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0963C -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0963C
CN1330963C CNB018235158A CN01823515A CN1330963C CN 1330963 C CN1330963 C CN 1330963C CN B018235158 A CNB018235158 A CN B018235158A CN 01823515 A CN01823515 A CN 01823515A CN 1330963 C CN1330963 C CN 1330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uminous
luminescence
small pit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23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9080A (zh
Inventor
保田健二
高桥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9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9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9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51Colorimeters; Construction thereof
    • G01N21/253Colorimeters; Construction thereof for batch operation, i.e. multisampl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8Optical fibres; light guides
    • G01N2201/0846Fibre interface with sample, e.g. for spatial resolu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试样中的核酸或蛋白质的发光检测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微量试样中的基因或蛋白质的测定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利用发光反应的发光用微阵列板和使用该微阵列板的发光检测装置。在各个微阵列的微小反应区域的周围设有隔壁,防止周围发光的干扰,通过用光导管检测该微小区域的发光,可减少来自周围的发光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Description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 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试样中的核酸或蛋白质的发光检测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微量试样中的基因或蛋白质的测定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因或蛋白质的测定件数越发增加,强烈要求测定的自动化,简单化。不过,测定试样是贵重的,因此希望计测用量要少。并且,在这样的试样中,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大多也较低,希望是高灵敏度的测定。称作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的发光检测方法与荧光法或吸光法相比灵敏度可提高一位以上。过去,对于发光检测方法大多使用微型板或光学元件(日本特开平6-225752号公报,特开平6-102182号公报)。可是,近年来,在称作微阵列的载片上将从百到数万种类的DNA或蛋白质作为点加以固定,以捕捉和检测特定的核酸或蛋白质的技术已经出台(参照M.Schena编《微阵列生物芯片技术》“Microarray BiochipTechnology”,Eaton Publishing(Sunnyvale,USA)2000年)。
微阵列为固定特定的核酸或蛋白质的区域大小的直径为100~1000μm左右,分布在载片上的宽度为10~30mm、长度为20~50mm左右的面积上,并且以等间隔设置点的区域。对于这样的微阵列上的点,采用荧光检测技术虽比较适宜,但由于是观测微小区域的表面所产生的荧光,存在着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从灵敏度方面考虑,希望采用优于荧光法的发光法的检测方法。
可是,发光计测时,对于从微小区域发出的光很难实现位置精度良好的计测,受来自周围的杂散光的干扰也较大。尽管也有采用CCD摄像或照相软片计测微阵列板全体的计测方法(参照D.L.Wiedbrauk andD.H.Farkas编《用于病毒检测的分子方法》“Molecular methods forVirus detection” 第7章‘Detection Methods UsingChemiluminescence’,Academic Press(San Diego,USA)、1995年),但如微阵列那样的直径为1mm以下的微小点在一定面积内以多个邻接并列设置时,要精度良好地计测各个微小区域的发光强度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如加大微小点间的距离,来自周围微小发光区域的影响虽减小,但对于将数千处以上的大量微小反应区域设置在同一载片上的微阵列来说,通过减少微小反应区域的数目,就在尽可能多的微小反应区域中要同时进行捕捉杂交反应的目的而言是不适宜的。另外,为了提高处理能力,当要在多个微小区域同时进行发光反应时,同样必须使来自相邻接的微小发光区域的影响减少。然而,由于化学发光其发光的寿命时间也短,在添加发光基质后,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计测,采用发光反应开始后的微小区域扫描方式的计测精度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现有技术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是在对来自直径为20~500μm的多个微小区域内的光同时以高灵敏度进行高精度的检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阵列的、用于将发光反应开始后周边干扰发光的影响降低的同时进行测定的技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微型板那样的直径数mm的凹坑相比在以化学发光法等的发光法检测直径在其1/10以下的微小反应区域方面很好的技术。
本发明的发光反应是在设置于微阵列板上的微小凹坑内进行的,并且使用光导管接收发光,光导管的受光端与反应面的距离非常小,可减少检测发光光量的损失的同时,可降低来自周围的其他的微小凹坑的发光的干扰。使用与微小凹坑相对应的细的光导管(利用光纤),通过将光导管前端面与微小凹坑内的反应面的距离设置得很窄,可降低发光的损失,并且可用少量的试剂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使用平坦的微阵列板基板,在其上粘贴有以规定的排列设置有贯通孔的不透明薄片,通过将薄片的贯通孔部分用作微小凹坑,在微小反应区域间设有隔壁,可降低干扰光。贯通孔的直径接近于光导管的尺寸时,可进一步降低来自周围的干扰发光的影响。通过改变贯通孔的形状或尺寸,并且组合不同尺寸的贯通孔,可实现根据需要的多种类的计测。具有微小凹坑的微阵列板虽可通过像加工显微镜载片那样来制造,但并不限于此。微小反应区域(微小凹坑)间的隔壁的作用在于防止化学发光反应液的扩散的同时,还起到遮挡微小反应区域间的发光,并降低干扰发光的混入的作用。对于分别测定如此限定的微小空间的发光,最好使用光纤、光缆的光导管。
对于发光反应虽具有标识化学发光物质的方法,酶标识并且产生发光性的反应产物的方法,通过酶反应产生生物发光的方法等,但本发明可适用于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利用酶反应发光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物在水溶液中扩散,利用通常的平坦的微阵列虽不能特定发光区域,但如具有隔壁,则可防止扩散,容易实现点的特定。
微小凹坑虽做成圆形是最简单的,但并不限于圆形。并且,通过在微小凹坑内使许多数微米以下的磁性微粒子分散,并将反应性的核酸或蛋白质固定在其表面,则可设定微小反应区域。为了防止发光向凹坑外散射,最好是凹坑开口端具有锐利的角度,凹坑的肩部具有平滑的表面。
另外,考虑到发光的时间的衰减,将发光寿命长的发光物质与短的发光物质分别用作不同的对象的标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测定多个发光图象时,可容易区别不同的核苷酸或蛋白质分子。作为化学发光标识物质,为鲁米诺试剂、丫啶酯、酶,西洋辣根过氧化酶、碱性磷酸酶等可用于发光反应中。作为进一步提高灵敏度的方法,还可使用在标识中使用萤·荧光素酶的生物发光法。
本发明为一种发光检测装置,它是检测在微阵列板上的多个微小凹坑中所捕捉的发光反应物质的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如下所述的微阵列板;保持上述微阵列板的保持机构;发光检测组件;该发光检测组件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微阵列板上的微小凹坑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其前端可插入上述微小凹坑中的多根光导管,和与上述光导管组合、用于将发光反应的基质溶液导入各个微小凹坑中的基质溶液注入机构,发光检测组件位于上述保持机构的上方、可相对上述保持机构上下动作;相对上述保持机构朝上下方向驱动上述发光检测组件的驱动机构;将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向下驱动的发光检测组件停止在上述光导管的前端插入上述微阵列板的微小凹坑中、并且不与上述微小凹坑的底面接触的规定位置的机构;以及可分别检测由上述发光检测组件接收的、来自上述微小凹坑的发光的检测机构。光导管间的中心间隔在40~2000μm范围内。
前述装置,还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将上述光导管的前端插入到微阵列板的微小凹坑中,并且停止在不与微小凹坑的底面接触的规定位置后,通过基质溶液注入机构将发光基质溶液添加到微小凹坑中,并计测发光强度的。
本发明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是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其特征是,在其表面上具有可以保持溶液的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上具有用于保持溶液或/和微粒子的固体成分的许多凹坑,上述许多凹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在上述凹部的底面内,上述凹部的底面和上述许多凹坑的侧面是不透明的,上述凹坑的底部是反应性物质固定区域。
最好不透明薄片具有疏水性。贯通孔的直径范围为10μm~1000μm。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具有上述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发光检测装置的发光检测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使捕捉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反应性物质固定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微小凹坑的微阵列板的上述微小凹坑中的微粒子群沉降的步骤,将试样溶液分注入上述微小凹坑中的步骤,将分注有上述试样的微阵列板保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温度下的步骤,将与上述目标生物高分子结合的发光标记物核苷酸探针添加到上述微小凹坑中的步骤,将发光反应的基质溶液添加到上述微小凹坑中,以检测发光的步骤。
目标生物高分子为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的核酸或特定的蛋白质,特定的蛋白质可以是例如抗体、抗原、受体、植物凝血素的任意一种。
采用本发明,可高精度、高灵敏度地测定微阵列板的微小反应区域的各发光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使用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a)为透视图,图1(b)为沿图1(a)的A-A线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使用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另一例的说明图,图2(a)为透视图,图2(b)为沿图2(a)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发光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图。
图4为检测接近微阵列板来自发光区域的发光的发光检测组件的模式图。
图5为将光导管和基质注入毛细管做成一体的1根发光检测组件插入微小凹坑状态下的横剖面图。
图6为图5的侧剖视图。
图7为表示标记物探针、试样核苷酸、捕捉探针的相互关系的反应模式图。
图8为使用本发明的微阵列板和发光计测装置的另外的实验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使用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a)为透视图,图1(b)为沿图1(a)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所示的微阵列板10是在如载片那样的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浅的矩形凹部(试样导入区域)11,还在其矩形凹部的底面上形成阵列状的多个圆形凹坑(微小凹坑)12。多个微小凹坑12分别具有平坦的底部,其底部的一部分成为固定试样中的目标核酸和杂交的核酸探针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为了将含有多种成分的1种试样同时分注于聚合在该区域内的所有的微小凹坑12中而设置了试样导入区域11。可将一定量的试样分注到每个微小凹坑12中的情况下,则无需试样导入区域11。
试样导入区域及微小凹坑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举一例为,试样导入区域为纵15mm×横15mm×深0.2mm,底面上设有核酸探针固定用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微小凹坑的直径约为150μm的圆形,深度约为100μm。圆形的微小凹坑的中心间距为300μm。
微阵列板10的材质除玻璃外,可以是塑料或硅等。另外,与其说不必是透明的,不如着色为黑色等吸收光线的颜色,还可减少光的反射,防止邻接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发光相互干涉,比较适用。微小凹坑12可由切削加工或化学蚀刻形成,也可由成型模加工而成。
图2为表示本发明使用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另一例的说明图,图2(a)为透视图,图2(b)为沿图2(a)的A-A线的剖面图。
该微阵列板20通过在由形成矩形的凹部(试样导入区域)21的玻璃或塑料构成的载片13上粘接贯通孔排列成阵列状的不透明薄片23,从而做成与图1所示相同的结构。具体地说,平均厚度约为1mm的载片上形成纵15mm×横15mm、深度约为0.5mm的矩形凹部,与其不同的是,准备了一块以规定的排列形成多个直径为350μm的贯通孔的纵15mm×横15mm、厚度约为250μm的含黑碳的聚乙烯制成的薄片23。然后,在聚乙烯制成的薄片23的一面涂上环氧树脂系粘接剂,从一端紧密粘贴到形成于载片上的凹部上。如此制造的微阵列板20中,形成于薄片上的贯通孔部分成为底面上设定微小反应区域的微小凹坑22,存在于微小凹坑间的薄片材料成为遮光壁,由于防止了从邻接的微小凹坑发出的光成为干扰光的现象,能够提高计测的再现性。
作为薄片的材质,希望试样及基质液不浸润、疏水性的材料是适宜的。对于吸水性材料,溶液向周围浸透,会导致计测不良。PTFE(聚四氟乙烯)那样的氟系高分子材料等较适用本目的。作为薄片表面的颜色,希望黑色那样的难于发生散射光的的颜色,但也不必限于黑色。
图3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发光检测装置一个例子图。在此,以使用图1所示的微阵列板10为例进行说明。
发光检测装置具有上表面保持微阵列板10的微阵列板固定台31,相对固定台31可上下动作的发光检测组件32,用于使发光检测组件32上下动作的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和支承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的支柱34。另外,还具有装入发光基质液的发光基质液瓶35,用于将发光基质液从液瓶35送出到微型注射器37中的泵36,用于将微型注射器37中的发光基质液注入微阵列板10的各微小凹坑中的柱塞下推机构38。这些构件均设置于遮挡外部光线的筐体30中。发光检测组件32通过光导管束39与光计算装置40相连。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泵36、柱塞下推机构38和光计数装置40由控制部45控制。
控制部45控制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的升降,反应前,使各光导管41下降到各反应区域的表面附近,通过操作柱塞下推机构38,添加发光基质溶液,开始发光反应。进而,用光计数装置40计测其发光强度。之后,清洗各光导管41的前端,洗落基质成分等的污物。接着,移动到微阵列板上的其他微小反应区域上,使下个区域中发生发光反应,并进行计测。对所有的微小反应区域反复地进行该反应、计测、清洗,测定其发光强度,并将数据送到数据处理装置中。
图4为接近微阵列板检测来自发光区域的发光的发光检测组件的模式图。
发光检测组件32具有与设置在微阵列板10上的多个微小凹坑12具有相同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导管41。多个光导管41固定到间隔一致的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的固定孔中,在其下方位置上,固定到同样的间隔一致的光导管固定隔片42的固定孔中并成为一体。另外,发光检测组件32具有混入光导管41中并从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向下延伸的1根或数根高度控制用的杆状部件62(参照图6)。发光检测组件32在其光导管41与微阵列板10上设置的多个微小凹坑12的位置吻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下降,可将各光导管41的前端插入微小凹坑内。此时,高度控制用的杆状部件62在与微阵列板10接触的位置停止发光检测组件32的下降,因此,使光导管41的前端不会与微小凹坑12的底面接触。由发光检测组件32的各光导管41的前端接受光面接受的光分别由内藏于光计数装置40内的多路光电子倍增管检测出。
图5为将光导管和基质注入毛细管做成一体的1根发光检测组件插入微小凹坑状态下的横剖面图,图6为图5的侧剖视图。
光导管41由芯部41a、包层41b和被覆1c构成。芯部41a的直径约为50μm,被覆41c的外径约为120μm。在光导管41上分别设有与之成一体的基质注入毛细管51。基质注入毛细管51例如是外径为30μm、内径为20μm的玻璃细管,通过粘接剂层52固定到光导管41的被覆表面上。每个基注入毛细管51的上端通过硅橡胶管等与微型注射器37相连,由柱塞下推机构38对该微型注射器37的柱塞稍微施加一定的压力,则可将发光反应基质液从注入毛细管51的下端注入微小凹坑12中。注入毛细管51的前端与光导管41的前端面对齐,发光反应基质液传递到表面,并使其浸透于与设置在微小凹坑12底面上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61之间的间隙中。图6表示在微阵列板10的微小凹坑12中存留有从基质溶液注入毛细管注入的化学发光反应的基质溶液65的状态。
高度控制用的杆状部件62用于将光导管41和基质溶液注入毛细管51的前端停止在距微小凹坑12的底面的一定高度处。当光导管41的前端面与微小凹坑12内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61接触时,由于气泡、空隙等,化学发光反应基质溶液65很难与标识酶等接触,因此,在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61的表面与光导管41的前端面之间希望设有一定的距离。在图示例子的情况下,高度控制用的杆状部件62设置成,其前端与光导管41的前端比处于更上方,在各光导管41的前端整列插入微小凹坑时,在微小凹坑外的位置上,与微阵列板表面接触。在该例中,高度控制用杆状部件62的前端部在与微阵列板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使光导管41的前端面与凹坑底面间产生的间隙设定为约20μm。由此,可在多个微小反应区域同时进行测定,可大幅度地提高处理能力。
高度控制用管也可由光导管构成。此时,来自检测用光源通过高度控制用光导管导入的光由微小凹坑12的底面反射,通过使再次返回高度控制用光导管的反射光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可检测出高度控制用光导管的前端面与微阵列板接触的情况。高度控制除了以反射光进行检测外,还可进行机械的上下移动距离测定。另外,高度控制用部件也可设置成与微小凹坑12的底面接触。此时,使高度控制用部件的前端突出于光导管41的下方。
下面,对使用本发明的微阵列板和发光计测装置的实验例进行说明。
将图1所示的微阵列板10清洗后,兵在各微小凹坑12的底面使具有氢硫(SH)基的硅烷化学剂进行反应,将SH基导入表面。接着,将含有氨基导入末端的捕捉用核酸探针的溶液与m-马来酰亚胺苯甲酰-N-羟基琥珀酸亚胺酯溶液混合、反应后,使用微阵列生成装置(排列器)在各点区域一次点入1nl,与设定在微小凹坑12底面上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61中央导入的SH基反应,并固定化。固定化捕捉用核酸探针在干燥后,用纯水清洗与没有固定的不需要的试剂共存的成分,做成清洁的微阵列板。
在含微小凹坑12的试样导入区域11(纵15mm×横15mm×深度0.2mm)全体中同样分注入被验试样40μl,与各微小凹坑内的固定化捕捉用核酸探针反应。作为测定对象使用B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组DNA。捕捉用和标识用的核酸探针使用合成的各种低聚核苷酸(碱基长50bp)。杂交反应在密封微阵列板、静置于加热到约45℃的保温箱内进行约5小时。
使用2种类的探针以多层测定法捕捉并计测作为测定对象的核苷酸。与作为测定对象的目标核苷酸与捕捉探针未结合部位反应的标记物核酸探针按通常方法预先与西洋辣根过氧化酶结合。杂交后,未结合的标记物核酸探针液由微型滴管吸上,接着,分数次反复地注入和排出清洗液40μl。之后,添加与标记物探针结合的核酸探针,再保温5小时。在杂交后,用微型滴管吸上未结合的核酸探针液,接着分数次用微型滴管反复注入和排出清洗液40移液1。
图7为表示标记物探针、试样核苷酸、捕捉探针的相互关系的反应模式图。
在设置于微小凹坑12中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表面71上,设有露出SH基的探针固定部72,在此固定捕捉用核酸探针73。试样中的目标核酸74通过杂交反应与核酸探针73杂交。在目标核酸74的与捕捉探针的未结合部位上,与结合了发光标识物质76的标记物核酸探针75结合。
吸上最后的清洗液后,将微阵列板10置于图3所示的发光检测装置的微阵列板固定台31上。将发光检测组件32定位于微阵列板10的微小凹坑(直径为150μm)中,驱动发光检测组件移动臂33,使发光检测组件32下降。在图示例子的发光检测组件32中,装配进16根光导管41。在发光检测组件32中的高度控制用杆状部件62的前端与微阵列板10的表面接触处,停止发光检测组件32的动作。在该状态下,发光检测组件32的光导管41和基质注入毛细管51插入微小凹坑12内,其前端停止在距微小凹坑12的底面为20μm的高度处。接着,在各光导管41的下表面与微小凹坑12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61间的间隙中,使用注入毛细管51添加约1nl含酶反应基质鲁米诺试剂和过氧化氢的反应液,开始发光反应,从反应液注入时刻起到经过10秒后的发光强度由内藏有16路光电子倍增管(滨松ホトニクス社)的光计数装置40测定。
结果,使含浓度为10pmol/l的目标核苷酸的试样溶液反应的点中,与不含这些目标核苷酸的试样相比,可获得约60倍的相对发光强度。另外,在含有浓度为10pmol/l的邻接的微小区域中反应的目标核苷酸的试样溶液的发光强度的影响为5%以下,可忽略不计。微阵列板全体的发光强度分布通过将来自各光导管的输出图表化可见。
另外,作为微阵列板除了使用图2所示的以外,在与上述同样的试剂反应条件下计测发光。结果,在使含10pM的目标核苷酸的试样溶液反应的点上,与不含这些目标核苷酸的试样的发光强度相比,可获得约50倍的相对发光强度。
作为标识酶可使用碱性磷酸酶代替西洋辣根过氧化酶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实验。作为基质,例如当使用二恶烷化合物的Lumigen APS-5(Lumigen社)时,可实现长寿命的发光计测,在同一时间内可获得以往基质的约10倍的光量。
下面,对使用本发明的微阵列板和发光计测装置的另外的实验例进行说明。
在粒径平均为4.0μm的0.01%(W/W)的硅石粒子悬浊液中添加1/10量的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在60℃下保温3小时,将氨基导入表面。将卵白素蛋白质溶液添加到实施氨基化处理的硅石粒子中,添加1%的戊二醛并固定。接着,准备各种末端进行生物素修饰的捕捉用核苷酸探针,与分割的卵白素固定硅石粒子悬浊液反应,以制作捕捉核苷酸探针固定硅石粒子。
使用图2所示的微阵列板20,如图8所示,一次1nl地将不同的核苷酸固定化硅石粒子81分注入微小凹坑22中。本例的微阵列板20完全不固定到各微小凹坑22的底面上。空气干燥硅石微粒子悬浊液后,将含有测定对象核酸的试样40μl注入到微阵列板的试样导入区域21中,分注入各微小凹坑中,使测定对象核苷酸与要捕捉它的硅石微粒子结合。在40℃下经过12小时的杂交后,充分地进行清洗。
接着,将微阵列板设置于图3所示的发光检测装置上,在各微小凹坑中加入与发光标识酶碱性磷酸酶结合的发光标记物核苷酸探针,与前述同样地,检测出来自各微小凹坑的发光。结果,根据含1nM浓度的作为测定对象的DNA链的试样,与不含有作为对象的DNA链的试样相比,可获得约30倍的发光强度。在该例的情况下,设置硅石粒子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场所可在多个微小凹坑中自由地设定和变更。另外,也可使注入硅石粒子量变化,也可容易地改变捕捉容量。此外,如进一步洗落硅石微粒子,也可再利用微阵列板。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多个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微阵列的发光检测之际,通过将围住反应区域的隔壁设置在各反应分子固定化区域的周围,可高灵敏度、高精度地低试剂成本地检测来自各个微小区域的发光强度。

Claims (8)

1.一种发光检测装置,它是检测在微阵列板上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微小凹坑中所捕捉的发光反应物质的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微阵列板,该微阵列板是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在其表面上具有可以保持溶液的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上具有用于保持溶液或/和微粒子的固体成分的许多凹坑,上述许多凹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在上述凹部的底面内,上述凹部的底面和上述许多凹坑的侧面是不透明的,上述凹坑的底部是反应性物质固定区域;
保持上述微阵列板的保持机构;
发光检测组件,该发光检测组件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微阵列板上的微小凹坑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其前端可插入上述微小凹坑中的多根光导管,和与上述光导管组合、用于将发光反应的基质溶液导入各个微小凹坑中的基质溶液注入机构,发光检测组件位于上述保持机构的上方、可相对上述保持机构上下动作;
相对上述保持机构朝上下方向驱动上述发光检测组件的驱动机构;
将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向下驱动的发光检测组件停止在上述光导管的前端插入上述微阵列板的微小凹坑中、并且不与上述微小凹坑的底面接触的规定位置的机构;以及
可分别检测由上述发光检测组件接收的、来自上述微小凹坑的发光的检测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邻接的上述光导管间的中心间隔在40~2000μm的范围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将上述光导管的前端插入上述微阵列板的微小凹坑中,并且停止在不与上述微小凹坑的底面接触的规定位置后,通过基质溶液注入机构将发光基质溶液添加到上述微小凹坑中,以计测发光强度的。
4..一种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是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其表面上具有可以保持溶液的凹部,
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上具有用于保持溶液或/和微粒子的固体成分的许多凹坑,
上述许多凹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在上述凹部的底面内,
上述凹部的底面和上述许多凹坑的侧面是不透明的,
上述凹坑的底部是反应性物质固定区域。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凹坑的部分的形成是将具有以规定的间隔排列的许多通孔的不透明的薄片粘结在凹部的底面上而成。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不透明薄片具有疏水性。
7.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贯通孔的直径范围为10μm~1000μm。
8.一种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使用具有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的发光检测装置的发光检测方法,该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是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在其表面上具有可以保持溶液的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上具有用于保持溶液或/和微粒子的固体成分的许多凹坑,上述许多凹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在上述凹部的底面内,上述凹部的底面和上述许多凹坑的侧面是不透明的,上述凹坑的底部是反应性物质固定区域;其包含如下步骤:
将捕捉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反应性物质固定在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微小凹坑的微阵列板的上述微小凹坑中的微粒子群沉降的步骤;
将试样溶液分注入上述微小凹坑中的步骤;
将分注有上述试样的微阵列板保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温度下的步骤;
将与上述目标生物高分子结合的发光标记物核苷酸探针添加到上述微小凹坑中的步骤;
将发光反应的基质溶液添加到上述微小凹坑中,以检测发光的步骤。
CNB018235158A 2001-09-28 2001-09-28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9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8587 WO2003031952A1 (fr) 2001-09-28 2001-09-28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e luminescence et plaque de jeux ordonnes de microechantill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9080A CN1539080A (zh) 2004-10-20
CN1330963C true CN1330963C (zh) 2007-08-08

Family

ID=1173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351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963C (zh) 2001-09-28 2001-09-28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59091A1 (zh)
EP (1) EP1431749A1 (zh)
JP (1) JPWO2003031952A1 (zh)
KR (1) KR100614951B1 (zh)
CN (1) CN1330963C (zh)
WO (1) WO20030319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920A (zh) * 2014-12-10 2017-10-17 分子装置有限公司 用于微板注射器系统的液体和板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0546B2 (ja) * 2004-02-13 2006-11-01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高エネルギー加速器研究機構 微小物体の観察装置
DE102004022263A1 (de) * 2004-05-06 2005-12-15 Clondiag Chip Technologie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Nachweis von molekularen Wechselwirkungen
JPWO2006013832A1 (ja) * 2004-08-02 2008-05-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検体の光情報認識装置およびその認識方法
WO2007064030A1 (en) * 2005-12-01 2007-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arget substance using probe carrier
JP5006626B2 (ja) * 2005-12-01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ーブ担体を用いた標的物質の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02005062003A1 (de) * 2005-12-22 2007-06-28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ür Mess- und Regeltechnik 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und/oder quantitativen Messung eines Zielmediums
US20100204057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bstrate for microarra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icroarray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btaining light data from microarray
JP5698471B2 (ja) * 2009-06-30 2015-04-0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アレイを用いた核酸の検出方法およびマイクロアレイデータ解析用プログラム
KR101103278B1 (ko) * 2010-03-19 2012-01-11 영화테크(주)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JP5307754B2 (ja) * 2010-03-31 2013-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酸素バリア体の欠陥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8647876B2 (en) 2010-03-31 2014-02-11 Fujifilm Corporation Oxygen permeability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defect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322784B2 (en) * 2010-09-08 2016-04-26 Tecan Trading Ag Microplate-reader with a controlled gas atmosphere, corresponding method and use of same
CN103534575B (zh) * 2011-02-04 2016-08-10 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 自动反应/光测定装置及其方法
US9855557B2 (en) * 2012-03-29 2018-01-02 Mitegen, Llc Microplates and methods for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and biotechnology
US10174363B2 (en) 2015-05-20 2019-01-08 Quantum-Si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nucleic acid sequencing
WO2017018221A1 (ja) * 2015-07-30 2017-02-0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発光分析用検出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6479730B2 (ja) * 2016-06-30 2019-03-0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化学発光測定装置
US11480525B2 (en) 2016-06-30 2022-10-25 Sysmex Corporation Chemi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7054343B2 (ja) * 2017-12-26 2022-04-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分注装置及び分注方法
JP7220106B2 (ja) 2019-03-22 2023-02-0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検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238U (zh) * 1990-02-15 1990-12-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液相化学发光检测器
JPH06102182A (ja) * 1992-09-18 1994-04-15 Toyobo Co Ltd 発光法による核酸測定用プレート
JPH06225752A (ja) * 1993-02-05 1994-08-16 Toyobo Co Ltd Dnaプローブ自動測定装置およびサンプル中の核酸を測定する方法
CN1256415A (zh) * 1999-09-23 2000-06-14 陆祖宏 一种微阵列探针芯片检测仪
WO2001009607A1 (en) * 1999-07-30 2001-02-08 Large Scale Proteomics, Corp. Microarrays and their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2567B2 (ja) * 1986-11-26 1997-06-18 リシュブルーク・ジョン 高感度光学的イメージ装置
DE4123817C2 (de) * 1991-07-18 1994-06-09 Berthold Lab Prof Dr Strahlungsmeßgerät, insbesondere zur Messung der Lumineszenz
JP3121406B2 (ja) * 1991-12-09 2000-12-25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サンプルの試験器具
JPH05281143A (ja) * 1992-04-01 1993-10-29 Saidetsuku:Kk ケミカルルミネッセンス測定装置
JP2936973B2 (ja) * 1993-09-17 1999-08-2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発光測定装置
JPH0720130A (ja) * 1993-07-05 1995-01-24 Chisso Corp 微量物質を検出する方法および器具
JP3531196B2 (ja) * 1994-01-25 2004-05-24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多孔性膜上の発光反応による物質の検出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561891B2 (ja) * 1995-08-25 2004-09-02 株式会社三菱化学ヤトロン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遮光手段及び発光測定装置
JP2000321198A (ja) * 1999-05-11 2000-11-24 Tokken:Kk 微弱発光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238U (zh) * 1990-02-15 1990-12-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液相化学发光检测器
JPH06102182A (ja) * 1992-09-18 1994-04-15 Toyobo Co Ltd 発光法による核酸測定用プレート
JPH06225752A (ja) * 1993-02-05 1994-08-16 Toyobo Co Ltd Dnaプローブ自動測定装置およびサンプル中の核酸を測定する方法
WO2001009607A1 (en) * 1999-07-30 2001-02-08 Large Scale Proteomics, Corp. Microarrays and their manufacture
CN1256415A (zh) * 1999-09-23 2000-06-14 陆祖宏 一种微阵列探针芯片检测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920A (zh) * 2014-12-10 2017-10-17 分子装置有限公司 用于微板注射器系统的液体和板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14951B1 (ko) 2006-08-25
CN1539080A (zh) 2004-10-20
US20040259091A1 (en) 2004-12-23
WO2003031952A1 (fr) 2003-04-17
EP1431749A1 (en) 2004-06-23
KR20040032926A (ko) 2004-04-17
JPWO2003031952A1 (ja) 2005-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963C (zh) 发光检测装置、发光检测用微阵列板及用于目标生物高分子的发光检测方法
US20210190779A1 (en) Sample Plate Systems and Methods
AU744543B2 (en) Biosensor array comprising cell populations confined to microcavities
US6594432B2 (en) Microarray fabrication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
CN103201630B (zh) 利用生物分析仪测定液体样品的被分析物含量的方法
JP2005003688A (ja) 液体を取り扱うための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
US20090068757A1 (en) Apparatus, process and kit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a sample
WO2004036194A1 (ja) 分析チップおよび分析装置
WO2005095262A1 (en) Microchip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olecules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s
US20040043398A1 (en) Use of the multipin platform as anchor device
CN107858403B (zh) 一种基于单分子荧光传感的痕量目标物检测方法
US9863941B2 (en) Microchip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olecules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s
WO2000062042A1 (en) Sample cuvette for measurements of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EP1454177B1 (en) Multi-substrate biochip unit
WO2013147388A1 (ko) Cmos 이미지 센서의 픽셀 분석을 이용한 고감도 바이오센서
US20050158702A1 (en) Cellular arrays comprising encoded cells
US20210379584A1 (en) Multiplexed Sample Plate
CN2483395Y (zh) 毛细管生物芯片装置
TWI821935B (zh) 生物檢測裝置及包含該裝置的生物檢測系統
Misiakos et al. Monolithic silico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for protein and DNA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