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7484A -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7484A
CN1337484A CN01109779A CN01109779A CN1337484A CN 1337484 A CN1337484 A CN 1337484A CN 01109779 A CN01109779 A CN 01109779A CN 01109779 A CN01109779 A CN 01109779A CN 1337484 A CN1337484 A CN 1337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package former
mentioned
nemutogen
dimensional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09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田裕士
高嶌弘树
山本卓
蛭川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7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7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7/00Making wire network, i.e. wire nets
    • B21F27/12Making special types or portions of network by method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3/00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 D04C3/02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with spool carriers guided by track plates or by bobbin heads exclusively
    • D04C3/06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with spool carriers guided by track plates or by bobbin heads exclusively with spool carriers moving always in the same direction in endless path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25/005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1/00Loo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for weaving chenille yarn; Details peculiar to these looms
    • D03D41/004Looms for three-dimensional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3/00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 D04C3/02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with spool carriers guided by track plates or by bobbin heads exclusively
    • D04C3/20Arrangement of bobbin heads and guides or track plates in the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3/00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 D04C3/02Braiding or lacing machines with spool carriers guided by track plates or by bobbin heads exclusively
    • D04C3/34Beater, or beat-up,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其利用编带的组成原理来构成3维的X交织结构部(3X交织结构、4X交织结构、6X-3X交织结构)。该制造方法,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2中单独引出的线形体1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移动,使筒管托架移动,以便对至少从3个方向来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至少向3个方向离去,这样来组成三维组织体。

Description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本发明涉及根据编带的组成原理而构成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尤其涉及能提供一种按三维方式进行组织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该三维组织体设置在蒸馏装置的流体流路中,能有效地用作进行物质移动或热交换的填充体等。
众所周知,例如设置在蒸馏装置的流体流路中,进行物质移动或热交换等的填充休,其制造方法,已有像特开平5-96101号公开公报中所公开的那种技术。该现有技术的机织(织成)原理是依靠那种利用经线和纬线的织机。利用这种现有技术而获得的填充体101,如图23A所示,多层的透过板102的各层通过接合部102a进行接合,构成在非接合部102b处远离的所谓X压缩变形(packing)(由相邻的2块透过板而形成的接合部102a的断面形状呈“X”字形的形态)。
在利用上述现有技术而制成的填充体101被用作填充体而填充到气体间、液体间或气体和液体间进行物质移动、热交换或混合的装置内的情况下,流体的流动如图23B中的箭头a所示,只是从2个方向来到接合部102a,再向2个方向流去(从断面来看时,只不过是单纯的2维的X字形的形态,没有三维的X结构部分),所以,作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很低。
本发明在于提供这样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适合于该方法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它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编带的组成原理制造出一种,把该结构体中的接合部的构成制成三维的X交织结构部(3X交织结构、4X交织结构、6X-3X交织结构)的三维组织体。
本发明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中单独引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使其能够移动,使筒管托架移动,以便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至少向三个方向离去,组成三维组织体。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接合点,组成3X的三维组织体。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4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4个方向离去形成4X接合点,组成了4X的三维组织体。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6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6个方向离去形成6X接合点,在上述离去的各线形体中对来自2个方向的线形体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接合点,组成了6X-3X的三维组织体。
一种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上单独拉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特征在于:其构成部分有:
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它支承上述多个筒管托架并使其能够移动,使筒管托架驱动装置移动,以便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其至少向3个方向上离去;
打纬装置,用于对上述线形体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以及
组织体提升装置,用于对已组成的组织体进行提升。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筒管托架驱动园盘,它具有面对放射方向开口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其布置状态是园周缘相连接;以及;
筒管移载机构,它把上述筒管托架收容支承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而且,把该筒管托架移载到相邻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纬装置由筘装配体构成,该筘装配体用于从至少3个方向上对上述线形体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
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纬装置的构成部分包括:扭转增强机构、强制扭转机构以及强制移动机构中的某一个。
其具体的三维组织体制造方法是: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中单独引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能够移动,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筒管托架移动,以便至少向三个方向离去,组成三维组织体。
再者,本发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一接合点,组合了3X的三维组织体,这样也能构成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
再者,本发明也是构成这样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即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能够使其移动,对来自4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向4个方向离去形成4X接合点,组成了4X的三维组织体。
本发明构成这样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即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对来自6个方向的线状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其向6个方向离去,形成6X接合点;在上述离去的各线状体中对来自2个方向的线状体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其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接合点,以这样的方法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组成6X-3X的三维组织体。
再者,本发明构成这样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即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上单独拉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构成部分有:
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它支承上述多个筒管托架并使其能够移动,以便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其至少向3个方向上离去;
打纬装置,用于对上述线形体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以及组织体提升(集圈)装置,用于对已组成的组织体进行提升。
再者,本发明是构成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的,其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筒管托架驱动园盘,它具有面对放射方向开口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其布置状态是园周缘相连接;以及;
筒管移载机构,它把上述筒管托架收容支承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而且,把该筒管托架移载到相邻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
再者,本发明是构成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的,其上述打纬装置由箱装配体构成,该箱装配体用于从至少3个方向上对上述线形体的收集接合部分进行打纬。
再者,本发明是构成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的,其上述打纬装置的构成部分包括:扭转增强机构、强制扭转机构以及强制移动机构中的某一个。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若采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则根据编带的组成原理来构成该三维组织体,可以组成3维3X组织体、3维4X组织体或3维6X-3X组织体,当把这些组织体设置在蒸馏装置的流体流路中,作为进行质量转移、热交换等的充填体使用时,在3维3X组织体内,流体从3个方向流到接合部,向3个方向流去,在3维4X组织体中,流体从4个方向流到接合部,再向4个方向流去,在3维6X-3X组织体中,流体从6个方向流到6X接合部,再向6个方向流去,其每一种分别向3个方向分开,流到3X接合部,再向3个方向流去,处理功能良好,而且压力损耗减小,处理效率也提高,在这一点上作用和效果很大。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中作为其基本构成例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制造过程概况,图1A是表示把从筒管托架中拉出来的线形体的一端固定到产品提升装置上的状态的部分剖开的概要正面图;图1B是表示对第1层的立体的3X交织(经纬交错)部进行扭转(打绞)形成的状态的概要正面图;图1C是表示利用打纬装置来对第1层的立体3X交织部进行打纬的状态的概要正面图;图1D是表示形成多层的3X交织部,间歇地进行打纬,三维组织体产品中间制造过程的概要正面图。
图2是表示利用本发明而制造成的三维组织体中各不相同的组织构成例,图2A是表示对3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1构成例(以下简称为3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图2B是表示对4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形成立体的4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2构成例(以下简称为4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图2C是表示对6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在组织的组成方向上交互地重复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以及对3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在组织的组成方向上交互地重复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3构成例(以下简称为6X-3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保持线形体使其进行规则性的移动所用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中的第1构成例部分剖开的概要侧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1构成例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即在2个第1筒管托架驱动盘上分别设置3个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的第2构成例。图5A是其概要的侧断面图,图5B是其概要的平面图。
图6至图8表示图1A所示的3X组织体ST1的详细制造过程。图6表示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对筒管托架2进行支承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7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1纽缠成3X交织状,形成第1层3X交织部TW1之后,把筒管托架2从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移动到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进行支承。
图8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1扭缠成3X交织状,形成第2层的3X交织部TW2之后,把筒管托架2从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移动到各原来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进行支承。
图5表示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的第2构成例。图5A是其概要的侧断面图,图5B是其概要的平面图。
图9~图10表示图2B所示的4X组织体ST2的制造过程的详细内容。图9是表示由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支承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把筒管托架移动到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并进行支承的状态。
图11~图13表示图2C所示的6X-3X组织体ST3的制造过程详细内容,图11是表示由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来分别支承6个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12表示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从各筒管托架来的线形体扭织成6X交织状,形成第1层6X交织部TW1之后,分别把3个筒管托架移动到位于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周围的6个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进行支承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13表示6个分别被移动到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并进行支承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对线形体进行扭织形成交织部之后,对该交织部进行打纬用的打纬装置4的具体构成例的概要斜视图;
图15表示上述打纬装置中的筘装配体的具体构成成例;图15A是用实线表示筘装配体的筘关闭状态,用虚线表示筘打开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图15B是表示上述筘装配体中的一个筘片的形态的概要斜视图。
图16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线形体1是像金属丝等刚性较强的材料时,增加对上述线形体1的扭力的扭力增强装置的具体例,图16A是其概要的平面图,图16B是其概要的正面图。
图17表示图16所示的扭力增强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扭力增强装置,这是用斜齿轮来构成动力传输用齿轮的例子的概要正面图。
图18是表示在线形体是刚性较好的材料时,在扭交织部附近对该线形体进行强制扭绞的强制扭绞装置的基本构成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19表示上述强制扭绞装置中的扭绞部的详细内容,图19A是其概要平面图;图19B是其前端部侧的概要端面图。
图20表示在线形体是像金属丝等那样刚性好的材料时在交织部附近对该金属丝进行强制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的第1例(选择杆方式),图20A是其概要平面图,图20B是向图20A中的箭头Y3方向看去的概要侧面图;
图21是表示在交织部附近对作为线形体的金属丝等刚性好的材料进行强制性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第2例(气圈或汽球方式)主要部分的概要断面图;
图22表示在交织部附近对作为线形体的金属丝等刚性好的材料进行强制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的第3例(气缸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概要断面图。
图23表示过去的这种组织体例,图23A是其概要斜视图;图23B是表示上述过去的例子中的组织体的流动关系的说明图。
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中图1~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尤其是涉及三维三X组织体的制造的基本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图1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中作为其基本构成例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过程概况,图1A是表示把从筒管托架中拉出来的线形体的一端固定到产品提升装置上的状态的部分断开的概要正面图;图1B是表示对第1层的立体的3X交织(经纬交错)部进行扭转(打绞)形成的状态的概要正面图;图1C是表示利用打纬装置来对第1层的立体3X交织部进行打纬的状态的概要正面图;图1D是表示形成多层的3X交织部,间歇地进行打纬,三维组织体产品中间制造过程的概要正面图。
图2是表示利用本发明而制造成的三维组织体中各不相同的组织构成例,图2A是表示对3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1构成例(以下简称为3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图2B是表示对4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形成立体的4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2构成例(以下简称为4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图2C是表示对6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在组织的组成方向上交互地重复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以及对3条线形体进行扭转缠绕在组织的组成方向上交互地重复形成立体的3X交织部的三维组织体第3构成例(以下简称为6X-3X组织体)的概要斜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保持线形体使其进行规则性的移动所用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中的第1构成例部分切断的概要侧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1构成例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即在2个第1筒管托架驱动盘上分别设置3个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
本发明是例如以具有像金属丝那样的刚性的线形体1作为材料,根据编带(辫子)的组成原理来制造三维结构的像金属网的三维组织体,作为其具体的组成例,将制造如图2A所示的三维3X组织体ST1、如图2B所示的三维4X组织体ST2、以及如图2C所示的三维6X-3X组织体ST3。
参照图1~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说明上述具体的组成例中如图2A所示的三维3X组织体ST1。
首先,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如图1所示,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2中单独引出的线形体1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构成部分包括:
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用于对多个筒管托架2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对至少从3个方向来的线形体1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筒管托架2进行移动以便至少向3个方向上离开;
打纬装置4,用于对上述线形体1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以及组织体提升装置5,用于提升已组成的组织体ST1、ST2或ST3。
在本发明中,用于使上述筒管托架2移动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是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现根据图3~图5,详细说明上述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的具体实施例。上述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在下述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的构成中,包括图3和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以及图5A和图5B所示的第2实施例这两具不同的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虽然上述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的构成不同,但其他构成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
图3和图4所示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包括以下构成部分:
多个筒管托架驱动盘6,它具有向放射方向开口的、例如相互间隔角度为60°的6个筒管支座入口9,盘的排列方式是各个相邻的盘之间的周缘互相连接在一起;
旋转驱动机构7,用于对上述筒管托架驱动盘6进行旋转驱动;以及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A,其第1实施例是把筒管托架2放入到上述筒管托架驱动盘中的筒管托架支座入口9内并予以支承,而且把该筒管托架2移载到相邻的筒管托架驱动盘6上的筒管托架支座入口9上。
上述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如图3和图4所示,第1筒管托架驱动盘6A、第2筒管托架驱动盘6B和第3筒管托架驱动盘6C这3个筒管托架驱动盘,分别各作为一个驱动单元而进行组合,由旋转驱动机构7进行旋转驱动,若按照图3和图4所示的例,则上述旋转驱动机构7具有旋转驱动源11,该旋转驱动源11通过旋转轴10B来与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盘6B进行连接。
对上述旋转轴10B,设置了驱动齿轮12,该驱动齿轮12,与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盘6A的旋转轴10A上所设置的从动齿轮13、以及上述第3筒管托架驱动盘6C的旋转轴10C上所设置的从动齿轮14进行咬合,例如当利用上述旋转驱动源11来使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盘6B沿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可以使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盘6A和上述第3筒管托架驱动盘6C分别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3和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A组装在上述各筒管托架驱动盘6的旋转轴10的上端部上。该第1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A,例如具有:经常承受着弹簧15对其施加关闭压力的6块活动推压片16、与上述弹簧15的作用相反对活动推压片16进行推压支承使其打开的推压支承构件、以及使上述旋转轴10进行上下移动的旋转轴上下移动装置18,当由旋转轴上下移动装置18来使旋转轴10上升时,使上述活动推压片16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当上述旋转轴10下降时,使上述活动推压片16保持在关闭状态下。
根据图3和图4,左侧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中的活动推压片16处于关闭状态;中央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上的活动推压片16处于打开状态,利用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上的活动推压片16的作用端16a把上述筒管托架2推入到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上的筒管托架轴承(支座)入口9内,在此状态下收容支承。
另一方面,上述筒管托架2具有一种对筒管19进行支承的筒管支承部20,该筒管9上缠绕了线形体1,并使其能够自如地拉出。在上述筒管支承部20的下端侧,设置了与筒管轴承入口9相嵌合的轴部21及其在轴向上进行安装所用的法兰盘22,该轴承入口9使上述筒管托架2设置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上。
在上述构成中,上述第1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A的动作如下。根据图3,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侧的旋转轴10上升,上述活动推压片16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在此状态下,当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侧的旋转轴10下降时,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侧的活动推压片16被打开,依靠各个活动推压片16,上述筒管托架2进入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侧的筒管轴承入口G内,得到支承。
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根据上述第1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A,当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侧的活动推压片16处于关闭状态时,其周围的第2和第3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6C侧的活动推压片16全部处于打开状态,3个筒管托架2进入到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侧的筒管轴承入口9内,得到支承。
以下参照图6、图7和图8,详细说明图2所示的3维的3X组织体ST1的组成过程。图6至图8表示图2A所示的3X组织体ST1的详细制造过程。图6表示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对3个筒管托架2进行支承的状态,表示与上述图4相对应的状态。
图7表示这样一种状态,即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1纽缠成3X交织状,形成第1层3X交织部TW1之后,把筒管托架2从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移动到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进行支承。
图8表示这样一种状态: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状体1扭缠成3X交织状,形成第2层的3X交织部TW2之后,把筒管托架2从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移动到各原来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进行支承。如上所述,按照图6、图7、图8的顺序,组成3维的组织体ST1。
也就是说,在图6所示的阶段,由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分别支承3个筒管托架2,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之一支配线形体A1、A2、A3,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A1、A2、A3扭缠成3X交织状,形成第1层的3X交织部TW1。然后,由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支配的筒管托架2移动到相邻的3个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其中的一个支配线状体A1、G2、D3;其中的另一个支配线状体A2、B3、C1;其中的再另一个支配线形体A3、E1、I2,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利用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A1、G2、D3、线形体A2、B3、C1和线形体A3、E1、I2分别单独扭缠成3X交织状,分别形成第2层的3X交织部TW2,邻近的线形体互相交织线3X状,连锁地连结组织三维组织体。
下面根据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的第2构成例。图5表示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的第2构成例。图5A是其概要的侧断面图,图5B是其概要的平面图。
图5所示的第2构成侧例的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包括:多个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其排列状态是相邻的驱动园盘之间的周缘互相连接,每个驱动园盘具有6个筒管轴承入口9,这6个筒管轴承入口9均面向放射方向开口,其相互之间的间隔例如为60°角度;
旋转驱动机构7,用于对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第2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B,用于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中的筒管托架轴承入口9内支承筒管托架2,而且,把该筒管托架2移载到相邻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中的筒管托架轴承入口9内。
上述筒管托架驱动装置3如图5中的各图所示,分别把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和第3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C这3个筒管驱动园盘组合成一个驱动单位,由旋转驱动机构7进行旋转驱动。根据图5中各图所示的例子,上述旋转驱动机构7中具有一种通过旋转轴10B与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相连接的上述旋转驱动源11。
对上述旋转轴10B设置了驱动齿轮12,该驱动齿轮12与设置在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的旋转轴10A上的从动齿轮13和设置在上述第3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C的旋转轴10C上的从动进行啮合,例如在由利用上述旋转驱动源11来驱动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使其沿反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分别带动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和第3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5A所示的第2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B,装配在上述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的旋转轴10的上端侧。该第2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B例如具有:具有倒园锥台形状的大直径凸轮面23a和小直径凸轮面23b的凸轮构件23、设置在下这筒管托架的下端侧的下述凸轮从动件24、以及使上述旋转轴10进行上下移动的旋转轴上下移动装置25,当上述旋转轴上下移动装置25使旋转轴10上升时,设置在筒管托架的下端侧的凸轮从动件24与上述凸轮构件23的小直径凸轮面23b相搭接,当上述旋转轴10下降时,设置在筒管托架的下端侧的凸轮从动件24与上述凸轮构件23的大直径凸轮面23a相搭接。
另一方面,上述筒管托架2具有对筒管托架19进行支承的筒管支承部20,该筒管托架19上缠绕了能自由拉出的线状体1。在上述筒管支承部20的下端侧设置了:
轴部21,使上述筒管托架2与设置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上的筒管轴承入口9相嵌合;
法兰盘部22,用于在轴方向上固定轴部21;以及
凸轮从动件24,它与上述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的旋转轴10的上端侧上所装配的凸轮构件23的凸轮面相搭接。
在上述构成中,上述第2实施例的筒管托架移载机构8B进行以下所示的动作:根据图5A,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侧的旋转轴10上升,第1和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6C侧的旋转轴10下降,设置在筒管托架下端侧的凸轮从动件24与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侧的凸轮构件23上的小直径凸轮面23b相搭接,与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侧的凸轮构件23上的大直径凸轮面23a相搭接,上述筒管托架2进入到上述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侧的筒管托架轴承入口中9内受到支承。
以下参照图9和图10,详细说明图2B所示的3维4X组织体ST2的组成方法(过程)。图9是表示由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支承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图10表示: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从各筒管托架来的线形体扭织成4X交织状,形成第1层的4X交织部之后,把筒管托架从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移动到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并进行支承的状态。如上所述,按照图9、图10的顺序,组成3维的4X组织体ST2。
图2B所示的第2例的3维4X组织体ST2,其制造时所用的制造装置,不同于在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的构成中为制造上述3X组织体ST1所用的制造装置。
其他构成没有什么差别。即制造上述4X组织体ST2所用的制造装置中的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具有向放射方向开口的筒管轴承入口9,该入口之间的间隔为90°角度。
若采用上述构成,则在图9所示的阶段,对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来说,分别支持4个筒管托架2,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之一对线形体A1、A2、A3、A4进行支配,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从各筒管托架2来的线状体A1、A2、A3、A4扭织成4X交织状,形成第1层的4X交织部TW1。然后,受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支配的筒管托架2移动到相邻的4个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内,其中一个驱动园盘支配线形体A1、A2、A3、A4,其中另一个支配线状体A2、D3、B4、F1,再另一个支配A3、F4、G1、E2,再另一个支配线形体A4、E1、M2、C3,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利用从各筒管托架2来的线形体A1、C2、L3、D4、线形体A2、D3、B4、F1、线形体AF、F4、G1、E2以及线形体A4、E1、M2、C3,分别单独扭织成4X交织状,分别形成第2层的4X交织部TW2,相邻的线形体互相交织成4X状,连锁地连结组织三维组织体。
以下参照图11、图12和图13,详细说明图2C所示的3维6X-3X组织体ST3的组成顺序(过程)。图11~图13表示图2C所示的6X-3X组织体的制造过程详细内容,图11是表示由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来分别支承6个筒管托架的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图12表示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从各筒管托架来的线形体扭织成6X交织状,形成第1层6X交织部TW1之后,分别把筒管托架每次3个从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移动到各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进行支承的状态;图13表示6个分别被移动到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进行支承的状态。如上所述,按照图11、图12和图13的顺序来组成3维6X-3X组织体ST3。
也就是说,在图11所示的阶段,各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分别支承6个筒管托架2,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之一支配线形体A1、A2、A3、A4、A5和A6,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把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A1、A2、A3、A4、A5和A6扭织成6X交织状,形成第1层6X交织部TW1。然后,由上述第1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支配的筒管托架2移动到相邻的6个第2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B,其中的第1个支配线形体A1、G3、B5;其中的第2个支配线形体A2、B4、C6;其中的第3个支配线形体A3、C5、D1,其中的第4个支配线形体A4、D6、E2;其中的第5个支配线形体A5、E1、F3;其中的第6个支配线形体A6、F2、G4,使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旋转数圈,利用来自各筒管托架2的线形体A1、G3、B5、线形体A2、B4、C6、线状A3、C5、D1、线形体A4、D6、E2、线形体A5、E1、F3和线形体A6、F2、G4分别扭织成3X交织状,分别形成第2层的3X交织部TW2,相邻的线形体互相交织成6X状和3X状,连锁地连结组织3维组织体。
以下根据图14和图1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用于对上述线形体2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用的打纬装置4。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对线状体进行扭织形成交织部之后,对该交织部进行打纬用的打纬装置4的具体构成例的概要斜视图;图15表示上述打纬装置4中的筘装配体的具体构成成例;图15A是用实线表示筘装配体中的筘关闭状态,用虚线表示筘打开状态的概要平面图;图15B是表示上述筘装配体中的一个筘片的形态的概要斜视图。
上述打纬装置4由3个筘装配体26构成,筘装配体26由于至少从3个方向来对上述线状体的收束接合部进行打纬。该打纬装置4中的筘装配体26如图15A和15B所示,其中包括多个筘片29,每个筘片29上具有装在基部27上的一对枢支轴28、28。上述多个筘片29通过上述枢支轴28、28利用连杆30、30进行枢支连接,从而能够沿着筘片长度方向平行地互相接近或离开。
上述打纬装置4包括:为了对上述筘装配体26在箭头Y2方向上进行前进-后退驱动而装配成的筘装配体驱动机构31、以及对上述筘装配体26中的筘片29进行打开关闭的筘片开关机构32。上述筘装配体驱动机构31具有依靠驱动源33而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筘支承机体34,在图1中构成了能在箭头Y1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状态。上述筘片开关机构32被装配在上述筘支承机体34上,它具有依靠驱动源35而进行直线进退的组件36,对上述组件36,通过联杆机构37装配了上述筘装配体26,根据筘装配体26借助于驱动源35而进行的进退运动,对上述筘装配体26中的筘片29进行开关驱动。
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作为上述三维组织体的材料使用的线形体1是刚性较强的金属丝等材料时,仅用上述打纬装置4不能进行充分的打纬以及X交织结构部的充分可靠的扭绞。因此,本发明的构成是:把扭绞加强装置41、强制扭绞装置51和强制移动装置61、71、81中的至少某一种与上述打纬装置4组合在一起。
图16表示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装置中,线形体1是像金属丝等刚性强材料时,增加对上述线形体1的扭力的扭力增强装置41的具体例,图16A是其概要的平面图,图16B是其概要的正面图。该实施例的扭力增强装置41,其从动正齿轮44与上述第1板42A相组合;驱动正齿轮43与第2板42B相组合;纵动正齿轮45与第3板42C相组合。形成上述从动正齿轮44和45与驱动正齿轮43相咬合的结构。在上述各板42A、42B、42C和上述各平齿轮43、44、45上设置了分别用于接收上述线形体1的6个沟槽46。
另一方面,图17表示图16所示的扭力增强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扭力增强装置,这是用斜齿轮47、48、49来代替上述正齿轮43、44、45而构成的例子的概要正面图。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也是在上述各板42A、42B、42C和上述各正齿轮47、48、49上设置了分别用于接收上述线形体1的6个沟槽50。
其次,图18是表示在线形体是刚性强的材料时,在扭交织部附近对该线形体进行强制扭绞组合的强制扭绞装置51的基本构成例的概要平面图;图19表示上述强制扭绞装置51中的扭绞部的详细内容,图19A是其概要平面图;图19B是其前端部侧的概要端面图。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强制扭绞装置51具有从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6A、6B、6C上的各旋转轴10A、10B、10C伸出并且中间经过各万能接头53A、53B、53C的旋转轴52A、52B、52C,在该旋转轴52A、52B、52C的前端部具有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上述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上分别设置了对上述线形体1定向并接收的6个接收沟槽55。
再有,图20表示在线形体是像金属丝等那样刚性好的材料时在交织部附近对该金属丝进行强制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61的第1例(选择杆方式),图20A是其概要平面图,图20B是向图20A中的箭头Y3方向看去的概要侧面图,图21是表示在交织部附近对作为线形体的金属丝等刚性好的材料进行强制性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第2例(气圈或汽球方式)主要部分的概要断面图;图22表示在交织部附近对作为线形体的金属丝等刚性好的材料进行强制移动所用的强制移动装置的第3例(气缸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概要断面图。
在本发明中,图20所示的第1例的选择杆方式的强制移动装置61具有例如按照120°角度间隔从3个方向进入的梳齿构件62A、62B、62C。上述梳齿构件62A、62B、62C例如与图19所示的线状体扭绞固定构件54A、54B、54C的自由端侧相组合,如图20B所示在该梳齿构件62A、62B、62C进入时,(图20B中虚线所示)按照120°的角度间隔把各线形体1准确地定位到规定部位上,在该状态下可以对上述线形体1进行扭织处理。
其次,图21所示的第2例的气圈方式的强制移动装置71,例如在图19所示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上具有空气输送机构72A、72B、72C,上述空气输送机构72A、72B、72C具有与空气供给源(无图示)相连接的空气输送路73A、73B、73C,上述空气输送路73A、73B、73C与向放射方向延伸的分支路74相连接,供给到上述空气输送路73A、73B、73C内的空气通过分支路74A、74B、74C沿放射方向被送出。在上述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中的分支路74A、74B、74C的外侧安装聚氨酯橡胶构件75A、75B、75C,通过送给空气而向外膨胀。
根据图21,由于中央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B的关系,该空气输送机构72B被切断;由于两侧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和54C的关系,该空气输送机构72A和72C被接通,由于上述橡胶构件75A和75C膨胀,上述线形体1如图21所示,被强制压入到上述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B的沟槽内,在线形体1的扭绞部的紧前边,对该线形体1进行可靠的保持。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最好设置一种用于确保相邻的各X交织点间的空间的隔距(gauge)构件G。
再者,图22所示的第3例的汽缸式强制移动装置81,例如在图19所示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上具有汽缸机构82A、82B和82C。上述汽缸机构82A、82B、82C在释放器83A、83B、83C的自由端侧具有套环构件84A、84B、84C,上述套环构件84A、84B、84C在上述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54B、54C的后部端侧,沿轴方向向该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接近或离开。
按照图22,由于中央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B的关系,该汽缸机构82B中的套环构件84B处于后退位置,由于两侧的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A和54C的关系,该汽缸机构82A中的套环构件84A和汽缸机构82C中的套环构件84C处于前进位置上,上述线形体1如图22所示,被强制按压到上述线形体扭绞定位构件54B的沟槽内并得到支承,在线形体1扭绞部的紧前边可靠地保持该线状体1。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也是最好装置一种用于确保相邻的各X交织点上的空间的隔距构件G。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若采用本发明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则根据编带的组成原理来构成该三维组织体,可以组成3维3X组织体、3维4X组织体或3维6X-3X组织体,当把这些组织体设置在蒸馏装置的流体流路中,作为进行质量转移、热交换等的充填体使用时,在3维3X组织体内,流体从3个方向流到接合部,向3个方向流去,在3维4X组织体中,流体从4个方向流到接合部,再向4个方向流去,在3维6X-3X组织体中,流体从6个方向流到6X接合部,再向6个方向流去,其每一种分别向3个方向分开,流到3X接合部,再向3个方向流去,处理功能良好,而且压力损耗减小,处理效率也提高,在这一点上作用和效果很大。

Claims (8)

1.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中单独引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使其能够移动,使筒管托架移动,以便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至少向三个方向离去,组成三维组织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接合点,组成3X的三维组织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4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4个方向离去形成4X接合点,组成了4X的三维组织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多个筒管托架进行支承并使其能够移动,使上述筒管托架进行移动,以便对来自6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6个方向离去形成6X接合点,在上述离去的各线形体中对来自2个方向的线形体进行收束接合,而且向3个方向离去,形成3X接合点,组成了6X-3X的三维组织体。
5.一种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利用从多个筒管托架上单独拉出的线形体来组成三维组织体,其特征在于:其构成部分有:
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它支承上述多个筒管托架并使其能够移动,使筒管托架驱动装置移动,以便对至少来自3个方向的线形体在组成方向上留出间隔进行收束接合,而且使其至少向3个方向上离去;
打纬装置,用于对上述线形体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以及组织体提升装置,用于对已组成的组织体进行提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筒管托架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筒管托架驱动园盘,它具有面对放射方向开口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其布置状态是园周缘相连接;以及;
筒管移载机构,它把上述筒管托架收容支承在上述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而且,把该筒管托架移载到相邻的筒管托架驱动园盘上的多个筒管托架轴承入口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纬装置由筘装配体构成,该筘装配体用于从至少3个方向上对上述线形体的收束接合部分进行打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组织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纬装置的构成部分包括:扭转增强机构、强制扭转机构以及强制移动机构中的某一个。
CN01109779A 2000-08-09 2001-04-20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Pending CN13374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40796 2000-08-09
JP240796/2000 2000-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7484A true CN1337484A (zh) 2002-02-27

Family

ID=18732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09779A Pending CN1337484A (zh) 2000-08-09 2001-04-20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020283A1 (zh)
EP (1) EP1180557A1 (zh)
KR (1) KR20020013375A (zh)
CN (1) CN1337484A (zh)
TW (1) TW47908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031A (en) * 1997-08-21 2000-05-02 Gfe Metalle Und Materialien Gmbh. Plastic substrate with thin metal-containing layer
CN107805884A (zh) * 2017-12-12 2018-03-16 翟魁元 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00052A (zh) * 2016-10-14 2019-08-06 因赛普特斯医学有限责任公司 编织机器和使用方法
CN110424088A (zh) * 2019-07-10 2019-11-0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三维环形四步法编织的送纱方法
CN111634249A (zh) * 2020-06-16 2020-09-08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点阵材料的汽车保险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9269A (ja) * 1999-04-27 2001-01-16 Tadayoshi Nagaoka 物質移動等を行う装置内の充填体等の立体網状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80538B2 (en) 2015-05-26 2019-05-07 Nike, Inc. Braid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n article incorporating a moving object
US9920462B2 (en) * 2015-08-07 2018-03-20 Nike, Inc. Braiding machine with multiple rings of spools
CN113622080A (zh) 2016-12-22 2021-11-09 分形编织公司 用于操纵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7354A (en) * 1977-03-07 1979-01-30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Ribbed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791744B2 (ja) * 1987-12-29 1995-10-04 東レ株式会社 三次元繊維構造体の製織装置
FR2753993B1 (fr) * 1996-10-01 1998-11-27 Aerospatiale Structure tubulaire tressee pour piece composite, sa realis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JP3482902B2 (ja) * 1999-04-14 2004-01-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三次元繊維組織体の織成方法、その装置及び三次元繊維組織体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031A (en) * 1997-08-21 2000-05-02 Gfe Metalle Und Materialien Gmbh. Plastic substrate with thin metal-containing layer
CN110100052A (zh) * 2016-10-14 2019-08-06 因赛普特斯医学有限责任公司 编织机器和使用方法
CN110100052B (zh) * 2016-10-14 2021-04-30 因赛普特斯医学有限责任公司 编织机器和使用方法
CN107805884A (zh) * 2017-12-12 2018-03-16 翟魁元 一种六角网自动控制高效编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24088A (zh) * 2019-07-10 2019-11-0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三维环形四步法编织的送纱方法
CN111634249A (zh) * 2020-06-16 2020-09-08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点阵材料的汽车保险杠
CN111634249B (zh) * 2020-06-16 2022-01-07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点阵材料的汽车保险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13375A (ko) 2002-02-20
EP1180557A1 (en) 2002-02-20
TW479085B (en) 2002-03-11
US20020020283A1 (en) 200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7484A (zh)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1105173A (zh) 牙齿清洁装置的传动方法
CN1819409A (zh) 轴向空气隙型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891889A (zh) 用于洗涤机的多向性的离合器
CN1154148A (zh) 用加压喷水法制造一种无图案的无纺台布的工艺及实施这一工艺的设备
CN109847901B (zh) 一种玻璃纤维粉碎设备及废丝加工方法
CN100446965C (zh) 一种连续轴向纤维的布置方法及其设备
CN1501866A (zh) 具有加强结构的轮胎
CN111570252B (zh) 一种多层筛网结构
CN102535004A (zh) 网状物的编织方法
CN1326815A (zh) 柱管填充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47366C (zh) 用于织机的织边形成装置
CN2698756Y (zh) 收线盒结构
CN1682049A (zh) 压盖填料材料以及压盖填料
CN207971352U (zh) 一种金属网编织机的走网装置
CN1190342C (zh) 自行车内变速器
CN102747535A (zh) 基于空间群p*对称性的三维编织工艺方法及设备
CN213792075U (zh) 一种制药自动研磨装置
CN202576851U (zh) 基于空间群p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工艺设备
KR101114153B1 (ko) 3차원 트러스 구조물 직조기와 이를 이용한 3차원 트러스 구조물 제조 방법
CN202576850U (zh) 基于空间群p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的工艺设备
CN1022262C (zh) 同心轮
CN1085818C (zh) 微波炉
CN1605256A (zh) 具有多层组合的食品成型设备
CN210481607U (zh) 一种适用于多功能纺织面料的纱线加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