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243C -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243C
CN1194243C CNB01110273XA CN01110273A CN1194243C CN 1194243 C CN1194243 C CN 1194243C CN B01110273X A CNB01110273X A CN B01110273XA CN 01110273 A CN01110273 A CN 01110273A CN 1194243 C CN1194243 C CN 11942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modulation
composition
regular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02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2961A (zh
Inventor
中原文博
广冈淳
加山泰孝
林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42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2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46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producing device, e.g. temperature or ink quant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1/053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in main scanning direction, e.g. synchronisation of line start or picture elements in a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0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1/502Reproducing the colour component signals dot-sequentially or simultaneously in a single or in adjacent picture-element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oning elements within a head
    • H04N2201/02439Position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58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 H04N2201/04767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by controlling the timing of the signa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 phase of the pixel clock
    • H04N2201/04768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94Varying the control or compensation during the scan, e.g. using continuous feedback or from line to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Projection-Type Copier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扫描装置,边相对地移动感光材料边进行扫描曝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的多数光束的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所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通过基准时钟发生电路变更并设定激光的各成分的基准时钟频率和扫描开始定时、而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以控制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偏移,从而使各色激光在通过所述光学机构之后的主范围一致。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通过对在印相纸等感光材料上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的激光扫描进行曝光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机构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过去,相片的印像是通过将光照射到记录原图像的胶片上,将透过该胶片的光照射到印相纸上进行印像的摸拟曝光。此外,近年来,根据通过由扫描设备读取得到的数字图像数据、或由数字照相机摄影所得到的数字图像数据,通过将红、兰、绿的单色光按每个像素照射在印相纸上,进行印相的数字曝光。
作为进行该数字曝光的构成,提出许多种方案。作为一例有这样的构成,即,边按照图像数据调制激光,边扫描曝光印相纸。此种构成的图像印相机构包括发生兰、绿、红的各色激光的光源,并以这样的顺序进行印像动作。首先,根据输入的数字图像数据来调制各色的激光。然后,被调制的激光通过多面反射镜等的偏转器沿主扫描方向偏转,并通过fθ透镜等的光学系统照射在印相纸上。于是,与此同时,沿副扫描方向使印相纸传送移动,进行扫描曝光,在印相纸上印上二维彩色图像。
如上所述,在将各色的激光照射在印相纸上构成时,对于1组的fθ透镜透过各色的激光。构成该fθ透镜等的透镜光学系统的玻璃等的材料,是按照透过的光波长发生折射率变化的。因此,对该光学系统即使从同一方向射入各色激光,在射出时,也会变为沿着分别稍有不同的方向行进。这样,可将应照射在相同位置上的各色光的偏移现象称作色相差。
因此,如上所述,在将各色激光射入相同fθ透镜,并使之照射到印相纸上构成时,由于色相差作用,印像图像上发生异常并产生意相不同的颜色的问题。虽然这样的色相差由于使用性能优良的fθ透镜而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在导致装置高价化的同时,还产生了无法完全抑制色相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这样的机构的相片处理设备,即在通过对印相纸等感光材料上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的各色激光扫描进行曝光的光扫描装置中,不产生由于应照射在相同位置上各色激光偏移而发生的色偏移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机构的相片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之一的光扫描装置,一种光扫描装置,边相对地移动感光材料边进行扫描曝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的多数光束的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所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通过基准时钟发生电路变更并设定激光的各成分的基准时钟频率和扫描开始定时、而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以控制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偏移,从而使各色激光在通过所述光学机构之后的主范围一致。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光束调制机构按照图像信息分别调制由多数光源射出的、波长分别不同的多数光束,通过偏转机构使之沿主扫描方向偏转,同时通过光学机构在感光材料上聚束并进行扫描曝光。于是,通过光定时控制机构,对各光束调制调制机构分别控制由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时间。因此,例如,即使由于光学机构的折射率各光束不同的原因而与相同像素对应的各光束感光材料上的照射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用定时控制机构来调整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就可能使上述照射位置一致。因此,即可能将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在感光材料上曝光。
本发明之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包括所述发明之1的构成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按照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中的扫描时钟,即:对B成分的激光的基准时钟频率设定为最小,而以G成分和R成分的顺序,使其基准时钟频率变大,同时设定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开始定时以B成分激光的最快,依次设定为G成分和R成分激光。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控制较容易控制的扫描时钟来控制光束调制机构中的调制定时,所以能可靠地控制调制定时,同时可将设备的成本提高控制在最小限度。
本发明之3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包括发明之1或2所述构成在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
根据上述构成,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按照环境状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变更,所以即使通过一些环境状态的变化,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的照射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各光束调制机构调整调制定时,可使上述照射位置一致。即是说,即使环境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在感光材料上对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进行曝光。
例如,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作光源时,这样的光源具有按照温度射出的光束的波长发生若干变化的特性。并且,作为构成光学机构的材料一例的玻璃等材料是按照透过的光波长而折射率发生变化的。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成为光束照射位置偏移主要原因的温度,并按照该检测结果变更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则可在感光材料上对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进行曝光。
本发明之5所述的相片处理设备,包括:光扫描装置,利用显影处理液对经过所述光扫描装置进行印像的感光材料作显影处理的显影处理部,以及对在所述显影处理部中作过显影处理的感光材料进行干燥的干燥部。其中所述光扫描装置包括: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的多数光束的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所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通过利用基准时钟发生电路变更并设定激光的各成分的基准时钟频率和扫描开始定时、而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以控制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偏移,从而使各色激光在通过所述光学机构之后的主扫描范围一致。
根据上述构成,在一元管理条件下可连续地进行对感光材料的印像处理、显影处理及干燥处理,所以对使用者在操作上无负担,并可连续地印制大量相片。
附图说明
以下对附图及其符号作简单说明。
图1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相片处理设备中示出调制各色激光用的AOM驱动器的数据输入部大致构成的框图。
图2为表示上述相片处理设备大致构成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所述相片处理设备所具有的曝光部及印相纸收容部大致构成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所述相片处理设备所具有的印像部大致构成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一般透镜中各色成分光折射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在上述印像部中,在相同主扫描范围射出多面反射镜的光通过fθ透镜之后,在各R、G、B各色中主扫描范围不同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在R、G、B各色使标准时钟变化进行扫描时,并由多面反射镜射出的,通过透镜的各色激光的主扫描范围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AOM驱动器的数据输入部构成中,对时钟频率控制部连接温度传感器构成的框图。
在上述附图中,1-曝光部,2-印相纸收容部,3-显影部,4-干燥部,5-PC,6-印像部,7R、7G及7B-光源部,8-扫描部,9-输送部,10R、10G及10B-红色LD、绿色SHG激光元件及兰色SHG激光元件(光源),12R、12G及12B-AOM(光束调制机构),14R-反射镜,14G和14B-二色镜,15R、15G及15B-AOM驱动器,16-反射反射镜,17-圆筒形透镜,18-多面反射镜(偏转机构),19-多面驱动器,20-fθ透镜(光学机构),21A-同步传感器,21B-反射镜,22-传送辊,23-微步马达,24-微步驱动器,25-时钟频率控制部(定时控制机构),26R、26G及26B-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7R、27G及27B-数据缓冲器,2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相片处理设备是根据原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对感光材料的印像、显影及干燥处理将原图像印刷在感光材料上的数字相片印刷机。
图2为表示上述相片处理设备构成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该照片处理设备包括有:曝光部1、印相纸收容部2、显影部3、干燥部4及PC(Personal Computer)5。
印相纸收容部2收容有感光材料的印相纸,在印刷时,向曝光部1供给该印相纸。曝光部1通过对由印相纸收容部2所供给的印相纸,按照原图像的图像数据作扫描曝光,进行图像印像。关于该曝光部1的详细情况待后述。
显影部3对于施加印像处理的印相纸边施加各种显影处理液边进行传送,进行图像显影。干燥部4是用于干燥经过显影处理的印相纸。PC5起着控制照片处理设备中各种动作的控制部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保存原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功能,或对图像数据施加数据处理的功能等。
其次,说明上述曝光部1的构成。图3为表示曝光部1及印相纸收容部2构成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位于曝光部1上部的印相纸收容部2包括两个收入辊状印相纸P用的胶卷暗盒2a和2b。在各胶卷暗盒2a和2b中设定分别收容有不同尺寸的印相纸P,并且按照客户要求输出的图像尺寸,转换供给的印相纸P。如前所述,曝光部1对由印相纸收容部2供给的印相纸P进行扫描曝光,并具有印像部6及传送辊R1-R5。
印像部6对由传送辊R1-R5传送的印相纸P照射曝光用的光。传送辊R1-R5通过印像部6将由印相纸收容部2供给的印相纸P送入显影部3。
其次,说明上述的印像部6的构成。图4为表示印像部6大致构成的说明图。该印像部6的构成包括:光源部7R、7G及7B,扫描部8,以及传送部9。
光源部构成
光源部7R包括有:红色LD(Laser Diode)(光源)10R、透镜组11R、音响光调制元件(AOM:Acousto-Optic Modulator-光束调制机构)12R、调光部13R、以及反射镜14R。透镜组11R、AOM 12R以及调光部13R分别按这一顺序设置在由红色LD 10R到反射镜14R的光轴上。
红色LD 10R是发生红色成分的波长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而透镜组11R是将由红色LD 10射出的红色激光整形并导入下一AOM 12R的光入射口用的透镜组。
AOM 12R是利用了声波作用在透明媒体中所作出的折射率分布作为位相衍射光树起作用的衍射现象,所谓音响光学衍射的光调制器,通过改变外加的超声波强度来调制衍射的光强度。在该AOM 12R上连接有AOM驱动器15R,由该AOM驱动器15R按照图像数据输入振幅经过调制的高频信号。
若对AOM 12R输入由AOM驱动器15R的高频信号,则与上述高频信号相应的超声波传送至音响光学媒体内。激光通过这样的音响光学媒体内时,由于音响光学效果发生作用而产生衍射,与高频信号的振幅相应的强度的激光作为衍射光由AOM 12R射出。
调光部13R是调整由AOM 12R射出的、并按照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强度的构件,例如,由ND(neutral density(中性))滤光器或设置有大小不同的多数开口部的旋转板构成。半导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的发光元件决定在稳定状态下可发光的光量范围,所以通过该调光部13R调整光量,可在与印相纸发色特性相应的广泛定时区域的范围内进行曝光。
反射镜14R是沿着设置扫描部8方向反射调光部13R射出的激光的构件。该反射镜14R在入射的光中只要是反射红色成分光的反射光均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只由红色成分的波长组成的红色激光射入反射镜14R,所以作为反射镜14R使用全部反射入射光的反射镜。
另一方面,光源部7G包括:绿色SHG(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第二谐波发生))激光元件(光源)10G、AOM(光束调制机构)12G、调光部13G,以及二色镜14G。AOM 12G及调光部13G是在从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到双色镜14G的光轴上分别按该顺序设置的。
绿色SHG激光元件10G是具有作射出绿色成分波长的激光的光源功能的。在该绿色SHG激光元件10G的内部虽然没有用图示出,但是却设置有波长可变部,这种波长可变部是由从YAG激光器等的固体激光器及该固体激光器射出的光取出二次谐波的二次谐波生成部等构成的。例如,在由YAG(yttrium aluminium garnet(钇铝石榴石))激光射出1064nm的波长激光时,在二次谐波发生部中生成532nm波长(绿色成分)的激光,并成为射出该二次谐波成分的激光。还有,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作为射出基本激光的机构使用了固体激光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LD。
此外,在光源部7R中,于红色LD 10R与AOM 12R之间设置有透镜组11R,而另一方面,在光源部7G中却没有设置这样的透镜组。然而,在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内部设置有与透镜组11R同等功能构成。
AOM 12G及调光部13G是具有与光源部7R所说明的AOM 12R以及调光部13R相同的构成。即是说,AOM 12G是按照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射出的激光的。调光部13G是调整由AOM12G射出的激光的光量的。
二色镜14G是沿着设置扫描部8的方向反射调光部13G射出的绿色成分的激光的。该二色镜14B只反射绿色成分波长的光,并具有透过除此以外的波长光的性质。此外,该二色镜14G被设置在从光源部7R中的反射镜14R到扫描部8的光路上。反射镜14R中反射的红色激光透过二色镜14G到达扫描部8。即是说,从二色镜14G向扫描部8行进的光是由按图像数据调制的红色成分的激光以及绿色成分的激光构成的。
此外,光源部7B具有与光源部7G大体相同的构成,并包括兰色SHG激光元件(光源)10B、AOM(光束调制机构)12B、调光部13B以及二色镜14B。AOM 12B及调光部13B在由兰色SHG激光元件10B到二色镜14B的光轴上分别按该顺序设置。
兰色SHG激光元件10B是具有作为射出兰色成分波长的激光功能,并具有与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大体相同的构成。而AOM 12B及调光部13B具有与光源部7R与7G中所说明的AOM 12R与12G及调光部13R与13G相同的构成。即是说,AOM 12B是按照图像数据调制由兰色SHG激光元件10B射出的激光构件,调光部13B是调整由AOM 12B射出的激光光量的部件。
二色镜14B是沿着设置扫描部8的方向反射调光部13B射出的兰色成分的激光的。该二色镜14B只反射兰色成分波长的光,并具有透过除此以外波长光的性质。此外,二色镜14B被设置在从反射镜14R及二色镜14G到扫描部8的光路上。经过反射镜14R反射的并透过了二色镜14G的红色的激光,以及经过二色镜14G反射的绿色激光均透过二色镜14B到达扫描部8。即是说,从二色镜14B向扫描部8行进的光是由按照图像数据调制的红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兰色成分的激光构成。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进行各色成分的激光强度调制的构成,即,作为光束调制机构虽然使用了AOM 12R、12B及12G,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可使各成分的激光强度变化的构成,均可使用。例如,不使用上述的AOM,也可以使用电光学调制元件(EOM)、磁光学调制元件(MOM)进行激光强度调制的构成。
此外,例如在光源部7R中,也可以制成如下的构成,即通过不设置AOM 12R而直接调制来自红色LD 10R的输出本身,进行激光强度的调制。在这种情况下,按图像信息使来自红色LD 10R的输出发生变化的构成成为相当于光束调制机构。还有,不言而喻,不局限于红色LD,在可使用能射出其他色成分激光时,也可做成与上述相同的构成。
扫描部的构成
扫描部8由反射反射镜16、圆筒形透镜17、多面反射镜(偏转机构)18以及fθ透镜(光学机构)20构成。在由反射镜16到多面反射镜18的光轴上设置有圆筒形透镜17,同时在由多面反射镜18到印相纸P的光路上设置有fθ透镜20。
反射镜16是这样的反射部件,即沿着设置有多面反射镜18的方向反射光源部7R、7G及7B中的反射镜14R和二色镜14G及14B所反射的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和兰色成分的激光。
圆筒形透镜17是将反射镜16反射的激光在副扫描方向中聚光在多面反射镜18的反射面上的透镜。该透镜17是用来在多面反射镜18的反射面上发生麻烦的误差(即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从正常的主扫描面偏移的误差)时进行校正用的。
若在多面反射镜18的反射面上发生麻烦的误差,则在印相纸P上的激光到达位置有很大的变化,在印像的图像上便产生色不均匀和斑点。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设置有fθ透镜及印相纸P,通过筒形透镜17在副扫描方向上作成在多面反射镜18的反射面上聚光的构成,而且由多面反射镜18反射的激光透过fθ透镜20之后,再在印相纸上聚光。若作成这样的设置,则多面反射镜18的反射面与印相纸P即形成光学上的共轭设置,即使由于麻烦所造成的在副扫描方向上光束偏转,在印相纸P上的相同位置也会形成光束成像。换言之,即使从多面反射镜18反射面的1点,在一定程度的范围之内向任一方向射出光,也会在印相纸P的相同位置上成像。
多面反射镜18是以多数反射面形成正多角形的方式所设置的旋转体,并由多面驱动器19旋转驱动。由反射反射镜16通过圆筒形透镜17所照射的激光通过多面反射镜18的一个反射面反射,向印相纸P方向行进。然后,来自该多面反射镜18的激光反射方向按多面反射镜18的旋转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多面反射镜18的旋转在一个反射面的激光反射结束时,则在该反射面相邻的反射面上激光的照射移动,在相同范围内激光的反射方向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这样,在一个反射面上有一个扫描线扫描,而在相邻的反射面上有下一个扫描线扫描,因此,即成为有可能使沿着副扫描方向相邻的扫描线之间的延时变为极小。
fθ透镜20是用来校正由多面反射镜18照射到印相纸P上的激光扫描的面两端附近图像的变形的光学系统,由多数透镜所构成。在该扫描面两端附近的图像扫描的变形,是由于从多面反射镜18到印相纸P的光路长度不同而发生的。
此外,在从多面反射镜18到印相纸P的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外侧,设置有同步传感器21A及反射镜21B。从多面反射镜18来看,反射镜21B被设置在成为主扫描开始点方向的近外侧的位置上。换言之,由多面反射镜18的一个反射面反射的激光首先接触到反射镜21B,此后即使对印相纸P上进行主扫描方向的曝光。
还有,反射镜21B的反射面的方向设定为,来自多面反射镜18的激光照射到同步传感器21A那样的方向。而且,还设计为:由多面反射镜18通过反射镜21B到达同步传感器21A的光路长度,与由多面反射镜18到印相纸P上的主描述开始点的光路的长度大体上相等。
同步传感器21A是检测光的传感器,由多面反射镜18通过反射镜21B照射激光时,通过该照射定时,将信号传送到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部。即是说,通过监视来自该同步传感器21A的输出,便有可能准确地掌握印相纸P上的扫描定时。
传送部的构成
传送部9由传送辊22、微步马达23及微步驱动器24等构成。传送辊22是传送印相纸P的辊,在图4中是沿纸面的垂直方向传送印相纸P的。
微步马达23是驱动传送辊22的马达,是由步进马达的一种,即微步马达构成。该微步马达是一种可极其精密地控制旋转角的马达。
微步驱动器24是驱动微步马达23旋转的驱动器,通过来自图中未出的控制部的控制来控制向印相纸P的副扫描方向的传送速度,使与主扫描的定时同步。而该主扫描的定时是根据来自上述同步传感器21A的信号进行掌握的。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印像部6,其构成为:通过将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的,并与红色、绿色、兰色各色对应的光沿着主扫描方向边移动边对印相纸P进行曝光的同时,将该印相纸P沿着副扫描方向传送,在印相纸P上形成二维印像图像。
以下说明各色激光透过上述fθ透镜20时的光折射。一般说来,构成fθ透镜20等的光学部件的玻璃材料,由于透过的光波长不同,其折射率是不同的。图5为表示一般透镜的各色成分的光折射状态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可看出,对透镜的光轴以给定的角度θ射入到透镜的各色光,在透过透镜射出时,每个R、G、B各色均按不同的方向行进。
与此相同的现象在图4所示的构成中也发生了,尽管由多面反射镜18向fθ透镜20射出的激光主扫描范围各色都相等,但在通过fθ透镜20之后,各色主扫描范围部发生了偏移。图6模拟地示出上述现象的说明图。多面反射镜18在相同主扫描范围内所射出的光通过fθ透镜20之后,对R、G、B各色示出主扫描范围不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应与相同像素相对应的各色光在印相纸P上各不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即成为产生所谓色偏移现象。由于这样的色偏移而在印像图像上产生意想不到的色调,所以使图像质量降低了。还有,图6上所示的R、G、B各色的主扫描范围的例子是一例,是按照fθ透镜特性发生变化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了如下构成来控制偏移,即,通过使输入到AOM驱动器15R、15G及15B的图像数据曝光扫描时钟(基准时钟)各色发生变化来控制上述那样的主扫描范围的偏移。
图1为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对AOM驱动器15R、15G及15B的数据输入部大致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26G及26B和数据缓冲器27R、27G及27B,以及D/A转换器28R、28G及28B分别与AOM驱动器15R、15G及15B相连接。而时钟频率控制部(定时控制机构)25与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26G及26B相连接。
时钟频率控制部25是控制和设定与R、G、B各成分相对应的基准时钟的组件。从该时钟频率控制部25将各自不同的基准时钟信息信号传送给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26G及26B。
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26G及26B是按照由时钟频率控制部25传送的基准时钟信号,将各不相同的基准时钟输出到数据缓冲器27R、27G及27B的组件。
数据缓冲器27R、27G及27B是暂时存储R、G、B各色成分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是与由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26G及26B输入的基准时钟同步,各像素输出图像数据的组件。
D/A转换器28R、28G及28B是将由数据缓冲器27R、27G及27B输入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的组件。然后,将R、G、B各色成分的模拟数据输入到AOM驱动器15R、15G及15B。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构成就可能使输入到AOM驱动器15R、15G及15B的图像数据基准时钟按各色发生变化。
下面说明时钟频率控制部25中的、与对R、G、B各成分相对应的基准时钟控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输入到AOM驱动器15R、15G及15B的图像数据的基准时钟按R、G、B各色发生变化,来控制上述主扫描范围的偏移。具体来说,通过如下设定基准时钟来控制主扫描范围的偏移。
图7为示出如前所述的使基准时钟按R、G、B各色变化进行扫描时、由多面反射镜18射出的透过fθ透镜20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若将基准时钟按R、G、B各色发生变化,则从由多面反射镜18到fθ透镜20的各色激光的主扫描范围分别是不同的。然而,通过fθ透镜20之后,则可看出各色激光的主扫描范围是完全一致的。
图7所示的例子中,对B成分的激光的基准时钟频率设定为最小,而以G成分和R成分的顺序,使其基准时钟频率变大,同时设定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开始定时以B成分激光的最快,依次设定为G成分和R成分。
这样,通过对各成分变更和设定基准时钟频率及扫描开始定时,可将各色激光的主扫描范围定为以从多面反射镜18到fθ透镜20及印相纸P的中心光轴左右为对象。
作为对这些各色成分的激光的基准时钟设定值的调整方法,可列举有如下的方法。首先从实际在印相纸P上印像取样图像来看,观察该印像图像的各像素的偏移状态。然后,按照偏移状态来调整各基准时钟并再次进行印像,观察再次印像图像的各像素的偏移状态,此外再确认有偏移时,则再一次调整基准时钟并进行印像。通过如此反复地进行调整,直到消除偏移为止,设定对各色成分的激光的标准时钟。
此外,作为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方法,如可考虑如下的方法,即,在相当于印相纸P的曝光位置的位置上设置多数光传感器,通过使多数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反馈给时钟频率控制部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印相纸不进行曝光,可短时间进行基准时钟的调整。然而,由于基准时钟调整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所以可能有通过这样设置多数光传感器和设置反馈环而增加成本的缺点。
还有,图7上示出的R、G、B各色的主扫描范围的例子是一例,是按照fθ透镜的特性变化的。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印像部6对于由光源部7R、7G及7B射出的、并分别波长不同的多数光束,通过AOM 12R、12G及12B按照图像信息分别进行调制,通过多面反射镜18沿着主扫描方向偏转,同时通过fθ透镜20被聚束在印相纸P上,进行扫描曝光。于是,通过时钟频率控制部25,按各AOM控制AOM 12R、12G及12B的基准时钟。因此,fθ透镜20的折射率由于各光束不同的原因,即使在与相同像素的相对应的各光束印相纸上的照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通过时钟频率控制部25,通过调整各AOM的基准时钟,可使上述照射位置一致,因此,有可能在印相纸P上对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进行曝光。
以下参照图8所示的框图,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对AOM驱动器1 5R、15G及15B的数据输入部的构成中有关对时钟频率控制部25连接温度传感器29的构成问题。
温度传感器29是测定机构的周围温度,尤其是红色LD 10R、绿色SHG激光元件10G、以及兰色SHG激光元件10B的周围温度的传感器。于是,该温度传感器29的测定结果传达到时钟频率控制部25,时钟频率控制部25根据该测定结果变更各成分的基准时钟。
红色LD 10R的半导体激光器,和在绿色SHG激光元件10G上及在兰色SHG激光元件10B上所设置的固体激光器等,由于周围的温度作用,其发光的激光波长具有微妙变化的特性。因此,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波长变化,各色激光的、通过fθ透镜20时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主扫描范围发生变化。即是说,在图1的构成中,当周围温度处于特定温度附近时,可控制发生色偏移。但是,若周围温度发生大变化,则仍然会发生偏移。
对此,在图8所示的构成中,如上所示,按照温度传感器29的测定结果,使时钟频率控制部25的各基准时钟的设定值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周围温度发生变化,通过按照该变化使各基准时钟变化,有可能抑制色偏移的发生。
对于时钟频率控制部25中的、按周围温度的各基时钟的调整,可依照如下方式进行。将周围温度分割成多个温度范围,在各温度范围内按各色设定不发生色偏移的基准时钟设定值。于是,在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温度为特定温度范围内时,则采用与该温度范围对应的各基准时钟设定值,并将信号传送到基准时钟发生电路26R和26G及26B。还有,上述温度范围的分割数及温度范围的幅度,在各温度范围内将对应的各基准时钟定为恒定,也可以设定为实际上不发生色偏移的程度。
此外,在上述中虽然描述的是:温度传感器29是测定红色LD 10R、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及兰色SHG激光元件10B的周围温度的传感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取这样的结构,即也可分别在红色LD10R、绿色SHG激光元件10G及兰色SHG激光元件10B上设置检测发光部温度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时钟频率控制部25根据由这3个传感器所检测的结果,设定各基准时钟。
最后说明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之1的光扫描装置,边相对地移动感光材料边进行扫描曝光,该机构包括: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射出光束的多数光束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即使光学机构各光束不同的原因而与相同像素相对应的各光束感光材料上的照射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定时控制机构来调整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就可能使上述照射位置一致。因此,即可能起到将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在感光材料上曝光的效果。
本发明之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构成为: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中的扫描时钟。
根据上述构成,包括发明之1构成的效果在内,可容易地进行扫描时钟的控制,所以起到能可靠地控制调制定时并使设备成本增加控制到最小限定的效果。
本发明之3的光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检测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根据所述环境状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
根据上述构成,包括发明之1或2构成的效果在内,即使由于一些环境状态变化,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的照射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各光束调制机构调制定时,也可使上述照射位置一致。即是说,环境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以起到在感光材料上对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进行曝光的效果。
本发明之4的光扫描装置,其构成为:所述环境状态检测机构为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根据上述构成,包括发明之3构成的效果在内,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成为光束照射位置偏移主要原因的温度变化,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变更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则可起到在感光材料上对不产生色偏移的质量优良的图像进行曝光的效果。
本发明之5的相片处理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和利用显影处理液对经过所述光扫描装置进行印像的感光材料作显影处理的显影处理部,以及对在所述显影处理部中作过显影处理的感光材料进行干燥的干燥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一元管理条件下可连续地进行对感光材料的印像处理、显影处理及干燥处理,所以可起到不给使用者增加操作上的负担并可印制大量照片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光扫描装置,边相对地移动感光材料边进行扫描曝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的多数光束的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所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通过基准时钟发生电路变更并设定激光的各成分的基准时钟频率和扫描开始定时、而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以控制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偏移,从而使各色激光在通过所述光学机构之后的主范围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按照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中的扫描时钟,即:对B成分的激光的基准时钟频率设定为最小,而以G成分和R成分的顺序,使其基准时钟频率变大,同时设定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开始定时以B成分激光的最快,依次设定为G成分和R成分激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
4.一种相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扫描装置,利用显影处理液对经过所述光扫描装置进行印像的感光材料作显影处理的显影处理部,以及对在所述显影处理部中作过显影处理的感光材料进行干燥的干燥部;
其中所述光扫描装置包括:
分别射出不同波长光束的多数光源,和按照图像信息调制由所述各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的多数光束的调制机构,和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的定时控制机构,和沿主扫描方向偏转所述光束调制机构中已调制的光束的偏转机构,以及使由所述偏转机构所射出的光束在感光材料上聚束的光学机构;所述定时控制机构通过利用基准时钟发生电路变更并设定激光的各成分的基准时钟频率和扫描开始定时、而对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分别控制调制定时,以控制各色激光主扫描范围的偏移,从而使各色激光在通过所述光学机构之后的主扫描范围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按照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中的扫描时钟,即:对B成分的激光的基准时钟频率设定为最小,而以G成分和R成分的顺序,使其基准时钟频率变大,同时设定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开始定时以B成分激光的最快,依次设定为G成分和R成分激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相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各光束调制机构的调制定时。
CNB01110273XA 2000-05-11 2001-04-05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42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38598A JP2001318329A (ja) 2000-05-11 2000-05-11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写真処理装置
JP138598/2000 2000-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2961A CN1322961A (zh) 2001-11-21
CN1194243C true CN1194243C (zh) 2005-03-23

Family

ID=1864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027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4243C (zh) 2000-05-11 2001-04-05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52741B2 (zh)
EP (1) EP1154635A3 (zh)
JP (1) JP2001318329A (zh)
CN (1) CN119424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0594B1 (en) * 2002-10-17 2004-03-0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gistering color images
JP4023404B2 (ja) * 2003-07-04 2007-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再生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035235A (ja) * 2003-07-18 2005-02-10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露光装置
JP2006030434A (ja) * 2004-07-14 2006-0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375352B (zh) * 2010-08-11 2013-07-17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补偿对准系统
US10225468B2 (en) * 2016-01-13 2019-03-0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image data path delay measurement
CN112311470B (zh) * 2020-10-31 2022-05-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aom级联结构的控制方法及声光级联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7273A (ja) * 1990-07-18 1992-03-1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875673B2 (ja) * 1992-01-22 1999-03-3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露光装置
US6014161A (en) * 1997-01-31 2000-01-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losed loop compensation for gray scale printing devices
US6141030A (en) * 1997-04-24 2000-10-31 Konica Corporation Laser exposure unit including plural laser beam sources differing in wavelength
US6022653A (en) * 1997-08-21 2000-02-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lor image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vent color displacement through red light beam det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318329A (ja) 2001-11-16
US6552741B2 (en) 2003-04-22
EP1154635A2 (en) 2001-11-14
EP1154635A3 (en) 2004-05-19
US20010040618A1 (en) 2001-11-15
CN1322961A (zh) 2001-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4243C (zh)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相片处理设备
US5151714A (en) Col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59622C (zh) 激光束扫描机构和相片处理设备
CN1577075A (zh) 图象曝光装置
US6972877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324338C (zh) 采用塑料光纤的传送装置
KR100995392B1 (ko) 디지털 마이크로미러 디바이스를 구비한 마킹 장치
JPH0687097B2 (ja) 受動的な反射面追跡型レーザ・ラスタ・スキャナ
JPH02277019A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1350207A (ja) 露光装置、写真処理装置および露光方法
JP3783586B2 (ja) 露光装置
JP253380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545286B2 (ja) 液晶シャッターマトリクスパネルを用いたプリンティング装置
CN1272636A (zh) 印相装置以及带有印相装置的照片处理装置
JP2003218441A (ja) 発光装置
JP2003034052A (ja) 露光装置、写真処理装置および露光方法
JP2534564B2 (ja) カラ―画像処理装置
JP2563841B2 (ja)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
JP254342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2341460A (ja) 露光装置、写真処理装置および露光方法
JP20030503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7237A (ja) 画像データ出力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写真処理装置
JP2006305753A (ja) 露光装置
JP2004069869A (ja) 光導波路型shg素子
JP2002244056A (ja) 露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写真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K PROJEC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RITSU KOK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4

Address after: Wakayama County

Patentee after: Noritsu Koki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kayama County

Patentee before: Noritsu Koki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