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8989C - 燃油泵组件 - Google Patents

燃油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8989C
CN1298989C CNB011208198A CN01120819A CN1298989C CN 1298989 C CN1298989 C CN 1298989C CN B011208198 A CNB011208198 A CN B011208198A CN 01120819 A CN01120819 A CN 01120819A CN 1298989 C CN1298989 C CN 12989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pump
fuel oil
fil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0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7123A (zh
Inventor
成雅彦
森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7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9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9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4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 F02M37/08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 F02M37/10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ged in fuel, e.g. in reservoir
    • F02M37/103Mounting pumps on fuel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油泵组件,其具有形成在下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燃油池、把贮存在燃油池内的燃油引导至发动机的燃油通道、保持在下壳体内并且调节流经燃油通道的燃油的压力的压力调节器、和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该燃油泵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内并且在燃油池内的安装部和设置在上壳体内从上壳体延伸的按压部,按压部对应于安装部,其中,压力调节器夹设在安装部和按压部之间。该燃油泵组件的零件数目少,不容易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组装容易。

Description

燃油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在汽车等中采用的燃油泵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油泵组件包括在下壳体形成的燃油池、固定在下壳体中的压力调节器、和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压力调节器通过一个连接元件保持和固定在下壳体内,燃油池和压力调节器通过该连接元件相互连接,这样,流经燃油泵组件的一个管中的燃油的压力可以由压力调节器调节至恒定的水平。压力调节器不仅固定在下壳体上,也固定在过滤器(滤清器)和燃油池上。
另外,燃油泵和过滤器等都由要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保持,联合盖安装在上壳体上,以使燃油泵的一个端部与过滤器的一个端部相连接。因此,设置在联合盖内的燃油通道与燃油泵的出口和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
另外一方面,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11-264356公开了一种电泵装置。该电泵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燃油泵处的复合连接装置,该复合连接装置把排出管、连接器和与排出管相连接的燃油管集成一体地形成,对应连接器与连接至连接器上的燃油管集成一体地形成。
欧洲专利申请EP0959241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油供给器,其包括:连接到油箱的底壁开口上的副油箱,用于在副油箱内泵送燃油的泵,用于过滤来自泵的燃油的过滤器,用于释放过多的来自过滤器的燃油的压力调节器,以及用于把燃油自过滤器供给到油箱的外部的出口。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压力调节器通过一个连接元件固定在下壳体内,构成燃油泵组件的零件的数目增加了。另外,由于压力调节器仅由连接元件固定,由驱动车辆导致的振动容易影响压力调节器。因此,具有这样的缺点,在车辆行使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压力调节器与下壳体相接触,从而产生噪音(非正常的噪音)。
另外,在把联合盖安装在上壳体上的过程中,需要燃油通道出口和入口的定位和联合盖相对于上壳体的定位,这样,上壳体和联合盖的组装操作性就降低了。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燃油泵进一步微型化了,复合连接装置也相应地要微型化。因此,对应于复合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对应连接器也需要微型化。如上所述,通过连接器和对应连接器的微型化,两个连接器的制造都变得困难,使两个连接器相连接的安装和电连通操作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
另外,由于燃油泵的布局,连接器和对应连接器的微型化是有限制的。因此,缺点是燃油泵不能微型化至理想的尺寸。
另外,由于燃油泵组件变小,构成燃油泵组件的零件也在尺寸上变小,这样,缺点是保持过滤器、压力调节器、燃油泵等的保持力减小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泵组件,其中,零件的数目减少,不容易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组装操作性也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泵组件,即使燃油泵微型化,也能容易地使连接器和对应连接器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泵组件,其具有改善的保持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的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具有:燃油池,其形成在下壳体的内表面上;燃油通道,其把贮存在燃油池内的燃油引导至发动机;压力调节器,其保持在下壳体内,并且调节流经燃油通道的燃油的压力;和上壳体,其盖在下壳体上,该燃油泵组件包括:安装部,其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内,并且在燃油池内;和按压部,其设置在上壳体内,从上壳体延伸,按压部对应于安装部,其中,压力调节器夹设在安装部和按压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安装部设置在下壳体的内表面上并且在燃油池内。因此,当上壳体盖在下壳体上时,压力调节器夹设和固定在安装部和按压部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设置有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使安装部与燃油通道和过滤器连通,以净化燃油。
根据本发明,辅助通道设置在安装部和燃油通道之间,以及安装部和过滤器之间。因此,通过把压力调节器安装在安装部上,压力调节器就可通过辅助通道自动地与燃油通道和过滤器相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来自由安装部和按压部保持与固定的压力调节器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
根据本发明,来自压力调节器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因此,该燃油池可防止容纳在燃油池内的燃油排放至燃油池的外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设置了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使安装部与燃油通道和过滤器连通,以净化燃油。来自由安装部和按压部保持与固定的压力调节器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
根据本发明,辅助通道设置在安装部和燃油通道之间,以及安装部和过滤器之间。因此,通过把压力调节器安装在安装部上,压力调节器就自动地与燃油通道和过滤器相连接。来自压力调节器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因此,该燃油池可防止容纳在燃油池内的燃油排放至燃油池的外部。同时,被输送至燃油通道的燃油压力由压力调节器调节,如果压力调节器内具有过量的燃油,该过量的燃油返回至燃油池。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压力调节器的纵向大致平行于压力调节器插入安装部的插入方向。
根据本发明,在上壳体盖在下壳体上之后,压力调节器以如此状态夹设和固定在安装部和按压部之间,压力调节器的纵向大致平行于压力调节器的插入方向。因此,把压力调节器定位在下壳体和(或)上壳体内的空间在垂直于压力调节器的插入方向上变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包括:盖-装备壳体,其由上壳体和联合盖集成一体地形成,联合盖把由上盖保持的燃油泵和过滤器各自的一端相连接;和泵底盖,其把燃油泵的另外一端固定在盖-装备壳体上,其中,燃油泵和过滤器都与流通通道相连接,该流通通道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推入联合盖内而设置在联合盖上。
根据本发明,盖-装备壳体由上壳体和联合盖集成一体地形成。因此,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推入联合盖内,燃油泵和过滤器都自动地与联合盖的流通通道相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燃油泵具有:泵壳;泵驱动部分,其在泵壳内被驱动;和至少一个端子,其设置在泵壳内,从泵壳上开始延伸,向泵驱动部分提供电源;联合盖包括:联合盖体;连接器壳,其与联合盖体集成一体;和端子插入孔,其形成在连接器壳上,端子插入该端子插入孔内;与对应连接器电连通的连接器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连接至联合盖上并且把端子插入端子插入孔内而形成。根据本发明,燃油泵的泵壳具有至少一个从泵壳上延伸的端子。连接器壳与联合盖的联合盖体集成一体。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连接至联合盖上,燃油泵和过滤器通过流通通道相连接,泵壳的端子插入联合盖的连接器壳内。也就是说,和对应连接器相连通的连接器由联合盖和泵壳两个部分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具有:下壳体;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保持在下壳体内燃油泵和燃油-净化过滤器;和联合盖,其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保持在上壳体上,并且使两者相连,其中,燃油泵通过使燃油泵与对应连接器电连通而被驱动,该燃油泵组件包括:燃油泵,其具有泵壳和在泵壳内被驱动的泵驱动部分;至少一个端子,其设置在泵壳上,从泵壳上开始延伸,向泵驱动部分提供电源;连接器壳,其与联合盖体集成一体;和端子插入孔,其形成在连接器壳上,端子插入该端子插入孔内;与对应连接器电连通的连接器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连接至联合盖上并且把端子插入端子插入孔内而形成。根据本发明,燃油泵的泵壳具有至少一个从泵壳上延伸的端子。连接器壳与联合盖的联合盖体集成一体。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都连接至联合盖上,燃油泵和过滤器通过流通通道相连接,泵壳的端子插入联合盖的连接器壳内。也就是说,和对应连接器相连通的连接器由联合盖和泵壳两个部分构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连接器壳具有另外一个连接部分,其与设置在对应连接器内的一个连接部分相连接。因此,由于该连接器壳具有与对应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相连接的另外一个连接部分,通过把对应连接器插入连接器壳内,该另外一个连接部分和该连接部分就自动地相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包括钩状的导线保持部分,其与联合盖的外表面集成一体地形成。因此,由于钩状的导线保持部分与联合盖的外表面集成一体地形成,导线束不会相互分离,而保持成一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过滤器具有净化部分和过滤器罩,净化部分用于净化燃油,而过滤器罩覆盖着净化部分的外表面;过滤器罩由金属制成。因此,由于过滤器具有净化部分和覆盖着净化部分的外表面的金属制成的过滤器罩,过滤器可牢固地保持和固定在下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具有:下壳体;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位于下壳体内的燃油泵;净化燃油的过滤器;和用于调节燃油压力的压力调节器,该燃油泵组件包括:过滤器,其具有用于净化燃油的净化部分和由与下壳体相同材料制成的覆盖着净化部分的外表面的过滤器罩;过滤器罩分为第一罩和第二罩,第一罩与下壳体集成一体,而第二罩与下壳体相分离,其中,在净化部分插入第一罩之后,第二罩焊接在第一罩上,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保持在上壳体内。根据本发明,过滤器的过滤器罩由与下壳体相同的材料制成,过滤器罩分为与下壳体集成一体的第一罩和与下壳体相分离的第二罩,在净化部分插入第一罩之后,第一罩和第二罩焊接在一起。因此,过滤器在下壳体内是稳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具有:下壳体;盖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位于下壳体内的燃油泵;净化燃油的过滤器;和用于调节燃油压力的压力调节器,该燃油泵组件包括:过滤器,其具有用于净化燃油的净化部分和覆盖着净化部分的外表面的过滤器罩;过滤器罩,其分为两个部分,这样,第一罩与下壳体集成一体,而第二罩与下壳体相分离;一个连接部分,其形成面对第一罩的第二罩的一个端部上;和另外一个连接部分,其形成面对第二罩的第一罩的一个端部上,其中,在净化部分插入第一罩之后,连接部分通过一密封元件和另外一个连接部分件相连接,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保持在上壳体内。根据本发明,过滤器的过滤器罩由与下壳体相同的材料制成,过滤器罩分为与下壳体集成一体的第一罩和与下壳体相分离的第二罩。连接部分设置在面向第一罩的第二罩的端部上,另外一个连接部分形成面对第二罩的第一罩的一个端部上。通过使连接部分和另外一个连接部分件相连接,第一罩和第二罩通过密封元件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罩和第二罩通过一次接触操作就被固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燃油泵组件,上壳体和第二罩的集成一体的形式可防止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与下壳体相分离。根据本发明,保持压力调节器和燃油泵的上盖与第二罩集成一体。因此,当第二罩组装在第一罩上时,上壳体自动地盖在下壳体上。因此,可防止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与下壳体相分离。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下壳体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沿箭头X方向看的视图。
图4是联合盖盖在如图3所示的上盖上的状态图。
图5是图4的沿Y-Y线的横截面图。
图6是如图4所示的燃油泵组件安装在燃油池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容纳在如图6所示的燃油泵组件中的燃油流路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9的实质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图9的联合盖的平面图。
图12是一实质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如图10所示的一个连接器和一个对应连接器相连接的状态。
图13示出了图9的装配-完成状态,该状态从上方观察。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实质的横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五实施例的实质的横截面图。
图16是如图15所示的连接元件的横截面放大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六实施例的实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燃油泵组件1包括:下壳体2的安装部3、上壳体4的按压部5、设置在燃油通道6和安装部3之间的辅助通道7、和夹设在安装部3和按压部5之间的压力调节器8。
如图1和2所示,下壳体2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底壁11、集成一体地设置在底壁11周边上的周壁12、和以直角穿过底壁11的燃油通道6。下壳体2用于贮存燃油的燃油池13。也可以单独形成用于在下壳体2内贮存燃油的另外一个燃油池(未示出),而不把下壳体2作为贮存燃油的燃油池13。
底壁11设有以直角穿过底壁11的燃油通道6。燃油通道6的一端连接至过滤器安装部14。燃油通道6的另外一端从底壁11向外延伸,以形成出口15,从而把燃油引导至发动机(未示出)。这样,在底壁11上分别集成一体地设有安装部3、过滤器安装部14和热敏电阻安装部(未示出)。压力调节器8、过滤器9和热敏电阻10分别安装在安装部3、过滤器安装部14和热敏电阻安装部上。另外,附图标记27表示O形圈。
辅助通道7设置在燃油通道6和安装部3之间。因此,仅通过把压力调节器8安装在安装部3上,就可通过辅助通道7使压力调节器8自动地与燃油通道6和过滤器9连通。在该实施例中,辅助通道7相对于燃油通道6大致呈直角状态,尽管如此,辅助通道7的位置并不局限于该大致的直角状态。
如图1和3所示,上壳体4由合成树脂制成,盖在燃油池13的上部。上壳体4具有上壁21、设置在上壁21的周边上向下形成的周壁22、和从上壁21的内表面延伸的按压部5。在上壁21上分别设有泵孔23、过滤器孔24、热敏电阻孔25、和调节器孔29。保护管26(见图8)向下连续形成,集成一体地形成,以从泵孔23的周边向下延伸。泵孔23、过滤器孔24、热敏电阻孔25分别保持着燃油泵19、过滤器9和热敏电阻10。热敏电阻10在燃油池13中用于残留燃油报警传感器。
如图1所示,压力调节器8用于控制流经燃油通道6的燃油的压力。更具体地说,压力调节器8包括圆筒形主体31、设置在主体31一端(下端)的第一插入部32、和设置在主体31另外一端(上端)的连续形成的第二插入部33。主体31的外表面在该另外一端侧的周围具有凸缘34。第一插入部32和第二插入部33分别插入(安装在)燃油池13的安装部3和上壁21的按压部5内。另外,附图标记28表示O形圈。
这样,压力调节器8夹持和固定在安装部3和按压部5之间,从而凸缘34被按压部5向下按压。因此,压力调节器8可沿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牢固地保持压力调节器8。
压力调节器8被夹持和固定好之后,主体31的返回通道35就设置在燃油池13内。因此,流经燃油通道6的燃油的压力和燃油管18就都可由压力调节器8进行调节。也就是说,过量的燃油如上所述返回燃油池13内。因此,燃油池13中的燃油可以防止浪费地使用,也因此实现了稳定的燃油提供。
另外,压力调节器8被夹持和固定的位置大致平行于压力调节器8插入安装部3的插入方向(P方向)。也就是说,主体31的轴线方向(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纵向)大致平行于压力调节器8插入安装部3的插入方向(P方向)。
如图4和5所示,在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定位在下壳体2内之后,联合盖41盖在燃油泵19和过滤器9的上部。燃油泵19和联合盖41之间的连接利用这样实现,使设置在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其中之一上的凸起部分与设置在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另外一个上的凹入部分相配合。另外,过滤器9和联合盖41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同样的方式实现。把燃油泵19和过滤器9连接至联合盖41上的元件不局限于上述的元件。
在联合盖41内设有流通通道42。流通通道42具有直通道43和单向阀46,直通道43沿联合盖41的纵向形成,泵通道44和直通道45都大致以直角与直通道43的中部相交;而单向阀46设置在直通道43的一端。直通道43的另外一端具有封闭的端部。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分别安装至泵通道44和直通道45。因此,燃油泵19和过滤器9通过流通通道42而相互连通。另外,当关闭发动机并且来自燃油泵19的燃油的压缩运输也停止时,单向阀46迅速关闭,以使燃油泵和发动机之间保持恒定的压力。另外,附图标记47、48和49都表示O形圈。
如图6所示,燃油泵组件1是内置于燃油箱的形式,并且安装在车辆等的燃油箱50内,作为燃油箱50的一种副油箱。更具体地说,该副油箱在燃油箱50内暂时贮存燃油,以通过燃油泵组件1平稳地从燃油箱50向发动机提供燃油,即使在车辆等在坡路上行使或(和)车辆等抖动的情况下,也是这样。
下面解释通过燃油泵组件1从燃油箱50向发动机提供燃油的过程。
如图6和7所示,当燃油泵组件1安装在车辆等的燃油箱50内时,燃油通过设置在下壳体2内的燃油入口17流入燃油泵组件1的燃油池13。燃油池13中的燃油通过泵过滤器20(见图8)被吸入燃油泵19,从而通过流通通道42流入过滤器9。由于辅助通道7与燃油通道6相连通,来自过滤器9的燃油在燃油通道6的中部分岔,流入出口15,也从辅助通道7流入压力调节器8。
通过燃油通道6从过滤器9径直运行的燃油流入集成一体地设置在下壳体2的外表面上的出口15。由于通向发动机的燃油管18与出口15相连通,来自过滤器9的燃油通过燃油管18从出口15提供给发动机。
从过滤器9流入辅助通道7一侧的燃油流入压力调节器8。由于燃油通道6和压力调节器8内的燃油压力可通过压力调节器8进行调节,因此,燃油压力可保持大致恒定。因此,作为例子,在来自燃油泵的压力输送的燃油数量多于在发动机内喷射的燃油,由于流经燃油通道6和燃油管18的燃油压力增加,排放的燃油就过量了。然后,过量的燃油从压力调节器8返回燃油池13,从而燃油管18和燃油通道6内的燃油压力保持恒定。
下面解释压力调节器8的安装方法。
如图1所示,压力调节器8的第一插入部32插入(安装在)下壳体2的安装部3内,并且暂时固定在这里。如图1所示,上壳体4以如此方式盖在下壳体2上,使上壳体4的按压部5面对着压力调节器8的第二插入部33。盖住之后,第二插入部33被按压在按压部5内。同时,按压部5向下按压压力调节器8的凸缘34。也就是说,压力调节器8通过凸缘34被从按压部5向下按压。因此,即使在车辆等的运行过程中振动等传递至燃油泵组件1,也可以使传递至压力调节器8上的垂直振动和(或)水平振动最小化。因此,和传统的结构相比,压力调节器8的固定结构在振动中得到了加强。
夹持和固定在上壳体4和下壳体2之间的压力调节器8保持在上下方向(垂直方向)上。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于下壳体2的安装部3不接触凸缘34,压力调节器8的返回通道35就暴露在凸缘34和安装部3之间。另外,由于辅助通道7设置在安装部3和燃油通道6之间,压力调节器8被夹持和好之后就自动地与燃油通道6相连通。相应地,安装部3具有保持压力调节器8的功能和使压力调节器8与燃油通道6相连通的功能。因此,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可以减少构成燃油泵组件1的零件的数量,并且可以实现燃油泵组件的小型化。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1’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相应的解释将被省略。
该燃油泵组件1’包括盖-装备壳体53和泵底盖54,盖-装备壳体53由上壳体4和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形成,以被安装在该燃油泵组件1’上,而泵底盖5用于把燃油泵19固定在盖-装备壳体53上。
如图3和8所示,上壳体4保持着燃油泵19、过滤器9、压力调节器8和热敏电阻10。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形成,以盖住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各自的一端。在上壳体4的上壁21上,分别设有泵孔23、过滤器孔24、调节器孔29、和热敏电阻孔25(见图3)。在保护管26的另外一端,设有连接部26a,以使泵底盖54与保护管26相连接。
另一方面,泵底盖54具有大致呈盘形的盖体55。盖体55具有在其中部形成的长孔55a和另外一个连接部55b,该另外一个连接部55b集成一体地设置在盖体55的周边,以与连接部26a相连接。泵过滤器20通过泵底盖54可拆卸地安装在燃油泵19的另外一端。长孔55a可以是一缺口。
下面说明把燃油泵19安装在盖-装备壳体53上的方法。
燃油泵19的另外一端从保护盖26的另外一端插入泵孔23中,燃油泵19的出口19a被按压在联合盖41的泵通道44内。同时,仅通过把燃油泵19插入盖-装备壳体53,就可自动地使出口19a和泵通道44内相连通,而不需要使燃油泵19(出口19a)相对于联合盖41(泵通道44)定位(见图5)。
然后,泵底盖54插入保护管26的另外一端。通过使保护管26的连接部26a与泵底盖54的另外一个连接部55b相连接,可容易地把燃油泵19固定在盖-装备壳体53,而不需要使联合盖41相对于上壳体4定位。另外,泵过滤器20通过泵底盖54的长孔55a可拆卸地安装在燃油泵19的另外一端。另外,在泵底盖54设有缺口而不是长孔55a的情况下,燃油泵组件1’具有更好的抵抗振动的能力,而不需要可拆卸地设置泵过滤器20。
至于过滤器9,方式几乎相同,仅通过把过滤器9按压至盖-装备壳体53的过滤器孔243,就可使过滤器通道45和入口9a可靠地相连通,而不需要使过滤器9的入口9a相对于过滤器通道45定位(见图5)。
这样,通过由上壳体4和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形成盖-装备壳体53,在装配操作中可省去准确的定位操作,从而改善燃油泵组件1’的装配操作性。另外,由于泵底盖54具有简单的形状,在铸造过程中采用的模具的形状可以简化。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地生产燃油泵组件1’。由于上壳体4和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形成,在燃油泵组件1’中,燃油泵19和流通通道42之间以及过滤器9流通通道42之间的连接不会由于车辆等的振动而松动,因此,可获得更可靠的燃油泵组件1’的结构。
图9-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三实施例。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燃油泵组件的分解图。图10是图9的实质的横截面图。图11是图9的联合盖的平面图。图12是一实质的横截面图,示出了一个对应的连接器和如图10所示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状态。图13示出了图9的装配-完成状态,该状态从上方观察。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相应的解释将被省略。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燃油泵组件1A具有这样的结构,要与一个对应的连接器60相连接的连接器61通过把联合盖41连接至燃油泵19上而形成,以驱动燃油泵19。
更具体地说,该燃油泵组件1A包括设置在燃油泵19的泵壳62上的两个端子63(示出了一个端子,另外一个端子在附图中被省略)、在联合盖41上集成一体地形成的连接器壳64、和在连接器壳64上形成的对应连接器的插孔6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端子孔)。对应连接器的插孔65不仅允许端子63的插入,而且允许对应连接器60的插入。另外,端子的数量是可以选择的。另外,如果连接器壳64在燃油泵19一侧具有一侧壁(未示出),也可以设置一个孔(未示出),以仅允许端子63插入。另外,尽管在该实施例中端子63是突出形状的阳插入形式,端子63也可以是阴插入形式。
如图9和10所示,燃油泵19包括:圆筒形泵壳62;泵驱动部分,没有示出,设置在泵壳62内,并且被驱动;和端子63,其从泵壳62的上部开始延伸。泵壳62由合成树脂制成。在泵壳62的上部设有端子插入孔62a,端子63穿过端子插入孔62a从泵壳62的内侧延伸至外侧。每个端子63的一端(泵壳62的内侧)与泵驱动部分电连通。另外一端63a(泵壳62的外侧)与对应连接器60电连通。
如图9和11所示,联合盖41具有:联合盖体66,其保持着燃油泵19和过滤器9,并且使燃油泵19和过滤器9相连通;和连接器壳64,其集成一体地形成在联合盖体66上,并且位于燃油泵19一侧。连接器壳64包括:对应连接器的插孔65,其尺寸允许对应连接器60的插入,并且沿上下方向穿过联合盖体66;和凸起形状的连接部67a,其设置在联合盖体66的周壁的外侧。当燃油泵19安装在联合盖41上时,泵壳62的端子63从对应连接器的插孔65开始处于垂直状态。也就是说,只有端子63以垂直方式设置在泵壳62内,以对应于对应连接器60,只有连接器壳64与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设置,因此,要连接至对应连接器60上的连接器61通过燃油泵19和联合盖41的连接而形成。
如图10所示,对应连接器60包括:连接器壳60a;两个导线连接的端子60c(示出了一个导线连接的端子,另外一个导线连接的端子在附图中被省略),其插入并固定在连接器壳60a中的端子容纳腔60b内;一锁定臂60d,其凸起在连接器壳60a的上部;一操作板60e,其集成一体地形成在锁定臂60d上;和另外一个孔形的连接部分60f,其形成在操作板60e上。每个导线连接的端子60c具有:端子板60g,其是分岔形状的阴插入形式;和一束导线68,其在端子板60g的一端被弯曲。在端子容纳腔60b内,设有与连接器壳60a连续形成的连接臂60h,而端子板60g被连接臂60h固定,从后方被压向前方。尽管在该实施例中端子板60g是阳插入形式,也可以是阴插入形式。
如图10和12所示,当对应连接器60插入连接器61时,操作板60e被另外一个连接部分60f带动,这样,连接部67a就与另外一个连接部分60f相连接。同时,连接器61中的端子63和对应连接器60中的导线连接的端子60c电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燃油泵组件1A变小,连接器61和对应连接器60也分别变小。然而,如果只有端子63设置在泵壳62内并且只有连接器壳64与联合盖41集成一体,可以实现这样的连接器尺寸,其完全可以对应于燃油泵组件1A的微型化。
原因如下。由于只有端子63设置在泵壳62内,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取决于燃油泵19的尺寸的燃油泵布局难以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只有连接器壳64与联合盖41集成一体,可以节省形成连接器61的时间和劳动,连接器61具有这样的尺寸,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对应于燃油泵组件1A的微型化。另外,由于要连接至对应连接器60上的连接器61可以容易地仅通过把燃油泵62和联合盖41连接而形成,因此,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消除了对应于燃油泵组件1A的微型化的形成小端子63和连接器壳64的麻烦,并且也消除了使端子63与连接器壳64相配合从而使小端子之间电连通的麻烦。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1和13所示,用于保持导线束68的钩状的导线保持部分69与联合盖41的联合盖体66集成一体地形成。导线保持部分69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钩状,在其它实施例中采用的联合盖41也可设有导线保持部分69。通过设置这样的导线保持部分69,在组装了燃油泵组件1A之后,可以防止导线束68相互松弛。因此,由于导线保持部分69与联合盖41集成一体地形成,不需要采用另外的元件去保持导线束68,因此,可以减少构成燃油泵组件1A的零件的数量。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四实施例,是燃油泵组件的实质的横截面图。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相应的解释将被省略。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燃油泵组件1B包括下壳体2、要盖在下壳体2上的上壳体70、以及保持在上壳体70上的燃油泵(在图14中未示出)、过滤器71和压力调节器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壳体4(见图1)具有燃油泵19、过滤器9和压力调节器8,而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上壳体70保持压力调节器8。也可以在上壳体上保持燃油泵19和压力调节器8。
过滤器71具有净化部分72和过滤器罩73,净化部分72用于净化燃油,而过滤器罩73由与下壳体2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覆盖着过滤器罩73的外表面。过滤器罩73分为上过滤器罩74(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罩)和下过滤器罩7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罩)。下过滤器罩75由与下壳体2相同的材料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与下壳体2集成一体。上过滤器罩74由与下壳体2相同的材料如合成树脂制成,但与下过滤器罩75如下壳体2相分离。
在净化部分72插入下过滤器罩75之后,上过滤器罩74盖住下过滤器罩75,上过滤器罩74的下端部74a(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端部)和下过滤器罩75的上端部75a(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端部)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然后,把上壳体70组装在下壳体2上,同时保持着压力调节器8。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上壳体70的上壁70’上设有调节器孔29和泵孔(未示出),并且压力调节器8和燃油泵分别保持在各自的孔29内。
上过滤器罩74设有入口76,以从燃油泵提供燃油,而入口76和燃油泵通过燃油管(未示出)相互连接。下过滤器罩75设有出口80,以排出由净化部分72净化的燃油。因此,容纳在燃油箱内的燃油由燃油泵抽出、通过燃油管由燃油泵从入口76提供、并且通过净化部分72从出口80提供给辅助通道7。
由于下过滤器罩75与下壳体2集成一体,例如,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见图1),和过滤器9保持在下壳体2内的情况相比,在下过滤器罩75内可以稳定地保持过滤器71的净化部分72。另外,由于净化部分72保持在下过滤器罩75内,上过滤器罩74焊接在下过滤器罩75上,在焊接之后,可更稳定地保持过滤器71,从而改善了保持过滤器71的保持能力。因此,过滤器71的稳定状态可以和下壳体2同步。也就是说,当燃油泵组件1B安装在车辆等上时,如果只有燃油泵组件1B的下壳体2安装在燃油箱上以变得稳定,可以使过滤器71的稳定状态对应于下壳体2的稳定状态。
图15和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五实施例。图15是燃油泵组件的实质的横截面图。图16是如图15所示的连接元件的横截面放大图。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相应的解释将被省略。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燃油泵组件1C具有这样的结构,集成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2上的下过滤器罩75与上过滤器罩74通过连接元件77相连接。在上过滤器罩74和下过滤器罩75之间夹设有密封元件78,如O形圈。
如图15和16所示,连接元件77是这样的元件,连接部75b形成在下过滤器罩75的上端部75a上,要与连接部75b相连接的另外一个连接部75b设置在上过滤器罩74的下端部74a上。例如,可以采用一个元件,其下过滤器罩75的上端部75a上设有连接槽,在上过滤器罩74的下端部74a上设有要与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凸起。另外,也可以采用另外一个元件,其下过滤器罩75的上端部75a上设有连接钩,在上过滤器罩74的下端部74a上设有要与连接钩相配合的另外一个连接钩。另外,连接元件77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而是可以任意改变,只要上过滤器罩74可以和下过滤器罩75连接在一起。
在这样的结构下,由于上过滤器罩74和下过滤器罩75可以通过一个操作实现连接,与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焊接方式相比,可以改善装配操作性。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的第六实施例,是燃油泵组件的实质的横截面图。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相应的解释将被省略。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燃油泵组件1D具有这样的结构,上壳体组件81通过集成一体地形成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上壳体70和上过滤器罩74而形成,上壳体组件81焊接在下过滤器罩75上。上壳体组件81由类似于下过滤器罩75的合成树脂制成。
由于在净化部分72插入下过滤器罩75之后上壳体组件81焊接在下过滤器罩75上,关于过滤器71的稳定性,该实施例和第四、第五实施例相类似。另外,根据第六实施例,在上壳体组件81焊接在下过滤器罩75上之后,下过滤器罩75上的压力调节器8也可以和过滤器71保持相同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可以改善保持下过滤器罩75和压力调节器8的保持力。另外,也可以和在上壳体组件81中的压力调节器8一起保持燃油泵19。为此,由于上壳体组件81和下过滤器罩75之间的焊接部分可以承受使压力调节器8脱离上壳体组件81所需的分解载荷,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压力调节器8的分离。因此,可以改善使压力调节器8保持在上壳体组件81内的保持力。也就是说,由于压力调节器8的保持力改善了,对应于该保持力,关于燃油泵组件1D的强度的可靠性也改善了。
不用说,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各种方式修改,而不会超出本发明的精神。
例如,可以任意改变上壳体4、70和下壳体2的材料。燃油泵19和压力调节器8也可以和在本发明的第四至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器71具有相同的构成。也就是说,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燃油泵19由泵壳62和泵壳62中的泵驱动部分(未示出)构成,泵壳62分为两个部分,集成一体地形成一个被分解的泵壳和下壳体2,在泵驱动部分插入一个泵壳之后,该泵壳与另外一个泵壳相连接。
类似地,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压力调节器8由调节器壳(未示出)和调节器壳中的调节器体(未示出)构成,调节器壳分为两个部分,集成一体地形成一个被分解的调节器和下壳体,在调节器体插入一个调节器壳之后,该调节器壳与另外一个调节器壳相连接。
另外,第三实施例具有设置在泵壳62内的端子连接孔(未示出)和阳插入式的对应连接器60。然后,对应连接器60插入端子连接孔中,对应连接器60的阳插入式端子与泵驱动部分电连通和直接相连接,因此,对应连接器60与燃油泵19电连通。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过滤器罩分为两个部分,但划分数量不局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由于下壳体设有安装部,上壳体设有从其上延伸的按压部,通过把上壳体盖在下壳体上,压力调节器可以夹持和固定在安装部和按压部之间。因此,和传统的燃油组件相比,可以减少构成燃油泵组件的零件的数目。另外,在压力调节器插入安装部之后,通过把上壳体盖在下壳体上,压力调节器可以容易和可靠地固定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另外,由于压力调节器被上壳体按压至下壳体的一侧,可以改善压力调节器保持在两个壳体之间的保持力。因此,可以可靠地保持压力调节器,甚至可以抵抗由驱动车辆导致的振动等。
另外,通过在安装部和燃油通道之间和在安装部和过滤器之间设置辅助通道,安装部也可以用于燃油通道。然后,通过把压力调节器固定在安装部上,可以自动地使压力调节器连接至燃油通道上。因此,和传统的燃油组件相比,可以减少构成燃油泵组件的零件的数目。
另外,由于压力调节器的纵向大致平行于压力调节器插入安装部的插入方向,可以节省把压力调节器设置在下壳体内的布局空间。因此,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可以使压力调节器的布局空间最小化。因此,和传统的燃油组件相比,可以使燃油泵组件最小化。
另外,在上壳体连接至下壳体之后,通过在下壳体内设置压力调节器的返回通道,来自压力调节器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因此,由于燃油池设置在燃油泵组件中,燃油池内的燃油不容易排出至燃油池的外侧。也就是说,容纳在燃油池内的燃油可以避免浪费地使用,从而可以实现向发动机稳定地提供燃油。
另外,由于联合盖和上壳体集成一体地形成,可以省去联合盖相对于上壳体的定位和连接操作。另外,仅通过把燃油泵和过滤器按压在联合盖上,可以自动地把燃油泵和过滤器与联合盖的流通通道相连通。因此,可以消除燃油泵和过滤器相对于流通通道的定位操作。另外,由于燃油泵由泵底盖固定,燃油泵的固定操作容易进行。另外,由于联合盖和上壳体集成一体地形成,燃油泵和过滤器不容易由于驱动车辆等导致的振动而与流通通道脱离。因此,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可以有更可靠的结构。
根据另外一个发明,通过对构成燃油泵的泵壳设置端子、与联合盖集成一体地形成连接器壳、和把燃油泵组装在联合盖上,可以构成要与对应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因此,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不需要在燃油泵上形成连接器。因此,即使根据燃油泵组件的微型化燃油泵也微型化,可以容易地实现连接器的微型化,不会受到由根据燃油泵形状的布局的限制。
另外,由于连接器壳与联合盖集成一体,可以防止在连接器和对应连接器的相互连接过程中连接器壳被损坏,而连接器壳与联合盖相互独立情况下,小尺寸的连接器壳就容易被损坏。因此,可以容易和可靠地把连接器和对应连接器相互连接起来。
另外,燃油泵组件的微型化可改善把燃油泵组件安装在燃油箱上的灵活性。
根据另外一个发明,过滤器的过滤器罩分为第一罩和第二罩,第一罩集成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而第二罩与下壳体相互独立。因此,在净化部分插入第一罩之后,通过使第一罩和第二罩相连接,和传统的燃油泵组件相比,可以改善过滤器的稳定性。
另外,盖在下壳体上并且保持着压力调节器的上壳体和第二罩集成一体地形成在一起。通过使第一罩和第二罩相连接,可以改善保持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的保持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可靠地避免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相互分离。因此,可以大大改善保持在燃油泵组件中采用的各零件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至少一个燃油泵和压力调节器通过第一罩和第二罩的连接而保持,在本发明的燃油泵组件中可不需要另外的保持元件。因此,构成燃油泵组件的零件的数目可以减少,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

Claims (12)

1.一种燃油泵组件(1;1′;1A;1B;1C;1D),其具有:燃油池(13),其形成在下壳体(2)的内表面上;燃油通道(6),其把贮存在燃油池(13)内的燃油引导至发动机;压力调节器(8),其保持在下壳体(2)内,并且调节流经燃油通道(6)的燃油的压力;和上壳体(4;70),其盖在下壳体(2)上,其特征在于,该燃油泵组件包括:
安装部(3),其一体地形成在下壳体(2)内,并且在燃油池(13)内;和
按压部(5),其设置在上壳体(4;70)内,从上壳体伸出,按压部(5)对应于安装部,
其中,压力调节器(8)夹设在安装部(3)和按压部(5)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辅助通道(7),该辅助通道使安装部(3)与燃油通道(6)和过滤器(9;71)连接,以净化燃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辅助通道(7),该辅助通道使安装部(3)与燃油通道(6)和过滤器(9)连接,以净化燃油;来自由安装部(3)和按压部(5)保持与固定的压力调节器(8)的返回燃油返回至燃油池(13)。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压力调节器(8)的纵向平行于压力调节器(8)插入到安装部(3)中的插入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装备壳体(53),其由上壳体和联合盖一体地形成,联合盖把由上盖保持的燃油泵和过滤器的一端相互连接;和
泵底盖(54),其把燃油泵(19)的另外一端固定在盖-装备壳体上,
燃油泵(19)和过滤器(9;71)都与流通通道相连接,该流通通道通过把燃油泵(19)和过滤器(9)都推入联合盖(41)内而设置在联合盖(41)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燃油泵(19)具有:泵壳;泵驱动部分,其在泵壳内被驱动;和至少一个端子,其设置在泵壳内,从泵壳上伸出,用于向泵驱动部分提供电源;
联合盖(41)包括:联合盖体;连接器壳,其与联合盖体一体地形成;和端子插入孔(23),其形成在连接器壳中,端子插入在该端子插入孔内;
与对应连接器电连接的连接器通过把燃油泵(19)和过滤器(9;71)都连接至联合盖(41)上并且把端子插入到端子插入孔(23)内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燃油泵(19)和燃油-净化过滤器(9;71)保持在下壳体(2)内,联合盖(41)把燃油泵(19)和过滤器(9;71)都保持在上壳体(4)内,并且使两者相连接,燃油泵(19)通过使燃油泵(19)与对应连接器电连接而被驱动;
燃油泵具有泵壳和在泵壳内被驱动的泵驱动部分;
至少一个端子设置在泵壳上,从泵壳上伸出,用于向泵驱动部分提供电源;
连接器壳与联合盖体(41)一体地形成;和
端子插入孔(23)形成在连接器壳上,所述端子插入到该端子插入孔(23)内;以及
与对应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通过把燃油泵(19)和过滤器(9;71)都连接至联合盖(41)上并且把端子插入端子插入到孔(23)内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壳具有另外一个连接部分,该另外一个连接部分与设置在对应连接器内的一个连接部分相接合。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组件,进一步包括钩状的导线保持部分,其与联合盖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2,3和5-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滤器(71)具有净化部分(72)和过滤器罩(73),净化部分用于净化燃油,而过滤器罩覆盖净化部分(72)的外表面;和
过滤器罩(73)由金属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燃油泵(19)、用于净化燃油的过滤器(71)和用于调节燃油压力的压力调节器(8)设置在下壳体(2)内;
过滤器(71)具有用于净化燃油的净化部分(72)和由与下壳体(2)相同材料制成的用于覆盖净化部分(72)的外表面的过滤器罩(73);
过滤器罩(73)分为两个部分,这样,第一罩(75)与下壳体(2)一体地形成,而第二罩(74)与下壳体相分离,
在净化部分(72)插入第一罩中之后,第二罩焊接在第一罩上,燃油泵(19)和压力调节器(8)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在上壳体(70)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燃油泵(19)、用于净化燃油的过滤器(71)和用于调节燃油压力的压力调节器(8)设置在下壳体(2)内;
过滤器(9)具有用于净化燃油的净化部分(72)和用于覆盖净化部分(72)的外表面的过滤器罩(73);
过滤器(73)罩分为两个部分,这样,第一罩(75)与下壳体(2)一体地形成,而第二罩(74)与下壳体相分离;
一个连接部分(74b)形成在面对第一罩(75)的第二罩的一个端部(74a)上;和
另外一个连接部分(75b)形成在面对第二罩(74)的第一罩的一个端部(75a)上,
在净化部分(72)插入第一罩(75)之后,所述一个连接部分(74b)通过一密封元件(78)与所述另外一个连接部分(75b)相接合,燃油泵(19)和压力调节器(8)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在上壳体(70)内。
CNB011208198A 2000-05-29 2001-05-29 燃油泵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9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8390/2000 2000-05-29
JP2000158390 2000-05-29
JP81258/2001 2001-03-21
JP2001081258A JP2002054520A (ja) 2000-05-29 2001-03-21 燃料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7123A CN1327123A (zh) 2001-12-19
CN1298989C true CN1298989C (zh) 2007-02-07

Family

ID=2659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08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989C (zh) 2000-05-29 2001-05-29 燃油泵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160444B1 (zh)
JP (1) JP2002054520A (zh)
CN (1) CN129898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6715B2 (en) 2002-08-05 2007-12-11 Denso Corporation Pump module
DE102004052439A1 (de) * 2004-10-28 2006-05-04 Siemens Ag Kraftstoffpumpe und Kraftstoffversorgungsanlag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r Kraftstoffpumpe
JP5189998B2 (ja) 2009-01-14 2013-04-24 株式会社ミツバ 燃料供給装置
JP2011064157A (ja) * 2009-09-18 2011-03-31 Mitsuba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KR101153286B1 (ko) * 2010-03-24 2012-06-07 주식회사 코아비스 연료펌프 모듈의 인탱크필터
JP2012102624A (ja) * 2010-11-08 2012-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5543396B2 (ja) * 2011-03-10 2014-07-09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US9217405B2 (en) * 2011-06-22 2015-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ubricating a fuel pump
JP2014051894A (ja) * 2012-09-05 2014-03-20 Yamaha Motor Co Ltd 燃料ポンプ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CN103573609A (zh) * 2013-10-24 2014-02-12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噪音小的燃油泵
WO2016021029A1 (ja) * 2014-08-07 2016-02-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CN108005821A (zh) * 2017-12-29 2018-05-08 浙江双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燃料输送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514A (en) * 1994-11-04 1997-07-22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supply apparatus
EP0959241A1 (en) * 1997-11-19 1999-11-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uel feeder for vehicles
EP0965747A1 (en) * 1997-12-08 1999-12-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uel suppl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514A (en) * 1994-11-04 1997-07-22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supply apparatus
EP0959241A1 (en) * 1997-11-19 1999-11-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uel feeder for vehicles
EP0965747A1 (en) * 1997-12-08 1999-12-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uel suppl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60444B1 (en) 2005-03-02
EP1160444A2 (en) 2001-12-05
JP2002054520A (ja) 2002-02-20
EP1160444A3 (en) 2002-05-22
CN1327123A (zh) 2001-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8989C (zh) 燃油泵组件
CN1167874C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1055744C (zh) 燃料供给装置
US7207320B2 (en) Fuel pump unit
CN102128113B (zh) 燃料泵模块
CN1706706A (zh) 自动二轮车用燃料箱
CN1576566A (zh) 燃料用滤清装置
CN1487188A (zh) 燃料泵组件及车辆用燃料油箱内压传感器
JP2011117376A (ja) フィルタ装置
CN1504377A (zh) 在摩托车上布置燃料系统的结构
CN1769663A (zh) 整体式燃料箱和汽化物密封系统
CN1153902C (zh) 供油装置
US20110126808A1 (en) Fuel supply equipment
CN1705816A (zh) 自动二轮车的燃料供给装置
EP1941938B1 (en) Fil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313314C (zh) 摩托车
CN1311156C (zh) 燃油供给装置
JP2008254634A (ja) 車両用燃料供給装置
CN1195651C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1613540A (zh) 一种过滤器部件可更换的过滤器的结构
CN100389257C (zh) 燃料供应设备
CN101042196A (zh) 截止阀
CN1181458A (zh) 空气滤清器
JP5279615B2 (ja) 船外機用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ストレーナ
KR200424252Y1 (ko) 자동차 캐니스터의 에어 드레인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