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7749C -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7749C
CN1197749C CN01800774.0A CN01800774A CN1197749C CN 1197749 C CN1197749 C CN 1197749C CN 01800774 A CN01800774 A CN 01800774A CN 1197749 C CN1197749 C CN 11977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ed material
moving body
supporting device
material supporting
re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0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6502A (zh
Inventor
牧村胜巧
津川和俊
藤原正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6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6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7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7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0Power and free systems
    • B61B10/04Power and free systems with vehicles rolling trackless on the 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23Q1/44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 B23Q1/50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with rotating pairs only, the rotating pairs being the first two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05Lifting devices

Abstract

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由回转操作机构(30)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绕前后方向轴线(39)进行回转操作,从而可在不使移动体(10)移动的状态下使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支承的被输送物(85)上下移动,同时,可在该上下移动时改变被输送物(85)的方向。这样,在被输送物(85)的上下不需要移动用的移动距离,被输送物(85)的处理部分(处理装置)可短尺寸、小型化,另外,由被输送物(85)的方向变化可在不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的状态下平滑而且适当地进行各种处理。

Description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各种产品的制造工厂一边输送各种部件一边进行涂覆、研磨、及烘烤干燥等处理时利用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这种设备中的例如涂覆线的输送设备,提供一种构成,其中,设置由导轨装置支承导向地在一定路径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在该移动体侧以悬挂状设置悬挂装置。通过使由悬挂装置支承被输送物的移动体移动,可在一定路径上输送被输送物。对应于该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形成涂料液槽,与该涂料液槽对应的路径部分成为向下路径部,将输送的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内,从而进行电沉积涂覆。
然而,按照上述现有技术的构成,由于一边使移动体移动一边逐渐将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内,一边使移动体移动一边从涂覆液逐渐拉起被输送物,即,一边使移动体移动一边与移动体一起使被输送物上下产生移动,所以,包含其进出的移动距离在内,涂料液槽长尺寸、大型化。另外,从注料液拉起的被输送物的脱液不能充分进行,在移动到下一工序的过程中,液体滴下,污染了周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可在不使移动体移动的状态下仅使被输送物上下移动,同时,可在该上下移动时改变被输送物的方向。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可连续而且适当地进行电沉积涂覆、涂料液的脱液、及涂料液的干燥。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可连续而且高效地进行电沉积涂覆(前段处理)、涂料液的脱液、及下一段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设置有导轨装置和由该导轨装置支承导向并可在一定路径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在移动体设置从其本体朝左右方向凸出的回转操作机构,在该回转操作机构的自由端部分设置可绕前后方向轴线自由回转的被输送支承机构,在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设置可对回转操作机构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通过该回转操作机构,使被输送支承机构回转。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设置有导轨装置和由该导轨装置支承导向并可在一定路径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在移动体设置从其本体朝左右方向凸出的回转操作机构,在该回转操作机构的自由端部分设置可绕前后方向轴线自由回转的被输送支承机构。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构成,由回转操作机构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绕前后方向轴线进行回转操作,从而可在不使移动体移动的状态下使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支承的被输送物上下移动,同时,在其上下移动时使被输送物的方向改变。这样,不需要被输送物朝上下移动所用的移动距离,被输送物的处理部分(处理装置)可短尺寸、小型化,另外,由被输送物方向变化,可平滑而适当地进行各种处理而不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1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由沿导轨装置配置的导轨支承导向。
按照第1本发明,通过由导轨对回转操作机构进行支承导向,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回转和移动体的移动可在被输送物支承机构不上下摆动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从而可顺利而且正确地对被输送物进行各种处理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2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导轨配置在导轨装置与前后方向轴线之间。
按照该第2本发明,通过由配置在导轨装置与前后方向轴线之间的导轨在获得重量平衡的状态下对回转操作机构进行支承导向,可在不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上下摆动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回转和移动体的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3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在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设置可对回转操作机构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
按照该第3本发明,通过在规定部位使移动体停止,然后使回转驱动机构与回转操作机构连接,从而可由回转驱动机构使回转操作机构回转,绕前后方向轴线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这样,可使移动体侧轻量化,并狭窄地形成一定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4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具有左右方向的操作轴,回转驱动机构可由左右方向移动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按照该第4本发明,在规定部位使移动体停止后,使回转驱动机构朝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可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5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具有左右方向的操作轴,回转驱动机构可由沿外周方向的接近离开动作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按照该第5本发明,在规定部位使移动体停止后,使回转驱动机构沿外周方向接近离开动作,从而可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6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由回转操作机构侧的基部和支承被输送物的前端部构成,前端部可相对基部绕长度方向轴线自由旋转。
按照该第6本发明,通过使前端部相对基部旋转,可改变由前端侧支承的被输送物的方向,这样,可容易地相对被输送物进行处理,同时,可促进处理的均匀化。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7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处理部,相应于该处理部的处理作业使回转操作机构进行回转操作。
按照该第7本发明,相应于处理作业调整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回转角度(回转量),可任意地改变被输送物方向,从而可容易地对被输送物进行处理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8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在处理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相对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进行液体处理。
按照该第8本发明,通过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操作成下垂状,可使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支承的被输送物处于最下位,进行液体处理。这样,可平滑而适当地相对被输送物进行各种液体处理,而不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优选第9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在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设置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使绕前后方向轴线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绕长度方向轴线旋转。
按照该第9本发明,通过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后使旋转机构作动,可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即被输送物绕朝着侧方的长度方向轴线旋转,从而高效地相对被输送物进行多种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第10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电沉积室和干燥炉,在电沉积室,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槽,然后,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对被输送物进行脱液,在干燥炉中,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垂直状,进行被输送物的干燥处理。
按照该第10本发明,通过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从而可将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槽(浸涂),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然后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在中间停止,使被输送物成为朝着侧方的姿势,从而可充分地对被输送物涂料液脱液,减少在移动到下一工序的过程中液体滴下对周边的污染。接着,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垂直状,使被输送物处于移动体的上方,在该状态下,使移动体移动到干燥炉的部分,从而可对被输送物进行所期望的干燥处理。这样,可连续而且适当地进行电沉积涂覆、涂料液的脱液、及涂料液的干燥。
为了达到上述第3目的,本发明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第11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多个处理部,前段处理部为电沉积室,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槽,然后,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稍往上方的倾斜状,进行被输送物的脱液,以该倾斜状的姿势输送到下一段处理部。
按照该第11本发明,通过在前段处理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操作成下垂状,可将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液槽(浸涂),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然后,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在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稍往上方的倾斜状的位置停止被输送物支承机构,使被输送物成为倾斜状,从而可更充分地进行被输送物的涂料液的脱液,减少在移动到下一段处理部的过程中滴下液体对周边产生的污染。接着,可从前段处理部将移动体输送到下一段处理部,此时,由于被输送物为倾斜状,所以,在下一段处理部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朝下方的下垂状的回转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由此可缩短在下一段处理部耗费的时间,促进全体的高效化,或延长下一段的电沉积时间等,更为充分地进行电沉积涂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为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电沉积部分的纵断正面图。
图2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干燥炉部分的纵断正面图。
图3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通常路径部分的局部剖切侧面图。
图4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通常路径部分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5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一定路径的示意平面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为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电沉积室部分的纵断背面图。
图7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干燥炉部分的纵断背面图。
图8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喷吹涂覆部分的纵断面背面图。
图9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通常路径部分的局部剖切侧面图。
图10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通常路径部分的局部剖切背面图。
图11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回转驱动机构部分的侧面图。
图12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通常路径部分的局部剖切平面图。
图13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旋转机构部分的局部剖切背面图。
图14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旋转机构部分的侧面图。
图15为该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的一定路径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以在进行涂覆的一定路径(涂覆线)使用的状态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
在地面1侧配置由左右一对轨体构成的移动体用导轨装置(导轨装置的一例)2,另外,在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的下方配置由左右一对轨体构成的驱动体用导轨装置3。这些导轨装置2、3通过叉架构件4隔开适当间隔地连接,并通过可自由调整的接地件5支承于地面1侧。在由上述驱动体用导轨装置3支承导向的驱动体(链等)6隔开规定节距设置传动部(传动凸起)7。
可由上述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支承导向着在一定路径9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10由导向支承于该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的前后2个(多个)小车装置即前小车装置11、后小车装置12和连接于这些小车装置11、12间的本体13等构成。在这里,小车装置11、12与本体13的各连接通过横轴14和纵轴15在上下和左右可相对自由回转地进行。
在各小车装置11、12设置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支承导向的小车轮16和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的内侧面导向的导向轮17。另外,在前小车装置11的下部设置可与驱动体6的传动部7相对自由接离的从动部(从动凸起)18,在后小车装置12的下部设置凸轮体19,该凸轮体19用于使靠近过来的移动体10的从动部18进行脱离动作以将其储存。
在上述本体13的两侧下部分别在前后设置导辊20,对这些导辊20进行支承导向的轨体21通过适当的支承构造(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地面1侧。
在上述移动体10设置从其本体13朝左右方向凸出的回转操作机构30,在该回转操作机构30的自由端部分设置可绕沿一定路径9的方向的前后方向轴线39自由回转地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
即,在本体13上通过托架31设置左右方向的轴承体32,在该轴承体32的一端侧以连通状态连设筒体33。从这些轴承体32到筒体33插通操作轴34,该操作轴34在轴承体32的另一端侧凸出,同时,另一端形成为花键筒部34a。
在上述筒体33的一端侧固定设置齿轮箱35,在该齿轮箱35内组装蜗轮机构36。该蜗轮机构36的输入轴37连动地连接于上述操作轴34的一端,另外,输出轴38可绕前后方向轴线39自由回转。由以上的31-38等构成回转操作机构30的一例。
上述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由固定于上述输出轴38前后凸出端间的门型托架41、在该门型托架41的顶板部分固定基端的筒状的基部42、在该基部42内嵌基端侧的杆状(或筒状)的前端部43、及设于该前端部43的自由端侧的支承部44等构成其一例。
这样,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可绕前后方向轴线39自由回转地设置于上述回转操作机构30的自由端部分,前端部43可相对基部42绕长度方向轴线45自由旋转。上述前端部43绕长度方向轴线45旋转时,该前端部43通过辊46等接受旋转力,旋转位置由可自由装拆的固定件47维持。在上述基部42设置用于使旋转稳定进行的定位辊48。由以上的41-48等构成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一例。
上述回转操作机构30由沿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配置的导轨支承导向地构成。即,从回转操作机构30的筒体33的中间部朝下方连设托架25,在该托架25通过横向销可自由回转地设置导辊26。对该导辊26进行支承导向的导轨27沿上述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配置,同时,该导轨27固定于从上述叉架构件4的连接构件28。
上述一定路径9贯通处理部,在这里,作为处理部的例子示出电沉积室50、干燥炉60、及最终干燥炉68。即,在地面1上通过台架51配置涂料液槽52,围住涂料液槽52上方地设置断面为门状的壁体53,从而分隔形成上述电沉积室50。在上述涂料液槽52通过自动供给机构54等时常装入一定高度的涂料液52a。
在上述电沉积室50内,通过贯通一定路径9,可自由移动地构成移动体10。此时,移动体10停止在电沉积室50内,在该状态下,回转操作机构30被进行回转操作,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回转成下垂状,从而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85浸入到涂料液槽52的涂料液52a,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
另外,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后,由回转操作机构30的回转操作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回转到朝着侧方的姿势,从而对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被输送物85进行脱液。在进行所期望的脱液后,由回转操作机构30的回转操作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回转到垂直状,从而使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被输送物85位于移动体10的上方。
上述干燥炉60通过台架61配置于地面1上,由此形成箱状的干燥室62。在干燥炉60的底壁部分形成允许垂直状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移动的开口部63,同时,在干燥室62内的开口部63的附近配置干燥机构64,使支承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被输送物85在干燥室62内移动,从而进行干燥处理。
另外,在干燥室62内设置对上述辊46进行导向使前端部43旋转的旋转用导轨65和为了稳定地进行该旋转而对上述定位辊48进行导向以对基部42进行定位的定位用导轨66。而且,上述最终干燥炉68也同样地构成。
在上述一定路径9中的规定部位的例一即上述电沉积室50的部分设置可与上述回转操作机构30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即,贯通壁体53的一侧壁设置台架71,在该台架71上设置由马达等构成的回转驱动部72。该回转驱动部72的输出轴73朝向内侧,通过联轴节74等连动地连接到筒轴体75。
该筒轴体75通过轴承76等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台架71侧的支承台77,筒轴体75的前端侧通过花键构造78可自由伸缩移动而且可一体自由回转地以连动方式连接驱动轴79。驱动轴79通过轴承80等可自由回转而且可自由伸缩移动地支承于支承台77侧。在支承台77侧设置在允许驱动轴79的回转的同时使该驱动轴79伸缩移动的伸缩移动机构(缸装置等)81。
上述驱动轴79的内端部分形成于花键轴部79a,该花键轴部79a可以花键形式自由嵌合于上述操作轴34的花键筒部34a地构成。由以上的71-81等构成回转驱动机构70的一例。回转驱动机构70除了上述电沉积室50的部分外,例如图5所示那样配置到通常输送路径部等规定部位。
下面说明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作用。
通常,如图3、图4所示那样,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回转成垂直状,使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被输送物85位于移动体10的上方,在该状态下,移动体10的小车装置11、12的各小车轮16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支承导向,在其从动部18接合驱动体6的传动部7,从而接受驱动体6的动力在一定路径9上移动。
此时,导向轮20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的朝内的面导向,导向辊20由轨体21支承导向,这样,移动体10不朝侧滚方向等摆动地移动。另外,回转操作机构30侧的导辊26通过由导轨27支承导向,从而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回转和移动体10的移动在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不朝上下摆动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因此,可顺利而且正确地对被输送物85进行各种作业。
在一定路径9上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左右和上下的曲线路径部移动过程中,各小车装置11、12与本体13侧的连接部通过横轴14和纵轴15相对地回转,移动体10的移动可顺利地平滑进行。
这样的移动体10的移动如图1所示那样在电沉积室50内的规定部位停止。此时,为了进行停止,通过将止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作用于从动部18,使其从传动部7脱离,同时止动。这样,相对于回转驱动机构70的花键轴部79a,使回转操作机构30的花键筒部34a位于同一形状的轴线上而停止。
在该状态下,由回转驱动机构70对回转操作机构30进行回转操作。即,在回转驱动机构70中,首先由伸缩移动机构81的伸展动作使驱动轴79朝内侧凸出移动,由此使形成于驱动轴79内端部分的花键轴部79a以花键形式嵌合到形成于操作轴34的花键筒部34a。
接着,驱动回转驱动部72回转,通过联轴节74、筒轴体75、花键构造78、驱动轴79、操作轴34、输入轴37、蜗轮机构36将输出轴73的回转传递到输出轴38,从而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绕前后方向轴线39朝下方回转,成为下垂状。这样,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自由端的支承部44支承的被输送物85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那样浸入到托架25的涂料液52a(浸涂),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
这样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后,使上述回转驱动机构70与上述相反地作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绕前后方向轴线39朝上方进行回转操作。此时,朝上方的回转操作在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中间停止,由此使支承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被输送物85如图1的点划线A所示那样成为朝着侧方的姿势。这样,可充分地从被输送物85对涂料液52a进行脱液。
在充分进行所期望的脱液后,上述回转驱动机构70继续相反地作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绕前后方向轴线39再次朝上方进行回转操作。由该回转操作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如图1的实线所示那样回转成垂直状,从而使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支承的被输送物85位于移动体10的上方。
接着,由止动机构的解除动作使移动体10再次移动,从而使其从电沉积室50退出。通过使移动体10到达干燥炉60的部分,移动到干燥室62的下方,从而通过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将被输送物85装入到干燥室62。在该状态下,被输送物85在干燥室62内移动,其间由干燥机构64进行所期望的干燥处理。
此时,由定位用导轨66对定位辊48进行定位导向,从而对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的基部42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由旋转用导轨65对辊46进行导向,接受旋转力。这样,相对定位后的基部42,前端部43绕长度方向轴线45稳定地回转,支承于前端部43侧的被输送物85一边绕长度方向轴线45回转一边均匀地受到干燥处理。
这样在干燥炉60中进行干燥处理的被输送物85从干燥室62退出之后,进入到最终干燥炉68的干燥室,在这里,与上述同样,由干燥机构进行所期望的最终干燥处理。之后,在一定路径9的通常路径部分,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取下处理完毕的被输送物85,然后装上新的被输送物85。
下面参照图6-图10以在进行涂覆的一定路径(涂覆线)使用的状态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
如图6-图10所示,在地面101侧配置由左右一对轨体构成的移动体用导轨装置(导轨装置的一例)102,另外,在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的下方配置由左右一对轨体构成的驱动体用导轨装置103。这些导轨装置102、103通过叉架构件104隔开适当间隔地连接,并通过可自由调整的接地件105支承于地面101或台架侧。在由上述驱动体用导轨装置103支承导向的驱动体(链等)106隔开规定节距设置传动部(传动凸起)107。
可由上述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支承导向着在环状的一定路径109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110由导向支承于该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的前后2个(多个)小车装置即前小车装置111、后小车装置1 12和连接于这些小车装置111、112间的本体113等构成。在这里,小车装置111、112与本体113的各连接可朝上下和左右相对自由回转地通过横轴114和纵轴115进行。
在各小车装置111、112设置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支承导向的小车轮116和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的内侧面导向的导向轮117。另外,在前小车装置111的下部设置可与驱动体106的传动部107相对自由接离的从动部(从动凸起)118,在后小车装置112的下部设置凸轮体119,该凸轮体119用于使靠近过来的移动体110的从动部118进行脱离动作以将其储存。由以上的111-119等构成移动体110的一例。
在上述移动体110设置从其本体113朝左右方向凸出的回转操作机构130,在该回转操作机构130的自由端部分设置可绕沿一定路径109的方向的前后方向轴线139自由回转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
即,在本体1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右方向的轴承体131、132,从这些轴承体131、132到本体113插通操作轴133,该操作轴133在轴承体132的另一端侧凸出,同时,在另一端设置从动链轮134。
在上述轴承体131的一端侧固定设置齿轮箱135,在该齿轮箱135内组装蜗轮机构136。该蜗轮机构136的输入轴137连动地连接于上述操作轴133的一端,另外,输出轴138可绕前后方向轴线139自由回转。由以上的131-138等构成回转操作机构130的一例。
上述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由固定于上述输出轴138前后凸出端间的托架141、在该托架141侧固定下端的纵轴体142、可自由回转地外嵌于该纵轴体142的筒状体143、及设于该筒状体143的自由端侧的支承部144等构成。这样,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可绕前后方向轴线139自由回转地设置于上述回转操作机构130的自由端部分,筒状体143相对纵轴体142可绕长度方向轴线145自由回转地构成。
上述筒状体143的绕长度方向轴线145的旋转通过由设于该筒状体143中间部的旋转用轮体(链轮)146和设于该旋转用轮体146侧的旋转用辊147接受旋转力。在旋转用轮体146的部分设置旋转位置的被检测体148,另外,在筒状体143的自由端部分设置覆盖齿轮箱135等的上方的盖体149。由以上的141-149等构成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一例。
此时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旋转位置由止动装置150维持。即,在筒状体143的上部设置圆板状的止动体151,在该止动体151的外周部的多个部位(例如相隔90度的4个部位)形成凹入状的止动部152。在上述本体113侧可自由摆动地通过纵销153设置连杆体154,在该连杆体154的基端侧可相对上述止动部152自由接离地设置被止动部155,并在自由端侧设置凸轮辊156。
为了在本体113侧与连杆体154之间将被止动部155接合到止动部152,设置对连杆体154施加摆动弹性力的弹簧(图中未示出)157。由以上的151-157等构成止动装置150的一例。在前段电沉积室内和下一段电沉积室内(都在后面说明)等一定路径109中的规定部位(多个部位)设置进行上述被检测体148的检测的旋转检测器158和对上述凸轮辊156作用的凸轮轨159。
上述回转操作机构130由沿着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配置的导轨支承导向地构成。即,设置连接到本体113侧的前后方向的支承构件120,从该支承构件120的前后两端部朝下方连设托架121,在这些托架121通过横向销可自由回转地设置导辊122。
对该导辊122进行支承导向的导轨123在上述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与前后方向轴线139之间沿该移动体用导轨装置2配置,此时,导轨123固定在上述叉架构件104侧。
如图6、图7、图15所示,上述一定路径109贯通处理部,在这里,作为处理部的例子示出前段电沉积室160、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干燥炉170、及最终干燥炉178。即,前段电沉积室160和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同样地构成,在地面101通过台架161配置涂料液槽162,围住涂料液槽162上方地形成门形断面的壁体163,从而分隔形成上述前段电沉积室160和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在上述涂料液槽162通过自动供给机构164等时常装入一定高度的涂料液162a。
在两电沉积室160、165内,通过使一定路径109贯通,可自由移动地构成移动体110。此时,移动体110在电沉积室160、165内停止,在该状态下使回转操作机构130进行回转操作,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回转成下垂状,从而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220浸入到涂料液槽162的涂料液162a(浸涂),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
另外,在由前段电沉积室160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后,通过由回转操作机构130的回转操作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回转成比朝着侧方的姿势稍朝上方的倾斜状,对由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支承的被输送物220进行脱液。在进行所期望的脱液后,以该倾斜状的姿势输送到下一段电沉积室165。
上述干燥炉170通过台架171配置在地面101,从而形成箱状的干燥室172。在干燥炉170的底壁部分将垂直状的允许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移动的开口部173形成为狭缝状,同时,在干燥室172内的开口部173附近配置干燥机构174,这样,在干燥室172内使支承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被输送物220移动,可进行干燥处理。
另外,在干燥炉170内设置用于对上述旋转用辊147进行导向地使筒状体143旋转的旋转用导轨175、上述旋转检测器158、凸轮轨159等。上述最终干燥炉178也同样地构成。
如图6、图8、图10、图11、图13、图15所示,在作为上述一定路径109中的规定部位的一例的前段电沉积室160和下一段电沉积室165的部分设置可相对上述回转操作机构130的操作轴133侧从外周方向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180。
即,在壁体163的内侧设置台架181,在该台架181的上部设置由正反驱动马达等构成的回转驱动部182。该回转驱动部182的输出轴183朝着左右方向的内侧,在内端安装驱动轮体184。在该驱动轮体184与回转驱动部本体之间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外嵌于输出轴183的板188的一端侧,在该板188的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端侧通过可自由调整位置的支轴185可自由回转地设置从动轮体186。
在驱动轮体184与从动轮体186之间卷绕链187。在台架181与板188之间设置使该板188绕输出轴183的轴线进行升降回转的缸装置189,从而由板188的下降回转使链187从上方相对设于上述回转操作机构130的操作轴133的从动链轮134进行接合,另外,由板188的上升回转使链187相对从动链轮134朝上方脱离。
由以上的181-189等构成可由相对操作轴133侧从上方向(外周方向)的接近离开移动进行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180的一例。上述回转驱动机构180除了上述前段电沉积室160和下一段电沉积室165的部分之外,例如也可如图15所示那样配置在通常的输送路径部等。
如图8、图13-图15所示,在作为上述一定路径109中的规定部位的一例的最终干燥炉178的下游路径部分设置可绕长度方向轴线145使绕前后方向轴线139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旋转的旋转机构190。
即,在壁体的内侧而且相对一定路径109在与上述回转驱动机构180相反侧设置台架191,在该台架191侧设置由正反驱动马达等构成的回转驱动部192。该回转驱动部192的输出轴朝着左右方向的外侧,在其外端安装驱动轮体194。在从上述回转驱动部192稍离开的位置,通过轴承195在上述台架191侧可自由回转地设置左右方向的驱动轴196,在该驱动轴196安装从动轮体197和一端侧轮体198。在从动轮体197与上述驱动轮体194之间卷绕传动链199。
在上述驱动轴196外嵌臂板200的一端侧并使其可自由摆动,在该臂板200的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端侧通过可自由调整位置的空转轴201设置另一端侧轮体202。在另一端侧轮体202与上述一端侧轮体198之间卷绕链203。在台架191侧与臂板200侧之间设置使该臂板200绕驱动轴196的轴线进行升降回转的缸装置204。
因此,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绕前后方向轴线139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同时使止动装置150进行解除动作,在该状态下,使臂板200进行上升回转,从而从下方将链203接合到与筒状体143一起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旋转用轮体146,可绕长度方向轴线145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旋转,另外,通过使臂板200进行下降回转,可使链203相对旋转用轮体146朝下方脱离。
在上述台架191侧设置对下降回转后的臂板200进行支承的支承台205和臂板200的回转检测器(图中未示出)等。由以上的191-205等构成旋转机构190的一例,该旋转机构190使绕前后方向轴线139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绕长度方向轴线145旋转。
在配置旋转机构190的部位,设置相对被输送物220进行涂料的喷吹的涂料喷吹机构208和上述回转驱动机构180。
如图10、图13所示那样,在前段电沉积室160内、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内、旋转机构190的部分等一定路径109中的规定部位(多个部位)设置上述移动体110的停止机构210。即,在相对一定路径109与上述回转驱动机构180相反的一侧,从上述驱动体用导轨装置103连设托架211,在该托架211安装左右方向的缸装置212的本体。
另外,设置与缸装置212的活塞杆连接的凸轮板状的作动体213,该作动体213自由凸入到上述前小车装置111的从动部118的前方,由该凸入动作使从动部118相对传动部107进行脱离动作后,将前小车装置111停止。由以上的211-213等构成停止机构210的一例。
下面说明上述第2实施形式的作用。
通常,如图9、图10所示,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垂直姿势,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被输送物220位于移动体110的上方,在该状态下,移动体110由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对小车装置111、112的各小车轮116进行支承导向,在该从动部118接合驱动体106的传动部107,从而接受驱动体106的动作,在一定路径109上移动。
此时,移动体110通过在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的朝内的面对导向轮117进行导向,可不朝侧滚方向等摆地移动。另外,回转操作机构130侧的导辊122由配置在移动体用导轨装置102与前后方向轴线139之间的导轨123在获得左右方向的重量平衡的状态下进行支承导向,从而可在不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朝上下摆动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回转和移动体110的移动,可顺利而正确地相对被输送物220进行各种作业。
在沿一定路径109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沿左右和上下的曲线路径部移动的过程中,各小车装置111、112与本体113侧的连接部通过横轴114和纵轴115相对回转,从而可顺利而平滑地进行移动体110的移动。
这样的移动体110的移动如图6、图10、图11所示那样,停止在前段电沉积室160内的规定部位。此时的停止由停止机构210进行。即,由缸装置212的伸展动作使作动体213进行凸入移动,该作动体213作用于从动部118,使其从传动部107脱离,同时停止(进行止动作用)。这样,相对回转驱动机构180的链187使回转操作机构130的从动链轮134位于下方(参照图11的实线)而将其停止。
在该状态下,由回转驱动机构180使回转操作机构130回转操作。即,在回转驱动机构180,由缸装置189的收缩动作使板188绕输出轴183的轴线进行下降回转,由此相对从动链轮134从上方接合链187(参照图11的点划线)。
沿其前后方向由回转驱动部182驱动链187,将该链187的回转力通过从动链轮134、操作轴133、输入轴137、蜗轮机构136传递到输出轴138,从而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绕前后方向轴线139朝下方进行回转操作,成为下垂状。
当以规定角度朝下方进行回转操作后,由缸装置189的伸展动作使板188绕输出轴183的轴线上升回转,相对从动链轮134使链187朝上方脱离(参照图11的实线),停止回转操作机构130,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朝下方构成为下垂状而锁定。
这样,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自由端的支承部144支承的被输送物220如图6的点划线D所示那样,进入(浸入)到涂料液槽162的涂料液162a,从而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
这样进行所期望的电沉积涂覆后,在上述回转驱动部182受到反向驱动的状态下,与上述同样地相对从动链轮134从上方接合链187。这样,使回转操作机构130与上述相反地作动,由此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绕前后方向轴线139朝上方进行回转操作。
此时朝上方的回转操作在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回转到比朝着侧方的姿势稍往上的倾斜状(例如100度)的位置停止,即通过由检测机构检测出所期望的角度,相对从动链轮134使链187朝上方脱离,从而使支承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被输送物220如图6的点划线C所示那样成为倾斜状。这样,可对被输送物220的涂料液162a充分地脱液。
在充分地进行所期望的脱液后,将移动体110从前段电沉积室160输送到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即,由停止机构210的缸装置212的收缩动作使作动体213进行退出动作,开放相对从动部118的作用和停止作用(止动作用)。这样,通过使从动部118接合于传动部107,移动体110接受驱动体106的作用从而在一定路径109上移动。
该移动在被输送物220成为倾斜状的状态下进行,从前段电沉积室160运出后被送入到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在下一段电沉积室165中,与上述前段电沉积室160同样,由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自由端的支承部144支承的被输送物220被装入到涂料液槽162的涂料液162a,从而进行所期望的下一段的电沉积涂覆(液体处理)。
此时,由于被输送物220为倾斜状,所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朝下方的下垂状的回转,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进行。这样,可缩短在下一段电沉积室165中耗费的时间,从而可促进全体的效率化,或延长下一段的电沉积涂覆时间,进行充分的电沉积涂覆。
即使在该下一段电沉积室165,也可与前段电沉积室160同样地进行脱液。在进行所期望的脱液后,上述回转驱动机构180继续进行相反的作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绕前后方向轴线139再次朝上方进行回转操作。由该回转操作使得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如图6的实线所示那样回转成垂直状,从而使支承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的被输送物220位于移动体110的上方。
接着,由停止机构210的解除动作使移动体110再次移动,由此从下一段电沉积室165退出。如图7所示那样,移动体110到达干燥炉170的部分,在干燥室172的下方移动,从而通过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使被输送物220进入到干燥室172。在该状态下,使被输送物220在干燥室172内移动,在此期间,由干燥室172进行所期望的干燥处理。
此时,止动装置150的凸轮辊156由凸轮轨159导向,从而开放止动装置150的止动,在该状态下由旋转用导轨175对旋转用辊147进行导向,承受旋转力。这样,相对纵轴体142使筒状体143绕长度方向轴线145稳定地旋转,从而使通过支承部144支承于筒状体143侧的被输送物220一边绕长度方向轴线145旋转一边均匀地进行干燥处理。结束干燥处理后,被输送物220返回到原来的方向,止动装置150进行止动动作。
这样,在干燥炉170完成干燥处理后的被输送物220从干燥室172退出之后,进入到最终干燥炉178的干燥室,在这里,与上述同样地由干燥机构进行所期望的最终干燥处理。移动体110从最终干燥炉178退出之后,如图8、图13-图15所示那样,与涂料喷吹机构208相向地停止。
在停止后,首先如上述同样的由回转驱动机构180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朝下方进行回转操作,从而如图8的实线、图14的点划线所示那样锁定成朝着侧方的姿势。接着,由旋转机构190通过支承部144等使被输送物220绕长度方向轴线145旋转。即,在旋转机构190,由缸装置204的收缩动作使臂板200绕驱动轴196的轴线上升回转,从而如图14的点划线所示那样相对旋转用轮体146从下方接合链203。
沿其前后方向由回转驱动部192驱动链203,该链203的回转力通过旋转用轮体146、筒状体143传递到支承部144,从而使被输送物220绕长度方向轴线145旋转。因此,从涂料喷吹机构208喷吹出的涂料对被输送物220均匀地喷吹涂覆。
这样进行所期望的喷吹涂覆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与上述同样地按图8的点划线和图14的实线所示那样回转成朝上的垂直状,根据需要进行喷吹涂料的干燥处理。之后,在一定路径109的通常路径部分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140取下处理完毕的被输送物220,然后安放好新的被输送物220。
在上述两实施形式中,作为移动体10、110,示出了前小车装置11、111和后小车装置12、112由本体13、113连接的2小车形式,但也可对应于被输送物85、220的形状和长度为3小车形式和4小车形式等的移动体10、110。
在上述两实施形式中,示出了将回转操作机构30、130支承导向于导轨27、123的形式,但这也可为省略了导轨27、123的支承导向构成的形式。
在上述两实施形式中,设置可与回转操作机构30、130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70、180,但也可在移动体10、110侧设置回转驱动机构70、180,与回转操作机构30、130一体化。
在上述两实施形式中,示出支承部44、144可旋转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140,但也可为非旋转式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40、140。
在上述两实施形式中,作为处理部示出了电沉积室50、前一段电沉积室160,下一段电沉积室165、干燥炉60、170、最终干燥炉68、178,但也可根据被输送物85、220的处理作业,为可对应喷吹涂覆、各种加工等、多种处理部的形式。
在上述第2实施形式中,作为回转驱动机构180,示出了相对从动链轮134从上方自由接离链187的形式,但也可为链187能够相对从动链轮134从下方或前后方向等自由接离的形式。
在上述第2实施形式中,作为旋转机构190,示出了链203从下方相对旋转用轮体146自由接离的形式,但也可为相对旋转用轮体146从别的方向自由接离链203的形式等。

Claims (11)

1.一种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设置有导轨装置(2)和由该导轨装置(2)支承导向并可在一定路径上自由移动的移动体(10);
其特征在于:
在移动体(10)设置从其本体朝左右方向凸出的回转操作机构(30),
在该回转操作机构(30)的自由端部分设置可绕前后方向轴线自由回转的被输送支承机构(40),
在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设置可对回转操作机构(30)接离的回转驱动机构(70),通过该回转操作机构(30),使被输送支承机构(40)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由沿导轨装置配置的导轨支承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导轨配置在导轨装置与前后方向轴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具有左右方向的操作轴,回转驱动机构可由左右方向移动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回转操作机构具有左右方向的操作轴,回转驱动机构可由沿外周方向的接近离开动作相对操作轴侧接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由回转操作机构侧的基部和支承被输送物的前端部构成,前端部可相对基部绕长度方向轴线自由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处理部,相应于该处理部的处理作业使回转操作机构进行回转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处理部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相对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进行液体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定路径中的规定部位设置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使绕前后方向轴线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绕长度方向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电沉积室和干燥炉,在电沉积室,使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槽,然后,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对被输送物进行脱液,在干燥炉中,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垂直状,进行被输送物的干燥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定路径贯通多个处理部,前段处理部为电沉积室,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下垂状,将支承于该被输送物支承机构的自由端部分的被输送物浸入到涂料液槽,然后,将被输送物支承机构回转成朝着侧方的姿势的稍往上方的倾斜状,进行被输送物的脱液,以该倾斜状的姿势输送到下一段处理部。
CN01800774.0A 2000-03-31 2001-03-12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977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96002 2000-03-31
JP096002/00 2000-03-31
JP096002/2000 2000-03-31
JP2000320124 2000-10-20
JP320124/00 2000-10-20
JP320124/2000 2000-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6502A CN1366502A (zh) 2002-08-28
CN1197749C true CN1197749C (zh) 2005-04-20

Family

ID=2658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0774.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7749C (zh) 2000-03-31 2001-03-12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19008B2 (zh)
JP (1) JP4110778B2 (zh)
CN (1) CN1197749C (zh)
AU (1) AU4110601A (zh)
BR (1) BR0105424B1 (zh)
CA (1) CA2372988C (zh)
WO (1) WO20010746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2076A (zh) * 2011-05-07 2014-01-08 艾森曼股份公司 主轴输送器和用于通过其处理工件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1657144E (pt) * 2002-02-20 2009-01-21 Duerr Systems Gmbh Dispositivo para a readaptação de um aparelho para o tratamento de peças de trabalho, particularmente de carroçarias de veículos
JP4225066B2 (ja) * 2003-01-24 2009-02-18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設備
CN101332549B (zh) * 2008-07-22 2010-11-10 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 移动不回转操作机中立柱微调机构
TW201209202A (en) * 2010-08-23 2012-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Vacuum coating system
DE102011100825B4 (de) * 2011-05-07 2022-12-15 Eisenmann Gmbh Spindelförderer und Anlage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mit einem solchen
CN110155213B (zh) * 2019-05-23 2021-03-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冷却模块的转运装置
US11541493B2 (en) * 2019-06-19 2023-01-03 Adnanotek Corp. Multi-axis mechanism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3837A (ja) 1986-11-13 1988-05-27 Ngk Insulators Ltd アルミほうろう釉薬
JPH0280201A (ja) 1988-09-16 1990-03-20 Tadashi Abe 合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4202Y2 (ja) * 1988-09-21 1994-09-07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設備
JP2533033Y2 (ja) * 1990-07-27 1997-04-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2076A (zh) * 2011-05-07 2014-01-08 艾森曼股份公司 主轴输送器和用于通过其处理工件的设备
CN103502076B (zh) * 2011-05-07 2017-03-01 艾森曼股份公司 主轴输送器和用于通过其处理工件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19008B2 (en) 2005-07-19
BR0105424A (pt) 2002-02-19
CA2372988C (en) 2007-05-15
JP4110778B2 (ja) 2008-07-02
AU4110601A (en) 2001-10-15
US20030005884A1 (en) 2003-01-09
WO2001074639A1 (fr) 2001-10-11
CN1366502A (zh) 2002-08-28
BR0105424B1 (pt) 2009-08-11
CA2372988A1 (en) 200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026C (zh) 货物保管设备
CN1206141C (zh) 货物保管设备
CN1197749C (zh) 使用移动体的输送装置
CN1636844A (zh) 处理工程用输送设备
CN1080109C (zh) 用来将涂层涂到产品上的装置和将涂层涂到产品上的方法
CN1733570A (zh) 物品输送装置和物品输送方法
CN1277299C (zh) 基板校准装置,基板处理装置及基板搬运装置
CN1270831C (zh) 将工件输送通过工件表面加工处理区的输送设备
CN101073955A (zh) 装饰物体的装置
CN1855363A (zh) 支承板分离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支承板分离方法
CN1286152C (zh) 液体处理装置和液体处理方法
CN1629436A (zh) 一种车体装置,应用该车体装置的搬运存取系统
CN1872643A (zh) 集装箱码头布置方案及装卸流程
CN1611429A (zh) 平板显示器传送系统和方法
CN87102838A (zh) 转运物件特别是转运玻璃板的装置
CN1771151A (zh) 风轮机部件的运输系统、运输系统的车辆、移动系统、运输或移动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136B (zh) 铰接式传送带支承和包封系统
CN1822920A (zh) 大型零件抛光设备和抛光方法
CN101052880A (zh) 用于处理微生物试样的设备
CN1577761A (zh) 基片接合方法和设备
CN1260761A (zh) 乘客运送设备
CN1053422C (zh) 外径可变型滚筒及其传送机装置、移载装置和移载方法
CN109317353B (zh) 一种连续式浸渍涂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678408A (zh) 涂敷装置
KR101744404B1 (ko) 용기 코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