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092C - 锁眼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1092C CN1291092C CN 03136765 CN03136765A CN1291092C CN 1291092 C CN1291092 C CN 1291092C CN 03136765 CN03136765 CN 03136765 CN 03136765 A CN03136765 A CN 03136765A CN 1291092 C CN1291092 C CN 129109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aforementioned
- footing
- skewed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机M具有输入机构(23)和控制装置(35);该输入机构(23)用于输入使钮孔缝口(50)加固部(53)中的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形成具有所期望曲率半径R的圆弧状的曲率半径信息;该控制装置(35)根据该曲率半径信息进行缝口数据制作处理,用于进行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形成圆弧状的缝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眼机,它能在加工布料上缝制具有加固部的钮孔缝口。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中的锁眼机,1992年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6436号和1992年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61695号中公开了缝制圆形钮孔缝口的圆形钮孔锁眼机,该圆形钮孔缝口由圆形钮孔部、与该圆形钮孔部连接着的直线部及加固部组成。这种圆形钮孔锁眼机设置有驱动机构、转动机构和输送机构;驱动机构使针杆和与针杆对置的环顶器同步驱动;转动机构使设置有环顶器的环顶器座与针杆按平视逆时针方向转动;输送机构使载置加工布料的输送台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根据钮孔缝口的缝口数据,这种圆形钮孔锁眼机通过驱动控制输送机构和转动机构在加工布料上形成钮孔缝口。
这种圆形钮孔锁眼机的针杆摆动机构是机械驱动式的,机械规定从内针到外针的针摆幅。因此,只要制作内针落针位置的缝口数据,就能返复缝制包括有外针落针位置的钮孔缝口。
如图10所示,在斜纹布等布料上形成的圆形钮孔缝口150A由二点划线所示的圆形部151、直线部152和加固部153构成。前述加固部153由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和基部153a构成,通过设置有相对Y方向有一定倾斜角α(例如约60°)倾斜的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就能使前述加固部153外观良好。
这时,由于直线部152和加固部153、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和基部153a的外针落针点轨迹(缝口外缘)全为直线状,而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的两端角部153c、153d以共有直线折曲状连接成折线状,因此,形成该角部153c、153d具有钝角状角的形状。另外,前述圆形部的开始端、终止端的角部151a、151b变成具有角的形状。
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希望上述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的两端角部153c、153d的形状没有带棱角的折线状,而是形成光滑的圆弧状。可是存在的问题是,用上述圆形锁眼机只能把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两端角部153c、153d的落针轨迹缝制成折线状。
与此相对应,现有的机械驱动式圆形钮孔锁眼机,利用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使输送机构驱动,输送机构使输送台在X方向和Y方向中移动。在这种机械驱动式圆形钮孔锁眼机中,在进行缝制具有加固部的圆形钮孔缝口时,使用圆盘状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其中,利用由随动件跟随在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上形成的槽追踪关系,加固部153的倾斜状加固部分153b两端角部153c、153d的落针轨迹不会变成有角的折线状,能形成圆形形状(圆弧状)。
但是,在这种机械驱动式圆形钮孔锁眼机中,由于用一种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能缝制的缝口形状曲率半径只是一种,换言之,缝制角部153c、153d形成圆弧状时的曲率半径只是一种,所以,不能根据使用者的爱好变更曲率半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考虑预备多种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但预备多种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使成本升高,同时,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的管理复杂;另外,每次变更曲率半径都必须交换缝口形成专用凸轮板,存在的不足是作业性变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眼机,这种锁眼机能使加固部的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具有所需曲率半径的圆弧状。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锁眼机具有输入机构和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输入机构能输入使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使用由输入机构输入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计算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
由输入机构输入第一曲率半径信息后,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根据该第一曲率半径信息,通过计算求出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因此,使用者能输入所期望曲率半径。根据计算求出的多个落针位置构成的缝制数据,缝制钮孔缝口,该钮孔缝口具有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具有已输入曲率半径的圆弧状。
这时,在钮孔缝口为具有圆形部的圆形钮孔缝口的情况下,在前述输入机构中能输入用于使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中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第二曲率半径信息;同时,在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中,能使用由输入机构输入的第二曲率半径信息,计算使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中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
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通过计算求出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之后,计算出使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中落针点轨迹形成具有第二曲率半径圆弧状的落针位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具有所期望曲率半径的圆弧状,而且能使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具有所期望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另外,该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的圆弧曲率半径和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的圆弧曲率半径可以是不同的。
在结构中还可以设置有设定机构,用于自由设定从钮孔缝口内针至外针的针摆幅和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根据该设定决定倾斜状加固部分的输送方向长度,根据该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和输送方向长度以及针摆幅,计算加固部中的落针位置;或者,在结构中设置设定机构,用于自由设定从钮孔缝口内针至外针的针摆幅和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的输送长度,根据该设定决定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根据该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和输送方向长度以及针摆幅,计算加固部中的落针位置。这样,就能形成更多变化的多样钮孔缝口。
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和选择指定机构;该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计算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与现有技相同折线的落针位置;该选择指定机使第一、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择一地运作。根据使用者的爱好,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既能形成折线状,也能形成的圆弧状。
本发明的锁眼机具有输入机构,它能输入使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曲率半径信息;根据由输入机构输入的曲率半径信息,以使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形成圆弧状的形式进行缝制。
当用输入机构输入使用者所期望的曲率半径后,根据该曲率半径信息,把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缝制成具有所期望曲率半径的圆弧状。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圆形钮孔锁眼机的侧视图;
图2是圆形钮孔锁眼机输送台的局部平面图;
图3是圆形钮孔锁眼机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圆形钮孔锁眼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程序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加固部缝口数据制作控制流程图;
图6是说明圆形钮孔缝口和参数的说明图;
图7是计算倾斜状加固部分下端角部下半部分圆弧状落针点轨迹的说明图;
图8是计算倾斜状加固部分下端角部上半部分圆弧状落针点轨迹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使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和圆形部两端角部形成圆弧状的圆形钮孔缝口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具有加固部的圆形钮孔缝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文参照附图1至附图9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适用于本发明的情况,是在圆形钮孔锁眼机上锁缝加工布料上的圆形钮孔周围。
首先主要参照附图1,简单陈述圆形钮孔锁眼机M的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圆形钮孔锁眼机M构成为在近长方形箱体状的基座1上一体设置有从其后上部连续伸展到前方的臂2,并把圆形钮孔锁眼机M载置在机台16上。
在该机台16上设置有锁眼机马达24、操作仪表板23和脚踏式启动停止开关20(参见图3中各项);锁眼机马达24作为驱动机构的驱动源使针杆4和环頂器6a(图2中示出局部)等同步驱动;操作仪表板23用于在进行圆形钮孔缝制时输入设定缝口间距等各种数据。该机台16上还设置有由控制各种机构的微机等构成的控制装置35(参见图3)。
在前述臂2先端下部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针杆4,该针杆上备有机针3。把前述锁眼机马达24驱动转动的主轴5的转动力通过凸轮机构传送给该针杆4,并使其只能以规定的幅度(后述偏置量OF)左右摆动离开中心且上下驱动,对此图中没有详细显示。
另外在前述基座1上设置有环頂器台6,该环顶器台6与针杆4对置,具有二个环頂器6a,并与针杆4同步作动,由凸轮机构把前述主轴5的转动力传送给针杆4。此时,驱动机构由锁眼机马达24、主轴5及凸轮机构等构成。针杆4与环頂器台6利用θ方向驱动马达26和转动机构8在各自的平面内绕着垂直轴一体转动,该θ方向驱动马达26由设置在基座1内的步进马达构成,该转动机构8由齿轮机构7构成。
在前述基座1上设置有下切刀9和可摆动的打孔用锤10;该下切刀9固定配置位于环頂器台6后方;该锤10相对该下切刀9,由上方接触分离。该锤10由设置在基座1内的气缸(参见图3)等构成的锤驱动机构12驱动,与下切刀9协动,在加工布料上形成位于圆形钮孔缝口50A(参见图7)内侧的圆形钮孔(省去图示)。该圆形钮孔由圆形孔部和与该圆形孔部连接着的Y(一)向延伸直线孔部构成。
在基座1上面设置有载置加工布料的输送台13。输送台13整体为薄长方形箱体状,其下面对应于环頂器台6和下切刀9的部位是敞开的。如图2所示,在该输送台13上面设置有具有开口部14a的金属制布板14。前述布板14上,位于前述开口部14a左右两侧(图2二点划线所示的布压位置)设置有按压加工布料的布压(图中省略)。
虽然图中没有详细显示,利用由设置在基座1内的X向驱动马达30和Y向驱动马达32构成的输送机构15(参见图3),该输送台13能在与圆形钮孔缝口50的直线部52平行的Y方向(前后方向,相当于与其针摆方向垂直的输送方向)和与该Y方向垂直的X方向(左右方向)上独立地水平移动。
下文参照图3框图,说明圆形钮孔锁眼机M控制系统的主要点。
圆形钮孔锁眼机M的控制装置35由微机、输入接口40和输出接口41构成,该微机具有CPU36、ROM37和RAM38,输入接口40通过数据总线等总线39连接到该微机上。把启动停止开关20、连接到布压上的布压开关21和计时信号发生器22及操作仪表板23的信号提供给输入接口40。
由输出接口41把各个驱动信号或驱动脉冲信号提供给用于锁眼机马达24的驱动电路25、用于θ方向驱动马达26的驱动电路27、用于驱动设置在锤驱动机构12上的气缸11的电磁切换阀28的驱动电路29、用于输送机构15的X方向驱动马达30的驱动电路31、用于Y方向驱动马达32的驱动电路33以及操作仪表板23。
该X方向驱动马达30和Y方向驱动马达32都是由步进马达构成的。前述计时发生器22被连接设置在锁眼机M的主轴5上,检测主轴5的转动相位,并输出各种相位信号。在ROM37中存储根据缝口数据由驱动机构驱动环頂器6a和针杆4的驱动控制程序、驱动锤驱动机构12、输送机构15及转动机构8的驱动控制程序、后述本申请特有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的控制程序等。在这种情况下,该控制装置35能根据装置固有的XY座标系(参见图6等)控制输送机构15等。该控制装置35具有用作落针位置计算机构的功能。
在RAM38中附加有缝口数据存储器,并设置有各种运算存储器和缓冲器,缝口数据存储器储存由通过计算求出的内针和外针落针位置数据及多个落针位置数据构成的缝口数据。
在下文虽然图中没有详细显示,在操作仪表板23上设置有键盘和显示器;该键盘上设置有用于输入数据值的数字键、用于变更数值的上移键和下移键、用于确定数值设定的确定键等各种键;该显示器显示设定用多个项目名及输入的数值。该操作仪表板23具有用于输入后述曲率半径信息的输入机构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用于设定其它参数(针摆幅、倾斜状加固部分倾斜角、倾斜状加固部分的输送长度等)的功能,还具有作为选择指定机构的功能。
下文对圆形钮孔缝口50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圆形钮孔缝口50具有在圆形钮孔中圆形孔部周围形成的圆形部51、分别连接着该圆形部51并被置于直线孔部左右的左右一对近直线状的直线部52、分别连接着该直线部52的左右一对加固部53。其中加固部53由向内侧倾斜延伸的倾斜状加固部分53b和与该加固部分连接着笔直延伸着的基部53a构成。在此,左右一对加固部53共有一个基部53a(重叠)。并且,在前述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下端及上端两端中,具有角部53c、53d。
进行该圆形钮孔缝口50的缝制中,例如,按照下列连续顺序进行缝制:右侧加固部53、右侧直线部52、圆形部51、左侧直线部52、左侧加固部53。这时,对于右侧加固部53和右侧直线部52来说,左侧为内针,右侧为外针;对于左侧加固部53和左侧直线部52来说,与之左右对称,右侧为内针,左侧为外针;对于圆形部51来说,内周侧为内针,外周侧为外针。缝制中机针3下落顺序按图6所示,为N1、N2、N3、N4…的顺序。
对于加固部53和直线部52来说,从内针至外针时,机针3按照缝口数据在X方向中相对移动,同时,加工布(输送台13)只按输送间距P沿Y方向被输送。从外针至内针时,机针3只按针摆幅B在X方向中相对移动。所以,相对外针位置座标,下一内针位置座标的Y座标不变,只是针摆幅在X方向中变化位置。另外,机针3在X方向中的相对移动,具体来说,是通过机针3本身只摆动基本针摆幅(2×OF),且根据需要输送台13在X方向中只移动修正量W来实现的。
在缝制圆形部51上半部半圆形部分时,每走一针(把机针3以内针和外针二回上下移动称为一针),使加工布(输送台13)在XY方向中移动,同时在θ方向驱动马达26驱动下,使针杆4和环頂器台6从上面观看在逆时针方向只转动一定的转动角T。圆形部51作为整体来看,能使使针杆4和环頂器台6反转180°。对于圆形部51下半部来说,只利用在X、Y方向中的移动进行缝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下面详细说明的流程所述,控制装置35制作圆形钮孔缝口50的缝口数据,并根据操作中操作仪表板23上的输入设定,通过计算求出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中的落针点轨迹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能输入所期望的曲率半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这种输入是通过选择指定曲率半径等级(1,2,3,4…)来进行的。例如,可以预先设定:“1级”为1.5mm,“2级”为3.0mm,“3级”为4.5mm。
这时,要计算使角部53c、53d中的落针点轨迹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首先设定(假设)加固部53基部53a和倾斜状加固部分53b及直线部52的落针点轨迹(缝口的外缘)为能整个成直线状的直线(线段)。在图7及图8中,示出了与基部53a外针落针点轨迹相对应的直线M1以及与倾斜状加固部分53b外针落针点轨迹相对应的直线M2。直线M1平行于Y方向,直线M2(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相对X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α。在此基础上,求出相对角部53c、53d具有曲率半径为R的圆弧n,就能在该圆弧n上设定落针位置。另外,如果在前述直线M1、M2上设定所有的落针位置,就能形成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折线状落针点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者能自由地设定图6所示的圆形钮孔缝口50的针摆幅。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操作仪表板23,通过输入相对基本针摆幅(2×OF)的修正量W,操作者就能设定针摆幅B。此外,要设定上述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倾斜角α为规定的角度,例如,设为约60°(固定的或操作设定的)。也可以不用设定倾斜角α,而通过设定D为规定长度(固定的或操作设定的),能自由地决定(算出)倾斜角α。另外,操作者也可以自由设定输送间距P、加固部53整体Y方向长度大小L2、小刀速度A(参照图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对于圆形部51的开始端51s和结束端51e部分的角部51a及51b来说,可以通过计算求出使其落针点轨迹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输入所期望的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信息)的基础上,操作者可以计算落针位置。
下面,根据图4和图5的流程,对由圆形钮孔锁眼机M的控制装置35所执行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程序进行说明。图4表示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的主程序,图5表示其中加固部缝口数据制作控制(图4中的步骤S16)详细程序。图中,符号Si(i=11、12、13…)表示各步骤。
一旦操作设置在操作仪表板23键盘上的缝制数据制作键,就使该控制开始,首先,如图4所示,在操作仪表板23的显示器上显示缝制模式设定画面(S11)。在该缝制模式设定画面中,由于分别显示有项目“倾斜状加固部分成圆弧状”和项目“倾斜状加固部分成折线状”二项,操作者用光标指示任一项目后,操作确定键等,实施缝制模式选择指定处理(S12)。
在操作者选择指定项目“倾斜状加固部分成圆弧状”的情况下(S13:是),设定圆弧缝制模式(S14)。这时,由于操作仪表板23显示器上显示参数输入画面,操作者根据需要输入设定各种数值(S15)。在此,参照图6说明涉及加固部53的多个参数。
作为参数,设定“输送间距”为P、“小刀速度”为A、“针摆幅”为B、“偏移量”为OF、“针摆幅修正量”为W、“加固部长度”为L2、“加固部倾斜角”为α、“圆弧曲率半径”为R等。这样,根据这些参数,由于针摆幅B=2×OF+W、倾斜幅度C=(A+B)-B/2、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Y方向长度D=C×tanα、基部53a的Y方向长度L1=L2-D,可以求出L1=L2-(A+OF+W/2)×tanα。
不过,输送间距P、加固部倾斜角α(例如约60°)、小刀速度A和驱动机构决定的基本摆幅(这种情况下为2×OF)为预先设定的。即,操作输入时的参数可以是只直接输入针摆幅B,或者只输入针摆幅B的修正量W,或只输入加固部53的曲率半径信息R。另外,在变更预定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定项目来设定该变更后的参数数值。
在此参照图7和图8,以下端侧角部53c部分的外针位置为具体实例,对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角部53c、53d制成圆弧状情况下的落针位置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而内针落针位置只是从外针落针位置沿X方向移动相当于针摆幅数值后所获得的位置。
如上所述,圆弧n具有曲率半径R,在直线M1与直线M2形成的角部中两直线相交。首先,求出圆弧n的中心E0。该中心E0在直线m0上,直线m0通过两直线M1、M2的交点,把该直线M1、M2间的角度二等分,设定从直线M1至该点的X方向距离R。与此相应,把与中心E0一致的直线M1上的Y座标的点设定为假想原点O′。在假想原点O′为(0,0)的座标系中,中心E0的座标为(R,0)。而假想原点O′的实际(固有的座标系中)座标为(OF+W/2,F)。
首先,参照附图7对圆弧n下半部分落针点V1(x,y)计算方法进行说明。该落针点V1是针数计数为I(变数)时的外针落针点。现在,直线M2与Y方向的夹角为β时,β=90°-α,X轴与直线m0的夹角为β/2。相对基部53a的Y方向长度L1来说,其中若直线部分的Y方向长度为F,则圆弧部分(圆弧n的下半部分)的Y方向长度Y1为Y1=L1-F。
假设在直线M1上的只前进针数I的落针点为E1,则该点E1位于从基部53a开始只前进针数I与输送间距P相乘所获长度的位置。当该点E1和中心E0的连接直线为直线m1时,把落针点V1设定在直线m1与圆弧n的交点上。
点E1的Y座标(距假想原点O′的距离)G为当Y0=L1-(P×I)时,G=Y1-Y0,Y1=R×tan(β/2)。
根据直线m1的方程式:y=-(G/R)×x+G …(1)
和圆弧n的方程式:(x-R)2+y2=R2 …(2)
可以求出交点V1的座标(x,y)。
先求出x,由于(1+G2/R2)x2-2(1+G2/R2)Rx+G2=0,
而H=1+G2/R2
J=-2×H×R
K=G2
求出x={-J-(J2-4×H×K)1/2}/(2×H)…(3)
再把该x值代入上述(1)式,得出:
y=-(G/R)×{-J-(J2-4×H×K)1/2}/(2×H)+G …(4)
下文参照附图8对圆弧n上半部分落针点V2(x,y)计算方法进行说明。该落针点V2是针数计数为I(变数)时的外针落针点。假设只前进针数I时直线M2上设定的点为E2,则该点E2的Y座标位于从基部53a下端开始只前进针数I与输送间距P相乘所获长度的位置。当该点E2和中心E0的连接直线为直线m2时,把落针点V2设定在直线m2与圆弧n的交点上。直线m2的倾斜度Q为:
Q=(-Y-Y1)/(R-Ytanβ)
根据圆弧n的方程式和直线m2的方程式,求出交点V2,使下式成立:
(1+Q2)×x2-2×R×(1+Q2)×x+Q2×R2=0
在此,如果S=1+Q2
Z=-2×S×R
U=Q2×R2,由于S×x2+Z×x+U=0,所以,求解交点V2的方程式为:
x={-Z-(Z2-4×S×U)1/2}/(2×S)…(5)
y=Q-(x-R)
=Q×({-Z-(Z2-4×S×U)1/2}/(2×S)-R) …(6)
另外,在使用上述(3)、(4)或(5)、(6)求解x、y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参数设定输送间距P、针摆幅B、偏移量OF、针摆幅修正量W、加固部长度L2、加固部倾斜角α、圆弧曲率半径R(包括由此求得的L1、Y1、Y0、F、角度β等各值)为定值,作为变数可以只求出针数计数I。
再回到图4的流程,当设定了上述参数后,实施右侧(最初)加固部53的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16)(参照图5)。如图5所示,当该控制开始后,首先,把针数计数的计数值I的初始值设定为“0”(S30)。在步骤S30-S36中,进行加固部53的基部53a中直线部分的落针位置座标计算。即,先进行缝制开始位置中内针座标计算(S31)。在这种情况下,对内针X座标和Y座标是分别根据图示的计算式Y=P×I、X=-OF-W/2来求得的;不过,转动角T为“0”。
接着再把计算求得的内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32),使针数计数值I增加1(S33)。随后,通过比较P×I值和F值,在座标计算判断为基部53a直线部分的情况下(S34:否),进行外针座标计算(S35)。即分别根据图示的计算式Y=P×I、X=-OF+W/2求取外针X座标和Y座标;不过,转动角T为“0”。之后,再把计算求得的外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36)。
返复进行步骤S31-S36,在基部53a直线部分的座标计算结束后(S34:是),在步骤S37-S42中,进行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中角部53c下半部分的落针位置座标计算(参照图7)。即先进行内针座标计算(S37)。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能通过把这时的针数计数值I代入(3)、(4)式来求解落针位置,利用(3)、(4)式求出的x、y座标是外针的座标。并根据假想原点O′,进行其量值修正。修正是相对X方向减去针摆幅B(=2×OF+W),同时,加算上假想原点O′与实际原点(0,0)间的偏移量,即在X方向上加算上B/2(=OF+W/2),在Y方向上加算上F(=L1-Y1)。因此,内针的X座标和Y座标是分别根据图示的计算式X=x-OF-W/2、Y=L1-Y1+y来求得的。把计算求得的内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38),使针数计数值I增加1(S39)。
随后,通过比较P×I的值和L1的值,在判断座标计算为角部53c下半部分的情况下(S40:否),进行外针座标计算(S41)。即外针X座标和Y座标,是在把此时的针数计数值I代入(3)、(4)求得的x、y值中,加算上假想原点O′与实际原点(0,0)间的偏移量,即在X方向上加算上B/2(=OF+W/2),在Y方向上加算上F(=L1-Y1)。不过,转动角T为“0”。把计算求得的外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42)。
返复进行步骤S37-S42,在结束座标计算角部53c下半部分的情况下(S40:是),利用步骤S43-S48,进行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下端角部53c的上半部分落针位置座标计算(参照图8)。
即先进行内针座标计算(S43)。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内针的X座标和Y座标来说,根据由上述(5)、(6)式及此时的针数计数值I求得的x、y座标值,同样是分别利用图示的计算式X=x-OF-W/2、Y=L1-Y1+y来求得的。不过,转动角T为“0”。随后,把计算求得的内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44),使针数计数值I增加1(S45)。
之后,通过比较P×I的值和L1+LA的值,在判断座标计算为角部53c上半部分的情况下(S46:否),进行外针座标计算(S47)。即对外针X座标和Y座标来说,根据由上述(5)、(6)式及此时的针数计数值I求得的x、y座标值,同样是分别利用图示的计算式X=x-OF+W/2、Y=L1-Y1+y来求得的。不过,转动角T为“0”。随后,把计算求得的外针座标储存在RAM38中的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48)。
返复进行步骤S43-S48,在结束座标计算角部53c上半部分的情况下(S46:是),进行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直线部分以及上端角部53d的上半部分的落针位置座标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储存在缝口数据存储器中(S49)。结束这种控制后,返回到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步骤S17。由于该上端角部53d的落针位置座标计算是利用与步骤S31-S48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中,分别依次进行的步骤为:与加固部53相连的右侧直线部52的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17)、圆形部51的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18)、左侧直线部52的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19)、左侧加固部53的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20);该控制结束后,返回到主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17-S19中的各种控制因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省略其详细说明。
由于步骤S20左侧加固部53的缝口数据制作控制与步骤S16右侧加固部53的相同,即进行与Y轴对称内针和外针各落针位置座标计算,所以省略其说明。对于步骤S18中圆形部51的缝口数据制作控制来说,由于是利用与步骤S16右侧加固部53相同的计算方法对使两端角部51a、51b的落针轨迹成圆弧状进行计算处理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最后,求出相对于内针落针位置的实际外针落针位置,以及求出各内针和外针的相对落针位置。
在此,在图4所示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程序中,特别是步骤S16-S20相当于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例如,将作为使加固部53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以及圆形部51开始端和结束端角部51a、51b的落针点轨迹成圆弧状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7.5mm”,把针摆幅B输入设定为“4mm”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形成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的落针点轨迹分别成圆弧状,同时使圆形部51开始端和结束端角部51a、51b的落针点轨迹也成圆弧状的圆形钮孔缝口50。
不过,在图4所示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中,在操作者选择指定项目为“倾斜状加固部分成折线状”的情况下(S13:否),设定折线缝制模式(S2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操作仪表板23的显示器上显示参数输入画面,操作者根据需要输入设定种种数值(S22)。这时,与现有技术相同,进行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角部53c、53d以及圆形部51两端角部51a、51b成折线状的钮孔缝口数据制作处理(S23)。该控制结束后,返回到主程序。
对步骤S23中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来说,根据输入设定的针摆幅B和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倾斜角α或Y方向长度D,先求出倾斜状加固部分53b的Y方向长度D或倾斜角α。用加固部倾斜角α、Y方向长度D等制作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的落针点轨迹成折线状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在此,步骤S23中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相当于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且相当于步骤S12和S13等相当于选择指定机构。
如上所述,只要输入使加固部53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的落针点轨迹成圆弧状的曲率半径信息R,就能通过计算分别求出使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的落针点轨迹圆弧状的内针和外针落针位置。因此,能根据操作者的爱好形成使加固部53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的落针点轨迹成具有所期望曲率半径R的圆弧状。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变型形式。
1、在图4所示的圆形钮孔缝口数据制作控制中,可以在输入设定了曲率半径信息的情况下,自动设定圆弧缝制模式;而在没有输入设定曲率半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设定折线缝制模式。
2、由于加固部53的内针使内侧缝制状态缝制重叠,对内针的落针点轨迹来说,也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同样的折线状。
3、可以适用于在Y方向输送布料的同时在X方向进行机针摆动式构成的各种锁眼机。
4、可以形成使加固部53倾斜状加固部分53b两端角部53c、53d以及圆形部51两端角部51a、51b分别以不同的曲率半径形成圆弧状。
5、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经验技术附加上种种变化。另外,更不用说,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锁眼机,不仅能缝制各种圆形钮孔缝口,还能缝制各种密缝钮孔缝口等各种钮孔缝口。
Claims (6)
1、一种在加工面料上缝制具有加固部钮孔缝口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机构,该输入机构能输入使前述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根据该输入机构输入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进行使前述加固部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形成圆弧状的缝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该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使用由该输入机构输入的第一曲率半径信息,计算使前述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前述钮孔缝口为具有圆形部的圆形钮孔缝口;前述输入机构能输入使前述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中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第二曲率半径信息;前述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使用由前述输入机构输入的第二曲率半径信息,计算使圆形部开始端和终止端角部中落针点轨迹形成圆弧状的落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设定机构,该设定机构用于自由设定从钮孔缝口内针至外针的针摆幅和加固部中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前述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根据前述设定机构的设定,决定倾斜状加固部分的输送方向长度,并根据该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和输送方向长度以及针摆幅,计算前述加固部中的落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设定机构,该设定机构用于自由设定从钮孔缝口内针至外针的针摆幅和加固部中倾斜状加固部分的输送长度;前述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根据前述设定机构的设定,决定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并根据该倾斜状加固部分的倾斜角和输送方向长度以及针摆幅,计算加固部中的落针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锁眼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和选择指定机构;该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计算使前述倾斜状加固部分两端角部中的落针点轨迹形成折线状的落针位置;该选择指定机构使前述第一落针位置计算机构和前述第二落针位置计算机构择一地作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36069A JP4075045B2 (ja) | 2002-05-10 | 2002-05-10 | 穴かがりミシン |
JP2002136069 | 2002-05-10 | ||
JP2002-136069 | 2002-05-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0738A CN1460738A (zh) | 2003-12-10 |
CN1291092C true CN1291092C (zh) | 2006-12-20 |
Family
ID=2969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367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092C (zh) | 2002-05-10 | 2003-05-09 | 锁眼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075045B2 (zh) |
CN (1) | CN129109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42777B2 (ja) * | 2008-03-19 | 2013-02-13 | Juki株式会社 |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
CN111621932B (zh) * | 2020-04-29 | 2022-05-31 | 诸暨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花样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JP2023000298A (ja) * | 2021-06-17 | 2023-01-04 |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 座標データ作成装置、ミシン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02
- 2002-05-10 JP JP2002136069A patent/JP407504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5-09 CN CN 03136765 patent/CN129109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075045B2 (ja) | 2008-04-16 |
CN1460738A (zh) | 2003-12-10 |
JP2003326013A (ja) | 2003-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3285C (zh) | 控制指示器位置的方法 | |
CN1304820C (zh) | 导航装置 | |
CN103856616B (zh) | 一种提示信息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7079917B2 (en) | Embroidery data producing device and embroidery data producing control program | |
JP2754730B2 (ja) | 刺▲しゅう▼ミシンのためのデータ作成装置 | |
CN1192138C (zh) | 计算机缝纫机 | |
CN1291092C (zh) | 锁眼机 | |
CN101059762A (zh) | 虚拟机系统及其显卡访问方法 | |
JP2020005694A (ja) | ミシン | |
JP4973161B2 (ja) | 縫製データ作成装置、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CN1912222B (zh) | 在曲面上缝制用的缝纫机及数据生成装置以及缝制方法 | |
CN1814885A (zh) | 钉扣缝纫机 | |
GB2242286A (en) | Sewing data preparation for embroidering machine | |
CN1478936A (zh) |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其缝纫机控制方法 | |
JP2903499B2 (ja) | ミシンの模様の大きさ調節装置 | |
CN1432682A (zh) | 钮扣供给装置 | |
CN1127589C (zh) | 电子锯齿形锁缝缝纫机 | |
CN108201699A (zh) | 一种不倒翁控制方法、模块和不倒翁 | |
CN101068970A (zh) | 化身图像处理单元以及具有其的洗涤机 | |
JP2006043231A (ja) | ミシンの模様データ作成装置 | |
CN1524989A (zh) |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 |
JP6135203B2 (ja) | 表示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と画面制御サーバ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CN100590246C (zh) | 锁眼缝纫机 | |
CN1542189A (zh) |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 |
CN1740423A (zh) | 花样缝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