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5888A - 磁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5888A
CN1215888A CN98120214A CN98120214A CN1215888A CN 1215888 A CN1215888 A CN 1215888A CN 98120214 A CN98120214 A CN 98120214A CN 98120214 A CN98120214 A CN 98120214A CN 1215888 A CN1215888 A CN 1215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magnetic head
magnetic
pedestal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20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涉
繁本竜彦
早田裕
藤田正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15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02Driving or moving of heads
    • G11B21/02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indexed part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11B5/4813Mounting or aligning of arm assemblies, e.g. actuator arm supported by bearings, multiple arm assemblies, arm stacks or multiple heads on single ar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8Disposition of heads
    • G11B5/4886Disposition of heads relative to rotating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08Magnetic discs
    • G11B2220/2516Hard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1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or erasing from, magnetic disk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驱动至少两类磁盘的磁盘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安装在基座上的主磁头托架,一端由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一包括一滑触头、一基座、一有第一磁心并以第一记录密度访问信号的第一换能器和一有第二磁心并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记录密度访问信号的第二换能器的磁头。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磁隙形成于面向磁盘主记录面的磁头的一面上。磁盘装置还包括一枢轴构件,在滑触头和基座位于枢轴构件的两个相对表面上的状态下以枢轴方式支撑磁头。

Description

磁盘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记录和/或重放一个磁盘上的信息信号的盘装置,该磁盘的主面上具有一个信号记录部分。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一种在磁头悬浮于正在旋转的磁盘的信号记录部分的状态下,记录和/或重放信息信号的磁盘装置。
迄今为止,一种采用直径为3.5英寸磁盘为记录媒体并在由柔性合成树脂构成的盘片的主面上具有一个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装置被广泛使用。
这种磁盘装置中使用的磁盘1的中心部分具有一个由薄不锈钢板构成的盘心2。在盘心2的中心区域形成了一个主轴孔3以供磁盘装置上盘旋转元件15的主轴16通过。在偏离盘心2的主轴孔3的一个位置上,形成了一个与盘旋转元件15的驱动轴17相衔接的驱动轴衔接孔4。
最轻微的外力往往会损坏具有软盘片的磁盘1。而且,如果磁盘上有污垢,就不能正确记录/重放信息信号。通过将这种磁盘装入一个主盒体单元7中而构成一个盒式磁盘,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坏和污垢的堆积,主盒体单元7分为邻接的上盒部分和下盒部分。当磁盘被包含在磁盘装置上的主盒体单元7中时,装在主盒体单元7中的磁盘1被填装或隐藏在存储器中。
在装有磁盘1的主盒体单元7的下表面的中部有一个圆形的中心孔9,磁盘1中心上形成的盘心通过这个中心孔7而暴露到外面。在主盒体单元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了一对彼此相对的记录和/或重现装置10、11,它们从中心孔9的附近一直延伸到最前端,以致磁盘的信号记录部分的一部分通过磁盘的内边缘和外边缘而暴露于外面。
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是一个用于开/关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活门被可动地安装在主盒体单元7上。
在用于填装上述盒式磁盘的磁盘装置上安装了一个用于使装在盒式磁盘8中的磁盘1旋转的磁盘旋转元件15。磁盘旋转元件15包括一个安装在该装置主体部分的基座上的主轴马达和一个安装在主轴马达的主轴19末端上以与其一同旋转的磁盘架(DISC TABLE)20,如图1所示。在放置磁盘1的磁盘架20的表面上安装有一块磁铁21用以吸住安装在磁盘1上的盘心2。在磁盘架20的磁盘放置表面上偏离主轴19的位置上,形成了一个凸出的并与盘心2上的驱动轴啮合孔4相啮合的驱动轴17。驱动轴17通过一个图中未示的偏斜构件,如拉簧而偏向磁盘架20的外边缘。
当盒式磁盘8被填装到磁盘装置中的盒式磁盘装入元件上的位置中时,盘心2在磁铁21的吸力作用下位于磁盘架20上。主轴马达19插入主轴孔3中,同时驱动轴17被挤入驱动轴啮合孔4中。如果开始驱动主轴马达,驱动轴17反向压缩主轴19以使磁盘1以主轴19为圆心,同时主盒体单元7中的磁盘1正在与磁盘架20一同旋转。
同时,由于装有磁盘1的盒式磁盘8被填装到盒式磁盘装入元件上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中,所以位于磁盘架20上并与其一同旋转的磁盘1在主盒体单元7的上下表面间近乎中间高度的位置上转动。即,磁盘1以不接触主盒体单元7的上或下内表面的方式旋转。
磁盘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在磁盘旋转元件作用下旋转的磁盘1上或从旋转的磁盘1上重现信息信号的磁头装置25。参照图1,磁盘装置25包括一个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基座上的主托架26,用于磁盘架20上的磁盘1的径向移动并适用于由一个进给机构进行磁盘的径向进给。在主托架26的下端形成了向磁盘架20上的磁盘1的底面延伸的第一磁头支撑臂27。通过一个簧片29,伸出并与位于磁盘架20上的磁盘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磁头支撑臂27相对的第二磁头支撑臂28的最近端被安装在主托架26的上端表面上以使其能够移向磁盘1或从磁盘1移开。
同时,第二磁头支撑臂28被旋转地倾向一方,使其末端根据簧片29的偏离而趋近于在磁盘架20上的磁盘1。
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28的末端的相对面上并延伸到磁盘1的上下表面上。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中每一个的高度为H1,使得磁头29和30通过记录和/或重现开口10和11而被强加到磁盘基体8上处于盒式磁盘装入元件上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中的磁盘基体8的主盒体单元7中而与主盒体单元7中的正在旋转的磁盘的两个主记录面相接触,如图1所示。即,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中每一个的高度为H1,使得磁头29和30被强加到主盒体单元7中而与主盒体单元7的上下表面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正在旋转的磁盘的两个主记录面相接触,不必使伸到主盒体单元7的上下侧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和28与主盒体单元7相接触。
同时,通过一个磁头升高机构使伸到被装入盒式磁盘装入元件中的盒式磁盘8的上侧的第二磁头支撑臂28在如图1中虚线部分所示的远离第一磁头支撑臂27的上升位置和如图1中实线部分所示的接近第一磁头支撑臂27的下降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其中在下降位置上,臂28末端上的第二磁头30与磁盘架20上的磁盘1相接触。
通过一个可以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变形的薄片形万向弹簧31,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28的末端上,如图2所示。通过对簧片进行冲压而形成万向弹簧31。万向弹簧31的中心位于与由一个凸出形成于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28上的枢轴32所支撑的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的承载面相对的平面上。在图2中箭头A和/或B所示的方向上转动由枢轴32支撑的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以满足万向弹簧31以枢轴32为中心的弹性形变。
当向或从磁盘1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时,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保持与和磁盘架20一同旋转的磁盘1的两个主记录面的滑动接触,如图1所示。在磁盘1旋转的过程中,往往产生磁盘旋转面的表面偏斜,其中磁盘在上下方向上偏斜而不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在发生了磁盘旋转面偏斜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与磁盘1滑动接触的稳定状态,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在图2中箭头A和/或B所示的方向上旋转移位以便于随磁盘1的位移而移动。这样,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能够正确地访问磁盘1的信号记录部分上所形成的记录磁道以重现信息信号。
磁盘装置的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的高度为H1,以足以使磁头被挤入与旋转的磁盘的两个主记录面接触的主盒体单元7中,该高度H1是主盒体单元7上下两侧之间的中间位置,磁头被固定在中枢端由万向弹簧31支撑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28上,使得磁头能够以万向弹簧31所支撑的最近端为中心旋转移位。这样,如果外部干扰被加到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27、28上,则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往往会在图2中箭头A和/或B所示的方向上以最近端为中心发生旋转移位。如果第一和第二磁头29、30以这种方式被旋转移位,则磁头从要被访问的记录磁道偏移,使得不能实现沿记录磁道转动和信息信号的正确记录/重现。
当前用作磁盘装置的记录媒体的磁盘具有从常规的2兆字节到几十兆至几百兆字节的存储量。在这种大容量的磁盘中,道宽被缩短的同时道间距也被缩短,以增加磁盘信号记录部分中形成的记录磁道的密度。在采用了道宽和道间距都被缩短的磁盘的磁盘装置中,如果磁头的最小旋转位移使磁头偏离了要被访问的记录磁道,则磁头停止随干扰引起的磁盘位移而移动,使得不能跟踪预定的记录磁道而中止信息信号的正确记录/重现。
另一方面,记录量增加的磁盘以不小于3000rpm的一个rpm旋转。如果磁头与以一个升高了的速度旋转的磁盘保持滑动接触,则保持滑动接触的磁盘和磁头都被大大地磨损并且其耐用性被破坏。在磁头在信息信号的记录/重现过程中悬浮于磁盘上的磁盘装置中,由万向弹簧支撑的磁头容易发生由加在支撑磁头的支撑臂上的最小干扰引起的旋转偏斜。具有上述较大高度并由最近端靠万向弹簧支撑的磁头支撑臂支撑的磁头被旋转移位而不随磁盘的位移而移动。这样,磁头偏离于要访问的记录磁道以中止沿预定记录磁道的转动和信息信号的记录/重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了现有磁盘装置中所固有的问题的新的磁盘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盘装置,借此能够通过磁头正确访问一个正在旋转的磁盘的记录磁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盘装置,借此能够正确访问道宽和道间距都被缩短了的磁盘的记录磁道以实现信息信号的正确记录/重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盘装置,借此多种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磁盘可被有选择地用于实现信息信号到高记录密度的记录,并借此即使使用了道宽和道间距都被缩短的磁盘,也能够可靠地访问记录磁道以实现信息信号的正确记录/重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盘装置,借此保护磁头并用磁头可靠地访问在被装入主盒体单元中时旋转的磁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一个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的磁盘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座,一个被安装用于在基座上移动的主磁头托架,一个一端由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一个固定在面向磁盘的支撑臂的对立端一侧上的隔板,一个具有用于固定的部分和以用于固定的部分为枢轴旋转的枢轴部分的枢轴构件,以及一个由枢轴构件的枢轴部分支撑的磁头。用于固定的部分被固定在隔板与支撑臂在磁盘主记录面的垂直方向上相隔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上。
最好,磁盘被可旋转地装在一个盒体中并且磁盘主记录面的一部分通过盒体上的一个孔而被露在外面。
最好,枢轴部分是一个平板形部件,其一个表面由磁头支撑,在隔板上有一个用于支撑枢轴部分的背面上一个点的枢轴。
磁盘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磁头具有用于访问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
最好,磁头具有一个滑触头和一个基座,并在如下状态中由枢轴部分支撑:其中滑触头被定位在枢轴构件相对于面向磁盘的支撑臂的一侧,基座被定位在枢轴构件朝向支撑臂的一侧。
磁盘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磁头具有用于访问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第一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基座上,第二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滑触头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一个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的磁盘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座,一个安装在基座上用于移动的主磁头托架,一个一端由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一个磁头和一个固定在在磁盘主记录面的垂直方向上距离面向磁盘主记录面的支撑臂相对端一侧预定间隔的位置上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用于使磁头定向到磁盘的主记录面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一个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的磁盘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座,一个安装在基座上用于移动的主磁头托架,一个一端由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一个包括一个滑触头、一个基座、一个具有第一磁心并用于以第一记录密度访问信息信号的第一换能器以及一个具有第二磁心并用于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访问信息信号的第二换能器的磁头,以及一个平板形枢轴构件,用于支撑相对于支撑臂的磁头,使得滑触头和基座朝枢轴构件的两个相对表面排列。第一换能器的磁隙和第二换能器的磁隙形成于面向磁盘主记录面的磁头的一个面上。第一磁心位于基座上而第二磁心位于滑触头上。
利用本发明的磁盘装置,其中通过一个枢轴构件支撑支在磁头支撑臂末端上的磁头,为了满足在旋转驱动磁盘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偏斜而发生以枢轴为中心的位移,使得在磁头悬浮于磁盘主记录面之上的恒定状态被保持时,访问磁盘的带有信号记录部分的主记录面,其结果是无须随磁道转动就能够正确地记录或重现信息信号。
特别是,通过一个被安装在磁盘高度的中间位置上的枢轴构件来支撑磁头,使得如果由于装置主盒体单元外部或正在旋转的磁盘产生的振动而使磁头作为枢轴发生偏斜,则磁头只受到很小的旋转力来防止对磁盘信号记录部分的访问受到影响以记录/重现信息信号。
图1是示出了一个盒式磁盘被装入现有的用于记录/重现信息信号的磁盘装置中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安装现有磁盘装置中的磁头装置的磁头的侧视图。
图3是装有具有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的第一盒式磁盘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盒式磁盘下表面的仰视图。
图5是装入具有第二记录密度的第二磁盘的第二盒式磁盘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第二盒式磁盘下表面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外观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用于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的磁头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磁头装置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带有磁头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被挤入用于记录/重现信息信号的盒式磁盘中时的磁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了带有磁头的第二磁头支撑臂在远离第一磁头支撑臂的方向上转动以退出盒式磁盘的侧视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所采用的磁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磁头的平面图。
图15是磁头的后视图。
图16是磁头的仰视图。
图17是磁头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了作为枢轴并将磁头支撑到磁头支撑臂上的万向弹簧的平面图。
图19示出了带有磁头内置的万向弹簧的隔板构件的平面图。
图20是隔板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21是隔板构件的仰视图。
图22是隔板构件的纵向截面侧视图。
图23是示出了磁头内置的万向弹簧被安装在隔板构件上的平面图。
图24是以部分剖面示出了磁头内置的万向弹簧被安装在隔板构件上的侧视图。
图25是示出了磁头内置的万向弹簧被安装在隔板构件上的仰视图。
图26是示出了磁头内置的万向弹簧被安装在隔板构件上的侧视图。
图27是以部分剖面示出了通过一个万向弹簧支撑磁头的隔板构件被安装在磁头支撑臂上的透视图。
图28是示出了万向弹簧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图29是示出了万向弹簧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图30是示出了万向弹簧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图31是示出了隔板构件的另一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2是示出了隔板构件的另一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3是采用图32所示的隔板构件的磁头的侧视图。
图34是采用图32所示的隔板构件的磁头的平面图。
图35是采用图32所示的隔板构件的磁头的前视图。
图36是示出了带有磁心的整个磁头滑触头分解透视图。
图37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记录/重现系统的电路方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能够通过有选择地利用装有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的第一盒式磁盘或装有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的第二盒式磁盘来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
在描述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之前,先对用在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盒式磁盘进行说明。装在这些盒式磁盘中的磁盘的直径为3.5英寸。
第一盒式磁盘41中装有第一磁盘42,该磁盘具有不大于2兆字节的记录容量并且以第一记录密度将信息信号记录于其上,如图3和图4所示。装在第一盒式磁盘41中的第一磁盘42具有由柔性合成树脂构成的盘片43。盘片43的两个主记录表面上都有磁性物质层以形成信号记录部分。在盘片43的中心形成了一个由盘心44制动的圆形中心孔。这个固定在盘片43上的盘心44由诸如不锈钢或铁之类的磁性材料构成并具有一个与中心孔合接的管状凸块。盘心的凸缘在焊接到中心孔边缘上的凸块的边缘外侧上。在盘心44的中部形成一个矩形主轴孔44a,磁盘装置上的磁盘旋转驱动单元的主轴由此通过。在偏离盘心中心的位置上形成了一个矩形的驱动轴啮合孔44b,与磁盘旋转驱动单元上的一个驱动轴相啮合。
上述结构的第一磁盘42被可旋转地装入一个由接合上下盒体部分45、46而构成的主盒体单元47中。在装有磁盘42的主盒体单元47的下表面的中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中心孔48,磁盘旋转驱动单元的一个磁盘托架被嵌入其中,如图4所示。在主盒体单元47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置上形成了矩形的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如图3和4所示。这些口49、50位于主盒体单元47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并从中心孔48的附近延伸到主盒体单元47的前端。通过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使装在主盒体单元47中的第一磁盘42的从磁盘的内边缘到外边缘的信号记录部分的一部分被暴露到外部。在主盒体单元47后端表面的一个角上有一个错误记录禁止孔51,用于禁止将信息信号叠加记录到所装入的磁盘42上。在主盒体单元47下表面与错误记录禁止孔51相对一侧的角上形成了一个磁盘识别孔52,用于指定装在主盒体单元47中的磁盘的种类,如图4所示。通过检测该磁盘识别孔52,识别出装在主盒体单元47中的磁盘的记录容量为2兆字节。
在主盒体单元47的下表面上有定位针啮合孔58、59,用于对盒式磁盘41装入到磁盘装置上的位置进行定位。这些定位针啮合孔58、59位于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的两边,如图5所示。在第一盒式磁盘41上,固定有一个活门构件53,用于打开/关上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如图3和4所示。活门构件53的横截面为U形,由金属片,如铝或不锈钢,或对合成树脂进行模塑而制成,并被固定在主盒体单元47的前端,包住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沿图3和4中箭头C1或C2所示的方向移动。活门53包括跨接在主盒体单元47上下两侧以包住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的活门部分53a,53b。这些活门部分53a,53b上有矩形开口54、55,用于在活门构件53沿图3和4中箭头C1所示方向移动到打开口49、50的位置上时打开口49、50。
同时通过一个主盒体单元47中的弹簧构件,可以在活门部分53a,53b关闭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的方向上,如图3和4中箭头C2所示,使活门构件53产生偏移。
装有第二磁盘62并用于以高于第一磁盘42的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盒式磁盘61的大小和厚度与第一盒式磁盘41相同。
与上述第一磁盘42相似,装在第二盒式磁盘61中的第二磁盘62具有由柔性合成树脂构成的盘片63,盘片63的两个主记录表面上都有磁性物质层以形成信号记录部分。在盘片63的中心形成了一个圆形中心孔并且一个盘心64被固定在其中以弥合该中心孔。这个固定在盘片63上的盘心64由诸如不锈钢或铁之类的磁性材料构成并具有一个与中心孔合接的管状凸块。盘心的凸缘在焊接到中心孔边缘上的凸块的边缘外侧上。在盘心64的中部形成一个矩形主轴孔64a,磁盘装置上的磁盘旋转驱动单元的主轴由此通过。在偏离盘心中心的位置上形成了一个矩形的驱动轴啮合孔64b,与磁盘旋转驱动单元上的一个驱动轴相啮合。
上述第二磁盘62具有不小于100兆字节,最好不小于200兆字节的记录容量。第二磁盘62被可旋转地装入一个由接合上下盒体部分65、66而构成的主盒体单元67中。在装有磁盘62的主盒体单元67的下表面的中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中心孔68,磁盘旋转驱动单元的一个磁盘托架被嵌入其中,如图5和6所示。在主盒体单元67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置上形成了矩形的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如图5和6所示。这些口69、70位于主盒体单元67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并从中心孔68的附近延伸到主盒体单元67的前端。通过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使装在主盒体单元67中的第二磁盘62的从磁盘的内边缘到外边缘的信号记录部分的一部分被暴露到外部。
第二磁盘62的信号记录部分一直延伸到外边缘附近以实现其大记录容量。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在尺寸上大于上述第一盒式磁盘41的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使得一直延伸到磁盘62附近的信号记录部分被暴露在主盒体单元67的外部以由磁盘装置的磁头进行存取。即,第二盒式磁盘61的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一直延伸到主盒体单元67的前端。
在主盒体单元67后端表面的一个角上有一个错误记录禁止孔71,用于禁止将信息信号叠加记录到装入其中的第二磁盘62上,如图5和6所示。错误记录禁止孔71位于第一盒式磁盘41相对一侧的角上。在主盒体单元67下表面上与错误记录禁止孔71相对一侧的角上形成了一个检测孔72,如图6所示。这个检测孔72位于与第一盒式磁盘41上的错误记录禁止孔51相对齐的位置上,使得如果只采用第一盒式磁盘41的磁盘装置被加载到磁盘装置上,就通过磁盘装置上的用于禁止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第二磁盘62上的错误记录检测机构检测该检测孔72以防止偶然擦除以高记录密度被记录到第二磁盘62上的信息信号。
在主盒体单元67的下表面上形成了对磁盘装置上用于设置装入位置的定位针进行定位的定位针啮合孔78、79,如图6所示。这些定位针啮合孔78、79被形成于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的两面上,如图6所示。在主盒体单元67的下表面上定位针啮合孔78的附近,形成了一个磁盘识别孔72,用于指明具有大记录容量,如200兆字节的第二磁盘62已被装入主盒体单元67中。
在主盒体单元67的上表面带有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的前半部分的一个角上,形成了一个用于限制插入磁盘装置中的方向的错误记录禁止槽形口80。
与第一盒式磁盘41相似,第二盒式磁盘61也有一个用于打开/关闭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的活门构件83。同样地,这个活门构件83由金属片,如铝或不锈钢,或对合成树脂进行模塑而制成。
第二盒式磁盘61上的活门构件83具有其尺寸足以盖住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的活门部分83a、83b,和由活门部分83a、83b最上端的两侧伸出而使整个切面为T形的活门支撑部分84、85。连接活门部分83a、83b的活门支撑部分84、85被用于通过主盒体单元67支撑活门构件83。
第二盒式磁盘61上的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一直开到主盒体单元67的边缘附近以露出一直到第二磁盘62的外边缘附近的信号记录部分,并且其尺寸大于第一盒式磁盘41上的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为了便于打开尺寸增大的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活门构件83的活门支撑部分84具有一个槽形凹口86,用以在活门构件83移动到图5所示的打开口69、70的位置上时,露出口69、70的最前端。即,主盒体单元67的上下面伸出的活门支撑部分84的一部分形成了槽形凹口86。
上述活门构件83从主盒体单元67的前端部分接合以包住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并且安装后可在图4和6中的箭头C1和C2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沿着这两个方向,活门部分83a、83b打开或关闭口69、70。
通过主盒体单元67中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弹簧构件使活门构件83沿图5和6中箭头C2所示的关闭记录和/或重现口69、70的方向移动。
然后,参照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在该磁盘装置中,通过有选择地利用装有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42的第一盒式磁盘41或装有以大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62的第二盒式磁盘61,来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
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100具有一个主盒体单元103,通过接合相对的上盖和下盖101、102而构成该主盒体单元103,通过将一个薄金属板卷曲成U形断面而形成了上下盖,如图7和8所示。在这个主盒体单元103中装有一个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基座104。在前面板105的上边缘形成了一个盒体插入/退出口106,其大小足以允许沿水平方向以带有活门53、83的盒式磁盘的前端为插入端,将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插入到主盒体单元103内部。当盒式磁盘41或61还没有被装入主盒体单元103中时,盒体插入/退出口106被一个开/关盖107盖住,在盒式磁盘41或61没有被装入主盒体单元103中的位置上时,开/关盖107向主盒体单元103内侧方向转动。
在前面板105下边缘的前侧上,安装了一个用于操作退出机构使装在主盒体单元103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61从主盒体单元103中退出的退出按钮108和一个用于显示磁盘装置工作状态的发光显示元件109。
在主盒体单元103中的基座104上,有一个用于旋转驱动位于装在主盒体单元103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61中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62的磁盘旋转驱动元件111。这个磁盘旋转驱动元件111包括一个安装在基座104上的主轴马达112和一个安装在主轴马达112的主轴113的最下端上并与主轴一同旋转的磁盘架114,如图9所示。在支撑第一或第二磁盘42、62的磁盘架114的表面上,安装有一个磁铁115,用于吸住磁盘42或62的盘心44或64。在磁盘架114放置磁盘42或62的表面上,在偏离主轴113的位置上设有一个直立的并且分别与盘心44中的驱动针啮合孔44b或64b相啮合的驱动针116。通过一个图中未示的偏离构件,如受拉弹簧,驱动针116朝着磁盘架114的外边缘的方向偏离。
在基座10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一个电子电路板120,其上排列着多种电子电路或检测开关。
在带有磁盘架114的基座104的上表面上,有一个盒体夹121,该盒体夹由一个用于夹住从盒体插入/退出口106插入主盒体单元103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的盒夹构件构成。在这个盒体夹121的两侧都有用于夹住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的两侧的盒体夹121a,121b,使得盒体夹121为一个前侧和下侧开口的薄壳体。
盒体夹121夹住从盒体插入/退出口106插入主盒体单元103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并通过基座104中内置的盒体加载机构,在与磁盘旋转元件111的磁盘架114相隔的一个位置和接近磁盘架114的一个位置之间上下移动,用于将盒体夹121夹住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加载到磁盘架114上或卸载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
在基座104的上表面上,有一个由盒体加载机构构成、用于朝着或远离基座104上的磁盘旋转元件111而升高或降低盒体夹121的升高/降低板122。在面向基座的升高/降低板122的两侧垂直设置了具有斜面的凸轮片123、124,如图8所示。在这些凸轮片123、124上设置了凸出形成于盒体夹121两侧的支撑轴124。升高/降低板122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偏离构件沿着图8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发生偏离。在基座104的后侧安装了一个锁定杆127,用于将升高/降低板122锁定在升高/降低板122已经沿着图8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到后侧时的后部位置上。
在基座104的后侧上安装了一个退出马达,用于使升高/降低板122在与偏离构件的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如图8中箭头X1所示。
当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通过盒体插入/退出口106而被插入主盒体单元103中时,退出马达使升高/降低板122沿着图8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到基座104的后部位置。此时,升高/降低板122被锁定杆127锁定并为固定在基座104的后部位置上。当升高/降低板122被锁定杆127锁定时,盒体夹121具有一个由升高/降低板122的凸轮片123、124的上表面支撑的支撑轴124,并且盒体夹121被固定在与磁盘旋转单元111的磁盘架114相隔的升高位置上。当被固定在升高位置上时,盒体夹121使其前侧开口端朝向盒体插入/退出口106。如果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通过盒体插入/退出口106而被插入盒体夹121的内部时,锁定杆127被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转动。当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被插入到盒体夹121中的盒体插入位置时,锁定杆127解除对升高/降低板122的锁定状态。如果锁定杆127解除锁定状态,升高/降低板122在偏离构件的偏离作用下沿着图8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移动。如果升高/降低板122沿着图8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移动,支撑轴124沿着凸轮片122、123的斜面移动,使得盒体夹121沿着图8中箭头L1所示的方向被降低到磁盘架114上。这使得在将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同时,将盒体夹121夹住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定位到基座104上的盒体加载单元125上。此时,通过从盘心44或64上的主轴孔44a或64a穿过的主轴113、从驱动轴啮合孔44b或64b穿过的驱动轴116以及被磁铁115吸住的盘心44或64将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放置在磁盘架114上,使得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能够与磁盘架114一同旋转。
在主轴马达112旋转时,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与磁盘架114一同旋转。
由于第一磁盘42与磁盘架114一同旋转,驱动轴116对驱动轴啮合孔44b的外侧产生压力,以便沿与主轴113外表面相反的方向对矩形主轴孔44a的角产生压力,从而达到第一磁盘42的旋转中心与主轴113的中心一致。
盒体加载单元125包括与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的定位轴啮合孔58、59或78、79相啮合的定位轴。这些定位轴与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的定位轴啮合孔58、59或78、79相啮合,用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对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定位。
当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时,在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被定位时将其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上,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被定位在主盒体单元47、67的上下侧之间的一个近似中间位置上,并且以脱离与主盒体单元47、67的上下内表面的接触的方式旋转。
当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时,在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被定位轴定位时将其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上。这样,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被定位在主盒体单元47、67的上下侧之间的一个近似中间位置上,并且以脱离与主盒体单元47、67的上下内表面的接触的方式旋转。
在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被插入盒体夹121的过程中,位于盒体夹121上的活门开/关机构使分别位于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上的活门53、83沿着打开记录和/或重现口49、50或69、70的方向移动,以打开这些开口。
为了从主盒体单元103中退出被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按下位于前面板104上的退出按钮108,以便于将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加载到磁盘架114上。在按下退出按钮108时,退出马达转动使得升高/降低板122在与偏离构件的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如图8中箭头X1的方向所示。如果升高/降低板122沿图8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支撑轴124就沿凸轮片122、123的斜面移动,使得盒体夹121沿图8中箭头L2所示的方向从基座104升高以从位于基座104上的盒体加载单元125处升高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从而从磁盘架114上卸载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
如果盒体夹121从基座104移动到升高位置,锁定杆127沿脱离盒体夹121的方向推动被盒体夹121夹住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使得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局部地从盒体夹121中被推出。当锁定杆127沿脱离盒体夹121的方向推动被盒体夹121夹住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时,锁定杆127与升高/降低板122相啮合,以便于在升高/降低板122沿与偏离构件的偏离方向相反的、如图8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时,将其固定在退出位置上。
在依序排列于主盒体单元103中基座104的下表面上的电子电路板120上,提供了一个磁盘插入检测开关131以及第一和第二错误记录禁止检测开关132、133,这些开关凸出于基座104的上表面,图中未示出。磁盘检测开关131检测装入位置上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的存在,而第一和第二错误记录禁止检测开关132、133检测分别位于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上的错误记录禁止孔51或71的打开。用于检测位于第二盒式磁盘61上的磁盘容量识别孔的磁盘容量识别开关134被安装在电子电路板120上,如图8所示。这个磁盘容量识别开关134位于被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第二盒式磁盘61上所形成的磁盘识别孔72的对齐位置上,并用于检测位于被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盒式磁盘上的磁盘识别孔的存在,从而检测出装在盒式磁盘中的磁盘的容量。
基座104上包括一个磁头装置151,用于存取与磁盘架114一同转动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两个主记录面上所形成的信号记录部分以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磁头装置151位于主盒体单元103的内部,与被插入主盒体单元103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相对,如图8所示。
磁头装置151包括伸向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两个带有信号记录部分的主记录面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如图8所示。这些磁头支撑臂152、153的末端装有用于访问形成于第一和第二磁盘42、62的两个主记录面上的信号记录部分的磁头155、155。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磁头装置151,这个磁头装置151包括一个与带有磁头155、155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相连的主磁头托架156,用于通过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将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快速移动。
主磁头托架156由一种刚性材料构成,如合成树脂或铝或镁合金。主磁头托架156被一个主导向轴157和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副导向轴支撑,它们平行于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径向而被安装在基座104上。在主磁头托架156最近端的两侧凸出形成了一对线圈架158、159,其上装有驱动线圈160、161,驱动线圈中插入了一组位于基座104上的未示出的音圈线圈马达。当驱动电流被提供给主磁头托架156的驱动线圈160、161时,后者使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快速移动。
与主磁头托架156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中的每一个由一个作为与主磁头托架156的连接部分的连接板162和一个安装在连接板162末端的磁头支撑弹簧163组成。连接板162由一种刚性材料构成,如合成树脂或铝或镁合金,而磁头支撑弹簧163由一个簧片构成。磁头支撑弹簧163基本上为三角形,其朝向承载磁头155的末端渐尖,如图9所示。承载磁头155的磁头支撑弹簧163的末端一个螺丝164固定在连接板162的末端上。
由第一磁头支撑臂152构成的连接板162从主磁头托架156的下端伸出。即,在第一磁头支撑臂152被固定到主磁头托架156上时,第一磁头支撑臂152伸向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下面的主记录面,如图11所示。
第二磁头支撑臂153由主磁头托架156承载以在图11和12中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转动,在该方向下,臂153上的磁头155向着或远离第一磁头支撑臂152上的磁头155移动。特别是,第二磁头支撑臂153通过使支撑轴165、166与主磁头托架156上端面上的支撑轴啮合槽166、166相啮合,以凸出形成于连接板162尽端两侧的支撑轴对165、166为转动中心,沿图11和12中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转动。
第二磁头支撑臂153沿图11和12中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转动,这与盒体夹121相对于基座104的升高/降低具有连锁关系。第二磁头支撑臂153沿图11和12中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转动,并且通过使凸出形成于连接板162末端两侧上的挡块167、167卡住盒体夹121中的磁头装置嵌入口168的两侧而与盒体夹121的升高/降低具有连锁关系,如图7所示。
第二磁头支撑臂153在位于连接板162和主磁头托架156之间的扭力盘簧170的作用下,沿图11和12中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旋转地偏移,在该方向下,其末端上的磁头155渐渐接近第一磁头支撑臂152上的磁头155,如图10所示。
同时,旋转地偏移使啮合于轴啮合槽166、166的支撑轴165、165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的扭力盘簧170被一个用螺丝171安装在主磁头托架156的上端面上的支撑板172支撑,以便于防止从主磁头托架156上被拆离,如图10所示。
当盒体夹121从基座104升高至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能够插入或脱离的退出位置时,第二磁头支撑臂153沿图12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围绕支撑轴165、165转动。此时,在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之间有一个间隔H2,该间隔足以允许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被嵌入其中而不接触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的磁头155、155。
当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被插入盒体夹121并且盒体夹121向基座104降低时,第二磁头支撑臂153在扭力盘簧170的偏力下,连动于盒体夹121的降低,以支撑轴165、165为转动中心,沿图12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当第二磁头支撑臂153沿图12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时,通过打开的记录和/或出现口49、50或69、70,安装在臂153末端上的磁头155被嵌入夹在盒体夹121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以便于与加载在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上主记录面相接触,如图11所示。
更精确地,磁头155轻轻地悬浮于第二磁盘62上一个很小的距离。
当盒体夹121向着基座104降低使得夹在盒体夹121中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被加载到位于基座104上的盒体加载单元125上时,通过打开的记录和/或出现口49、50或69、70,安装在第一磁头支撑臂152末端上的磁头155被嵌入夹在盒体夹121中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中,以便于与加载在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下主记录面相接触。
当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的磁头155、155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两个主记录面接触时,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伸到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的上下表面上,而不与被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接触,如图11所示。这样,与上述现有的磁头相似,磁头155、155的高度为H3,其高度足以允许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嵌入主盒体单元47、67中,与在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上下表面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旋转并与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不接触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62相接触。
下面说明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的磁头155。由于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的磁头构造相同,所以只对一个磁头支撑臂进行说明。
参照图13,用于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的磁头155包括一个内置在第一磁头基片201和第二磁头基片202中的磁头滑触头203。当第一磁盘42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时,第一磁头基片201用于向或从具有低记录容量和低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42上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当第二磁盘62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时,第二磁头基片202用于向或从具有高记录容量和高记录密度的第二磁盘62上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
在磁头滑触头203的尽端与面向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具有一个第一磁心单元208,它由构成磁头155尽端的磁心形成构件205以及安装在磁心形成构件205两侧上的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组成,如图13所示。磁心单元208的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支撑绕在第一和第二线圈架209、210上的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如图13所示。
支撑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的第一磁心单元208由用于与第一磁头基片201一起访问第一磁盘42的第一换能器构成。
构成磁头155的磁头滑触头203由内置于第一磁头基片201内的第一滑触头单元216,位于第一滑触头单元216和第一磁头基片201之间的第二滑触头单元217以及与第二滑触头单元217一起钳住第一磁头基片201的第三滑触头单元218组成。
即,磁头滑触头203使第一滑触头单元216和第一磁头基片201以第二滑触头单元217为中心,排列连接在第二滑触头单元217的两侧,并使第三滑触头单元218与第一滑触头单元216的侧面连接,如图13和14所示。
当利用这种磁头滑触头203的磁头155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上并在磁盘装置上处于上述状态时,在面向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磁头滑触头203的表面上,形成了轨道219、220,这些轨道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上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如图13所示。当第二磁盘62在图13中箭头R所示的方向上以超过300的rmp旋转时,这些轨道219、220允许在接近第二磁盘62的磁头滑触头203和第二磁盘62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以使磁头滑触头203悬浮于第二磁盘62的主记录面之上。
当被加载到磁盘架114上并与其一起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沿图13中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在磁盘42或62向轨道219、220的推入侧上形成了前坡部分221、221,而在磁盘42或62的推出侧上形成了后坡部分222、222。当磁头滑触头203与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平行接触时,前坡部分221、221相对于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大约倾斜0.5°,而后坡部分222、222相对于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大约倾斜20°。
在构成磁头滑触头203的第一磁头基片201纵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上具有一个记录/重现磁头223和一个消磁磁头224。当磁盘42或62沿图13中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时,消磁磁头224位于记录/重现磁头223沿磁盘42或62的旋转方向的下行侧上。第一磁头基片201构成第一换能器,用于向或从具有低记录密度和不大于2兆字节的记录容量的第一磁盘42上记录/重现信息信号。位于第一磁头基片201上的记录/重现磁头223具有一个稍大于第一磁头基片201的记录磁道宽度的磁隙G1。消磁磁头224位于磁隙G1沿磁盘42的旋转方向的下行侧上,并沿着磁隙G1的宽度,在其两端都具有磁隙G2,G3。
在记录信息信号到第一磁盘42上时,第一磁头基片201通过记录/重现磁头223的磁隙G1而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第一磁盘42上,同时沿着记录/重现磁头223记录信息信号时形成的记录磁道的宽度,通过消磁磁头224的磁隙G2,G3将其两侧消磁而成为一个预定宽度,以在两个相邻的磁道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带。
构成用于高记录密度的第二换能器并内置于磁头滑触头203的第一滑触头单元216中的第二磁头基片202具有一个磁隙并利用例如金属焊条惰性气体焊接磁头(MIG磁头),所述磁隙能够形成比记录/重现磁头223形成的记录磁道还窄的记录磁道。通过将f202嵌入一个例如陶瓷制的滑触头构件中而形成这个第一滑触头单元216。
内置第二磁头基片202的第一滑触头单元216上形成了一个切口凹槽225,用于露出第二磁头基片202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在切口凹槽225中,用作磁心的第二磁头基片202部分被部分地露到外面。在切口凹槽225内放置了一个用于第二磁头基片202的线圈226,如图15所示。这个线圈226的尺寸很小以配合与尺寸很小的第二磁头基片202。这个小尺寸的线圈226与小尺寸的第二磁头基片202很接近。切口凹槽225形成于第一滑触头单元216中,用于与放置在这个切口凹槽225中的第二磁头基片202和线圈226进行磁耦合。
第二磁头基片202和第二磁头基片202中构成面向切口凹槽225内部的第二磁心的部分构成了用于向或从第二磁盘62上记录/重现信息信号的第二换能器。
一个安装在磁头滑触头203上的磁心形成构件205包括一个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基本上为U形的耦合部分227,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并基本上垂直设置在耦合部分227的开口侧端上的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以及由磁性材料制成并基本上垂直设置在耦合部分227的一侧上的第三至第五支柱231、232、233。第三和第五支柱231、233被设置在耦合部分227的角上,第四支柱232被设置在第三和第五支柱231、233之间。在面向磁头滑触头203的第四支柱232的上端面上形成了一个凹槽234,在凹槽的两侧形成了第一和第二凸块235、236。
在安装在磁心形成构件205上以构成磁心单元208的第一线圈支撑构件206的末端上,形成了一个管状线圈架209,其两端具有凸缘209a、209b,如图13所示。在第一线圈架209的外表面上绕有第一线圈211。第一线圈架209具有一个与第三支柱231对齐的中心孔209c,以便于使第三支柱231通过。相似于第一线圈支撑构件206,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7的末端上形成了一个管状线圈架210,其两端具有凸缘210a、210b,如图13所示。在第二线圈架210的外表面上绕有第二线圈212。第二线圈架210具有一个与第五支柱233对齐的中心孔210c,以便于使第五支柱233通过。
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被相对安装在磁心形成构件205的两侧以构成磁心单元208,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分别绕在第一和第二线圈架209、210上,并且第三和第五支柱231、233分别穿过第一和第二线圈架209、210的中心孔209c、210c。
参照图15和17,通过将磁心形成构件205上的第一至第五支柱229到233的端面接合到与磁头滑触头203面向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上,并利用诸如环氧基粘合剂之类的粘合剂将它们粘合到一起而形成磁心单元208。此时,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对构成磁头滑触头203的第一滑触头单元216的两端附近产生压力,如图15所示。第三支柱231使其末端面接到磁头滑触头203的下表面,用于与构成第一磁头基片201的记录/重现磁头223磁耦合,而第五支柱233使其末端面接到磁头滑触头203的下表面,用于与构成第一磁头基片201的消磁磁头224磁耦合。
这样,第三和第四支柱231、232通过对磁头滑触头203产生压力的磁心单元208构成了记录/重现磁头223的磁心。即,在记录/重现磁头223中,一条磁路被定义在带有第一线圈211的第三支柱231和第四支柱232的第一凸块235之间。还有,通过以磁心单元208压紧磁头滑触头203,第五和第四支柱233、232构成了消磁磁头224的磁心。即,在消磁磁头224中,在承载第二线圈212的第五支柱和安装在第四支柱232上的第二凸块236之间形成了一条磁路。
构成本发明磁盘装置的磁头装置151具有一个用于在第一或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的末端上以枢轴方式支撑上述磁头155的枢轴构件。一个万向弹簧241被用作用于以枢轴方式支撑磁头155的构件。由冲压一个薄金属板,如不锈钢板或磷铜板而形成的万向弹簧241为扁平长方形,并且其中间部分有一个磁头固定部分242,构成磁头155的磁头滑触头203被固定于其上,如图18所示。
磁头滑触头203充当用于作为枢轴构件的万向弹簧241的固定部分。
万向弹簧241具有环绕磁头固定部分242边缘的第一环形框,如图18所示。磁头固定部分242通过一对凸出形成于磁头固定部分242两侧相对的短边上的第一连接部分244、245而与第一环形框243相连。磁头固定部分242能够以第一连接部分244、245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移位。
万向弹簧241上还形成了环绕第一环形框243的外围的第二环形框246。第二环形框246通过一对在与形成第一连接部分244、245的短边方向相垂直的长边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上凸出的第二连接部分247、248而第一环形框243相连。第一环形框243能够随磁头固定部分242一起,以第二连接部分247、248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移位。
当万向弹簧241内置于磁头155并以此状态被安装在磁盘装置上时,万向弹簧241第一连接部分244、245的连接方向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中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如图18所示。
万向弹簧241上形成的磁头固定部分242具有一对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连接部分244、245的连接方向的第一和第二开口249、250,第一连接部分244、245的连接方向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中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
上述万向弹簧241被安装在具有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单元208的磁头155上。具体地说,万向弹簧241被安装在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单元208之间。此时,磁头滑触头203被安装在万向弹簧241的磁头固定部分242上,第一滑触头单元216位于第一开口249中而第一磁头基片201位于第二开口250中。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插入第一开口249中,将这些支柱229、230的端面接到第一滑触头单元216的下表面上并将第三到第五支柱231到233插入第二开口250中,将支柱231到233的端面接到第一磁头基片201的下表面上,而使磁心形成构件205与磁头滑触头203成为一体。利用粘合剂,如环氧基粘合剂,也可使磁心形成构件205与磁头滑触头203成为一体。
由于通过将磁头滑触头203安装在万向弹簧241的一个表面上,并将与磁头滑触头203相对的磁心形成构件205接到万向弹簧241的相对表面上而形成了本发明所用的磁头155,所以万向弹簧241沿着磁头155的高度方向,位于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形成构件205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上。
通过将对应于万向弹簧241的最外围的第二环形框246连接到一个安装在用于构成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的磁头支撑弹簧163的末端上的隔离构件251的末端面上,而由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来支撑磁头155,第二环形框246用作隔离构件251在万向弹簧241上的固定部分。
用于将磁头155安装到磁头支撑弹簧163的末端上的隔离构件251具有一个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主隔离构件252,如图19到21所示。在从主隔离构件252的最近端一侧到主隔离构件252的中心的方向上凸出形成的凸块253的末端上,凸出形成了一个半球形枢轴254。
构成隔离构件251的主隔离构件252为圆筒形,并且具有足以容纳磁头155的磁心单元208并与万向弹簧241的第二环形框246的大小基本相同的大小。在这个隔离构件251中覆盖了一个由一种高导磁性磁性材料构成的磁屏蔽构件255,如图20所示。形成于凸块253末端的枢轴254的高度使得凸块253末端上的万向弹簧241的高度令其末端稍稍突出于承载万向弹簧241的主隔离构件252的弹簧安装表面252a。
上述隔离构件251由合成树脂构成并将主隔离构件252、凸块253和枢轴254模铸为一体。
在隔离构件251上安装了承载磁头155的万向弹簧241,如图23到26所示。万向弹簧241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51的末端上,磁头滑触头203被安装在朝上的一个面上,第二环形框246的另一面连接于主隔离构件252末端上的弹簧安装表面252a,并且磁头固定部分242被置于枢轴254上。通过以这种方式将万向弹簧241安装在隔离构件251上,磁头固定部分242的中间部分被具有高度稍稍突出于弹簧安装表面252a的枢轴254支撑。由于磁头固定部分242中间部分的一个点被枢轴254支撑,所以它能在两个相互正交的方向上以成对的第一连接部分244、245和第二连接部分247、248为转动轴发生转动移位。
上述承载万向弹簧241的隔离构件251使其与承载万向弹簧241的末端面相对的最近端面被固定在构成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的磁头支撑弹簧163的末端上。此时,隔离构件251、251被排列在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上,使得隔离构件251、251相互面对。
隔离构件251的高度为H4,使得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磁头155、155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接触时,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伸到被加载到盒体加载单元125上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的上下表面上而不接触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磁盘装置,通过有选择地利用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42或以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62来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
如果信息信号被记录到加载在磁盘旋转单元111的磁盘架114上的第一磁盘42上或从第一磁盘42重现信息信号,则第一磁盘42与固定在与第一磁盘42的信号记录部分保持接触的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的末端上的磁头155、155一同旋转。此时,磁盘42以大约为300的rmp旋转,并利用第一磁头基片201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由安装在第三支柱231上的第一线圈支撑构件206所产生的磁场穿过第三支柱231,第四支柱232和第一磁头基片201的记录/重现磁头223而形成一条磁路。记录/重现磁头223将信息信号记录到与磁盘架114一同旋转的第一磁盘42上或从第一磁盘42上重现信息信号。在利用第一磁头基片201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第一磁盘42上时,只有沿着记录/重现磁头223形成的记录磁道的磁道宽度两侧的附近被消磁,并且利用安装在第五支柱上的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7所产生的磁场和在第五支柱、第四支柱232以及消磁磁头223之间产生的磁场,在记录信息信号时形成的记录磁道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带。
如果将信息信号记录到被加载在磁盘架114上并具有第二记录密度的第二磁盘62上或从第二磁盘62上重现信息信号,则磁头155、155稍微悬浮于承载信号记录部分的第二磁盘62的主记录面之上。即,在检测第二磁盘62向磁盘架114的加载时,磁盘旋转单元111允许第二磁盘62以大约3600的rmp旋转。如果第二磁盘62以这样高的速度旋转,则在位于面向磁盘和第二磁盘62的磁头滑触头203的表面上的轨道219、220之间产生感应空气对流以产生一个所谓的空气膜,使得在这个空气膜的作用下,磁头155悬浮于第二磁盘的主记录面之上一个预定高度。磁头155悬浮于第二磁盘62的主记录面之上大约50nm。
通过改变磁头滑触头上的轨道219、220的宽度和高度,可以调整磁头155悬浮于第二磁盘62的主记录面之上的高度。具体地说,为了达到磁头155大约50nm的悬浮高度,轨道219、220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mm,0.3mm和0.1mm即可。
为了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第二磁盘62上或从第二磁盘62上重现信息信号,磁头155的第二磁头基片202被使用。
同时,在被加载和在磁盘架114上旋转时,由于磁盘本身在平面度方面的缺陷,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回从其旋转面发生偏斜。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磁头155被安装在利用万向弹簧241的隔离构件251上,所以磁头155会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旋转面的偏斜而移位。即,由于万向弹簧241能够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围绕一对第一连接部分244、245和一对第二连接部分247、248发生转动移位,所以具有固定在磁头固定部分242上的磁头滑触头203的磁头155与磁头固定部分242一起产生转动移位,以便于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振动或表面偏斜而改变其相对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姿势。
同时,通过安装在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单元208之间的万向弹簧241,磁头155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51上,使得如果振动来自磁盘装置的外部或振动是感应于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则存在这些振动被传输到磁头155使得磁头155以枢轴254支撑的万向弹簧241的一部分为转动中心而产生转动移位的可能性。
利用本发明的磁头155,其中作为转动移位点的由万向弹簧241的枢轴254支撑点位于整个磁头155高度方向上的中点,由振动而引起的转动移位量小于以其最近端为转动枢轴点的现有磁头的转动移位量。即,利用本发明的磁头155,由一个预定振动引起的转动移位量被减少以允许以一种方式使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转动位移准确地随磁头的表面偏斜而动。
还有,在用于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的磁头155中,磁心单元208被安装在万向弹簧241的对面上。由于磁心单元208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支撑磁头滑触头203的第一滑触头单元216,而通过第三到第五支柱231到233支撑第三滑触头单元218,所以在重量平衡状态下将磁头滑触头203支撑到磁心单元208上。即,由于通过万向弹簧241而被支撑到主隔离构件252上的磁头155在重量平衡状态下被支撑到主隔离构件252上,所以磁头155能够在重量平衡状态下面向第二磁盘地与第一磁盘42滑动接触。
由于通过万向弹簧241支撑磁头155的隔离构件251具有被覆盖的磁屏蔽构件255,所以隔离构件251的内部被磁屏蔽。即,磁屏蔽构件255提供了磁密封以防止从排列在隔离构件251中的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发出的磁场漏到外面,并防止隔离构件251外面的磁场进入隔离构件251的内部。由于通过磁屏蔽构件255能够防止外部磁场到达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所以加载到第一磁头基片201上的记录/重现磁头223或消磁磁头224能够不受外部磁场的影响而正确地向或从第一磁盘42记录或重现信息信号。而且,利用本发明的磁头,能够防止从第一磁头基片201的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发出的磁场到达第二磁头基片202,从而第二磁头基片202能够不受来自第一和第二线圈211、212的磁场的影响而正确地向或从第二磁盘62记录或重现信息信号。
用在磁头155中的万向弹簧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其可以如图28所示构造。图28中所示的万向弹簧260具有一个长方形的环形框261。从环形框261的一端向着环形框261的内部突出形成一个磁头固定部分263。即,磁头固定部分263的一端与环形框261的一条侧边相连,而另一端为空端。而且,当承载磁头装置151的万向弹簧260被安装在磁盘装置上时,磁头固定部分263从环形框261突出的方向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上形成的记录磁道R的正切方向R。而且,在本发明的万向弹簧260中形成了一个大小足以使磁心单元208的第一到第五支柱229到233被插入其中的开口264。同时,环形框261的大小大于磁头滑触头203的外围尺寸。
在如上述结构的万向弹簧260的磁头固定部分263的表面上,磁头滑触头203被固定使其承载轨道219、220的表面朝上。磁心单元208从万向弹簧260的对侧表面与磁头滑触头203相接合,以便于与磁头滑触头203成为一体。具体地说,通过将插在开口部分264中的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插入到磁头固定部分263的一边直到这些支柱229、230的末端面顶住第一滑触头单元216的下表面为止,通过将插在开口部分264中的第三到第五支柱231到233插入到磁头固定部分263的另一边直到这些支柱231到233的末端面顶住第一磁头基片201的下表面为止。
承载与磁头滑触头203一体的磁心单元208的万向弹簧260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51的末端上,磁头滑触头203被安装在朝上的表面上,环形框261的背面用作被固定到主隔离构件252末端上的弹簧安装表面252a的安装部分,并且磁头固定部分263被设置在枢轴254上。
位于上述万向弹簧260上的磁头固定部分263使其一端与环形框261的一边相连而另一端为空端,使得在环形框261的扭曲方向上产生转动移位。具有被固定到磁头固定部263上的磁头滑触头203的磁头155以从磁头固定部分263与环形框261的连接部分到其空端的方向为中心轴发生转动移位。
而且,由枢轴254支撑的一端与环形框261相连而另一端为空端的磁头固定部分263在与万向弹簧260的平面直交的方向上以连接端为支点进行移位。因此,具有固定到磁头固定部分263上的磁头滑触头203的磁头155能在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的垂直方向上移位。
为了便于和增强位于万向弹簧260上的磁头固定部分263在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直交的方向上的位移,整个磁头固定部分263的厚度最好薄于万向弹簧260的其它部分。可替换地,最好增加磁头固定部分263与环形框261的连接部分的厚度。
万向弹簧260也可以被设计成在磁头固定部分263与环形框261的连接部分的两侧形成基本为圆形的切口265、265以缩小磁头固定部分263与环形框261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从而增加在磁头固定部分263的扭动方向上的位移,如图29所示。由于具有这个万向弹簧260的磁头155能够在扭动方向上有效地移位,所以它能够更令人满意地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而动。
图30示出了万向弹簧的一种改进。图30所示的万向弹簧270在最外侧的环形框271的内侧上具有一个U形框272。磁头固定部分273从U形框的连接部分向内部突出。当内置于磁头155中并以此状态组装到磁盘装置上时,U形框272的连接部分274、274与环形框271的连接方向被设置成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中所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
磁头固定部分273使其一端与U形框272的连接部分相连,另一端为空端,并沿着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中所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的方向延伸。即,万向弹簧270的结构使得U形框272两侧上的连接部分274、274的连接方向和磁头固定部分273的延伸方向都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中所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
利用图30所示的万向弹簧270,在U形框272的磁头固定部分273的一侧和U形框272之间定义了一个开口275,磁心单元208的第一到第五支柱229到233被插入其中。这个万向弹簧270的结构使得在万向弹簧270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51上是,最外侧的环形框271被固定到主隔离构件252末端上的弹簧安装表面252a上时,U形框272被定位在主隔离构件252的内侧。
利用上述相似于万向弹簧241和260的万向弹簧270,磁头滑触头203被安装到磁头固定部分273的一个面上而磁心单元208被安置到磁头固定部分273的背面。即,与万向弹簧241和260的情形相同,磁心单元208的第一到第五支柱229至233被插入到开口275中以与磁头滑触头203成为一体。
利用图30所示的万向弹簧270,U形框272和磁头固定部分273能够在基本与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正交的垂直方向上以U形框272两侧的连接部分274、274为支点产生转动位移。而且,利用万向弹簧270,磁头固定部分273能够在基本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主记录面正交的垂直方向上以磁头固定部分273与U形框272两侧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轴产生位移。此外,利用本万向弹簧270,U形框272和磁头固定部分273能够在与万向弹簧270所在平面的扭转方向上以连接部分274、274和磁头固定部分273与U形框272的连接为中心轴产生位移。
如果磁头155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的末端上,则磁头155能够以枢轴方式移位以便于随着加载到磁盘架114上并与磁盘架114一同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而动。
在本万向弹簧270中,为了确实便于磁头155的枢轴移动,可将U形框272两侧上的连接部分274、274和磁头固定部分273分别与U形框272的连接处形成切口凹槽以缩短其宽度。
在上述任一个万向弹簧241、260和270中,万向弹簧被安置在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单元208之间,并且与磁头滑触头安装表面相对的磁头固定部分242、263或273的表面被位于隔离构件251上的枢轴254支撑,使得当磁头155通过来自磁盘装置外部或传自正在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振动而以枢轴方式移位时,以磁头155高度方向上的中点为枢轴而移位,从而减小加在整个磁头155上旋转力和磁头的枢轴位移。这样,如果来自磁盘装置外部或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振动被消除,则磁头155能够立刻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以枢轴方式进行移位以便于正确访问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记录磁道。
具体地说,上述万向弹簧241、260和270的弹性系数被测量。通过对厚度为0.3mm的万向弹簧241、260和270,测量在预定时刻(1mNmm)磁头155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其参考平面的位移量。可以发现,利用图18所示的万向弹簧241,磁头155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其参考平面的位移量为2×10-3mm,而利用图28和30所示的万向弹簧260和270,磁头155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其参考平面的位移量为1.3×10-2mm。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图28和30所示的万向弹簧260和270,磁头155相对于其参考平面发生的移位较大,从而减小了弹性系数。
支撑磁头155的隔离构件251并不仅限于上述将磁屏蔽构件255插铸在主隔离构件252中的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图31所示的独立于隔离构件281的磁屏蔽构件282。这个磁屏蔽构件282是一个端面为长方形的筒形构件,其大小足以与主隔离构件252的内边密接。磁屏蔽构件282由高导磁性磁性材料构成。磁屏蔽构件282上有一个与主隔离构件252内表面上的一个突块253对齐的切口283。由于象间隙一样的切口283形成于磁屏蔽构件282中,所以磁屏蔽构件基本上能够盖住主隔离构件252的整个内表面。
隔离构件也可以是如图32所示的由一个板形材料构成的隔离构件291。图32所示的隔离构件291由一对固定片292、292,与固定片292、292一体向上伸出的侧片293、293以及一个形成于侧片293、293上并具有一个中心枢轴的万向弹簧固定片295。固定片292、292被安装在构成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的磁头支撑簧片163上。这个隔离构件291是由一个薄金属片经冲压和卷曲而形成的一个由固定片292、292,侧片293、293,枢轴294和万向弹簧安装片295组成的单体结构。隔离构件291的万向弹簧安装片295上有一对第一和第二开口296、297,它们在隔离构件291被安装到磁头支撑簧片163上以构成磁头装置151时,平行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上所形成的记录磁道的正切方向R。第一开口296的大小足以允许磁心单元208的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通过其中,第二开口297的大小足以允许磁心单元的第三到第五支柱231到233通过其中。
通过利用紧固件,例如螺丝将固定片292、292固定到磁头支撑簧片163上,使隔离构件291被安装到其位置上。
在由隔离构件291上的万向弹簧260支撑的磁头155中,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支柱229、230插入第一开口296,将第三到第五支柱231到233插入第二开口297来安置磁心形成构件205。在如上所述的磁头155中,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被安装到磁心形成构件205上以构成磁心单元208。安装在万向弹簧260的磁头固定部分263上的磁头滑触头203被整体安装到磁心单元208的第一至第五支柱229到233的末端上,如图33所示。通过使环形框261被固定到隔离构件291的万向弹簧安装片295上,使承载磁头滑触头203的万向弹簧260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91上。此时,由枢轴294支撑磁头固定部分263的空端的下表面。
在图33和34所示的状态中,万向弹簧260与万向弹簧安装片295是拆开的。如果万向弹簧260被安装在隔离构件291上,则环形框261被固定到万向弹簧安装片295上。
隔离构件291的高度使得在磁头155位于向或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上记录/重现信息信号的位置上时,第一磁头支撑臂152或第二磁头支撑臂153不接触加载在盒体加载单元104上的第一或第二盒式磁盘41或61。
由于磁头固定部分263围绕枢轴294的支撑点转动移位,如图33和35所示,利用上述隔离构件291并由磁头固定部分263的末端支撑的磁头155发生转动移位以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而移动。
在所示的磁头155中,万向弹簧260a位于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单元208之间,使得磁头以磁头155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为中心,以枢轴方式偏移,因此整个磁头155的旋转力减小以减少磁头的枢轴偏移量。这样,当来自磁盘装置外部的振动或从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传送的振动被消除时,磁头能够立即以枢轴方式移位,以便于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而移动并正确地访问第一和第二磁盘42或62的记录磁道。
由于通过卷曲一薄金属片而形成了图32所示的隔离构件291,所以与全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构件相比,其重量减轻了,因此采用此隔离构件291的磁头装置的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末端部分的重量也减轻了,从而改进了访问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磁头的移动或悬浮特性。
构成依据本发明的磁头155的磁心部分与磁头滑触头203形成为一体,如图36所示。在图36所示的磁头155中,磁心298从记录/重现磁头223和消磁磁头224的下表面向下伸出。这些磁心经过万向弹簧241上的第一开口249,以将磁头滑触头203附着在磁头固定部分242上。在此状态下,磁心298从承载磁头滑触头203上万向弹簧241的磁头固定部分表面突出,并且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被安装在突出部分上。
通过一个安装构件300,一个后磁心299被安装在承载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撑构件206、207的磁心298上。在与磁心298一体的磁头滑触头203被安装到磁头固定部分242上的状态下,万向弹簧241被安装到隔离构件251上。
在上述磁头中,由于万向弹簧241位于磁头滑触头203和磁心298之间,所以磁头155以磁头155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为中心,以枢轴方式偏移,这样就减小了整个磁头155的旋转力和枢轴偏移量。从而,当来自磁盘装置外部的振动或从旋转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传送的振动被消除时,磁头能够立即以枢轴方式移位,以便于随着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表面偏斜而移动并正确地访问第一和第二磁盘42或62的记录磁道。
下面说明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被加载到用于承载上述位于第一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2、153末端上的磁头155的磁盘装置151上时的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100包括一个作为整个装置的控制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01。DSP301执行加载在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旋转控制,磁头装置151的移动控制和用于以高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62的记录/重现系统的控制。DSP301与总线302相连。DSP301取出存在一个连在电路中的闪速存储器303中的程序并依据取出的程序执行控制。
磁盘装置100还包括一个磁盘类型检测单元304,用于根据主盒体单元47、67中的检测孔52、73,检测加载在磁盘架114上的磁盘是以高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42还是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62。磁盘类型检测单元304的一个输出信号作为一个模式信号SMD被传送到DSP301。DSP301响应于这个模式信号SMD而控制加载到磁盘旋转单元111的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转换。
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100包括一个主轴马达112,用于旋转用于旋转驱动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磁盘旋转单元111的软盘11,和一个用于驱动马达112的马达控制电路306。来自主轴马达112并相应于主轴马达112的rpm的频率信号SFG通过一个马达驱动电路306而被传送的DSP301。DSP301参照频率信号SFG来控制马达驱动电路306,使得加载到磁盘架114上的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rpm达到一个预定值。
磁盘装置100还包括一个音圈马达(VCM)308,用于径向移动与用于承载构成磁头装置151的磁头155、155的第一磁头支撑臂152和第二磁头支撑臂153相连接的主磁头托架156和一个VCM驱动器309,用于驱动VCM308。根据从R/W通道IC313输出的磁头装置151的磁道信息,DSP301控制VCM驱动器309,如后所述,使得磁头装置151被准确地定位在第一或第二磁盘42或62的目标磁道上。
磁盘装置100包括一个用于采用第二磁盘62以高密度进行记录的记录/重现系统和一个用于采用第一磁盘42以标准密度进行记录的记录/重现系统。用于高记录密度的记录/重现系统包括一个用于改变主计算机侧数据、状态和命令的磁盘控制器311,一个作为数据缓冲器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312,一个用于处理记录信号和重现信号的R/W通道IC313以及一个放大器314,用于放大从R/W通道IC313输出的记录信号以发送放大信号到磁头155、155的磁头滑触头203上的用于高记录密度(升序模式)的第二磁头基片202,以及一个重放放大器,用于放大第二磁头基片202的重现信号以发送放大信号到R/W通道IC313。
由DSP301控制磁盘控制器311与一条总线302相连。磁盘控制器311和R/W通道IC313的操作。磁盘控制器311通过一个扩展的智能驱动电子(EIDE)接口与主计算机(图中未示出)相连。
本发明的磁盘装置100包括一个作为利用标准记录密度的记录/重现系统的FDD控制器315,用于向或从具有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42上记录/重现信息信号。这个FDD控制器通过一个软盘驱动(FDD)接口与主计算机(图中未示出)相连。这个FDD控制器315具有在记录信息信号的过程中根据来自主计算机的MFM调制数据产生记录信号以发送记录信号到磁头155、155的第一磁头基片201上的记录/重现磁头223的功能,和在重放过程中从来自记录/重现磁头223的重放信号中分离出MFM调制数据以发送该数据到主计算机的功能。
下面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操作。
当装有具有标准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42的第一盒式磁盘41被加载到磁盘装置上时,从磁盘类型检测单元304发送到DSP301的模式信号SMD指示降序模式。这样,DSP301根据来自磁盘旋转单元111的主轴马达112的频率信号SFG来控制马达驱动电路306,使得第一磁盘42以例如300的标准rmp旋转。而且,在DSP301的控制下,用于以标准记录密度为第一记录密度的记录/重现系统处于可用状态。
在磁头155、155与第一磁盘42的主记录面接触时,通过FDD接口,MFM调制数据作为写数据从主计算机发送到FDD控制器315。这个FDD控制器315根据MFM调制数据,向第一磁头基片201的第一记录/重现磁头223输出记录信号,以便于将其记录到第一磁盘42的一个目标磁道的预定扇区中。为了重现记录在第一磁盘42上的信息,由第一磁头基片201上的记录/重现磁头223从第一磁盘42的一个目标磁道的预定扇区中重现的信号被发送到FDD控制器315,FDD控制器315根据重现信号向主计算机输出MFM调制数据。
下面说明当装有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62的第二盒式磁盘61被加载到磁盘装置上时的操作。
在加载第二磁盘62时,由d304向DSP301发送的模式信号SMD指示升序模式。DSP301根据来自磁盘旋转单元111的主轴马达112的频率信号SFG来控制马达驱动电路306,使得第二磁盘62以例如3600rmp的升高速度旋转。而且,在DSP301的控制下,用于高密度记录(升序模式)的记录/重现系统处于可用状态。
在信息信号可记录过程中,其中磁头155、155接近于磁盘62的主记录面,利用EIDE接口,写数据从主计算机被发送到磁盘控制器311,以被暂时存储在DRAM312中。d311处理用于附加到错误修正码或与之交叉的写数据以产生写数据WD。为了在第二磁盘62的目标磁道的预定扇区中进行记录,写数据WD从磁盘控制器311被发送到R/W通道IC313,然后R/W通道IC313输出与写数据WD相关的记录信号SR。输出的记录信号SR通过放大器单元314的记录放大器被发送到用于在第二磁盘62的目标磁道的预定扇区上进行记录的磁头155、155的磁头滑触头203上的第二磁头基片202上。
为了重现记录在第二磁盘62上的信息,由第二磁头基片202从第二磁盘62的一个目标磁道的预定扇区中重现的信号被放大器单元314的重放放大器放大,然后被发送到R/W通道IC313。R/W通道IC313利用波形均衡、数据判定或进行解码的16/17码来处理放大信号以推出读出数据RD。这个读出数据被发送到用于解交叉或错误修正的磁盘控制器311以推出最终的读出数据,该数据在被发送到主计算机之前单向存储在DRAM312中。
利用本发明的上述磁盘装置,当以标准记录密度(降序模式)为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42被加载时,信息信号在磁头155、155的第一磁头基片201上的记录/重现磁头223与第一磁盘42的主记录面上的信号记录部分接触的状态下被记录或重现。如果具有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升序模式)的第二磁盘被加载到磁盘装置上时,信息信号在构成磁头155、155的磁头滑触头203悬浮于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第二磁盘62的主记录面之上的状态下被记录或重现。
即,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不仅能够在具有高记录密度的第二磁盘62上记录或重现,而且能够在具有标准记录密度的第一磁盘42上记录或重现,从而确认了降序适应性。

Claims (22)

1.一种磁盘装置,用于驱动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被安装用于在基座上移动的主磁头托架;
一个一端由所述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
一个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相对端一侧上的隔板,所述侧面面向所述磁盘;
一个枢轴构件,具有用于固定的部分和以所述用于固定的部分为枢轴旋转的枢轴部分,所述用于固定的部分被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支撑臂在磁盘主记录面的垂直方向上相隔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上;以及
一个磁头,由所述枢轴构件的所述枢轴部分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被可旋转地装在一个盒体中并且磁盘主记录面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盒体上的一个开口而露在外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部分是一个平板形构件,其一个表面由磁头支撑,在所述隔板上有一个用于支撑枢轴部分的背面上一个点的枢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还包括:
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为所述磁盘;
所述磁头具有用于访问所述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所述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头具有一个滑触头和一个基座,并在如下状态中由枢轴部分支撑:其中所述滑触头被定位在与面向所述磁盘的所述支撑臂相对的所述枢轴构件的一侧,所述基座被定位在枢轴构件朝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盘装置,还包括:
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为所述磁盘;
所述磁头具有用于访问所述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所述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
第一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所述基座上,第二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所述滑触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被安置在所述隔板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一个屏蔽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是一个与支撑臂分离的构件。
10.一种磁盘装置,用于驱动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被安装用于在基座上移动的主磁头托架;
一个一端由所述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
一个磁头;以及
一个支撑构件,被固定在在磁盘主记录面的垂直方向上距离所述支撑臂相对端一侧预定间隔的位置上,所述支撑臂相对端一侧面向磁盘主记录面,并且所述支撑构件用于使磁头定向到磁盘的主记录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被可旋转地装在一个盒体中并且磁盘主记录面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盒体上的一个开口而露在外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一个可以枢轴方式支撑所述磁头的枢轴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头具有一个滑触头和一个基座,并在如下状态中由枢轴部分支撑:其中所述滑触头被定位在与面向所述磁盘的所述支撑臂相对的所述枢轴构件的一侧,所述基座被定位在枢轴构件朝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盘装置,还包括:
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为所述磁盘;
所述磁头具有用于访问所述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所述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
第一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所述基座上,第二换能器的磁心形成于所述滑触头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被安置在所述隔板中。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盘装置,还包括:
一个卡盘构件,用于分别夹住以第一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磁盘或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二磁盘为所述磁盘;
所述磁头具有用于访问所述第一磁盘的第一换能器和用于访问所述第二磁盘的第二换能器。
17.一种磁盘装置,用于驱动在其主记录面上具有信号记录部分的磁盘,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被安装用于在基座上移动的主磁头托架;
一个一端由所述主磁头托架支撑的支撑臂;
一个磁头,包括一个滑触头、一个基座、一个具有第一磁心并用于以第一记录密度访问信息信号的第一换能器以及一个具有第二磁心并用于以高于第一记录密度的第二记录密度访问信息信号的第二换能器;形成于面向磁盘的主记录面的所述磁头表面上的第一换能器的磁隙和第二换能器的磁隙;以及
一个平板形枢轴构件,用于以枢轴方式支撑相对于所述支撑臂的所述磁头,使得所述滑触头和所述基座朝向枢轴构件的两个相对表面排列;
所述第一磁心位于所述基座上而所述第二磁心位于所述滑触头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被可旋转地装在一个盒体中并且磁盘主记录面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盒体上的一个开口而露在外面。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盘装置,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支撑臂对端上的隔板,所述枢轴构件背面上的一个点由隔板上的一个枢轴支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被安置在所述隔板中。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一个屏蔽构件。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是一个与支撑臂分离的构件。
CN98120214A 1997-08-18 1998-08-18 磁盘装置 Pending CN1215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1818/97 1997-08-18
JP22181897 1997-08-18
JP22181997 1997-08-18
JP221819/97 1997-08-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5888A true CN1215888A (zh) 1999-05-05

Family

ID=2652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0214A Pending CN1215888A (zh) 1997-08-18 1998-08-18 磁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084748A (zh)
KR (1) KR19990023671A (zh)
CN (1) CN12158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8291A (ja) * 1998-02-20 1999-08-31 Sony Corp 磁気ヘッド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2329378A (ja) * 2001-04-23 2002-11-15 Shinka Jitsugyo Kk 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該サスペンションを備えたヘッドジンバルアセンブリ
US6947257B2 (en) * 2001-07-11 2005-09-20 Iomeg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a preferential curvature to a flexible medium for reduced medium vibration and sensor to medium spacing with a disk drive head stack assembly having a non-zero static roll attitu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624A (en) * 1989-05-25 1993-02-16 Sony Corporation Magnetic head carriage with reinforcing ribs
US5327309A (en) * 1989-06-23 1994-07-05 Sony Corporation Disk drive apparatus with shutter locking mechanism which is preventive of play of disk cartridge in loading condition
EP0423661A3 (en) * 1989-10-20 1993-08-04 Insite Peripherals, Inc. Dual magnetic head and method for writing on very high track density and conventional track density floppy disk
JPH03192569A (ja) * 1989-12-21 1991-08-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気ヘッド装置
JPH0520656A (ja) * 1991-07-10 1993-01-29 Teac Corp 磁気ヘツド
US5367419A (en) * 1991-10-02 1994-11-22 Alps Electric Co., Ltd. Floating magnetic head slider with flexure wings located within slider L-shaped members and upper surface of slider
JPH0831126A (ja) * 1994-07-13 1996-02-0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ヘッド送り機構
JPH0944830A (ja) * 1995-07-28 1997-02-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ヘッド
JPH1049849A (ja) * 1996-07-30 1998-02-2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用磁気ヘッド及び磁気ヘッ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84748A (en) 2000-07-04
KR19990023671A (ko) 199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8333C (zh) 磁盘装置
US8533934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hard disk drive
CN1171218C (zh) 盒式盘
US7164558B2 (en) Apparatus to buffer vibration and support an actuator of a hard disk drive
US20110007419A1 (en) Disk drive
US20100321821A1 (en) Disk device and aspiration filter used therefor
KR20020037846A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동흡진장치
EP1422700A2 (en) Slim optical disc drive
CN101136210A (zh) 磁头万向架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硬盘驱动器
JP4741294B2 (ja) 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のハウジング,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CN1215888A (zh) 磁盘装置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US7283323B2 (en) Damping structure of a hard disk drive
JP2020161205A (ja) ディスク装置のカバー構造
US7468861B2 (en) Magnetic disk apparatus with shield for magnetic head
CN1248772A (zh) 盘驱动装置
CN101329893A (zh) 存储装置
CN1145932C (zh) 磁头装置和记录媒体驱动器
EP1400958A2 (en) Hard disk drive having hole cover for block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JP4703780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EP1788557A2 (en) Hard disk driv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1622128A2 (en) A head drum assembly
US20110176241A1 (en) Disk spacer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hard disk drive having the same
CN1229244A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28928C (zh) 磁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