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32794A -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32794A
CN119032794A CN202411299876.0A CN202411299876A CN119032794A CN 119032794 A CN119032794 A CN 119032794A CN 202411299876 A CN202411299876 A CN 202411299876A CN 119032794 A CN119032794 A CN 119032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grass
leaf
edible fungus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299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祥
张玉苗
毕满金
刘俊华
程显好
李维换
张韩杰
方菁菁
赵文娟
刘滨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Lu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Lu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4112998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0327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9032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32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食叶草以干料计1‑10%、棉籽壳88‑94%、麦麸0‑10%、生石灰1%、蔗糖1%。本发明在食用菌栽培基质中加入预发酵的食叶草植株不仅可以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提高食用菌的品质还可以显著提高重度盐碱地边际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中还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提高食用菌的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生产意义。
食叶草(Rumex patientia L.×Rumex tianschanicus A.LOS)为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Rumex),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耐重度盐碱和耐寒抗旱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新型植物资源,其本身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它种植范围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食叶草几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元素,有的营养成分甚至超过肉类,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益矿物质等含量丰富。这些成分对抗癌、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血压、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叶草是栽培食用菌的潜在优质培养基。利用食叶草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不仅通过低投入解决了盐碱地边际土壤开发利用问题,还开辟了一条新的栽培食用菌的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1-10%、棉籽壳88-94%、麦麸0-10%、生石灰1%、蔗糖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4%、棉籽壳94%、麦麸0%、生石灰1%、蔗糖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大田刈割食叶草植株,留茬5-10厘米,平铺晾晒3-5天,使植株含水量达60%;向晾晒好的食叶草植株中添加培菌发酵红糖后,均匀喷上植物乳杆菌液,喷好菌剂的食叶草植株放于密封性好的发酵袋中预发酵5-7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培菌发酵红糖的添加量为100kg植株添加1kg红糖。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制备方法为:
按照25g植物乳杆菌粉用于1吨植物材料的比例,向植物乳杆菌菌粉中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5%的红糖水溶液,35℃活化2h。
上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食叶草、麦麸与棉籽壳和生石灰拌匀;
(2)将蔗糖溶解在水中,获得蔗糖溶液;
(3)将步骤(1)的混匀材料,加入蔗糖溶液,拌匀,使培养基的含水量达60%;
(4)将充分拌匀的培养料装入菌种袋中,封口盖封口;
(5)将菌种袋于125℃高压灭菌2h,即得。
上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在高品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对食用菌进行栽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述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向上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中接种食用菌菌块;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0-22℃、湿度70%的环境中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的袋口打开并依次摆放到培养架上进行出菇,出菇环境温度为15℃,湿度为90%,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成熟后,适时采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食叶草植株含水量高,容易腐烂变质,因而,在制备成食用菌栽培基质前,对食叶草植株进行预发酵处理,能够降低植物材料的腐烂,同时发酵过程中,植物材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被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等),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更易吸收的营养。这种营养转化过程有助于食用菌的快速生长和高产。同时,发酵还能杀死原料中的部分有害微生物和虫卵,减少杂菌污染的风险,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品质。
因此,在食用菌栽培基质中加入预发酵的食叶草植株可以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且不同处理和不同量的食叶草添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平菇的品质,所有处理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粗蛋白和多糖含量方面,食叶草4%添加量的处理远高于对照组。综合菌丝体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营养品质,食叶草4%添加量处理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未来可以考虑食叶草4%添加量为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添加量。
食叶草耐重度盐碱,可以利用重度盐碱作物无法生长的土地,经济学效益测算,一亩地食叶草作为食用菌栽培料比常规食用菌栽培料可以降低投入1.8万元。
因此,以食叶草作为食用菌栽培料不但可以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还显著提高重度盐碱地边际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不同处理菌丝生长情况及生长速度测量(从左到右为对比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
图2菌丝满袋后上架刺激出菇;
图3平菇子实体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以下实施例中的采用的试验材料、试剂、药品等,若无特殊说明,均可以通过一般渠道购买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1%、棉籽壳90%、麦麸7%、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如下:
(1)食叶草预发酵
大田刈割食叶草植株(留茬5-10厘米),平铺晾晒3-5天(植株含水量达60%左右),将晾晒好的食叶草植株掺入培菌发酵红糖(100kg植株添加1kg红糖),并均匀喷上植物乳杆菌液,喷好菌剂的食叶草植株放于密封性好的发酵袋中预发酵5-7天。
其中,植物乳杆菌液制备:25g植物乳杆菌粉(SHBCC D25103上海保藏生物技术中心)可用于1吨植物材料;使用前按照1g菌粉加2L质量体积分数为5%的红糖水溶液比例,35℃活化2h。
(2)将预处理后的食叶草、麦麸与棉籽壳和生石灰拌匀。
(3)将蔗糖溶解在水中,获得蔗糖溶液。
(4)然后将其余混匀材料,加入蔗糖溶液,拌匀,使培养基的含水量达60%。
(5)将充分拌匀的培养料装入菌种袋中,并使每个处理组的各袋重量相等,随后用封口盖封口。
(6)然后将菌种袋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25℃灭菌2h,取出备用。
食叶草叶片含水量90%左右,富含蛋白质(30%-40%),营养物质丰富,采收后鲜叶非常容易腐烂变质,积累大量微生物;若鲜材料不及时加工,极易造成营养物质消耗浪费,培养料灭菌不充分的情况。通过采收后加入乳杆菌预发酵,可以使食叶草鲜材料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植物材料的腐败,并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容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成分,提高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品质。
实施例2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2%、棉籽壳92%、麦麸4%、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3%、棉籽壳94%、麦麸1%、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4%、棉籽壳94%、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7%、棉籽壳91%、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10%、棉籽壳88%、生石灰1%、蔗糖1%。所取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按照干料用量的6倍称量取样。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棉籽壳88%、麦麸10%、生石灰1%、蔗糖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接种环境消毒:把灭过菌的菌袋(实施例1-6的食用菌栽培基质)、接种工具、菌种、酒精灯等放入接种箱,密闭并点燃消毒粉,进行熏蒸消毒至少30min。手进入接种箱后,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手掌。
(2)菌种处理:在酒精灯火焰10cm范围内打开菌种瓶盖,用外焰灼烧瓶口和镊子,然后用镊子将瓶口表面的一层老化菌丝取下扔掉。
(3)接种:在酒精灯10cm范围内,取下菌袋上的封口盖,灼烧镊子,然后用镊子夹取核桃大小的菌块放入培养基表面,最后用酒精灯火焰灼烧封口盖下表面并拧紧。
(4)培养: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0-22℃、湿度70%的环境中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的袋口打开并依次摆放到培养架上进行出菇,出菇环境温度为15℃左右,湿度为90%左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成熟后,适时采收。
实施例8
1、不同栽培基质对平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提前对接种环境进行消毒:把灭过菌的菌袋(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的食用菌栽培基质)、接种工具、菌种(夏灰1号平菇)、酒精灯等放入接种箱,密闭并点燃消毒粉,进行熏蒸消毒至少30min。首先进行手部消毒:手进入接种箱后,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手掌。
(2)菌种处理:在酒精灯火焰10cm范围内打开菌种瓶盖,用外焰灼烧瓶口和镊子,然后用镊子将瓶口表面的一层老化菌丝取下扔掉。在酒精灯10cm范围内,取下菌袋上的封口盖,灼烧镊子,然后用镊子夹取核桃大小的菌块放入培养基表面,最后用酒精灯火焰灼烧封口盖下表面并拧紧。
(3)菌丝体培养(发菌过程)
接种后,将菌袋置于黑暗、20-22℃,湿度70%的环境中,菌丝生长7-10天,至菌丝体全部长满栽培袋封口处,在菌丝最前端画线做号标记,培养7天后计算做标记处菌丝生长长度,计算菌丝生长速度。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如图1和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组别 菌丝生长速度(mm/d)
对比例 6.55
实施例1 6.23
实施例2 6.43
实施例3 6.44
实施例4 6.57
实施例5 6.96
实施例6 7.07
平菇在6个处理(不同食叶草添加量)及对照培养基(棉籽壳)下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如表1和图1所示:食叶草4%的添加量,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大;与食叶草7%和10%添加量的处理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组高。说明较高的食叶草添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菌丝生长的速度,可能因为相比较传统氮源,食叶草中所含营养成分不同,一定程度上相对高的食叶草添加量提高了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
(4)子实体培养(出菇过程)
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的袋口打开并依次摆放到培养架上(图2)。出菇环境温度为15℃左右,湿度为90%左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平菇子实体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照。当平菇子实体边缘展开(图3),稍内卷,约七成熟时采收,称量鲜重,并烘干称干重。
生物学效率测定:将长满菌的菌种袋置于22-24℃,湿度80%的环境中进行出菇栽培,记录各处理平菇子实体鲜重总和,根据公式1计算各处理生物学效率。
BE:生物学效率;
Ffw:每个处理每袋五茬蘑菇子实体总鲜重;
Sdw:每个处理每袋基质干重。
不同培养基对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各处理对平菇子实体总鲜重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组别 子实体总鲜重(g/袋) 每袋干料重量(g/袋) 生物学效率(%)
对比例 210.5±3.76 180 116.9±2.09
实施例1 227.8±8.29 180 126.6±4.61
实施例2 228.4±8.88 180 126.9±4.93
实施例3 223.3±3.2 180 124.1±1.78
实施例4 232.7±2.81 180 129.3±1.56
实施例5 220.4±3.96 180 122.5±2.2
实施例6 222.9±7.46 180 123.8±4.14
由表2可知,子实体总鲜重和生物学效率方面,所有实施例组均高于对比例组,相比较传统氮源,食叶草中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可以更好的促进子实体的生长,提高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2、不同培养基对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
子实体收获后,测定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子实体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多糖含量、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多糖含量、灰分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考GB 5009.5-2016,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先对待测样进行硝化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0.200g,先后加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然后高温消煮20min,冷却后定容至50ml作为待测溶液。启动开始定氮仪,将所有参数都设置好后,取10ml待测液装入消化管后移入仪器中。最后进行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参考GB/T 6433-2006,采用索氏抽提法。准确称量滤纸重量,取自实体0.5g左右,用滤纸包好,将滤纸包放入浸提管底部,使其完全没于无水乙醚中,开启加热装置,恒温水浴加热至70℃-80℃连续抽提6h-12h。提取完毕,烘干后称重,并计算粗脂肪的含量。
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然后与蒽酮C14H10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衍生物。称取1-2g样品,加入乙醇使其沉淀,用热水分次溶解并定容。利用分光光度计在620nm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液的吸收值并绘制标准曲线。最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待测液的含糖量。
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马费炉灼烧法。称取约2.000g样品,在高温电炉上加热,使其完全碳化至无烟;然后将其放到550℃高温炉中灼烧4h,待炉温降至200℃后,将样品取出并移至干燥器中使其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记录。计算灰分含量。
统计学分析:试验共设置7个不同的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实验,数据经SPSS和Microsoft Excel处理作图,最后进行各处理之间的比较分析。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处理平菇子实体营养品质分析
组别 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多糖含量(%) 灰分含量(%)
对比例 16.7±0.02 3.05±0.13 5.86±0.133 6.95±0.067
实施例1 15.9±0.33 3.81±0.319 4.79±0.197 7.195±0.062
实施例2 16±0.54 4.2±0.246 4.98±0.171 7.205±0.007
实施例3 16.6±0.12 3.45±0.179 5.22±0.305 6.985±0.125
实施例4 17.2±0.27 4.51±0.34 7.69±0.305 6.985±0.195
实施例5 17.1±0.19 4.21±0.162 5.58±0.342 7.01±0.124
实施例6 17.3±0.11 4.86±0.367 5.31±0.287 7.05±0.132
如表3可以看出,食叶草4%、7%和10%的添加量,子实体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食叶草1%、2%和3%的添加量,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培养基中相对较高的食叶草添加量可以提高平菇子实体中的蛋白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平菇营养品质。
所有试验组子实体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食叶草可以提高平菇子实体中的粗脂肪含量,进一步提高平菇营养品质。
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降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多糖含量也是子实体营养品质研究的重要指标。由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处理中食叶草4%的添加量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为7.69%,远高于对照组的5.86%,这说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食叶草可以提高平菇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进一步提高平菇营养品质。
各种矿物元素转化为氧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等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成为灰分的组成部分。由表3可以看出,添加了食叶草的培养基的平菇子实体中灰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食叶草可以增加平菇子实体中的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对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食用菌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叶草可以显著提高子实体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实体品质。特别是食叶草4%添加量的处理,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食用菌栽培基质添加食叶草用于食用菌栽培的经济效益估算
(1)食叶草栽培成本
食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耐贫瘠,可利用边际土壤;一次种植,二十年到三十年不用再种;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种植成本低。
以每亩为例(食叶草耐重度盐碱,可以充分利用无法进行作物栽培的边际土地进行栽培生产,因此土地成本可忽略不计),第一年栽培成本S1=技术服务费含种子200元+育苗移栽费或直播费200元+肥料费200元+植保费200元+灌溉费200元+收割费500元=1500元。且食叶草为多年生植物,第二年开始每亩种植成本S2=1100元。
(2)种植食叶草及栽培食用菌产业项目经济效益估算(一亩地)
食叶草北方年亩产鲜草量20~30吨左右;南方年亩产量35~60吨左右。含水量在90%左右,按照90%含水量计算,20吨(20000kg)鲜草可提供2吨(2000kg)的干草。
采用食叶草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按照实施例4食叶草4%添加量的栽培基质进行计算,则每袋500g干料栽培菌种袋各组分需要量如表4所示。
表4每袋食用菌栽培料各组分需要量
麸皮每斤2.5元,每克0.005元;棉籽壳每斤1元,每克0.002元。因此除去食叶草成本,每袋其余添加料节约成本为Y=CK(棉籽壳价格+麦麸价格)-食叶草4%处理(棉籽壳价格)=440*0.002+50*0.005-470*0.002=0.19元。
一亩地食叶草(按提供2000kg干草算)可以制作栽培袋数量N=2000kg/0.02kg=100000袋。
在预处理过程中添加的红糖成本H:1亩地食叶草需要红糖量约200kg(培菌发酵类),100kg价格250元。1亩地用红糖成本H=500元。
菌粉可自行摇菌扩繁,成本可忽略。
第一年栽培食叶草一亩地可省栽培料成本Y1=N*Y-S1-H=0.19*100000-1500-500=17000元。
第二年及以后二十年栽培食叶草一亩地可省栽培料成本Y2=N*Y-S2-H=0.19*100000-1100-H=18400元。
由此可见,利用食叶草作为食用菌栽培料中氮源来源,不仅可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产量与品质,还能显著提高盐碱地边际土地的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1-10%、棉籽壳88-94%、麦麸0-10%、生石灰1%、蔗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制备而成:
食叶草以干料计4%、棉籽壳94%、麦麸0%、生石灰1%、蔗糖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为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植株预发酵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大田刈割食叶草植株,留茬5-10厘米,平铺晾晒3-5天,使植株含水量达60%;向晾晒好的食叶草植株中添加培菌发酵红糖后,均匀喷上植物乳杆菌液,喷好菌剂的食叶草植株放于密封性好的发酵袋中预发酵5-7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制备方法为:
按照25g植物乳杆菌粉用于1吨植物材料的比例,向植物乳杆菌菌粉中加入质量体积分数为5%的红糖水溶液,35℃活化2h。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食叶草、麦麸与棉籽壳和生石灰拌匀;
(2)将蔗糖溶解在水中,获得蔗糖溶液;
(3)将步骤(1)的混匀材料,加入蔗糖溶液,拌匀,使培养基的含水量达60%;
(4)将充分拌匀的培养料装入菌种袋中,封口盖封口;
(5)将菌种袋于125℃高压灭菌2h,即得。
7.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在高品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8.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对食用菌进行栽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向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制备的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中接种食用菌菌块;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0-22℃、湿度70%的环境中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的袋口打开并依次摆放到培养架上进行出菇,出菇环境温度为15℃,湿度为90%,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成熟后,适时采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CN202411299876.0A 2024-09-18 2024-09-18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90327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99876.0A CN119032794A (zh) 2024-09-18 2024-09-18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99876.0A CN119032794A (zh) 2024-09-18 2024-09-18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32794A true CN119032794A (zh) 2024-11-29

Family

ID=9358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299876.0A Pending CN119032794A (zh) 2024-09-18 2024-09-18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03279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842A (zh) * 2018-05-15 2018-08-10 务川自治县惠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08934784A (zh) * 2018-10-18 2018-12-07 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高产栽培用培养基
CN118452329A (zh) * 2024-05-31 2024-08-09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饲用食叶草青贮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842A (zh) * 2018-05-15 2018-08-10 务川自治县惠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08934784A (zh) * 2018-10-18 2018-12-07 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高产栽培用培养基
CN118452329A (zh) * 2024-05-31 2024-08-09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饲用食叶草青贮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延云: "农作物秸秆饲料微贮技术", vol. 1, 30 June 2005, 金盾出版社, pages: 113 *
李育岳等: "食用菌栽培手册 修订版", vol. 1, 30 November 2007, 金盾出版社, pages: 210 *
柏绿山;杨秀丽;: "食叶草氨基酸蛋白肥料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中国果菜, no. 10, 15 October 2018 (2018-10-15), pages 38 - 4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4314A (zh) 一种促进羊肚菌生长的微生物海藻液肥及其应用
CN110226504B (zh) 一种提升小麦抗逆性的栽培方法
CN108277177B (zh) 细黄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发酵方法、发酵产物、生防产品和应用
CN108410776A (zh) 土壤改良及种植用纯天然植物源可溶性em菌剂及用于扩培的培养基
CN105439723A (zh) 一种用于农场现场发酵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药肥及其应用
CN105439725A (zh) 一种用于农场现场发酵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药肥及其应用
CN105948831B (zh) 一种利用啤酒糟生产生防肥料的方法
CN107586725B (zh)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利用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4261980A (zh) 一种莲藕种植用生物有机肥
CN115029259B (zh) 一株能够降解豆粕的暹罗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4258750B (zh) 一种草莓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7950288A (zh) 一种草菇的栽培工艺
CN114190489B (zh) 一种基于杂交构树和艾草混合物的微生物发酵鸡用饲料制备方法
CN104193457A (zh) 一种莲藕种植生物有机肥
CN104844285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7586748B (zh) 一种中华单孢菌及其应用
CN110229757A (zh)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桔绿木霉js84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01836596A (zh) 高纤维素红侧耳新菌株
CN109122021A (zh)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4860731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口感品质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9032794A (zh) 含食叶草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及高品质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TWI472614B (zh) 以超臨界萃取的糙米培養北冬蟲夏草之方法
CN107409757A (zh) 以紫茎泽兰和有机材料组成的白参菌袋料及栽培方法
CN112021074A (zh) 一种草菇-鸡腿菇生态循环栽培方法
CN106011018B (zh) 一种可降解农产品废弃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