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225C -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1225C
CN1231225C CNB2004100622985A CN200410062298A CN1231225C CN 1231225 C CN1231225 C CN 1231225C CN B2004100622985 A CNB2004100622985 A CN B2004100622985A CN 200410062298 A CN200410062298 A CN 200410062298A CN 1231225 C CN1231225 C CN 12312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accharide
folium
caulis caryopteridis
group
caryopterid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622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5799A (zh
Inventor
博日吉汗格日勒图
海都布
娜日苏
阿荣
昭日格图
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4100622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1225C/zh
Publication of CN1575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5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12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22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白沙蒿多糖具有降血脂,即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等。

Description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沙蒿多糖的应用。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还涉及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表明,脂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指标。血脂是血清中各类脂质的总称,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此外还有少量游离脂肪酸和极少量的其它脂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类固醇激素等。胆固醇的三分之二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其余三分之一为游离胆固醇。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在维持膜的流动性和正常中起重要作用,又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雄激素及雌激素)及维生素D2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原料。胆固醇代谢障碍可引起血浆胆固醇升高,这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可引起脑血管、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病变。所以,胆固醇代谢紊乱与这些疾病的关系是当前医学界较瞩目的主要问题之一。且我们的受试药白沙蒿多糖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病变。用酶比色法(CHOD-PAP)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原理是反应温度为37℃,先用胆固醇脂水解酶(CEH)将血清中的胆固醇脂(CE)水解为游离胆固醇(FC)和脂肪酸;再用胆固醇氧化酶(COD)将血清中的所有FC氧化成Ch-4-烯-3-酮,并产生H2O2;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反应(Trinder反应)生成红色的醌亚胺,在500nm波长下比色测定。
脂肪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组成,故又称三酯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或甘油三酯。后一名在化学上不够明确,故国际命名委员会建议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但习惯称之。TG的升高使高密度脂蛋白种类减少或成分改变,产生富含TG的高密度脂蛋白,而后者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我们的受试药白沙蒿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甘油三酯。用酶比色法(GPO-PAP)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反应温度为37℃,先用脂蛋白脂酶(LPL)将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甘油和ATP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和ADP,在甘油磷酸氧化酶(GPO)的作用下,甘油-3-磷酸被氧气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H2O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反应(Trinder反应)生成红色的醌亚胺,在500nm波长下比色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够活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将肝外组织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主要运载工具,故其与血浆脂蛋白的清除、血浆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有关。可以说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其对冠心病的保护作用与HDL在脂蛋白代谢中的特殊作用是分不开的。它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而起保护作用:①含APOE的HDL亚类能识别LDL的B1E受体;而且与LDL竞争受体,减少LDL的摄入和降解;②HDL能够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移至肝脏进行代谢,在这种胆固醇逆向转运中,HDL是胆固醇的载体,LCAT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DL的这种作用可防止胆固醇在细胞沉积;③提供APOC,促进CM、VLDL的代谢,使血浆胆固醇下降。④HDL-C与前列腺素(PGI2)合成正相关,PGI2水平升高,可以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我们的受试药白沙蒿多糖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充分活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是将肝外组织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主要运载工具,可清除血浆脂蛋白、血浆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经磷钨酸-镁沉淀后,上清液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其胆固醇含量用酶法测定。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动物脂肪等高热量食物摄取率增高,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所致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而使高脂血症人群增多,与此相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虽然各类降脂药物已应运而生,如他汀类降脂药(主要降胆固醇,轻度降甘油三酯)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胆酸吸附剂(只降低胆固醇,轻微升高甘油三酯)包括:考来希胺和考来替哌;贝丁酸类降脂药(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包括: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菲罗齐;烟酸类降脂药(对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有效)包括:烟酸和阿西莫司。这些药物虽然具有降脂作用,但也有不少副作用,医学界正在努力开发副作用小的降脂药物。据报道,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多糖,如海带多糖、南瓜多糖、浒苔多糖、石莼多糖和枸杞多糖具有降血脂作用,但尚未见白沙蒿多糖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相关报道。本发明人从事白沙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长期研究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白沙蒿多糖具有降血脂功效,有显著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四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五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六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七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八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九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周围血管病变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十是提供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又名黄蒿、籽蒿或黄毛菜籽,蒙名查干-西巴嘎,是菊科蒿属浅根性植物。半灌木,高达1米余。主根粗长,木质,垂直,侧根长而多平展;根状茎粗大,木质,具营养枝。瘦果卵形、长卵型或椭圆状卵形,长1.5-2毫米,黄褐色或暗黄绿色。花期7-10月。广泛分布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陕西北部、宁夏、甘肃、蒙古南部戈壁阿尔泰地区。白沙蒿是超旱生沙生植物,为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其枝叶可作饲料,瘦果可食用、药用,且分布广、数量大,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白沙蒿可入药,有辛温,消炎、散瘀、利气、杀虫的功效,可治疗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肠梗阻塞和腹胀等症。将白沙蒿用蒸馏水水煮提取、醇沉、分离,即得白沙蒿多糖。下面对本发明所述的白沙蒿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纯度、分子量、成分、结构鉴定方法作简要说明。
1.白沙蒿多糖的制备方法
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生长的白沙蒿50g倒入到5000mL三颈瓶中,加入3000ml蒸馏水,置入5000mL可调控温电热套,用JHS-1电子恒温搅拌机电动搅拌,沸腾回流1小时。冷却到室温,过滤。将滤饼用蒸馏水按照上述方法再提取2次。合并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液,直至浓粘液,将其逐渐滴入到大量的无水乙醇(比例1∶4)中沉淀,过夜。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离心,再将沉淀溶解于蒸馏水中,浓缩该溶液,至极浓,将其滴入大量乙醇(比例1∶4)中沉淀,过夜。将得到的白沙蒿多糖沉淀,溶于蒸馏水,蒸出残余乙醇,用液氮或冷冻箱将其冷冻后,用冷冻干燥机冻结干燥,得到白沙蒿多糖5.1g,产率10.2%。用同样的方法提取100g白沙蒿,共得到白沙蒿多糖9.4g,产率9.4%。白沙蒿多糖产率在9.4-10.2%。
2.白沙蒿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
关于白沙蒿多糖纯度说明:我们这里所讲的白沙蒿多糖,是乙醇溶剂中可沉淀的大分子天然多糖,其分子量一般不小于2000。在乙醇溶剂中不沉淀的有机化合物,属小分子杂质。我们提取的白沙蒿多糖的纯度是乙醇中不溶的大分子(多糖)。产品中白沙蒿多糖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是用无水乙醇浸泡白沙蒿多糖产品30分钟,然后滤出多糖,蒸干乙醇滤液、干燥、称重。可得到乙醇可溶物的重量。白沙蒿多糖纯度计算式如下:
Figure C20041006229800061
白沙蒿多糖纯度平均96%以上,纯度范围在95%-99%。
关于分子量说明:白沙蒿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属于高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是由结构一致或相近,分子量不同的大量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因此,高分子物质不同于小分子,高分子没有准确的分子量,只有平均分子量(Mn)。平均分子量可用凝胶色谱仪(GPC)测定。我们提取的白沙蒿多糖由两种多糖ASP1和ASP3组成,两种多糖的数均分子量范围分别是28-46万和3-7万。分子量最小的白沙蒿多糖也是在乙醇中,沉淀下来的多糖。小分子糖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乙醇中不会沉淀。
经元素分析,白沙蒿多糖含有:C:35.0-37.0(平均35.72);H:6.0-7.0(平均6.03);N:1.0-2.0(平均1.22)。
3.白沙蒿多糖的结构鉴定
白沙蒿多糖中含有两种多糖ASP1和ASP3,作为分子量范围较宽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其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在国内外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对白沙蒿多糖的水溶性部分,我们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
白沙蒿多糖经酶法和Seveg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两种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的多糖ASP1和ASP3。用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IR、HPLC、1HNMR、13CNMR等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ASP1主要是以1→3连接的木糖组成,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阿拉伯糖。ASP3主要是以1→4连接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1→3连接的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2.1∶1.3∶1.4∶1.0。ASP1、ASP3中均含有糖醛酸,均有α和β两种构型。
附图说明
图1:白沙蒿多糖ASP1和ASP3的13C-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及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一.白沙蒿多糖安全性(毒性)试验
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对白沙蒿多糖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动物预试结果表明,由于白沙蒿多糖没有明显的毒性,无法测出LD50,因此对受试药物进行最大给药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观察小白鼠灌胃白沙蒿多糖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试验材料:(1)被试药:白沙蒿多糖,由本实验室(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提供。试验时称取适量白沙蒿多糖冻干粉用蒸馏水配成可灌胃的最大浓度的水溶液0.083g/ml,备用。(2)动物:昆明品种小白鼠,28只,雌雄各半,体重21±1.2g,由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实验室温度20~23℃,相对湿度70%。
预试急性毒性试验
取小鼠8只,雌雄各半,禁食12h,不禁水,观察白沙蒿多糖一次性最大浓度0.083g/ml,最大容积量0.8ml/20g体重给小鼠灌胃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结果列入表1、表2,实验结果表明体重增长正常。各器官、系统生理反应正常,无毒性表现。观察期间无1例死亡,存活率为100%,按规则应继续增大给药量至找出100%估计致死量,但受到最高灌胃容积量的限制,无法继续增加给药量,也无法准确计算出半数致死量LD50。说明白沙蒿多糖为安全、无毒,适用于临床。
最大给药量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对新药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补充说明指出“中药制剂急毒性试验,如因药物浓或给药体积过大,无法测定LD50时可给予动物能够接受的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进行急性毒性测定,并可在24小时内口服多次(二至四次),以观察短期内(七日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取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动物禁食12小时,以药物对小鼠可灌胃最大浓度0.083g/ml,最大容积量0.8ml/20g体重的药量24h内灌胃3次,总给药量10g/kg体重,相当于推荐用药量的166倍(推荐用药量60mg/kg·日)。对照组灌胃等容量蒸馏水。给小鼠灌胃后,对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结果列入表3、表4,实验结果表明观察期间,体重增长正常、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反应正常、无毒性表现,无一例死亡。白沙蒿多糖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为0.083g/20g,1日3次,总给药量按体重10g/kg相当于推荐用量60mg(白沙蒿多糖)/kg体重的166倍。表明小鼠实验中,白沙蒿多糖没有毒性,临床应用安全可靠(>100倍)。以上两个试验充分证实白沙蒿多糖为安全、无毒。所以,可放心利用白沙蒿多糖开发食品、保健品、药品等。
表1 白沙蒿多糖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预试验体重变化表    单位:g
  时间   体重(均值±标准差)   死亡情况
 给药前给药后1天给药后2天给药后3天给药后4天给药后5天给药后6天给药后7天   20.35±1.1121.43±1.0722.36±0.9723.27±0.9923.33±0.7924.89±0.6226.46±0.9427.46±1.00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表2 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情况
  器官系统   检查方法   毒性表现
  中枢和运动神经系统异常运动神经反射植物神经系统分泌物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皮肤和皮毛其他   行为对刺激的反应瞳孔鼻大便颜色、完整性   给药后一天内少动,之后活动一直正常正常无正常给药后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未见分泌物呼吸及其频率正常正常正常未见其他各种异常现象
表3 白沙蒿多糖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试验的体重变化表 单位:g
  时间   对照组   给药组   死亡情况
 给药前给药后1天给药后2天给药后3天给药后4天给药后5天给药后6天给药后7天   21.34±0.9222.36±0.9623.27±0.8423.98±0.6724.69±0.6425.40±0.7626.11±0.9926.82±1.27   20.51±1.3921.45±1.0322.61±1.2223.25±1.2624.24±1.3624.82±1.3625.29±1.7326.05±1.60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表4 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情况
  器官系统   检查方法   毒性表现
  中枢和运动神经系统异常运动神经反射植物神经系统分泌物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皮肤和皮毛其他   行为对刺激的反应瞳孔鼻大便颜色、完整性   给药后一天内活动增多后减少,之后活动一直正常正常无正常给药后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未见分泌物呼吸及其频率正常正常腹胀正常未见其他各种异常
试验例二.白沙蒿多糖的降血脂药效试验
1 实验动物及材料
实验动物:二级雄性Wistar大白鼠,体重170±10g
(内蒙古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实验试剂:白沙蒿多糖由本研究所自己提取;
总胆固醇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180091,证号:京T20010069
甘油三酯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220411,证号:京T20010069
胆固醇由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020816
胆酸钠由北京海淀区微生物培养机制品厂生产;
生产批号:020726
辛伐他汀由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20020601
蛋黄粉由大连境港生化制品厂
生产批号:801103
实验仪器:PRONTO EVOLUTION全自动生化仪(意大利产);
           TDL-5-A离心机(上海产);
高脂饲料的配方:
配方1(预防性受试给药模型):胆固醇3%,猪油10%,胆酸钠0.5%,基础饲料86.5%(配方:面粉20%,米粉10%,玉米20%,麸皮25%,豆料20%,骨粉2%,鱼粉2%,食盐0.9%,维生素0.1%)。
配方2(治疗性受试给药模型):胆固醇1%,猪油10%,胆酸钠0.2%,蛋黄粉10%;基础饲料78.8%(配方:面粉20%,米粉10%,玉米20%,麸皮25%,豆料20%,骨粉2%,鱼粉2%,食盐0.9%,维生素0.1%)。
2.白沙蒿多糖预防高血脂症的动物实验
高脂模型与给药:取大白鼠30只,体重170±10g,雄性,用普通标准饲料饲喂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1组为高脂饲料对照组;2组为阳性对照组;3组为白沙蒿多糖组;给药第1天开始喂养高脂饲料每只20g/天,灌胃时间:每天上午10:30。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见表5。
测定与观察方法:各组灌胃给药14天,在第15天时禁食不禁水12小时,尾静脉取血,采用酶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酯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以T检验判定。
结果:每隔5天按鼠体重计算给药量。体重变化见表6,各组从1、5、10、15天体重增长正常,平均体重各组间无异常变化,且证明白沙蒿多糖无毒、安全性。实验结果列入表7、8、9、10。表7、8表明,两组比较空白对照都有一定的降总胆固醇作用,但没有显著差异。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大于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值,表明白沙蒿多糖的降总胆固醇作用比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还要好,但没有显著差异。表9、10表明,两组与空白对照比较都有一定的降甘油三酯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小于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值,表明白沙蒿多糖的降甘油三酯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好,但没有显著差异。
表5 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
  组别   1   2   3
  药品给药量(mg/Kg)   对照(H2O)60   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   受试药(白沙蒿多糖)60
表6 平均体重变化记录(g)
  组别   对照组   辛伐他汀组   白沙蒿多糖组
  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   163.7206.0237.1249.7   163.2199.0221.5236.9   163.2208.0237.4247.9
表7 给药后第15天的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单位mmol/L)
  对照组   辛伐他汀组   白沙蒿多糖组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平均值标准差   3.7110.063.35.072.883.413.885.293.893.324.572.21   2.414.017.673.122.292.992.683.173.923.403.691.59   2.673.102.364.003.683.113.802.773.972.873.410.47
表8 对大白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均值±标准差)分析(mmol/L)
  组别   动物例数(只)   给药剂量   总胆固醇   P值
  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白沙蒿多糖组   101010 10mg/Kg·体重60mg/Kg·体重   4.57±2.213.69±1.593.41±0.47 *0.2820**0.1110
表9 给药后第15天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单位mmol/L)
  对照组   辛伐他汀组   白沙蒿多糖组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平均值标准差   1.061.231.081.250.660.981.361.231.411.281.150.22   0.530.940.931.060.801.160.860.601.040.740.870.20   0.770.690.880.951.011.051.340.880.930.810.930.18
表10 对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均值±标准差)分析(mmol/L)
  组别   动物例数(只)   给药剂量   甘油三酯   P值
  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白沙蒿多糖组   101010 10mg/Kg·体重60mg/Kg·体重   1.15±0.220.87±0.200.93±0.18 *0.0068**0.0231
*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例三.白沙蒿多糖治疗高血脂症的动物试验
治疗性高脂模型
正常血值的测定:取大鼠36只,体重170±20g,雄性,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在实验环境下大鼠饲喂基础饲料观察7天,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测定结果见表11、12、13。各组数据表明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高脂模型的形成:自正式实验开始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饲喂8天,取尾血,测定TC、TG、、HDL-C水平,测定结果见表14、15、16,各组数据表明各项指标平均值都高于正常值。CHO正常值与高脂模型值的比较见表17,各组高脂模型值与正常值比较的P值都小于0.05,所以判定高脂血症模型制备成功。
分组及给药量计算:再根据CHO水平,进行随机分3组(见表18),每组11只(把3个血脂模型差的鼠弃掉)。1组为白沙蒿多糖(60mg/kg)组,2组为高脂饲料对照组;3组为阳性对照组。灌胃时间:每天上午8:40。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见表19。
测定与观察方法:各组灌胃给药14天,在第15天时禁食不禁水16小时,尾静脉取血,采用酶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及高密度脂蛋白。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以T检验判定。每隔5天按鼠体重计算给药量。
结果:
CHO结果表明(见表20):
白沙蒿多糖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差异;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O.05,有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表明,两组都有明显的降总胆固醇作用,有显著差异。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大于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值,说明白沙蒿多糖的降总胆固醇作用比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还要好。
TG结果表明(见表21):
虽然P值都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但给药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都不同程度降低了TG水平。白沙蒿多糖组的P值小于阳性对照的P值,表明降低TG水平与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相当。
HDL-C结果表明(见表22):
白沙蒿多糖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值都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虽然都不同程度升高但无显著性。HDL-C的升高,促进脂类代谢,所以白沙蒿多糖的降脂功能比阳性对照要强的多。
表11:正常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345678   1.771.771.981.871.651.701.651.86   1.871.621.831.641.781.561.872.08   1.871.802.131.701.521.501.941.61
  9101112   2.081.821.631.26   1.742.131.611.89   1.611.822.371.98
  均值标准差   1.750.21   1.800.18   1.820.26
表12:正常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3456789101112   1.281.101.001.281.050.790.900.781.101.231.011.01   1.040.871.831.641.070.881.091.040.961.070.891.58   0.901.161.440.850.760.981.131.151.231.271.701.40
  平均值标准差   1.040.17   1.030.19   1.160.27
表13:正常大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456789   1.340.841.261.211.141.161.631.28   1.331.431.101.231.071.191.471.33   1.421.261.250.971.141.341.171.13
  101112   1.251.190.97   1.451.151.28   1.201.531.24
  平均值标准差   1.210.19   1.270.14   1.250.15
表14:高脂模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3456789101112   3.594.944.363.054.134.023.204.062.683.312.553.04   1.821.632.092.952.113.062.062.062.132.622.161.84   2.801.721.972.291.902.013.413.761.742.742.272.29
  平均值标准差   3.580.73   2.210.44   2.410.65
表15:高脂模型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3456789   1.201.691.021.100.881.131.151.290.97   1.020.771.051.521.151.211.081.000.87   1.111.040.761.091.181.341.291.341.30
  101112   1.051.060.96   1.241.171.20   1.040.730.90
  平均值标准差   1.130.21   1.110.19   1.090.21
表16:高脂模型大鼠的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23456789101112   0.480.430.540.920.410.510.630.410.620.480.710.66   0.920.881.120.760.380.611.000.990.891.050.990.85   1.071.081.050.841.020.780.810.680.721.001.231.27
  平均值标准差   0.570.15   0.870.21   0.960.19
表17:总胆固醇正常值与高脂模型值的比较  单位:(mmol/L)
  1组正常 模型   2组正常 模型   3组正常 模型
  平均值标准差P  值   1.79 3.580.16 0.733×10-8   1.75 2.210.21 0.440.0037   1.80 2.410.18 0.650.0055
表18:根据总胆固醇值随机分组情况  单位:(mmol/L)
  1组   2组   3组
  1   3.59   4.13   4.06
  234567891011   4.023.123.092.682.292.062.062.161.902.29   3.203.062.872.482.462.802.151.951.842.27   3.313.092.882.282.742.192.112.102.002.01
  平均值标准差   2.700.73   2.660.66   2.620.67
表19: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
  组别   2   4   5
  药品给药量(mg/Kg)   受试药(粗白沙蒿)60   空白对照(水)60   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
表20: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白沙蒿组   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1234567891011   1.982.512.422.072.502.082.302.232.591.912.26   2.462.753.412.532.782.642.413.322.932.312.40   2.552.322.702.882.112.702.342.071.972.251.79
  均值   2.26   2.72   2.33
  标准差P值   0.240.0032   0.37   0.340.0189
表21: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白沙蒿组   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1234567891011   1.503.281.321.253.140.991.222.760.791.272.51   1.293.141.091.603.261.131.624.011.011.503.42   1.241.363.711.381.733.821.011.453.011.371.52
  均值标准差P值   1.820.910.5321   2.101.12   1.961.030.7734
表22: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    单位:(mmol/L)
  白沙蒿组   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1234567891011   0.620.650.550.480.710.870.680.670.760.650.52   0.490.650.610.600.540.520.560.500.660.540.44   0.410.380.680.600.490.560.480.550.510.570.35
  均值   0.65   0.56   0.60
  标准差P值   0.110.0251   0.07   0.260.6080
脂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则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指标。血脂浓度的高低除机体代谢,特别是内分泌系统调控外,外源性物质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的两个模型比较白沙蒿多糖与现在市场上的降血脂良药辛伐他汀,发现预防性模型,两组比较空白对照都有一定的降总胆固醇作用。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大于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值,表明白沙蒿多糖的降总胆固醇作用比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还要好。两组与空白对照比较都有一定的降甘油三酯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小于白沙蒿多糖与对照组比较P值,表明白沙蒿多糖的降甘油三酯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好,但没有显著差异。治疗性模型结果表明,白沙蒿多糖的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都比辛伐他汀强。毒性实验又证实白沙蒿多糖安全、无毒,表明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具有独特效果。

Claims (4)

1、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是指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保健品。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是指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和保健品。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是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和保健品。
CNB2004100622985A 2004-07-05 2004-07-05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2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622985A CN1231225C (zh) 2004-07-05 2004-07-05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622985A CN1231225C (zh) 2004-07-05 2004-07-05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5799A CN1575799A (zh) 2005-02-09
CN1231225C true CN1231225C (zh) 2005-12-14

Family

ID=3458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22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225C (zh) 2004-07-05 2004-07-05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122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0343B (zh) * 2015-11-20 2021-08-10 兰州大学 一种白沙蒿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糖方面的应用
CN109265575B (zh) * 2018-09-03 2020-11-06 西北大学 一种从沙蒿籽胶中获取的4氧甲基葡萄糖醛酸类木聚糖及其在抑制肝肿瘤方面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5799A (zh) 2005-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1666C (zh) 一种能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457808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复方制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2215850A (zh) 含岩藻黄素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01836725A (zh) 红曲渣产品在制备降血脂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
CN1827618A (zh) 一类异喹啉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057546A (zh) 一种蜂胶灵芝孢子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682842A (zh) 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557842A (zh) 玉竹多糖的提取方法、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31225C (zh) 白沙蒿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2934769B (zh) 用于解酒的蜂花粉混合剂口含片
KR100786122B1 (ko) 생약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비만억제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3735623A (zh) 辅助降血脂片
CN1240393C (zh) 黄芪多糖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99293C (zh) 一种降血脂制剂及其工艺和应用
CN112961259B (zh) 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改善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
CN105796616B (zh) 沙蓬在制备治疗降血脂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JP2007031302A (ja) アディポネクチン産生促進剤、及び代謝異常症候群予防剤
CN102920737B (zh) 用于解酒的蜂花粉水提取物口含片
CN1313085C (zh) 白首乌总苯乙酮及苯乙酮在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11494445A (zh) 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功能的保健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062314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92C (zh) 蚕沙提取方法、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17599095B (zh) 一种白耙齿菌的应用
CN102934808B (zh) 用于解酒的松花粉水提取物口含片
CN1283246C (zh)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复方大黄素黄芩素注射液、冻干粉针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