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8166A -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48166A CN1348166A CN01135445A CN01135445A CN1348166A CN 1348166 A CN1348166 A CN 1348166A CN 01135445 A CN01135445 A CN 01135445A CN 01135445 A CN01135445 A CN 01135445A CN 1348166 A CN1348166 A CN 1348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scan period
- liquid crystal
- display unit
- signal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在通过TFT等将来自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源极信号写入矩阵基板中各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的同时将来自共用信号发生部分的极性每一帧进行反转的共用信号施加到对向基板上的共用电极而来驱动液晶。当一帧的扫描线的扫描结束之后,设置比该扫描期间更长的非扫描期间而由控制部分控制扫描期间的间隔及共用信号的极性反转的周期。利用该非扫描期间使得显示单元中保持额定电压的期间变长。则在扫描线及信号线的一部分重叠的反射型电极构造等中,能降低由于它们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影响使显示电极发生变动的保持电压变动的影响。故能够减少以帧反转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时产生显示画面上下间的辉度相差且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各种信息终端设备以及电视机设备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地涉及能够提高显示质量以及减少消耗电能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图像显示装置之一已知有源矩阵型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6所示,具备液晶面板1、扫描线驱动电路2、信号线驱动电路3。
液晶面板1具有矩阵基板7、对向基板8、填充在两基板7、8之间的液晶(没有图示)。与矩阵基板7平行地对向设置对向基板8。在矩阵基板7上设有多条信号线S(1)…S(I)以及相互交差的多条扫描线G(1)…G(J)、配置成矩阵状的显示单元P。在对向基板8上各显示单元P共用地设有图17所示的对向电极13。
如图17所示,各显示单元P…具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11以及液晶电容CLC。也如图18所示,TFT11的源极与信号线S(i)连接、TFT11的栅极与扫描线G(j)连接。从信号线驱动电路3输出到信号线S(i)的源极信号Vs通过TFT11的源极以及漏极而作为漏极电压Vd(i,j)施加在作为液晶电容CLC一方电极的显示电极12上。又,在作为液晶电容CLC另一电极的对向电极13上施加共用信号Vcom。
由此,将漏极电压Vd(i,j)与共用信号Vcom的电压的差施加到电容CLC上。此结果是调制夹在两电极12、13间的液晶14的透过率或者反射率并且在显示单元P…上显示对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又,对于各显示单元P,由于在一定期间内保持积蓄在液晶容量CLC中的电荷,因此,即使在TFT11关闭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地维持图像的显示。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当向液晶持续施加直流电压,则液晶的特性会发生劣化。这里,对于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向液晶施加反转驱动电压,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这种利用反转驱动电压的驱动方法一般称为反转驱动法。在上述的反转驱动法中有帧反转法、源线反转法、栅线反转法、点反转法等。
这里,对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帧反转驱动法进行驱动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向液晶面板1中第i列第1行的显示单元P(i,1)、中央部分的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以及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所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变化的波形图。为了简化说明,在该图中表示使得源极信号Vs保持为2V的恒定值并且共用信号Vcom以4V振幅地进行交流变化而在显示单元P上施加±2V的驱动电压的示例。
通过在A1点上向扫描线G(1)输出的栅极脉冲而打开TFT11,由此向最上行的显示单元P(i,1)写入源极信号Vs。然后,最上行的显示单元P(i,1)即使此后TFT11关闭也能够由液晶电容CLC维持电压。然后,共用信号Vcom在R点反转并且当其振幅大小发生变化时,根据电荷保持规律,漏极电压Vd也对应地发生振幅大小的变化。再者,通过在B1点向扫描线G(1)供给下一个栅极脉冲而打开TFT11,由此向显示单元P(i,1)写入源极信号Vs并且进行保持,对于显示单元P(i,1)在每个期间T重复这样的写入以及保持。
中央部分的显示单元P(i,j)即使在Aj点由输出到扫描线G(j)的栅极脉冲打开TFT11时也能够写入源极信号Vs并且保持其电压。此后,当在R点共用信号Vcom反转并且其振幅大小发生变化时,漏极电压Vd也同样地发生变化。再者,在B(j)点也通过TFT11的打开而将源极信号Vs写入显示单元P(i,j)并且进行保持。即使对于显示单元P(i,j)也重复这样的写入以及保持。
最下行的显示单元P(i,J)通过在AJ点向扫描线G(J)输出栅极脉冲而打开TFT11来进行源极信号Vs的写入与保持。接着,当在R点共用信号Vcom的振幅大小发生变化时,漏极电压Vd也同样地发生变化。再者,在BJ点也向显示单元P(i,J)写入源极信号Vs并且进行保持。对于显示单元P(i,J)也重复进行这样的写入与保持。
如上所述,由于漏极电压Vd的变化量与共用信号Vcom的变化量相同,故例如,对于显示单元P(i,1),以共用信号Vcom为基准的驱动电压VLC(i,1)不变。因此,对于显示单元(i,1),能够实现±2V的交流驱动。对于上述的其他显示单元P(i,j)、P(i,J)也与此相同。
另一方面,对于当Vcom为恒定的直流电压时进行说明。
图20是表示向液晶面板1中第i列第1行的显示单元P(i,1)、中央部分的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以及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所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变化的波形图。为了简化说明,在该图中表示使得共用信号Vcom保持2V的恒定值并且源极信号Vs以4V振幅进行交流变化而在显示单元P上施加±2V的驱动电压的示例。
对于这样的驱动方法,由于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没有发生反转,故共用信号Vcom的振幅没有变化。因此,同样地漏极电压Vd的振幅也没有发生变化。又,对于以图17所示的等价电路显示的液晶单元P,即使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发生变化漏极电压也不会对应地发生变化。
一般地,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它具有不发光的特性而必须要作为光源的背景光。由于作为该背景光用的灯的消耗电能较大,故液晶显示装置很难节省电能。因此,开发了不必须背景光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它能够使用于大多室外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之中等。
作为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的电极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将象素电极(反射电极)与信号线等的总线通过层间绝缘膜分层设置的构造以及反射电极构造。
如图22所示,对于反射电极构造,作为显示电极12的反射电极12a配置在邻接的信号线S(i)、S(i+1)以及邻接的扫描线G(j-1)、G(j)上并且覆盖它们的边缘部分。根据这样的构造,在反射电极12a与信号线S(i)、S(i+1)以及相邻接的扫描线G(j-1)、G(j)之间不会形成间隙,能够防止光的泄漏。
具有上述反射电极构造的显示单元P的等价电路如图21所示。在该等价电路中,除了液晶电容CLC以外还有寄生电容Csd1、Csd2、Cgd1、Cgd2。寄生电容Csd1、Cgd2分别位于TFT11的漏极与信号线S(i)以及与扫描线G(j-1)之间。另一方面,Csd2、Cgd1分别位于TFT11的漏极与信号线S(i+1)以及扫描线G(j)之间。
然而,当将上述的帧反转驱动法使用于具有上述的象素电极与总线为分层构造以及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液晶面板1时,如日本公告专利公报“特公平5-2208号公报(公告日1993年1月12日)”所记载的那样存在下述问题。
图23表示向具有上述反射电极构造的液晶面板1中的第i列第1行的显示单元P(i,1)、中央部分的第i列第j行显示单元P(i,j)以及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所施加的驱动电压的变化的波形图。该图与图19所示示例相同地表示了源极信号Vs为2V(DC)、共用信号Vcom为4V(AC)时的示例。
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当电压保持在显示单元P的状态下共用信号Vcom的振幅发生变化时,漏极电压Vd的振幅也同样地发生变化。然而,在图23所示的示例中,由于上述寄生电容Csd1、Csd2、Cgd1、Cgd2会产生电荷的再分配。作为与TFT11的漏极电极连接的全部电容CD(=CLC+Csd1+Csd2+Cgd1+Cgd2),若将共用信号Vcom的变化量作为Vac1时,则漏极电压Vd1的变化量ΔVd1如下式(1)所表示。
ΔVd1=(CLC/CD)×Vac1 …(1)
又,共用信号Vcom变化之后的液晶单元P中所保持的电压成为比原来所保持的额定电压Vx1要低一个下降电压Vy1=(Vac1-ΔVd1)。
这里,如图23所示,在保持期间Ttrue(j)中,向显示单元P施加电压并且保持额定电压Vx1,在下降期间Tflase(j)中通过共用信号Vcom进行反转,显示单元P的电压比额定电压下降ΔVd1。由此,对于显示单元P(i,1)、P(i,j)、P(i,J)各自的保持期间Ttrue(1)、Ttrue(j)、Ttrue(J)不同,各自的下降期间Tflase(1)、Tflase(j)、Tflase(J)不同。
由于最上行的驱动电压VLC(i,1)因受到共用信号Vcom的影响在下降期间Tflase(1)即使降低在此后也会进行电压的写入,因此在较短的下降期间Rflase(1)下降。反之,最下行的驱动电压VLC(i,j)由于刚写入后的共用信号Vcom的反转,在从该反转起到下次写入的较长下降期间Tflase(J)下降。
进行一幅画面份额的写入以及保持的期间是由从最上行的扫描(写入)开始并且由最下行的扫描(写入)结束为止的第1期间Ta1、到最下行的扫描结束通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为止的第2期间Tb1以及从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起到下次扫描开始为止的第3期间Tc1构成。最上行的驱动电压VLC(i,1)在第1以及第2期间Ta1、Tb1中保持上述的额定电压Vx1,在第3期间Tc1中比额定电压Vx1要低一下降电压Vy1。该驱动电压VLC(i,1)的有效电压VLCrms(i,1)可以由下式求得。
VLCrms(i,1)={((Ta1+Tb1)·Vx12+Tc1(Vx1-Vy1)2)/(Ta1+Tb1+Tc1)}1/2
另一方面,最下行的驱动电压VLC(i,J)在第2期间Tb1中保持额定电压Vx1,在第1以及第3期间Ta1、Tc1中比额定电压Vx1要低一下降电压Vy1。该驱动信号VLC(i,J)的有效电压VLCrms(i,J)可以由下式求得。
VLCrms(i,J)={(Tb1·Vx12+(Ta1+Tc1)·(Vx1-Vy1)2)/(Ta1+Tb1+Tc1)}1/2
这里,Vx1=2V、Vac1=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D=5pF、Ta1=15mS、Tb1=0.5mS、Tc1=0.5mS。由此,VLCrms(i,1)=1.993Vrms、VLCrms(i,J)=1.768Vrms,它们的差为0.225Vrms。这样,对于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在画面上下间产生0.225Vrms的差,由于该电压差,显示画面的辉度在上下间变得不均匀。
然而,如上所述将共用信号Vcom作为直流的恒定电压时如图2所示那样,由于共用信号Vcom没有发生变化,不会产生上述问题。然而,对于图21所示的具有反射电极构造的显示单元P,如图24所示那样,源极信号Vs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反转。因此,对于显示单元P(i,1)、P(i,j)、P(i,J),由于各自产生下降期间Tflase(1)、Tflase(j)、Tflase(J),与上述情况相同地显示图像的辉度变得不均。
对于该显示单元P,当保持驱动电压VLC时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发生反转时,由于上述的寄生电容Csd1、Csd2、Cgd1、Cgd2而产生电荷的再分配部分。因此,作为与漏极电极连接的全部容量CD(=CLC+Csd1+Csd2+Cgd1+Cgd2)并且将源极信号Vs的变化量作为Vas2时,则显示电极12受到邻接的2条信号线S(i)、S(i+1)与漏极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sd1、Csd2的影响。结果是漏极电压Vd2的变化量ΔVd2如下式(2)表示。
ΔVd2={(Csd1+Csd2)/CD}×Vac2 …(2)
由此,保持在源极信号Vs变化后的显示单元P中的电压比原来应保持的电压要低ΔVd2。因该电压下降所产生的下降期间Tflase(1)、Tflase(j)、Tflase(J)如上所述比例不同。
应该注意的是有两点,即驱动电压VLC以共用信号Vcom为基准、当采用极性反转的共用信号Vcom时由于对向电极13以及与其对向的显示电极12的电位(漏极电位)与共用信号Vcom同样地进行极性变化,故驱动电压VLC不变。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之际产生的不良情况,取决于共同信号Vcom的变化量随寄生电容Csd1、Csd2、Cgd1、Cgd2而不同的事实。
又,当采用恒定电压的共用信号Vcom时,由于共用信号Vcom没有变化,单纯地源极信号Vs的变化通过寄生电容Csd1、Csd2而漏极电压Vd发生变化。因此,驱动电压VLC产生不需要的变化。
进行一幅画面的写入以及保持的期间由上述的第1期间Ta1、第2期间Tb1以及第3期间Tc1构成。最上行的驱动电压VLC(i,1)在第1以及第2期间Ta1、Tb1中保持额定电压Vx1,在第3期间Tc1比额定电压Vx1更加下降Vy1(=ΔVd2)。因此,该驱动电压VLC(i,1)的有效电压VLCrms(i,1)由下式可求得。
VLCrms(i,1)={((Ta1+Tb1)·Vx12+Tc1(Vx1-Vy1)2)/(Ta1+Tb1+Tc1)}1/2
另一方面,最下行的驱动电压VLC(i,J)在第2期间Tb1中保持额定电压Vx1,在第1以及第3期间Ta1、Tc1中存在额定电压Vx1与源极信号Vd的电压的差。因此,显示单元P(i,J)保持的驱动信号VLC(i,J)的有效电压VLCrms(i,J)可以由下式求得。
VLCrms(i,J)={((Tb1)·Vx12+(Ta1+Tc1)·(Vx1-Vy1)2)/(Ta1+Tb1+Tc1)}1/2
这里,Vx1=2V、Vac2=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D=5pF、Csd1+Csd2=0.15pF、Ta1=15mS、Tb1=0.5mS、Tc1=0.5mS。由此,VLCrms(i,1)=1.996Vrms、VLCrms(i,J)=1.884Vrms,它们的差为0.112Vrms。这样,对于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在画面上下间产生0.112Vrms的差,与图23所示的情况相同由于该电压差显示画面的辉度在上下间变得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以场反转方法驱动时所产生的上述显示画面上下间的辉度差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由设置在每个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单元上的有源元件,选择显示单元而对每条扫描线进行扫描,同时向所选择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写入信号电压并且向与所述显示电极对向设置的对向电极施加共用电压,由此向液晶施加由信号电压与共用电压决定的驱动电压,使得所述共用电压或者所述信号电压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来进行驱动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含由非扫描手段设置非扫描期间的,该非扫描期间是设置在向一幅画面的显示单元写入信号电压的扫描期间之后,具有比该扫描期间更长并且在保持所述信号电压的同时,停止写入所述信号电压在该非扫描期间利用反转控制手段反转上述共用电压或者上述信号电压的极性。
当以帧反转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时,如上所述由于显示单元中存在的寄生电容等会使得施加到液晶上的有效电压下降。该影响使得显示画面的行间不同而在显示图像上产生辉度差。对此,通过在扫描期间之后设置具有大于扫描期间的长度的非扫描期间,能够在非扫描期间保持显示单元中的额定的驱动电压。由此,能够大幅度缩小施加到画面上最上行与最下行的显示单元的有效电压的差,两行间的辉度差几乎没有。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下述内容可以明确。又,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可以明确。
附图简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到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信号发生部分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共用信号发生部分的构造的框图。
图4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共用信号的极性反转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5是将上述驱动动作概念化的说明图。
图6是将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的驱动方法的驱动动作概念化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共用信号的极性反转的时序与显示画面的最上行以及最下行的驱动信号的有效电压的差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信号的极性反转的驱动动作的波形图。
图9是将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信号的极性反转的驱动动作概念化的说明图。
图10是将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的驱动方法的驱动动作概念化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信号的极性反转的时序与显示画面的最上行以及最下行的驱动信号的有效电压的差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构造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施加到图12的的液晶面板的2个共用信号的波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1~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17是表示以往以及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构造的等价电路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显示单元的电极构造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具有图17的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共用信号进行极性反转的驱动动作的波形图。
图20是表示具有图17的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源极信号进行极性反转的驱动动作的波形图。
图21是表示以往以及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显示单元的构造的等价电路图。
图22是表示图21的显示单元的电极构造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具有图21的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共用信号进行极性反转的驱动动作的波形图。
图24是表示具有图21的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信号进行极性反转动作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以下,参照图1~图7、图17、图18、图21以及图22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具备液晶面板1、扫描线驱动电路2、信号线驱动电路3,而且还具备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控制部分6。
液晶面板1具有矩阵基板7、与其平行地设置的对向基板9、填充在两基板7、8之间的液晶(没有图示)。在矩阵基板7上设有相互交叉的多条扫描线G(1)…G(J)以及多条信号线S(1)…S(I)、配置成矩阵状的显示单元P。
显示单元P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形成在邻接的2条扫描线G(j)·G(j-1)与邻接的2信号线S(i)·S(i+1)所包围的区域中。该显示单元P由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TFT)11与液晶电容CLC构成。TFT其栅极与扫描线G(j)连接、源极信号与信号线S(i)连接。液晶电容CLC由与TFT11连接的显示电极12、与其相对的对向电极13、夹持在两电极12、13之间的液晶14形成。作为共用电极的对向电极13设置在对向基板8上使得全部的显示单元P共用。
对于这样的显示单元P,显示电极12通过TFT11的漏极以及源极与信号线S(i)连接并且TFT11的栅极与扫描线G(j)连接。又,在对向电极13上施加从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输出的共用信号Vcom。由此,当向液晶电容CLC施加在TFT11打开期间从信号线S(i)供给的源极信号Vs的最大电平或者最低电平的电压(信号电压)与共用信号Vcom中的最大电平或者最低电平的电压(共用电压)的差时,则调制液晶的透过率或者反射率,在显示单元P…上显示对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又,对于各显示单元P,由于积蓄在液晶电容CLC中的电荷保持恒定期间,因此即使TFT11关闭时也能够对应地维持图像的显示。
扫描线驱动电路2以时钟的以时钟的时序改变从控制部分6供给的起始脉冲,再通过缓冲电路输出用于选择扫描线G(1)…G(J)的下述的栅极脉冲GP(参照图4)。另一方面,信号线驱动电路3以时钟的时序改变从控制部分6供给的起始脉冲并且根据其变化脉冲对于来自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的源极信号Vs进行采样之后,保持原样而通过缓冲电路将1行的源极信号Vs输出到信号线S(1)…S(I)。
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产生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的源极信号Vs。因此,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如图2所示,具备计数器4a、4b、解码器4c以及切换开关4d。
计数器4a对于从控制部分6供给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进行计数并且当下述扫描期间的规定数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结束时输出进位信号CO。又,计数器4a由从解码器4c输出的“L”电平的解码信号进行复位。计数器4b对于由控制部分6供给的时钟CLK进行计数并且由从计数器4a输出的进位信号CO进行复位。
解码器4c当从计数器4b输出的计数值达到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的时序所对应的规定值时输出“L”电平的解码信号。解码器4c由各种逻辑电路构成使得当输入了表示上述规定值的多个字节的数据时输出“L”电平(也可以为“H”电平)的解码信号。切换开关4d是当上述的解码信号变为“L”时对于源极信号Vs的高电位侧的电压Vsp与低电位侧的电压Vnp进行电压Vsp、Vnp的输出切换的单刀双掷型的开关。
在上述构成的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部分4中,计数器4a对于每一行输出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进行计数并且当结束扫描线G(1)…G(J)的1帧份额的扫描时,输出进位信号CO。如此,计数器4b由该进位信号CO复位并且开始时钟CLK的计数,从数据输出端Q输出计数值。当根据计数器4b的时钟CLK的计数值达到规定值时,解码器4c根据该值的数据输出“L”电平的解码信号。由此,切换切换开关4d的连接并且将电压Vsp或者电压Vnp的任意之一作为源极信号Vs的电压而输出。另一方面,计数器4a由上述的解码信号复位并且保持待机状态直到输入新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
如此,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输出每一帧地极性进行反转的源极信号Vs。
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产生以与源极信号Vs相同相位或者相反相位进行极性反转并且具有与源极信号Vs相同周期的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的共用信号Vcom。因此,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如图3所示具备计数器5a、5b、解码器5c以及切换开关5d。
该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与上述的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的构造大致相同,而与其不同的点在于,切换开关5d切换并且输出共用信号Vcom中的高电位侧的电压Vref1与低电位侧的电压Vref2。对于该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当计数器5a结束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时接着计数器5b开始时钟CLK的计数,当该计数值达到规定值时,以从解码器5c输出的解码信号的变化切换切换开关5d。如此,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输出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的共用信号Vcom。
因此,从扫描线G(1)…(J)的一帧份额的扫描结束之后到源极信号Vs或者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为止的期间(下述的第2期间Tb2)由当输出使得解码器4c·5c切换切换开关4d·5d的连接的解码信号时的计数器4b·5b的计数值(规定值)来设定。如此,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以及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具有作为反转控制手段的功能。
控制部分6是包含CPU等的系统控制部分,它产生供给扫描线驱动电路2、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以及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的各种控制信号(上述的时钟CLK、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起始脉冲等)。又,控制部分6设定起始脉冲的输出时序使得在扫描线驱动电路2反复扫描期间(图4的第1期间Ta2)与此后不进行扫描的非扫描期间(图4的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在上述第1期间Ta2中由于分别一个一个地选择扫描线G(1)…G(J),因此扫描期间是向它们顺次输出第1到第J的栅极脉冲GP的期间。上述的非扫描期间设定为比该扫描期间要长。如此,控制部分6具有作为非扫描手段的功能。
这里,对于上述这样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动作进行说明。又,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源极信号Vs是极性进行反转的信号,在以下的示例中,为了简化说明,使得源极信号Vs为恒定值的直流电压。
图4表示施加到液晶面板1的第i列第1行的显示单元P(i,1)、中央部分的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以及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的驱动电压的变化的波形图。该图是表示源极信号Vs保持为2V的恒定值并且共用信号Vcom以4V的振幅进行交流变化而在各显示单元P上施加±2V的驱动电压的示例。
进行一幅画面的写入以及保持的更新期间Tpol由第1期间Ta2、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构成。第1期间Ta2是开始最上行的扫描(写入)并且到结束最下行的扫描(写入)为止的期间。第2期间Tb2是结束的最下行的扫描到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进行反转为止的期间。第3期间Tc2是共用信号Vcom的进行反转起到开始下次扫描为止的期间。
对于最上行的显示单元P(i,1),漏极电压Vd在上述第2期间Tb2(没有图示)结束时的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的同时,与共用信号Vcom一致地进行变化。共用信号Vcom变化后的液晶单元中所保持的电压如上述以往技术中所说明那样成为比原来保持的额定电压Vx2要低一个下降电压Vy2。对于其后的第1期间Ta2,根据A点上向扫描线G(1)输出的栅极脉冲GP打开TFT11,由此写入源极信号Vs的电压。因此,漏极电压Vd成为该电压。又,此后即使TFT11关闭,利用液晶电容CLC保持电压。所保持的驱动信号VLC(i,1)也与漏极电压Vd同样地只下降一电压Vy2。
当扫描期间即第1期间Ta2结束时,在其后的第2期间Tb2中没有进行扫描,故保持驱动信号VLC(i,1)的电压。然后,当在第2期间Tb2结束的时扫描信号Vcom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情况下,与此对应地漏极电压Vd也同样地进行上述变化。如此,能够进行一帧图像的写入以及保持。
对于中央部分的显示单元P(i,j),漏极电压Vd的电平与上述第2期间Tb2(没有图示)结束时的共用信号Vcom的进行极性反转同时地进行变化,故到写入源极信号Vs的电压为止(B点)的下降期间Tflase(j)比显示单元P(i,1)的下降期间Tflase(1)要长。再者,对于最下行的显示单元P(i,J),下降期间Tflase(J)(共用信号Vcom进行极性反转起到C点的期间)比下降期间Tflase(j)要长。
与此相对,在进行一帧的写入以及保持的更新期间Tpol中,如图5所示,在扫描期间(第1期间Ta2)后设置非扫描期间(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并且在第2期间Tb2的最后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发生反转。因此,在非扫描期间中通过保持在各显示单元P中的电压可以确保辉度。由此,如图6所示能够使得最上行、中间行以及最下行间的辉度差比不具备非扫描期间的以往的驱动方法更小。
表1表示将扫描期间与非扫描期间的长度的比作为1∶n并且使n为0、0.5、1.0、1.5、5、10时观察者观察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上的图像并且评价其显示质量的结果。又,评价结果用×(不能够实用)、△(不良好)、○(良好)以及◎(高质量)表示。从表1可知,上述的非扫描期间若比扫描期间长则能够获得良好的显示质量。
(表1)
n | 0 | 0.5 | 1 | 1.5 | 5.0 | 10 |
显示质量 | × | △ | ○ | ○ | ◎ | ◎ |
如此,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若非扫描期间比扫描期间长,则能够获得良好的显示质量。然而,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进行反转的第2期间Tb2的最后(结束时期)即第2期间Tb2的长度也对于显示质量产生影响。若扫描期间与非扫描期间的比满足上述的关系,则即使共用信号Vcom在任何时间发生反转,也能够减小行间的辉度差。然而,反转的时刻越接近第2期间Tb2的开始时期(第2期间Tb2越短),对于黑白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由于显示图像的辉度高而图像整体明亮,因此能够获得原来的显示图像的辉度。对此,为了获得良好的辉度最好在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构成的非扫描期间的后半共用信号Vcom进行极性的反转。又,为了使得反转的时刻能够尽量接近第3期间Tc2的开始时期(刚刚前面)而最好使得第2期间Tb2较长。
再者,对于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液晶面板1,如图4所示,最上行的驱动信号VLC(i,1)在第1以及第2期间Ta2、Tb2中保持上述的额定电压Vx2,在第3期间Tc2中比额定电压Vx2要低一个由前式(1)求得的下降电压Vy2。该驱动信号VLC(i,1)的有效电压VLCrms(i,1)可以由下述(3)来求得。VLCrms(i,1)={((Ta2+Tb2)·Vx22+Tc2·(Vx2-Vy2)2)/(Ta2+Tb2+Tc2)}1/2…(3)
另一方面,最下行的驱动电压VLC(i,J)在第2期间Tb2中保持额定电压Vx2,在第1以及第3期间Ta2、Tc2中比额定电压Vx2要低一个下降电压Vy2。该驱动信号VLC(i,j)的有效电压VLCrms(i,J)可以由下式(4)求得。VLCrms(i,J)={(Tb2·Vx22+(Ta2+Tc2)·(Vx2-Vy2)2)/(Ta2+Tb2+Tc2)}1/2…(4)
这里,Vx2=2V、Vac1(共用信号Vcom的振幅)=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D=5pF、Ta1=15mS、Tb2=160mS、Tc2=0.5mS。由此,VLCrms(i,1)=1.999Vrms、VLCrms(i,J)=1.980Vrms,它们的差为0.02Vrms。这样,能够抑制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在画面的上下间的差,由于这样微小的电压差,显示画面的辉度上下间大致均匀。
从第1期间Ta2结束起到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进行反转为止的第2期间Tb2的长度与最上及最下行的驱动信号VLC的有效电压差的关系如图7所示。该图3曲线表示了Vx2=2V、Vac1=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D=5pF、Ta2=15mS、Tb2=160mS、Tc2=0.5mS时的上述的关系。又,在该曲线中,表示有效电压的纵轴以对数形式表示。从该图可知,获得上述有效电压差约0.02Vrms时的第2期间Tb2为160mS。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重新设有接着扫描期间(第1期间Ta2期间)且大于扫描期间的长度的非扫描期间(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由此,大幅度地减小了施加到显示画面上的最上行与最下行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的差,两行间的辉度差几乎没有。由此,显示画面全体也几乎没有辉度差,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又,在非扫描期间中由于将共用信号Vcom的极性反转的时刻设置在非扫描期间的后半段,能够确保接近显示图像的原来的辉度。特别地,若该反转的时刻是在非扫描期间正好结束之前,则能够大致确保显示图像原来的辉度。因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当将本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于电视机的情况下,由于NTSC方式的信号的帧频定为30Hz(而此时场频为60Hz,若极性反转为帧反转方式则以通常以场频进行极性反转),为了使得第2期间Tb2较长而最好在第1期间Ta2中以高速极性扫描。特别地,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与使用CRT的显示装置不同,由于不需要使得电子枪进行的扫描从最下行回到最上行回扫的垂直消隐期间,能够较容易地设定第1期间Ta2与第2期间Tb2的比。又,当显示图像为静止的画面时,若能够跳过每场的图像而空过数场进行显示,即使以通常的速度扫描第1期间Ta2,通过空过第1期间Ta2并且使得与场对应而能够获得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
另一方面,当将本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于信息移动终端的设备中时,对于移动电话等,当显示静止图像以及较少变动的动画图像等时,与电视视频不同,能够将帧频设定为5Hz以及10Hz。由此,即使在第1期间Ta2不进行高速扫描,也能够将第2期间Tb2设定地较长。
又,对于信息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上述的具有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于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21所示,显示电极12由于扫描线G(i)、G(i-1)以及信号线S(i)、(i+1)重叠而由此存在寄生电容Csd1、Csd2、Cgd1、Cgd2,这样显示电极12电压容易降低。因此,若以上述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则能够获得良好的显示质量。对于具有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液晶面板1的构造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4、15)。
再者,在第2期间Tb2中,由于在显示单元P保持驱动电压,即使使得扫描线驱动电路2、信号线驱动电路3、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等的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工作,动作上也没有不良情况。通过这样地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工作,能够降低在第2期间Tb2中这些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特别地,有效的是使得包含电能消耗大的模拟系统电路的信号线驱动电路3以及其周围电路停止动作。
为使这样的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工作,例如作为停止控制手段的控制部分6以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或者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所得的第2期间Tb2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刻为基础而停止向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供给控制信号以及停止从电源供给电能。对于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的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例如采用驱动IC的低电耗模式。或者,也可以由控制部分6使得设置在扫描线驱动电路2以及信号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段的缓冲电路的输出为高阻抗而使得几乎没有电流流动。
(实施形态2)
以下,参照图1、图8~图11、图17、图18、图21以及图22对于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1中的构造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构造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那样,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具备液晶面板1、扫描线驱动电路2、信号线驱动电路3、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控制部分6。本液晶显示装置与上述的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除了使得源极信号Vs每一帧进行极性反转而且设定共用信号Vcom为恒定值。
这里,对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动作极性说明。
图8是表示施加到液晶面板1的第i列第1行的显示单元P(i,1)、中央部分的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以及第i列第J行的显示单元P(i,J)的驱动电压的变化的波形图。该图是表示共用信号Vcom保持为2V的恒定值并且源极信号Vs以4V的振幅进行交流变化而在各显示单元P上施加±2V的驱动电压的示例。
对于最上行的显示单元P(i,1),漏极电压Vd在前一个第2期间Tb2(没有图示)结束时的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反转的同时,与源极信号Vs一致地进行变化。源极信号Vs变化后的液晶单元中所保持的电压如实施形态1中对共用信号Vcom的说明那样成为比原来保持的额定电压Vx2要低一个下降电压Vy2。对于其后的第1期间Ta2,根据A点上向扫描线G(1)输出的栅极脉冲GP打开TFT11,由此写入源极信号Vs的电压,因此,漏极电压Vd成为该电压。又,此后即使TFT11关闭,利用液晶电容CLC而保持电压。所保持的驱动信号VLC(i,1)的电压也与漏极电压Vd同样地只下降一电压Vy2。
当扫描期间即第1期间Ta2结束时,由于在此后的第2期间Tb2中没有进行扫描,故保持驱动信号VLC(i,1)的电压。然后,当在第2期间Tb2结束的时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情况下,与此对应地漏极电压Vd也同样地进行上述变化。如此,能够进行一帧图像的写入以及保持。
对于中央部分的显示单元P(i,j),漏极电压Vd的电平与上述第2期间Tb2(没有图示)结束时的源极信号Vs进行极性反转同时地发生变化,故到写入源极信号Vs的电压为止(B点)的下降期间Tflase(j)比显示单元P(i,1)的下降期间Tflase(1)要长。再者,对于最下行的显示单元P(i,J),下降期间Tflase(J)(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反转起到C点的期间)比下降期间Tflase(j)要长。
如此,在进行一帧的写入以及保持的更新期间Tpol中,如图9所示,在扫描期间(第1期间Ta2)之后设置非扫描期间(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并且在第2期间Tb2的最后源极信号Vs进行极性发生反转,因此,在非扫描期间中通过保持在各显示单元P中的电压可以确保辉度。由此,如图10所示能够使得最上行、中间行以及最下行间的辉度差比不具备非扫描期间的以往的驱动方法更小。
如此,本液晶显示装置也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若非扫描期间比扫描期间长,则能够获得良好的显示质量。然而,源极信号Vs的极性进行反转的第2期间Tb2的最后(结束时期)即第2期间Tb2的长度也对于显示质量产生影响。若扫描期间与非扫描期间的比满足上述的关系,则即使源极信号Vs任何时间发生反转,也能够减小行间的辉度差。然而,反转的时刻越接近第2期间Tb2的开始时期(第2期间Tb2越短),对于黑白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由于显示图像的辉度高而图像整体明亮,因此能够获得原来的显示图像的辉度。对此,为了获得良好的辉度最好在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构成的非扫描期间的后半共用信号Vcom进行极性的反转。又,为了使得反转的时刻能够尽量接近第3期间Tc2的开始时期(刚刚前面)而最好使得第2期间Tb2较长。
再者,对于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反射型电极构造的液晶面板1,如图8所示,最上行的驱动信号VLC(i,1)在第1以及第2期间Ta2、Tb2中保持上述的额定电压Vx2,在第3期间TC2中比额定电压Vx2要低一个由前式(1)求得的下降电压Vy2。该驱动信号VLC(i,1)的有效电压VLCrms(i,1)可以由上述式(3)来求得。另一方面,最下行的驱动信号VLC(i,J)在第2期间保持额定电压Vx2,在第1及第3期间Ta2、Tc2中从额电压Vx2中降低下降电压Vy2。该驱动信号VLC(i,J)的有效电压VLCrms(i,J)用上述式(4)求得。
这里,Vx2=2V、Vac2(源极信号Vs的振幅)=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D=5pF、Ta1=15mS、Tb2=80mS、Tc2=0.5mS。由此,VLCrms(i,1)=1.999Vrms、VLCrms(i,J)=1.981Vrms,它们的差为0.02Vrms。这样,能够抑制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在画面的上下间的相差,由于这样微小的电压相差,显示画面的辉度上下间大致均匀。
从第1期间Ta2结束起到源极信号Vs的极性进行反转为止的第2期间Tb2的长度与最上及最下行的驱动信号VLC的有效电压差的关系如图11所示。该图11的曲线表示了Vx2=2V、Vac=4V、CLC=4.7pF、Csd1+Csd2+Cgd1+Cgd2=0.3pF、Csd1+Csd2=0.15pF、CD=5pF、Ta2=15mS、Tc2=0.5mS时的上述的关系。又,在该曲线中,表示有效电压的纵轴以对数形式表示。从该图可知,获得上述有效电压差约0.02Vrms时的第2期间Tb2为80mS。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新设有接着扫描期间(第1期间Ta2期间)且大于扫描期间的长度的非扫描期间(第2期间Tb2以及第3期间Tc2)。由此,大幅度地减小了施加到显示画面上的最上行与最下行的显示单元P的有效电压差,两行间几乎没有辉度差。由此,显示画面全体也几乎没有辉度相差,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又,在非扫描期间由于将源极信号Vs的极性反转的时刻设置在非扫描期间的后半段,能够确保接近显示图像的原来的辉度。特别地,若该反转的时刻是在非扫描期间刚结束之前,则能够大致确保显示图像原来的辉度。因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又,本液晶显示装置也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当使用于电视机以及移动终端设备情况下,能够获得上述的良好的显示质量。
再者,本液晶显示装置也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在第2期间Tb2中通过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工作能够减少这些电路消耗的电能。
(实施形态3)
以下,参照图1、图12以及图13对于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构造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造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那样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具备液晶面板1、扫描线驱动电路2、信号线驱动电路3、源极信号发生部分4、共用信号发生部分5、控制部分6。又,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2所示那样,将对向电极13分割为第1电极13a以及第2电极13b。第1电极13a例如与邻接的2个信号线S(i)、S(i+1)所连接的显示电极12…中一方连接的显示电极12…相对。又,第二电极13b与邻接的2个信号线S(i)S、(i+1)所连接的显示电极12…中的另一方的显示电极12…相对。又,向第1电极13a与第2电极13b如图13所示分别供给极性相反相位相同的共用信号Vcom1、Vcom2。由此,向交错配置的第1电极13a与第2电极13b上交替地供给共用信号Vcom1、Vcom2。
对于这样的构造,由于采用与实施形态1相同的驱动方法,如上述那样,故也能够抑制显示画面的最上下行的辉度相差并且能够提高显示质量。又,对于这样的构造,以帧反转驱动的波形而实际上进行源极行反转,故与上述效果同样地能够防止跳动等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又,本实施形态也与实施形态1及2相同地通过在非扫描期间停止驱动系的电路动作,由此能够减少电耗。
又,在本实施形态以及上述的其他实施形态中,对于采用TFT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动作与采用它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当然也可以适用于采用MIM(Metal InsulatorMetal,金属绝缘体金属)元件以及其他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
这里,参照图14以及图15对于上述各实施形态中通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4表示液晶面板1的剖视构造。该图相当于下述图15的D-D剖视图。液晶面板1是反射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在矩阵基板7与对向基板8之间夹持向列型液晶等的液晶14,在矩阵基板7上形成作为有源元件的TFT。又,在本实施形态作为有源元件采用了TFT,而也可以采用MIM(Metal InsulatorMetal)以及TFT以外的有源元件。在对向面板8上依次设有用于控制入射光的状态的相位差片41、偏振片42以及反射防止膜43。在对向基板8的下面依次设有RGB的滤色器44以及透明的对向电极13。利用滤色器44能够进行彩色显示。
在各TFT11中,将设置在矩阵基板7上的扫描线的一部分作为栅极电极45并且在其上形成栅极绝缘膜46。夹持栅极绝缘膜46并且在与栅极电极45相对的位置上设有i型非晶体硅层47,在两处形成夹持i型非晶体硅层47的沟道区域的n+型非晶体硅层48。在一方的n+非晶体硅层48上面形成作为信号线一部分的数据电极49,从另一方的n+型非晶体硅层48的上面到栅极绝缘膜46的平坦部分上面凸出形成漏极电极50。与漏极电极50开始凸出的位置相反侧的一端与如图15所示的辅助电容布线53相对向的矩形辅助电容用电极凸缘(pad)12a连接。在TFT11…的上面形成层间绝缘膜51并且在层间绝缘膜51的上面形成反射电极12b…。反射电极12b…是利用周围光线进行反射型显示的反射部件。为了控制由反射电极12b…引起的反射光的方向,在层间绝缘膜51的表面上形成微细的凹凸。
再者,各反射电极12b通过设置在层间绝缘膜51上的连接孔52与漏极电极50导通。即由数据电极49施加并且由TFT11控制的电压从漏极电极50通过连接孔52施加到显示电极12,利用反射电极12b与对向电极13之间的电压驱动液晶14。即辅助电容用电极凸缘12a与反射电极12b相互导通而且反射电极12b与对向电极13之间存在液晶14。如此,辅助电容用电极凸缘12a与反射电极12b构成显示电极12。当为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相当于上述各电极这样配置的透明电极成为显示电极12。
再者,对于液晶面板1,如根据图14中液晶14从上方观察下方部分的图15所示那样,在矩阵基板7上垂直地设有向TFT11的栅极电极45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G(j)…以及向TFT11的数据电极49供给数据信号的信号线S(i)…。这样,在辅助电容电极凸缘12a…的各自之间设有形成作为象素的辅助电容的辅助电容电极的辅助电容布线53…。辅助电容布线53…在扫描线G(j)…以外的位置上与一部分夹持栅极绝缘膜46的辅助电容用电极凸缘12a…成对而在矩阵基板7上与扫描线G(j)…平行地设置。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避开扫描线G(j)…的位置设置辅助电容布线53。又,在该图中,为了使得明确辅助电容用电极凸缘12a…与辅助电容布线53…的位置关系而省略了反射电极12b的一部分的图示。又,在图15中没有表示图14中的层间绝缘膜51的表面的凹凸。
如以上的实施形态1~3所述,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也可以包含反转控制手段使得共用电压或信号电压的极性在非扫描期间的后半段进行反转。如此,则能够确保与原来相近的显示图像辉度。
又,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还可以包含向分割成多个的共用电极交替施加相反极性并且相同相位的共用电压的这一点。由此,即使对于适用于帧反转驱动的电极构造,也能够提高显示质量。
又,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在上述显示电极中包含反射电极的反射型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对于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多数采用显示电极与扫描线等重叠的构造,由此在显示电极与扫描线等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这样,若采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则能够减轻寄生电容带来的影响并且能够容易地提高显示质量。
又,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也可以包含在非扫描期间利用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停止动作的停止控制手段。在非扫描期间由于能够保持施加在显示单元上的驱动电压,因此没有必要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进行工作。由此,通过使得这些电路停止动作能够降低电能消耗。
又,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所列举的具体实施形态或者实施例仅为了揭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以及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换。
Claims (14)
1.一种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设置在每个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单元(P)上的有源元件(11),选择显示单元(P)而对每条扫描线(G(j))进行扫描,同时向所选择的显示单元(P)的显示电极(12)写入信号电压并且向与所述显示电极(12)对向设置的对向电极(13)施加共用电压(Vcom),由此向液晶施加由信号电压(Vs)与共用电压(Vcom)决定的驱动电压,使得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来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在向一幅画面的显示单元(P)写入信号电压(Vs)的扫描期间(Ta2)之后,设置具有比该扫描期间(Ta2)更长并且在保持所述信号电压(Vs)的同时停止写入所述信号电压(Vs)的非扫描期间(Tb2、Tc2),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中进行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反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的后半段进行反转。
3.一种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设置在每个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单元(P)上的有源元件(11),选择显示单元(P)而对每条扫描线(G(j))进行扫描,同时向所选择的显示单元(P)的显示电极(12)写入信号电压(Vs)并且向与所述显示电极(12)对向设置的对向电极(13)施加共用电压(Vcom),由此向液晶施加由信号电压(Vs)与共用电压(Vcom)决定的驱动电压,使得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来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在向一幅画面的显示单元(P)写入信号电压(Vs)的扫描期间(Ta2)之后,设置具有比该扫描期间(Ta2)更长并且在保持所述信号电压(Vs)的同时停止写入所述信号电压(Vs)的非扫描期间(Tb2、Tc2),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中进行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反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的后半段进行反转。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分割成多个的共用电极(13a、13b)交替地施加极性相反并且相位相同的共用电压(Vcom1、Vcom2)。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是在所述显示电极(12)中包含反射电极(12b)的反射型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扫描器间(Tb2、Tc2)中包含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动作停止的动作。
8.一种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由设置在每个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单元(P)上的有源元件(11),选择显示单元(P)而对每条扫描线(G(j))进行扫描,同时向所选择的显示单元(P)的显示电极(12)写入信号电压并且向与所述显示电极(12)对向设置的对向电极(13)施加共用电压(Vcom),由此向液晶施加由信号电压(Vs)与共用电压(Vcom)决定的驱动电压,使得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来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包含设置非扫描器间(Tb2、Tc2)的非扫描手段(6)以及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中使得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反转的反转控制手段(5),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是设置在向一幅画面的显示单元(P)写入信号电压(Vs)的扫描期间(Ta2)之后具有比该扫描期间(Ta2)更长且在保持所述信号电压(Vs)的同时停止写入所述信号电压(V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转控制手段(5)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的后半段使得所述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反转。
10.一种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由设置在每个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单元(P)上的有源元件(11),选择显示单元(P)而对每条扫描线(G(j))进行扫描,同时向所选择的显示单元(P)的显示电极(12)写入信号电压并且向与所述显示电极(12)对向设置的对向电极(13)施加共用电压(Vcom),由此向液晶施加由信号电压(Vs)与共用电压(Vcom)决定的驱动电压,使得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每一帧地进行极性反转来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包含设置非扫描器间(Tb2、Tc2)的非扫描手段(6)以及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中使得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反转的反转控制手段(4),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是设置在向一幅画面的显示单元(P)写入信号电压(Vs)的扫描期间(Ta2)之后具有比该扫描期间(Ta2)更长且在保持所述信号电压(Vs)的同时停止写入所述信号电压(Vs)。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转控制手段(4)在所述非扫描期间(Tb2、Tc2)的后半段使得所述信号电压(Vs)的极性反转。
12.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向分割成多个的共用电极(13a、13b)交替地施加极性相反并且相位相同的共用电压(Vcom1、Vcom2)的电压施加手段(5)。
13.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是在所述显示电极(12)中包含反射电极(12a)的反射型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14.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在所述非扫描器间(Tb2、Tc2)使得驱动系统的电路的动作停止的停止控制手段(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308392 | 2000-10-06 | ||
JP308392/2000 | 2000-10-06 | ||
JP308392/00 | 2000-10-06 | ||
JP2001226740A JP4166448B2 (ja) | 2000-10-06 | 2001-07-26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26740/01 | 2001-07-26 | ||
JP226740/2001 | 2001-07-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8166A true CN1348166A (zh) | 2002-05-08 |
CN1182508C CN1182508C (zh) | 2004-12-29 |
Family
ID=2660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3544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508C (zh) | 2000-10-06 | 2001-09-28 |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84863B2 (zh) |
EP (1) | EP1197790B9 (zh) |
JP (1) | JP4166448B2 (zh) |
KR (1) | KR100464811B1 (zh) |
CN (1) | CN1182508C (zh) |
DE (1) | DE60131819T2 (zh) |
TW (1) | TW567453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15309B2 (en) | 2003-03-20 | 2007-05-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CN100378558C (zh) * | 2003-12-04 | 2008-04-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0388344C (zh) * | 2003-03-03 | 2008-05-14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图像显示装置 |
CN100392719C (zh) * | 2003-12-26 | 2008-06-0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设备及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和电路 |
CN100445813C (zh) * | 2004-12-24 | 2008-12-24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驱动方法 |
CN100446079C (zh) * | 2004-12-15 | 2008-12-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 |
CN101002251B (zh) * | 2004-08-17 | 2010-10-13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将转换插入驱动显示器的波形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881012B (zh) * | 2005-06-13 | 2010-11-1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双稳态对掌性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471052B (zh) * | 2007-12-29 | 2012-01-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542581B (zh) * | 2006-12-01 | 2013-05-08 |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驱动方法 |
TWI547929B (zh) * | 2012-02-10 | 2016-09-01 |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CN106971694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 |
US10991329B2 (en) | 2015-06-26 | 2021-04-27 | Sony Corporation | Contro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96311A3 (en) * | 2001-09-19 | 2003-08-27 | Optrex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4271414B2 (ja) * | 2001-09-25 | 2009-06-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駆動方法 |
JP4190862B2 (ja) * | 2001-12-18 | 2008-12-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275434B2 (ja) * | 2002-07-01 | 2009-06-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451052B2 (ja) * | 2002-09-25 | 2010-04-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
KR100527089B1 (ko) * | 2002-11-04 | 2005-11-09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공통전압 조정회로 |
JP2004191581A (ja) * | 2002-12-10 | 2004-07-08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4317785A (ja) * | 2003-04-16 | 2004-11-11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594661B (en) * | 2003-05-30 | 2004-06-21 | Fujitsu Ltd | Control apparatus of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US7050027B1 (en) * | 2004-01-16 | 2006-05-23 |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 Single wire interface for LCD calibrator |
JP4039414B2 (ja) * | 2004-09-27 | 2008-0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圧供給回路、電源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146531B1 (ko) * | 2005-04-26 | 2012-05-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와, 이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
JP4883521B2 (ja) * | 2006-03-07 | 2012-02-22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4382839B2 (ja) * | 2007-08-09 | 2009-12-16 | 統▲宝▼光電股▲分▼有限公司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100920376B1 (ko) | 2007-12-21 | 2009-10-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KR101286532B1 (ko) * | 2007-12-28 | 2013-07-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TWI385619B (zh) * | 2008-04-09 | 2013-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KR101328769B1 (ko) * | 2008-05-19 | 2013-11-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TWI401642B (zh) * | 2008-08-01 | 2013-07-11 | Multi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120200549A1 (en) * | 2009-09-16 | 2012-08-0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
KR101962603B1 (ko) | 2009-10-16 | 2019-03-2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를 포함한 전자 기기 |
KR101579272B1 (ko) * | 2009-10-30 | 2015-12-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02376279B (zh) * | 2010-08-12 | 2014-07-23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9443485B2 (en) | 2010-11-04 | 2016-09-13 | Apple Inc. |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 with variable frame frequency |
US8730226B2 (en) * | 2010-11-04 | 2014-05-20 | Scanvue Technologies, Llc |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 with variable frame frequency |
CN104081445B (zh) * | 2012-02-10 | 2016-12-14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WO2013118686A1 (ja) * | 2012-02-10 | 2013-08-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KR101920398B1 (ko) * | 2012-03-15 | 2018-11-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US20160196789A1 (en) * | 2012-12-27 | 2016-07-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
KR102073685B1 (ko) * | 2013-09-06 | 2020-02-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TWI726006B (zh) * | 2016-07-15 | 2021-05-01 |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輸入輸出裝置、資料處理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45119A (ja) * | 1990-02-23 | 1991-10-31 | Sharp Corp | 液晶駆動用電源回路 |
JP2753162B2 (ja) | 1990-11-19 | 1998-05-18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連写カメラ |
JP3133107B2 (ja) * | 1991-08-28 | 2001-0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DE69224959T2 (de) | 1991-11-07 | 1998-08-13 | Canon Kk | Flüssigkristallvorrichtung und Steuerverfahren dafür |
US5648793A (en) * | 1992-01-08 | 1997-07-1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Driving system for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H06208344A (ja) * | 1993-01-12 | 1994-07-26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3489169B2 (ja) * | 1993-02-25 | 2004-0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H06337657A (ja) * | 1993-05-31 | 1994-12-06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5739804A (en) * | 1994-03-16 | 1998-04-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isplay device |
JP2643100B2 (ja) * | 1994-12-26 | 1997-08-20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装置 |
JP3596716B2 (ja) | 1996-06-07 | 2004-12-02 | 株式会社東芝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調整方法 |
JPH10104583A (ja) * | 1996-09-26 | 1998-04-24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131411B2 (ja) * | 1997-12-01 | 2001-01-3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H11352463A (ja) * | 1998-06-05 | 1999-1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0111878A (ja) | 1998-10-02 | 2000-04-21 | Canon Inc | 液晶装置 |
JP2000267618A (ja) * | 1999-03-17 | 2000-09-29 | Casio Comput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
2001
- 2001-07-26 JP JP2001226740A patent/JP41664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9-28 CN CNB011354453A patent/CN118250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0-04 EP EP01123775A patent/EP1197790B9/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0-04 US US09/977,912 patent/US678486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0-04 DE DE60131819T patent/DE6013181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0-05 TW TW090124666A patent/TW56745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0-05 KR KR10-2001-0061490A patent/KR10046481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8344C (zh) * | 2003-03-03 | 2008-05-14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图像显示装置 |
US7215309B2 (en) | 2003-03-20 | 2007-05-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CN100378558C (zh) * | 2003-12-04 | 2008-04-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8421728B2 (en) | 2003-12-26 | 2013-04-16 | Nlt Technolog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0392719C (zh) * | 2003-12-26 | 2008-06-0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设备及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和电路 |
US8059117B2 (en) | 2003-12-26 | 2011-11-15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8274465B2 (en) | 2003-12-26 | 2012-09-25 | Nlt Technolog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002251B (zh) * | 2004-08-17 | 2010-10-13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将转换插入驱动显示器的波形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0446079C (zh) * | 2004-12-15 | 2008-12-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 |
US9495927B2 (en) | 2004-12-15 | 2016-11-15 | Nlt Technolog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for same, and driving circuit for same |
US8836621B2 (en) | 2004-12-15 | 2014-09-16 | Nlt Technolog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method for same, and driving circuit for same |
CN100445813C (zh) * | 2004-12-24 | 2008-12-24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驱动方法 |
CN1881012B (zh) * | 2005-06-13 | 2010-11-1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双稳态对掌性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542581B (zh) * | 2006-12-01 | 2013-05-08 |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驱动方法 |
CN101471052B (zh) * | 2007-12-29 | 2012-01-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TWI547929B (zh) * | 2012-02-10 | 2016-09-01 |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US10991329B2 (en) | 2015-06-26 | 2021-04-27 | Sony Corporation | Contro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
CN106971694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20027275A (ko) | 2002-04-13 |
EP1197790B1 (en) | 2007-12-12 |
EP1197790B9 (en) | 2009-07-08 |
DE60131819T2 (de) | 2008-11-27 |
EP1197790A3 (en) | 2004-04-14 |
KR100464811B1 (ko) | 2005-01-05 |
DE60131819D1 (de) | 2008-01-24 |
US6784863B2 (en) | 2004-08-31 |
EP1197790A2 (en) | 2002-04-17 |
JP2002182621A (ja) | 2002-06-26 |
US20020063669A1 (en) | 2002-05-30 |
TW567453B (en) | 2003-12-21 |
JP4166448B2 (ja) | 2008-10-15 |
CN1182508C (zh) | 2004-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2508C (zh) |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62821C (zh)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61806C (zh) |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72654C (zh) | 具有改进的预充电电路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81464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
CN1242295C (zh) | 液晶显示器设备 | |
US818408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538375A (zh) |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532601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74611C (zh)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74082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以及显示控制装置 | |
CN147583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4148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9785803B (zh) |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单元及显示器 | |
CN1918621A (zh) |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
CN1648983A (zh) | 电光装置、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7545873A (zh) | 一种显示设备 | |
CN100347739C (zh) | 数据保持型有源矩阵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电视接收机 | |
CN194106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7665687A (zh) | 一种显示设备 | |
CN109658895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1075418A (zh) |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287212C (zh) | 电光器件及其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 |
CN184523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12060288A1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