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0467C - 双放泄阀 - Google Patents

双放泄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0467C
CN1210467C CN01811957.3A CN01811957A CN1210467C CN 1210467 C CN1210467 C CN 1210467C CN 01811957 A CN01811957 A CN 01811957A CN 1210467 C CN1210467 C CN 12104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valve
valve assembly
air
water
operat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119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9073A (zh
Inventor
道格拉斯·罗伯特·戴维·弗罗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 BLACKBOROW
Original Assignee
JOHN BLACKBOROW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 BLACKBOROW filed Critical JOHN BLACKBOROW
Publication of CN1439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9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04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4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2High-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14Cisterns discharging variable quantities of water also cisterns with bell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 E03D1/142Cisterns discharging variable quantities of water also cisterns with bell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in cisterns with flushing val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浸没在储水器(14)中的双放泄阀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可在壳体内向上移动的主阀组件(30);一个第一通气装置(9);一个中央杆(19),该中央杆从主阀组件向上延伸,并可被第一打开装置(20)启动以便将主阀组件抬离其座,因而在抬起主阀组件时,浸没流体能进入出口,净向上力作用在该组件上,从而使浸没流体通过出口和一个第二操作装置(21,47)充分流动,从而抬起主阀组件,然后在主阀组件上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因此在一个预定的中间水位(36),主阀组件复位,所述第二操作装置包括用于抬起主阀组件的装置和一个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所述第二操作装置被布置成在被操作时使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作用在并接合于所述中央杆上,从而引起浸没流体的部分放泄。

Description

双放泄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放泄阀,主要是想提供易于操作的、用于排空或部分排空储水器或其它类型的液体容器的快流阀。它特别但又不只适用于使冲洗家庭厕所使用的水量能够被显著减少。
背景技术
多年来在现代世界存在某种形式的冲水厕所或卫生间。对于传统的低位水箱或紧密连接的厕所或水池,用来实现冲水动作的装置由(直到最近一直是英国允许使用的唯一装置的)虹吸管或在欧洲国家和世界其它区域广泛使用的许多非虹吸式阀之一构成。其它类型的非虹吸式阀也被采用,但是它们主要用于没有储水器的特殊应用场合,依赖高压水源,以便通过喷嘴将水直接放入水池。但是,这种“无储水器的”非虹吸式阀并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非虹吸、“落下”或“舌”式阀门具有一个阀板或主阀件,它覆盖及密封出口以防止水意外逸出。虹吸管和坠阀两者通常都具有一个出口螺纹管,该螺纹管向下穿过储水器的底部,一个闷头装置将其固定在储水器中。与水池的连接是直接(紧密连接)的或借助一根短管。
由于从储水器放出的水是清洗或冲洗水池的唯一手段,因而冲洗的效率主要依赖于流动速率。流动速率取决于冲洗装置的效率和水池顶部周围的通道或孔。另外,在某些冲洗装置中,需要相当大量的水来实现满意的冲洗,当装入某些设施中时,特别是受限制的通道及围绕水池边缘不均匀的分布时,冲洗性能及流动速率很低,以致在某些情形中必须不止一次地冲洗。
非虹吸阀一般可实现较大的流动速率,显著提高了进入水池的水的动能;因而能够用较少的水实现有效的冲洗。实际上,大多数现有的英国厕所的性能通过装配坠阀就可以得到相当的改善(特别是采用双冲洗式阀时,只要储水器容量的一半以最大流动速率放泄)。总之,大多数冲洗只需要部分冲洗。其它地方的其它现有设施甚至能够适应比一般现有冲洗装置可以得到的更高的流动速率。对于新的设施来说,通过设计水池的通道和轮廓以适应这种放泄阀的较高流动速率和性能,有效的完全冲洗和部分冲洗所需的水量就能够被显著地减少。另外,这些高效的阀能够简化水池设计,例如,敞开的边缘而不是箱式边缘能够采用更大的模制公差,因而在加工工具及制造工艺方面能够节省不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有效冲洗厕所所需的水量进一步减少(例如,对于英国来说,完全冲洗需要水量从6升减至4.5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高性能、低成本的放泄阀,这种放泄阀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高的密封整体性,从而可提高新建及现有厕所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的或可变的冲洗,一种所谓的部分冲洗阀(一般的部分冲洗,只使用2至2.5升而不是6升水,比完全冲洗节约3.5至4升水)。由于10次冲洗中有9次冲洗只需部分冲洗,以现有的6升单次冲洗为基础,总共可节约冲洗用水在50%和60%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的通过阀的全容量溢流装置,一种所谓的完整溢流(integral overflow)。
本发明是我以前的发明,美国专利申请GB 2 336 605 A和国际专利申请PCT/GB 99/01053“储水器出口阀”的发展,已经加入了新的和附加特征以实现一种从功能上和人机工程学方面都可接受的双冲洗动作。
因此,本发明提供在储水器中浸入流体的装置,该装置适于用作双放泄阀,它包括一个具有上部和下部的壳体;一个在壳体中可向上移动的主阀组件,该主阀组件在壳体中形成一个可变容积的上部腔和一个下部腔,一个在上部腔和下部腔之间的第一通气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壳体下部上的出口,壳体下部内在所述出口的进入处有一个主阀组件的座,因而在主阀组件的降下位置上,所述出口被封堵以防所述装置浸入的流体通过所述出口进入;一个中央杆,该杆从主阀组件向上延伸,该杆可从上部壳体被一个第一操作装置远程启动以便将主阀组件抬离其座,所述壳体的下部在座上方的壁有孔,因而在主阀组件抬起时,它承受进入所述出口的浸没流体的向上力,使主阀组件升至上部腔的顶部,使浸没流体通过出口完全流动,在全部浸没流体基本完成放泄时,流动的停止使主阀组件回复至其就位位置,一个第二通气装置设置在上部壳体中,用于借助上升的主阀组件从上部腔排出流体,因而在主阀组件下降过程中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通气装置进入上部腔,所述上部壳体具有一个中央中空凸起部,中央杆穿过该中空凸起部,一个环形空间由一个壁形成,作为一个凹进的边界,所述壁从主阀组件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在其下端连接于所述杆,所述凸起部伸入该空间,该空间用作存水弯曲径,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操作装置也可从上部壳体远程启动,以便单独地使主阀组件抬离其座,然后施加或能够被施加一个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下的力,该力足以超过向上作用在主阀组件下面的表面上的取决于水位的流动反作用力和压力,因而在一个预定的中间水位上,主阀组件复位,所述第二操作装置包括用于抬起主阀组件的装置和一个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所述第二操作装置被布置成在被操作时使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作用在并接合于所述中央杆上,从而引起浸没流体的部分放泄。
因此,第二操作装置作用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下的力将足以超过取决于水位的流动反作用和向上作用在主阀组件下面的表面上的压力,以便实现部分冲洗所需要的再复位。该表面最好是向着出口的截锥形最好是凹形的。
由第二操作装置施加的向下的力可以借助直接的装置如与中央杆上的制动器如环套或类似特征接合的锁定装置或捕捉机构施加的,以便通过弹簧、重物或其它产生力的装置将向下的力施加在抬高的主阀组件上—力在阀复位时脱开。
一个第三通气装置可通过上部壳体顶部设置,只可由第二或部分冲洗操作装置启动以便使空气或浸没流体能够自由进入上部腔。
在浸没流体补充时,显然一个附加力作用在主阀组件上,这主要是由于作用在主阀组件的静液压,从而提供了增加的就位力。
中央向上延伸的杆最好是中空的中央杆,伸出储水器中流体正常满水位上方,因而如果流体水位升至正常满水位上方,(特别是对于漏斗形状,在顶部)形成流体的方便和有效的放泄路线至出口。因此形成通过出口的溢流路线。本发明在下面具体针对中空的中央杆进行描述,不过,显然这并不是关键的。
第一通气装置可以方便地为在上、下腔之间的一条受限通道,或是压力平衡孔—一般是为了使流体在再注入期间进入上部腔,并限制工作期间在上、下部腔之间流动。
为了在主阀组件上升时使流体能够进行从上部腔的主排放,设有一个第二通气装置。例如,该通气装置可以是环形排放孔或虹吸管,还可以包括一个压力平衡孔、止回阀或通气孔,以便协助流体在储水器再注时返回上部腔。
如上所述,为了附加装置能够使流体在部分冲洗操作中流入及流出上部腔,可以设置一个第三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可以由一个可启动的通气阀构成,该通气阀只为部分冲洗操作而打开并保持打开直至被向下压迫的主阀组件被复位为止。
另外,部分冲洗启动装置可以连接于第三通气装置,并可与中空的中央杆接合,以便使它和与它形成整体部分的主阀组件最初向上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保持在那里直至在主阀组件上(例如由弹簧或静液压装置施加的)向下的力足以引起阀在设定的部分冲洗水位上的复位或闭合。
在储水器排空或部分操作之后浸没流体停止流入出口时,空气或浸没流体通过第二或第三通气装置,例如,虹吸管、通气阀或上部壳体凸起部和中央杆之间的环形通道进入上部腔和/或空气/浸没流体通过第一通气装置以较小的程度进入。
在完全冲洗循环结束时,主阀和中空的中央杆组件在重力作用下降至就位位置(阀闭合)。在通过部分冲洗操作放泄在中间水位的情形中,另一方面,阀组件借助向下作用的弹簧力、静液压力或其它力返回就位位置。
在阀复位时,在完全或部分冲洗之后,在再注进行时,一些浸没流体通过压力平衡孔进入上部腔,然后,浸没流体完全地或只是部分地注满上部腔。无论如何,在上部腔含有空气、浸没流体或其组合,由于浸没流体的水头引起的压力都下压在主阀组件的顶部,从而增加了就位力。
对于厕所出口阀来说,浸没流体当然是水,下面为了方便将针对水来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将通过举例的方式,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主要实施例。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它是一个第一双冲洗放泄阀,带有分开的部分和完全冲洗的启动装置,带有在部分冲洗启动装置上的锁定装置,该阀处于闭合位置。
图2表示一个第二双放泄阀的剖视图,该阀带有在部分冲洗操作装置上的第二种类型的锁定装置和典型的启动机构,该阀也处于闭合位置。
图3是图1的双冲洗放泄阀的变型,带有一种复合锁定装置,使完全冲洗启动能够超越部分冲洗启动装置,该阀也处于闭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个储水器放泄/双冲洗阀,总体标号为1A,由一个密封件3和螺母2密封在储水器14底部上的出口中。阀1A浸在水中,设定水位29,该阀闭合时,主密封件5向着出口底座1密封在阀壳体下部的座24上,以便防止水从储水器进入。阀壳体具有一个上部腔11,该上部腔注有水,通过孔17及虹吸排放管16,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通过一个压力平衡孔9(方便地由扩大的密封环间隙形成)与储水器中的水自由连通。在闭合位置上,包括一个活塞体6和一个中空的中央杆19的主阀组件借助组件重量和在活塞顶部26上的水压保持在位。
储水器的水和下部阀壳体内的下部环形区域25B中的水之间的连通是通过座24上方的支承柱25之间的孔25A提供的。当密封件5抬离座24时,来自储水器的水能够流至出口1,15。
上部腔11是在阀壳体8的上部的延伸壁8A、中空中央凸起部28和活动阀或活塞组件30的上表面26之间限定的。主阀组件30在上部腔中上、下移动,借助密封环7密封,该密封环保持与壁8A的内部接触。
主阀或活塞组件30的中空的活塞体6从其上部中央区域限定一个向下延伸的环形壁12A,该环形壁在其下端连接于一个中空的中央杆19。该杆19从下部出口端部32完全穿过壳体至储水器中水位29上方。该中空的中央杆在顶部由上部壳体8支承并与其对准。在壁12A和杆19之间限定一个环形空间12,该环形空间的作用将在下文中描述。
在储水器注水至设定水位29时,阀的操作最初是通过将主阀组件30包括其中空的中央杆抬离其座5,24而实现的。这是通过拉升杆20,21的两个肩部20A,21C中的任一个与各自的杆凸起部19B或19D接合,使上述组件抬至阀座上方,足以使水能够进入并注满通至出口15的进口而进行的。出于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原因,上述拉升杆可以储水器盖上通过一个适当的行程增大机构连接的按钮远程操作。
对于完全冲洗操作来说,当主阀组件充分抬离其座时,由于在凹形弯曲表面4(在主阀组件下面)上的压力以及流动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向上初始力足以克服在上述组件上的向下的力,以便能够使其上升,同时从上部腔通过通道/管16排泄水。尽管在这个阶段主阀组件无需进一步的抬升动作,拉升杆20,20A使上述组件充分抬升—这也使阀能够更快地打开。
当管内有水时,上部活塞26的顶部上的压力与在表面29(水位在活塞顶部上方)下面的水的深度上的压力相同,因而并不增加至管的底部边缘27的深度水平上的压力(如果上部腔内有空气就会是这种情形)。
由于主阀组件30(活塞和中空的中央杆组件6,19)充分抬高在阀座上方,克服了向下作用在其上的力,以及来自拉升杆20,20A的辅助拉升动作,所述组件30升至上部壳体8的顶部,从上部腔11排出其余的水,并将其从管16的底部边缘27放泄进储水器。在阀充分打开时,水通过出口1,15放入厕池。在放泄的早期部分中,主阀组件保持在充分打开的位置上,这主要是由于水压力和流过底部表面4的轮廓的水的动量变化产生的反作用力大于在所述组件顶部上的压力引起的力和由于负的浮力引起的任何向下的力。
在放泄的早期阶段中,主阀组件保持在上部壳体8的顶部上,在周围的储水器中的水位迅速从其注水水位29下降。在水位降至与管16顶部附近的通气孔13齐平时的那一点,空气开始能够进入管16,将水缓慢从管中排出。这最初并不影响组件(活塞)30,这是由于在主阀组件上任何向下的力被曲折的存水弯12,28的稍许位移施加的真空所抵抗,将主阀组件保持在壳体8的顶部上。另外,甚至当水位已落至下部凸缘34下面时,虽然存在水通过压力平衡孔9进入的附加通路,水的进入也不显著增加。但是,如果在某些实施例中空气的进入引起主阀组件早期向下进展,那么,在这种情形中,这能够容易地通过用止回阀替代通气孔13来克服,止回阀使空气不能进入管16。当活塞中的环形空间12内存有水,并在高位形成一个简单的曲径,该曲径用作一个很有效的水/真空弯部时,空气不能通过中空的中央杆19和上部壳体凸起部28的孔之间的间隙。因此,只有当水位落至排出管16的底部边缘27下面时,空气才迅速涌入上部腔,以松释主阀组件,使其能够下降,返回复位位置。
在完全冲洗后阀刚变位时,上部腔11和排出管16最初存有空气,并且再注开始、当水位上升,变得与排出管的底部边缘27齐平时,储水器中的水以稍高于排出管内的速率上升,这是由于内部空气通过通气孔13(如装有止回阀,则是通过止回阀)的流动受限而被稍许压缩的缘故。随着再注的继续,水位达到底部边缘34,水进入上部壳体壁8A和活塞体6之间的空间—水上方的空气通过压力平衡孔9(活塞密封环间隙)排出,进入上部腔11,并通过通气孔13排出。
再注继续,水位在活塞和上部壳体的孔之间上升,水通过压力平衡孔进入上部腔11。水继续流入上部腔直至它被注满—空气通过通气孔13被排放。注入继续,储水器中的水位上升,高于上部壳体,直至达到注水水位29,在这个点上,传统的控制浮子关闭储水器的进口。
在部分冲洗水位上向主阀组件施加需要的向下的力是通过一个弹簧锁定机构47实现的。采用这种机构,部分冲洗的比例可以通过调节阀顶部的调节螺钉或类似装置方便地改变。
为了选择部分冲洗,启动是借助拉升杆21的抬升而开始的,拉升杆使跟部21C与滑座49的凸缘49A接合,然后,该凸缘与中空的中央杆19的凸起部19D接合。这导致主阀组件30被充分抬升,由于在轮廓4上动量变化的反应及主阀组件面的水压力产生的力协助所述组件上升至上部壳体的顶部。阀的再次打开进一步受到拉升杆的协助,拉升杆使所述组件升至上部腔11的顶部。在跟部21C接合凸缘49A的同时,密封垫51从其阀座18A抬升,打开通气阀18。由于作用于其上的水位控制弹簧48的向下压缩力,通气阀直至这个时刻一直保持闭合。
将拉升杆21,21C抬至其行程的顶端,也使滑座49升至其行程的顶端并压缩弹簧48。由于主阀组件和滑座都处于完全抬起的位置,在较小力的压缩弹簧50的作用下,爪53与中空的中央杆凸起部19D接合,因而爪的齿53B进入中空的中央杆凸起部的槽19E并与其啮合。在这个时刻,由于阀完全打开,拉升杆21被松开,并可以落回其最低位置,抵靠在止动器55上。
在阀打开的期间,即,拉升杆21,21C和主阀组件30抬升期间,从上部腔11排出的水通过孔17流入排出孔16,并通过通气孔18流入周围的储水器中。
在阀打开时,水通过孔25A流入出口1,15—然后储水器中的水位迅速开始下落。此时,如上所述,爪53与中空的中央杆凸起部19D啮合或锁住,在主阀组件上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另外,开始时,储水器中的水位处于设定水位29上,由于静液压作用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上的力和在所述组件下面在弯曲表面4上的流动反作用力显著大于控制弹簧48作用的净向下力。
当储水器中的水位下落时,由于流动和压力引起的在主阀组件上的净向上力消失。水位继续下落直至趋近于预定的中间水位,在该水位,来自弹簧48的向下力平衡于并快速超过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上的力,因而水能够被容易地通过管16进入上部腔11,空气/水通过打开的通气阀18,使所述组件迅速下落并复位。
来自弹簧48的复位/向下力通过枢轴54传至滑座49,并通过爪53传至中空的中央杆凸起部19D,因而对于大部向下行程来说,主阀和滑座组件一起向下移动。当主阀组件趋近于复位或闭合位置时,凸耳53A与导向板52的凸轮轮廓52A接触,使爪53与中空的中央杆凸起部19D/槽19E脱开。然后,主阀组件和滑座组件56继续独立地移动,完成其余的下降行程,直至主阀组件在座24上复位及密封垫54在座18A上复位以闭合通气孔18为止。因此,通过在主阀组件上施加向下的力,使阀在预定的中间水位36上闭合,从而实现部分冲洗。
取决于水位36相对于通气阀的顶部(座18A)的位置,上部腔11将含有空气或水或两者的组合。
在阀复位时,再注开始时,这当然与完全冲洗操作后的再注实际上相同,只是上部腔11可以有水,在这种情形中,需要从上部腔通过通气孔13排放的空气很少或没有。另外,再注是在中间水位36(部分冲洗水位)上开始的。另外,在部分冲洗后,再注显然要快得多,补充储水器至设定水位29所需的水量显著减少(一般为完全冲洗储水器容量的50%)。与前面一样,当设定水位达到时,一个传统的控制浮子关闭储水器的进口。
当储水器已注水至设定水位时如果进口阀未被关闭,水位将继续上升直至达到中空的中央杆19的顶缘35,从那时起向下通过中空的中央杆,进入厕池。(溢流)中空的中央杆能够处置失效的水进口阀的溢流,符合最严格的标准。
图2表示与图1类似的布置,采用了另一种启动机构和中央环形放泄通道,该阀处于闭合/就位位置,储水器注水至设定水位29。虽然并不是想改变主阀组件的浮力,但是,通过使水能够进入活塞体,结合了这个特征就能够在完全冲洗操作结束时加快复位。
图示的杆/锁定机构是为部分冲洗操作的,并且设置在一个窄的椭圆形上部漏斗73的一侧上。在另一侧(未画出)设有一个类似的用于操作完全冲洗放泄的杆装置。与前述相同,完全和部分放泄操作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部分冲洗操作来说,必须设有一种装置,用于接合,并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以便在储水器内的中间水位上使主阀组件复位和闭合。这基本上要涉及三项,捕捉槽75(与上部杆漏斗73为整体)、水位控制弹簧69和螺钉70或其它调节装置。对于完全冲洗操作来说,与杆64相对的杆没有下部爪61,也没有弹簧69、螺钉70或螺纹凸起部71。
对于图示布置来说,部分冲洗操作涉及按压储水器盖上或储水器外侧上的按钮,该按钮对于图示布置来说,又使杆68向下移动,压缩弹簧69,使其通过开槽的爪76运动至杆64上的滚轮/销62,以便向上移动、推压上部爪60,从而使主阀组件30抬离其座。当主阀组件上升时,滚轮/销62移入槽75,直至阀完全打开时,槽75(该槽与上部杆73为整体)抬升至位置75A。在该位置(62A,61A),滚轮/销62在下部爪61的上方。
在主阀组件抬升至上部壳体的顶部期间,水从上部腔11通过由12A,28,19和环形分段通道限定的可变曲径12基本排入储水器。
当阀完全打开时,水通过孔25A流入出口15,1并流入水池。在储水器中的水位继续从设定水位29下落,当水位趋近预定的中间水位36时,通过开槽端部76的底部爪、滚轮/销66、杆64、滚轮/销62和上部杆上的底部爪61A作用在主阀组件上的弹簧69的力超过在弯曲表面4上的向上作用的流动反应力和静液压力。
这使主阀组件迅速下落,此期间将水通过环形分段通道43吸入上部腔11中。如果中间水位被设定得低于环形通道顶缘44,那么,空气将被吸入上部腔中。如果在特定类型的储水器中这变成阀的正常设置,那么,凸起部28的底部可被带至标号为63的位置。这是为了减小在水位落至环形通道的顶缘44下面时所施加的曲径真空作用。对于主阀组件下降的较小程度来说,空气或水也通过通气孔67进入上部腔,而且水会通过压力平衡孔9进入。
在阀复位时,(从中间水位的)再注开始,并按照对前一实施例所述的方式进行。水通过压力平衡孔9进入上部腔,以便通过通气孔67排出任何空气。
完全冲洗操作是借助类似于杆68的一根杆的向下运动实现的,开始的动作也是按压在储水器外侧上的一个按钮。推杆68使类似于杆64的一根杆倾斜,按照相同的方式将主阀组件抬高至上部壳体8的顶部。按照与部分冲洗相同的方式—主要通过曲径和环形分段通道,上部腔的水从上部腔排出。
当水位继续下降,趋近于预定的中间水位36和后部凸缘77之间附近时,作用在弯曲表面4上的流动反作用力和静液压力不再足以支承主阀组件的重量和负浮力。从那时起,上述依赖于水的力进一步消失。为了将主阀组件保持在上部壳体的顶部或顶部附近直至储水器排空,在所述组件上逐渐增加的向下的力被来自曲径的真空压力抵消。由于空气通过通气孔67的缓慢进入,当然存在主阀组件逐渐的向下运动。另外,当水位落至上部壳体底部凸缘34下面时,空气通过压力平衡孔9进入以增加所述组件下降的速率,该速率使主阀组件在储水器排空后不久即复位。
图3表示的布置具有与图1类似的启动机构,但是与图1所示默认(default to)部分冲洗操作的实施例不同,如果一起选择了完全和部分冲洗两者,那么,它能够使完全冲洗操作超越部分冲洗动作。
采用由主阀组件30、中空的中央杆84、上部壳体83和下部壳体1限定的基本的阀组件时,由于设有中央环形段和通道43,图3所示的布置与图2很相似,因此,在功能上主阀的操作与结合图2所作的描述相同。
图3和前两个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机构,该启动机将部分和完全冲洗结合在一个单一的机构88中。启动是借助分开的可调长度的拉升杆(未画出)进行的,所述拉升杆能够方便地连接于储水器盖上的一个按钮组件。拉升杆在相对两侧借助夹子连接于机构,在图中只能看到一个夹子85A,它们分别操纵部分和完全冲洗滑块85和86。
在阀处于闭合位置时,部分冲洗滑块85借助压缩弹簧/控制弹簧80抵靠闷头83A保持在缩回位置上,力是借助调节螺钉82顶部附近的肩部82A施加的。完全冲洗滑块86被部分冲洗滑块85的重叠边缘85C限制在缩回位置上。另外,在缩回的或非工作状态中,在杆的凸耳84A和部分冲洗滑块凸缘85B之间存在间隙,凸缘85B位于凸耳84A下面。
对于部分冲洗操作来说,包括滑块85、爪87、枢轴89、调节螺钉82和螺母81的部分冲洗滑块组件被通过夹子85A施加向上运动的部分冲洗拉升杆抬起。凸缘85B接合杆凸耳84A,将主阀组件抬离其座5,24,将其抬起到上部壳体83的顶部的完全打开位置。
在将主阀组件抬升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爪87与轮廓86D接触,使其绕枢轴89旋转并占据位置87A。当松释操作动作时,来自完全压缩的弹簧80的力通过爪的齿87B传至杆凸耳84B的顶部,并进一步受到止动器85D(部分冲洗滑块的顶缘)的限制。
与前述两个实施例一样,部分冲洗机构保持在抬高位置上直至水位落至部分冲洗水位36,因而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上的力不再足以反抗部分冲洗滑块组件施加的向下的力而将阀保持在打开状态。此时,来自控制弹簧的力使部分冲洗滑块组件下降,随其带动主阀组件,使其复位。在趋近于完全降下/缩回位置时,倾斜的爪87A接触止动器86C,使其从杆凸耳顶部84B脱开,并返回缩回构造87。
对于完全冲洗操作来说,向上的运动施加于完全冲洗滑块的夹子(未画出—它处于夹子85A的相对侧)。完全冲洗滑块86安装在导向柱83B上,受到摩擦凸耳86F的限制,(在部分冲洗操作中)不能被自由地抬升。
在抬起完全冲洗滑块时,由于它处于部分冲洗滑块下面,在边缘85C,86B上重叠,两滑块一起被抬起。凸缘85B以通常方式抬起杆凸耳84A,从而将主阀组件30抬至打开位置,来自储水器的水流入出口。
当两个滑块一起被抬起时,爪87被台阶86C保持在缩回位置上,因而在整个机构88处于完全抬高位置上时,爪不与杆凸耳顶部84B接合。在松释拉升杆时,两个滑块组件被控制弹簧80返回在闷头83A顶部上的缩回位置。主阀组件保持在抬高位置上直至储水器排空,然后,以通常方式复位。按照在其它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再注开始,储水器注水至设定位置29。
根据前面的描述,显然可以看出当部分冲洗滑块被完全冲洗滑块抬起时,一起操作两个动作仍将导致完全冲洗操作。
当然也能够构想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和组合。
例如,对图1的一个变型可省略通气阀18,特别是对于所有中间水位都在管帽16A上方的构造来说,这样水几乎完全通过管16而不是通过通气孔18抽入上部腔。
调节预定中间水位的另一手段可以是改变在主阀组件下面的弯曲表面4的轮廓或位置。
对图1的另一种改进可以是在完全冲洗操作中,当储水器中的水位下降并趋近于预定中间水位36时,减小从排出管16流回上部腔11的任何倾向。这可以通过增加潜坝16B、排出孔17、盖16A和通气孔13的高度来实现,使它们处于最深的人像储水器的中间水位的最高设置的上方。

Claims (14)

1.在储水器(14)中浸入流体的装置,该装置适于用作双放泄阀,它包括一个具有上部(8)和下部的壳体;一个在壳体中可向上移动的主阀组件,该主阀组件在壳体中形成一个可变容积的上部腔(11)和一个下部腔,一个在上部腔和下部腔之间的第一通气装置(9),以及一个设置在壳体下部上的出口(1),壳体下部内在所述出口的进入处有一个主阀组件的座(24),因而在主阀组件的降下位置上,所述出口被封堵以防所述装置浸入的流体通过所述出口进入;一个中央杆(19),该杆从主阀组件向上延伸,该杆可从上部壳体被一个第一操作装置(20)远程启动以便将主阀组件抬离其座,所述壳体的下部在座上方的壁有孔,因而在主阀组件抬起时,它承受进入所述出口的浸没流体的向上力,使主阀组件升至上部腔的顶部,使浸没流体通过出口完全流动,在全部浸没流体基本完成放泄时,流动的停止使主阀组件回复至其就位位置,一个第二通气装置(16,17)设置在上部壳体中,用于借助上升的主阀组件从上部腔排出流体,因而在主阀组件下降过程中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通气装置进入上部腔,所述上部壳体具有一个中央中空凸起部(28),中央杆(19)穿过该中空凸起部,一个环形空间(12)由一个壁(12A)形成,作为一个凹进的边界,所述壁(12A)从主阀组件的上表面(26)向下延伸,在其下端连接于所述杆,所述凸起部伸入该空间,该空间用作存水弯曲径,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操作装置(21,47)也可从上部壳体远程启动,以便单独地使主阀组件抬离其座,然后施加或能够被施加一个在主阀组件上的向下的力,该力足以超过向上作用在主阀组件下面的表面(4)上的取决于水位的流动反作用力和压力,因而在一个预定的中间水位(36)上,主阀组件复位,所述第二操作装置包括用于抬起主阀组件的装置和一个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所述第二操作装置被布置成在被操作时使用于施加向下力的机构作用在并接合于所述中央杆上,从而引起浸没流体的部分放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操作装置(21,47)施加的向下的力是借助一个与一个中央杆上的棘爪(19E)接合的锁定装置或捕捉机构(53,53B)引起的,以便向抬起的主阀组件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在阀复位时该力被松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的力是通过一个弹簧(48)或重量施加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操作装置施加的向下的力是由一个装在枢轴上的杆(64)引起的,该杆的一端在第二操作装置(68)启动时被向下压迫以便压缩一个弹簧(69),从而使另一端向上移动,以便引起主阀组件的升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阀顶部的一个调节螺钉形成一个改变由第二操作装置启动的部分冲洗量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穿过上部壳体的顶部形成一个第三通气装置(18),该第三通气装置只被第二操作装置启动以便使空气或浸没液体能够进入上部腔(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杆(19)是中空的中央杆在储水器中浸没液体的正常水位(29)上方突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装置(9)是一条受限制的通道或在上、下部腔之间的压力平衡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装置包括一环形排出孔(16)或虹吸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装置包括一个压力平衡孔、止回阀或通气孔(13)。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装置(21C,49A)连接于第三通气装置,并与中央杆(19,19D)接合,因而它随主阀组件向上移动至打开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复合锁定装置(88),以便使第一操作装置能够超越第二操作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组件下面的表面(4)是向着出口的截锥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的表面(4)是凹形的。
CN01811957.3A 2000-06-27 2001-06-22 双放泄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4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015583.8A GB0015583D0 (en) 2000-06-27 2000-06-27 Dual discharge valve
GB0015583.8 2000-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9073A CN1439073A (zh) 2003-08-27
CN1210467C true CN1210467C (zh) 2005-07-13

Family

ID=989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1195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467C (zh) 2000-06-27 2001-06-22 双放泄阀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874172B2 (zh)
EP (1) EP1297226B1 (zh)
CN (1) CN1210467C (zh)
AT (1) ATE296924T1 (zh)
AU (1) AU785390B2 (zh)
CZ (1) CZ20024264A3 (zh)
DE (1) DE60111229T2 (zh)
ES (1) ES2243511T3 (zh)
GB (2) GB0015583D0 (zh)
HU (1) HUP0301054A2 (zh)
MX (1) MXPA03000666A (zh)
NZ (1) NZ523789A (zh)
PL (1) PL199327B1 (zh)
WO (1) WO2002001010A1 (zh)
ZA (1) ZA2003006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3464A1 (en) 2004-05-21 2005-12-08 Brown Deborah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witch
US7673352B2 (en) * 2005-05-10 2010-03-09 Feiyu Li Flush valve for water closets
US7634821B2 (en) * 2005-11-07 2009-12-22 Kohler Co. Canister flush valve
MY140474A (en) * 2006-02-28 2009-12-31 Lee Chooi Tian Syphonic dual-flush control module
GB0917000D0 (en) 2009-09-29 2009-11-11 Frost Douglas R D Dual flush valve
WO2012043460A1 (ja) * 2010-09-28 2012-04-05 Toto株式会社 排水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US9499964B2 (en) 2012-02-22 2016-11-22 Toto Ltd. Flush water supply device, flush water tank assembly with flush water supply device, and flush toilet with flush water tank assembly
ES2570974T3 (es) * 2013-10-28 2016-05-23 Geberit Int Ag Adaptador de desagüe para una cisterna de lavado
EP2865818B1 (de) * 2013-10-28 2019-01-16 Geberit International AG Hydraulische Ablaufgarnitur
EP3692284A4 (en) * 2017-10-03 2021-11-24 Fluidmaster, INC. DISCHARGE VALVE SYSTEM AND METHOD
JP7172590B2 (ja) * 2018-12-27 2022-11-16 Toto株式会社 排水弁装置
US11306469B2 (en) 2020-05-08 2022-04-19 Kohler Co. One-piece toilet with flush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6140A (en) * 1982-11-18 1986-01-28 James Hardie Industries Limited Selective flush cistern
CH670850A5 (zh) * 1985-07-02 1989-07-14 Geberit Ag
FR2594866A1 (fr) * 1986-02-24 1987-08-28 Hadey Claude Dispositif economiseur d'eau pour reservoir a deux capacites d'ecoulement
MY101873A (en) * 1986-10-20 1992-01-31 Caroma Industries Ltd Dual flush mechanism
IT1239412B (it) * 1990-03-22 1993-10-20 Dorino Marabese Struttura di cassetta particolarmente per il lavaggio controllato e differenziato di vasi igienici in impianti sanitari e simili
DE29503497U1 (de) * 1994-05-16 1995-04-20 Geberit Technik Ag Spülvorrichtung für ein Wasserklosett
JPH10508667A (ja) * 1994-11-04 1998-08-25 デルウェント マックディー リミテッド 放出バルブ
AU3340299A (en) 1998-04-21 1999-11-08 Blackborow, John Cistern outlet valve
DE29807875U1 (de) * 1998-05-06 1998-07-16 Eisenberg Gmbh Sanitaertechnik Spüleinrichtung für einen WC-Spülkas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01010A1 (en) 2002-01-03
ZA200300636B (en) 2004-04-22
NZ523789A (en) 2004-08-27
AU6615001A (en) 2002-01-08
AU785390B2 (en) 2007-03-29
CN1439073A (zh) 2003-08-27
ATE296924T1 (de) 2005-06-15
US6874172B2 (en) 2005-04-05
HUP0301054A2 (en) 2003-08-28
US20040073993A1 (en) 2004-04-22
EP1297226A1 (en) 2003-04-02
CZ20024264A3 (cs) 2003-05-14
DE60111229T2 (de) 2006-03-23
PL199327B1 (pl) 2008-09-30
GB0115272D0 (en) 2001-08-15
EP1297226B1 (en) 2005-06-01
DE60111229D1 (de) 2005-07-07
ES2243511T3 (es) 2005-12-01
GB2365449A (en) 2002-02-20
MXPA03000666A (es) 2004-12-03
GB0015583D0 (en) 2000-08-16
GB2365449B (en) 2004-04-14
PL365910A1 (en) 2005-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64C (zh) 排水阀
CN1210467C (zh) 双放泄阀
CN1858371A (zh) 用于冲洗水箱的排水阀
US6704945B2 (en) Dual inlet flush valve system for gravity operated toilets
CN1061635A (zh) 低耗水量的冲水机构
CN102704556A (zh) 一种进水阀
CN1685115A (zh) 可节水的抽水马桶
CN1127822A (zh) 一种进水阀装置
CN1957146A (zh) 被动排放并且节水的抽水马桶
CN101802318B (zh) 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
US9151028B2 (en) Flushing valve
CN207362958U (zh) 排水阀
CN2646247Y (zh) 压力式冲水系统
CN1073184C (zh) 盥洗室冲洗水箱的充灌和放空装置
CN210013300U (zh) 一种预存水马桶
CN2752343Y (zh) 圆筒式顶按两档可调排水阀
CN2558703Y (zh) 进水器的给水控制结构
CN2746015Y (zh) 一种触摸感应型压力式冲水装置
CN1367298A (zh) 抽水马桶水箱的存水弯道重封装置
CN2695739Y (zh) 洁具水箱分流式进水阀
CN1140678C (zh) 一种液压开启自闭快速动作便器水箱进水阀
CN2419281Y (zh) 液压二档水箱配件
CN2555304Y (zh) 滑动式抽水马桶水阀
CN2761712Y (zh) 卫生洁具节水装置
AU754366B2 (en) Discharge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8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8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