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1657C -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1657C
CN1241657C CN 200310117383 CN200310117383A CN1241657C CN 1241657 C CN1241657 C CN 1241657C CN 200310117383 CN200310117383 CN 200310117383 CN 200310117383 A CN200310117383 A CN 200310117383A CN 1241657 C CN1241657 C CN 12416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hitosan
acid
collage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73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6181A (zh
Inventor
王小红
林峰
颜永年
熊卓
吴任东
张人佶
卢清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3101173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1657C/zh
Publication of CN1546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6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16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6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胶原、壳聚糖或羟基壳聚糖、磷酸钙或羟基磷灰石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成酸溶液和悬浮液,混合后制备成硬组织填充物如块状、管状、棒状、膜状或凝胶状材料。该材料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所制备的生物材料与创伤组织的相容性好。经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该材料可在体内(包括牙科、骨科手术等)普遍使用,是一种促进并诱导硬组织修复的、抗菌的、在体内降解速度可调的多功能材料,在外科手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硬组织修复再生的可降解材料,属于生物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硬组织(骨、牙)修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提出了许多种修复途径,包括利用组织工程产品[Langer R,et al.Science,1993;260:920-926]、基因治疗[Mulligan RC,et a1.Science,1993;260-932]等。但临床上70%的骨替代材料仍然使用自体骨或异体骨,使病人面临高的手术综合症和感染率。而各种金属、陶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等在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及与宿主骨的力学匹配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缺点。
近年来,硬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已在矫形外科、口腔外科及颅面外科等多个领域篷勃展开。与硬组织工程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信号分子(如骨生长因子、骨诱导因子)的基础研究,各种骨替代材料为载体的研究,涉及骨形成蛋白(BMP)的临床试验。其中设计制造新型骨替代材料是当前的关键。胶原是硬组织有机质的主要成分,高温会导致其变性。羟基磷灰石是硬组织无机质的主要成分,这两种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硬组织的修复,参见[LIUS.New mineralized collagen membrane useful for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e.g.for covering bonedefects,for soft tissue flaps over bone grafts,for skin wound healing and for skin sealing.WO200115711-A1]以及专利“纳米相钙磷盐/胶原/聚乳酸骨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272383)。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复杂,价格昂贵,不易被大众所接收。目前,全世界硬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的年交易额约为21亿美元[Suchanek W,et al.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of hydroxyapatite-based biomaterials for use as hard tissue replacement implants.J Mater Res,1998;13:94-117]。据美国估计,其国内每年涉及骨置换的外科治疗已超过100万人次,而对骨质疏松等症状的治疗仅限于服用钙片、维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很差。因此对新型的或改进的硬组织修复材料的开发仍然是巨大市场的迫切要求。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一系列产物,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多糖。此碱性粘多糖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特征、化学性质及生物功能。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为对人体无毒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体内不积累,无免疫源性[姜雪松,王勃生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6;13(4):353.],抗菌、消炎、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壳聚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透析膜、可吸收缝线、药物释放载体、固定化酶载体等。有些项目已具有生产价值和实用意义。而羧甲基壳聚糖、磷酸化壳聚糖为壳聚糖的衍生物,磷酸化甲壳素为甲壳素的衍生物。这几种衍生物对钙离子都有很强的螯合力,在诱导成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胶原、壳聚糖、磷酸钙(或羟基磷灰石)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引导硬组织修复或再生的块状、管状、棒状、膜状或凝胶状材料,该材料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所制备的生物材料与创伤组织的相容性好,具有优良抗菌性能和诱导成骨活性,且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可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1)将胶原和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于酸性溶液中,配成浓度为1~5%的溶液;将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缺钙磷灰石或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到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200%的悬浮液;
(2)将悬浮液按1~10%的体积比加入到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混合,制得凝胶状混合物;其中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100∶100~1;
(3)将上述凝胶状混合物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到5~8,消毒后备用;或将凝胶状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凉干或冻干,制成块状、棒状、管状或膜状材料,然后放入交联剂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缓冲液中,或用氨水、氨水/乙醇、氨水/丙酮、氨水/甲醇混合液作凝固液进行处理,水冲后,再凉干或冻干,消毒后备用。
本发明还可在所述步骤(2)中的凝胶状混合物中按1~10%体积比加入浓度为0.5~10%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5~10%的骨形成蛋白水或生理盐水悬浮液或浓度为0.5~10%的甲状旁腺素生理盐水悬浮液,其中透明质酸钠的溶液的pH值可用盐酸调节在1~4范围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在上述步骤(3)中二次凉干或冻干前的样品中再复合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其方法是将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溶于蒸馏水或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0.1~10%的水溶液或酸溶液,将用水冲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2分钟至2小时,然后凉干或冻干。
本发明中所述的酸溶液采用稀盐酸、醋酸、甲酸、丙酸、乳酸或马来酸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制备的膜材料的厚度为0.1~5毫米;棒状材料的直径为0.1~10厘米;管状材料的内径为0.1~5厘米,外径0.2~10厘米。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胶原和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于酸性溶液中,配成浓度为1~5%的溶液;将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缺钙磷灰石或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到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200%的悬浮液;
(2)将悬浮液按1~10%的体积比加入到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混合,制得凝胶状混合物;其中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100∶100~1;
(3)将上述凝胶状混合物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到5~8,消毒后备用;或将凝胶状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凉干或冻干,制成块状、棒状、管状或膜状材料,然后放入交联剂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缓冲液中,或用氨水、氨水/乙醇、氨水/丙酮、氨水/甲醇混合液作凝固液进行处理,水冲后,再凉干或冻干,消毒后备用。
在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凝胶状混合物中按1~10%体积比加入浓度为0.5~10%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5~10%的骨形成蛋白水或生理盐水悬浮液或浓度为0.5~10%的甲状旁腺素生理盐水悬浮液,其中透明质酸钠的溶液的pH值可用盐酸调节在1~4范围内。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本发明在所述的步骤(3)中二次凉干或冻干前的样品中还可再复合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其方法是将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溶于蒸馏水或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0.1~10%的水溶液或酸溶液,将用水冲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2分钟至2小时,然后凉干或冻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本发明采用组织相容性好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胶原、壳聚糖、磷酸钙(或羟基磷灰石)或透明质酸钠为基本原料,也可加入骨形成蛋白等生长因子。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硬组织修材料不仅可作为凝胶态直接注射到病变或缺损部位,还可做成膜状、块状、管状、棒状等形状作为填充物或引导膜促进硬组织修复。经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该材料可在体内(包括牙科、骨科手术等)普遍使用,是一种促进并诱导硬组织修复的、抗菌的、在体内降解速度可调的多功能材料,在外科手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磷酸钙(包括α型、β型或不定型)、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缺钙磷灰石或羟基磷灰石其粒径由纳米到微米级。其中羟基磷灰石与磷酸钙,可由高温烧结而成,也可由常温反应而得。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胶原与脱乙酰度为70%的、分子量为2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2%的冰醋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的胶原、壳聚糖溶液,静止脱泡,两者按1∶1比例混合均匀。将磷酸钙粉末加到2%的冰醋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的悬浮液;然后按1%体积比将磷酸钙悬浮液加入到胶原/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此凝胶态混合物可用碳酸氢钠(NaHCO3)调节pH值到5,Co60消毒后备用。该凝胶状材料可用针管直接注射到需要修复的部位。
实施例2:
将胶原与脱乙酰度为80%的、分子量为100000道尔顿的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2%的胶原、羧甲基壳聚糖溶液,静止脱泡,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两者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到乳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0%的悬浮液;然后按10%体积比将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加入到胶原/羧甲基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再按1%的体积比加入浓度为0.5%透明质酸钠酸溶液。其中透明质酸钠溶液用盐酸调节pH值为1,以便与胶原/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充分混合。然后用碳酸氢钠(NaHCO3)调节pH值到8,用臭氧消毒、备用。
实施例3
将胶原与脱乙酰度为80%的、分子量为1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2%的胶原、壳聚糖溶液,静止脱泡,胶原与壳聚糖溶液两者按10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磷酸氢钙粉末溶于水中,制成浓度为200%的悬浮液;然后按10%体积比将磷酸氢钙悬浮液加入到胶原/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再按1%的体积比加入浓度为1%的骨形成蛋白水的悬浮液。然后用碳酸氢钠(NaHCO3)调节pH值到6,γ-射线消毒、备用。
实施例4:
将5%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8%)甲酸溶液与5%的胶原甲酸溶液按1∶100比例混匀,将羟基磷灰石按粉末加到甲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的悬浮液;然后按1%体积比将10%的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加入到胶原/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将制备的壳聚糖/胶原/羟基磷灰石混合物脱去气泡分装在容器中冻干成膜,膜的厚度为0.1毫米。用25%的氨水浸泡5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5: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50%的、分子量为3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0.5M的盐酸溶液中,制成1%的溶液,并按2∶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将0.5%的透明质酸钠的盐酸(0.5M)溶液以1%的体积比加入到上述胶原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体积比为1%的纳米晶羟基磷灰石浓度为100%的悬浮液,混合均匀装入同心环形模具中,迅速冷冻结冰、冻干,制成内径为0.1厘米,外径0.2厘米管状材料。用氨水/丙酮(9∶1)浸泡20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6: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90%的、分子量为为8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分别溶解在0.1M的醋酸溶液中,制成5%的胶原和壳聚糖溶液以及10%的透明质酸钠溶液,按1∶20的体积比将胶原和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体积比10%的透明质酸钠溶液,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0%的浓度为200%的磷酸氢钙悬浮液,混合均匀后装入同心环形模具中,迅速冷冻结冰、冻干,制成内径为0.2厘米,外径10厘米管状材料。用氨水/乙醇(10∶1)浸泡20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将磷酸化甲壳素溶于蒸馏水,制成浓度为0.1的水溶液,以上水冲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30分钟,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7: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80%的、分子量为15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0.5M的马来酸溶液中,制成3%的溶液,并按2∶1混合均匀,再加入1%的缺钙磷石悬浮液,倒入模具中凉干成棒状。棒的直径为棒状材料的直径为0.1厘米用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羧基琥珀酰亚胺/2-吗啉乙基磺酸缓冲液浸泡浸泡2小时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再凉干、Co60消毒、备用。
附,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羧基琥珀酰亚胺/2-吗啉乙基磺酸缓冲液的配制:取0.533克单水合2-吗啉-乙基磺酸(MEC)溶于50毫升去离子水中,加入0.4克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0.096克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均匀。
实施例8: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80%的、分子量为为15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0.5M的马来酸溶液中,制成4%的溶液,并按1∶2混合均匀,再加入10%的缺钙磷石悬浮液,倒入模具中凉干成棒状。棒状材料的直径为10厘米。用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羧基琥珀酰亚胺/2-吗啉乙基磺酸缓冲液浸泡2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将以上水冲后的样品放入浓度为1%的磷酸化壳聚糖水溶液,吸附4小时,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9: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85%的、分子量为为2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中,制成5%的溶液,并按1∶100混合均匀,再加入体积比为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及1%的骨形成蛋白悬浮液,混合均匀后装入模具中迅速冷冻结冰、冻干,制成块状样品。用30%的氨水浸泡5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将磷酸化壳聚糖溶于1%的醋酸溶液,制成浓度为10%酸溶液,将以上水冲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30分钟,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10:
将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2%的胶原、壳聚糖溶液,静止脱泡,两者按1∶100比例混合均匀。将磷酸二氢钙粉末加到乳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的悬浮液;然后按10%体积比将磷酸二氢钙悬浮液加入到胶原/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再按体积比10%分别加入浓度为0.5%透明质酸钠和0.5%的骨形成蛋白悬浮液。其中透明质酸钠的溶液pH值可用盐酸调节在1,以便与胶原/壳聚糖溶液混合。然后用碳酸氢钠(NaHCO3)调节pH值到7.4,用臭氧消毒、备用。
实施例11: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85%的、分子量为2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中,制成1%的溶液,并按100∶1混合均匀,再加入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及0.5%的甲状旁腺素的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均匀后迅速冷冻结冰、冻干。用30%的氨水浸泡5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12:
将胶原、脱乙酰度为85%的、分子量为20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分别溶解在乳酸中,制成2%的溶液,并按1∶1混合均匀,再加入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及10%的甲状旁腺素的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均匀后迅速冷冻结冰、冻干。用30%的氨水浸泡5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将磷酸化甲壳素溶于蒸馏水,制成浓度为10%的水溶液,以上水冲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2小时,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实施例13:
将2%的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8%,分子量为100000)甲酸溶液与3%的胶原甲酸溶液按1∶2比例混匀,将羟基磷灰石按粉末加到甲酸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的悬浮液;然后按1%体积比将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加入到胶原/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再按10%的体积比加入浓度为10%的骨形成蛋白生理盐水悬浮液。将制备的壳聚糖/胶原/羟基磷灰石混合物脱去气泡分装在容器中冻干成膜,膜的厚度为5毫米。用25%的氨水浸泡5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净,再冻干、Co60消毒、备用。

Claims (5)

1.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1)将胶原和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于酸性溶液中,配成浓度为1~5%的溶液;将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缺钙磷灰石或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到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200%的悬浮液;
(2)将悬浮液按1~10%的体积比加入到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混合,制得凝胶状混合物;其中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100∶100~1;所述的凝胶状混合物中按1~10%体积比加入浓度为0.5~10%透明质酸钠溶液、浓度为0.5~10%的骨形成蛋白水或生理盐水悬浮液或浓度为0.5~10%的甲状旁腺素生理盐水悬浮液,其中透明质酸钠溶液的pH值用盐酸调节在1~4范围内;
(3)将上述凝胶状混合物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到5~8,消毒后备用;或将凝胶状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凉干或冻干,制成块状、棒状、管状或膜状材料,然后放入交联剂或凝固液中浸泡后,再用水冲洗,其中交联剂为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缓冲液,凝固液为氨水、氨水/乙醇、氨水/丙酮或氨水/甲醇混合液,水冲后再复合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凉干或冻干,消毒后备用,其复合方法是将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溶于蒸馏水或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0.1~10%的水溶液或酸溶液,将水冲洗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2分钟至2小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溶液采用稀盐酸、醋酸、甲酸、丙酸、乳酸或马来酸中的任一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料的厚度为0.1~5毫米;棒状材料的直径为0.1~10厘米;管状材料的内径为0.1~5厘米,外径0.2~10厘米。
4.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胶原和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溶于酸性溶液中,配成浓度为1~5%的溶液;将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缺钙磷灰石或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到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10~200%的悬浮液;
(2)将悬浮液按1~10%的体积比加入到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均匀混合,制得凝胶状混合物;其中胶原与壳聚糖溶液或胶原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100∶100~1;所述的凝胶状混合物中按1~10%体积比加入浓度为0.5~10%透明质酸钠溶液、浓度为0.5~10%的骨形成蛋白水或生理盐水悬浮液或浓度为0.5~10%的甲状旁腺素生理盐水悬浮液,其中透明质酸钠溶液的pH值用盐酸调节在1~4范围内;
(3)将上述凝胶状混合物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到5~8,消毒后备用;或将凝胶状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凉干或冻干,制成块状、棒状、管状或膜状材料,然后放入交联剂或凝固液中浸泡后,用水冲洗,其中交联剂为1-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缓冲液,凝固剂为氨水、氨水/乙醇、氨水/丙酮或氨水/甲醇混合液,水冲后再复合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凉干或冻干,消毒后备用,其复合方法是将磷酸化甲壳素或磷酸化壳聚糖溶于蒸馏水或酸性溶液中,制成浓度为0.1~10%的水溶液或酸溶液,将水冲洗后的样品放入其中,吸附2分钟至2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溶液采用稀盐酸、醋酸、甲酸、丙酸、乳酸或马来酸中的任一种。
CN 200310117383 2003-12-12 2003-12-12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6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383 CN1241657C (zh) 2003-12-12 2003-12-12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383 CN1241657C (zh) 2003-12-12 2003-12-12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6181A CN1546181A (zh) 2004-11-17
CN1241657C true CN1241657C (zh) 2006-02-15

Family

ID=3433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73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657C (zh) 2003-12-12 2003-12-12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165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4079C (zh) * 2006-07-14 2008-07-23 清华大学 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366B (zh) * 2009-05-19 2011-10-19 武汉理工大学 适用于胃肠道定位给药的羧甲基甲壳糖凝胶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8118C (zh) * 2005-12-16 2007-09-19 西南交通大学 可生物降解的钙磷无机生物粒子/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29393B (zh) * 2007-01-24 2013-07-17 张立海 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451C (zh) * 2007-04-26 2009-10-21 山东大学 一种修复骨缺损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1314B (zh) * 2007-06-27 2010-12-08 浙江大学 一种复合羟基磷灰石的胶原/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0496624C (zh) * 2007-07-09 2009-06-10 山东大学 一种组织工程化骨复合体及应用
CN101297980B (zh) * 2008-07-01 2011-11-23 北京奥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含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微粒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202B (zh) * 2008-11-07 2012-11-28 东南大学 明胶-壳聚糖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58B (zh) * 2008-11-07 2013-08-07 东南大学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60B (zh) * 2008-11-07 2013-04-03 东南大学 明胶-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54B (zh) * 2008-11-07 2013-01-02 东南大学 可降解合成聚合物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56B (zh) * 2008-11-07 2012-11-28 东南大学 壳聚糖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67B (zh) * 2008-11-07 2012-10-24 东南大学 胶原-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53B (zh) * 2008-11-07 2013-02-27 东南大学 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57B (zh) * 2008-11-07 2013-02-27 东南大学 壳聚糖-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72B (zh) * 2008-11-07 2013-01-02 东南大学 胶原-壳聚糖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70B (zh) * 2008-11-07 2013-04-03 东南大学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63B (zh) * 2008-11-07 2013-07-03 东南大学 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71B (zh) * 2008-11-07 2012-11-28 东南大学 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69B (zh) * 2008-11-07 2012-10-24 东南大学 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62B (zh) * 2008-11-07 2013-02-27 东南大学 明胶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1401959B (zh) * 2008-11-07 2012-10-24 东南大学 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68B (zh) * 2008-11-07 2012-10-24 东南大学 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1961B (zh) * 2008-11-07 2012-10-24 东南大学 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71190B (zh) * 2013-01-25 2014-09-03 广州华美康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引导再生用胶原基复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61710A (zh) * 2014-05-04 2014-08-06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骨科术后关节组织用防粘连粉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775B (zh) * 2014-09-22 2015-11-25 片仔癀(上海)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凝胶及其制备工艺与用途
CN105031712A (zh) * 2015-06-29 2015-11-11 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6940A (zh) * 2015-12-02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多孔仿生骨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6421889A (zh) * 2016-08-24 2017-02-22 胡方 再生医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47094B (zh) * 2018-12-25 2021-06-0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一种多功能gtr梯度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50313B (zh) * 2020-04-13 2022-03-15 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牙组织再生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8216B (zh) * 2020-09-17 2021-10-26 四川大学 一种高度仿生骨基质的杂化交联颅骨修复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8795B (zh) * 2021-01-14 2022-06-10 浙江大学 一种仿生矿化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99787B (zh) * 2021-11-29 2022-12-09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可吸收生物膜、制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4079C (zh) * 2006-07-14 2008-07-23 清华大学 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366B (zh) * 2009-05-19 2011-10-19 武汉理工大学 适用于胃肠道定位给药的羧甲基甲壳糖凝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6181A (zh) 2004-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1657C (zh) 一种引导硬组织再生修复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3C (zh) 壳聚糖和固定于其上的多糖在生产硬组织刺激剂中的用途
CN107952115B (zh) 一种仿生生物矿化人工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84537B (zh) 与多糖交联的蛋白质的制备和/或制剂
CN100408112C (zh) 含双相钙磷颗粒的海藻酸钠交联明胶的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0924804A (en) A bone and/or dental cement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220528C (zh) 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防手术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037A (zh) 一种水凝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090022770A1 (en) Chitosan Compositions
CN101057979A (zh) 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08079034A2 (en) A biomaterial composed of microbiological cellulose for internal use,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biomaterial and the use of the biomaterial composed of microbiological cellulose in soft tissue surgery and bone surgery
CN1235646C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Gkouma et al. Applications of halloysite in tissue engineering
CN101011598A (zh) 一种生物活性的止血、骨缺损修复材料
CN1485097A (zh) 一种制备生物止血海绵材料的方法
CN111973797B (zh) 一种骨科用无创植入高黏度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01420A (zh) 一种光交联海藻酸盐-聚酰胺复合水凝胶支架和制备方法
JPH06304242A (ja) コラーゲン−リン酸カルシウム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230181C (zh) 一种骨修复材料
CN114099787B (zh) 可吸收生物膜、制法及其应用
Yanovska et al.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hydroxyapatite embedded in biopolymer matrices: Ways of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CN113750289A (zh) 基于磷酸钙的有机-无机复合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569256A (zh) 一种钙磷盐基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alzawmliana et al. engineering, Ceramics International
CN117018289A (zh) 一种手性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