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5478A -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5478A
CN1265478A CN99122979A CN99122979A CN1265478A CN 1265478 A CN1265478 A CN 1265478A CN 99122979 A CN99122979 A CN 99122979A CN 99122979 A CN99122979 A CN 99122979A CN 1265478 A CN1265478 A CN 1265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zation band
main cartridge
band
box bod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2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25C (zh
Inventor
李钟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5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5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single radiation source per colour, e.g. lighting beams or shutte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4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band, e.g.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0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03G2221/161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being a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包括主盒体、带分离器、切带器和感光带回收器。主盒体装有感光带并使其装在带单元内;带分离器装在带单元中,向感光带施加拉紧张力而使感光带束缚在带单元上,当主盒体取出时,感光带仍然装在带单元上;切带器装在打印机内,用以切断感光带;感光带回收器卷起被切断的感光带并将其从带单元中取出。更换感光带的操作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而且感光带总是能装在正确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 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带盒和采用该感光带盒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及其更换方法,该感光带安装在电致成像印制机内,该感光带盒内装有成连续环带状的感光带,以便更换和安全储存。
电致成像印制机,如彩色激光打印机,设有一感光带10,该感光带10由装在打印机主体上的多个滚子11,12和13支承并环绕该滚子11,12和13,如图1所示。要打印的图像通过预定的显影单元15在感光带10的表面显影,当显影图像在通过干燥单元16的同时被干燥后,在转印单元14中将图像印在纸张1上,该转印单元14包括转印滚子14a和融合滚子(fuserroller)14b。
本文中,中间有感光带10循环的单元称为带单元。此外,在滚子11,12和13中,滚子11是驱动滚子,该驱动滚子与驱动源相连并使感光带10循环,滚子12是转印滚子14a的支承滚子,滚子13作为调节滚子防止感光带10横向移动。
不过,当这样的感光带长时间使用后,显影图像的准确性逐步变坏。因此当预定的使用寿命过去后,感光带必须换成新的以便继续显影出清晰的图像。不过,普通的换带方法中,形成如前述的连续环带的感光带可用新的感光带按这样的方式更换,即感光带调整到主体的安装位置并用手直接将其插入该位置。为此,滚子11,12和13中的一个,这里是调节滚子13,安装为能够移动,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换带时,调节滚子13移动到虚线所示位置以放松拉紧的感光带10然后取出感光带10。然后,新的感光带用手插入,再将调节滚子13移至初始位置以拉紧感光带10。
但是,因为感光带10是柔软的,没有固定形状,所以通过将感光带10调整到安装位置并用手将其插入该位置以将感光带10换成新的是非常麻烦和困难的,另外的问题是新感光带安装不正确的可能性也许会很高,这取决于进行更换操作的人员。此外,因为在从打印机中取出感光带10时,工作人员必须将手伸入打印机中,直接用手抓住感光带10并将其拉出,因此工作人员的手可能因为与打印机内很小空间中的各种结构的零件相碰而受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带盒、一种利用该感光带盒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及其更换方法,由于采用了该感光带盒,因此工作人员能够以安全、简便和快捷的方式完成感光带的更换工作。
因此,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装纳一感光带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该感光带将装入电致成像印制机内,该感光带盒包括:一主盒体和一可移盒体,该主盒体成中空形状,一侧表面是敞开的,感光带以连续环带形式装在该主盒体内;该可移盒体可拆卸地装配在主盒体上,这样,当感光带装在印制机的循环位置时,可移盒体能够从主盒体上分离并与感光带一起装在印制机内,可移盒体内还有一感光带回收器,以便在需要时将感光带从循环位置卷起来。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以便更换装于印制机带单元内的感光带,该感光带更换装置包括:一主盒体、一带分离器、一切带器和一感光带回收器,该主盒体装有待更换、并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的感光带,并且该主盒体通过挂在带单元的插入导轨上并沿其滑动而移动到印制机内的感光带安装位置,使得内装的感光带能被安装在带单元内;该带分离器装在带单元中,并通过向移动到安装位置的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拉紧张力而使感光带束缚在带单元上,使主盒体从安装位置取出时,感光带能够仍然安装在带单元上;该切带器装在印制机内,用以切断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在带单元中并且已经用过的感光带,以去掉感光带;该感光带回收器将被切带器切断的感光带卷起并将其从带单元中取出。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以便更换感光带,该感光带绕连续环形轨道循环并由印制机内的一带单元支承,一预定图像由一显影单元在该感光带上显影,并且该感光带将图像转印到一转印单元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出信息通知用户到应该更换感光带的时间了;确认用户是否根据该信息开始更换感光带;通过使装于印制机内的一切刀运动以便当用户选择开始更换感光带时使切刀横越感光带运动,从而切断感光带;驱动可移盒体运动,该可移盒体装在带单元内并有中空的柱体和滚筒,该滚筒可旋转地装在中空的柱体中,随着滚筒的旋转,滚筒将切断的感光带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和柱体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卷起,从印制机中取出有卷起的感光带的可移盒体,并准备好主盒体,新的感光带以连续环带的形式装在该主盒体内,要安装在带单元中的新的可移盒体和感光带可拆开地装配在一起;将主盒体插入印制机的安装位置;将主盒体锁定到安装位置;通过移动安装在带单元内的调节滚子和向装在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拉紧的张力,使得安装的感光带束缚到带单元上;松开主盒体并锁定可移盒体;以及当主盒体从印制机中取出时使感光带和可移盒体与主盒体分离,留下并安装在带单元内。
通过参考附图和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会更清楚,其中:
图1是普通电致成像印制机的基本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致成像印制机感光带盒的透视图;
图3A是图2所示感光带盒一部分的透视图,所示为固定感光带的结构;
图3B是图2所示感光带盒一部分的剖面图,所示为将可移盒体装配到主盒体上的结构;
图4A到4C是图2所示的感光带盒的可移盒体的剖面图,以说明可移盒体的滚筒的旋转工作;
图5A是图2所示可移盒体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5B是图2所示可移盒体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6和图7是将可移盒体装配到主盒体上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8是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的示意图,该印制机使用了图2所示的感光带盒;
图9是图8中感光带更换装置的感光带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10A、图10B、图11A和图11B是图8中感光带更换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以说明该装置中主盒体锁定器和可移盒体锁定器的工作;
图12到图15是旋转机构的透视图、分解图和侧视图,该旋转机构用于使图8中感光带更换装置的可移盒体的滚筒旋转;
图16是图8中感光带更换装置的切带器的透视图;
图17是当感光带移动时带单元的简图;
图18是当安装感光带时带单元的简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更换感光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结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感光带盒包括一主盒体100和一可移盒体200,该主盒体100和可移盒体200可以彼此装配在一起和分开。
主盒体100是中空形状,该主盒体的一侧表面开口,感光带10以与装在印制机中同样的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在主盒体100中。因此,如图2和3A所示,磁体140沿感光带10的连续环路间断地嵌入主盒体内部的周围壁面中,此外,能磁附着于磁体140的板件150安装在相应的磁体140上。由此,感光带10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在主盒体内,其中通过将感光带10插入板件150和磁体140之间而使感光带10紧密接触主盒体100内部的周围壁面。另一方面,因为图2所示的实际情况是为了方便地显示主盒体100中的感光带的安装状况,因此,尽管图中所示的感光带10是在没有可移盒体200的情况下装在主盒体100内的,实际上,在可移盒体200装配到主盒体100上之后,感光带10才通过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221安装在可移盒体200上,该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将在后面说明,盖帽230和弹性板240装配到可移盒体200上。因此,感光带10以连续环带形式与装配在主盒体100上的可移盒体200一起由磁体140和板件150支承。
可移盒体200的结构是这样,当可移盒体200的翼板部分250插入主盒体100上的阶梯形支承轨110时,可移盒体200能够装配到主盒体100上。即每个支承轨110形成为多个板形件11弯曲成交替有高位和底位的形状,可移盒体200的翼板部分250插入交替有两种不同高度的板形件111之间。此外,各翼板部分250设有直角弯曲的弯曲部分251,该弯曲部分251结构为能插入垂直间隙111a中,该垂直间隙111a由弯曲成不同高度的板形件111确定,如图3B所示。因此,该弯曲部分251限制该可移盒体200沿图3B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当感光带10安装在印制机内的循环位置后取出主盒体100时,如前述装配在主盒体上的可移盒体200与主盒体100分开,并安装在印制机的带单元上。将可移盒体200安装在带单元上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说明。此外,可移盒体200有一感光带回收器,以便在需要时将循环位置的感光带10卷起来。感光带回收器包括一空心的柱体210、一滚筒220、一第一狭缝211和一第二狭缝221,该滚筒220可旋转地装在柱体210的空心部分中,该第一狭缝211形成为穿过柱体210的侧壁,感光带10能穿过该第一狭缝221,该第二狭缝221与第一狭缝211相应,形成为穿过滚筒220,感光带能穿过该第二狭缝221。因此,如图4A所示,当滚筒220停在这样的位置,即第一狭缝221和第二狭缝221重叠分布时,感光带10能够没有阻碍地穿过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221而循环。不过,因为当滚筒220开始旋转时,滚筒220和插入滚筒220内的一部分感光带10一起旋转,如图4B所示,感光带10缠绕在柱体的内圆周表面和滚筒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如图4C所示。当然,在更换感光带时才进行此项工作,在滚筒220旋转之前,连续环带形式的感光带10必须由切带器在任意一点横向切断,该切带器将在后面说明。
此外,感光带盒设有一初始位置固定器,以固定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221的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固定器将使固定滚筒220固定在这样的位置,即此时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221相互重叠而不会防碍感光带10的循环。滚筒220的这种固定对于防止滚筒220在感光带盒自身的装配过程中运动而损害或者阻碍感光带10来说很重要,相对于当可移盒体与感光带10一起装在印制机中时使滚筒220与驱动源准确配合来说也很重要。参考图2,固定销112从主盒体110的支承轨100的最内侧伸出,此外,参考图5A,在柱体210和滚筒220的一侧端即图2中没有显示的一端,形成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固定销112能够插入该第一和第二通孔212和222中。如图5A所示,当第一狭缝211和第二狭缝221对齐而处在感光带10能从中穿过的位置时,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相互重叠。因此,当可移盒体沿支承轨110这样装配到主盒体100上时,固定销112插入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因此能防止滚筒旋转。图6所示情况为可移盒体200沿支承轨110移动到主盒体100内,图7所示情况为可移盒体200已被装配到主盒体100上。在图7所示的情况中,固定销112插入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因此滚筒220被固定而不会旋转。另一方面,除了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22和固定销112外,柱体210自身有限制滚筒220转动的机构。即如图5A和5B所示,该机构包括球体224和孔213,该球体224装在滚筒220的一端并受到弹簧的作用朝外凸出,该孔213形成于柱体上,这样,该球体224能够弹性移入该孔。当然,当滚筒220对齐时,球体224能够移入孔213中,因此固定销112能够插入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时,如图5B所示。当球体224如上所述移入孔213中时,即使在可移盒体200与主盒体100分开并装于印制机中之后,即固定销112从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中脱开后,滚筒220不会旋转,除非当滚筒220由驱动源的动力带动旋转。因此,滚筒220只有在特意由驱动源带动旋转时才能转动。
此外,以预定形状凸出的凸起部分223形成于滚筒220的另一端,即设有第二通孔222的端头的相对端头。形成凸起部分223是为了与滚筒驱动源侧壁配合,该驱动源侧壁将在后面说明,凹入部分342b(图12)形成于滚筒驱动源侧壁上,该凹入部分342b与凸起部分223配合。因为滚筒处于由初始位置固定器固定的状态,所以能准确获得凸起部分223和凹入部分342b的配合。该配合将在以后说明。
再参考图2,标号230代表盖帽,标号240代表弹性板,该弹性板240支承盖帽230,这样盖帽230不会轴向向外移动。盖帽230和弹性板240安装到可移盒体200上的情况由图6和图7所示,此时凸起部分223朝外凸出。
标号270代表与感光带接触的地线刷,以便使感光带10接地,标号271代表与地线刷270连接并可选择地接触地线部分401(图8)的接触部分,该地线部分401安装在印制机内的主框架400内。地线刷270保持为总与感光带10的一端接触的状态,当可移盒体200安装在印制机内时,接触部分271接触地线部分401。因此,感光带10通过地线刷270、接触部分271和地线部分401接地到主框架400上。标号280代表折叠柄,当可移盒体200从带单元300中取出时(图8),该折叠柄能被拉动。
此外,标号120和260分别代表主盒体100和可移盒体200上的导轨。导轨120和260与印制机带单元300上的插入导轨310滑动配合,通过导轨120和260与插入导轨310之间的滑动和配合,感光带盒能够移动到印制机内正确的换带位置处。导轨120和260是以这种方式与插入导轨310配合的,即导轨120和260的L形悬挂肋122和262吊在插入导轨310上,在导轨120和260的引导端121和261,悬挂肋122和262的预定部分被切去。这一切口是为了便于在起始阶段将导轨120和260装入插入导轨310中,当切口引导端121和261紧密接触插入导轨310的下表面后,推压感光带盒导轨120和260的悬挂肋122和262自然装入插入导轨310内。
此外,标号130代表有钩形凹坑131的锁定凸起,当主盒体100移到印制机内的感光带安装位置时,锁定凸起130起到固定主盒体100的作用,该锁定凸起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图8所示为印制机内一部分的示意透视图,本发明的感光带盒插入该印制机中。
标号300代表带单元,感光带10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在该带单元上。因为带单元300上部的插入导轨310滑动插入主框架400的支承梁410中,因此带单元300由主框架400支承。然后,感光带盒的导轨120和260再与插入导轨310滑动配合。
带单元300上有带分离器,这样,带分离器向装于主盒体内的感光带10施加张力,使得感光带10与带单元300紧紧配合,因而感光带10能够与主盒体分离。参考图8和图9,作为带分离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调节滚子321装在带单元的一侧,该调节滚子321支承感光带并防止感光带横向移动,这样调节滚子321通过一对由马达324驱动作绕枢轴的旋转运动的连接件325向内或者向外移动。即连接件325连接到由马达324驱动旋转的凸轮326上,并绕相应枢轴325a转动,调节滚子根据连接件325的枢轴运动沿图9中箭头A或B所示方向移动。此外,标号322代表凸轮轴323的连接部分,以连接调节滚子驱动源(未示出)侧壁耦合器420,该耦合器420安装在主框架400上,根据凸轮轴323的旋转,当调节滚子321相对于图9的X-Z平面侧斜时,调节滚子321调节感光带的横向移动。因为通过前述滑动机构来调节感光带的横向移动和滚子的运动的工作方式已经由本发明申请人的韩国专利申请No.99-9179(调节印制机感光带的装置,1999年3月18日提交)详细公开了,这里就不再对其详细说明。因此,尽管当调节滚子321以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时,施加在环绕带单元安装的感光带10上的张力被放松,但当调节滚子321以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并压在感光带10上时,通过调节滚子321的压紧力向感光带10施加了拉紧的张力。因此,当调节滚子321以箭头B所示方向朝内运动时,主盒体100移进印制机中,然后调节滚子321以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向装于主盒体100内的感光带10施加拉紧的张力。此后,当主盒体取出时,感光带10留在带单元300内。在主盒体中以图2的标记S表示的空间代表能让调节滚子321移动以便向感光带施加张力的空余空间。
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操纵杆351和352连接一对连接件325中的一个,并在两操纵杆之间布置有枢轴325a。因此,根据连接件325的枢轴运动,两操纵杆351和352彼此以相反方向运动。即,操纵杆351和352这样运动,当一个操纵杆被拉动时另一操纵杆被推动。枢轴件353装配到第一操纵杆351上受到压簧354的弹力作用。枢轴件353受到压缩弹簧354的弹性力的作用,该弹性力使得枢轴件绕铰接点以图9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为了逆时针旋转枢轴件353,必须由第一操纵杆351在以箭头A所示方向运动时拉动枢轴件353的连接销353b。在带单元300的前架301靠近枢轴件353处形成孔301a,前述主盒体100的锁定凸起130插入该特殊孔301a中。即,当主盒体100沿插入导轨310移入印制机中时,主盒体100中形成的锁定凸起130插入孔301a中,然后,锁定凸起130的钩形凹槽被枢轴件353的钩形部分353a弹性钩住。这一操作的结果如图10A所示。换句话说,当锁定凸起130插入孔301a中时。钩形部分353a沿着锥形引导端132的锥形表面被推动,再被压缩弹簧354的弹性力移到钩形凹槽131内,并钩住钩形凹槽131。因此,主盒体100处于锁定状态,其中,主盒体不能从印制机的内部脱出。
为了松开主盒体100,枢轴件353由第一操纵杆351的运动带动枢轴转动,如图11A所示,这样,钩形部分353a能够从钩形凹槽131中松脱出来。这时,主盒体100能够从印制机中取出而没有任何阻碍。
第二操纵杆352是可移盒体锁定器组件,以便使主盒体100与可移盒体200分离。参考图10A、10B、11A和11B,在可移盒体200的柱体210的外圆周表面形成槽201。此外,在第二操纵杆352的一端有锁定件352a,该锁定件352a能插入槽201中。锁定件352a根据连接件325的枢轴运动插入槽201中或从槽201中松脱。因此,当锁定件352a没有插入槽201中时,如图10A和10B所示,可移盒体200不能与主盒体100分开,从而与主盒体100一体运动。不过,如图11A和11B所示,当由于连接件325的枢轴运动带动第二操纵杆352运动而使锁定件352a插入槽201中时,可移盒体200在主盒体100从印制机中取出时仍留在锁定位置。
参考图8和图12到图15,滚筒驱动源设在带单元300上以便当可移盒体200装于印制机中之后使滚筒220旋转。标号343代表驱动滚子,以便使感光带环绕带单元300循环,在驱动滚子的旋转轴上有连接驱动源(未示出)侧耦合器430的连接部分343a,该耦合器安装在主框架400上。因此驱动源的驱动动力通过连接部分343a传送到驱动滚子343,并旋转驱动滚子343,从而使感光带循环。在带单元上有第一齿轮341和第二齿轮342,该第一齿轮341和第二齿轮342通过同步皮带344机械连接驱动滚子343。同步皮带344缠绕着驱动皮带轮343b和从动皮带轮341b并环绕它们循环,该驱动皮带轮343b安装在驱动滚子343上,该从动皮带轮341b装在第一齿轮341的旋转轴上,因此,驱动滚子的扭矩传送给第一齿轮341。然后,第一齿轮341与第二齿轮342啮合。此外,单向轴承341a和342a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齿轮341和342的轴上,动力只在一个旋转方向上传递。即,当驱动滚子343顺时针旋转时,如图14所示,动力通过同步皮带传递到从动皮带轮341b,使从动皮带轮341b同样顺时针转动。不过,因为第一齿轮341的单向轴承341a不传递顺时针的旋转运动,因此从动皮带轮空转而第一齿轮341自身处在停止状态。此外,第二齿轮342的单向轴承342a起到锁定第二齿轮342的作用,因此第二齿轮342不会逆时针旋转。因此,与第二齿轮342啮合的第一齿轮341是严格抑制顺时针旋转的。不过,当驱动滚子343逆时针旋转时,从动皮带轮341b通过同步皮带逆时针旋转,第一齿轮341经单向轴承341a逆时针转动。因此,与第一齿轮341啮合的第二齿轮342顺时针旋转。此外,在第二齿轮342上形成凹入部分342b,该凹入部分342b的形状与前述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相配合。因为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与第二齿轮342的特定凹入部分342b相配合,因此可以获得滚筒驱动源和滚筒之间的动力连接。因此,当感光带以打印模式循环时,驱动滚子343顺时针旋转并使感光带循环,而第一和第二齿轮341,342不旋转,当滚筒220需要旋转以便回收感光带时,驱动滚子343逆时针旋转,以便向第一和第二齿轮341和342传送驱动动力,从而使滚筒220旋转。
因为在滚筒220与第二齿轮342配合之前,可移盒体200的滚筒220通过前述初始位置固定器固定而不旋转,所以在滚筒220与第二齿轮342配合之前,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保持在同样的位置。不过,当使得要与滚筒220配合的第二齿轮342自由运动时,滚筒220的固定就没有意义。因此,为了使第二齿轮保持在相同位置,在靠近第二齿轮342处设有一用以调节第二齿轮342位置的槽342c,并装有一传感器345以检测槽342c的位置。当传感器345的杆345a落入槽342c中时,第二齿轮342处于这样的位置,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恰好与第二齿轮342的凹入部分342b配合。因此,滚筒220总是能够与滚筒驱动源正确连接。
参考图8和图16,在带单元300中有切带器330,以便在感光带绕可移盒体200缠绕以前切断已经用到了它的使用寿命期的感光带10。
切带器330包括引导丝杆334、活动块332和切刀333,该引导丝杠334由马达331驱动旋转,该活动块332装在引导丝杠334上,能根据引导丝杠334的旋转而移动,该切刀333装在活动块332上。标号335代表滑块支座,活动块332通过使其一侧部分置于滑块支座335的上表面上而向前和向后滑动。此外,驱动马达331和引导丝杠334之间的齿轮传动部分被活动块332的盖体332a和机匣336所包围,盖体332a和机匣336起到防止动力传输齿轮传动部分被从感光带10滴下的显影液、印制机内产生的各种灰尘等弄脏的作用。在上述结构中,当驱动马达331旋转移动丝杠时,活动块332横跨感光带10移动,这时,装在活动块332上的切刀333切断并横过感光带10。
感光带更换操作是按照图19的流程进行的,该更换操作利用了已详细说明了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首先,当到了要换感光带的时间时,印制机通知用户到了更换感光带的时间,例如是通过印制机显示器通知的(S1)。这一步骤是通过使用普通的计数器进行的,该计数器对打印的次数进行计算,测量打印次数,使得印制机在达到预定数目时自动发出信息。用户选择是否根据该信息开始更换感光带(S2),然后用户再进行至少一次确认上一步的步骤(S3)。确认步骤是为了防止发生错误操作的可能,也防止粗心地选择更换感光带,尽管该用户不想更换感光带。因此,预定的多个确认步骤进行之后,就能开始更换感光带。当用户选择开始更换感光带时,切带器首先切断感光带。这时,因为当感光带拉紧的时候能够被很好地切断,因此调节滚子321还保持在拉紧位置,转印滚子14a(图1)在压感光带的位置,这样,在切断过程中感光带的扭曲减到最小(S4)。这时,通过旋转前述图16中的引导丝杠334使活动块332移动,切刀333横向切断感光带(S5)。此后,转印滚子14a与感光带分离,然后驱动滚子343以与感光带循环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正如参考图15所进行的说明。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齿轮341和342连接驱动滚子343的滚筒220旋转,滚筒220在柱体210的内圆周表面和滚筒220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卷起感光带10,正如参考图4C所进行的说明(S6)。当全部的感光带10都卷入柱体210内时,调节滚子321移动到图10A所示位置,即,在该位置,调节滚子321不会向感光带10施加张力。因此,第一和第二操纵杆351和352依次根据调节滚子321的移动而运动,枢轴件353返回其位置,在该位置处,枢轴件353能再次被锁定在锁定连接件130的钩形凹槽131内,锁定件352a也从柱体210的槽201中松脱,如图10B所示,这时,当印制机的门(未示出)没有锁并打开时(S8),再拉出可移盒体200,可移盒体200在插入导轨中滑动并从印制机中取出(S8)。此外,在前述第二齿轮342通过传感器345和用于调节第二齿轮342位置的槽342c调节到初始位置后,第二齿轮342停止,这样下一个新的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能再次与第二齿轮342的凹入部分342b准确配合。这样,感光带10的取出已经完成,印制机处于等待安装新感光带的状态,如图17所示。
然后,为了安装新感光带,准备好装了新感光带的主盒体100(S9)。可移盒体200装配到主盒体100中,如图8所示,装在主盒体100中的感光带以插入磁体140和板件150之间的连续环带形式被支承。当主盒体插入印制机中时,导轨120和126与带单元300的插入导轨310配合,然后将主盒体100推入印制机中(S10)。当然,因为前述转印滚子14a(图1)在步骤S10前已经升起,因此转印滚子14a离开紧密接触感光带的位置有一预定的间隙,主盒体不会与转印滚子14a发生干涉。当感光带盒这样插入印制机中时,滚筒220的凸起部分223与第二齿轮342的凹入部分342b配合,此外,枢轴件353的钩形部分353a弹性钩住锁定凸起130的钩形凹槽131,如图10A所示,主盒体100被锁定在印制机中(S11)。此时,接触枢轴件353安装的开关(sw)检测到感光带的安装。这时,为了使感光带与主盒体分开,移动调节滚子321,如图11A所示,使得感光带上被施加了拉紧的张力(S12)。此外,为了这样移动调节滚子321,连接件325枢轴转动,因此第一和第二操纵杆351和352相对于连接件325运动。换句话说,第一操纵杆351绕着枢轴325a被拉动而第二操纵杆352绕着枢轴325a被推动。因此,当第一操纵杆351和与之相连的枢轴件353旋转时,枢轴件353的钩形部分353a从锁定凸起130的钩形凹槽131中松脱,主盒体100松开。同时,连接第二操纵杆352的锁定件352a插入可移盒体200的柱体210的槽201中,可移盒体200被锁定(S13)。即,尽管从图19中看是两个步骤,向插入带单元300中的感光带施加张力和松开主盒体100以及锁定可移盒体200是同时进行的。这时,因为感光带通过调节滚子321施加的张力而被束缚在带单元300上,可移盒体200由锁定件352a锁定,当主盒体100再次拉出时,只有主盒体100从印制机中取出,感光带和可移盒体200都留在带单元300内(S14)。此后,当印制机的门关闭和锁上后,感光带的安装工作就已经完成(S15)。此外,在进行正常的打印工作之前,对新安装的感光带进行试运行,以确认感光带的正确安装(S16)。
如前所述,当使用本发明的感光带盒和电致成像印制机感光带更换装置从事感光带的更换工作时,因为除了盒子的推入和拉出是人工操作外,整个工作几乎是自动进行的,因此更换工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极其方便的进行,而且感光带能总是安装在正确位置,而与用户的熟练程度无关。

Claims (28)

1.一种用于装放要安装到电致成像印制机中的感光带的感光带盒,该感光带盒包括:
一主盒体,该主盒体成中空形状,一侧表面是敞开的,一感光带以连续环带形式装在该主盒体内;以及
一可移盒体,该可移盒体可取下地装配在主盒体上,这样,当感光带装在打印机内的循环位置时,可移盒体能够与主盒体分离并与感光带一起装在打印机内,该可移盒体内还设有一感光带回收器,以便在需要时将感光带从循环位置卷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回收器包括:
一中空的柱体,第一狭缝穿过该中空柱体的侧壁形成,感光带能够穿过第一狭缝;以及
一滚筒,该滚筒可旋转地装在中空柱体内,一第二狭缝与第一狭缝相对应地穿过该滚筒形成,感光带能穿过该第二狭缝,而且,旋转时,该滚筒与穿过第二狭缝的感光带一起旋转,因此将感光带卷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和柱体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盒还包括一初始位置固定器,用于使第二狭缝的初始位置与第一狭缝对齐并固定在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初始位置固定器包括:
柱体和滚筒上分别形成的第一和第二通孔,当第一和第二狭缝对齐成初始位置而能够让感光带通过时两个通孔相互重叠;以及
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从主盒体上凸出,以便当可移盒体装配到主盒体上时插入第一和第二通孔,防止滚筒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盒还包括一接触器,该接触器沿主盒体内的感光带的连续环形通道间断安装在多个位置,以使感光带与主盒体的内周边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器包括:
多个磁体,该磁体沿感光带的环形通道间断地嵌入主盒体内部的周围壁面中;
多个板件,该板件的一端安装主盒体内部的周围壁面上,该板件的另一端磁性地附于相应的磁体上,这样感光带插入磁体与板件之间并支承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盒还包括一导轨,该导轨分别在主盒体和可移盒体上可滑动地与打印机上的插入导轨配合,这样导轨能沿着插入导轨运动到感光带的安装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分别在主盒体和可移盒体的上表面,并设有多个悬挂肋以平行于移入打印机的方向延伸并以挂在插入导轨上的方式与插入导轨配合,悬挂肋在导轨端被部分切除,该导轨与插入导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在滚筒的引导端有用于配合的一浮雕部分,该浮雕部分凸出来,因此当可移盒体与主盒体分离并装在打印机中时,滚筒能够与打印机提供的动力传输部分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盒还包括一地线装置,以便使感光带接地到打印机的地线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感光带盒,其特征在于:该地线装置包括:
一地线刷,该地线刷装在可移盒体上以便接触感光带的一端部分;以及
一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与地线刷电连接并设在可移盒体上,以便当感光带装在打印机内的循环位置时与地线部分接触。
12.一种用于更换装于打印机带单元内的感光带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包括:
一主盒体,该主盒体装有感光带,该感光带用于更换,并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并且该主盒体通过挂在并沿着带单元的插入导轨滑动,从而移动到打印机内的感光带安装位置,使得内装的感光带能安装在带单元内;
一带分离器,该带分离器装在带单元中,并通过向移动到安装位置的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拉紧张力而使感光带束缚在带单元上,因此当主盒体从安装位置取出时,感光带能够仍然安装在带单元上;
一切带器,该切带器装在打印机内,用以切断以连续环带形式安装在带单元中并且已经使用得应当更换的感光带;
一感光带回收器,该感光带回收器用以将被切带器切断的感光带卷起并将其从带单元中取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带器包括:
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设置在打印机内;以及
一切刀,用以在驱动单元驱动而横穿感光带运动时切断感光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驱动马达;
一引导丝杠,该引导丝杠布置为与感光带的横向平行并由驱动马达驱动旋转;以及
一活动块,切刀装在该活动块上,该活动块与引导丝杠机械连接,并随引导丝杠的旋转而在感光带的横向上横穿感光带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回收器包括:
一可移盒体,该可移盒体可取下地装配在主盒体上,以便在安装感光带时与主盒体分离并安装在打印机内;可移盒体包括一中空的柱体和一滚筒,第一狭缝穿过该柱体的侧壁形成,感光带能够穿过第一狭缝;该滚筒可旋转地安装在中空的柱体中,第二狭缝与第一狭缝相对应地穿过滚筒形成,感光带能穿过该第二狭缝,而且,旋转时,该滚筒与穿过第二狭缝的感光带一起旋转,因此将感光带卷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和柱体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一滚筒驱动源,该滚筒驱动源装在打印机内并且当可移盒体装在打印机内时通过预定的联接器与滚筒相连,以便向滚筒传输旋转功率;以及
一可移盒体锁定器,当可移盒体装在打印机内时,该可移盒体锁定器将可移盒体锁定就位并固定住可移盒体,当主盒体从打印机中取出时可移盒体与主盒体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接器包括一浮雕部分和一凹雕部分,该浮雕部分和凹雕部分分别互补地形成于滚筒的一端和滚筒驱动源侧壁,因此,当可移盒体移入打印机时浮雕部分和凹雕部分相互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移盒体锁定器包括:
一形成于可移盒体的外圆周表面的槽;
一个在带单元中能随带分离器的运动而插入槽中的锁定件,该带分离器用于向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张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分离器包括一调节滚子和一滑动机构,该调节滚子可旋转和可移动地装在带单元中并支承感光带的循环,该滑动机构通过以预定距离移动调节滚子可选择地向感光带施加张力;并且当主盒体从打印机中取出而调节滚子向装于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了张力时,该带分离器能够使感光带保持在带单元内的感光带循环通道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带更换装置还包括一主盒体锁定器,该主盒体锁定器锁定移入打印机内的主盒体并使其不能移动,当感光带装在带单元内后主盒体从打印机中取出时,松开主盒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盒体锁定器包括:
一锁定凸起,该锁定凸起从主盒体的内侧壁突出形成,并有预定的钩形凹槽;以及
一枢轴件,该枢轴件枢轴安装在带单元中并与带分离器相连,以便插入主盒体而与锁定凸起发生作用而转动时弹性钩住钩形凹槽,和随带分离器运动而从钩形凹槽中松脱,该带分离器向装于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张力。
21.一种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用于更换感光带,该感光带绕连续环形轨道循环并由打印机内的带单元支承,一预定图像由一显影单元在该感光带上显影,并且该感光带将该图像转印到一转印单元上,该方法包括取出装在带单元内的感光带的步骤和将新感光带装在带单元内的步骤,
其中取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输出信息通知用户到了更换感光带的时间;
用户确认是否希望开始更换感光带;
通过移动装于打印机内的切刀以便当用户选择开始更换感光带时使切刀横穿过感光带运动,从而切断感光带;
驱动可移盒体运动,该可移盒体装在带单元内并有中空的柱体和滚筒,该滚筒可旋转的装在中空的柱体中,随着滚筒的旋转,滚筒将切断的感光带卷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和柱体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从打印机中取出有卷起的感光带的可移盒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好一主盒体,新的感光带以连续环带的形式装在该主盒体内,新的可移盒体和感光带一起可取下地装配到该主盒体上,该新的可移盒体将安装在该带单元中;
将主盒体插入打印机的安装位置;
将主盒体锁定到安装位置;
通过移动安装在带单元内的调节滚子和向装在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拉紧的张力,使得安装的感光带束缚到带单元上;
松开主盒体并锁定可移盒体;以及
当主盒体从打印机中取出时使感光带和可移盒体与主盒体分离,并仍然安装在带单元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认步骤包括至少一次再确认用户是否希望开始更换感光带。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还包括下面步骤:在切断步骤之前,用转印单元的转印滚子压住和支承感光带,该感光带支承在带单元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切断步骤是在感光带被施加了张力的时候进行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还包括在新感光带和可移盒体装入带单元后循环感光带时,确认感光带是否正常安装的步骤。
27.一种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用于更换绕连续环形轨道循环并由打印机内的带单元支承的感光带,一预定图像由一显影单元在该感光带上显影,并且该感光带将图像转印到转印单元,该方法包括取出装在带单元内的感光带的步骤和将新感光带装在带单元内的步骤,
其中安装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好一主盒体,新的感光带以连续环带的形式装在该主盒体内,新的可移盒体和感光带一起可取下地装配到该主盒体上,该新的可移盒体将安装在该带单元中;
将主盒体插入打印机的安装位置;
将主盒体锁定到安装位置;
通过移动安装在带单元内的调节滚子和向装在主盒体内的感光带施加拉紧的张力,使得安装的感光带安装到带单元上;
松开主盒体并锁定可移盒体;以及
当主盒体从打印机中取出时使感光带和可移盒体与主盒体分离,并仍然安装在带单元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换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本方法还包括在新感光带和可移盒体装入带单元后使感光带循环时,确认感光带是否正常安装的步骤。
CN99122979A 1998-12-28 1999-12-28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6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80059407 1998-12-28
KR19980059408 1998-12-28
KR19990025815 1999-06-30
KR59407/1998 1999-07-28
KR59408/1998 1999-07-28
KR10-1999-0030832A KR100370201B1 (ko) 1998-12-28 1999-07-28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감광벨트 카트리지와 이를 채용한 감광벨트 교환장치 및 감광벨트 교환방법
KR25815/1999 1999-07-28
KR30832/1999 1999-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5478A true CN1265478A (zh) 2000-09-06
CN1116625C CN1116625C (zh) 2003-07-30

Family

ID=2748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2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625C (zh) 1998-12-28 1999-12-28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236823B1 (zh)
EP (1) EP1016938B1 (zh)
JP (1) JP3223975B2 (zh)
KR (1) KR100370201B1 (zh)
CN (1) CN1116625C (zh)
DE (1) DE69918792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081A (zh) * 2016-02-26 2017-09-05 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 通过激光射束将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3256A (zh) * 2016-06-15 2019-0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更换的打印子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70201B1 (ko) * 1998-12-28 2003-01-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감광벨트 카트리지와 이를 채용한 감광벨트 교환장치 및 감광벨트 교환방법
KR100366648B1 (ko) * 1999-09-14 2003-0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감광벨트 절단장치
KR100327262B1 (ko) * 2000-05-22 2002-03-06 윤종용 감광벨트 교환장치와 그 교신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인쇄기
US6973278B2 (en) * 2003-11-25 2005-12-06 Xerox Corporation Photoreceptor module with multi-functional handle
JP4615340B2 (ja) * 2005-03-17 2011-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が挿脱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928167B2 (ja) * 2006-06-12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6058548B4 (de) * 2006-12-12 2013-12-12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Wechseln eines Bandes in einem Maschinenaggregat
JP2008151868A (ja) * 2006-12-14 2008-07-03 Ricoh Co Ltd 表面移動体駆動装置、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20808B2 (en) 2007-08-31 2011-04-05 Ricoh Company, Ltd. Belt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5168077B2 (ja) * 2008-10-17 2013-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構造体
JP2019531206A (ja) 2016-09-12 2019-10-31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印刷サブアセンブリ
CN108749334A (zh) * 2018-07-20 2018-11-06 浙江安吉华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墨盒的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9327A (en) * 1986-04-15 1987-10-21 Xerox Corp Copier having readily replacable photoconductive member
US4811839A (en) * 1987-12-17 1989-03-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Film belt loader package
US5119133A (en) * 1989-08-25 1992-06-02 Xerox Corporation Packaged flexible photoconductive belt
JPH04190252A (ja) * 1990-11-23 1992-07-08 Minolta Camera Co Ltd 感光体を含む作像カートリッジ
JPH0772779A (ja) * 1993-09-06 1995-03-17 Sharp Corp 画像読取印画装置
JPH07114325A (ja) * 1993-10-18 1995-05-02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417322A (en) * 1993-10-20 1995-05-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ackage for an organic photoconductor belt that enables no-touch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of belts
US5400121A (en) * 1993-12-07 1995-03-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elt-type photoconductor replacement apparatus
US6014535A (en) * 1998-12-10 2000-01-11 Imation Corp. Soft cartridge package for a photoreceptor bel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ft cartridge package including method of loading photoreceptor belt using soft cartridge package
US6049682A (en) * 1998-12-10 2000-04-11 Imation Corp. Hard cartridge package for an organic photoreceptor belt
KR100370201B1 (ko) * 1998-12-28 2003-01-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감광벨트 카트리지와 이를 채용한 감광벨트 교환장치 및 감광벨트 교환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081A (zh) * 2016-02-26 2017-09-05 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 通过激光射束将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28081B (zh) * 2016-02-26 2019-04-23 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 通过激光射束将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3256A (zh) * 2016-06-15 2019-0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更换的打印子组件
US10882344B2 (en) 2016-06-15 2021-0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placeable printing sub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16938A2 (en) 2000-07-05
US6236823B1 (en) 2001-05-22
DE69918792D1 (de) 2004-08-26
CN1116625C (zh) 2003-07-30
EP1016938A3 (en) 2001-05-16
JP2000206855A (ja) 2000-07-28
KR20000047446A (ko) 2000-07-25
DE69918792T2 (de) 2005-01-13
KR100370201B1 (ko) 2003-01-29
JP3223975B2 (ja) 2001-10-29
EP1016938B1 (en) 200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25C (zh) 电致成像印制机的感光带盒和感光带更换装置及方法
DE60216705T2 (de) Einheit und elektrophotografischer Bilderzeugungsapparat
JP4695913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0615170B1 (en) Image forming-machine
CN100535774C (zh) 成像装置
US5583618A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36720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0677771B1 (en) Photographic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016937B1 (en) Belt cartridge for a printing apparatus
US6798436B2 (en) Thermal printer closing apparatus
US5132713A (en) Ion deposition web-fed print engine
US20050084291A1 (en) Transfer unit used with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S6334094B2 (zh)
US20030016972A1 (en) Mechanism for removing slack in the web of cleaning material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
JP2603820B2 (ja) 転写装置
CN2606674Y (zh) 打印机及其机壳
JP4019583B2 (ja) 回転式現像装置
EP0770918B1 (en) Film winder
JPS60205564A (ja) 感光体セツト方法
JPS60205563A (ja) 感光体セツト方法
US6151104A (en) Negative mask unit
RU2328379C2 (ru) Печат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кассета
JP2625251B2 (ja) 仕分け機移動装置
JPH07254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可動部材ロック装置
JPH041280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印字ユニット支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