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1511C - 身体支撑器具 - Google Patents

身体支撑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1511C
CN1241511C CNB028176081A CN02817608A CN1241511C CN 1241511 C CN1241511 C CN 1241511C CN B028176081 A CNB028176081 A CN B028176081A CN 02817608 A CN02817608 A CN 02817608A CN 1241511 C CN1241511 C CN 12415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ppe
supporter
cushion body
aforesaid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7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3781A (zh
Inventor
松岛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Acces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Acces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600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0692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Access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Acces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3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3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15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5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029Seat parts of non-adjustable shape adapted to a user contour or ergonomic seating 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7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upholstery or upholstery sp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体支撑器具,能够抑制在边缘部产生的瘤状部和凹凸部等的异形部,提高了硬度的保持性。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1),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以和恰接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2)后,硬化前述的覆盖体(3)。该覆盖体(3)的至少上侧边缘部,形成从前述软垫体(2)的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该薄壁边缘部(7)具有凸掾状的接合部(6),在前述覆盖体(3)覆盖软垫体(2)的一侧面和前述覆盖体(3)覆盖软垫体(2)的另一侧面,恰接在上侧边缘部。

Description

身体支撑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体支撑器具,例如,就座于座席和椅子等时,使用身体支撑器具,能够保持和用户就座形状(体形)一致的形状,对应用户个人的体形,使用户有舒适感。
背景技术
因为在制造座席和椅子等的座椅,例如各种汽车的座椅时,由于适于大众用户进行生产,所以根据不同用户,多少会觉得欠缺舒适感。
鉴于这种情况,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以前提案的各种座椅的支撑器具(板材支撑物体)中,已经有几种实用的支撑器具投入使用。
本发明者发明了这样的座椅支撑器具(特开平2001-128803号公报),更追求座椅支撑器具的实用性,能够保持和用户就座形状一致的形状,容易操作,构成简易,用浸泡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覆盖柔软的软垫体,恰接身体部分,把和它一致的那部分形状硬化。
本发明提供了划时代的身体支撑器具,能够简单地形成用户个人就座形状(体形),并且,这样的座椅支撑器具,使覆盖体保持硬化形状,而且,装在里面的物体是柔软的软垫体,不仅硬化而且柔软适度,既有良好的保持性又乘座舒适,只在它上面,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覆盖体简单地覆盖软垫体,该构成具有设计简单,适于批量生产,产品廉价等优点。
但是,由此后的研究结果得知,身体支撑器具,设定的宽度比靠紧部位的身体宽度稍微大,通过使恰接在臀部,腰和后背或头脑等身体部分的软垫体改变形状,得到非常好的支撑效果,把体压均匀的加在整个身体支撑器具上,并且如图19所示,卷着包围软垫体2的覆盖体3,在挤压压缩软垫体2的情况,成为悬空端的支撑器具1的边缘部,难于利用体压规定制成硬化后的形状,构成身体支撑器具1的覆盖体3边缘部,特别是上部边缘部,容易产生瘤状部和波状的凹凸部等异形部A,如果按照这种状态硬化覆盖体3,使用时把这种异形部A恰当地接在腰和后背等时,则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作为身体支撑器具1的作用(价值)低。
但是,该身体支撑器具能够使制品的作用(价值)提高一层,身体支撑器具多用在臀部,腰和背等的背面侧,具有这样的用途,乘坐良好,没有接合部的不舒服感觉。该支撑器具基本上是横长的大致矩形身体支撑器具,但是它的角隅部阻碍了上述用途。也就是说,例如,在把身体支撑器具用在车辆的情况,把安全带搭接成斜十字形状,这时在它的角隅部难于搭接安全带。如果消除这种问题,则有望能够制造更容易装卸的支撑器具。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支撑器具,利用简单的装置,抑制在前述边缘部产生的瘤状部和凹凸部等的异形部,提高硬度保持性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特别在使用车辆等用的安全带时,提供舒适的身体支撑器具。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身体支撑器具,用含浸硬化树脂薄片状的覆盖体覆盖柔软的软垫体,以和恰接在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硬化前述的覆盖体,并且,在前述覆盖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
按照上述构成,例如,恰接在座椅的臀部,腰,后背和头部等的位置,即要求座椅具有保持性的位置,在该位置和用户身体之间设置身体支撑器具,用户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以该挤压变形的形状,硬化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则能够保持沿着用户个人就座形状的形状。此时,在覆盖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例如上侧,形成从前述软垫体厚度减薄的薄壁边缘部,压缩变形软垫体,成为悬空端的覆盖体平缓变形和硬化。结果,由于具有覆盖体,不产生异形部,在覆盖体里面提供了柔软的软垫体,并且保持适度的硬度和适度的柔软性,减轻了不舒服感觉,保持性良好,乘座舒服。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的前述薄壁边缘部,具有凸缘状的结合部,在前述覆盖体覆盖软垫体的一侧面和前述覆盖体覆盖软垫体的另一侧面,恰接在一侧边缘部。因此,凸缘状的结合部作为末端,使覆盖体的间隔慢慢地变狭宰,能够简单地形成薄壁边缘部。
本发明在身体支撑器具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侧,形成前述的薄壁边缘部。身体支撑器具,由于容易在覆盖体的上侧或下侧产生瘤状部和凹凸部等的异形部,所以通过在身体支撑器具的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侧形成薄壁边缘部,能够有效地防止异形部的产生。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利用一个覆盖体从一侧包围覆盖前述的软垫体,在前述一个覆盖体的两端部,以凸缘状接合前述的薄壁边缘部。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序,在覆盖体一侧的边缘部,形成软垫体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形成两侧边缘部,利用两个覆盖体覆盖前述的软垫体,利用第1覆盖体覆盖软垫体的一面,利用第2覆盖体覆盖软垫体的另一面,前述的薄壁边缘部在前述第1覆盖体和第2覆盖体的一侧端部接合成凸缘状,同时,在前述第1覆盖体和第2覆盖体的另一侧端部接合成凸缘状。因此,利用简单的工序,在覆盖体的两侧边缘部,能够形成前述软垫体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利用摘取终止装置进行恰接合,把前述的凸缘状的接合部接合在覆盖体的端部。因此,利用例如纤维剪切机,针,夹持冶具,通过缝制,摘剪恰当接合覆盖体一侧的端部,能够简单形成只是凸缘状的薄壁边缘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这样的身体支撑器具,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覆盖柔软的软垫体,变形前述的软垫体,使之成为和恰接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硬化前述的覆盖体,在前述薄片状覆盖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该薄片状覆盖体在形成的重合部接合,覆盖体的两端上下重合,在前述软垫体的一面设置此重合部。
按照上述的构成,例如,在恰接座椅的臀部,腰和后背等部分的位置,即要求座位具有保持性的部位,和用户身体之间设置身体支撑器具,用户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以该挤压变形的形状,硬化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能够保持沿着用户就座形状的形状。此时,在覆盖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例如上侧,形成从前述软垫体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压缩变形软垫体,成为悬空端的覆盖体边缘部,缓慢地变形和硬化。结果,覆盖体不产生异形部,而且,覆盖体的里面成为具有柔软性的软垫体,并且保持适度的硬度和适度柔软性,不舒服感觉减轻,保持性良好,乘坐舒服。通过变形减少软垫体的厚度,明显存在有某种厚度的接合部,薄片状覆盖体的重合部设置在前述软垫体的一面,该重合部,在和后背相对的侧面,设置身体支撑器具,利用薄片状覆盖体的重合部,能够大幅度减轻不舒服感觉。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覆盖柔软的软垫体,以和恰当接合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硬化前述的覆盖体,裁断前述的软垫体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至少一个角隅部,使它具有矩形面的形状。
按照上述的构成,例如,在恰接座椅的臀部,腰和后背等部分的位置,即要求座位具有保持性的部位,在它和用户身体之间,设置身体支撑器具,用户一边就坐,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以该挤压变形的形状硬化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能够保持沿着用户个人就坐形状的形状。此时,裁断角部后,在扣住安全带的位置设置身体支撑器具,所以在搭接安全带时不搭接在角部。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的前述软垫体,具有把大致为长方体形状的4个角隅部裁断的形状。因此,不必要考虑在对应挂住安全带等的地方设置身体支撑器具的方向,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对应前述裁断的软垫体的角部,裁断前述的片状覆盖体。因此,在裁断的角部,剩余片状的覆盖体,在搭接安全带时,不搭接在片状的覆盖体。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在覆盖体的两端部形成上下重合的重合部,接合前述的薄片状的覆盖体,该重合部配置前述的软垫体的一面,重合部也配置在和后背相反的一侧面,压缩变形软垫体时,利用薄片状的覆盖体的重合部,能够大幅度的减轻不舒服感。特别,由于在软垫体一面的大致中央配置重合部,接在后背的中心部分,所以更减轻不舒服感。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在前述覆盖体的前述软垫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因此,压缩变形软垫体,缓慢的变形硬化成为悬空端的覆盖体的边缘部。结果,由于覆盖体不产生异形部,而且,提供在覆盖体里面是柔软的软垫体,并且即保持适当的硬度又保持适当的柔软性,减轻了不舒服感,保持性良好,乘坐舒服。
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在前述的软垫体的大致中央部形成贯穿孔。因此,中心部分容易凹陷,提高了安装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切除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的使用状态的横向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沿图5中A-A线剖开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身体支撑器具的纵向断面图;
图8是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身体支撑器具的纵向断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身体支撑器具的纵向断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身体支撑器具切除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的纵向断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沿图14A-A线的纵向断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身体支撑器具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现有的身体支撑器具使用状态的纵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身体支撑器具第1实施例。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如图1和图2所示,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而且,利用覆盖体3从一侧包围覆盖软垫体2,覆盖软垫体2一侧面端部3A和覆盖另一侧面端部3B相互恰接,作为夹持物的带4,利用摘取终止装置和针5在抽出状态接合端部,形成凸缘状的接合部6,由凸缘状的接合部6形成从软垫体2一例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以比紧靠部位身体宽度稍大的尺寸设定软垫体的尺寸,从两侧包围紧靠的部位,能够得到保持性非常好的支持效果。本实施例的覆盖体3大致覆盖前述的软垫体2的全体。
上述的身体支撑器具1,软垫体2由具有柔软性(柔性)和通气性的海绵等的柔软材料,具有横长块形的发泡材料构成,特别是本实施例,为了具备难燃和使用质感优良柔软两种特性,在聚氨脂泡沫塑料中混合难燃剂,通过后处理得到难燃性(低燃烧性)。以比紧靠部位身体宽度稍大的尺寸设定软垫体的尺寸,包围紧靠部位,得到保持性非常良好的效果。
用含浸硬化树脂的布材构成覆盖体3,具体地说,采用布材的聚脂布和绵布,从前述软垫体2的一侧大致覆盖全体。含浸在覆盖体3的硬化树脂,最好采用湿气硬化型树脂,例如,在湿气硬化尿烷等中加入水,暴露在含水等的湿气中,具有短时间硬化的性质,或者,加入催化剂液具有短时间硬化的性质。另外,满足这些条件,最适合本实施例的覆盖体3,例如有市场上销售的スリ-エムヘルスケア(株)制造的浇铸制品(所谓シ-ネ等)。该浇铸制品,浸入水中短时间(3-5分钟),具有增强硬化性质。另外,作为硬化树脂,例如,在主剂中加入催化剂液(进行喷雾),具有短时间硬化的性质(催化剂),也可以采用具有其它性质的树脂,但是,如同本实施例那样,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硬化,由于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硬化,所以,便于运输和流通,可适当用于成型为身体支撑器具1。
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都密封收纳在没有图示的防湿袋中。因而,由于在密封收纳状态,覆盖体3不暴露在湿气中,确实能够防止硬化,打开防湿袋,包含加入的水的水分,然后,把覆盖体3暴露在喷雾催化剂等的湿气中,则短时间硬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如图3和图4所示,在覆盖车辆等的座背11上的座套12上设置保持部13,在保持部13上配置身体支撑器具1。具体地说,在座背11的靠背11A上设置靠背套12A,在靠背套12A的前面中间内侧面,形成收纳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的侧部开口的收纳袋,把该收纳袋作为前述的保持部13。即,本实施例表示支撑用户腰部的身体支撑器具1的功能状态。在靠背套12A的侧面部,设置拉锁(没有图示)等的开关装置,通过开关拉锁来开关保持部13的侧部开口,能够取出和装入身体支撑器具1。因而,如果关闭拉锁,则不能看见身体支撑器具1的整个外观,在保持(装备)状态的座背11的体裁,保持非常好。还有,图中标号14是表示头部的靠垫。
下面说明前述构成的作用。首先,从防湿袋(没有图示)取出身体支撑器具1。把身体支撑器具1浸入水中,在覆盖体3中加入水后,擦去多余的水分。因此,含浸在覆盖体3中的硬化树脂开始硬化。那样,打开位于覆盖座背11靠背部11A的座套12(靠背套12A)上的拉锁,在保持部13,本实施例的横长的身体支撑器具1处于竖立状态时,在它处在上侧状态时插入和保持薄壁边缘部7,然后关闭拉锁。
接着,用户U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1,在短时间(3-5分钟)在覆盖体3保持挤压变形的状态把它固化,利用该固化层(覆盖体3)使软垫体2保持在变形的状态。此时,身体支撑器具1比用户U的体宽扩大,如图5所示的软垫体2的中央部大大压缩,从左右包围保持身体。此时,伴随压缩软垫体2,容易在覆盖体3的侧面边缘部产生瘤桩和凹凸部等异形部,但是,按照本发明,在身体支撑器具1的上侧,形成薄壁边缘部7,如图6所示,在上侧边缘部,因为覆盖体3平滑变形,所以难于产生异形部。
在这样短的时间,能够按照用户个人就座形状,简单地形成身体支撑器具1,因为用符合座背11的形状,平滑变形和固化接在身体支撑器具1座背11的部分,以相对座背11难于改变位置的状态进行设置,而且,在身体支撑器具1,不但覆盖体3保持硬化的形状,而且在里面具有柔软性和通气性的软垫体2,不仅硬化而又适度柔软,因为具有通气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闷热,获得良好的保持性和乘座舒服性。
只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覆盖体3覆盖块状发泡材(软垫体2),构成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这样的构成通过简单的设计就可能实现,可能提供大量生产和廉价的制品。前述的薄片状覆盖体3,因为在聚脂布和绵棉布中含浸硬化树脂,容易含浸硬化树脂,简单地构成片状覆盖体3。
还有,以前试验,在具有连通气泡的发泡体中含浸硬化树脂,获得身体支撑器具1,但是按照这种结构,为了向发泡体注入硬化树脂,无论如何必须要有新的硬化树脂注入设备。因此,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为了在覆盖体3含浸硬化树脂,能够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设备,容易构成硬化的覆盖体3,因为只用覆盖体3覆盖海绵等软垫体2,发挥上述的作用,构成身体支撑器具1,能够提供不花成本大量生产简易构成的身体支撑器具1。
身体支撑器具1由于密封收纳在防湿袋中,只要不从防湿袋中取出,就能够确实防止覆盖体3的硬化,搬运流通和保管性优良,操作非常容易。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用含浸硬化树脂的片状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以和恰接在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2,硬化覆盖体3,在前述覆盖体3的至少上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7,例如,在恰当接在座背11的腰部等部分位置,即要求座背11有保持性的部位,和用户U的身体之间保持部13,设置身体支撑器具1,用户U一边就座一边挤压身体支撑器具1,按照该挤压变形的形状硬化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3,结果保持沿着用户U就座形状的形状。此时,在覆盖体3的上侧边缘部,形成由前述软垫体2的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压缩变形软垫体2,变成悬空端的覆盖体3的上部边缘部缓慢变形硬化,则难于在覆盖体3产生异形部,成为没有不舒服感的身体支撑器具1。而且,由于前述的覆盖体3的里面具有柔软的软垫体2,并且保持示适度的硬度和柔软性,不舒服感减轻,保持性良好,乘座舒服。
而且,薄壁边缘部7具有凸缘状接合部6,恰接在上侧边缘部,在用前述的覆盖体3覆盖前述软垫体2一侧面和用前述覆盖体3覆盖软垫体2的另一侧面,作为末端接在凸缘状接合部6,覆盖体3的间隔慢慢地变成狭窄,能够简单地形成薄壁边缘部7。
 特别是本实施例,薄壁边缘部7形成在前述的身体支撑器具1的上侧,这容易在前述的身体支撑器具1上侧的覆盖体3产生瘤状部和凹凸部等的异状部,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该身体支撑器具1的上侧形成的异形部。
利用覆盖体3从上侧方向包围覆盖前述的软垫体2,把薄壁边缘部7以凸缘状接合在一张覆盖体3的两端部,利用简单的工序,在覆盖体3的上侧边缘部可能形成从软垫体2的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
还有,利用有摘取终止装置的纤维切断机的针5,把前述的凸缘状接合部6接合在恰接的覆盖体3上,通过摘出只以凸缘状止着在恰接的覆盖体3上侧,能够简单的形成薄壁边缘部7。
并且,在挤压变形软垫体2时,由于软垫体2的弹性受到损坏,覆盖体3止着在软垫体2的部分上,该部分从软垫体2的厚度方向突出,恐怕影响乘座的舒服度,但是本实施例,覆盖体3的端部止着在上侧边缘部,凸缘状接合部6不比软垫体2突出,因此,不产生不舒服感。还有,利用纤维切断机通过针5止着覆盖体3,此时,把带4夹在之间,能够防止覆盖体3的树脂成分附着在纤维切断机上,所以,不损害连续止着覆盖体3端部的操作。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第2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基本上和前述的第1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有相同的构成,相同的构成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对它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前述的身体支撑器具1,在柔软的软垫体2的两面,分别覆盖含浸硬化树脂的第1覆盖体31和第2覆盖体32。并且,覆盖软垫体2一面的侧面上端31A和覆盖另一面的侧面上端32A恰接合在一起,夹持作为夹持物的带4,利用作为摘取终止装置的纤维切断机的针5,在处于摘出状态接合两端,同时,覆盖软垫体2一面的侧面下端31B和覆盖另一面的侧面上端32B恰接在一起,夹持作为夹持物的带4,利用作为摘取终止装置的纤维切断机的针5,在处于摘出状态接合两端,在上下两端形成凸缘状接合部6,6A,利用凸缘状接合部6和6A形成从软垫体2的上侧边缘部和下侧边缘部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7A。
这样,利用两张覆盖体31,32覆盖软垫体2的两面,它的一侧端部31A,32A和另一侧端部31B,32B接合成凸缘状,在两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7,7A。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简单地工序在覆盖体3的两侧边缘部,形成从前述的软垫体2的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和7A。
图8和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3和第4实施例,也可以这样构成,如图8所示,利用夹着凸缘状接合部6的夹持冶具21,固化覆盖体3,然后取出接在端部的夹持冶具21,同样,如图9所示,利用夹具22夹着凸缘状接合部6,固化覆盖体3,然后取出接在端部的夹具22。而且也可以利用逢制和停止销钉等方法。还有,也可以预先把覆盖体3形成轮状,通过摘取止着在边缘部,作为凸缘状接合部6。
接着,参照图10-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基本上和前述的第1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具有相同的构成,同一构成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它的说明。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如图10和图11所示,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而且,覆盖体3从上侧方向包围和覆盖软垫体2,接合在下部侧面,特别在本实施例的下部侧面大致中央重合两端的高度方向形成线状重合部S。还有,覆盖体3在覆盖软垫体2上面的前侧(一侧)的端部3A和覆盖下面一侧的前侧端部3B相互恰接,夹持作为夹持物的带4,利用摘取终止装置的纤维切断机和针5,在摘出状态接合覆盖体3,形成凸缘状接合部6,利用凸缘状接合部6形成从软垫体2一侧边缘部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本实施例这样构成,用一张覆盖体3大致覆盖软垫体2的全体。覆盖体3的软垫体2另一侧端部,没有图示,上面侧和下面侧互相接合,对该接合方法不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折叠重合,或形成和一侧有同样凸缘状的接合部6接合等的任何方法进行接合。
下面说明前述构成的作用。首先,从防湿袋(没有图示)取出身体支撑器具1。把身体支撑器具1浸入水中,在覆盖体3中加入水后擦去水分。因此,含浸在覆盖体3中的硬化树脂开始硬化。那样,打开覆盖在座背11靠背部11A上的座背12(靠背套12A)的拉锁,本实施例的横长身体支撑器具1竖立在保持部13,薄壁边缘部7位于上侧,并且重合部S作为里面一侧插入保持,关上拉锁。因此,重合部S配置在座背11的大致中央的上下方向。
接着,用户U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1,在短时间(3-5分钟)维持该挤压变形的形状来固化覆盖体3,利用固化层(覆盖体3)保持软垫体2的变形了的状态。此时,身体支撑器具1,由于比用户U的身体宽度宽,所以,如图14所示,软垫体2的中央部大大压缩,从左右包围和保持身体。此时,伴随压缩软垫体2,在覆盖体3的上侧边缘部,容易产生瘤状部和凸凹部等的异形部,但是,本发明的身体支撑器具1的上侧,形成薄壁边缘部7,如图15所示,因为,在上侧边缘部平滑变形覆盖体3,所以难于产生异形部。因为硬化的覆盖体3重叠在重合部S的位置,所以容易产生过硬和不舒服感,但是本发明,在背面侧设置重合部S,所以大幅度的减轻不舒服感。而且,本实施例在座背11的大致中央的上下方向,紧靠身体的脊背骨接合重合部S,由于这一点,减轻了不舒服感。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薄片状的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在以和恰接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软垫体2后,硬化前述的覆盖体3,在薄片状覆盖体3的至少一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7,薄片状覆盖体3的两端上下重合,并且它和形成的重合部S接合,重合部S设置在软垫体2的座背11背面侧的大致面中央位置,例如,恰接在座背11的腰等部分的位置,即,要求座背11具有保持性的部位,在它和用户U的身体之间的保持部13设置身体支撑器具1,用户U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1,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3,按照该挤压变形的形状进行硬化,保持沿着用户U就座形状的形状。此时,在覆盖体3的一侧部,形成从软垫体的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压缩变形软垫体2,缓慢的变形硬化成为悬空端的覆盖体的边缘部。还有,通过挤压变形减薄软垫体厚度,显然存在某种厚度的接合部S,在和座背11的后背侧相反的侧面,设置重合部S,利用薄片状覆盖体3的重合部S,能够大幅度的减轻不舒服感。特别是,把重合部S设置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因为重合部S接在后背一侧的中心部分,减轻了不舒服感。结果,由于覆盖体3则不产生异形部,而且,装在覆盖体3里面的物体是柔软的软垫体2,既保持适当的硬度又保持适度的柔软性,减轻了不舒服感,获得了良好的保持性和乘座舒服度。
还有,利用覆盖体3从上侧方向包围覆盖前述的软垫体2,在它下面侧大致中央位置形成重合部S,同时,在一张覆盖体3的两端形成凸缘状的薄壁边缘部7,利用简单的工序,在覆盖体3上侧边缘部,形成前述软垫体2厚度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制造身体支撑器具1,获得这种效果。还有,前述的凸缘状的接合部6,利用作为摘取终止装置的纤维切断机的针5,接合恰接的覆盖体3,在摘出状态止着在恰接覆盖体3的上侧端部,能够简单地形成薄壁边缘部7。
接着,参照图16-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第6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基本上和前述第5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构成,同一构成用同一的符号表示,省略它的说明。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的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A。软垫体2A,在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发泡材4个隅部被裁断成斜线状,形成具有切角部51的形状,在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沿高度方向连设两个小书形的贯通孔52。而且,利用覆盖体3从上侧方向包围覆盖这样的软垫体2A。还有,没有图示,和前述第3实施例相同,在下面侧特别是下面侧的大致中央重合两端,和贯穿孔略为一致,在高度方向形成线状的重合部,接合该软垫体2A。对于覆盖体3,只对应软垫体2A的切角部51再裁断多余部,在软垫体2左右侧面以外的6个边缘,即上下端部31A,31B和4个切角部51,51......恰接在覆盖体3的上面和下面,没有图示,夹持作为夹持物的带等,利用作为摘取终止装置是纤维切断机和针(没有图示),在摘出状态接合端部,形成凸缘状的接合部6,6A,利用凸缘状接合部6,6A形成从软垫体2的六边缘逐渐减薄的薄壁边缘部7,7A。设定软垫体2的大小比紧靠部位的身体宽度稍大,从左右两侧包围紧靠部位,获得保持性非常好的支撑效果。在形成凸缘状接合部6A之前,预先裁断形成对应覆盖体3切角部51的裁断部53,或者在形成凸缘状接合部6A的上下端部31A,31B,同时在形成凸缘状接合部6A后,对应最终形状进行裁断,形成对应覆盖体3切角部51的裁断部53。
在上述的身体支撑器具1A,作为软垫体2和覆盖体3,能够利用和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物品,把它密封收纳在防湿袋中,供保管和搬运。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如图17所示,和前述实施例一样,能够配置和使用在保持部13上,在覆盖车辆等座背11的座套12上设置保持部13。
下面说明前述构成的作用。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基本上和前述的实施例有同样的作用。也就是,首先,从防湿袋(没有图示)取出身体支撑器具1。把身体支撑器具1浸入水中,在覆盖体3中加入水后,擦去水分。因此,在覆盖体3用含浸硬化树脂开始硬化。那样,打开在座背11的靠背11A上覆装着座套12(靠背套12A)的拉锁,在保持部113,以竖立状态插入和保持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重合部(没有图示)位于背面侧,关闭拉锁。因此,贯通孔52和覆盖体3的重合部设置在座背11的大致中央的上下方向。
接着,用户一边就座一边挤压变形身体支撑器具1A,在短时间(3-5分钟),维持挤压变形的形状,固化覆盖体3,利用固化层(覆盖体3)按照变形的状态保持软垫体2。此时,身体支撑器具11,比用户身体的宽度宽,如图14所示,软垫体2在中央部大大压缩,保持从左右包围身体。此时,因为,在重合部的位置,重叠覆盖体3,容易产生过热和不舒服感,但是该重合部设置在背面侧,所以大幅度的减轻不舒服感。而且,由于该重合部位于座背11的大致中央的上下方向,沿着身体的脊背骨接触,所以进一步减轻了不舒服感。特别是本实施例,因为对应重合部的小书形的贯通孔52,连设在纵方向,所以中心部分凹陷,利用贯通孔52缓和由重合部引起的厚度的增加,利用重合部消除不舒服感。此时,伴随软垫体2的压缩,覆盖体3的上侧边缘部容易产生瘤状部和凹凸等的异形部,但是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的上下位置,形成薄壁边缘部7,7A,和前述实施例一样,由于光滑变形覆盖体3,所以难于产生异形部。
并且,装配身体支撑器具1A后,用户就座,装配安全带B,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在4角形成切角部51,扣上安全带B时,难于搭接在身体支撑器具1A的角部。特别是在全部角部,即在四角部形成切角部51,所以能够安装不能感觉切角部51的身体支撑器具1A。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A,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3覆盖柔软的软垫体2,以和恰接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2后,硬化前述的覆盖体3,前述软垫体2具有切角部51,软垫体2的长方体形状的至少一个角部裁断成矩形面,切角部51和搭接安全带B的位置相反,把身体支撑器具1A设置在座背11上,塔接安全带B时,不搭接在角部。特别是把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四个角部裁断成矩形面,形成四个切角部51,对应搭接安全带B的位置,设置身体支撑器具1A时不必考虑方向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还有,对应前述的软垫体2的切角部51进行裁断,前述的薄片状的覆盖体3具有裁断部53,薄片状的覆盖体3在裁断的角部有剩余部分,在搭接安全带B时不搭接在薄片状覆盖体3上。而且,利用上下重合的重合部来接合薄片状的覆盖体3,因为重合部设置在前述软垫体2的一面,该重合部设置在和后背相反的一侧,利用覆盖体的重合部,能够大幅度的减轻不舒服感。特别,在一面的大致中央设置重合部,该重合部接在后背一侧的中心部分,能够进一步减轻不舒服感。还有,在软垫体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贯通孔52,在后背一侧的中心部分形成凹陷部分,坐着感进一步提高。特别,薄片状覆盖体3的重合部设置在大致中央,利用贯通孔52能够减轻由于重合部增加的厚度,几乎没有不舒服感。特别,本实施例,在薄片状覆盖体3的软垫体2的一侧边缘部和另一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7,压缩变形软垫体2,缓慢的变形硬化成为悬空端的覆盖体3的上侧边缘部,利用覆盖体3则难于产生异形部,成为更没有不舒服感的身体支撑器具1A。因此,在软垫体2的两侧边缘部形成薄壁边缘部7,7A,在薄壁边缘部7,7A点不考虑方向性。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的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如图10所示的第5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图1中用虚线表示裁断,可以形成切角部51A和裁断部52A,还有,在图10中,可以在4角形成切角部。还有,关于第1-第4实施例的身体支撑器具1,可以在软垫体2形成贯通孔52。

Claims (8)

1.身体支撑器具,用含浸硬化树脂的薄片状覆盖体覆盖柔软的软垫体,以和恰接身体部分的那部分一致的形状变形前述的软垫体,硬化前述的覆盖体,其特征是,
在前述覆盖体的至少一侧边缘部,在恰接身体部分被变形的部分,形成薄壁边缘部,对形成了前述薄壁边缘部的前述覆盖体,进行硬化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由前述的覆盖体覆盖前述软垫体的一侧面和覆盖另一面的侧面恰接,前述的薄壁边缘部具有凸缘状的接合部,接合在覆盖体的一侧边缘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前述的薄壁边缘部形成在前述身体支撑器具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侧。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利用一张覆盖体从一侧包围覆盖前述的软垫体,前述的薄壁边缘部以凸缘状接合在前述一张覆盖体的两端。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用两张覆盖体覆盖前述软垫体,第1张覆盖体覆盖它的一面,第2张覆盖体覆盖它的另一面,前述的薄壁边缘部形成在两侧边缘部,以凸缘状接合在前述的第1覆盖体和第2覆盖体的一侧端,同时以凸缘状接合在第1覆盖体和第2覆盖体的另一侧端。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前述的凸缘状的接合部,利用摘取终止装置恰接在覆盖体的端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该薄片状覆盖体的两端上下重合形成重合部接合在薄片状覆盖体,该重合部设置在前述软垫体的一面。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体支撑器具,其特征是,
在前述软垫体的中央部形成贯通孔。
CNB028176081A 2001-09-10 2002-09-09 身体支撑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5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74248 2001-09-10
JP274248/2001 2001-09-10
JP2001360074A JP3806925B2 (ja) 2001-11-26 2001-11-26 身体サポート具
JP360074/2001 2001-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3781A CN1553781A (zh) 2004-12-08
CN1241511C true CN1241511C (zh) 2006-02-15

Family

ID=2662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76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511C (zh) 2001-09-10 2002-09-09 身体支撑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425998B9 (zh)
KR (1) KR100871271B1 (zh)
CN (1) CN1241511C (zh)
DE (1) DE60220421T2 (zh)
WO (1) WO2003022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3617B2 (ja) * 2013-09-26 2017-04-1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通気性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9679A (ja) * 1997-09-16 1999-04-06 Toshiyasu Azuma クッション
JPH1190064A (ja) * 1997-09-19 1999-04-06 Manabu Maeda 保形性弾性体
JPH11113687A (ja) * 1997-10-13 1999-04-27 Honda Access Corp シートサポート、シートサポート用キット及びシートサポートの製造方法
JP3499119B2 (ja) * 1997-12-17 2004-02-23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シートサポート用キット並びにシートサポ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0197539A (ja) * 1999-01-05 2000-07-18 Kokuyo Co Ltd 家具のマットレス
JP3472212B2 (ja) 1999-11-05 2003-12-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シートサポ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22102A1 (fr) 2003-03-20
EP1425998A4 (en) 2004-12-08
DE60220421D1 (de) 2007-07-12
CN1553781A (zh) 2004-12-08
DE60220421T2 (de) 2008-01-31
KR20040036937A (ko) 2004-05-03
KR100871271B1 (ko) 2008-11-28
EP1425998B9 (en) 2007-10-17
EP1425998A1 (en) 2004-06-09
EP1425998B1 (en) 200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391051U (zh)
CN104276065B (zh) 车辆座椅
JP2005532092A5 (zh)
KR20110128918A (ko) 차량 시트 쿠션
CN108928273A (zh) 交通工具座椅
JP4014868B2 (ja) シート用背凭れ板およびシート
CN1241511C (zh) 身体支撑器具
EP0278385A3 (de) Kindersitz für Fahrzeuge
JP2883032B2 (ja) 表皮付き多層異硬度座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71624B2 (ja) 座席シ−トの構造
JP5128165B2 (ja) 座席構造
JP2001025418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H0531974Y2 (zh)
JPH0642512Y2 (ja) 一体発泡型シート用弾性体
JP3489740B2 (ja) 皮革製表皮一体発泡品の製造方法
JPS63197406A (ja) ヘツドレスト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35650Y2 (zh)
JPH07106167B2 (ja) クツシヨン体
JPH0639953Y2 (ja) シート用弾性体
KR200206383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커버
JP3048138B2 (ja) 表皮付き多層異硬度座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68486B2 (ja) 椅子の背凭れ用クッション体の製造方法
JP5541875B2 (ja) 椅子用クッションの成形方法及び椅子
JPS6058643B2 (ja) 自動車座席用クツシヨン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90351Y2 (ja) シートバ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