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260A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1260A CN1321260A CN00801749A CN00801749A CN1321260A CN 1321260 A CN1321260 A CN 1321260A CN 00801749 A CN00801749 A CN 00801749A CN 00801749 A CN00801749 A CN 00801749A CN 1321260 A CN1321260 A CN 13212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mentioned
- alignment films
- substrate
- display pan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1—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19—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with coupling agent molecules, e.g. sila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3—Polyimide, polyamide-im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通过使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的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液晶注入口,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同时将液晶材料注入空单元内时能使注入速度一定。另外,通过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液晶注入口,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能提供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在工业上的意义重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电视或计算机图像的平面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使液晶的注入方向相对于取向膜的摩擦方向为最优化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将液晶注入例如空单元内部的液晶注入方法,一般是采用真空注入法等。即,使利用保留液晶注入口部分形成的密封材料粘贴而成的空单元内部呈真空状态后,使液晶注入口接触液晶。然后,通过使空单元返回到大气压下,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的方法。
可是,已知将液晶导入空单元时的流动取向图形对液晶分子的取向有影响。即,由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液晶的流动方向大致一致的特性、液晶的集团性等内在的原因、以及与液晶的注入方向等有关的外在原因引起液晶的各种流动取向,产生一种取向混乱。作为除去该流动取向的方法,使液晶的热平衡状态从向列相变化到各向同性相(各向同性液体)。具体地说,通过加热处理,使温度达到向列-各向同性相变温度(N-I相变温度TNI)以上,进行相变,消除取向秩序。其结果,利用特定的流动取向图形,有序性的液晶变成无序的各向同性液体,能消除流动取向。在相变相对于温度为可逆的情况下,如果加热处理后冷却,再变化到向列相,出现取向秩序,但这时液晶被限制在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能按照该取向处理方向的取向秩序进行取向。
可是,液晶所具有的宏观的各向异性的势能的作用结果,上述的流动取向图形即使在相变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处理,也存在残留流动取向的问题。
再者,象上述那样未考虑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的注入方向的相关关系的结果,在注入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还存在液晶的注入速度产生离散的问题。其理由如下。如上所述,液晶分子具有其长轴方向与液晶的流动方向大致一致的特性。另外,为了使液晶沿规定的方向取向,对取向膜的表面进行取向处理,其结果使液晶沿取向处理方向排列,作用取向调节力。该取向调节力在取向膜的表面上成为对沿着特定方向流动的流体(液晶)作用的一种阻力。因此,如果液晶的流动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相差很大,则受到取向调节力产生的阻力大,另一方面,如果两者相差较小,则该取向调节力产生的阻力变小。其结果,可以认为随着液晶的注入方向的不同,注入速度产生差异。
另一方面,在注入液晶时存在妨碍液晶流动的障碍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流动取向。例如,在IPS方式的情况下,有多个曲折点,而且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一边曲折一边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平面形状连续的连接成V形状态的电极(所谓的日文的く字形电极)、或彩色滤光器处的黑矩阵等这样的厚度大的构成要素成为流动阻力。即,在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呈平行关系的基板边缘设置液晶注入口,在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了液晶的情况下,液晶的流动方向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电极成为流动的液晶的大的流动阻力,发生流动取向或断续(ティスクリネ-ション)。因此,在每个曲折点进行划分,将发生横向电场的一对电极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在对相邻的区域之间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存在两者的初始取向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概述
本发明群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液晶的注入速度一定,同时能完全消除流动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群是基于同一乃至类似的设想的发明。可是,由于利用不同的实施例使各个发明具体化,所以在本说明书中,将与本发明群紧密相关的每个发明划分成第一组发明及第二组发明。下面,依次说明每一组发明的内容。
[第一组发明]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认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结果,通过相对于在取向膜上取向的液晶的取向方向进行液晶的注入方向的最优化,发现能消除将液晶注入空单元时产生的流动取向,同时能减少注入速度的离散,完成了本发明。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种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角平分线方向。
由于如上构成,所以能消除或抑制注入液晶时发生的流动取向。而且,还能抑制注入该液晶时注入速度的离散。其理由如下。即,如果液晶向某一方向流动,则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流动方向大致一致。因此,可以认为注入液晶时,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注入方向平行地取向。就是说呈流动取向状态。可是,由于在第一及第二基板的内侧面分别形成沿各个规定的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及第二取向膜,所以被注入的液晶受各取向膜上的取向调节力的影响。因此,各取向膜附近的液晶分子分别沿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取向,结果使得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呈相对地旋转了有限角度的扭曲结构。这时,上述的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越小,液晶沿取向处理方向取向越容易,这一点从能量的角度看是清楚的。因此如上述结构所示,由于从第一取向膜中的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膜中的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与角平分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注入液晶,所以能使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小,在能量上容易按照所希望的取向结构取向。因此,即使使用取向调节力小的取向膜,也能使液晶沿着所希望的方向充分地取向,能提供一种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其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2)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组发明的第二种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如果采用上述的结构,则与上述(1)所述的相同,能使液晶的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小,能获得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其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3)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组发明的第三种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着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平行的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均匀的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
在注入后的液晶的流动取向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之间存在偏移的情况下,由于由维持流动取向的状态的液晶的集团性引起的能量提高了取向膜的取向调节力,所以导致流动取向的发生,但如果采用上述的结构,则由于流动取向(即,液晶注入方向)和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一致,所以能消除作为流动取向的根本原因的注入后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因此,能提供一种几乎不发生流动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上述第一~第三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还能附加以下所述的结构要素。
即,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通过摩擦处理,能成为提供液晶取向能的膜。
在上述的结构中,摩擦处理后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及第二取向膜与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了取向处理的取向膜相比较,能增大其取向调节力。因此,即使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角度差增大,也能使液晶沿规定的取向处理方向取向,能使不发生流动取向的液晶注入方向的方向性保持一定宽度。
在上述的结构中,上述第一及第二取向膜包含带有感光性原子团的构成膜的分子,利用光取向处理方法,能作成能提供液晶取向能的感光性取向膜。
在利用上述的光取向处理方法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中,由于其取向调节力小,所以是最容易产生流动取向的状态,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能获得沿规定的方向取向相同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能作成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的膜。
再者,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能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能作成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的膜。
(4)对应于上述第一形态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而且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呈相对地旋转有限的角度的关系,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呈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5)对应于上述第二形态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而且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呈相对地旋转有限的角度的关系,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呈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6)对应于上述第一形态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而且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互相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均匀的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呈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
如果采用上述(4)、(5)或(6),则由于使液晶注入方向最优化而且进行设定,以便不发生流动取向,所以能抑制注入液晶时的注入速度的离散进行制造,能高效率地制造没有流动取向的取向均匀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对应于第一~第三形态的上述(4)、(5)或(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还能附加以下所述的结构要素。
在上述的结构中,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进行摩擦处理。
如果采用上述的方法,则由于对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进行摩擦处理,所以能作成取向调节力大的取向膜,能制造更不会发生流动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上述的结构中,使用感光性取向膜作为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在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通过照射沿规定的方向偏振的光,能进行取向处理的光取向处理。
一般说来,如果对感光性取向膜进行光取向处理,则虽然形成取向调节力小的取向膜,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使液晶注入方向和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的关系最优化,所以能制造能抑制流动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
[第二组发明]
另外,本案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认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结果,发现对于液晶流动来说,成为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是在注入液晶时通过从最能抑制流动阻力的方向注入液晶,能消除起因于立体障碍物发生的流动取向等,完成了本发明。
(1)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这样设计上述液晶注入口,即,在位于上述液晶层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使其他结构要素群位于呈现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使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在上述结构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将构成液晶单元的结构要素群投影在一平面上,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是液晶流动时流动阻力最小、而且最能确保流路的方向。因此,如果是将液晶注入口设计得使这样的方向与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的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则能抑制流动取向和断续等的发生,能使显示品位优异。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取向膜分别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侧,上述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能与表示上述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及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2)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这样设计上述液晶注入口,即,在位于上述液晶层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使其他结构要素群位于呈现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使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在多数情况下与最能确保液晶的流路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如上构成,由于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在多数情况下,使液晶沿最能确保液晶的流路的方向流动,所以能将流动阻力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能抑制流动取向和断续等的发生,能提供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3)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具有通过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而构成的液晶单元,利用沿着平行于上述基板的方向发生的横向电场分量,调制透过上述液晶单元的光并显示图像,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设置一对电极,上述液晶注入口设置得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一致,所以能抑制作为流动阻力作用的电极对液晶流动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流动取向和断续等的发生。
(4)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具有通过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而构成的液晶单元,利用沿着平行于上述基板的方向发生的横向电场分量,调制透过上述液晶单元的光并显示图像,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设置一对电极,同时在另一基板的内侧设置彩色滤光器,该彩色滤光器具有红色、绿色及蓝色图形、以及设置在各色图形之间的遮光膜,上述液晶注入口设置得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遮光膜的厚度最厚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在上述结构中,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的原因的是作为流动阻力对液晶的流动最起作用的遮光膜。由于该遮光膜的厚度最厚部分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最能抑制作为流动阻力的遮光膜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流动取向等的发生。
另外,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取向膜分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侧,该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能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及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实质上一致。由于液晶分子使长轴与流动方向一致地流动,所以如果使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与液晶注入方向一致,则液晶能容易地利用取向膜的取向调节力进行调节。其结果,即使液晶注入后也能呈所希望的初始取向状态,更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
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取向膜是能通过摩擦处理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另外,上述取向膜能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构成。
另外,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取向膜能成为通过光取向处理而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另外,上述取向膜能由构成它的分子集合群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而成的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另外,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电极是有多个曲折点、而且作为全体能呈一边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曲折、一边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的电极。
另外,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一对电极能呈条状的平行电极对。
另外,在上述(3)及(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一对电极能呈具有电极部的电极对,上述电极部是其两端部沿互不相同的方向呈钩形的电极部分,由具有任意角度的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
(5)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空单元内部、而且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的结构要素群中成为液晶流动障碍的结构要素产生的流动阻力为最小的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在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在基板上形成的密封材料是粘接一对基板、制作空单元用的材料。形成密封材料时需要考虑成为注入液晶所必要的液晶注入口的形成位置及开口方向。
这里,在将液晶注入空单元时,成为液晶流动的障碍的结构要素即流动阻力的影响大时发生流动取向。因此,如果液晶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阻力的影响最小的方向大致一致,则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因此,在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使液晶注入方向和流动阻力的影响最小的方向一致地使密封材料缺少一部分,形成该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因此,如果采用上述方法,能减少流动取向等的发生,能制作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6)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一对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电极是成为妨碍液晶流动的结构要素,因此在执行液晶注入工序时,如果使液晶沿着电极的流动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则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因此,如上述方法所示,由于使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所以能减少流动阻力的发生,能制造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上述的方法中,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以及对上述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能使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与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
(7)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通过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由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彩色图形和对这些彩色图形进行色分离的遮光膜构成的彩色滤光器的彩色滤光器形成工序;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遮光膜的高度最高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彩色滤光器中的遮光膜及电极是成为妨碍液晶流动的结构要素,在对两者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流动阻力大的是遮光膜。因此,在上述的方法中,如果使液晶注入方向和遮光膜的高度最高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则能减少流动阻力的发生,能制造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上述的方法中,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以及对上述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能使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与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液晶注入口。
在上述的方法中,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基板上形成一对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上述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的方法中,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以及对上述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上述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及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的工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在第一组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具有均匀的取向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流入方向的关系的斜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将液晶注入空单元时的流动方向的平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在第一组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具有TN取向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流入方向的关系的斜视图。
图4是说明在第一组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被注入空单元中的液晶受取向膜中的取向调节力的作用而沿取向处理方向再取向的状态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组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单元的概略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该液晶单元的概略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X-X’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液晶单元中,均匀的取向方式情况下的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的相对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简略地说明上述液晶单元的取向膜中的光取向处理方法用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在上述液晶单元中,TN取向方式情况下的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的相对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第二组发明的实施形态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由像素电极体及相对电极体构成的一对电极的平面图。
图11是对构成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要素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图11(a)是从与像素电极部分及相对电极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到的投影图,图11(b)是从与像素电极部分及相对电极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看到的投影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电极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第二组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具有彩色滤光器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器的说明图,图14(a)是表示彩色滤光器中的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各色图形的局部平面图,图14(b)是沿图14(a)所示的a-a’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图14(c)是沿图14(a)所示的b-b’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
图15是对构成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要素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图15(a)是从与黑矩阵的纵向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到的投影图,图15(b)是从与黑矩阵的横向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到的投影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黑矩阵的纵向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图。
图17是说明空单元的空间部分呈现在投影面上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有多种情况用的说明图,图17(a)是概略地表示成为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的平面图,图17(b)是从X方向看到的空单元的投影图,图17(c)是从Y方向看到的空单元的投影图。
图18是概略地表示第二组发明的另一对电极的概略的平面图,图18(a)表示条状的平行电极对,图18(b)表示由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的电极对。
图19是示意地表示第二组发明的实施例2-1中设置在电极基板上的电极的平面形状的平面图。
图20是表示化学吸附在基板表面上的吸附分子的存在状态的说明图,图20(a)表示吸附分子与水反应前的状态,图20(b)表示吸附分子与水反应后的状态。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1)第一组发明的实施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组发明。
根据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这些图只示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部分,省略了一部分结构要素。另外,为了容易说明,图示的部分或是被放大或是被缩小。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于:根据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通过使注入液晶时的注入方向最优化,消除或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
以下,关于液晶的取向结构为平行取向结构的情况、以及扭曲取向结构的情况,分别说明使液晶注入方向最优化的具体形态。
首先,说明在分别具有取向膜、在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之间设有平行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此情况下,液晶注入方向设定为大致平行于一对取向膜中的互相平行的取向处理方向。
图1是示意地表示在具有平行取向结构(均匀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流入方向的关系的斜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将液晶注入空单元时的流动方向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上下设置的取向膜1(第一取向膜)及取向膜2(第二取向膜)都沿着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如果将液晶从液晶注入口5注入到具有这样地进行了取向处理的取向膜1和2的空单元内部,则如图2(a)所示,液晶的流动方向以该液晶注入口5为起点,各向同性地扩展开来。不久一部分液晶便到达两侧边缘部,于是液晶的流动方向在总体上与液晶注入方向呈同一方向(参照图2(b))。
可是,在液晶沿某一方向流动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呈其长轴平行于流动方向的状态。这里,注入后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两者之间有偏移时,由于取向膜1和2有取向调节力的作用,所以使液晶沿着取向处理方向取向。另一方面,由于液晶呈现作为分子集团的活动趋势,所以维持流动取向状态。即,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发生流动取向的决定因素可以认为在于维持流动取向状态的液晶的集团性引起的能量和取向膜的取向调节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可是,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由于使液晶的注入方向与取向处理方向大致呈平行的方向即A方向及/或A’方向,所以液晶不需要从液晶注入方向再沿取向处理方向取向。就是说,由于使流动取向和取向处理方向一致,所以消除了发生流动取向的根本原因,排除了流动取向的发生余地。
另外,如上所述,在液晶呈平行取向结构的情况下,注入液晶用的液晶注入口需要设置在垂直于A方向及/或A’方向的基板边上。另外,该开口方向需要形成得与取向处理方向大致平行。
其次,说明具有使上下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相对地旋转了有限角度的扭曲结构(例如TN或STN取向方式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通过从以下说明的两种注入方向注入液晶,能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其发生。
首先作为第一种注入方法,设定液晶的注入方向为一个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另一个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平行于角平分线的方向。
以下,以液晶分子的长轴在上下基板之间连续地扭曲90度的TN液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地表示具有扭曲角为90度的扭曲结构的TN液晶中,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流入方向的关系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被注入空单元中的液晶受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调节力的作用而沿取向处理方向再取向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3及图4(a)所示,取向膜1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沿平行于箭头A的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另一方面,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沿平行于箭头B的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另外,取向处理方向A·B的夹角用θ(=90°)表示。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TN液晶的情况下,采用第一种注入方法,从箭头C方向或C’方向注入液晶。例如,如图4(a)所示,在从箭头C方向注入液晶的情况下,取向膜1附近的液晶分子11受该取向膜1的取向调节力的作用,结果在平行于基板的面内旋转角度φLC1后沿箭头A方向取向。另一方面,取向膜2附近的液晶分子12也受该取向膜2的作用,旋转角度φLC2后沿箭头B方向取向。另外,液晶层中央部分的液晶分子由于在注入状态下已经沿取向处理方向取向,所以其取向状态几乎没有变化。另外,更详细地说,上述φLC1及φLC2分别在平行于基板的面内,在0°≤φLC1≤45°、-45°≤φLC2≤0°的范围内变化。
如上所述,由维持流动取向状态的液晶的集团性引起的能量和取向膜的取向调节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决定流动取向的发生。因此,为了使液晶沿着不发生流动取向的所希望的方向取向,需要有某一定大小程度的取向调节力。考虑到这一点,上述的液晶注入方向是使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的方向。就是说,通过减小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以便提高取向调节力维持流动取向的能量,使上述液晶注入方向最优化。而且,由于液晶的取向结构为扭曲结构,所以由于取向膜1和2的作用而使其取向方向发生大的变化的液晶分子只是极少一部分。另外,由于一部分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注入方向一致,所以这些液晶分子仍处于初始状态。由于这些原因,即使使用取向调节力小的取向膜,也能使液晶充分地沿所希望的方向取向,能消除或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
其次,作为第二种注入方法,是设定液晶的注入方向,使其与一个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另一个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相垂直。
如图3所示,在液晶的取向结构为TN液晶方式的情况下,液晶的注入方向可以从箭头D或D’方向注入液晶。更详细地说,例如在从箭头D方向注入液晶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取向膜1附近的液晶分子11受该取向膜1的取向调节力的作用,结果只旋转φLC3(≈45度),沿箭头A方向取向。另外,取向膜2附近的液晶分子12也受该取向膜2的作用,只旋转φLC4(≈-45度),沿箭头B方向取向。
如上所述,由于液晶注入方向垂直于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所以能使取向膜1和2附近的液晶分子11·12沿所希望的方向取向,但能充分地利用该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调节力。因此,能获得消除或抑制了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主要以TN取向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关于STN取向方式,也能用同样的原理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就是说,通过从与TN液晶方式的情况大致相同的方向注入液晶,能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同时能没有注入速度的离散。另外,如上所述,在液晶为扭曲取向结构的情况下,注入液晶用的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必须形成得与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大致平行或垂直。另外,在扭曲角为180度的STN取向方式的情况下,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与取向处理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可。在此情况下,取向膜附近的液晶分子分别只旋转90度,沿各自的取向处理方向取向。另外,也可以考虑使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通过使一个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该液晶注入方向的方向性一致,而使一个取向膜附近的液晶分子不改变取向状态,所以一看就知道是有效的。可是,另一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在方向性上正相反,而且液晶分子本身也有方向性,所以另一取向膜附近的液晶分子旋转180度取向。因此,残留了流动取向。
作为本发明的取向膜1和2,不特别限定,能采用迄今已知的各种取向膜。具体地说,例如用包含直链状的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构成的取向膜能举出:直链状的碳链的一端通过硅氧烷结合(Si-O-),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化学吸附的硅烷类被覆膜;或聚酰亚胺类树脂膜等。由于上述硅烷类被覆膜的厚度薄,所以容易受构成膜的分子的取向方向由于流动取向而变化等的流动取向的影响,另外与聚酰亚胺类树脂膜等比较,取向调节力小,所以容易发生流动取向。特别是在形成单分子膜状的情况下,明显地表现出流动取向的影响。可是,在本发明中,考虑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的关系,通过从上述的最佳方向注入液晶,能将流动取向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另外,即使是聚酰亚胺类树脂膜,在构成该膜的分子的主链或侧链的一部分中存在感光性分子团、具体地说存在内桂酸盐分子团、查耳酮分子团等感光性取向膜的情况下,这些感光性分子团容易受沿液晶的流动方向取向等液晶流动的影响,该感光性取向膜的表面结构有时发生物理性的变化。可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也能将流动取向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另外,在构成硅烷类被覆膜的分子中包含感光性分子团时,也与上述相同,能消除流动取向的影响。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取向膜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注入液晶时的注入方向最优化,能消除或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但注入液晶材料时或注入后如果用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则更能沿所希望的方向呈均匀取向的取向结构。就是说,通过进行上述加热处理,以便达到N-I相变温度以上,使液晶的热平衡状态从向列相变化到各向同性相(各向同性液体)。其结果,通过使液晶呈无序的各向同性液体,能消除残存的一点流动取向。另外,液晶注入口有一个即可,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该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其相对配置关系等不限于特别限定的记载,没有将本发明的范围只限定于这些的意思,只不过是说明例而已。
首先,参照图5简单地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晶单元的基本结构。图5(a)是表示上述液晶单元的概略的平面图,图5(b)是沿该液晶单元的X-X’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液晶单元有第一基板3、与其相对的第二基板4、以及夹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9。在第一基板3的内侧表面上形成作为显示电极的圆形电极6,在该圆形电极6上形成取向膜1。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4的内侧表面上形成作为显示电极的圆形电极7,在该圆形电极7上形成取向膜2。在液晶单元的周边部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5的部分的密封材料8,该密封材料8用来将第一基板3和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
以下将液晶的取向方式分为均匀的取向和TN取向的情况,详细说明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液晶单元。
[均匀取向方式1
在液晶的取向结构为均匀取向方式的情况下,取向膜1和2的取向处理方向平行。这里,均匀取向方式的液晶单元根据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的相对关系,分为H-1~H-5各种类型。关于各种取向类型,图6中示出了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α。对该图中所示的每一种取向类型,将取向膜材料和取向处理方法作为参数,制作各种液晶单元,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1-1)~(实施例1-4)及(比较例1-1)~(比较例1-16)中讨论了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关系对流动取向的发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将各取向类型、取向膜的材料、以及取向处理方法的组合一并记载在下表1-1中。
(表1-1)
取向类型 | 聚酰亚胺取向膜 | 硅烷类取向膜 | ||
摩擦处理 | 光取向处理 | 摩擦处理 | 光取向处理 | |
H-1 | 液晶单元A1 | 液晶单元A2 | 液晶单元A3 | 液晶单元A4 |
H-2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 | 比较用液晶单元B5 | 比较用液晶单元B9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3 |
H-3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 | 比较用液晶单元B6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0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4 |
H-4 | 比较用液晶单元B3 | 比较用液晶单元B7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1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5 |
H-5 | 比较用液晶单元B4 | 比较用液晶单元B8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2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6 |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采用摩擦处理的取向膜,作为取向膜材料由聚酰亚胺类树脂膜构成,取向类型如表1-1中的H-1所示。
采用下述方法制作了上述液晶单元。即,采用迄今众所周知的方法,在第二基板4上形成圆形电极7,再将聚酰亚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二酮(methyl pyrrolidinone)等溶剂中进行稀释,调制成涂敷液。利用旋转器等将该涂敷液涂敷在上述第二基板4及圆形电极7上,进行干燥和烧结,形成了厚度为50nm的取向膜2(聚酰亚胺取向膜)。
对这样形成的取向膜2通过摩擦进行了取向处理。具体地说,将取向膜2置于载物台上,使缠绕着有凹凸的布的圆筒状的滚筒接触取向膜2,使该滚筒一边旋转一边沿载物台向一个方向移动,进行摩擦处理。因此,在取向膜2的表面上形成了平行于滚筒的移动方向的筋,使取向膜2表面的聚酰亚胺分子沿滚筒的移动方向倾斜。另外,作为上述摩擦处理时的摩擦条件,例如为:摩擦次数为一次,滚筒压入量为0.4mm,滚筒表面相对于第二基板4的摩擦速度为500m/分钟,滚筒材料是尼龙布(纤维直径为16~20微米,毛长为3nm)。
另外,对第一基板3进行同样的工序,在第一基板3上形成圆形电极6及取向膜1,对该取向膜1通过摩擦进行了取向处理。
接着,将密封材料8涂敷在第一基板3或第二基板4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涂敷形状呈缺少液晶注入口5的部分的框状图形。另外,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与取向处理方向平行。
其次,使第一基板3上的取向膜1和第二基板4上的取向膜2互相面对地将两个基板粘贴起来,形成了空单元。此后,用真空注入法将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5注入到上述空单元内部,形成了液晶层9。作为上述真空注入法的注入条件为:抽出空单元内部的空气时的排气速度为在15分钟内从760→2.0×10-1乇,再在15分钟内从2.0×10-1→2.0×10-1乇,使真空度达到6.0×10-3乇,液晶注入时的泄漏时间为15分钟(760乇)。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1。
(比较例1-1)~(比较例1-4)
本比较例1-1~1-4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分别代之以H-2~H-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1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α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l-1~1-4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1~B4。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1-2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含有光聚合性的查耳酮原子团的聚酰亚胺树脂膜,代替聚酰亚胺树脂,在其制造方法中采用光取向处理法作为取向处理方法。
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2的液晶单元。但,关于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法,进行了以下所述的光取向处理,代替摩擦处理。即,如图7所示,使沿着箭头T所示的方向偏振的照射强度为80mW/cm2的紫外线(波长为365nm)从角度δ=45度的用箭头S表示的方向照射第二基板4达6秒钟。因此,查耳酮原子团之间沿平行于偏振方向的方向聚合,进行交联结合,而且聚酰亚胺分子本身相对于取向膜1中的偏振紫外线的入射点R朝向与其入射侧相反的一侧倾斜。因此,对取向膜1沿着在与入射侧相反的一侧使偏振光方向投影在该取向膜1上的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另外,对取向膜2也执行同样的工序,沿着与上述同样的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2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2。
(比较例1-5)~(比较例1-8)
本比较例1-5~1-8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2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分别代之以H-2~H-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α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5~1-8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5~B8。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1-3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硅烷类被覆膜,代替聚酰亚胺树脂。
如下形成了本实施例1-3的取向膜。将包含带有n-C10H21原子团的分子的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溶解在由充分脱水的氯仿构成的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获得了化学吸附溶液。
接着,将第二基板4浸渍在化学吸附溶液中约1小时,使上述有n-C10H21原子团的分子化学吸附在圆形电极7上,形成了单分子膜。这时,第二基板4及圆形电极7的表面呈亲水性,存在有-OH根等活性氢的官能团,所以有Si的官能团和-OH根发生脱氯化氢反应,进行硅氧烷结合。
其次,从上述化学吸附溶液取出第二基板4,利用由充分脱水的非水系列溶剂即氯仿构成的清洗剂,对上述第二基板4进行了10分钟左右的清洗。因此,能将未反应的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除去。
另外,在干燥气氛下从第二基板4的一端向上方提起,使清洗剂流掉。因此单分子膜沿着与提起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液流方向倾斜。另外,使上述第二基板4干燥后,在通常气氛下取出,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因此,化学吸附在圆形电极7上的分子中未反应的Cl根被OH根置换。其次,使上述第二基板4干燥,脱去OH根,其结果,能形成厚度约为5nm的取向膜。与上述实施例1-1相同,对如上形成的取向膜通过摩擦进行了取向处理。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3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3。
(比较例1-9)~(比较例1-12)
本比较例1-9~1-12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3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分别代之以H-2~H-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α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9~1-12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9~B12。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1-4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3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含有光聚合性的查耳酮原子团的硅烷类被覆膜,代替硅烷类被覆膜,另外采用了光取向处理法作为其取向处理方法。
如下形成了本实施例1-4的取向膜。将包含带有具备查耳酮原子团的C6H5-CH-CO-C6H4-O-(CH2)-O-基的分子的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溶解在由充分脱水的氯仿构成的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使其浓度为0.2重量%左右,获得了化学吸附溶液。用与上述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使用该化学吸附溶液,形成了取向膜。
其次,对如上形成的取向膜进行了光取向处理。即,使沿着平行于提起方向的方向偏振的紫外线从相对于第二基板4垂直的方向照射取向膜。照射条件为:照射强度为80mW/cm2,照射时间为6秒。因此,查耳酮原子团之间沿平行于偏振方向的方向聚合,能进行交联结合,由此,能在与紫外线的入射侧相反的一侧,沿着使偏振光方向投影在该取向膜1上的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
另外,对第一基板3也执行了同样的工序,在第一基板3上形成的圆形电极6上形成了取向膜1。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4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4。
(比较例1-13)~(比较例1-16)
本比较例1-13~1-16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4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分别代之以H-2~H-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4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α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13~1-16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13~B16。
(结果)
采用利用偏振片的目视方法或使用偏光显微镜,对如上获得的实施例1-1~1-4的液晶单元、以及比较例1-1~1-13的液晶单元分别进行了显示画面的观察,其结果如下。将结果一并记载在下表1-2中。
(表1-2)
液晶单元的种类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液晶单元A1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2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3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4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3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4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5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6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7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8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9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0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1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2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3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4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5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6 | × | 多磁畴 |
○:没有流动取向、 ×:有流动取向
从上表1-2可知,由于使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大致平行,所以能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
[TN取向方式]
在液晶的取向结构为TN取向方式的情况下,取向膜1及取向膜2的取向处理方向具有旋转了相对有限的角度的关系。这里,TN取向方式的液晶单元根据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的相对关系,分为T-1~T-5各种类型。关于各种取向类型,图8中示出了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β。对该图中所示的每一种取向类型,将取向膜材料和取向处理方法作为参数,制作各种液晶单元,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1-5)~(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7)~(比较例1-30)中讨论了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关系对流动取向的发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在以下所述的TN取向方式中,将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的交角设定为90°。另外,将各取向类型、取向膜的材料、以及取向处理方法的组合一并记载在下表1-3中。
(表1-3)
取向类型 | 聚酰亚胺取向膜 | 硅烷类取向膜 | ||
摩擦处理 | 光取向处理 | 摩擦处理 | 光取向处理 | |
T-1 | 液晶单元A5 | 液晶单元A8 | 液晶单元A9 | 液晶单元A10 |
T-2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7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9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3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7 |
T-3 | 液晶单元A6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0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4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8 |
T-4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8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1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5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9 |
T-5 | 液晶单元A7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2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6 | 比较用液晶单元B30 |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1-5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中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由H-1代之以T-1。
用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上述液晶单元,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平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6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5。
(比较例1-17)、(比较例1-18)
本比较例1-17及比较例1-18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由H-1分别代之以T-2~T-4。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1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β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17及比较例1-18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17、B18。
(实施例1-6)、(实施例1-7)
本实施例1-6及实施例1-7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5中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由T-1分别代之以T-3及T-5。
另外,通过进行与上述实施例1-1基本上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液晶单元。但是,在各实施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角β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6及实施例1-7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液晶单元A6或液晶单元A7。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1-8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2中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代之以T-1。
另外,用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了上述液晶单元。但是,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使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平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8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8。
(比较例1-19)~(比较例1-22)
本比较例1-19~比较例1-22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9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T-1分别代之以T-2~T-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8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构成的角β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19~比较例1-22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19~B22。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1-9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3中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代之以T-1。
另外,用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制作了上述液晶单元。但是,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使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和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平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9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9。
(比较例1-23)~(比较例1-26)
本比较例1-23~比较例1-26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9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T-1分别代之以T-2~T-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9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构成的角β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23~比较例1-26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23~B26。
(实施例1-10)
本实施例1-10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4中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H-1代之以T-1。
另外,用与上述实施例1-4相同的方法制作了上述液晶单元。但是,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使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平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实施例1-10的液晶单元称为液晶单元A10。
(比较例1-27)~(比较例1-30)
本比较例1-27~比较例1-30的比较用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1-10的液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将取向类型从T-1分别代之以T-2~T-5。
另外,通过进行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9相同的工序,形成了上述各比较用液晶单元。但是,在各比较例中,涂敷密封材料8将第一基板3及第二基板4粘贴起来时,液晶注入口5的开口方向和取向膜1及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构成的角β分别为规定的角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将如上制作的本比较例1-27~比较例1-30的液晶单元分别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B27~B30。
(结果)
采用利用偏振片的目视方法或使用偏光显微镜,对如上获得的实施例1-5~1-10的液晶单元A5~A10、以及比较例1-17~1-30的比较用液晶单元B17~B30分别进行了显示画面的观察,其结果如下。将结果一并记载在下表1-4中。
(表1-4)
液晶单元的种类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液晶单元A5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6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7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8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9 | ○ | 单磁畴 |
液晶单元A10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7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8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19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0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1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2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3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4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5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6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7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8 | × | 单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29 | × | 多磁畴 |
比较用液晶单元B30 | × | 单磁畴 |
○:没有流动取向、 ×:有流动取向
从上表1-4可知,由于使取向膜1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和取向膜2中的取向处理方向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大致垂直,所以能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
(2)第二组发明的实施形态
其次,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组发明。
第二组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考虑液晶单元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存在注入液晶时能成为障碍的至少一个结构要素的状态,通过使注入液晶时的注入方向最优化,消除或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这里,在液晶单元内部设有使单元间隔保持一定用的隔离片(支撑构件),但在本发明中,隔离片对液晶流动的影响。通常,因为隔离片的分布程度约为200~300个/mm2,而且在平面视图中呈点状,所以不妨碍液晶的流动,而且不会成为流动取向发生的原因。
以下,以IPS方式为例,分为有彩色滤光器的情况和没有彩色滤光器的情况,说明使液晶注入方向最优化的具体形态。
[没有彩色滤光器的情况]
图9是概略地表示上述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10是概略地表示由像素电极体及相对电极体构成的一对电极的平面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的液晶注入方向和液晶的流动方向的平面图。
如图9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下基板21、与其相对的上基板22、以及设置在下基板21及上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3。下基板21及上基板22通过密封材料29粘接起来,例如由玻璃基板等构成。
在上述下基板21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着作为一对电极的像素电极体24及相对电极体25、以及传递驱动液晶所必要的信号用的布线群28。另外,在有像素电极体24及相对电极体25的下基板21上设置着使附近的液晶分子沿同一方向取向的取向膜26。另一方面,在上基板22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着使附近的液晶分子沿同一方向取向的取向膜27。
如图10所示,上述像素电极体24有多个像素电极部分24a…和连接电极部分24b。各像素电极部分24a…有多个曲折点,而且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一边曲折,作为全体一边沿箭头Y所示的方向延伸的呈日文的“く”字形的电极。另外,上述相对电极体25也呈与像素电极体24相同的形状,有多个相对电极部分25a…和连接电极部分25b,而且各相对电极部分25a…配置成日文的“く”字形。而且,这些像素电极体24及相对电极体25与像素电极部分24a和相对电极部分25a交替地配置成互相啮合的状态。另外,像素电极部分24a和相对电极部分25a延伸方向与上述取向膜26和27的取向处理方向平行。另外,作为上述像素电极体24及相对电极体25例如采用由ITO(铟锡氧化物)或铝等构成的电极。利用以上这样的电极结构,能将平行于基板表面的电场(横向电场)施加在像素电极部分24a和相对电极部分25a之间。
在上述构成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注入液晶时沿规定方向流动的液晶受到最强的阻力,因此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的最大因素是像素电极体24、相对电极体25及布线群28。因此,将能极力排除成为这些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的影响的方向作为液晶注入方向即可。所谓排除成为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的影响的方向意味着最能确保液晶流动的流路、空间部分最大的方向。在本发明中,为了确定该液晶注入方向,利用液晶单元的投影,比较对应于空间部分的面积比率,将该面积比率最大的方向作为液晶注入方向。
例如,如图11(a)所示,从与像素电极部分24a(相对电极部分25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在投影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空间部分呈现子投影面上的区域(该图(a)所示的网眼状区域)的面积比率如下。即,假设像素电极部分24a及相对电极部分25a的高度(膜厚)为h1=0.6微米,电极宽度w1=1.0微米,布线群28的高度(膜厚)为h2=0.6微米,电极宽度w2=1.0微米,则这时一个像素部分的空间部分的面积比率为90%。另一方面,如该图(b)所示,从垂直于像素电极部分24a的方向看,在投影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空间部分呈现子投影面上的区域(该图(b)所示的网眼状区域)的面积比率为80%。由此可知,作为液晶注入方向最好采用与像素电极部分24a(相对电极部分25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另外,单元间隔为3微米。
根据上述的评价结果,例如在如上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在空单元的周边部,将液晶注入口30设置在与像素电极部分24a(相对电极部分25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一边上(参照图12)。另外,上述的h1、w1及面积比率等的值只是一个例子。
因此,能使纵向部分32a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能将成为障碍的电极对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
[有彩色滤光器的情况]
图13是概略地表示具有彩色滤光器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14是表示彩色滤光器的说明图,图14(a)是表示彩色滤光器中的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各色图形的局部平面图,图14(b)是沿上述图14(a)所示的a-a’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图14(c)是沿上述图14(a)所示的b-b’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
能进行彩色显示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相比较,如图13所示,其不同点在于:彩色滤光器31设置在上基板22的内侧面上。
如图14(a)所示,上述彩色滤光器31由条状的R·G·B色的图形、以及在光学上将各色图形分开防止混色用的黑矩阵(遮光膜)32构成。
从图14(b)可知,黑矩阵32由纵向部分32a…和横向部分32b…构成,纵向部分32a的高度(厚度)h3和R·G·B的高度h4有h3>h4的关系。另外,从图14(c)可知,纵向部分32a的高度h3和横向部分32b的高度h5有h3>h5的关系。另一方面,从图13可知,像素电极部分24a(相对电极部分25a)的高度h1、布线群28的高度h2和黑矩阵32的纵向部分32a的高度h3有h3>h1=h2的关系。
在具有上述这样构成的彩色滤光器31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注入液晶时,沿某方向流动的液晶受到最强的阻力,因此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的最大因素是黑矩阵32。根据下述情况就能明白这一点,即纵向部分32a的高度h3比像素电极部分24a(相对电极部分25a)的高度h1(或布线群28的高度h2)高。在不设置彩色滤光器31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电极对于不平行于它的方向流动的液晶来说成为流动阻力。因此,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等的因素。可是,在将彩色滤光器31设置在上基板22一侧的情况下,黑矩阵32由于比电极的厚度大,所以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的第一原因。因此,将极力排除了黑矩阵32的影响的方向作为液晶注入方向即可。
例如,如图15(a)所示,从与黑矩阵32的纵向部分32a平行的方向看,在投影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空间部分呈现子投影面上的区域(该图(a)所示的网眼状区域)的面积比率如下。即,假设h3-h4=0.8微米,w3=1.2微米,则一个像素部分的空间部分的面积比率为83.2%。另一方面,如该图15(b)所示,从与横向部分32b平行的方向看,在投影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空间部分呈现子投影面上的区域(该图(b)所示的网眼状区域)的面积比率为53.3%。由此可知,作为液晶注入方向最好采用平行于纵向部分32a的方向。因此,在有彩色滤光器31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将液晶注入口33设置在与空单元的周边部的黑矩阵32的纵向部分32a延伸的方向垂直的一边上(参照图16)。另外,如果考虑到黑矩阵32的纵向部分32a的厚度h1和横向部分32b的厚度h2有h1>h2的关系,则能容易理解从平行于纵向部分32a的方向注入液晶是有利的。另外,上述的h3、h4、w3及面积比率等的值只是一个例子。
由此,能使纵向部分32a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能将成为障碍的电极对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
另外,在彩色滤光器31上还设置保护膜和取向膜27等,但即使设置这些各种薄膜,也会因上述黑矩阵32而产生成为流动阻力的凹凸。
(其他事项)
另外,在通常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电极的高度(膜厚)与TFT(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的高度大致相同,但TFT在基板面上占有的面积和电极占有的面积相比较,由于TFT在平面视图中呈点状,可知对液晶的流动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电极。因此,在液晶沿某一方向流动的情况下,TFT不会成为发生流动取向等的障碍,所以在液晶注入口的配置位置及确定开口方向上也可以不考虑TFT。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以电极的延伸方向及/或黑矩阵的纵向部分、以及取向膜26和27的取向处理方向平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可是,取向膜26和27的取向处理方向即使不与电极的延伸方向及/或黑矩阵的纵向部分一致也可以。这是因为至少使液晶注入方向和电极的延伸方向及/或黑矩阵的纵向部分平行,所以能发挥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效果。之所以能抑制流动取向,是因为在液晶单元内存在成为液晶流动的阻力的结构要素的情况下,由于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存在成为上述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者对流动取向的影响大。
另外,也可以在室温常压下、加热常压下、室温减压下或加热减压下进行液晶的注入。特别是在加热减压下进行液晶的注入时,能由于加热而提高液晶的流动性,同时由于在减压下进行,所以能快速地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这里,在加热的情况下,虽然与液晶材料的不同有关,但最好在液晶的相变温度(TNI)以上、(TNI+30度)以下的范围内。如果比TNI低,则液晶得不到充分的流动性,这样不好。另一方面,如果比(TNI+30度)高,则液晶劣化,所以也不好。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是非限制性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各种设计事项。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以IPS方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此没有任何限定,也能适用于其他显示方式。
在将上述的空间部分呈现在投影面上、该区域的面积比率多半为最大的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最能确保液晶流动用的流路的方向即可。例如,如图17(a)所示,考虑长为L、宽为W(L=3W)、高为H的长方体状的成为流动阻力的结构要素35。液晶单元36为正四方形,而且任意从X方向及Y方向看,全体面积都是S。这时,在从X方向看到的投影图(该图(b))中,空间部分呈现在投影面上的区域的面积S1=(S-L×H)。另一方面,在从Y方向看到的投影图(该图(c))中,空间部分呈现在投影面上的区域的面积S2=(S-3×W×H)。这里,因为满足L=3W的关系,所以结果为S1=S2。因此,在此情况下,不能确定液晶注入方向。可是,从该图可知,最能确保液晶的流路的方向是Y方向。因此,设置液晶注入口,使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平行于Y方向即可。
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液晶注入口。例如,虽然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有关,但可以在空单元边缘部的一边上在1~3个地方设置。另外,也可以将液晶注入口分别设置在空单元边缘部的一边和与其相对的另一边上。
另外,作为上述实施形态所述的取向膜26和27,不特别限定,可以是硅烷类的有机薄膜、或聚酰亚胺膜等。另外,作为硅烷类的有机薄膜既可以是单分子吸附膜,也可以是聚合物吸附膜。另外,这里所说的单分子吸附膜只要是能大致看作单分子膜程度的膜即可。例如可以有在吸附在基板上的吸附分子上累积未吸附的分子而成的多分子层的部分,也可以有吸附分子未吸附在基板上的部分等,在薄膜的一部分上也可以有缺陷。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的取向膜26和27也可以是采用摩擦处理或利用偏振紫外线的光取向处理等方法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特别是在进行光取向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照射偏振紫外线等引起光交联反应或光分解反应等光反应的由具有感光性原子团的化合物构成的取向膜。
另外,也能将基底层设置在取向膜26和下基板21之间及/或取向膜27和上基板22之间。作为基底层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无机氯硅烷类聚合物膜、ポリシラザン膜(东燃(株)制)、或二氧化硅(SiO2)膜等。例如,在设置了作为绝缘膜的氮化硅膜的基板上设置了无机氯硅烷类聚合物膜的情况下,能使基板面亲水化,所以在由化学吸附分子集合群构成取向膜的情况下,能使该化学吸附分子高密度地进行化学吸附。其结果,能形成耐久性等优异的取向膜。另外,基底层的厚度最好在布线之间、电极之间、或布线和电极之间构成的台阶以上,具体地说最好在150nm~5微米以下的范围内。因此,更能抑制流动取向等的发生。
另外,即使在IPS方式的情况下,也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的日文“く”字形的电极。例如,如图18(a)所示,可以是条状的平行电极对37。另外,如该图(b)所示,也可以是其两端沿互不相同的方向呈钩形的由长边部38a和短边部38b构成的电极部分排列而成的电极对38。另外,长边部38a和短边部38b构成的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更。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该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其相对配置关系等不限于具体限定的记载,没有将本发明的范围只限定于这些的意思,只不过是说明例而已。
[日文“く”字形的电极]
(实施例2-1)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2-1中使用的一对基板。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一对基板由玻璃构成,如图19所示,在一个基板(电极基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着由铝构成的日文“く”字形的电极41、布线(图中未示出)、以及覆盖着电极41形成的厚度为360nm的氮化硅膜(绝缘膜)等。上述电极41呈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一边沿不同的方向曲折,作为全体一边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其次,将具有带有查耳酮原子团的官能团(C6H5-CH=CH-CO-C6H4-O-CH2-O-)的分子(下面所示的化学式(1))的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溶解在由充分脱水的氯仿构成的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调制了浓度约为0.2重量%的化学吸附溶液。
接着,将进行了充分脱脂和清洗后的上述一对基板浸渍在上述化学吸附溶液中约1小时。通过该处理,能使吸附分子吸附在电极基板及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表面上。
其次,在无水气氛下将上述一对基板浸渍在氯仿等溶剂中,将来吸附的上述分子洗掉。另外,在通常气氛下进行该清洗的情况下,未吸附的上述分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等,能形成聚合物吸附膜。另外,通过从基板的一端侧向上提起,使结合固定在基板表面上的吸附分子沿着与向上提起相反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硅氧烷结合,能形成由在基板表面上共有结合的吸附分子的集合群构成的硅氧烷类的单分子膜(取向膜)。这里设定在将电极基板从氯仿中提起时,提起方向和电极41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接着,通过光取向处理进行了取向膜的取向处理。在该光取向处理法的情况下,随着有构成取向膜的分子(吸附分子)的感光性原子团的反应(分解或聚合)及构成膜的分子的倾斜方向的不同,构成膜的分子相对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取向方向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这样的现象,使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平行于上述提起方向(电极41的延伸方向)将偏振紫外线照射在取向膜表面上。因此,作为感光性原子团的查耳酮原子团沿着平行于偏振方向的方向进行聚合反应,形成了构成膜的分子之间呈交联结构的取向膜。
在本实施例中,在取向膜的全部表面上进行了取向处理方向为一个方向的光取向处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进行将一个像素分割成多个区域的分割取向处理。在此情况下,通过使用光致抗蚀剂的掩模,将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紫外线照射在每个照射区域上,能使每个照射区域的取向处理方向不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了由具有感光性原子团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构成的单分子膜状的取向膜,但也能使用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取向膜。在此情况下,用n-甲基吡咯烷二酮等溶剂将聚酰亚胺溶解稀释,以便使制成后的膜的厚度为50nm,用旋转器等将该溶液涂敷在基板上,然后进行干燥及烧成而制成膜即可。
其次,使上述形成的取向膜之间相对地将电极基板粘贴在与其相对的相对基板上,构成空单元。更详细地说,在形成了电极基板的取向膜的面上采用网眼印刷法形成了涂敷形状呈矩形框状的密封材料。这时,通过使矩形框缺少一部分,来形成开口部(液晶注入口部分)。密封材料最好是对液晶的取向产生不良影响少的无溶剂型的环氧树脂,但也可以使用除了硅油以外的环氧树脂。另外,开口部的形成位置位于与清洗时提起方向相反的基板边的中央部分。因此,液晶的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一致。另外,将隔离片散布在电极基板上,使单元间隔约为3.1微米,将电极基板和相对基板粘贴起来。这时在有开口部的地方形成了液晶注入口。另外,电极基板及相对基板上各自的取向膜互相反向平行。然后,将空单元放入真空容器中抽真空,使单元间隔均匀。
其次,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即,使液晶注入口(开口部、密封材料开放口)朝下,将空单元置于带加热器的真空室中,将其垂直向下配置在液晶容器中,一直插入到划开液晶(商品名:MJ-97254,メルク公司制)为止。因此,能使液晶注入方向(液晶的流动方向)和电极41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接着,一边对真空室抽真空,一边利用加热器使温度升高到黏合剂(密封材料)的硬化温度,放置15分钟左右。但是,根据黏合剂的种类,能适当地设定热处理时间,具体地说,以15~120分钟为好,如果考虑时间和工作效率,则15分钟更好。
然后,使温度下降到液晶的N-I相变温度,使空单元的液晶注入口接触到液晶容器,进行泄漏,通过使真空返回大气中,将液晶注入到空单元内部。液晶被注入空单元内结束后,断开加热器电源,使液晶单元自然冷却。如果液晶单元返回到了室温,便将其从真空室中取出,用紫外线硬化型黏合剂将液晶注入口封闭,使紫外线光点照射在封口部分,使紫外线硬化型黏合剂硬化。由此能制作具有平行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单元。
其次,将一对偏振片设置在液晶单元的外侧表面上,使之满足规定的光学条件,进行了该液晶显示面板C1的取向评价等。另外,作为上述光学条件,具体地说,设定一对偏振片中的任意一个偏振片透射轴与液晶的取向方向一致,另一方面使另一个偏振片中的透射轴与该取向方向垂直。
首先,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1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液晶显示面板C1的初始取向状态时,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若干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液晶显示面板C1进行了退火处理时,能完全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大致一致,获得了有均匀的取向状态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C1。另外,上述区域42及区域43是指由图19所示的电极41包围的区域而言。
另外,利用使用晶体旋转法的预倾斜角测定装置测定液晶显示面板C1的预倾斜角(θp)为0.3°。另外,如下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即,将液晶注入空单元时,使用液晶中混入了黑色色素的液晶材料,制作液晶试验单元,通过一个偏振片分别测定亮状态及暗状态时的亮度,求出了作为白亮度和黑亮度的比的反差比。其结果,反差比为370。
(比较例2-1)
本比较例2-1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制作时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发现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不一致。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测定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的预倾斜角为0.3°。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反差比为180。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2-2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使用以下的化学吸附溶液代替上述化学吸附溶液。即,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下面的化学式(2)表示的n-十八烷基三氯硅烷溶解了约1重量%的溶液混合在上述化学吸附溶液中,混合比为4∶1。另外,溶解在充分脱水的氯仿(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以便使该混合溶液的浓度约为0.2重量%,获得了本实施例的化学吸附溶液。
CH3(CH2)17SiCl3 …(2)
将使用该化学吸附溶液制作的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C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2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液晶显示面板C2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大致一致,能制造有均匀的取向状态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C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测定了液晶显示面板C2的预倾斜角为0.5°。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反差比为340。
(比较例2-2)
本比较例2-2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2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2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2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2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2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发现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不一致。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测定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2的预倾斜角为0.3°。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反差比为155。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2-3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使用以下的化学吸附溶液代替上述化学吸附溶液。即,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下面的化学式(3)表示的芬基三氯硅烷溶解了约1重量%的溶液混合在上述化学吸附溶液中,混合比为1∶1。另外,溶解在充分脱水的氯仿(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以便使该混合溶液的浓度约为0.2重量%,获得了本实施例的化学吸附溶液。将使用该化学吸附溶液制作的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C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3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液晶显示面板C3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大致一致,能获得了有均匀的取向状态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C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测定了液晶显示面板C3的预倾斜角为0.3°。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反差比为325。
(比较例2-3)
本比较例2-3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3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3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3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3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3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发现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不一致。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3同样地测定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3的预倾斜角为0.3°。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反差的评价,反差比为108。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取向膜设置在设置了由SiO2构成的基底层的基板上。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一对基板由玻璃构成,在一个基板(电极基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着由铝构成的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以及布线。但是,在该电极基板上不形成覆盖电极的氮化硅膜(绝缘膜)。
接着,将无机氯硅烷剂(SiCl3OSiCl3)溶解在六甲醇(非水系列溶剂,bp.100℃)中,调制了浓度约为3重量%的化学吸附溶液。使用了预先充分脱水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另外,
化学吸附溶液的浓度最好在0.1~50重量%范围内,若在1~5重量%范围内就更好。
另外,在干燥气氛下(相对湿度约为5%)将进行了充分脱脂和清洗后的上述一对基板浸渍在上述化学吸附溶液中约1分钟。
然后,从化学吸附溶液中取出一对基板,在干燥气氛下(湿度为5%左右)使溶剂(六甲基二硅氧烷)蒸发。由此,能形成图20(a)所示的被覆膜44。另外,如果使形成了被覆膜44的一对基板暴露在含有水分的空气中,则空气中的水分和氯硅(クロロシリル)基进行脱盐酸反应,能形成由带有多个氢氧根的无机硅氧烷系列聚合物构成的基底层45(参照图20(b))。另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利用能用SiCl4或(SiCl2O)nSiCl3(n为整数2或3)表示的物质,代替SiCl3OSiCl3。特别是在使用ITO作为电极的情况下,该ITO表面上能带有氢氧根,确认了(SiCl2O)nSiCl3的亲水性效果更大。
其次,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在基底层45上形成了取向膜。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使取向膜之间相对地将电极基板和与其相对的相对基板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用真空注入法将液晶注入到空单元内部,制作了液晶单元。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实施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C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4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液晶显示面板C4的初始取向情况,未确认流动取向。
(比较例2-4)
本比较例2-4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其不同点在于制作时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4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4的取向评价。即,目视观察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4的初始取向情况,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4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发现相邻的区域42及区域43的取向方向不一致。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1~2-4的液晶显示面板C1~C4、以及比较例2-1~2-3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1~D4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1中。
(表2-1)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预倾斜角 | 反差 | |
实施例2-1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单磁畴 | 0.3 | 370 |
实施例2-2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单磁畴 | 0.5 | 340 |
实施例2-3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单磁畴 | 0.3 | 325 |
实施例2-4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 | - |
比较例2-1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残留 | 多磁畴 | 0.3 | 180 |
比较例2-2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残留 | 多磁畴 | 0.3 | 155 |
比较例2-3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残留 | 多磁畴 | 0.3 | 108 |
比较例2-4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残留 | 多磁畴 | - | - |
从上述表2-1可知,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抑制或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能获得反差高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从实施例2-1~2-3可知,单独使用含有带查耳酮原子团的官能团(C6H5-CH=CH-CO-C6H4-O-CH2-O-)的分子的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时,比使用n-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和上述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试剂时,反差高。
另外,在设置了基底层的液晶显示面板C4的情况下,完全不发生流动取向,注入液晶后不需要进行退火处理。这是因为通过基底层形成取向膜,所以比构成取向膜的分子直接与基板进行化学吸附时能吸附成更高的密度,不受液晶流动的影响。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2-5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聚合物膜作为取向膜,代替硅氧烷系列的单分子膜。
如下形成上述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取向膜。即,涂敷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S-150,日产化学(株)制)后进行烧成,形成了取向膜。另外,对该取向膜进行了摩擦取向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这样的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取向膜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5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了液晶显示面板C5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5)
本比较例2-5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5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5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5。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5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5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5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5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2-6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感光性的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LPPR502CP,ロリック(株)制),代替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S-150,日产化学(株)制),而且作为取向处理进行了光取向处理,代替摩擦处理。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C6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C6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6)
本比较例2-6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6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6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6。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6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6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6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6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5、2-6的液晶显示面板C5、C6、以及比较例2-5、2-6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5、D6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2中。
(表2-2)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
实施例2-5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实施例2-6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比较例2-5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单磁畴 |
比较例2-6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从上述表2-2可知,即使是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取向膜,但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抑制或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能获得反差高的液晶显示面板。
[条状的平行电极对]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2-7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条状的平行电极对,代替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E1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E1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7)
本比较例2-7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7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7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5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1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1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1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2-8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C4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条状的平行电极对,代替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E2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E2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8)
本比较例2-8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8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8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8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2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2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2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7、2-8的液晶显示面板E1、E2、以及比较例2-7~2-8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1、F2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3中。
(表2-3)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
实施例2-7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实施例2-8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比较例2-7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比较例2-8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从上述表2-3可知,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获得能抑制或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在实施例2-7的液晶显示面板E1的情况下,即使在不通过基底层形成了取向膜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流动取向。可以认为这是由于与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相比,平行电极对的流动阻力小所致。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2-9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5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聚合物膜作为取向膜用,代替硅氧烷类单分子膜。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由上述的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取向膜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E3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E3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9)
本比较例2-9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9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9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9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3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3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3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实施例2-10)
本实施例2-10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9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感光性的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LPPR502CP,ロリック(株)制),代替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S-150,日产化学(株)制),而且作为取向处理进行了光取向处理,代替摩擦处理。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E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9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E4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E4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10)
本比较例2-10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0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0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0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4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D6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4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9、2-10的液晶显示面板E3、E4、以及比较例2-9、2-10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F3、F4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4中。
(表2-4)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
实施例2-9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实施例2-10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无流动取向 | 单磁畴 |
比较例2-9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单磁畴 |
比较例2-10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单磁畴 |
从上述表2-2可知,即使是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取向膜,但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获得能抑制或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由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的电极对]
(实施例2-11)
本实施例2-11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由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的电极对,代替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G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G1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E2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通过进行退火处理,能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11)
本比较例2-11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1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1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1。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1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1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1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1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实施例2-12)
本实施例2-12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4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由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的钩形电极对,代替呈日文く字形的电极。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G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G2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G2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通过进行退火处理能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12)
本比较例2-12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2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2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2。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6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2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2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2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11、2-12的液晶显示面板G1、G2、以及比较例2-11、2-12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1、H2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5中。
(表2-5)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
实施例2-11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多磁畴 |
实施例2-12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多磁畴 |
比较例2-11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比较例2-11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从上述表2-5可知,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获得能抑制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实施例2-13)
本实施例2-13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1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将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聚合物膜作为取向膜用,代替硅氧烷类单分子膜。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由上述的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取向膜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G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G3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G3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虽然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但通过进行退火处理,能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13)
本比较例2-13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3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3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3。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3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3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3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3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实施例2-14)
本实施例2-14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3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使用感光性的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LPPR502CP,ロリック(株)制),代替聚酰亚胺类的取向膜材料(商品名:S-150,日产化学(株)制),而且作为取向处理进行了光取向处理,代替摩擦处理。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液晶显示面板G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3同样地进行了液晶显示面板G4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G4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未观测到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呈均匀取向状态。
(比较例2-14)
本比较例2-14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2-14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4的液晶显示面板称为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4。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2-14同样地进行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4的取向评价。首先,通过目视观察,研究了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4的初始取向状态。其结果,在液晶注入口附近观测到了流动取向。另外,用液晶的相变温度以上的处理温度对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4进行了退火处理,但未消除流动取向。另外,如果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取向的详细情况,则能确认液晶的取向状态不均匀。
(结果)
将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13、2-14的液晶显示面板G3、G4、以及比较例2-13、2-14的比较用液晶显示面板H3、H4的取向评价等的结果汇总于下表2-6中。
(表2-6)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
实施例2-13 | 平行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多磁畴 |
实施例2-14 | 平行于电板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消失 | 多磁畴 |
比较例2-13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比较例2-14 | 垂直于电极的延伸方向 | 有流动取向→退火后仍残留 | 多磁畴 |
从上述表2-6可知,即使是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取向膜,但由于使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所以能获得能抑制或消除流动取向的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实施例2-15)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一对基板。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使用上述实施例2-1中使用的电极基板。另外,作为与电极基板相对的另一个基板,使用了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但是,彩色滤光器使用了呈条状排列的R·G·B色排列的彩色滤光器。另外,子像素的像素尺寸是纵向长度为300微米,横向长度为90微米。另外,在R·G·B之间设置黑矩阵,该黑矩阵的纵向部分的高度为1.3微米,横向部分的高度为1.0微米。
接着,将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溶解在由充分脱水的氯仿构成的非水系列有机溶剂中,调制了浓度约为0.2重量%的化学吸附溶液。作为硅烷系列表面活性剂,使用了包含具有带查耳酮原子团的官能团(C6H5-CH=CH-CO-C6H4-O-CH2-O-)的分子的表面活性剂。
其次,将进行了充分脱脂·清洗后的上述电极基板及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浸渍在化学吸附溶液中约1小时。通过该处理,能使上述分子吸附在电极基板及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表面上。
另外,从化学吸附溶液中取出电极基板及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在干燥气氛下进行了清洗。作为清洗剂使用了充分脱水的非水系列有机溶剂即氯仿。另外,清洗时间为10分钟。
其次,在干燥气氛下从清洗剂中将两个基板提起。这时,在电极基板上电极的延伸方向和提起方向平行地使清洗剂流掉。另外,在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上使黑矩阵的纵向和提起方向平行。另外,在使清洗剂干燥后,在通常气氛下取出两个基板,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因此,形成了单分子膜状的取向膜。
接着,利用光取向处理法进行了取向膜的取向处理。使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与提起方向(电极的延伸方向或黑矩阵的纵向)平行地使偏振紫外线照射在取向膜表面上。这时,照射方向相对于基板表面呈垂直的方向。另外,照射条件为:照射强度为80mW/cm2,照射时间为6秒。因此,作为感光性原子团的查耳酮原子团之间进行聚合反应,能使构成膜的分子互相交联。
其次,使取向膜之间相对地将电板基板和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粘贴起来,构成空单元。这时,电极基板上的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和带有彩色滤光器的基板上的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呈平行状态。另外,在电极基板的形成了取向膜的面上通过网眼印刷形成了涂敷形状呈矩形框状的密封材料。另外,通过使矩形框缺少一部分,形成了开口部(液晶注入口部分)。液晶注入口设置在空单元周边部的一边的中央部分,并使开口方向平行于黑矩阵的纵向。因此,使得液晶注入方向、黑矩阵的纵向(黑矩阵的纵向部分的延伸方向)、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及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另外,单元间隔约为4.5微米。
其次,利用真空注入法将介电常数为正的液晶注入空单元内部,形成了本实施例2-15的液晶单元Ⅰ。
(比较例2-15)
本比较例2-15的液晶单元与上述实施例2-15的液晶单元进行比较,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其不同点在于在其制作方法中从相对于子像素的横向(黑矩阵的横向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注入液晶。以下将这样制作的本比较例2-15的液晶单元称为比较用液晶单元J。
(结果)
对如上获得的实施例2-15的液晶单元Ⅰ及比较例2-15的比较用液晶单元J进行了取向评价。具体地说,用偏振片进行目视或利用偏光显微镜对液晶单元Ⅰ及比较用液晶单元J进行了显示画面的观察。其结果如下。将结果一并记载在下表2-7中。
(表2-7)
液晶注入方向 | 流动取向是否发生 | 取向状态 | 反差 | |
实施例2-15 | 平行于BM的纵向部分 | 无 | 几乎不发生断续 | 295 |
比较例2-15 | 平行于BM的横向部分 | 有 | 多半会发生断续 | 240 |
从上述表2-7可知,与比较用液晶单元J相比,本发明的液晶单元Ⅰ不受液晶注入方向的影响,能根据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使液晶进行初始取向,在各子像素内几乎不发生断续。另外,本发明的液晶单元Ⅰ的反差比也大,确认了显示品位优异。
虽然就现在认为是实质上最好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公开了的各种实施例,相反地谋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精神及范围所包含的各种变形及等效结构。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按照如上说明的形态加以实施,具有下述的效果。
即,如果采用第一组发明的具有扭曲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则由于设定液晶的注入方向平行或垂直于一个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和另一个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所以能使液晶注入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小,容易形成能量上所希望的取向结构。其结果,具有能制造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了其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一组发明的具有扭曲结构的另一液晶显示面板,则由于设定液晶的注入方向平行于一个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所以能消除注入后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和取向处理方向的偏移,具有能提供几乎不发生流动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一组发明的具有扭曲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则由于将密封材料形成得平行或垂直于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使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或垂直于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所以能使注入液晶时的注入速度一定,同时具有能制造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了其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一组发明的具有平行取向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则由于将密封材料形成得使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取向处理方向,使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与第一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所以能使注入液晶时的注入速度一定,同时具有能制造消除流动取向或抑制了其发生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则这样设置液晶注入口,即,在位于上述液晶层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使其他结构要素群位于呈现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使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因此,能减少流动取向的发生,能提供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另一液晶显示面板,则由于这样设置液晶注入口,即,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能抑制对液晶的流动起流动阻力作用的电极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流动取向等的发生,能提供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又一液晶显示面板,则由于这样设置液晶注入口,即,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彩色滤光器的遮光膜的高度最高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最能抑制成为流动取向发生的原因的遮光膜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流动取向等的发生,能提供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则由于这样形成液晶注入口,以便使在空单元内部、而且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的结构要素群中除了上述支撑构件以外成为液晶流动障碍的结构要素产生的流动阻力为最小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执行液晶注入工序时,能极力排除液晶流动的障碍而将液晶注入空单元内。因此,能减少由流动阻力引起而发生的流动取向,能制作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另一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则由于这样形成液晶注入口,以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能极力排除成为液晶流动的障碍的电极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由电极引起而发生的流动取向等,能制作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此外,如果采用第二组发明的另一液晶显示面板,则由于这样形成液晶注入口,以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遮光膜的高度最高的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所以能极力排除成为液晶流动的障碍的遮光膜的影响。其结果,能减少由遮光膜引起而发生的流动取向等,能制作反差等显示品位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因此,本发明在工业上的意义重大。
Claims (59)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
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是通过摩擦处理而赋予液晶取向能的取向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带有感光性原子团的构成膜的分子构成,是利用光取向处理方法而带有液晶取向能的感光性取向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
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为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是通过摩擦处理而赋予液晶取向能的取向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带有感光性原子团的构成膜的分子构成,是利用光取向处理方法而带有液晶取向能的感光性取向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1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沿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
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而且具有沿着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平行的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初始取向状态呈均匀的取向结构的液晶层,为了形成该液晶层,注入液晶材料的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带有感光性原子团的构成膜的分子构成,是利用光取向处理方法而赋予液晶取向能的感光性取向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膜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包含直链状碳链的构成膜的分子的集合群通过硅氧烷结合而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的膜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由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2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并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
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
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呈相对地旋转有限的角度的关系,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具有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进行摩擦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感光性取向膜作为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在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通过照射沿规定的方向偏振的光,进行取向处理的光取向处理。
2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并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
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
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呈相对地旋转有限的角度的关系,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扭曲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具有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呈方向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构成的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或大致的角平分线方向。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进行摩擦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感光性取向膜作为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在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通过照射沿规定的方向偏振的光,进行取向处理的光取向处理。
3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取向膜,并在与该第一基板成对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
对上述第一取向膜沿着第一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另一方面,对第二取向膜沿着第二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
在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两者中的任意一者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相对,而且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和第二取向处理方向互相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将上述一对基板保持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形成具有初始取向状态呈均匀的取向结构的液晶层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中的上述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具有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平行的关系,在上述液晶注入工序中从该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材料时,使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第一取向处理方向及第二取向处理方向平行。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感光性取向膜作为上述第一取向膜及第二取向膜,在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通过照射沿规定的方向偏振的光,进行取向处理的光取向处理。
32.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它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
这样设计上述液晶注入口,即,在位于上述液晶层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使其他结构要素群位于呈现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使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取向膜分别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侧,
上述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与表示上述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及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3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它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
这样设计上述液晶注入口,即,在位于上述液晶层内部的结构要素群中,从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看,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使其他结构要素群位于呈现在一平面上的投影面上,使表示从全体减去结构要素群的投影面积后的空间部分的区域的面积为最大的方向在多数情况下,
上述液晶注入口与最能确保液晶的流路的方向和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35.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它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
利用沿着平行于上述基板的方向发生的横向电场分量,调制透过上述液晶单元的光并显示图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设置一对电极,
上述液晶注入口设置得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取向膜分别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侧,该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及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是有多个曲折点、而且作为全体能呈一边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曲折、一边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的电极。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呈条状的平行电极对。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呈具有电极部的电极对,上述电极部是其两端部沿互不相同的方向呈钩形的电极部分,由具有任意角度的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是通过摩擦处理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构成。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是通过光取向处理而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由构成它的分子集合群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而成的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4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它有这样构成的液晶单元,即,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将液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上述空单元内部,
利用沿着平行于上述基板的方向发生的横向电场分量,调制透过上述液晶单元的光并显示图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设置一对电极,同时在另一基板的内侧设置彩色滤光器,该彩色滤光器具有红色、绿色及蓝色图形、以及设置在各色图形之间的遮光膜,
上述液晶注入口设置得使注入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遮光膜的厚度最厚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取向膜分别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侧,该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与上述液晶注入方向、以及遮光膜的厚度最厚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上述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液晶注入口的开口方向、以及遮光膜的厚度最厚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是有多个曲折点、而且作为全体能呈一边在每个曲折点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曲折、一边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的电极。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呈条状的平行电极对。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呈具有电极部的电极对,上述电极部是其两端部沿互不相同的方向呈钩形的电极部分,由具有任意角度的长边部和短边部构成。
50.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是通过摩擦处理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由聚酰亚胺系列树脂构成。
52.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是通过光取向处理而进行了取向处理的膜。
53.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向膜由构成它的分子集合群在上述基板表面上结合并固定而成的单分子吸附膜或聚合物吸附膜构成。
5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空单元内部、而且除了使上述一对基板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支撑构件以外的结构要素群中成为液晶流动障碍的结构要素产生的流动阻力为最小的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55.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一对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以及
对上述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使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的取向处理方向与上述液晶注入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
5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通过在一对基板上的借助于密封材料构成的空单元的周边部上至少设置一个液晶注入口,并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构成的液晶单元,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由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彩色图形和对这些彩色图形进行色分离的遮光膜构成的彩色滤光器的彩色滤光器形成工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缺少液晶注入口部分的框状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形成工序;
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意一个基板上设置支撑构件,使该一对基板有规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形成空单元的粘贴工序;以及
从上述液晶注入口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单元的液晶注入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注入上述液晶时的液晶注入方向和上述遮光膜的高度最高部分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基板上形成一对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上述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的工序。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一对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取向膜形成工序;以及
对上述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取向处理工序,
上述密封材料形成工序是使上述液晶注入方向与上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及上述取向处理工序中的取向处理方向实质上一致地形成上述密封材料、设置液晶注入口的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704699 | 1999-09-01 | ||
JP247046/1999 | 1999-09-01 | ||
JP28808799 | 1999-10-08 | ||
JP288087/1999 | 1999-10-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1260A true CN1321260A (zh) | 2001-11-07 |
Family
ID=2653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801749A Pending CN1321260A (zh) | 1999-09-01 | 2000-09-01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010085829A (zh) |
CN (1) | CN1321260A (zh) |
TW (1) | TW482933B (zh) |
WO (1) | WO200101664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5882B (zh) * | 2006-11-15 | 2011-02-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50397B (en) * | 2005-07-28 | 2011-10-11 | Sony Corp | Semi-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06806B2 (ja) * | 1991-09-09 | 2000-02-07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液晶セルのセル厚測定方法 |
JPH05203970A (ja) * | 1992-01-23 | 1993-08-1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用セル |
EP0740185A2 (en) * | 1995-04-26 | 1996-10-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evic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H0961832A (ja) * | 1995-08-22 | 1997-03-07 | Toshiba Corp | 液晶セル |
JPH1073827A (ja) * | 1996-08-30 | 1998-03-17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0166135A (ja) * | 1996-12-05 | 1998-06-23 | Hitachi Cable Ltd | タフピッチ銅鋳塊の熱間加工割れ防止方法 |
JPH10282506A (ja) * | 1997-04-01 | 1998-10-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843532B2 (ja) * | 1997-04-17 | 2006-11-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WO1998054617A1 (fr) * | 1997-05-26 | 1998-12-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ouche a alignement de cristaux liquid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fficheur a cristaux liquides comportant ladite couch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JP3831863B2 (ja) * | 1997-10-21 | 2006-10-11 | 大林精工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
2000
- 2000-09-01 KR KR1020017003605A patent/KR2001008582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9-01 CN CN00801749A patent/CN1321260A/zh active Pending
- 2000-09-01 WO PCT/JP2000/005977 patent/WO2001016646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9-01 TW TW089118022A patent/TW48293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5882B (zh) * | 2006-11-15 | 2011-02-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1016646A1 (fr) | 2001-03-08 |
TW482933B (en) | 2002-04-11 |
KR20010085829A (ko) | 200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2659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 |
CN1282018C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225672C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156729C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14280C (zh) | 液晶显示元件 | |
CN1154002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291271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213327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73886A (zh) | 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膜和液晶取向膜以及用它们制成的液晶显示元件 | |
CN1564962A (zh)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042445A (zh) |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39429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11873A (zh) | 散射式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49043A (zh) | 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246143C (zh) | 功能性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625715A (zh) | 取向膜及其制造方法、带有取向膜的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0079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 |
CN1243812C (zh) | 手性向列型液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90468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253302A (zh) |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评价方法 | |
CN1690807A (zh) |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增强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34877A (zh) | 液晶取向膜及其制法以及用此取向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法 | |
CN1321260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758095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54869A (zh) | 无机氧化物膜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面板及电子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