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5269A - 定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5269A
CN1295269A CN00120831A CN00120831A CN1295269A CN 1295269 A CN1295269 A CN 1295269A CN 00120831 A CN00120831 A CN 00120831A CN 00120831 A CN00120831 A CN 00120831A CN 1295269 A CN1295269 A CN 1295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ressure
elastic layer
nipping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255C (zh
Inventor
北沢今朝昭
东裕一郎
滨田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Kogyo Co Ltd
Nitto Kog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Kog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Kog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Kog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5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5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2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9Pressure belt
    • G03G2215/2012Pressure belt having an en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32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additional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41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being formed by tensioning the belt over a surface portion of a pressur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48Surface layer material
    • G03G2215/2051Silicone rub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咬入区压力安排在比较低的值时也能确保满意的定影特性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定影部件具有弹性层;一个加压部件,用于使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以特定压力与定影部件接触,并形成一个咬入区部分;和一个加热定影部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0.05≤P·t/E≤0.50,其中t(mm)是弹性层的厚度,E(Pa)是弹性层的杨氏模量,和P(Pa)是咬入区部分中的压力。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在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之类的电子摄影设备中用于融化和加压未定影色粉或形成在纸张之类的记录片材上的未定影色粉图形,并使色粉永久定影在片材上的定影装置。
对于电子摄影设备的定影装置,使用了一种辊子系统,即所谓的双辊系统,其包括一个包含加热源的定影辊,和一个对定影辊施加特定压力的加压辊。在这种辊子系统中,已经申请了各种有关专利申请,并且这种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定影系统,即所谓的带式定影系统,并一直在努力把它作为一种比双辊系统更先进的定影系统实际使用。具体地讲,这种系统包括一个不含热源的定影辊,一个包含热源的加热辊,一个带有张力的从定影辊延伸到加热辊的环形定影带,和一个适于通过定影带向定影辊施加压力的加压辊。
在使用具有这种构造的任何现有系统时,需要向支撑在片材上的未定影色粉或色粉图形提供适当的热量以融化之,也就是说,必须适当地加热和融化未定影色粉。此外,还必须对已经融化的未定影色粉施加特定的压力,使其定影在片材上,即应当对融化的未定影色粉适当加压。
因此,在任何现有系统中,使定影辊和加压辊以特定的压力相互挤压,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咬入区部分,当片材通过咬入区部分时,支撑着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被加热和加压。
但是,在现有系统的任何定影装置中,当在咬入区部分施加的压力(此后称为咬入区压力)不够大时,会造成色粉图形没有定影在片材上的问题,例如,由于低压下的偏移效应,在用手触摸图形时色粉图形会从片材上脱落。因此,为了保证消除低压下的偏移效应,把咬入区压力安排在比较高的值。具体地讲,即使在低速型定影装置中,咬入区压力也大约为200kPa,而在中或高速型定影装置中,压力必须提高到大约为250kPa。
由于咬入区压力安排在比较高的压力,该压力作用在输送片材的驱动单元上成为驱动阻力,从而必须加强驱动单元,以更大的扭矩驱动。结果,必须装备昂贵的高扭矩型驱动电机作为驱动单元的驱动源,并且由于驱动单元中更大的传输扭矩,驱动单元也需要在耐用性方面有更高质量。这导致了成本高涨。
此外,由于驱动单元是用高扭矩驱动的,因而可能难于保持驱动单元的每个组件的有效寿命。因此,希望提高有效寿命。
另外,在这种利用辊子的现有定影装置中,由于为了防止辊子弯曲,需要较大的辊子主直径和/或径向厚度,所以增大了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因而也希望改进这一问题。
开发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咬入区压力安排在较低值时也能够保证良好的定影性能的定影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以便可以使用低扭矩型驱动源而达到降低成本的定影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而达到减小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源和组件的尺寸和重量的定影装置。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以便可以减小装置的驱动单元中扭矩而达到延长整个装置的有效寿命的定影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也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弹性层的定影部件,该弹性层形成在定影部件与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接触的一侧上;一个加压部件,该加压部件使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与定影部件以特定的压力接触,并且在定影部件与加压部件之间形成一个咬入区部分;和一个加热定影部件的加热装置,其中作为第一特征,满足0.05≤P·t/E≤0.50,在这里t(mm)是弹性层的厚度,E(Pa)是弹性层的杨氏模量,和P(Pa)是咬入区的压力。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层的杨氏模量E(Pa)和咬入区部分的压力P(Pa)可以满足P/E≤0.50。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影部件可以包括一个具有弹性层的定影辊,弹性层在定影辊的外圆周上并且与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接触,并且加压部件包括一个与定影辊的弹性层以一特定咬入区宽度接触的环形加压带。加热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定影辊的第一热源。加压带以环形方式绕在相互间隔的多个支撑辊上,定影辊定位在多个支撑辊的每个之间,并且加热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加压带的第二热源。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影部件可以包括一个环形定影带,环形定影带具有在其外圆周上的弹性层,弹性层与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接触,并且加压装置可以包括一个与定影带的弹性层以特定咬入区宽度接触的加压辊。定影带以环形方式绕在多个相互间隔的支撑辊上,加压辊定位在多个支撑辊的每个之间,并且加热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定影带的第一热源。加热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加压辊的第二热源。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影部件可以包括一个在弹性层外围上的释放层。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层的厚度t可以在0.15mm至2.0mm的范围。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杨氏模量E可以在150kPa至2400kPa的范围。
除了第一特征之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咬入区压力P可以在25kPa至200kPa的范围。
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中,特别是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可以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有更清楚的了解。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的定影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布置的前视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装备的加压带的放大分解前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布置的前视图;
图4是显示图3所示定影装置装备的定影带的放大分解前视图;
图5是显示图1所示定影装置的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布置的前视图;
图6是显示图3所示定影装置的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布置的前视图。
现在参考附图中的图1和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这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基本上包括一个固定于电子摄影图形产生设备(未示出)的定影外壳(未示出),例如电子打印机的框架。定影装置在定影外壳内还包括一个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辊12,一对相互间隔的支撑辊14和16,定影辊定位在两个支撑辊之间,和一个作为加压部件的环形加压带18,环形加压带18以环形方式绕在支撑辊14和16上,并通过以比较低的压力压向定影辊12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一个一定宽度范围的咬入区部分。
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S(此后称为未定影片材)以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输送,并且使片材的支撑未定影色粉的表面朝上。在定影辊12和两个支撑辊14和16的布置关系中,环绕两个支撑辊14和16的加压带18向上以一个特定的咬入区宽度与定影辊12的下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咬入区宽度在沿定影辊的外圆周的园弧上是10mm)。定影辊12位于加压带18的上方。
因此,一个导向部件(未示出)把未定影片材以一个向上的角度引导至由定影辊12和加压带18形成的咬入区部分,并通过咬入区部分。
一个作为第一热源的第一卤光灯20安装在上述定影辊12内,用于加热定影辊12。一个作为第二热源的第二卤光灯22安装在支撑辊14内,用作加热加压带18,支撑辊14是支撑辊14和16中的一个,并且在未定影片材输送方向上,位于定影辊12的上游。
在这里,定影辊12由一驱动机构(未示出)顺时针旋转,以稳定地把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的未定影片材向图1的左方输送。定影辊12被驱动旋转,因而当未定影片材没有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时,由于定影辊12与加压带18之间的直接摩擦啮合,加压带18根据定影辊的旋转与定影辊一同旋转。当未定影片材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时,由于定影辊12与加压带18之间通过未定影片材的间接摩擦啮合,加压带18也与定影辊12一同旋转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加压带的片材输送速度安排在100mm/秒。
通过调节加压带18的张力,可以把对应于加压带对定影辊的压力的咬入区压力P有选择地设置到任何值。与现有双辊系统或带系统中的大约200kPa到250kPa的咬入区压力相比,本实施例中咬入区压力P安排在50kPa的极低压力。
这个咬入区压力P可以设置在25kPa至200kPa范围中的任何值。以后将详细说明这一范围的上限与下限的选择条件。
接下来详细说明定影辊12,支撑辊对14,16,和加压带18每一个的构造。
定影辊12包括一个芯棒12A,芯棒12A是铝制造的管状物,其主直径为23mm,径向厚度为1.0mm,并且在芯棒12A的外圆周上涂覆有一个作为弹性层的硅橡胶层12B,硅橡胶层厚度为1.0mm。也就是说,作为最终产品的定影辊12的主直径是25mm。所用的硅橡胶层12B具有20级(ASKERC)的橡胶硬度等级,和300kPa的杨氏模量。
定影辊12的硅橡胶层12B的厚度t可以是0.15mm至2.0mm范围内的任何值。以后将详细说明这个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的选择条件。弹性层的杨氏模量E可以是150kPa至2400kPa范围内的任何值。以后将详细说明这个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的选择条件。
其中包含第二热源22的支撑辊14包括一个芯棒,该芯棒是用STKM制造的管状物,其主直径是20mm,径向厚度为1.0mm,并且有一个20μm厚度的氟塑料层覆盖在这个芯棒的外圆周上。相对的支撑辊16也包括一个芯棒,该芯棒是用SUM制造的实心体,主直径为19.9mm,并且有一个厚度为50μm的氟塑料层覆盖在这个芯棒的外圆周上。
在环形加压带18是如图2中所示的圆柱形的条件下,形成环形加压带18使其具有50mm的内径。环形加压带18包括一个由镍电铸制造的40μm厚的带基18A,和一个均匀涂覆在带基18A外表面上的0.3mm厚的硅橡胶层18B。所用弹性层18B具有20级(ASKERC)的橡胶硬度等级,和300kPa的杨氏模量。
利用上述构造的定影装置,使一个未定影片材通过咬入区部分。结果,完成了按照定影度以及图形质量方面要求的无故障定影操作。
定影度是如下评价的。即,将一个已经用上述定影装置把片材上的未定影色粉定影的定影片材从背面对折,并对形成的折线充分地摩擦。然后把定影片材重新打开,并用一个软棉纱之类的材料摩擦折线部分。在这些操作之后,对于折线部分的色粉是否脱落的状态进行肉眼观察。如果仅在对应于折线部分的色粉脱落,那么这种状态评价为好。相反,如果不仅对应于折线部分的色粉脱落,而且折线周围的色粉也脱落时,状态评价为差。
图形的质量是从黑色实地印刷,变形压痕和光泽度的均匀性观点评价的。当满足了每个观点,那么状态评价为好。相反,如果至少一点不满足,那么整体状态评价为差。
本发明的发明人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为什么在低咬入区压力下能够完成满意的定影功能的因素,结果发现定影辊12的外圆周在与未定影色粉和纸张接触时,一定需要在整个咬入区宽度上包围未定影色粉。最终,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定影辊12的弹性层的压缩变形量△t必须在一特定范围。
压缩变形量△t是由下式定义的值:
△t=P·t/E    (1)
其中P是咬入区压力(kPa),t是弹性层的厚度(mm),E是弹性层的杨氏模量(kPa)。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咬入区压力P安排在50kPa,定影辊12的弹性层厚度t为1.0mm,定影辊12的弹性层的杨氏模量E是300kPa。因此,当把这些值应用到上述公式,以便计算本实施例中的压缩变形量△t时,得出△t=0.167mm=167μm。
接下来,说明上述压缩变形量△t的容许范围的验证。定义压缩变形量△t的三个因素的容许范围如下。
对于咬入区压力P,从25kPa至200kPa的范围是容许的。即,发现当咬入区压力P小于25kPa时,在定影辊12与加压带18之间造成了不希望有的滑动。此外,当咬入区压力P大于200kPa时,加压带18的压缩力不恰当地增大,从而不能适当地控制蛇形运动。
对于弹性层的厚度t,从0.15mm至2.0mm的范围是容许的。即,考虑到弹性材料的压缩变形量△t,发现0.15mm的厚度是厚度的阈值,因而小于这个阈值的厚度将造成不良效果。还发现从热响应性观点看,大于2.0mm的厚度t是不好的。
对于弹性层的杨氏模量E,从150kPa至2400kPa的范围是容许的。即,发现当杨氏模量E小于150kPa时,由于其固态特性减弱,因而不适当地导致了层中的裂纹。并发现从弹性层的加工性能观点看,大于2400kPa的杨氏模量E是不适当的。
用从咬入区压力P,弹性层厚度t,和弹性层杨氏模量E各自容许范围内适当选择的数个值,计算橡胶压缩变形量△t。然后评价每个计算的橡胶压缩变形量△t下的定影度和图形质量。具体地讲,咬入区压力P的选择值是,25kPa,50kPa,75kPa,100kPa,150kPa和200kPa六点。弹性层厚度t的选择值是,0.15mm,0.3mm,0.5mm,0.6mm,0.8mm,1.0mm,1.5mm和2.0mm八点。弹性层杨氏模量E的选择值是,150kPa,300kPa,600kPa,1200kPa和2400kPa五点。在表1至表3中以压缩变形量△t与定影质量(定影度和图形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形式示出了计算结果和评价结果。
从表1至表3可以发现,当安排橡胶压缩变形量△t(=P·t/E)满足下面公式(不等式)关系时,可以满足定影度和图形质量。
0.05≤△t≤0.50单位(mm)    (2)
在表中所示的每个测量值的评价栏中,标记“-”表示测量不完全,标记“X”表示定影度和图形质量中至少一个评价为差,标记“○”表示定影度和图形质量都评价为好。在这里,由于评价定影度和图形质量的方法和上述评价方法相同,因此省略了说明。
当橡胶压缩变形量△t小于其下限0.05mm时,不能恰当地保证定影度和图形质量,因为定影辊12的弹性层不能接触到存在于纸纤维低洼处的色粉。此外,当△t大于其上限0.50mm时,由于对片材的粘着性过度增大,因而释放片材的性能变差。
在上述表1至表3中,在咬入区压力P是75kPa并且杨氏模量E是150kPa,咬入区压力P是100kPa并且杨氏模量E是150kPa,咬入区压力P是150kPa并且杨氏模量E是150kPa和300kPa,和咬入区压力P是200kPa并且杨氏模量E是150kPa和300kPa的情况中,因为满足上述公式,它们的评价结果应当是好的。但是,每种情况都有定影度或图形质量的一种问题,因此所有情况都评价为差。这是由这样一种问题造成的:当关闭了定影装置的电源并且停留48小时之后启动定影装置定影黑色实地印刷图形时,从第一定影片材几乎到第五定影片材的范围中会产生压痕。通过反复进行定影操作,这种压痕会消失。
发现压痕这种问题实际上是在P/E值大于0.50时产生的。即,发现最好应当满足以下的不等式(3)。
P/E≤0.50    (3)
特别是还发现,当P/E值较高时,图形上压痕更显著,并且在压痕消失之前通过咬入区部分的纸张的数量(定影操作的数量)也增多。因此,较好的条件是P/E值等于或小于0.50。
在这个实施例中,不必在加压带基18A的外圆周上提供弹性层18B。但是,当把本使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应用于能够定影片材S两面的图形的设备时,即,应用于能够在片材的两侧印刷的设备或双面印刷机时,必须在加压带基18A的外圆周上也涂敷弹性层18B。未定影片材S是在未定影色粉仅支撑在未定影片材的上表面的条件下说明的,但是,当未定影片材的下表面也支撑着另一个未定影色粉时,则必须在加压带基18A的外圆周上形成弹性层18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安排橡胶压缩变形量△t满足由公式(1)表达的不等性,那么即使用低咬入区压力也一定能取得满意的定影效果。结果,可以减小定影装置驱动电机所需扭矩,并且也可以使用对高扭矩和压力持久性要求不高的组件,因而可以获得较小尺寸和较轻重量的定影装置。此外,当把咬入区压力设置在比较高压力的条件时,根据上述公式(1)可以把弹性层18B的厚度安排得较薄,因而通过缩短预热时间可以整个设备的能量节约,并且可以延长辊子和加压带的有效寿命。
尽管本发明是根据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但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有各种不同的实践。
例如,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包含在定影辊12内的第一卤光灯20被描述为第一热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具体地讲,可以用一个带外壳的加热器作为第一热源。随之而来的结论是,任何能够把定影辊加热到一特定温度的装置都可以使用。此外,第一热源不一定限于包含在定影辊12内,也就是说,热源显然可以安装在定影辊12的外面。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包含在支撑辊14内的第二卤光灯22被描述为第二热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具体地讲,可以把一个带外壳的加热器用作第二热源。结果是任何能够将加压带18加热到一特定温度的装置都可以使用。
另外,这个第二热源不一定限于包含在支撑辊14内,而是显然可以把该热源安装在支撑辊14的外面,直接加热加压带18。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
具体地讲,需要提供第一热源20来至少加热定影辊12,但如果需要,也就是说,当在来自第一热源20的热量不够时,可以额外地提供第二热源。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说明定影部件是由定影辊12构成的,并且加压部件是由加压带18构成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具体地讲,可以如图3和4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那样构成。以下参考图3和4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3和4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了它们的说明。
如图3中所示,另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30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基本上包括一个定影外壳(未示出)。在外壳内,定影装置30还包括一对相互间隔的支撑辊32和34,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以环形方式绕在支撑辊32和34上,一个位于支撑辊32和34之间并且通过用比较低的压力压向定影带36的外表面形成了一个咬入区部分的宽度范围的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38。定影带36位于加压辊38的上方。
使一个未定影片材S以图3中所示箭头方向输送,引导片材的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朝上。在定影带36与支撑辊32和34布置的关系中,加压辊38从定影带下方以一个特定咬入区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咬入区宽度是沿加压辊外圆周的10mm的园弧距离)向上与绕在支撑辊32和34上的定影带36接触。因此,通过导向部件(未示出)将未定影片材S以一个向下的角度引导到定影带36与加压辊38形成的咬入区部分,并接着通过咬入区部分。
一个作为加热定影带36的第一热源的第一卤光灯20安装在支撑辊32内,这个支撑辊32是上述支撑辊32和34中的一个,并且位于未定影片材输送方向上加压辊38的上游。一个作为加热加压辊38的第二热源的第二卤光灯22安装在加压辊38内。
在这里,位于图3左侧的支撑辊34由一驱动机构(未示出)顺时针旋转,以便稳定地把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的未定影片材输送到图3的左侧。定影带36被转动地驱动,从而当未定影片材没有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时,由于定影带36与加压辊38之间的直接摩擦啮合,加压辊38根据定影带36的运动而与定影带36一同旋转。当未定影片材夹持在咬入区部分中时,由于定影带36与加压辊38之间的通过未定影片材的间接摩擦啮合,加压辊38与定影带36一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可以通过调节定影带36的张力,有选择地把对应于加压辊38压在定影带36上的压力的咬入区压力P设置到任何值。
在环形定影带36是图3中所示的圆柱形的条件下,形成的环形定影带36具有50mm的内径。环形定影带36包括一个由镍制造的并且电铸成形的40μm厚度的带基36A,和一个均匀地涂敷在带基36A外圆周上的0.5mm厚度的硅橡胶层36B。这个弹性层36B使用了与第一实施例中加压带弹性层18B相同的材料。加压辊是以第一实施例中定影辊12相同的方式形成的,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咬入区压力也和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支撑辊32和34也是用与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辊14和16相同的方式形成的。因而省略了这些共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定影辊12安装在支撑辊14和16之间,并且也没有压在任何一个支撑辊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如图5中所示的一个对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示例,可以安装使定影辊12通过加压带18以特定的压力压在图5中左侧所示的支撑辊16上,因此,由于定影辊12的弹性层12B压在支撑辊16上这一事实,可以获得更强的压力,因而可以使定影辊12的弹性层12B的厚度形成得比第一实施例的更薄,由此可以取得缩短预热时间的效果。
在上述另一个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加压辊38安装在支撑辊32和34之间,并且也没有压在任何一个支撑辊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如图6中所示的一个对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示例,可以安排使加压辊38通过定影带36以特定压力压在图6左侧所示的支撑辊34上,因此,由于定影带36压在加压辊38上这一事实,可以获得更强的压力,因而可以使定影带36的弹性层36B的厚度形成得比另一实施例更薄,由此可以取得缩短预热时间的效果。
因此,即使在存在如参考图5和6说明的改进示例中所示的多个咬入区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满足上述公式(1),也能实现希望的定影操作。
如上述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安排比较低的咬入区压力值时,也能保证足够的定影特性的定影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以便可以使用低扭矩型驱动源而降低了成本的定影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获得减小装置中所用驱动源和组件尺寸和重量的定影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降低咬入区压力以便可以降低装置驱动单元中扭矩而延长整个装置的有效寿命的定影装置。
表1表示出了压缩变形量△t与定影质量之间的关系(1/3)    ×10-3mm
Figure 0012083100181
表2表示出了压缩变形量△t与定影质量之间的关系(2/3)    ×10-3mm
Figure 0012083100191
表3表示出了压缩变形量△t与定影质量之间的关系(3/3)    ×10-3mm

Claims (12)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一个定影部件,该定影部件具有一个形成在所述定影部件的与支撑未定影色粉的片材表面接触的一侧上的弹性层;
一个加压部件,用于使支撑未定影色粉的所述片材表面以特定压力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一个咬入区部分;和
一个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满足0.05≤P·t/E≤0.50,其中t(mm)是所述弹性层的厚度,E(Pa)是所述弹性层的杨氏模量,和P(Pa)是所述咬入区部分中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所述杨氏模量E(Pa)和所述咬入区部分的所述压力P(Pa)满足P/E≤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部件包括一个定影辊,定影辊具有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上的所述弹性层,支撑未定影色粉的所述片材表面与所述弹性层接触,和
所述加压部件包括一个以特定咬入区宽度与所述定影辊的所述弹性层接触的环形加压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加热所述定影辊的第一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带以环形方式绕在相互间隔的多个支撑辊上,所述定影辊定位在所述多个支撑辊的每个之间,和
所述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所述加压带的第二热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部件包括一个环形定影带,所述环形定影带具有在所述定影带外圆周上的所述弹性层,支撑未定影色粉的所述片材表面与所述弹性层接触,和
所述加压部件包括一个以特定咬入区宽度与所述定影带的所述弹性层接触的加压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带以环形方式绕在相互间隔的多个支撑辊上,所述加压辊定位在所述多个支撑辊的每个之间,和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加热所述定影带的第一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加热所述加压辊的第二热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部件包括一个在所述弹性层外围的释放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t安排在0.15mm至2.0mm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氏模量E安排在150kPa至2400kPa的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入区压力安排在25kPa至200kPa的范围。
CNB001208314A 1999-11-08 2000-08-01 定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2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618799A JP2001134127A (ja) 1999-11-08 1999-11-08 定着装置
JP316187/1999 1999-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5269A true CN1295269A (zh) 2001-05-16
CN1179255C CN1179255C (zh) 2004-12-08

Family

ID=1807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083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255C (zh) 1999-11-08 2000-08-01 定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72309B1 (zh)
EP (1) EP1098229B1 (zh)
JP (1) JP2001134127A (zh)
CN (1) CN1179255C (zh)
DE (1) DE60024759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6424C (zh) * 2002-04-02 2008-09-03 新知德株式会社 定影带以及具有该定影带的定影装置
CN110231760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3114A (ja) * 2000-10-19 2002-04-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US6782233B2 (en) 2002-03-08 2004-08-24 Xerox Corporation Externally heated thick belt fuser
EP1400872B1 (en) * 2002-09-19 2007-04-1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elt fixing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fixing of both sides of a duplex print
US6801745B1 (en) * 2003-03-27 2004-10-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0560715B1 (ko) * 2003-12-16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습식화상형성장치용 화상정착장치
JP4335262B2 (ja) * 2007-02-02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ローラの評価方法
JP6707842B2 (ja) * 2015-01-13 2020-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JP6545032B2 (ja) * 2015-08-07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4819A (en) * 1986-10-13 1989-03-21 Hitachi Metals, Ltd. Heat-fixing apparatus
JPS6470784A (en) * 1987-09-10 1989-03-16 Minolta Camera Kk Thermal fixing device
US4763158A (en) * 1987-09-11 1988-08-09 Xerox Corporation Boron nitride filled fuser rolls
US5249949A (en) * 1989-09-11 1993-10-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for texturizing toner image bearing receiving sheets
US5089363A (en) * 1989-09-11 1992-02-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Toner fi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mage bearing receiving sheet
US5530536A (en) * 1993-12-10 1996-06-25 Xerox Corporation Low modulus fuser member
US5873020A (en) * 1995-11-13 1999-02-16 Minolta Co., Ltd. Fixing device with endless belt
JPH11272100A (ja) * 1998-03-23 1999-10-08 Minolta Co Ltd 定着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6424C (zh) * 2002-04-02 2008-09-03 新知德株式会社 定影带以及具有该定影带的定影装置
CN110231760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31760B (zh) * 2018-03-05 2022-04-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72309B1 (en) 2001-08-07
EP1098229A1 (en) 2001-05-09
CN1179255C (zh) 2004-12-08
EP1098229B1 (en) 2005-12-14
DE60024759T2 (de) 2006-11-02
DE60024759D1 (de) 2006-01-19
JP2001134127A (ja) 200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9255C (zh) 定影装置
CN1114843C (zh) 定影装置
CN1171127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127727B2 (ja) ローラのクリ−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のクリ−ニング装置を用いた印刷装置
JP200807663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77272A (zh) 图像加热装置及其内使用的传送辊
CN1652045A (zh) 具有从外部加热定影辊表面的加热器的像加热装置
CN1161238C (zh) 形成转印图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236924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以及复印介质盒
CN1904764A (zh) 定影单元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645894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59681A (zh) 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
CN101038471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12775A (zh) 定影设备
JP200727191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85698A (zh) 成像装置
CN14091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装置
CN1132067C (zh) 调色剂定影装置
CN1734368A (zh) 定影装置以及使用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17746B2 (ja) 定着装置
JP2001005312A (ja) 定着装置
JP2005010533A (ja) 定着装置
JP7474418B2 (ja) 加熱装置、液付与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搬送装置
JP2006003694A (ja) 定着装置
JP2005010671A (ja) 定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