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234C -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 Google Patents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234C
CN1194234C CNB011122048A CN01112204A CN1194234C CN 1194234 C CN1194234 C CN 1194234C CN B011122048 A CNB011122048 A CN B011122048A CN 01112204 A CN01112204 A CN 01112204A CN 1194234 C CN1194234 C CN 11942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unit
light transmitting
transmitting fiber
matrix material
carries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22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6656A (zh
Inventor
贾斯廷·汤普森
凯文·斯哥特·帕斯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CIT SA
Alcatel Lucent SAS
Alcatel Lucent NV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NV filed Critical Alcatel NV
Publication of CN1316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42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2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02B6/4404Multi-podd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Decoration Of Texti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至少包括两个亚单元带,而每个亚单元带具有若干密封在基体材料内的光导纤维。这些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并且借助于粘性基体材料相互连接,而该粘性基体材料没有完全密封两个亚单元。

Description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尤其地,本发明涉及含有若干亚单元带(sub-unit ribbons)的光导纤维带产品,而这些亚单元带可以分成功能齐全的、独立的光导纤维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亚单元带包括若干封闭在基体材料内的光导纤维。然后把若干亚单元带完全封闭在一起,从而形成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尽管可以把任何数量的亚单元带封闭在一起,但是在图6中只示出了两个亚单元带。如图6所示一样,第一亚单元带10′包括若干光导纤维1′,这些光导纤维由基体材料2′来密封。同样地,第二亚单元带20′包括若干光导纤维1′,这些光导纤维由基体材料2′来密封。然后,借助于密封材料30′把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带10′、20′完全密封起来,从而形成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
在光导纤维电缆的发展中依旧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在较小的电缆容积中提供较高的纤维数目,从而尽量减少费用。现有技术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在这方面存在缺点。首先,密封材料30′增加了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宽度和厚度,因此使得有限数量的光导纤维1′占有给定的容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宽度为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带10′和20′的宽度W1和W2加上两倍的密封材料30′的铰接厚度(hinge thickness)th,该铰接厚度th存在于每个侧边上。因此,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宽度在整个光导纤维带的宽度上至少增加了两倍的铰接厚度th,该光导纤维带没有亚单元并且具有与两个亚单元10′和20′加在一起时相同数目的纤维。同样地,密封材料30′作为具有厚度t0的涂层存在于亚单元带10′,20′的顶部和底部上。因此,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厚度比每个亚单元的厚度厚一个量:该量是两倍的涂层厚度t0
此外,单个亚单元在从可分开光纤带中分开或者分裂出来之后,与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之前相比,则更厚和更宽。因此,当想要把亚单元作为单个光纤带用在连接器和其它设备上时,例如在它们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离出来之后,一定得除去分开的亚单元上的剩余基体材料,这就产生了额外的时间拖延。
增加的宽度和厚度使得包装密度降低,即对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从带产品中分离出来之后的单个亚单元而言,在特定容积内只有较少的纤维数目。
为了提高包装密度,一个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提出在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内使用密封材料来提供铰接覆盖层。即,在这种现有技术产品中,单个亚单元不具有完全密封住光导纤维的基体材料。反之,只在施加密封材料之后,光导纤维完全被密封。因此,这种布置设法借助于减少亚单元的铰接厚度来提高包装密度。但是当亚单元被分开时,仍存在各种危险:在亚单元的两端上的一个纤维从亚单元的包装中出来了。这种危险在先前粘接到另一个亚单元上的亚单元的端部上特别严重,因为亚单元铰接太薄,以致不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破碎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把该亚单元结合到邻近亚单元上)过程中所产生的力。
与完全密封亚单元带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材料和生产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费用高。即,密封材料30′很贵,因此用得越多,最终产品变得越贵。此外,密封材料一般使用紫外线(UV)或者其它辐射来固化(cure)。固化密封材料30′所需要的能量总量与所使用的材料总量成比例。
光导纤维工业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容易且快速地接触到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内的光导纤维。即,出于安装、维修和维护目的,常常需要对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内的单个光导纤维进行接合和连接工作。为了接触到单个光导纤维,一般使用剥皮过程。剥皮过程一定使光导纤维保留下它们的单个涂层—包括颜色涂层—不受损伤、还要剥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所有亚单元基体材料。可分开带产品的亚单元容易从结合好的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离出来,从而有利于在该工场内的获取。但是,产生了这样的困难:为了能够接触到单个纤维,一定得剥离密封材料和亚单元基体材料。参照图7和8来描述这种情况。
图7示出从图6所示的、结合好的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离之后的第一亚单元带10’。如图7所示一样,亚单元10’和光导纤维1’仍然密封在密封材料30’和基体材料2’内。因此,为了接近光导纤维1’常常一定得进行两个剥皮过程。即,在图7所示分离开的亚单元10’上所进行的第一剥皮过程通常只导致拆去密封材料30’而留下如图8所示的亚单元10’。然后,一定得在图8所示分离开的亚单元10’上进行第二剥皮过程,从而拆下基体材料2’,因此可以接近光导纤维1’。
进行接近光导纤维1’的两个剥皮过程加入到工人的安装时间中,而工人是在工场中使用这种带。当涉及到高纤维数安装时,这种附加的安装时间变得很大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现在技术中的光导纤维带产品而言费用更低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本发明的带产品还减少了外部尺寸大小从而提高了它的包装密度,即减少在电缆或者管子中把许多光纤带包装起来所需要的空间。减少外部尺寸大小减少了费用并且提高了包装密度,因此在较小的电缆容积中提供了较多的纤维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纤维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内穿出来的危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在该带产品中,容易很快地接近单个光导纤维。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该带产品的光导纤维只通过一个剥皮过程来接近,因此减少了在工场中的安装时间。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平行于所述光导纤维平面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底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导纤维缆,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和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中,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的第一亚单元的颜色与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第一亚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的第二亚单元的颜色与第二可分开光电纤维带产品的第二亚单元的颜色相同,并且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结合材料的颜色不同于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结合材料的颜色。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其中所述结合材料的颜色不同于所述第一亚单元基体材料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其中结合材料的成分与第一基体材料的成分相同。
本发明借助于不完全密封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亚单元带来实现上面目的和优点及其它目的和优点。而粘性基体材料、结合材料或者粘接剂只施加到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亚单元之间的间隙内的区域中,并且亚单元自身包括密封单个光导纤维的基体材料。粘性基体材料的粘接性能是这样的:固化时,它很好地粘接到所有亚单元上,因此可以有效地产生一个带。强调下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粘性基体材料和亚单元基体材料之间的接合一定得十分牢固,以致把施加到粘性基体材料的外部表面上的向外垂直力转移到亚单元基体材料中。然而,如果这种结合比亚单元带基体和单个纤维辅助涂层之间所存在的类似结合牢固得多,那么借助于剥皮过程所施加的向外垂直力将会在亚单元基体和单个纤维之间的交界面上引起破裂,而不是在亚单元基体和粘性基体材料之间。因此,应该选择所述结合材料、所述第一基体材料和所述第二基体材料,使所述结合材料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不如所述第一和第二基体材料和它们的相应光导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固。此外,粘性基体材料十分脆,因此,最后产品容易分离成相应的亚单元,同时粘性基体材料十分坚韧,因此完工的产品在架设电缆过程期间不会分裂开。边缘连接—不完全密封—设计和为使粘性性能优化而选择粘性基体材料,这两者的结合便于实现理想的成品光纤带性能。这是因为,正常制造过程的变化便于粘性基体材料施加在合适位置上而不是施加在亚单元之间的间隙内。例如,如果由于正常的生产偏差粘性基体材料存在于带的顶表面上,把粘性基体层上的垂直力转移到亚单元基体层上会提高剥皮性能,并且一个剥皮过程就可以实现。
当通常用在光导纤维工业上时,本发明的粘性基体材料可以是任何UV或者其它辐射固化性丙烯酸盐。本发明的粘性基体材料的例子是从DSM Desotech公司得到的DSM-C9-32、Borden 255UV固化性丙烯酸盐或者这些或者类似材料的任何微小改变。应该知道,粘性基体材料一定得是与亚单元基体材料相类似的成份,但是,微小变化可能包括配方改变,从而提高了粘性、改变了脆性或者任何其它认为理想的材料性能变量。
尽管最好使用与亚单元基体材料相同的粘性基体材料,但是对每个来讲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但是,粘性基体材料一定得与亚单元基体材料十分相似,这样它所形成的结合足够牢固,从而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把亚单元容纳在一起。此外,粘性基体材料可以是不同于亚单元带的基体材料的颜色,以便亚单元可以容易识别,因此容易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开。
粘性基体材料的十分小的厚度可以或者不可以存在于整个亚单元的外表面上,如存在于亚单元的顶部、底部和铰接端部。但是,唯一可看到的是这种材料堆积在亚单元之间的间隙内。因此,这种亚单元自己可以被制造出来,从而它们的尺寸大小与任何类似纤维数目的标准带尺寸相同或者接近相同,而该标准带被制造来独立使用,即该带不是可分开的那种形式。
由于密封材料没有完全密封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亚单元,因此与完全密封的带相比,本发明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可以具有更高的包装密度。这意味着,具有相同纤维数目的、相同数目的带可以包装在管子或者电缆内,而该管子或者电缆的直径小于用传统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所形成的管子或者电缆的直径。此外,在它们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开之后,亚单元带具有更高的包装密度。
此外,使用完全密封了光导纤维的亚单元,那么保持了亚单元几何形状的独立性,并且粘性基体材料只用来把亚单元粘接在一起。这可以减少这样的危险:在亚单元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之中或者之后,端部纤维穿出(break out)。这还使得亚单元带易于用在为独立使用的带(即不是可分开型的因此没有辅助的厚度th和t0)所设计的标准连接器或者其它装置上。
此外,由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亚单元带不能完全被密封材料所密封,因此,所需要的贵重材料量基本上较少,并且亚单元更加容易分裂成独立的、功能齐全的亚单元(当想要这样做时)。
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亚单元带不能被密封材料所完全密封,因此接近单个纤维的剥皮过程被简化和缩短了。即,只需要一个步骤来给本发明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进行剥皮,因此减少了安装、维修和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上面目的和优点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同标号在所有图中表示相同或者相应的零件,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5是第四实施例的、封闭在用于光导纤维电缆中的管子内的若干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7是在亚单元分开过程之后的、现有技术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图8是第一剥皮过程之后的、现有技术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示意性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1-3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亚单元带(sub-unit ribbon)相互连接,从而使带的包装密度最大,因此亚单元容易相互分离,并且可以使其内的光导纤维容易获取,同时减少了所有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费用。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第一亚单元带10和第二亚单元带20。第一亚单元带10包括顶表面11、底表面12、第一端13和第二端14。同样地,第二亚单元带20包括顶表面21、底表面22、第一端23和第二端24。每个亚单元带10、20包括若干光导纤维1,这些光导纤维基本上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借助于基体材料2来封装。尽管只示出了12个,但是每个亚单元可以包括任何数目和任何种类的光导纤维1。此外,光导纤维的布置可以稍稍不同于如附图所示的完全的平面型。但是,变化的总量处于工业上所设置的公差范围之内,并且优选较小的变化。此外,出于清楚起见尽管只示出了2个,但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亚单元。
亚单元带10、20的第二端14、24借助于密封、结合或者粘性基体材料30(下文中只简单地称为粘性基体材料30)相互连接,该基体材料30设置来不完全密封亚单元带10、20。即,粘性基体材料30主要存在于带的顶部和底部的间隙内,而该间隙由邻接亚单元10、20形成。尽管它优选为使亚单元相互邻接,如所示出的一样,但是它们可以借助于薄层的粘性基体材料30来分开。此外,它可以优选成使粘性基体材料30与亚单元的顶表面11、21一样高,因此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具有光滑表面。同样地,它可以优选成把粘性基体材料30放置成与亚单元的底表面12、22一样高。
由于粘性基体材料30不存在于顶部11、21或者底部12、22的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总厚度减少了,因此增加了包装密度(packing density)。包装密度由于亚单元带10、20的端部13、23上没有粘性基体材料30而进一步增加。
此外,借助于使粘性基体材料30只存在于亚单元10、20之间的间隙内,亚单元带10、20的顶表面11、21形成了整体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顶表面。同样地,亚单元带10、20的底表面12、22形成了整体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底表面。因此,仅借助于剥离亚单元带10、20的基体材料2,就可容易很快地接近光导纤维1。即,接近光导纤维1只需要一个剥皮过程,而该剥皮过程需要除掉基体材料2。并且,可以从带产品的顶部或者底部来接近光导纤维1。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示在图2中。与图1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相同或者类似元件。第二实施例的亚单元带10、2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详细的描述省去了。在第二实施例中,粘性基体材料30存在于亚单元带10、20之间的间隙内,并且还存在于底表面12、22上。但是,借助于粘性基体材料30仍然没有完全密封亚单元带10、20。即,粘性基体材料30没有盖住顶表面11、21和亚单元带10、20的第一端13、23。由于粘性基体材料30没有完全盖住亚单元带10、20,因此这个实施例也具备上述优点。更加具体地说,借助于在顶表面11、21上进行一个剥皮过程,就可容易很快地接近光导纤维1。此外,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所需要的总量相比,该实施例只需要较少的粘性基体材料30。而且,第二实施例的包装密度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包装密度相比增加了。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示在图3中。与图1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相同或者类似元件。第三实施例的亚单元带10、2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详细的描述省去了。在第三实施例中,粘性基体材料30存在于亚单元带10、20之间的间隙内、存在于底表面12、22上及存在于第一端13、23上。但是,借助于粘性基体材料30仍然没有完全密封亚单元带。即,粘性基体材料30没有盖住亚单元带10、20的顶表面11、21。由于粘性基体材料30没有完全盖住亚单元带10、20,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也具备上述优点。更加具体地说,借助于在顶表面11、21上进行一个剥皮过程,就可容易很快地接近光导纤维1。此外,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所需要的总量相比,该实施例只需要较少的粘性基体材料30。而且,第三实施例的包装密度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包装密度相比增加了。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粘性基体材料30只施加到亚单元带10、20之间的间隙底部上。即,没有把粘性基体材料30施加到亚单元带之间的间隙顶部上。这产生了另一个优点:只需要从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一侧施加粘性基体材料,当想要分开时,亚单元带更加容易分开。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示在图4中。与图1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相同或者类似元件。第四实施例的亚单元带10、2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详细的描述省去了。在第四实施例中,粘性基体材料30只存在于亚单元带10、20之间的间隙内。此外,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相应地存在于每个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带10、20的第一端13、23中。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的材料最好与粘性基体材料30的相同,但是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当它们设置在管子4内形成电缆时,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提供了对亚单元带10、20的第一端12、23上的纤维的附加保护,如图5所示一样。即,端部12、23更有可能与管子4产生接触,因此受到了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的保护。但是,即使在这个实施例中,借助于粘性基体材料30和/或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仍然没有完全密封亚单元带10、20。即,粘性基体材料30或者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没有盖住亚单元带10、20的顶表面11、21。由于粘性基体材料30和/或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没有完全盖住亚单元带10、20,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也具备上述优点。更加具体地说,借助于在顶表面11、21上进行一个剥皮过程,就可容易很快地接近光导纤维1。此外,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所需要的总量相比,只需要较少的粘性基体材料30。而且,虽然由于所加入的铰接厚度32使得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具有较小的范围,但是第四实施例的包装密度与现有技术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包装密度相比增加了。
在上述实施例中,粘性基体的颜色不同于亚单元基体材料的颜色,这可以用来提供特殊亚单元组合的辅助识别。例如,在许多含有可分开光纤带的电缆中,具有一个以上的可分开光纤带,该带具有标记或者颜色相同的亚单元(即两个24纤维可分开光纤带,而每个带具有蓝色亚单元和橙黄色亚单元)。借助于使用有色粘性基体层,使可分开带的一侧具有不同的颜色。类似的亚单元组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粘性基体来粘附。即,具有蓝色亚单元、橙黄色亚单元和白色粘性基体的24纤维带明显不同于具有蓝色亚单元、橙黄色亚单元和黑色粘性基体的24纤维带。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粘性基体的这种着色还提供了一种可见标志,可分开带的该侧上具有涂在它上面的粘性基体材料,因此,在剥皮过程期间应该使用可分开带的该侧。
在整个描述中,出于方便只使用了术语:顶部、底部和端部,它们指的是如图中所示一样的带产品的取向。当然,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情况下,带产品可以取向为不同于图中所示的那样。此外,可以设想,在没有脱离后面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边缘结合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进行各种改进。

Claims (11)

1.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
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
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
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
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平行于所述光导纤维平面的顶表面和底表面;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底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亚单元的所述第一端上的所加入的铰接厚度,及在所述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一端上的所加入的铰接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顶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材料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材料的颜色不同于所述第一亚单元基体材料的颜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结合材料的成分与第一基体材料的成分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结合材料、所述第一基体材料和所述第二基体材料,使它们之间的结合足够牢固,从而把施加到结合材料上的向外垂直力转移到第一或第二基体材料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结合材料、所述第一基体材料和所述第二基体材料,使所述结合材料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不如所述第一和第二基体材料和它们的相应光导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固。
9.一种光导纤维缆,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
其中,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的第一亚单元的颜色与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第一亚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中的第二亚单元的颜色与第二可分开光电纤维带产品的第二亚单元的颜色相同,并且
第一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结合材料的颜色不同于第二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的结合材料的颜色。
10.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
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
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
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
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
其中所述结合材料的颜色不同于所述第一亚单元基体材料的颜色。
11.一种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包括:
第一亚单元,包括第一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一基体材料内;
第二亚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光导纤维,这些光导纤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封闭在第二基体材料内;
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相互邻近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多个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多个光导纤维位于一个平面上;
结合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上,从而不完全密封所述第一亚单元和所述第二亚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包括设置在光导纤维平面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亚单元的所述第二端相互邻近,并且所述结合材料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
其中结合材料的成分与第一基体材料的成分相同。
CNB011122048A 2000-04-06 2001-03-30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42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544,553 2000-04-06
US09/544,553 US6483972B1 (en) 2000-04-06 2000-04-06 Edge-bonded splittable optical-fiber ribb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6656A CN1316656A (zh) 2001-10-10
CN1194234C true CN1194234C (zh) 2005-03-23

Family

ID=2417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22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4234C (zh) 2000-04-06 2001-03-30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83972B1 (zh)
EP (1) EP1143280B1 (zh)
JP (1) JP2001350067A (zh)
CN (1) CN1194234C (zh)
AT (1) ATE256297T1 (zh)
DE (1) DE60101402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1844B2 (en) * 2001-06-21 2004-05-04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Identification of optical ribbons
US20040120666A1 (en) * 2002-12-20 2004-06-24 Chalk Julie A. Optical fiber ribbon having a semi-solid film on the outer surface thereof
US6853783B2 (en) * 2003-02-28 2005-02-0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Fiber Ribbons Having Preferential Tear Portions
JP2006126376A (ja) * 2004-10-27 2006-05-18 Tomoegawa Paper Co Ltd 光ファイバ構造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ァンアウト光ファイバ構造体並びにそれらの作製方法
KR100724998B1 (ko) * 2004-10-27 2007-06-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모에가와 세이시쇼 광섬유 구조체
US7187830B2 (en) * 2004-12-22 2007-03-0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fiber ribbons having a preferential tear portion formed by curing and methods therefor
US7509009B2 (en) * 2005-03-23 2009-03-24 Tomoegawa Paper Co., Ltd Optical fib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274846B1 (en) * 2006-09-29 2007-09-25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ribbon subunits having ends with different shapes
WO2011137236A1 (en) 2010-04-30 2011-11-03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cables with access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fiber optic cables
CN106886076B (zh) 2010-10-28 2019-11-05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挤出式接近特征的光纤电缆以及用于制造光纤电缆的方法
US9323022B2 (en) 2012-10-08 2016-04-2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Methods of making and accessing cables having access features
US9274302B2 (en) 2011-10-13 2016-03-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cables with extruded access features for access to a cable cavity
US9201208B2 (en) 2011-10-27 2015-12-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Cable having core, jacket and polymeric jacket access features located in the jacket
WO2017023516A1 (en) * 2015-07-31 2017-02-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Rollable optical fiber ribbon
KR20190126149A (ko) * 2017-03-22 2019-11-08 다우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채널 구조를 갖는 광케이블
EP3841417A4 (en) 2018-08-21 2022-05-1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PTICAL TAPE WITH A PRINT BETWEEN AN OPAQUE PRIMARY LAYER AND A COLORED SECONDARY LAYER
US10718917B2 (en) * 2018-08-24 2020-07-21 Prysmian S.P.A. Flexible optical fiber ribbons and methods of formation thereof
US11822117B2 (en) * 2019-10-08 2023-11-21 Corning Incorporated Primary coating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microbending performance
US11860429B2 (en) 2020-12-22 2024-01-02 Prysmian S.P.A. Optical-fiber ribbon with spaced optical-fiber units
US11442238B2 (en) 2020-12-22 2022-09-13 Prysmian S.P.A. Optical-fiber ribbon with spaced optical-fiber units
US11460652B2 (en) 2020-12-22 2022-10-04 Prysmian S.P.A. Optical-fiber ribbon with adhesive-free gaps
CN115236813B (zh) * 2022-07-19 2024-03-12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状光纤带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403629A (nl) 1984-05-23 1985-12-16 Philips Nv Optische bandkabel, methode voor de vervaardiging ervan en een uit verscheidene bandkabels samengestelde optische kabel.
GB8714226D0 (en) 1987-06-17 1987-07-22 Bicc Plc Optical fibre cables
JP2573633B2 (ja) * 1987-11-26 1997-01-2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状光ファイバ心線の製造装置
JPH01138518A (ja) * 1987-11-26 1989-05-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テープ状光ファイバ心線
JPH01150106A (ja) * 1987-12-08 1989-06-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テープ状光ファイバ心線
US4900126A (en) 1988-06-30 1990-02-13 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 Bonded array of transmission media
JP2575484B2 (ja) * 1989-01-20 1997-01-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分岐型テープ状光ファイバ芯線の製造方法
JP3058203B2 (ja) * 1991-07-11 2000-07-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ケーブル
GB9121655D0 (en) 1991-10-11 1991-11-27 Ici Plc Optical fibre coating
GB2271859B (en) 1992-10-21 1995-10-18 Northern Telecom Ltd Optical fibre cable comprising stack of ribbon fibre elements
JPH06258557A (ja) 1993-03-04 1994-09-1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被覆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
WO1995009376A1 (en) 1993-09-27 1995-04-06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Flexible cable
US5457762A (en) 1994-06-13 1995-10-10 Siecor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ribbon
EP0753777A3 (en) 1995-07-10 1997-04-09 At & T Corp Fiber optic tape
US5908873A (en) 1995-12-20 1999-06-01 Borden Chemicals, Inc. Peelable bonded ribbon matrix material; optical fiber bonded ribbon arrays containing sam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id optical fiber bonded ribbon arrays
JPH09197211A (ja) * 1996-01-24 1997-07-31 Fujikura Ltd 分割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と、分割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製造用コーティングダイ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分割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
US5933559A (en) 1996-07-22 1999-08-03 Dsm N.V. Radiation-curable cross-linked ribbon matrix material for bonding an array of coated optical glass fibers
FR2755249B1 (fr) * 1996-10-28 1998-11-27 Alsthom Cge Alcatel Cable optique avec une pile flexible de rubans de fibres optiques
TW420757B (en) * 1996-11-18 2001-02-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Divided type optical fiber tape core wires
US6253013B1 (en) * 1999-03-29 2001-06-26 Siecor Operations, Llc Optical fiber arra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01402T2 (de) 2004-12-09
ATE256297T1 (de) 2003-12-15
US6483972B1 (en) 2002-11-19
EP1143280A1 (en) 2001-10-10
DE60101402D1 (de) 2004-01-22
EP1143280B1 (en) 2003-12-10
CN1316656A (zh) 2001-10-10
JP2001350067A (ja) 200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4234C (zh) 可分开光导纤维带产品及光导纤维缆
US20210181416A1 (en) Cable with overcoated non-coplanar groups of fusion spliced optical fibe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7139456B2 (en) Optical fiber wiring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EP0950908A3 (en) Optical fiber multi-ribb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750686A (zh) 缓冲型光纤,包括多条光纤的电信线缆及制造所述光纤的方法
KR940000837B1 (ko) 테이프형상 광파이버심선
CN1393705A (zh) 组合模块光纤带
KR950006204B1 (ko) 광파이버 착색심선의 제조방법
CN1231777C (zh) 光学互连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7742668B2 (en) Semi-tight optical fiber unit
EP1089105A1 (en) Splittable optical fiber ribbons
CN1467519A (zh) 带缓冲的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CN1186665C (zh) 光纤带缆
KR950004148B1 (ko) 렌즈봉입형 역반사 시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243961A (zh) 光纤及其标识方法
US6535673B1 (en) Optical fiber arrays having an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
CN1230038C (zh) 有机电场发光型显示器的密封结构
CN1183144A (zh) 光纤和光纤带及其制法
CN1208652C (zh) 具有一个外覆盖层和至少一条与之相容光纤的复合材料电绝缘子
JPS63281109A (ja) 光伝送用フアイバ
CA2252049C (en) Method of making an optical fiber ribbon with improved planarity and an optical fiber ribbon with improved planarity
US20030026563A1 (en) Thin conductor ribbon
CN1288461C (zh) 具有居中的干涉配合套环的挠性光纤电缆
CN2378340Y (zh) 防伪复合拉线
WO2014088360A1 (ko) 일체형 광학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일체형 광학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