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3924C -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3924C
CN1233924C CN 01803077 CN01803077A CN1233924C CN 1233924 C CN1233924 C CN 1233924C CN 01803077 CN01803077 CN 01803077 CN 01803077 A CN01803077 A CN 01803077A CN 1233924 C CN1233924 C CN 12339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upstream
downstream
weld seam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8030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2920A (zh
Inventor
村濑广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2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39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39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3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between parts of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e.g. between housing and tubes, between tubes and baffles
    • F01N13/1844Mechanical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01N13/1811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50/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 F01N24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by welding or br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具有一带其上焊接一排气管的壳体的废气净化器,包括一第一排气管(3),该废气净化器(4)具有一由相互焊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构成的壳体(20)。第一排气管(3)的上游端(3b)通过一球形接头(6)与一排气总管联接,第一排气管(3)的下游端(3a)焊接到形成壳体(20)顶部的第一壳体半部上,使其焊缝(W1)不与上述壳体半部(W1,W2)的焊缝(W2)重叠。这种结构防止两焊缝(W1,W2)重叠,保持强度不降低,且废气仅通过下游排气管(3)流入壳体(20)中。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一废气净化器的排气系统,该废气净化器具有一其上焊接一排气管的壳体。
背景技术
用于形成将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燃烧室释放到大气中的排气通道的常规排气系统装有用于净化废气的废气净化器,一与发动机排放口相通的排气管联接到该废气净化器上。
例如,日本专利公报No.11-13461公开了一种技术,将从一三缸发动机的每个汽缸出来的一废气排出管联接到一包含催化剂的催化剂壳体上(对应于废气净化器的壳体)。该催化剂壳体由带有彼此焊接在一起的凸缘的两个分割壳体元件组成。一从第一汽缸出来的废气输出管在这些壳体元件的接头处焊接,一从第二汽缸伸出并从第三缸收集废气输出管的废气输出管焊接到其中一个壳体元件上。一O2传感器安装座形成于另一壳体元件上。
在上面回顾的常规技术中,由于从第一汽缸出来的废气输出管焊接到催化剂壳体的两壳体元件的焊缝上,焊缝重叠,它们在重叠处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废气输出管,振动产生的载荷作用于催化剂壳体与废气输出管之间的焊缝,产生一应力。因此有一个问题,由于由作用于焊缝上的废气输出管的振动产生的载荷而容易在强度降低的重叠部分产生裂缝。另外,由于用于O2传感器的安装座被焊接到两壳体元件之间的焊缝上,有一个问题,O2传感器被限定在另一壳体元件的位置上。
发明的公开
在这些条件下,第1至第4方面中所述发明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提高具有一废气净化器的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耐久性,该废气净化器带有一其上焊接有一排气管的壳体。第2方面中所述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排气效率。第3方面中所述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确保氧气浓度传感器放置在壳体上有较大自由度。第4方面中所述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由废气传感器产生热损伤并提高传感器和催化剂的耐久性。第5方面中所述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更容易对位于废气净化器下游的排气管进行联结。
根据第1方面中所述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具有一允许废气从发动机流出的排气管,一具有一由两个在第一焊缝焊接在一起的上下壳体半部构成的壳体的废气净化器,及一具有一通过一球形接头连接在所述排气管上的上游端和一焊接到该壳体上的下游端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的下游端在第二焊缝焊接到所述壳体半部的上壳体半部上,该第二焊缝不与上述壳体半部的第一焊缝重叠,且上述废气仅通过上述排气管流入上述壳体中,所述上壳体半部在上游端具有与由凸台部所限定的孔一起形成的基本平的斜面,排气管下游端焊接到上述凸台部上以形成所述第二焊缝。
根据第1方面中所述发明,由于传递到上游排气管的发动机的一部分振动通过沿上游排气管与下游排气管之间的球形的相对滑动由球形接头吸收,并防止其到达作为仅有的将废气引进壳体中的排气管的下游排气管,没有由这种振动产生的大的载荷作用于下游排气管与壳体之间的焊缝上,可防止在焊缝中出现裂纹。即使当不能由球形接头有效吸收的振动被传递到下游排气管且由振动产生的载荷作用于焊缝时,不仅因为与没有球形接头的结构相比,所传递的振动被球形接头减弱,而且因为下游排气管的下游端与壳体半部之间的焊缝不与联接两壳体半部的焊缝重叠,焊缝保持高强度,大大减少了焊缝中裂纹的产生。
因此提供了下述效果。由于传递到上游排气管的发动机的振动被球形接头吸收,即使球形接头不能吸收的振动传递到了作为将废气引进壳体中的仅有的排气管的下游排气管,不仅因为所传递的振动自身被球形接头减弱到某一程度,而且因为下游排气管与壳体之间的焊缝具有高强度,大大减少了在焊缝处产生的裂纹,具有其上焊有上游排气管的壳体的排气系统在耐久性上得到了提高。
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基于第1方面中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位于一低于上述上游端的高度,上述其中一个壳体半部构成了上述壳体的顶部。
根据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下游排气管从其上游端向下延伸,并联接到形成高度低于上游端的壳体顶部的第一壳体半部上,第一排气管可以缩短且弧度减小。
因此除第1方面所述发明的效果之外,第一排气管的短而弧度小的结构可降低流动路径阻力,使排气系统中的废气平稳排放,且提高排气效率,简化了下游排气管的布局。
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基于第2方面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气净化器包括一容放于壳体中的催化剂,一从下游排气管通向壳体的废气入口位于催化剂的上游,位于催化剂上游的另一上述壳体半部的上游部形成一安装座,用于安装一用于检测废气中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
根据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氧气浓度传感器在催化剂上游一位置对从位于催化剂上游的排气入口引入壳体中的废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检测。但由于用于安装氧气浓度传感器的安装座形成于该壳体半部上催化剂上游的部分,该壳体半部不同于其上联接有下游排气管的壳体半部,安装座在壳体的催化剂上游部分的位置局限性得到了改善。
因此,除第2方面中所述的效果之外还提供了下列效果,设置在没有联接下游排气管的壳体半部中的安装座减少了自身定位上的限制,为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从其检测精度和响应的角度来看,优化了氧气浓度传感器最佳位置的选择。
第4方面所述的发明基于第3方面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联接下游端和壳体半部的焊缝位于上述催化剂的上游,一盖住壳体外部的隔热盖在位于催化剂上游的多个固定点固定到壳体上。
根据第4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壳体外部设置了隔热盖,可以避免对环绕壳体的元件造成热损伤。另外,由于焊缝位于壳体中催化剂上游且隔热盖在催化剂上游多个固定点固定到壳体上,壳体由于隔热盖的附加刚度而在靠近下游排气管和一个壳体半部之间焊缝的位置提高了刚度。
因此除第3方面中所述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提供了下列效果。即,可通过隔热盖防止对环绕壳体的元件的热损伤。另外,在壳体位于催化剂上游的部分,由于在催化剂上游多个固定点固定的隔热盖能够抑制从下游排气管传来的振动,可抑制整个壳体的振动,并提高了容放于壳体中的催化剂的耐久性。
第5方面中所述的发明基于第1方面中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第二排气管联接到上述壳体下游端,一联接凸缘设置在上述第二排气管的下游端,用紧固元件将一第三排气管联接到上述第二排气管上,上述第二排气管弯曲,将一垂直于上述联接凸缘联接面的直线引导到偏离上述壳体轴线的方向。
根据第5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弯曲而偏离废气净化器的壳体轴线的第二排气管联接凸缘的联接平面被导向一偏离壳体轴线的方向,联接面可定向成不朝向一设置成在轴向朝向废气净化器的元件。
因此,除第1方面中所述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提供了下列效果。即,由于第二排气管弯曲而将联接凸缘的联接平面引导到偏离壳体轴线的方向,使联接面定向成不朝向一设置成在轴向朝向废气净化器的元件,当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联接时,即使在轴向以一相对短的距离将燃料箱设置成面对废气净化器,也可将用于固定紧固元件的工具靠近联接凸缘,而不与该元件干涉。这更易于用紧固元件将联接凸缘和第三排气管联接起来,并可提高联接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效率。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中,术语“上”和“下”表示当在汽车或其它车辆和设备中固定到位时,与发动机排气系统相关的方向和部位。类似地,术语“向上”和“向下”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使用。
附图简述
图1是一平面视图,示意性表示了应用本发明的将安装在车辆上的发动机排气装置的一部分;
图2是一侧视立面图,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发动机排气装置的一部分;
图3是一球形接头的剖视图;
图4是沿垂直于壳体分割面方向所取的废气净化器的一部分;
图5是沿图4中箭头V指示方向所取的隔热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沿垂直于其分割面的方向所取的废气净化器壳体的视图;
图7是一剖视图,表示排气管与壳体的连接;
图8是一透视图,表示图1中排气系统与燃料箱的位置关系;
图9是与图1相似的平面图,表示图1中排气系统与燃料箱的位置关系;及
图10是与图2相似的侧视图,表示图1中排气系统与燃料箱的位置关系。
实现发明的最佳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1至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图1是一平面图,示意性示出根据安装在车辆中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线四缸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图2是其侧视立面图,排气系统1构造成用于净化废气,该废气是从具有往复式活塞的发动机(未显示)的燃烧室中释放出来的燃烧气,并将其释放到大气中,该排气系统沿从上游到下游方向顺序包括,一联接到发动机汽缸头部E上的排气总管2,第一排气管3,废气净化器4和第二排气管5,并包括一个第三排气管40和一个设置在它们下游的辅助回气管41(图8到图10中最佳地显示全部)。在它们的下游,排气系统还包括,一个主回气管和一个尾管(均未显示),废气被导向穿过由这些元件限定的路径并从尾管排放到大气中。
排气总管2由四个支管21至24及将这些支管21至24联合成一个单一管道的收集管2a组成,这四个支管21至24通过一汽缸头部E联接到沿发动机曲柄轴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对齐的各汽缸的排气口(沿图1中箭头A显示的方向)。收集管2a的下游端2a1通过一将在后面解释的球形接头6与第一排气管3的上游端3a联接,同时第一排气管3的下游端与废气净化器4的壳体20联接。因此,位于球形接头6上游的排气总管2形成一上游排气管,而位于球形接头6下游的第一排气管3形成一下游排气管。
参照图3,球形接头6包括一焊接到收集管2a外圆周面上的上游凸缘7,和一焊接到第一排气管3的上游端3a的外圆周面上的下游凸缘8,该第一排气管3是由均为圆柱管的一内管31和一外管32组成的双管结构。下游凸缘8形成一球形座8a,该球形座8a限定了一个向下游方向凸出的球形座表面,而上游凸缘7形成一限定一平面的平面座7a。
球形接头6包括一球形衬垫9,该球形衬垫9位于上游和下游凸缘7、8之间,用于与下游端2a1的外圆周啮合。球形衬垫9具有一设置在一上游位置的平面部9a和一设置在一下游位置的球形部9b,该平面部9a限定了一个与平面座7a接触的平面,该球形部9b限定了一个与球形座8a接触的球形面。
上游凸缘7形成两个螺栓孔12,该两螺栓孔12允许插入形成于下游凸缘8中的两通孔10的螺栓11穿过,从而用一螺母14将螺栓11拧紧和固定到上游凸缘7上,同时将一环绕螺栓11的卷簧13压缩在螺栓11头部与下游凸缘8之间。各通孔10的直径大于螺栓11的外径,从而提供一间隙,允许在球形座8a与球形部9b之间相对滑动。当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总管2时,这些振动由在球形接头6处球形座8a与球形部9b之间发生的沿球形面的滑动运动吸收,因此防止或抑制了振动向第一排气管3的传递。
如图2中所示,当排气系统1固定到车辆上时,与第一排气管3联接的废气净化器4被定位在一低于第一排气管3的上游端3a的高度。废气净化器4具有一壳体20,该壳体20中含有三元催化剂15,用于净化废气中的Nox(氧化氮)、HC(碳氢化合物)和CO(一氧化碳),第一排气管3从上游端3a向下延伸的下游端3b在由此形成的焊缝W1处焊接到壳体20上(见图4至7)。
更具体地,参照图4和5,由金属薄板制成的壳体20具有一位于基本圆柱形催化剂15的上游端面15a上游的上游部20a,一基本为截头锥体轮廓并位于下游的下游部20b,及一在废气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部20a与下游部20b之间的基本为圆柱形的中央部20c,该壳体20由基本为半圆柱形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21、22形成,该两半部21、22是沿穿过中央部20c圆柱体的基本水平轴线L1的一分割面P的两个分割部(见图7)。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中所示,由于水平面以上包括壳体20顶部的大部分壳体20是由第一壳体半部21限定的,第一壳体半部21和第二壳体半部22分别形成了上壳体半部和下壳体半部。
如图6中所示,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21、22除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的形成一凹槽的下游部20b外,沿它们的圆周边缘具有凸缘21a、22a,这些壳体半部21、22通过沿整个圆周焊接其凸缘21a、22a而连接在一起。由于第一壳体半部21的凸缘21a比第二壳体半部22的凸缘22a更向外伸出,第二壳体半部22沿其外圆周边缘焊接到第一壳体半部21的凸缘21a的底面。图6中所示焊缝用参考数字W2表示。属于第一壳体半部21上游部20a的凸缘21a的突起B1、B2以及属于下游部20b的凸缘21a的突起B3、B4共形成四个螺栓孔C1至C4,其中每两个基本上相对于包括轴线L1的平面对称地定位并垂直地横跨分割面P。这些螺栓孔C1至C4容纳四个螺栓D1至D4(见图4),该四个螺栓D1至D4将一后面将描述的隔热盖30固定到壳体20上,通过一缝隙覆盖壳体20外部。
参照图4至6,第一壳体半部21属于上游部20a的上游部包括一从靠近凸缘21a上游端的部分朝下游方向倾斜的基本平的斜面21b,而第二壳体半部22属于上游部20a的上游部包括一从靠近凸缘22a上游端的部分向下游方向倾斜的斜面22b,和两个向下倾斜而沿垂直于分割面P上的轴线L1的方向(下面称“垂直方向”)相互靠近的侧斜面22c。
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21、22的下游端部形成有用于形成配合孔的半圆形凹槽,这些配合孔用于接收与壳体20下游部20b的下游端部联接的第二排气管5。配合孔的圆周边缘与第二排气管5的外圆周面通过在焊缝W3焊接它们的整个圆周而连接在一起。如图8至10中所示,一设置在第二排气管5端部下游的联接凸缘16在第二排气管5下游形成一排气通道,一设置在与辅助尾气管41相联的第三排气管40上游端的联接凸缘42通过作为紧固件的三个螺栓45和螺母46与联接凸缘16连接,从而连续地将第二排气管5联接到第三排气管40上。
参照图7,在第一壳体半部21的斜面21b上形成一圆柱形凸台部,以限定一作为排放入口的孔,废气通过该孔流入壳体20中。第一排气管3的外管32与凸台部24的外圆周啮合,在整个圆周长度上对它们进行焊接,以形成焊缝W1。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焊缝W1不与壳体20的焊缝W2重叠。
壳体20中,内部具有多个允许废气从中流过的细空气通道的催化剂15的上游端面在壳体20的轴线L1的轴线方向位于孔23下游端略微下游的位置,第一排气管3的下游端3b的轴线L2大致指向上游端面15a的中心。
如图5中所示,在第二壳体半部22的上游部,一个侧斜面22c形成一具有插孔26的安装座27,该插孔26用于在其中安装一氧气浓度传感器25,该氧气浓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作为废气一个特性的废气中的氧气浓度。从检测精度和响应的观点来看,该氧气浓度传感器25固定到安装座27上,使其检测部在进入孔23之后立即占据足够的位置。
参照图4和5,在废气净化器4中,通过一缝隙盖住壳体20外部的隔热盖30由分别与第一壳体半部21和第二壳体半部22相联的一第一盖半部31和一第二盖半部32组成。第一盖半部31随第一壳体半部21的外部轮廓将其盖住,覆盖壳体20上游部20a的第一盖半部31的上游部具有一环绕焊接到壳体20上的第一排气管3部分盖住该上游部分的环绕部31a。环绕部31a具有延伸的侧部31b,该侧部31b在上述垂直方向从第一盖半部31的中央部朝第一壳体半部21的凸缘21a向上游方向逐渐延伸加长。第一盖半部21在废气净化器4中催化剂15温度最高的位置形成多个通气孔,将壳体20与隔热盖30之间缝隙中的热空气用环绕废气净化器4相对较冷的温度代替。从而避免壳体20过热。第二盖半部32随第二壳体半部23的中央部和下游部的外部轮廓盖住它们,其下游端到达靠近第二排气管5的联接凸缘16的位置。
第一和第二盖半部31、32分别具有四个固定部F1至F4和G1至G4,它们形成对应于第一壳体半部21的凸缘21a的四个螺栓孔C1至C4的四个螺栓孔(未示出)。它们之中,第一盖半部31的两个上游固定部F1和F2形成在这两个延伸的侧部31b中,而下游两个固定部F3和F4形成在下游端。第二盖半部32的上游固定部G1和G2在沿凸缘21a从覆盖第二盖半部32中央部的前端向上游方向延伸的一局部中形成在对应于固定部F1和F2的位置,而两下游固定部G3和G4形成在对应于固定部F3和F4的位置。这样,在突起B1至B4被夹在第一盖半部31的固定部F1至F4和第二盖半部32的固定部G1至G4的情况下,螺栓D1至D4插入并由螺母H1至H4紧固,从而将壳体20和隔热盖30连接在一起。
在作为用固定装置螺栓D1至D4和螺母H1至H4固定隔热盖30的壳体20固定部分的螺栓孔C1至C4中,上游螺栓孔C1至C2的位置位于如图7中所示催化剂15上游端面15a的上游,且它们位于沿轴线L1的轴向由焊缝W1占据的范围S内。因此螺栓孔C1至C2的位置靠近第一排气管3和壳体20的焊缝W1。
参照图8至10,在装有一发动机的车辆中,一燃料箱43以与废气净化器4相对较短的距离在壳体20轴线L1的轴向方向定位在一与废气净化器4相对并位于其后的位置。第三排气管40弯曲绕过燃料箱43,并联接到位于燃料箱43旁边的辅助回气管41上。参考数字44表示将第三排气管40固定到车体上的两个支架。
第二排气管5沿一偏离壳体20轴线L1的方向从与废气净化器相联的上游端朝辅助回气管41的位置侧部略微向下弯曲(见图9和10)。因此,联接凸缘16的联接面16a定向成不朝向燃料箱43,而垂直于联接面16a的线指向该偏离方向。因而如图9和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排气管5被弯曲成使联接面16a朝向一靠近燃料箱43的辅助回气管41的垂直较低位置。
因此,当具有联接凸缘42的第三排气管40联接到第二排气管5上时,可将一用于将螺母46紧固到螺栓45上的工具如套筒扳手从燃料箱43底部伸到联接凸缘42,而不与燃料箱43干涉,该联接凸缘42用插入联接凸缘16的三个螺栓45和紧固螺栓45的螺母46联接到联接凸缘16上。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操作及效果进行说明。
当发动机起动后,经过排气通道的废气由废气净化器4净化,之后排放到大气中。由发动机的运动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排气系统1。传递到排气总管2的部分振动通过沿球形接头6的球形座8a和球形部9b之间的球形面作相对滑动而吸收,并避免了传递到作为仅有的将废气引进壳体20中的排气管的第一排气管3。因此没有由这种振动产生的大的载荷作用于第一排气管3与壳体20之间的焊缝上,可避免在焊缝W2中出现裂纹。另外,即使当不能由球形接头6有效吸收的振动,如超过排气总管2与球形接头6的第一排气管3之间滑动范围的较大振动,或者沿收集管2a流动方向轴线方向在排气总管2下游端2a产生的振动,被传递到第一排气管3且由振动产生的载荷作用于焊缝时,与没有球形接头6的结构相比,这些振动自身也被球形接头6减弱了,且第一排气管3的下游端3b与第一壳体半部21之间的焊缝W1并与连接壳体21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21、22的焊缝W2重叠。因此焊缝W1具有高强度,并大大降低了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由此确保了以下效果。即,由于传递到排气总管2的发动机的振动被球形接头6吸收,即使球形接头6不能吸收的振动传递到了作为将废气引进壳体20中的仅有的排气管的第一排气管3,不仅因为所传递的振动自身被球形接头6减弱到某一程度,而且因为第一排气管3与壳体20之间的焊缝W1具有高强度,大大减少了由于传递到第一排气管3的振动而在焊缝W1处产生的裂纹,具有其上焊有第一排气管3的壳体20的排气系统在耐久性上得到了提高。
由于第一排气管3从其上游端3a向下延伸,并联接到形成高度低于上游端3a的壳体20顶部的第一壳体半部21上,第一排气管3可以缩短且弧度减小。第一排气管3的短而弧度小的结构可降低流动路径阻力,使排气系统中的废气平稳排放,并提高排气效率,且增加了第一排气管的布局得到简化的效果。
氧气浓度传感器25在催化剂15上游一位置对从位于催化剂15上游的孔23引入壳体20中的废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检测。但由于用于安装氧气浓度传感器25的安装座27形成于第二壳体半部22上催化剂15上游的部分,该第二壳体半部22不同于其上焊接有第一排气管3的第一壳体半部21,安装座27在壳体20的催化剂15上游部分的位置局限性得到了改善。
因此,安装座27可设置在没有联接下游排气管的壳体半部,减少了对安装座27位置上的限制,为氧气浓度传感器25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这对于适当放置氧气浓度传感器25从而优化其检测精度和响应是有效的。
由于设置了隔热盖30来盖住壳体20外部,可以避免对环绕壳体20的元件造成热损伤。另外,由于焊缝位于壳体20中催化剂15上游端面15a的上游并用螺栓D1、D2和螺母H1、H2以及作为催化剂15上游两个固定点的螺栓孔C1、C2将隔热盖30固定到壳体20上,壳体20在靠近第一排气管3和第一壳体半部21之间焊缝W1的位置提高了刚度,如果增加了隔热盖30则有了刚度。另外,由于螺栓孔C1、C2位于由焊缝W1在轴线L1方向占据的范围S之内且靠近焊缝W1和安装座27,可以有效地减弱从第一排气管3传来的振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安装在安装座27上氧气浓度传感器25发生振动。
因此提供了下列效果。即,可通过隔热盖30防止对环绕壳体20的元件的热损伤,在壳体20位于催化剂15上游的部分,由于从第一排气管3传来的振动可以由用位于催化剂15上游的螺栓D1、D2和螺母H1、H2固定的隔热盖30抑制,可防止壳体20整体发生振动,并提高了容放于壳体20中的催化剂15的耐久性。
在与壳体20相联的第二排气管5的下游端设有联接凸缘16,用于用螺栓45将第三排气管40联接到第二排气管5上,第二排气管5弯曲,将垂直于联接凸缘16的联接平面16a的直线引导到偏离壳体20轴线L1的方向,使第二排气管5的联接凸缘的联接面16a弯曲而偏离废气净化器4的壳休20的轴线L1。因此可将联接面16a定向成不完全朝向燃料箱43,该燃料箱43定位成在轴向L1朝向废气净化器4。
因此可提供下列效果。即,由于第二排气管5弯曲而将联接凸缘16的联接平面16a引导到偏离壳体20轴线L1的方向,使联接面16a定向成不朝向燃料箱43,该燃料箱43定位成在轴向L1朝向废气净化器4,当第二排气管5与第三排气管40联接时,即使在轴向L1以一相对短的距离将燃料箱43设置成面对废气净化器4,也可使用于将螺母46紧固到螺栓45上的套筒扳手靠近联接凸缘42,而不与燃料箱43干涉。因此更易于用螺栓45和螺母46将联接凸缘16和第三排气管40的联接凸缘42联接起来,并可将联接第二排气管5和第三排气管40的效率提高。
下面说明由上述实施例部分修改的实施例的修改结构。
尽管前述实施例中将废气净化器4的轴线L1定向在基本水平方向,本发明也可用于具有垂直轴线的废气净化器4。尽管所述的第一排气管3直接焊接到第一壳体上,该实施例修改成将第一排气管3与一焊接到第一壳体半部21上的凸缘联接。还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上游固定点,而不是两个,用于将隔热盖30固定到壳体20上。尽管所述废气净化器4包含一三元催化剂15,但催化剂并不局限于三元,而可以是例如仅用于净化Nox,或者还可以使用不含催化剂的废气净化器4。
尽管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安装在车辆上,但本发明的排气系统可用于任何装有发动机的汽车或设备。另外,尽管前述实施例中将第二排气管弯曲成使联接凸缘的整个联接面区域不朝向燃料箱,但至少一部分联接面不朝向燃料箱就已足够了,以防止用于固定紧固元件的工具与燃料箱干涉。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E)排气系统,具有一允许废气从发动机流出的排气管(2),一具有一由两个在第一焊缝(W2)焊接在一起的上下壳体半部(21,22)构成的壳体(20)的废气净化器(4),及一具有一通过一球形接头(6)连接在所述排气管(2)上的上游端(3a)和一焊接到该壳体(20)上的下游端(3b)的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管(3)的下游端(3b)在第二焊缝(W1)焊接到所述壳体半部(21,22)的上壳体半部(21)上,该第二焊缝(W1)不与上述壳体半部(21,22)的第一焊缝(W2)重叠,且上述废气仅通过上述排气管(3)流入上述壳体(20)中,
所述上壳体半部(21)在上游端具有与由凸台部(24)所限定的孔(23)一起形成的基本平的斜面(21b),排气管(3)下游端(3b)焊接到上述凸台部(24)上以形成所述第二焊缝(W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中,所述废气净化器(4)包括容放于所述壳体(20)中的催化剂(15),在所述斜面(21b)上的孔(23)位于所述催化剂(15)的上游,位于所述催化剂(15)的上游的所述壳体半部中的下壳体半部(22)的上游部分具有安装座(27),用于安装用于在废气中检测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系统,其中,所述下壳体半部(22)在其上游端部具有侧斜面(22c),所述安装座(27)形成在该侧斜面(22c)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中,连接所述下游端(3b)和上壳体半部(21)的所述第二焊缝(W1)位于所述催化剂(15)的上游,罩住所述壳体(20)的外面的隔热盖(30)在位于所述催化剂(15)的上游的多个固定点(C1,C2)固定在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中,第二排气管(5)连接到所述壳体(20)的下游端,连接凸缘(16)设置在上述第二排气管(5)的下游端,用紧固元件(46)将第三排气管(40)连接到第二排气管(5),所述第二排气管(5)弯曲从而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凸缘(16)的连接表面(16a)的直线延伸,并且被引导到偏离上述壳体(2)的轴线(L1)的方向。
CN 01803077 2000-10-11 2001-09-27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39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1298/00 2000-10-11
JP311298/2000 2000-10-11
JP2000311298 2000-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920A CN1392920A (zh) 2003-01-22
CN1233924C true CN1233924C (zh) 2005-12-28

Family

ID=1879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8030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3924C (zh) 2000-10-11 2001-09-27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4094423B2 (zh)
CN (1) CN1233924C (zh)
BR (1) BR0107306B1 (zh)
DE (1) DE10194626T1 (zh)
GB (1) GB2383606B (zh)
MY (1) MY129022A (zh)
TW (1) TW550334B (zh)
WO (1) WO20020313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598B (zh) * 2006-05-24 2012-07-1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排气设备
CN107002543A (zh) * 2014-11-28 2017-08-0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确定排气系统中使排气管互连的球接头的布置位置的方法及排气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7613B2 (ja) * 2004-07-29 2010-09-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4851745B2 (ja) * 2005-08-17 2012-01-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排気装置
JP4702032B2 (ja) * 2005-12-14 2011-06-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ガス浄化触媒の遮熱板構造
CA2955889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Specialty Innovation And Manufacturing Limited Flang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erviceability
DE102011008594A1 (de) * 2011-01-14 2012-07-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Abgasstrangkomponent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1106801A1 (de) 2011-07-06 2013-01-10 Faurecia Emissions Control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bgasanlage sowie Abgasanlage
CN103738160A (zh) * 2013-11-15 2014-04-23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废气排放装置
US10400651B2 (en) 2014-12-25 2019-09-03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885113B2 (ja) * 2017-03-08 2021-06-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管構造
DE102017128607A1 (de) 2017-12-01 2019-06-06 Eberspächer Exhaust Technology GmbH & Co. KG Gehäuseanschlusselement
WO2019138427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Hero MotoCorp Limited Exhaus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675634C1 (ru) * 2018-02-26 2018-12-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ра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Гагарина Ю.А." (СГТУ имени Гагарина Ю.А.) Нагнетатель
CN111350572A (zh) * 2018-12-24 2020-06-30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
JP7379431B2 (ja) * 2021-09-29 2023-1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通路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4502Y2 (zh) * 1971-05-12 1977-08-06
GB1474904A (en) * 1973-09-05 1977-05-25 Rubery Owen &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a casing or housing for a catalytic block for use in an exhaust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322388A (en) * 1979-11-26 1982-03-30 Arvin Industries, Inc. Catalytic converter assembly
JPS5848708A (ja) * 1981-09-04 1983-03-22 Toyota Motor Corp マニホルドコンバ−タの結合構造
JPS6047821U (ja) * 1983-09-07 1985-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触媒コンバ−タ
JPH04276115A (ja) * 1991-02-28 1992-10-01 Suzuki Motor Corp 触媒コンバータの取付構造
JPH0828261A (ja) * 1994-07-13 1996-01-30 Yuji Kase 自動車用エキゾーストマニホールド
JPH09229263A (ja) * 1996-02-20 1997-09-05 Futaba Sangyo Kk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構造
TW384349B (en) * 1998-01-14 2000-03-11 Emitec Emissionstechnologie Catalytic converter for a muffler of a small engine
JP2000027640A (ja) * 1998-07-15 2000-01-25 Honda Motor Co Ltd 排気管用球面継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598B (zh) * 2006-05-24 2012-07-1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排气设备
CN107002543A (zh) * 2014-11-28 2017-08-01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确定排气系统中使排气管互连的球接头的布置位置的方法及排气系统
US10260401B2 (en) 2014-11-28 2019-04-16 Oil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rrangement position of spherical joint for connecting exhaust pipes to each other in exhaust system, and exhaust system
CN107002543B (zh) * 2014-11-28 2019-06-14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确定球接头的布置位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0334B (en) 2003-09-01
BR0107306B1 (pt) 2009-05-05
WO2002031326A1 (fr) 2002-04-18
GB2383606A (en) 2003-07-02
JP4094423B2 (ja) 2008-06-04
DE10194626T1 (de) 2003-12-04
GB2383606B (en) 2004-11-10
MY129022A (en) 2007-03-30
GB0217640D0 (en) 2002-09-11
BR0107306A (pt) 2002-08-13
CN1392920A (zh) 2003-01-22
JPWO2002031326A1 (ja) 200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3924C (zh)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US8844579B2 (en) Flexible vibration absorbing tube
US8459016B2 (en) Exhaust manifol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30057013A1 (en) Vibration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exhaust system of engine
US8091349B2 (en) Motorcycle
CN102085804B (zh) 横置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US7770690B2 (en) Double-flow exhaust system for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1073208C (zh) 进气歧管用的支承结构
EP1422412A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149993B1 (en) Vehicle engine exhaust system
JP2007285168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US10619542B1 (en) Exhaust device
JP6591791B2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
US10753263B2 (en) Exhaust device of turbocharged vehicle
WO2008032975A1 (en) Air inha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1969969B1 (ko) 콤바인의 배기가스 후처리장치 취부구조
US20220042448A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468443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構造
JP6515967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トレインユニット
US10167765B2 (en) Exhaust gas seal
JP2021017827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通路構造
US11149619B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exhaust gas sensor
JP7306293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WO2024201829A1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WO2022107562A1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8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