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647C -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647C
CN1292647C CNB038016028A CN03801602A CN1292647C CN 1292647 C CN1292647 C CN 1292647C CN B038016028 A CNB038016028 A CN B038016028A CN 03801602 A CN03801602 A CN 03801602A CN 1292647 C CN1292647 C CN 12926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groove body
oxidation assembly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16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6072A (zh
Inventor
宫本久士
中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in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jiki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in Inc filed Critical Fujiki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96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6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6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6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F28C1/02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with counter-current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下方配置过滤装置(F),使前者的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与后者的供水口连通,从而使两者一体化,其中,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U)包括:槽主体,其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与排气口,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隔壁,其在所述槽主体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其配置在槽主体内;水的滴落部,其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下方的支持架体;消音过滤材料,其配置在支持架体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内的空气流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的构成为,包括:箱形的液滴导向体,为箱状且在侧壁上设置了散水口;盖体,嵌装在液滴导向体的上方开口上;分散体,固定在盖体的下表面一侧且为碗形;液滴导向管,突出设置在比液滴导向体的水平板更靠下的一方;所述过滤装置(F)包括:过滤槽主体,其分别在侧部上方具有排水口,在上表面一侧具有供水口;分隔帘板,其配置在过滤槽主体内的下方;隔壁,其纵向配置在槽主体内,形成进水空间与过滤空间;多个过滤箱,其在过滤空间内更换自如地并列配置,在其内部填充有过滤材料,并且水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流通;流入后的水从所述进水空间流过过滤槽主体的底部及各过滤箱,由所述排水口排出。

Description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 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的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开发了各种型式的装置,使得水冷却装置具有净化功能,本申请的申请人以前也开发并公开了一种具有主要用于养鱼水槽水的净化·冷却用的净化功能的水冷却装置,其专利号为特开平11-318271号。
可是,在上述特开平11-318271号的具有净化功能的水冷却装置中,由于具有以下难点而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种种问题,即,①净化能力相对较低,难于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能源的节约,②易于在作用于填充材料的各部分上的净化负载上产生不均匀,③水净化装置的噪音高。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开发并公开了一种组合了具有图6所示的过滤功能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且强化了图7所示的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称为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其专利号为特愿2001-110564号。
即,图6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其构成为:在处理槽主体1内设置导水管2、分散体3、液滴导向体4、导引板4a、滴落导向管4b、填充材料5、进气装置6、消音过滤材料7等,使被处理水W穿过滴落导向管4b而向填充材料5上滴落,用消音过滤材料7来过滤在填充材料5内被生物处理了的处理水W1,并且使空气流A穿过通气部P而向填充材料5内以对流方式流通。又,8是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9是吸气口,10是排气口,11是盖体,W3是处理完毕的水。
又,图7表示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所述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进一步强化了上述图6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水净化·过滤功能,将过滤装置F另外设置并将来自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处理完毕的水W3导入其中,由过滤材料13过滤处理后返回到水槽12。又,14是支承架台,15是泵,16、17是连结管,WL是水面。
虽然上述特愿2001-110564号公报相关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及使用该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等能够增高每单位容积的水净化能力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节约能量,并且能够在低噪音下运转,但是在所述各装置U、T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第1个问题是被处理水W的飞散的问题。即,从图6及图7中可以看出,在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U中,从结构上来讲不能可靠地防止以下问题:滴落水被卷入到从排气口10排出到外部的空气流A内,与空气流A一起分散到外部。
又,为了防止飞散,有必要在排气口10的外部设置飞散防止盖体等作为防止飞散机构,这样就产生了外观上或空间上的问题。
进而,在图7的强化了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中,在向水循环部的安装这一点上存在问题。即,因为3阶状地组装水槽12、过滤装置F、供氧水冷却装置,所以在观赏鱼的领域中,可能会有损美观。
除此之外,在图7的强化了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中,担心在更换过滤装置F的过滤材料时会大幅损伤微生物活性,在有的情况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使微生物活性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先前公开的组合了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中的上述问题,即,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在结构上,不能完全防止水向外部飞散的问题,②由于不能简单地将供氧水冷却装置U向水槽或过滤装置F安装,其设置存在种种困难,③在过滤装置F中因为生物过滤学上的问题而不能充分维持水质,为了实现该目的而需要兼用2台以上的过滤装置F,以及④从观赏鱼或活鱼之类的水生生物培育的观点出发,预先将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一体化,而不能以简洁的形式加以使用的问题。
即,本发明为了解决以往的供氧水冷却装置与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中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主要目的在于以大多数的消费者易于使用的形式来提供一种供氧水冷却装置U以及将该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一体化而成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U及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形式简洁且外观良好,具有高能力的净化·过滤功能。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本构成为包括:槽主体,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与排气口,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隔壁,其在所述槽主体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配置在槽主体的一个部分内;水的滴落部,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下方的支持架体;消音过滤材料,配置在支持架体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内的空气流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的构成为,其包括:箱形的液滴导向体,为箱状且在侧壁上设置了散水口;盖体,嵌装在液滴导向体的上方开口上;分散体,固定在盖体的下表面一侧且为碗形;液滴导向管,突出设置在比液滴导向体的水平板更靠下的一方。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水的滴落部的构成为:由螺旋桨形的旋转散水体形成,所述旋转散水体具有多个散水口,所述散水口经由旋转轴承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导水管的顶端,朝向下方喷出被处理水;并且利用来自散水口的水喷射时的反作用力及向上方流出的排出空气流而使旋转散水体自身旋转。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基本构成为包括:过滤槽主体,其分别在侧部上方具有排水口,在上表面一侧具有供水口;分隔帘板,其配置在过滤槽主体内的下方;隔壁,其纵向配置在槽主体内,形成进水空间与过滤空间;多个过滤箱,其在过滤空间内更换自如地并列配置,在其内部填充有过滤材料,并且水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流通;其中,流入后的水从所述进水空间流过过滤槽主体的底部及各过滤箱,由所述排水口排出。
技术方案4或5的发明的基本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供氧水冷却装置的下部配置技术方案3所述的过滤装置,将两者分离自如地一体组装,将由供氧水冷却装置处理过的处理完毕的水进一步由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相关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概略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中所使用的水滴落部C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水滴落部C的其它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水滴落部C的侧视图。
图5是旋转散水体的侧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相关的供氧水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相关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的剖视概略图。
符号说明
T是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U是供氧水冷却装置,F是过滤装置,F1·F2·F3是过滤箱,Fb是进水空间,WL是水位,Fs是过滤处理完毕的水W4的排出口,Wt是水槽,Ft是卡止用突起体,Fg是止滑件,P是泵,Wa是吸水口,Ts是水槽上部的加强件,W是被处理水,W1是滴落水,W2是分散水,W3是处理完毕的水,W4是过滤处理完毕的水,A是空气流,C是水的滴落部,20是槽主体,21是隔壁,22是导水管,22a是旋转轴承,23是分散体,24是盖体,25是液滴导向体,25a是水平板,25b是液滴导向管,25b1是滴落孔,25c是散水口,26是冷却氧化组件,27是进气装置,28是消音过滤材料,29是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30是吸气口,31是排气口,32是消音过滤支承体,33是支承架体,34是配管,35是过滤槽主体,36是隔壁,37是过滤箱上表面,38是过滤箱底面,39是排出口筒体,40是分隔帘板,41是旋转散水体,41a是散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相关的强化了‘供氧、净化、冷却及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以下,称为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的剖视概略图,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由上部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下部的过滤装置F形成。
所述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构造为将形成于过滤装置F的侧面的排出口Fs挂在水槽Wt的侧壁上端。即,在构成过滤处理完毕的水W4的排出口Fs的筒体39的下表面一侧上形成有突起Ft,通过利用该突起Ft,无论市售的水槽Wt的上部加强件Ts为何种形状,能够不产生滑动地将过滤装置F卡止在水槽Wt的侧壁上端。
又,为了抑制其滑动,其构造为:在过滤装置F与水槽Wt之间配置止滑件Fg,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固定性能。
作为上述止滑件Fg,若是使用树脂或橡胶等可达到其目的的软质材料,则怎样的材料都可以,若是其形状与其一致的部件,则怎样的部件都可以。
又,根据图1,虽然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处于连接后的状态,但也可以卸下上部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将其单体地使用。此时,只要直接将排出口29连接在水槽Wt上即可。
进而,在单体地使用下部过滤装置F时,若将配管34连接于过滤装置F的进水空间Fb,则能够发挥其功能。
参照图1,在所述图1中,W是被处理水,W2是分散水,W1是滴落水,W3是处理完毕的水,W4是过滤处理完毕的水,A是空气流,C是水的滴落部,20是槽主体,21是隔壁,22是导水管,23是分散体,24是盖体,25是液滴导向体,26是冷却氧化组件,27是进气装置,28是消音过滤材料,29是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30是吸气口,31是排气口,32是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33是支承架体,34是配管,供氧水冷却装置U由以下部件来构成其主要部分:分散体23、盖体24、液滴导向体25等构成的水的滴落部C;冷却氧化组件26;进气装置27;消音过滤材料28等。
此外,在图1中,35是过滤槽主体,36是隔壁,F1·F2·F3是过滤箱(盒式),37是过滤箱上表面,38是过滤箱底面,Fs是排出口,39是形成排出口的筒体,40是分隔帘板,Fb是进水空间,P是泵,Wa是吸水口,过滤装置F由过滤槽主体35、隔壁36、过滤箱F1·F2·F3、排出口用筒体39、分隔帘板40等构成。
所述槽主体20通过合成树脂等而形成为四边形,利用隔壁21将其内部划分为两个部分:水净化部、通气部。又,在槽主体20中设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吸气口30、排气口31等,进而,所述隔壁21的下方成为通气开口。
所述导水管22通过槽主体20的侧部下方而向内侧插入,从水净化部的大致中央部朝向上方地直立,其上端朝向分散体23的下表面一侧开口。
所述分散体23支承固定在盖体24的中央部的背面一侧,形成为比导水管22的直径大的圆形的反碟形(或碗形)。
所述液滴导向体25与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隔,呈大致水平姿势地支承固定在分散体23的下方,如后所述,通过固定设置其上·下两端开口的多个短的滴落导向管25b的上端部来形成在平板状的导引板25a上。
所述冷却氧化组件26构成所谓滤材组件或氧化处理组件,由多孔质性的合成树脂或陶瓷材料等构成,剖面形状为蜂窝状,若是其本身难以腐蚀的材料,则使用怎样的材质都可以。
该蜂窝状的壁应该成为微生物载持体,又,为了增大循环水W1与空气流A的接触面积,增高氧供给性与水的蒸发性,其细孔为1微米~1000微米左右为宜,100微米~500微米更好,进而具有贯通孔则更为理想。
作为其材质,以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有机高分子或硅藻土等的硅酸化合物或氧化铝等的材质为代表而烧结所得,通过具有有机物的吸附能力的含水硅酸镁等的多孔质结晶或活性炭、沸石等的天然矿石、离子交换剂等的使用,使其能力活性化。吸附了后者的有机物或离子交换了的铵等在其氧化环境下被有效地生化氧化。
又,若要加入氧而考虑水的蒸发性,则被处理水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以较大为好。虽然难以利用此时供给的水的粘度,来指定细孔或表面积的凹凸的大小或滞留时间等,但是细孔以100微米左右~2000微米为宜,若是单指凹凸,则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具有厚度为1毫米~3毫米左右的连续不定形孔为最好。但是,有必要根据本装置的流量大小、风量来使用分别与其适应的蜂窝口径或外壁厚度。
又,虽然在图1中所述的冷却氧化组件26为蜂窝状,但若能够不影响进排气且实现其氧化目的,则也可使用纤维状、不定形状的组件。
所述进气装置27由马达27a与旋转叶片27b构成,从吸气口30吸入的空气流A穿过通气部、通气口、水净化部、冷却氧化组件26而强行流通、从排气口31向槽主体20外排出。
消音过滤材料28的目的在于:对滴落时产生的滴水声进行消音、对由冷却氧化组件26不完全过滤的浮游悬浊物质等进行过滤及再次氧化,以多孔质的聚氨酯海绵体、聚丙烯等的有机软质剂或玻璃绒或聚丙烯等的纤维状材料最为理想。若能够消音及过滤悬浊物,则怎样的坯料形状都可以。
接着,对于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供给口Wa供给被处理水W,路经导水管22而被分散体23所分散,其分散水W2沿着滴落导向管25b的滴落口25b1滴落,又,蓄积后的水从散水口25c被散水,无遗漏地滴落到冷却氧化组件26,在冷却氧化组件26中通过进气装置27而进气的空气A促进滴落水W1的蒸发,吸取气化热量,降低水温(处理完毕的水W3)与排气温度(空气流A),并且将氧溶解在处理完毕的水W3中。
此时,如以往的装置那样,因为排气A向槽主体20的上方排出,所以滴落水W1不会飞散到外部。
从供给口Wa供给的被处理水W希望事先通过拉西环或纤维状的物理过滤材料来除去粒径较大的异物,或通过活性炭等的物理吸附剂来预先实施除去色素或臭味等的处理。
被氧化并冷却的氧强制溶解冷却水(处理完毕的水)W3滴落到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下部的消音过滤材料28上。被这样处理的处理完毕的水W3通过排出口29来进行排出。
过滤装置F由四边形的过滤槽主体35与插装于在其内部通过隔壁36而形成的空间部中的多个过滤箱F1·F2·F3等构成,各过滤箱F1·F2·F3支承固定在帘状隔板40之上。
所述过滤箱F1·F2·F3的底部38与上部37成为帘状构造,成为水能够通过过滤箱内部的构造。又,上部帘部37为了过滤材料的更换而成为可装卸的构造。
关于过滤箱的材质或形状,若是能够达到其目的的材质或形状,则当然无论怎样的材质、构造都可以。
又,所述各过滤箱F1·F2·F3分别独立,底部38与上部37如前所述地成为帘状构造,能够填充任意的过滤材料。
进而,因为各过滤箱F1·F2·F3分别独立,所以能够不影响其它过滤箱地取出任意一个,对其洗净并进行更换。这一点在过滤学上来说非常重要。
在通常的过滤装置中,其构造为过滤箱或过滤材料通过划分而能够分割。可是,要想取出或更换其任意一处时,则不能取出其它部分或必须在移动后进行该作业。
伴随该作业,在现有技术下活性化了的生物过滤由于与空气接触或移动而产生需氧、厌氧、过滤材料配置、水流的变化等,在多数情况下会停止生物学上的过滤。与之相伴,水质发生变化,对于饲养生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之相对,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过滤箱F1·F2·F3的构造,在定期的洗净、更换中,通过使其它过滤层放置1个月以上,能够维持充分的生物学过滤。
该理由如下。例如,放置水槽并养育了水生生物。因为最初水的污染也少,用过滤箱内的过滤材料逐渐使微生物活性化,进行生物过滤。其活性率也伴随其污染而上升。
可是,若用人眼来观察处于活性状态的过滤材料,就会发现它非常脏。若就这样放置,则会导致过滤功能降低,其活性率也变得非常低。
在该时刻,更换1个过滤箱例如F1。此时刚刚更换的过滤箱F1的生物过滤活性为0%。其它2个具有70%的活性率。
在其更换时,使其它过滤箱与空气接触或移动时的活性率在现有数据下平均降低了30%。又,虽然仅仅降低还可以,但在暴露于需氧环境时,铵或亚硝酸的有害物开始蓄积。这就是厌氧的脱氮作用的惰性现象。
话说回来,若将被更换的过滤箱F1放置2周,则活性率上升50%左右。在该时刻,其它两个仍然维持着70%的活性率。
一个月后,过滤箱F1具有70%的活性率。此时应更换另一个过滤箱F2。于是,将活性维持在F1=85%、F2=0%、F3=65%的情况、即,能够维持水质。
通过反复进行该循环而使用了3个过滤箱,能够使一个过滤箱的活性率都平均在50%以上。由此,在整个过滤箱的容量为1.5L的情况下,在150L的水槽中进行适度的投食与定期的换水(一周约30L左右,日本的城市的平均的自来水),即使饲养500条一般的小型观赏鱼(例如红莲灯鱼)的成年鱼,也能够将其饲养到足够长的寿命。
虽然过滤箱的设置个数越多越好,但是从设置场所等的观点出发,具有一定限度。所述数据有必要根据可饲养的生物而对过滤材料的种类进行研究。
参照图1,从上方部的供氧水冷却装置U穿过排水口29而向过滤装置F供给处理完毕的水W3,所述水W3具有水温适中、氧饱和的生物学及过滤学上理想的物理性质。
即,被供给的处理完毕的水W3经由配置于下部的过滤槽主体35内的进水空间Fb而通过隔帘,分别沿箭头方向通过过滤箱F1·F2·F3内部,由此,成为被过滤的过滤水W4而从排出口Fs再次回到水槽Wt内。
图2是形成水的滴落部C的液滴导向体25及其盖体24的立体图。液滴导向体25形成为其上表面开放的四边形箱状,在其水平板25a的背面一侧安装有多个液滴导向管25b,滴落孔25b1开口。又,在其圆周壁上形成有多个散水孔25c。
进而,所述盖体24装卸自如地嵌合在四边形的圆周壁的上部,在其背面一侧固定着分散体23(省略图示)。
又,在图2中,绘出了连接在图1中未示出的制品主体上的框架25L。通过作成这样的形式,其构造使得来自冷却氧化组件26的空气流A顺畅地流向上部。
图3是表示水的滴落部C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4是水滴落部C的侧视图,图5是旋转散水体41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的滴落部C由2个旋转散水体41与设于导水管22的上端部的旋转轴承22a构成,被导入到旋转散水体41内的被处理水W从散水口41a喷出,利用其反作用而使旋转力作用在旋转散水体41上。
即,从管22供给的被处理水W到达旋转散水体41,从散水口41a散水。此时,因为散水口41a的角度为向下45度左右,所以反作用所形成的推进力作用在旋转散水体41上,成为经由旋转轴承22a而旋转的结构。
又,所述旋转散水体41形成为螺旋桨形状,以便于利用进气装置27所得的风压使得旋转顺畅,因此,通过使旋转散水体41旋转,从散水口41a供给的滴落水W1均匀地湿润冷却氧化组件20。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供氧水冷却装置中,其构成为:以与被处理水对流的方式使来自进气装置的空气流在被处理水流下的多孔性蜂窝状体或格子状体构成的冷却氧化组件内流通,从槽主体的上表面一侧直线地排出空气流。由此,被处理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增加,并且能够完全防止水飞散到槽主体的外侧,其结果,大幅提高生物相对于被处理水的净化能力,实现供氧水冷却装置的小型化及降低制造成本,且能够节约能源。
又,在本发明中,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下方配置消音过滤材料,将来自冷却氧化组件的处理水滴落到消音过滤材料上,并对其进行过滤。其结果,因处理水的滴落而引起的噪音完全消失,能够得到净化水平更高的处理完毕的水。
进而,在本发明中,将液滴导向体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的上方,被处理水穿过液滴导向体的滴落导向管而滴落到冷却氧化组件上。其结果,被处理水极其均匀地分散并滴落到冷却氧化组件的上表面上,因滴落水量的不均匀而引起的种种问题完全消失。
在本发明的过滤装置中,其构成为:在过滤槽主体内以盒式替换自如地配置了多个过滤箱,所述过滤箱替换自如地填充了适当的过滤材料,来自供氧水冷却装置的处理完毕的水W3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所述各过滤箱内流通,并且从各部过滤箱的上方流出的过滤处理水W4返回到水槽中。
其结果,通过依次有计划地替换各过滤箱的过滤材料,能够使过滤装置一直在生物学上的高度活性化状态下工作,能够稳定地维持高的过滤性能。
即,过滤材料被分割成多个块,尽管更换该过滤材料也不需要将更换的过滤材料之外的其它过滤材料从水中拉出。其结果,未更换的过滤材料留在水中,生物过滤性能不因过滤材料的更换而被损害。
在本发明相关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中,其构成为:将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U与过滤装置F有机地结合,使水槽内的水连续地被循环净化。其结果,能够长时间地将水槽内的水保持在高纯度·高溶解氧的状态,促进鱼类等的生物体或水生植物的生长,并且进一步减少生物体的死亡。
又,能够提高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T自身的简洁化及美感,大幅提高实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提供了进行了设置外观的改善的飞散防止装置,其能力在于:通过高效地使氧溶解在循环水中并以生物学及化学的方式促进处理水溶解物质的氧化、以及附加使水温降低到湿球温度左右以下,充分考虑了生物过滤学的过滤装置,而能够在封闭的循环水槽中确保充分的氧溶解量及通过扩充过滤功能来实现饲养生物或环境的改善。

Claims (6)

1.一种供氧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主体(20),其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30)与排气口(31),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隔壁(21),其在所述槽主体(20)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20)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26),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一个部分内;水的滴落部(C),其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26)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32),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20)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下方的支持架体(33);消音过滤材料(28),其配置在所述支持架体(33)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26)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27),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26)内的空气流(A)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26)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C)的构成为,其包括:箱形的液滴导向体(25),为箱状且在侧壁上设置了散水口(25c);盖体(24),嵌装在液滴导向体(25)的上方开口上;分散体(23),固定在盖体(24)的下表面一侧且为碗形;液滴导向管(25b),突出设置在比液滴导向体(25)的水平板(25a)更靠下的一方。
2.一种供氧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主体(20),其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30)与排气口(31),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隔壁(21),其在所述槽主体(20)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20)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26),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一个部分内;水的滴落部(C),其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26)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32),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20)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下方的支持架体(33);消音过滤材料(28),其配置在所述支持架体(33)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26)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27),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26)内的空气流(A)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26)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C)的构成为:由螺旋桨形的旋转散水体(41)形成,所述旋转散水体(41)具有多个散水口(41a),所述散水口经由旋转轴承(23a)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导水管(22)的顶端,朝向下方喷出被处理水(W);并且利用来自散水口(41a)的水喷射时的反作用力及向上方流出的排出空气流而使旋转散水体(41)自身旋转。
3.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槽主体(35),其分别在侧部上方具有排水口(Fs),在上表面一侧具有供水口(A);分隔帘板(40),其配置在过滤槽主体(35)内的下方;隔壁(36),其纵向配置在槽主体(35)内,形成进水空间(Fb)与过滤空间;多个过滤箱(F1-F3),其在过滤空间内更换自如地并列配置,在其内部填充有过滤材料,并且水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流通,和在形成所述排出口(Fs)的排出口筒体(39)的下表面一侧形成的多个卡止用突起体(Ft),其中,流入后的水从所述进水空间(Fb)流过过滤槽主体(35)的底部及各过滤箱(F1-F3),由所述排水口(Fs)排出,并且通过使所述卡止用突起体(Ft)卡止在水槽(Wt)的上部加强件(Ts)上,将过滤槽主体(35)卡止于水槽(Wt)。
4.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下方配置过滤装置(F),使前者的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与后者的供水口(A)连通,从而使两者一体化,其中,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包括:槽主体(20),其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30)与排气口(31),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隔壁(21),其在所述槽主体(20)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20)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26),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一个部分内;水的滴落部(C),其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26)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32),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20)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下方的支持架体(33);消音过滤材料(28),其配置在所述支持架体(33)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26)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27),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26)内的空气流(A)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26)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C)的构成为,包括:箱形的液滴导向体(25),为箱状且在侧壁上设置了散水口(25c);盖体(24),嵌装在液滴导向体(25)的上方开口上;分散体(23),固定在盖体(24)的下表面一侧且为碗形;液滴导向管(25b),突出设置在比液滴导向体(25)的水平板(25a)更靠下的一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主体(35),其分别在侧部上方具有排水口(Fs),在上表面一侧具有供水口(A);分隔帘板(40),其配置在过滤槽主体(35)内的下方;隔壁(36),其纵向配置在槽主体(35)内,形成进水空间(Fb)与过滤空间;多个过滤箱(F1-F3),其在过滤空间内更换自如地并列配置,在其内部填充有过滤材料,并且水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流通,和在形成所述排出口(Fs)的排出口筒体(39)的下表面一侧形成的多个卡止用突起体(Ft),所述过滤装置(F)的构造为,使流入后的水从所述进水空间(Fb)流过过滤槽主体(35)的底部及各过滤箱(F1-F3),由所述排水口(Fs)排出,并且通过使所述卡止用突起体(Ft)卡止在水槽(Wt)的上部加强件(Ts)上,将过滤槽主体35卡止于水槽(Wt)。
5.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下方配置过滤装置(F),使前者的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与后者的供水口(A)连通,从而使两者一体化,其中,所述供氧水冷却装置包括:槽主体(20),其在上表面一侧具有空气的吸气口(30)与排气口(31),在下方具有处理完毕的水的出口(29);隔壁(21),其在所述槽主体(20)的内部沿纵向设置,用于将槽主体(20)内部上方的空间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冷却氧化组件(26),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一个部分内;水的滴落部(C),其呈水平状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上方,使被处理水向冷却氧化组件(26)上分散滴落;消音过滤材料支承体(32),其具有在所述槽主体(20)的底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在冷却氧化组件(26)的下方的支持架体(33);消音过滤材料(28),其配置在所述支持架体(33)的上表面,对于从冷却氧化组件(26)滴落的处理水进行过滤;进气装置(27),其配置在所述槽主体(20)的另一个部分内,使所述冷却氧化组件(26)内的空气流(A)从下方朝向上方地在冷却氧化组件(26)内流通,其中,水的滴落部(C)的构成为:由螺旋桨形的旋转散水体(41)形成,所述旋转散水体(41)具有多个散水口(41a),所述散水口经由旋转轴承(23a)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导水管(22)的顶端,朝向下方喷出被处理水(W),并且利用来自散水口(41a)的水喷射时的反作用力及向上方流出的排出空气流而使旋转散水体(41)自身旋转;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主体(35),其分别在侧部上方具有排水口(Fs),在上表面一侧具有供水口(A);分隔帘板(40),其配置在过滤槽主体(35)内的下方;隔壁(36),其纵向配置在槽主体(35)内,形成进水空间(Fb)与过滤空间;多个过滤箱(F1-F3),其在过滤空间内更换自如地并列配置,在其内部填充有过滤材料,并且水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流通,和在形成所述排出口(Fs)的排出口筒体(39)的下表面一侧形成的多个卡止用突起体(Ft),所述过滤装置(F)的构造为,使流入后的水从所述进水空间(Fb)流过过滤槽主体(35)的底部及各过滤箱(F1-F3),由所述排水口(Fs)排出,并且通过使所述卡止用突起体(Ft)卡止在水槽(Wt)的上部加强件(Ts)上,将过滤槽主体(35)卡止于水槽(Wt)。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供氧水冷却装置(U)的槽主体(20)的底面的外形与过滤装置(F)的过滤槽主体(35)的底面的外形分别作成同一尺寸。
CNB038016028A 2002-09-24 2003-09-24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6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6950/2002 2002-09-24
JP2002276950A JP4441163B2 (ja) 2002-09-24 2002-09-24 酸素供給水冷却装置及び濾過装置並びにこれ等を用いた濾過機能付随水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6072A CN1596072A (zh) 2005-03-16
CN1292647C true CN1292647C (zh) 2007-01-03

Family

ID=32040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160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647C (zh) 2002-09-24 2003-09-24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087158B2 (zh)
JP (1) JP4441163B2 (zh)
CN (1) CN1292647C (zh)
AU (1) AU2003266590A1 (zh)
TW (1) TW200406145A (zh)
WO (1) WO2004028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5274B1 (en) * 2004-12-09 2008-09-16 Leon Helfet Aquarium filter unit
US7628913B2 (en) * 2005-10-05 2009-12-08 J.W. Pet Company, Inc. Aquarium filter cartridge and filtration system
DE102006000982B4 (de) * 2006-01-05 2016-02-04 Hartmut Illmer Vorrichtung für den Abbau von Schadstoffen in Wasser
AU2010208023A1 (en) * 2009-01-30 2011-08-25 Pentair Residential Filtratio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regeneration stage
US8685235B2 (en) * 2009-02-04 2014-04-01 Vladimir Petrovich Kolesnjkov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JP5207254B2 (ja) * 2009-06-29 2013-06-12 ゼンスイ株式会社 観賞水槽用の上置型冷却濾過装置
US9454158B2 (en) 2013-03-15 2016-09-27 Bhushan Somani Real time diagnostics for flow controll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405235B (zh) * 2013-08-09 2016-03-02 兰州大学 多模控温式血氧分压动力学测试装置
CN104567516A (zh) * 2014-12-18 2015-04-29 黄涛 空气冷却器
CN105325358B (zh) * 2015-11-20 2019-03-08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溶氧降温过滤器
US10983538B2 (en) 2017-02-27 2021-04-20 Flow Devices And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low sensor back pressure adjustment for mass flow controller
DE102018120217A1 (de) * 2018-08-20 2020-02-20 Tristan Wilm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leichzeitigen biologischen Reinigung von Abwasser, insbesondere von Abwasser mit biologisch abbaubarer Belastung, und Bereitstellung von gekühlter Luft
US11976893B2 (en) 2019-07-18 2024-05-07 Spx Cooling Tech, Llc Cooling tower with basin shield
CN111121492A (zh) * 2020-01-19 2020-05-08 广东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漂水率的冷却塔水声控制装置
CN113368561B (zh) * 2021-06-01 2022-08-16 睢县龙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用纸浆废水中木质纤维收集过滤设备
CN115046356B (zh) * 2022-06-08 2023-03-21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沥青改性剂生产用尾气吸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49594U (zh) * 1974-05-29 1975-12-12
JPS51124000U (zh) * 1975-04-02 1976-10-07
JPH08219684A (ja) * 1995-02-14 1996-08-30 Osaka Gas Co Ltd 冷却塔の散水装置
JPH1114270A (ja) * 1997-06-19 1999-01-22 Kokago Corp Kk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43524A (en) * 1927-11-15 1930-01-14 Electrodialyzer Corp Sepa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3112261A (en) * 1961-04-13 1963-11-26 Fluor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biological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US3345048A (en) * 1964-07-13 1967-10-03 Fluor Corp Cooling tower deck slat spacer
US3275147A (en) * 1964-07-14 1966-09-27 Campbell Soup Co Filters
US3623976A (en) * 1969-10-30 1971-11-30 Del Pak Media Corp Liquid wastes treatment method
US3950252A (en) * 1974-03-11 1976-04-13 Jet Aeration Company Upflow filter
US3993459A (en) 1974-04-30 1976-11-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atalyst for the conversion of higher hydrocarbon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fuel
US4028756A (en) 1975-04-09 1977-06-14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Hand tool for working on electrical conductors
JPH0746721B2 (ja) 1986-09-09 1995-05-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メ−ジ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67772U (zh) * 1986-10-17 1988-05-07
US4861465A (en) * 1988-01-25 1989-08-29 Augustyniak Stanley D Anti-reverse siphon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for aquariums
US5084164A (en) * 1990-05-31 1992-01-28 Luis Del Rosario Filter assembly for an aquarium
JP2585671Y2 (ja) * 1993-03-24 1998-11-25 株式会社ニッソー 観賞魚水槽用濾過装置
US5348654A (en) * 1993-08-26 1994-09-20 Fischer Harry C Co-current packed tower bio-reactor
JP2790031B2 (ja) * 1994-02-22 1998-08-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情報抽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WO1996007618A1 (de) * 1994-09-10 1996-03-14 Tlok Bernd Ch Wasserfiltration
US5460722A (en) * 1994-10-11 1995-10-24 Chen; Shan-Hu Biochemical dripping board for aquariums
JP3033952B2 (ja) * 1996-11-06 2000-04-17 茂 長野 冷却塔
JPH11318271A (ja) * 1998-05-15 1999-11-24 Fujikin Inc 水槽用冷却装置
JP4603715B2 (ja) 2001-04-09 2010-12-22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水浄化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水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49594U (zh) * 1974-05-29 1975-12-12
JPS51124000U (zh) * 1975-04-02 1976-10-07
JPH08219684A (ja) * 1995-02-14 1996-08-30 Osaka Gas Co Ltd 冷却塔の散水装置
JPH1114270A (ja) * 1997-06-19 1999-01-22 Kokago Corp Kk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87158B2 (en) 2006-08-08
US20070131596A1 (en) 2007-06-14
JP4441163B2 (ja) 2010-03-31
US20050029176A1 (en) 2005-02-10
TW200406145A (en) 2004-05-01
CN1596072A (zh) 2005-03-16
JP2004113852A (ja) 2004-04-15
WO2004028246A1 (ja) 2004-04-08
AU2003266590A1 (en) 200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647C (zh) 供氧水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带有过滤功能的水冷却装置
CN1186109C (zh) 生物过滤装置
CN1040298C (zh) 饮用水或废水和/或废气的净化方法
JP2000312542A (ja) 魚介類の循環濾過養殖装置
KR101434427B1 (ko) 생물학적 여과기능을 갖는 여과장치
JP4361432B2 (ja) 水処理装置
CN206372690U (zh) 一种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处理装置
CN105339312A (zh) 水处理装置
CN201163934Y (zh) 水族养殖装置
CN205669856U (zh) 一种可充氧的空调设备
CN105254013A (zh) 污水处理池
CN212151764U (zh) 一种气动生物转盘以及采用该转盘的污水处理装置
JP7258775B2 (ja) 浄化処理システム
CN1236673C (zh) 水槽内的水的冷却·净化装置
TWM428791U (en) Biological defoaming filter
CN2632074Y (zh) 一种废水生物法处理装置
CN206680250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
JP2008092846A (ja) 循環型養魚システム
CN1824613A (zh) 多孔管式处理水流出组件及利用该组件的处理水流出装置
CN205653228U (zh) 污水处理池
KR100455896B1 (ko) 수조 내의 물의 냉각·정화장치
CN2908480Y (zh) 一种用以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CN1734190A (zh) 空气清洁器
JP7028640B2 (ja) バイオトイレシステム
CN205472903U (zh) 一种工厂化生物滤池内循环安保自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