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1009A - 盒式记录介质与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磁盘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盒式记录介质与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磁盘驱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1009A CN1301009A CN00134883A CN00134883A CN1301009A CN 1301009 A CN1301009 A CN 1301009A CN 00134883 A CN00134883 A CN 00134883A CN 00134883 A CN00134883 A CN 00134883A CN 1301009 A CN1301009 A CN 13010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ppy disk
- disk cartridge
- magnetic head
- disc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20002457 flexible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32 molded tab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30 thermomechan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24569 Lycaen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95 anab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987 copp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46 feath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36—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opening mechanism of the cartridge shutt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3—Container cases
- G11B23/03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shap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 G11B25/043—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using rotating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3—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in containers or tray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7—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featur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1—Wrong insertion pre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头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着陆,所提供的磁盘驱动器包括用于对软磁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磁头,以及在其尖端固定磁头并且可通过线性电机的驱动力沿软磁盘的径向自由移动的磁头臂。更具体地讲,磁盘驱动器具有这样一个机构,它包括:在磁盘驱动器水平方向伸出的形成于磁头臂尖端部分的悬臂部件;当磁头臂被线性电机移动时作用于悬臂部件部位的升降部件;以及固定于升降部件的斜板,它能使磁头在软磁盘上实现软着陆。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磁盘驱动器和装在其中的盘形盒式记录介质,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磁头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着陆(landing)的磁头着陆机构,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能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和重量轻特点的磁头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所谓软着陆的技术。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是:通过设计盒的形式,形成设置推压装置所需的空间,从而能进一步减小磁盘驱动器的实际厚度,此推压装置用来推压安装在磁盘驱动器中的盒式记录介质。
通常,磁头相对盘形记录介质的着陆(换言之,磁头装载)操作是由一个机构完成的,在这个机构里,磁头被支撑在磁头臂的尖端,磁头臂能沿盘形记录介质的径向自身移动或通过垂直于记录介质的驱动装置沿与记录介质平行的方向自身移动。
通常,磁头着陆操作是通过以下过程执行的,其中,磁头设置在远离磁盘表面且在盘形记录介质的外圆周以外的位置,接着是,在磁头从盘形记录介质外圆周向稍向内的位置靠近磁盘表面后,磁头接触磁盘表面的过程。
为了形成执行磁头着陆操作的机构,一般地,要设置这样一种部件,它能将磁头臂提升到盘形记录介质外圆周稍向外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布置成当磁头保持未着陆时,操纵提升部件从而提升磁头臂。当执行磁头着陆操作时,移动提升部件离开磁头臂,以使固定在磁头臂尖端部分的磁头完成在磁盘表面上的着陆。
尽管如此,为了正确地操纵带有上述磁头装载机构的磁盘驱动器,磁头臂提升部件需要随磁头臂前后移动连动。这就随之需要复杂的机构,致使磁盘驱动器的体积扩大。而且,当执行磁头着陆时,提升部件仅自身移动以远离磁头臂,由于磁头臂的排斥力,磁头可能被迫撞击磁盘表面,这样就产生了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小尺寸的磁盘驱动器已经极为普及,于是导致了所谓PC卡型磁盘驱动器的发展。尽管如此,这种新型的PC卡(个人电脑)型磁盘驱动器仍然面临着在厚度方向上大大地减小尺寸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化和缩小磁盘驱动器的结构,实现磁头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所谓软着陆。
传统的做法是形成一个盒式记录介质,比如称为“软磁盘”(在以下的描述中只称为软盘)的盒式记录介质。从一个平整表面看,它大致呈矩形,并且,传统的软磁盘的上表面通常也是由此平整表面形成。
这种使用上述盒式软盘的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包含一个允许盒式软盘插入其中的空间,并且一个用来推压盒式软盘的推压装置装在此空间的上部。
这种推压装置对于盒式软盘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安装推压装置的空间形成于磁盘驱动器内侧插入盒式软盘的空间的上面。
近年来,磁盘驱动器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和减薄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用来容放上述推压装置的空间致使磁盘驱动器的厚度扩大,从而,也产生了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这种磁盘驱动器得到了发展,这就可以实现仅仅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将盒式软盘插入磁盘驱动器来执行软盘装载和磁盘夹紧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使安装推压装置所需的空间最小。
即使是在以下的磁盘驱动器的情况下,该驱动器是在将盒式软盘装入磁盘驱动器的过程中,在将盒式软盘插入磁盘驱动器之后,磁盘驱动器可通过在垂置于盒式软盘插入方向的方向上降低盒式软盘,来进行盒式盘装载和夹紧磁盘的操作,作为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也要求进一步减小磁盘驱动器的厚度。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磁盘驱动器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尤其是目的为将其厚度进一步变薄。
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新型盒式记录介质装有记录介质。更具体地说,在垂直于相对执行在记录介质上写入或从其上再现信息的磁盘驱动器的盘盒插入方向的方向上,记录介质的两侧分别要薄于介质中心部位。
于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盒式记录介质中,在垂直于盒式磁盘在磁盘驱动器中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记录介质的两侧分别减薄地形成。通过使磁盘驱动器的推压装置推压减薄地形成的两侧,就有可能将推压装置设置在磁盘驱动器内与减薄形成的部分相对应的地方,从而有助于磁盘驱动器的进一步变薄。
根据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在记录介质上和从记录介质中进行数据的记录或再现,记录介质在垂直于记录介质在磁盘驱动器中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其两侧形成为比记录介质的中心部位薄。用来向下推压盒式磁盘的推压装置位于盒式磁盘插入的空间的上方且位于与盒式磁盘减薄形成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
于是,由于用来推压盒式磁盘的推压装置位于与盒式磁盘减薄形成的部分相对应处,在磁盘插入过程中,本发明涉及的磁盘驱动器就有可能将推压装置安置在形成于磁盘驱动器和减薄形成的部分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实现减薄的磁盘驱动器。
图1是软盘驱动器和盒式软盘从PC卡插槽中弹出后的状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与图3至图11结合显示拆开后的盒式软盘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盒式软盘的透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盒式软盘的平面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盒式软盘的底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盒式软盘的正视图。
图7是图3中所示的盒式软盘的后视图。
图8是活门的透视图。
图9是盒式软盘沿着图4中Ⅸ-Ⅸ线取得的放大的横截面图。
图10是与图11结合表示中心轴和中心轴孔之间的关系的横截面图。
图11为表示中心轴偏离中心轴孔的中心的状态横截面图。
图12是与图13到图64结合表示磁盘驱动器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磁盘驱动器的平面图表示了卸下了顶盖且抽出了盒式软盘的状态。
图14是装载有盒式软盘的磁盘驱动器的平面图。
图15是装载了盒式盘的磁盘驱动器的正视图。
图16是其中显示了盒式软盘插入磁盘驱动器的状态的中心纵向剖面图。
图17和图18结合表示了门部件的放大横剖面图,其中图17表示了顶盖没有被施加外力时的状态。
图18是表明顶盖施加有外力时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19是与图20和图21结合显示进行盒式软盘左右定位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图19是表示盒式软盘经由插槽插入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0是表示了盒式软盘位于比图19中的状态更进一步插入位置时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表示了盒式软盘完全装载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22是表示了盒式软盘完全装载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3是表示了盒式软盘进行高度方向定位时的状态的中心纵向剖面图。
图24是与图25至图28结合表示了用于夹紧盒式软盘的一系列过程的横截面图,其中,图24表示了夹紧盒式软盘的过程刚开始时的状态,换句话说,图24表示了盒式软盘保持未被夹紧时的状态。
图25表示了刚刚进入夹紧盒式软盘的操作后的状态。
图26表示中心轴沿插入方向滑过磁盘平台时的状态。
图27表示恰好处于完成盒式软盘夹紧之前的状态。
图28表示完成盒式软盘的夹紧的状态。
图29是与图30和图31结合表示盒式软盘从夹紧状态下解脱出来的一系列过程的横截面图,其中图29表示将盒式软盘从被夹紧状态下解脱出来的过程刚开始之后的状态。
图30表示中心轴沿弹出方向滑过磁盘平台的状态。
图31表示了恰好处于将盒式软盘从夹紧状态下解脱出来前的状态。
图32是与图34、图36和图38结合表示弹出机构和闭锁机构的平面图,其中图32表示闭锁机构经由弹出盒式软盘的方式而被释放的状态,换句话说,图32表示可以进入装载盒式软盘的过程的状态。
图33是与图35、37和39结合表示用于闭锁滑板和触发臂的闭锁装置的放大的平面图,其中图33表示闭锁装置被释放时的状态。
图34表示了盒式软盘恰好被弹出前的状态,换句话说,图34表示闭锁装置刚刚被释放后的状态。要指出的是,在装载盒式软盘的过程中,图34中所示状态是图32所示状态的延伸。
图35表示闭锁装置恰好行使自己功能之前时的状态,换句话说,图35表示为了完成装载盒式软盘而恰好在脱离闭锁装置前的状态。
图36表示恰好在激活弹出操作之后闭锁机构工作的状态。要指出的是,在装载盒式软盘的过程中,图36中所示闭锁装置的工作状态是由图34中所示状态的延伸。
图37表示了闭锁装置刚被释放后的状态,换句话说,图37表示为了完成装载盒式软盘,在闭锁装置恰好被释放后的状态。
图38表示了盒式软盘被装载的状态。
图39表示了闭锁起作用的状态。
图40是与图42结合表示活门释放的一系列过程的平面图,换句话说,图40表示了活门释放操作刚开始时的状态。
图41所示是从图40所示状态延伸出的状态,换句话说,图41表示了活门恰好开始自身打开时的状态。
图42所示是从图41所示状态延伸出的状态,换句话说,图42表示了活门被完全释放时的状态。
图43是表明盒式软盘错误地插入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4是与图45和图46结合表示执行磁头脱离的一系列过程的平面图,其中图44表示了磁头处于先前所在位置时的状态。
图45是表示从图44所示状态延伸出的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45表示了磁头刚开始自身退出时的状态。
图46是表示了从图45所示状态延伸出的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46表示了磁头完全自身退出时的状态。
图47是表示磁头支撑机构的平面图。
图48是表示磁头支撑机构的侧视图。
图49是表示磁头臂和磁头装载机构的尖端部分的透视图。
图50是磁头滑块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51是磁头滑块的放大的底视图。
图52是磁头臂尖端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53是磁头臂尖端部分的放大的平面图。
图54是与图55所示相结合表示了磁头移动机构的平面图,其中图54表示了磁头完全退出时的状态。
图55表明了磁头被携带向前时的情形。
图56是图54中所示磁头沿线LⅩⅢ-LⅩⅢ取得的放大的横剖面图。
图57是磁头装载机构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58是升降部件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59是与图60和图61结合表示了暂时定位装置的改进例子的侧视图,其中图59表示了暂时定位的状态。
图60表示了从暂时定位状态转变为释放状态的操作模式时的状态。
图61表示了暂时定位装置被释放的状态。
图62是与图63所示结合表示了为主引导轴设置的水平保持机构的放大的示意图,其中图62为表示调整前状态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63是表示调整后续的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以及
图64是表示在主引导轴前后两端都设置有水平保持机构的系统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按照附图所示的体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描述与本发明有关的磁盘驱动器的具体细节。
首先,要知道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但能应用于所谓的PC卡式磁盘驱动器,而且也能应用于一种极薄的盒式软盘,这种盒式软盘能够随意从符合PCMCIA标准的PC卡插槽中插入和拔出,在这里,PCMCIA代表个人电脑存储卡国际协会。
此磁盘驱动器和适用于它的软磁盘(在以下仅称为盒式软盘)的特点基于如下顺序逐一说明:
(1)与膝上型个人电脑兼容的PCMCIA卡
(2)盒式软盘
(3)框架体
(4)活门
(5)上面板和下面板
(6)磁盘驱动器的概述
(7)卡式盒
(8)磁盘旋转驱动设备
(9)弹出机构
(10)闭锁机构
(11)活门释放机构
(12)磁头脱离机构
(13)磁头支撑机构
(14)磁头移动机构
(15)磁头装载机构
(16)装载盒式磁盘的操作
(17)夹紧软磁盘的操作
(18)磁头着陆(landing)操作
(19)磁头脱离操作
(20)盒式软盘的弹出操作
(21)将盒式磁盘从夹紧状态下脱离出来的操作
根据传统的应用,一般的,就盒式软盘前后向而论,它的前侧对应活门所在侧,然而就磁盘驱动器的前后向而论,它的前侧对应盒式软盘插入时所通过的部分。因此,以下的描述将按上述理解给出。由于以上原因,在以下的关于盒式软盘和磁盘驱动器的叙述中,应意识到它们之间前后方向是相互颠倒的。
而且,分别通过箭头指出的U向,D向,L向,R向,F向和B向分别对应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左方向,向右方向,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应注意到说明书中所示的上述方向只是为了方便的缘故,这些方向只用在磁盘驱动器基于横向放置操作的状态。如果磁盘驱动器基于垂直放置操作,上述的方向也会变化。
(1)与膝上型个人电脑兼容的PCMCIA卡
现在参考相应的图,将在下文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需的装在膝上型个人电脑中的磁盘驱动器和适用于这种磁盘驱动器的盘式记录介质。
首先,参考图1,例如,能自由地拆装根据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1的膝上型个人电脑2配装有PC卡插槽3,该插槽也能自由拆卸诸如符合上文所提过的PCMCIA标准的PC卡,如IC存储卡或例如具有传真功能的调制解调器卡。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成膝上型个人电脑2的PC卡插槽3的规格符合PCMCIA标准Ⅱ型(即版本2.1)。但是要明白根据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1并不只适用于膝上型个人电脑2的Ⅱ型PC卡插槽3,也不局限于符合PCMCIA标准的PC卡式磁盘驱动器。
首先,在以下描述了用于PC卡式磁盘驱动设备1的作为盒式记录介质的盒式软盘4。
(2)盒式软盘
如图1至图11中所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盒式软盘4通过以下工序制成:通过将磁性中心轴6固定到盘形柔软磁片5的中心以形成软磁盘7,接着将软磁盘7插入由金属上面板8和金属下面板9通过将框架体10夹在其中而组成的盒体11中。盒体11上设置有范围从盒体11中心到其前部边缘的磁头插入口12,以使磁盘驱动器的磁头能定位于这一范围内。磁头插入口12被设置成可以用活门13打开或关闭(参见图2)。
(3)框架体
根据平面图,框架体10大致是矩形。框架体10有一个沿右前角成45度呈锥形的锥部14,而剩下的三个角是圆形的。这种结构能使用户通过视觉确定盒式软盘4的方向(参见图2、图4和图5)。
框架体10包括用于内部容放上述柔软磁片5的圆形的磁盘放置孔15。这个磁盘放置孔15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矩形板状部件制成。
一个开口部分16(磁头插入开口)设置在矩形板状部件前边缘的中心。如下文所述,这种布置使磁盘驱动器的磁头在着陆到软性磁片5之前穿过开口部分16(参见图4和图5)。
活门弹簧安装部位17由位于框架体10的磁头插入开口部分16左面的不规则的形状构成。允许插入用于推压活门的触发臂(触发臂将在后面描述)的凸起部分的缝隙18以两个方向上延伸的形式形成于上述框架体10的磁头插入开口部分16的右面(参见图2)。
上述缝隙18的右端边缘包含倾斜的边缘18a(在下文中它被称为“导引边缘”),它斜对着左前方,以便于触发臂凸起部分插入缝隙18,从而推动活门13(参见图2和图3)。
除了前部边缘,沿框架体10的外围边缘形成有在上下两个上方向凸出的边沿部分19a和19b,边沿部分19a和19b在上下两方向上的凸起量大致相等(参见图2和图9)。
除了大致对应位于框架体10前面的横向部分的两侧宽度的1/6的左和右侧部分20以外,形成有一比左和右侧部分20薄的活门滑行凹槽部分21。如下文所述,凹槽部分21可滑动地容纳活门13(参见图2)。
除了上述的左和右侧部分20之外,形成有比左和右侧部分20略厚的框架体10的后侧中部22。
框架体10的厚度由三部分组成。在它们之中,与上述活门滑行凹槽部分相对应的前中部21是最薄的。大致对应两侧宽度的六分之一处的上述左和右侧部20厚度次之。后侧中部22被设置成是最厚的。(参见图2)
由于边沿部分19a和19b在上下两方向的凸出量是不变的,所以与沿框架体10后边缘的对应于后中部22的边沿部分19a的纵向尺寸(纵向宽度)被设置成大于对应于左和右侧部分20的边沿部分19b的纵向宽度。(参见图2和图9)
多个小的凹槽以水平方向设置在与框架体10的后中部22相对应的边沿19a的后表面上。如下所述,在它们之中,小的凹槽19c设置在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起到可以防止盒式软盘4被错误插入的功能。更具体地说,盒式软盘4的错误插入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机构来防止,其中,当将盒式软盘4通过后边缘插入磁盘驱动器1时,活门推压凸头与上述凹槽19c接合,共同起到阻止盒式软盘4错误插入的作用,并且同时阻止触发臂的转动,以此来阻止盒式软盘4被进一步插入磁盘驱动器1。
多个定位凸起23一体地在框架体10的两侧上的上、下表面在向上和向上方向设置在靠近两侧边缘处。布置成定位凸起23的高度和对应于左和右侧部分20的边沿19b在纵向的凸起量大致相等(参见图2和图9)。
一个三角形凹槽部分形成在略微处于上述框架体10的斜面14之后的位置处。这个三角形凹槽构成制动凹槽24,制动凹槽24能使磁盘驱动器1的闭锁爪与其配合(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
(4)活门
活门13是由具有形截面形状的片材制成的,并且是以在水平方向上在后端开口的方式折叠成。它被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与上述框架体10的活门滑行凹槽21的深度大致相等。它水平方向的宽度对应框架体10的活门滑行凹槽21的水平方向宽度的大致三分之二。活门13以从前边缘将框架体10的活门滑行凹槽21夹在其上下表面之间方式来定位,并且活门13定位成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滑行。(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
以在偏离水平方向中心稍微靠右的地方向前打开的方式,为活门13提供了一个矩形开口25(以下称为“活门孔”)。它设置成,在执行滑行操作后,当活门13处在活门滑行凹槽21内的左边时,活门孔25与框架体10的磁头插入开口16重合以打开磁头插入开口16。相反的,当活门13位于活门滑行凹槽21内的右边时,磁头插入开口16被封闭。(参见图4、图5和图8)
活门孔25的长度大致为从其前边缘起深度方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一。此外,活门孔25形成为略微宽于存放在盘体11中的软磁盘7的径向上的信号记录区域。(参见图4和图5)
向左凸出的弹簧接触片26形成在活门13前边缘的左侧。设置在框架体10的活门弹簧安装部分17内的活门弹簧27的一端与弹簧接触片26相接触,由此活门13通过滑行至关闭位置而被施力。(参见图4和图5)
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向前和向右开口的矩形前侧凹口部分28形成在活门13的前边缘右侧。这个矩形前侧凹口部分28对应于上述框架体10的插入狭缝18。矩形前侧凹口部分28的左边缘对应于一个边缘28a,此边缘28a承受下文所述的触发臂的活门推压凸起的推压力(参见图8)。
向外(向上或向下)凸出的多个滑动凸起29形成于靠近活门13上下表面的前边缘的两端处。这些滑动凸起29可滑动地与上面板8或下面板9上形成的滑动槽配合。滑动槽将会在下文中描述(参见图8)。
(5)上面板和下面板
上面板8和下面板9分别由片材制成的,并且形成为比框架体10小的大致相同的矩形。更具体地说,上面板8和下面板9如此形成以使各自能容放在由框架体10的边沿19a和19b包围的空间中。对应于框架体10的磁头插入开口16的位置上形成有各自具有与活门13的活门孔25相同的形状的凹口30(以下称为“磁头插入凹口”)。定位孔31形成在与上述定位凸起23相对应的各位置处,以便它们可以相互配合(参见图2和图4)。
在上面板8中,除了水平方向上两侧六分之一部分和后端部分之外的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稍微向上偏移,从而形成了薄凸起部分32u。同薄凸起32u一样,后端除去水平方向上两侧六分之一之外的手持部分33u也相对于其他部分稍微向上偏移。由于这种结构,上面板8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部分34u和34u被分别定位成与其他部分稍有位移,这里的其他部分包括薄凸起部分32u和手持部分33u(参见图2、图6和图7)。
下面板9具有如此形状,其中上面板8的向上偏移的部分象是朝下了。更具体地说,与上面板8的薄凸起部分32u相对应的部分向下稍有偏移以形成了薄凹陷部分32d,按同样的方式,与手持部分33u相对应的部分向下稍有偏移以形成了手持部分33d。同样地,与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部分34u,34u相对应的部分也形成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部分34d,34d(参见图2、图6和图7)。
在靠近上面板8和下面板9的前边缘的位置处横跨上述磁头插入凹口30的两侧部分上形成有许多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滑槽35。这些滑槽35分别允许活门13的滑动凸起29与其滑动配合(参见图2至图5)。
与上述的插入狭缝18相一致,其它的插入狭缝36也设置于上面板8以及下面板9的前边缘的右侧。右边缘部分对应于倾斜地面向前的倾斜导引边缘36a。同为框架体10设置的导引边缘18a一样,倾斜导引边缘36a能使活门推压凸起容易地插入插入狭缝36中(参见图3)。
基于上述结构,当活门13保持关闭时,导引边缘18a、36a和活门13的边缘28a横跨预定的间隔分别定位,其中一个间隔部分(称为引导凹槽)37形成为小的梯形形状,在平面图中它是向前开口的(参见图3、图4和图5)。
中心轴孔9a设置在下面板9的大致正中的位置,目的是允许上述软磁盘7的中心轴6向下伸出(参见图2和图5)。
如前所述,软磁盘7具有如下结构:中心轴6固定在盘形柔软磁片5的中心。更具体地说,中心轴6包括插入软性磁片5的中心孔5a的介质心38,由介质心38向外凸出的底部圆周边缘形成的凸缘39,以及从凸缘39的底面凸起的夹盘部分40组成。在将介质心38基本上完全插入软性磁片5的中心孔5a后,凸缘39的上表面紧紧地固定在软性磁片5上从而制成软磁盘7(参见图10和图11)。
中心轴6的凸缘39的外径(x)大于上述中心轴孔9a的内径(y),而中心轴6的夹盘部分40的外径(z)稍微小于中心轴孔9a的孔径,其中,此关系由下方程式表示(参见图10和图11):
(x-z)/2>y-z
由于上述结构,中心轴6的夹盘部分40未紧固地位于中心轴孔9a的内部。当下面板9在盒式软盘4的下面时,且甚至当中心轴6偏斜地位于中心轴孔9a内时,凸缘39的外圆周边缘将不会位于中心轴孔9a内,并从而中心轴孔9a总是被中心轴6的凸缘39封闭,由此完全阻止了灰尘渗进盘体11中。(参见图10和图11)
设置成中心轴6的厚度大致等于或略大于上面板8和下面板9间的距离与下面板9的厚度之和。也要设置成,当中心轴6从底表面侧抬起时,夹盘部分40的底表面与下面板的底表面平齐或夹盘部分40的底表面稍微伸出。基于这些结构,中心轴6不会从中心轴孔9a中脱离出来。(参见图24-图31)这是因为,如果中心轴6与中心轴孔9a脱离并被卡在上面板8和下面板9之间,将会给中心轴6在中心轴孔9a内的正确定位带来很大困难。
具有圆形截面的夹盘凹槽部分41形成在中心轴6的夹盘部分40的下表面以使磁盘平台(disk table)(将在下文描述)的夹紧凸起能与夹盘凹槽部分41相配合。夹盘凹槽部分41的内圆周表面以大致30度锥角逐渐向上收缩形成锥面41a。夹盘凹槽部分41的深度设置成比上述夹紧凸起的凸出量大。夹盘部分40的底部外圆周边缘40a具有一个小的R表面(参见图10和图11)。
通过在下面板9、框架体10和上面板8相互接合的过程中,插入软性磁盘7,盒式软盘4就一体地形成了(参见图2和图3)。
具体地讲,首先,框架体10放置在下面板9上。然后,通过将中心轴6固定在形成于下面板9中的中心轴孔9a,来放置软磁盘7。在实施上述过程之前,衬垫42固定在对应框架体10中形成的磁盘放置孔15的下面板9的预定部分(参见图2)。
衬垫42本身是半圆形。如下面将要描述的一样,衬垫42在留意不阻碍活门13滑动的条件下粘在下面板9上。衬垫42由一薄片组成,用于保护软磁盘7的柔软磁片5上的信号-记录区域。衬垫42由例如非织物纤维构成。
下一步,活门弹簧27被固定在活门弹簧安装部位17内。然后,上面板8叠放在框架体10之上。当实施此过程时,如对下面板9的操作那样,上面板8中与框架体10的磁盘放置孔15相对应的适当部分也要固定衬垫42。
在下面板9、框架体10和上面板8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上面板8和下面板9的前边缘部分别保持稍微浮于框架体10之上的状态。接着,以从前面夹住框架体10的方式,活门13被放置在由上面板8、框架体10(与活门滑行凹槽21和其他活门滑行凹槽21相对应)和下面板9共同形成的空间内的预定位置处。
下一步,活门弹簧27的一端与上述弹簧接触片26相接触,以使得弹簧的另一端与活门弹簧安装部位17的内壁相接触。结果,活门13被施力而向右,并且随后,活门13被置于其移动范围的最右端,以使磁头插入开口16关闭。
在将上面板8和下面板9固定至框架体10之前,为框架体10设置的定位凸起23分别与上面板8和下面板9上设置的相应的定位孔31相配合。然后,在框架体10、上面板8和下面板9即将接触的表面上分别涂上粘性剂,以使它们之间粘结。结果,上面板8和下面板9的外圆周边缘分别定位于上述边沿19a和19b所包围的空间中。这又使边沿19a和19b的上下边缘能与上面板8或下面板9对齐(参见图6和图7)。框架体10、上面板8和下面板9之间的连结,不仅可以使用粘性剂,也可通过焊接实现。当使用焊接时,建议定位凸起23的凸起量预先充分地设置,并然后在使定位凸起23和定位孔31相配合后,那些从上面板8和下面板9凸出的部分被热融填缝。
接着,由被上面板8和下面板9夹在中间的框架体10的磁盘放置孔15形成了用于软磁盘7旋转所需要的空间(参见图4、图5、图10和图11)。
为活门13设置的滑动凸起29分别与上面板8和下面板9中形成的滑槽35相配合,由此使得活门13被上面板8和下面板9夹在中间,处于活门13夹紧活门滑动凹槽21,并且活门13能够自由地左右滑动的状态(参见图3)。
如上所述,活门13处于合并于上面板8和下面板9之间的状态,并且因为除了盒体11的前边缘部分外活门13的大部分没有裸露,这样布置使得任何人都不能与活门13接触。尽管活门13省去了用于闭锁封闭状态的机构,当用户手持盒式软盘4时,他也几乎不能直接接触活门13,并且,不必担心活门13被无意地分开(参见图3)。
下面对上述盒式软盘4被设计成的尺寸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前后方向的尺寸为49mm;左右方向的尺寸为47mm;中心部分4c的厚度从1.7mm到2mm,两侧部4l和4r的厚度从1.2mm到1.7mm(参见图1)。
盒体11的磁头插入口12的宽度(w)大约为6mm,它略宽于设置于磁盘驱动器1上的支撑磁头(将在下文描述)的磁头臂的最宽部分。换句话说,磁头插入口12的宽度(w)设置成满足磁头在软磁盘7的径向正常地滑动所需的最小宽度。
软磁盘7的直径被设置成大约1.7英寸。软磁盘7在其信号记录区域中具有大约150MB记录容量。
盒体11的两侧部分4l和4r的前后表面均匀变薄。如此布置以使在完成将盒体11装入用于转动盒体11的软磁盘7所设置的空间内时,使软磁片5的整个圆周可以正确地定位在上面板8和下面板9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由于此结构,无论软磁盘7什么时候旋转,盘体11内柔软磁片5与上面板8和下面板9之间所产生的压力的大小都不会产生差异,从而实现了自始至终的稳定旋转。
(6)磁盘驱动器概述
如图1和图12至图64所示出的,磁盘驱动器1包括以下部分:装入为膝上型个人电脑2设置的PC卡插槽3中的卡式盒44;用于支撑磁头45的磁头支撑机构46;前后移动磁头支撑机构46以使磁头45在软磁盘7的径向线性滑动的磁头移动机构47;使磁头45在盘体11中的软磁盘7上的着陆和从软磁盘7抬起的磁头装载机构48;以及驱动软磁盘7旋转的磁盘旋转驱动机构49(参见图12、图13和图14)。
(7)卡式盒
如图12所示,卡式盒44包括以下部分:由合成树脂材料模制成前后方向长的矩形框架形状的机架模制件(mechanical chassis mold)50;由略厚的板材料制成的为了覆盖机架模制件50底表面的机架底板(mechanicalchassis base plate)51;以及由板材料构成的以能够完全覆盖上表面和两侧表面的顶盖52。
上述的机架模制件50和机架底板51通过镶嵌造型一体地形成。然而,为说明方便,机架模制件50和机架底板51在图中是分开画出的。
虽然没有示出,但机架底板51和顶盖52的表面各自粘着保护封条。
如图1所示,卡式盒44的外部尺寸包括长(L)85mm,宽(W)54mm,高(H)5mm,它们都分别符合上述Ⅱ型PC卡标准。
为机架模制件50设置的前端模制片53(front mold piece)形成有一个向上开口的扁平的形部件,其中,切口部分组成用于允许盒式软盘4的插入和拔出的盒式软盘插口54。更具体地说,盒式软盘插口54通过用顶盖52覆盖机架模制件50的上部形成(参见图12和图15)。前端模制片53的底部53a通过向内凸起一体地在向内的方向上形成(参见图17和图18)。
门55包括一个水平方向伸展的细长的板条,它通过经由向左右凸起且一体地形成于机架模制件50两侧边缘底部的一对旋转轴56和56支撑。扭曲弹簧(未示出)在盒式软盘插口54关闭的方向上给门55施力(参见图12和图15)。
门55位于比卡式盒44的前端模制片53更靠里处。门55的底边以靠近前端模制片53的底部模制片53a的方式而布置。上述旋转轴56和56分别放置在靠近门55关闭时的两侧底部的后部。由于此结构,当门55关闭盒式软盘插口54时,门55被未示出的扭曲弹簧压向前端模制片53的内表面。
然后,门55受到插入到卡式盒44上设置的盒式软盘插口54中的盒体11前边缘部分的推压,随之旋转,从而使盒式软盘插口54打开(参见图16)。
稍向后凹的凹口55a在保持门55关闭的条件下形成于门55的前表面的大致正中部位。这样布置使,当盒式软盘插口54经由门55旋转而打开时,口朝上的凹口55a在盒式软盘插口54的底部中心起在此部分形成向下凹槽的作用。由于此机构,在将盒式软盘4装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经由中心轴孔9a向下伸出的中心轴6不会与构成盒式软盘插口54的底侧的门55干涉,从而使盒式软盘4的装载和卸载都能平稳的进行(参见图16)。
更进一步,门55(当关闭盒式软盘插口54时)的上边缘55b布置成形成有向后且向下偏斜的斜面。由于此结构,就可以防止当盒式软盘4没有插入其中时磁盘驱动器1的卡式盒44受垂直向损坏(参见图17)。
更具体地说,在磁盘驱动器1还未从顶部装载盒式软盘4时,当向下压与磁盘驱动器1的顶盖52上的盒式软盘插口54相对应的部分时,虽然相应的此部分会向下弯,顶盖52也会下压门55的上边缘55b。但是,由于上边缘55b形成有斜面,就会产生向前旋转门55的机械力(参见图18)而使门55顶在前端模制片53的内表面上,从而阻止门55向前旋转。以这种方式,门55作为卡式盒44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卡式盒44的刚度。
具体地说,在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由于门55的底边放置在非常靠近前端模制片53的底片53a处,当门55的上边缘55b被从上向下压时,门55的底边就会与前端模制片53的底片53a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卡式盒44的刚度。
用来显示磁盘驱动器1的工作状态的指示器58位于前边缘左侧部分53l处,此部分对应于用来将盒式软盘4插入PC卡插槽3的滑动部分。此显示位置与机架模制件50的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的宽度方向的前边缘左侧相对应(参见图15)。
弹出杆布置在与机架模制件50的前端模制片53的右边缘53r相对应的前边缘右侧,即,在对应于机架模制件50的右侧滑行部件57r的前边缘处。具体地讲,弹出杆以前后伸展方式被设置在机架模制件50的右侧滑行部件57r中。(参见图13)
在根据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1中,机架模制件50的前端模制片53的左边缘53l和右边缘53r分别对应无用空间。通过在无用空间中安装上述指示器58和弹出杆76,空间就能充分利用,而且,磁盘驱动器1使用的盒式软盘4的范围可以扩展,以最终有利于为盒式软盘4提供更大的容量。
机架模制件50的两侧滑行部件57r和57l的底面分别形成在略高于上述前端模制片53的底面的地方。当顶盖52覆盖住机架模制件50的上表面时,卡式盒44的正视图表明了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的垂直厚度薄于其它部分,并且,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凸起。这个正视图表明了(磁盘驱动器1)大致与PC卡插槽3的前部孔的形状相等或略小(参见图15)。
机架模制件50两侧上的滑行部件57l和另一滑行部件57r之间的间隔布置成窄于盒式软盘4的两侧宽度。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的前半部分分别形成有朝上和朝内的侧边台阶部分59和59。将朝向侧边台阶部分59的内侧的侧边台阶侧面59a和另一侧边台阶侧面59a的间距设计成略宽于盒式软盘4的两侧宽度。而且,如下所述,在将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侧边台阶59和59的朝上的表面分别构成用于支撑盒式软盘4的两侧边缘的滑行边缘部分59b和59b(参见图12、图13、图19和图21)。
进一步,如下详细论述,磁盘驱动器1仅向后移动盒式软盘4。随着盒式软盘4的载入,磁盘驱动器1进行夹紧软磁盘7,其中,装载和夹紧盒式软盘4是通过使盒式软盘4在上述滑行边缘部分59b和59b上滑行依次进行的。这是由于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在磁盘驱动器1内的盒式软盘4的垂直运动,以使这个简易机构有利于磁盘驱动器1的实际厚度更薄。
制动器60一体地设置在对应左侧模制部件57l从前边缘开始全长的大致三分之二的地方。制动器60阻止装入磁盘驱动器1中的盒式软盘4沿插入方向进一步深入(参见图12、图19和图21)。
略向内(向右)凸出的左右方向定位凸块61l位于比制动器60还要靠近前端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与上述的左侧模制部件57l的侧边台阶59的台阶侧面59a相对应。同样,另一略向内(向左)凸出的左右方向定位凸块61r,位于靠近前端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与上述右侧模制部件57r的侧边台阶59的台阶侧面59a相对应。如下所述,左右方向定位凸块61l和61r在盒式软盘4装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分别执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参见图19到图21)。
连接端子63固定于机架模制件50的后端模制片62上。当将磁盘驱动器1插入膝上型个人电脑2的PC卡插槽3中时,连接端子63与在PC卡插槽3内设置的端子(未示出)电连接。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机架模制件50内放置有电路板。此电路板与连接端子63相连(参见图12、图13和图14)。
如上所述,机架底板51固定在机架模制件50上以遮盖底表面。机架底板51的前部安装磁盘旋转驱动机构49,而后部安装磁头支撑机构46、磁头移动机构47和磁头装载机构48。
用于弹出盒式软盘4的弹出机构64布置于磁头支撑机构46的右边。用于闭锁处于装载状态下的盒式软盘4的闭锁机构65布置于弹出机构64的后面。释放活门13的活门释放机构66布置于闭锁机构65的后面。磁头脱离机构67布置于活门释放机构66的后面,在此,磁头脱离机构67使得磁头支撑机构46在弹出盒式软盘4的过程中退回(参见图12、图13和图14)。这些机械结构的细节在下文中讲述。
四个高度控制销68通过环绕着磁盘旋转驱动机构49分别设置在上述机架底板51的靠近机架模制件50两侧的滑行部件57l和57r的四个地方。每个高度控制销68的凸出量(即高度)被设计为略高于上述滑行边缘59b的凸出量。如此布置使,当盒式软盘4装载时,盒式软盘4安放于高度控制销68上,因此盒式软盘4的高度能正确地调整(参见图12、图13和图14)。
如此设计,使盒式软盘4的两侧部4l和4r,换句话说,比中心部分4c薄的那些部分安装于高度控制销68上。在盒式软盘4安放于四个高度控制销68上的条件下,盒式软盘4的中心部分4c的底表面略低于高度控制销68的上表面(参见图12、图13和图14)。
每一个高度控制销68都是圆柱形。每个高度控制销68的上表面的前部形成有向前向下倾斜的斜面68a。由于此结构,在插入盒式软盘4的过程中,盒体11的前部底边通过架在斜面68a上被插入,并从而盒式软盘4能平稳地插入磁盘驱动器1中,而不会撞上高度控制销68(参见图22和图23)。
在四个高度控制销68中,被放置在右边的两个作为引导销,用来引导上述弹出机构64的滑板。滑板将在下文中描述(参见图13和图14)。
顶盖52是通过弯曲薄的板材形成的。顶盖52向下、向前和向后开口,在正视图中呈现凸形(参见图13和图14)。
更具体地说,向外和向上相对的一对台阶部分69和69通过从其它部分(顶盖部分52t)向下偏移而形成顶盖52的两侧。台阶部分69和69的水平壁69h和69h分别安装于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上。由于此机构,用于存放盒式软盘4的空间由两侧台阶部分69和69间的间隔以及由机架模制件50的左侧滑行部件57l和右侧滑行部件57r之间的间隔形成(参见图12和图15)。
顶盖52的后边缘部分构成密封部分52b,用于密封为上述机架模制件50设置的连接端子63的上表面。为了使密封部分52b的高度与上述的水平壁69h和69h平齐,密封部分52b在比顶盖52的其它部分52t略低的平面形成。(参见图12)
虽然没有图示,一对分别向内弯曲的舌状接合片设置在顶盖52的两侧横向壁52r和52l底边的适当位置。通过围绕机架模制件50的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舌状接合片被固定于机架模制件50上。而且,通过螺纹连接于形成于水平壁69h和69h的适当地方的螺钉插孔中,使舌状接合片件固定于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
四个前后方向长且向前开口的形冲压部分形成于四个位置,这四个位置对应靠近顶盖52的顶板52t的前边缘的靠近两侧的地方,还与靠近两侧并大致处于前后方向上中央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形成冲压部分带来了四个向后伸展的压板弹簧70以稍向下弯曲的方式形成。(参见图12、图22和图23)
多个小凸起70a形成于压板弹簧70的尖端部分的底面。这些小凸起70a分别位于高度控制销68,68的上面。由于此结构,当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中时,这些小凸起70a分别从上面与两侧部4l和4r相接触,将盒式软盘4压靠在高度控制销68上,从而使盒式软盘4能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参见图22和图23)。
如上所述,由于盒式软盘4的两侧部4l和4r减薄,就可保证有容纳压板弹簧70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磁盘驱动器1的厚度变薄。要指出的是,在相关图中,为了夸大存放压板弹簧70的空间的尺寸,盒式软盘4和顶盖52之间的空间被加宽地显示。但是,通过消除剩余空间,可实现磁盘驱动器1的实际尺寸的进一步减薄。
为了实现磁盘驱动器1的变薄,只要使盒式软盘4的盒体11的上表面的两侧部分向下偏移就足以实现变薄。但是必须明白,正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变薄是通过在盒式软盘4的底面的部分上形成台阶实现。如前所述,这是因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实现软磁盘7在盒体11内侧转动的条件下稳定旋转,这是通过将软磁盘7定位于上面板8和下面板9的大致中间而不会使它们之间形成的压力产生甚至最微小的偏差来实现的。
(8)磁盘旋转驱动机构
磁盘旋转驱动机构49由心轴电动机71和固定在心轴电动机71的电动机轴上的磁盘平台72组成。心轴电动机71通过与电动机安装孔73接合而被固定,电机安装孔73形成于上述机架底板51的前半部。随之省去了将主轴电动机71的整个厚度安装在机架底板51上的需要,并从而通过其作用实现了磁盘驱动器1的减薄。虽然没有示出,但也可以通过将从心轴电动机71的外圆周向横向侧面凸出的固定片与机架底板51联接来固定心轴电动机71,可用螺钉或焊接方法连接。(参见图12、图13和图14)
磁盘平台72的直径与盒式软盘4的中心轴6的直径大致相等。磁盘平台72形成有其外圆周边缘向上倾斜的斜面72a(参见图24至图31)。要指出的是,图24到图28顺序表示了以下描述的夹紧操作。图24和图28至图31顺序表示了以下将要描述的夹紧释放操作。
夹盘凸起74形成于磁盘平台72的中心,夹盘突起74与盒式软盘4的中心轴6内的夹盘凹槽41相配合。夹盘突起74的外圆周表面形成有向上倾斜的斜面74a。如此设计以使夹盘突起74的凸出磁盘平台72的值略小于中心轴6的夹盘凹槽41的深度(参见图24到图31)。
基于以上结构,当软磁盘7的中心轴6被磁盘平台72锁住时,中心轴6被安装在磁盘平台72的表面上,而中心轴6的底表面与磁盘平台72的上表面外部接触,从而使得软磁盘7相对于磁盘驱动器1适当地保持水平(参见图28)。
磁盘平台72的外圆周边缘形成有锥部72a。如以下所要描述的,通过形成锥部72a,被布置成在将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中心轴6能确保跨在磁盘平台72上(参见图24和图25)。
磁盘平台72上的夹盘突起74的高度(即,距离机架底板51的实际高度)布置成略低于上述高度控制销68的高度。基于此结构,在将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夹盘突起74的上表面稍微离开盒式软盘4的中心部分4c的底表面,从而可以实现在卡式盒44的高度空间内使主轴电动机71的尺寸达到最大,随之有利于产生更大的用来驱动实际厚度变薄的磁盘驱动器1的驱动力的输出(参见图16至图22)。虽然图16和图22分别表示了盒式软盘4和顶盖52间的实际空隙,但是去掉不必要的空间,就能使磁盘驱动器1变得更薄。
磁铁75安置在磁盘平台72的夹盘突起74的中心。如此布置使,夹紧动作是通过内置的磁铁75吸引装入磁盘驱动器1中的软磁盘7的中心轴6而实现的(参见图28)。
(9)弹出机构
弹出机构64包括以下部分:弹出杆76;由机架模制件50滑动支撑的与弹出杆76整体形成的滑板77;在弹出方向上,换句话说就是在向前的方向上布置于滑板77后面的用于推压盒式软盘4并同时释放盒式软盘4内置的活门13的触发臂78;以及闭锁装置79,它作用于触发臂78上以顶住装入的盒式软盘4,目的是使盒式软盘4不被再向前推压(参见图13、图14、图32、图34和图36)。
正视图表明,弹出杆76具有前后方向长的水平放置的字母L形状。弹出杆76通过左后边缘与上述滑板77和连接器80相连。弹出杆76通过与狭缝81配合而由机架模制件50的右侧滑行部件57r滑动支撑,狭缝81开口向上并通过自身前后延伸而形成(参见图12)。
如上所述,由于弹出杆76设置在磁盘驱动器1内的无用空间里,空间能有效地利用,并且可以实现防止由推压弹出杆76跳出盒式软盘插口/弹出口54的盒式软盘4碰到操作弹出杆76的用户的手指,从而使用户能平稳地将盒式软盘4从磁盘驱动器1中弹出(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弹出按钮82设置在弹出杆76的前端,使用户能容易地推压弹出杆(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在垂直竖立于机架底板51上的四个高度控制销68中,位于右边的两个与滑行孔83、83配合,滑行孔形成在滑板77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从而使滑板77能在机架底板51上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在侧视图中弯成形的弹簧挂钩84设置于滑板77的前边缘。另外,向上弯曲的闭锁部件85和在平面图中形成L形并向后延伸的臂部件86一体地形成于滑板77的后端。臂部件86构成上面提及的并将在以下描述的磁头脱离机构67(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向上凸出的连接销87设置在比滑板77的后侧滑行孔83略靠前的地方(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虽然没有示出,但在滑板77底表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定位销以利于滑板77能更容易地在机架底板51上滑动。
弹簧支撑销88垂直设置在机架底板51的前边缘右侧。扭曲弹簧89的螺旋形部分套装在弹簧支撑销88上以支撑扭曲弹簧89。扭曲弹簧89的高度被设计成略低于高度控制销68的高度,以防止在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时扭曲弹簧89与盒式软盘4干涉。(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由弹簧支撑销88支撑的扭曲弹簧89的簧片的一端与滑板77的弹簧挂钩84配合,而另一端簧片与垂直设置于靠近机架底板51前端的弹簧止推件90配合,从而施力使滑板77向前移动。(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触发臂78整体由臂部件91组成,臂部件91的一端可旋转地由机架模制件50的右侧滑行部件57r支撑,并且具有在平面图中形成为一个小三角形凸起的旋转边缘和一个与臂部件91的底边缘之一相连的三角形闭锁板92。三角形凸起与臂部件91的旋转边缘相对应,它构成用来释放活门13的活门推压凸头93(参见图32到图39)。
触发臂78被扭曲卷簧94施力,扭曲卷簧94固定在触发臂78的旋转轴上,以便触发臂78能在平面图中逆时针旋转(参见图32到图39)。
在盒式软盘4插入的同时,触发臂78受到盒式软盘4的前端的推压。随之就使触发臂78抵抗扭曲卷簧94的弹力顺时针旋转。结果,盒式软盘装载状态是由闭锁装置79保持。当处于盒式软盘装载状态时,臂部件91处于在水平方向上伸展状态(参见图38)。要指出的是,臂部件91在图39中垂直方向伸展。
如下所述,在闭锁装置79解锁的同时,触发臂78逆时针旋转以使盒式软盘4向前推进,使弹出机构64执行弹出操作(参见图32和图33)。
上述闭锁装置79由闭锁板92和上述滑板77的闭锁部件85组成(参见图33、图35、图37和图39)。
更具体地说,当触发臂78受到盒式软盘4的前端推压时,闭锁板92本身作为具有右底边的闭锁边缘92a与滑板77的闭锁部件85接合。另外,绕旋转轴转动的圆弧台阶(以下可以称为“解锁边缘”)92b形成于底面靠近闭锁板92的旋转轴处(参见图33、图35、图37和图39)。
此后,通过按压弹出杆76,滑板77向后移动使闭锁部件85运动到上述解锁边缘92b。当闭锁部件85进入解锁边缘92b内时,闭锁部件85和闭锁边缘92a之间的接合(闭锁状态)解除,同时使触发臂78逆时针自转(参见图35)。
当与臂部件91相对的闭锁板92的角部与机架模制件50的右侧滑行部件57r的内壁接触时,可阻止触发臂78逆时针自转。当处于这种状态(上述状态在以下被称为“弹出状态”)时,臂部件91位于朝左前方倾斜的方向上(参见图32和图33)。
下面将讲述装载和弹出盒式软盘4的操作。
在与闭锁板92凸起的反方向伸出的开关按压部件95设置在一底边,此底边与沿其设置有触发臂78的臂部件91相联的闭锁板92的侧面相对。开关按压部件95接通加载检测开关96来检测盒式软盘4装载完成的情况(参见图13、图14、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加载检测开关96是所谓的按钮开关,它固定于机架底板51的某一位置上,以使触发臂78一进入装载状态,由上述开关按压部件95动作而使加载检测开关96接通。
通过在能够在装载盒式软盘4时锁住此机构的触发臂78的位置检测装载盒式软盘4的完成状态,可以防止来自加载检测开关96的开关部分的弹力直接作用到盒式软盘4上,并且可以省去通过抵抗检测开关的弹力而保护盒式软盘4所需的机构,从而,有利于实现简化的机械结构和最少的零部件要求(参见图32和图33)。
为了防止加载检测开关96的弹力直接作用到盒式软盘4上,可行的部件不仅局限于上述触发臂78,任何可以稳固闭锁盒式软盘4的装载状态的部件都可使用。
如上所述,由于加载检测开关96被设置在盒式软盘4插入的方向上来检测盒式软盘4的实际装载,磁盘驱动器1免除了在高度方向上提供很大厚度,从而有利于磁盘驱动器1自身变薄,而且,上述结构也有利于缩短两端之间的宽度尺寸。
更进一步,由于使用按钮式开关来作为加载检测开关96来检测装载的盒式软盘4,与例如使用光学传感器情况相比实际的成本可以被节省。
(10)闭锁机构
闭锁机构65由闭锁杆97和接合销87组成,在平面图中,闭锁杆97呈现L形,配合销87竖立于滑板77上用于启动闭锁杆97工作。闭锁爪97与盒式软盘4的制动凹槽24配合,它被设置在闭锁杆97的臂部件97a的尖端,而开口朝向顶端的狭缝98形成于另一臂部件97b的顶端。(参见图13、图14、图32、图34、图36和图38)。
闭锁杆97可旋转地支撑在比弹出杆76略靠后的地方,弹出杆76被设置在右侧滑行部件57r的滑行边缘59b上。上述臂部件97b放置成使其自身大致向左延伸,而另一臂部件97a放置成使其自身向后延伸。在另一臂部件97b上形成的狭缝98与接合销87接合(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接合销87略靠近位于滑板77后面的滑行孔83的前部的地方。当滑板77保持在其滑行范围的最后面时(这与盒式软盘4弹出时的情形相对应),闭锁杆97上的臂部件97b面朝左,而另一朝后的臂部件97a与右侧滑行部件57r保持接触(参见图32)。
此后,闭锁杆97进入被置于滑行边缘59b上的状态(参见图32)。
然后,如下所述,当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时,通过解锁边缘92b,触发臂78顺时针旋转,使滑板77的闭锁部件85离开闭锁板92。这又使滑板77从限制前移中解脱出来,从而使滑板77能向前移动。结果,接合销87也向前移动,使闭锁杆97逆时针旋转,由此使闭锁爪97向左移动(参见图32、图34、图36和图38)。
当进入上述状态时,由于盒式软盘4抵达装载完成位置,闭锁爪97与盒式软盘4的制动凹槽24相接合,随之限制了盒式软盘4的前后方向的运动,从而最终使闭锁机构65实现其功能(参见图38)。
(11)活门释放机构
活门释放机构66由上述触发臂78和活门推压凸头93构成,活门推压凸头93形成于触发臂78的臂部件91的顶端(参见图40至图42)。
如上所述,触发臂78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架底板51上。活门推压凸头93形成于臂部件91的顶端,通过盒式软盘4的装载操作,活门推压凸头93释放活门13(参见图40至42)。
更具体地说,当活门13工作以将关闭的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中时(参见图40),活门推压凸头93相对地插入盒式软盘4的引导凹槽37中。随着盒式软盘4进一步插入,通过抵抗活门弹簧27的弹力,触发臂78顺时针旋转,使活门13向右移动盒式软盘4,同时使活门推压凸头93穿过狭缝18、36(参见图41),从而最终使活门13被释放(参见图42)。
上述过程进行时,由扭曲卷簧94的弹力,使触发臂78受到反作用力作用而向前推进盒式软盘4。但是,用户应会抵抗反作用力将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中。
然后,如上所述,当盒式软盘4完全插入磁盘驱动器中1时(即,如图42中所示的完成盒式软盘4的装载),触发臂78的臂部件91一到达水平延伸的位置,由于闭锁装置79的动作,锁紧力作用于触发臂78,使盒式软盘4的活门13打开至充分状态,从而经由活门孔25使软磁盘7裸露。当处于这种状态(即磁盘装载状态)时,位于触发臂78的臂部件91顶端的活门推压凸头93一直推压活门13的压力接受边缘28a。结果,由于触发臂78被闭锁装置79闭锁,活门13保持被释放(参见图38、图39和图42)。
(12)磁头脱离机构
对于弹出盒式软盘4的操作,磁头脱离机构67使磁头45和45退回。磁头脱离机构67由以下部分组成:臂部件86,它经由在滑板77后端向后伸展而与滑板77整体形成;沿臂部件86后侧边缘形成的齿条100;与齿条100配合的小齿轮101;具有一个与小齿轮101配合的齿轮的臂合齿轮102;通过与臂合齿轮102同轴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臂103;设置于第一臂103顶端的可旋转的第二臂104;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磁头移动机构47的副引导轴上并与第二臂104相连的滑块105(参见图44和图46)。
臂部件86的大部分安装于右侧滑行部件57r的滑行边缘部分59b上。臂部件86的前边缘部分向下弯曲且位于水平方向上。从正视图可看出臂部件86具有曲柄形状且与滑板77连为一体。此外,齿条100沿着臂部件86的左边缘整体形成于后部(参见图44至图46)。
小齿轮101位于齿条100的左侧,在此,小齿轮101可旋转地被置于一个竖立于机架底板51上的支撑轴上,并且保持与齿条100啮合(参见图44到46)。
臂合齿轮102位于小齿轮101的后面,并且可旋转地固定在竖立于机架底板51上的支撑轴上。齿轮部分102a与小齿轮101啮合。齿轮102a的齿形成有大约120度中心角。虽然齿并未设在整个圆周上,但是齿也可遍布整个齿轮圆周(参见图44到46)。
在平面图中,臂合齿轮102的臂部分102b为L形。齿轮102a整体设置在臂合齿轮102的一端,而臂合齿轮102的另一端则一体配装有向下凸起的销102c(参见图44到图46)。
第一臂103的一端与臂合齿轮102的齿轮102a同轴对齐,在此,第一臂103可旋转地被支撑在齿轮102a的支撑轴上,并且设置在臂合齿轮102的下面(参见图44到图46)。
S形弹簧103a设置在靠近第一臂103的旋转端部处。而且,自身在纵向伸展的长孔103b形成于稍靠近S形弹簧103a旋转轴处。臂合齿轮102的销102c从顶部与长孔103b啮合(参见图44到图46)。
第二臂104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臂103的旋转端部以使第二臂104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而第二臂104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滑块105,滑块105可滑动地被支撑于下文所述的副引导轴上(参见图44到图46)。
为磁头脱离机构67设置的上述臂104、105和臂合齿轮102以某种形式分别布置成以使其尽可能地靠近机架底板51。例如滑块105可旋转地与位于滑块105下方的第二臂104相连,如图44中所示。基于此结构,在磁头脱离机构67上方就可确保获得容纳印刷线路板(未示出)的空间。
当盒式磁盘4如图44所示装载时,如果弹出杆76被操纵,滑板77就向后移动,使齿条100向后移动,从而使小齿轮101在平面图中逆时针旋转(参见图45)。
小齿轮101逆时针旋转,将引起上面所述的臂合齿轮102顺时针旋转,并从而,当臂合齿轮102顺时针旋转时,第一臂也将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第二臂104使滑块105向后移动(参见图45)。
相对于滑块105的向后移动,若不考虑后面所说的托架的实际位置,盒式软盘4将被迫向后移动,从而使受盒式软盘4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影响的磁头45和45分别移动到可移动范围的最后位置,从而启动磁头脱离机构67的功能。(参见图46)
随着上述过程的执行,执行弹出操作。无论弹出操作何时执行,磁头脱离机构67总是启动其自身动作。这就随之防止了在将盒式软盘4安装进磁盘驱动器1前,当磁头45和45分别保持在盒式软盘4的前面时,磁头45和45自身与盒式软盘4的碰撞。
即使盒式软盘4移动到可移动范围内的最后位置时,托架被布置成被滑块105进一步移动。当这个过程启动时,上述第一臂103的S形弹簧103a将变形产生弹力使得托架被推到后端。换句话说,当被磁头脱离机构67向后带时,托架将不会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中(参见图46)。
产生通过滑块105推托架后移的力的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第一臂103的S形弹簧103a的变形,虽然这里没有图示,但也可以用臂合齿轮102的臂102b产生推力达到S形弹簧103a的功能。
13)磁头支撑机构
磁头支撑机构46包括以下部分:支撑上下磁头45和45的一对磁头臂106和106以及支撑磁头臂106和106后端的托架107,托架107能通过磁头移动机构47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参见图47和图48)。在磁头支撑机构46中,这对磁头45和45与另一对磁头臂106和106通过基于大致相同的上下结构放置。如此布置以使软磁盘7被上磁头45和下磁头45夹在中间。
上下磁头臂106和106是由高硬度板材制成,它们分别由前后方向长的磁头基板108和108以及分别由相当薄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磁头悬挂部件109和109组成。磁头基板108和108的后端分别固定于左前侧横向部分107a上。磁头悬挂部件109和109通过激光焊接或粘结的方法经由磁头适配器110和110与磁头基板108和108的尖端固定成一体(参见图49)。要指出的是磁头适配器110和110不总是必需的。
对磁头支撑机构46的描述只是针对上侧的磁头45和磁头臂106,并因此,除非特别需要,否则将省略下侧的相对应部分的描述。
在三个设置在具有梯形平面结构的磁头滑块111底部表面上的接触垫112中,磁头45固定在特定的接触垫112上。磁头滑块111被设置在上述磁头悬挂部件109的尖端。(参见图50和图51)
更具体地说,一对接触垫112固定在与磁头滑块111对置的软磁盘7旋转的方向相反的上游侧,而另一接触垫112则固定在下游侧。磁头45固定在下游侧接触垫112上。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有磁头45的接触垫112被设计成相对软磁盘7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然而,不仅是下游侧,而且携带磁头45的接触垫112也可以放置在上游侧。
接触垫112分别由类金刚石碳DLC组成,DLC可防止磁头45磨损(参见图50和图51)。但是,构成接触垫的材料并不只局限于DLC。
磁头悬挂部件109由一对金属片组成,这对金属片包括一对各自向左开口的V形悬挂部件113和113以及底端部件(base-end member)114和114。底端部件114和114分别经由上述的磁头适配器110和110被磁头基板108支撑,在此,基板末端部件114从悬挂部件113之一的金属片113a和113a的左边缘处向后延伸(参见图47到图50与图53)。
被连接到悬挂部件113的基板末端部件114的金属片113a布置成比其它金属片要长一些。其它短片113b和113b相互连接地布置。磁头滑块111固定在短片113b和113b的尖端之间(参见图53)。悬挂部件113的金属片113a和113b分别由经蚀刻工艺形成的一体部件弯曲而制成。
这些悬挂部件113和113在和基板末端部件114和114连接部分以及在锐角部分略向下弯曲。在正视图中,悬挂部分看上去象垂直弯曲的<形。因为这种形式,除了材料自身的弹性外,悬挂部件113和113被提供有弹力,从而能以适当的弹力使磁头45弹性地压向软磁盘7(参见图52)。
相连接形成悬挂部件109的悬挂部件113和113的短片113b和113b的尖端部分分别与相应的磁头45相连作为无线信号线。
一对凸起的板支撑部分108a和108a通过在纵向延伸和向上凸起而布置在磁头基板108的两侧。另外,一个下凹的板支撑件108b通过在宽度方向延伸并向下凸起而放置在磁头基板108的尖端。更进一步,下凹的板支撑件108b的尖端向左延伸,在此一体地形成悬臂108c。悬臂108c构成了形成上述的磁头装载机构48的必需部件的零件(参见图47和图49)。
要指出的是上述设置在磁头基板108的两侧凸起的支撑板108a和108a共同增强了磁头基板108在纵向的刚度,换句话说就是前后方向的刚度。相对于托架107的前后方向的移动,放置在左前部的上述悬臂108c作用于升降部件上,使位于磁头臂106尖端的磁头45被移动,随之使磁头45能完成磁头着落和抬起动作(参见图47和图49)。
此外,磁头基板108底端部分的两侧边缘凹陷而形成颈部108d。当上述的悬臂108c被升降部件抬起时,颈部108d可防止磁头基板108扭曲(参见图47)。
更具体地说,当悬臂108c被升降部件抬起时,磁头基板108呈这样的状态,即它的左边趋于比右边被抬得高一些。但是,由于形成在磁头基板108底部的颈部108d主要承受挠曲,总的来说,磁头臂106将很少在水平方向上扭曲,并从而,两边都平稳地抬起,而几乎不会影响放置在尖端磁头45的正确姿态。
还可以通过在两侧设置上述的悬臂108c和升降部件来防止磁头臂106扭曲。尽管如此,当实现此种方法时,由于悬臂108c要进入盒式软盘4的活门孔25,活门孔25的宽度尺寸就需要扩大,而导致灰尘进入盒式磁盘4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就产生了问题。不同于上述方法,由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仅在一侧设置单个的悬臂108c,盒式软盘4的活门孔25两侧之间的宽度尺寸就可以最小,从而可以实现有最少灰尘进入这种盒式软盘4。
托架107由硬的材料比如合成树脂或轻金属材料如铝或镁或类似物形成。托架107在平面图中大致是矩形的。三个引导轴承设在托架107的底面上,其中两个引导轴承115和115固定于左侧的前后端部。另一引导轴承116固定在右后端部。更具体地讲,两个位于左侧的引导轴承115和115分别由被下文所述的主引导轴承可滑动地支撑的金属轴承组成。另一在右边的引导轴承116由合成树脂构成并有一个向右边开口的U形狭缝,它由后面将描述的辅助引导轴可滑动地支撑(参见图47、图54、图55和图56)。引导轴承115和115并不总是金属轴承构成,也可由合成树脂制成。
上述磁头臂106和106的底端部件设置成能从上下两侧夹置金属固定块107a,在此,金属固定块107a从一对引导轴承115在左前侧被固定的地方向前凸出。例如底端部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比如粘结或螺钉来固定。(参见图48)
布置成上述的磁头移动机构47中的可移动部分,换句话说,组成上述磁头支撑机构46的包括磁头45在内的所有部件的重心位于连接托架107与三个轴承115、115和116的一个三角形内。由于此结构,当托架107前后移动时,它不能左右偏移,从而使磁头支撑机构46本身平滑移动,因而可实现磁头45和45能执行精确的扫描操作(参见图54和图55)。
(14)磁头移动机构
磁头移动机构47设置在上述磁头旋转驱动机构49的后面,磁头旋转驱动机构49安装在机架底板51上。磁头移动机构47包括如下部分:上述被支撑以能在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的托架107;主引导轴117和辅助引导轴118,它们各自支撑托架107使之能在前后方向自由移动;以及线性电机组件119,它经过托架107使由磁头支撑机构46支撑的磁头45和45在软磁盘7直径方向线性移动(参见图13、图14、图54和图55)。
上述主引导轴117放置在机架底板51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处,以便其在前后方向延伸。辅助引导轴118放置在主引导轴117的右边并且与之平行。上述托架107的固定件107a设置在主引导轴117上面,托架107以能自由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引导轴和辅助引导轴117和118上。由于这种结构,可实现由固定件107a固定的磁头支撑机构46的磁头45和45能在软磁盘7径向移动(参见图13、图14、图54和图55)。
线性电动机组件119包括如下部分:设在机架底板51上的下轭120;与下轭120成为一对的上轭121;连结在下轭120的上表面的磁铁122;以及位于托架107底面的驱动线圈123。驱动线圈123在外部且非紧密地与上轭121耦合,线圈下部123d定位在上述磁铁122和上轭121的间隙之间。在这个线性电动机组件119中,与机架底板51单独制备的下轭120被固定在机架底板51上。也可以利用机架底板51的一部分作为下轭(参见图56)。
从驱动线圈123的正视图看出,驱动线圈本身绕成在垂直方向扁平的矩形。在驱动线圈123上方的上部线圈123u,用粘结剂124粘在托架107底面形成的平凹槽106b上。由粘结剂124形成的粘结层被做成相当厚的。这又使驱动线圈123和托架107之间的尺寸误差被吸收以改进固定精度,由此能使上部磁轭121和磁铁122之间的空间最小,以进一步有利于增大线性电动机组件119的推进力以及进一步减少整个设备的厚度(参见图56)。
更具体地说,通常,在这种绕成矩形的驱动线圈中,在尺寸特别是在垂直方向的外部尺寸上会产生明显的不规则性。如果这种具有不规则尺寸的驱动线圈仅粘结在托架的底面,那么从托架的基准表面到下部线圈的尺寸不规则性将被放大,于是,考虑到这一点,磁轭和磁铁之间的间隙需要扩大,从而不能给性电动机提供较大的推进力。与上述常规做法不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粘性剂124填充的托架107和驱动线圈123之间的空间(粘结层)被预先扩大超出尺寸公差。具体地,通过用粘结工具或类似物适当地调节粘结层124的实际厚度,有可能距托架107的基准表面精确设定驱动线圈123的下部线圈123d所需要的位置,这里基准表面对应托架107的上表面或主引导轴117的轴线高度位置。建议上轭121和磁铁122之间的空间最小化,换言之,建议下部线圈123d和上轭121或磁铁122之间的间隙由最小要求确定。这又可以使上轭121和磁铁122之间的实际间隙最小,从而导致增强了线性电动机组件119的推进力并且减小了整个系统构件的厚度(参见图56)。
具体地讲,通过顺序地实施以下过程,可能实现高精度粘结。该过程包括:设置驱动线圈和托架到夹具上的步骤,该夹具设有一对对接面和一个高度等于从托架的基准表面至下部线圈的尺寸的台阶;固定驱动线圈和托架的高度尺寸的步骤;以及将粘结剂填入空间的最后步骤。
当将驱动电流供给驱动线圈123时,磁头移动机构47的托架107在前后方向移动,以随之使安装在由托架107支承的磁头支撑机构46上的磁头45和45在安装在磁头旋转驱动机构49的磁盘平台上的软磁盘7的直径方向上线性移动。
上述主引导轴117装有水平保持机构用于调整主引导轴117的水平,由此,使磁头臂106和106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能保持水平,换言之平行于机架底板51或磁盘平台72的平台表面。
(15)磁头装载机构
磁头装载机构48包括一对悬臂108c和108c以及一个升降部件125。悬臂108c和108c固定在上述磁头支撑机构46的磁头臂106和106的尖端,升降部件125作用于悬臂108c和108c,在垂直方向提升它们(参见图49)。
升降部件125从正视图看是L形的,从正视图看其上部布置成上部从左侧靠近上述线性电动机组件119的主引导轴117,升降部件125下部用螺钉固定在机架底板51上。
升降部件125的上部是在前后方向呈矩形的块状,以组成作用于悬臂108c和108c的操纵部件126。操纵部件126的上、下表面是各自倾斜的,用于控制悬臂108c和108c的垂直方向的位置。操纵部件126的上、下表面是相互水平对称的(参见图57)。
更具体地说,操纵部件126包括如下部分:形成于后端部的水平表面126a和126a;带有相当陡的斜角的暂时定位斜面126b和126b,它们连续地布置在水平表面126a和126a的前面;水平表面126c和126c,它们连续地布置在暂时定位斜面126b和126b的前面;以及着陆斜面126d和126d,它们具有平缓的斜度连续地布置在水平表面126c和126c的前面。暂时定位斜面126b和126b向后互相靠近,而着陆斜面126d和126d向前互相靠近(参见图58)。
更具体地讲,操作部件126上表面上的暂时定位斜面126b随着其向前移动而向上偏斜,着陆斜面126d随着向前移动而向下偏斜。通过作用于上悬臂108c上的操纵部件126的工作方式在下面描述。虽然下悬臂108c的上、下关系与上悬臂108c相反,但是上、下悬臂108共同进行同一操作(参见图58)。
如后面要描述的,当悬臂108c被上述磁头移动机构47在前后方向移动时,这些悬臂108c自身滑过上述水平表面126a、暂时定位斜面126b、水平表面126c以及着陆斜面126d,并随后,臂位置在高度方向上被控制。另一方面,固定在磁头臂106尖端的磁头45在前后方向移动。在使磁头45平稳地进行磁头着陆和抬起操作而不对软磁盘7造成损坏之前,在移动期间正确地控制磁头45的高度(参见图58)。
当托架107位于其移动范围内的最后端时,悬臂108c在水平表面126a的前沿,换句话说在水平表面126a与暂时定位斜面126b之间的交界处,这又可防止托架107轻易地移动,甚至当其受到某些外力作用。实际上,对于磁头45,暂时定位斜面126b起到暂时定位装置127的作用。
当磁头45分别处于退出状态时,如果托架107有时发生非预期的移动,磁头45不能再进行在软磁盘7着陆,而代之是将导致发生在磁头45和/或软磁盘7发生不希望的损坏。上述暂时定位装置127防止上述事故发生。
更具体地说,在软磁盘7自身旋转的情况下,即使当磁头45在软磁盘7上着陆时,磁头45和/或软性磁片5也将不会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很可能的情况是用户携带装载盒式软盘4的磁盘驱动器1。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磁头脱离机构67本身不起作用,并于是使磁头移动机构47中的托架107容易在前后方向自行移动。换言之,软磁盘7在上述条件下的保持非自身旋转状态。如果托架107自行无限制地向前移动,磁头45有可能在保持非自身旋转的软磁盘7上着陆。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出现,上述暂时定位装置127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尤其是暂时定位斜面126b实现了这一功能。暂时定位斜面126b形成这样一个特殊的斜角,当磁头移动机构47的线性电动机组件119的推进力起作用时,它能使悬臂108c通过暂时定位斜面126b向前运动(参见图58)。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举了这种情况:其中通过在升降部件125的后部形成陡的斜面(即暂时定位斜面126b)为磁头45提供了暂时定位装置127。然而可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暂时定位斜面126b,还可以用例如如图59至图61所示的其它的暂时定位装置127A代替。
作为一个改进的例子,上述暂时定位装置127A包括以下:悬臂板簧128和一个引导轴承115,其中悬臂板簧128通过自身向前延伸安装在磁头移动机构47的主引导轴117下面靠近后沿的位置,引导轴承115通过与悬臂板簧128配合安装在托架107的最后位置(参见图59至图61)。
更具体地说,向上凸出的凸起128a设在悬臂板簧128顶端,使凸起128a与上述安装在后部的引导轴承115的前边缘接合。由于这个机构,布置成当引导轴承115处于其可移动范围的最后位置时,引导轴承115与上述悬臂板簧128的凸起128a相接合,从而防止托架107自行向前移动(参见图59)。
当驱动电流供给到上述线性电动机组件119时,驱动力使悬臂板簧128向下弯曲以抵抗悬臂板簧128的弹力,使引导轴承115通过悬臂板簧128上的凸起128a(参见图60)。
在使引导轴承115通过悬臂板簧128的凸起128a后,没有东西阻止托架107自身向前移动,并从而靠由线性电动机组件119产生的驱动力,托架107向前移动(参见图61)。
如图62至图64所示的水平保持机构129安装在主引导轴117的后端部以相对于被倾斜固定的轴保持水平(换言之,平行于机架底板51或磁盘平台72的台面),倾斜固定是由于构件的精度产生的。
水平保持机构129包括如下部分:用于安装主引导轴117的机座130、按压板簧131和调整螺钉。其中按压板簧131从顶侧按压安装在机座130上的主引导轴117,调整螺钉与在垂直方向穿过机座130的螺孔132啮合(参见图62和图63)。要指出的是机座130是由从下轭120前后端部水平方向自行延伸出来一体地形成。
同后边缘一样,主引导轴117的前边缘由机座130和按压板簧131支承。然而,主引导轴117的前边缘没有装备上述水平保持机构129。前边缘机座130布置成其安装高度被精确地调整为比后缘部分的高度高。虽然没有图示,但按压板簧131呈悬臂形式,其一端用螺钉固定在机架底板51或下轭120上,而另一端弹性与主引导轴117的上边相邻。
当调整主引导轴117的水平时,从机座130的接收器130a凸出的调整螺钉133的凸出量是靠拧紧或松开调整螺钉133来调整。通过调整调整螺钉133凸出量,主引导轴117的后边缘在垂直方向倾斜(参见图62和图63)。图62表示主引导轴117的后边缘部分向下倾斜的状态,此处在向前方向上斜面逐渐变高。图63表示在用水平保持机构129调整水平后正确保持水平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水平保持机构129保持主引导轴117的水平,磁头45和45能相对软磁盘7平稳地进行扫描操作。
更具体地说,通过保持主引导轴117的水平,可以保持可滑动地固定到主引导轴117上的托架107的水平移动,从而使得能保持磁头臂106和106的水平移动,以稳定磁头45和45相对软磁盘7的接触状态。严格地讲,用3个接触垫112,每个磁头45和45通过由滑块111产生的气膜效应接触快速旋转的软磁盘7,并且这个状态保持不变。
也可以在主引导轴117前端部分安装水平保持机构129,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调整主引导轴117的前后端相对于机架底板51的高度。这又使得可以适当地调整上和下磁头45和45相对于软磁盘7的水平、高度和接触状态。
下面将依次描述盒式软盘4的装载和弹出操作、软磁盘7夹紧和从夹紧状态卸下的操作,使磁头45在软磁盘7上着陆和磁头45从软磁盘7抬起的操作。
(16)盒式软盘的装载操作
首先,通过为磁盘驱动器1设置的盒式软盘插口54将盒式软盘4手动插入磁盘驱动器1。如上所述,当执行插入时,从盒式软盘4的中心轴孔9a向下伸出的中心轴6通过用于打开盒式软盘插口54的门55的凹口部分55a,从而能在不与门55干涉的情况下使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参见图16)。
在盒式软盘4尚未装入磁盘驱动器1的这种状态下,弹出杆76和滑板77分别保持在对应于弹出位置的前面位置。当闭锁装置79没有施加作用于触发臂78时,在反时针方向被施力的闭锁板92与右侧滑行部件57r相接触,而不能自身旋转。同时,磁头脱离机构67作用使线性电机组件119的托架107保持在其可能移动范围内的后端(参见图13和图19)。
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盒式软盘4的横向两侧分4滑过内置于机架模制件50中的两侧滑行部件57l和57r上形成的滑行边缘59b和59b(参见图19)。
在这种情况下,盒式软盘4被插入到左侧滑行部件57l的台阶侧面59a与布置在形成于右侧滑行部件57r前面的右侧的左右定位凸块61r之间。由于左右间隔比盒式软盘4的左右之间具有的距离宽,在空间允许情况下,能完成盒式软盘4的插入(参见图19)。
恰在完成盒式软盘4装载之前,盒式软盘4的前边缘左部碰到放置在由左侧滑行部件71形成的左侧的左右定位凸块61l,使盒式软盘4在顺时针方向稍稍旋转(参见图20)。在盒式软盘4完成装载后,闭锁杆97自身旋转,使其闭锁爪97与盒式软盘4的制动凹槽24接合,从而使盒式软盘4反时针旋转而校正盒式软盘4的位置(参见图21)。
更具体地说,通过使闭锁爪97向左推压盒式软盘4的前边,盒式软盘4被设置在左边的上述的左右定位凸块611承接。由于左右定位凸块61l被确定为基准表面,盒式软盘4能在左右方向高精度正确地定位。
当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盒式软盘4的水平方向定位是通过将盒式软盘4推压抵住形成在上述机架模制件50上的左和右定位凸块61l、61r实现的。不过,可用的方法不仅限于这种方法,也可以允许提供带有凸起的盒式软盘4替代上述左右定位凸起。
作为通过在左右方向上推压盒式软盘4外部结构,完成盒式软盘4水平方向的定位的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仅实现盒式软盘4位置的水平移动就可以装载和夹紧盒式软盘4(参见图24至图31)。
如前所述,任何一种传统的大型磁盘驱动器都是通过在插入其后降低它的方式夹置盒式软盘4。完成盒式软盘的水平方向定位的传统做法是:将磁盘驱动器的一部分上的定位销插入穿过盒式软盘底部形成的定位孔。由于这种传统的磁盘驱动器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使盒式软盘在垂直方向移动,因此对整个设备的减薄有相当的限制。
与上述传统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进行盒式软盘4的装载和夹紧时,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它,因此盒式软盘4的水平方向定位将会存在固有的问题。不过,靠上述机械机构的功效,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容易和精确地实现盒式软盘4的水平方向定位,并且,由于盒式软盘4的盘体11不设定位孔,这又有助于防止灰尘渗入盒式软盘4。
如上所述,盒式软盘4相对于磁盘驱动器1的垂直方向定位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最初将盒式软盘4安装在多个高度控制销68上,尔后使多个板状压簧70向下推压盒式软盘4(参见图23)。
另外,盒式软盘4前后方向的定位是通过使上述闭锁爪97与盒式软盘4的制动凹槽24配合实现的(参见图14)。
如上所述,与盒式软盘4的装载操作一道,利用盒式软盘4前边缘,触发臂78抵抗扭曲卷簧94的弹力在反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如上所述的那样使活门13释放(参见图40至图42)。
一旦盒式软盘4到达装载位置,滑板77的闭锁部件85便从触发臂78的闭锁板92的解锁边缘92b脱离以使滑板77由扭曲弹簧89的弹力的作用向前方移动(参见图38、图39和图42)。
滑板77的向前移动启动了闭锁装置79的功能,从而保持触发臂78处于装载模式下并使臂部件86和弹出杆向前移动。这又使弹出杆76的顶部从机架模制件50的跳出量增加,以同时使上述磁头脱离机构67的滑块105向前移动。结果,磁头脱离机构67不再作用于托架107,以使托架107自身自由移动。(参见图14)
与触发臂78到达装载位置的同时,安装在装载位置后面的加载检测开关96检测盒式软盘4是否完全装载。(参见图14和图38)
防止盒式软盘4不正确插进磁盘驱动器1的操作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假设盒式软盘4以前后颠倒方式被错误地插入磁盘驱动器1,那么在它碰到触发臂78的尖端形成的活门推压凸头93之前,盒式软盘4的后边穿过盒式软盘插口54。同时,在形成于盒式软盘4后边的多个小凹槽中,活门推压凸头93相对地插入到设置在两边的凸起19c中的任一个,用于防止盒式软盘4不正确地插入超过凸起19c(参见图43)。
更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就按正常状态将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而论,上述活门推压凸头93相对地插入盒式软盘4的引导凹槽37,使活门13释放,以使触发臂78旋转,由此允许盒式软盘4进一步插入。另一方面,如果盒式软盘4以前后颠倒的方位不正确地插入,那么触发臂78的活门推压凸头93则与上述的防止盒式软盘4不正确插入磁盘驱动器1中的凸起19c接合。当进入此状态时,触发臂78本身不能再旋转,从而随之防止了盒式软盘4不正确地进一步插入。
以上描述是针对盒式软盘4被前后颠倒插入的情况。然而,相同的原理适用于除上述前后颠倒的情况之外的盒式软盘4被前面和背面颠倒插入的任何情况。
(17)软磁盘的夹紧操作
在完成盒式软盘4的装载操作前,进行软磁盘7的夹紧操作(参见图24至图28)。
具体地说,在盒式软盘4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从盒式软盘4的中心轴孔9a凸出的软磁盘7的中心轴6碰在磁盘平台72的锥部72a上,并然后在使其前边外圆周表面与中心轴孔9a前边内圆周表面接触前,中心轴6在中心轴孔9a内自身相对移动。虽然这个状态没有在图中显示,但它对应于图24和图25所示的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盒式软盘4保持被向后推进直到夹紧操作完成。于是,如上所述,软磁盘7的中心轴6在将要描述的被安装在磁盘平台72上之前被中心轴孔9a的前边内圆周面向后推压。
在将盒式软盘4进一步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夹盘部件40的下部外圆周边缘40a滑过磁盘平台72的锥部72a,并从而使中心轴6的后端部被抬起并随后安装在磁盘平台72的前边缘部分。(参见图25)
当中心轴6的后端部在被抬起后安装在磁盘平台72上时,中心轴6外下圆周边缘40 a碰到夹盘突起74的锥面74a,并然后进一步被抬起直到中心轴6最后安装在夹盘突起74上(参见图26)。
当中心轴6装在夹盘突起74上时,中心轴6的介质心38的上表面仍与上面板8的内表面接触或稍微离开其的内表面。
在盒式软盘4进一步插入磁盘驱动器1的过程中,中心轴6自身移动以便滑过夹盘突起74。恰在夹盘凹槽41正确与夹盘突起74匹配之前,夹盘凹槽41的锥面41a自行下降以便滑过夹盘突起74的锥面74a(参见图27)。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装在夹盘突起74内的磁铁75的磁力和由中心轴6产生的吸力的影响,中心轴6被强制自行下降,从而使夹盘突起74能够与夹盘凹槽41相对地配合,由此完成夹紧操作(参见图28)。
在完成夹紧的状态下,如上所述,进行相对于软磁盘7的磁盘平台72的对中过程。由于盒式软盘4的前后方向定位恰在软磁盘7对中之前完成的,软磁盘7只有在盒式软盘4的盒体11内自身后移。结果,中心轴6实际上定位于大致中心轴孔9a的中心处。(参见图28)
接着,盒式软盘4装入磁盘驱动器1中,从而,完成了用磁盘平台72夹紧软磁盘7的操作。
(18)磁头着陆操作
用于装载盒式软盘4的操作和用于夹紧软磁盘7的其它操作一旦完成,如前所述,磁头脱离机构67的滑块105自行前移从而进入允许托架107移动的状态。这启动了磁头移动机构47的线性电动机组件119的驱动操作,以驱动磁头45和45自身前移,从而使它们完成在软磁盘7上的着陆(参见图58)。
更具体地讲,当线性电动机组件119被启动时,由其产生的推进力释放了上述暂时定位装置127。具体地讲,至此位于升降部件125后面的水平表面126a和用于暂时定位的暂时定位斜面126b之间的交界处的悬臂108c和108c(参见图58中的状态P1),分别穿过暂时定位斜面126b,使磁头45和45前移(参见图58中标记为P2的状态)。当悬臂108c分别位于升降部件125后面的水平表面126a和暂时定位斜面126b之间的界面处时(参见图58中的状态P1),上下磁头45和45稍稍相互分开。当这种情况产生时,这些磁头分别位于盒式软盘4的已释放的活门孔25的后面。
当托架107通过由磁头移动机构47产生的驱动力前移时,悬臂108c和108c分别滑过水平表面126c和126c(参考图58中的状态P2-P3),在此,上悬臂108c和下悬臂108c自身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自行移动。固定在磁头臂106尖端的磁头45和45的间距即高度方向的位置保持不变。
当上述情况产生时,两个磁头45和45相距最远,并且,准备好进入盒式软盘4的已释放的活门13。在这种情况下磁头45和45之间的距离被认为足以将软磁盘7夹在中间。由于软磁盘7的外圆周表面稍微摆动地旋转,这种磁头之间的相当大的距离可有效地防止磁头45和45与软磁盘7产生不希望的干涉。
当悬臂108c和108c位于上述水平表面126c,126c的最前部时(参见图58中的状态P3),磁头45和45同时向前到达能垂直地将软磁盘7的外圆周表面边缘夹在中间的地方。
当托架107继续前进时,悬臂108c和108c自身分别移动到着陆斜面126d和126d上(参见图58中的状态P3-P4)。然后,在最终接近到软磁盘7的外圆周表面边缘之前,垂直放置的悬臂108c和108c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移动。
此后,悬臂108c和108c从着陆斜面126d,126d分别前移。在刚刚离开操作部件126之前(参见图58中的状态P4),两个磁头45和45分别着陆于软磁盘7的外圆周表面边缘上。
实现表面边缘处的着陆后,由于磁头45和45分别与软磁盘7保持接触,磁头45和45的高度也保持不变,并然后,它们两个都在软磁盘7的径向(对应于图58中的左右方向)移动,直到处于图58中所示的状态P5。
通过正确设置着陆斜面126d的倾斜角,也有可能在不损坏软磁盘7的情况下实现所谓的“软着陆”。应当理解为,着陆斜面126d和126d并不总是线性斜面,但代之,它们也可由曲面组成。由于磁头着陆操作取决于上述着陆斜面126d和126d的斜角,也可以实现仅仅通过改变着陆斜面126d和126d的斜角或通过形成曲面容易地优化磁头着陆性能。
在完成磁头45和45在软磁盘7上着陆的同时,上述悬臂108c和108c正好向前离开升降部件125。于是,就可以实现使磁头45和45对软磁盘7进行扫描操作。
经由上述水平保持机构129预先调整主引导轴117的水平,就有可能在执行扫描操作时,使磁头45和45在软磁盘7径向基本平稳地接触软磁盘7。
另外,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在主引导轴117的两端设置水平保持机构129,甚至在粗略地调整前端机座130的高度精度时,用于保持水平的操作和机座130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软磁盘7的定位操作也分别可以容易地完成。更进一步,通过进行在高度方向上主引导轴117和软磁盘7之间的定位操作,可以稳定地保持垂直布置的磁头45和45相对于软磁盘7的接触状态。
在磁头45着陆于软磁盘7之前,磁头滑块111的三个接触垫112也在软磁盘7上着陆。在这三个接触垫112中,两个没有磁头45的接触垫112先于另一个支撑磁头45的接触垫112,从而使磁头45发生不希望的损坏的风险降到最小。
为实现此目的,建议磁头悬挂系统109的磁头滑块111略微倾斜,以使磁头滑块111的没有磁头45和45的上述接触垫112和112能够更靠近软磁盘7。
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将磁头45和45固定在靠近上述悬臂108c的接触垫112上得以实现。更具体地讲,当磁头45被升降部件125抬起时,即使磁头臂106在基部带有一个颈部,在正视图中方位也是稍斜的。通过将磁头45固定在三个磁头滑块111中的离软磁盘7最远的一个上,那两个没有磁头45的接触垫112先于另一个支承磁头45的接触垫112实现在软磁盘7上的着陆。
(19)磁头脱离操作
磁头脱离操作是通过使磁头移动机构47的托架107自身退回而完成的。
具体地讲,当托架107被向后推时,上述悬臂108c分别放置于着陆斜面126d上,随之使磁头45和45在相互离开的方向上移动,以引起它们两个离开软磁盘7,从而完成磁头脱离操作。
完成磁头抬起操作之后,托架107被进一步向后推。这又使悬臂108c和108c从软磁盘7的外圆周边缘通过,直到位于升降部件125的水平表面126c、126c上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在磁头45和45彼此相距最远的状态。通过执行上述过程,就可以分别防止磁头45和软磁盘7发生不希望的损坏。
随着托架107退回,在分别被定位到后部水平表面126a和暂时定位斜面126b之间的交界面处以暂时固定磁头45和45之前,悬臂108c滑动离开上述暂时定位斜面126b。
(20)弹出盒式软盘的操作
弹出盒式软盘4的操作通过将弹出杆76推入卡式盒44完成。
首先,当弹出杆76被推入卡式盒44时,滑板77和臂部件88分别向后移动。
然后,利用磁头脱离机构67,磁头45和45向后移动。接着,由释放闭锁装置79,触发臂78逆时针旋转而使其转动地向前推进盒式软盘4,从而完成弹出操作(参见图38和图39)。
更具体地说,当滑板77向后移动时,滑板77的闭锁部件85滑过触发臂78的闭锁板92的闭锁边缘92a,然后,当闭锁部件85到达解锁边缘92a(参见图37)时,闭锁部件85隐藏到解锁边缘92b的里面(参见图36)。这又使到目前为止防止触发臂78逆时针自转的闭锁装置79的闭锁状态被解除,从而使触发臂78能自身旋转以便向前推进盒式软盘4(参见图35和图36)。
另一方面,滑板77的向后移动操作使接合销87向前移动,从而使与其接合的闭锁杆97逆时针旋转(参见图38)。结果,闭锁杆97的闭锁爪97a从盒式软盘4的制动凹槽24中脱离(参见图36)以允许盒式软盘4自身向前移动。换句话说,触发臂78向前即在弹出方向上推动盒式软盘4。
虽然在被位于触发臂78的臂部件91尖端的活门推压凸头93推压时,为盒式软盘4设置的活门13仍保持释放状态,但在与盒式软盘4向前移动的同时,活门13由活门弹簧27产生的弹力的作用而关闭。
(21)从夹紧状态下释放软磁盘的操作
从夹紧状态下释放软磁盘7的操作是通过使盒式软盘4在与执行夹紧盒式软盘4的操作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来实现的(参见图28至图31和图24)。
更具体地说,当盒式软盘4的软磁盘7从夹紧状态(参见图28)向前推进时,在下面板9的中心轴孔9a后端的内圆周边缘推压中心轴6后端的外圆周边缘。这又使中心轴6的夹盘凹槽41的锥面41a滑过磁盘平台72的夹盘突起74的锥面74a,从而使中心轴6向上移动(参见图29)。
接着,由于盒式软盘4经由弹出方向的移动而向前运动,中心轴6通过滑过夹盘突起74的上表面而在弹出方向上自身移动(参见图30),从而使中心轴6的夹盘部件40的底表面向下滑过磁盘平台72的夹盘突起74的锥面74a。夹紧解除操作是在中心轴6的夹盘部件40从夹盘突起74中解脱的时刻完成的(参见图24)。结果,盒式软盘4可以非常平顺地弹出。
以上描述只是参照了通过将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仅应用于PC卡式磁盘驱动器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式磁盘驱动器的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范围,而且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也可用于目前可用的任何的传统磁盘驱动器中。
可用对象并不局限于上面例举的用于驱动软磁盘的磁盘驱动器,而可用记录介质也包括硬磁盘驱动器。实质上,可用对象包括任何可使磁头与盘形记录介质相接触或经由空气隙与其相接触的装置。
另外,经由体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举的那些构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只对应体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并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能只限定为上面所例举的。
从以上说明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磁盘驱动器,它包括:一对磁头,用于在和/或从盘形记录介质上完成信号记录和/或再现;以及一个将磁头固定在其顶端的磁头臂,磁头臂能沿盘形记录介质径向自由移动,或能经由垂直于磁头臂的驱动装置沿平行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方向自由移动。另外,一个臂部件通过其自身在侧向凸起固定在磁头臂的顶部。臂部件所在处设有一个升降部件,在此,当磁头臂被垂直的驱动装置驱动时,升降部件作用于臂部件。为升降部件设有着陆斜面。当磁头被垂直的驱动装置向前驱动时,臂部件向下滑过着陆斜面,从而使磁头进行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着陆。
由于上述机构,根据本发明的磁盘驱动器可以实现容易地设定形成于升降部件上的着陆斜面的最佳斜角。这又通过选择着陆斜面的最佳斜角而容易地实现磁头在记录介质上的所谓软着陆。由于仅由上述臂部件和升降部件构成用于实现磁头的软着陆的结构,并且升降部件不必与磁头臂连接,从而使得整体结构可以大大地简化,以进一步有利于缩小整个机构的尺寸。
根据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本发明,由于上述臂部件设置在磁头臂的一侧边缘上,与臂部件向两侧凸起的那种不同,为磁头臂设置的臂部件具有不很大的水平宽度,从而可以实现缩小盒式软盘的磁头插孔的宽度,从而可以将渗入盒式软盘的灰尘颗粒减至最少。
根据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本发明,由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方案中,颈部形成在磁头臂的基部,不管用来升降磁头的悬挂机构如何形式,颈部作为整个磁头臂单元的柔性部分。这又防止了磁头臂在水平方向上偏斜,以使磁头保持自身的姿势不变。结果,就有可能改善当磁头分别与软磁盘接触以实现在其上的软着陆时的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4和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本发明,由于为磁头设置了纵向延伸的加强肋,无论用来升降磁头的悬挂机构如何形式,都能防止磁头臂在水平方向上倾斜,从而有可能进一步改善磁头分别与软磁盘接触以实现在其上软着陆时的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0所限定的本发明,磁头分别通过磁头滑块被固定到磁头臂。磁头滑块具有多个分别接触盘形记录介质的接触垫,磁头被固定到其中一个接触垫上。当磁头分别进行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着陆时,对盘形记录介质的接触由那些没有磁头的接触垫开始。于是没有磁头的接触垫承受在着陆于盘形记录介质的时刻的最严重的撞击,从而使对磁头产生的撞击减至最小,导致改善了磁头本身的耐久性。
Claims (10)
1.一种磁盘驱动器,包括:
磁头装置,用于对盘形记录介质进行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现;
磁头臂装置,用于在一端部支撑所述磁头装置,其中,所述磁头臂装置包括设置在磁头臂装置的所述端部处的臂部件;
与所述磁头臂装置联接的线性驱动装置,用于使磁头臂装置在所述的盘形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以及
升降装置,用于在所述线性驱动装置移动所述磁头臂装置时,与磁头臂装置的所述臂部件接触,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具有着陆斜面;其中
当所述磁头臂装置被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向前移动时,所述臂部件沿所述升降装置的所述着陆斜面被引导,并由此由磁头臂装置支撑的所述磁头装置着陆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臂部件设置于所述磁头臂装置的侧边缘之一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磁头臂装置的底端部形成有一个颈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磁头臂装置设置有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磁头臂装置设置有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磁头装置通过一个磁头滑块装设在所述磁头臂装置上;
所述磁头滑块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垫;
所述磁头装置在内部装设于接触垫之一上;以及
在所述磁头装置实际着陆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之前,内部没有所述磁头装置的所述接触垫首先与所述盘形介质的表面接触。
7.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包括:
一矩形盒;以及
装在所述矩形盒中的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矩形盒具有两侧部,它们处于与所述矩形盒插入磁盘驱动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磁盘驱动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以及
所述矩形盒的所述两侧部的厚度分别设置成比中心部分的厚度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式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记录介质包括软磁盘。
9.一种用于接受盒式记录介质的磁盘驱动器,包括:
一矩形盒;以及
装在所述矩形盒中的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矩形盒具有两侧部,它们处于与所述矩形盒插入磁盘驱动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磁盘驱动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并且
所述矩形盒的所述两侧部的厚度分别设置成比中心部分的厚度薄;其中
所述磁盘驱动器包括:
推压装置,它设置在允许所述盒系统插入所述磁盘驱动器的空间的上部,位于与所述盒的厚度较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用以向下推压所述矩形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推压装置包括一通过切割形成的由磁盘驱动器壳体的一部分形成的板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6942699A JP2001093256A (ja) | 1999-09-22 | 1999-09-22 | カートリッジ型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ドライブ装置 |
JP269426/1999 | 1999-09-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1009A true CN1301009A (zh) | 2001-06-27 |
Family
ID=17472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34883A Pending CN1301009A (zh) | 1999-09-22 | 2000-09-22 | 盒式记录介质与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磁盘驱动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087395A2 (zh) |
JP (1) | JP2001093256A (zh) |
KR (1) | KR20010082525A (zh) |
CN (1) | CN1301009A (zh) |
-
1999
- 1999-09-22 JP JP26942699A patent/JP2001093256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9-21 KR KR1020000055402A patent/KR2001008252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9-22 CN CN00134883A patent/CN1301009A/zh active Pending
- 2000-09-22 EP EP00308282A patent/EP1087395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1093256A (ja) | 2001-04-06 |
KR20010082525A (ko) | 2001-08-30 |
EP1087395A2 (en) | 2001-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6415C (zh) | 光盘装置 | |
CN1783273A (zh) | 盘片装置 | |
CN1558417A (zh) |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 |
CN1615519A (zh) | 盘装置 | |
CN1812160A (zh) | 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的电池器件 | |
CN101079292A (zh) | 盘片装置 | |
CN1950909A (zh) |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 |
CN1383554A (zh) | 磁盘驱动装置 | |
CN1238854C (zh) | 记录媒体的再生装置 | |
CN1637902A (zh) | 盘片装置 | |
CN1822159A (zh) | 光盘装置 | |
CN1466754A (zh) | 光盘装置 | |
CN1691190A (zh) | 车载播放器 | |
CN1251220C (zh) | 盘片装置 | |
CN101064149A (zh) | 盘片装置 | |
CN1231903C (zh) |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 |
CN1213422C (zh) |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 |
CN1652231A (zh) | 盘驱动器 | |
CN1860532A (zh) |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 |
CN1301009A (zh) | 盒式记录介质与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磁盘驱动器 | |
CN1302068A (zh) | 盘驱动系统 | |
CN1822160A (zh) | 光盘装置 | |
CN1355530A (zh) |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 |
CN1189881C (zh) | 存储媒体装置 | |
CN1627408A (zh) | 盘驱动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