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2792A - 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2792A
CN1222792A CN98117916A CN98117916A CN1222792A CN 1222792 A CN1222792 A CN 1222792A CN 98117916 A CN98117916 A CN 98117916A CN 98117916 A CN98117916 A CN 98117916A CN 1222792 A CN1222792 A CN 1222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aforementioned
signals according
oscillation signal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7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1934C (zh
Inventor
清水博明
德永龙也
岛居宪一
水本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19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9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5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at least two frequency changers being located in different paths, e.g. in two paths with carriers in quadr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5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ultiple discret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Abstract

无线通信装置由可变合成器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和将此本机信号与振荡器生成的固定频率的本机信号经混频器混频,通过高通滤波器滤波而获得的第2本机信号,作为接收系统的2个下变频器各自所需的本机信号,不增加电力消耗,可以对2个通信频率的通信信号进行变频。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可各自选择使用2个不同的通信频带中的一个频带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GSM9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t 900MHz)和DCS1800(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t 1800MHz)是通信频带不同的2个无线通信装置。
以前无线通信装置是2个无线通信系统各自选择一个通信频带进行通信,图14示出这种无线通信装置部分的基本构成图。
1为各自使用通信频带A、B(以下简称频带A、频带B)的2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收发通信信号的天线。
天线1所接收的信号通过天线共用器2分频,频带A的接收信号被输入低噪声放大器31,频带B的接收信号被输入低噪声放大器32。
频带A的接收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1放大后,与第1下变频器41、第1合成器18所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变频为中频。
于是频率变换的频带A的接收信号作为第1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1输端子。
另外,频带B的接收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2放大后、与第2下变频器42、第2合成器19所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变换为中频。
频率变换的频带B的接收信号作为第2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2输入端子。
而且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为使第1接收IF信号和第2接收IF信号的频率与中频相同,进行频率调整。
转换器5按控制部(图未示出)的指示选择第1输入端子所输入的信号和第2输入端子所输入的信号,也就是从第1接收IF信号和第2接收IF信号中选择一个输出至带通滤波器6。
带通滤波器6不限制频带内的被输入的接收IF信号而滤除频带外的杂音成分。
由带通滤波器6限制频带的接收IF信号,通过放大器7放大到适当电平后,由解调器8解调,通过信号输出端子10被输入至后边的信号处理部(图未示出)。
另外,解调器8用振荡器9生成的连续波CW(continuous wave)信号,从中频信号解调基带信号。
调制器12用上述信号处理部的信号输入端子11所输入的调制信号、调制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作为发送IF信号输出。
发送IF信号通过放大器13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后,通过低通滤波器14去掉传输不要的杂音成分和谐波分量,然后输入至转换器15。
转换器15根据发送IF信号的发信频带,由控制部(图未示出)进行转换控制,选择上述发送IF信号输出至第1上变频器161或第2上变频器162。
第1上变频器161将第1合成器18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与上述发送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A的高频信号。
此频带A的高频信号通过第1功率放大器171功率放大后,借助于天线共用器2和天线1向空间发射。
第2上变频器162将第2合成器19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与上述发送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B的高频信号。
此频带B的高频信号通过第2功率放大器172功率放大后,借助于天线共用器2和天线1向空间发射。
另外,由第1合成器18和第2合成器19生成的本机信号被给定为所需的频率,以便将各发送IF信号变换为频带A的高频信号、频带B的高频信号。
这种构成的以前的无线通信装置通过转换控制转换器5和15,选择频带A或频带B的2个通信信号便可进行通信。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在移动时,通信中具有切换功能,可监控余下的一个频带的通信质量;通信待机时,可以监控2个频带的通信质量。
这样,当接收2个频带的信号时,一般是高速转换接收频带,在高速转换接收频带时,为防止由于合成器(图14的18、19)为上升不足造成的影响,在监控之前,不仅通信中的频带的合成器而且对应监控频带的合成器事先也应动作,所以从开始就需要2个合成器动作。
可是,可变生成高频本机信号的合成器18,19一动作,就有增加电力消耗的问题,特别是电池组的工作受连续使用时间的制约,对移动机是个重大问题,增加电力消耗的问题不仅限于接收系统,分别对应2个发送系统的合成器,工作运用时也产生同样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对图14示出的一次超外差式无线通信装置,而且对同时接收2个频带具有2个合成的双重超外差式无线通信装置和/或时分多路方式(TDD,TimeDivision Duplex)的无线通信装置也同样存在问题。
由于以前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时使2个接收系统工作,并高速转换2个接收系统,在监控2个通信频带时,必须使可变生成高频本机信号的2个合成器动作,因此存有增加电力消耗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是以减少合成器的电力消耗,同时使2个接收系统动作,高速转换2个接收系统为目的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是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只选用一个通信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所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进行频率变换,此变换结果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本振频率变换手段。
将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1本机振荡信号变频的第1频率变换手段;
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2本机振荡信号变频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另外,在本发明中,本振频率变换手段的特征是具有将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混频手段和基于此混频手段的混频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低频段(或高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选择手段。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对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所生成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频率变换,至于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将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而生成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即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只用一个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使2个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从而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在高速转换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进行接收(发送)时,或同时接收(发送)2个通信频带时,由于只用一个上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工作便可接收(发送),所以不会增加电力消耗。
另外,本发明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至少选用一个通信频带进行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变频的本振频率变换手段;
作为本振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高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1选择手段;
作为本振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利低频段的边带成发中,将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2选择手段;
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1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的第1频率变换手段;
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2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将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所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所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频率变换,对比变换结果例如实施滤波等,分别将上述变换结果中所含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分开抽出,用这些边带成分分别对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和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即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只用一个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便可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对2个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从而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在高速转换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进行接收(发送)时,或同时接收(发送)2个通信频带时,只要一个上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动作便可接收(发送)因而不会增加电力消耗。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其特征是具有生成用于接收信号解调处理或用于发送信号调制处理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手段。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适用于生成用于接收信号解调处理或用于发送信号调制处理的本机振荡信号手段,即只用一个生成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便可对2个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变频。
从而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在高速转换通信频带进行接收(发送)时,或同时接收(发送)2个通信频带时,只使用1个上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便可接收(发送),可以减少收发信时的功耗。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第1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第2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第3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4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5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6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7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8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9为以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对本机信号生成部加以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10为说明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频带和本机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1为说明图2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频带和本机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2为说明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频带和本机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3为说明图4至图9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频带和本机信号的频率关系图;和
图14为以前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路框图。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构成图。
1为分别使用的通信频带(频带A)、(频带B)的2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可以收发通信信号的天线。
而且频带A比频带B的频段还低,例如欧洲电信标准机构(ETSI)建议的GSM9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t 900MHz)为GSM标准的通信频带,而B频带例如为DCS1800(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t 1800MHz)为通信频带。
GSM900全部利用的带宽被分配为70[MHz],其中880-915[MHz]的35[MHz]带宽用于发信用,925-960[MHz]的35[MHz]的带宽用于收信用。
DCS1800全部利用的带宽被分配为150[MHz],其中1710-1785[MHz]的75[MHz]的带宽用于发信用,1805-1880[MHz]的75[MHz]带宽用于收信用。
而且载频间隔GSM900、DCS1800都为200[KHz]。
天线1接收的2个通信频带的接收RF信号利用天线共用器分频,其中频带A的接收RF信号输入至低噪声放大器31,频带B的接收RF信号输入至低噪声放大器32。
频带A的接收RF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1放大,输入至第1下变频器41,另外,频带B的接收RF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2放大,输入至第2下变频器42。
第1下变频器41将低噪声放大器31放大的频带A的接收RF信号与后述的本机信号生成部VO1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变频为中频fIF的第1接收IF信号,该第1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1输入端子。
同样,第2下变频器42将低噪声放大器32放大的频带B的接收RF信号与本机信号生成部VO1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混频,变频为中频频率fIF的第2接收信号,该第2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2输入端子。
转换器5根据控制部(图未示出)的指示进行转换控制,从第1输入端子所输入的信号和第2输入端子所输入的信号中,即从第1接收IF信号和第2接收IF信号中选择一个输出至带通滤波器6。
带通滤波器6不限制频带内被输入的接收IF信号而除去传输频带外的杂音成分。
由带通滤波器6所限制频带的接收IF信号通过放大器7放大后,由解调器解调至适当的电平、借助于信号输出端子10输入至后部分信号处理部(图未示出)。
解调器8用本机信号生成部CO1的振荡器9生成的规定频率的CW信号,从中频信号解调基带信号。
另外,调制器12用从上述信号处理部通过信号输入端子11所输入的调制信号,调制振荡器所生成的CW信号,作为发送IF信号输出。
然后,该发送IF信号通过放大器13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后,利用低噪声滤波器14消去传输不要的杂音成分和谐波分量,输入至转换器15。
转换器15根据发送上述发送IF信号的频带通过控制器(图未示出)转换输出点,有选择地将上述发信IF信号输出至第1上变频器161或第2上变频器162。
第1上变频器161将本机信号生成部VO1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与上述发信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A的高频信号,而且这种变换结果作为第1发信RF信号输出至第1功率放大器171。
同样,第2上变频器162将本机信号生成部VO1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与上述发送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B的高频信号,而且将此变换结果作为第2发信RF信号输出至第2功率放大器172。
然后上述第1发送RF信号和第2发送RF信号分别由第1功率放大器171、第2功率放大器172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共用器2和天线1发射至空间。
本机信号生成部VO1因为生成上述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故具有合成器18、混频器20和高通滤波器221,另外本机信号生成部CO1具有上述振荡器9和振荡器91。
合成器18通过控制部(图未示出)生成指定的频率f1的本机信号(以下称第1本机信号),输出至第1下变频器41、第1上变频器161和混频器20。
上述频率f1如图10(a)所示,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只比中频fIF的频率高。
例如图10(a)所示,振荡器91生成相当于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和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的频差fAB的本机信号,输出至混频器20。
混频器20将上述第1本机信号与振荡器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变换为第1本机信号的频率。
这种变换结果含有fAB比第1本机信号频带f1高的边带成分和fAB比第1本机信号频率f1低的边带成分,输入至高通滤波器211,只取出高频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信号(频率f2)输入至第2下变频器42和第2上变频器162。
本发明的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利用合成器18生成第1本机信号,至于第2本机信号由振荡器91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与其混频,通过上变频器而生成。
也就是高频本机信号频率可变生成,可以由一个合成器和生成比该合成器频率较低的(2个通信频带的频差)的本机信号的振荡器来生成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
从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需要高速转换来接收2个无线通信系统分别使用的通信频带的接收RF信号时,因为只需要一个合成器来可变生成高频的本机信号,所以与过去的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需要高速转换来接收2个无线通信系统分别使用的通信频带时,由于用一个合成器可变生成高频的本机信号,同样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在上述说明中,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例如如图10(a)所示。
在图10(b)中,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1本机信号比频带A的RF信号低中频fIF,而在用于频率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是将上述第1本机信号通过比频带B的RF信号低中频fIF的频差fAB的高频侧上变频获得的。
另外,在图10(c)中,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1本机信号的频率比频带A的RF信号高中频fIF,在可用于频率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中,上述第1本机信号是通过比频带B的RF信号低中频fIF的频率上变频获得的。
此外,在图10(d)中,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一本机信号的频率比频带A的RF信号低中频fIF,在用于频频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是将述第1本机信号比频带B的RF信号高中频fIF的上变频获得的。
这样,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便可取代图10(a)所示的关系,成为上述图10(b)、(c)、(d)所示的一种频率关系,即使给定各频率也同样有效。
另外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为了生成2个本机信号,在本机信号生成部VO1中将一个本机信号通过上变频就可以生成另一本机信号,反之,一个本机信号通过下变频也可以生成另一本机信号。
以下作为第2实施例形式用图2说明一个本机信号通过下变频生成另一本机信号的无线装置。
图2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由本机信号生成部VO2,本机信号生成部CO2取代图1中的本发明信号生成部VO1,本机信号生成部CO1的。
本机信号生成VO2具有合成器19、混频器20和低通滤波器212,另外本机信号生成部CO2具有振荡器9和振荡器92。
合成器19通过控制部(图未示出)生成指定的频率f2的第2本机信号,输出至第2下变频器42、第2上变频器162和混频器20。
而且上述频率f2如图11(a)所示,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的频率高。
振荡器92如图11(a)所示生成相当于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和用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的频差fAB的频率的本机信号,输出至混频器20。
混频器20将上述第2本机信号与振荡器92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变换为第2本机信号的频率。
这种变换结果fAB含有比第2本机信号频率f2高的边带成分和比第本机信号频率f2低的边带成分,通过输入至低通滤波器212,只取出低频的边带成分,作为第1本机信号(频率f1)输入第1下变频器41和第1上变频器161。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合成器19生成第2本机信号,将第2本机信号与振荡器92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通过下变频器而生成第1本机信号。
也就是高频本机信号频率可变生成、可以由一个合成器和生成给定频率(2个通信频带的频差)的本机信号的振荡器来生成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
从而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需要高速转换接收2个频带的接收RF信号时,因为只需要一个可变生成高频的本机信号的合成器,所以比过基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同样,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在高速转换2个频带的发送信号进行发送时,因为只需要一个可变生成高频的本机信号的合成器,所以比过去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在上述中,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例如如图11(a)所示。
在图11(b)中用于频率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比频带B的RF信号低中频fIF,而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1本机信号是通过对第2本机信号进行频差fAB的低频侧的下变频获得的,比频带A的RF信号低中频fIF
另外,在图11(C)中用于频率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的频率比频带B的RF信号低中频fIF,而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1本机信号通过将上述第2本机信号下变频为比频带A的RF信号高中频fIF
进而在图11(d)中用于频率f2的本机信号的第2本机信号比频带B的RF信号高中频fIF,而用于频率f1的本机信号的第1本机信号是将上述第2本机信号通过比频带A的RF信号低中频fIF的频率下变频得到的。
这样,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便可取代图11(a)所示的关系,成为上述图11(b)、(c)、(d)所示的一种频率关系,即使给定各频率也有同样的效果。
以下就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用图3说明,图3中与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构成的同一部分使用同一符号。
天线1接收的2个频带(频带A、频带B)的接收RF信号由天线共用器2分频,其中频带A的接收RF信号被输入至低噪声放大器31,频带B的接收RF信号被输入至低噪声放大器32。
频带A的接收RF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31放大,输入至第1下变频器,而频带B的接收RF信号由低噪声放大器32放大,被输入至第2下变频器42。
第1下变频器41将低噪声放大器31放大的频带A的接收RF信号与后述的本机信号生成部VO3生成的第1本机信号混频,变频为中频fIF的第1接收IF信号,此第1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1输入端子。
同样,第2下变频器42将低噪声放大器32放大的频带B的接收RF信号与本机信号生成部VO3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混频,变频为中频fIF的第2接收IF信号,此第2接收IF信号被输入至转换器5的第2输入端子。
转换器5按控制部(图未示出)的指示进行转换控制,从第1输入端子所输入的信号和第2端子所输入的信号也就是从第1接收IF信号和第2接收IF信号中选择一个,输出至带通滤波器6。
带通滤波器6不限制频带内输入的接收IF信号而去除传输带外的杂音成分。
由带通滤波器6的频带限制的接收IF信号通过放大器7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后,由解调器8解调、通过信号输出端子10被输入至后边的信号处理部(图未示出)。
解调器8用本机信号生成部CO3的振荡器9生成的给定频率的CW信号,从中频信号解调基带信号。
另外,解调器12通过上述信号处理部的信号输入端子11,用所输入的调制信号调制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作为发送IF信号输出。
然后此发送IF信号通过放大器13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后,通过低通滤波器14去掉传输不要的杂音成分和谐波分量,被输入至转换器15。
转换器15根据发送上述发信IF信号的频带,由控制部(图未示出)转换控制输出点,选择上述发送IF信号输出至第1上变频器161或第2上变频器162。
第1上变频器161将本机信号生成部VO3生成的本机信号与上述发信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A的音频信号,于是将这种变换结果作为第1发送RF信号输出至第1功率放大器171。
第2上变频器162将本机信号生成部VO3生成的第2本机信号与上述发送IF信号混频,变换为频带B的高频信号,于是将这种变换结果作为第2发送RF信号输出至第2功率放大器172。
上述第1发送RF信号和第2发送RF信号分别由第1功率放大器171、第2功率放大器172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共用器2和天线1发射至空间。
本机信号生成部VO3因为生成上述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所以具有合成器181、低通滤器213、混频器20和高通滤波器214,另外,本机信号生成部CO3具有上述振荡器9和振荡器93。
合成器181由控制部(图未示出)生成指定的频率fL1的本机信号L1,输出至混频器20。
混频器20将上述本机信号L1与振荡器93生成的频率fL2的本机信号L2混频进行变频。
这种变化结果含有本机信号L1比频率fL2低的边带成分和本机信号L1比频率fL2高的边带成分被输入至低通滤波器213,低的边带成分作为第1本机信号被取出,输入至第1下变频器41和第1上变频器161。
上述变换结果也被输入至高通滤波器214,高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信号被取出,输入至第2下变频器42和第2上变频器162。
本机信号L1的频率fL1和本机信号L2的频率fL2如图12(a)所示,各自被给定为:第1本机信号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高,第2本机信号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高。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对接收系统的2个下变频器41和42各自需要的本机信号(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由合成器181生成的本机信号L1和振荡器93生成的本机信号L2混频生成的。
上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在高速转换接收和同时接收2个频带的接收RF信号时,由于只要一个可变生成高频的本机信号的合成器,比过去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同样,在高速转换发送和同时发送2个频带的发送信号时,比过去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在上述第3实施形式的说明中举例说明了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如图12(a)所示的关系。
对此在图12(b)中本机信号L1的频率fL1和本机信号L2的频率f2分别给定为:第1本机信号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高,第2本机信号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要低。
在图12(c)中将本机信号L1的频率fL1和本机信号L2的频率f2分别给定为:第1本机信号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要高,第2本机信号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比中频fIF要低。
在图12(d)中将本机信号L1的频率fL1和本机信号L2的频率f2分别给定为:第1本机信号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应比中频fIF低,第2本机信号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应比中频fIF高。
这样,图12(a)所示的关系取代第1本机信号和第2本机信号、频带A、频带B的频率关系,将成为上述图12(b)、(c)、(d)示出的任一频率关系,即使给定各频率也有同样效果。
可是,图1至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各自设有振荡器91、92或93,以便生成第1本机信号或第2本机信号,或者产生两者。
然面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构成,用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也可以取代振荡器91、92或93生成的给定频率的本机信号。
图4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构成是用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取代本机信号生成部VO1的振荡器91。
图4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即使在高速转换接收和同时接收2个频带的接收信号时,只要用于解调器的振荡器9的一个合成器18动作便可接收,并不增加电力消耗。
同样,在高速转换2个频带的发送信号进行发信时和同时发信时,只1个合成器181动作便可发送,因而并不增加电力消耗。
在这种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第1本机信号的频率f1、中频fIF、用于频带A通信的RF信号的频率fA、用于频带B通信的RF信号的频率fB与频差fAB之间如为图13示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有下式的关系。
[数1]
(a)fA=f1-fIF fB=(f1+fAB)-fIF
(b)fA=f1+fIF fB=(f1+fAB)+fIF
(c)fA=f1-fIF fB=(f1+fAB)+fIF
(d)fA=f1+fIF fB=(f1+fAB)-fIF
图4时,因为fAB=fIF,故
(a)fA=f1-fIF fB=f1
(b)fA=f1+fIF fB=f1+2×fIF
(c)fA=f1-fIF fB=f1+2×fIF
(d)fA=f1+fIF fB=f1
另外,在解调器8和调制器12所需的中频fIF与本机信号生成部VO1变频所需的本机信号频率之间产生差时,配置如图5所示的本机信号生成部CO5来取代本机信号生成部CO4就可以了。
本机信号生成部CO5因为新设变换(N倍)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的频率的倍频器(XN)22,将变频的CW信号馈给本机信号生成部VO1。
这样,在设有倍频器22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第1本机信号的频率f1、中频fIF、频率fA、频率fB与频差fAB之间如为图13所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为下式的关系。
[数2]
(a)fA=f1-fIF fB=(f1+N×fAB)-fIF
(b)fA=f1+fIF fB=(f1+N×fAB)+fIF
(c)fA=f1-fIF fB=(f1+N×fAB)+fIF
(d)fA=f1+fIF fB=(f1+N×fAB)-fIF
图5时,因为fAB=fIF,故
(a)fA=f1-fIF fB=f1+(N-1)×fIF
(b)fA=f1+fIF fB=f1+(N+1)×fIF
(c)fA=f1-fIF fB=f1+(N+1)×fIF
(d)fA=f1+fIF fB=f1+(N-1)×fIF
进而如图6所示,设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6取代图5的本机信号生成CO5就可以了,本机信号生成部CO6将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馈给解调器8和倍频器22,调制器12通过新设的振荡器94馈给CW信号。
图6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相同,只要一个合成器18工作,便可高速转换和切换所需的2个频带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和同时接收,在这样接收时由于不必使用有振荡器94的发送系统工作,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在图6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如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的频率为fRXIF、振荡器94生成的CW信号的频率为fTXIF、频带A发送RF信号的频率为fTXA、频带A接收RF信号的频率为fRXA、频带B发送RF信号的频率为fTXB、频带B接收RF信号的频率为fRXB时,它们之间如为图13示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为下式的关系。[数3]
(a)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b)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c)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d)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进一步整理后为:
(a)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b)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c)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d)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N×fRxIF-fTxIF
另外,如图7所示配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7取代图5的本机信号生成部CO5就以了,本机信号生成部CO7将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馈给调制器12和倍频器22,解调器8通过新设的振荡器95馈给CW信号。
图7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样只需一个合成器18工作,便可高速转换2个频带进行发送或同时发送,在这样的发送时,由于不需要含振荡器95的接收系统工作,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而且在图7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如振荡器95生成的CW信号频率为fRXIF、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频率为fTXIF、频带A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XA、频率A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A、频带B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AB、频带B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B时,在它们之间如为图13示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为下式关系。
[数4]
(a)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TxIF-fTxIF
(b)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TxIF+fTxIF
(c)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TxIF+fTxIF
(d)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fTxIF-fTxIF
当进一步整理后为:
(a)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1)×fTxIF
(b)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1)×fTxIF
(c)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1)×fTxIF
(d)fRxA=f1+fRxIF fB=f1+N×fT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N-1)×fTxIF
进而如图8所示,设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8取代图5的本机信号生成部CO5就可以了,本机信号生成部CO8由振荡器9、振荡器96、倍频器22和转换器23组成。
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被输入至解调器8、调制器12和倍频器22,对此倍频器22使上述CW信号频率为N倍输出至转换器23的第1输入端子。
转换器23的第2输入端子输入由振荡器96生成的本机信号、转换器23通过控制部(图未示出)的转换控制,在接收时,将倍频器22的输出,输出至本机信号生成部VO1,在发送时,将振荡器96的输出,输出至本机信号生成部VO1。
图8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同样的效果、在发送时用振荡器96发送的本机信号,便可生成第2本机信号,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相比,合成器18的可变带宽变窄。
而且在图8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振荡器96生成的本机信号频率为fshift、振荡器9生成的CW信号频率(中频)为fIF、频带A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XA、频带A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A、频带B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XB、频带B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B时,在他们之间如为图13示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为下式关系。
[数5]
(a)fRxA=f1-fIF fB=f1+N×fIF-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b)fRxA=f1+fIF fB=f1+N×fIF+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c)fRxA=f1-fIF fB=f1+N×fIF+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d)fRxA=f1+fIF fB=f1+N×fIF-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当进一步整理后为:
(a)fRxA=f1-fIF fB=f1+(N-1)×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b)fRxA=f1+fIF fB=f1+(N+1)×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c)fRxA=f1-fIF fB=f1+(N+1)×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d)fRxA=f1+fIF fB=f1+(N-1)×fIF
   fTxA=f1+fIF fB=f1+N×fshift-fIF
另外,如图9所示,设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9取代图5的本机信号生成部CO5就可以了,本机信号生成部CO9由振荡器97、98和倍频器221(XN)、222(XM)以及转换器23组成。
振荡器97生成中频CW信号输出至解调器8和倍频器221,倍频器221将变换(N倍)振荡器97生成的CW信号频率输出至转换器23的第1输入端子。
振荡器98将生成的中频的CW信号输出至调制器12和倍频器222,倍频器222将振荡器98生成的CW信号频率变换(M倍),输出至转换器23的第2输入端子。
转换器23由控制部(图未示出)转换控制,在接收时,将由第1输入端子输入倍频器221的信号,输出至本机信号生成部VO1,在发送时,将由第2输入端子输入倍频器222的信号,输出至本机信号生成部VO1,
图9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同样的效果,在接收时只使接收系统工作,另外,在发送时只使发送系统工作,从而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而且在图9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振荡器97生成的CW信号频率为fRXIF、振荡器98生成的CW信号频率为fTXIF、频带A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XA、频带A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A、频带B的发送RF信号频率为fTXB、频带B的接收RF信号频率为fRXB时,在它们之间如图13示出的各频率关系时,分别为下式关系。
[数6]
(a)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M×fTxIF-fTxIF
(b)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M×fTxIF+fTxIF
(c)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M×fTxIF+fTxIF
(d)fRxA=f1+fRxIF fB=f1+N×fRxIF-fRxIF
   fTxA=f1+fTxIF fB=f1+M×fTxIF-fTxIF
当进一步整理后为:
(a)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M-1)×fTxIF
(b)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M+1)×fTxIF
(c)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M+1)×fTxIF
(d)fRxA=f1+fRxIF fB=f1+(N-1)×fRxIF
   fTxA=f1+fTxIF fB=f1+(M-1)×fTxIF
而且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了倍频器22、221、222将输入的CW信号(倍增)N倍进行变频,当N为正时即使小数也可以,也就是进行分频时当然也有同样效果。
图4至图9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将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设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4-CO9便可取代本机信号生成部CO1。
本发明不只限定在上述实施例子,以图2和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取代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作为基本构成,设置本机信号生成部CO4-CO9取代本机信号生成部CO2和CO3具有同样效果。
正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变频,至于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用将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而生成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构成将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变频,对此变换结果通过滤波将上述变换结果中所含的高频段的边带信号和低频段的边带信号分别分开抽取,用这些边带信号分别将第1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和第2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进行变频。
也就是上述任一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只用1个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便能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对2个通信频带的通信信号变频。
从而本发明例如在高速转换2个无线通信系统各自使用的通信频带进行接收(发送)时和同时进行接收(发送)时,只使1个上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工作便可接收(发送),为此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是不增加电力消耗的。

Claims (25)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将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变频,将此变换结果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
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至少用一个通信频带通信,
具有用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使通信信号频率上升至前述第1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的第1频率变换手段,
用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使通信信号频率上升至前述第2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选择前述第1和第2通信频带中的一个,生成含选择的通信频带的指示信号的手段,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是基于前述生成的频率指示信号而决定的。
3.如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具有将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信号混频的混频手段,
基于混频手段的混频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高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的输出滤波手段。
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
将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与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变频,将此变换结果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
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至少用一个通信频带通信,
具有用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使前述第1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下降至通信信号频率的频率变换手段,
用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使前述第2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下降至通信信号频率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
具有在前述第1和第2通信频带中选择一个,生成含选择的通信频带的指示信号的手段,
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是基于前述生成频率指示信号而决定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手段具有生成用于接收信号解调处理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手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振荡器和将来自前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选择来自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来自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将来自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M倍(M>0)的第4频率变换手段和选择来自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来自前述第4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用于发送信号调制处理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生成手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振荡器和将来自前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和选择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3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将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M倍(M>0)的第4频率变换手段和选择来自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4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1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和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至少用一个通信频带进行通信,
其特征为具有将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与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频率变换的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
作为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1滤波手段,
作为前述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高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2滤波手段,
用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使通信信号上升至前述第1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频率的第1频率变换手段,
用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使通信信号频率上升至前述第2通信频的高频信号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
选择前述第1和第2通信频带中的一个,具有生成含选择的通信频带的指示信号的手段,
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是基于前述生成的频率指示信号而决定的。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生成任意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和生成给定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1通信频带和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第2通信频带中,至少用一个通信频带进行通信,
其特征为,具有将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与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进行频率变换的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
作为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1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1滤波手段,
作为前述本机振荡频率变换手段的变换结果,在输出的高频段的边带成分和低频段的边带成分中,将高频段的边带成分作为第2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的第2滤波手段,
用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使前述第1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下降至通信信号频率的第1频率变换手段,
用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使前述第2通信频带的高频信号下降至通信信号频率的第2频率变换手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
选择前述第1和第2通信频带中的一个,具有生成含选择的通信频带的指示信号的手段,
前述第1本机振荡信号是基于前述生成的频率指示信号而决定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生成用于接收信号解调处理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手段。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振荡器和将来自前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和选择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将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M倍(M>0)的第4频率变换手段,选择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4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23),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有用于发送信号调制处理的生成本机振荡信号的手段,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备有振荡器和将前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来自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和选择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前述第2本机振荡信号生成手段具有第1和第2振荡器,将前述第1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N倍(N>0)的第3频率变换手段,将前述第2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变换为M倍(M>0)的第4频率变换手段,选择前述第3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和前述第4频率变换手段的输出信号的输出转换手段,
CNB981179169A 1997-07-24 1998-07-24 无线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396/97 1997-07-24
JP9198396A JPH1141132A (ja) 1997-07-24 1997-07-24 無線通信装置
JP198396/1997 1997-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2792A true CN1222792A (zh) 1999-07-14
CN1211934C CN1211934C (zh) 2005-07-20

Family

ID=1639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179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34C (zh) 1997-07-24 1998-07-24 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201952B1 (zh)
EP (1) EP0893887A3 (zh)
JP (1) JPH1141132A (zh)
CN (1) CN121193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159B2 (en) 2001-02-26 2005-1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0377501C (zh) * 2003-07-14 2008-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仅需窄带部件的宽带正交产生技术及其方法
CN1706131B (zh) * 2002-10-23 2013-05-01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无线电信号分配的设备和包括所述设备的接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9945B2 (ja) * 1998-06-18 2003-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バンド送受信回路
TW408525B (en) * 1998-10-09 2000-10-11 Ind Tech Res Inst A transceiver device which could switch rapidly the receiving/transmitting mode
US6584090B1 (en) * 1999-04-23 2003-06-2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shared functional block CDMA and GSM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US6516184B1 (en) 1999-08-31 2003-02-0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ulti-band transceiver having multi-slot capability
US6487219B1 (en) * 1999-09-08 2002-11-2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ulti-band receiver having multi-slot capability
DE19958908A1 (de) * 1999-12-07 2001-06-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Direktmodulation
WO2001052427A1 (fr) * 2000-01-11 2001-07-19 Hitachi, Ltd. Emetteur et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radio comportant un tel emetteur
JP3371887B2 (ja) * 2000-03-23 2003-01-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移動体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高周波複合部品
JP2002280911A (ja) * 2001-03-19 2002-09-27 Nec Corp 送信回路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通信端末
JP3672189B2 (ja) * 2001-07-13 200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信号受信装置及び復調処理回路
KR100453041B1 (ko) * 2002-02-08 2004-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신호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이에 적합한 송수신기,그리고 채널 결정 방법
US6912406B2 (en) * 2002-02-13 2005-06-28 Motorola Inc. Apparatus for multiple band communication
TW595174B (en) * 2002-08-28 2004-06-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ignal frequency splitter and frequency shift key deco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0456476B1 (ko) * 2002-12-23 2004-11-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 호핑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40198421A1 (en) * 2003-02-07 2004-10-07 Coan Philip David Multi-radio terminals with different intermediate frequencies
JP2005012648A (ja) * 2003-06-20 2005-01-1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送受信回路
US20050243748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Peter Bosch Band switching for coherent beam forming in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583210B2 (ja) * 2005-03-17 2010-11-17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携帯電話端末
US8385865B2 (en) * 2008-08-12 2013-02-26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volved EDGE receiver
JP5075189B2 (ja) * 2009-12-03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端末
EP2615740B1 (en) * 2010-09-10 2017-12-27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KR101250599B1 (ko) * 2011-09-16 2013-04-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 통신 장치 및 그 전송속도 향상방법
US8774742B2 (en) 2012-01-18 2014-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efficiency transmitter
EP2717480B1 (en) * 2012-10-05 2016-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transceiver having frequency synthesizer
US9197179B2 (en) * 2013-08-30 2015-1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 voltage transmitter
US9590644B2 (en) 2015-02-06 2017-03-07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Managing spurs in a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US10523305B2 (en) * 2017-05-11 2019-12-31 Wilson Electronics, Llc Variable channelized bandwidth booster
US10461787B2 (en) 2018-01-30 2019-10-29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pur mitigation for pulse output drivers in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9075A5 (en) * 1986-05-21 1989-02-15 Siemens Ag Albis Frequency synthesiser with mixers and phase-synchronised oscillators - multiplies and filters frequency of prodn. from mixer of selected outputs from externally coded switching circuit
US4979170A (en) * 1988-01-19 1990-12-18 Qualcomm, Inc. Alternating sequential half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DE4126915A1 (de) * 1991-08-14 1993-02-18 Siemens Ag Integrierter frequenzsynthesizer-schaltkreis fuer sende-und empfangsbetrieb
US5535432A (en) * 1994-09-14 1996-07-09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Dual-mode satellite/cellular phone with a frequency synthesizer
JPH0918378A (ja) * 1995-07-03 1997-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回路
US5974302A (en) * 1997-03-24 1999-10-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ual band cellular/PCS transceiver
KR100251582B1 (ko) * 1997-12-29 2000-04-15 윤종용 이중대역 이중모드 송/수신기의 제2중간주파수 자동 스위칭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159B2 (en) 2001-02-26 2005-1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706131B (zh) * 2002-10-23 2013-05-01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无线电信号分配的设备和包括所述设备的接收系统
CN100377501C (zh) * 2003-07-14 2008-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仅需窄带部件的宽带正交产生技术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1934C (zh) 2005-07-20
JPH1141132A (ja) 1999-02-12
US6201952B1 (en) 2001-03-13
EP0893887A3 (en) 2003-06-25
EP0893887A2 (en) 1999-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1934C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486538A (zh) 多频带无线信号发送机/接收机
CN1280981C (zh)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装置
CN1310486C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218498C (zh) 使用直接变换接收机的多频带收发信机和直接变换接收机
CN1910826A (zh) 分频电路和使用其的多模式无线电设备
CN1315265C (zh) 接收机及ic
CN1291560C (zh) 无线电信号发射机
CN1272921C (zh) 转发器,监视设备,转发器系统,控制方法和监视方法
CN1922795A (zh) 多模式/多频带移动站及其操作方法
CN1409497A (zh) 失真补偿装置
CN1643799A (zh) 低功耗高线性接收机的直接转换
CN1508982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天线设备以及第一双工器
CN1853351A (zh) 放大电路及放大方法
CN1199414C (zh) 多频带数据通信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893292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移动电话终端
CN1845542A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717107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基站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820420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在其中使用的无线数字接收器
CN1655555A (zh) 无线局域网中多协议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547801A (zh) 混合失真补偿方法和混合失真补偿装置
CN1649254A (zh) 传输电路
CN1113488C (zh)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CN101039298A (zh) 频分复用收发器设备、波数分割复用收发器设备及其方法
CN1716924A (zh) 用于无线信道的基于有效载荷的信道估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