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2426C -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2426C
CN1262426C CN03152668.3A CN03152668A CN1262426C CN 1262426 C CN1262426 C CN 1262426C CN 03152668 A CN03152668 A CN 03152668A CN 1262426 C CN1262426 C CN 12624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ed belt
belt
help roll
driving pulley
bel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526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0337A (zh
Inventor
小阿濑崇
宫下荣一
吉久靖彦
津田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0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4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4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16H7/1254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1281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where the axis of the pulley moves along a substantially circular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02Actuators for final output members
    • F16H2007/0806Compression coil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传动装置,该带传动装置包括:带齿带轮;环形的带齿带,绕在带轮上,其中带齿带的第一表面包含与带轮的齿相应的齿,并且带齿带的第二表面是实质上光滑的;辅助辊,用于将带齿带保持在由带轮和辅助辊所构成的间距内并且用于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带轮和辅助辊,使它们能够分别绕各自的轴旋转,并且保持带轮和辅助辊之间的间距,辊支撑单元可相对于带齿带轮的轴旋转;以及推动部件,用于朝向带齿带推动辊支撑单元,其中辅助辊在啮合末点处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带轮在此啮合末点处与带齿带脱离啮合,并且在带齿带反向旋转时带轮在所述啮合末点处开始与带齿带相啮合。

Description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本专利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29188(于2002年8月6日申请)及No.2003-189097(于2003年6月30日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作为参考被包括进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传动装置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一种环形的带齿带的带传动装置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记录装置可以被看作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它通过使用一种带齿带来传递介质使其被记录。对于这种类型的记录装置,带齿带缠绕在带齿的驱动带轮及传动辊上。在驱动带轮前向旋转时,驱动带轮的驱动力通过带齿带传递给传动辊,传动辊输送介质使其被记录。
在带齿带弯曲的情况下,带齿带会由于驱动带轮的齿与带齿带的齿的啮合减弱而从驱动带轮上滑落。因而,通过给记录装置提供一个张紧轮以给带齿带提供一个张紧力,可以防止带齿带的弯曲。作为给带齿带提供张紧力的张紧轮,有一种张紧轮可以给驱动托架的输送带提供张紧力,此种托架披露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334715里,图2示出了其示意图。
然而,即使在所提供的张紧轮施加张紧力给带齿带时,带齿带仍有可能从驱动带轮上滑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带齿带或传动辊的旋转量少于驱动带轮的旋转量,因而待记录介质的位移量少于所希望的与带齿带轮的旋转量相应的位移量。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传动装置和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带传动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缺点,即待记录介质的位移量少于所希望的与带齿带轮的旋转量相应的位移量。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可以通过各自独立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结合来实现。从属的权利要求定义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以及示范性的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带传动装置(或带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带齿带轮(同步皮带轮),一个环形的带齿带,缠绕在带轮上,其中带齿带的第一表面包括与带轮的齿相应的齿,带齿带的第二表面是大体光滑的,一个辅助辊,用于将所述带齿带保持在由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所构成的间距内并且用于提供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一个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带轮和辅助辊使其可以在各自的轴上旋转,并保持带轮和辅助辊之间的间距,所述辊支撑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带齿带轮的轴旋转,以及一个推动部件,用于朝向所述带齿带推动辊支撑单元,其中所述辅助辊在啮合末点处提供所述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所述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此啮合末点处与所述带齿带脱离啮合,并且在所述带齿带反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所述啮合末点处开始与所述带齿带相啮合。由于这一点,就可以通过在给带齿带施加张紧力时使带齿带的每个齿与带齿驱动带轮的每个齿紧密啮合,从而使待记录的介质进给所需的传动距离,此距离与带齿驱动带轮的旋转量相应。在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辅助辊可在啮合末点给带齿带提供张紧力,在此啮合末点处带轮与带齿带脱离啮合。此外,可以在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通过防止弯曲而使带齿带与带轮紧密啮合,并且可以在带齿带反向旋转时通过防止弯曲使带齿带与带轮紧密啮合。
带传动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马达,用于提供驱动力,其中带轮与马达连接并由于驱动力而旋转。由于这一点,可以使带齿带与带轮紧密地啮合,尽管较大的驱动力施加给带轮。
带轮与辅助辊轴心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辅助辊半径、带轮半径以及从第二个面到带齿带的齿上端的距离之和,带轮半径被确定为从带轮轴心到带轮齿顶端的距离。由于这一点,可以使带齿带的齿与带轮的齿紧密地啮合。
在轴线方向上接近于轴心的辅助辊的轴半径可以大于轴线方向上其它部位的辅助辊的轴半径。由于这种结构,可以使辅助辊更牢固地推动带齿带背轴向的中心。
辊支撑单元可以通过在其中插入支撑带轮和辅助辊的轴以支撑带轮和辅助辊的轴,第一切口部分可以成形在辊支撑单元上,第一切口部分从缠绕带齿带的第一侧面开始延续到支撑带轮轴的第一支撑点,第二切口部分可以成形在辊支撑单元上,第二切口部分从第二侧面(与带轮在此插入的第一侧面相反)开始延续到支撑辅助辊轴的第二支撑点。由于这一点,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带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在记录区域记录待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一个马达,用于提供驱动力,一个带齿驱动带轮,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一个环形的带齿带,缠绕在驱动带轮上以传递驱动带轮的驱动力,其中带齿带的第一表面包括与驱动带轮的齿相应的齿,带齿带的第二表面是大体光滑的,一个传动齿轮,带齿带缠绕在它上面,在带齿带传递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一个传动辊,用于传递待记录的介质到记录区域,传动辊与传动齿轮以及用于将所述带齿带保持在由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所构成的间距内并且用于提供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的辅助辊整体旋转。液体喷射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驱动带轮和辅助辊使其可以在各自的轴上旋转,并保持带轮和辅助辊之间的间距,以及一个推动部件,用于围绕所述带轮并朝向所述带齿带的方向上推动所述辊支撑单元(在带齿带缠绕带轮的方向上推动辊支撑单元),以使由辊支撑单元支撑的辅助辊给带齿带提供张紧力。其中所述辅助辊在啮合末点处提供所述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所述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此啮合末点处与所述带齿带脱离啮合。由于这种结构,可以通过使带齿带的每个齿与带齿驱动带轮的每个齿紧密啮合而使待记录的介质传递一个所需的、与带齿驱动带轮的旋转量相应的传递距离。
发明内容没有必要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必需的特征。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特征的再组合。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在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喷墨型记录装置重要元件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带传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出了包含具有其他辊支撑单元的带传动装置的喷墨型记录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带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辊支撑单元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A-A向的带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基于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所述优选实施例并无意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是示例本发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及它们的组合对本发明来讲都不必是必须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喷墨型记录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单元12,用于夹持或保持多个待记录的介质11,一个拾取单元20,用于将待记录的介质11从固定单元12中取出使其产生进给运动以用于记录,一个喂纸单元30,用于在记录单元40的记录头44的下面传送由拾取单元20进给的待记录介质11,记录单元40的记录头44在待记录的介质11上执行记录动作,以及一个排纸单元50,用于从记录头44的下面,按照进给方向的顺序释放或输出已记录的介质11。喷墨型记录装置10还包括一个带传动装置71,用于给喂纸单元30和排纸单元50提供驱动力以传送待记录的介质11。带传动装置71包括一个马达60,用于产生驱动力,一个带齿驱动带轮64,用于将马达60的驱动力传递给环形的带齿带66,带齿带66由带齿驱动带轮64旋转驱动,一个辊支撑单元70,后面会详细描述,以及一个推动部件72,用于推动辊支撑单元70或向辊支撑单元70施加推力。
喂纸单元30包括一个带齿传动齿轮31,带齿传动齿轮31与带齿带66相啮合并在马达60的作用下旋转,一个传动辊32,传动辊32连接到传动齿轮31上并与其一起旋转,以及一个从动传动辊34,从动传动辊34与传动辊32一起旋转。传动辊32和从动传动辊34通过将记录介质11夹持在它们之间的接触点以将拾取单元20进给的待记录介质11传送到记录头44下面的记录区域。
记录单元40包括一个托架42,墨盒安装于其上,并且导槽46成形于它的一个侧壁上,一个记录头44,位于托架42朝向待记录介质的那个表面上,用于喷墨,以及一个导向单元48,用于支撑插入到导槽46的托架42,使其在与待记录介质11的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以水平移动。而且,记录头44包括多个喷嘴,位于待记录介质11的进给方向上。
排纸单元50包括一个排纸齿轮51,排纸齿轮51与带齿带66相啮合,并在马达60的作用下旋转,一个排纸辊52,排纸辊52连接到释放齿轮51并与其一起旋转,以及一个从动排纸辊54,从动排纸辊54与排纸辊52一起旋转。排纸辊52与从动排纸辊54通过将介质11夹持在它们之间的接触点以从记录区域释放或输出记录介质11。
根据上述结构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托架42沿着导向单元48往复运动,并且位于托架42上的记录头44的喷嘴喷墨。在记录头44完成一个往复循环时,喷墨型记录装置10通过使待记录介质11一点一点地进给,在整个记录区域上执行待记录介质11的记录动作。
待记录介质11是通过带齿带66将马达60的旋转传递给传动齿轮31而传送的。换句话说,当带齿带66前向或正向旋转时,或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下文中,“前向旋转方向”),围绕带齿带66的传动齿轮31旋转。根据传动齿轮31的旋转,传动辊32和从动传动辊34旋转,并且待记录介质11被传送。
图2示出了喷墨型记录装置10重要元件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带传动装置71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所示,喷墨型记录装置10包括一个主框架80和一个下部壳体85。主框架80固定在下部壳体85上,并且推动部件72和马达60由一个从下部壳体85垂直延长的侧壁支撑。
而且,如图3所示,带传动装置71包括一个马达60,它包括一个马达轴62,一个带齿传动带轮64,带齿传动带轮64通过马达轴62连接到马达60上,一个带齿带66,环绕在带齿驱动带轮64上,一个辅助辊68,位于带齿驱动带轮64附近,一个辊支撑单元70,用于支撑辅助辊68,以及一个推动部件72,用于推动辊支撑单元70。带齿带66是环形的,并且在其内表面包含齿,该齿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相啮合,其外表面是大体光滑的。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带齿驱动带轮64仅仅是本发明的带齿带轮的一个例子。
辊支撑单元70通过将辅助辊68的轴690作为中心来可旋转地支撑辅助辊68。而且,辊支撑单元70围绕作为其轴的带齿驱动带轮64旋转。由此,由辊支撑单元70支撑的辅助辊68围绕作为其轴的带齿驱动带轮64旋转。
当马达60旋转驱动带齿带66时,带齿带66在根据其前向旋转方向的带齿驱动带轮64的下游方向上弯曲。由于带齿带66的弯曲,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带齿驱动带轮64在带齿带66上空转,带齿带66的齿没有和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相啮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张紧轮,以给带齿带66在根据其前向旋转方向的带齿驱动带轮64的下游侧上施加张紧力。
然而,在带齿带66反向旋转时(下文中,“反向旋转方向”),带齿带66在张紧轮和带齿驱动带轮64之间的某一点上受到由张紧轮施加的反向张紧力。因而,带齿带66可能会从带齿驱动带轮64上滑落。在这种情况下,带齿带66或传动齿轮31的旋转量会小于驱动带轮的旋转量,并且待记录介质11的位移量会小于所需的、与带齿带轮64的旋转量相应的位移量。
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其目标是通过使带齿带66的齿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完全啮合而使待记录介质11进给一个所需的、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旋转量相应的位移量。
因而,本实施例提供了辅助辊68。辅助辊68在一个由辅助辊与带齿驱动带轮64所构成的间距支撑带齿带66,并且与带齿带66一起旋转。辅助辊68包括一个大体盘状的主体,以及一个由主体中心伸向侧面的旋转轴,辅助辊68由例如滑动级(sliding grade)的POM(聚缩醛树脂/polyacetal)制成。
辊支撑单元70包括一对内外支撑板702和701,一个侧板724,用于连接内外支撑板702和701以及操作单元703。辊支撑单元70最好由标准级或滑动级的POM(聚缩醛树脂)制成。内支撑板702安装在带齿驱动带轮64和主框架80之间。外支撑板701朝向内支撑板702,带齿驱动带轮64支撑在它们之间。操作单元703的宽度与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之间的间距大体相等,并且连接内外支撑板701和702的上端。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之间支撑带齿带66,带齿带66经过辅助辊68和带齿驱动带轮之间,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从带齿驱动带轮64轴向的两个侧面将带齿带66保持在它们的中间。而且,就描述而论,图3示出了上述单元的结构,没有示出辊支撑单元70的外支撑板701。
内支撑板702是有着长边和短边的大体的矩形。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从带齿驱动带轮64轴向的带齿带66的两个侧面将带齿带66的弧形部分保持在它们之间,弧形部分分别与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接触。由于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从带齿带66宽度方向的带齿带66的两个侧面将带齿带66保持在它们之间,缠绕在辅助辊68上的带齿带66及带齿驱动带轮64不可能在带齿驱动带轮64的轴向移动。
第一个切口部分726位于内支撑单元702上,从一个长边721的预定位置到两个长边721和722沿着短边方向的中心。而且,第二个切口部分728位于内支撑单元702上,从位于大约两个长边721和722中心的第一个切口部分726的一端,到沿着长边方向的短边723前面的一个预定位置。在图形中,第一个切口部分726位于长边721的下面,第二个切口部分728位于第一个切口部分726下端的右侧。外支撑板701的结构与内支撑板702的结构相同,其详细描述省略。
第一和第二个切口部分726和728的宽度分别与马达轴62的直径及辅助辊68轴的直径大体相同。第二个切口部分728的末端729最好与马达轴62的外径弧形配合。马达轴62与末端729可旋转地接触。根据这一点,通过将带齿驱动带轮64作为中心,辊支撑单元70能够稳定地旋转。
第一和第二个切口部分726和728相遇处的圆边727最好与辅助辊68的轴的外径弧形配合。辅助辊68的轴与圆边727可旋转地接触。图中圆边727的弧位于其左下角。如图所示,由于辅助辊68受到来自于带齿带66的左下方向的张紧力,辅助辊68的旋转轴680由于受到来自于带齿带66的张紧力而与圆边727可靠地接触。
操作单元703包括一个连接单元704,连接到内外支撑板701和702,一个接触单元705,此处与推动部件72接触,以及一个位置确定棒706,从接触单元705向下延长。接触单元705有一个与推动部件72的推动方向垂直的接触表面。根据这一点,辊支撑单元70能可靠地受到来自于推动部件72的推力。
推动部件72包括一个位置控制单元76,此处有一个用于可移动地支撑位置确定棒706的孔78。位置控制单元76固定在主框架80上。孔78的内径比位置确定棒706的外径要大一些。推动部件72还包括一个螺旋弹簧74,位于位置控制单元76和接触表面707之间。由于位置确定棒706的位置由孔78控制,螺旋弹簧74能够与接触表面707可靠接触。根据这一点,推动部件72在这样一个方向上(图中箭头所示)推动辊支撑单元70:在此处通过将带齿驱动带轮64作为中心,辅助辊68施加张紧力给带齿带66。
辅助辊68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之间的间距G的宽度小于带齿带66的带体662的厚度与齿664的高度之和。根据这一点,由于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可靠接触,带齿带66的齿664能够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640可靠地啮合。第二个切口部分728的长度短于辅助辊68的轴680的半径,辅助辊68的半径,马达轴62的半径,从带齿驱动带轮64的中心到齿640的顶端的距离,带齿带66的带体662的厚度,以及带齿带66的齿664的高度之和。根据这个结构,辅助辊68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640之间的间距G的宽度小于带齿带66的带体662的厚度与齿664的高度之和。
辅助辊68如此设置,即带齿带66相对于带齿驱动带轮64的接触角度,或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接触处的弧的中心角变得尽可能的大。根据这种结构,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可靠地互相啮合。
通过由推动部件72将辅助辊68沿这样一个方向移动:即它将带齿驱动带轮64作为旋转中心旋转,辅助辊68给带齿带66提供一个张紧力。因而,即使在辅助辊68被移动以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时,辅助辊68与带齿带66之间的间距G也不会变大,以致带齿带66能够可靠地与带齿带轮64相啮合。
连接接触单元705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直线大体垂直于推动部件72提供张紧力的方向,从而推动部件72能够产生最大的力矩。根据这一点,辊支撑单元70以带齿驱动带轮64为中心旋转的方向与推动部件72推动接触单元705的方向大体相同。
而且,从带齿驱动带轮64到接触单元705的距离大于从带齿驱动带轮64到辅助辊68的距离。根据这一点,通过使辊支撑单元70以带齿驱动带轮64作为旋转中心旋转,推动部件72通过使用辅助辊68可以用较小的推动力给带齿带66提供张紧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提供辅助辊68,使带齿带66位于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之间,带齿带66能够与带齿驱动带轮64可靠地啮合。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可靠地相互啮合,这就可以防止带齿驱动带轮64空转,并防止带齿带66滑落。因此,可以使待记录介质11传送一个所需的、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旋转量相应的传送距离。带齿带66能够很容易地在相对于带齿驱动带轮64前向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某一点处弯曲。然而,根据本发明,由于辅助辊68在带齿带66的前向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带齿驱动带轮64的下游侧某一点处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这就可以可靠地防止带齿带66弯曲。而且,辅助辊68的直径大于带齿驱动带轮64的直径。根据这一点,辅助辊68与带齿带66相接触的弧形变大,以使其可以更可靠地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
而且,由于辊支撑单元70是由推动部件72推动的,辅助辊68在它能够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的方向上移动。根据这一点,即使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带齿带66变松了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带齿带66弯曲,并且带齿带66的齿与辅助辊68的齿可靠地相互啮合,这是因为辅助辊68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由推动部件72推动的辅助辊68提供张紧力给带齿带66,不需要提供独立的张紧轮,并且所需的元件数量可以减少。而且,根据本实施例,辊支撑单元70的内外支撑板701和702沿带齿驱动带轮64的轴线方向上将带齿带66支撑或保持在它们之间,带齿带66被支撑在辅助辊68和带齿驱动带轮64的间距内。相应地,可以防止支撑在辅助辊68和带齿驱动带轮64之间的带齿带66在轴向从带齿驱动带轮64上滑落。
而且,第一和第二个切口部分726和728以及圆边727形成弧的方向并不限于图3所示。圆边727可以在接触圆边727的轴所受到的来自带齿带66的张紧力的方向上形成弧。希望第一个切口部分726的形成可以使接触圆边727的轴所受到的来自带齿带66的张紧力沿第一个切口部分726的分力是从长边721指向圆边727。希望第二个切口部分728的形成可以使接触圆边727的轴所受到的来自带齿带66的张紧力沿第二个切口部分728的分量力是从末端729指向圆边727。而且,支撑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的辊支撑单元70不限于图3所示形状。
图4示出了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侧视示意图,它包括具有其他辊支撑单元90的带传动装置91。图5示出了带传动装置91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辊支撑单元90的透视图。对于图4和图5,与图1到图3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不对它们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带传动装置91有一个马达60,用于产生驱动力,带齿带66,在马达60的驱动力作用下环形旋转,辊支撑单元90,在下面描述,以及推动部件92,推动部件92推动辊支撑单元90。
如图5所示,辊支撑单元90有内外支撑板902和901,它们在带齿带66的长度方向上互相朝向对方,以及连接单元903,向下连接到内外支撑板902和901。辊支撑单元90由例如标准级或滑动级的POM制成。内外支撑板902和901支撑或保持带齿驱动带轮64及辅助辊68,并支撑它们以允许它们旋转。而且,就描述而论,图5示出了上述单元的局部剖视图,没有辊支撑单元90的外支撑板901。下文中,外支撑板901的描述会被省略,因为其结构与内支撑板902相同。
与图1到图3所示实施例相同,辅助辊68安置在带齿带66的前向旋转方向(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带齿驱动带轮64的下游方向。辅助辊68在由辅助辊68和带齿驱动带轮64所构成的间距内支撑或保持带齿带66,并且与带齿带66一起旋转。辅助辊68包括一个大体盘状的主体,以及一个旋转轴,旋转轴由主体的中心伸向侧面,辅助辊68由例如滑动级的POM制成。通过使用滑动级的POM成形辅助辊68,由辊支撑单元90支撑的辅助辊68旋转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可以减少。
在辊支撑单元90的内支撑板902上,形成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带齿驱动带轮64的轴62插于此处)以及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辅助辊68的轴680插于此处)。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成形于内支撑板902长度方向末端的周围以从侧端926连续(图5中向下方向)到末端929,在侧端926处带齿带66缠绕。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比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更位于内支撑板902长度方向的中心,以从侧端946连续(图5中向上方向)到端部949,侧端946与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相对。由于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以及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从侧端926或946切入,就可以容易地将连接到驱动带轮64的轴62以及辅助辊68的轴680分别插入到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以及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
除此之外,由于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以及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分别切入到与连接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的中心轴的直线大体相互垂直的方向,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为近似常数,尽管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的末端929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的末端949被磨损。
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以在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被支撑的情况下,辅助辊68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640末端之间的间距G的宽度小于带齿带66的带体662的厚度与齿664的高度之和。根据这种设定,在连接到驱动带轮64的轴62以及辅助辊68的轴680分别插入到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以及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的情况下,驱动带轮64的中心轴线与辅助辊6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辅助辊68的半径,从轴62的中心到齿末端的半径,以及从带齿带66的背面到齿末端的厚度之和。因此,带齿带66的齿664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640能够完全啮合在一起。
位置确定棒904位于辊支撑单元90上,从与驱动带轮64被支撑的位置相反的末端向下延伸。位置确定棒904的末端插入到位于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主框架80的位置控制单元96的孔98中。螺旋弹簧94位于位置控制单元96和连接单元903之间,并且位置确定棒94插入到其中。螺旋弹簧94是推动部件92的一个例子。螺旋弹簧94向上(图5中箭头方向)推动连接单元903。根据这一点,螺旋弹簧94将围绕带齿驱动带轮64中心轴线的辊支撑单元90推向带齿带66,并且由辊支撑单元90支撑的辅助辊68给带齿带66施加张紧力。
如图6所示,固定凸块922位于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上的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以从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伸出。由于这种结构,可以防止轴62以及连接到轴62的驱动带轮64从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脱离。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凸块942位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以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伸出。由于这种结构,可以防止轴680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滑落。
而且,接触单元924位于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上的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周围,比向内方向的邻近部分要厚一些。带齿驱动带轮64与内外支撑板902和901的接触单元924相接触,并且在按照轴62的旋转方向旋转时,在接触单元924上滑动。由于这一点,可以消除带齿驱动带轮64与辊支撑单元90之间的松动。以同样的方式,接触单元944位于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周围,比向内方向的邻近部分要厚一些。由于这一点,可以消除辅助辊68与辊支撑单元90之间的松动。
而且,在内外支撑板902和901的侧端926处有一个光滑的曲面,以使其位于角部,此处带齿带66被带齿驱动带轮64缠绕(图6中向下方向)。以同样的方式,侧端946处有一个光滑的曲面,以使其位于角部,此处带齿带66被辅助辊68缠绕(图6中向上方向)。由于这一点,可以防止带齿带66由于在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中进出而造成磨损。而且,内外支撑板902和901通过光滑曲面连接到连接单元903。由于这一点,在带齿带66较深地在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之间穿过时,可以由于光滑曲面而使带齿带66从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上松开。
图7示出了图5中A-A向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剖视图。马达60有滚珠轴承602和驱动单元604,并且通过安装单元84安装到主框架80上。轴62从主框架80上的穿透孔82穿过,并且连接马达60和带齿驱动带轮64。驱动单元604使轴62在前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转。
在带齿驱动带轮64通过轴62直接连接到马达60的情况下,大的驱动力施加到带齿驱动带轮64。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必要考虑带齿带66从带齿驱动带轮64上滑落的情况,即使带齿驱动带轮64的驱动力很大,因为辅助辊68在一个由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所定义的间距内支撑带齿带66。
辅助辊68的轴心68a的直径大于其它部分的直径(例如,轴端68b)。由于这一点,带齿带66在旋转时安全地定位在辅助辊68的轴心68a的周围,并且可以防止其在轴向与辅助辊68脱离。
而且,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的轴向宽度以及内外支撑板902和901之间的距离大于带齿带66的宽度。因此,带齿带66旋转经过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的轴心,并且可以防止与内外支撑板902和901的侧面摩擦所造成的磨损。
这里,如果轴62没有定位在马达60的滚珠轴承602的中心,会由于振动而产生很大的噪音。带齿带66的张紧力向上施加到轴6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推动部件92从带齿带66的底部挤压辅助辊,辅助辊68受到向下的抵抗带齿带66的反作用力。由于这个原因,向下力也施加到辊支撑单元90。因而,辊支撑单元90从向上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给轴62,并且它减少了带齿带66施加到轴62的张紧力。因此,轴62定位在与马达60相对的中心处,并且噪音减少了。
现在描述将辅助辊68和支撑辅助辊68的辊支撑单元90安装和插入到喷墨型记录装置10的方法。带齿驱动带轮64连接到轴62。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绕在一起。螺旋弹簧94定位在辊支撑单元90和位置控制单元96之间,并且辊支撑单元90的位置确定棒904插入到位置控制单元96的孔98中。轴62插入到辊支撑单元90的驱动带轮的切口部分920,而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绕在一起。然后,辅助辊68的轴680插入到辅助辊的切口部分940中,以使辅助辊68在带齿带66前向旋转时比带齿驱动带轮64的位置还要向下(下游),以使带齿带66支撑在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带齿带66按顺序缠绕到带齿驱动带轮64,传动齿轮31和释放齿轮51上。由于这一点,辅助辊68将带齿带66支撑在带齿驱动带轮64和它自身之间,而带齿带66按顺序缠绕到带齿驱动带轮64,传动齿轮31和释放齿轮51上。因此,辅助辊68和支撑辅助辊68的辊支撑单元90可以通过上述简单的方法安装和插入到喷墨型记录装置10。
当辊支撑单元90通过上述方法安装和插入到喷墨型记录装置10时,带齿驱动带轮64受到带齿带66的来自底部的支撑,并且受到来自带齿带66的向上的张紧力。相应地,连接到带齿驱动带轮64的轴62的上部与辊支撑单元90上的驱动带轮切口部分920的末端929接触。并且,辅助辊68的轴680的下部与辊支撑单元90上的辅助辊切口部分940的末端949接触,并且由末端949支撑。这里,由于螺旋弹簧94向上推动连接单元903,辊支撑单元90绕轴62向上旋转。由于这一点,支撑在辊支撑单元90中的辅助辊68推带齿带66,并且施加张紧力给带齿带66。因此,可以防止带齿带66在前向旋转时弯曲并从带齿驱动带轮64中滑落。而且,由于带齿驱动带轮64和辅助辊68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辅助辊68的半径、从轴62的中心到齿末端的半径、以及从带齿带66的背面到齿末端的厚度之和,即使在带齿带66反向旋转张紧力施加到带齿带66的时候,带齿带66的齿664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齿640也能够完全互相啮合。
从上述描述中显而易见,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带齿带66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每个齿牢固地啮合,可以将待记录介质11传递一个所需的、与带齿驱动带轮64的旋转量相应的传递距离。
上述实施例中的喷墨型记录装置10是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个例子。液体喷射装置的另一个例子是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滤色器的滤色器制造装置。在这个例子中,滤色器制造装置的颜料喷射头是液体喷射头的一个例子。而且,液体喷射装置的另一个例子是用于成形诸如有机EL(元件)显示器、FED(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的电极成形装置。在这个例子中,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极材料(导电材料)喷射头是液体喷射头的一个例子。
而且液体喷射装置的另一个例子是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芯片制造装置。在这个例子中,生物芯片制造装置的活体组织喷射头以及类似微吸液管的样本喷射头都是液体喷射装置的例子。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工业用的其他液体喷射装置。而且,待记录的介质是可以通过喷射液体的方法使某种物质记录或打印到其上的东西,例如,可记录的纸,电路图案(例如显示器的电极)可以被印在其上的电路板/电子电路,可以在其上印制标记的CD-ROM,以及DNA回路可以被印在其上的介质(preparat)。
尽管通过典型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权利要求和其等同原则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此实施例做出修改和替换,这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7)

1.一种带传动装置,包括:
带齿带轮;
环形的带齿带,绕在所述带轮上,其中所述带齿带的第一表面包含与所述带轮的齿相应的齿,并且所述带齿带的第二表面是实质上光滑的;
辅助辊,用于将所述带齿带保持在由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所构成的间距内并且用于提供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
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使它们能够分别绕各自的轴旋转,并且保持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之间的间距,所述辊支撑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带齿带轮的轴旋转;以及
推动部件,用于朝向所述带齿带推动所述辊支撑单元,
其中所述辅助辊在啮合末点处提供所述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所述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此啮合末点处与所述带齿带脱离啮合,并且在所述带齿带反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所述啮合末点处开始与所述带齿带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个马达,用于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带轮连接到所述马达,并在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带轮与所述辅助辊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辊半径、所述带轮半径以及从所述带齿带的第二表面到其齿顶端的距离之和,其中所述带轮半径被确定为从所述带轮轴的中心到所述带轮齿顶端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动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辊的轴向靠近所述轴的中心的所述辅助辊的所述轴半径大于在轴向其它部分的所述辅助辊的所述轴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动装置,其中
通过将所述带轮及所述辅助辊的所述轴插入所述辊支撑单元中,所述辊支撑单元支撑所述带轮及所述辅助辊的所述轴,并且包括:
绕所述带齿带的第一侧端;
第一切口部分,所述第一切口部分从所述第一侧端延续到所述带轮的所述轴被支撑的第一支撑点;
与插入所述带轮的所述第一侧端相对的第二侧端;以及
第二切口部分,所述第二切口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切口部分和所述推动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切口部分从第二侧端延续到所述辅助辊的所述轴被支撑的第二支撑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传动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二侧端延续的所述第二切口部分沿所述推动部件的推动方向形成。
7.一种用于在记录区域记录待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马达,用于提供驱动力;
带齿驱动带轮,在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
环形的带齿带,绕在所述驱动带轮上,用于传递所述驱动带轮的所述驱动力,其中所述带齿带的第一表面包括与所述驱动带轮的齿相应的齿,并且所述带齿带的第二表面是实质上光滑的;
传动齿轮,所述带齿带绕在其上,所述传动齿轮在所述带齿带传递的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
传动辊,用于传送所述待记录介质到所述记录区域,所述传动辊与所述传动齿轮一起旋转;以及
辅助辊,用于将所述带齿带保持在由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所构成的间距内并且用于提供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
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辅助辊,使它们能够分别绕各自的轴旋转,并且保持所述带轮和所述辅助辊之间的所述间距,所述辊支撑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带齿带轮的轴旋转;以及
推动部件,用于朝向所述带齿带推动所述辊支撑单元,
其中所述辅助辊在啮合末点处提供所述张紧力给所述带齿带,所述带齿带沿向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此啮合末点处与所述带齿带脱离啮合,并且在所述带齿带反向旋转时所述带轮在所述啮合末点处开始与所述带齿带相啮合。
CN03152668.3A 2002-08-06 2003-08-05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29188 2002-08-06
JP2002229188 2002-08-06
JP2003189097A JP2004123381A (ja) 2002-08-06 2003-06-30 ベルト駆動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3189097 2003-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0337A CN1480337A (zh) 2004-03-10
CN1262426C true CN1262426C (zh) 2006-07-05

Family

ID=3203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5266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26C (zh) 2002-08-06 2003-08-05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56245B2 (zh)
JP (1) JP2004123381A (zh)
CN (1) CN12624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9526B2 (ja) * 2007-09-21 2012-07-18 ゲイツ・ユニッタ・アジア株式会社 ベルト伝動システム
JP5167998B2 (ja) * 2008-07-16 2013-03-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11190024A (ja) 2010-03-12 2011-09-29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DE102010019681B4 (de) * 2010-05-07 2019-10-02 Robert Bosch Gmbh Linearbewegungsvorrichtung mit Omega-Antrieb
JP5742247B2 (ja) * 2011-01-21 2015-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9377097B2 (en) * 2014-02-21 2016-06-28 Kuhn North America, Inc. Cartridge drive
JP2015174765A (ja) * 2014-03-18 2015-10-0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88019B2 (en) * 2016-09-28 2018-10-02 Kuwait University Belt driv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5592A (ja) 1993-10-01 1995-04-21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歯付ベルト張力制御装置
JP3768675B2 (ja) * 1998-05-12 2006-04-1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装置
JP4351769B2 (ja) 1999-08-31 2009-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3906891B2 (ja) 2000-05-30 2007-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駆動ベルトの緊張装置
US6485207B1 (en) * 2001-03-07 2002-11-26 Eugene David Allen Printer assembly providing tension for idler pulley
US6628909B2 (en) * 2001-08-24 2003-09-30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alignment of an endless bel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97310A1 (en) 2004-05-20
CN1480337A (zh) 2004-03-10
US7056245B2 (en) 2006-06-06
JP2004123381A (ja) 200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2426C (zh)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66688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062619A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676968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8404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64599C (zh) 薄片传送装置
CN1069585C (zh) 打印机
CN2737555Y (zh) 带传动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490166A (zh) 记录装置
US7671885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curl restraining mechanism
CN1319754C (zh) 能够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盒带和成像设备
CN1177262C (zh) 轴承机构与输送设备以及记录设备
CN1849057A (zh) 部件供给装置
CN1827385A (zh) 成像设备
CN2763045Y (zh) 卷状记录介质的盒带和成像设备
CN1827379A (zh) 喷墨打印机
CN2774778Y (zh)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113749C (zh) 喷墨打印机中用于输送记录纸的装置
US8590998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fluid receiving method
CN1626355A (zh) 行式热敏打印头的打印装置
CN1296214C (zh) 打印机的送纸装置
CN1517228A (zh) 喷墨打印机的排纸单元
JP2007261728A (ja) 用紙収納装置
CN1652943A (zh) 打印机
JP2010125831A (ja) キャリッジ、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