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1719C -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1719C
CN1331719C CNB2004100420080A CN200410042008A CN1331719C CN 1331719 C CN1331719 C CN 1331719C CN B2004100420080 A CNB2004100420080 A CN B2004100420080A CN 200410042008 A CN200410042008 A CN 200410042008A CN 1331719 C CN1331719 C CN 13317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ctric
power supply
mentioned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20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1929A (zh
Inventor
汤村敬
木全政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984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6106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1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1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17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7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缆不接触且升降通道的尺寸不增大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其具备:分别给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进行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件;分别安装在上述轿厢上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与上述供电部件电连接的同时沿上述升降通道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设置在上述各个轿厢上并与上述供电线非接触地靠近并借助于电磁感应向上述受电部件供给电力的拾波器;对在上述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之变成为恒定的电流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本发明是2000年10月31日递交的名称为“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第00132811.5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一个升降通道内具备多个轿厢的电梯,特别是涉及给各个轿厢供电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中安装有照明装置、换气装置、冷暖气装置等的电器设备,必须给这些电器设备供给电力。
图7的斜视图示出了现在广为使用的电梯供电装置,图8是图7的剖面图。
该电梯供电装置具备:配置在升降通道100的上侧的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也包括信号发送在内)、设置在沿升降轨道2在升降通道100内运行的轿厢1上的受电部件5、和从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向轿厢1耷拉下来通过向上的弯曲部分80安装在轿厢1的底面上与受电部件电连的供电用的电缆4。
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与驱动轿厢1的卷绕机或控制部件、电源设备等一起,设置在机械室内,通过电缆4给轿厢1供给电力或发送信号。另外标号50是计数器。
电缆4的弯曲部分80,由于在长期间(例如20年)内连续地反复升降产生变形,为了能够承受该反复变形,需要某种程度的曲率。因此,为了在轿厢1和升降通道100的墙壁101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内通过且确保某种程度的曲率,通常把电缆4安装在轿厢1的底部上。
但是,如图9和图10(A)所示,在把该方式应用于在一个升降通道100内使用具备第1轿厢1a、第2轿厢1b的多个轿厢的情况下,当轿厢1a、1b彼此接近时,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第1轿厢1a的电缆4a的弯曲部分80a有与第2轿厢1b的上部接触、挂到一起或寿命降低的隐患。
于是,如图10(B)所示,例如,可以考虑这样的情况:把第1电缆4a、第2电缆4b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第1轿厢1a和第2轿厢1b的各自的侧面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电缆4a、4b的必要的曲率,就必须在轿厢1a、1b和升降通道100的墙壁101之间确保大的空间,所以存在着升降通道100的横截面积增大、空间效率下降的问题。
图11(A)、图11(B)是特开平9-56088号公报中所讲述的电梯供电装置。
该电梯供电装置具备:设置在升降通道100的上侧的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连接到该固定供电部件3上的换流器供电部件10、从该换流器供电部件10开始沿升降通道100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11、设置在升降通道100内运行的轿厢1上的受电部件5、由设置在轿厢1上并非接触性地与供电线11靠近,借助于电磁感应给供电部件5供给电力的高频变压器构成的拾波器12和配置在拾波器12与受电部件5之间的电池13。
图12是上述构成的电梯供电装置的控制框图。
电梯供电装置,具备换流器供电部件10、连接带该换流器供电部件10上的供电线11,非接触地靠近供电线11的拾波器12和与该拾波器12电连的受电部件5。
受电部件5具备对用拾波器12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31、使整流后的输出稳定化的稳定化电路32、使稳定化后的输出进行平滑化的平滑电路33和借助于该平滑化或的输出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电路34。
换流器供电部件10,如图13(A)所示,具备DC驱动电路40、使该DC驱动电路40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的开关电路41,使被开关电路41变换后的交流向供电线输出。
然而,虽然尚未发现把上述拾波器12应用于多个轿厢中的例子,但是如图13(B)所示,可以考虑把多个轿厢的各自的第1拾波器12a、第2拾波器12b串联地接入到供电线11中去的构成。
在多个轿厢电梯中,有时候会产生使一个轿厢停运的情况或在各个轿厢中使空调机ON、OFF的情况等,在各个轿厢中负载发生变动。在本例中,由于第1拾波器12a、第2拾波器12b串联接入到供电线11中,构成用各自的拾波器12a、12b进行分压,故归因于一方的轿厢的负载的变动,加在另一方的拾波器1b上的电压也跟着变化。此外,在各个轿厢1a、1b中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也将相应于负载的变动而变动。
如上所述,通过第1拾波器12a和第2拾波器12b供往各个轿厢1a、1b的电力不稳定。
在图9所示的上述构成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在用电缆4a、4b给轿厢1a、1b供电的情况下,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当轿厢1a、1b接近时,第1轿厢1a的第1电缆4a的弯曲部分80a与第2轿厢1b的上部接触、挂在一起或寿命降低的隐患。此外,例如,为了得到使电缆4a、4b变成为必要的弯曲曲率,在轿厢1a、1b与升降通道100的墙壁101之间就必须确保大的空间,所以,升降通道100的横截面积就要增大,存在着空间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用使用拾波器12a、12b的非接触方式给多个轿厢供电的情况下,归因于加往一个轿厢的供电负载的变化,供往另一个轿厢的电力量也会受影响而变动,存在着难于给各个轿厢供给稳定的电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既不使升降通道的尺寸加大又可以防止电缆与另外的轿厢进行接触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此外,目的还在于提供即便是供往轿厢的供电负载发生了变化也可以给轿厢稳定地供电的非接触式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具备:分别配置在升降通道的上侧,且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进行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件;分别安装在上述轿厢上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把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导向上述受电部件的多条电缆,上述各条电缆的一端安装到上述轿厢的侧面,同时在上述升降通道的内壁和与该内壁面对面的上述轿厢的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分别沿各个轿厢的侧面进行配设。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一个端部安装在第1轿厢上的第1电缆、和一个端部安装在第2轿厢上的第2电缆分别以导轨为边界进行配设。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第2电缆的一部分配置在设置在升降通道的内壁与轿厢的背面之间的间隙内的计数器的单侧空间内。
此外,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具备:分别给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进行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件;分别安装在上述轿厢上的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与上述供电部件电连同时沿上述升降通道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设置在上述各个轿厢上与上述供电线非接触地靠近并借助于电磁感应向上述受电部件供给电力的拾波器;对在上述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之变成为恒定的电流控制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的第5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电流控制装置具备:对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模拟拾波器;根据该检测值把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控制为恒定的控制电路。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供电线内,具有与作为恒定的供电部件的供电电压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附图说明
图1的斜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概略构成。
图2是图1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剖面图。
图3(A)的斜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概略构成,图3(B)是图3(A)的拾波器的扩大图。
图4是图3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5是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另外的控制框图。
图6是图3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斜视图示出了现有的电梯供电装置的概略构成。
图8是图7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用现有的电缆连接给多个轿厢供电的情况下的概略构成斜视图。
图10(A)是图9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剖面图,图10(B)是把图10(A)的电缆配置在轿厢的侧面一侧的剖面图。
图11(A)是现有的非接触式的电梯供电装置的概略构成斜视图,图11(B)是图11(A)的拾波器的扩大图。
图12是电梯供电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3(A)、(B)是换流器供电部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凡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的斜视图。
该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具备:配置在升降通道100的上侧的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分别设置在沿升降轨道2在升降通道100内运行的第1轿厢1a和第2轿厢1b上的第1受电部件5a、第2受电部件5b、和从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向第1轿厢1a、第2轿厢1b耷拉下来通过向上的弯曲部分80a、80b分别与第1和第2受电部件5a和5b电连的供电用的第1和第2电缆4a、4b。
第1电缆4a固定在第1轿厢1a的侧面前侧的安装部分81a上。第2电缆4b固定在第2轿厢1b的侧面后侧的安装部分81b上。第1电缆4a被配置在第1轿厢1a的侧面与升降通道100的墙壁101之间,且配置在导轨2的前侧。第2电缆4b被配置在第2轿厢1a侧面与升降通道100的墙壁101之间,且配置在导轨2的后侧。
在上述构成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由于把电缆4a、4b的安装部分81a、81b设置在轿厢1a、1b的侧面上,而且,沿轿厢1a、1b的侧面弯曲的电缆4a、4b的弯曲部分80a、80b在与墙壁101之间的间隙内在前后配置,故电缆4a、4b可以确保与图7所示的单个轿厢的情况下同等的曲率半径而不会和别的轿厢1b、1a相互干扰,此外,升降通道100的空间也可以是同等程度的空间。
通常,计数器50的宽度比轿厢1a、1b的宽度窄,故即便安装上计数器50的导轨51,在该导轨的两侧也可以形成空间。因此,如图2所示,采用在轿厢1a、1b与墙壁101之间的间隙内,包括该外侧空间在内地配置第2电缆4b的办法就可以把宽阔的空间用来配置电缆4b。
另外,电缆4a、4b既可以配置在计数器50与轿厢1a、1b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内,也可以配置在导轨2的外侧或计数器50的后侧。
实施例2
其次,用图3(A)、图3(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该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具备:设置在升降通道100的上侧的固定一侧供电部件3;连接到该固定供电部件3上的换流器供电部件10;从该换流器供电部件10开始沿升降通道100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11;分别设置在升降通道100内运行的第1轿厢1a、第2轿厢1b上的第1和第2受电部件5a、5b;由分别设置在第1轿厢1a、第2轿厢1b上非接触性地与供电线11靠近,借助于电磁感应分别给受电部件5a、5b供给电力的高频变压器构成的第1拾波器12a、12b;对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变成为恒定的电流控制装置;和分别配置在第1拾波器12a、第2拾波器12b与第1受电部件5a、第2受电部件5b之间的电池13。另外,电池13不一定非有不可,此外,向轿厢1a、1b进行的信号传送,例如可以用使用电磁波的非接触的信号传送部件20。
第1和第2受电部件5a、5b与图12所示的一样,具备:对用拾波器12a、12b接受到的电力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31、使整流后的输出稳定化的稳定化电路32、使稳定化后的输出进行平滑化的平滑电路33和借助于该平滑化后的输出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电路34。
换流器供电部件10,如图4所示,具备DC驱动电路40、使该DC驱动电路40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的开关电路41,使被开关电路41变换后的交流向供电线11输出。
电流控制装置具备对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模拟拾波器61(在图3中被省略掉)、和使所检测出来的电流值与指令电流值Iref进行比较,并把指令电压信号发送至PWM电路62,使得该差电流值变成为零的控制电路42。PWM电路62产生PWM信号,使得开关电路41输出与指令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
在上述构成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用拾波器61检测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该检测电流值通过控制电路42与指令电流值Iref进行比较,通过PWM电路62向换流器供电部件10发送根据该差电流使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变成为恒定的信号。这样一来,即便是在例如供往第1轿厢1a的供电负载发生了变化,由于与负载对应地使作为电力供给一侧的换流器供电部件10的电压变化,故可以给第1轿厢1a和第2轿厢1b供给所希望的电力,而不会受到第1轿厢1a的负载变动的影响。
图5示出了用来使在供电线11中流动的电流变成为恒定的另外的电流控制装置,在本例中,具备作为使换流器供电部件10的供电电压的频率变成为恒定,而且,具有与该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LC电路的LC滤波器43(电流控制装置)。
在该构成中,若设供电一侧的频率为f0、设电流恒定电路的电感L、电容器C的常数为L1、C1,则频率f0,可用下式决定。
f0=1/2π(L1·C1)1/2
若这样地构成,则结果就变成为起到用恒定的电流来驱动电力供给一侧的电流的作用。因此,结果变成为可以根据拾波器12a、12b的要求取出必要的电流。特别是由于在本装置中电力供给一侧的频率是恒定的,故可以把L、C定为恒定的常数,因而可以简化构造。
此外,在图4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虽然需要根据第1轿厢1a、第2轿厢1b的负载变动瞬时地控制电流的高速且复杂的控制电路42,但是,作为电流控制装置,在使用LC滤波器的图5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中,虽然即便说是使电流保持恒定也会有归因于温度变化等所产生的常数的变化,但只要容许这种程度的变动,就不再需控制电路。此外即便是在对常数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响应速度也不需要快,用简单构成的修正电路即可(未画出来)。
另外,只要是电力供给一侧可以进行电流恒定的驱动的电流控制装置,即便是别的构成,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虽然把供电线11和拾波器12a、12b(图6的A部分)设置在轿厢1a、1b的门70一侧的侧面,但是,也可以把供电线11和拾波器12a、12b配置在图6的a、b、c、d、e所示部分的间隙内。特别是由于安装上导轨2的轿厢1a、1b的侧面具有导轨2所占的间隙,故如果配置在那里就可以配置供电线11和拾波器12a、12b而不会增大整个升降通道100的尺寸。
如上所述,倘采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则具备配置在升降通道的上侧,分别给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电的供电部件、分别安装在上述各个轿厢上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和把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导向上述各个受电部件的电缆,上述各条电缆的一个端部安装在上述各个轿厢的侧面,同时沿各个轿厢的侧面分别配设在上述升降通道的内壁和与该内壁面对面的各个上述轿厢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以,即便是轿厢彼此靠近,也不存在上侧的电缆与下侧轿厢接触的隐患,与一个轿厢比较不必加大升降通道的尺寸,同时还可以防止电缆与别的轿厢接触。
此外,若用第2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则一个端部安装在第1轿厢上的第1电缆和一个端部安装在第2轿厢上的第2电缆,以导轨为边界分别配设,把借助于设置导轨产生的间隙利用来配置电缆,因而不需要专门设置电缆用的空间。
此外,若采用第3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则第2电缆的一部分配置在设置在升降通道的内壁与轿厢的背面之间的间隙内的计数器的单侧的空间内,可以作为电缆用的空间有效地加以利用。
此外,倘采用第4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由于具备:分别给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进行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件;分别安装在上述轿厢上的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与上述供电部件电连同时沿上述升降通道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设置在上述各个轿厢上与上述供电线非接触地靠近并借助于电磁感应向上述受电部件供给电力的拾波器;对在上述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之变成为恒定的电流控制装置,故即便是供往轿厢的供电负载发生变动,作为电力供电一侧的供电部件的电压也会与负载对应地变化,因而可以分别给各个轿厢供给所希望的电力。
此外,若采用第5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由于电流控制装置具备:对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模拟拾波器;根据该检测值把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控制为恒定的控制电路,故可以高响应速度、高精度地使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变成为恒定。
此外,若采用第6方面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由于电流控制装置是设置在供电线内,具有与作为恒定的供电部件的供电电压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LC电路,故可以把电感L、电容器C定为恒定的常数,因而可以简单、廉价地使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变成为恒定。

Claims (3)

1.一种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具备:
分别给在一个升降通道内沿导轨进行升降的多个轿厢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件;
分别安装在上述轿厢上并接受来自上述供电部件的电力的受电部件;
与上述供电部件电连接的同时沿上述升降通道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供电线,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设置在上述各个轿厢上并与上述供电线非接触地靠近并借助于电磁感应向上述受电部件供给电力的拾波器;
对在上述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之变成为恒定的电流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控制装置具备对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的模拟拾波器;根据该检测值把在供电线中流动的电流控制为恒定的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轿厢电梯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控制装置是设于供电线上并具有与恒定的供电部件的供电电压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LC电路。
CNB2004100420080A 1999-06-16 2000-10-31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3317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84699A JP4161062B2 (ja) 1999-06-16 1999-06-16 複数かごエレベータ給電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28115A Division CN1177748C (zh) 2000-10-31 2000-10-31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1929A CN1541929A (zh) 2004-11-03
CN1331719C true CN1331719C (zh) 2007-08-15

Family

ID=1589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008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31719C (zh) 1999-06-16 2000-10-31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331719C (zh)
TW (1) TW500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9686B (zh) * 2008-04-10 2010-06-09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4261A (ja) * 1990-07-26 1992-03-17 Nec Corp 誤り表記検索方式
JPH05338960A (ja) * 1992-06-03 1993-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JPH0826629A (ja) * 1994-07-20 1996-01-30 Hitachi Ltd 循環式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H0956088A (ja) * 1995-08-15 1997-02-2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JPH0920255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昇降移動用吊り鋼索を利用した電力及び信号伝送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4261A (ja) * 1990-07-26 1992-03-17 Nec Corp 誤り表記検索方式
JPH05338960A (ja) * 1992-06-03 1993-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JPH0826629A (ja) * 1994-07-20 1996-01-30 Hitachi Ltd 循環式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H0956088A (ja) * 1995-08-15 1997-02-2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JPH0920255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昇降移動用吊り鋼索を利用した電力及び信号伝送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0688B (en) 2002-09-01
CN1541929A (zh) 2004-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44918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US6333865B1 (en) Power supplying device for plural car elevator
JP201902647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送電電極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力伝送方法
JP2006121791A (ja) 移動体の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030011278A (ko) 무접촉 전력 전송 장치를 구비한 전기 텔퍼
JP2009040589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5000438A (zh) 一种电梯轿厢自适应无线充电电源系统
JPH10174206A (ja) 給電装置における周波数調整方法及び同装置
CN101301979A (zh) 向电梯轿厢供电的供电装置
CN1331719C (zh)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JP50891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への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177748C (zh)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EP4213339A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201825607U (zh) 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JPH11122847A (ja) 有軌道台車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KR20050056440A (ko)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
CN112371520A (zh) 无线取电式物流分拣系统
JP2006008394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3432530B2 (ja) 移動体の無接触給電設備
JP2008154342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2929897B2 (ja) 自動倉庫
JP4999443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2008081323A (ja) 複数かごエレベータ給電装置
JPH095608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KR20210102017A (ko) 무선 트랙 연장 타입의 메인티넌스 리프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