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539A -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539A
CN1200539A CN98109221A CN98109221A CN1200539A CN 1200539 A CN1200539 A CN 1200539A CN 98109221 A CN98109221 A CN 98109221A CN 98109221 A CN98109221 A CN 98109221A CN 1200539 A CN1200539 A CN 1200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character
data
recording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9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20C (zh
Inventor
内海祥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0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2Mean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corded information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6Insert-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伴随着字符输入而依次伴录程序时所使用的记录设备。如果用户还未完成输入诸如与当前所伴录程序有关的标题字符,则该设备把下一个程序的伴录置于准备状态,从而用户可取得时间来输入与当前程序有关的必要字符。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本发明涉及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dubbing)方法,从而把字符信息作为辅助信息记录在诸如磁光盘等记录介质上,与此同时把诸如音频数据等主信息同步地记录在该介质上。
存在把音频数据记录到例如所谓的迷你盘片等磁光盘上以及从中再现音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磁光盘具有记录音频数据的程序区和存储用于管理记录在程序区中的程序的内容信息表(U-TOC或用户内容表)的管理区。
包含内容信息表(U-TOC)的管理区具有多个扇区。这些扇区中的一个扇区,U-TOC扇区0保留与记录在程序区中的每个程序有关的起始地址、结尾地址、拷贝保护信息和重点信息。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把单词“程序”叫做作为数据单元记录在盘片上的一组数据。例如,一个程序可以是一段音乐(通常叫做声道(track))。在此情况下,一个程序的起始地址和结尾地址分别相应于一段音乐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U-TOC扇区1保存了存储在程序区中的每个程序的标题以及表示上述整个磁光盘的标题。如果所记录的程序构成音频数据,则整个盘片的标题相应于与唱片集标题和演唱者或演员姓名有关的信息。每个程序的标题代表该音乐片段的标题。
U-TOC扇区2保留了把程序记录在程序区中的日期和次数。
U-TOC扇区4被安排成适用于用作字体的片假名和汉字字符,以表示记录在程序区中的程序的标题以及整个磁光盘标题的。
以上类型的记录设备允许输入诸如表示记录在盘片上的程序的标题等字符信息。通过使用记录设备遥控器上的字母键和/或装到设备主体上的操作键、转盘或其他控制来实现此字符输入。
当构成程序的音频信息被用于伴录记录时,用户可通过操作遥控器上的字母键或其他控制来输入表示程序的字符。有可能发生表示程序标题的字符太多或用户必须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输入字符,以致于在当前伴录的程序结束并由另一个程序来替代前难以完成字符的输入。
把输入字符信息保存为相应于用户当前所指定用于记录、再现或临时中断的程序的U-TOC数据。在程序记录期间输入字符使得将把输入的字符保存为与正被记录的程序有关的数据。如果当前程序结束了并被另一个程序所替代,而用户输入相应字符仍在进行中,则当场把只部分结束的字符输入状态设定到U-TOC更新存储器。
通常,为了中途停止记录处理(通常的伴录)需要再次进行各种控制操作。这种操作包括选择和设定待再现的当前程序、执行再现起始操作、设定适当的记录位置以及执行记录起始操作。如果不清楚在何处终止当前程序并由下一个程序来替代,则必须再次从新重复伴录处理。
于是,用户不想中途中断伴录并修改输入字符。如果在输入标题名称或类似信息时把它们截短并保存在存储器中,则只有在已伴录了所有的程序后,用户才能开始改正有缺陷的输入。这对有效地执行伴录和类似的记录处理是相当大的阻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从而如果在当前程序的伴录处理结束前诸如上述程序的标题等字符信息的输入还未完成,则把给定程序的伴录置于准备状态。
实行本发明并依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时,提供了一种记录设备,用于把所提供的数据作为程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该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和用于记录与记录在程序区中的程序有关的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记录设备包括:字符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待记录的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一个所提供的程序到待记录的另一个程序的改变;判断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已改变到下一个程序时判断字符输入装置是否已结束输入字符信息;以及控制装置,在判断装置判定字符信息输入未结束时,控制装置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并发出把提供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的指令。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再现组件和记录组件构成的记录系统,记录组件记录从再现组件向记录介质所提供的程序,该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和用于记录与记录在程序区中的程序有关的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记录系统包括:字符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待记录的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再现组件所提供的程序的改变;判断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程序改变时判断字符输入装置是否已结束输入字符信息;以及控制装置,在判断装置判定字符信息输入未结束时,控制装置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并发出把从再现组件提供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的指令。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伴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从再现装置传输的程序的改变;当检测步骤检测到从再现装置传输的程序的改变时,作为第一判断步骤判断相应于程序的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当第一判断步骤判定相应于程序的字符输入未结束时,提供把从再现装置传输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并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作为第二判断步骤,在从再现装置传输下一个传输和记录操作都被置于准备状态时,判断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当第二判断步骤判定字符输入已结束时,取消从再现装置传输下一个程序和记录操作的准备状态。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临时中断当前伴录程序的过程,直到用户输入字符的操作结束。在此时,明显地,继续作为系统功能一部分的伴录处理。当字符输入结束时,从伴录处理中断的数据位置自动恢复伴录处理。由于整个处理是自动的,所以用户不需要再进行零碎的操作。
在阅读了以下描述和附图后,将使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明显起来。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记录设备的方框图;
图2是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进行记录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进行记录的管理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进行记录的管理数据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示出离散区域如何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上进行链接的示意图;
图6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磁光盘记录设备和光盘再现设备的方框图;以及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伴录步骤的流程图。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把MD(迷你盘片)记录装置作为典型的记录设备,并把CD(紧致盘片)播放装置作为典型的再现设备,为了伴录的目的,这些装置给MD记录装置提供程序数据。可以整体地形成MD记录装置和CD播放装置,或分开地安装并在伴录处理时连接。
所涉及的标题如下:
1.MD记录装置
2.MD声道格式
3.U-TOC
4.CD-MD伴录系统的结构
5.CD-MD伴录过程的控制
1.MD记录装置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MD记录装置1的方框图。MD记录装置1使得把音频数据记录到磁光盘(MD)90上并从磁光盘90中再现音频数据。
磁光盘90安放在未示出的盒(cartridge)中。装在盒上的活门(shutter)机构在记录或再现期间打开或关闭,以把来自光头3和来自磁头的磁场加到盘片表面。由主轴电动机2来旋转磁光盘90,从而把磁光盘控制在恒定的线速度(CLV)。
光头3的位置与磁头6a在所安放的磁光盘90的两侧相对。光头3包括物镜3a、双轴机构4、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以及光接收机,该接收机接收来自收集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光的磁光盘表面的反射光。
双轴机构4具有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聚焦线圈驱动物镜3a朝向磁光盘90或远离磁光盘90。跟踪线圈沿磁光盘90的径向驱动物镜3a。还设有滑板机构5,以驱动整个光头3在磁光盘90上进行大范围的径向移动。
把光头3中的光接收机检测到的反射光信息发送到RF放大器7,以便进行电流-电压转换和随后的矩阵计算。在进行矩阵计算时,RF放大器7产生聚焦误差信号FE、跟踪误差信号TE和RF信号。
RF信号是根据磁场矢量而产生的再现信号。使用在把激光功率电平低于用于记录的光加到磁光盘90上时所引起的反射光的磁Kerr效应来检测磁场矢量。
RF放大器7所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经过伺服电路9所进行的相位补偿和增益控制。通过伺服电路9后,经由未示出的驱动放大器把这两个信号提供给双轴机构4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
伺服电路9中的低通滤波器(LPF)根据跟踪误差信号TE产生滑板误差信号。经由未示出的滑板驱动放大器把滑板误差信号发送到滑板机构5。
RF放大器7所产生的RF信号到达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在其中该信号被转换成二进制格式,并经过EFM(八到十四调制)解调和CIRC(交错读取所罗门编码)纠错。在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的处理后,信号被提供给存储器控制器12。
磁光盘90具有刻在其上的以预定频率(此实施例中为22.05kHz)弯曲的槽。这些槽保留了通过频率调制所记录的地址数据。由地址解码器10中的带通滤波器(BPF)通过FM解调来提取地址数据。带通滤波器只允许预定的频率通过。
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产生通过伺服电路9馈送到主轴电动机2的主轴误差信号。主轴误差信号用于控制根据地址解码器10所提取的二进制EFM信号或地址数据而旋转的盘片。
此外,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根据二进制EFM信号控制PLL(锁相回路)操作的粗略定位。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也产生用于解码的再现时钟信号。
存储器控制器12以1.4兆比特每秒的传递速率把经纠错的二进制数据写到缓冲存储器13。当在缓冲存储器13中至少累积了预定数量的数据时,存储器控制器12以0.3兆比特/秒的传递速率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数据,这个速率比把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速率低得多。输出从缓冲存储器13中取回的数据作为音频数据。
在数据被输出为音频数据前在缓冲存储器13中累积这一事实是考虑到扰动会干扰提供音频数据。如果有诸如触发声道跳跃的振动等扰动中断了连续地提供从光头3读出的数据,则缓冲存储器13仍将提供足够数量的数据,以补偿光头3复位到发生声道跳跃的地址处所需的时间。此布局保证了不中断的音频输出。
此示意实施例利用四兆字节的RAM作为缓冲存储器13。在该装置中,装满数据的缓冲存储器13在再现中持续大约10秒来提供音频数据。由系统控制器11来捆扎存储器控制器12。
用适当的压缩方法(例如本实施例中为声学传递自适应编码或ATRAC)以压缩的形式把数据记录在磁光盘90上。在存储器控制器12的控制下,首先把磁光盘90中读出的数据置于缓冲存储器13中,然后通过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把这些数据扩展为数字数据。把经扩展的数字数据提供给D/A转换器15。
D/A转换器15把来自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的经扩展的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经由输出端16把模拟音频信号发送到未示出的再现输出系统(放大器、扬声器、耳机等),从而把信号输出为再现的音频信号。
在再现处理期间,系统控制器11响应于操作单元19的操作以各种方式进行操作。尤其是,系统控制器11把各种伺服命令传递到伺服电路9;向存储器控制器12发送用于控制缓冲存储器13的指令;使显示器单元20显示所经过的播放时间、当前再现程序的标题以及其他字符信息;以及控制用于主轴伺服和解码处理的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
除了操作单元19以外,还设有使用户进行手工控制的遥控命令装置29。此外,遥控命令装置29输出反映用户操作的以经红外线调制的信号形式的命令。该命令即操作信息被红外线接收机3转换成待发送到系统控制器11的电信号。在给系统控制器11给出来自红外线接收机23的操作信息后,系统控制器11相应地执行所需的控制处理。
如果要把一输入音频信号记录到MD记录装置1的盘片90上时,把音频信号馈送到输入端17或21。例如,把来自CD播放装置或类似再现设备的模拟输出端的模拟音频信号加到输入端17。从这个端子17,把该信号发送到A/D转换器18以转换成数字信号。把从转换后获得的数字信号发送到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
把从CD播放装置或类似再现设备的数字输出端以数字数据格式发送的数字音频信号馈送到输入端21。从输入数字音频信号,由数字接口25对数字通信格式进行译码并提取控制数据。把数字接口25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到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
使用ATRAC(声学传递自适应编码)法把输入到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的数字音频信号编码成具有压缩的形式。在被压缩后,在存储器控制器12的控制下,以0.3兆比特每秒的速率把数字音频信号传递到缓冲存储器13以临时存储。在检测到在缓冲存储器13中至少已累积了预定数量的压缩数据后,存储器控制器12允许从缓冲存储器13中取回数据。
在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时,被压缩的数据经过由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所提供的CIRC纠错,从而经过EFM。于是,把经处理的数据发送到磁头驱动电路6。在接收到如此处理的数据后,磁头驱动电路6驱动磁头6a以加上N/S极磁场。
在驱动磁头6a通过所加的磁场来写数据时,系统控制器11使光头3中半导体激光(未示出)的输出功率比再现时读出数据时的输出功率更高的水平。增强的激光发射把磁光盘的表面加热到居里温度。此处理把磁头6a所加的磁场信息固定地写入盘片的记录表面。即,以磁场信息的形式把数据记录到盘片表面上。
在写数据时,系统控制器11还提供各种控制。即,系统控制器11向伺服电路9传递各种伺服命令;向存储器控制器12提供控制缓冲存储器13的指令;使显示器单元20显示经过的记录时间、当前所记录程序的标题和其他信息;以及控制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以进行主轴伺服和编码处理。
如果要控制数字数据输入,则允许通过数字接口25提取控制数据。在模拟数据输入的情况下,把通过输入端17接收到的模拟音频信号提供给静音部分检测器22。检测器22监测作为输入音频信号所提供的音乐片段之间所示出的静音部分。把有关监测到的状态的信息发送到系统控制器11。
处理音频数据以外,MD记录装置1可把由音频数据(一段音乐或一段声道)构成的每个程序及整个盘片有关的字符信息记录到盘片90上。操作单元19具有可由用户进行字符信息输入操作的字符选择部件和字符输入确定键。字符选择部件可以是能选择字符的转盘以及由用户操作来确定选中的字符串并终止字符输入处理的确定键。
遥控命令装置29也可进行字符输入。为此目的,遥控命令装置设有字母键(A到Z)、符号键(句号、逗号等)、数字键和确定键。使用这些按键,用户可输入字符串并通过操作确定键来终止字符输入处理以结束上述的字符串。
系统控制器11使RAM24保存通过操作单元19或遥控命令装置29输入的字符。在明确地确定了输入字符串时,保存相应于当时选中程序的确定的字符串。选中的程序指将在那时再现、记录或保存的程序。如果未选中程序,则把输入字符串作为相应于整个盘片的信息。
把如此保存的字符信息写入并建立在盘片90上的下述U-TOC扇区1。在记录操作或字符输入操作后的适当时间更新U-TOC扇区中的数据。
本发明的本实施例在伴录过程中处理字符时提供了下述的有用处理。在那时,系统控制器11把控制信号传输到起到待伴录的音频信号源作用的设备(例如,CD播放装置)。把处理所需的控制数据存入ROM27。通过端子26实行把控制信号传输到CD播放装置或类似装置。
2.MD声道格式
现在将描述磁光盘90上所记录的数据声道的簇格式。在迷你盘片系统上,以簇为单位把数据写到盘片表面上。图2示出簇的典型格式。如图3所示,在迷你盘片上,连续地形成簇CL作为记录声道。簇是用以记录数据的最小增量。每个簇相应于两个或三个声道。
簇CL由四个扇区的子数据区(扇区SFC到SFF)以及32个扇区的主数据区(扇区S00到S1F)构成。在音频应用中,主数据值是指通过上述ATRAC法压缩的音频数据。扇区是由2,352字节构成的数据单元。
四个扇区的子数据区可容纳子数据或可用作链接区。TOC数据和音频数据被写入32扇区的主数据区。基本上保留所保存数据的链接区中的扇区是保证用于CD上最初所使用的纠错(13.3毫秒)的扇区长度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CIRC隔行长度之间的连贯性大于CD扇区长度的多余扇区。可利用这些扇区来进行某些处理或作为记录某些控制数据的区域。给每个扇区一个地址。
还把每个扇区分成声音组。两个扇区组成11个声音组。如上所述,两个相邻扇区,即一个编号为偶数的扇区(例如,扇区S00)和另一个编号为奇数的扇区(扇区S01)包括11个声音组SG00到SG0A。一个声音组由424个字节构成,并构成其数量足以填满11.61毫秒的时间周期的音频数据。
在每个声音组SG中,对左和右声道分开地记录数据。例如,声音组SG00由左声道数据L0和右声道数据R0构成;声音组SG01由左声道数据L1和右声道数据R1构成。由212字节构成的每个左或右声道数据区叫做声音帧。
3.U-TOC
在磁光盘9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图2所示簇的典型格式。在被径向分割时,盘片最内部声道一侧上的区域用作管理区。管沿理区的径向向外是程序区。
管理区包括只读区和部分磁光区。在最内部的声道一侧上是以凹坑所记录的只读区。沿只读区的径向向外是磁光区部分,可以磁光方式把数据写入该区域或从中读出数据。
沿包括磁光区部分的管理区的径向向外是程序区。在程序区中,把音频数据记录到构成图2所示主数据区的扇区。
作为管理区的一部分,只读区包括用于对整个盘片进行区域管理的P-TOC(预控TOC)。沿P-TOC的径向向外是管理区的磁光区部分,它具有记录在其中的用以管理程序区中所记录的程序的U-TOC(用户内容表)。
为了把数据写入盘片90或从中读出数据,需要预先从盘片中取回管理信息,即P-TOC和U-TOC。依据如此取回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器11识别写入或读出数据的区域位置的地址。把管理信息保存在缓冲存储器13中。缓冲存储器13被分成两个缓冲区:一个用于容纳待记录或再现的数据,另一个用于保存管理信息。
系统控制器11从所安装的盘片90的最内部声道一侧读出管理信息,并把取回的信息放入缓冲存储器13以临时存储。参考保存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管理信息而对上述盘片90进行写入或读出操作。
每当写入或删除数据时或每当输入或编辑字符信息时,U-TOC被更新。每当实行这些数据修改操作中的任一个操作时,系统控制器11就更新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信息。响应于这些更新操作,相应地使用适当的定时来更新盘片90上的U-TOC区。
接着描述构成用于管理盘片90上的声道所进行的写入和读出操作的管理信息的U-TOC扇区。图3示出U-TOC扇区0的格式。示意地,U-TOC扇区的编号可从0到31。即,可利用管理区中每个簇的扇区(S00-S1F)。扇区1和4可容纳字符信息,扇区2可具有写入其中的记录时的日期和次数。
U-TOC扇区0用作存储与用户记录的程序和可记录新程序的空闲区域有关的管理信息的时间区。即,扇区0包括程序区中所记录的每个程序的起始和结尾地址以及用作每个程序上模式信息(声道模式)的拷贝保护信息和重点信息。
例如,如果要把一程序记录到盘片90上,系统控制器11参考U-TOC扇区0以在盘片上找到一空闲区域(例如,可记录的区域)。将把构成程序的音频数据写到如此找到的区域上。如果要从盘片90中再现一程序,则系统控制器11参考U-TOC扇区0以检测存储有上述程序的区域。然后将访问检测到的区域以再现程序。
如图3所示,U-TOC扇区0包括构成12字节的同步图形的头标,接着是表示此扇区地址的三字节数据(“簇H”、“簇L”、“扇区”)、识别盘片制造商的制造商代码和型号代码、第一程序号(“第一TNO”)、最后的程序号(“最后的TNO”)、扇区使用状态(“所使用的扇区”)、盘片序号和盘片ID。
在头标及其所附加的信息后面是指向放置了与可能在盘片上产生的任何缺陷区有关的信息的槽起始地址的指针P-DFA(缺陷区指针);表示槽使用状态的指针P-EMPTY(槽空白指针);指向用于管理空闲区域的槽起始位置的指针P-FRA(空闲区指针);以及构成相应表格指定数据的指针P-TNO1、P-TNO2、...,每个指针指向响应于程序号的槽的起始位置。
相应表格指定数据后的是包括255个槽(每个槽有八个字节)的管理表。每个槽包括起始地址、结尾地址、声道模式和用于管理目的的链接信息。
本实施例的磁光盘90不需要把数据连续地记录到其上。可把连续的数据列离散地即作为以分散的方式所记录的多个部分写到在盘片表面上。在此情况下,每个部分指的是以物理上连续写入的簇的方式按时间顺序连续的数据集合。
如上所述,适用于盘片90的再现设备(图1的MD记录装置1)把数据放入缓冲存储器13用以临时存储。使得把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速率与从中读出数据的速率不同。在此装置中,连续地控制光头3,以从盘片90访问离散读出-写入的数据;把读出的数据放入缓冲存储器13中。把来自缓冲存储器13的数据重新构成用于再现的连续数据列。在再现期间,把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速率比从中读出数据的速率高。这保证可不间断地再现音频信号。
也可能发生一个短程序覆盖了一个较长的预先记录的程序。在此情况下,不需要擦除任何多余区域;只需要把该区域指定为空闲区(被指针P-FRA所管理的区域)。这使得有效地利用了可获得的记录容量。
以下将参考图4描述如何利用用于管理空闲区的指针P-FRA来链接位置离散的区域。假设把指向用于管理空闲区的槽的起始位置的指针P-FRA设定为具有03h的十六进制的值。在此情况下,访问沿着位置03h的槽,从而读取管理表的槽03h中的数据。槽03h中所记录的起始地址和结尾地址表示在盘片上所记录的部分的起点和终点。写入槽03h的链接信息指向下一个槽(在此情况下为例如18h)的地址。槽18h中的链接信息指向例如槽2Bh。槽2Bh中所保存的起始地址和结尾地址指定了盘片上另一部分的起点和终点。同样,跟踪链接信息,直到到达数据项00h。在此方式下,获得可由指针P-FRA所管理的所有点的地址。
如上所述,把指针P-FRA所指的槽作为跟踪所涉及槽的开端,直到链接信息变空(=00h)。这使得可把盘片上离散记录的部分链接成为存储器中连贯的部分列。即,控制了作为空闲区设置在盘片90上的所有部分。虽然本实施例已取指针P-FRA作为一个例子,但对指针P-DFA、P-EMPTY、P-TNO1、P-TNO2、...、P-TNO255也是同样的,这每个指针也都用于链接盘片上离散记录的部分。
图5示出U-TOC扇区1的一个格式。U-TOC扇区1用于管理与程序区中所记录的每个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以及与诸如盘片标题等整个磁光盘有关的字符信息。如果由音频数据来构成所记录的程序,则盘片标题可包括唱片集标题、演唱者的姓名及其他有关的信息;与每个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可以是一段音乐的标题。由用户通过选择、建立和保存所需的字符来输入此字符信息。
把与每个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建立在相应表格指定数据中的指针P-TNA(x)(x=1到255)所指定的字符表的槽中。一个槽容纳七个字节的字符信息。如果所涉及的数据的字符是大量的,则使用链接信息来链接用于记录字符的多个槽。
U-TOC扇区2用于存储以上述格式存储预先把程序独立地记录在程序区中的日期和次数。U-TOC扇区4用于以图5所示的格式把作为字体的片假名和汉字字符用作诸如记录在程序区中程序的标题以及整个磁光盘标题等字符信息。
4.CD-MD伴录系统的结构。
图6是实施本发明的CD-MD伴录系统的方框图。此方框图中的MD记录装置1实际上相应于图1的整个装置,而在图6中只示出局部。将不再描述已结合图1进行讨论的部分。
把伴录系统设计成把CD播放装置30所再现的程序记录到MD记录装置1上的盘片90上。CD播放装置30和MD记录装置1可以是分离的实体或构成一体的设备。在独立地形成时,CD播放装置30和MD记录装置1可以通过电缆来交换信号。在一体地形成时,这两个装置可构成具有起到CD播放装置和MD记录装置作用的不同部分的组合装置。
在用作再现设备的CD播放装置30上,由主轴电动机32控制光盘91(紧致盘片)以恒定的线速度(CLV)旋转。光头33具有物镜33a、双轴机构34、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和光接收机(未示出),此光接收机用于接收从收集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光的光盘表面反射的光。
双轴机构34具有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聚焦线圈驱动物镜33a朝向光盘91或远离光盘91。跟踪线圈沿光盘91的径向来驱动物镜33a。还设有滑板机构36来驱动整个光头33在光盘91面上大范围的径向移动。
把光头33中的光接收机检测到的反射光信息发送到RF放大器36,以便进行电流-电压转换和随后的矩阵计算。在进行矩阵计算时,RF放大器36产生聚焦误差信号FE、跟踪误差信号TE和RF信号。RF信号是在把激光束发射到盘片91上时作为有效光量信息而提取的再现信号。
RF放大器36所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经过伺服电路37所进行的相位补偿和增益控制。通过伺服电路37后,经由未示出的驱动放大器把这两个信号提供给双轴机构34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
伺服电路37中的低通滤波器(LPF)根据跟踪误差信号TE产生滑板误差信号。经由未示出的滑板驱动放大器把滑板误差信号发送到滑板机构35。
RF放大器36所产生的RF信号到达信号处理电路38,在这里该信号被转换成二进制格式,并经过EFM解调和CIRC纠错。由信号处理电路38的处理,把数字音频信号提取为再现数据的表示。
信号处理电路38产生馈送到主轴电动机2的主轴误差信号。主轴误差信号用于控制根据二进制EFM信号而旋转的盘片。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38根据二进制EFM信号来控制PLL(锁相回路)操作的粗略定位。在此操作中,信号处理电路38产生一再现时钟信号。由系统控制器41来控制伺服电路37和信号处理电路38。
D/A转换器39把来自信号处理电路38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在转换后,把模拟音频信号从输出端43传输到MD记录装置1的输入端17。
此外,把来自信号处理电路38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到数字接口40,从而在准备传输时给该信号提供控制码和纠错码。把设有代码的信号从输出端42传输到MD记录装置1的输入端21作为数字数据。例如,在光通信电缆上进行数据传输。把数字数据作为光信号在光缆上发送。
在伴录期间,用作记录设备的MD记录装置1把数字或模拟音频信号记录到盘片90上。该信号是从CD播放装置30所传输的。假设要把以模拟格式传输到输入端17的模拟音频信号记录到盘片90上。则在此情况下,如结合图1所述,模拟音频信号被A/D转换器18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把经转换的信号输入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从而实行参考图1所述的记录处理。
在以上情况下,把输入到输入端17的模拟音频信号还提供给静音部分检测器22,该检测器22检查在音频电平处至少持续预定时间周期(例如,3秒)的静音状态。把表示检测到此静音状态的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器11作为表示所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中程序改变(音乐片段之间)的信息。在普通CD上,三到五秒的静音部分位于两个相邻的音乐片段之间。每个检测到的静音部分表示程序号的改变。
如果把数字数据馈送到输入端21,则数字接口25进行必要的处理。尤其是,U-比特提取单元25b提取U-比特数据,即表示光学传输的数字信号中程序改变的标志。时间代码提取单元25a从以光学传输形式传输的数字时间中提取时间代码数据,即表示所经过的再现时间的时间代码数据。
设有逻辑电路25c,以对U-比特提取单元25b和时间代码提取单元25a的输出进行逻辑操作。在给逻辑电路25c提供来自这两个提取单元的输出后,逻辑电路25c传输表示从再现设备一侧发送的数字音频信号中程序改变的信号。把表示程序改变的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器11。
从所传输的数字时间中,时间代码提取单元25c提取每个所述程序所经过的记录时间。逻辑电路25c对-00:01的经过记录时间和U-比特变化信息进行逻辑操作,并相应地产生程序改变检测信号。
此外,还可只利用U-比特提取单元25b的检测结果来产生程序改变检测信号。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与模拟记录相同的方式来检测静音部分。在后者的情况下,可对此静音部分检测和U-比特改变信息的结果实行逻辑操作。
所传输的数字信号从数字接口25传送到音频压缩/扩展编码器-解码器14,从而实行参考图1所述的记录处理。如果用户在伴录操作期间输入字符,则与当前的程序号相结合把如此输入的字符代码存入RAM24。ROM27预先存储用于控制起到再现设备作用的CD播放装置30的命令。
5.CD-MD伴录过程的控制
在知道上述伴录系统要把从盘片91再现的音频信号伴录到盘片90时,用户可输入表示与每个程序有关的标题或其他信息的字符。这提供了有效的伴录操作。以下将参考图7描述在伴录过程中输入字符时系统控制器11如何进行操作。
把伴录期间输入的字符数据基本上作为属于当前所伴录程序的字符信息。对于常规的设备,在当前程序的伴录结束前必须终止字符信息的输入。相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伴录方法,从而不必在当前伴录程序结束前完成字符输入(例如,因为涉及大量字符),且不会产生问题或复杂性。
在图7的步骤F101,指定把数据从CD(盘片91)伴录到MD(盘片90)。开始时,把音频信号从CD播放装置30提供给MD记录装置1的模拟输入端或数字输入端21。
在步骤F102,系统控制器11查看在伴录期间是否发生程序号的改变。该检查是根据来自静音部分检测器22或来自数字接口25。
如果在F102检测到程序号的改变,则到达步骤F103。在步骤F103,查看利用字符输入装置(即,预控命令装置29或操作单元19)的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如果发现刚伴录结束的当前程序没有字符输入(即,用户未输入任何字符),则认为步骤F103中的检查结果是肯定的,并到达步骤F107。
通过检查确定键的操作来确定在步骤F103是否已结束字符输入。即,查看是否已操作安装在遥控命令装置29或操作单元19上的确定键。该检查使得可在程序号改变前立即确认诸如伴录程序的标题等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
如果在步骤F103发现利用字符输入装置的字符输入已结束,则到达步骤F107。在步骤F107,查看当前所伴录的程序是否是最后一个程序。如果发现当前程序实际上是最后一个程序,则到达步骤F108。在步骤F108,系统控制器11发出停止记录操作的命令,从而停止伺服电路并使记录过程结束。
如果在步骤F107发现当前所伴录的程序不是最后一个程序,则再次到达步骤F102。在步骤F102,系统控制器11继续检查在伴录期间是否发生程序号的改变。
如果在步骤F103发现利用字符输入装置的字符输入未结束,则系统控制器11转到步骤F104。在步骤F104,系统控制器11发出把盘片91的音频输出置于准备状态的命令。把此命令发送到系统控制器41。与之响应,系统控制器41把CD播放装置30置于准备状态。系统控制器11还发出必要的命令把MD记录装置1的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把这些命令传送到伺服电路9、存储器控制器12和其他相关元件。
如上所述,如果再现一侧的程序号已发生变化,则到达准备状态。在下一个程序的起始处保持准备状态,还把记录一侧的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与此同时,用户可继续输入剩余的字符。
如果在步骤F104把CD播放装置30的音频输出和MD记录装置1的记录操作都置于准备状态,则到达步骤F105。在步骤F105,查看用户的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此检查一般可涉及查证用户是否已操作确定键。
如果在步骤F105发现字符输入已结束,则到达步骤F06。在步骤F106,系统控制器11发出必要的命令以取消MD记录装置1的记录操作的准备状况以及CD播放装置30的音频输出的准备状态。这些命令被发送到系统控制器41。
对下一个程序的伴录过程重新开始以上步骤。在图7的处理中,控制返回到步骤F102到步骤F103和F107。如果在步骤F107发现将不再现下一个程序(即结束伴录),则在步骤F108和F109终止伴录过程。
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伴录方法,用户不必匆忙地输入例如与当前所伴录程序有关的字符。如果在有关该程序的字符输入结束前终止当前程序的伴录,则自动地准备下一个程序的伴录操作。这意味着,不需要强制地在一个短音乐片段的时间内输入字符或在记录程序期间输入与该程序有关的稍长的字符串。即使用户对字符输入过程不是非常熟悉,也可在记录操作期间取得时间来输入必要的字符。
虽然以上的描述包含了许多特例,但不应把这些特例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只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示例。应理解,可进行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以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利用红外线或类似的装置可从遥远的位置来控制把命令从记录一侧发送到再现一侧以指定准备状态以及取消再现一侧的准备状态的命令。虽然图2的例子涉及用数字通信接口格式的数据传输,但如果把记录一侧和再现一侧一体地置于一组合机构中,则不需要这些传输。在某些情况下,可由单个微型计算机来构成系统控制器11和41。
如上所述,在程序的伴录期间可能发生,不能在以下一个程序替换当前程序的期间内结束输入诸如当前所伴录程序的标题等字符信息。在此情况下,依据本发明,只要字符输入不结束,则至少把伴录构成置于准备状态,。用户可继续在准备状态下输入必要的字符。这保证了相应于每个当前所伴录的程序而准确地记录每个用户输入的程序标题。由于自动地执行把伴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和取消此准备状态的操作,所以用户的操作可以不受任何附加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记录设备,用于把作为程序而提供的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和用于记录与记录在所述程序区中的程序有关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区,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字符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待记录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一个所提供的程序到另一个待记录程序的改变;
判断装置,用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下一个程序的改变时判断所述字符输入装置的字符信息输入是否已结束;以及
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字符信息输入还未结束时所使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并发出指令把提供所述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输入装置包括字符输入确定键,所述控制装置依据所述字符输入确定键的操作来取消所述记录操作的准备状态以及提供所述下一个程序的准备状态。
3.一种记录系统,由再现组件和记录组件构成,所述记录组件记录从所述再现组件提供给记录介质的程序,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和用于记录与记录在所述程序区中的程序有关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区,所述记录系统包括:
字符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待记录程序有关的字符信息;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所述再现组件提供的程序的改变;
判断装置,用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程序的改变时判断所述字符输入装置的字符信息输入是否已结束;以及
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字符信息输入还未结束时所使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并发出指令把提供所述再现组件的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
4.一种伴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从再现装置传输的程序的改变;
在所述检测到步骤检测到从所述在装置的程序改变时,作为第一判断步骤判断相应于所述程序的字符输入是否结束;
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判定相应于所述程序的字符输入未结束时,提供把从所述再现装置传输下一个程序置于准备状态以及把记录操作置于准备状态的控制;
在从所述再现装置传输所述下一个程序以及所述记录操作被置于准备状态时,作为第二判断步骤判断字符输入是否已结束;以及
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判定字符输入结束时,取消从所述再现装置传输所述下一个程序的准备状态和所述记录操作的准备状态。
CN98109221A 1997-05-23 1998-05-22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043/97 1997-05-23
JP13404397A JP3750278B2 (ja) 1997-05-23 1997-05-23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ダビン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539A true CN1200539A (zh) 1998-12-02
CN1097820C CN1097820C (zh) 2003-01-01

Family

ID=15119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9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20C (zh) 1997-05-23 1998-05-22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88312A (zh)
JP (1) JP3750278B2 (zh)
KR (1) KR100508593B1 (zh)
CN (1) CN1097820C (zh)
MY (1) MY1167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1999B (en) * 1996-10-16 1997-08-01 Ibm Method of recording media data on recording media, accessing media data and system thereof
US6288990B1 (en) * 1997-10-21 2001-09-11 Sony Corpor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3382159B2 (ja) 1998-08-05 2003-03-0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JP3718759B2 (ja) * 1999-01-25 2005-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レーザ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3292181B2 (ja) * 1999-09-20 2002-06-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Cd−rwディスクの消去方法およびcd−rw記録装置
JP4304796B2 (ja) * 1999-11-30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ダビング装置
US6717762B1 (en) * 2000-06-09 2004-04-06 Iomeg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drive compatible with a removable cartridge
US6781782B2 (en) 2000-12-21 2004-08-24 Iomeg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calibration parameters for a removable cartridge
US6779067B2 (en) 2001-05-14 2004-08-17 Iomeg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xtended functionality for a bus
US6901525B2 (en) 2001-05-25 2005-05-31 Iomeg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n a bus
WO2007023837A1 (ja) * 2005-08-23 2007-03-01 Sony Corporation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7157256A (ja) * 2005-12-06 2007-06-21 Canon Inc 記録システム
US20070223872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Kan-Li Huang Dubbing method utilizing label for identifying dubbing st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1227B2 (ja) * 1987-09-26 1997-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テープレコーダ
JP3269097B2 (ja) * 1991-10-14 2002-03-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ならびにその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装置
JPH06162646A (ja) * 1992-11-19 1994-06-10 Kenwood Corp 光ディスクへのダビング装置
EP0606145B1 (en) * 1993-01-06 2000-03-29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a recording medium
JPH06259937A (ja) * 1993-03-05 1994-09-16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KR0124662Y1 (ko) * 1994-08-13 1998-08-17 배순훈 냉장고의 냉동장치
JP3672599B2 (ja) * 1994-09-30 2005-07-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文字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726956A (en) * 1995-03-15 1998-03-10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lural disc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continous reproduction
KR960042636A (ko) * 1995-05-09 1996-12-21 구자홍 디지탈 컴팩트 카세트(dcc)의 문자 기록/재생방법 및 장치
JPH1055656A (ja) * 1996-08-08 1998-02-24 Sony Corp 受信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JPH10199213A (ja) * 1996-12-27 1998-07-31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50278B2 (ja) 2006-03-01
MY116743A (en) 2004-03-31
KR100508593B1 (ko) 2005-10-24
US6088312A (en) 2000-07-11
JPH10320898A (ja) 1998-12-04
CN1097820C (zh) 2003-01-01
KR19980087291A (ko) 199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65C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及装置
US743386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delivery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6993567B1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and data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CN1097820C (zh)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伴录方法
US6388766B1 (en) Dubbing apparatus
CN100468549C (zh) 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US20070088674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ile management methods, file management method programs and recording mediums for recording file management method programs
KR20010020240A (ko) 기록재생장치, 기록재생방법
CN1152168A (zh) 数据记录方法与装置,数据记录介质及数据再现方法与装置
CN1112380A (zh) 记录媒体的管理方法
CN1076844C (zh) 用于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及存贮控制设备
EP1107253B1 (en) Dubbing apparatus and dubbing method
KR100610636B1 (ko)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정보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정보기록용 프로그램 및 정보 재생용 프로그램, 기록 매체 및정보 기록 매체
US6804181B2 (en) Dubbing apparatus and dubbing method
CN1212419A (zh) 记录装置和其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记录方法和遥控装置
CN1192385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伴录装置
CN1127089C (zh) 字符信息复制系统、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US7050368B2 (en) Data copying manag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py managing system
CN100527256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CN1355528A (zh) 记录/再现装置和记录/再现方法
JPH11250633A (ja) 記録媒体及び記録装置
CN1122266C (zh) 记录恒定寂静区间的装置和方法
CN1754157A (zh) 内容记录/再现设备、方法、和系统、以及信息处理器
CN1159642A (zh) 字符输入装置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记录介质的装置
JPH11213546A (ja) 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