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031A - 可动间壁 - Google Patents
可动间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16031A CN1316031A CN00801278A CN00801278A CN1316031A CN 1316031 A CN1316031 A CN 1316031A CN 00801278 A CN00801278 A CN 00801278A CN 00801278 A CN00801278 A CN 00801278A CN 1316031 A CN1316031 A CN 1316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istribution
- parts
- installing component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877 Melami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DSHMPZPIAZGSV-UHFFFAOYSA-N me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NC1=NC(N)=NC(N)=N1 JDSHMPZPIAZG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04B2/7407—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 E04B2/7416—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with free upper edge, e.g. for use as office space dividers
- E04B2/7422—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with free upper edge, e.g. for use as office space dividers with separate framed panels without intermediary support pos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04B2002/7487—Partitions with slotted profi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04B2002/7488—Details of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可动间壁,用简单的构造、不必对框架体实施特别的加工,可形成配线通过部,该配线通过部将形成在框架体与板间的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本发明中,横框架部件24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大,将横框架部件24的前后面24a作为板安装面P,或者在框架体B2上安装板安装部件8,使板安装面8a的位置比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更向外方突出,使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6、21的前后面26a、21a成为分离状态,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6、21的前后面26a、21a间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A2、B2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室等用的可动间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办公室等中,办公自动化机器的电缆和电话线等的配线类急增,为了不影响通常的作业和外观,有必要将这些配线收容起来。其收容方法是在可动间壁的内部设置配线空间。通常将可动间壁接近每个桌子配置,将配线收容在其内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拉绕到地面或墙壁上的配线类。
该可动间壁之中,容易进行配线作业的公知的型式,备有至少在前后一面侧安装着板的框架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的板安装面上的板,在其内部形成配线空间,同时在形成上述框架体侧端面的侧框架部件的板安装面上,沿着板的宽度方向形成横断的凹部,在该凹部与上述板之间形成将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穿过部。根据该构造,卸下板将凹部朝跟前侧开放时,可以将配线从配线空间引出到外部,也可以方便地在相邻可动间壁间进行横向配线,其配线作业也不必如穿过贯通孔那样地要逐一地阻断配线,作业性极为良好。
但是,现有技术中,要将侧框架部件的一部分切除来形成凹部,另外,为了在中央方管的前后两侧形成凹部,必须拉开间隔地固设多个侧管等,所以加工工作量大,成本高。
另外,将配线从配线空间内引出到框架体外的位置被限定在设有凹部的位置,所以,配线的布线位置受制基本,不能自由地布线。
发明内容概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动间壁中,将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设定得大于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把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作为板安装面,或者,使板安装部件安装在框架体上,将板安装面的位置比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这样,不必对板和框架体进行特别的加工,就可以形成配线通过部。
即,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间壁,备有至少在前后一侧具有板安装面的框架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的上述板安装面上的板,在安装着板的状态下形成由该板和框架体封闭的配线空间;其特征在于,框架体备有一对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该一对侧框架部件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该框架体的侧端面;该横框架部件沿左右方向配置,连接上述侧框架部件;上述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大,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设在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形成在该板安装面侧的板的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的空间作为将上述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
为了在配线通过部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配线通过部最好是上下方向连续的空间。
为了使横框架部件的构造简单化,并且不缩小配线通过部的空间区域,最好在将板安装面侧的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开放的状态,将横框架部件的左右侧端面与侧框架部件的内侧面相接地安装横框架部件。
作为侧框架部件的一个较好实施例,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沿整个上下方向基本相同。
在横向配线等时,为了使配线类良好地收容在配线通过部内,最好设有防止配线类从配线通过部的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
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在各框架体上安装着板的状态,在左右板的侧缘间形成接缝,为了防止从该接缝处看见该配线类,最好设有从外部隐蔽横穿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动间壁,备有框架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的至少前后一侧上的板,上述框架体由形成侧端面的一对侧框架部件和连接该侧框架部件彼此的横框架部件构成;在安装着板的状态,把由该板和框架体封闭的空间作为配线空间;其特征在于,备有安装在上述框架体上的板安装部件,该板安装部件在比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上述板的内面和板安装面,上述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是分离的状态,在上述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形成将上述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
作为框架体的一个较好实施例,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基本相等。
为了使框架体的构造简单化,并且为了使板安装部件安装到横框架部件上的安装方法也简单化,横框架部件最好是方管状。
为了提供使用性能好的可动间壁,横框架部件在其前面侧最好备有用于安装附属部件的安装槽。
作为一个较好实施例,板安装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框架体上。
为了扩大配线通过部的区域,板安装部件最好安装在横框架部件上。
另外,当在框架体的前后两面都安装板时,板安装部件的前后宽度最好比框架体的前后宽度大,将其前后面作为板安装面。
为了用简单的加工赋于框架体板安装功能,上述板安装部件最好具有板安装功能。
这时,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板安装部件最好备有供从板内面突设的爪接合的接合槽。
为了在将多个配线沿上下方向布设时也能良好地引线,板安装部件最好备有可以收束状态导引沿上下方向布设的配线类的配线收束部。
为了在配线通过部内容易地进行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板安装部件最好以使配线通过部上下方向连续的状态安装着。
为了使被上下邻设的横框架部件分隔的上下配线空间连通,可沿上下方向纵向配线,板安装部件最好以在板安装侧即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与板内面间形成配线空间的状态安装着。
在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把板安装在各框架体上的状态下,在左右板的侧缘间形成接缝,为了防止从该接缝处看见配线类,最好设有从外部隐蔽横穿该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
作为该隐蔽部件的一个较好实施例,隐蔽部件形成为对半分割的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的侧框架部件上,其成对地组合时,能完全隐蔽左右板间的接缝。
当相邻可动间壁直交地连接时,为了防止从该接缝处看见配线类,在相邻可动间壁直交连接时,隐蔽部件最好成对地分别安装在各可动间壁的相邻侧框架部件上,将这些成对的隐蔽部件相互组合时,可沿着形成在相邻侧框架部件上的角部,基本完全地隐蔽相邻板间的接缝。
为了能良好地布设配线类,隐蔽部件最好具有保持横向配线的配线保持功能。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利用安装在最上面横框架部件上的板安装部件来安装冠木。
这时,板安装部件最好备有可与设在帽木上的被关连部接合的关连部。
另外,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最好备有接在框架体的上方、可调节可动间壁高度的辅助框架体。
在未设置板安装部件的部位,在板的内面与横框架部件之间产生间隙,为了防止板在该部位鼓瘪,最好备有安装在横框架部件上的、用于防止板鼓瘪的鼓瘪防止部件。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间壁,构成框架体的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大,同时,把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设在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将其作为板安装面,把形成在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的空间,作为配线通过部。
根据该构造,不必对横框架部件、侧框架部件和板进行特别的加工,只要使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比侧框部件的前后宽度大,把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设在比侧框架部件向外方突出的位置,用这样极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在板的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形成配线通过部。因此,不需要象已往那样要切除侧框架部件的一部分以形成凹部等的麻烦加工,可大幅度减少加工工作量和成本。另外,形成在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间的大致整个空间都作为配线穿过部,所以,与已往相比,配线通过部的空间区域增大。因此,可提高配线类布设位置的设定自由度,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引出配线,以及可方便地在相邻可动间壁间进行横向配线。
另外,在该构造中,如果配线通过部是上下方向连续的空间,则可在配线通过部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
另外,在把板安装面侧的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开放的状态下,如果使横框架部件的左右端面与上述侧框架部件的内侧面相接地安装横框架部件,则可以使横框架部件的构造简单化,同时,与把横框架部件的左右端伸出到侧框架部件的前后面并抱住该侧框架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不缩小配线通过部的空间区域,尤其可确保纵向配线的区域。
另外,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如果沿整个上下方向基本相同,则可利用方管等容易地构成侧框架部件,并且,不产生局部强度减弱的部位,可形成上下方向连续的配线通过部。
另外,如果设有防止配线类从配线通过部的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则可以使配线类良好地收容在配线通过部内。
另外,在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在各框架体上安装着板的状态下,在左右板的侧缘间形成接缝,如果设有从外部隐蔽横穿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则可防止通过配线通过部的配线类从该接缝显露到外部,可提高可动间壁的外观性。
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可动间壁,在上述框架体上,在比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安装着用于形成板安装面的板安装部件,在上述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之间形成使上述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
根据该构造,在把板安装部件安装到框架体上的任意位置后,如果将板的内面设置在板安装部件上,则板的内面位于离开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的位置,这样,在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间,可形成使上述配线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配线通过部,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引出配线类,也可方便地进行相邻可动间壁间的横向配线。这样,不必对框架体和板进行特别的加工,只要安装板安装部件就可形成配线通过部,与通过切除侧框部件的一部分而形成凹部等麻烦的加工来形成配线通过部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幅度减少加工工作量和成本。另外,也不象已往那样由于设置配线通过部而使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减小,牺牲强度。而且,只要能将板安装面形成在比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向外方突出的位置,该板安装部件即可以安装在框架体的任意位置。安装位置的自由度极高,可根据使用状态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
这时,如果侧框架部件与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基本相等,则可以使框架的构造简单化。
另外,如果横框架部件是方管状,则不仅能使框架体构造简单化,而且在把板安装部件安装到横框架部件上时的安装方法也简单。
另外,如果横框架部件在其前后面侧备有用于安装附属部件的安装槽,则可利用该安装槽适当地安装搁板等的附属部件,可提供使用方便的可动间壁。
另外,如果板安装部件是可装卸地安装在框架体上,则通过装卸板安装部件,使用者可自由地选择是否要形成配线通过部。
另外,如果板安装部件装在横框架部件上,则可以几乎完全不侵占配线通过部区域地将板安装部件安装在框架体上,可提高配线类布设位置的设定自由度,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引出配线类,可方便地在相邻可动间壁间进行横向配线,也可非常容易地在配线通过部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
另外,如果板安装部件的前后宽度大于框架体的前后宽度,并将其前后面作为板安装面,则尤其是在框架体的前后两面都安装板时,只要将该板安装部件的前后面安装在侧框架部件的前后面的外方的位置,则可对应于前后两面侧的板。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具有自板安装功能,则与赋于框架体板安装功能的加工相比,其加工处理更为简单。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备有供板内面突设的爪接合的接合槽,则可用简单的安装方法,得到切实的安装状态。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备有将沿上下方向配置的配线类以收束状态导引的配线收束部,则即使将多个配线类沿上下方向布设,也能良好地布线。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以使配线通过部在上下方向连续的状态安装,则配线通过部内的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也非常容易进行。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以在板安装侧即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与板内面间形成配线穿过空间的状态安装着,则可利用该配线穿过空间,把被上下相邻的横框架部件分隔的上下配线空间连通,可将配线类沿上下方向纵向配线。
另外,在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将板安装在各框架体上的状态下,在左右的板侧缘间形成接缝,如果设有从外部隐蔽横穿该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则可有效地防止从该接缝处看见配线类。
另外,如果上述隐蔽部件是对半分割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的侧框架部件上,将其成对组合时,可完全隐蔽左右板间的接缝,则不仅在将框架体相邻配置时能使用,在单个的框架体时也能单独使用。
另外,当使相邻可动间壁直交地连接时,如果隐蔽部件成对地分别安装在各可动间壁的的相邻侧框架部件上,将这些成对的隐蔽部件相互组合,可沿着形成在相邻侧框架部件上的角部,基本完全地隐蔽相邻板间的接缝时,则即使相邻可动间壁呈直交状连接,也可有效地防止从该接缝处看见配线类。
另外,如果隐蔽部件具有保持横向配线类的配线保持功能,则可以良好地进行配线类的布线。
另外,如果利用安装在最上面横框架部件上的板安装部件安装冠木,则不必另外设置用于安装冠木的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另外,板安装部件如果备有可与设在冠木上的被关连部接合的关连部,则可切实地将冠木安装在板安装部件上。
另外,如果备有在框架体的上方添加可调节可动间壁高度的辅助框架体,例如使该辅助框架体备有构成上述框架体的侧框架部件、横框架部件,要利用辅助框架体等接高可动间壁的高度时,只要在上述辅助框架体上安装板安装部件,不必对辅助框架体进行加工,可有效地形成配线穿过空间。
另外,如果备有安装在横框架部件上的、用于防止板鼓瘪的鼓瘪防止部件,则在未设置板安装部件的部位,虽然在板内面与横框架部件间产生间隙,但如果在该部位适当设置鼓瘪防止部件,则可以防止板的鼓瘪。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以邻设状态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要部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要部的俯视断面图。
图5是上述要部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的要部俯视断面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图7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7的要部的侧断面图。
图10是以邻设状态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第2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省略了板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3是省略了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上述部分的正视图。
图15是图14中的Ⅰ-Ⅰ线断面图。
图16是图14中的Ⅱ-Ⅱ线断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例一变形例的俯视断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例一变形例的、省略了板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9是省略了上述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部分的侧断面图。
图21是以邻设状态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2是第3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3是省略了板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24是省略了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上述部分的断面图。
图26是表示上述部分的立体图。
图27是上述部分的断面图。
图28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罩的一例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29是省略了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省略了板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1是该部分的俯视图。
图32是表示省略了板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该部分的俯视图。
图34是表示上述部分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6是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省略了板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38是省略了板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39是表示第1板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第2板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41是将上述部分剖切表示的俯视图。
图42是图41中的Ⅲ-Ⅲ线断面图。
图43是图41中的Ⅳ-Ⅳ线断面图。
图44是表示关连部一变形例的侧断面图。
图45是表示上述关连部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的可动间壁A1,如图1和图2所示,备有作为构架的框架体A2、和可装卸地装在该框架体A2的前后板安装面A2a上的前后两侧的板3。在内部可以收容配线类4。
框架体A2是金属制,备有左右侧框架部件26、和连接这些左右侧框架部件26的、作为横框架部件并沿左右方向配置的上横框架部件27、下横框架部件28及3个中横框架部件24。左右侧框架部件26沿上下方向配置,用于形成可动间壁A1的侧端面A1a。将这些侧框架部件26、横框架部件27、28、24连接成框架状。
侧框架部件26如图1至图5所示,是金属制的方管状,在前后面26a上以预定间距开设着钩孔261。
在将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开放的状态,各横框架部件27、28、24,以其左右侧端面27b、28b、24b与上述左右侧框架部件26的内侧面26b相接,用焊接等适当的措施安装在左右侧框架部件26之间。由这些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面27a、28a、24a,形成平面的板安装面A2a。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下横框架部件28上设有相对于前后侧的板安装面A2a凹陷的凹部281,借助该凹部281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下横框部件28的外方连通的配线穿过口。同时,在最下面的中横框架部件24上也形成相对于前后两侧的板安装面A2a凹陷的凹部241,借助该凹部241形成把被中横框架部件24分隔的上下配线空间S连通的配线通过口。这些横框架部件27、28、24的横断面形状形成为可与板3的爪33a、34a接合的略H形,在横框架部件27、28、24中的任意两个之间可装卸地安装板3。另外,也可以将形成在横框架部件27、28、24上面侧的凹槽27 、282、242作为配线导引槽使用。
板3如图2所示,是在金属板制的板本体31的内面充填芯材32而形成的长方形状板,在框架体A2的板安装面A2a上沿上下方向连设着若干块,设在基本覆盖整个框架体A2的位置。在这些板3上,在角部附近的内面侧没有芯材32,而是设置着具有上向爪33a的树脂部件33和具有下向爪34a的树脂部件34。利用这些爪33a、34a,将板3可装卸地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7、28、24中的任意2个之间。
在被构成框架体A2的侧框架部件26、上横框架部件27、下横框架部件28、中横框架部件24和板3封闭的位置形成配线空间S。
这样构成的可动间壁A1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大,使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面27a、28a、24a比侧框架部件2 6的前后面26a朝外方突出。把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面27a、28a、24a作为板安装面2a,把形成在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与板3内面3a间的上下方向连续的空间作为将上述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A2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即,形成在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与板3的内面3a间的空间内的上下方向整个区域,成为将配线空间S向框架体A2外部开放的配线通过部5,在安装了板3后,在配线空间S与侧框架部件26的外部之间可自由地对配线类4进行布线。因此,该可动间壁A1,不仅在单独使用时可将配线类4从其侧端面A1a引入内部的配线空间S内,而且,在邻设使用时,通过各可动间壁A1的配线通过部5,可在两可动间壁A1的配线空间S之间,进行配线类4的横向配线。并且,该配线通过部5是上下方向连续的,所以,如图3至图5所示,也容易进行纵向配线。
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A1,如图3至图5所示,将若干个可动间壁A1相邻配置,在各配线空间S间进行配线类4的横向配线时,备有脱落防止部件6,该脱落防止部件6防止配线类4从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的规定位置脱落。该脱落防止部件6,用从其背面伸出爪(图未示)凹凸接合在上述钩孔261内地安装着,从其上面朝上地突出防止配线脱落的挡块61。
该可动间壁A1,将若干个框架体A2相邻配置并在这些框架体A2上安装着板3的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在板3的侧缘3b间形成接缝m,利用位于该接缝底的侧框架部件26的钩孔261,可安装搁板等各种附件(图未示)。但是,通过配线通过部5的配线类4,由于是横穿该接缝底的横向配线,所以,配线类4从接缝处显露出于外部。
为此,本实施例中,至少在进行横向配线的部位设置了覆盖配线类4的、作为隐蔽部件的罩307。
罩307如图3至图5所示,备有面板部3071、轴部3072、轴承部3073和安装部3074。面板部3071的宽度尺寸与接缝m的尺寸略对应。轴部3072横架在面板部3071的上缘。轴承部3073安装着可转动的上述轴部3072。安装部3074的背面设有爪(图未示),用该爪凹凸接合至上述钩孔261内而被安装着。在关闭位置,该罩307的面板部3071的表面,与板安装面A2a略在同一面上,至少在接缝底的对应位置,能隐蔽通过配线通过部5的配线类4。
根据该构造的可动间壁A1,要通过配线通过部5将配线类4引入配线空间S内时,把板3从板安装面A2a上卸下,使上述罩307成为开放状态,一边利用脱落防止部件6,一边将配线类4通过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地进行布线。然后,关闭罩307,把板3安装到板安装面A2a上。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凹槽272、282、242的前后宽度与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略相等,所以,在凹槽272、282、242内被导引的配线类4,先越过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立起壁后,再被引到配线通过部5。要想使配线类4的布线顺利,可以作适当变更,例如可以使凹槽272、282、242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稍大一些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A1,可以方便地通过配线通过部5将配线类4从配线空间S引出到外部,也可以方便地在相邻可动间壁A1间进行横向配线或在通过部5内进行纵向配线。
根据该构造,不必对横框架部件27、28、24、侧框架部件26及板3进行特别的加工,只要采用使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宽度大于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这样极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形成配线通过部5。因此,不需要象已往那样将侧框架部件的一部分除去而设置凹部等麻烦的加工。可大幅度削减加工工作量和成本。而且,沿着侧框架部件26上下方向的基本整个区域形成配线通过部5,所以,配线类4的引出位置的设定自由度高,可以方便地从配线空间S引出配线类4,不仅可方便地进行相邻可动间壁A1间的横向配线,而且在配线通过部5内的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也非常容易。另外,使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大时,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前后宽度尺寸大于侧框架部件26前后宽度的程度、或者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尺寸宽度小于横框架部件27、28、24的程度是配线类4能通过配线通过部5的程度。在前者情况下,其前后宽度尺寸设定为可动间壁A1本身的前后宽度不过大的程度。后者情况下,其前后宽度尺寸设定为侧框架部件26在强度方向没有问题的程度。
另外,在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开放的状态,横框架部件27、28、24,以其左右侧端面27b、28b、24b与侧框架部件26的内侧面26b相接地安装着,所以,可以使横框架部件27、28、24的构造简单化,同时,不缩小配线通过部5的空间区域,可确保纵向配线的区域。
如本实施例这样,用方管等构成侧框架部件26时,可简单地构成能在上下方向形成连续配线通过部5的侧框架部件26。另外,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沿上下方向整个区域略相同,所以,不产生局部强度减弱的部位。
由于设置了防止配线类4从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6,所以,配线类4能良好地收容在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A1,将框架体A2相邻地配置、在各框架体A2上安装着板3的状态,虽然在左右板3的侧缘3b间形成接缝m,但是,由于至少在该接缝底的位置设有隐蔽配线类4的隐蔽部件即罩307,所以,能防止从该接缝m处看见配线类4,可保持可动间壁A1的良好外观。
各部的具体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构造。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横框架部件27、28、24,在将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完全开放的状态,以其左右端面27b、28b、24b与侧框架部件26的内侧面266相接地安装着。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左右端部朝侧框架部件26侧伸出,用该伸出部分抱住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地安装。
另外,为了关闭设在侧框架部件26上的钩孔161之中的实际上不起钩孔261作用的部分的接缝底的开口,也可以在侧框架部件26上安装接缝罩(图未示)。该情况下,如果把该接缝罩和从外部隐蔽配线类4的上述罩307做成为在外观上具有同样的表面,则从接缝m可看见的形状是略连续的,并不有损外观。
另外,上述罩307在关闭位置也可兼作为脱落防止部件,该脱落防止部件可防止配线类4从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的规定位置脱落。这样,罩307也同时具有保持配线类4的脱落防止部件的作用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使配线类4的通过状态更加稳定切实。
另外,本实施例的脱落防止部件6和罩307,是将设在其背面的一对爪(图未示)同时与邻设的板3的侧框架部件26的两钩孔261接合地安装,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上述脱落防止部件6或罩307做成为对半分割形状,分别地安装在各侧框架部件26的钩孔261内。做成该对半分割式时,在相邻板3不存在时、或者使板3相互直交地邻设时的角部也可使用。
另外,虽然未图示也可以在横框架部件27、28、24的左右端部设着朝上方伸出的爪,该爪能导引向横向配线或纵向配线转移的配线类4。这样,可通过爪把在横框架部件上被导引的配线类定位在恰当的位置,沿侧框架部件的前后面导引,可朝着纵向配线方向移行。
另外,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配线通过部5仅形成在前后任一方、即一方板安装面A2a侧。另外,也可以将板安装面仅形成在框架体的前侧。另外,安装的板数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数目。
下面,参照图7至图9,说明横框架部件的一变形例。该横框架部件25也与上述横框架部件27、28、24同样地,其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宽度宽,其前后面25a比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向外方突出而作为板安装面A2a,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可动间壁基本同样的作用效果。
该横框架部件25,在前后面25a侧具有用于安装搁板等附件O的安装槽251,在上下方向连设的板3间形成接缝,利用插入该接缝间的安装具N安装搁板等的附件O。下面具体说明该横框架部件25。
横框架部件25备有横框架部件本体252、安装槽251和前后面25a即前后垂下壁253。横框架部件本体252的横断面为略口字形。安装槽251成对地设在该横框架部件本体252的前后方向。前后垂下壁253设置在板3的内面3a上,该板3成对地设在安装槽251的前后方向。上述横框架部件本体252,是将横断面为略コ字形的上下コ字形部件组合而成的。上述安装槽251是由构成上述上コ字形部件的垂下壁、从该垂下壁下端略朝水平方向伸出的水平壁、和从该水平壁前端立起的立起壁构成的凹槽。另外,上述前后垂下壁253,从水平壁的前端向下方垂下,该水平壁从安装槽251的立起壁的上端朝略水平方向伸出。
该构造的横框架部件25中,在安装搁板等的附件O时,在卸下上侧向板3的状态,将断面为略L字形的安装具N挂在安装槽251内,用适当的方式将搁板等附件O安装在该安装具N上,然后安装上侧的板3。
另外,上述横框架部件本体252,其左右端部比安装槽251和前后垂下壁253更向左右方向伸出,在该横框架部件本体252的伸出部分安装着板安装部件108,该板安装部件108用于安装板3。利用该板安装部件108可以将板3可装卸地安装在框架体A2上。
板安装部件108是与框架体A2分体的部件,板安装部件108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5上时,其前后面108a与横框架部件25的前后面25a处在同一面上、或者外朝内方凹陷的位置。在其变形例中,在横框架部件25的左右端部的上下两面侧安装着一对板安装部件108,以下,以安装在上面侧的板安装部件108为例说明。该板安装部件108备有横断面为略H形的安装部件本体1081和一对俯视为L字形的翼部1082。该翼部1082从安装部件本体1081的一端侧朝着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伸出。该安装部件本体1081在上面具有供板3的下向爪34a接合的接合槽1081a,在下面具有凹槽1081b,该凹槽1081b可从外侧嵌在横框架本体252的伸出部分上。如图7所示,在安装着的状态,翼部1082位于横穿侧框架部件26的前后面26a的位置。利用该翼部1082,对在配线通过部5内沿上下方向纵向配线的配线类4以略收束的状态导引。另外,要把该板安装部件108安装到横框架部件25上时,把从安装部件本体1081突出的接合爪(图未示)接合在横框架部件25上面的开口(图未示)内,这样便可安装,但安装方法并不限于此。另外,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5下面侧的板安装部件108与上述上面侧的板安装部件108具有同样的构造,将其上下反转,可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利用该板安装部件108安装板3时,如图8所示,把板3的下向爪34a接合在上面侧板安装部件108的接合槽1081a内,把上向爪33a接合在下面侧板安装部件108的接合槽1081a内,将板3的内面3a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5的前后面25a上,这样便完成了安装。另外,上述翼部1082可根据需要设在的侧框架部件上,也可以省略掉。
对其它的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形。<第2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0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可动间壁B1,如图10和图11所示,备有作为构架的框架体B2、和可装卸地装在该框架体B2上的前后两侧的板3。在内部可以收容配线类4。与第1实施例中相同构造的部位,注以相同标记。
框架体B2是金属制,备有左右侧框架部件21、和连接这些左右侧框架部件21的、沿左右方向配置的多个横框架部件22。侧框架部件21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可动向隔B1的侧端面B1a,这些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连接成框架状。
侧框架部件21如图10至图16所示,是将2个部件组合而构成的方管状,该2个部件是将金属板材变形为内侧面侧开放的コ字形而形成的。
横框架部件22是断面为略口字形的方管,其前后宽度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宽度略相等。横框架部件22,以其左右端面与左右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面相接地、用焊接等的适当方式安装在左右侧框架部件21间。
板3如图11所示,是在金属板制的板本体31的内面充填芯材32而形成的长方形状板,通过沿上下方向连设着若干块而设在基本覆盖整个框架体B2的位置。在这些板3上,在角部附近的内面侧,没有芯材32,而是设置着具有上向爪33a的树脂部件33和具有下向爪34a的树脂部件34。利用这些爪33a、34a,将板3可装卸地安装在若干横框架部件22中的任意2个之间。
在被构成框架体B2的侧框架部件21、横框架部件22和板3封闭的位置形成配线空间S。
这样构成的可动间壁B1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6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上安装着板安装部件8,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设置在上述板3内面3a上的板安装面P,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是分离的状态,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间形成使上述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下面说明上述板安装部件8。
板安装部件8是与框架体B2分体的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该板安装部件8,其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宽度大,同时,其前后面8a设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P。本实施例中,将该板安装部件8安装在最上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侧、最下横框架部件22的上面侧、中间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两面侧。以下,以安装在各横框架部件22上面侧的板安装部件8为例说明。该板安装部件8备有横断面为略H形的安装部件本体81和前后一对俯视为略L字形的配线收束部82。该配线收束部82从安装部件本体81的一端侧朝着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伸出。安装部件本体81在其上面备有供板3的下向爪34a接合的接合槽81a,在下面具有凹槽81b,该凹槽81b可从外侧嵌合在横框架部件22上。配线收束部82如图10至图15所示,以朝着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侧伸出并使配线通过部5上下连续的状态安装着。利用该配线收束部82,可对在配线通过部5内沿上下方向纵向配设的配线类4以收束状态导引。另外,该板安装部件8的安装部件本体81的前后面与配线收束部82的前后面齐平,形成前后面8a,在安装着板3时,上述前后面8a成为设置在板3内面3a上的板安装面P。另外,要把该板安装部件8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上时,使从安装部件本体81突出的接合爪(图未示)接合在横框架部件22上面的开口(图未示)内,这样便可安装,但安装方法并不限于此。另外,下面侧的板安装部件8与上述上面侧的板安装部件8具有同样的构造,将其上下反转,可用同样的方法安装。
下面,说明利用该板安装部件8,把板3安装到框架体B2上的方法。这时,如图16所示,把板3的下向爪34a挂在上面侧板安装部件8的接合槽81a内,把上向爪33a挂在下面侧板安装部件8的接合槽81a内,将板3的内面3a安装在板安装部件8的前后面8a上,这样便完成了安装。另外,由于上述板安装部件8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所以,在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2a与板3的内面3a间形成空间,本实施例中,把该空间作为配线穿过空间即配线穿过口s1,该配线穿过口s1把被上下相邻的中间横框架部件22分隔的上下配线空间S连通。同样地,在最上及最下的横框架部件22与板3间也形成配线穿过口s1,该配线穿过口s1使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
该可动间壁B1,通常在将若干个框架体B2相邻配置使用并把板3安装在框架体B2上的状态,在板3的侧缘3b间形成接缝m。但是,通过配线通过部5的配线类4是横穿该接缝底的横向配线,所以,配线类4从接缝m处露出于外部。
为此,本实施例中,至少在进行横向配线的部位,设置覆盖配线类4的隐蔽部件即罩7。
罩7如图10至图14所示,是对半分割的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B2的侧框架部件21上,成对地组合时,能完全隐蔽相邻板3间的接缝m。该罩7分别备有面板部71、上下壁72和接合爪73。面板部71的左右宽度尺寸大于接缝m的左右宽度尺寸的一半。上下壁72从面板部71的上下缘朝略直交的方向弯曲。接合爪73设在上下壁72的前端部。该罩7通过使其接合爪73凹凸地接合在设在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适当部位上的接合孔211内而安装在侧框部件21的前后面21a上。另外,该罩7虽然是成对地安装在相邻侧框架部件21上、能完全隐蔽接缝m的对半分割的形状,但是,对于位于端部的侧框架部件21、以及不存在相邻框架体B2的情形、或使框架体B2直交相邻时的情形等,也可以单独使用。
根据该构造,把分体的板安装部件8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任意位置上后,把板3的内面3a设置在板安装面P上的状态安装时,板3的内面3a位于离开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的位置,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间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外部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S引出配线类4,也可方便地进行相邻可动间壁B1间的横向配线。不必对该框架体B2和板3实施特别的加工,只要安装上板安装部件8,就可以形成配线通过部5,所以,与切除侧框架部件的一部分以形成凹部的麻烦加工来形成配线通过部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幅度减少加工工作量和成本。另外,也不必象已往那样因设置配线通过部而牺牲侧框架部件的强度。而且,只要能使板安装面P形成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向外方突出的位置,该板安装部件8就可以安装在框架体B2的任意位置。这样,安装位置的自由度极高,可根据使用状态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
由于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宽度基本相等,所以,可使框架体B2的构造简单化。
由于横框架部件22是方管状,所以,不仅可使框架体B2的构造简单化,而且如本实施例所示,把板安装部件8安装到横框架部件22上时,其安装方法也简单。
板安装部件8由于可装卸地装在框架体B2上,所以,通过装卸板安装部件8,使用者可自由地选择是否要形成配线通过部5。
由于板安装部件8装在横框架部件22上,所以,可几乎不侵配线通过部5的区域地把板安装部件8安装在框架体B2上,提高配线类4的布线位置设定自由度,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S引出配线类4,方便地进行相邻可动间壁B1间的横向配线,也可非常容易地进行配线通过部5内的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
由于板安装部件8的前后宽度比框架体B2的前后宽度大,并将其前后面8a作为板安装面P,所以,尤其象本实施例这样在框架体B2的前后两面部安装着板3时,可用一个板安装部件对应于前后两面侧的板3。
由于板安装部件8具有板安装功能,所以,不必实施对框架体B2赋于板安装功能的加工,可实现低成本化。
由于板安装部件8备有接合槽81a,该接合槽81a供从板3内面3 a突设的爪33a、34a接合,所以,可用简单的方法得到切实的安装状态。
由于板安装部件8备有配线收束部82,该配线收束部82将沿上下方向配线的配线类4以收束状态导引,所以,将多个配线类4沿上下方向布设时,也能良好地布线。
由于沿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形成上下方向连续的配线通过部5,所以配线通过部5内的上下方向的纵向配线也非常容易进行。
由于板安装部件8以在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2a与板3内面3a间形成空间的状态安装着,所以,形成配线连通口s1和配线穿过口s1,配线连通口s1把被上下相邻的中间横框架部件22分隔的上下配线空间S连通,配线穿过口s1使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这样,提高配线类4的布线自由度。
另外,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B1,在将框架体B2相邻设置、将板3安装在各框架体B2上的状态,在左右板3的侧缘3b间形成接缝m,但是,由于至少在该接缝底的位置设置了隐蔽配线类4的隐蔽部件即罩7,所以可防止从该接缝m处看见配线类4,可保持可动间壁B1的良好外观。
另外,罩7是对半分割的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B2的侧框架部件21上,成对地组合时能完全隐蔽左右板3间的接缝m,所以,不仅能用于相邻配置的框架体B2,对单个的框架体B2也能单独使用。
各部的具体构造不限于上面说明的构造。
例如,板安装部件8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也可以将配线收束部82在安装状态位于框架部件侧,也可以省略该配线收束部,或者也可以设在板安装部件本体81的左右两侧。另外,板安装部件8的安装位置也不限定于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可以是任意位置,只要能将板安装面P形成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即可。另外,还可以对安装部件的形状加以变更,安装在侧框架部件21上。
另外,将若干可动间壁B1相邻设置,在各配线空间S间进行配线类4的横向配线时,也可设置防止配线类4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的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
另外,上述罩7,在关闭位置也可兼作为防止配线类4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的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这样,罩7同时也作为保持配线类4的脱落防止部件,这样,可不无用地增加零部件数目,使配线类4的穿设更切稳定切实。
另外,也可以在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上以预定间距设置钩孔,利用该钩孔安装搁板等附属部件和上述的罩7。
另外,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配线通过部5设在框架体B2的前后任一侧。安装的板3的数目也不限于上述数目。
下面,参照图18至图20,说明横框部件的一变形例。
该横框架部件25如图18所示,在前后面25a侧,具有用于安装搁板等附属部件O的安装槽251,在上下方向连设的板3间形成接缝,在接缝间安装搁板等的附属部件O,说明使用该横框架部件25的可动间壁C1。除了该横框架部件25的构造外,其余与上述可动间壁B1的侧框架部件21、板3、板安装部件8等具有同样的构造,其说明从略。
横框架部件25备有横断略口字形的横框架部件本体252、成对地设在该横框架部件252前后方向的安装槽251、和设在各安装槽251外方的前后垂下壁253。横框架部件本体252,是把横断面为约コ字形的上下コ字形部件组合而成的,具有与侧框架部件21大致相等的前后宽度尺寸。上述安装槽251是由垂下壁、水平壁和立起壁构成的凹槽。上述垂下壁构成上述上コ字形部件。上述水平壁从该垂下壁的下端朝略水平方向伸出。上述立起壁从该水平壁的前端立起。另外,上述前后垂下壁253从安装槽251的立起壁的上端朝略水平方向伸出的水平壁的前端往下方垂下。
这样,要把搁板等附属部件O安装到该横框架部件25上时,在卸下上侧的板3的状态,把断面略L字形的安装具Q挂在安装槽252上,用适当的方式将搁板等的附属部件O安装在该安装具Q上后,再将上侧的板3装上。
采用该横框架部件25的框架体C2中,也与上述框架体B2同样地,把板安装部件8装在横框架部件25上,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5的前后面21a、25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板3的内面3a和板安装面P,使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成为分开的状态,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部件21的前后面21a间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具体地说,上述横框架部件25的横框架部件本体252,其左右端部比上述安装槽251和前后垂下壁253更朝左右方向伸出,在该横框部件部件252的伸出部分上安装着板安装部件8。另外,板安装部件8的前后面8a位于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5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具有与上述可动间壁B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其它的构造也可作各种变形。<第3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1至图34,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可动间壁D1也具有与第2实施例略同样的构造。备有作为构架的框架体D2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D2上的前后两侧的板3。内部有可以收容配线类4的配线空间S。在构成框架体D2的横框架部件22上安装着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设置在板3内面3a上的板安装面P,形成为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分离的状态,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间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另外,与第2实施例同样构造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D1,其板安装部件与第1实施例不同,形态各异的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上。
下面,说明上述的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
第1板安装部件18如图23至图25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可装卸地安装在上面部22c侧。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其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宽度大,其前后面18a设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P。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备有横断面为略H形的安装部件本体181和前后一对俯视为大致L字形的配线收束部182。该配线收束部182从安装部件本体181的一端侧伸出。
安装部件本体181备有接合槽1811、凹槽1812、筒状突出体184、朝下的接合爪185、开口窗186、插入孔187。接合槽1811设在上面侧,可供板3的下向爪34a接合。凹槽1812设在下面侧,可从外侧嵌合在横框架部件22上。筒状突出体184从下面的左右成对地突出。接合爪185可弹性变形地设在突出体184的外侧壁184a上。开口窗186与接合爪185对应地、成对地设在安装部件本体181的上面左右。插入孔187供安装具b插入,该安装具b将安装部件本体181固定在横框架部件22上。接合爪185的前端185a从开口窗186露出,可通过开口窗186从上方操作使其弹性变形。
配线收束部182朝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侧伸出,并且以使配线通过部5上下方向连续的状态安装着。利用该配线收束部182,如图21所示地,将配线通过部5内沿上下方向纵向配线的配线类4以收束状态导引。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其安装部件本体181的前后面与配线收束部182的前后面是同一面,形成前后面18a即板安装面P。
第2板安装部件19,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可装卸地安装在下面部22d侧。该第2板安装部件19具有与第1板安装部件18基本相等的前后宽度。因此,与第1板安装部件18同样地,其前后面19a设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P。该第2板安装部件19备有横断面为大致H形的安装部件本体191。
安装部件本体191备有接合槽1911、筒状突出体194、向上的接合爪195、开口窗196、插入孔197。接合槽1911形成下面侧,可供板3的上向爪33a接合。筒状突出体194从上面的左右成对地突出。接合爪195可弹性变形地设在突出体194的内侧壁194a上。开口窗196与接合爪195对应地、成对地设在安装部件191的下面左右。插入孔197供安装具b插入,该安装具b将安装部件本体191固定在横框架部件22上。接合爪195的前端195a从开口窗196露出,可通过开口窗195从下方操作使其弹性变形。
该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的对应位置,这时,第1板安装部件18的突出体184插入设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上的开口221的外侧,第2板安装部件19的突出体194插入开口221的内侧。第1板安装部件18的接合爪185接合在开口221的外缘,第2板安装部件19的接合爪195结合在开口221的内缘。
本实施例中,在中间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上分别安装着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在最上的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部22d侧安装着第2板安装部件19。在最下的横框架部件22的上面部22c侧安装着第1板安装部件18。
如图26和图27所示,利用安装在最上横框架部件22上的第2板安装部件19安装冠木11。具体地说,使可弹性变形的关连部即爪1916,从第2板安装部件19的前后两侧突出,将该爪1916接合在被关连部即凹槽111上,该凹槽111连续地设在帽木11的前后两侧。
上述构造也与第2实施例同样地,把第2板安装部件18、19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任意位置,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分离,这样,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间,形成使配线空间S与外部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可方便地从配线空间S引出配线类4,也可方便地进行相邻可动间壁D1间的横向配线。这样,不必对框架体D1和板3实施特别的加工,只要安装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就可以形成配线通过部5,所以,与切除侧框架部件的一部分以形成凹部的麻烦的加工来形成配线通过部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幅度减少加工工作量和成本。另外,也不必象已往那样因设置配线通过部而牺牲侧框架部件的强度。而且,该板安装部件18、19可以安装在框架体D2的任意位置,只要能使板安装面P形成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即可。这样,安装位置的自由度极高,可根据使用状态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
另外,由于利用安装在最上横框架部件22上的第2板安装部件19,安装冠木11,所以,不必另外设置用于安装帽木11的专门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由于第2板安装部件19备有爪1916,该爪1916可以与设在帽木11上的凹槽111接合,所以,可切实地将冠木11安装在板安装部件19上。
该可动间壁D1,在将若干个框架体D2相邻配置、并把板3安装在框架体D2上的状态,如图21所示,在板3的侧缘间形成接缝m。但是,通过配线通过部5的配线类4是横穿该接缝底的横向配线,所以,配线类4从接缝m处露出于外部。
为此,本实施例中,至少在进行横向配线的部位,与上述第1、第2实施例同样地,设置覆盖配线类4的隐蔽部件即罩107。
罩107如图23和图24所示,是对半分割的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D2的侧框架部件21上,成对地组合时,能完全隐蔽相邻板3间的接缝m。该罩107备有罩本体107a、轴部107b、立起壁107c、开口窗107d和向上的接合爪107e。罩本体107a的左右宽度尺寸比接缝m的左右宽度尺寸的一半大,从侧面看为略コ字形。轴部107b横架在该罩本体107a的下缘侧。立起壁1 0 7 c从罩本体107a的上缘侧立起。开口窗107d设在该立起壁107c的上缘侧中央。接合爪107e位于该开口窗107d内,其前端伸出到开口窗107d的外方,可弹性变形。通过开口窗107d从外方操作该接合爪107e的前端,可使其弹性变形。该罩107,用其轴部107b和接合爪107e与上下一对缝隙211(该缝隙211设在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的适当部位)接合而安装着。具体地说,上述缝隙211是倒凸字形,上方的宽开口部与下方的窄开口部相连。安装时,把轴部107b插入下侧缝隙211的宽开口部侧后,将该轴部107b落入下方,使其位于窄开口部的内面侧,在这里将罩107临时保持在侧框架部件21上。然后,以轴部107b为支点,使接合爪107e朝接近上侧缝隙211的方向转动,使接合爪107e与上侧的缝隙211的上缘接合。另外,上述罩本体107a具有能保持横向配线类4的配线保持功能。该罩107虽然是成对地安装在相邻侧框架部件21上、能完全隐蔽接缝m的对半分割的形状,但是,对于位于端部的侧框架部件21或不存在相邻框架体D2的情形,也可以单独使用。
罩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
下面,说明适用于框架体D2彼此直交并邻接时的罩207。
罩207如图28和图29所示,在框架体D2彼此直交连接时,安装在相邻的各侧框架部件21上,成对组合时,沿着形成在相邻侧框架部件21间的略90度角部可完全地隐蔽相邻板3间的接缝m。该罩207备有侧面看略コ字形的罩本体207a、伸出部207b、上下面部207c、开口窗207d、可弹性变形的接合爪207e。罩本体207a的左右宽度尺寸与侧框架部件21的左右宽度尺寸基本相等。伸出部207b从罩本体207a的一端连续地伸出。上下面部207c从罩本体207a的上下两缘的中央突出。开口窗207d设在上下面部207c的突出端侧中央。接合爪207e位于开口窗207d内,其前端伸出于外方侧,可与设在侧框架部件21上的缝隙212接合。可通过开口窗207d从外方操作该接合爪207e的前端,使其弹性变形。上述伸出部207b其前端面是45度倾斜的倾斜面,安装在直交相邻的侧框架部件21上,成对组合时沿着角部。上述罩本体207a和伸出部207b具有保持横向配线类4的配线保持功能。
根据上述构造,即使是相邻可动间壁D1直交连接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从接缝m处看见横向配线类4。
另外,罩207由于具保持横向配线类4的配线保持功能,所以,能良好地布设配线类4。
另外,该罩207虽然适合于安装在直交相邻的侧框架部件21上,但是,在相邻侧框架部件21呈一直线状连接时也能安装。另外,对于位于端部的侧框架部件21或不存在相邻框架体D2时,也能单独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上,以预定间距设有若干钩孔216,利用该钩孔216,将天板等的附属部件安装在可动间壁D1的前后面。
下面,说明在相邻可动间壁D1的前后面上相邻地安装作为附属部件的天板T的情形。说明利用支架12或板脚14安装天板T的安装方法。
先参照图30和图31,说明在相邻设置的若干可动间壁D1的各前面,利用支架12,与各可动间壁D1对应地将若干个天板T相邻配置的安装方法。
支架12呈水平状配置,从正面看是倒L字形,备有天板支承壁121和垂下壁122。天板支承壁121支承天板T的下面。垂下壁122从天板支承壁121的一端垂下。天板支承壁121,在一端侧的前后2个部位,具有从平面上看为略矩形的开口123,在与该开口123对应的另一端侧的位置具有固定天板用的小螺丝b的插入孔124。上述垂下壁122,在上下5个部位具有爪125,该爪125能与侧框架部件21上的钩孔216接合。本实施例中,采用2种形式的垂下壁122,一种是从天板支承壁121的右端垂下的垂下壁122,另一种是从天板支承壁121的左端垂下的垂下壁122。在相邻设置的若干可动间壁D1之中,在位于左端部的可动间壁D1的左侧端面侧,采用从天板支承壁121的右端垂下的垂下壁122,在除其以外的部位,采用从天板支承壁121的左端垂下的垂下壁122。该支架12安装在位于可动间壁D的非邻设端侧的侧框架部件21上时,是单独地安装。当安装在邻设端侧时,与辅助支承具13一起安装在相邻的另一可动间壁D1侧的侧框架部件21上。
辅助支承具13备有水平壁131和安装壁132。水平壁131设在天板T的下面。安装壁132从水平壁131的一端垂下,从上方插入支架12的开口123内,用小螺丝固定在垂直下壁122上。
根据该构造,如图31所示,使用辅助支承具13,可用1个支架12支承2个相邻的天板T。另外,安装在邻设端侧的支架12,由于是安装在邻设的另一可动间壁D1的侧框架部件21上,所以,不是仅用辅助支承具13支承位于另一可动间壁D1的前面的天板T,而是用支架12和辅助支承具13支承,这样可以稳定地支承天板T。
下面,参照图32和图33,说明与各可动间壁D1对应地将若干个天板T邻设在相邻若干可动间壁D1的各前面时,利用板脚14进行安装的安装方法。
板脚14是在芯材的外面粘贴密胺装饰板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自立性。该板脚14在其前后面14a、14b上备有边缘部件141,在下面14c上设有调节高度的调节装置142。该板脚14,通过安装在后面14b侧的上下2部位上的安装部件15而安装在各可动间壁D1的前面。当安装在位于可动间壁D1的非邻设端侧的侧框架部件21上时,其侧端面14d与非邻设端侧的侧框架部件21的侧端面21e为同一面;当安装在位于邻设端侧的侧框架部件21上时,其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邻设端侧的侧框架部件21的侧端面21e为同一面。即,设在邻设的侧框架部件21上的钩孔216的分开距离与板脚14的一半厚度大致相等。
安装部件15备有固定壁151、安装壁152和连接壁154。固定壁151用螺丝b固定在板脚14的内侧面。安装壁152在一端具有与侧框架部件21钩孔216接合的爪153。连接壁154连接固定壁151和安装壁152,沿着板脚14的后面14b安装。要把天板T安装到该板脚14上时,利用板状安装具16进行安装。该板状安装具16安装在该板脚14上面前后2个部位的凹部内。该板状安装具16从俯视看是矩形的板状部件,在面板部的左右3个部位具有等间隔的螺丝插入孔161、162、163,根据配置在非邻设端侧的板脚14和配置在邻设端侧的板脚14,适当变更所用的螺丝插入孔。在配置在非邻设端侧的板脚14中,利用右端或左端的螺丝插入孔163、161,将板状安装具16安装在板脚14的上面。利用其余的任一螺丝插入孔固定天板T。在配置在邻设端侧的板脚14中,利用中央的螺丝插入孔162将板状安装具16固定在板脚14的上面。利用左端的螺丝插入孔161固定另一方的天板T;利用右端的螺丝插入孔163固定一方的天板T。
根据该构造,如图33所示,使用板状安装具16,可用一个板脚14支承邻设天板T的两个边缘部。另外,配置在非邻设端侧的板脚14的侧端面14d与侧框架部件21的侧端面21e为同一面,所以外观好。
另外,该可动间壁D1如图34所示,在框架体D2的上方,用辅助框架体202往上方接高,可调节高度。具体地说,该辅助框架体202,与框架体D2同样地,是由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构成的大致门形框架体。在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部件217上安装着下端部向下方伸出的安装板29。该安装板29是外方开口的略コ字形部件,以其内侧壁291的上端部侧与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部件217的侧面相接的状态,用适当的方法固定。在该安装板29的内侧壁291的外面侧的适当部位焊接着螺母部件n。要将该辅助框架体202在框架体D2的上方接高时,把安装板29的伸出端29a的内侧壁291的内面沿着框架体D2侧的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部件218的外面插入,把辅助框架体202的下面支承在框架体D2的上面。然后,把从设在框架体D2的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部件218上的插入孔218a插入的螺丝等安装具b螺入安装板29侧的上述螺母部件n,将上述伸出端29a固定在框架体D2侧的侧框架部件21上。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D1,不必对框架体D2实施特别的加工,只要安装板安装部件18、19就可以形成配线通过部5,所以,在希望调节可动间壁D1的高度时,利用辅助框架体D2等加高可动间壁D1的高度后,只要安装板安装部件18、19,不必对辅助框架体202实施特别的加工,就可以形成配线穿过空间5。另外,由于安装板29是略コ字形的部件,所以,与平状板部件相比强度大。
另外,本实施例的可动间壁D1中,由于第2板安装部件18、19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所以,在未设置板安装部件18、19的中央部分,在板3的内面3a与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2a间产生间隙。为此,本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位置,设置了防止板3鼓瘪的鼓瘪防止部件23。该鼓瘪防止部件23的断面为略コ字形,具有承接配线的功能。
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其它构造也可作各种变形。
如上所述,把板安装部件18、19装在框架体D2上等时,例如,在隔开被安装部件的规定间隙相对的面部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开口,将分别突出的关连部与该开口接合,挟入被安装部件地安装2个安装部件。具体地说,是在方管状被安装部件的相对的上下面部的对应位置设置开口,使从第1、第2安装部件突出的关连部与该开口接合而安装。
但是,各关连部的突出量总和比被安装部件的上下面部间的分开距离大时,第1安装部件侧的关连部和第2安装部件侧的关连部,可能会在被安装部件内上下干扰。为此,不能得到充分的关连部的突出量,另外,为了不干扰,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部件的尺寸等,设计自由度低。
另一方面,要想得到足够的关连部突出量,必须加大被安装部件的上下面部间的分开距离,所以,使该被安装部件不必要地大型化。
为此,在下面的第4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可动间壁的部件安装构造。即,在被安装部件的相对面部的对应位置安装2个安装部件时,使从各安装部件突出的关连部与被安装部件的开口间的接合位置位移到互不干扰的位置。<第4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是,被安装部件之中,在隔开预定间隙相对的被安装部件的面部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开口,使各安装部件突出的关连部与该开口接合,挟入被安装部件地安装2个安装部件时,将各安装部件的关连部设在相互不干扰的变位位置。
根据该构造,例如,即使被安装部件的相对面部的分离距离比较小,各关连部的突出量总和大于上述分开距离时,也能使关连部彼此不干扰地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另外,不导致被安装部件的大型化,可确保一定量的关连部突出量,而且,不必象已往那样要充分考虑各部件的尺寸而进行严密的尺寸设定,设计自由度提高。
这时的关连部的构造,各关连部的突出量总和大于相向面部间的分开距离。
作为一个较好的实施例,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与上述被安装部件的开口的外开口缘侧接合,另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与上述开口的内开口缘侧接合。
为了能将具有同样构造的安装部件翻转使用,若干关连部以相邻排列形成非对称凹凸地配置在上述安装部件上,将具有同样配置着的关连部的安装部件翻转而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两面部上时,最好把另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形成的凹凸与由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形成的凹凸相对配置。
为了不使用螺丝等的安装具也能将安装部件稳定地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关连部最好备有插入上述开口的突出体和可弹性变形的接合爪。该接合爪在插入过程中被安装部件的面部的一部分挤压而弹性变形,在插入完了的位置,在上述开口内复原而与被安装部件的面部的一部分接合。
这时,为了使安装部件脱离被安装部件的作业容易进行,接合爪的前端最好朝安装部件的外方开放,作为可从外部操作的操作端。
作为具体的实施形态,开口是成对设置,安装部件具有分别与该开口接合的一对关连部,分别设置在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上的接合爪相对地配置着。分别设在另一方安装部件的关连部上的接合爪相互反向地配置着。
作为具体的实施形态,可动间壁的框架体的前后面安装着板,安装部件安装在该可动间壁的上述框架体上,该安装部件是板安装部件,其前后面作为安装在板内面的板安装面。在上述板内面与构成框架体的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形成配线通过部,该配线通过部使形成在框架体与板间的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该部件的安装构造用于可动间壁D 1的一实施例。该可动间壁D1具有与第3实施例略相同的构造,相同构造的部位注以相同标记。
可动间壁D1如图35和图36所示,备有作为构架的框架体D2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D2上的前后两侧的板3。内部可以收容配线类4。
框架体D2是金属制,备有左右侧框架部件21和多个横框架部件22。侧框架部件21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可动间壁D1的侧端面D1a。横框架部件22沿左右方向配置,连接这些左右侧框架部件21。这些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连接成框架状。
板3如图36所示,是在金属板制的板本体31的内面充填芯材32而构成的长方形板,沿上下方向连设着若干块,设置在覆盖整个框架体D2的位置。在这些板3上,在角部附近的内面侧,没有上述芯材32,而是分别设置了具有上向爪33a的树脂部件33和具有下向爪34a的树脂部件34。利用这些爪33a、34a,可将板3可装卸地安装在若干横框架部件22中的任意2个之间。
在被构成上述框架体D2的侧框架部件21及横框架部件22和由板3封闭的位置形成配线空间S。
如图35和图36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侧安装着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在比侧框架部件21和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设置在板3内面3a上的板安装面P,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为分离的状态。在板3的内面3a与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间形成使上述配线空间S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5。
根据该构造,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部件安装构造适用于在被安装部件即横框架部件22上安装安装部件即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的情形。
以下参照图27~图42具体地说明上述横框架部件22、第一、第二板安装部件18、19。
横框架部件22是横断面为基本口字形的方管状,具有与侧框架部件21基本相同的前后宽度。使其左右侧端面与左右侧框架部件21的内侧面相接地、用焊接等适当方法安装在左右侧框架部件21间。
该横框架部件22,将其上下面部22c、22d作为安装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的安装面部,在其左右端部成对地设有开口22 ,该开口221与从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突出的关连部183、193接合。该横框架部件22的上下面部22c、22d间的分开距离,小于上述关连部183、193的突出量总和。
第1板安装部件18如图37至图39、图41至图43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可装卸地安装在上面部22c侧。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其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21及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宽度大,其前后面18a设在比侧框架部件21及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P。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备有安装部件本体181、前后一对俯视略呈L字形的配线收束部182和关连部183。安装部件本体181的横断面为略H形。配线收束部182从安装部件本体181的一端侧伸出。关连部183从安装部件本体181的下面左右成对地突出。
安装部件本体181备有设在上面侧的接合槽1811和设在下面侧的凹槽1812。接合槽1811可供板3的下向爪34a接合,凹槽1812可从外侧嵌在横框架部件22上。
配线收束部182如图35至图37所示,朝侧框架部件21的前后面21a侧伸出,并且以使配线通过部5上下方向连续的状态安装着。利用该配线收束部182,将在配线通过部5内沿上下方向纵向配线的配线类4以略收束状态导引。另外,该第1板安装部件18,其安装部件本体181的前后面与配线收束部182的前后面成为一个平面,形成为前后面18a即板安装面P。
关连部183备有大致筒状的突出体184、向下的接合爪185和开口窗186。突出体184从下面的左右成对地突出,插入设在横框架部件22上面部22c上的一对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侧。接合爪185可弹性变形地设在该突出体184的外侧壁184a上。开口窗186与该接合爪185对应地、成对地设在安装部件本体181上面的左右。设在各突出体184上的接合爪185,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地配置着。另外,接合爪185的前端通过开口窗186露出于上方,成为可从上方可弹性变形操作的操作端185a。在将突出体184插入开口221内的过程中,该接合爪185被开口221的外开口缘221a挤压而弹性变形,在插入位置,在开口221内复原而与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接合,防止第1板安装部件18从横框架部件22上脱离。
另外,本实施例中,安装具b从设在安装部件本体181的大致中央部的插入孔187插入,利用该安装具b将第1板安装部件18固定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上。
第2板安装部件19如图37、图38和图40至图43所示,在横框架部件22的左右端部可装卸地安装在下面部22d侧。该第2板安装部件19,具有与第1板安装部件18基本相同的前后宽度。因此,与第1板安装部件18同样地,其前后面19a设在比侧框架部件21及横框架部件22的前后面21a、22a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P。该第2板安装部件19备有安装部件本体191和关连部193。安装部件本体191的横断面为大致H形。关连部193从安装部件本体191的上面左右成对地突出。
安装部件本体191备有形成在下面侧的接合槽1911。该接合槽1911可供板3的上向爪33a接合。标记1912表示把该第2板安装部件19安装到最上横框架部件22上时的用于安装冠木的爪,
关连部193备有略筒状的突出体194、向上的接合爪195和开口窗196。突出体194从安装部件本体191的上面左右成对地突出,插入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侧,该开口221成对地设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部22d上。接合爪195可弹性变形地设在突出体194的内侧壁194a上。开口窗196与接合爪195对应地、成对地设在安装部件本体191的下面左右。设在各突出体194上的接合爪195,彼此相对的配置着。接合爪195的前端通过开口窗196可弹性变形地从下方露出,作为操作端195a。把突出体194插入开口221内的过程中,该接合爪195被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挤压而弹性变形,在插入完了位置,在开口221内复原而与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接合,防止第2板安装部件19脱离横框架部件22。
另外,本实施例中,利用从设在安装部件本体191上的插入孔197插入的安装具b,把第2板安装部件19固定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上。
下面,说明把这些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安装到横框架部件22上时的安装顺序。
先把从第1板安装部件18的下面突出的突出体184插入设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面部22c上的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侧。这时,设在突出体184的外壁部184a上的接合爪185被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挤压而弹性变形。在凹槽1812嵌合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面部22c上的位置,该接合爪185在上述开口221内复原而与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接合,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上面部22c上。另一方面,要安装第2板安装部件19时,把从其上面突出的突出体194,插入设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部22d上的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侧。这时,由于上述第1板安装部件18的突出体184插入在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侧,所以,相互不干扰。设在突出体194的内壁部194a上的接合爪195被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挤压而弹性变形。在安装部件本体191的上面位于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部22d时,该接合爪195在开口221内复原,与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接合,从而安装在横框架部件22的下面部22d上。然后,用安装具b将两板安装部件18、19切实地固定。
根据该构造,即使各关连部183、193的突出量总和大于相对的上下面部22c、22d间的分开距离,也能防止相对的关连部183、193彼此干扰。这样,预先将关连部183、193设在不干扰的位置,所以,不必担心干扰,可放心地进行安装作业。另外,不导致横框架部件22的大型化,可确保一定量的关连部183、193的突出量,不必象已往那样要充分考虑各部件的尺寸而进行严密的尺寸设定,设计自由度提高。
第1板安装部件18的关连部183与横框架部件22的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侧接合。第2板安装部件19的关连部193与上述开口221的内开口缘部221b侧接合。所以,可用简单的构造,有效地防止关连部183、193彼此于扰,可有效地得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由于关连部183、193备有插入在上述开口221内的突出体184、194和可弹性变形的接合爪185、195,接合爪185、195被开口221的开口缘部221a、221b挤压而弹性变形,在插入完了位置,在开口221内复原而与开口缘部221a、221b接合。所以,可先将板安装部件18、19临时保持在横框架部件22上后,再用安装具b切实固定。
接合爪185、195的前端从开口窗186、196向外方开放,作为可从外部操作的操作端185a、195a。所以,板安装部件18、19相对于横框架部件22的离脱作业容易进行。
开口221是成对设置,第1、第2板安装部件18、19分别具有与该开口221接合的一对关连部183、193,分别设在第1板安装部件18的关连部183上的接合爪185彼此朝相反方向地配置着。分别设在第2板安装部件19的关连部193上的接合爪195彼此相向地配置着。所以,在有效地防止两关连部183、193的接合爪185、195干扰的状态,可与上述开口221接合。
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
例如,也可以如图44所示那样,第2板安装部件19的关连部193接合在开口221的外开口缘部221a侧;第1板安装部件18的关连部183接合在开口221的内开口缘221b侧。
另外,也可以如图45所示那样,板安装部件U的关连部R,以相邻的列形成非对称凹凸地配置有多个,把具有同样配置着的关连部R的板安装部件U翻转,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两面部上时,使另一板安装部件U的关连部R形成的凸部c配置在一方板安装部件U的关连部R形成的凹部a的对面。根据该构造,可将具有同样构造的板安装部件翻转使用,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减轻生产负担。
其它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作各种变形。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动间壁作为可在办公室内良好地进行配线的可动间壁进行使用。
Claims (26)
1.可动间壁,备有至少在前后一侧具有板安装面的框架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的上述板安装面上的板,在安装着板的状态下形成由该板和框架体封闭的配线空间;其特征在于,框架体备有一对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该一对侧框架部件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该框架体的侧端面;该横框架部件沿左右方向配置,连接上述侧框架部件;上述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大,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设在比侧框架部件的前后一面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板安装面,形成在该板安装面侧的板的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的空间作为将上述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配线通过部是上下方向连续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在将板安装面侧的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开放的状态,使横框架部件的左右侧端面与侧框架部件的内侧面相接地安装横框架部件。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侧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沿整个上下方向基本相同。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设有防止配线类从配线通过部的规定位置脱落的脱落防止部件。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在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在各框架体上安装着板的状态下,在左右板的侧缘间形成接缝的可动间壁中,设有从外部隐蔽横穿该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
7.可动间壁,备有框架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框架体的至少前后一面上的板,上述框架体由形成侧端面的一对侧框架部件和连接该侧框架部件的横框架部件构成;在安装着板的状态下,把由该板和框架体封闭的空间作为配线空间;其特征在于,备有安装在上述框架体上的板安装部件,该板安装部件在比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更向外方突出的位置,形成上述板的内面和板安装面,上述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是分离的状态,在上述板内面与侧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间形成将上述配线空间与框架体外连通的配线通过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侧框架部件和横框架部件的前后宽度基本相等。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横框架部件是方管状。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横框架部件在其前后面侧备有用于安装附属部件的安装槽。
11.如权利要求7、8、9或10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框架体上。
12.如权利要求7、8、9、10或11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安装在横框架部件上。
13.如权利要求7、8、9、10、11或12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的前后宽度比框架体的前后宽度大,将其前后面作为板安装面。
14.如权利要求7、8、9、10、11、12或13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具有板安装功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备有与从板内面突设的爪接合的接合槽。
16.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或15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备有对沿上下方向配线的配线类以收束状态导引的配线收束部。
17.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以使配线通过部上下方向连续的状态安装着。
18.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15、16或17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以在板安装侧即横框架部件的至少前后一面与板内面间形成配线穿过空间的状态安装着。
19.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15、16、17或18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将框架体相邻配置并把板安装在各框架体上的状态下,在左右板的侧缘间形成接缝的可动间壁中,备有从外部隐蔽横穿该接缝底的配线类的隐蔽部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隐蔽部件形成为对半分割的形状,分别安装在各框架体的侧框架部件上,成对地组合时,能完全隐蔽左右板间的接缝。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当相邻可动间壁直交地连接时,隐蔽部件成对地分别设在各可动间壁的的相邻侧框架部件上,将这些成对的隐蔽部件相互组合时,可沿着形成在相邻侧框架部件上的角部基本完全地隐蔽相邻板间的接缝。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隐蔽部件具有保持横向配线的配线保持功能。
23.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利用安装在最上面横框架部件上的板安装部件,安装着冠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板安装部件备有可与设在帽木上的被关连部接合的关连部。
25.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备有接在框架体的上方、可调节可动间壁高度的辅助框架体。
26.如权利要求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所述的可动间壁,其特征在于,备有安装在横框架部件上、用于防止板鼓瘪的鼓瘪防止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8240999A JP3367471B2 (ja) | 1999-06-28 | 1999-06-28 | 可動間仕切壁 |
JP182409/99 | 1999-06-28 | ||
JP182409/1999 | 1999-06-28 | ||
JP29170899A JP2001115564A (ja) | 1999-10-13 | 1999-10-13 | 部材の取付構造 |
JP291704/99 | 1999-10-13 | ||
JP291704/1999 | 1999-10-13 | ||
JP29170499A JP3389894B2 (ja) | 1999-07-28 | 1999-10-13 | 可動間仕切壁 |
JP291708/1999 | 1999-10-13 | ||
JP291708/99 | 1999-10-1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107556 Division CN101086180A (zh) | 1999-06-28 | 2000-05-31 | 可动间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6031A true CN1316031A (zh) | 2001-10-03 |
CN1289763C CN1289763C (zh) | 2006-12-13 |
Family
ID=2732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80127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9763C (zh) | 1999-06-28 | 2000-05-31 | 可动间壁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423612B1 (zh) |
CN (1) | CN1289763C (zh) |
HK (1) | HK1039973B (zh) |
MY (1) | MY122751A (zh) |
TW (1) | TW460644B (zh) |
WO (1) | WO20010009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58961B2 (ja) * | 2015-06-02 | 2019-08-14 |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のフレーム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5577A (en) * | 1982-12-15 | 1985-08-20 | Global Upholstery Company Limited | Office panelling system |
GB8510909D0 (en) * | 1985-04-30 | 1985-06-05 | Vickers Plc | Office screens & partitions |
JPH0753378Y2 (ja) * | 1990-04-06 | 1995-12-06 | 株式会社秀光 | 兼用室内装飾装置 |
CA2101190C (en) * | 1993-10-15 | 2005-03-15 | Hollanding Inc. | Modular office furniture partition |
JP2871589B2 (ja) * | 1995-09-12 | 1999-03-17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可動間仕切壁 |
JP2861896B2 (ja) * | 1995-11-15 | 1999-02-24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パネル |
US6128876A (en) * | 1995-11-28 | 2000-10-10 | Systems Supply Pty, Limited | Tile panel system |
-
2000
- 2000-05-31 KR KR10-2001-7002540A patent/KR10042361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5-31 CN CNB008012784A patent/CN128976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5-31 WO PCT/JP2000/003532 patent/WO20010009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0-06-08 MY MYPI20002584 patent/MY122751A/en unknown
- 2000-06-14 TW TW089111648A patent/TW46064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
- 2002-02-26 HK HK02101443.9A patent/HK103997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423612B1 (ko) | 2004-03-22 |
WO2001000942A1 (fr) | 2001-01-04 |
HK1039973B (zh) | 2007-04-27 |
KR20010085683A (ko) | 2001-09-07 |
CN1289763C (zh) | 2006-12-13 |
MY122751A (en) | 2006-05-31 |
TW460644B (en) | 2001-10-21 |
HK1039973A1 (en) | 200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632722Y (zh) | 背投投影机 | |
CN1289888C (zh) | 凸轮机构及门开闭机构 | |
CN1306660C (zh) | 卡连接器 | |
CN1087696A (zh) | 利用太阳能电池的房顶系统 | |
CN101043114A (zh) | 复合电连接器、用于其的保持台、荧光管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 |
CN101036250A (zh) | 蓄电池箱构造、电气箱的联锁构造以及电气箱构造 | |
CN1605804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841592A (zh) | 叠层电容器 | |
CN1928701A (zh) | 投影装置 | |
CN101057109A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945786A (zh) | 灯、灯座、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 |
CN1803137A (zh) | 晶体的制备方法 | |
CN1609519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664452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904999A (zh) | 动态图像显示装置及动态图像显示方法 | |
CN1594997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928702A (zh) | 投影装置 | |
CN2839501Y (zh) | 用于将薄板或者薄壁固定在薄板支架或者壁支架上的快速固定装置 | |
CN1609520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01043106A (zh) | 复合接触件 | |
CN1272158A (zh) | 模件壁结构 | |
CN1289763C (zh) | 可动间壁 | |
CN1782797A (zh) | 附带倾斜功能的浮起单元及浮起装置 | |
CN101068760A (zh) | 堆制肥料的装置 | |
CN1782808A (zh) | 导光板,用来塑造导光板底面的下端主芯及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