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9123A - 信息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9123A
CN1289123A CN00133145A CN00133145A CN1289123A CN 1289123 A CN1289123 A CN 1289123A CN 00133145 A CN00133145 A CN 00133145A CN 00133145 A CN00133145 A CN 00133145A CN 1289123 A CN1289123 A CN 1289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carrier
recess
identification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3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田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89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6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combined with other apparatus having a different main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视觉残疾人通过轻松地触摸信息记录介质从而可以识别其它种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可以识别诸如同种类型信息记录介质之间的存储容量。一种IC记录介质可以被加载到并从介质插入槽中弹出并可以被可分离地加载到具有内置相机的VTR中。这种IC记录介质可以包括在其中可以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部分以及在其中可以安装该信息记录部分的外侧壳体。该外侧壳体可以包括一个标签附着凹进部分。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可以包括可被用来从各种其它信息记录介质中区分该IC记录介质的识别凸起。可以在小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深度的高度处形成该识别凸起以便于通过触觉就可以识别它。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介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装在盒子里的快闪存储器的IC记录介质,一种具有安装在盒式磁盘内的光盘的MD(小型盘),一种具有安装在盒式磁盘中的磁带的FD(软盘)或一种具有安装在盒式磁盘内的光盘的盘形记录介质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并且特别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在形成在盒或盒式磁盘外壳上的凹部上构成一些识别凸起,以便于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这些识别凸起来识别各种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存储容量之间的差别。
目前为止,已经了解到例如具有内置相机(在下文中被称为“内置相机型VTR”)的视频磁带记录器可以作为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或从信息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装置。通常,该内置相机型VTR可以使用盒式磁盘来作为信息记录介质。当用户已经摄制人物、风景或类似的被作为信息信号记录在安装在盒式磁盘中的磁带上的图象时,在获得视频图象之后,用户可以在诸如家里这样的合适的地方来再现视频信息。
这种内置相机型VTR已经通过由于具有其它电子设备而增加新功能和延长其拍摄时间来扩展其功能并提高其容量。例如,本发明的受让人已经开发并且提供了一种具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内置相机型VTR,在该VTR中,在通用的内置相机型VTR中增加了数字静止相机功能,并且除了在磁带上记录移动图象之外,还可以用数字静止相机感觉在新的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静止图象。
作为这种新的信息记录介质,本发明的受让人以前已经开发了一种可被称为“存储器棒”(商标)的IC记录介质。如图10所示,这种IC记录介质有用作安装快闪存储器的信息记录介质盒的外壳,该外壳有一个外表面。
也就是,IC记录介质1有一个薄和平坦的具有近以矩形形状的外壳2。该外壳2在其内部安装有具有较大存储容量的存储器。该外壳2有一个在沿着将该外壳插入内置相机型VTR方向上变成前端的顶端部2a,并且在顶端部接近于中心部分提供有端点连接部3,该端点连接部具有大量的暴露在表面一侧上的连接器管脚。当将该记录介质插入内置相机型VTR中时,该端点连接部3的这些连接器管脚可以与从插入口前端进入外壳的记录和再现装置端进行电连接。在该端点连接部3的一侧上提供有一个凹进部分4来防止由于无意而使IC记录介质被误插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
可以将用作误删除防止装置的滑动开关5设置在外壳2的端点连接部3的后部以便于防止误删除已记录的信息。可以将该滑动开关5的表面设置在凹进的部分中以便于与外壳2的表面基本齐平,因此外壳2的表面上没有任何部分突出。该外壳2在其两侧表面上提供凹进部分6a和6b以便于将IC记录介质1恰当地定位。
外壳2有一个其作用相当于插入方向后侧的手柄部分的基部2b和一个贴附标签的标签附着凹进部分8。当将标签7贴到标签附着凹进部分8的内侧时,标签7的表面会变得低于外壳2的表面,这样可以防止标签面向外突出。可以将标签附着凹进部分8从提供有滑动开关5的后表面的后部经该后表面部分延伸。可以将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在其表面上延伸至接近于顶端部2a,因而可以保持一个较大的附着面。
但是,在上述IC记录介质1中,由于将该IC记录介质1插入到并从介质插入槽中弹出并由此可以可拆卸地加载到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因此当所述凹进部分形成在IC记录介质1的表面上时不会带来问题,但是这样一个突出部分应该是我们所不希望的。如果所述IC记录介质1包括一个突出部分,当将该IC记录介质1插入到并从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弹出时,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风险:即该突出部分将阻碍IC记录介质1插入到并从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弹出。由于这个原因,尽管该IC记录介质1有缝隙来安装端点连接部分3并且可以通过这个通孔来安装滑动开关5或者有诸如可以附着标签7的标签区域的凹进部分,它没有其作用为从外壳2表面上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部分。
另外,当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来识别出IC记录介质1时,由于用户通过看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形状、图案、颜色或IC记录介质1的类似特性,因此用户可以相对容易地从其它类型的记录介质中区分出这种记录介质,并且还可以识别出同类型记录介质之间的差别(例如,存储容量、预计存在或不存在等等)。但是,那些盲人不能识别这些信息记录介质并且不能通过观看来识别差别,那些人只能通过其它感觉来识别差别,通常使用触觉。一般情况,通过使用触觉即使用手指后部来识别事物。残疾人可以通过手指的后部来识别突出部分或凹进部分的存在或不存在,例如,那些人可以读或写盲人点字法(Braille)或通过电梯层数按钮来识别电梯的层数。
但是,由于上述IC记录介质1薄并且是小的卡片类型的器件,因此,不能在外壳2上形成用于识别物件的高的突起或较深的孔。由于这个原因,不能通过触觉来识别IC记录介质,并且该IC记录介质1不提供有能识别物件的装置。
考虑到上述方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是视觉残疾的人也可以通过触摸所需信息记录介质来从其它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识别出所需的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可以容易地通过触摸信息记录介质来识别同种信息记录介质之间有关存储容量的差别,从而可以克服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是这样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从介质插入槽中可以可拆卸地将其加载到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上。这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一个用于将信息记录在其上的信息记录部分以及一个用于将该信息记录部分安装在其中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凹进部分,这个凹进部分包括用于使用户从其它类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区分出这种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凸起。该识别凸起具有比凹进部分深度小的一个高度并且将该识别凸起构造成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2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该识别凸起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用大于0.8mm的空间来构成所述识别凸起。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3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识别凸起具有其大小大于0.8mm的上表面直径或沿着对角线的长度。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4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识别凸起通过一个预定空间彼此间隔,并且通过指定识别凸起数量的含义来展示识别功能。
根据上述安排,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由于其中安装信息记录部分的外壳凹进部分包括具有比该凹进部分深度小的高度并且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的识别凸起,因此,即使是有视觉残疾的人也可以通过触摸该信息记录介质从而容易地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同种信息记录介质存储容量的差别。此外,在不改变当前产品外部构造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触觉来区分信息记录介质。
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由于在该识别凸起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用大于0.8mm的空间来构成所述识别凸起,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凸起而不会错误地把在凹进部分边缘所构成的毛刺当作识别凸起。
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由于识别凸起的上表面直径或沿着其对角线的长度被设置为大于0.8mm,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通过触摸识别凸起来识别该信息记录介质。
在如本发明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由于通过给出识别凸起数的含义可以安排两个以上的识别凸起,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通过触摸识别凸起来区分信息记录介质并识别存储容量的值或类似参数。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的透视图,其上描述了从后表面一侧看上去的一个IC记录介质;
图2是图1所示的IC记录介质的底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IC记录介质的平面图;
图4是描述从后表面一侧看上去的图1中所示的IC记录介质的上外壳的透视图;
图5是描述从前表面一侧看上去的图1中所示的IC记录介质的下外壳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凸起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图纸上的A是显示其间的空间合适情况的示意图,而图纸上的B是显示其间的空间较小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凸起数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图纸上的A是显示提供有两个识别凸起情况的示意图,而图纸上的B是显示提供有三个识别凸起情况的示意图,而图纸上的C是显示提供有四个识别凸起情况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凸起平面形状的其它例子,其中图纸上的A是显示其中平面形状是三角情况的示意图,而图纸上的B是显示其中平面形状是椭圆形情况的示意图,而图纸上的C是显示其中平面形状是星型形状情况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其中将图1中的信息记录介质施加到内置相机型VTR中的本发明一个例子的透视图;以及
图10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信息记录介质的透视图。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执行本发明的方式。图1到9显示了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其中在本发明中采用被称为“存储器棒”的IC记录介质。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后表面顶部看过去的透视图。图2是其底视图。图3是其平面图。图4是根据图1的IC记录介质的上外壳的底视图。图5是下外壳的平面图。图6A、B是可以被参考来解释识别凸起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的空间和手指后部触觉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7A到C是可以被参考来解释识别凸起和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的空间和识别凸起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8A到D是显示识别凸起形状的例子的示意图。图9是显示其中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IC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如图1到3所示,显示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特定实例的IC记录介质(存储器棒)11可以包括由薄和平坦的矩形壳体所组成的外壳12。外壳12可以在其中安装具有较大存储容量其作用为在其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部分的快闪存储器。这种信息记录部分不局限于一个诸如快闪存储器的IC存储器,可以在该信息记录部分中使用诸如磁心存储器这样的其它存储器以及磁线存储器。
外壳12可以包括一对上外壳13和下外壳14,它们可以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叠加来集合在一起。如图3和4所示,上外壳13可以包括一个接近于矩形的上表面部分13a、连续到上表面部分13a的两个长侧边的左侧和右侧墙部分13b、13c以及连续到上表面部分13a短侧边上的后墙部分13d。左侧和右侧墙部分13b、13c以及后墙部分13d可以从上表面部分13a的下表面开始向下突出,并且可以在前表面上形成一个开口部分。侧边墙部分13b的前表面可以弯向内侧,因此形成上导向部分15a,该部分构成导向15部分。
另外,上外壳13可以有左侧和右侧墙部分13b、13c,这两部分有端面,在该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在纵向方向上连续的连接突起部分栏杆部分16a、16b。突起栏杆部分16a、16b的端部分别朝着后墙部分13d的内侧延伸,并因此而延续到后墙部分13d的端面。另外,上外壳13在其靠近上导向部分15a的位置上形成有用于正确定位上外壳和下外壳14的定位突起17。该定位突起17可以由具有向外打开的半圆形横断面的半圆形圆柱体构成。该定位突起17可以在其外侧形成有从上看是U形的空间部分18。侧墙部分13b可以有一个凹进部分以构成该空间部分18。另一侧墙部分13c可以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一个啮合槽19。
上外壳13可以在其上表面上提供一个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在其上可以附着一个标签,用户可以在标签上自由写上记录在存储器上的信息内容以及其它条目。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显示了凹进部分的一个特定例子,所提供的凹进部分是为了不使该部分从外壳12的表面上突出来。在该实施例中,将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设置为0.175mm的深度。因此,可以使附着在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上的标签厚度最佳地小于0.175mm。
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可以向上延伸到上外壳13前表面附近一个预定宽度。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的后侧边可以向后延伸并因此延续到后墙部分13d。上外壳13可以在其上表面显示一个表示IC记录介质11应该插入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方向的箭头21a以及显示内部快闪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字符。
如图1、2和5所示,下外壳14可以包括接近于矩形的下表面部分4a,连续到下表面部分14a纵向上的一条短侧边上的前表面部分14b,连续到长侧边的左侧和右侧墙部分14c、14d,以及延续到下表面部分14a另一短侧边上的后墙部分14e。左侧和右侧墙部分14c、14d以及后墙部分14e可以从下表面部分14a的上表面开始向上突出。从一侧墙部分14c的前部到前表面部分14b一条侧边范围内的部分可以向内侧弯曲,因此可以形成下导向部分15b,该部分构成导向15的余下部分。可以通过将上导向部分15a叠加在下导向部分15b上来安排具有公共弯曲面的导向15。可以使用该导向15以便于防止记录介质11被误插入电子设备中。
下外壳14的前表面部分14b可以包括用于关闭上外壳13的前开口部分的盖子部分22以及用于将IC记录介质11连接到电子设备上的连接部分23。盖子部分22可以沿着下外壳14宽度方向上延伸,而连接部分23可以被设置在盖子部分的内部。如图1所示,该连接部分23可以在上表面内以及在前表面内打开,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分割部件24在沿着宽度方向上以接近于均等的方式分割该连接部分。可以将连接器管脚25设置在由这些分割部件24所提供的每个部分中。因此,一些连接器管脚25可以被安排在横向上,并且其顶端部可以被设置在分割部件24之间。
当将该IC记录介质11加载到电子设备上时,这些连接器管脚25可以分别被连接到从前部插入的器件体侧的端部。为了便于器件体侧的端部和连接器管脚之间的连接,可以斜切下外壳14的前表面的顶端的角度部分从而提供锥形部分26。另外,相应的分割部件24的顶端角度部分还可以被斜切以提供锥形部分。
如图5所示,可以在设置在分割部件24后部宽度方向上的分割部件24、24的后部提供一对定位管脚27、27。这对定位管脚27、27与定位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对定位孔接合,在图中没有示出。所述定位管脚和定位孔彼此接合,因而可以将该印刷电路板恰当地定位在预定的位置上并由此安装在外壳12中。该印刷电路板可以在其上安装有另外一些电子组件,诸如存储器,并且包括该存储器或类似元件的电路可以被电连接到一些连接器管脚25上。
另外,可以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一个误删除防止器件以防止记录在存储器上的信息被误删除。在与该误删除防止器件相对关系中,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下外壳14的下表面部分14a上形成一个操作窗口28。该操作窗口28可以有一个所安装的误删除防止器件的滑动开关29,以便于可以沿着如图1和2所示的下外壳14的宽度方向上滑动该滑动开关。当在箭头所示方向上滑动该滑动开关29时,可以给误删除防止器件施能以防止新信息被记录(写入)在存储器上(图1中所示的状态)。另外,当将滑动开关29在与箭头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滑动时,可以去掉误删除防止功能从而能够将新信息记录在存储器上(如图2中所示)。
另外,下外壳13的前表面部分14b可以在一侧形成一个可以在前边和侧边方向上打开的凹进部分30。该凹进部分30可以被用于在电子设备的记录介质外壳部分的预定位置上正确地设置记录介质11。当在一般条件下将IC记录介质安装在记录介质外壳中时,该记录介质的外壳部分的凸进部分与该凹进部分30接合在一起时,其结果导致该IC记录介质11被正确地定位了。另一方面,例如,当将该IC记录介质11误插入其中时,记录介质的外壳部分的凸出部分被导致与外侧壳体12的顶端部相接触,从而能防止该记录介质被误插入预定位置中。
如图5所示,下外壳14的侧边墙部分14c可以在其靠近下导向部分15b的部分上形成一个U型凹进部分31。而另侧边墙部分14d可以在纵向中间部分形成框形组件33,该框形组件33形成一个矩形的凹进部分32。如图1所示,可以这样构造该框形组件33以便于除了下表面和侧表面之外还环绕着其他四个面,因此,可以这样构成该凹进部分32以便于可以打开下表面一侧和侧面一侧。凹进部分31可以在其内侧构成一个环绕其底部的半圆形的凹槽部分34。
该半圆柱形的定位凹进部分17可以和下外壳14的凹槽部分34相接合,而接合凹槽19可以与框体部分33接合,因此导致上、下外壳13、14固定在一起。使用超声波将接合面的凸起横杆部分16a、16b与上、下外壳13、14接合在一起。然后,使用该接合部分作为黏合剂将上、下外壳13、14结合在一起,因此使外侧壳体12被整体构成。
顺便提及,上、下外壳13、14的结合装置不局限于上述热融合装置,可以去掉凸起横杆部分16a、16b并且将黏合剂涂在结合面上,通过该黏合剂的粘和力从而使上、下外壳13、14整体地结合。另外,通过不使用黏合剂而使用诸如固定螺钉这样的固定装置来可分离地组装上、下外壳13、14。
可以在下外壳14的下表面上提供延续到上外壳13的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的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显示了所构成的凹进部分的一个特定的例子,从而不需要从外侧壳体12的表面上同样地构成一个凸起部分,并且该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具有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相同的深度。这样构成这个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以便于通过如图1和2所示的预定宽度来占用下外壳14的后部的合适的区域。
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在其靠近前端部的部分上提供有识别凸起40,该识别凸起被用于从其它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使用不同存储器的产品、具有不同存储容量的产品、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产品等)中识别出这个IC记录介质11。该识别凸起40有小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深度的一个高度,这样构成该凸起以便于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它。
“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它”意味着:当用户通过触摸识别凸起40时,用户可以意识到该识别凸起40的存在。这里,将描述人类皮肤的感觉。根据“日本人体:健康/身体数据的收集”(由Takao Suzuki所撰写,由Asakura印刷有限公司出版),在其中“9.2皮肤感觉”文章中,在皮肤和黏膜上分布有诸如触摸点、热点、冷点以及痛点这些与表面感觉(身体的感觉)有关的触觉点(感受体)。这些触觉点的平均密度是这样的:痛点的平均密度是130/cm2,触点的平均密度是25/cm2,热点的平均密度是1.5/cm2而冷点的平均密度是13/cm2。痛点有最大的平均密度。前臂和大腿的分布密度高而低于手和胳膊的平均密度。
上述感觉点的这些感觉指示中,其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来识别高度的感觉点是痛点和触觉点。因此,可用的感觉点在总数是:痛点130/cm2与触觉点25/cm2总和是155/cm2。计算该平均程度,我们得到:
10mm×1551/2≌0.803mm因此,在0.8mm的间隔内有痛点或触觉点。如果满足人类皮肤触觉前提,则用户可以通过触觉感觉到识别凸起的存在。
条件1描述了识别凸起40的高度。如图6A所示,选择识别凸起40的高度h使其低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的深度(h≤H)。具体而言,相对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的深度H=0.175mm,应该将识别凸起40的高度h选择为0.15mm。如果识别凸起的高度大约为上述值,当用户用手触摸该识别凸起40时,用户可以感觉到该识别凸起40的存在。可以将该识别凸起的最低高度设置为一个最小值,使用该值,当用户触摸到该识别凸起40时就能感觉到识别凸起。
条件2描述了识别凸起40的大小和形状。关于识别凸起40的大小,如果其平面形状是圆形的,则其直径D应该大于0.8mm,最佳值应该为D=2.0mm。如果识别凸起40的直径D是20mm,则由于在该区域内存在9个痛点或触觉点,则用户可以可靠地认识到该识别凸起40的存在。相对于识别凸起40的平面形状而言,可以将圆形作为代表形状来列举(图2,等等)。识别凸起的平面形状可以采用图8A到8D中所示的形状。
图8A所示的识别凸起40A是正方形的,图8B所示的识别凸起40B是三角形的,图8C所示的识别凸起40C是椭圆形的,图8D所示的识别凸起40D是星型的。但是,无需说明,识别凸起40的平面形状可以采用除这些形状之外的其它各种形状(例如,六角形、八角形等)。
条件3描述了识别凸起40被设置的位置。应该将识别凸起40设置在远离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一个预定距离S的边缘上。其原因在于,如果将识别凸起40设置得太靠近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的边缘,则会使用户通过触觉而误把毛刺当作识别凸起,从而不能正确地识别出识别凸起40。该识别凸起40距离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的边缘的距离S应该大于0.8mm。从上述人类皮肤感觉可以获得这个0.8mm的值,如图6A所示,该距离S的最佳值应该是1.0mm。
如果识别凸起间隔标签附着凹进部分的边缘距离S大于0.8mm,则可以自由地改变该距离值。间隔距离大于0.8mm的条件被同样施加到图8A到D中所示形状的识别凸起40A到40D。如果如上所述在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上提供这种识别凸起40,则用户可以从记录介质中区分出这种IC记录介质11而不需要通过视觉来识别识别凸起40。因此,视觉残疾人可以识别这种IC记录介质11,因此有可能扩展可以使用的这种记录介质的范围。
基于识别凸起40的识别还可以用在下列情况中。例如,可以通过识别凸起来判定一个产品是否是对应于版权的产品。即,如果在预定的IC记录介质11上提供这种识别凸起40,则可以显示该产品是由版权拥有者所认可的可用产品。由版权拥有者所认可的可用产品是一种安装有具有认可功能和加密功能的电路的产品,而所述认可功能和加密功能被用于保护所记录的信息的复制权利,例如,可以在其内部的快闪存储器或类似装置上安装这种电路。
同样,如果如图7A到C所示,以预定距离排列两个以上识别凸起40时,则该信息记录介质可以显示这种功能:通过给定识别凸起40的数量的含义来从其它种信息记录介质中识别出这种信息记录介质。例如,识别凸起40的数量可以表示存储容量以及IC记录介质11的存储容量之差。特别地,如图1和2所示,如果该信息记录介质有一个识别凸起40,则这意味着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是4MB(兆字节)。如果如图7A所示,该信息记录介质有两个识别凸起40,则这意味着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是8MB。如果如图7B所示,该信息记录介质有三个识别凸起40,则这意味着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是16MB。如果如图7C所示,该信息记录介质有四个识别凸起40,则这意味着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是32MB。
在这种情况中,一个识别凸起40和其相邻识别凸起40之间的空间T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标签附着凹进部分35的边缘与识别凸起40之间的空间距离S(T=S),或者,空间距离T可以被设置得大于该空间距离S(T>S)。其理由是,如果空间距离T窄于空间距离S,则这两个突起被设置得太近以便于它们会被误以为一个识别凸起。
可以如图3中点划线所示,在上外壳13的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上提供上述的识别凸起40。识别凸起40a可以被设置得靠近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的前边缘部分,空间距离S可以被设置在其和标签附着凹进部分之间。同样,识别凸起40b可以被设置得靠近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的上边缘部分,而识别凸起40c可以被设置得靠近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的下边缘部分。空间距离S同样可以被设置于这些边缘和识别凸起40b、40c之间。
因此,如果存在该识别凸起40并了解该识别凸起的数量,则可以识别下列情况。最初,可以由识别凸起40的存在来判定IC记录介质11是否是版权认可产品(由版权拥有者认可的可用产品)。此时,如果该IC记录介质11有识别凸起40,则可以了解的到该记录介质是版权认可产品。然后,通过检验识别凸起40的数量,如果有一个识别凸起40,则可以了解的到该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是4MB。因此,当视觉残疾人通过触摸IC记录介质11上的识别凸起并通过计算该识别凸起的数量来该识别凸起40的存在时,视觉残疾人可以通过触觉来执行上述识别而不用基于视觉来识别。
作为上述外壳12的材料,例如,最好使用工程塑料。但是,作为外侧壳体12的材料,可以使用诸如不锈钢这样的其它金属材料。
因此,例如,可以将IC记录介质11安排用于图9所示的具有内置相机50的VTR中。这种内置相机型VTR50展示了一种特定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例子,并且可以这样安排以便于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信息记录介质。即,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是IC记录介质11,而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是可被用于记录图象信息的磁带。
如图9所示,内置相机型VTR50可以包括一个设备体51、用于打开和关闭该设备体51并构成该设备体51一部分的设备盖52、液晶显示器53,其作用相当于一个与该设备体51相连以便于可以自由地改变其姿态的显示装置。该设备体51由接近于矩形的长方形所组成。大体上,相机部分可以被安装在该设备体51的上部,而VTR部分可以被安装在其下部。
相机的透镜部分可以被安置在设备体51的上部,而该透镜部分的一端其作用为暴露在沿着设备体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的物镜。该设备体51可以有一个彩色取景器55,该取景器被提供在其宽度方向的另一面上以便于能在横方向上突出。该设备体51可以在其上表面上接连一个话筒56和一个附件滑轨57。另外,可以在设备体51的上部的较厚方向上的一侧提供监视器凹进部分58。可以在监视器凹进部分58的物镜一侧提供一对上和下监视器支撑部分59、59来支撑液晶显示器53,从而使该液晶显示器可以自由地改变其姿态。
由这对监视器支撑部分59、59在其两端支撑耦合部件60,因此该耦合部件60可以在设备体51的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监视器支撑物61可以相对于该耦合部件60以悬臂方式进行枢轴旋转,而液晶显示器53可以被连接到监视器支撑物61上。因此,该液晶显示器53可以经该监视器支撑物61在耦合部件60的上、下方向上自由旋转。由于监视器支撑物61和耦合部件60之间、以及该耦合部件60和设备体51之间的连接关系,液晶显示器53可以自由地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改变其姿态。
监视器支撑物61可以在其下部提供一个管脚接受部分61a。当锁定装置的锁定管脚62与该管脚接受部分61a结合时,监视器支撑物61可以被锁定在这种状态下:即液晶监视器53被安装在监视器凹进部分58内。可以通过操作位于设备体51上的锁定释放按钮63来执行监视器支撑物61的锁定操作以及由锁定管脚62进行的释放操作。设备体51在其锁定管脚62的下部提供一个电池容纳部分64。由于充电可被重复使用的电池组65被可分离地连接到电池容纳部分64上。另外,设备体51在其电池容纳部分64的侧边上有一扬声器通孔66。可以在该扬声器通孔66里面放入一个扬声器。
设备体51可以在其下部容纳一个VTR的机械走带机构,尽管没有示出。设备体51可以在其下部形成一个开口部分以暴露该机械走带机构的上、下表面。可以由该设备盖52可以自由地开、关这个开口部分。VTR电路部分可以与机械走带机构相连,该机械走带机构可以被固定在作为一个框架部分的设备体51的内表面上。用于操作该机械走带机构的操作按钮68可以被设置在监视器凹进部分58的侧面上。相机电路部分、光电转换部分以及类似部分可以被设置在操作按钮68的内侧。
设备盖52可以通过诸如枢纽这样的连接装置可旋转地被连接到设备体51上。该设备盖52与该机械走带机构的磁带支撑物一致地旋转。当通过打开设备盖52来打开设备体51的开口部分时,机械走带机构的磁带支撑物被移动以打开其磁带插入槽。因此,可以将该磁带放置在该磁带支撑物上,并可以弹出以前放置在该磁带支撑物中的磁带。
如上所述可以打开和关闭设备体51的开口部分的设备盖52可以包括没有示出的用于覆盖设备体51开口部分的侧面一侧的侧面部分、用于覆盖操作部分后面一侧的后表面部分52a。从顶部看,整个设备盖的形状可以如同一个L字母。这个设备盖52可以在其后表面部分52a处确定有介质插入槽70,以便于可以从中插入并弹出IC记录介质11。该介质插入槽70可以是由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开口所构成。IC记录介质11可分离地与之连接的记录介质容纳部分可以被提供在该介质插入槽的内侧。尽管没有示出,设备盖52还可以在其侧表面部分提供一个用于从记录介质容纳部分中弹出该IC记录介质11的一个弹出按钮。
同样,设备盖51可以在其后表面部分52a处可旋转地设置方式转换开关72,该开关被设置在横向上,记录按钮73可以被连接到该方式转换开关的旋转中心处。因此,图象显示按钮74可以被设置在方式转换开关72的下面。设备盖22的弹出按钮75可以被设置在图象显示按钮74的下面。当这个弹出按钮75向下滑动可以释放盖子锁定机械装置的锁定状态时,设备盖52可以打开机械走带机构的磁带插入槽。
图9的参考标号76描述了一条固定带。该固定带76的一端可以经金属锁77被固定在设备盖52上。该固定带76的另一端可以经没有示出的一个金属锁被固定在设备体21上。该固定带76可以经一个夹持罩子78而延伸,该夹持罩子78和固定带76可以构成一条夹持带。
将IC记录介质11插入或从内置相机型VTR50中弹出以便于如下所述被安排和用于记录或再现信息。如图9所示,当将IC记录介质11加载到记录介质容纳部分上时,将IC记录介质11以正常状态插入到介质插入槽70中。特别地,当连接部分23与内部相对时,带有凹进部分30的顶端部被设置得面对介质插入槽70。然后,将IC录介质11从其顶端部开始插入到记录介质槽70中并且进一步移动到预定位置处,因此可以将IC记录介质11加载到记录介质容纳部分中。
因此,使将新信息信号写入到IC记录介质11上变得可能。此外,还可能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出以前所记录的信息信号。其结果,兼容这种IC记录介质(存储器棒)的内置相机型VTR能够记录大量的静止图象。另外,通过使用存储器棒PC卡适配器,有可能将记录在IC记录介质11中的静止图象数据存储到个人计算机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当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被称为存储器棒(商标)的IC记录介质被用做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在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上提供识别凸起40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例子时,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例如,诸如存储器卡、软盘(FD)以及小型盘(MD)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小型盘可以与存储器棒相同的方式被使用并且具有用于在其上连接标签的凹进部分。另外,当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标签附着凹进部分20或35上提供识别凸起40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以这种方式被变型:在滑动开关29的外围边缘处提供凹进部分并且在该凹进部分内形成一个识别凸起。
另外,当内置相机型VTR被作为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用于本发明时,无需说明,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诸如:电子静止相机、电子图书播放器、数字相片打印机、彩色视频打印机以及个人计算机,条件是只要一个电子设备包括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如上所述,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采用各种变型。
如上所述,根据在本发明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在其中安装该信息记录部分的外侧壳体有凹进部分,并且通过触觉可以识别其高度小于凹进部分深度的识别凸起,因此视觉残疾人通过触摸该信息记录介质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各种信息记录介质之间的差别以及同类信息记录介质之间的存储容量之差。另外,还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即可以提供通过触觉就可以识别的信息记录介质而不用改变现成产品的外形。
根据在本发明权利要求2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识别凸起距离所述凹进部分边缘的空间间隔大于0.8mm,则可以防止用户将该识别凸起误以为在所述凹进部分边缘上所形成的毛刺。因此,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用户可以轻松识别信息记录介质。
根据在本发明权利要求3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识别凸起上表面的直径或其对角线方向上的长度被设置得大于0.8mm,因此,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有可能提供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即用户通过触觉来触摸该识别凸起从而可以容易地识别该记录介质。
根据在本发明权利要求4中所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给出识别凸起数量的含义来安排两个以上识别凸起,从而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有可能提供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在其上,通过触觉来触摸该识别凸起,用户从而可以可靠以及容易地确定信息记录介质并且能识别出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
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如同在后面权利要求中所确定的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能够被可分离地加载在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上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用于将信息记录其上的信息记录部分、以及用于在其中安装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侧壳体,以及
所述外侧壳体提供有一个凹进部分,并且所述凹进部分提供有用于识别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种类的识别凸起,所述识别凸起有小于所述凹进部分深度的高度,并且这样构造该识别凸起以便于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将所述识别凸起设置在它和所述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的大于0.8mm的空间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识别凸起具有等于或不小于0.8mm的上表面直径或沿着对角线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两个以上所述识别凸起被设置为彼此之间间隔一预定空间距离,并且根据所述识别凸起数量来进行识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由上外壳和下外壳来组成所述外侧壳体,从所述上外壳到所述下外壳连续地形成所述凹进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凹进部分的深度接近于0.175mm而所述识别凸起则是0.15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识别凸起距离所述凹进部分的边缘提供有接近于1.0mm的空间距离。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上表面的直径或其对角线长度是2.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识别凸起显示版权保护功能的存在或不存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识别凸起的数量显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相邻识别凸起之间的空间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识别凸起和所述凹进部分边缘之间的空间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通过将其插入或从所述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介质插入槽中弹出来使用该记录介质。
CN00133145A 1999-09-21 2000-09-21 信息记录介质 Pending CN12891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729799A JP4409676B2 (ja) 1999-09-21 1999-09-21 情報記録媒体
JP267297/1999 1999-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9123A true CN1289123A (zh) 2001-03-28

Family

ID=1744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33145A Pending CN1289123A (zh) 1999-09-21 2000-09-21 信息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087331A3 (zh)
JP (1) JP4409676B2 (zh)
KR (1) KR20010050522A (zh)
CN (1) CN1289123A (zh)
ID (1) ID27269A (zh)
SG (1) SG893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9549B2 (ja) * 2001-09-10 2012-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及びメモリカード装着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030079398A (ko) * 2002-04-04 2003-10-10 주식회사 네모스 휴대형 저장장치
JP2006079289A (ja) * 2004-09-08 2006-03-23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174365A (ja) * 2005-12-22 2007-07-05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2009093359A (ja) * 2007-10-05 2009-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能カー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5316A (en) * 1975-07-09 1979-01-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Tape cassettes having indications for blind use
GB2137959A (en) * 1983-01-31 1984-10-17 Audio Reading Trust Device for Tape Identification by Touch
JPS62149034A (ja) * 1985-12-23 1987-07-03 Canon Inc 情報記録担体
JPH06262885A (ja) * 1993-03-11 1994-09-20 Toshiba Corp 携帯可能記憶媒体とその処理装置
US5577914A (en) * 1993-11-08 1996-11-26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for representing braille on information signal recording medium and disc cartridge
JPH08180640A (ja) * 1994-12-26 1996-07-12 Sony Corp 記録媒体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D27269A (id) 2001-03-22
EP1087331A3 (en) 2002-11-13
KR20010050522A (ko) 2001-06-15
JP2001092943A (ja) 2001-04-06
JP4409676B2 (ja) 2010-02-03
EP1087331A2 (en) 2001-03-28
SG89352A1 (en) 2002-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32202B2 (ja) カード型記録媒体の収納ケースと収納ケースホルダと電子機器
EP1355267B1 (en) Ic card and ic card adaptor
GB2331959B (en) A visiting card
JP2002189992A (ja) メモリカードドライブと携帯型メモリカードドライブ
EP0844554A3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289123A (zh) 信息记录介质
JP2004103543A (ja) トレータイプのシリコ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US20020174286A1 (en) Ic car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
CN101419817A (zh) 电子设备和光盘驱动器
EP1109160B1 (en) Disk drive system
EP1347443B1 (en) Compact disk having associated display
EP1102256A3 (en) Recording/playback apparatus
CN1285565A (zh) 传输装置及记录和/或复制方法以及传输方法及记录和/或复制方法
JP2001222695A (ja) メモリーカードホルダー
US8049991B2 (en) Digital audio book cartridge and player with manipulation-facilitating features
WO2000008646A1 (fr) Disque compact sous forme de carte de visite
JP3048694U (ja) 名刺型光カード
JP2822367B2 (ja) Icパッケージ、icパッケージ付テープカセット
JP4649814B2 (ja)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H0780377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担体
EP1434227A3 (en) Data storage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storing and reproducing multimedia data
EP1134735A1 (en) Name c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RU4486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дисковых носителей звук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или информации
JP2004034806A (ja) 車載用電子機器
JP2605929Y2 (ja) 記録媒体ケース収納ジャ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