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376A -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9376A
CN1269376A CN 00103506 CN00103506A CN1269376A CN 1269376 A CN1269376 A CN 1269376A CN 00103506 CN00103506 CN 00103506 CN 00103506 A CN00103506 A CN 00103506A CN 1269376 A CN1269376 A CN 1269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materials
cellulose
water
adhesion
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035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08C (zh
Inventor
滕锡山
冯博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Yongxing Medic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Yongxing Med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Yongxing Medic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Yongxing Med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00103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08C/zh
Publication of CN1269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涉及一种纤维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可溶性防粘连材料。本发明通过对(C6H10O5)n所组成的物质组进行制备,形成可防止手术后脏器粘连的医用材料和用于止血的医用材料。所述方法是对现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将纤维素材料变成氯乙酸纤维素,再将氯乙酸纤维素碱化,最后制备出羟甲基纤维素。该方法可防止价格昂贵的氯乙酸被不必要的中和,由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决定制备时间低于10小时,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制备时间。所述产品以纤维、凝胶、膜、机织物和非机织物的形态存在,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明显的防止手术粘连功能,只需调整其吸/溶比,所制备的材料即可达到有效的止血功能。

Description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可溶性防粘连材料。
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棉花)系用脱脂纱布(或棉花)经碱化、氯乙酸醚化以及酸化而制成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纱布(或棉花)。该产品无毒,不溶于水,故止血时间比较长,在体内可逐渐吸收,止血效果较好。该产品用于体内外可作辅助止血剂,其制备过程为:(1)、碱化先将纤维变成钠酯;(2)、醚化使纤维素钠变成羧甲基纤维素钠;(3)、酸化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和为羧甲基纤维素;(4)、包装、灭菌。
CN104796A给出“一种止血纱布生产方法的改进”,CN1061061A中给出“一种可溶性棉布的制造方法”,CN1035803C给出“可溶性止血织物”。上述专利均采用将碱纤维素与氯乙酸进行反应的原理制备。整个制备过程超过10小时,且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羧甲基纤维素,其碱纤维素在氯乙酸溶液中进行反应时,有一部分氯乙酸直接被碱中和成盐而沉淀。且氯乙酸溶液的浓度随时都在变化,需经常进行调节。
本发明者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止血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所述方法是对现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将纤维素材料变成氯乙酸纤维素,再将氯乙酸纤维素碱化,最后制备出羧甲基纤维素。该方法可防止价格昂贵的氯乙酸被不必要的中和,由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决定制备时间低于10小时,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制备时间。所述产品以纤维、凝胶、膜、机织物和非机织物的形态存在,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明显的防止手术粘连功能,只需调整其吸/溶比,所制备的材料即可达到有效的止血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制备方法为:
(1)、醚化(取代):将纤维素材料(包括棉、麻、丝的纯天然纤维及由这些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以及再生纤维及由再生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用200~500克氯乙酸(含量85~96%结晶体)/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2~3小时,所述反应液温度为28~35℃;
(2)、碱化:用100~3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1)中的纤维素材料4~6小时,所述反应液温度为28~35℃;
(3)、中和:于室温,将(2)中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浓度70~8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25~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 6~7;
(4)、洗涤:于室温,将(3)中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浓度80~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用上述方法制得所述的可溶性防粘连材料其结构式为: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可带菌生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所述制备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因氢氧化钠与氯乙酸的价格比在1∶4左右,本发明所进行调节的是碱溶液而不是氯乙酸溶液,从而避免了价格昂贵的氯乙酸被不必要的中和,因此可大大降低成本。
2、由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决定,制备时间低于10小时,较已有技术明显缩短了制备时间。
3、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关键在于对取代度的控制,已有技术是对碱纤维素用氯乙酸进行醚化(取代),CN1035803C给出的时间是已有技术中最短的,为6~10小时。本发明是将醚化(取代)作为首先制备工艺,其优点在于取代时间仅2~3小时,取代度控制相对容易,进而在碱化处理时仅用4~6小时,即可制备出纤维素衍生物防粘连材料。
4、对可溶性纤维素防粘连材料,有一项反映其特性的指标:吸/溶比,即防粘连材料吸水时间与溶解时间之比。正常值为1∶4000~1∶5000比较合适,要达到防粘连的目的,防粘连材料必须在防止粘连的两个脏器之间形成屏障,从而阻止器官与器官之间纤维索的形成,且该屏障的吸收时间要大于脏器表面浆膜修复时间。
在已有技术制备的材料中吸/溶比有着显著差异,为1∶60、1∶7200不等。吸/溶比高者,吸水完成后迅速崩解、散开,机械强度低,且粘附器械和手套,对波动性出血止血效果不佳。吸/溶比低者,由于溶解时间长,对皮肤的吸附性差,易被血“冲”离出血面。
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纤维素衍生物材料,很容易达到1∶4000~1∶5000的吸/溶比。
由此,将所述材料吸/溶比控制在1∶4000~1∶4500时,可制备成可溶性止血材料。将吸/溶比控制在1∶4500~1∶5000时,可制备成可溶性防粘连材料。
5、所述防粘连材料经Co60灭菌后,呈微黄色,可明显区别于普通纱布。
在此前公开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中,仅用棉纤维(棉花)、纱布、布为原料将其先变成碱纤维素然后与氯乙酸进行反应所制备的。而未涉及到由棉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网状织物、无纺布。麻、丝、再生纤维及由这些纤维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本发明则包含以这些物质为原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还包含将所述可溶性防粘连材料,含有一定量的水或一种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缓冲系以形成凝胶的方法,以及将凝胶进一步稀释成溶液的方法。
将所述防粘连材料与无菌水按1∶28~32的W/V比配备。即将5克防粘连材料剪碎后,投入140~160ml无菌水溶器中,进行搅拌,材料完全溶解后,制得凝胶。将100克凝胶,投入50ml无菌水溶器中充分搅拌,稀释成溶液。
所述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还可进一步改进为:
(1)、将纤维素材料(包括棉、麻、丝的纯天然纤维及由这些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以及再生纤维及由再生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用2~5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PH值9.5~11)处理40~80分钟后,用水进行洗涤;
(2)、用2~6克/升的过氧化氢溶液(PH值9.5~11,温度90~100℃)处理(1)中的纤维素材料50~80分钟后,用水进行洗涤;
(3)、用200~500克氯乙酸(含量85~96%结晶体)/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2)中的纤维素材料2~3小时,所述反应液温度为28~35℃;
(4)、用100~3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3)中的纤维素材料4~6小时,所述反应液温度为28~35℃;
(5)、于室温,将(4)中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浓度70~8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25~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6)、于室温,将(5)中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浓度80~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其制得材料结构式为:
Figure A0010350600071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可带菌生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在CN1035803A中仅涉及到对净化的再生纤维素的缎纹织物进行制备,而未涉及到由(C6H10O5)n所组成物质组的其他物质:棉、麻、丝的纤维及由这些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和再生纤维及由再生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无纺布。本发明包含以这些物质为原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由其结构所决定,所述防止手术后粘连的医用材料,其遇水、血或组织液后,会断裂为小分子片断的低糖,形成凝胶,而被机体降解,逐渐吸收。
由此,将所述防粘连材料与无菌水按1∶28~32的W/V比配备。即5g防粘连材料和140~160ml无菌水,进行搅拌,制备成凝胶。
所述防粘连材料还可含有一定量的水和甘油或丙二醇,制备成膜,其制备方法如下:
向所述两种方法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甘油或丙二醇3~5%的水溶液,使水溶液占所述织物重量的25~30%,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在防粘连材料表面仅喷洒占材料重量的25~30%的水,不添加甘油或丙二醇,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膜、凝胶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手术粘连是医生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手术中,输卵管的粘连会导致不育症,心脏与胸廓的粘连还需再做一次开胸术,肠粘连会导致肠梗阻,而脑膜与颅骨的粘连会导致癫痫灶。
目前,尚没有将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用于防止各种手术后脏器粘连方面的报道。
将本发明防粘连材料用于各种手术易发生粘连的部位,所述防粘连材料吸收血液和组织液后,形成凝胶屏障,在脏器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机体纤维索的生成,经20天左右,脏器表面恢复正常,保护膜被机体分解吸收,从而有效的防止粘连。
将所述防粘连材料5g+140~160ml无菌水,进行搅拌,制备成凝胶,直接用于各种手术易发生粘连的部位后,也能有效地防止术后粘连的发生。
将所述防粘连材料5g+180~200ml无菌水,进行搅拌,制备成水溶液,注入到腹腔中。这些粘性包覆层可防止邻近的组织彼此接触达7~10天,这足以保证组织愈合并防止在并列的组织之间形成粘连。
所述防粘连材料的性质为:
1、吸水性:吸水倍数>30倍
由所述防粘连材料的吸/溶比所决定,吸水量大,吸水性强。
取防粘连材料1g,剪碎后,置于培养皿中,用蒸馏水或0.9%生理盐水进行逐渐滴定,待防粘连材料全部溶解后,停止滴定,再称重。【吸水倍数=总重量-(培养皿重量+防粘连材料重量)】
2、水溶性:
由于棉、麻、丝及再生纤维的分子结构,均含有亲水的羟基,故这些纤维有一定的吸水性,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大量氢键,其结晶度高,故均不能溶于水。
经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防粘连材料,其天然纤维素与再生纤素分子间结构发生变化:
(1)、用引入强亲水基团的方法,断开分子内氢键,同时扩大分子间距;
(2)、降低分子聚合度,使分子间的分散力和诱导力减小;
(3)、降低分子结晶度,扩大无定型区,从而使分子间的取向力减小,促使水分子进入微包内;
(4)、所述再生纤维素防粘连材料分子与水分子间混合自由能小于0,溶解度差值小于1.7~2.0,从而能够溶于水。
由防粘连材料的化学结构所决定,其溶解过程为:吸水膨胀后,转变成凝胶,最后全部溶解。
3、对机体无刺激性: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动物编号   体重(Kg)           红斑形成评分          水肿形成评分  合计
   4(h)   24(h)   48(h)   4(h)   24(h)   48(h)
  I   2.5     0     0     0     0     0     0
  II   2.6     0     0     0     0     0     0
  III   2.7     0     0     0     0     0     0
  合计     0     0     0     0     0     0   0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标准:评分分值=合计积分/动物数。0~0.4为无刺激性作用,0.5~1.9为轻度刺激,2.0~5.9为中等刺激,6.0~8.0为强刺激作用。
结论:该样品对局部皮肤无刺激性(积分为0),符合国家规定。
4、机体可吸收性:
所述再生纤维素防粘连材料,由于其聚合度较低,分子间的分散力和诱导力减少,其遇水、血或组织液后,会断裂为小分子片断的低糖,形成凝胶,而被机体降解,逐渐吸收。
5、稳定性:
将新制备的防粘连材料和止血材料配成2%水溶液,于室温条件下放置3年以上,均未见霉腐现象。
将所述防粘连材料和止血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年以上,与新制备的防粘连材料和止血材料比较,所有理化指标均一致,且防粘连和止血效果相同,证明本发明制备的防粘连材料和止血材料性质稳定,易于保存。
本发明所述两种方法,在控制吸/溶比1∶4000~1∶4500条件下所得到的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
1、生理止血:
所述止血材料接触血液与组织液后,可迅速膨胀自溶,分解为低糖小分子片断,这些小分子片断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III和凝血因子VII,同时启动外原性凝血系统,使伤口附近的血小板迅速吸附和凝集,并解体释放出大量的ADP,从而促进微血栓的形成,达到止血的目的。
2、物理止血:
所述止血材料能够迅速,大量地吸收血液中的水份(吸水倍数>30倍)使血液变稠变粘。出血部分血液流速减慢,同时止血材料吸水膨胀,进而溶解为凝胶,这些凝胶有机械堵塞毛细血管端面的作用。溶解的止血材料形成凝胶膜将伤口覆盖,起到止血的目的。
图11为所述止血材料止血机理示意图。所述止血材料与普通纱布、热盐水纱布、明胶海棉止血时间比较
        名称     止血时间         P值
    所述止血材料     1.48+0.83     止/普P<0.05
    普通纱布     2.16+1.02     普/热P>0.05
    热盐水纱布     1.83+0.83     止/热P<0.05
    明胶海棉     1.90+0.61     止/明P<0.05
实施例1:一种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纤维素材料为:纯天然丝纤维20g。在3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2.5小时;
(2)、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3)、于室温,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0%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4)、于室温,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照射法灭菌。
实施例2:一种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纤维素材料为:纯天然棉纤维加工的无纺布100×100mm。在3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2.5小时;
(2)、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3)、于室温,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0%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4)、于室温,将经步骤(3)处理过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照射法灭菌。
实施例3:一种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纤维素材料为:再生纤维20g。在350克氯乙酸(含量90%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2.5小时;
(2)、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3)、于室温,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5%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4)、于室温,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5%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照射法灭菌。
实施例4:一种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纤维素材料为:再生纤维加工成的无纺布100×100mm。在4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5℃的反应液中搅拌2小时;
(2)、在2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4.5小时;
(3)、于室温,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5%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4)、于室温,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5%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止血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照射法灭菌。
实施例1~4,其制得材料结构式为:
Figure A0010350600121
实施例5:一种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纤维素材料:纯天然丝纤维20g,于室温,用2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250ml(PH值9.5~11)搅拌60分钟;
(2)、用水洗涤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3)、在250m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和1克焦磷酸钠构成的混合液(PH值9.5~11,温度90~100℃)中搅拌处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60分钟;
(4)、用水洗涤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5)、在3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处理经步骤(4)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2.5小时;
(6)、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5)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7)、于室温,将经步骤(6)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8)、于室温,将经步骤(7)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实施例6:一种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加工成的无纺布100×100mm,用2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250ml(PH值9.5~11)搅拌60分钟;
(2)、用水洗涤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3)、在250m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和1克焦磷酸钠构成的混合液(PH值9.5~11,温度90~100℃)中搅拌处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60分钟;
(4)、用水洗涤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5)、在3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处理经步骤(4)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2.5小时;
(6)、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0%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7)、于室温,将经步骤(6)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0%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8)、于室温,将经步骤(7)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实施例7:一种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20g,用2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250ml(PH值9.5~11)搅拌60分钟;
(2)、用水洗涤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3)、在250m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和1克焦磷酸钠构成的混合液(PH值9.5~11,温度90~100℃)中搅拌处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60分钟;
(4)、用水洗涤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5)、在300克氯乙酸(含量90%结晶体)和1升95%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处理经步骤(4)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2.5小时;
(6)、在15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5%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5)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5小时;
(7)、于室温,将经步骤(6)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8)、于室温,将经步骤(7)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防粘连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实施例8:一种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加工成的布100×100mm,用2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250ml(PH值9.5~11)搅拌60分钟;
(2)、用水洗涤经步骤(1)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3)、在250m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3%)和1克焦磷酸钠构成的混合液(PH值9.5~11,温度90~100℃)中搅拌处理经步骤(2)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60分钟;
(4)、用水洗涤经步骤(3)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
(5)、在400克氯乙酸(含量96%结晶体)和1升95%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5℃的反应液中搅拌处理经步骤(4)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2小时;
(6)、在2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和1升95%乙醇构成的温度为30℃的反应液中搅拌经步骤(5)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4.5小时;
(7)、于室温,将经步骤(6)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的乙醇中,用浓度为36%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8)、于室温,将经步骤(7)处理过的纤维素材料置于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所述止血材料为水溶性。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实施例5~8其制得材料结构式为:
实施例9:防粘连止血膜的制备方法:
向所述两种方法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甘油4%的水溶液,使水溶液占所述织物重量的25%,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40℃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其制得的防粘连膜仍为水溶性的,经包装后,用Co60灭菌。
实施例10:防粘连凝胶的制备方法:
将所述两种方法制得的纤维素衍生物材料与无菌水按1∶30的W/V比配备。即将5克防粘连材料剪碎后,投入150ml无菌水溶器中,进行搅拌,材料完全溶解后,制得凝胶。
所制得的防粘连凝胶,经Co60灭菌后,可用于手术后机体脏器易发生粘连的部位,防止术后粘连。将上述5克防粘连材料换成5克止血材料,所制得的止血凝胶,可作为止血剂用于出血部位。
实施例11:防粘连溶液的制备方法:
将100克防粘连,投入50ml无菌水溶器中充分搅拌,稀释成溶液。所制得的溶液经Co60灭菌后,可适量注入胸腔、腹腔用于防止胸廓粘连和肠粘连,将上述100克防粘连凝胶换成100克止血凝胶,可作为止血剂用于出血部位。
实施例12:防止手术后脏器粘连的溶液。
将5克防粘连材料,投入到180ml无菌水中搅拌,使之形成粘性溶液。
所制得的溶液经Co60灭菌后,可适量注入胸腔、腹腔用于防止胸廓粘连和肠粘连,将上述5克防粘连材料换成5克止血材料,所制得的止血溶液,可作为止血剂用于出血部位。
实验方法:
受试动物按双盲法,随机分入实验组,该组为将防止手术后粘连材料包盖固定于受损小肠表面的治疗组。
实验目的及意义:
防止手术粘连材料在遇血或机体组织液后,能迅速膨胀并自溶,形成一种透明胶冻状的生物膜,该膜具有防止组织粘连等生物学功效,本实验通过建立动物肠粘连模型,以观察防止手术粘连材料的吸收和防粘连作用。
实验设计及技术路线:
受试对象:
新西兰种家兔,体重2-3kg,雌雄不拘
实验和对照分组:
使用创伤法建立动物肠粘连模型,将受试家兔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单纯肠损伤组),一组为实验组(损伤+防粘连材料组)
实验步骤:
家兔于手术前禁食一天。耳缘静脉注射乌来糖(Urethane)进行麻醉(1g/kg)。无菌消毒下,于腹中线正中处作一长约3cm切口,打开腹腔暴露小肠,选择一段长5cm范围的小肠,用无菌手术线在其两端作界限标记(Limit marker),在界限范围内用无菌粗纱布摩擦小肠至明显渗血。对照组,立即将小肠还纳原位,关闭缝合腹腔。试验组,将5×2cm防粘连材料包盖固定于小肠表面,待其稍溶于肠表面后,还纳原位,关闭缝合腹腔。手术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抗感染,并禁食一天,第二天开始正常喂养,喂养期间注意管理,避免咬伤并防止感染。每组手术后3、7、14、21和28天分别处死解剖各5只,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统计学处理:
对每个时期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t检验。
*粘连分级标准(The grade criterion of adhesion)
0级  无粘连
1级  1-2处轻微粘连,轻拉即开。
2级  2处以上轻度粘连,尚能分离,分离后不留伤痕。
3级  多处粘连,较难分离或粘连不多,但不能分离。
4级  粘连成团,不能分离。实验结果:
  天数            实验组           对照组
3 肠壁充血、水肿明显消退,防粘连材料呈透明胶冻状,均无粘连发生(见图1)。 肠壁仍有明显充血、水肿,3例发生1级粘连(见图2)。
7 防粘连材料呈膜状包在肠表面,除1例有0-1级粘连外,其余4例均无粘连发生(见图3)。 均发生1-2级粘连,仍有充血、水肿(见图4)。
14 防粘连材料只有少量膜状残留,其余同7天状况(见图5)。 均发生2级粘连(见图6)。
21 2例发生0-1级粘连,其余3例未发生粘连(见图7)。 3例发生2-3级粘连,2例2级粘连(见图8)。
28 肉眼未见防粘连材料残留物,2例发生0-1级粘连,其余3例未发生粘连(见图9)。 2例发生3级粘连,3例3-4级粘连(见图10)。
每个时期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各时期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防粘连:根据实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虽有2-3例很轻的粘连(0-1级),但未见有粘连的进行性发展或加重;而未经防止手术粘连材料处理的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粘连发生,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发展和加重的趋势(1-4级)。因此,防止手术粘连材料具有明显的手术后防止脏器粘连功能。
吸收情况:根据对实验组的观察,防止手术粘连材料在腹腔内7-28天吸收完毕。并无一例不良反应。因此,防止手术粘连材料为机体可吸收性材料。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应理解为这仅是说明的方法,故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且附加的权利要求包括甲基纤维素和经过现有技术允许的范围。如:本发明材料的同属,部分羟基取代为CHOH、CH2COONa、CH2OCH2COOH、CH2OCH2COONa结构式组成的物质组。

Claims (15)

1、一种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包括:
(1)、将纤维素材料用200~500克氯乙酸/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2~3小时;
(2)、用100~3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1)中的纤维素材料4~6小时;
(3)、于室温,将(2)中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80%的乙醇中,用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4)、于室温,将(3)中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可溶性防粘连材料。
3、一种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包括:
(1)、将纤维素材料用2~5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40~80分钟后,用水进行洗涤,所述次氯酸钠溶液PH值9.5~11;
(2)、在温度90~100℃、PH值9.5~11,用2~6克/升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焦磷酸钠处理(1)中的纤维素材料50~80分钟后,用水进行洗涤;
(3)、用200~500克氯乙酸/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2)中的纤维素材料2~3小时;
(4)、用100~300克氢氧化钠(片状烧碱)/升浓度为85~95%乙醇的反应液,处理(3)中的纤维素材料4~6小时;
(5)、于室温,将(4)中的纤维素材料置于70~80%的乙醇中,用盐酸进行中和至PH6~7;
(6)、于室温,将(5)中的纤维素材料置于80~90%的乙醇中洗涤,使氯化钠含量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制备的可溶性防粘连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材料包括:棉、麻、丝的纯天然纤维及由这些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以及再生纤维及由再生纤维经加工而成的线、纱布、网状织物、布、无纺布。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酸为含量85~96%结晶体的氯乙酸。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的温度为28~35℃。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为片状烧碱。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浓度为25~3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中的纤维素材料与无菌水按1∶28~32的W/V比配备,进行搅拌,纤维素材料完全溶解后,制得凝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4)中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含甘油或丙二醇3~5%的水溶液,使水溶液占所述织物重量的25~30%,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4)中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占材料重量25~30%的水,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6)中的纤维素材料与无菌水按1∶28~32的W/V比配备,进行搅拌,纤维素材料完全溶解后,制得凝胶。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6)中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含甘油或丙二醇3~5%的水溶液,使水溶液占所述织物重量的25~30%,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6)中的纤维素衍生物织物,纱布、布、无纺布的表面喷洒占材料重量25~30%的水通过对滚连续碾压,再经38~42℃烘干后,制得水溶性的膜。
CN00103506A 2000-03-24 2000-03-24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70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03506A CN1109708C (zh) 2000-03-24 2000-03-24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03506A CN1109708C (zh) 2000-03-24 2000-03-24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9376A true CN1269376A (zh) 2000-10-11
CN1109708C CN1109708C (zh) 2003-05-28

Family

ID=457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35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708C (zh) 2000-03-24 2000-03-24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08C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221A (zh) * 2007-11-30 2009-06-10 张博 一种基于改性粘胶纤维的可溶可吸收性止血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639A (zh) * 2008-03-27 2009-09-30 张博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的可溶可吸收性医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356A (zh) * 2010-11-30 2011-04-06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型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1688B (zh) * 2008-01-23 2012-12-12 王学洲 可溶性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6066A (zh) * 2012-10-19 2013-01-23 青岛大学 一种含钙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08650A (zh) * 2012-09-25 2013-02-06 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 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
CN103275230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氧化再生纤维素羧酸钠止血材料的贮存稳定性的方法
CN101543640B (zh) * 2008-03-27 2014-03-12 张博 一种可吸收、防粘连止血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3211316A1 (de) 2013-06-17 2014-12-18 Aesculap Ag Hämostyptikum
CN104389155A (zh) * 2014-12-18 2015-03-04 山东蓝汀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348633A (zh) * 2015-11-06 2018-07-31 伊西康公司 压实止血纤维素聚集体
CN108951129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安徽利通达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卫生用透气抗菌整理粘胶非织造布的方法
CN109125794A (zh) * 2018-09-07 2019-01-0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高吸水性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3A (zh) * 1988-03-11 1989-09-27 谭俊光 自行车、摩托车太阳棚
CN1100160A (zh) * 1994-05-24 1995-03-15 熊天寿 一种可溶性棉织物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1050398C (zh) * 1996-06-05 2000-03-15 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 消炎、止血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221A (zh) * 2007-11-30 2009-06-10 张博 一种基于改性粘胶纤维的可溶可吸收性止血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1688B (zh) * 2008-01-23 2012-12-12 王学洲 可溶性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639A (zh) * 2008-03-27 2009-09-30 张博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的可溶可吸收性医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639B (zh) * 2008-03-27 2013-12-04 张博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的可溶可吸收性医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640B (zh) * 2008-03-27 2014-03-12 张博 一种可吸收、防粘连止血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356A (zh) * 2010-11-30 2011-04-06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型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356B (zh) * 2010-11-30 2013-04-03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型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8650B (zh) * 2012-09-25 2015-06-17 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 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
CN102908650A (zh) * 2012-09-25 2013-02-06 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 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工艺
CN102886066A (zh) * 2012-10-19 2013-01-23 青岛大学 一种含钙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75230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氧化再生纤维素羧酸钠止血材料的贮存稳定性的方法
DE102013211316A1 (de) 2013-06-17 2014-12-18 Aesculap Ag Hämostyptikum
EP2815772A1 (de) 2013-06-17 2014-12-24 Aesculap Ag Hämostyptikum
CN104389155A (zh) * 2014-12-18 2015-03-04 山东蓝汀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389155B (zh) * 2014-12-18 2016-02-24 山东蓝汀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348633A (zh) * 2015-11-06 2018-07-31 伊西康公司 压实止血纤维素聚集体
US11896732B2 (en) 2015-11-06 2024-02-13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Compacted hemostatic cellulosic aggregates
CN108951129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安徽利通达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卫生用透气抗菌整理粘胶非织造布的方法
CN109125794A (zh) * 2018-09-07 2019-01-0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高吸水性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25794B (zh) * 2018-09-07 2021-08-3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高吸水性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08C (zh) 2003-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08C (zh) 用纤维素材料制备可溶性防粘连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288197C (zh) 透明质酸凝胶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含该组合物的医用材料
CN1301139C (zh) 包括透明质酸衍生物的用于预防手术后粘连的生物材料
CN104327283B (zh) 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2975A (zh) 生物医学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06961B (zh) 一种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467248A (zh) 生物降解性生物体高分子材料,其制造方法,与该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功能性材料
CN1529653A (zh) 可生物降解和/或可生物吸收纤维制品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CN101062426A (zh) 一种抗菌型共混电纺纳米纤维膜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538825A (zh) 可生物降解的可注射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850108A (zh) 医用止血防粘连冲洗液
CN1303443A (zh) 在其结构中具有葡糖醛酸衍生物和葡糖胺衍生物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050243A (zh) 一种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CN1036135A (zh) 生长抑制剂及其应用
CN101612408A (zh) B超耦合剂及制备方法
CN106581729A (zh) 一种可快速止血的高韧性医用棉签
CN100338273C (zh) 制备纤维素模制体的方法
CN101036667A (zh) 一种外科手术防粘连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451A (zh) 一种有核珍珠插核工艺的系统化消毒方法
CN105088465B (zh) 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169A (zh) 一种医用ldpe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943A (zh) 一种长效抗菌镇痛促愈合的医用棉签
JP2010209130A (ja) アルギン酸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18954B (zh) 一种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3088B (zh) 一种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