CN1437215A (zh) 2003-08-20
CN1274001C true CN1274001C (zh) 2006-09-06

Family

ID=1919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009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001C (zh) 2002-02-01 2003-01-30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27531B2 (zh)
EP (1) EP1333463A3 (zh)
JP (1) JP3975764B2 (zh)
KR (1) KR20030066406A (zh)
CN (1) CN12740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267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カラーブラウン管装置
US20110001057A1 (en) * 2009-07-01 2011-01-06 Sge Analytical Sciences Pty Ltd Component for manipulating a stream of charged particles
US20110001056A1 (en) * 2009-07-01 2011-01-06 Sge Analytical Sciences Pty Ltd Component for manipulating a stream of charged particles
US8349068B2 (en) * 2010-01-28 2013-01-08 Custom Building Products, Inc. Rapid curing water resistant composition for grouts, fillers and thick coat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3752A (ja) * 1981-12-16 1983-06-20 Hitachi Ltd カラ−受像管用電子銃
US4701677A (en) * 1984-07-30 1987-10-20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lor cathode ray tube apparatus
JP3053845B2 (ja) * 1990-06-07 2000-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陰極線管
KR950004627B1 (ko) * 1992-12-31 1995-05-03 삼성전관주식회사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JPH0721936A (ja) * 1993-06-30 1995-01-24 Hitachi Ltd 陰極線管
JPH07161308A (ja) * 1993-12-07 1995-06-23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US5864203A (en) * 1994-03-25 1999-01-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ynamic focusing electron gun
JP3324282B2 (ja) * 1994-07-11 2002-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JPH0831332A (ja) * 1994-07-13 1996-02-02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H08298080A (ja) * 1995-04-27 1996-11-12 Nec Kansai Ltd 電子銃
US6320333B1 (en) * 1997-02-07 2001-1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picture tube
JP3655440B2 (ja) * 1997-08-05 2005-06-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受像管
US6400105B2 (en) * 1997-09-05 2002-06-04 Hitachi, Ltd. Color cathode-ray tube having 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lens exhibiting different intensities for electron beams
JPH11260284A (ja) * 1998-03-09 1999-09-24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75764B2 (ja) 2007-09-12
KR20030066406A (ko) 2003-08-09
JP2003229076A (ja) 2003-08-15
US6927531B2 (en) 2005-08-09
EP1333463A3 (en) 2005-06-15
US20030160559A1 (en) 2003-08-28
CN1437215A (zh) 2003-08-20
EP1333463A2 (en) 2003-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85C (zh) 有低动态调整电压的阴极射线管
CN1071936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50690C (zh) 动态聚焦电压减小了的彩色显像管
CN1149619C (zh) 具有静电四极透镜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74001C (zh) 整个荧光屏面上获得高图象分辨率的彩色显象管装置和电子枪
CN1018107B (zh) 显象管的电子枪
CN1146007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23043C (zh) 彩色显象管装置
CN1216854A (zh) 彩色显像管装置
CN1050442C (zh) 一个具有可控射束光点的偏转系统
CN1058103C (zh) 改善聚焦的阴极射线管
CN1202550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02551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35598C (zh) 阴极射线管
CN1162891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33015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29162C (zh) 阴极射线管
CN1084927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
CN1320591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5324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30302A (zh) 采用四极透镜的彩色显示系统
CN120254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197112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276461C (zh) 彩色显像管装置
CN1251278C (zh) 电子枪组件及阴极射线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