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000C -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000C
CN1242000C CN 200310112129 CN200310112129A CN1242000C CN 1242000 C CN1242000 C CN 1242000C CN 200310112129 CN200310112129 CN 200310112129 CN 200310112129 A CN200310112129 A CN 200310112129A CN 1242000 C CN1242000 C CN 12420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reparation
organic modified
mixtures
modifie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21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4538A (zh
Inventor
郭宝春
贾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 2003101121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2000C/zh
Publication of CN1544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4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0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0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水中加入层状硅酸盐,形成稳定的悬浮液;(2)将酸化的有机改性剂加入到层状硅酸盐悬浮液中反应;(3)将(2)得到的沉降产物过滤,用水清洗数次后真空干燥。所述层状硅酸盐是蒙脱土、高岭土、皂石、囊脱石、或蛭石;所述酸化的有机改性剂通过将酸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反应得到。本发明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层间距的有效胀大,而且将活性官能团引入层状硅酸盐层间;得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蓬松、易粉碎、毒性低,适用于各种聚合体系制备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是指采用有机试剂处理层状硅酸盐使之与层状硅酸盐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结合,形成具有有机物特性的物质。由于多数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是经离子交换过程制得,所以用于形成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层状硅酸盐多数具有一定离子交换能力,如蒙脱石、皂石和蛭石等。近年来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在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是将聚合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其中的层状硅酸盐片层被聚合物所插层(Intercalation)或剥离(Exfoliation)。多数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是用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与聚合物或聚合物前驱物(单体或预聚物)在一定条件下复合制得。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性质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必须有一定的层间距,使得单体或聚合物链有可能进入层间。其次,对经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必须在层状硅酸盐片层中间引入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这样才能使单体或预聚物在层间聚合速度大于在层外聚合速度,这往往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此外,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制备过程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是这一类纳米复合材料走向实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的层状硅酸盐在使用效果、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并不令人满意。首先,有机季铵盐改性的层状硅酸盐的层间距不够大,所以在传统条件下用于制备热塑性塑料纳米复合材料时效果不理想。其次,在制备原位聚合型纳米复合材料时,有机季铵盐改性的层状硅酸盐由于对多数聚合或固化体系不具备催化效果,所以难于制得插层效率高的纳米复合材料。再者,有机季铵盐层状硅酸盐的改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试剂、水和电能,同时季铵盐的毒性对应用于食品等场合的纳米复合材料也构成威胁。综上所述,人们期待一种具有更佳插层效果、更经济和环保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改性技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具有大层间距的层状硅酸盐,同时将对聚合反应有催化活性的官能团引入层状硅酸盐的层间。所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对人体完全没有毒性,制备过程简单、节能,得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蓬松,易粉碎。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中加入层状硅酸盐,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2)将酸化的有机改性剂加入到层状硅酸盐悬浮液中,在10~90℃反应0.5~10小时;
(3)将(2)得到的沉降产物过滤,用水清洗数次后真空干燥。
所述层状硅酸盐是蒙脱土、高岭土、皂石、囊脱石或蛭石;其用量50份重量;
所述酸化的有机改性剂通过将酸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反应得到,其用量为20~175份重量;
所述酸的用量为5~50份重量,包括无机酸、丙烯酸、烷基酸XmCH3-m(CH2)nCOOH(n=1-17,X=Cl,F,Br,m=1-3)、二元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其中无机酸可以是盐酸、磷酸、硫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二元酸是草酸、丙二酸、丁二酸、马来酸、富马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15~125份重量,是两性咪唑啉衍生物、表面活性甜菜碱、卵磷脂类表面活性剂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两性咪唑啉衍生物是椰油咪唑啉单羧酸盐、椰油咪唑啉二羧酸盐、癸基咪唑啉二羧酸盐、椰油两性羟基丙基硫酸盐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甜菜碱是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磺基甜菜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是采用酸化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处理层状硅酸盐,这一处理过程一方面把体积较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酸形成的缔合体引入层间,使层间距撑大。另一方面通过酸与表面活性剂多种组合形成各种活性官能团,从而将活性中心引入硅酸盐的层间。例如酸化的咪唑啉处理剂处理的蒙脱土不仅可以将蒙脱土的层间距撑大至4纳米以上,而且将咪唑啉基和羧基等基团成功引入到蒙脱土层间。这种有机改性蒙脱土层间由于含有对环氧树脂固化具有催化作用的咪唑啉基和羧基,与环氧树脂复合后很容易制备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这表明,这种处理方法可设计得到适于各种聚合体系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
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与合适的聚合体系按一定的工艺复合后,即可得到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主要应用于制备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层间距大于普通季铵盐改性的层状硅酸盐的层间距,一般可达4纳米以上。
2.不经过复杂的合成过程,通过酸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反应即可得到含许多活性官能团的有机改性剂,并将这些活性官能团引入层状硅酸盐层间。将这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与合适的原位聚合体系复合后,可制得插层效率高的纳米复合材料。
3.所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极低,制备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可用于制备卫生要求高的高分子材料,如食品包装材料。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  将钠基蒙脱土50克溶于水中制成10%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37.5克椰油咪唑啉二羧酸盐(固含量40%)加入15克浓盐酸得到酸化的咪唑啉衍生物;
第三步  将酸化的咪唑啉在30分钟内滴加入15℃的蒙脱土的悬浮液,反应8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蒙脱土的X射线衍射(简称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原土的1.2纳米增加至4.1纳米。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简称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蒙脱土显示羧基和咪唑啉基团吸收。
实施例2
第一步  将蛭石粉50克溶于水中制成10%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310克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磺基甜菜碱(固含量40%)中加入50克草酸,得到酸化的甜菜碱衍生物;
第三步  将酸化的甜菜碱衍生物在30分钟内滴加入40℃的蛭石悬浮液,反应8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蛭石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未改性时的1.3纳米增加至4.2纳米。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蛭石显示羧基和酰胺基的吸收。
实施例3
第一步  将皂石50克溶于水中制成15%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85克卵磷脂(固含量35%)中加入30克丙烯酸,得到酸化的卵磷脂;
第三步  将酸化的卵磷脂在30分钟内滴加入60℃的皂石的悬浮液,反应8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皂石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原来的1.25纳米增加至4.2纳米。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皂石显示羧基和卵磷脂基团的吸收。
实施例4
第一步  将囊脱石50克溶于水中制成10%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70克癸基咪唑啉二羧酸盐(固含量40%)加入20克85%磷酸得到酸化的咪唑啉衍生物;
第三步  将酸化的咪唑啉衍生物在30分钟内滴加入90℃的囊脱石的悬浮液,反应8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囊脱石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原土的1.2纳米增加至4.3纳米。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囊脱石显示羧基和咪唑啉基团吸收。
实施例5
第一步  将高岭土50克溶于水中制成10%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35克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固含量40%)和20克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固含量40%)混合物中加入40克马来酸,得到酸化的甜菜碱衍生物;
第三步  将酸化的甜菜碱衍生物在30分钟内滴加入25℃的高岭土悬浮液,反应10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高岭土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未改性时的1.3纳米增加至4.15纳米。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高岭土显示羧基和酰胺基的吸收。
实施例6
第一步  将皂石50克溶于水中制成15%的悬浮液;
第二步  在60克卵磷脂(固含量35%)和35克椰油两性羟丙基硫酸盐(固含量40%)的混合物中加入20克丙二酸、5克氯乙酸、1克浓硫酸的混合物,得到酸化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第三步  将酸化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在30分钟内滴加入40℃的皂石的悬浮液,反应7小时;
第四步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清洗数次,真空干燥。
所得有机改性皂石的XRD测试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原来的1.25纳米增加至4.4纳米。FTIR结果显示,经充分水洗的有机改性皂石显示羧基、卵磷脂基团和酰胺基的吸收。

Claims (6)

1、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中加入层状硅酸盐,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2)将酸化的有机改性剂加入到层状硅酸盐悬浮液中,在10~90℃反应0.5~10小时;
(3)将(2)得到的沉降产物过滤,用水清洗数次后真空干燥;
所述层状硅酸盐是蒙脱土、高岭土、皂石、囊脱石或蛭石;其用量50份重量;
所述酸化的有机改性剂通过将酸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反应得到,其用量为20~175份重量;
所述酸的用量为5~50份重量,包括无机酸、丙烯酸、烷基酸XmCH3-m(CH2)nCOOH(n=1-17,X=Cl,F,Br,m=1-3)、二元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15~125份重量,是两性咪唑啉衍生物、表面活性甜菜碱、卵磷脂类表面活性剂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咪唑啉衍生物是椰油咪唑啉单羧酸盐、椰油咪唑啉二羧酸盐、癸基咪唑啉二羧酸盐、椰油两性羟基丙基硫酸盐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甜菜碱是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椰油胺丙基二甲基磺基甜菜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是盐酸、磷酸、硫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元酸是草酸、丙二酸、丁二酸、马来酸、富马酸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6、一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CN 200310112129 2003-11-14 2003-11-14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00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2129 CN1242000C (zh) 2003-11-14 2003-11-14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2129 CN1242000C (zh) 2003-11-14 2003-11-14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4538A CN1544538A (zh) 2004-11-10
CN1242000C true CN1242000C (zh) 2006-02-15

Family

ID=3433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21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000C (zh) 2003-11-14 2003-11-14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200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9656A (zh) * 2013-07-03 2013-09-11 蒋官澄 一种钻井液用有机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438C (zh) * 2005-06-28 2007-07-11 成都正光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1049943B (zh) * 2007-03-09 2010-05-19 广西大学 有机酸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7529B (zh) * 2012-02-27 2013-08-28 尤志萍 一种蛭石复合保温材料
CN104163432B (zh) * 2014-07-27 2016-08-24 江苏农盛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有限公司 酸化后的蛭石
CN105304211A (zh) * 2015-10-21 2016-02-03 安徽亚南电缆厂 一种电线绝缘包覆层的抗老化处理液
CN105219306B (zh) * 2015-10-23 2017-08-15 台州市顶立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蒙脱土及其应用
CN105413639B (zh) * 2015-11-30 2018-05-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友好型卵磷脂/蛭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488366B (zh) * 2016-06-13 2020-06-16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修饰层状硅酸盐粉体的方法
CN106832610A (zh) * 2017-01-23 2017-06-13 安徽超越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耐撕裂高层建筑电力电缆橡胶料
CN106975453A (zh) * 2017-04-14 2017-07-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磷酸酯甜菜碱插层改性的蛭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56621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中南大学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4264A (zh) * 2020-06-03 2020-09-2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增强水体中悬浮粘土矿物-细粒高岭石疏水团聚的方法
CN114736352B (zh) * 2022-05-11 2023-07-11 江苏南方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咪唑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9656A (zh) * 2013-07-03 2013-09-11 蒋官澄 一种钻井液用有机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9656B (zh) * 2013-07-03 2014-10-29 蒋官澄 一种钻井液用有机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4538A (zh) 2004-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000C (zh)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Mozafari et al.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MXenes
Valášková et al. Vermiculite: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examples of the use
CN1261268C (zh) 一种纳米银溶胶
Ren et al. Hydroxylated boron nitride materials: From structures to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CN103316639B (zh) 一种有机改性海泡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US6710111B2 (en)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nd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4226290A (zh) 一种TiO2/RGO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00016A (zh) 一种氨基酸插层二氧化锰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943A (zh) 有机酸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736586A (zh) 无机粘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68873A (zh) 带夹层的粘土
Xie et al. High-efficiency removal of antibiotics through self-assembly formation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in wastewater
Shinu et al. Chitin/deacetylated chitin nanocomposite film for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 from aqueous solution
CN107445142A (zh) 一种碳纳米管‑蒙脱土自组装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Kamal et al. Methylene blue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using silica/corncob nanocomposite
CN1274594C (zh) 一种自组装二氧化硅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0065B (zh) 一种废旧树脂碳球型复合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24364A (zh) 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方法
CN1208400C (zh) 亲水性纳米蒙脱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3670B (zh) 一种可高效活化过硫酸盐的铁酸钴/蒙脱石/c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56275C (zh) 有机累托石的生产工艺
CN116440957B (zh) 一种UiO66/Zn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tmaja et al. GPTMS-Montmorillonite-filled biopolymer chitosan membrane with improved compatibility, physico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properties
Pandey et al. Efficient and rapi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lating xanthan gum-graft-poly (aniline) and silica nanocomposite toward removal of toxic methylene blue dy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