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9226A - 唱片磁盘 - Google Patents

唱片磁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9226A
CN1199226A CN97126499.6A CN97126499A CN1199226A CN 1199226 A CN1199226 A CN 1199226A CN 97126499 A CN97126499 A CN 97126499A CN 1199226 A CN1199226 A CN 1199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isc cartridge
plate
housing
ca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64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辺优
冈村昌寿
铃木克己
小正路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322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4965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2229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4965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322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4965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99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9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flexi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7Containers with interchangeable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开盖板型唱片,能容易地从磁盘中取出和插入盘状媒体,同时确保它安装容易并增加它的工作可靠性。在上壳体元件与挡板相对的一侧表面有一取出开口,它允许盘状媒体从壳体中取出。壳体上设有一盖板,用于打开和关闭取出开口。在盖板的两面设有支承轴。上壳体元件上设有导向凹槽,相应的支承轴滑动和枢轴地装入其中,以允许盖板可选择地打开。盖板上设有一接收部分,用于滑动地接收防抹元件。唱片磁盘可设有一鉴别元件,用于检测盘状媒体是否已经取出。

Description

唱片磁盘
本发明涉及一种唱片磁盘,特别是一种具有盘状媒体的唱片磁盘如可记录/重放的光盘,磁-光盘或旋转地放入壳体中的类似盘。
通常,信息载体包括,例如,盘状媒体如磁盘,光盘,磁-光盘等,每一种盘以唱片磁盘的形式使用,同时它被放入由上和下壳体元件互相连接形成的壳体中。唱片磁盘包括一挡板,用于选择打开或关闭形成于壳体的上和下壳体元件上的孔,如磁头插入孔、驱动轴插入孔等。通常,这样的传统唱片磁盘没有设置任何装置,用于从壳体中取出盘状媒体以便替换。可是,唱片磁盘被叫做CD盒,它用于CD-ROM或类似结构中,以便允许CD从壳体中取出。这样所采用的CD盒依所用CD盒的型号用于CD-ROM的重放元件中。盘状媒体依记录/重放元件的型号也以从唱片磁盘中取出或放入唱片磁盘中的形式应用,因此,需要盘状媒体从唱片磁盘中取出。
但是,传统包括盘状媒体取出结构的唱片磁盘没有设置允许挡板装置安装在唱片磁盘一面上的结构,在其上枢轴地设有盘状媒体取出盖板。另外,唱片磁盘壳体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的结构差别很大。这样,盘状媒体取出结构不能用于纵向可逆型和两面型。另一盘状媒体取出结构已被提出,该结构使只打开壳体与挡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就能从唱片磁盘中取出盘状媒体。提出的该盘状媒体取出结构可使盘状媒体取出盖板可拆卸地或枢轴地操作。盖板可拆卸的操作使盖板从壳体上分离或移开,结果盖板可能丢失。盖板枢轴地操作使盖板只通过一连接轴与壳体连接,以至于由于唱片磁盘受到振动或外力作用,盖板、壳体或枢轴可能断裂。另外,由于倾斜,不能完全关闭盖板,使其使用可靠性降低。
此外,设有盘状媒体取出结构的传统唱片磁盘安装有盘状媒体取出盖板,它设于唱片磁盘的壳体上可枢轴地移动,使盘状媒体从唱片磁盘中取出,以至于防抹装置仅通过设在壳体远离盖板的反面的一凸块实现,这样,一旦凸块移开壳体,为了实现在盘状媒体上再次记录,需要用胶布或类似物将凸块贴在壳体的凸块移开处。不幸的是,这样处理唱片磁盘是困难的,并导致胶布的粘贴物和/或胶布本身被留在记录/重放元件上,由此,可能引起元件的失灵或故障。
反之,在传统的结构上不允许替换盘状媒体的唱片磁盘中设有一防抹元件,以使它在壳体中的记录位置和非记录位置之间移动,这一技术为公知技术。采用这种方式将防抹元件安装于具有盖板的唱片磁盘上,不可能使光盘取出或当盖板打开时使防抹元件移开或从壳体上拆下,因为这种唱片磁盘的结构一般使防抹元件安装在光盘取出部分。
另外,传统装有盘状媒体取出结构的唱片磁盘缺少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检测在过去是否为从唱片磁盘中取出盘状媒体已将盘状媒体取出盖板打开。当盘状媒体从唱片磁盘中取出时,手指印、灰尘或类似物可能附着在盘状媒体的表面或损伤其表面,导致在记录操作时产生误差,如记录错误、不能记录等等,其结果是从盘状媒体上不能读出数据。为避免上述问题,应能检查盘状媒体确保其记录部分是正确的,因此在记录操作之前要检查盘状媒体上的任何可能的错误。可是,采用这样的系统在盘状媒体上记录时不能从唱片磁盘中取出盘状媒体,导致记录所需时间加常两倍或更长,因此是不切实际的。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系统,其中设置一鉴别部分,用于检测盘状媒体是否在过去已被取出。该鉴别部分的结构是这样的:当盘状媒体取出盖板曾经打开时,它与初始状态不同,并从不允许回到初始状态。这样,只要盖板从未打开,该系统允许记录以快速度完成,因为它不检测盘状媒体。另外,当盖板打开以后,尽管检测需要记录时间,盘状媒体仍要受到检测,其结果记录大体上可避免任何错误。
尽管如此,传统唱片磁盘的程序复杂,需要使用者操作鉴别部分,然后再打开盘状媒体取出盖板。另外,它使从唱片磁盘的鉴别部分产生的碎屑进入唱片磁盘的壳体中,导致盘状媒体损坏。另外,碎屑可能硬挤进记录/重放元件中,引起元件失灵或发生故障,结果使元件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能降低。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唱片磁盘,它能从唱片磁盘中容易地取出和插入盘状媒体,同时确保其安装容易和增强操作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两面操作型唱片磁盘,其中它的上和下面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因此确保它能两面操作,同时能容易地将盘状媒体取出和插入到唱片磁盘中。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唱片磁盘,它能在盘状媒体上重复选择防抹装置或记录性能,不论盘状媒体取出盖板装置是否在唱片磁盘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唱片磁盘,它能防止由于盘状媒体取出盖板的操作使得防抹元件从唱片磁盘上移开或拆下。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唱片磁盘,它能检测是否在过去已将盘状媒体取出,从而增加它的操作可靠性,简化操作,并消除任何故障,同时保持盘状媒体或记录/重放元件不被损坏。
依照本发明,提供一中唱片磁盘。该唱片磁盘通常包括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组成,并设有开口,记录/重放磁头和驱动轴通过这些开口插入壳体中,一个别盘状媒体旋转地放入壳体中,一个挡板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壳体在它与挡板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取出开口,它允许盘状媒体从壳体中取出。唱片磁盘另外包括一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取出开口;一导向装置设在上或下壳体元件上,用于滑动和枢轴地移动盖板;和一设置在盖板上与导向装置相连的连接元件,从而由导向装置引导盖板。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上或下壳体元件上,并有一支承轴设在它的对面。上和下壳体元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凹槽,其中滑动和枢轴地放入盖板的支承轴,从而允许盖板选择地打开,同时与上和下壳体元件中的另一个分开。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盖板的支承轴两端部分为切掉的圆柱形,在它的圆柱体表面形成一部分平的表面,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凹槽中,以使其在滑动的同时支承轴的平表面由导向凹槽的侧表面导向。每一导向凹槽在其端部有一圆孔,支承轴的两端可枢轴地在相应的导向凹槽的圆孔中移动,因此盖板可按需要打开。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盖板设有一接收部分,用于接收防抹元件,防抹元件滑动地卡在盖板的接收部分。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盖板的接收部分由设在盖板上互相相对的两导轨壁组成。在导轨壁的相对低的部分分别设有钩状突起,它们互相相对并部分覆盖防抹元件的下表面,从而防止防抹元件从盖板上移开。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防抹元件的上和下表面有一操作元件,并且一鉴别指示部分相应从此伸出,在由两导轨壁限定的盖板的顶壁部分设有一操作孔与操作元件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唱片磁盘还包括一个鉴别元件,活动地设在壳体上,用于指示盘状媒体没有取出,和设在盖板上的释放突起,使它倚靠在鉴别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鉴别元件整体地设在下壳体元件上,同时通过设在鉴别元件和下壳体元件之间的环状狭缝部分地与下壳体元件分开,并通过设在鉴别元件和下壳体元件之间的薄壁连接件与下壳体元件连接。鉴别元件上设有突起,其中鉴别元件的突起设在连接件附近,以便能靠在释放突起上,因此在盖板滑动运动过程中,由于释放突起倚靠在鉴别元件的突起上,从而使得鉴别元件从下壳体元件上移开并离开壳体。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释放突起的形状是一拱形肋,并与在盖板上形成的一个导轨壁的外表面相连,用于限定一个接收部分以接收防抹元件。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上和下壳体元件外形结构大体上相同,并且在与其上设有盖板的一壳体元件相对的另一壳体元件的与盖板相对的内表面部分形成一平面形。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盖板和一个壳体元件在其相应边缘部分通过阶梯连接表面互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挡板包括一滑动结构,用于滑动地引导挡板;和一弹性元件,用于在开口关闭方向上推动挡板。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及相应的优点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将更容易体会和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用于指示类似或相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唱片磁盘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唱片磁盘的壳体从壳体底侧看的透视图;
图3是上壳体元件内部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中沿IV-IV的纵向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沿V-V的纵向放大剖视图;
图6是上壳体元件和盖板局部放大底视图;
图7是图6中沿VII-VII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盖板的局部平面图;
图9A是在壳体中装配防抹元件时防抹元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9B是在壳体中装配防抹元件后防抹元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唱片磁盘实施例的上壳体元件内部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11是上壳体元件和盖板的局部放大底视图;
图12是图11中沿XII-XII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沿XIII-XIII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盖板的局部平面图;
图15是鉴别元件放入壳体中的放大透视图;
图16A是盖板正要移动时鉴别元件的局部纵向视图;
图16B是盖板移动过程中鉴别元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16C是盖板打开后鉴别元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唱片磁盘。
参照附图1到9B,描述依照本发明的唱片磁盘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唱片磁盘实施例用于在其中接收光学盘状媒体。唱片磁盘包括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壳体元件1和下壳体元件2组成。唱片磁盘还包括盘状媒体10旋转地放入壳体中,以使其作为信息的媒体。盘状媒体10可以是两面记录/重放盘也可以是一面记录/重放盘。壳体上设有小孔或开口,如磁头插入孔11和21,通过该孔记录/重放单元的磁头插入到唱片磁盘中,驱动轴插入孔12和22,单元的驱动轴通过该孔插入到唱片磁盘中等等。唱片磁盘另外包括一挡板4,用于选择打开或关闭开口,该挡板滑动地设在壳体外表面的滑动区5上,并从外表面压下。挡板4包括一上板41、一下板42、和一连接板43,上板41和下板42通过连接板43互相连接并形成大体曾U-形的截面。挡板4有第一和第二滑块6和7,用于滑动引导挡板4;和一弹性元件或弹簧8,用于在关闭所设开口的方向上持续推动或加力于挡板4。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一个这样的第一滑块6滑动地安装同时与设在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的第一导向部分或导向突起91连接,一对这样的第二滑块7通过弹簧8用力加在第一滑块6的两端,以便第一滑块6插入它们之间而设置,这样滑动的同时与设在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上的第二导向部分或导向凹槽92连接。第二滑块7也设置成用力依靠在沿壳体前面的中心部分形成的开口的向对端部上的相应止动块或突起上,以使挡板4可在两个方向打开。
壳体在与有挡板4一侧表面相对的令一侧表面设有取出开口13,它允许盘状媒体10从壳体中取出。取出开口13可设在壳体的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任意一个上。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开口13可以设在上壳体元件1上。另外,壳体上以活动的方式特别是双向滑动和枢轴地设有盘状媒体取出盖板3,由此可打开和关闭取出开口13。取出盖板3,如图2所示,有一接收部分15,在其中放入防抹元件14。防抹元件14滑动地卡在接收部分15中,其结果是盘状媒体10可选择地设置为“记录”状态或“非记录”状态。
防抹元件接收部分15由设在盖板3上互相相对的两导轨壁16形成。在盖板3的位于导轨壁16之间的顶壁部分有一操作开口17,如图7和8所示。在导轨壁16的下设有相应的钩状突起18,它们彼此相对,以便部分覆盖防抹元件14的下表面,从而防止防抹元件14从接收部分15上移开或拆下。
在防抹元件14的上表面上设有操作元件141,在其下表面设有鉴别指示部分142从此突出,由此使元件14的操作和方向或位置的鉴别容易进行。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在盖板3的相对俩面设有支承轴30,通过支承轴30盖板3滑动和枢轴地设在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之一的一部分上,例如,设在与上壳体元件1的有挡板4的一侧相对的一面并在端部附近。用于选择设置盘状媒体10为“记录”状态或“非记录”状态的防抹元件14活动地安装在盖板3中。钩状突起18设在每一导轨壁16的下部,用于引导防抹元件14的运动,以便当唱片磁盘在正常位置和颠倒位置或上下翻转同时盖板3打开时,防止防抹元件14从盖板3上移开或拆下。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每一钩状突起18有一倾斜的底面并且导轨壁16与盖板3的外周边和用于引导盘状媒体10的外周边的拱形壁19不相连接,以至于当防抹元件14插入盖板3的接收部分15时导轨壁16可向外方向容易地形成弹性变形,如图9A和9B所示。
盖板3的支承轴30支撑或滑动和枢轴地装入设在形成于上壳体元件1两侧的相应导向凹槽31中,以确保盖板3的平行移动和枢轴运动。这样可允许盖板3打开,同时与另一壳体元件或下壳体元件2分离。首先沿远离挡板4的方向平行移动盖板3打开盖板3。然后,盖板3再枢轴地转动以打开取出开口13。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与其上设有盖板3的上壳体元件1相对的下壳体元件2的内表面形成没有任何突起的平的表面,从而防止在通过打开的取出开口13从壳体中抽出或取出盘状媒体时,盘状媒体10被下壳体元件2挡住。当盖板3关闭时,由设在盖板3两端的凸块32与设在下壳体元件2上的凹槽卡住盖板3,以防止盖板3意外打开。卡住依盖板3的力或者轻点,以确保盖板3能容易地打开;或者重些,以使它不易打开,通过用力压盖板3的两侧使它弹性变形才打开,这根据需要而定。
在所描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支承轴30的末端是一圆柱形并且有一部分被切掉,使其在外表面周边部分有一平面,同时每一导向凹槽31的形状允许相应的支承轴30滑动,同时支承轴30切掉的平面部分沿导向凹槽31的一侧表面引导。在每一导向凹槽31的端部设有一圆孔311,盖板3的相应支承轴30旋转装入其中,使盖板3能转动。盖板3的这种位移和转动使盘状媒体10可以随意选择地从壳体中取出。盖板3的打开可以用其他适合的方式实现,如围绕上壳体元件1的端部旋转或只是滑动等等。
挡板4固定在第一滑块6上。例如,挡板4可在壳体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同时由壳体内表面的导向突起91和导向凹槽92引导。挡板4由聚醛树脂通过注塑制成并大体呈U形断面。
在图1到9B中,标号143表示一弹性壁,23是一贴标签区域,24是挡板4的夹持件,25和26是盖板3和上壳体元件1的相应边缘部分形成的阶梯形配合面,盖板3和上壳体元件1互相连接。以防在唱片磁盘放置时灰尘进入壳体。
如上所述,所描示的唱片磁盘实施例是这样的结构,在壳体挡板4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取出开口13,它可允许盘状媒体10从壳体中取出;盖板3滑动枢轴地安装在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取出开口13,其设置方式为在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之一设有导向凹槽31,盖板3的相应支承轴30滑动和枢轴地置于其中,由此允许盖板3选择地打开,同时与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中的另一个分离;盖板3有一接收部分15;一防抹元件14滑动地夹在盖板3的接收部分15中。这样的结构允许盘状媒体10容易安全地从壳体中取出和插入壳体中,和确保盖板3操作的可靠性增加。另外,这样的结构允许盘状媒体10可选择和重复设置防抹状态或记录状态,并在打开和关闭盖板3的操作中防止防抹元件14从壳体上移开。另外,这样的结构可将盘状媒体10取出和插入壳体简化,同时确保提高唱片磁盘的工作可靠性。
现在参照图10到16C,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唱片磁盘的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唱片磁盘实施例的结构为盖板3滑动和枢轴地安装在上壳体元件1和下壳体元件2上,盖板3上设有一释放突起34,如图11到15所示,可移动或可拆下地设有一鉴别元件27,使它与突起34倚靠,如图15到16C所示。特别是,鉴别元件27用于检测盖板3在过去是否已经打开,或指示盘状媒体10过去没有取出,鉴别元件27设在下壳体元件2的对着盖板3的部分。鉴别元件27的内部设有一突起29并包括连接件28,通过连接件28鉴别元件27与下壳体元件2部分相连,其结果鉴别元件27在连接件28处与下壳体元件2分开。为此目的,连接件28最好是降低厚度,以使鉴别元件27容易从下壳体元件2上移开或分开。可以这样在下壳体元件2上设置鉴别元件27,即通过在下壳体元件2上整体地形成鉴别元件27,方式如下,在鉴别元件27和壳体元件2之间形成一环状狭缝,同时在它们之间留有薄壁连接件28。这样,鉴别元件27可与下壳体元件2只通过薄壁连接件28连接。与释放突起34倚靠的鉴别元件27的突起29设在薄壁连接件28的附近,以确保当由于释放突起34倚靠鉴别元件27,更具体地说是鉴别元件27的突起29,鉴别元件27移动或分离时,鉴别元件27向外排出壳体。上述倚靠关系是在盖板3的滑动移动中产生的,如图16A到16C所示。
释放突起34设置在盖板3的内表面与鉴别元件27相对部分,并有一柱状形的肋,例如其截面为拱形。另外,释放突起34设置的位置为盖板3关闭时邻近下壳体元件2的鉴别元件27的突起29处。另外,释放突起34可设置为与盖板3上的导轨壁16的外表面连接,以便形成接收部分15,用于将防抹元件14放置在其中。这样设置释放突起34,使鉴别元件容易通过释放突起34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大体上相同。
为打开盖板3,需要向远离挡板4的方向上移动或滑动盖板3。这可以通过使上壳体元件1的每个导向凹槽31在其后端增加宽度,例如形成圆孔311,使盖板3的每个支承轴30呈部分切掉的柱形实现,如图5所示。这种形式的导向凹槽31和支持轴30的,当盖板3将打开时允许盖板3初始向后移动或滑动。然后,当支持轴达到相应导向凹槽31的后圆孔311后盖板3可枢轴地转动。
在第一次打开盖板3从壳体中取出盘状媒体时,在盖板3滑动过程中,柱状释放突起34用力压下壳体元件2的鉴别元件27的突起29。释放突起34这样运动使鉴别元件27围绕连接件28弯曲,最后离开下壳体元件2,接着鉴别元件向外离开壳体。这样,当使用者只取出盘状媒体10时,鉴别元件27自动地操作,没有任何特殊的操作,由此可避免不能改变鉴别元件27的状态。
这样,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允许使用者在不需要操作鉴别元件27的情况下取出盘状媒体,因此消灭鉴别元件的使用错误。
另外,描述实施例的唱片磁盘可以是如此结构,即使上和下壳体元件1和2大体完全相同,另外,由于支持轴30和导向凹槽31互相结合,它们可互相换位而不改变其作用。
虽然参照附图比较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显然,在上述指导下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因此应该理解在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用具体描述方法以外的的其它方法实现。

Claims (25)

1.一种唱片磁盘,包括:
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组成,并形成有开口,通过该开口记录/重放磁头和驱动轴插入所述壳体中;
一盘状媒体旋转地放入所述壳体中;
一挡板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有一取出开口,该开口允许盘状媒体从所述壳体中取出;
一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出开口;
一导向装置设在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之一上,用于滑动和枢轴地移动所述盖板;和
一连接元件设在所述盖板上,并与所述导向装置相连,以便由所述导向装置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之一上;
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设在所述盖板两端的支撑轴;以及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之一上的导向凹槽,以便分别把所述盖板的所述支承轴滑动和枢轴地放入其中,从而允许所述盖板选择地打开,同时与所述的上和下壳体元件中的另一个分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的所述支承轴其两端部分为切掉的圆柱形,从而在它的圆柱体表面形成一部分平的表面,分别装入所述导向凹槽中,以使其滑动,同时所述支承轴的所述平表面沿所述导向凹槽的所述表面导向;
所述每一导向凹槽在其一端部有一圆孔;以及
所述支承轴分别在相应的所述导向凹槽之一的所述圆孔中枢轴地移动,因此盖板可按需要选择地打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设有一接收部分,用于接收防抹元件;以及
所述防抹元件滑动地卡在所述盖板的所述接收部分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的所述接收部分由设在所述盖板上互相相对的导向壁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在所述导向壁的下部分别设有钩状突起,它们互相相对并部分覆盖所述防抹元件的下表面,因此防止所述防抹元件从所述盖板上移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防抹元件的上和底表面分别有一操作元件和一鉴别指示部分伸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防抹元件的上和底表面分别有一操作元件和一鉴别指示从此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在所述盖板的位于所述导向壁之间的顶壁部分有一操作孔与所述操作元件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唱片磁盘,还包括一个鉴别元件,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指示所述盘状媒体没有取出;和
设在所述盖板上的释放突起,以便与所述的鉴别元件相倚靠。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唱片磁盘,还包括一个鉴别元件,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指示所述盘状媒体没有取出;和
设在所述盖板上的释放突起,以便与所述的鉴别元件相倚靠。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鉴别元件整体地设在所述下壳体元件上,同时通过形成于所述鉴别元件和所述下壳体元件之间的环状狭缝部分地与所述下壳体元件分开,并通过设在它们之间的薄壁连接件与所述下壳体元件相连接;
所述鉴别元件上设有突起;以及
所述鉴别元件的所述突起设在连接件附近,以便能靠在所述释放突起上,因此在所述盖板滑动过程中由于所述释放突起倚靠在所述鉴别元件的所述突起上,所述鉴别元件从所述下壳体元件上移开并离开所述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释放突起的形状是一拱形肋并与形成于所述盖板上的所述导向壁之一的外表面相连,用于形成所述接收部分。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的外形大体上相同;并且
与所述盖板设在其上的壳体元件相对的另一壳体元件的内表面对着所述盖板的部分形成一平面。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的外形大体上相同;并且
与所述盖板设在其上的壳体元件相对的另一壳体元件的内表面对着所述盖板的部分形成一平面。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的外形大体上相同;并且
与所述盖板设在其上的壳体元件相对的另一壳体元件的内表面对着所述盖板的部分形成一平面。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和该壳体元件在相应边缘部分通过阶梯形表面互相连接。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和该壳体元件在相应边缘部分通过阶梯形表面互相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盖板和该壳体元件在相应边缘部分通过阶梯形表面互相连接。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挡板包括一滑动结构用于滑动地引导所述挡板,和一弹性元件用于沿所述开口关闭方向上推动所述挡板。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挡板包括一滑动结构用于滑动地引导所述挡板,和一弹性元件用于沿所述开口关闭方向上推动所述挡板。
2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唱片磁盘,其中所述挡板包括一滑动结构用于滑动地引导所述挡板,和一弹性元件用于沿所述开口关闭方向上推动所述挡板。
23.一种唱片磁盘,包括:
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组成,并形成有磁头插入孔和驱动轴插入孔,分别通过这些孔记录/重放磁头和驱动轴插入所述壳体中;
一盘状媒体旋转地放入所述壳体中;
一挡板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孔;
在所述壳体相对挡板的一侧表面有一取出开口,它允许所述盘状媒体从所述壳体中取出;
一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出开口;
所述盖板设有一接收部分;和
一防抹元件滑动地夹在所述盖板的所述接收部分中。
24.一种唱片磁盘,包括:
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组成,并形成有磁头插入孔和驱动轴插入孔,分别通过这些孔记录/重放磁头和驱动轴插入所述壳体中;
一盘状媒体旋转地放入所述壳体中;
一挡板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孔;
在所述壳体相对挡板的一侧表面有一取出开口,它允许所述盘状媒体从所述壳体中取出;
一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出开口;
一鉴别元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指示所述盘状媒体还没有取出;和
一释放突起设在所述盖板上,以便倚靠在所述鉴别元件上。
25.一种唱片磁盘,包括:
一壳体,由互相连接的上和下壳体元件组成,并形成有磁头插入孔和驱动轴插入孔,分别通过这些孔记录/重放磁头和驱动轴插入所述壳体中;
一盘状媒体旋转地放入所述壳体中;
一挡板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孔;
在所述壳体相对挡板的一侧表面有一取出开口,它允许所述盘状媒体从所述壳体中取出;
一盖板滑动和枢轴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取出开口,并在两面设有支撑轴;
在上和下壳体元件之一上设有导向凹槽,所述盖板的支承轴分别滑动和枢轴设在其中,以允许所述盖板选择地打开,同时与所述上和下壳体元件中的另一个分开。
CN97126499.6A 1996-11-18 1997-11-18 唱片磁盘 Pending CN11992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322296A JPH10149658A (ja) 1996-11-18 1996-11-18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229796A JPH10149653A (ja) 1996-11-18 1996-11-18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2296/96 1996-11-18
JP322297/96 1996-11-18
JP322295/96 1996-11-18
JP8322295A JPH10149655A (ja) 1996-11-18 1996-11-18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9226A true CN1199226A (zh) 1998-11-18

Family

ID=27339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6499.6A Pending CN1199226A (zh) 1996-11-18 1997-11-18 唱片磁盘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125011A (zh)
EP (1) EP0843310A1 (zh)
CN (1) CN1199226A (zh)
TW (1) TW388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8848E1 (en) * 1995-05-23 2005-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and sign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3031241B2 (ja) * 1995-05-23 2000-04-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装置
USRE40141E1 (en) * 1995-05-23 2008-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and signal recording apparatus
TW385433B (en) * 1996-10-28 2000-03-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 cartridge case for a disk-shaped recording medium and a disk cartridge
US6205115B1 (en) 1997-09-10 2001-03-20 Tdk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DE69800573T2 (de) 1997-12-16 2001-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lattenkassette
JPH1118542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Tdk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711119B1 (en) * 1998-01-21 2004-03-23 Hitachi, Ltd. Disk cartridge with a holder having disk information on it
US6496473B1 (en) * 1998-07-02 2002-12-17 Lg Electronics Disc cartridge with mode selecting means
JP3526007B2 (ja) 1999-01-08 2004-05-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499148B2 (ja) 1999-01-08 2004-02-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93817B2 (ja) 2000-05-09 2002-06-1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用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891906B2 (ja) * 2002-03-08 2007-03-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3643Y2 (zh) * 1980-12-16 1988-11-14
JPS5875383A (ja) * 1981-10-30 1983-05-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垂直同期装置
JPH0719464B2 (ja) * 1986-09-30 1995-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イスクカ−トリツジ
CA1328015C (en) * 1988-03-11 1994-03-22 Shuji Haruna Disk cartridge
NL8800820A (nl) * 1988-03-31 1989-10-16 Philips Nv Cassette.
JPH0268378U (zh) * 1988-11-11 1990-05-23
JPH02301084A (ja) * 1989-05-13 1990-12-13 Sony Corp 記録媒体収納体の誤記録防止機構
JPH0348780A (ja) * 1989-07-18 1991-03-01 Air Tesuto Syst Japan Kk バーンイン装置及びバーンイン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JP2568413Y2 (ja) * 1991-09-20 1998-04-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JP2565215B2 (ja) * 1993-03-16 1996-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DE69429682T2 (de) * 1993-03-23 2002-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Kombination eines Kassettenadapters und einer darin unterzubringenden Kassette
NO179848C (no) * 1993-12-22 1996-12-27 Dynoplast As Kassett for CD-plater og liknende objekter
WO1995026027A1 (en) * 1994-03-18 1995-09-28 Opticord, Inc. Protective cartridge for rewritable optical disk
US5515979A (en) * 1994-07-05 1996-05-14 Salvail; Napoleon P. Simplified jewel case management and opening for compact disk storage systems
US5842563A (en) * 1995-02-03 1998-12-01 Laserfile International, Inc. Storage container for information-bearing disc devices
JP3031241B2 (ja) * 1995-05-23 2000-04-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装置
JP3594314B2 (ja) * 1995-09-21 2004-1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取り出し可能な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816120B2 (ja) * 1995-10-13 1998-10-2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JP3426809B2 (ja) * 1995-10-13 2003-07-14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JP3495158B2 (ja) * 1995-10-30 2004-02-0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JP3520431B2 (ja) * 1996-03-15 2004-04-1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43310A1 (en) 1998-05-20
TW388865B (en) 2000-05-01
US6125011A (en) 2000-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74C (zh) 盘盒
US7191460B2 (en) Disk protection casing and drive for receiving the same
CN1199226A (zh) 唱片磁盘
US7730502B2 (en) Disc changer having disc discharge mechanism
CN1248230C (zh) 信息记录介质的装载盒
KR100531966B1 (ko) 기억매체로딩기기및기억매체기억및/또는재생장치
US6874153B2 (en)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CN1312554A (zh) 盒式磁盘装置和盒式磁盘
CN1090671A (zh) 盘片盒
JP2600266Y2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KR100999172B1 (ko) 디스크 카트리지
JP4348694B2 (ja) 開閉蓋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H0955011A (j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KR100362368B1 (ko) 디스크수납용어댑터와그구동방법및장치
JP292803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533718B1 (ko) 디스크카트리지
JPH103767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206867A (zh) 有效利用驱动器中空区的存储设备
KR20000007014U (ko) 콤팩트 디스크 케이스
KR20000007013U (ko) 콤팩트 디스크 케이스
JP2005085405A (ja)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ディスク搬送機構
JPH06103740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H10283749A (ja)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0520831A (ja)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ツジ収納ケース
JPH0935441A (ja) 情報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63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