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1451C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1451C
CN1331451C CNB2004100472403A CN200410047240A CN1331451C CN 1331451 C CN1331451 C CN 1331451C CN B2004100472403 A CNB2004100472403 A CN B2004100472403A CN 200410047240 A CN200410047240 A CN 200410047240A CN 1331451 C CN1331451 C CN 133145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hydrophilic
bondabl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72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2265A (zh
Inventor
田中雅仁
木贺田哲行
长原进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14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4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2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9/00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 out print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 B41F19/008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 out print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with means for stamping or cutting 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具备液体吸收性的无纺布(2)和配置于该无纺布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片(7)。无纺布(2)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和层叠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两面上的亲水性纤维层(3)、(4)。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含有热熔融粘合性的纤维,并且具有构成纤维之间热熔融粘合的连接点。构成无纺布(2)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交织。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特别是涉及卫生护垫(织物片材)。
技术背景
在生理用卫生巾或卫生护垫(panty liner)等吸收性物品中,从与肌肤的触感的观点出发,常常使用将棉纤维进行水流交织的无纺布(棉射流喷网无纺布)作为表面材料,但由于棉的亲水性,具有吸收液体后保持在表面,容易产生润湿感或粘着感的缺点,或具有吸收液体而润湿,容易紧贴,制品整体皱皱巴巴(起皱)的缺点。
因此,提出了在表面材料上设计贯通孔以谋求将液体向吸收材料中转移,或在吸收材料中使用中空的合纤纤维,通过其回复力改善容易起皱的程度(参照特许3200673号公报)。
但是,在这些研究方案中,选定了与表面材料相独立而不易起皱的无纺布,制品整体变厚从而对穿戴感产生影响。此外,由于需要将表面材料和该无纺布贴合成一体,因此需要用粘合材料等进行固定,从而整体变硬且穿戴感变差。此外,使用亲水性的无纺布作为吸收材料,但由于由合成纤维构成,因此在体液的保持性方面差。
此外,作为表面材料,当单层使用人造丝纤维、棉等亲水性材料构成的射流喷网无纺布时,需要即使吸收液体而润湿也不引起表面破坏的强度,因此形成由亲水性材料构成的高定量的纤维网,用强水流使该纤维网的纤维交织。因此,表面变硬,易产生粗涩的触感。
针对该课题,提出了使棉纤维等天然纤维与其他纤维复合,谋求棉纤维层低定量化的方法(参照特开昭60-199962号公报)。在该方法中,在网状片材的上面层叠天然纤维等短纤维的纤维网,通过高速水流处理使该纤维网的纤维相互交织,并且也使网状片材交织。但是,短纤维的交织对象为网状的片材,因此交织的短纤维引起堵塞(堵眼),纤维间距离缩短,得到缺乏柔软性的硬片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液体吸收性的无纺布和配置在该无纺布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片,其中所述无纺布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和层叠在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两面上的亲水性纤维层;所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包含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且具有由构成纤维相互之间热熔融粘合而形成的连接点;构成所述无纺布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中,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交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的卫生护垫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将图1的卫生护垫的无纺布部分的截面结构放大显示的示意剖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与图1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表面不易残留液体而不发粘,且薄而不易皱巴(起皱),并具有高强度和柔软的质地。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的卫生护垫1,如图1所示,其具备液体保持性的无纺布2和配置于无纺布2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片7,此外,在防漏片7的外面侧依次具有用于固定于内衣等的粘合剂等防错位剂和使用该防错位剂前被覆保护的剥离片(均未图示)。
无纺布2是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两面上层叠亲水性纤维层而构成,具有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和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无纺布2和防漏片7通过粘合剂6而接合。
作为防漏片7,如果是液体不透过性的片材,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酯等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斥水性的纺粘无纺布或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等。优选具有水蒸气透过性的透湿薄膜(将在聚乙烯中分散了碳酸钙或滑石等粒子而制成的薄膜拉伸,形成开有许多微细孔的薄膜)。
由于粘合剂6用于使无纺布2和防漏片7成为一体,因此从一体化的方面出发,优选将粘合剂涂布到防漏片7的无纺布侧的整个面上,从不损害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螺旋式喷涂(spiral spray coating)、窄缝喷涂(slot spray coating)、受控喷丝涂布(コントロ一ルウイ一ブ)等兼有非连续部分的涂布方法进行涂布。从固定性和柔软性的均衡性方面出发,其涂布定量(单位面积的重量)优选为3g/m2~20g/m2的范围,特别优选为5g/m2~12g/m2的范围。此外,作为粘合剂6,优选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系、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系、烯烃系等橡胶系热熔型粘合剂。
无纺布2中的亲水性纤维层3、4是分别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构成的层。各亲水性纤维层中亲水性纤维的含有率(以重量为基准)超过50%但不高于100%,优选80~100%,特别优选90~100%。
作为形成亲水性纤维层3、4的亲水性纤维13、14,也可以使用聚乙烯醇纤维、以聚丙烯酸盐为主体的高吸水性树脂纤维、实施了耐久亲水加工的聚乙烯/聚酯/聚丙烯和它们的复合纤维等,但从具有高亲水性和高毛细管力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来源于天然物的人造丝纤维或棉纤维。在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中,从触感和与肌肤的适应性出发,棉纤维较好,另一方面,在与防漏层相对向的非肌肤接触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中,从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人造丝纤维。所有的亲水性纤维层都可以由1种亲水性纤维形成,也可以将多种的纤维混合而成。此外,在不损害亲水性的范围内,在亲水性纤维层3、4中可以部分含有用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合成纤维。
无纺布2中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为含有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的层。该合成纤维为不吸收水分的疏水性材料构成的纤维。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中热熔融粘合性合成纤维的含有率(以重量为基准)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90%或更高。
作为形成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优选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PET)等和从这些树脂中任意选取的2种或以上的成分构成的复合纤维。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如果纤维表面为疏水性,或纤维表面的亲水程度比亲水性纤维层3、4的亲水性纤维13、14的亲水性低,则可以有效地防止已转移到作为下层的亲水性纤维层4的液体返回或渗出,因此是优选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吸收性,该纤维表面可以用表面活性剂等在直到吸液前暂时使之成为亲水性。此外,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除了上述合成纤维外,可以含有尼龙等不具有熔融粘合性的树脂构成的纤维、或在不严重损害防止吸液后起皱的效果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性的亲水性纤维。在该具有吸收性的亲水性纤维中,除了人造丝纤维外,特别优选使用以聚丙烯酸盐为主成分的高吸水性树脂的纤维,为了不损害上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疏水性和防皱性,其含有率(以重量为基准)在20%以内是妥当的。
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具有由构成纤维15之间热熔融粘合形成的连接点,其构成纤维15之间处于相互粘接的状态。这样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内,纤维15形成网络,在防皱方面是有效的。关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所谓的在构成纤维之间的热熔融粘合的表述是指,除了包括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之间的热熔融粘合外,还包括该合成纤维与其他构成纤维的热熔融粘合。
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之间的热熔融粘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没有将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无纺布化的纤维网状态下,在该纤维网的两面分别积织(即层叠或堆积;对应日文为積繊)亲水性纤维层3、4,然后,通过纤维交织在将上述纤维网无纺布化后进行热熔融粘合;另一种情况是,预先通过合成纤维的热熔融粘合将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无纺布化,通过纤维交织使上述亲水性纤维层3、4成为一体。
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亲水性纤维层3、4的纤维之间容易接近,因此可以得到液体吸收性良好的无纺布。在后一种情况下,强度优良,而且制备时的操作性也良好。此外,通过水流交织在表面侧一体化的亲水性纤维层3被下层的疏水性纤维网络支撑,因此即使薄也能保持强度。当预先使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无纺布化时,优选使用风透(airthrough)无纺布、热辊压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
如图2所示,在无纺布2中,构成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交织。此外,在图2中,点划线表示亲水性纤维层3、4和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大致的边界。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的一部分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纤维网络内,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交织,这样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单面侧层叠为一体。亲水性纤维13,即使在它们彼此之间也交织。在本实施方案中,对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亲水性纤维14的一部分也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纤维网络内,一部分纤维与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邻接(或连接)。上述亲水性纤维14优选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交织。如上所述,从液体的转移性的观点出发,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与亲水性纤维层4的亲水性纤维14优选接近,更优选相互邻接,最优选在其一部分纤维中彼此交织。
此外,亲水性纤维层4的亲水性纤维14也可以没有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中,取而代之,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和/或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15进入到亲水性纤维层4。
从防止液体从亲水性纤维层4返回的观点及防皱的观点出发,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定量优选7g/m2或以上,更优选为12g/m2或以上。此外,从液体由亲水性纤维层3向亲水性纤维层4移动的观点出发,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定量优选30g/m2或以下,更优选25g/m2或以下。
另一方面,为了使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表现出射流喷网无纺布所具有的特征,即光滑和柔软,同时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纤维不露出表面程度的厚度,因此其定量优选20g/m2或以上。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硬或发硬,其定量优选为40g/m2或以下,特别优选为35g/m2或以下。
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但从吸收保持性的观点出发,其定量优选为15g/m2或以上,此外,为了维持无纺布整体的柔软性,其定量优选为40g/m2或以下,特别优选为30g/m2或以下。
以下,对无纺布2的优选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形成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后,在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上积织亲水性纤维层3,然后,在网上从亲水性纤维层3侧,喷射高压水流而使其进行水流交织。然后,将得到的复合片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侧向上,在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上积织亲水性纤维层4,再次在网上从亲水性纤维层4侧,喷射高压水流而使其进行水流交织。然后,经干燥工序,得到所需的无纺布2。
作为另外的制备方法,在亲水性纤维层4的上面积织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后,积织亲水性纤维层3,从亲水性纤维层3侧喷射高压水流,经干燥工序,得到所需的无纺布2。在该方法中,从亲水性纤维层3侧喷射高压水流后,可以从亲水性纤维层4侧喷射高压水流,容易获得亲水性纤维层3和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构成纤维进入到了亲水性纤维层4的形态。
在上述的任何制造方法中,在亲水性纤维层上层叠前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存在两种情况:处于预先没有无纺布化的纤维网状态,和已预先无纺布化的状态。当使用没有预先无纺布化的纤维网时,在干燥工序中进行加热,使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之间或该纤维和其他构成纤维热熔融粘合,形成纤维网络。
此外,在任何制备方法中,如果在亲水性纤维层的任何一方中含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在干燥工序中热熔融粘合性纤维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行热熔融粘合,亲水性纤维层和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结合变得强固,因此是优选的。作为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PET)等和从这些树脂中任意选取的2种或以上的成分构成的复合纤维等,优选使用在纤维的表面具有聚乙烯的复合纤维。从保持高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和液体吸收性,且使纤维交织的结合强度提高的观点出发,使含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时的各亲水性纤维层中的含有率(以重量为基准)优选20%以内,特别优选10%以内。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案的卫生护垫(吸收性物品)由于在液体吸收性的无纺布2的中间存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并一体化,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湿润时皱巴或紧贴。即,即使成为无纺布2的中间层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吸收液体而湿润,也不易象亲水性纤维那样紧贴或皱巴,通过水流交织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而一体化的亲水性纤维层3、4被支持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上,也不易皱巴。
此外,由于通过其构成纤维的热熔融粘合,在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上形成了纤维的网络,因此不易皱巴,而且给予无纺布强度。
此外,由于无纺布2通过水流交织而一体化,在其整个区域中两亲水性纤维层和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结合,因此更不易皱巴。
此外,实施方案的卫生护垫(吸收性物品)1,在无纺布2中,由于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非肌肤接触面侧还存在着亲水性纤维层4,因此肌肤接触侧的亲水性纤维层3的液体转移到下层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中,液体不易残留在表面。这是因为形成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的一部分侵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促使液体转移。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无纺布2的亲水性纤维层4的亲水性纤维14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中,而且与构成纤维15交织,因此液体从亲水性纤维层3的转移性进一步提高。由于进入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亲水性纤维层3的亲水性纤维13和亲水性纤维层4的亲水性纤维14邻接存在而提高液体的转移,如果接触则更容易引起液体的转移,如果相互交织则更有效。亲水性纤维13、14的接触或交织通过其一部分纤维对液体的转移性起作用。
此外,实施方案的卫生护垫(吸收性物品)1在无纺布2的中间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因此容易发现以下效果,即将液体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4到表面侧的返回断开的效果,可以使肌肤接触面常常保持干爽的感觉。
此外,表面的亲水性纤维层3被其下层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网络支撑,因此即使薄也能保持强度。即,无纺布2,即使将亲水性纤维层3的定量减少,吸液后也不易产生表面破坏,可以实现薄型化。因此,成为强度高,具有柔软质地的卫生护垫1。
另一方面,当使无纺布化的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与亲水性纤维层3、4进行水流交织时,通过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的网络可以防止水流交织产生的过度缠紧,得到柔软的无纺布。此外,由于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也可以在低定量下保持强度,因此液体向亲水性纤维层4的转移性变得良好。因此,可以成为具有柔软性,且表面不发粘的卫生护垫1。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只由上述无纺布和上述防漏片构成,可以提供薄而柔软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构成要素,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上述无纺布2和防漏片7之间加入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8。当成为该形态时,转移到无纺布2的亲水性纤维层4的液体进一步转移到吸收层8,因此液体更不易残留在表面。从生产率和液体转移性的观点出发,追加的吸收层8优选将亲水性纤维形成片状的无纺布,特别优选干式浆张、或在干式浆张中复合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或纤维)的片材。
此外,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5、亲水性纤维层3、4的各层可以是多层。例如,可以预先使用由2层构成的无纺布形成热熔融粘合纤维层5。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以卫生护垫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为穿着于内衣中吸收体液的其他物品,例如生理用卫生巾、母乳垫、汗垫等。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防止由于表面的液体残留或液体扩散而产生的发粘感。此外,可以有效地防止吸液后的吸收品皱巴或紧贴。
此外,由于吸液后也不产生表面破坏,可以减少表面层的定量,因此强度高,呈现柔软的质地。

Claims (4)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液体吸收性的无纺布和配置在该无纺布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片,其中,所述无纺布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和层叠在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两面上的亲水性纤维层;所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包含热熔融粘合性的合成纤维,且具有由构成纤维相互之间热熔融粘合而形成的连接点;构成所述无纺布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中,与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构成所述无纺布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热熔融粘合性纤维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构成所述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与构成所述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亲水性纤维为棉纤维或人造丝纤维。
CNB2004100472403A 2003-06-17 2004-05-28 吸收性物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4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2198 2003-06-17
JP2003172198A JP4145203B2 (ja) 2003-06-17 2003-06-17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265A CN1572265A (zh) 2005-02-02
CN1331451C true CN1331451C (zh) 2007-08-15

Family

ID=34096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72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451C (zh) 2003-06-17 2004-05-28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45203B2 (zh)
KR (1) KR101108909B1 (zh)
CN (1) CN1331451C (zh)
TW (1) TWI2681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010A (zh) * 2011-12-23 2012-07-0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7077A (ja) * 2005-03-24 2006-11-0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KR101695046B1 (ko) * 2009-06-12 2017-01-10 스미또모 세이까 가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 시트
JP6411066B2 (ja) * 2014-05-12 2018-10-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用の不織布シートを含む吸収性物品、及び当該吸収性物品に用いられる不織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EP3159444B1 (en) * 2014-06-17 2020-07-29 Kuraray Co., Ltd. Water absorbent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5780301A (zh) * 2016-03-30 2016-07-20 大源非织造(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强亲水复合双层热风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JP7271150B2 (ja) * 2018-11-30 2023-05-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10151399A (zh) * 2019-05-27 2019-08-23 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纯棉与熔纺复合卫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5648B (zh) * 2020-02-27 2023-08-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及具备其的吸收性物品
JP2022046325A (ja) * 2020-09-10 2022-03-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体液吸収用シート
CN114481444A (zh) * 2021-01-28 2022-05-13 江苏锦琪昶新材料有限公司 水刺无纺布、复合无纺布及卫生吸收制品
JP2022031459A (ja) * 2021-12-24 2022-02-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吸収体、及び当該吸収体を備える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9962A (ja) * 1984-03-21 1985-10-09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低目付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EP0327317A2 (en) * 1988-02-02 1989-08-09 Chisso Corporation Bulky reinforced non-woven fabric
JPH0617361A (ja) * 1992-06-30 1994-01-25 Kao Corp 嵩高性シート
JPH11229256A (ja) * 1998-02-13 1999-08-24 Unitika Ltd 複合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0902A (ja) * 1993-08-30 1995-03-14 Kanebo Ltd 伸縮性不織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9962A (ja) * 1984-03-21 1985-10-09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低目付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EP0327317A2 (en) * 1988-02-02 1989-08-09 Chisso Corporation Bulky reinforced non-woven fabric
JPH0617361A (ja) * 1992-06-30 1994-01-25 Kao Corp 嵩高性シート
JPH11229256A (ja) * 1998-02-13 1999-08-24 Unitika Ltd 複合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010A (zh) * 2011-12-23 2012-07-0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08909B1 (ko) 2012-01-31
CN1572265A (zh) 2005-02-02
TW200503657A (en) 2005-02-01
JP2005006750A (ja) 2005-01-13
KR20040108561A (ko) 2004-12-24
TWI268150B (en) 2006-12-11
JP4145203B2 (ja)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683B (zh) 吸收剂结构
RU268234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абсорбционного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абсорбирующих готовых изделий из него
CN101892557B (zh) 吸收性物品
US8637728B2 (en) Non-woven material for use as a body facing sheet in an absorbent article
KR101073475B1 (ko) 일회용 흡수성 물품
CN105338937B (zh) 吸收性物品
US9561139B2 (en) Method of making an absorbent composite and absorbent articles employing the same
CN1929801B (zh) 一种包括含有吸液热塑性组合物的边缘阻挡元件的吸收制品
CN101460129B (zh) 吸收性物品
US8048052B2 (en) Absorptive article
CN1331451C (zh) 吸收性物品
CN109789044A (zh) 包括具有多个层合体的芯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CN102949268A (zh) 包括多个纵向延伸通道的吸收制品
CA2226235C (en) Multi-denier non-woven fabric for disposable absorbent products
RU2207097C2 (ru) Абсорбирующее изделие
CN109152679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0448422C (zh) 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CN1437921A (zh) 具有多条纵向折皱的卫生巾
CN110312495A (zh) 在吸收制品中结合开孔区域
CN105744920A (zh) 折叠芯吸收制品和相关方法
KR102625454B1 (ko) 흡수성 물품
JP2005211135A (ja) 吸収性物品
CN109938924A (zh) 一种快速导流吸收与抗返渗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CN1771362B (zh)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该纤维片材的吸收性物品
CN211535195U (zh) 一种设置有重叠镂空区的吸收芯及其吸收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